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和出纳职责内容

2024-09-22

会计和出纳职责内容(精选9篇)

会计和出纳职责内容 篇1

1、严格遵守公司财务规章制度,办理现金及银行结算业务;

2、每日早晚收取临时停车费现金,现金、和电脑数据核对无误;

3、及时核销岗停使用完的;

4、每日各项收入与支出应及时登记电子台帐、现金日记帐,每日盘点现金;

5、准时提交基层员工工资签名表;

6、熟悉小区各栋物业的所在位置,掌握不同物业收费标准;

7、管理处现金存现、POS机的结算、财务日收支报表提报工作;

8、管理各种票据,专设登记薄登记,认真办理临时停车领用核销手续。

9、每月上门收取商铺管理费;电话及上门催缴住宅管理费;

10、办理月卡,月结帐工作

11、票据使用与领用的保管、费用单据的报销

会计和出纳职责内容 篇2

目前的社会形势, 工业生产的不断扩大以及人类对森林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 造成森林资源的不断减少。由于森林资源的减少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的变化, 因此有效加强林政管理工作, 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林政管理属于我国行政管理的重要部分, 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包含林业理发在内的国家对森林资源继续管理, 另一方面则林政管理工作需要在国家法律、法规对森林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对涉及到的所有的相关的工作内容进行资源配置、统一管理和协调控制。

1 林政管理工作的具体工作内容

1.1森林资源管理

针对目前已经开发的森林资源和未进行过开发的森林资源, 林政管理部门需要对其进行统计、规划与保护, 同时针对目前的新形势做出资源更新管理的方法。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工作方式的创新, 针对基础性工作例如档案管理、森林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应尽快完善。

1.2林地林权管理

林政管理部门需要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确定可用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如果遇到资源开发与经营活动中出现纠纷的现象林政管理部门需要介入加以调解, 有效维护业内秩序, 充分保证林业资源的利用适度性。同时需要依法开展林权审核、使用等相关工作, 做好记录。

1.3林业法规管理

在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政策, 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工作经验进行调整, 有效完善我国在林业方面的法律体系。同时需要加强我国森林资源采伐控制法律法规的宣传, 针对出现的违规违法行为需要做到早发现、早制止, 早查处。

1.4采伐管理

林政管理部门在了解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做好划拨工作。林政管理部门需要根据森林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采伐额度, 针对对森林资源进行采伐的工作林政管理部门需要参与到管理与监督中。检查是否根据相关要求做到对森林资源的合理采伐。

1.5林业行政处罚

依据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对出现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1.6木材的相关管理

真正做到贯彻落实国家在木材方面的管理。针对木材运输、经营加工需要做到参与并监督。甚至可以参与到对木材的经营加工等经济活动的管理中来。

2 林政管理工作的具体职责特征

2.1林政管理工作的职责

随着时代的发展林政管理工作的职责内容也在发生改变。不管是在哪种大环境下, 林政管理工作必须结果我国的实际国情以及当下社会发展需要和实际的森林资源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 才是真正发挥出管理的意义。

目前林政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以下:做好宣传我国林业政策法律法规的工作, 或者是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政策宣传, 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需要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在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 拟定出符合目前形势下的林政管理工作规章制度, 在保证林政管理工作机制完善的同时保证工作有序进行;真正做到贯彻落实我国制定的凭证采伐、采伐限额、经营加工等制度, 针对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需要做到联合有关部门及时处理;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审批流程进行林地的征用、占用;进一步提高林政管理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与责任感, 充分发挥出人为在林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2.2林政管理工作的职责特征

2.2.1复杂性

由于林业工作存在一定的复杂性, 因此林政管理工作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特征。从实际工作中而言, 林政管理工作需要林政管理人员掌握一定的生态育林知识、林业科技知识、经济管理知识等等。这就需要林政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

2.2.2广泛性

林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繁琐的任务, 想要有效开展林政管理工作需要得到多方面的支持, 只要是与林业管理、林业生产经营有关的部门都需要参与其中, 积极做到宣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针对区域性较为明显的地区则需要结合外部环境与内在环境对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

2.2.3强制性

林政管理工作是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执行。针对出现违反我国林业法律法规的行为, 需要对其进行制裁与处罚。

3 提高我国林政管理工作质量的措施

3.1提高法制宣传效果

作为一个林政管理工作人员自身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制意识, 从思想觉悟水平方面达到一个与国家同等的高度。需要做好对林区周边百姓的法制宣传工作, 向其宣传国家在森林资源管理方面的政策与战略, 提高百姓的法制意识水平。加强林政管理工作的资源配置。国家需要加强对林政管理工作的经济投入。

3.2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针对出现乱占林地、违法砍伐的需要做到严惩。针对农民出现的不良行为在林政管理工作人员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充分发出出其强制性特征, 针对出现无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需要进行严惩。与此同时, 林政管理部门在制定完善的保护制度的同时需要提高管理质量。针对占用林地的行为, 林政管理工作人在进行文件审批等相关工作时需要做到严格把关。另外林政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工作职责与责任, 不能够知法犯法, 不能够做出追求个人利益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4 结语

狭义而言, 林政管理工作关系到一个地区的森林资源和谐。广义而言, 林政管理工作关系到我国的林业发展, 属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因此在林政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工作内容与职责的基础上做好管理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从提高公众林业保护意识做起, 在加强宣传工作的同时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惩, 真正提高我国林政管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潘存德, 师瑞峰, 马兰菊.现代生态科学与森林经理学:寻求森林经营的生态合理性[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 11 (01) :134.

[2]丹珠昂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我省资源林政工作推上新台阶[J].云南林业, 2013, 17 (03) :167-168.

谈出纳工作的职责和规范 篇3

【关键词】基本涵义 工作职责 工作规范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1-0186-01

出納是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核算的基础。现就出纳工作的职责和规范提出初步看法和探讨。

一、出纳基本涵义

“出纳”指的是货币资金的收入与支出。一般而言,出纳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出纳业务,二是出纳人员。出纳工作是管理货币资金、票据、有价证券进进出出的一项工作。具体地讲,出纳是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狭义的出纳工作则仅指各单位会计部门专设出纳岗位或人员的各项工作。

二、出纳的工作职责

明确出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是做好出纳工作的基本条件。根据《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财会法规,出纳岗位的职责范围一般包括:①根据有关规定,办理现金收付和结算业务,负责从银行存、取款或转账送存业务;②每日逐笔顺序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结出余额,保证日清月结;③及时与总帐、银行对帐单对帐,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做到帐帐相符;④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支票的购入、签发、回收、保管、注销等;⑤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通常,单位财务公章和出纳员名章要实行分管,交由出纳员保管的出纳印章要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各种票据要办理领用和注销手续。

三、出纳工作规范

出纳工作是一项具体细致、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所以,要求出纳人员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以及财经制度,坚持原则,执行制度,大公无私,廉洁奉公。《会计法》第二十一条第二、三款规定:“会计机构内部应当建立稽核制度。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因此,出纳工作要坚持钱账分管或内部牵制原则。另外,出纳人员日常工作中要做到“三看”、“四勤”、“五懂”、“六会”、“八不准”。三看是在审查报销单据时:一看是不是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财经制度;二看原始凭证单据是否完整无缺;三看是否有这项计划资金准备支付。四勤是在日常出纳工作中:一要脑勤(即多分析);二要嘴勤(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财经制度);三要手勤(及时记账、报账、日清月结);四要腿勤(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清理欠款)。五懂是一懂党的方针政策;二懂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三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四懂财会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五懂业务基本知识。六会是一会审查原始凭证单据;二会记出纳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三会管理和核算货币资金;四会公布出纳货币收支账目;五会做货币流通经济分析;六会编制出纳现金、存款收支凭证结算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八不准是在现金管理上:一不准公私不分,挪用、贪污;二不准坐支现金;三不准以白条抵库;四不准超额存储现金;五不准擅自乱借、乱垫资金,严禁账外存款;六不准该用转帐支付的而用现金支付;七不准用现金购置未经批准的社会集团专项控制审批商品;八不准随意出借银行账号,套取支付现金。

四、出纳交接规范

出纳工作交接是指出纳人员因工作调动或离职等原因,由原任出纳人员将有关工作和资料移交给后任出纳人员的工作过程。具体交接规范是:①单位及时安排新的出纳接替。②原出纳人员在办理交接前,要把该收该付的账目办理完毕,记好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分别结出现金、各户银行存款账面余额。③原出纳人员要出具工作交接的内容,并编写移交清册:包括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印章、现金、有价证券、支票簿、发票、文件、其他会计资料、物品及经办未了事项等内容。④在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督下双方进行工作交接,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在移交清册上签名、盖章,并分别取一份各自留存。⑤移交后的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年度内要连续记载继续使用。待年度结束结转下年后,再办理手续移交会计统一归档保管。另外,还要注意,如果移交后,发现前任出纳在职期间有经济问题,应由前任出纳负责。后任出纳的会计人员要积极协助弄清问题,报告单位主管和上级部门。

五、加强出纳管理

就出纳工作管理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①岗位人选的选定:除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六条规定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外,还要求出纳员要有全面精通的政策水平,熟练高超的业务技能,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②领导重视管理,加强对工作的监督。③加强对出纳人员的继续教育。

总之,出纳岗位是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岗位,关系到贯彻执行国家政策和规章制度,关系到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有必要加强和规范出纳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中华会计网校编.出纳实战攻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

2 陈凌主编.收银员岗位实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收银员[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3

4 中国会计学会编写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1

会计出纳职责分离内容 篇4

1、按规定每日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每日报告资金情况表;

2、认真审查报销单据的金额和批准手续,按照费用报销流程的有关规定,办理费用报销业务;

3、跟进业务收款,并及时进行汇报;

4、月味与会计清点现金,及核对银行帐户余额;

5、登记和跟进借支还款报销情况;

6、负责及时更新应收跟踪表,并提醒收款人员跟进应收未收项目;

7、定期盘点在管资金,确保资金帐户应收应付资金满足日常正常开支;8、负责各公司各证件的更换及年审工作;

9、完成上级交代的其他事项。

会计出纳职责分离21、每日财务票据的整理等工作;

2、负责公司各部门的费用报销业务手续的完善;

3、部门领导安排的其他任务

会计出纳职责分离31、财务类账务处理;

2、日常办公用品采购及固定资产管理;

4、负责公司档案的管理;

5、协助配合领导安排的其他事宜;

会计出纳职责分离4

1.及时完成供应商货款及员工报销支付工作。

2.做好收、付款及票据管理业务。

3.按时完成现金、银行日记账、保证每天存款月准确性,并做好相关记账凭证的编制。

4.并编制应收账款记账凭证。

5.监控应收账款的回款情况,及时预警逾期货款。

会计出纳职责分离51、银行供应商汇款工作,费

用报销汇款工作;

2、工资发放工作,银行理财工作;

3、现金收支工作;

4、财务与生产部门、采购部门以及其他相关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

会计出纳职责分离6

1.核算管理:负责现金、银行、商业承兑汇票等收付款业务,及时处理各项收付款单据,及时准确进行账务处理

2.按规定进行财务凭证、帐簿等资料档案的装订、保管

3.负责财务证照、法人章及财务章日常使用管理工作

4.资金管理:负责公司资产日常管理,如制定资金收支计划、理财筹划以及国际收支申报业务等

会计出纳职责分离71、财务单据的审核;

2、应付账款的审核;

出纳的岗位职责和内容 篇5

1.办理银行开户、变更、注销等银行账户类业务;

2.办理银行付款手续(支票、网银操作);

3.定期领取收、付款银行回单,取得银行对账单;

4.办理票据业务(支票、本票、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等);

5.办理进出口结算业务(TT、LC、DP、DA等);

6.原始单据的整理及初审(部分企业是出纳负责的);

7.办理工资发放,通常情况下包括:现金、网银或银行代发等形式;

8.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编制资金日报;

9.发票领购、开具和保管(部分企业)是出纳负责的);

10.发票认证(部分企业)是出纳负责的);

11.网银、银行预留印鉴、各类票据的保管工作;

12.凭证和账簿的装订;

13.其他领导交办的临时工作。

出纳人员配备

一般讲,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单位,在银行开户的行政、事业单位,有经常性现金收入和支出业务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都应配备专职或兼职出纳人员,担任本单位的出纳工作。出纳人员配备的多少,主要决定于本单位出纳业务量的大小和繁简程度,要以业务需要为原则,既要满足出纳工作量的需要,又要避免徒具形式、人浮于事的现象。一般可采用?人一岗、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等几种形式:

一人一岗:规模不大的单位,出纳工作量不大,可设专职出纳员一名。

一人多岗:规模较小的单位,出纳工作量较小,可设兼职出纳员一名。如无条件单独设置会计机构的单位,至少要在有关机构中(如单位的办公室、后勤部门等)配备兼职出纳员一名。但兼职出纳不得兼管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及稽核工作和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一岗多人:规模较大的单位,出纳工作量较大,可设多名出纳员,如分设管理收付的出纳员和管账的出纳员,或分设现金出纳员和银行结算出纳员等。

出纳的交接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交接准备。

交接准备分六个方面:

①将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处理完毕;

②将尚未登记账目的登记完毕,结出余额,并在最后一笔余额后加盖出纳人员名章;

③整理应该移交的各种资科,对未了事项和遗留问题要写出书面说明材料;

④编制移交清册,将要办理移交的账簿、印鉴、现金、有价证券、支票簿、发票、文件、其他物品等内容列清;实行电算化的单位,移交人员还应在移交清册上列明会计软件及密码、数据盘磁带等内容;

⑤出纳账与现金和银行存款总账核对相符,现金日记账余额要与库存现金一致,银行存款日记账金额要与银行对账单一致;

⑥在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扉页的启用表上填写移交日期,并加盖名章。

第二个阶段,移交过程。出纳人员离职前必须将本人经管的会计工作,在规定的期限内,全部向接替人员移交清楚。接替人员应认真按照移交清册逐项点收,具体要求是:

①库存现金要根据日记账余额当面点交,不得短缺,接替人员发现不一致或“白条抵库”现象时,移交人员在规定的期限内负责查清;

②有价证券要根据备查簿余额进行点收,若出现有价证券面额与发行价不一致时,要按账面金额交接;

③出纳账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完整无缺,不得遗漏。如有短缺,须查明原因,并在移交清册上注明由移交人负责;

④银行存款账户要与银行对账单核对一致,出纳人员在办理交接前,须向银行申请打印对账单,如存在有未达账项,还需编制银行存放余额调节表,调整相符;

⑤接交人员按移交清册点收应由出纳人员保管的其他财产物资,如财务章、人名章、收据、空白支票、科目印章、支票专用章等;

⑥实行电算化的单位,交接双方应在电子计算机上对有关数据进行实际操作,确认有关数据无误后,方可交接。

第三阶段,交接后有关事宜。

①出纳工作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要在移交清册上签名盖章,要在移交清册上注明单位名称、交接日期、交接双方和监交人的职务、姓名、移交清册页数及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意见等;

②接交人员应继续使用移交前的账簿,不得擅自另立账簿,以保证会计记录前后衔接,内容完整;

会计和出纳职责内容 篇6

一、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总体目标

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内容, 优化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要优化培养方案。由于培养方案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 因此, 要优化培养方案又必须首先明确培养目标和会计学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

会计学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其目标是培养复合性应用型会计人才。复合性包括: (1) 知识复合。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复合;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复合;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复合;国际国内会计知识复合;服务行业复合, 等等。 (2) 能力复合。包括继承与创新能力复合;核算与管理能力复合;信息提供与利用能力复合;理解能力、开拓能力、适应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复合等。

应用型是指要面向实际, 在注重“三基”教育的同时, 着重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实际工作的能力。会计本科学生的核心能力应该是:善核算、懂管理。基于上述认识, 会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按照“加强基础, 扩宽专业, 优化结构, 注重实践, 体现自主”的原则, 构建功能明确、层次分明、特色明显的课程体系;按照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总结与指导、现实与未来“四结合”的原则, 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先进性。

二、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原则

实现大学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 适应性原则。

确定会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应当考虑众多因素, 适应这些因素的要求。一是适应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二是适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的要求;三是适应会计改革的要求;四是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二) 结构合理原则。

在会计课程体系中, 各类课程的门数、学分和课时安排应当合理。一是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结构应当合理;二是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结构应当合理;三是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结构应当合理。

(三) 同中求异原则。

同中求异是指各高校的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该大体相同, 但也应该存在一些差异, 具有自己的特色。要培养会计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上要注重求同性, 这有利于对会计基础性专业知识的掌握。

(四) 稳中求活原则。

稳中求活是指会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应当做到相对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相对稳定性是指所设置的课程及其内容要有相对的稳定性, 不朝令夕改, 年年变动。稳定的课程及其教学内容一般应为会计界所公认的惯例。灵活性主要指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一定要考虑会计实际工作的要求, 会计课程体系的内容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 特别是一些正在发展或者还没有得到会计界公认的一些内容, 应通过一定科研型讲座或改革教学等形式来拓宽学生思路, 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高校会计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策略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 (AEEC) 所倡议的课程模式, 包括技巧、知识、专业操守三个部分。这个模式已为北美很多学校所采纳。在会计教育较发达的香港, 一些会计教育研究人士建议, 应建立一套最低的共同知识体系, 以此作为各个学校构建和修订会计课程体系的指南和准则。我国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后, 对会计学专业提供了一套主干课程, 基本类似于美国的知识类科目和香港的必修会计类科目, 这其实可以看作是我国会计学专业的最低共同知识体系。在这个基础上, 各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具体方向、课程联系与衔接、扩展与拓深、课时安排、实践环节等都可以自主确定, 这就为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建立配置合理、结构优化的课程体系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在改革会计教学模式下, 我国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调整和优化会计课程体系。

1. 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加强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

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 可以使学生参加工作后面对新事物时, 不仅知其然, 而且能够探索其所以然, 并且有不断更新知识和增强发现新知、创造新知的才干, 为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宽厚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就会具有较强的适应科技知识更新的专业转换的能力。美国半个世纪来一直进行着课程体系的改革, 增加基础课, 减少专业课, 改善知识结构。目前美国一般性大学 (教学型大学) 已有向专业教育回归的趋势, 各地的文理学院又开始减少基础课程。

2. 按照会计“通才”教育的要求, 开设一些综合性课程。

传统教育只注重“专业化”课程, 学生视野局限于狭窄的知识领域, 难以有新突破。现代社会, 各行各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局限于某一狭窄专业的孤陋寡闻者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现代科技的发展, 是以综合化为基本特征的, 反映在高等教育中的是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各专业教育之间、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间均相互渗透, 互相关联。创新往往产生于各专业之间的交叉处。因此, 开设综合性课程是现代科学向协同化和综合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会计学专业的特点, 可开设诸如“比较会计”、“比较财务管理”等综合性课程。

3. 从会计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要求出发, 开设一定比例的选修课程。

要培养学生的个性, 就应开设较多的选修课程。目前, 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在各个学校相差很大。各高校应该根据专业的需要与教师的特长, 适当地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并使之兼容并蓄, 要压缩必修课的学时和教学内容, 使之确实反映本专业的基本规格与要求。为了保证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 可以设置模块式课程体系, 将选修科目分成几个较大的模块, 每个模块占一定的比例, 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 又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4. 根据会计学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 加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的教学。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密切联系, 又有相对独立性, 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实践教学的科目设置应符合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融入整个会计课程体系。既要追踪课程内容的更新, 又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 增设素质教育课程和学术讲座课程。

1. 根据培养创新型会计人才的要求, 开设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程和方法论课程。

例如可以开展“会计研究方法”等课程, 同时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使他们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 始终处于知识的前沿, 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为此, 还可开设诸如“学习方法论”等选修课程或讲座, 以提高学生对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消化、理解、吸收和分析运用能力, 使他们在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基础上, 大胆地去探索和发现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 成为崭新的创新型会计人才。

2. 适应会计学生的就业需要, 开设一些创业教育课程或讲座。

如何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应对就业压力的能力, 进行创业教育非常重要。创业教育就是通过对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创业教育的探索, 并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在我国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或讲座, 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3. 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开设学生自学课程。

通过开设自学课程, 除了可以在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扩大学生知识面,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选读课是一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或需要在指定的选读书目中选读一些课程。这两种课程的学习方式都是以自学为主, 但要通过考核获得规定的学分。必读课和选读课旨在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 其课程内容既强调了加强美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 又突出了大学的教育特色。

4. 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 开设一些反映学科前沿知识的讲座课程。

在知识经济时代, 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层出不穷。如何让学生及时了解、掌握这些知识, 开设学术讲座课程是一个重要途径。事实上, 许多选修课程都可以采用讲座这种形式, 既节省课时, 又增加了教学容量。学生也比较喜欢这种形式。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 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不断出台, 不断修订。在这种情况下, 开设反映会计改革动态的课程尤为必要, 课程名称可以为“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 该课程比较适合采用讲座的形式跨学期授课。此外, 还可开设“新兴会计专题”、“财务管理专题”等反映学科前沿知识的讲座课程。

(三) 优化整合会计教学内容。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是会计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好的教学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1. 要适应会计改革与发展以及创新教育的要求, 不断更新和优化会计教学内容。

会计是与社会经济活动息息相关的一门科学。经济政策的调整、管理体制的变革等, 都会给会计工作带来冲击, 进而引起会计学内容的调整与更新。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 会计学内容的“非稳定结构”表现得尤为突出。会计教学内容的“非稳定结构”, 客观上要求会计教师紧跟会计改革步伐, 充分掌握改革的动态与发展趋势, 不断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针对性。即教学内容要以经济发展及会计改革为导向,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以培养学生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认识能力和探索能力。特别是要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目标,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2) 先进性。要广泛吸收当前西方会计理论和方法中的新成果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发展的新理论, 密切联系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各种新情况, 使学生了解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最新动态。 (3) 层次性。教学内容要成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结构和层次分明的整体, 这个整体既要保持各学科自身独立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同时又要体现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协调和统一。

2. 要根据系统科学原则, 整合会计教学内容。

目前, 有些会计学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重复现象,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 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或遗漏。例如, 关于“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 理论上是基本业务属于“中级财务会计”, 特殊业务和特殊行业属于“高级财务会计”, 但哪些业务属于特殊业务, 认识不一, 分歧很大。以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为例, 其性质就难以准确认定。有的学校借鉴了原来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教材《中级会计实务 (一) 》和《中级会计实务 (二) 》的做法, 将它们分别作为“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这是一种尝试, 可以较好地避免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复情况。另外, 在目前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 整合有关课程的教学内容, 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赵国宇.本科会计专业能力导向培养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 2011, (24) .

[2].刘永泽, 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 2004, (2) .

[3].李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性选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论会计人员的职责和作用 篇7

关键词:会计人员,职责,作用

企业要生存发展, 离不开会计参与和提供的信息资料, 会计人员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会计人员就是管家理财, 正像家庭主妇一样, “柴米油盐酱醋茶、家底清楚, 生财聚财, 心中有数”。企业决策者也是根据会计人员提供的信息做出各种决策, 以确保企业预期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的新形势下, 对会计人员职责和作用的再探讨对指导会计人员工作, 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一、会计人员的职责和作用

(一) 提供经济信息, 为计划决策服务

信息是企业决策者把握决策对象的基础和手段, 经济信息对企业经济管理尤为重要。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是消极地、机械地反映经济活动变化, 而是把经济活动的情况通过数字反映出来之后, 还要进行加工整理, 分析比较, 也就是进行经济活动分析说明哪些指标是先进的, 哪些指标是落后的, 从而判断经济活动是否合理, 有效, 为进行预测和决策提供可靠的经济信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 计划的制定和重大的决策必须在经济预测的基础上进行, 必须以可靠的经济信息为依据, 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和计划的可行性, 才能在计划实施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就需要企业会计人员在企业收集基本会计信息的基础上, 及时整理出可靠的、科学的、高质量的经济信息, 提供给企业决策者, 以为其计划决策服务。

(二) 加强企业管理, 提高企业效益

经济活动的大量数据就是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发生的大量的信息, 会计人员要通过会计的一系列方法, 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提供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企业根据这些可靠的经济信息反馈, 指导调节控制企业经营活动, 使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按客观规律正常运转, 以实现计划决策目标, 提高经济效益。在决策目标实施结束后, 企业根据经济考核指标, 主要看生产率, 设备利用率, 原材料消耗等进行考核, 以检测其完成计划决策目标的程度, 是不是以较少的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取得较大的效益。会计人员借助会计方法提供的资金、成本、利润的各项综合指标, 对于考核、分析和检查计划或决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从生产过程控制还到事后反馈改善, 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信息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 加强会计监督, 促进增产节约

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责是不能忽视的, 随着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 企业内部经济监督也将逐步强化。会计监督主要是监督财经纪律和财政制度的执行情况, 国家财政制度和财经纪律是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的, 是代表社会利益的,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会计主要是用货币量度来记录各项经济活动, 会计人员通过审核凭、核对账目、分析考核报表资料, 以及对有关经济活动的调查等, 可了解在各项经济活动中单位或个人是否认真执行国家的财政制度和是否严格遵守财经纪律, 如是否按规定上交利税, 是否遵守费用开支标准和成本管理列支范围等。会计人员在依法审核原始凭证过程中, 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可以不予接受, 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 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应当定期进行会计账目核对, 保证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及款项实有数额相符、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有关内容相符、会计账簿之间相对应的记录相符、会计账簿与会计报告的有关内容相符。总之, 会计人员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为维护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把关, 让会计监督为促进增产节支,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四) 完善会计机制, 参与企业管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不能只有尺牍之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企业会计人员不能只局限于一辈子伏案工作, 本本份份记账, 而是要其参与到企业管理之中, 根据所服务企业经济业务的具体特点, 不断完善企业会计核算机制, 为改进企业管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六章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公司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本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第十三条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 应当报送税务机关备案。”所以无论从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 还是从法治要求来看, 建立和完善企业相应的财务制度是会计人员必须担当的职责。

二、会计人员“尽职尽责发挥作用”的建议

会计人员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十分重要。为了全面履行上述职责, 充分发挥其在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会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 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才能跟得上实际工作的需要。例如企业承包经营、租赁、股份制、横向联合、多渠道的融通资金、多种价格等等都反映到我们会计工作上来。为了适应这些新事物, 学习、消化、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会计人员必须以高度的进取心、刻苦的学习态度, 加快知识更新速度, 提高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 掌握过硬本领, 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这可以通过继续教育、公司培训等方式来实现。此外, 会计人员还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政治水平,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江泽民曾提出要讲政治, 实际就是讲社会主义道德, 讲为国家、人民、企业、为党的事业多做贡献, 有奉献精神, 做一名德才兼备的会计人员。在当今社会, 物质对人的诱惑越来越大, 会计人员一定要恪守会计职业道德,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会计人员应该经受住金钱的诱惑, 做到公私分明, 一尘不染, 要求别人做到的, 首先自己做到, 自己起带头作用。

(二) 宣传和贯彻《会计法》

《会计法》是我国财会工作的最高准则, 是加强会计工作, 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发挥财会工作在维护财政制度和财务管理, 保护国家财产, 加强经济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的法律保证。《会计法》对会计核算, 会计监督,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法律责任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会计人员要认真学习, 在实际工作中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 还要向本单位的领导和广大职工宣传《会计法》, 任何单位个人都要按《会计法》办事, 尤其是加强对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法》加强学习和宣传, 以保证新《会计法》落实到具体的会计工作之中。

(三) 维护财会制度

财会制度是进行财务工作和会计工作的准绳, 它既是企业事业单位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保障, 又是抵制一切违反党的方针政策、破坏国家计划、以及贪污盗窃浪费行为的工具。会计人员应该对不真实、不合理的支出不予受理。实事求是是我党的光荣传统, 也是我们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每笔经济业务的发生, 要实事求是地记录;每项产品成本, 要实事求是地核算;每个单位的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 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各项资金的收支结算要实事求是地监督。如果离开实事是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 将会给工作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 会计人员要自身做起自觉维护财会制度, 促进财会系统的良性健康发展。

(四) 当好决策者的参谋

会计人员工作涉及面广, 往往处理一些经济业务或执行财经纪律, 会发生意见分歧。此时, 会计人员要讲究工作艺术,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才能解决矛盾。例如领导对财务处理做出不适当的决定时, 应按照《会计法》的要求和有关规定向领导提出建议, 讲明道理, 注意场合和态度, 一般来说只要自己意见正确, 态度诚挚领导会重新考虑改变决定的。

为了做好会计工作, 会计人员首先要积极地、经常向单位领导汇报工作, 反映情况, 以取得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会计人员的建议必须建立在反复调查研究和综合平衡的科学基础上, 并在生产经营尚未进行前做好预测。只有科学的综合平衡反复测算, 才能向领导建议, 采取必须措施加以实现。另外, 会计人员要把核算资料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如:从品种、产量、消耗、设备工艺, 销售从成本等, 财会人员既要懂生产过程, 又要懂经营管理, 这样才能当好领导的参谋, 发挥会计人员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伟周天淑.浅谈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4年第11期.

[2]、刘格平.浅析信息时代会计人员的素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第23期.

浅析企业会计系统的出纳会计工作 篇8

一、出纳和会计企业会计系统中的差别

出纳和会计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最突出的两个岗位, 虽然两者的属性一样, 但是其性质却有一些差异。出纳, 出指支出, 纳指收入。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 出纳是管理企业的货币资金、票据以及有价证券进出的工作。而会计则是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 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核算和监督, 以及预测和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的一项管理工作。会计的分管账簿可分为总账会计、明细账会计以及出纳三种。这三者之间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又相互有着联系。

1.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 总账会计、明细账会计和出纳的工作职责十分明确。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实行的是钱账分管的管理方式, 换句话说, 就是企业的出纳人员不能同时兼管会计的工作, 而会计也不能插手出纳的工作。

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 总账会计要负责企业所有经济业务的核算, 为企业的经济管理以及经营决策提供全面的资料核算;明细账会计主要负责为企业的经济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更详细的核算资料;而出纳则负责企业的票据、货币资金以及有价证券的保管、核算工作, 为企业的经济管理和经济决策提供金融信息。

2.出纳和明细账会计, 以及总账会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 有着较强的相互依赖性以及牵制性。第一, 出纳、明细账会计以及总账会计都是依据会计原始凭证和会计记账凭证进行核算的。第二, 会计原始凭证和会计记账凭证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出纳、明细账会计以及总账之间进行传递的。他们相互利用对方的核算资料, 共同完成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者缺一不可。

3.出纳虽然也是明细账核算, 但是它和明细账会计的区别却是相对的。企业对出纳工作的要求非常严格。出纳在管理企业资金方面, 要按照现金和银行存款分别设置日记账。而银行存款又要按照户头来设置日记账, 并且要逐笔时序地对企业资金进行明细账核算。企业的现金日记账要做到当天进行余额结算, 银行存款日记账也要在一个月之内对余额进行多次结算。其次, 这两种日记账在每个月末都必须要与会计等级的总账会计进行核对。

二、企业会计系统出纳会计工作常见问题

1.企业制度不严谨, 管理不严格。由于企业出纳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致使它必须要按照企业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 出纳人员不得兼管或插手会计档案的保管以及企业账目的管理登记工作。但是, 有个别企业的出纳在企业经济活动的工作当中, 没有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办事, 导致企业的会计账目混乱不清, 企业的资金也不能够及时结算, 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另外, 还有个别企业由于内容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所以导致对企业的资金监督不严, 给有不良想法的出纳人员制造了机会, 导致企业存在潜在危险。另外, 由于出纳工作是会计工作的一部分, 所以出纳人员的工作与会计人员的工作会有一些重叠的部分, 如果企业内部监督管理不到位,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2.办公手续不全, 工作管理混乱。出纳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的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走, 有个别企业的出纳人员在接受外单位的票据时, 明明知道票据不合格, 手续不齐全, 但还是收下了无效票据, 没有经过借款人的签字就同意借钱, 导致企业现金的收支情况严重混乱。另外, 出纳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 难免会辞职或被调到企业其他部门, 在辞职或调走之前, 需要将自己手上的工作与即将接管自己工作的出纳人员进行工作上的交接, 如果在交接的过程中, 交接手续不完善, 那么也会导致企业账目的混乱。

三、企业会计系统的出纳会计工作改善对策

1.企业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要依章做事。企业的领导要提高对企业出纳会计工作的认识, 并且压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推行账款分管的会计制度, 明确划分企业出纳人员和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 以避免企业账务混乱。

2.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流程走, 杜绝账目出现错误。企业的出纳会计人员在填写支票的时候, 尤其是在填写大数字金额的时候, 除了要做到字迹清晰, 还要仔细认真。其次, 凭证编制的附件张数要与原始单据的张数相同, 并用胶水将其粘紧, 以防止单据丢失。最后, 如果有人借款或者领款, 经办人必须要签字, 以便在企业核查账务的时候留下依据。

3.企业应提高出纳人员的能力水平。出纳是一项比较特殊且繁琐的工作。出纳除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之外, 还要提高对出纳工作职能的认识。在提高知识的同时也要提高自己使用计算器的使用能力, 以提高自己的计算效率。其次, 在核对企业账目的时候要认真严谨, 如果发现账目出现问题, 要及时修正。在工作过程中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做好出纳工作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货币资产的安全性都有重要的意义。以上本文简要阐述了出纳会计工作的地位、职责和作用, 然后又从企业的角度和分析了当前出纳工作的职能, 并对如何做好出纳会计工作提出了相应策略, 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出纳的职责要求内容 篇9

2、负责各项收付款业务及工资发放,做到及时准确,不得无故延误;

3、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帐,并做到日清月结;

4、根据帐务处理需要,及时将在手单据整理移交会计主管编制记账凭证;

5、月末与银行核对存款余额,不符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6、负责在手税务发票、收据、支票等票据的保管和安全;

7、及时做好公司应收应付相关登记;

8、每月配合销售部门登记核对账目以及开据销项发票;

9、配合采购部门登记核对账目以及登记进项发票;

上一篇:大学生理论社团章程下一篇:走访创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