大人们这样说教学反思(精选4篇)
大人们这样说教学反思 篇1
《大人们这样说》教学反思
陈埭镇龙林中心小学 陈秀真
本课是一首富有激情的诗。作者用饱满的激情,生动的笔触,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祖国腾飞的蓝图。文章以“龙”为喻,把中国比做腾飞的巨龙,向世人讲述了新时代人们赋予龙的新含义;龙象征着正在腾飞崛起的伟大祖国。根据本文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理解现在人们赋予龙的新的含义,体会作者对祖国腾飞的赞美之情。
教学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诗的大意。然后提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文中写了哪些人讲述的龙的含义?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的条理。再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进一步理解每一节的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如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先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自己去感悟,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现在人们赋予龙什么新含义”这个问题,着重引导学生从第四、五小节中体会。如第五小节中,作者抓住了哪些具体事物作了形象的比喻?从这些形象的比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在交流中讨论中进一步加深对诗的理解,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出了问题的答案。最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课文,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主题得到升华。
另外,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充满激情的散文诗,适合诵读。教学中,重视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自读,同桌互读,师生互读等,读出激情,读出韵味,加深了学生对本文情感的理解。
课后的仿写同学们说得不错,基本都抓住了我们现在国家日益发展的现状,能够表达出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如: 高产水稻在田野里起伏,那是龙在翻滚;
神七飞天迈出太空的第一步,那是龙在飞腾;
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那是龙在欢呼;
国歌频频在国际赛场上响起,那是龙在呐喊。……
2009年2月
大人们这样说教学反思 篇2
【导入】
师:昨天我们上了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一单元主题是龙,关于龙的成语我们积累了几个,谁来说一说? 生:金龙现瑞、龙凤呈祥。生: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生:画龙点睛
师:昨天在写的时候,有同学把画龙点睛的睛写成了晴,这两个字是不同的。注意这一点。来,继续。生:降龙伏虎,卧虎藏龙。
师:卧虎藏龙,又一部电影就叫卧虎藏龙。生:龙潭虎穴、一龙一蛇。
师:我们积累的关于龙的成语真不少,同学们见过龙吗? 生:没见过。
师:没见过不要紧,下面我给大家画一条龙。教师在黑板上草书“龙”。师:像吗? 生:这是一个字。
师:对,这是一个字。是我国瑰宝书法中草书中“龙”的一种写法。同学们仔细看看想不想一条龙啊?同学们看,这便是什么呀,(龙头)这边呢?(龙尾)实际上呢这个字就是模仿着想象中龙的形象写出来的。龙到底是什么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我们来看看一群大人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学第二课。(板书课题:大人们这样说)【初读】
师:这里的大人们,有哪些人啊? 生:奶奶、爷爷、爸爸、妈妈、老师。
师:他们都说了什么呢?下面我们先请同学把课文读一下,在读的时候你要力争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听清楚每一个字的发音。能做到吗? 生:能。
学生分小节读诗歌,师生正音。【生字】
师:小结,同学们基本能读通顺,文中的生字能不能写一写。在预习当中这一点应该能做到。那么我们找个同学写一写看看,写三个。谁敢来?(一名同学上黑板)咱们的要求:第一个是要正确,第二个要做到美观。(听写“缩、嘉、喷”)师:都写对了吗?这三个字里面,哪一个最好看?你能不能给他一点儿意见,哪个地方写的还不是很好看? 生:嘉,上面应该小一点儿,下面应该大一点儿。师板书“嘉”。
生:“缩”比其它的字宽。【再读】
师:下面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诗歌,看看在这里面提到了哪些人,他们对龙,各是什么态度? 学生自由读诗歌。
师:读完之后思考我们提出的问题,诗歌中提到了哪些人,他们对龙各是什么态度?可以在书上直接画一画,写一写。
师:谁来说?这里面提到了哪些人?
生:奶奶、爷爷、爸爸、妈妈、老师。(师板书。)
师:这些人在诗歌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大人们。还有没有提到其他人? 生:“我”。(师板书。)
师: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我对龙是什么态度?在哪一小节出现了? 生:第一小节。师:我对龙是什么态度? 生:不了解。生:疑惑。
师:从哪个句子能看出来?
生:可是龙是什么,谁又见过真真切切的龙? 师:谁来把这一小节读一读? 生读。
师:能读出疑惑来吗?(学生摇头,再指名读)
师:很好,请坐。我觉得它里面有一个句子读的最好,哪一个?听出来了吗? 生:可是龙是什么?
师:这个句子很好地体现出了“我”内心的疑惑,他读得也非常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师:我内心当中是非常疑惑的,到底龙是什么呢?于是我就寻求答案,问了很多大人,他们分别怎么说的,我们先看奶奶,在奶奶的眼中龙是什么? 生:水里生出的神。
师:哦,龙是神!在奶奶的眼里,龙是神哪!神怎么样? 生:威力无边,变化万千,腾云驾雾。师:那谁来读一读。(学生有短暂的静默)很好,同学们学会了思考,那该怎么读呢? 生读。
师:在这个小节里有几个句子希望同学们读的时候注意:“缩小如蚕蚁,伸展能遮天”。同学们看一下,龙小的时候怎么样?伸展开呢?那么这两个句子是什么呀?(对比)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对比的感觉来呢? 生读。
师:你想想在奶奶的心里,对龙是什么样的态度? 生:害怕、敬畏。
师:那就是神啊,应该烧香磕头对吧?那么在爷爷的心里,龙是什么? 生:龙的故乡在中国。
师:哦,他觉得中国是龙的故乡。你看龙那么厉害,他的故乡就是我们中国。谁来读一读? 生读。(较平淡)
师: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在读到这一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生:很骄傲。很自豪。(再指名读这一小节)师:那么在爸爸的眼中,龙又是什么? 生:长城是巨龙留下的身影。(读这一小节)
师:当爸爸带着我登上长城之后,看到了想一条巨龙一样的长城的时候感慨万千,他说——内心当中是怎样的?
生:激动的,很自豪。(指名读课文)
师:很好,那么妈妈呢?妈妈又是怎么说的? 生:妈妈说龙并没有消失。
师:爷爷说,龙腾空而去了;爸爸说龙只留下了身影。而在妈妈看来,龙并没有消失,那在哪儿呢?(生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师:三峡水利工程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京九铁路从南边香港直通到北京,远不远?但是我们也修建成功了。还有很多的卫星上天,还直到最近发射的卫星叫什么?(嫦娥一号)这些都是龙在轰鸣、在飞腾。谁再读一读? 生读。
师:读得很好,龙到底是什么?老师是怎么说的? 生:他觉得世界东方有一条巨龙。(读这一小节)师:这条巨龙是什么? 生:中国。
师:是中国,我们经常说,我们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诗中说,我们中国怎么样? 生:再腾飞,跃出东海,搏击万里长空,„„ 师:那么这些到底想说什么呢? 生:发展很快,越来越强大。
师:报纸上有人评论,2008年是中国引领世界元年,什么意思呢?原来的时候世界看美国,以后慢慢的世界就要看中国了,中国将是世界的龙头。厉害吧? 生:厉害
师:厉害我们得读出来。谁来读? 学生练读。【练读】
师:你看在不同的人看来龙是不同的。同学们再看一看他们都是带着怎样的语气来说的?比如说奶奶? 找出五名学生分别代表五个大人。引导他们体会自己所代表的人物。
师:注意看清你读哪一部分,读谁的你就是谁了。下面呢我就是“我”,我当小作者。好好想一想该读哪些地方。我有一些提示的语言问你,你要考虑好了再读。师读第一小节,稍有变化:
我见过赛龙舟,建过舞龙灯。我知道北海有九龙壁,我知道东北有黑龙江省。(我还知道,电影明星有成龙、李小龙。我们班有李文龙、闫云龙。)可是龙是什么,谁有见过真真切切的龙?连属龙的人也说不清。(有疑就要问,奶奶年龄大,而且知道很多故事。她一定知道龙是什么。奶奶,龙是什么?)生:奶奶告诉我„„ 师:你是谁啊?
生:龙是水里生出的神„„
师:这奶奶听能抒情,那么厉害!是不是真的?咱们还得问问,问问爷爷。你说一说龙是什么呀?有没有真的龙? 生:„„
师:你可以用文中的话,稍变一下。生:有,龙的故乡在中国„„
师:真的有龙啊!我心里来是有点儿疑惑。我们再问问爸爸。爸爸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带我登上了开往长城的汽车,于是我们就上了长城了。
生:爸爸带我登上„„(众笑)我带着我的孩子登上八达岭,给他讲述龙和长城。„„
师:这位爸爸知道得很多,我们还得问问:老龙头是什么?还有嘉峪关?(学生说不上来)看来要做好爸爸也不容易,得努力才行。这些应该在预习的时候查一查。(教师介绍老龙头和嘉峪关)还有妈妈,爸爸说了半天这个问题没有回答出来,还是得问问妈妈,你认为龙到底有没有? 生:有龙,龙并没有消失„„
师:妈妈这样一说,我就明白很多了。最后呢还是问问老师,在老师看来龙是什么呢? 生:我们的中国就仿佛东方的一条巨龙。在世界的东方„„ 师:读得很好,不愧是老师!
师:读了一遍,我们对这首诗歌有更深的理解。在这两年的春节文艺晚会上,有一类节目非常感人。去年的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诗朗诵和今年群星朗诵的关于南方救灾抢险的诗。我觉得这诗关键还得去朗诵,下面我们也试一试,按照座次来分小组朗诵诗歌。(分组接诵诗歌,教师简要评价。)【拓展】
大人们这样说作文400字 篇3
1、说到龙,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有人说龙是九不像的怪物,
有人说龙只是人们的幻想。
可是龙是什么,
谁又目睹过实实在在的龙?
连画龙的人也没见过。
2、奶奶告诉我,
龙是天上生出的王。
它能使一切生灵安居乐业,
也能使一切生灵民不聊生。
二月二,龙抬头,
威风凛凛震天吼;
龙千变万化,至高无上,
是人们谱写的传奇。
3、爷爷说,
龙深受人们爱戴。
因为龙是万物之首,
掌管万物之权力,
所以它的旨意无人能违抗。
龙是神圣的`标志,
是华夏民族无限美好的向往和追求的目标。
4、爸爸带我登上长城,
给我述说龙的故事,
前方是一片怪石嶙峋、崇山峻岭,
可望而不可即,
难怪叫“万里长城”,
它是远古时期的再现,
它是一首激昂的歌曲。
5、妈妈说龙并没有消失,
高产水稻在田野上绵绵起伏,
那是龙在翻滚;
《义勇军进行曲》在国际赛场上频频奏响,
那是龙在咆哮;
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那是龙的足迹。
6、老师告诉我们,
在世界的上空盘旋着一条巨龙,
它是永垂不朽的雕像,
它是古老神秘的一个谜。
在人类的新世纪里,
大人们这样说教学反思 篇4
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幼儿期要努力促进幼儿语言规范会的发展。故事教学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故事本身具有主题单纯,内容浅显,情节生动。富有儿童情趣等特点,使幼儿接触最多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
《美丽的大公鸡》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公鸡”与“啄木鸟”“蜜蜂”“青蛙”三个小动物比美遭到拒绝,最后在“老马”的帮助下懂得“美不美不光开外表,还要看能不能帮人们做事”的道理。塑造了三个爱劳动的小动物和一个爱比美无事可干的公鸡以及语重心长的长者老马的形象。故事中角色对话简洁明快,并且结构和语言多次重复,是与幼儿理解和记忆,从而使幼儿产生模仿的欲望。
为了更好的同幼儿一起进入角色,我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教师与幼儿的问答中想象,猜测故事的发展,从而达到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我从以下三方面具体说说我的设计思路:
一、出示角色形象,吸引幼儿进入故事。
教学伊始,我和幼儿一起做手指操《大公鸡》并问幼儿:今天大公鸡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欢迎吗?(出示公鸡图片)小朋友大家好!你们看我美丽吗?哪里美丽?你能用语言夸夸我吗?从而引导幼儿从“冠子”“羽毛”“脚”等方面来形容公鸡的美丽。
有的幼儿说“冠子红红的,大大的”有的说“身上的羽毛五颜六色的”有的说“脚是黄颜色的”等孩子描述完大公鸡,我有模仿公鸡说:“我还为自己编了首儿歌,你们想听吗?”孩子们高息的说:“想听。”“公鸡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的脖子金黄的脚,要比漂亮我第一。”让幼儿对故事中的公鸡有一个整体印象,为下文的猜测故事打下基础。
二、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预测故事的发展,和幼儿一同讲故事。
待幼儿对故事中的公鸡有了感性认知后,我开始讲述故事的开头,当讲到公鸡得意洋洋地唱完歌,问孩子:“请你猜想一下这只公鸡要干什么去?”由于幼儿听了两遍儿歌很容易回答出“比美去”“比漂亮去”。接着出示“树林”让幼儿自由观察思考:公鸡来到了哪?看见了谁在干什么?它会说什么?“啄木鸟”会和它比美吗?让幼儿真正进入到故事情境中来,猜测它们会说些什么。
因为幼儿知道公鸡要和别人比美所以很容易猜出:“啄木鸟,咱们比比谁美?”“啄木鸟正忙着给大树捉虫子,会和它比美吗?”我又把问题抛给了孩子,他们一直认为不会,从而猜出啄木鸟的话。在此引导幼儿用得意洋洋的语气说公鸡的话,用冷冷的语气说啄木鸟的话,师幼共同分角色进行对话。放手让幼儿根据第一幅图讲述“果园”和“稻田”中比美的图片,幼儿能按原有经验进行讲述。
最后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它们不和公鸡比美?有的幼儿说“它们不愿意和公鸡比美”,有的说“它们正忙着呢”在回家的路上公鸡遇到了谁?老马会给它满意的答案吗?听了老马的话公鸡会怎么做?幼儿很轻松的猜出了故事的结尾,整篇故事都给幼儿留下了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三、完整的观看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幼儿边看图边讲述故事内容后,让幼儿观看碟片,在头脑中进一步建立表象,为下节课的复述故事和表演故事做好准备。同时故事中优美的语言,对于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看完故事后引导幼儿明白:美不美比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进而建立从小爱劳动的美德。本来在教学中还设计了谈话“你能为别人做什么事?”让幼儿懂得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进而师幼共同演唱《劳动最光荣》可由于时间关系没完成预设任务,有一点遗憾。
总之,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只有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思考,才能不断地进步。
教学反思:
活动中引导幼儿看看、说说、做做、画画等多种感官参与,让幼儿兴致勃勃地去观察,动手去研究问题,探求新知,寻求发现。寻找孩子绘画中的闪光点,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用语言安抚与鼓励,帮助放松心情减轻对绘画的畏惧和压力。
中班语言优秀说课教案《美丽的大公鸡》含反思这篇文章共5092字。
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礼貌》含反思》:中班教案《礼貌》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懂得生活中的正确文明行为,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礼貌》含反思教案吧。
【大人们这样说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大人们都这样说课件11-19
《人们说我长大了》的教学反思08-08
为人们服务教学反思06-27
《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反思08-29
土灶,它这样说杂文随笔06-29
超现实!为什么要努力读书,母亲这样说11-21
发明汽车的人们11-07
美丽的人们作文08-25
单位的女人们05-28
我的家人们作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