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哲学

2024-08-04

费尔巴哈哲学(精选5篇)

费尔巴哈哲学 篇1

作为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每一个哲学家都无法回避的。 人们根据哲学家的回答,将其或归于唯物主义,或归于唯心主义;或归于可知论,或归于不可知论。 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回答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是思维还是存在? 谁具有第一性,谁是派生物,这是一个本体论问题;第二,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这属于认识论问题。 在哲学史上,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相互构建,不可分割。 在二者相互交织的发展进程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互交替,互相渗透,推动人类思维向前发展。 在近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费尔巴哈的发展进程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诚然,他从来不是完全正统的黑格尔主义者)走向唯物主义的发展进程,这一发展使他在一定阶段上同自己的这位先驱者的唯心主义体系完全决裂了。 ”[1]其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曾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诞生产生过深远影响,在认识论问题上亦是如此。

一、费尔巴哈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反映论

(一)费尔巴哈认识论植根于唯物主义基础

费尔巴哈是一位旗帜鲜明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现实的。 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产物,也具有实在性。 这不同于康德的认识路线,康德认为自在之物与人通过感觉获得自在之物的观念是不同的,人通过感觉认识的是自在之物的现象而不是自在之物本身,自在之物本身我们并不认识。 人对自在之物的认识是通过人的理智认识事物的现象而认识事物本身的。 康德将自在之物当作理智的产物,走的是唯心主义道路。 而黑格尔思辨哲学的错误在于, 它将人的本质对象化了,即把人的本质理解成在人之外的、不同于自身的“客观”存在物,又把自己想象的这种存在物看作人性化的、具有人格的对象,这样宗教的神和上帝便产生了。 在费尔巴哈看来,思辨哲学和宗教神学实乃异曲同工,二者的本质是一样的。 “万物本身之为被思想的物件,乃是因为人思想万物,万物之为理智产物,乃是因为万物对于人是个理智对象。 ……在人看来,直接地、不经判别地认识到的原则就是存在的原则,思想物就是实在物,对于对象的思想就是对象的本质,后天的就是先天的。 人把自然想成异于自然, 替自然假定一个异于自然本身的东西,假定一个仅仅存在于脑中、简直只是他自己的头脑的东西作为自然的实在性的基础和原因,这是无足怪的。 人颠倒了事物的自然秩序:他把真正意义的世界头朝下放着,把金字塔的尖端当成了金字塔的基础———把在头脑中或对于头脑是第一位的东西,把某物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当成了在实际上是第一位的东西,当成了某物借以存在的原因。 ……所以人把理性或理智的实体、把思想实体当成了第一实体、根本实体———不仅在逻辑上是第一,而且在物理上也是第一。 ”[2](P479~480)费尔巴哈认识到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它颠倒了存在与意识的关系,将存在当作了意识的派生物。 其认识论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他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不仅人产生于自然界,靠自然界生活,人的意识也是自然界的反映。 自然界既是人生活、意识的源泉,又是人的认识活动的起点。 自然界并不受人的意识的影响和控制。 他认为,哲学的开端既非上帝,亦非绝对观念,哲学源自于有限的、确定的、现实的东西,比如自然。 “哲学是关于存在物的知识。 事物和本质是怎样的,就必须怎样来思想、来认识它们。 这是哲学的最高规律、最高任务。 ”[3](P108)由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跃然纸上。

(二)费尔巴哈认识论是直观的反映论

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相对立,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共有的特点。 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感觉、人的观念、人的思想都是客观世界的产物。 而费尔巴哈的认识论不仅是唯物主义反映论,而且是感性的、直观的反映论。 所谓直观即人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感受对象而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的反映形式,它不经过中间环节,是对客观事物直接而生动的反映。 费尔巴哈的认识论即是没有经过中间环节的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

费尔巴哈首先强调感性、 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 他认为感觉、直观、经验是认识的起点,在对事物的认识中,只有通过表象才能深入本质。 只有依靠感觉、直观和经验来把握事物本质,才具有认识的可靠性。 因此,他认为只有从经验、感性发端的哲学才有生命力。 人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对象世界的。 通过人的感觉,人的认识对象转变为自己的感觉对象,主体的人通过感觉实现与认识对象的同一。 对象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可以通过感觉来认识,“只有感性的事物才是绝对明确的;只有在感性开始的地方,一切怀疑和争论才停止。 直接认识的秘密就是感性。 ”[4](P107)相对于虚无缥缈的思辨哲学和宗教神学, 费尔巴哈的认识论紧紧抓住感性存在, 以可以把握的感性存在去理解意识和上帝,其认识论路线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 其次,费尔巴哈认为直观是认识的真理性标准。 直观不经过中间环节,不需要中间过渡,不需要任何证明,没有经过大脑的抽象和加工,通过眼睛、鼻子等感官,直观直接作用于认识对象, 直接通过自身确证认识对象,直接与认识对象同一,因而是绝对真实、无可怀疑的。而理性认识的方式,需要通过信息筛选、加工、处理获取符合自我价值标准的信息,并不可靠。 “只有那通过感性直观而确定自身, 而修正自身的思维,才是真实的,反映客观的思维———具有客观真理性的思维。 ”[3](P178)直观较之于思维,具有很多优势,它不给事物以限制和束缚,不作任何规定和决定,没有任何原理和法则,有的只是感觉的对象,因而只有直观的对象才是确实存在的对象。 再次,费尔巴哈的认识论具有被动性。 感性直观的认识路线必然会导致认识论的被动性特点。 因为, 按照感觉—直观—接受的认识路线, 认识过程不经过任何中介,不施加任何影响,原封不动的接受感觉器官的信息反映,费尔巴哈试图通过这样的途径获得客观真实的信息, 他的新哲学就是要从思想、 意识的对立物———客观物质世界中,通过感性直观获得对对象世界的可靠认识,这样,人与对象之间就形成了完全的被动、领受关系。 此乃其认识论的突出特点。

(三)费尔巴哈认识论是感性的可知论

费尔巴哈认为世界是可知的。 人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认识对象世界,人的感官“不多不少”,正好可以认识全部的世界。 感官、感觉对费尔巴哈认识论具有重要价值。 他认为,人通过感官获得的感觉是在宗教神学和思辨哲学的空虚世界中唯一能确证的东西。 人通过感官认识和把握对象世界,获得感性经验。 “感觉的对象不只是外在的事物,而且有内在的事物,不只是肉体,而且还有精神,不只是事物,而且还有 ‘自我’———因此一切对象都可以通过感觉而认识,即使不能直接认识,也能间接认识。 ”[3](P172-173)可见,费尔巴哈的对象世界既包括外在的自然界和人,也包括内在的人的精神和意识。 费尔巴哈的认识论与康德有根本区别,康德的认识论把现象与本质、思维与存在对立起来、分割开来,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康德哲学中,他把本质看作理智的产物,把存在看作感觉的对象。 感性的事物是没有本质的现象,而没有存在的本质则是本体,是单纯的思想,是根本性的东西,亦是理智的本质。 他认为, 理智本质作为思想的存在物才是自在之物,才是真实的事物。 费尔巴哈反对康德将 “真理性”和“现实性”分离开来。 费尔巴哈认为,只有对这个矛盾进行扬弃,才能达到理智与对象的统一,得到“同一哲学”。 这样,费尔巴哈的认识论以感性为工具,将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偶然性与必然性、理性与经验等对立范畴统一起来。 对于黑格尔,费尔巴哈认为他的神学唯心主义跟斯宾诺莎神学唯物主义不同。 黑格尔哲学将“自我的本质放在‘自我’之外,从‘自我’中划分出来,将它作为本体,作为上帝而对象化。 但是又像斯宾诺莎对待物质那样,将自我当作神性本体的一个属性或形式,从而宣布———间接地和颠倒地宣布———‘自我’具有神性,人对上帝的意识就是上帝的自我意识。 这就是说:本质属于上帝,认识则属于人。 但是在黑格尔哲学中,上帝的本质事实上不是别的,就是思维的本质,或从‘自我’,从思维的人抽象出来的思维。 ”[3](P152)可见,黑格尔的绝对哲学实质上就是神学,其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的。

费尔巴哈的可知论既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又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可知论。 既强调世界的物质性,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又强调人的认识能力。 既认识到事物矛盾的对立性,又认识到矛盾的统一性, 这都是费尔巴哈认识论的进步之处。 费尔巴哈认识论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识论具有思想启发作用。

(四)费尔巴哈认识论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

费尔巴哈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感性的可知论。 对其认识论的评价,应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 在19 世纪宗教神学和思辨哲学主宰的德国思想领域,费尔巴哈认识论的唯物主义立场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首先,他提出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体,“这个无意识的实体,是非发生的永恒的实体,是第一性的实体…… 有意识的、属人的实体,则在其发生的时间上是第二性的。 ”[2](P523)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他坚持物质第一性。 其次,在主体的人与客体的对象之间,费尔巴哈以感性之桥将主客体连接起来,摒弃了不可知论。 尽管费尔巴哈对感性的理解并不深刻,但他毕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创立指明了方向。 正是在费尔巴哈直观感性的反映论之上,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形成了感性实践的认识论。[5]

虽然费尔巴哈将唯物主义重新推上哲学的王座, 批判了以黑格尔为中心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恢复了唯物主义哲学路线,但是,这一哲学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 首先,在费尔巴哈那里,人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人的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他强调的是人的感性认识。 尽管他也提到了人通过眼睛看到的事物只是事物的表象, 而不是事物的本质。 人认识事物要将对象本身和关于对象的表象区分开来,但总体上,他并没有将认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 其次,尽管费尔巴哈也讲实践,但他所说的实践只是一种生活实践,并不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社会活动。 他没有认识到,人除了有认识世界的反映能力,还有改变世界的能动的实践能力,认识能力是可以通过人的感性实践活动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的, 而且即便是认识能力,对于他也还只是一种直观的认识能力,人的思维的能动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 再次,费尔巴哈认识论的唯物主义仅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旦进入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马上就转变为唯心主义的了,因此,他的认识论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认识论。[6]

二、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启示

(一)从感性直观到理性认识

感性直观是费尔巴哈认识论的突出特点,他强调人的认识活动不经过中间环节,以获得原汁原味的“真实信息”。 费尔巴哈认为只有那种直接通过自身就能确证自己,而不需要其他事物或者某种中介来确证的事物才是无可怀疑的、 绝对真实的事物。这种事物就是感性的事物,即人通过感官可以直接认识的事物。 这种事物以自身而不以其他事物为存在根据。 只有这种感性事物才能终止一切怀疑和不确定性。 但这种感性直观有很大的缺陷,正如马克思所说,费尔巴哈的“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 ”[7](P502)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领域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 费尔巴哈通过感性直观,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是没有障碍的。 通过自己的感官,人可以全面把握自然事物的表象,如通过眼睛、耳朵、 鼻子等感觉器官获得关于自然事物形态、颜色、气味、质地等表象信息。 对于诸如“市民社会”等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单个人的活动,通过感性直观也能获得直接的认识。 但如果以感性直观来认识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时,问题就出现了。 因为感性直观只能处理通过直接的观察可以获得的信息,对那些内在的思想、心理,以及人与人的相互关系这些抽象的、 无法直接观察的思维活动和内在联系,感性直观就无能为力了。 费尔巴哈亦无法给予唯物主义的解释和说明。

尽管费尔巴哈强调感性认识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费尔巴哈不承认理性认识。 一方面,费尔巴哈并不否定理性认识。 他认为思维和精神就是理性,理性“按其内容,除了说明感觉所说明的东西而外,并未说明什么其他的东西; 它不过把感觉分散地、分别地告诉我的东西,又联系地对我说明,正因为如此这种联系才被叫作理性、而且就是理性。 ”[3](P252-253)对于感性不能认识的这些分散的对象,可由理性认识来把握。 但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理性认识,只是停留在对感性材料的联系加工,还远没有上升到对感性对象进行科学抽象的层次。 另一方面,费尔巴哈不仅承认人的理性认识,而且意识到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我提出了感觉,作为对人和现实的标准即标志和基础。 当然,不是动物的,而是人类的感觉;不是感觉本身,不是没有头脑、没有理性和思想的感觉,因为甚至纯粹的视觉都需要思想。 ……但一如感性若无思想便等于零,思想,即理性,若无感性也同样地等于零。 ”[3](P252)费尔巴哈意识到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但却并没有将理性认识上升到应有的认识论高度。 费尔巴哈认为人的头脑是哲学研究的主要工具和生理器官。 头脑既是唯心主义产生的基础和来源,也是唯物主义产生的基础和来源。 用哲学理论名词来说,作为哲学的工具和手段,思维和直观的作用不同。 思维是大脑的功能,是哲学学派和体系研究的原则,是一种间接的认识;直观感觉则是“心情”的需要,涉及的是“生活原则”,属于直接认识。 只有将存在与本质相结合,将直观与思维相结合,将被动与主动相结合才能得到真正的生活和真理。 费尔巴哈认为理性认识和感性直观在认识中的作用不一样。 “思维从现象中分解、寻找、抽出统一的、同一的、一般的规律;但为了找到它,思维必须首先感知感性的现象。 ”[3](P253)他又说个别现象是不证自明的,“没有思想的感性止于个别现象;解释个别现象不用思考,不用批评,不用研究,不与其他现象比较,而直接通过自己来解释。 ”[3](P254)思维直观的作用在于把彼此不相关联、彼此分离的感性事物联系起来,作为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以及与其他感知的事物发生联系。 可见,费尔巴哈已经产生了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而达到真理性认识的思想火花。 但就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而言,在费尔巴哈那里,两者总体上仍然是分离的,没有内在的、必然的关联,感性和理性分属于感官和大脑两种不同的器官的功能,理性认识并不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抽象思维活动。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感官形成的,对事物表象和外部特征的认识或理解, 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征。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人的认识过程的这两个阶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 在认识活动中,随着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逐渐深入。

(二)从直观反映论到实践认识论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从总体上、根本上看,将这种“新唯物主义”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都是不准确、不深刻的,而应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 “在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逻辑系统中,作为理论基础、‘普照的光’、思维辐射轴心的是‘实践’范畴,而不是‘历史’范畴。 ”[8]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表现之一就在于将实践范畴引入到了认识论领域。 作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马克思的认识论是实践认识论,实践是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和本质特征。 而在费尔巴哈哲学中,尽管他也经常谈到实践,经常使用实践的概念,例如“从理想到实在的过渡,只有在实践哲学中才有它的地位。 ”[3](P108)又如“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 ”[3](P248)但是费尔巴哈的实践与马克思的实践是不同的。

费尔巴哈承认,他在进行理论批判时采用的是抽象的观点, 他把关于人的理论观点归之于哲学,把实践观点归之于宗教和神学。 “站在实践观点上,人只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用场,去同一切事物打交道;而站在理论观点上,则是为了事物本身去同事物打交道。 ”[2](P511)费尔巴哈这种实践观和马克思实践观有根本不同,他所说的实践仅仅指人的生活实践,即人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状态的实践活动。 在他看来,实践就是生活,生活即实践。 “在理论中否定我们在生活中、 在实践中肯定的东西;把我们在实践中宣布为本质的东西,在理论中又仅仅当成现象,把在生活中对我们是同一的本质分解为两个异种的本质,这不是明显的矛盾吗? ”[3](P210)费尔巴哈只看到了生活中人们对物质实在的需求,只看到了生活实践,即在生活中通过感官可以直观认识的实践,而没有认识到感性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社会的实践、历史的实践。 他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侧重于人的感性,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历史性。 他不理解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没有看到这些物质资料的满足是建立在人们的基本实践活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的。 由此可见,费尔巴哈所理解的实践既是片面的,又是肤浅的。 而对于什么是真理、真理是怎么产生的、真理如何来进行检验,费尔巴哈作了初步的探讨。 费尔巴哈认为,真理依靠人的感官来获得,人的感性直观是认识真理性的保证。 对于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由于费尔巴哈不理解人的感性实践活动, 他只是以人们的生活实践来进行判断,不知道社会实践对检验人的真理性认识的作用和价值。 他不了解,即使是感官直接看到或听到的事物,也可能是假象而未必是真理。 很多时候真理无法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来发现,它只能通过历史的实践逐渐地显现出来。 马克思实践认识论批判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他只是直观地理解“对象、现实、感性”。 虽然他找到了与唯心主义纯粹的思想存在不同的感性存在,但他仅仅只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存在,而不是看作是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为,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对象世界不仅是主体的认识对象,而且是人的改造对象。 主体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感性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认识世界的,检验人们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能是人们的社会实践。 因此,“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7](P500)只有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才能判断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三) 从个体存在和类意识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费尔巴哈认识论以人本主义的立场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这一立场相对于宗教神学和思辨哲学无疑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但这一立场也导致了其认识论的局限性———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费尔巴哈在对自然界的认识中贯彻了唯物主义的原则,但对于自然存在的内在属性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认识,费尔巴哈没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一方面,他认为自然存在是客观的、物质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 但是,他不知道这种自然的存在并不是与人无关的自然演化过程,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人类生活的自然界实为人化的自然界,不可避免的带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打上了人类实践的标签。 人类生活的感性世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 ”[7](P528)另一方面,他仅仅是把人当作自然的存在物、自然的一部分来看待。 他没有认识到,人的存在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 对人的考察,除了通过感官获得的直观认识,还需要对人的内在思维和相互关系作社会的、历史的理解。 而且,在认识活动中,虽然人是认识的主体,自然是认识的对象,人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影响和改变自然世界,同时,自然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人自身。 因此,费尔巴哈没有认识到人是社会存在,更没有认识到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并与之发生交互作用的社会意识。 对于人的认识,费尔巴哈认为意识是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 动物固然也具有意识, 但动物的意识和它的本能是结合在一起的,动物没有类意识,人具有类意识,因为人有具共同的自然属性的感觉器官, 可以获得相同的感性认识。 费尔巴哈把人看作是纯粹的自然属性的人,纯粹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把人的实践亦看作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实践、生活实践,他没有揭示人的社会性、人的实践性,这种社会性、实践性不仅表现为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中的人,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由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一部分社会成员利用自己掌握的生产资料压迫、剥削不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成员。 社会成员被划分为互相对立的阶级。 这种对立的社会阶级关系用费尔巴哈感性直观的方法是无法科学认识和真正理解的。 对这种阶级矛盾的解决,费尔巴哈就只能通过抽象的爱的宗教发出几声空洞的爱的呓语。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了人类社会历史领域。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4](P59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实质上是一种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它以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为基础。 这种生产方式决定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一定社会阶段,一定社会存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和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是特定的生产方式的产物,由社会存在所决定。 社会意识对社会的进步发展具有反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与对立从根本上看,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 人类的物质生产方式是决定和制约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力量。 从根本上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矛盾的解决,决定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解决。 在人类历史上,这种矛盾的解决大都是在某一社会阶段,当生产关系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束缚和桎梏后,以通过社会革命变更经济基础的方式释放这种束缚后,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费尔巴哈的认识论在人类哲学史上具有时代的进步意义,他将人类的哲学视野从宗教的天国下降到现实的人间,在唯心主义垄断的世界开启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路线。 然而,其认识论也有历史的局限性。 他站在人本主义的立场,以感性直观的反映论理解对象世界,没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终而陷入唯心史观。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 认识论则以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为出发点,通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来理解对象世界,将以感性实践活动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认识对象事物的表象和本质,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找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进的内在规律,进而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摘要:费尔巴哈哲学认识论将人类的哲学视野从宗教的天国下降到现实的人间,开启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路线。但其以感性直观的反映论理解对象世界,没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终而陷入唯心史观。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识论则以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来认识对象事物的表象和本质,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找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进的规律,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从感性直观到理性认识、从直观反映论到实践认识论、从个体存在和类意识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方面。

关键词:费尔巴哈哲学,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认识论,实践

费尔巴哈哲学 篇2

[摘 要] 费尔巴哈在西方哲学史上不仅突破了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整个体系, 重塑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而且在哲学史上首次对人进行了全面的界说, 形成了具有其鲜明特征的人本学 , 并把人本主义原则贯穿其整个哲学体系的始终。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学界对费尔巴哈哲学进行了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和讨论, 分别就费尔巴哈哲学的宏观分析和整体把握、费尔巴哈宗教思想、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费尔巴哈的伦理思想、费尔巴哈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研究, 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这对推动费尔巴哈哲学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已有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 如对费尔巴哈哲学的人本主义 思想重视不够, 对费尔巴哈哲学本身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研究视野相对狭窄等。[ 关键词]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研究综述

费尔巴哈在西方哲学史上不仅突破了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整个体系, 对宗教神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重塑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而且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对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谱写了一曲人本主义的灿烂篇章。他的哲学因此而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费尔巴哈哲学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分析。具体而言, 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费尔巴哈哲学的宏观分析和整体把握。邢贲思专著∀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是国内第一部完整地介绍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著作, 它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费尔巴哈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本体论、认识论、宗教观、伦理思想以及费尔巴哈哲学的历史地位等;许俊达著作∀费尔巴哈三部曲# 梳理了费尔巴哈一生哲学思想发展的主要历程。舒永生著∀重读费尔巴哈!!论费尔巴哈的感性人学及其意义# 通过研究费尔巴哈的人学思想重新对费尔巴哈哲学进行了阐释。汝信在论文∀费尔巴哈!!伟大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 中着重分析了费尔巴哈哲学的两大贡献, 一是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二是对宗教和神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形成了自己的无神论思想。董晋骞论文∀费尔巴哈哲学的现代哲学性质及其唯物史观萌芽# 认为费尔巴哈哲学具有现代哲学的性质, 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因素。陈京璇∀评费尔巴哈的人本学#, 杨适∀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根本特点以及它在近代哲学发展中的地位# 等论文也对费尔巴哈哲学做出了评述。

二、对费尔巴哈宗教思想的研究。李毓章所著∀人: 宗教的太阳!!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研究# 一书(由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5 年出版)集中研究了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 该书认为, 在费尔巴哈看来, 宗教是人创造的, 是人以宗教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目的和手段, 人是宗教的目的、中心、太阳。但是, 宗教本身和宗教信仰者却把人当作宗教的工具, 把宗教当作人生的基础、社会政治的道德基础。而且值得注意的是, 该书还对费尔巴哈宗教哲学在德国政治思想领域的特殊意义进行了探讨。樊公裁论文∀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哲学意义和政治意义# 从哲学和政治两个维度分析了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价值与意义, 该文强调指出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时贯穿了对德国专制制度的批判, 同时也阐明了自己的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主张, 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葛树先∀关于%基督教的本质& 在青年恩格斯思想发展中的作用问题# 一文认为, 通过梳理青年恩格斯思想的发展历程发现恩格斯不是经由∀基督教的本质# 一书同黑格尔决裂转向唯物主义的, 恩格斯是在1843 年读了∀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后# 才转向唯物主义的, 但是, ∀基督教的本质# 一书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其历史意义和地位是不容抹杀的。

三、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研究。邓晓芒在论文∀费尔巴哈

人的本质 试析# 认为, 在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中, 自然的人、感性的人、作为

类的人、社会的人、异化的人之间是存在矛盾的, 产生这种矛盾的根源是费尔巴哈感觉论的、直观的形而上学方法。舒永生∀论费尔巴哈

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思想及其意义# 认为, 人的感性存在是人的最高本质, 类本质是人的最高本质, 人的感性存在和类本质的统一是人的最高本质, 它超越了传统哲学对

人是什么 的提问, 是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过渡的环节。黄东升∀费尔巴哈人的本质观# 一文认为费尔巴哈重视从整体的视角探讨人的完整本质, 把人的完整本质自然本质、社会本质和精神本质, 并认为三者之间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上升的过程。巴发中∀论费尔巴哈的类 和

类本质 的学说# 对费尔巴哈的人的类 和

类 本质进行了考察, 指出了其理论的局限, 但也指出了费尔巴哈的类 和

类本质 对马克思形成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起到了启发和推动作用。

四、费尔巴哈的伦理思想研究。邢贲思∀费尔巴哈的伦理学说述评#(论文)认为, 费尔巴哈的伦理学存在根本的局限: 调和矛盾、掩盖矛盾、取消革命, 既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 又是保守的;但费尔巴哈的伦理学建立在人本主义基础上, 具有鲜明的反神学和反对其他超自然主义的色彩。李士菊∀关于费尔巴哈伦理学的性质#(论文)集中研究了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唯心主义性质。

五、费尔巴哈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研究。如许俊达著∀超越人本主义!!青年马克思与人本主义哲学# 就是对这一问题的代表性研究;在此问题上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 一是充分肯定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意义, 认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存在着一个

费尔巴哈阶段 , 如苏州大学王金福和王永山就是其中的代表;一是认为马克思较早地超越了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不大, 如中国社科院吴学琴等。

六、其他问题的研究。如费尔巴哈的认识论思想, 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费尔巴哈哲学有无辩证法,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对象化 概念等。国外的费尔巴哈哲学研究以德国最具代表性。在德国, 费尔巴哈不像康德和黑格尔那样拥有自己的学派。尽管在19 世纪, 费尔巴哈的哲学对策勒(Eduard

Zeller)、费舌(Kuno

Fischer)、海姆(Rudolf Haym)、马克思(Karl

Marx)、施蒂纳(Max St irner)、瓦格纳(Richard Wagner)、凯勒(Gottfried Keller)、尼采(Friedrich

Niet zsche)等人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是, 在20 世纪上半叶, 却只有Karl Barth、Martin Buber、Karl L ∃ w ith、Ernst Bloch 等少数人同费尔巴哈进行对话, 学院派哲学家似乎都不热衷于谈论费尔巴哈。不过,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 德国学界对费尔巴哈给予了更多的关注。1987 年成立了国际性的费尔巴哈研究者学会, 召开了一系列学术会议并出版了会议文集。自1967 年以来, 费尔巴哈的著作、遗著、通信以一种在哲学上更可信的形式重新出版。舒棼豪尔(Werner Schuffenhauer)主编并推出了新版的∀费尔巴哈全集#(Gesammelt e

Werke, hrs gvon

Werner Schuffenhauer, Akademie

Verlag, Berlin, 1967 – 2007)。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专题方面, 德文著作∀放弃与革命!!叔本华与费尔巴哈伦理学的比较#, ∀费尔巴哈与尼采!!恢复19 世纪德国哲学的感性与肉体的名誉# 注意到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同叔本华和尼采思想的关联。施米特(Alfred Schmidt)的∀ 解放的感性#(Emanzipatoris che

Sinnlichkeit

Ludwig

Feuerbachs

anthropologischer

Materialismus M

nchen 1973, ISBN 3-548-03348-2)一书则集中从

感性 的角度考察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WernerSchuffenhauer 的∀费尔巴哈与青年马克思# 一书(Feuerbach und der junge Marx Berlin, Verlag der Wissenschaft en 1965 Zweite, bearbeitet e Auflage1972)则探讨了费尔巴哈同青年马克思思想的关系。

以上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推动费尔巴哈哲学的研究, 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但总体来说, 已有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尽管有学者集中考察了费尔巴哈有关人的本质的思想, 但是在对费尔巴哈哲学所做的各种分析中, 人们更多的是强调费尔巴哈重塑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费尔巴哈严格意义上的人本主义(或人本学: Anthropologismus)思想, 却并未得到国内研究者的足够重视。人们往往用

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 这个称呼, 来笼统地概述费尔巴哈的整个

新哲学!!费尔巴哈本人称为

感性哲学 , 于是, 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研究, 往往同对费尔巴哈整个感性哲学的叙述混在一起, 构成费尔巴哈感性哲学之内在的组成部分、同 自然主义(或自然学: Naturalismus)具有复杂关系的人本主义, 就始终难以成为人们专题研究的对象(在这方面, 舒永生的∀重读费尔巴哈!!论费尔巴哈的感性人学及其意义# 一书或许构成了少见的例外)。由此,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同他对宗教、对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思辨哲学的批判之间的关系, 也难以得到深入的清理, 尤其是他的人本主义同其自然主义的关系, 更是很少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二、费尔巴哈在人的问题(如关于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意志等)上的一系列具体观点, 未得到深入细致的探讨。这导致了人们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复杂性认识不足;费尔巴哈在反对神学和思辨唯心主义哲学时一直突出人的感性方面, 但是, 在针对庸俗唯物主义的时候, 他却强调了人的精神性和理性方面, 而在反对身!!心二元论时, 他又特别肯定了人是肉体和心灵相统一的整体。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这种复杂性乃至内在矛盾, 未得到学界的重视。

三、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对于马克思哲学诞生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有学者认为,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是不大的, 或者说人本主义只对青年马克思产生了影响, 人本主义是马克思青年时期的不成熟思想。如果肯定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哲学诞生的重要意义, 就遮蔽了马克思在哲学上的创新。其实, 肯定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对马克思哲学诞生的重要性和确认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创新是不矛盾的。而且在谈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的时候, 更多的是强调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对马克思的影响, 而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核心!!人本主义重视不够。

四、研究视野相对狭窄,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同西方哲学史上其他的人本主义思想的关系, 未能从哲学人本主义的传统中得到审视;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在集中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三者的关系方面, 其实, 我们不仅应该考察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同在它之前的人本主义(如古代普罗泰戈拉、近代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人本主义等)的思想渊源, 而且应该进一步拓宽视野, 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放到整个西方哲学的历史长河中尤其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语境中进行解读。

五、对费尔巴哈哲学重视不够;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黑格尔哲学曾一度受到了学者们的青睐, 所取得的成果也较多。但是, 时至今日,海德格尔已成为中国学者最喜欢谈论的哲学家, 黑格尔也逐渐受到冷落, 费尔巴哈的哲学自然更是难以成为研究的热点了。

[ 参考文献]

[ 1] 邢贲思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 M]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 2] 李毓章, 陈宇清编选

人∃ 自然∃ 宗教!!中国学者论费尔巴哈[ M]

商务印书馆, 2005

[ 3] 舒永生

重读费尔巴哈!!论费尔巴哈的感性人学及其意义[ 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 4] 许俊达

超越人本主义!!青年马克思与人本主义哲学 [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 5] 吴学琴

正确评价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影响 [ 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3(1)

[ 6] 王永山

论马克思思想进程中的∋ 费尔巴哈派(阶段 [ J]

苏州大学学报, 2003(4)

[ 7] 董晋骞

费尔巴哈哲学的现代哲学性质及其唯物史观萌芽 [ M]

辽宁大学学报, 2003(11)

[ 8] 李士菊

费尔巴哈伦理学的性质 [ J]

道德与文明, 2000(5)

[ 9] Alfred

Schmidt: Emanzipatorische

Sinnlichkeit

Ludwig F euer bachs

anthropolog ischer Materialismus M

nchen 1973

[ 10] Wer ner Schuffenhauer : F euer bach und der junge Marx Berlin, Verlag der

论费尔巴哈哲学的感性本体论问题 篇3

一、做出该批判的三重背景: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作为唯物主义者出现于哲学舞台上是在上世纪 (十九世纪) 三十年代的末期”[1], 如恩格斯所说:“政治在当时是一个荆棘丛生的领域, 所以主要的斗争就转为反宗教的斗争……”[2]。费尔巴哈认为:“基督教开始成为政治自由这种现代人的迫切需要的障碍。”[3]因此, 费尔巴哈采取反对这个世界的精神支柱——基督教的形式来作为他反对封建世界的突破口。这是第一重时代背景。

在具体的哲学探索中, 费尔巴哈不可遏止地意识到思辨哲学 (即黑格尔这些) 的“非现实”性, 而“把他的黑格尔撇在一旁” (恩格斯语) 。黑格尔哲学的绝对理念依据自身的内在逻辑而发展, 而费尔巴哈的新哲学则以一种新的感性哲学作为突破口, 来颠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 这是其新哲学的另一重理论背景。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理论视域来看, 这二重理论背景都是抽象的、超越于人的、看成是人以外的绝对化的思维。

费尔巴哈强调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结盟, 并认为这是他的人本主义新哲学的基础。他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 (1842) 中所说:“哲学必须重新与自然科学结合, 自然科学必须重新与哲学结合。”[4]。但是, 费尔巴哈于1837年迁居绍伦吉亚的一个不大的布鲁克堡村, 在远离德国文化中心的地方生活了二十五年, 这对于一个人的思考显然是不利的。新东西和新概念只能由实践提供, 而科学便是一种典型的实践方式, 这一大损失是费尔巴哈的哲学研究仍然没有走出“从思想到思想”这一怪圈的重要原因。

二、感性作为新哲学的逻辑起点

费尔巴哈拒绝用抽象思维来研究哲学, 择使用“感性”作为颠覆前者的武器和突破口, 从人的经验、心情出发来对抗神学和思辨哲学——经验、心情都是他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 (1842) 书中用到的词汇, 但与“感觉”一词意思相近, 都是费尔巴哈用来反神学的武器。例如费尔巴哈提到:“心情恰好是绝对反神学的原则……因为心情并不总相信别的东西, 只相信自己, 只相信它的本质的无可辩驳的、神圣的绝对实在性”[5]。费尔巴哈强调人能直接感受的、直接经验的东西, 而不是抽象的和思辨的。

三、感性作为本体论问题

费尔巴哈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 (1842) 中, 提到:“精神与自然的真正统一只是意识”。[6]“感性”具有本体论色彩。感性是一种统一, “感性不是别的, 正是物质的东西和精神的东西的真实的、非臆想的、非假造的存在着的统一, 因此, 在我看来, 感性也就是现实性。”[7]费尔巴哈拒绝有神论的“头脑与心灵的分裂”[8], 思维着的主体是拥有感觉的身体和能思想的头脑的统一的人。在此, 费尔巴哈终结了唯心主义神学和黑格尔逻辑学以及近代二元论哲学对身体和心灵的割裂, 还将感觉置于本体论的地位, 确立其人本主义的思路。另外, 费尔巴哈重新确立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存在是主体, 思维是宾词。思维是从存在而来的, 然而存在并不来自思维。”[9]从而奠定其唯物主义的立场。在阐述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后, 他接着指出:“作为存在的存在的本质, 就是自然的本质”[10]。因此, 人本主义必将走向唯物主义的自然主义。也正如费尔巴哈强调的:“观察自然, 观察人吧!在这里, 你们可以看到哲学的秘密”[11]。

四、如何看待费尔巴哈的感性问题

就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感性学和自然哲学的局限性来看, 他将人的感觉立足于自然, 但没有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到, 人的感性的发展是历史的、是实践的结果, 人与自然的真正统一是在社会中实现的。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说:“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 人类感性的活动”[12], 由此可见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特点。这一方面源于费尔巴哈久居乡间对于科学发展的落后和隔绝, 另一方面也来源于费尔巴哈无视黑格尔体系中的辩证色彩, 而具有直观性。表现在历史领域的宗教分析, 费尔巴哈在破坏旧的宗教的同时, 却又建立起人本学的宗教, 而陷于唯心主义的洞穴。

摘要:费尔巴哈哲学作为对神学和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出现, 其哲学逻辑起点为感性问题, 并将感性视为其哲学的本体论问题。

关键词:费尔巴哈,感性,本体论

参考文献

[1]、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 (上下卷) , 荣震华, 李金山等译, 商务印书馆, 1984年

[2]、中共中央马列著作编译局编译,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二十一卷、第一卷) , 人民出版社, 1965年

浅析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 篇4

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期间,最具代表性的是《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序言》两篇文章,在这些文章中都采用了许多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观点,提出自己独立的超越性的哲学观点。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马克思引用了费尔巴哈的“类存在”来指出“现实的人,即所谓基督教国家中的人,由于他们为整个社会组织所败坏,被非人的关系和势力所控制,他们还不具有‘类本质’,还是‘真正的类存在物’”⑧,通过这些观点表达了马克思的社会理想,并指出资产阶级革命并不是人类解放的最后形势,这个政治解放观点是对费尔巴哈的超越。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以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为出发点,把人类解放与无产阶级解放联系起来,正如马克思在这篇序言中认为:“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⑨指出德国要实现真正解放的因素是哲学和无产阶级;在这篇序言中,马克思也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指出“批判已经不再是目的本身,而是一种手段”,“他不是要驳倒敌人,而是在消灭敌人”⑩,这些观点是完全不同于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是马克思通过实际深入论证,得出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实际结论。

马克思哲学对费尔巴哈哲学的内在超越

《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开始用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观点来剖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虽说仍带有浓厚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色彩,但马克思已经开始对这一人本主义思想进行革命性的改造。在《手稿》中,一方面,马克思运用了许多费尔巴哈哲学中的概念,认为黑格尔是“在抽象的范围内把劳动理解为人的自我产生的行动,把人对自身的关系理解为异己存在的关系,把作为异己存在的自身的实现理解为生成这的类意识和类生活”。另一方面,马克思运用费尔巴哈异化理论,探究了“私有制的合理性”问题,指出“与其说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还不如说它是外在劳动的结果”。确立了劳动异化理论,并指出“要扬弃现实的私有制,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由此可见,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出发,利用异化理论对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感性活动”进行分析,创立了劳动异化理论,这是对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理论的很大超越。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正式决裂的起点,全面揭示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在《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势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主体方面去理解”。这其中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就包括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开始利用生产实践的观点代替劳动异化,是马克思思想上质的飞跃,并标志着“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确立,这是完全不同于费尔巴哈哲学的新唯物主义哲学。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对费尔巴哈哲学思想批判的深入,也是彻底超越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形成了独有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历史观是分离的,“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并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费力的”。并指出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深刻地揭示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提出了人类史的真正前提是“一个现实的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的生活条件,包括他已有的和由他们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指出历史是由社会地组织起来的人类实践所创造和推动的。

通过以上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历史著作的梳理,可以看出从《博士论文》到《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是存在的,这种影响在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把费尔巴哈哲学思想和方法作为工具,走出黑格尔哲学阴影、展示个人通过实际斗争所得到的哲学思想;二是以费尔巴哈哲学理论为平台,通过深化改造,创造出自己独有的哲学理论。可见,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这些影响是有限的、不起决定性作用的,马克思通过改造、深化和超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新唯物主义哲学,由此得出结论:马克思哲学发展中不存在马克思费尔巴哈化,也不存在“费尔巴哈派”阶段。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页,第40页,第62页,第288页,第205页,第252页,第272~273页,第434页,第455页,第455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5页,第57页,第128页。

费尔巴哈哲学 篇5

一、黑格尔哲学的产生

黑格尔哲学产生于1848年革命的准备时期, “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 在19世纪的德国, 哲学革命也做了政治崩溃的前导。”[1,1]他们是用资产阶级哲学取代了封建地主阶级哲学, 哲学从为封建专制制度转化为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 从为地主阶级辩护转化为为资产阶级服务。哲学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政治上具有革命和保守的两重性。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哲学家、唯物主义者, 敢于去“同一切官方科学、同教会, 常常也同国家进行公开的斗争;他们的著作要拿到国外, 拿到荷兰或英国去印刷, 而他们本人则随时准备着进巴士底狱”。而德国资产阶级的哲学家,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者: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则都“是一些教授, 是一些由国家任命的青年的导师;他们的著作是公认的教科书”。[2,2]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正是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希望变革现实社会, 发展科学技术, 征服自然, 加速资本主义发展步伐的进步的要求。他的唯心主义体系则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不敢触动封建专制制度, 图谋与封建贵族相妥协的保守主义立场。黑格尔哲学中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 正是德国资产阶级懦弱性和妥协性的特性在理论上表现。德国哲学家们的观点比较隐晦, 黑格尔的哲学就是灰色枯燥的言语后面隐藏着革命思想, 表现为革命的辩证法和保守的唯心主义体系的矛盾。

二、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 剖析了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提出的一个著名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 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3,3]阐明了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这个命题看起来是在哲学上替专制制度、仅动国家辩护, 但由于“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 因而绝不是一切现存的都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当时的普鲁士国家只在它是必然的限度内才是合乎理性的。在发展过程中, 以前一切现实的事物都会因丧失其必然性而变成不现实的、不合理的东西而逐渐衰亡下去, 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起来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恩格斯指出, 按照黑格尔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 这个命题就会转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 都一定要灭亡”。他由此揭示了辩证法的革命性质:不承认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 指出了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 揭示了人的认识和人类社会都是不断从低级上升到高级的过程, 不存在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

黑格尔的辩证法虽然有保守的一面, 却承认认识和社会的每个阶段对于自己的时间和条件来说都有存在的理由;是相对的, 即在一段时间内不变, 是暂时的、有条件的、有限的。但他的革命性是绝对的, 就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为的一切后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

三、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及黑格尔哲学学派的解体

恩格斯从黑格尔方法和体系的矛盾出发分析了黑格尔学派解体的原因及过程。

黑格尔的哲学本身包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 这就是他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保守的唯心主义体系之间的矛盾。

首先, 辩证法的本质在于承认辩证法发展的普遍性, 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或是精神领域里都存在着辩证发展, 但是,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却使他否认客观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 把辩证发展仅仅限制在精神领域里, 认为客观事物的辩证发展只是概念辩证法的外化或体现。

其次, 辩证法的本质在于承认发展是无始无终的, 永无止境的。但黑格尔由于建立体系的需要, 却主张发展过程有一个终点, 以便使他的体系成为人类认识的终结, 于是宣布他的哲学史绝对真理, 并在社会历史领域里, 把普鲁士君主立宪制说成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顶峰。

最后, 辩证法的本质在于承认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 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但是由于保守立场的要求, 黑格尔把矛盾斗争说成是相对的, 以便最终调和矛盾。在他看来, 矛盾斗争只存在于有限的事物中, 而在无限的、绝对概念中, 在最终实现了绝对精神的最高真实形态里, 则一切对立停止了、矛盾消失了。这样一来, 黑格尔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就都被歪曲了, 唯心主义的体系将其辩证法的革命本质完全窒息了。

正是因为黑格尔哲学本身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的矛盾, 所以历来各派哲学家都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场上, 对黑格尔的哲学采取了各种不同的态度。老年黑格尔派极力维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保守的、落后的方面, 而抹杀其革命本质的方面。其代表人物在政治上和宗教上属于保守派, 重视继承和利用了黑格尔的体系, 认为黑格尔所说的绝对观念和基督教所说的上帝是等同的, 认为黑格尔哲学是理性形式的基督教神学。而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 旧唯物主义的最大代表费尔巴哈, 则“打破了黑格尔的体系, 干脆把它抛弃了”, 比较提倡自我意识, 倾向于无神论, 在政治上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专制制度。

在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中产生的唯一结出果实的派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四、正确评价黑格尔哲学

首先, 黑格尔哲学有着巨大的成就意义和影响。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包括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领域, 并在各个领域中阐发了丰富的思想, 这是他巨大的理论贡献。黑格尔哲学由三大部分构成:一是逻辑学、二是自然哲学、三是精神哲学。黑格尔启迪我们哲学的任务不在于穷尽真理, 而是沿着实证科学, 利用辩证思维对科学成果进行概括的途径去追求可以达到的相对真理。黑格尔用的是思辨的方法, 恩格斯告诉我们以实证科学, 即能够用来量化的科学方法去研究哲学。

其次, 黑格尔哲学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他对后世的哲学具有重大的影响。黑格尔哲学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德国曾经独占统治地位长达二十年之久, 不但独占统治地位, 而且在德国产生了广泛而重大的影响。黑格尔哲学曾经是普鲁士王国的官方哲学, 他的哲学著作曾经是德国大学的教科书。黑格尔哲学也是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是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导之一, 并为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最为重要的是, 黑格尔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来源。

最后, 正确对待黑格尔哲学的态度是什么?费尔巴哈的哲学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抛弃。黑格尔哲学是唯心主义而费尔巴哈哲学是唯物主义, 但他的唯物主义却又是旧唯物主义。黑格尔哲学是辩证法, 而费尔巴哈哲学则是形而上学的。正确对待黑格尔哲学的是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写道“以往的全部哲学”被“扬弃”了[4,4], 将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从社会历史领域中清除出去, 把黑格尔的辩证法批判地加以改造。

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给予了高度评价:“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 在这个体系中, 黑格尔第一次—运用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 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中, 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参考文献

[1]、《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3]、《费尔巴哈论》, 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1]、《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第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第210页。

[3]、《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第6页。

上一篇:道路网络设计下一篇:央行的资产重负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