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名言

2024-06-01

费尔巴哈名言(精选8篇)

费尔巴哈读书报告 篇1

一、黑格尔哲学

文章结构:

首先恩格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进行了批判与继承:

1、批判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辩证发展观。

2、指出黑格尔哲学体系和方法的矛盾。摘抄:

1、不论哪一个哲学命题都没有像黑格尔的一个著名命题那样引起近视的政府和同样近视的自由派的愤怒,这个命题就是:“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这显然是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是在哲学上替专制制度、警察国家、专断司法、书报检查制度祝福。

2、所以,黑格尔,特别是在《逻辑学》169中,尽管如此强调这种永恒真理不过是逻辑的或历史的过程本身,他还是觉得自己不得不给这个过程一个终点,因为他总得在某个地方结束他的体系。在《逻辑学》中,他可以再把这个终点作为起点,因为在这里,终点即绝对观念──它所以是绝对的,只是因为他关于这个观念绝对说不出什么来 ──“外化”也就是转化为自然界,然后在精神中,即在思维中和在历史中,再返回到自身。但是,要在全部哲学的终点上这样返回到起点,只有一条路可走。这就是把历史的终点设想成人类达到对这个绝对观念的认识,并宣布对绝对观念的这种认识已经在黑格尔的哲学中达到了。但是这样一来,黑格尔体系的全部教条内容就被宣布为绝对真理,这同他把消除一切教条东西的辩证方法是矛盾的;这样一来,革命的方面就被过分茂密的保守的方面所窒息。

3、同时,因为他不仅是一个富于创造力的天才,而且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识渊、博的人物,所以他在各个领域中都起了划时代的作用。当然,由于“体系”的需要,他在这里常常不得不求救于强制性的结构,对这些结构,直到现在他是渺小的敌人还发出如此可怕的喊叫。但是这些结构仅仅是他的建筑物的骨架和脚手架;人们只要不是无谓地停留在它们面前,而是深入到大厦里面去,那就会发现无数的珍宝,这些珍宝就是在今天也还保持充分的价值。

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文章结构:

1、通过批判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阐明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物质运动,突出必须把实践纳入到对事物、现实和感性实体等诸种客观对象的本质的理解中去。

2、批判费尔巴哈唯心主义的宗教观,阐明革命实践是消除宗教的根本途径。

3、阐明新唯物主义与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之间的对立。摘抄:

1、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有300年之久一直是一种假说,这个假说尽管有99%、99.9%、99.99%的可靠性,但毕竟是一种假说;而当勒维烈从这个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必定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出这个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后来彭加勒确实发现了这个行星的时候173,哥白尼的学说就被证实了。如果新康德主义者企图在德国复活康德的观点,而不知论者企图在英国复活休谟的观点(在那里休谟的观点从来没有绝迹),那么,鉴于这两种观点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早已被驳倒,这种企图在科学上就是开倒车,而在实践上只是一种暗中接受唯物主义而当众又加以拒绝的羞羞答答的做法。2、50年代在德国把唯物主义庸俗化并到处兜售的小贩们,丝毫没有越出他们的老师们的这个范围。自然科学后来获得的一切进步,仅仅成了他们否认有世界创造主存在的新论据;而进一步发展理论,实际上他们根本不去做。如果说唯心主义当时已经智穷才竭,并且在1848年革命中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那么,它感到满足的是,唯物主义在这个时候更是江河日下。费尔巴哈拒绝为这种唯物主义负责是完全对的;只是他不应该把这些巡回传教士的学说同一般的唯物主义混淆起来。

3、庸人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酗酒、娱目、肉欲、虚荣、爱财、吝啬、贪婪、牟利、投机,简言之,即他本人暗中迷恋着的一切龌龊行为;而把唯心主义理解为对美德、普遍的人类爱的信仰,总之,对“美好世界”的信仰,──他在别人面前夸耀这个“美好世界”,但是他自己至多只是在这样的时候才相信这个“美好的世界”,这时,他由于自己习以为常的“唯物主义的”放纵而必然感到懊丧或遭到破产,并因此唱出了他心爱的歌:人是什么?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

三、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

摘抄:

1、费尔巴哈的下面这个判断是绝对错误的:

“人类的各个时期仅仅由于宗教的变迁而彼此区别开来。” 重大的历史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言。古老的自发产生的部落宗教和满足宗教 是不传布的,一旦部落或民族的独立遭到破坏,它们便失掉任何抵抗力。

2、黑格尔指出:“有人认为,当他说人本性是善的这句话时,是说出了一种很伟大的思想;但是他忘记了,当人们说人本性是恶的时,是说出了一种更伟大得多的思想。”

3、可是爱啊!──真的,在费尔巴哈那里,爱随时随地都是一个创造奇迹的神,可以帮助克服实际生活中的一切困难,──而且这是在一个分裂为利益直接对立的阶级的社会里。这样一来,他的哲学中最后一点革命性也消失了,留下的只是一个老调子:彼此相爱吧!不分性别、不分等级地互相拥抱吧!──大家都陶醉在和解中了!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它所实现的革命变革

文章摘要: 恩格斯通过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鲜明特点: 科学性——将唯物论与辩证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阶级性——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实践性——是从实践中来,又为实践服务的。摘抄:

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因此,问题也在于,这许多单个的人所预期的是什么。愿望是由激情或思虑来决定的。而直接决定激情或思虑的杠杆是各式各样的。有的可能是外界的事物,有的可能是精神方面的动机,如功名心、“对真理和正义的热忱”、个人的憎恶,或者甚至是各种纯粹个人的怪想。但是,一方面,我们已经看到,在历史上活动的许多单个愿望在大多数场合下所得到的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往往是恰恰相反的结果,因而它们的动机对全部结果来说同样地只有从属的意义。另一方面,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在这些动机背后隐藏着的又是什么样的动力?在行动者的头脑中以这些动机的形式出现的历史原因又是什么? 宗教离开物质生活最远,而且好像是同物质生活最不相干。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他们本身和周围的外部世界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但是,任何意识形态一经产生,就同现有的观念材料相结合而发展起来,并对这些材料作进一步的加工;不然,它就不是意识形态了,就是说,它就不是把思想当作独立地发展的、仅仅服从自身规律的独立存在的东西来对待了。

五、个人感想

一早知道《费尔巴哈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文献,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之一。但直接读原著还是第一次。根据党校“两为主、一加强”的教学方针,我们用了四个半天的时间集中学习了《费尔巴哈论》:半天的自学,半天的导读,半天的小组讨论,半天的集中串讲与答疑。一轮下来,收获颇多。

一遍读下来,首先感觉到的是恩格斯晚年的睿智与激情。恩格斯流畅的文笔、严谨的逻辑、客观的立场,在“浮躁的”中国当代学术界是罕见的。接下来又体会到了恩格斯人格的魅力。他在第四章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命名的一点个人说明,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恩格斯说:“我所提供的,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够做到„„至于马克思所做到的,我却做不到。„„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力。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们样子。”——恩格斯这种治学精神,尤其是对待名利的态度,在“浮躁的”中国当代学术界更是罕见!

这一点,如果不读原著,是无从体会的。读完原著,也引发了一些困惑。例如: 恩格斯在第一章中承认了“人类历史不仅有上升的过程,而且有下降的过程”(第八自然段)。那么,马克思恩格斯预言的“自由人联合体”会出现在人类历史的哪个阶段?人类历史有下降的过程与其发展理论是否相悖?

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真理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他又如何在过程中指导某个人的实践活动,从而避免“事后诸葛亮”?„„ 为何工人运动终究要扬弃德国古典哲学?《终结》这个文本和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提纲相比,过度强调客观性和机械性,忽视了马克思所说的主观性和实践性。的确,在马克思看来,“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一一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咸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这里面的实践,人的感性活动是是什么?难道只是作为例外状态的革命实践?当然不是,在我看来,就是劳动实践,就是作为社会本体的劳动。而恩格斯恰恰是从各种科学发明认识到,近代以来的实验和工业在客观上无可辩驳的打到了唯心主义。并且真正强调了唯物主义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恰恰是费尔巴哈和其他庸俗唯物主义所缺乏的。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篇2

作者:马克思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版本:1972年5月第一版

一、主要内容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在研究旧唯物主义(主要是指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中发现的问题和产生的思考,在批判和继承中不断创新,让我们在提纲中隐隐约约地看到了根本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和唯心主义的“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为建立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一)、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继承

首先,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最大的肯定就在于他对于宗教问题的研究,费尔巴哈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揭开了宗教的“神秘外衣”,将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用人的本质来说明神的本质,批判了宗教神学与思辨哲学。它从根本上区别于唯心主义将宗教神秘化并归结于绝对精神或人的内心精神的说法,是马克思唯物主义世界观得以建立的基础。

其次,在费尔巴哈将神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之后,对于人的本质的探讨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他认识到了人的自然属性即他能够科学得认识到人的部分本质,认为人是从自然中分离出来的一部分。但是

他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和理性,这是下面要探讨的问题。

(二)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

1、没有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同时他认为“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对于这两句话,我是这么理解的:不论是唯心主义还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都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过于极端,前者仅强调思维对存在的决定作用,后者则恰恰相反,二者将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完全割裂开来。

但是马克思却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一个契合点——实践,即他在肯定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最核心的部分——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考虑到了意识对于物质的能动作用,树立起自己的实践观,不仅认识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检验标准和最终归宿,还认识到了认识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强调了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对于指导人们更好地实践具有重大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马克思在组织工人运动的过程中意识到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的理论渊源。

2、错误地理解了人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

旧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马克思认为这种学说片面夸大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作用,而没有看到人(包括认识和实践)对环

境的能动的改造作用,并且把改变环境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少数“天才人物”的身上,比如说马克思一开始在柏林大学受到的教育和当时普遍的观点还是黑格尔唯心主义观点,马克思本人当时所持的观点也是如此,但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最终马克思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新世界观,可以说是对当时教育和环境的一个突破,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都说明了旧唯物主义在这方面的观点存在着严重的漏洞。

3、仅仅停留在解释世界的范畴

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的意义,但是却认为他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也就是说费尔巴哈仅仅用了抽象的理论去解释论证宗教世界有它的世俗基础,却没有通过革命实践对世俗基础加以变革,从而从根本上消灭宗教。

马克思强调哲学不仅是在解释世界,更是在改变世界,这与他的“时间是认识的最终归宿”的认识是吻合的,当然他也强调解释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前提。

4、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

在什上面已经提到费尔巴哈在研究人的本质的时候认识到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即认识到了人的自然属性,但马克思认为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而在哲学范畴内,人的社会属性要比自然属性更有意义,因为本质是一物区别于他物的特质,人的自然属性区别不了人与动物,但是社会属性却可以。

二、遗留问题

(一)、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时候(第一条),指出它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我能够理解后半句话是说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缺乏理性,但是却不能理解“对对象、现实、感性”这三个词语的内涵。

(二)马克思在论证人的思维是否有客观的真理性的时候(第二条),认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里的“此岸性”应该与“真理性”意义相似,是怎么翻译过来的?如果是意译的话,是否来源于中国佛家的“渡岸”一说?

(三)马克思在第十条里提到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里的“‘市民’社会”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内涵和具体区别是什么?

三、思考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写的一份供进一步研究用的笔记,一共十一条,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第二,是《提纲》的总则,从总体上概括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开始把实践纳入自己的哲学体系,为建立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了牢固的基础;第二部分,即第三至第九条,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同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为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勾画了基本蓝图;第三部分,即第十、十一条,是《提纲》的总结,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不只是要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通读十一条提纲,在马克思对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批判与继承中,逐渐勾勒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轮廓,得出以下认识:

(一)、任何伟大的思想以及新的世界观必然建立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之上,是思想家对旧学说、思想的批判与继承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的结果。马克思在对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探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批判继承,不断创新,逐渐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构轮廓清晰明朗。

(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现实意义是为了引导我们在实践中勤于思考,并用实践来检验思考,从而得出真理性认识来解释世界,从而指导我们进行新的实践活动来改变世界。所以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工作的过程中培养逐渐勤于思考,勤于实践的习惯。

《费尔巴哈提纲》人的本质 篇3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人的本质

在该提纲中,马克思还进一步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性论,特别是其关于人的本质的看法;并给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界说,即“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此强调了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故人的本质也是具体的、历史的。他认为应从社会的、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人及人的本质;不仅如此,对社会生活本身也应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理解,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在该提纲的最后一节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哲学与以往的哲学的根本的不同,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观点出发指出,人绝非单纯消极被动的存在,对象、自然也绝非仅仅是外在于人的客体,直观的对象。人首先是作为能动感性活动的存在,对象首先、而且从根本上始终是人的感性活动的对象,主体的对象。因而认识活动,第一,不是主体消极被动接受客体作用的、受自然必然性盲目支配的活动,而是主体以其实践理念(目的),即价值理念和理论理念对客体进行选择的主动活动;第二,不是主体对客体直接的映现、单纯的模写,而是主体以其先在的、在实践中形成的作为实践模式内化的认知结构对客体进行建构的能动活动;第三,不是一次完成的动作,而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无穷发展过程,由现象到本质、由一级本质到二级本质……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篇4

关键词:实践;对象性;物质转换;观念转换

19世纪40年代前期,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实践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需要有一种科学的世界观。要想建立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就必须批判费尔巴哈哲学,清除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费尔巴哈提出了实践的一些问题,才让我们不断去修正完善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和实践观是统一的,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客观的感性活动,标志着人对世界的实际把握,其基本特征是客观现实性的,自觉能动性的和社会历史性的,实践内在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实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互换,以及人与物之间的物质和观念的转换。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分析了以往哲学的主要缺陷,马克思指出:“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①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仅仅看到自然的优先性,客观性,把自然理解为和人的实践活动没有丝毫关系的纯客观东西,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旧唯物主义不懂实践,看不到感性世界是人的实践的产物,看不到自然,现实在实践活动中所具有的属人性,恰恰是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实践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不断创造,生产着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并使人的生命活动成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从而使人成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的统一。

人通过实践是自己成为一种主体性的存在,同时把人自身之外的存在变成了自己活动的客体;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也正是这样,马克思恩格斯就用实践的观点去分别分析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缺陷,实践是人类实现着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体现着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的一致性;实践过程是通过目的,手段和结果的反馈调控而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过程,这实际上就是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主要环节。

实践使世界二重化为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人类世界是人话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是社会的自然与自然地社会“二为一体”的世界;实践是人类世界得以形成,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实践活动构成了现实世界的基础。

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通过阐发有关实践的问题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及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分析,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的定义是什么呢?实践概念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前就已经出现。主观唯心主义把实践归为纯粹主观,精神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解答了实践的本质问题,把实践定义为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这一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二是指实践具有的物质的,感性和形式。这一定义把实践同人的观念方式和把握客体的活动区分开来。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中运用时间的观点,阐发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基本观点,将实践引入了历史观,解决了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的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产生以前,任何哲学包括旧唯物主义只要涉及社会历史领域,就立刻陷于唯心主义。他们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实践,不知道、不理解实践也是历史观的基本范畴。和旧唯物主义相反,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明确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历史是人创造的,是人民群众活动的产物,因而,社会历史产生的基础就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之中。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首先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必然进行活动互换并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实践过程又是物质与观念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人与自己意识的关系,所以,实践内在的包含了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及人与自身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在所有实践活动中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因此,物质实践生活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导读》作者:聂耀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哲学概论》作者:邬昆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者:黄枬森高等教育出版社.

[4]西方哲学史新编》作者:苗力田人民出版社.

[5]宋明理学史》作者:侯外庐张岂之人民出版社.

注释: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54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55页.

作者:刘顿(1988—)男,汉族,陕西安康人,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级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在1845年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作。

《提纲》共十一条,一千多字。它告别了旧唯物主义,标志着新唯物主义的发展和实践唯物主义的诞生。这一新的哲学概念打开了更广阔的前景,体现了强大的社会功能。

在《提纲》中马克思着重提出了“实践”的观点。在第十条中说到,“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条被称为是提纲的结论性的一条。这里“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实践”是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出发点。

“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旧唯物主义也是通过对现实的认知来认识世界,但只是在直观的通过表征现象去理解食物,这样单纯感性直观的结果是片面孤立的,不能有效的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个人联系起来。这样的旧唯物主义理解方法容易导致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感性的现实被人为的分为了自然界和社会两部分,不是把现实世界看做人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有机的共同体。

马克思的新哲学体系出发点是实践精神,具有革命性和时代性的特征,从社会的人的感性活动,从主体和主观方面,从社会人的实践活动和自然事物的变化,从两者相互关系的方面去理解世界。在现实世界中,人的社会与自然之间是相互辩证关系,彼此共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变化和发展。

首先,在《提纲》的第一条中,指明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纯自然人、抽象人的认识基础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中社会人、现实人的认识基础。旧唯物主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态度是消极被动的。他们把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仅仅看做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旧唯物主义观点中没有实践在社会生活和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没用看到主体和客体以及人与自然该有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所以在旧唯物主义的观点中,认识脱离了社会关系的纯自然人和抽象人。而新唯物主义从人参加生产劳动和实践活动出发,承认人依赖于自然,并强调了自然的人化,自然社会是人的社会。人在这样的自然社会中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因为人会受一定的关系制约。

在《提纲》第六条中,马克思还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费尔巴哈强调认识脱离社会的、撇开历史进程的、彼此孤立的抽象个体。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是单个人的抽象物。马克思反对这样的理解,他从认识社会的,认识在进行生产活动的出发,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提纲》第九条中,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对市民社会的直观是左右单个人的原子结合体看,原子结合体中的原子是孤立的,彼此不发生关系的。《提纲》以实践为中轴,探索人和社会的关系。

在《提纲》第十一条中说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容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体现了马克思的新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旧哲学只知道一味的解释世界,新哲学着重考虑人对世界的认识问题,要解决实际问题,光靠直观的理解是不行的,还要感性的改造性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正是“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在进行改造性实践活动时,必须具备充分的条件。首先要对改造的对象,这里包括自然事物和社会事务,要有正确的认识。其次,必须在正确或真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建构一个改造性实践的概念。马克思强调的实践是使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内在统一展现出来,正如马克思说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着是并合理的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里的“环境”不是仅仅指原生自然环境,还要包括社会自然,对这种环境的改变,首先是在人的思想观念中形成的。正是有了这样的前提,才有了人对自然事物和社会事务的改造性实践活动。“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这样的状态才得以存在。

实践观是《提纲》的核心和灵魂,实践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实践观从根本上划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提纲》全篇是以时间观点为核心,以人的问题为层面展开。在关于人的问题上,新旧唯物主义在对待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上有着根本分歧。

实践唯物主义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它给出了现实批判的合法性,从理论上解决了改变世界的要求,这一点将唯物主义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参考文献:

周敦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的传统解说评析《广西大学学报》

刘国章马克思的新哲学观——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始《求索》

写作背景: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日益激化,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同资产阶级展开了英勇斗争,大规模的工人运动不断涌现,著名的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8年开始的英国工人参加的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运动,在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这个时期的工人运动还停留在早期的自发阶段。这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出现能够正确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理论,当时的工人运动还没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结合起来。工人运动的这种已经开始组织起来,但还没有走上自觉道路的状况,就迫切要求社会提供一种能够指导工人运动的社会主义理论,以推动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当时社会上的社会主义理论不是反动的、保守的就是空想的、非科学的。就是当时最有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学说,也是脱离工人运动,因而也是不能指导工人运动的。

结构和段落大意:

1.在整个《提纲》中,第一条非常重要,因为它集中地、明确地阐述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以往一切唯物主义(主要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区别。马克思既坚持世界的物质客观性,又强调人的主体性、能动性,把原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理论中的合理因素结合起来,阐述了实践概念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实践是“真正人的活动”,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是实践关系,对于我们面前的物质世界,应当把它当作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这表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以重视实践为特征,是实践唯物主义。.

2。关于第二条,通常认为它是讲真理标准,属于认识论。不过值得注意是,马克思这里说的是“思维的真理性”,而不是“认识的真理性”。“思维的真理性”这一提法显然与黑格尔哲学有关。黑格尔称:思维与存在有统一性,存在统一于思维,“真理即是客观性与概念相符合”。[1][1]按马克思的解释,“思维的真理性”即“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思维的此岸性。”[2][2]这里强调的是思维的现实性、力量、此岸性,可见,他的本意不在认识世界,而在改造世界。就是说,这一条是从一个侧面对实践问题的深入,说明只有实践才具有改造世界的能力。马克思之所以强调具有真理性的思维是能够通过实践成功地改造现实的思维,也是针对费尔巴哈的。费尔巴哈在认识、思维、真理等问题上完全不涉及实践,不涉及思维的现实性、力量和此岸性。他说:“跟类之本质相一致的,就是真的,跟类之本质相矛盾的,就是假的。真理就只有这样一条法则,除此以外便没有了。但是,对我来说,别人乃是类之代表,是别人们的代表,……所以,在我看来,别人的同意乃象征着我的思想是合乎规律的普遍的、真的。”[3][3]这与他不懂得实践活动的意义有关。《提纲》第一条结尾说:“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4][4]第二条就是接着这一句话说的。

在整个《提纲》中,人们重视的主要是第一条,但实际上第三条与第一条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后面诸条只是这一条的展开而已。

第四、五、六、七、八条讲的是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费尔巴哈认为黑格尔哲学也是宗教,只不过以理性取代了上帝。批判宗教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中心内容,尤其是他写于1845年以前的著作的中心内容。他对宗教的批判,最主要的成就是用人的异化揭示了宗教的秘密,从而把宗教问题归结为人的问题。他说:“人使他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然后,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了的、转化为主体、人格的本质的对象。这就是宗教之秘密。”[5][5]他又说:“人在宗教中将他自己的隐秘的本质对象化。这样就必然证明,上帝跟人的这种对立,分裂——这是宗教的起点——乃是人跟他自己的本质的分裂。”[6][6]这是费尔巴哈宗教思想的核心观点,贯穿在他对宗教的全部批判之中,自然也就成为马克思关注的重点。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篇5

10369027 周越 百度一下,浏览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后,惊异的发现一个字数甚少的提纲居然可以成为流传后世的著作,虽然有点不可思议,但也确实说明了它是一份透露着新世界观萌芽的天才大纲。正是它的问世,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形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纲领性文件之一,是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提纲》向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们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根本缺陷。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马克思生前未发表过。最早发表于1888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序言中称这个文件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作为该书的附录首次发表。马克思早年曾经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后来又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转向唯物主义,但又对费尔巴哈的人本质唯物主义无视社会实践,抽象谈论人的本质和“爱”的说教等不满。该文是为了深入批判费尔巴哈哲学并与其划清界限而写的提纲。该提纲简明扼要,思想深刻,它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提纲》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它标志着马克思的哲学的基本思想的形成。在其中,马克思对实践作了科学的解释,批判了否认实践能动性的直观唯物主义,也批判了抽象地发展能动性的唯心主义;指明人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首先,《提纲》是对否认实践能动性的直观唯物主义和抽象地发展能动性的唯心主义的批判。在《提纲》中的第一条就简明扼要的提出了对这两种哲学主义的批判,提出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非实践性,称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实践思维既是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思路,那也就是我们理解其整体思想的必由之路,是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一把唯一的钥匙。有鉴于此,实践思维之要略不可不首加辨识。在马克思看来,实践乃是唯一的存在或者实在。实践即是存在,实

践之外别无存在。根据马克思的实践主义存在论,客观存在是实践的内在要素,相应地,客观规律是实践的内在联系。这是因为人的任何认识活动所面对的任何“客观对象”实际上都已经处在实践的“域内”,因而都总是已经有人的“主体能动性”参与其中了。这不仅是一个认识受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影响的问题,而且是认识的对象包括“规律”本身就是人的活动的问题。于是无论如何,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所寻求的客观规律就已经具有了某种“实践的规律”甚至“意识本身的规律”的意义了。

其次,《提纲》指明了人的本质世纪上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提纲》第六条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是因为他撇开了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是社会的成员,所以个人的活动应该且必然社会化。从现实的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每个个体的活动都具有社会性,这是它的本质属性,虽然我们依然还有相对孤立的生活。作为单一个人,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接触的人和事,相对来说是比较局促狭小的,这样的生活如果没有着意去拓宽就会变得僵化,人身处于社会当中,活动却局限于社会的一个微小的角落,显然人只是这沧海一粟,晦朔相比于春秋。在此,我们强调人的认识对象与人的存在的不可分离性,这并不会影响客体对象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恰恰相反,我们是把“客观实在性”从旧哲学所想象的纯粹自在的领域归还于人的现实实践之中。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最根本的而且唯一的“实在”。既为“实在”,就有一个需要、也能够对之加以认识和把握的问题,也就有一个认识是否符合对象、正确地呈现对象的问题。因而作为“求是”对象的规律,也同样表现为本质特性、客观联系等等,也同样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但这里的“本质”,是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特性;这里的必然性、规律性,是人的活动内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内在必然关联。中国哲学中有所谓“理在事中”,强调的就是规律乃是人之“实事”中的“理”。

最后,《提纲》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认为《提纲》第十一条也是最后一条是本文的精粹之一,虽然只有简短的十多个字,但是却引人深思,纵览各种哲学书籍,不难发现更多的哲学家致力与解释这个世界的各种规律及其存在性,而马克思提出了现在的问题是在于如何改变世界。

改变世界,即马克思的实践原理。因此,一切认识与思考都必须围绕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实践而展开。“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很早就用这句话明确地表示了他对“离开实践的思维”不感兴趣。这是一个肩负“改变世界”使命的人自然而必然的思维倾向。我认为我们的实践应该以“致用”为终极目标和最后归宿,即必须以能作用于原有的实践结果为目标,对现实的人生和全人类从物质或精神两个方面有益处为衡量标准,“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任何无助于现实生活向前、向上的改变不应看作有效的实践,比如“永动机”只是天才的幼稚的火花,终于会在现实面前破灭。在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关系。认识关系在改造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又作用于改造关系。我们从外界择取种种信息,先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认识、思维甚至理论,然后知道我们自身的行为实践,反馈、反作用于活生生的现实环境中。前者是自身思维、精神部分的革命,也就是“解释世界”,后者是非自身思维方面的现实行动,我把它理解为改变世界;只有把“主观能动性”和“现实操作性”两者结合,实践才可以说是完整的,具有真正改变现实的革命意义。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大全 篇6

(一)《提纲》从总的方面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论述 了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阐明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第一条,揭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不能说明主观能动作用。分三 层意思:第一,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 形式理解,而不是当作实践去理解。第二,批判唯物主义片面的夸大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第三,批判费尔巴哈把实践偏狭地理解为犹太人的利已主义的日常生活行为 , 并加以否定 第二条,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阐明了实践是检验人的思维的真 理性的标准。旧唯物主义不能从实践的观点去认识和理解客观对象,去认识和理解事物现实、感性,也就是不能把作为认识的事物来源和基础的实践当作检验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真理性的 标准。“此岸性”是借用康德用语,康德讲:“现象世界”为“此岸性”,马克思讲“思维 的此岸性”指人能认识现实世界。在这理,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引入认识论,作为检验人的 思维真理性的客观标准。

(二)《提纲》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第一次 提出了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等重要问题,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观点。第三条,批判了旧唯物主义不了解革命实践的伟大作用,不能正确说明人和环境、人和教育 的关系,导致唯心史观。在《提纲》中,马克思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揭示了人与社会环境 相统一的现实基础。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重要论断: 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是指 18 世纪法国唯 物主义和 19 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第四条,指出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局限性,阐明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 径。分三层意思:第一,指出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唯物主义出发点及历史局限性。“宗教 上的自我异化” “世界被二重化”是指宗教把世界分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两部 分。第二,是揭示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宗教的本质。第三,指出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必 须对“世俗家庭”在实践中进行革命改造。“神圣家族”是意大利一幅名画的题目,是由圣 母玛丽亚、圣父约瑟和圣子耶稣等组成的家族。

第五条,指出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出发,而又陷入唯心史观的认识根源。费尔巴哈批判了黑 格尔的唯心主义,强调研究自然和人。但是他的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他的历史观是唯心 主义的。费尔巴哈脱离人的社会实践去理解、看待感性,实际上这样的感性只能是从抽象的 人的感性,与黑格尔的抽象的“理念”在性质上没有什么不同。第六条,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抽象的理解,阐明了人的本质是实践的产物,是社会 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神学的斗争中,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这是正确 的。但是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却作了抽象的错误的理解。在他的哲学中,把人理解为自然的 人,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一种自然共同性或自然本质。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本质 时,明确地提出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著名命题。这里讲 的“类”是当时的术语,指的是人的理智、意志和感情等共同特性。第七条,批判费尔巴哈对“宗教感情”和人的本质的错误观点,进一步阐述了在人的本质问 题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费尔巴哈的错误观点的区别。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的 产物,并随着社会关系的不断变化而发展着的。费尔巴哈的错误就在于没有认识到人的本质 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却把人和人的本质说成是超阶级、超社会的东西,这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第八条,指出社会生活本质是实践,论述了实践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基础,阐明了理论对实践 的依赖关系。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在 社会生活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实践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发展的动力。所以离开 社会实践就无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理论来源于实践,不管正确与否,都是对人类 社会生活的反映,也都能在社会实践中找到它产生的根源和解决的途径。所以马克思指出 “凡 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 解决。” 第九条,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直观唯物主义不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陷入了历史唯 心主义,直观的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在社会发展的意义和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因此它们对 [ 社会现象的认识就受到了根本的局限。这种“直观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 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和单个人的直观,不能看到人的社会本质,因而不能正确认识人和社 会。

(三)指出新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对立,阐明了新唯物主义的社会基础,基本特征 和历史使命。

第十条,揭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不同阶级基础: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即资 本主义社会,旧唯物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新唯物主义的 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这里讲的“人类社会”是指共产主义社会,“社 会化了的人类”指现代无产阶级。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第十一条,阐明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指出了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伟大历史使命。由于以往的哲学家们不懂得实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 用,由于他们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只能停留在思想领域“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 界,”而不可能指出将理论转变为革命实践的要求。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是一种实践性 的唯物主义,它服从和服务于无产阶级改造现实的斗争,是无产阶级改造世界和彻底解放全 人类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实践性,从而实现了哲学革命中的伟 大变革。《提纲》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文献,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 建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是“包含着新世界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 义和现实意义。

(一)《提纲》对于我们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提纲》为系统地阐 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制定了大纲,开辟了道路。《提纲》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它勾画了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雏形,为它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学习掌握《提纲》的基本原理。

(二)《提纲》立足于科学的实践观,从根本上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第一次明确地 阐述了社会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贯穿整个《提纲》的一 条主线。把实践引进了认识论,作为认识的基础标准和目的,从而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 的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揭示了人的本质和社会 生活的本质,从而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这就从根本上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 切旧哲学的界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心得 篇7

写作背景: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固有的矛盾日益激化,无产阶级力量不断状大并逐渐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舞台,同资产阶级展开了激烈的斗争。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8年英国宪章运动和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对世界无产阶级斗争产生了重大影响。但这一时期的斗争都停留在自发组织的阶段,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当时有了一些社会主义的萌芽,但以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和理论因为其不科学性也没能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这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都迫切需要一种科学的理论来进行指导,而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就是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他个人思想的不断转变中应运而生的。

马克思于1841年3月毕业于柏林大学,当时他在政治立场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哲学立场上信奉黑格尔哲学,是一个唯心主义者。1842年4月到1843年3月在《莱茵报》工作的过程中,政治立场上开始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向共产主义者,哲学立场上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1843年5到10月,他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克服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朝着唯物史观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国家观,认为要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不应当到被黑格尔所描绘的大厦之顶的国家中去寻找,而应当到黑格尔所蔑视的市民社会即社会经济领域中去寻找和探索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1843年10月马克思来到巴黎,并于1844年2月在《德法年鉴》双刊上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两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已初步完成了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和从唯心主义者向唯物主义者的转变。1844年9月到1845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写了《神圣家族》一书,清算了黑格尔之后以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阐述了唯物主义的重要思想,并进一步揭示了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及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但在《神圣家族》里,马恩并没有对费尔巴哈哲学进行全面的剖析和批判,明显带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色彩,并对费尔巴哈哲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845年1月,法国政府在德国政府的要求下将马克思驱逐出巴黎,于是马克思于1845年2月3日来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并进一步研究费尔巴哈哲学。马克思立足于实践并不断地思考,终于于1845年春写下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提纲》的问世不仅表明马克思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也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为建立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了基础。

内容提要:

《提纲》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新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二是对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的批判,并提出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是是否以实践为基础。虽然费尔巴哈1841年写作的《基督教的本质》标志着唯物主义的产生,但这种唯物主义把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消极、直观、被动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看不到人类是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去能动地反映世界。唯心主义虽然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被动反映论的缺陷,但又把人的实践活动的具体客观物质内容抽象掉了,只剩下意志、愿望等纯主观的东西,把人的精神因素夸大为脱离了物质基础的起决定作用的力量。接着先肯定了区别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立场,然后又指出费尔巴哈轻视和贬低实践,仅仅把实践理解为人为了生存而去适应环境的日常生活的活动,在此马克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实践在检验认识真理性中的决定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二部分,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提出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旧哲学中的自然观是唯物主义的,但社会历史观却是唯心主义的。旧唯物主义者认为人及其观念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同时又认为环境由天才人物的意见所支配,从而陷入了唯心主义英雄史观。马克思针对这一点进行了大胆的否定和质疑,他提出: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和环境是相互作用协调统一的,具有一致性;实践是二者实现相互作用的基础。在此马克思指出了实践对环境和教育的改造作用。由于实践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最本质的特征,而实践也不是单个人的实践,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虽然从无神论角度出发,否认上帝,剥掉了宗教神秘的外衣,但没有看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的人,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此强调了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认为应从社会的、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人及人的本质;不仅如此,对社会生活本身也应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理解,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三部分,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这里的市民社会实质是资产阶级社会,而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则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从这一点又得出了旧哲学家们脱离实践,只是用各种方式解释世界而没有对改变世界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进而得出结论:新唯物主义则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为基础,为改变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提供理论和思想上的指导。

我的思考:

(1)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

黑格尔1829年就已经担任了柏林大学的校长,之前也是柏林大学的哲学教授。而费尔巴哈在当时思想界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但马克思敢于在权威面前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敢于对书本和权威提出质疑和批判,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也启发我们一定要将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纸上谈兵。结合当前的形势,习近平主席也提出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理念,因此这也对我们青年学生提出了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将个人追求同社会需求相结合,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加强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2)不断学习、改变自己、超越自己。

马克思一开始信奉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后来对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哲学也给予了很大的评价,但随着自身不断的学习和知识的日益丰富,他逐渐认识到以前观点的片面性并做出了及时的更改,正是由于这种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成就了自身和整个世界。结合师范专业来思考,我们将来大多会从事中学政治课的教育工作,教师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因此必须树立永无止境地追求真理的观念,并且要切实做到终身学习,这样才能做一名严谨、求实、合格的中学政治教师。

(3)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提纲中最重要的观点就是:实践。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实践明确了自己走什么道路,检验了真理。中国有今天的发展,有今天的地位,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时也离不开我们将马克思在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的轰轰烈烈的现代化运动的伟大实践。

马哲论文——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篇8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发现里面不少的哲学命题,老师上课都有所提及,遇到时,反倒感到一些亲切。而对于书中一些论述举例,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客观世界,因而倒显得不难理解,并且可以联系自身,这样感悟就较为深刻一些。关于书中涉及的一些哲学术语,或者说以前陌生未知的哲学流派,也可以通过其他工具进行查阅,作必要的了解,只要肯用心,这到不是什么难事。对中国哲学,我倒是一直深赞其思想之精髓,语言之壮美。对西方哲学,尤其是马克思哲学,一直以来认为其实世间最为枯燥的东西,无所超越那种。因而此书也改变了我曾对西方哲学著作的误会,曾以为,西方哲学著作艰深枯燥无味,对常人来讲,都是被束之高阁,不必动及的。通过此书,才真切认识到,哲学的思辨力是如此的美丽,而引人致胜。那种思维方式和逻辑性的培养对一个人的发展,抑或对一个民族的进步都是具有举足轻重的。曾经,西方抨击中国,不承认中国的老庄孔哲学,说中国没有哲学,这无疑是对中国哲学的巨大污蔑。

下面我就为我所读的《费尔巴哈论》一书,做以下记录:

抗拒这种必然性,那就得通过暴力来代替,即我们所谓的革命。不管采取哪种方式,但它终究是灭亡的。由此可知,一切现存的,终究都会灭亡。因而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这也正是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所在,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消除了绝对观念。

第二章,通过分析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论述哲学的基本问题。

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重大哲学基本问题开篇,讨论精神与自然界谁是本原的问题。哲学家也由此形成两大阵营,一是以精神为本原的唯心主义阵营,二是以自然界为本原的唯物主义阵营。

黑格尔从唯心主义角度上说,在现实世界中所认识的,正是这个世界的思想内容。费尔巴哈,在接受和批判黑格尔的基础上,机智地加进了唯物主义深刻的东西。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是驳斥哲学上一些怪论的最好方法。书中提到的有机化学可以制造“自在之物”,如茜素就不必从茜草中提取,而是可以直接有煤焦油中提炼,或直接人工合成。这样,“自在之物”就变成“我之物”了。

自然科学和工业的迅猛的进步推动哲学家前进的,而非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由于19世纪初科学刚开始萌芽,化学生物学尚很浅薄,唯有力学较为成熟,因而当时的唯物主义,主要是机械唯物主义。它忽略事物的化学性质,更重要的是,它无法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

恩格斯很认同费尔巴哈的这一说法:“纯粹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虽然“是人类知识的大厦的基础,但不是大厦本身。”首先,恩格斯对施达克说费尔巴哈是唯心主义论者予与反驳。对理想目的的追求并非就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并且它还必将推动人去从事具体的活动。其次,恩格斯还指出不能将唯物主义简单理解为贪吃、酗酒、娱目、肉欲,而把唯心主义理解为对美德、爱的美好信仰。

第三章,分析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

费尔巴哈不希望废除宗教,而是期望完善宗教。他认为心是宗教的本质,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关系、心灵的关系。其中,性爱是他的新宗教借以实现的最高形式,抑或之一。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在11世纪以后,性爱获得长足发展,其地位也不断提高,在诗歌等文学艺术中独特表现其美与真。

恩格斯认为,费尔巴哈的:“人类的各个时期仅仅由于宗教的变迁而彼此区别开来。”这个论断是完全错误的。重大的历史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针对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世界三大宗教而言。而对古老的部落宗教和民族宗教来讲,并不适用,这些宗教都随其所依附的政体瓦解而消亡。

同时,恩格斯也认为,当谈到人们之间纯粹的性关系以外的某种关系时,费尔巴哈仅仅看到道德这一个方面,异常贫乏。与此相比,黑格尔的法哲学倒是显得较为完备,其中包括:抽象的法、道德和伦理。

费尔巴哈的哲学命题中间或提到“皇宫中的人所想的,和茅屋中的人所想的是不同的。”由于饥饿贫困使得身体缺乏养料,从而头脑中缺乏供给道德的养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济基础决定精神境界,好的经济基础未必导致良好的道德情操。但是想要有高尚精神境界的人,是必当要以满足他基本生存条件为前提的。

这样一来,哲学就和政治搭界,甚至费尔巴哈还明确说“政治应当成为我们的宗教”。可笑的是,费尔巴哈完全不知道用这些命题去干什么,它们始终是纯粹的空话。政治对费尔巴哈来讲是一个不可通过的未知区域。知而不知其所用,也算是作为一个时代局限性的悲哀。

在善恶对立研究上,费尔巴哈也较黑格尔逊色一等。黑格尔承认说出人性本善的伟大,但他表示,说出人性本恶,要比前者伟大的多。他认为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表现形式。一方面,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另一方面,阶级对立,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表现。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

最后,恩格斯论述了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但同时受到双重的矫正。第一,受到我们的行为的自然后果的矫正:酒醉之后,必定头痛;放荡成习,必生疾病。第二,受到我们的行为的社会后果的矫正:要是我们不尊重他人同样的追求幸福的欲望,那么他们就会反抗,妨碍我们自己追求幸福的欲望。

第四章,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它所实现的哲学变革,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

在黑格尔哲学分支中,施特劳斯、鲍威尔、施蒂纳、费尔巴哈,都已经不能科学合理的解释人们认知的这个世界时,黑格尔哲学体系必当面临解体的必要。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

本章中,重点讲了一下一些内容:

对立只有相对的意义,错误的认识也有它合乎真理的方面,否则它不可能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尽管那是从前。

偶然性与必然性探究,历史事件的发生看是偶然,实则不然,它由内部的隐蔽规律支配。

还有关于自觉地或不自觉地的问题,不是短暂的爆发,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所致。

宗教是从错误的、原始的观念中产生,再有现实意识形态不断修正加工而成的。宗教一旦形成,总要包含某些传统的材料,宗教内部具有巨大的保守力量。但是,这些材料是会变化的,并且是由人们的阶级关系即经济关系引起的。

文末,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服务于工人阶级的。

上一篇:更新教学理念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论文下一篇:三八节幼儿园领导讲话稿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