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2024-10-13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精选7篇)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篇1

《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读后感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发现里面不少的哲学命题,老师上课都有所提及,遇到时,反倒感到一些亲切。而对于书中一些论述举例,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客观世界,因而倒显得不难理解,并且可以联系自身,这样感悟就较为深刻一些。关于书中涉及的一些哲学术语,或者说以前陌生未知的哲学流派,也可以通过其他工具进行查阅,作必要的了解,只要肯用心,这到不是什么难事。对中国哲学,我倒是一直深赞其思想之精髓,语言之壮美。对西方哲学,尤其是马克思哲学,一直以来认为其实世间最为枯燥的东西,无所超越那种。因而此书也改变了我曾对西方哲学著作的误会,曾以为,西方哲学著作艰深枯燥无味,对常人来讲,都是被束之高阁,不必动及的。通过此书,才真切认识到,哲学的思辨力是如此的美丽,而引人致胜。那种思维方式和逻辑性的培养对一个人的发展,抑或对一个民族的进步都是具有举足轻重的。曾经,西方抨击中国,不承认中国的老庄孔哲学,说中国没有哲学,这无疑是对中国哲学的巨大污蔑。

下面我就为我所读的《费尔巴哈论》一书,做以下记录:

抗拒这种必然性,那就得通过暴力来代替,即我们所谓的革命。不管采取哪种方式,但它终究是灭亡的。由此可知,一切现存的,终究都会灭亡。因而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这也正是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所在,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消除了绝对观念。

第二章,通过分析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论述哲学的基本问题。

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重大哲学基本问题开篇,讨论精神与自然界谁是本原的问题。哲学家也由此形成两大阵营,一是以精神为本原的唯心主义阵营,二是以自然界为本原的唯物主义阵营。

黑格尔从唯心主义角度上说,在现实世界中所认识的,正是这个世界的思想内容。费尔巴哈,在接受和批判黑格尔的基础上,机智地加进了唯物主义深刻的东西。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是驳斥哲学上一些怪论的最好方法。书中提到的有机化学可以制造“自在之物”,如茜素就不必从茜草中提取,而是可以直接有煤焦油中提炼,或直接人工合成。这样,“自在之物”就变成“我之物”了。

自然科学和工业的迅猛的进步推动哲学家前进的,而非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由于19世纪初科学刚开始萌芽,化学生物学尚很浅薄,唯有力学较为成熟,因而当时的唯物主义,主要是机械唯物主义。它忽略事物的化学性质,更重要的是,它无法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

恩格斯很认同费尔巴哈的这一说法:“纯粹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虽然“是人类知识的大厦的基础,但不是大厦本身。”首先,恩格斯对施达克说费尔巴哈是唯心主义论者予与反驳。对理想目的的追求并非就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并且它还必将推动人去从事具体的活动。其次,恩格斯还指出不能将唯物主义简单理解为贪吃、酗酒、娱目、肉欲,而把唯心主义理解为对美德、爱的美好信仰。

第三章,分析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

费尔巴哈不希望废除宗教,而是期望完善宗教。他认为心是宗教的本质,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关系、心灵的关系。其中,性爱是他的新宗教借以实现的最高形式,抑或之一。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在11世纪以后,性爱获得长足发展,其地位也不断提高,在诗歌等文学艺术中独特表现其美与真。

恩格斯认为,费尔巴哈的:“人类的各个时期仅仅由于宗教的变迁而彼此区别开来。”这个论断是完全错误的。重大的历史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针对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世界三大宗教而言。而对古老的部落宗教和民族宗教来讲,并不适用,这些宗教都随其所依附的政体瓦解而消亡。

同时,恩格斯也认为,当谈到人们之间纯粹的性关系以外的某种关系时,费尔巴哈仅仅看到道德这一个方面,异常贫乏。与此相比,黑格尔的法哲学倒是显得较为完备,其中包括:抽象的法、道德和伦理。

费尔巴哈的哲学命题中间或提到“皇宫中的人所想的,和茅屋中的人所想的是不同的。”由于饥饿贫困使得身体缺乏养料,从而头脑中缺乏供给道德的养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济基础决定精神境界,好的经济基础未必导致良好的道德情操。但是想要有高尚精神境界的人,是必当要以满足他基本生存条件为前提的。

这样一来,哲学就和政治搭界,甚至费尔巴哈还明确说“政治应当成为我们的宗教”。可笑的是,费尔巴哈完全不知道用这些命题去干什么,它们始终是纯粹的空话。政治对费尔巴哈来讲是一个不可通过的未知区域。知而不知其所用,也算是作为一个时代局限性的悲哀。

在善恶对立研究上,费尔巴哈也较黑格尔逊色一等。黑格尔承认说出人性本善的伟大,但他表示,说出人性本恶,要比前者伟大的多。他认为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表现形式。一方面,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另一方面,阶级对立,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表现。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

最后,恩格斯论述了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但同时受到双重的矫正。第一,受到我们的行为的自然后果的矫正:酒醉之后,必定头痛;放荡成习,必生疾病。第二,受到我们的行为的社会后果的矫正:要是我们不尊重他人同样的追求幸福的欲望,那么他们就会反抗,妨碍我们自己追求幸福的欲望。

第四章,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它所实现的哲学变革,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

在黑格尔哲学分支中,施特劳斯、鲍威尔、施蒂纳、费尔巴哈,都已经不能科学合理的解释人们认知的这个世界时,黑格尔哲学体系必当面临解体的必要。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

本章中,重点讲了一下一些内容:

对立只有相对的意义,错误的认识也有它合乎真理的方面,否则它不可能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尽管那是从前。

偶然性与必然性探究,历史事件的发生看是偶然,实则不然,它由内部的隐蔽规律支配。

还有关于自觉地或不自觉地的问题,不是短暂的爆发,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所致。

宗教是从错误的、原始的观念中产生,再有现实意识形态不断修正加工而成的。宗教一旦形成,总要包含某些传统的材料,宗教内部具有巨大的保守力量。但是,这些材料是会变化的,并且是由人们的阶级关系即经济关系引起的。

文末,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服务于工人阶级的。

《费尔巴哈论》此书不得不让我对恩格斯肃然起敬。大师手法就是到位,语言十足简练,内容深刻,不愧称作经典著作,值得仔细研读多遍。此书读罢,感觉受益颇深,对以后逐渐建立正确的哲学观,大有用处。也很感谢老师的安排,让我有压力和动力,更有毅力去读此书。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篇2

一、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人本学

“我的第一个思想是上帝, 第二个是理性, 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是人。神的主体是理性, 而理性的主体是人。”[1]在《未来哲学原理》中, 费尔巴哈回顾了自己思想的演进脉络, 指出:人本学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 并借此实现对前人和自我的超越。对宗教神学和思辨哲学的深刻批判是其唯物主义人本学确立生成的实现途径, 也是其唯物主义人本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1、对宗教神学和思辨神学的揭秘与批判

“属神的本质不是别的, 正就是属人的本质, 或者, 说得更好一些, 正就是人的本质”[2], “人使他自己的本质对象化, 然后, 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了的、转化为主体、人格的本质的对象。这就是宗教之秘密。”[3]在《基督教的本质》中, 费尔巴哈对宗教神学展开了人本主义批判, 揭示了宗教神学的秘密在于人本学, 完成了由神的主宰到人的统治的转换, 即“上帝人化”的历史使命。他以异化思想为理论武器和思想方法, 分析宗教现象, 说明了宗教的本质不外乎是人的本质, 揭露了宗教的人本学秘密。

黑格尔思辨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 对费尔巴哈影响深远。随着其思想的成熟, 越发感觉到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矛盾与问题。主要问题变现为唯心主义以及唯心主义掩盖下的秘而不宣的人本学。针对其唯心主义, 费尔巴哈强调, 思维与存在的真正关系是:存在是主词, 思维是宾词, “哲学是关于存在物的知识。事物和本质是怎样的, 就必须怎样来思想、来认识它们。这是哲学的最高规律、最高任务”[4], 而不是像黑格尔相反的主张。依此费尔巴哈指出, 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绝对精神的原型就是有限的 (人的) 精神, 无限者的真理就是有限者, 黑格尔绝对精神的自我幻化的主体性只不过以虚幻的形式彰显了人的主体性。

同时, 费尔巴哈也深刻洞察到了宗教神学和思辨哲学的本质关联。在费尔巴哈看来, 宗教和唯心主义是互相保护和彼此支持的同盟者。宗教替唯心主义辩护, 反之亦然。费尔巴哈一针见血地指出:“黑格尔哲学是神学最后的避难所和最后的理性支柱。”[5]

马克思明确指出, “只有费尔巴哈才是从黑格尔的观点出发而结束和批判了黑格尔的哲学。费尔巴哈把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归结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 从而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同时也巧妙地拟定了对黑格尔的思辨以及一切形而上学的批判的基本要点。”[6]

2、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人本学的确立

与宗教神学的虚幻呓语、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羞羞答答”迥然不同, 费尔巴哈热情洋溢地宣扬自己的哲学主张:“哲学是关于真实的、整个的现实界的科学, 而现实的总和就是自然 (普遍意义的自然) 。最深奥的秘密就在最简单的自然物里面, 这些自然物, 渴望彼岸的幻想的思辨者是踏在脚底下的。只有回到自然, 才是幸福的源泉。”[7]“观察自然, 观察人吧!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哲学的秘密。”[8]由此, 费尔巴哈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 为其人本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在费尔巴哈眼中, “人”才是他批判宗教神学和思辨哲学的伟大发现, 人本学才是其哲学核心。“新哲学将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唯一的, 普遍的, 最高的对象——因而也将人本学连同自然学当作普遍的科学。”[9]该段陈述所含信息一目了然:人的本质是哲学研究的最高对象。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研究是从多维度、多途径实现的。首先, 他肯定了自然界对人的先在性和基础性, 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和有机组成, 包括其肉体及意识都导源于自然, “自然界不仅建立了平凡的肠胃工场, 也建立了头脑的庙堂。”[10]其次, 费尔巴哈并不仅仅是从自然的、生物学层次上看待人, 他更为看重的是人作为存在者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 只有社会的人才是人, 众人合与一起才像人所应当是的和能够是的那样。“一个完善的人, 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之力是认识之光, 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 心力是爱。理性、爱、意志力, 这就是完善性, 这就是最高的力, 这就是作为人的绝对本质, 就是人生存的目的。”[11]人作为社会性存在物决定了其类存在物的本质, 而爱是人作为类存在物的重要体现和要求。

“神学之真正意义是人本学。”[12]费尔巴哈把一切超人的东西归结为人, 通过对宗教神学和思辨神学的解构与超越确立了人本学的思想核心。解构之后, 费尔巴哈关注的是如何改变人的异化状态, 费尔巴哈诉诸于“爱的宗教”的建立。他力图在爱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宗教, 用人对人的爱代替人对上帝的崇拜, “爱就是上帝本身, 除了爱以外, 就没有上帝。爱使人成为上帝, 使上帝成为人。”[13]

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人本学的理论贡献

1、通过对宗教神学和思辨哲学的批判解构, 唯物主义得以重新登上哲学王座

“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作出了真正的发现, 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14], 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现实的科学, 他以现实的、感性的自然和人作为自己哲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以“现实的人”取代上帝、绝对精神或自我意识, 用清醒的唯物主义取代“醉醺醺”的宗教神学和思辨哲学。不止于此, 费尔巴哈指出了宗教神学和思辨哲学的本质关联, 穿透层层的精神帷幕与迷雾将神学外衣下的人本主义予以批判性继承。

2、通过对宗教神学和思辨哲学的“人本学”批判继承, 实现对此前唯物主义的超越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思想是通过对宗教神学和思辨哲学的批判继承而引出场的, 其新哲学的主题是“将哲学从‘僵死的精神’境界重新引导到有血有肉的, 活生生的精神境界, 使它从美满的神圣的虚幻的精神乐园下降到多灾多难的现实人间”, “就是从绝对哲学中, 亦即从神学中将人的哲学的必要性, 亦即人类学的必要性推究出来, 以及通过神的哲学的批判而建立人的哲学的批判。”[15]虽然费尔巴哈的哲学与此前的唯物主义分享着相同的思想前提, 但是借以奠定其哲学史上重要地位的, 是其唯物主义的人本学而不是一般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得以成为黑格尔和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中间环节’, 并不仅仅在于他是一般意义上的唯物主义者, 更重要的是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是以人本学为特殊形式的唯物主义哲学。”[16]看不到费尔巴哈相对于18世纪主张“人是机器”等唯物主义者的超卓之处, 甚至与之等量齐观, 恰恰忽略了其人本学的理论贡献和价值所在。

3、对旧哲学的批判及“人本学”的发扬光大, 为马克思主义及西方人本主义开启新的理论境域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人本学以对自然尤其对人的重新审视与发现, 开启了哲学探究的新方向, 成为以人学为主题的蔚为大观的现当代哲学的理论先导。近而言之,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是对从康德、费希特到黑格尔的古典唯心主义哲学路线的重大反拨, 并且在某些方面是黑格尔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 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思想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借由费尔巴哈而走出黑格尔的, 正如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所说的, 在狂飙时期, 费尔巴哈给他们的影响比黑格尔以后任何其他哲学家都大, 以至他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处处显见费尔巴哈的思想印迹。远而言之, 现代西方哲学的唯意志论、存在主义等人本主义思潮也或多或少有其影响踪迹。

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人本学的理论不足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人本学思想是一场伟大的哲学革命, 对当时及后世都是重要的思想启蒙与观念洗礼。其以现实的人取代上帝、绝对精神或自我意识无疑是巨大进步。但是, 其所理解的自然及人还是抽象的、非历史的, 与马克思“现实的实践着的人”还有巨大差距, 因而限制了其解释世界的视野, 也束缚了对于世界的作为。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 马克思指出,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7]不了解环境的改变与人的自我改变统一于实践, 不了解世界历史是自然界经由劳动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由于没有意识到实践在人与自然间的桥梁作用, 其所理解的自然及人必然是抽象的、非历史的。“当费尔巴哈是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 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 他绝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18]关于异化以及异化之摆脱, 按照费尔巴哈的意见, 为了消灭宗教, 只要改变人们的观念就足够了, 仍然用思想来解释思想。

但是马克思比费尔巴哈走得更远, 他把天国的批判转变为地上的批判。“对抽象的人的崇拜, 即费尔巴哈的新宗教的核心, 必定会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19]马克思指出, 造成异化并借由摆脱异化的根本途径是实践, “实际上, 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 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20]

摘要: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人本学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重要跳板。但是, 学界存在将马克思哲学“费尔巴哈化”的误读倾向。文章指出, 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人本学的客观全面理解是深刻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重要前提。文章集中论述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人本学的主要观点、重要贡献及不足, 为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廓清了视界。

关键词:费尔巴哈,宗教神学,思辨哲学,唯物主义,人本学,实践

参考文献

[1][4][5][7][8][9][10][15]《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 (上卷) , 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第247页, 第108页, 第115页, 第84页, 第115页, 第184页, 第84页, 第120、121页。[1][4][5][7][8][9][10][15]《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 (上卷) , 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第247页, 第108页, 第115页, 第84页, 第115页, 第184页, 第84页, 第120、121页。

[2][3][11][12][13]《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 (下卷) , 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第39页, 第56页, 第28页, 第15页, 第76页。[2][3][11][12][13]《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 (下卷) , 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第39页, 第56页, 第28页, 第15页, 第76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 1957年版, 第177页。[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 1957年版, 第177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第157页。[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第157页。

[16]《人.自然.宗教——中国学者论费尔巴哈》, 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第57页。[16]《人.自然.宗教——中国学者论费尔巴哈》, 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第57页。

[17][18][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54页, 第78页, 第241页。[17][18][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54页, 第78页, 第241页。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费尔巴哈论》;奠基;哲学

【作者单位】一、恩格斯撰写《费尔巴哈论》的历史背景

早在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决定澄清一些问题,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恩格斯写《费尔巴哈论》是这一愿望的实现。《费尔巴哈论》的写作也是当时国际工人运动的实际需求。一方面,19世纪后期的国际工人运动面临一系列新的社会历史条件,需要澄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工人运动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复活德国古典哲学。鉴于这种情况,恩格斯认为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进行系统性的说明。

二、《费尔巴哈论》的主要内容

《费尔巴哈论》一书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分析黑格尔哲学,吸收并发展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要点。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高潮是唯心主义体系,但包含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恩格斯指出了马克思和黑格尔哲学的本质区别,解释了黑格尔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概念之间的矛盾。第二章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进行了分析和评论,恩格斯提出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批评了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然后分析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及其原因,揭露和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历史观。第三章是对费尔巴哈宗教哲学和道德哲学的批评。费尔巴哈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但他的唯物主义是不完整的,特别是在宗教和道德理念上。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想化的观点,分析它涉及的无形宗教和道德的问题及其原因。第四章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变化及其应用。恩格斯深刻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系统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三、马哲史学科形成的条件和标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需要适当的主体和客体条件,《费尔巴哈论》正是这一系列条件成熟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是什么关系?它经历了三个时期的变化过程:

第一时期是1843年至1848年。在此期间,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态度倾向于批评。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等一系列作品,批评传统观念,清算过去,逐步完成了他们自己世界观的改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中最彻底的决裂。此时他们更多地专注于新世界和旧哲学之间的对立,强调自然的对立。

第二个时期是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至1883年马克思逝世,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每个阶段自身的理论内容都有了不同的发展和推广,但理论工作与斗争实践中的重点从哲学向经济学转换。《资本论》澄清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一般规律。1848年欧洲革命是资产阶级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恐惧和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厌恶,从而在欧洲整个大陆(除英国外)抛弃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但是,马克思公开承认自己是黑格尔的学生,并开始阐述黑格尔的哲学,明确表示在启蒙运动中受到的辩证法思想的影响会在写作《资本论》时运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中再次称赞黑格尔深刻的思想辩证法。由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还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系统和全面的马克思哲学体系建造还不成熟。

时间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留给了恩格斯,迫切需要恩格斯对其进行回应。这个问题早在1870年便开始了。欧洲资产阶级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攻势,新康德主义等试图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民主党在德国无耻地诽谤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是黑格尔式投机主义的产物,归根到底“是一回事”。这种误解引起党内混乱。为了保护马克思主义哲学,恩格斯断然放下一切,他击退了杜林派系,提高了全党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在杂志《新时代》的邀请下,恩格斯写了《费尔巴哈论》。因此,《费尔巴哈论》宣告了思想战争正式到来,它更准确,更完整,更有效。同时,在第三个历史阶段,恩格斯不断检讨自己的观点,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必然逻辑形式。《费尔巴哈论》是马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马哲史的基石

1.时代的产物

《费尔巴哈论》直接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明了人的思想必然是实践的产物。该书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的一个系统总结,也对恩格斯世界观的形成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尽管费尔巴哈正确地批评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但错误地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只能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因此,费尔巴哈哲学不仅没有完全克服内在矛盾,反而掉进尖锐的矛盾中。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它将自然和历史的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相结合,解决了黑格尔哲学中存在的内在矛盾,建立了费尔巴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新的世界观。

2.体系完整统一

《费尔巴哈论》总结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和斗争经验,分析了四十年的哲学思想成果和战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首先,恩格斯在这本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哲学革命的主要政治差别”的科学判断,并用哲学来思考其对社会和历史方面的重要作用。它提供了研究哲学发展历史的指导线索,为我们认识哲学思想,区分哲学路线提供了理论指导,并准确地描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其次,恩格斯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历史论和认识论在各项工作事业的各个组成部分中的内在统一。

nlc202309031055

一方面,恩格斯第一次在思想史上创造了辩证法的伟大理论体系的概念,其本质是思维的运动,是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两个方面的协调。整个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的心灵被描述为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连续的过程,并尝试揭示过程中的内部联系。另一方面,恩格斯尖锐地指出,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辨,他的学说体系的全部内容消除了所有教条式的东西,其结果是革命的辩证法、保守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系统被破坏。恩格斯一方面指出,费尔巴哈思想的历史重要性及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另一方面又批评它,认为所有旧的、机械的唯物主义哲学是形而上学的。由于缺乏辩证法,不知道社会实践的意义,因此在认识论上一直停滞不前。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唯物论和辩证法出发,自然与历史分开的唯物主义,创造了一个更加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3.过去的斗争总结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过去哲学教训的基础上,以思维和存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为出发点,创造人类历史上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般来说,辩证唯物主义应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结合与统一的唯物主义,是大自然辩证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论的历史的统一,因为客观现实本身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因此,辩证唯物论反映了外界的规律,规律注定是辩证的,这是认识论辩证法的基本性质。

基于社会实践,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强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事实上是统一的。他主要探索了思维和存在之间的关系,是对思维和存在两个系列的逻辑再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恩格斯明确了唯物辩证法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认识论的有机统一。

4.实践理论的提出

恩格斯从事生产性工作,揭示了社会关系的客观规律、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并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为我们树立了唯物主义的旗帜,最后建立了一个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的理论。这是恩格斯不可磨灭的功绩。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中讨论了关于发展的哲学问题,而在《费尔巴哈论》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明确表示,实践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 郭艳君. 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自然人”的继承与超越[J]. 学术交流,2006(7).

[2] 顾伟伟. 考察马克思和费尔巴哈间关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3] 李玲. 从直观到实践: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感性”的超越[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4] 赵艳君,潘思柳.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彻底超越[J]. 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6).

[5] 张友群,张明. 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形成及其哲学本质——以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为视点[J]. 江海学刊,2010(6).

[6] 左海姣. 《费尔巴哈论》阐明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12). 杜颖,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思政教研室。

费尔巴哈论第三部分 篇4

剖析和批判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揭露和批判他在宗教哲学、伦理学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他陷入唯心史观的阶级根源和理论上的原因,其核心就在于对“抽象的人”的崇拜。

(三)对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批判

一、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任务在于使宗教完善化

“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显露出来了。”P25

费尔巴哈指出,宗教和唯心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不可分割的,要消灭唯心主义就必须消灭宗教;反之,要消灭宗教也就必须消灭唯心主义。但是他没有将唯物主义原则真正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因此他对宗教的批判是不彻底的。

“费尔巴哈绝不希望废除宗教,他是希望使宗教完善化。哲学本身应当融化在宗教中。“P2

5一)费尔巴哈宗教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观点

“人类的各个时期仅仅由于宗教的变迁而彼此区别开来。某一历史运动,只有在它深入人心的时候,才是根深蒂固的。心不是宗教的形式,因而宗教也不应当存在于心中;心是宗教的本质。”P25

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唯心主义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关系、心灵的关系”P25

费尔巴哈主张建立一种真正的宗教即“爱”的宗教。费尔巴哈认为,爱的宗教可以使人在爱中找到自己感情的满足,解开自己生命的谜,达到自己生命的终极目的,从而在爱中获得那些基督徒在爱之外的信仰中所寻求的东西。

宗教是一种永恒现象,它将与人类共存亡。

2、“心是宗教的本质

费尔巴哈指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不是后来注入人心中的,而是人生来就有的,是一开始就存在于人心中的。所以,心不是宗教的形式,而是宗教的本质。

3、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宗教变迁史

”人类的各个时期仅仅由于宗教的变迁而彼此区别开来

费尔巴哈指出:一定历史运动之所以会发生、发展,要看一定的宗教观念是否为人民所接受。历史运动的根源,在于宗教的宣传与传播的状况。

(二)批判费尔巴哈宗教哲学中的唯心主义

1、对“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联系”的批判

首先,恩格斯明确指出,感情关系和宗教关系是两回事。

“人与人之间的、特别的两性之间的感情联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P25

只要人类存在,感情关系就不会消失;而宗教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特别是历史发展到阶级 社会的产物。

第一个历史事实:

“性爱特别是在最近800年间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和地位,竟成了这个时期中一切诗歌必须环绕着旋转的轴心了。”P25

“现存的通行的宗教只限于使国家对性爱的管理即婚姻立法神圣化;这些宗教也许明天就会完全消失,但是爱情和友谊的实践并不会发生丝毫的变化。”P2

5第二个历史事实:

“在法国,从1793年到1798年,基督教的确曾经消失到这种程度,连拿破仑去恢复它也不能不遇到抵抗和困难,但是在这一期间,并没有感觉到需要用费尔巴哈意义上的宗教去代替它。”P25 其次,费尔巴哈把人的感情关系歪曲为宗教是唯心主义的

“他不是抛开对某种在他看来也已成为过去的特殊宗教的回忆,直截了当地按照本来面貌看待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即性爱、友谊、同情、舍己精神等等,而是断言这邪恶关系只有在用宗教名义使之神圣化以后才会获得自己的完整的意义。”P26

“在他看来,主要的并不是存在着这种纯粹人的关系,而是要把这些关系看做新的、真正的宗教。这些关系只是在盖上了宗教的印记以后才被认为是完满的。”P26

费尔巴哈夸大了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对人的感情关系的神圣化、独立化。它歪曲了人的感情关系与现实的社会关系之间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他把人的感情关系与现实社会关系割裂,又把感情看成宗教,抹杀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

“宗教一词是religare一词来的,本来是联系的意思。因此,两个人之间的任何联系都是宗教。这种词源学上的把戏是唯心主义哲学的最后一着。这个词的意义,不是按照它的实际使用的历史发展来决定,而竟然按照来源来决定。”P262、批判费尔巴哈夸大宗教历史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首先,随历史转折而变迁的只有三大宗教,其他宗教并不是这样。“重大的历史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言。”历史的事实正是这样。

“古老的自发产生的部落宗教和民族宗教是不传布的,一旦部落或民族的独立遭到破坏,它们便失掉任何抵抗力。”P27

其次,恩格斯指出,全部历史运动并不是必然带有宗教色彩。

“仅仅在这些多少是人工造成的世界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那里我们才发现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即13世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P27

不是宗教变迁决定历史发展,而是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宗教的变迁。所以,费尔巴哈关于人类历史是宗教变迁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3、对费尔巴哈宗教哲学中唯心主义本质的批判

首先,恩格斯指出,在阶级对立和阶级剥削为基础的社会里,人们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政治关系和阶级关系,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体现出来的感情关系必然要受到这种政治关系的影响与制约。

“同他人交往时表现纯粹人类感情的可能性,今天已经被我们不得不生活于其中的、以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为基础的社会破坏的差不多了”P27

费尔巴哈把人的感情鼓吹成超阶级的超历史的人类纯粹感情,并“把这种感情尊崇为宗教”。抹煞了阶级社会里的人的感情所具有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关系与阶级对立。

其次,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把阶级斗争的历史说成是教会史的单纯附属品,模糊了历史的真实面目。

“同样,对历史上的重大的阶级斗争的理解,特别是在德国,已经被流行的历史编纂学弄得够模糊了,用不着我们去把这些斗争的历史变为教会史的单纯附属品,使这种理解成为完全不可能。”P27

“由此可见,现在我们已经离开费尔巴哈多么远了。他那赞美新的爱的宗教的最美丽的篇章现在已经不值一读了。”P104——找到了唯物史观,达到了对历史运动科学、正确的理解

总之,恩格斯用辩证的观点全面地评价了费尔巴哈宗教哲学,既肯定了他在宗教哲学研究中的历史功绩,又指出了他的宗教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观点。

历史功绩:他最先在认识论的根源揭露了宗教的本质。他指出:有神的上帝是不存在的,神的形象是人们按照自己的形象想象出来的。

“基督教的神只是人的虚幻的反映、映像”P28

唯心主义观点:人是一个抽象化的人、非现实的人。主要表现在:

第一,费尔巴哈所讲的人是超历史、超社会的主观抽象的产物。

这种思维“所反映的人也不是一个现实的人,而同样是现实的人的精华,是抽象的人,因而本身又是一个想象的形象。”P28

第二,费尔巴哈对人与人的关系的理解是超社会、超阶级的,因而也是抽象的。“费尔巴哈在每一页上都宣传感性,宣传专心研究具体的东西,研究现实,可是,这同一个费尔巴哈,一谈到某种比人们之间的纯粹性关系更进一步的关系,就变成完全抽象的了。”P28

费尔巴哈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并把这种关系看做是宗教关系。这样把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关系、尖锐矛盾消除了,大家都生活在没有阶级对立、普遍相爱的极乐世界。

二、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实质是宣扬抽象的道德

(一)费尔巴哈伦理学的主要观点

人们的幸福就在现实社会中,追求幸福是人们生来就有的本性,是道德的基础。

“存在,就意味着爱自己”

爱那些能使我幸福的东西,不能爱那些与我们对立的东西,不能爱别人不爱自己,任何爱都是自私的。

爱是拜托人们彼此之间矛盾冲突和一切灾难罪恶的唯一途径,他主张建立一种“爱”的宗教,来代替有神的宗教。

(二)批判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出发点

1、费尔巴哈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的伦理学是非常贫乏的

家庭:直接的自然的伦理精神,是一种精神性的统一。

市民社会:精神伦理丧失了直接的统一,进行分化,达到相对性的阶段。

国家:通过分化、中介而完成的统一。

在这里,形式是唯心主义的,内容是实在论的。法、经济、政治的全部领域连同道德都包括进去了。”P28

“在费尔巴哈那里情况恰恰相反,就形式讲,他是实在论的,他把人作为出发点;但是,关于这个人生活的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因而这个人始终是在宗教哲学中出现的那种抽象的人。”P28

2、把抽象的人作为道德的出发点是不科学的

“这个人不是从娘胎里生出来的,他是从一神教的神羽化而来的,所以他也不是生活在现实的、历史地发生和历史地确定了的世界里面;虽然他也同其他的人来往,但是任何一个其他的人也和他本人一样是抽象的。”P28

“在宗教哲学里,我们终究还可以看到男人和女人,但是在伦理学里,连这最后一点差别也消失了。”P28、费尔巴哈没有从唯物主义的命题中作出应有的结论

“皇宫中的人所想的,和茅屋中的人所想的是不同的。”——人的生活不同他们所想的也就不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如果你因为饥饿、贫困而身体内没有养料,那么你的头脑中、你的感觉中以及你的心中便没有供道德用的养料了。”——人们的道德活动总是以一定的物质活动和物质条件为前提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政治应当成为我们的宗教”——在现实生活中,政治应当成为我们奋斗的目标

“但是,费尔巴哈完全不知道用这些命题去干什么,它们始终是纯粹的空话,甚至施达克也不得不承认,政治对费尔巴哈是一个不可通过的区域。”P29

(三)批判费尔巴哈的善恶观

费尔巴哈认为,善是人的本性,善是符合利己本性,使人快乐的东西。恶是违背利己本性,使人痛苦的东西。只有善才能克服社会危机,推动社会前进与历史发展。而恶在历史上的作用他“没有想到要研究”。

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善恶观:

1、费尔巴哈的善恶观是肤浅的

“在善恶对立的研究上,他同黑格尔比起来也是肤浅的。”P29

恩格斯把黑格尔关于“恶”在历史中作用的思想,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恶在历史发展中表现为一种否定量。新事物对旧事物来说就是恶。历史发展本来是通过新旧事物的矛盾斗争,通过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实现的。

“一方面,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恶、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拜的秩序的叛逆。”P29

二、人的贪欲和权势欲如果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能成为历史发展的动力。

“另一方面,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P29

2、费尔巴哈的善恶观是形而上学的

费尔巴哈把善与恶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善就是绝对的好,恶就是绝对的坏,他只承认善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不承认恶在历史上的作用。

“费尔巴哈就没有想到要研究道德上的恶所起的历史作用。历史对他来说是一个不愉快的可怕的领域。”P29

费尔巴哈把在历史上可以起进步作用的恶看成是反面的东西,认为历史是可怕的领域,完全否认恶在历史上的作用。

善恶问题应当作出辨证的历史的阶级分析。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善恶观,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们对善恶的理解不同。善恶又是互相依存的,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四)批判费尔巴哈道德观的基础和基本准则

1、费尔巴哈道德观的基础和基本准则

“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下来就有的,因而应当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础。”P30——追求幸福是每个人应该享有的权利,是人的天性,人作为感性存在必然追求幸福

“追求幸福的欲望收到双重的矫正。

第一,受到我们的行为的自然后果的矫正:酒醉之后,必然头痛;放荡成习,必生疾病。

第二,收到我们的行为的社会后果的矫正:要是我们不尊重那个他人同样的追求幸福的欲望,那么他们就会反抗,妨碍我们自己追求幸福的欲望。”P30

人人都必须遵守两条道德准则:

一是要正确估计自己行为的自然后果,对己要有合理的自我节制,不要享乐过度,要适可而止。

二是要正确估计自己追求幸福行为的社会后果,必须承认和尊重他人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对人以爱。

恩格斯指出:“对己以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以爱(永远是爱)”P30——费尔巴哈道德观的基本准则

2、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道德观基础与准则的批判

第一,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道德观的基础和基本准则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它完全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

“如果一个人只同自己打交道,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会对己对人都有利。他的这种欲望要求同外部世界打交道,要求有得到满足的手段:食物、异性、书籍、娱乐、辩论、活动、消费和加工的对象。”P30

在生产不发达的社会中,要求人们有平等的消费权利,只能是一句空话,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对于被剥削阶级来说是没有现实的意义的。

“费尔巴哈的道德或者是以每一个人无疑地都有这些满足欲望的手段和对象为前提,或者只向每一个人提供无法应用的忠告,因而对于没有这些手段的人是一文不值的。”“二者必居其一”P30

第一种可能不存在,所以费尔巴哈的道德观没有任何现实意义,根本行不通。

费尔巴哈的道德观中包含道德与物质条件的关系,包含唯物史观的萌芽思想。

“如果你因为饥饿、贫困而身体内没有养料,那么你的头脑中、你的感觉中以及你的心中便没有供道德用的养料了。”P30

恶习和罪恶的产生是缺少物质前提与手段的结果,它们的克服也要依靠物质手段 第二,恩格斯指出,在阶级社会中,根本不存在人人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

“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极微小的一部分可以靠观念上的权利来满足,绝大部分要靠物质的手段来实现,而由于资本主义所关心的,是使绝大多数权利平等的人仅有最必需的东西来勉强维持生活,所以资本主义对多数人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所给予的尊重,即使有,也未必比奴隶制或农奴制所给予的多一些。”P31

第三,费尔巴哈的道德准则完全是为了资本家的本性辩护的。

按照费尔巴哈的道德准则,在证券交易所投机取胜的资本家成了道德高尚的人物,资本主义证券交易所本身成了至高无上的道德殿堂。

“根据费尔巴哈的道德论,证券交易所就是最高的道德殿堂,只要人们的投机始终都是得当的。”

“我的追求幸福的欲望把我引进了交易所”

“如果我经常赚钱的话,……我没有妨碍另一个人的同样的追求幸福的欲望”

“如果他赔了钱,那么这就证明他的行为是不道德的”P31

“只要爱不纯粹是温情的空话,交易所也是由爱统治的,因为每个人都靠别人来满足自己追求幸福的欲望”P32

“费尔巴哈的道德是完全适合于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不管他自己多么不愿意或想不到是这样。”P32

第四,宣扬抽象的爱使费尔巴哈哲学丧失了最后的革命性

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宣扬抽象的爱,调和社会矛盾,掩盖阶级对立,使他的哲学丧失了革命性。

首先,费尔巴哈认为,自爱是爱的基础和出发点。“存在,就意味着爱自己”

其次,要在对他人的爱中寻求自爱的满足。

最后,爱,尤其是两性之爱是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在费尔巴哈那里,爱随时随地都是一个创造奇迹的神,可以帮助克服实际生活中的一切困难。”P32

“爱增强弱者和削弱强者,降低高者和提高低者”,爱能够把“高贵的贵族同布衣小民同一起来。”P32

第五,费尔巴哈道德准则的实质是鼓吹超历史、超阶级的道德 费尔巴哈的道德“是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的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被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对于善与恶有不同的观点。任何道德都具有历史性的。永恒不变的、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的道德是不存在的。

费尔巴哈的超历史的道德“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不适用的”

三、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核心是对抽象人的崇拜

(一)费尔巴哈停留在历史唯心主义的原因

“理由很简单,因为费尔巴哈不能找到从他自己所极端憎恶的抽象王国通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道路。”P32

首先,从认识论根源看,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直观的,他不懂得实践的意义。

他紧紧抓住自然界和人;但是,在他那里,自然界和人都只是空话。无论关于现实的自然界或关于现实的人,他都不能对我们说出任何确定的东西”P322、从理论根源看,他没有把人当作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

他理解的人只有感情活动,没有物质前提,这个人对任何时代、社会都适用,是超历史的人。他把爱当作人的本质,把追求那种空洞的幸福当作人们的奋斗的目标。

“要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都必须把这些人当做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P33

3、从社会根源看,反动当局对他的迫害使他后期脱离了斗争实际

首先,费尔巴哈具有一般德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弱点,即具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他所不了解的1848年对他来说只意味着和现实世界的最后分离,意味着退入孤寂的生活。在这方面,主要又要归咎于德国的现状”P33

其次,由于反对当局的迫害,他隐居乡间,是一种与世隔绝的革命状态。

(二)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从批判抽象的人开始的

1、费尔巴哈遗留的任务终究要有人来完成

“但是,费尔巴哈没有走的一步,终究是有人要走的。”P33——创立唯物史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抽象人的批判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篇5

恩格斯这样评价这一片文章:“作为包含着心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的确是这样的,在这字数不多的提纲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句话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经典语句,可谓之“一字千金”,而且“惜墨如金”,没有丝毫的赘言,句句切中肯綮,直接指明真理的所在。

可以这样理解,《教类的本质》是旧的唯物主义,而这个提纲则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萌芽”。它在这提纲中最重要的观点就是:实践。换一句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话“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插一段话:“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邓小平最经典的话之一。当1976年____结束后,讨论中国该走怎样的路线时,我们依旧要依靠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同时我们还必须在马克思的基础上创新,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通过实践来明确自己走什么路线,检验真理。我们中国有今天的发展,有今天的地位,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时也离不开我们将马克思在主义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的轰轰烈烈的现代化运动的伟大实践。

所以又回到了《费尔巴哈提纲》一个本质上的问题:实践。引用一段他人的话:

马克思在《提纲》中十分强调革命实践的伟大意义,把实践观点引进认识论,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把实践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提出了无产阶级哲学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费尔巴哈提纲》的作用,也指明了“实践”的重要性。结合我自己的专业来看待这个问题,我学计算机,要学很多计算机语言,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去讨论问题,我们将不会有人和发展。因为计算机它 是一个很注重实践的学科,如果只是在你大脑里去将所学得知识行医一个意识,那么我们将不会有任何进步。

同样如此,现实生活中,有些或许是真理,但对于你来说,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所以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其实真理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而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应该将它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我们的实际生活。真理有一个特点就是:普遍使用原则,很简单,很容易理解,但是要让它时时刻刻知道

马克思把是将实践的观点应用于认识论,相对于费尔巴哈的就唯物主义理论有一个很大的进步就是:革命的实践意义。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虽然比传统上的唯心主义有一定的进步,但是却有很多的狭隘性,引用马克思的一句话就是“他在《教类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他没有掌握革命的实践性,在提纲中的第二条写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实践才可以判定你的思维是不是真理。

可以说人类因为有了思维,才让我们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但是我们的思维不能离开实践。

费尔巴哈在《教类的本质》中,批判了宗教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将这件事情做得彻底,只是稍微起了一个头,对于宗教没有从本质上去分析,比如宗教的来源怎样消灭这些宗教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就如马克思所说,“他做的工作只是把宗教师节归结为它的世俗基础”。而马克思的观点则是“对于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进而分析这些矛盾,认识这些矛盾,在实践中通过革命的手段来推翻原来的制度,建立起一个全新的世界。

对于这一句“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对于这句话,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的唯物论是费尔巴哈就唯物论的升级版,在费尔巴哈的《教类的本质》中,费尔巴哈只是将“直观的唯物主义作为唯物主义”,而马克思给新的唯物主义定义为“把事物、现实和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并从主观方面去理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

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费尔巴哈的就唯物论的立足点就是市民的社会,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理论才是实质意义上的唯物论,因为他的出发点是“人类社会抑或是社会人类”,马克思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正如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全人类的解放”“创建一种超越既有形式的自由、平等和实现全人类解放的‘自由王国’”。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篇6

费尔巴哈是马克思之前的唯物主义者,他给予了唯心主义以歼灭性的打击,他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并且在反对唯心主义的斗争中捍卫了唯物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认为费尔巴哈是他们与黑格尔之间的“联系环节”。他们在摆脱黑格尔唯心主义之后,立即用批判的武器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正如他们从黑格尔的辩证法中摄取了它的“合理内核”一样,他们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中摄取了它的“基本的内核”,并且,也正如他们摈弃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唯心主义的外壳”一样,他们也摈弃了费尔巴哈唯心主义的和宗教的伦理杂质。

(一)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

对宗教的批判是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基础,强调宗教根源于人的异化,但他却没有注意自然界对宗教产生上所起的作用。后来他指出自然是宗教最初的、原始的对象。她说“把客观的本质看作主观的东西,把自然界的本质看作有别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看作有别于人的、非人的东西,——这就是神的存在,这就是神秘主义和思辨的秘密”。费尔巴哈在说明了宗教的认识论根源,把宗教从天上引到地上,说明了宗教的世俗本质之后,便认为自己任务已完成了。但事实上,他是停留在半路上,没有能够达到“终点”。费尔巴哈把上帝的本质看作人的本质,把上帝降到地上,把人提出来代替上帝,这一方面,他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他在人是什么这个问题面前停住了,他把人的本质看作“类”、看作无数个个体的内在的、无声的、仅仅被自然桎梏联系起来的共同性。而马克思正是从费尔巴哈停止不前的地方开始,向着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唯一正确的方向前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认识到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才能揭露出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而认识到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应该从社会经济关系中去寻找,亦即从劳动人民所受的社会压迫,统治阶级从各方面对他们所施与的无情的压迫与剥削,他们对于资本的盲目力量完全孤立无援中去寻找这一根源。因此,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真正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费尔巴哈只揭露了宗教产生的认识论根源,而马克思则从人的本质出发,揭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

(二)对唯心主义的批判

费尔巴哈对唯心主义的批判是从批判黑格尔开始的。他用自然界来代替黑格尔的绝对观念,用实在的现实世界来代替黑格尔的世界理性。费尔巴哈指出了黑格尔哲学的秘密就是从思想推出实在,从抽象的概念推出具体事物。费尔巴哈认为,应该从存在的东西得出“存在”这个概念,一切存在都是一定事物的存在。黑格尔的“纯粹的存在”只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是脱离了个别存在的事物而又成为事物产生的根源。因此,他给思辨哲学下了一个定义,认为思辨哲学一向从抽象到具体,从理想到实在的过程,是一个颠倒的过程。费而巴哈从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理性神秘论又进一步论证了唯心主义与宗教的一致性,他认为:宗教的上帝也是从理性推论出来的,它既然不具有自然的人性和感性的性质,只能是理性所接受的实体,因此,上帝不是别的东西,只能是理性的本质自身。毫无疑问,神学和思辨哲学都是从感性的物质的事物抽象出来的,只有一 点不同,这就是神学中的抽象对象是从抽象而来的,但它仍然被设想成为一种感性实体,所以仍是一种感性的抽象,至于思辨哲学则是一种精神的思想的抽象。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是正确的,但他的批判还有很大的缺点:费尔巴哈没有用批判的武器来制服黑格尔哲学,而是简单地把它抛弃。它没有在这种哲学的神秘主义外壳、唯心主义杂质中看出这个哲学的合理内核,没有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中发掘出它的辩证法,这是因为费尔巴哈把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它的唯心主义混淆起来,它把黑格尔的辩证法仅仅看作它的唯心主义的体现,把他的方法仅仅看作它对自己体系的证明。恩格斯说:“费尔巴哈打破了黑格尔的体系,干脆把它抛弃了。但是宣布这个哲学是错误的,还不等于是制服了这一哲学。像这样对民族的精神发展有过巨大影响的黑格尔哲学,视觉不能靠简单的置之不理的办法就可以派出的。应该从黑格尔哲学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就是说,要用批判的方法消灭它的形式,而救出它所获得的新的内容”。费尔巴哈对唯心主义的批判的另一个缺点在于,他仅仅局限于说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而不懂得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当然,他懂得,在哲学中从古代开始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就进行着斗争,但是他不懂得,在哲学的这个斗争后面隐藏着社会的阶级斗争,哲学中派别的对立,归根到底是社会中阶级对立的结果。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真正扬弃了黑格尔哲学,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外壳,吸取了它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并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揭示了唯心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完成了对唯心主义的批判。

(三)费尔巴哈的认识论

费尔巴哈肯定人能够认识世界,并且认为人已经有了足够的器官去认识事物,坚持唯物的反映论,对于人类认识世界具有无穷的信心。费而巴哈认为康德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他主张人的知识有一种必然存在的限制。他说:“限制是任意的限制,不是必须存在的界限,而是可以消除的界限”。他人为人的认识的界限是经常不断扩大着的,我们还没有认识的东西,我们的后代一定可以认识;个别的人不知道和不能办的事,人们集合起来就会知道、做到的。由于人可以如实地认识事物,所以先世界的规律与思维的规律是一致的。费尔巴哈批判康德把现象与本质割裂开来。但是费尔巴哈并不了解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他只是提出了许多俏皮的机智的见解,如自然界并不躲藏起来,它反而自荐于人,以及人有足够的器官去认识外界等来批判不可知论,这种从机械唯物主义的批判是没有力量的,所以恩格斯说:费尔巴哈所附加的唯物主义的东西,与其说是深刻的,不如说是机智的。

费尔巴哈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解释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并认为这种同一性是同一于认识的主体,即统一于一个实在的人。而认识的过程则只能是通过人的思维反映客观的对象,而且认识中客体并不能一次就完全正确地反映在思维之中,因为思维是普遍的,而客观事物则是个别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费而巴哈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认识从感性直观通过修正错误而达到真理,反对直线的一次完成地认识。但是,他没有看到修正认识中的错误的是实践,而不只是借助于直观。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真正树立了科学的实践观,解决了认识的来源、认识的目的、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最终标准等一系列问题,从根本上驳倒了唯心主义认识论和不可知论,彻底地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当然,费尔巴哈的哲学体系中还有诸如自然观、人性论等等部分,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费尔巴哈哲学的最大功绩是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是却没能坚持到底,只是一个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则是唯心主义的。而马克思则完成了费尔巴哈未能完成的任务:在恢复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用科学的实践观解释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把人的本质归结于社会关系,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成为了一切就哲学的终结者。添加评论 | 投诉

浴球 | 2010-01-06 11:21:37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 |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著作名。旧译《费尔巴哈论纲》。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原题为《关于费尔巴哈》,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

作者:马克思

(1845年春天于布鲁塞尔)

===[导读]===

《提纲》写于1845年春,马克思生前未发表过。最早发表于1888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序言中称这个档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作为该书的附录首次发表。它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档”,“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

《提纲》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从而为唯物史观乃至崭新的科学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正式基于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在《提纲》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地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正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进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

《提纲》提出的科学实践观,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根本缺陷。马克思提出,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不能正确地解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看不到主体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能动性,因而在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直观的唯物主义。

为什么实践是其灵魂:

《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之一。在寥寥千言中,马克思紧紧围绕着旧唯物主义的基本缺陷——直观性和受动性,完成了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或者说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即实践观点

其一: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理论出发点,确立了完备的实践观。旧唯物主义从经验直观出发,把人归结为单纯受动性的生物自然,把自然、对象理解为单纯外在的、感官直观的对象。在这里,马克思扬弃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中把动实践归结为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思想,克服了由于过于强调劳动的能动意义而导致的对人的抽象理解;同时也改变了先前对旧唯物主义的好感态度,认识到了旧唯物主义的单纯受动性原则及其缺陷,反复强调指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能动性与受动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从这种理解出发人既非唯心主义所理解的单纯能动性存在,也非旧唯物主义所理解的单纯受动性存在。自然既非唯心主义所理解的单纯受动的对象,也非旧唯物主义所理解的单纯自在的存在。人既受自然必然性支配,同时又以能动的感性活动改造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从而确立了完备的实践观,为新唯物主义找到了合理的理论出发点。

其二,根据对实践的这种理解,马克思进而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认识论建立在实践观点之上,确立了能动反映论的基本思想,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指出,由于缺乏完备的实践的观点,旧唯物主义单纯从经验出发,把认识对象仅仅理解为外在于人的、感官直观的对象,而把人理解为单纯直观的、受动的存在,从而把人的认识活动理解为消极被动的照镜子式的直接映现活动,完全否认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否认了认识的能动性、辩证性。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观点出发指出,人绝非单纯消极被动的存在,对象、自然也绝非仅仅是外在于人的客体,直观的对象。人首先是作为能动感性活动的存在,对象首先、而且从根本上始终是人的感性活动的对象,主体的对象。因而认识活动,第一,不是主体消极被动接受客体作用的、受自然必然性盲目支配的活动,而是主体以其实践理念(目的),即价值理念和理论理念对客体进行选择的主动活动;第二,不是主体对客体直接的映现、单纯的模写,而是主体以其先在的、在实践中形成的作为实践模式内化的认知结构对客体进行建构的能动活动;第三,不是一次完成的动作,而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无穷发展过程,由现象到本质、由一级本质到二级本质„„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其三,马克思进而立足于实践观点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了他的抽象人性论以及由此导致的抽象的宗教观。

其四,马克思最后要求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实践来理解人类历史,强调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总之,实践观点构成了《提纲》的中心线索和核心思想。《提纲》第一次建立起完备的实践概念,初步完成了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与综合,在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确立了牢固的实践观点,从而为马克思在〈德遗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把实践观点贯彻于历史观,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

正文:

===一===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它在《基督教的本质》一着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 “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二===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三===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四===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他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

===五===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

===六===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不是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

(2)所以,他只能把人类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连系起来的共同性。

===七===

所以,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八===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九===

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

===十===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十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

===人名索引===

费尔巴哈,路德维西(Feuerbach, Ludwig 1804-1872)-马克思以前德国最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本文由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上册》1972年版

主题: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作者: 马克思

资料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写作日期: 1845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赏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纲领性档之一,标志着马克思的哲学的基本思想的形成。马克思早年曾经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后来又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转向唯物主义,但又对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无视社会实践,抽象谈论人的本质和 “爱”的说教等不满。该文是为了深入批判费尔巴哈哲学并与其划清界限而写的提纲。该提纲简明扼要,思想深刻,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档”。

马克思在该提纲中首先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即“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在此马克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实践在检验认识真理性中的决定作用,以及实践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对宗教世界的世俗基础的改造作用。

在该提纲中,马克思还进一步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性论,特别是其关于人的本质的看法;并给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界说,即“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此强调了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故人的本质也是具体的、历史的。他认为应从社会的、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人及人的本质;不仅如此,对社会生活本身也应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理解,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在该提纲的最后一节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哲学与以往的哲学的根本的不同,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篇7

从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关系来看, 费尔巴哈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主要来源之一, 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 主要的不是因为费尔巴哈有唯物主义的本体论思想, 而是因为费尔巴哈停留在自然唯物主义的本体论上, 没有科学的实践观, 不能把人类历史的本质理解为特殊的物质形态, 因而没有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但马克思并没有完全否定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关于自然界的先在存在, 马克思是同意的。马克思没有停留于旧唯物主义的自然本体论, 而是以实践观为基础, 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一元论的本体论。

马克思发现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 就是不理解实践活动及其意义, 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 当做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在费尔巴哈的著作中, 从总体上看他对实践的理解是不科学的。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之所以导致直观性, 是因为他不懂得“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2]”。

费尔巴哈高举唯物主义的旗帜, 批判了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哲学, 但由于费尔巴哈不能正确分析人类社会生活, 他说:“属神的本质不是别的, 正就是人的本质”[3]。这比原来的唯心主义思想大大前进了一步。但宗教上帝是怎么产生的, 费尔巴哈只能从人的心理上寻找答案, 而不是从社会生活上去加以说明, 因而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正如马克思所说:“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 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 而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 他绝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 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4]”。

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表现在他的历史观的唯心主义上。首先, 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历史观集中表现在他对人或人的本质的看法上。他关于人的本质的说法很多,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说法:第一, 在费尔巴哈强调人跟动物一样是自然实体、一种感性存在物之时, 他就把满足生理需要的愿望或追求幸福的意向, 即人类利己主义看做是人的本质。第二, 在费尔巴哈强调人和动物的区别之时, 他把理性、意志、心 (爱) “看作人的绝对本质”和“生存的目的”。第三, 在费尔巴哈把人看作是一个“类”的存在物之时, 他认为孤立的个别人还不具有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包含在“团体之中”, 包含在“自我”和“你”的区别的实在性上。我们看到费尔巴哈不是从人的感性活动, 从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现实的物质生活和人的历史发展来论述人以及人的本质, 而是从直观方面把人看作一个感性的实体;从人的某种生理需要或从抽象的精神去推论人的本质, 把这种推论而来的本质加在一切社会成员、一切时代的人们身上, 他的这种考察方式就是唯心主义先验论。而且这种离开人的社会实践、物质生活和历史发展来考察人的本质的思维方式, 也是一种直观的思维方式。费尔巴哈把这种用唯心主义先验论和直观的思维方式构造起来的关于人的本质当做解决社会历史问题的根本原则, 就必然使他的历史观成为一种不折不扣的唯心史观。费尔巴哈的宗教观也是他唯心史观的一个重要表现。对宗教神学的批判是费尔巴哈人本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费尔巴哈以他的人本学为武器, 对宗教神学进行了深入剖析, 成为无神论史上辉煌的一页。费尔巴哈运用黑格尔的异化学说, 揭示了宗教的本质, 认为上帝的本质仍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把对上帝的崇拜还原为人的崇拜。这是他的历史功绩。但是费尔巴哈却未揭示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对此, 马克思作了明确说明。他说:“费尔巴哈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 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世界和现实世界这一事实出发。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 在做完这一工作后, 主要的工作还没有做[5]”。马克思提出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揭示宗教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费尔巴哈把宗教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人心理上的依赖感。他说:“宗教的想象力是根源于依赖感之中[6]”。按照费尔巴哈的观点, 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费尔巴哈说:“人知道或相信他的生活依赖什么, 他就把这个东西尊奉为神[7]”。费尔巴哈进一步提出, 依赖感的根源, 或者说是宗教的“最终极的主观根源”, 仍是人们的利己主义性。

上述说明, 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 是直观的唯物主义, 它的最大的局限是直观性与不彻底性。

摘要: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理论对宗教神学的批判与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是对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和对资产阶级保守势力的批判, 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使他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带上历史局限性, 这就是他人本学唯物主义的直观性与不彻底性。

关键词:费尔巴哈,社会实践,唯物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8。

[3]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下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39。

[4]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9。

[6]费尔巴哈.费尔巴哈著作选读:下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699。

上一篇:墙面抹灰空鼓开裂修补方案下一篇:城市与梦想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