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辞职报告

2024-10-01

职务辞职报告(精选8篇)

职务辞职报告 篇1

厂长职务辞职报告 篇1

尊敬的领导:

我很纠结自己在这个时候向公司正式提出辞职。

时光荏苒,来到公司也将近4年的光景,正是这4年让我的工作历程从开始的青涩逐渐走向成熟,间接的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第二次蜕变。期间有过欢笑、进步和收获,当然也有辛苦、迷茫和无助。

大学毕业至今,已经工作10年,一直效力于中建二局系统,追随于老领导左右。二局系统深深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我,领导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人格魅力、工作能力、协调能力激励着我一直走下去。公司延续了中建二局的优良传统和管理模式,也融入了个体化的灵活和高效,一度让我有家的感觉。在这里我能开心的工作,开心的学习,能够看到自己的未来,还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15年规划。

进入公司之前,我已经考取了一级建造师、二级结构师、中级工程师证书,期间做过项目经理、技术总工、技术部长、工程部长、工长、质检员等岗位,在这些岗位上和工作中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保证融会贯通,按月对自己工作进行总结,哪怕是资料中的每个表格都亲力亲为的熟知了解。保证和我工作相关的任何部门工作我都熟练掌握。对工程的前期策划、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成本控制、现场检查管理等都有很深的理解和经验,并且精通各种平面设计软件。尤其在技术管理方面,工作中做到承上启下,定位合理,能够密切高效组合各部门系统的工作。方案措施、技术核定、与业主监理沟通、文字往来等方面都能与工程成本深入结合,并且在《读者》刊物和各大论坛凭借自己对文字的热爱也发表过很多文章和技术论文。十年里,一直整合着自己这些有利资源,一直做着准备,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协调能力、综合素质等多项核心能力建设。

大学里所学的专业是土木工程结构设计,重点本科的头衔让我自豪。但毕业后却一直从事施工行业,因为我深信在施工企业完全能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目标,可10年过去了,凝目细想,生活及事业却没有太多实质性的进步。和同时参加工作的同事相比,自己自惭形秽。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积累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施工经验。

男人而立之年,工作、生活上的毫无成就感总让我感到彷徨。工作的紧张繁忙也不能更好的体会生活的美好,自己对文学的狂热情怀也不能良性延伸,由此,我开始了思索,认真的思考。思考的结果连自己都感到惊讶――或许自己应该转变下头脑和思路,尽情的去享受温暖的阳光和平静的生活,然而人总是要面对现实的,自己的发展定位方向是什么,自己生活标准怎么提高,自己的特长怎么发挥,事业三年没上台阶怎么办,这一连串的问号一直让我沮丧,也让我萌发了辞职的念头,并且让我确定了这个念头。或许只有重新的定位自己,在不断打拼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事业,才是31岁的我下一步选择。

实际,辞职信的格式不是如此的,讲究言短意赅,领导们能够看到这里已经很难得了。说了自己这么多优点和理想,无非是想提几点忠恳的意见送给公司

1、以员工为中心、与时俱进,尽量完善各项福利政策

实例:1)宝宝出生请假3天,扣3天工资。

2)家中有急事请假7天,回老家东北,扣7天工资。

3)项目食堂吃饭收取餐费。

感想:项目施工人员,一年都风里雨里没有交通补贴、双休、节假日、经常加班,公司也没有实施年休假期、婚假等制度,或许实施了都未按此执行,但应该人性化管理。另员工吃饭收费的公司已经屈指可数。

2、善于发现人才、知人善用、时刻关心员工成长。

实例:来公司将近4年,未与公司人事部经理及更高领导交流过,对工资标准方面存在异议,找不到相关人员明确,回复结果却是“你是个特例”,自己理解“特例”应该是自己能力太差或许领导不认可,挫伤员工自信心。

感想:知人善用,加强培养人才,增强对人的洞察力、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心员工生活(感受温暖)、成长(至少建个档案,熟知他过去和能力)、思想的疏导、尽量为员工搭建成功舞台。

我很遗憾离开了我成长十年的施工单位,我也很清楚这时候向公司辞职于公司于自己都是一个考验,公司正值用人之际,客运北站项目马上启动,所有的前续工作在公司上下极力重视下一步步推进。也正是考虑到公司今后在这个项目安排的合理性,本着对公司负责的态度,为了不让公司因我而造成的决策失误,我郑重向公司提出辞职。我想在项目还未正式启动开始之前,公司在项目安排上能做得更加合理和妥当。离开这个公司,离开这些曾经同甘共苦的同事,很舍不得,舍不得领导们的谆谆教诲,舍不得同事之间的那片真诚和友善。也祝愿公司在今后的发展中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持续改进、力挺中原。

辞职人:xx

20xx年6月15日

厂长职务辞职报告 篇2

尊敬的领导:

我已经来公司有4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感谢领导对我的指导和同事对我的帮助。

在这里我有过欢笑,也有过泪水,更有很大的收获。公司平等的晋升机制和用人政策,一度让我有着找到了依靠的感觉,或许就是这样我开始了思索和进取,并且出乎意料的走到了现在的这个岗位。

总结近几年的工作虽然不尽完美,但也终究也未能辜负领导所望:

1、校企合作方面宁职院的实习虽然没有多大的创新和改进,但是也继承和延续了以往的优良传统持续进行;宁波工程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的收费实习从零到无也得到了学院领导、老师和学生的大力好评,那段时间真的忙碌的像打仗一样,但是也由此收获了很多的友谊,我想这些是无法用什么来衡量的,这也是我最欣慰的地方;暑期实践的比如财经学院、农林大学也进行了一点小的改进和创新也对长途跋涉来我们这里实习的师生有了更好的交待。

2、新员工培训方面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逐步的得到了完善,B5仓库实践基地的建立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部门的压力和满足了用人部门相当程度上的需求。

3、B5仓库的成立完全就像一个孩子一样由我们这些人从小带到大,虽然操作量很小但是带着一群什么也不知道学生一步一步走过来,那段时间真的是有点心力交瘁,虽

然也接到了客户的投诉但是毕竟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改进,到现在无论是操作流程、人员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都是已经初具规模。箱量从9月份的xxTEU不断攀升达到1月份的xxxTEU的成绩。

4、新系统在仓库的推进测试过程中我们是尽心尽责,但是xxxxx,只能说我已尽力问心无愧。

5、团的工作自成立到现在连续4年取得先进团组织称号,连续4年获得十佳团日活动奖,也顺利取得区级青年文明号和市级青年文明号,我想这是我在这个岗位对公司最大的回报。

6、公司例行的参观接待累计近600人次,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也都悉数完成。

7、后备人员的培养,校企合作和培训的工作xxx已经得心应手,xx目前也能够完全担当起培训的事宜,仓库培养了保管员2名也能够完全承担B5仓库的各项操作、管理及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

虽然近几年的工作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失误和不完满,但是现在回头看来有很多事情其实是可以做的更好的。

xx这个东西本来就是无法改变的,但是由于xxx,我实在无法找到平衡、并渐渐的觉得开始有点力不从心,所以也想从头开始一切归零。公司正值新系统的开发和推进,所有的后续工作都在公司上下极力重视下一步步开展,前段时间的准备和试运行我们也都顺利完成,但是系统还是有一些不完满IT主管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也正是考虑到公司今后在这个项目安排的合理性,本着对公司负责的态度,为了不让公司因我而造成的失误,也正是考虑年初方便公司各项目标的确立和各项工作的部署开展,我郑重向公司提出辞职。

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公司提出辞职申请,离开这个公司,离开这些曾经同甘共苦的同事,很舍不得,但是天下终究是没有不散的宴席,我想我能留下的只是祝福。同时也再次衷心感谢公司领导在前段工作中对我的信任,我确信在公司的这段工作和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将成为我一生宝贵的财富。

能为公司效力的日子不多了,我一定会把好自己最后一班岗、善始善终,做好后面班组长培训的开班和结业、员工代表大会、主题团日活动等以及各项工作的交接,尽力让各项工作做到平衡过渡。我很遗憾不能为公司辉煌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只有衷心祝愿公司的业绩一路飙升!

岁初请辞,或属不敬,然吾已思索良久,挣扎余日,终决意就此辞去,期与准许。

厂长职务辞职报告 篇3

尊敬的xx:

您好!

我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辞去目前的生产厂长一职。在这里工作的一年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充实和丰富了自己。同时,我也很幸运,能够有机会在这样一支团结向上,优秀的.团队里学习,更重要的是,认识了这么多好的朋友和同事。

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和性格不适合在继续担任这份工作。很遗憾,没有机会再为工厂做更多的贡献。但是我对工厂的感情还是一如既往,希望工厂能够蒸蒸日上,有更好的发展。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自己也感到很欣慰的是,自己并没有给工厂带来任何损失或者不好的影响。当然,如果我有做的不够的地方,希望您能够指正。

关于我的离职申请,希望您能理解并支持!谢谢!

厂长职务辞职报告 篇4

敬仰的老板及各位领导:

提笔艰难、只因心中无尽感念、却不知从何说起。在公司、我是下属、论资历、我也是后生晚辈。

晚辈在公司工作近三年、我从不吹嘘我有如何如何了不得的技术、我自知才疏学浅、不过正因为老板和领导的照顾、且给我的无数次机会、就比如:开始的铁岗工业园、以及鸿发山庄、再后来的谢岗收费站、现在的东莞中医院和理工学院!我真的学到不少、也极大的充实了自己的人生。晚辈无以为报、只能将各位的恩惠铭记于心!

可能多数人会疑惑、为何我现在才来递交辞呈、这一点希望领导们可以谅解、因为晚辈实在纠结、对我来说这真的是一个很不错很值得学习的地方!我舍不得这样的老板领导、因为你们也是经历过苦难过来的、你们的人生经历、你们的待人接物、你们的有序管理、值得我借鉴、更让我仰慕!我舍不得我的直属领导曾工、因为他的工作态度、因为他的实战技术、因为他的宽广心胸、我深信有他不厌其烦的指导、我一定可以学有所成!我舍不得公司里面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因为他们从不懈怠本质的工作、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他们绝对具备当代青年应有的素质!尽管同龄、但仍值得我学习!

我舍不得这样的工作环境、一切都恰好、这种机遇、可遇而不可求!但是经过几个月的思想斗争、我想明白了、也想清楚、想透彻了!我不否认、建筑行业确实充满诱惑、它也成就了不少有志之士!但是我先不说自己的想法、就拿领导们的切身经历来说、你们出身社会到现在搞建筑、你们中途经历的不只是建筑、你们也经历过其他的酸甜苦辣、不只是建筑在充实你们的生活、也不只是因为建筑才让你们得以成长!而我、并不是因为想效仿各位领导的经历、是因为我确确实实有这样的想法!也正因为这样安逸的环境、我才不愿、也不甘心把现在的黄金时间全部用在这样安逸的生活里面!我要的是见多识广、我需要更多东西来充实自己的人生!

晚辈不才、更愧疚、在公司三年、深得老板及领导照顾、没能为公司做何贡献、更没能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现在却想要一走了之、越想越觉得愧对了领导们的栽培、也有愧自己!各位领导、你们也有子女、就以我为例、之前在父母的关爱庇护下成长、不愁吃穿、脚下踩的也是父母铺下的路、无忧无虑生活安逸!而如今、思想成熟了、总觉得尽管之前没用工读书而有愧父母、但现在起码应该报答父母、自己自主了吧!

我以这样在电脑上打印出来的方式写辞呈可能有点草率、也一言难尽、但字字句句发自肺腑、望领导体谅、晚辈及日请辞、11月25日离开公司、恳请领导同意、也算给我一次自由发展的机会!

祝:

公司日益强大

各位领导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请辞人:xx

【厂长职务辞职报告】相关文章:

1.厂长职务辞职报告

2.厂长职务辞职报告

3.厂长辞职报告

4.厂长辞职报告范文

5.厂长辞职报告3篇

6.高校教师不满职务的辞职报告

7.护士职务辞职报告范文

8.护士长职务辞职报告

9.新厂长故事

职务辞职报告 篇2

一、基本情况

家电下乡工作推行以来, 2007-2009年共办理家电下乡产品11206台, 销售金额25972303元, 财政补贴资金3376399.4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政策和系统操作培训未能及时有效跟进。国家推行商家垫付模式以来, 未能及时有效对管理部门和销售网点进行政策及系统操作要领的培训, 也未下发一个统一规范的商家垫付操作流程和实施办法, 一些地方出现商家录入信息不全、又未经过审核农户购买产品数量而采取先补后录的冒险情况, 给工作推行和管理造成困难。

(二) 部分销售网点存在工作滞后问题。有些网点录入销售信息不全, 电话信息未录入, 给兑付和回访工作带来不便;有的网点未设立专门的家电产品登记册备查;部分销售网点的标识卡没有严格做到“卡随货走”的规定, 甚至出现网点把不是补贴用户的标识卡随意赠送他人的现象。

(三) 商家恶意骗补的现象比较严重。由于取消了乡镇财政所、县区财政局的审核、兑付环节, 改为各销售网点代为兑付, 农民消费者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时, 只要提供农村户口本及本人身份证, 由商家先垫付补贴资金给农户。随着补贴方式的简化, 这也给不法经销商的骗补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我们通过对某商家销售的186户产品进行实地调查, 发现确实购买产品的仅39户;有2户产品农户根本就不知道情况;有32户是老板自己的电话;有30户是二级经销商的电话;有83户电话不对; (分为:有是空号的、有关机的、有停机的、有别人电话的等等) 。这组数据表明:除了确实购买产品的仅39户外, 其余都存在骗补问题。由此可见骗补问题的严重性。

三、主要特点

实行商家垫付方式后, 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时, 只要提供农村户口本及本人身份证, 由商家先垫付补贴资金给农户。随着补贴方式的简化, 一些骗补现象开始出现。调查中我们发现:

一是商家在农民知晓的情况下骗补。商家为了获取利润, 借用农户户口套取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农户家里根本没有购买产品。

二是商家在农民不知晓的情况下骗补。商家借用农村户口或私自复制农民在首次购买申报补贴时留下的户口本、身份证复印件等身份信息, 直接套用农户资料骗取补贴。

三是非农户借用农民亲戚和朋友的户口、身份证明等领取补贴。我们到农民家里询问时, 农户的妻子并不知道家里购买了两台, 但男户主承认是他的一个亲戚借他的户口本和身份证购买的, 还有借用电话的现象。

四、致罪原因分析

在办案中, 我们发现, 家电下乡领域职务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政策宣传不到位, 广大农民对家电下乡内容不完全了解。我们发现大部分村民除了知道补贴资金的领取方式外, 关于家电下乡范围、标准、时间、核定监督的程序等等都不太清楚。因此, 村民丧失知情权的同时, 也就丧失了监督能力。

(二) 个别国家工作人员法制素质薄弱。一些涉案人员大多法律观念淡薄, 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 竟然认为交完赃款就没有什么事了, 表现出其根本懂刑法有关职务犯罪的规定, 完全缺乏法律的威慑。

(三) 监督机制缺乏。在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的申报、统计、拨付、发放过程中, 各职能部门未分岗管理, 缺乏事中、事后的跟踪检查监督机制, 在履职过程中没有对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及资金的具体发放进行核查, 导致农民利益受损。

五、对做好家电下乡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对产品标识卡的管理。目前, 下乡产品和标识卡并不是唯一对应的关系, 只要是同一个型号的产品, 任何一张产品标识卡都可以与其对应。建议国家规定今后在现有的家电产品标识卡上, 同时标注产品的编号、类型, 做到标识卡与下乡产品的有关信息相统一, 从源头减少标志卡的泛滥和混乱。

(二) 加强教育, 提高认识。家电下乡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惠农举措, 因此, 要统一思想, 深刻认识开展家电下乡骗补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 今后要开展法制讲座, 提高家电下乡工作人员法律意识, 让其克服侥幸心理, 增强遵纪守法意识, 提高开展预防工作的业务能力。

(三) 建立和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今后应加大家电下乡主管单位的内部监督, 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 提高家电下乡资金发放的审批力度, 确保农户信息真实无误, 从源头上遏制和杜绝职务犯罪的发生。

摘要:随着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大幅提升和补贴方式的简化, 一些骗取国家补贴的腐败案件也开始出现, 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通过对其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原因进行调查, 提出对策建议, 对今后该领域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办和预防都有着深远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家电下乡,职务犯罪,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关于做好家电下乡补贴兑付工作防止骗补有关问题的通知[N].中国税务报, 2010.

职务辞职报告 篇3

一、基本情况

2011年以来,共立案查处涉农领域职务犯罪案件35件45人,涉案总金额500余万元,涉案人员多以乡、村干部为主,占涉案总人数的50%;其中人大代表15人、政协委员2人、正科级干部5人、副科级干部6人。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中,或虚报退耕还林面积,套取国家退耕还林资金;或虚报承包土地面积,骗取国家粮食直补及综合直补资金;或弄虚作假,私分土地征用补偿款、青苗补偿款、安置补偿款;或串通招投标环节从中收受贿赂,此类案件的查处,应引起相关方面的高度关注。

二、涉农领域职务犯罪特点分析

(1)犯罪主体趋向职务化、权力化。在查办的涉农系列中,犯罪人员多是村官或者财务人员,犯罪性质多为贪污、受贿。这些犯罪人员利用手中权力非法侵吞、占有退耕还林等公款,进行权钱交易收受他人贿赂。

(2)犯罪呈现合伙犯罪倾向。过去涉农职务犯罪一般是单人作案,近年来团伙型犯罪凸显,并有上升趋势,通常是村书记、主任和财务人员合伙作案。

(3)犯罪手段多样化。伪造发票,虚报冒领;恶意串通,私分公款;公款私用,极重难返;借钱下蛋,直接挪用。

(4)犯罪社会危害性大。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直接侵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败坏了党风党纪,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威信,影响了农业、农村紧紧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涉农领域职务犯罪原因分析

由于我国农业人口多,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国家对三农领域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各类支农惠农项目资金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就咸丰而言,涉农领域职务犯罪以退耕还林资金为主,而此项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更多是乡镇、村组干部,尤其是村干部,对于村级事务却具有绝对支配权,实际上就拥有了对涉农专项资金支配和操控的权力,造成了涉农资金使用和管理上的混乱,孕育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1.干部心态失衡,法制意识淡薄

当前,少数党员干部尤其是村级干部文化程度不高,综合素质低下,平时对法律制度疏于学习,以致法治意识淡薄,对自己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犯罪浑然不知,加之他们的各种待遇普遍低下,致使他们思想上产生了失衡心态,在大量涉农项目资金的管理、分配、使用过程中,往往为了一己私利而置党纪国法于不顾,不惜损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铤而走险,最后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2.资金监管失位,执行制度松懈

国家对每一项惠农政策专项资金的管理、分配、使用都有一整套管理制度,但是一些单位和部门在执行制度过程中,没有严格规范执行操作规程,监督者没有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导致大量项目资金被骗取和挪用。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就是执行制度不严格的直接危害结果。

3.政策宣传不力,群众监督缺位

目前,大量的农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守家园的都是以老弱妇幼为主,而这一部分人员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于社会形势和国家政策知之甚少,即使国家有惠农补贴政策,由于信息渠道不畅,对此也根本不知情,有的甚至一家人常年在外,更加无法得知这些政策。一些乡村干部于是就利用这一部分人的人口信息和土地资源信息,采取各种手段骗取、强占他人惠农补贴归为己用,一旦东窗事发,就会引起干群矛盾,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固定的公开公示制度,相关职能部门对党的支农惠民政策宣传不力。

4.查处打击不力,认识误区蔓延

一方面由于檢察机关的内部考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查办涉农领域职务犯罪案件的数量和质量,一些基层干部职务犯罪一般涉案金额不大,级别低,远远达不到查办大要案的要求,致使此领域职务犯罪容易被忽视。另一方面即使查处了一部分涉农职务犯罪,但法院量刑时一般都较轻,多为免予刑事处罚和缓刑,这样既达不到震慑犯罪的功效,又容易使犯罪分子走向认识误区,造成更加严重的行为后果。

四、涉农领域职务犯罪主要作案手段

1.高采低付,私换品种,赚取差价,套取惠农专项资金

在农业种苗采购过程中,一些犯罪分子为了谋取高额利润,不择手段,或采取提高单价,或私自改变品种,制作虚假验收单和种苗农户花名册等方式,套取国家项目资金,从中赚取差额利润装入私囊。

2.违背政策,弄虚作假,编造名单,骗取国家粮补资金

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在实施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过程中,以权谋私,违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将不符合退耕还林政策的土地列入退耕还林范畴,并利用自家亲戚名义编造虚假花名册,骗取国家退耕还林资金和粮食补助。

3.违规收支,重复报账,虚报冒领,侵占涉农建设资金

调查发现,县、乡、村三级直属管辖部门经常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上下勾结,违规自收自支,以解决经费不足为由采取重复报账等方式套取国家涉农项目资金。以打借条的方式,列虚假工程支出,挪用工程资金,供自己挥霍,涉案金额巨大。

4.利用漏洞,以权谋私,巧立名目,私分国家或集体资金

一些乡镇工作人员为了一己私利,利用“一事一议”政策,编造村级公路维修建设项目、公共设施便民福利项目、土地治理工程项目等涉农惠民项目,从中贪污、挪用、私分涉农惠民项目资金。因为惠民项目指标已然下达,而项目却未实施,项目资金却被套取,导致民怨较大,群体性事件多发,严重损害了政府的良好形象,人民群众反应强烈。

5.滥用职权,违规经商,赚取差价,乱发福利或补助

一些单位领导在履职过程中违反规定,政企不分,超越職权范围,滥用职权,在农村沼气能源建设中,以单位名义参与经商,赚取国家项目资金差价,给职工发放补助或福利。

五、查办此类职务犯罪的对策建议

1.坚持惩防并举,强化资金监管

涉农项目资金是职务犯罪易发高发领域,因此我们要坚持惩防并举的方针,对于违法违纪的苗头性问题要及时监督纠正,防止小问题积累成大问题,最后演变成职务犯罪;对于职务犯罪案件,要坚决依法查处,彻底清除腐败,防止腐败问题蔓延成窝案串案。在坚决依法打击职务犯罪的同时,要加强管理制度和机制建设,狠抓制度执行,着力抓好部门之间、人员之间、岗位之间的监督制约,从源头上预防各类违法犯罪问题的发生,确保惠民项目资金安全。要求广大干部职工彻底摒除特权思想,不断增强其职业操守和自我保护意识。

2.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监督制约

通过办理涉农领域职务犯罪系列案件,涉农(下转第87页)(上接第85页)相关部门、相关人员、重点环节的职责要求不明确和监督制约不到位是造成惠民项目资金被骗的主要原因。项目资金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人员、岗位的具体责任,积极探索责任清单制度,采取签订责任状等办法来压实各部门、各环节和相关人员的具体责任,而相关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要定期和不定期向项目主管部门汇报项目资金的管理、分配、使用及收效情况以及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履职情况。

3.加强组织建设,推动查办工作全覆盖

要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村官。培养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村官充实基层干部队伍,为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严惩三农领域职务犯罪典型案件,震慑犯罪。检察机关要对发生在群众身边危害群众切实利益的重大典型职务犯罪案件实行重点办理、优先办理,并以查办职务犯罪的实际效果震慑犯罪,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4.积极查办涉农领域职务犯罪

辞职申请书职务 篇4

您好!感谢您抽出时间阅览我的辞职申请,为此我深感歉意!

承蒙您的信任,给了我到__公司工作的机会,非常感激公司给予了我这样的机会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让我在几个岗位上都得到了非常大的锻炼,不止是我自己很多人都看在眼里,公司给予我太多太多的无形财富了。在这里,我有我的认真负责,也有我的消极任性。一路走来,点点滴滴烙入脑海深处。因为要感激很多人,感激我的领导、感激那些与我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同事。是他们一直用一颗宽容的心,开导我、鼓励我、培养我。真的很感激这里所有的人容忍了冲动而暴躁的我!

提出辞职我想了很久很久,这么好的机会我都这样放弃,我自己内心都很恼火:我真是一个不懂珍惜的人。其实,选择离开真的是非常不舍,因为一些个人原因,个人的工作能力有限,而公司就像高速列车不断向前进,我却停滞不前。俗话说“学无止境”,人是需要不断发展、进步、完善的。我也一直在努力改变,变得适应环境,以便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但是我觉得自己一直没什么突破,而且重复性的工作让我产生了一些惰性简单员工辞职申请书简单员工辞职申请书。考虑了很久,我想我是需要去充充电,在有限的生命里尽量多学点知识,不让若干年后白发苍苍的自己后悔年轻时的无知。

在未离开岗位之前,我一定会尽自己的职责,做好应该做的事。最后,希望公司的业绩一如既往一路飙升,越走越顺!领导及各位同仁工作顺利,幸福快乐!

此致

敬礼!

申请人:___

辞去职务辞职申请书(通用) 篇5

随着时代在进步,需要使用申请的场合越来越多,请注意不同种类的申请书有着不同的格式。一起来参考申请书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辞去职务辞职申请书(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辞去职务辞职申请书1

尊敬的x总:

您好!感谢您抽出时间阅览我的辞职申请,为此我深感歉意!

承蒙您的信任,给了我到xx公司工作的机会,非常感激公司给予了我这样的机会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让我在几个岗位上都得到了非常大的锻炼,不止是我自己很多人都看在眼里,公司给予我太多太多的无形财富了。在这里,我有我的认真负责,也有我的消极任性。一路走来,点点滴滴烙入脑海深处。因为要感激很多人,感激我的领导、感激那些与我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同事。是他们一直用一颗宽容的心,开导我、鼓励我、培养我。真的很感激这里所有的人容忍了冲动而暴躁的我!

提出辞职我想了很久很久,这么好的机会我都这样放弃,我自己内心都很恼火:我真是一个不懂珍惜的人。其实,选择离开真的是非常不舍,因为一些个人原因,个人的工作能力有限,而公司就像高速列车不断向前进,我却停滞不前。俗话说“学无止境”,人是需要不断发展、进步、完善的。我也一直在努力改变,变得适应环境,以便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但是我觉得自己一直没什么突破,而且重复性的工作让我产生了一些惰性简单员工辞职申请书简单员工辞职申请书。考虑了很久,我想我是需要去充充电,在有限的生命里尽量多学点知识,不让若干年后白发苍苍的自己后悔年轻时的无知。

在未离开岗位之前,我一定会尽自己的职责,做好应该做的事。最后,希望公司的业绩一如既往一路飙升,越走越顺!领导及各位同仁工作顺利,幸福快乐!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xx年xx月xx日

辞去职务辞职申请书2

尊敬的领导:

我带着复杂的心情写下这份辞职书,在写这份辞职书前,我已经思考再三,最后才决定离开的,请谅解我做出的决定

两年前,我刚拿到毕业证就有幸进入这么大的公司工作,又是那么熟悉、美丽的`公司!所以心中自喜不已。在公司工作的近两年来,得到了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得到了各位同事对我的指导和关怀,我在公司学习到很多,也成长了很多。对此,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其实,我是多么的不舍,留恋之情溢于字里行间。但考虑到我个人的意向、对事业发展的追求,和为积累更丰富的财务经验,我很无奈又不得不提出辞职的申请。

我决定于4月15日辞职。希望公司领导能尊重我的个人意见,对我的辞职申请予以批准。望公司安排人员进行工作交接,由此带来的不便我深表歉意。最后,我衷心地希望公司会发展地更好!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时间:

辞去职务辞职申请书3

尊敬的公司领导:

由于个人职业规划和一些现实因素,经过慎重考虑之后,特此提出离职申请,敬请批准。

在公司工作半年的时间里,我有幸得到了各位领导及同事们的倾心指导及热情帮助,在本职工作和专业技能上,我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此感谢公司提供给我这个良好的平台,这半年的工作经验将是我今后职业生涯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在这里,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在过去的工作、生活中给予的关心与帮助,同时也发自内心的祝愿公司兴旺发达,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衷心祝愿所有在兴东矿业辛勤工作的员工工作顺利,事业有成。

祝公司事业蓬勃发展,前景灿烂。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xx年xx月xx日

辞去职务辞职申请书4

总经理先生:

您好!

本人xxx,于20xx年3月29日入职贵公司,在您的关心、支持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收获很大,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经验,令我终生受益。但由于私人原因,本人认真考虑后,还是决定辞去现职位,离开贵公司,具体原因如下:

一、经验不足,水平有限。本人所学的园林专业,主攻园林绿化,但园林建筑在工程中所占的比例很重,我经验不足,错漏百出,难以专业胜任有关技术和管理工作,施工过程证明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工程师,更不是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还有很多东西需重新学习。因此应由更专业、更有水平、更优秀的人来任此职位。

二、精力不足,健康欠佳。最近,本人食欲不振,常感冒头昏,总感到精力明显不足,即使睡眠充足,也常常在上班时间打瞌睡,萎靡不振,精神状态不佳,影响工作。经医生检查,本人肝功能不正常,可能有肝炎传染病,建议多休息。本人觉得有道理,故决定还是养好身子要紧。

三、家有急事,无法脱身。我一个人在广州打工,但家中尚有妻儿老小需要我照顾。最近更是发生了一些麻烦事,应抽出1-2个月时间才能处理好。为不影响到公司工作的开展,本人决定还是应放弃现有工作,处理好有关家事,才能安心工作。因为本人的离职而给公司造成的不便,本人深表歉意和遗憾。同时感谢贵公司和xx经理给予我的宝贵学习机会,我会好好铭记。祝事事顺利、生意兴隆!

如果可以,本人申请最后工作至20xx年x月x日,并希望能在离职时领取到本人应得的工资、补贴和提成。请批准我的申请!不胜感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xx年xx月xx日

辞去职务辞职申请书5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进xx已经有几个月了,由于我个人的原因。经过深思熟虑地考虑,我决定辞去我目前在公司所担任的职位。

我非常重视在xx公司内这段经历,也很荣幸成为xx的一员,特别是xx的处事风范及素质使我倍感钦佩。在xx这几个月所学到的知识也是我一生宝贵的财富。也祝所有xx成员在工作和活动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及收益!

望领导批准我的申请,并请协助办理相关离职手续(本人在2xx年x月x日离职)。在正式离开之前我将认真继续做好目前的每一项工作。

愿祝xx生意兴隆!

敬请领导同意并批复!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职务转正述职报告 篇6

我于2010年7月28日进入公司,以总经理助理的身份开始工作。主要职责为:1,协助检查督促熊总交办工作的进度及完成情况。督促检查各部门工作计划的进度情况。2,在熊总的指导下,对公司各个业务部门业务进展情况进行调研,维护并保持公司各项业务工作顺畅的展开。3,在熊总的特别委派下,负责并投入到科智工厂的业务开发中。4,.配合并接受余总的工作指导,配合余总代表公司出席各类商务会谈及应酬。做好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从来公司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努力把自己融入到公司的整体氛围中来。抱着学习的态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严于律己,克尽职守,在熊总,余总的支持及同事的配合下,较为圆满的完成了所承担的任务。在思想和工作能力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为今后更好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面,我就这二个月的工作情况向公司作个简要汇报,以接受公司的评议。

一,主要的工作及完成情况:

(一),接受熊总的工作安排,深入了解了大化市场的基本情况,通过熊总和余总的指导和自我的学习,尽可能的熟悉了市场,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详细了解了大化一部各位业务员的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并与各位业务人员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在余总的指导下,学习了公司的采购及销售流程,协助完成<在绩效考核中引入市场信息收集细则>的工作。陪同熊总,余总参加了对公司的战略客户宏森的商务谈判及相关的应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较好的完成了公司赋予的与宏森周经理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协助余总完成了与宏森的长期供货合同的制定与签约。

(二),作为熊总的工作助手,代表公司做好曾凡明,余耀森等员工的思想工作。在思想认识,工作态度上同他们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对于工作及自身的一些想法和看法,鼓励并帮助他们改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促进他们更好的融入公司的整体氛围。

(三),在科智业务开发上,协助张光耀加强对两个新进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跟踪并指导科智业务部门的业务开发情况。在熊总提出希望我独自进行一些市场的业务开发后,不等不靠,即时以各种方式进行业务的开拓,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到一些潜在客户。

(四),配合余总出席了对兰化,巴德富等的招待活动;积极配合余总,黄伟贤处理运输,仓储和送货的问题;协助处理公司的运输车队的问题;接受公司的安排,实地拜访并处理了相应的客户投诉。

(五)较好的完成了公司和熊总布置的临时任务。如代表余总主持业务一部的周会;出席公司行政财务会议;去仓库了解和处理封样事宜;起草与小胡的协议等。

二,工作作风及纪律情况

(一)工作期间,积极学习并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没有出现重大的有损公司利益的不当行为.(二)在工作上不拖沓,工作态度扎实,做事条理清晰.三,个人存在的不足

(一),在本职工作中,在刚开始的时候有急躁冒进的思想.特别是在处理科智业务部门的问题上,方法上有欠考虑.太急于出成绩,而忽视了公司内部的团结与工作的程序问题.(二),对大化市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市场的走向的预判有待于更进一步的学习.(三),一些应酬上必要的礼仪需要加强学习,在个人的素质和修养上要进一步提升,在应酬的气氛把握上有待提高。.四,未来的工作展望与方向

(一),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亲身感受了熊总,余总的人格魅力,领导风范和工作艺术,使我受益匪浅。在未来的工作当中,从自身做起,以身做则,在思想上,觉悟上把自己放在公司的总经理助理的位置上,放在一个中层领导者的位置上来处理问题。做事以“务实”“认真”为出发点和基调,端正自己的工作作风,把工作先做在前头,先做好,才能更好的的完成公司交办的各项任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科智的业务工作是当前最主要,最重要的问题。业务开发的步子不能慢,更不能停。要有强烈的紧迫感,使命感。这关系着科智工厂能否在更短的时间里进一步的发展壮大,更是我能否在公司的业务部门立足的关键所在。以科智的业务开发为突破,以出色的业绩为后盾,逐步介入公司的整体业务管理范围,我才能不辜负公司和熊总对我的期许,才能更好的为公司的发展做贡献。

(三),在大化市场的学习上不能松懈,要培养对市场的敏感度.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工作态度,尽早的让自己成为公司在市场运作上的一股助力。协助公司抓好大化部业务员的管理和再提高的工作,针对在业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业务员进行沟通和帮助。当好公司的“好帮手”。

(四),公司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离不开行政,后勤,财务,仓库等各个部门的通力协作,做为公司的助理,在未来的工作中,要有善于发现问题,在公司的指导下,协调各个部门第一时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觉悟。防止和避免出现各个部门推诿卸责的情况,加强对各个部门的了解工作。

由于我进入公司的时间不长,对公司的了解还不够全面,深入,故以上的工作展望与方向难免有不完善的地方,希望公司予以指正,批评。

总之,经过二个月的试用期,我认为我能够积极,主动,熟练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能够积极全面的配合公司的要求开展工作,与同事也能够有着很好的配合和协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以期为公司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谢谢!

吴奇凌辞职报告 篇7

市委组织部:

经慎重考虑,本人决定辞去凤冈县委常委、凤冈县常务副县长职务,并辞去公职,特向组织提出辞职申请。主要原因有二:

再启程,再充电。作为一名组织培养多年的青年干部,本人带着“精忠报国”的理想和“鹰击长空”的梦想先后在武汉大学、国家教育部、新蒲新区、凤冈县工作。每到一处,本人均克己奉公、兢兢业业、发愤图强、努力学习。然随着经历的增加,阅历的增长,愈感本领恐慌。特别是在国家经济转型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新老经济形态交锋交融、市场需求倒逼经济结构性调整的时代,本人更加强烈地感受到自身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不足。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我希望在更加前沿的战线上挑战自我、充实能力,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个更加全面的人,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报跪乳之恩,行反哺之义。父母亲过去支边新疆,长年在野外工作以致落下病根。现双亲定居武汉且年迈多病,父亲于去年做完甲状腺瘤手术;母亲于今年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出院后生命又多次出现危急,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本人遥在遵义且工作繁忙,既未能亲临手术现场,也未能守孝病榻,每每深夜想起无不愧疚涕零。考虑再三,我打算在距父母较近的区域工作,“忠”“孝”可以兼顾。

遵义的这段工作经历十分宝贵,非常庆幸我将自己的青年时期最寶贵的五年时间献给了这片热土。这里的干部发扬“5+2”“白+黑”“雨+晴”的工作作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担当,特别能攻坚,特别能突破,特别有智慧,这里的群众特别朴实、特别勤劳、特别勇敢、特别真诚。在这里我深入了解了国情、社情、民情,积累了经济、行政、群众工作经验,深受教育,与干部和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诚挚感谢遵义的各位领导、同事和朋友给予本人的关怀、帮助和宽容。位卑不敢忘忧国,无论何时何地身居何位,我都将奋发有为,多做贡献!

【素材分析】在这篇辞职信中,吴奇凌对自己目前的状况有着清晰的认识:再充电是源于对自身的不满足。有人说已经是博士了还用得着充电吗?但是吴奇凌觉得随着社会的变化更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回报父母更是让人觉得孝心可嘉,基层公务员工作繁重,对父母的照顾少了让自己心中难安。吴奇凌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勇敢决定值得大家尊重。

职务犯罪 廉洁从业 报告 篇8

字数:2723 来源:当代学术论坛 2011年3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体制的转换,给许多企业带来了蓬勃生机。但与此同时,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职务犯罪案件也随之产生,一些企业的法人代表或负责人把国有资产当成一块蛋糕,利用职权为自己、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侵吞国有资产。如何规范国有企业改制,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党和政府、全社会都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笔者试根据近几年查处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职务犯罪案件,就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发案原因及预防措施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国企改制中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

1、犯罪环节相对集中。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职务犯罪主要集中在评估、认购、清产核资等几个环节。一些国有企业的法人代表(负责人)或管理人员趁国有企业清产核资之机,以权谋私,低价估算国有资产或虚报清算费用、债务,或以虚报呆滞款、虚增债务、虚报成本等手段,贪污、转移、隐匿国有资产。在国有资产认购环节中,一些购买者为了获取购买价格上的优惠,往往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拉拢腐蚀主管领导及相关人员。在评估环节中,有些企业的负责人为了谋取私利,故意与资产评估所串通,将国有固定资产进行低价评估,再以自己亲戚的名义与拍卖公司串通,伪造假的拍卖协议,将国有资产低价出售给自己,侵吞国有资产,或者出售给相关人,出卖国有企业利益,个人收受贿赂。

2、相互勾结,共同作案突出。从我市国有企业改制犯罪的现状看,在涉及挪用公款、贪污案中,多数为企业负责人与会计相互勾结,合谋,利用各自职务之便,协同作案,采取虚设往来等多种手段共同侵吞国有资产。

3、案件发现难度大。犯罪主体多为单位人、财、物的掌控者,有单位一把手,有部门负责人,也有财务人员。尤其是主要负责人和财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是“自己人”,各用其能,各得其利,形成利益上的共生共荣关系,外人很难知晓,一旦案发,即形成攻守同盟,案件较难突破。

二、国企改制中职务犯罪案件产生的原因

1、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法制观念弱化。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体制不断转轨,某些国有企业领导一味追求生产经营、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造成企业干部职工免疫力差。加上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干部职工思想上混乱和困惑,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升温,私欲膨胀。其次国有企业干部职工忽视法律法规的学习,造成从主要领导到中层干部,再到一般的工作人员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甚至全然不知,以至于不知不觉走上犯罪的道路。

2、受利益驱动,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金钱万能,物质至上”成为少数国企干部生活追求的准则,特别是在企业改制过程中,面对着金钱诱惑,有些人就会产生“近水楼台”的想法。再加之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人信奉“要办事情须花钱,不花钱办不成事”的观念,在这种微妙的金钱关系作用下,正常的国企改制程序被扭曲,“一些人通过各种非法手段攫取不义之财,侵吞国有资产,走上犯罪道路。

3、国企改制工作缺少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由于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制度管理、监督机制和财务管理上没有健全的机制,缺乏上下左右的监督网络,从而形成无人过问的真空地带。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财务制度,但制度没有落实,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人员素质低。或者有些领导严重违反财务制度,会计人员对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无力监督。在清产核资中,往往又以自查为主,财务审计多限于账面审计,不做核查,更不与往来单位进行账面核对,给一些企业转移、隐匿资产带来可乘之机。

4、用人机制不完善,权力过于集中。在选聘国有企业负责人时,有些主管部门追求短期效益,未能真正建立起上下结合、考核任用、竞争淘汰机制,使一些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不高的人走上企业领导岗位。有些国有企业领导“家长制”作风严重,在人、财、物管理方面,“一把手”说了算,在改制中往往是原先的一把手购买企业,因此他们习惯于把企业当成自己个人的企业,使个别人从一般的违法违纪走向犯罪。

三、国企改制中职务犯罪案件的预防措施

1、发挥检察职能,加强打击预防。应继续加大力度查处贪污、贿赂犯罪和渎职犯罪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以惩治犯罪。同时,通过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特别是查办案件,积极为国有企业挽回经济损失,把因各种违法犯罪造成的国有资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对办案中发现的对国有资产管理上的漏洞,应积极提出检察建议,帮助企业建章立制,增强企业负责人员、经营人员的法律意识、保护国有资产意识、风险意识、工作责任意识。

2、加强政治法律教育,着力打牢领导干部思想防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没有防线,一旦时机和条件成熟,腐败的思想便会产生腐败的行为。因此强化思想教育,使国家工作人员真正从思想上不想、不愿、不敢腐败,主动地远离职务犯罪,这是治本之策。应加强对政治及法律方面的教育,同时不断更新教育方法,充分发挥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基地的作用。要深入国有企业举办预防职务犯罪培训班,向国有企业干部职工讲授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如何发现和预防职务犯罪等法律知识。组织他们到看守所,劳改农场等地方接受震撼式的反面教育。同时要用先进廉政典型进行教育,使他们赶有目标,学有榜样,自觉地做到自省、自警、自重、自励。

3、建立和健全各项防范机制,堵塞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因此,只有建立和健全各项防范机制,才能全方位地防止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职务犯罪案件,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要规范改制工作,加强对改制企业的监督、管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责,加强对国有资产评估、运营及保值增值情况的监管。资产评估、审计、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改制中清产核资、财务审计、变更登记等方面的把关,对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依法予以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4、加强对企业领导的权力制约。要坚持和完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生活会等党内监督措施以及企务公开、民主管理等民主监督措施。对未改制的企业,应把好企业负责人的任命、聘用关,真正把德才兼优、懂管理、善经营的人用在重要岗位上,避免品行不端,没有企业管理经验的人混进企业充当负责人。已改制的企业要依法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由经理层组成的领导体制,做到权职分明、互相制约、各司其职。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成因分析

字数:3636 来源:商业文化

2011年12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 要: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暴露出的职务犯罪问题,不仅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打消国企改革积极性,激化了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因此,作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必须深入解剖国有企业滋生职务犯罪的源头性问题,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实效。

关键词:国有企业;职务犯罪

中图分类号:D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2-0019-02

一、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外部因素

(一)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权力失去制约。英国历史学家艾克顿也曾指出,“权力倾向于腐败,绝对的权力倾向于绝对的腐败”。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权力大致可以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两种。其中所有权是由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掌握,最终归属于全体人民。而经营权则由国有企业享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大多是由政府委派,其权力是建立在政治权力至上并以经济权力表现出来的一种权力。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就在于其最终所有者是人民,而人民不能亲自去行使监督权,只能是委托国家,国家在委托给政府和相关部门。而这些政府和部门并非真正的所有者,因此,其工作人员极易有以权谋私的行为。因此,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权力、义务失衡是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职务犯罪的原因之一。理论上我国《公司法》在权力制约上存在很大缺陷,尤其是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董事会行使决策权,加剧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权力失去制约现象的存在。实践中,股东大会和董、监事会的职权不能有效地得到落实。使得公司各机关之间,各部门之间缺乏权力制横,只是存在整个公司上下级之间的指挥与服从关系,而没有专门机关对行政机关的有效监督与制约。

(二)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打击力度不大。首先在立法方面,立法视野过窄,法制不健全。立法滞后和法律制度不健全是职务犯罪滋生重要的因素。在建国以后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法律理论研究滞后,立法技术不高。法律体系在一定程度表现为不足和不协调。特别是一些法律法规,于刚刚起步,许多条文直接搬用了国外的立法,存在不少漏洞和不足。行政法制建设不足,导致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缺乏明确的规范与程序制约而滥用权力。这就为有关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提供了可乘之机。有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法律尚未出台,对企业资产流失的责任追究缺乏一个可行性的操作规定。1997年3月修订的《刑法》虽对国有资产流失罪有规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明显不适应形势。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规定过于原则,在实践中难以运用。还有民主监督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使民主监督无法落实。惩处职务犯罪的刑事法律制定视野过窄,远不能够适应打击犯罪的形势需要。刑罚规定较为单调,一些职务犯罪只规定了主刑,却没有针对性地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附加刑,贪污贿赂等犯罪也缺乏罚金刑的规定;另外,贪污贿赂罪以确定的犯罪数额为标准设置法定刑不科学。其次在司法方面,相关部门对职务犯罪的纵容和打击力度不大,在客观上助长了职务犯罪的风气。职务犯罪查处的艰难性造成了检察机关对转制企业中职务犯罪打击力度的弱化。

二、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内部原因

(一)国企用人制度缺乏竞争机制。国有企业用人制度中主要有全员劳动合同制和聘任制两种。高级管理人员的聘用仍是通过主管提名、人事部门考察、组织讨论的方式决定,员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后,只要没有违反规定,都会按时享受相应待遇,缺乏必要的民主和监督程序。在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中,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方式没有深入推行。而传统制度明显缺乏竞争性、公开性、公平性,影响职工的积极性,导致被任用的干部获取权力之后,变本加厉,谋取私利,走上职务犯罪的道路。同时人员配置机制不科学,因人设岗,因事配人现象严重,工作岗位与个人能力对应原则没有充分体现,造成人才缺乏与人才浪费并存。

(二)财务管理机制的缺陷。对于国有企业管理者来讲,他们拥有较大的自主管理权,而财务监管和制约明显不够。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面对的是日趋严重的竞争。一些国有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断发展壮大,拉拢、腐蚀、甚至公款行贿。少数管理人员就可能借机转移国有资产,出现私分国有资产的犯罪行为。例如小金库就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存在缺陷的表现之一。小金库是指部分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团体为了小集体或者个人利益,违反国家规定和财务制度而自行设立的帐外游离资金。在国有企业管理中小金库普遍存在,多数企业实行两本账、多本帐,或者经营创收收入不入账等方法脱离财务监督,或者截留挪用各种经费,或者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虚列支出,或者把该收经费留在下属单位等等。小金库现象的存在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收支无序,财政管理机制不健全。

(三)企业监督约束机制的缺陷。多年来,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虽然对权力的监督制约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做了大量工作,也初步建立了监督方面相关制度,就其有效性而言却依然是个薄弱环节。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创新不够。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它要求企业领导层改变管理体制,建立各司其职、相对分权协调运转的制衡机制。目前,一些企业的决策机制、经营方式、管理模式并没有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改变多少,权力仍过度集中在个别人手里,花钱“一枝笔”、用人“一句话”等现象仍然存在,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未能形成应有的制衡关系,致使内部管理层之间的监督制约仍然乏力。

企业内部监督资源亟需整合。目前大多企业内部负有监督职责的部门不少,有监事会、纪检监察组织,还有审计、财务、法律事务等部门,但由于这些部门分属于不同的领导主体,监督资源分散,且这些监督部门由于体制、机制上的缺陷,监督职责交叉重叠,造成各监督机构分工不合理,互相配合差。有的问题多方面插手,有的事情又无人过问,这就使得企业内部管理流程中的过程控制有名无实,特别是自下而上的监督几乎流于形式。

三、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心理因素

(一)贪图享乐、恶性膨胀的个人主义因素。大多数职务犯罪者由于不能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权力,所以走上了职务犯罪道路。在国有企业中一些人刻意追求利益,内心贪婪。他们事业心不强,极力追求个人享乐,多数人因此染上黄、赌、毒等恶习,结果成为生理上的奴隶。这些人在靠个人收入无法维持玩乐花销之时,通过贪污为自己提供资金保障。还有些人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发生倾斜,盲目攀比,片面强调自我,不能很好地处理利益冲突,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他人、集体、国家的利益关系,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走上犯罪道路。

(二)心理失衡的错误心理。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现行社会分配制度导致地区差距、部门差距、级别差距、个人差距都较大。人们往往会产生相互攀比的心理。看到其他人工资、福利待遇、住房条件比自己好,心理不平衡,对金钱的占有欲也与日俱增。例如山东省青岛市某国有公司在企业干部职工积极筹备改制工作之际,公司总经理却在年近花甲不久即将离任之际将公司一套价值300余万元的进口设备,以低价卖给了外地某单位,将所得款80万元归个人所有。

(三)等价交换的错误权力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并强调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一个重点方面是:要看党员干部是否确立了正确的权力观。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等价交换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只能严格运用于经济生活领域。而一些领导人员错误的把原本是本职工作应该做好的事情,认为是自己付出太多,没有得到相当对等的报酬。与此同时,一些人大肆行贿,以换得自己所追求的利益,也助长了错误权力观的蔓延。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事关国家财产的安全,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而且在个别亏损和面临倒闭的国有企业中,贪污、贿赂犯罪横行,严重侵害职工的切身利益,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人民群众反响强烈。因此,研究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办法,最大限度的防止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发生,稳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中共辽阳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林喆,马长生,蔡雪冰.腐败犯罪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中国犯罪学研究会预防职务犯罪专业委员会.中国职务犯罪预防调查报告[R].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4,25.当前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字数:3024 来源:法学教育 2011年7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制步伐进一步加快。然而,在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由于国有企业在管理、监督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导致企业中的职务犯罪现象亦日趋严重。2007年以来,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检察院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案件28件32人,其中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涉嫌犯罪的案件13件17人,占立案总人数的 53%。在这 13件案件中,有12件案件构成了大要案,大要案比例达到了92%。这类犯罪的发生,不仅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阻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挫伤了职工改革积极性,而且激化了干群矛盾,影响了社会稳定。本文就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以及如何搞好国有企业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为国企服务谈几点看法。

一、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

1、犯罪数额明显增大,重特大案件频发,危害后果严重。上述案件中涉案数额在5万元以下的1人,5万元至10万元的5人,10万元至20万元的1人,20万元至50万元的5人,100万元以上的5人。且重特大案件频发,如2007年查处的九江某大型企业段某某等4人共同贪污100余万元案;2008年查处的某大型企业计量部经理史某某受贿40余万元案;2009年查处的某公司财务总监徐某某挪用公款450余万元案等。而这些案件引发的实际经济损失难以确切估算,造成的后果异常严重。

2、犯罪主体以中高层管理人员为主。近几年来所查处的此类经济案件中,涉嫌职务犯罪的人员均在领导岗位或关键岗位,具有职权性,不同程度地掌握着人、财、物的决策权和处置权。在被立案查办的17名犯罪嫌疑人中,有13人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占总人数的76%。

3、共同作案数量增多,窝案、串案多发。在办理的13件国有企业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中,共同作案8件,占立案总数的61.5%。如原九江某厂仅在2007就被查处了共同贪污案2件6人,涉案金额达100余万元。

4、犯罪手段复杂,呈现多样化,且具有投机性。从已查处的案件情况看,犯罪分子手段可谓五花八门,呈现多样化。有的是贪污或几人将小金库私分,使国家资产流失;有的采取用假发票套取现金的方式侵吞公款;有的是借采购、扩建虚增发生费用,造假达到贪污的目的等等。

二、国有企业职务犯罪产生的主要原因

1、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有章不循。有的国有企业现有管理制度较为陈旧,在各种管理上难免不出现漏洞,为犯罪分子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提供了便利条件;有的国有企业虽然也订立了各种制度,但落实不力,形同虚设。尤其是在企业一些重点部位、环节,如财务、采、供、销以及派驻机构的管理上比较混乱、松散、低效,甚至失控,给职务犯罪分子有隙可钻,有机可乘。

2、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思想教育,致使部分人员思想意识错位,没有真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的责权利日趋分明,有些企业的领导者只看重表面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人的思想教育,对只注重个人利益而忽视企业利益的思想,缺少行之有效的教育,法律意识更是淡薄。因此一些经营者世界观发生了偏移,放松了自身的思想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甚至恶性膨胀,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利用手中职权多捞钱财,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企业监管不力,权力过于集中。近年来,由于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经理作为企业的“一把手”,集经营、人、财、物等权力于一身,重大事项基本上一人说了算,导致事实上的权力失控,加上目前相当部分的国有企业没有权责配套制度和“一把手”监督制约机制,企业内部纪检、监察体制存在弊端,对企业经营者在经营中的违纪违法行为不能监督、不敢监督、不想监督,使腐败犯罪频频发生具有某些客观必然性。

4、打击力度不足。近年来,检察机关把查处国企职务犯罪当作是服务大局、促进国企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惩处了一批严重经济犯罪分子,但离人民群众的期望以及遏制犯罪的预期目标还是相去甚远。其原因一方面,一些企业领导和其上级主管部门对国企职务犯罪的查办与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之间的关系存在片面认识;另一方面,企业改制以后,犯罪主体、客体发生了变化,法律界线和标准模糊,给办案机关办案带来一定的困难,造成打击不力;此外,对职务犯罪量刑较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2007年以来,我院共接到法院对国企职务犯罪案件的有罪判决 17 人,其中判处缓刑的10人,免予刑事处罚的1人。犯罪成本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诱发了职务犯罪的发生。

三、预防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对策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一是要加强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明财会纪律,严格按照申请报批等有关制度和程序办事。加大对大额财务支出的审计和检查力度,提高运作透明度,对所投资的项目采取跟踪审计管理,确保企业投资决策民主、规范、科学;二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体制。要加强对权力相对集中的部位的防控制度建设,如项目采购、工程建设等,要实行定期公布、报告制度,坚决杜绝暗箱操作,防止权力滥用;三是要严把用人关。要采取公开择优竞聘、集体考核等方式严把用人关,加强对关键岗位的人员管理,实行定期岗位交流制度以及考察、考核、考试和持证上岗制度,防止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经营“腐败圈”,有效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

2、加强法制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国企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巩固建立起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一是要加强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廉政教育,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观念,消除犯罪的思想根源;二是要加强对国企人员的法律教育,增强企业全体人员的学法、守法、护法意识,对有职务犯罪苗头的人员,要有重点地开展警示教育,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三是检察机关以及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熟悉法律业务知识的优势,积极开展、举办预防国企职务犯罪知识讲座,采取以案示法、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揭露国企职务犯罪的危害性,宣传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成果,以增强国企工作人员的 “免疫力”。

3、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完善监督体系。一是强化内部监督。要落实厂务公开制度,充分发挥工会、职工代表大会和广大职工的民主监督作用以及企业内部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发现问题及时严肃处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强化外部监督,加强审计、工商、税务、监察等部门对企业的监督检查,纠正企业运行中的违规行为,对涉嫌违纪违法的要严肃查处,以保证企业规范、有序运行。

4、切实加大国企职务犯罪的查处、打击力度。一是要全面掌握、收集该类犯罪涉案的各个领域、环节的信息,及时发现、挖掘、遏制犯罪的发生;二是抓住典型,严肃查处社会影响恶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严重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大案要案;三是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加大宣传力度,以打出声威,形成依法严厉惩治职务犯罪的高压态势,做到查一案,教育一片,充分发挥反腐败斗争的整体功效,减少国企职务犯罪的发生。

(作者通讯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人民检察院,江西九江332005)

浅议预防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主要措施

字数:2644 来源:管理观察

2010年25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 要: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既有思想意识方面的原因,也有制度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问题。要加强教育、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和加强实践;同时构筑两道防线、建立两个机制,规范企业经营权利行为, 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本文就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预防职务犯罪进行浅谈。

关键词:国有企业 预防职务犯罪 主要措施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充分阐述了反腐败的重要性,国有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是整个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一开通,当日即引来1920万次的点击,引发“塞车效应”。首月收到13800件举报,其中举报中层管理人员占45%,部分案情还相当严重,其犯罪的本质特征大多是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玩忽职守等等。而且在产业规模较大的中型以上企业职务犯罪呈上升趋势,并由此造成一些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出现亏损,甚至破产,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我们的社会更加丰富多彩;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物质利益的诱惑、人际关系的复杂、价值观念等因素,也是任何时期都不可比拟的。企业的职务犯罪是由这些方面的综合因素构成的。因此“预防”工作,应从广泛性和针对性两个方面加以认识,采取措施。

一、从广泛性的预防措施看,主要是加强教育、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和加强实践

(1)教育

不论哪个方面的预防工作,都是从教育开始的,重点在四个方面坚定思想观念:一是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二是自觉加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的道德修养;三是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四是坚持依法办事,按照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从事工作,办理业务。

(2)制度

对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来说,企业应不断地健全和完善议事、决策制度,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制度;届中和离任审计制度;单位年审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以及实行厂务公开等一系列制度。作为国有企业,关键要狠抓制度的执行,必须运用监督机制,切实有效的措施是认真落实厂务公开和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开展效能监察。

(3)责任

不明确责任,工作的落实就无从抓起,工作过程中出现疏漏,也无法准确弥补。领导干部自身廉洁自律的意识和抓廉政主体意识共同提高,才能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做到与业务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才有实际意义,从而在“预防”工作上体现实际效果。

(4)实践

职务犯罪的构成原因比较复杂,同时又具有犯罪领域广泛化,犯罪分子低龄化,犯罪活动复杂化、智能化等特点。经过不断探索,虽然初步形成了思想预防、系统预防和重点预防等相应措施。但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中,还要注意大胆实践,加强调查研究、扎实理论研究、加强预防职务犯罪立法等方面相结合,不断开拓创新,实现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新发展。

二、从针对性预防措施看,要结合企业实际,重点构筑两道防线、建立两个机制

(1)深化宣传教育,构筑思想道德防线

坚持教育为先,疏导并举,着力提高企业预防职务犯罪的整体意识,企业应坚持不懈地抓好四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加强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的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拒腐防变意识和能力。二是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使领导干部在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在方法上,广泛深入调查研究,找出普遍性问题,采取公开教育与典型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要区分层次,因人而教、因事而教、因时而教,注意教育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2)规范权力运用,构筑制度防线

制度是从源头上消除滥用权力的条件和土壤,实行有效监督的根本保证,特别是权力的授予、运作、决策、执行等环节,制定严密的程序,抓制度的细化、量化,使制度约束涵盖权力行使的各个方面,结合企业经营和管理,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范围、工作流程,并与运行监控相衔接,把监督融入具体业务,以达到充分发挥制度的治本堵源作用的目的。

(3)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

制度要靠人来制定,机制要靠人来执行。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要坚决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坚决遏制“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腐败现象,关键的措施是用好人。因此,必须坚持从改革入手,加大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构建协调高效的聚才、选才、育才、用才的工作机制,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的环境,畅通各类人才的成长通道,引导职工立足岗位不断成长。要进一步完善吸引、凝聚人才的激励机制,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待遇与事业激励有机结合起来,引导职工从“要我成才”转变为“我要成才”,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各类人才共谋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

(4)建立完善的企业运行机制

在国有企业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人员配置不合理,工作程序不严谨、不规范,权力运用缺乏有力的监督等现象,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下大力量健全完善从决策到执行等环节的各项制度,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整体工作运行机制,从根本上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运行机制。

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监督约束机制,加强源头治理,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一是确立监督机制的基本框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要按照内审的规定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财务合规审计,严格落实审计监督。

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防患于未然,是国有企业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的有效途径,是保障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措施。从这个意义上讲,“预防”就是“源头治腐”,它犹如一把金钥匙,开启了反腐败斗争的胜利之门。◆

参考文献:

【1】王建超;职务犯罪初查制度研究 2008

【2】朱孝清;职务犯罪侦查学 2004

作者简介:潘红霞(1964-),女,中共党员、政工师、政工处主管,从事企业管理研究方向。

浅析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原因及防范建议

字数:3244 来源:管理观察

2010年28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 要:国有企业职务犯罪呈高发、多发态势,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放权让利”和产权所有者缺位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对企业经营者权力的高度集中是国企改革无法很好地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直接反映。要从根本上防范国企职务犯罪,就必须进行必要的权力制约,在实现权力制约的过程中,制度的执行力与领导干部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两方面因素至关重要。

关键词:国企 职务犯罪 防范 权力制约 制度执行力

1.综述

中国古人有句话:“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纣为帝王,足以乱天下。”意思是说,即使像尧这样贤明的人,假如他是个普通老百姓,手里没有权力,也管不了几个人,干不了什么太大的好事;但是像商纣王这样品行不端的人,一旦当了帝王,手中有了无限的权力,就可以把天下搞得大乱。古人这句话,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权力的两重性,没有权力,好人也很难干出好事;有了权力,坏人就可以干出很多坏事。从古至今,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都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

近年来,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案件不断被揭露出来,而且案件呈高发的趋势,从原国家电网总经理高严到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原总经理、董事长李培英,从“每月交际费120万”的原中石化公司总经理、董事长陈同海到引发“核爆炸”的中纪委委员、中核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康日新,涉案人数越来越多,涉案金额越来越大。从这一系列发生在国企高管群体中的大案要案观察,再次说明了国企的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职务犯罪现象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国有企业也渐渐成为腐败多发高发的重灾区。这又让人们不得不问:国有企业怎么了,根治国企腐败的出路何在?。

2.分析国企职务犯罪高发的原因

(1)随着国家“放权让利”的国企改革推进,出现管理的暂时真空——政府对国企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权有所减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又显得滞后,导致国企呈多头管理又无人负责的局面;

(2)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弱化了对国企管理者的监督,使得企业经营者能够运用其掌握的决策权,以侵害所有者权益为代价来实现个人或小集体利益的最大化——如国企管理层擅自为自己提薪,对工程招标、采购进行“变相指定”等等。

但笔者认为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国企处于国民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地位,没有或者说无法引入市场竞争,客观上造成了企业内部依然存在类似政府部门的所谓行政审批权。而且,国企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是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石,每年巨大的投入使国企的“掌门人”腰杆从来都是硬的,特别是“一把手”的权力能量惊人,这就是问题的核心。2009年底至今,已先后有多位民航高官要员落马,包括民航局原副局长宇仁录、民航局华北局原局长黄登科、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张志忠、发改委民航处原处长匡新等。这些人腐败案发,大半与“航线时刻”审批有关。在这些案例中,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的两任董事长先后落马,已经将国企制度上的缺陷显露无疑了。

在很多国有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往往是一人兼,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往往掌握在一个人手里,即便管理者的权力有所分解,但往往也是管理者一个人说了算,分出去的权力实际上也掌握在管理者手中,因为名义上享有这些分出去权力的人并没有机会、没有条件甚至不敢行使自己的权力,特别是监督权。看一看我们的国有企业,有副经理不服从经理的吗,有监事会主席监督经理的吗?有纪委书记监督党委书记的吗?从上述被挖出来的“蛀虫”可以看出,在国企腐败的高危人群中,总是不同层面的“一把手”捷足先登,一再夺冠,屡屡创下贪腐重量级的惊天纪录。国有企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一方面在容易引入竞争的领域实现了“国退民进”,但造成了相当大规模的下岗职工;另一方面,在一些自然垄断领域,不但没能引入竞争,反而出现了“国进民退”的情况,通过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地位,同时为了解决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又衍生出一大批依附主业的关联行业,近期甚至出现了国企收购上游供应商龙头企业,形成行业“超级航空母舰”的现象,国企在世界500强的位子也不断攀升。而这种由政府自上而下主导实施的改革方式,实际上是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行政手段推进市场取向的企业改革,具有明显的非法治性、非程序性、非透明性、非规范性的“人治”因素,加上改革方案与改革政策存在漏洞以及政治体制对官员(包括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监督机制与监督力度严重不到位,就为少数人以改革的名义钻空子、暗箱操作、通过合法的或非法的形势大肆鲸吞国有资产大开方便之门,从而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以通过种种腐败行为化公为私为主要特征的“隐形私有化”。而实现这种“私有化”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更加集中、更加庞大的权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长此以往,国有企业有演变成个人的企业、“利益共同体”的“提款机”的危险。国有企业权力的高度集中而得不到有效的制衡是国有企业发生严重腐败问题的根源。

3.解决国有企业职务犯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七点着手预防:

(1)必须保证国有企业是国家的而不是个人或某个利益团体的,政府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从干部配置上建立企业内部权力制约机制。明确领导体制和工作职责,实行党政负责人分设,定期轮换制度。行政主要负责人对业务方面工作负总责,党委书记是反腐倡廉建设“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业务工作进行监督。在主要干部的使用上要特别重视“裸官”现象。

(2)要用严厉、刚性的制度规范企业的权力运作,规范企业内部用人机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如果没有经过集体讨论的决策,一经查实,不论是否已造成损失,都将对党政一把手同时问责。严格执行中央“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让国企领导人员的责、权、利充分对等。

(3)试行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地方政府派出机制,实行纪委书记垂直管理,纪检监察干部对纪委书记负责的机制,对企业的运作实施全方位监督,切实发挥好纪检监察组织“影子”和“眼睛”的作用,有时宁可牺牲效率,也要注重公平。

(4)应加强和改进上级巡视工作,健全巡视工作领导机制,选好、配强巡视干部,完善巡视方式和内容,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5)强化财务审计监督。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必须做到逢离必审,在企业内部依法公开审计结果,注重结果运用,实施国企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6)坚持并完善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三重一大”事项必须向职工代表大会通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提请职工代表大会表决。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并由职工代表进行民主评议。

(7)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坚持制度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国企各级领导人员,尤其是主要领导学习计划和考核目标,由上级派出的纪检监察机构负责实施,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是否达标纳入上级对干部提拔任用的考核。

结束语

笔者以为,国企如何走出目前“前腐后继”的怪圈,无论是从当下严峻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分析,还是从长远的反腐败斗争目标要求考虑,必须切实走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轨道。但就目前林林种种的制度而言,最重要的还是提高制度的有效执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纪委五次会议上强调要“建设科学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实效”。胡锦涛总书记还在会上强调,要建成包括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制度、预防制度和惩治制度在内的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着力在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中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

当前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对策

字数:1763 来源:法学教育 2009年9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国企工作人员钻在新的体制转换过程中管理监督等方面存在弊端的空子,大肆进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严重阻碍了国企改革发展的进程,激化了干群矛盾,影响企业安定和社会政治稳定,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一、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特点

从查办的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案件的情况来看,国企职务犯罪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犯罪主体中,厂长、所长、经理等“一把手”居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一把手”掌管人、财、物的职权越发集中。一些人不学习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个人权力膨胀,滋生对金钱美色的贪欲,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因而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考验,走上犯罪的道路。

2、犯罪手段多样。国有企业人员犯罪手段不限于往常的虚报冒领、侵吞截留、收受钱物上,而是花样翻新,向智能化、隐蔽性、复杂性发展,有的趁企业改制、重组、联营、兼并、租赁、承包之机,采取种种手段进行职务犯罪活动。

3、内外勾结,窝案串案多。有的国企领导人员与会计、出纳或营销人员相配合,有的与外单位人员互相勾结共同犯罪,往往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查一大串。

4、犯罪数额巨大,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有的国企领导人员以权谋私,疯狂聚敛不义之财,使企业经营困难加剧,甚至濒临破产倒闭,企业内部矛盾激化,职工收入下降,成为引发社会波动的因素。

二、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应策

针对上述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特点,笔者认为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预防和减少国企人员职务犯罪的发生

1、加强对国企人员的思想教育

预防国有企业职务犯罪,首要的是要抓好国企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加强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强化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反腐防线。

2、强化对国企人员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国有企业人员职务犯罪的根本原因是对其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防止权力滥用,以铲除职务犯罪的土壤和条件。通过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保证企业依法经营,廉洁经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落实好民主集中制,加强对国企法人代表的监督,防止重大事项、重大开支一人说了算,通过企业决策监督机制,促进企业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3、加大打击国企人员职务犯罪力度

严厉打击国有企业人员的职务犯罪,可以增强法律的威慑作用,为国企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当前要重点查办发生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的犯罪案件,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中,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侵吞国有资金产权的犯罪案件;“富了方丈穷了庙”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企业在出售中,渎职破产、隐藏、转移、变卖企业资产的犯罪案件。通过查办此类犯罪案件,消除侵企蛀虫,维护国有企业内部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稳定职工的思想情绪,激发和促进职工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为加快企业改组改制进程创造良好的条件。

4、充分发挥检察机关预防国企职务犯罪的职能作用

预防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人员的职务犯罪是新形势下检察机关面临的一项新任务。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同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建立联系配合工作机制,经常深入国企了解情况,推进预防网络建设,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形成检企共同预防的合力;二是针对国企人员犯罪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检察机关和国有企业主管部门共同开展前瞻性的调查分析,提出预防对策,及时予以警示,防范于萌芽之中;三是结合办案,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检察建议,帮助企业建章立制,堵塞管理漏洞,构筑制度防线;四是深入企业宣传法制,以案讲法、以案论法、以案释法,增强国企人员的法律意识,深刻认识职务犯罪的危害性和严重后果,提高自身预防犯罪的“免疫力”。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及其预防

字数:2265 来源:现代企业 2008年6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的支柱。近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在艰难曲折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各种严重的职务犯罪问题。严酷的现实足以证明,预防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职务犯罪,已成为党、国家与纪检监察部门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一、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心理特征

1.追求享乐的心理。一些企业领导干部常常处于金钱、人情、关系和灯红酒绿的包围中,置党纪国法于不顾,挖空心思,追求享乐,从小吃小喝到大吃大喝,从接受礼物到巨额敛财,从心理蜕变到权力演变,从权力演变到权钱、权色交易,最后深陷泥潭。

2.“低酬重压”的心理。一些效益较好的企业,领导干部认为,企业效益好主要是自己的功劳,而自己工资待遇低,风险压力大,与付出的劳动报酬不相称,心理不平衡,诱发以权谋私,惟利是图。

3.侥幸冒险的心理。一些企业领导干部冒着被严肃查处的巨大风险,违纪违法的获益,远高于代价成本,并自认为被查处的可能性较小,从而有恃无恐,或认为即使被查处,失去的利益也远低于其违纪违法的获益。同时,因企业体制机制等原因,与其他领域相比,企业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具有更强更易的操作性,从而导致其大肆贪污受贿。

4.盲目攀比的心理。一些企业领导干部活动领域、环境的诱惑力极强,意志稍不坚定,就会在花花世界里迷失方向。认为面对“大款”,自己若小气寒酸,就没面子,于是热衷于讲气派,盲目攀比,导致经济腐败,一步步滑向深渊。

5.权力补偿的心理。也叫59岁现象。有的企业领导干部,一想到快要退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滋生了强烈的“不捞白不捞”的权力补偿心理,不顾一切,大捞一把,结果葬送了自己。

二、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

1.忽视政治理论学习,价值观严重扭曲,是导致企业职务犯罪的基础性主因。一些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严重扭曲:党的宗旨被以权谋私所取代,党性原则被重利轻义所取代,私欲恶性膨胀,把党组织和职工群众给予的权力当成索取私利的筹码,为追求金钱享受,严重蜕化变质。他们趁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时机和体制机制漏洞,以权谋私,肆无忌惮,侵吞国有资产和企业及职工利益,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2.党组织核心职能弱化,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是导致企业职务犯罪的体制性主因。由于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过程中,加之厂长经理负责制赋予企业经营者生产经营指挥中心的地位,“负责制”成了“家长制”,致使国企“私营化”,权力过分集中,一人说了算。企业党委被放置一边,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党组织难以有效参与,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难以有效发挥,监督制约更是显得软弱无力。企业虽设有纪检、工会、审计等部门,但其监督机构的从属依附性,决定了其监督与制约的难度极大,甚至不大可能。所以,一些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凌驾于企业党组织之上,大权独揽,为所欲为、贪污受贿、徇私枉法、买官卖官、以权谋私等问题比较突出,各类重大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令人触目惊心。

3.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和社会不良风气,是导致企业职务犯罪的客观性主因。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一些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受“一切向钱看”的思潮影响,私欲极度膨胀,奉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信条,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索贿受贿,侵吞国有资产和职工利益,成为金钱的俘虏和人民的罪人。

4.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奇缺,是导致企业职务犯罪的法制性主因。有的企业领导干部长期不学法、不懂法;更有甚者,藐视法律,明知“伸手必被捉”,但自认为手段隐蔽,无法查出,无所顾忌,胆大妄为,从而导致严重职务犯罪。

三、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和防范企业职务犯罪,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客观和现实的看,比较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是抓紧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积极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加大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力度。随着企业改革大环境的改善,党组织要以此切入点,依法依纪进入企业决策层,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凡属于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都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不准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群众路线,建立和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监督制度,促使领导干部主动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

2.要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注重建立牢固的思想防线。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党委工作总体部署和中心组学习之中,充分发挥企业媒体和重大案件的教育作用,学法守法,增强免疫力和自觉性。

3.要切实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有效防止权力滥用。特别要重点加强对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重点环节、重点部位的监督。要深入研究探索、充分发挥纪检、工会、职代会监督的作用,切实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把监督落到实处。同时,企业纪检监察部门,要深入研究职务犯罪和预防的规律,不断探索总结,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从体制和制度的改革中找对策、想办法、提建议,全方位的遏制和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中冶陕西重工设备有限公司)

国有企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浅析

字数:2400 来源: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0年5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国有企业大多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手握人、财、物大权,一些身居重要部门的少数腐败分子利用职务便利,大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败坏了党风,破坏了法治公正的原则,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如何做好国有企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需要我们深入分析研究。

关键词:国有企业 预防职务犯罪 研究

一、国有企业预防职务犯罪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预防职务犯罪是企业加强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国有企业多为垄断企业,特权享受,个别领导出门比车子,进门比房子,仗权施威,自以为是,官气十足,目无群众,败坏党风,损坏了国家的形象,在群众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因此,权力必须置于一定的监督制约之中,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腐败就会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影响企业效益,严重的会使企业破产倒闭,只有加大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对不能正确使用权力的坚决进行纠正,才能保证企业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履行国企职责,良性发展。

2、预防职务犯罪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给领导干部权力运用的监督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也不可避免地诱发一些领导干部的负面行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利用手中权力谋取个人好处,搞权钱交易,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二是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各项法规配套不完善,出现漏洞和薄弱环节,使部分领导干部出现吃、拿、卡、要现象。三是部分干部没有加强自身的学习改造,特权享受。四是玩权渎职,重大问题不研究,拍脑袋决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权力必须置于一定的监督和制约之中,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只有加大对领导干部监督的力度,才能保证领导干部按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正确行使职权。

3、在监督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国家在加强领导干部监督方面出台了许多规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一是被监督者的意识差,主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不够,不少领导干部长期处于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不了,下级不能监督的状态中。二是对组织的监督不到位。有些领导往往以“组织决定,集体负责”作为群体违纪,玩忽职守的挡箭牌,造成责任难追究。三是监督制度不完善,漏洞较多,治标的多,治本的少;还有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责任追究不到位,助长了腐败分子。以上等等问题的存在造成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乏力,甚至于监督形同虚设。

二、国有企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有效途径

预防职务犯罪,首先是教育,其次是完善制度,第三是制度执行的监督。

1、抓好党风廉政教育是预防职务犯罪的根本。党风廉政教育是抓好党风廉政工作的基础,是提高廉洁意识的有效途径,部分领导干部由于长期放松学习,思想上逐渐滑坡,物质追求欲望上升,走上了腐败的道路,因此,做好党风廉政教育是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基础,是做好预防职务犯罪的根本,只有坚持不懈的抓好党风廉政教育,才能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因此,要加强学习教育,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同时对管钱、管物等重要岗位的人员也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增强明辨是非,遵纪守法的能力。

2、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是预防职务犯罪的根本保证。国有企业要建立相应的现代企业监督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党内监督、部门监督、民主监督等企业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

一是突出监督重点,切实加强党内监督。企业内部监督的重点是企业领导干部,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在当前国有企业转型、现代企业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一把手”的权力高度集中。因此,对“一把手”的监督,成为重中之重,加强对“一把手”权力的制约,避免专权独断,滥用职权;加强党内监督,要体现党对企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保证和监督作用,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加强领导班子成员间的监督,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实行集体决策。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制度是规范人们行为,预防、惩治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的有力武器。完善制度,充分发挥其在反腐倡廉中的威慑作用,可以使具有良好作风的党员干部充分做好事,既“干事”又“干净”,有了好的制度还不够,制度建设的关键在于抓好落实,使制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企业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适合本单位的配套制度,抓好落实工作。

三是整合监督资源,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民主监督,在企业深入落实厂务公开制度,凡是涉及企业发展的重大改革方案、重大经营管理措施,重大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以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都要通过不同的渠道公开,让职工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关口前移,整合监督资源,实施权力运作全过程的监督,对企业经营活动,通过效能监察、专项审计、廉政检查职工代表巡视等多种形式,进行监督。在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提高管理水平。

四是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是预防职务犯罪的根本保证。一些腐败违法案件频发、高发屡禁不止,除了制度的不完善、监督不到位外,与打击腐败现象的力度有很大关系。一些企业在出现问题后总认为家丑不可外扬,怕影响企业的形象,影响单位评先,而有意护短,使得腐败分子更加有恃无恐,胆子越来越大。所以,在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中不仅要加强教育和监督,还必须严格执纪,做到有案必查,违纪必纠,加大对违纪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使腐败分子在党纪国法这条高压线前望而生畏,使其不愿为,不能为,不敢为。只要坚持原则,敢于依法依纪办案,使职工群众能亲眼看到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量,让腐败分子真正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企业就会形成良好的反腐环境。

(责任编辑:刘璐)

国有企业预防职务犯罪—职工的对策

字数:3408 来源:法学教育 2011年8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 要:社会心理与人的情感、认知、基本态度以及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产生职务犯罪的重要因素。国有企业员工中存在着三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即“旁观者效应”、“破窗效应”、“木桶效应”,针对这三种效应应当采取适当的对策来控制职务犯罪的发生:培养职工的社会责任感,建立民主公开机制,引导员工参与公共事务,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加强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制度,加强防范,堵塞犯罪漏洞,及时对不良行为进行有效的制止,防止产生示范效应,全面收集员工信息,定期开展道德风险排查,双管齐下,对薄弱员工控管与提升双结合。

关键词:国有企业员工;社会心理;预防职务犯罪对策

在我国,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严重程度仅次于金融系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经历了破产、重组、改制等诸多阵痛,国有企业在传统的管理模式被打破,新的管理模式又未成熟的特定时期,的确存在太多的真空地带、软基地带,内部管理的无序加上社会逐利大气候的影响,职务犯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2010年12月30日,被称为“民间反腐败第一律师”的陕西蓝田籍人王荣利发布《2010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在其所收集的150件企业家犯罪案件中,国有企业企业家64位,其报告显示人均贪污受贿近千万[1]。然而,这只是对领导群体的关注。

在以往的国有企业预防职务犯罪研究和国有企业预防职务犯罪的实践中,往往偏重于对领导群体的分析和防范,而对员工群体研究不足。我们认为,国有企业员工在预防职务犯罪活动中,有着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其预防职务犯罪积极价值的一面,即对职务犯罪有主动预防的一面。二是其滋生职务犯罪消极的一面,即由于主客观因素可能诱发其职务犯罪,需要加以预防。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要研究一定的社会中人的外显行为的规律性,必须要以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因为社会心理与人的情感、认知、基本态度以及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是人们产生行为的重要原因和内动力[2]。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教授就曾指出:“从心理活动的层次上来把握一定社会条件下腐败行为的产生和特征,不仅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剖析各种腐败行为和现象。而且有利于人们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防范和治理这种弊病。”[3]

本文试图以国有企业员工为本体,从几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解析职务犯罪的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策略。

一、旁观者效应—提高员工的社会责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旁观者效应指的是,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具体地讲,就是当单个个体独立面对一个事项时,其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就是责任扩散。即个体不清楚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帮助人的责任被扩散到每个旁观者身上,这样每一个人都减少了帮助的责任,容易造成等待别人去帮助或互相推诿的情况。第二个原因是害怕举止失措。在单个人时,他可以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但由于其他人的在场,他会比较冷静,观察一下其他人的反应,以免言行不合时宜而受到嘲笑。

国有企业员工由于文化程度相对不高,过于关注自身的利益而忽视公共利益,缺乏民主意识,因而旁观者效应这一社会心理现象更显突出。由于员工这种心理的存在往往会产生这样的局面。一是认识不到自己的责任,对腐败行为视而不见,缺乏监督;二是面对权力对自身权益的侵害,很多人放弃了判断与抗争的机会。“都希望战胜邪恶,大众受益,但都不愿出头,毕竟代价是自己的”,美国社会学家奥尔森将此总结为“搭便车困境”。私利的考量,最终让集体走向了沉默。

英国政治学家柏克说:“恶人得胜的唯一条件就是好人袖手旁观”。马丁•路德•金也说:“社会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

所以说,旁观者效应这一社会心态是导致国有企业中正义感缺失,群众监督乏力,权力不受监督,腐败多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旁观者效应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心理是可以通过引导加以改进的。通过对这一社会心理效应的削弱,将消极心理转化为积极心态,激发员工的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将会对预防国有企业职务犯罪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

一是培养职工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认识到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二是建立民主公开机制,引导员工参与公共事务。通过员工对企业的公共事务的参与决策,来制约权力,防止权力的滥用。

三是加强法制教育,让员工认识到腐败的危害,认识到腐败所造成的损失最终损害的是自己的利益。让员工正确区分违法犯罪行为,正确对待每次独立的判断与抗争的机会,敢于对侵害自己权利的行为说不,敢于举报违法犯罪行为,从而使腐败行为无处藏身。

四是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其内容包括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企业形象、企业制度。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适功能[4]。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强化团体意识,使企业员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员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从而真正把企业利益与自己的责任连为一体,并为之奋斗。

二、破窗理论—对不良行为的及时修补与矫正,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Break Pane Law)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破窗”效应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环境可以给人们心理造成暗示性或诱导性影响的认识,负面的环境暗示如不加以及时扭转,可能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一个小的错误如果得不到制止和纠正,就会鼓励其它人犯同样的错误甚至更多的人去犯更大的错误,同样从众心理和麻木不仁也是对社会秩序和管理秩序的破坏。

目前,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改制不彻底,“换汤不换药”,企业内部管理体制陈旧落后,尚未真正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有的甚至董事长一人当家,法人治理变成空谈,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相适应,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现代企业制度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各种规章管理制度不科学、不完善,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制度层面的“破窗”。由于这个制度层面的“破窗”造成的无序会诱发员工个体的不良行为,如有的利用岗位职责形成的便利条件吃拿卡要;有的利用采购特权收受回扣,采购质次价高产品;有的利用所掌握的资源体外循环,经营同类业务;有的利用销售产品机会挪用或侵吞货款等。这种职工个体的不良行为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又会产生新的“破窗”,既会对本人产生纵容,也会对他人产生暗示,从而导致违法行为范围的蔓延和程度的加深。

“破窗效应”也是导致集体腐败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个无序的混乱的状态诱发大家的不良动机,一个不良的行为会导致许多人纷纷仿效。

针对这一特定的社会心理,一是要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制度,加强防范,堵塞犯罪漏洞。

破窗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启示执法机关和相关机构等注意改善那些具有诱导犯罪和有利于犯罪实施的外部环境,通过切断特定的环境与某些犯罪之间的激发性链条,来有效地防控某些在特定环境中容易发生的犯罪或利用特定的环境进行的犯罪[5]。目前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中,首先需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善过去制度缺失、管理松散、运作不规范的局面,消灭犯罪的漏洞和机会。

二是要及时对不良行为进行有效的制止,防止产生示范效应。

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因此对企业员工发生的“小奸小恶”行为,管理者要引起充分的重视,适当的时候要严肃处理,这样才能防止有人效仿,积重难返,不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就可能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因此、对于企业中已经发生的职务犯罪行为,一定不能患得患失,姑息迁就。国有企业应当与检察机关建立起预防职务犯罪联席机制和犯罪线索移送机制。对违规法法行为要开展引导和规制;对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检察机关查处,以儆效尤。

三、木桶效应—对易发职务犯罪的薄弱群体进行管理提升

木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指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因为长的木板再长也没有用,水的界面是与最短的木板平齐的。

木桶效应既指企业各生产流程、管理环节的薄弱之处,也指各员工群体中单个个体的强弱引发的不足和问题。木桶原理指出,在一个团队里,决定这个团队战斗力强弱的不是那个能力最强、表现最好的人,而恰恰是那个能力最弱、表现最差的落后者。因为,最短的木板在对最长的木板起着限制和制约作用,决定了这个团队的战斗力,影响了这个团队的综合实力。在国有企业中,由于员工各自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有差异,因而决定了他们在面对利益诱惑把持力的强弱。薄弱的员工容易产生犯罪。因此加强对薄弱员工的提升和控制,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是要全面收集员工信息,定期开展道德风险排查。利用计算机建立起企业员工个人情况信息库,对其思想、生活、兴趣、交往、经济状况等进行全面跟踪、评估。根据企业经营范围和岗位特性确定员工异常行为监控点。在此基础上对员工进行分类定级,对低级段的员工实行预警制。

二是双管齐下,对薄弱员工控管与提升双结合。对于道德品质低下,私心较重的员工,或在一定时期出现经济窘境、交往人群不正常、好逸恶劳,追求高消费与收入不协调的人员,要及时采取心理疏导、诫勉谈话、调离关键岗位等管理措施。同时,对薄弱员工不能仅仅只是被动监控,更要主动进行个体分析,寻找提升个人素质的措施,对“短板“进行加长。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切实提高员工遵纪守法、合规操作的自觉性,从而防止可能出现的犯罪。

注释:

[1]《2010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国企人均贪近千万》http://business.sohu.com/20110104/n278671247.shtml

[2]朱小宁、高小露《权力腐败行为的社会心理透视》,《江汉论坛》2003年第4期

[3]王沪宁《反腐败—中国的实验》三环出版社 1990年版,第78页

[4]《企业文化》 刘光明编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5]李本森《破窗理论与美国的犯罪控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第108页

(作者通讯地址:湖北省荆门市人民检察院,湖北 荆门 448001)

预防国有企业职务犯罪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字数:3154 来源:经济师 2008年2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 要: 当前,国企改制已进入攻坚阶段,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有加剧的现象。国有企业职 务犯罪对企业的危害性特大,严重破坏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稳定发展,轻则造成国有资产大 量流失,重则影响社会安定,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文章通过对国有企业职务犯 罪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原因对预防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 职务犯罪 预防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2-089-02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当前,国企改 制已进入攻坚阶段,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有加剧的现象。北京市检察机关的有关资料显示,当前国 企中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数量出现了“四个”不断上升。突出表现为:案件数量不断上升,从5年前的169件增加到2002年的242件;企业“一把手”犯罪的数量不断上升;超过百万 元的大案不断上升;犯罪造成的损失不断上升,从5年前的不足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7亿元。这说明,作为腐败的极端形式的职务犯罪,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中 的一颗毒瘤,它极大的损害社会正义,破坏着经济的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国有企业职务犯 罪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原因找出预防方

法,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国有企业职务犯罪产生原因的多层面分析

犯罪学认为,犯罪的原因是多元的。国有企业职务犯罪作为犯罪的一种形式,其发生是 有着深刻的历史、社会根源和自身原因。主要表现

在:

(一)国有企业职务犯罪产生的历史原因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官僚主义的腐朽思想及钱、权这两个封建等级社会所极度崇尚的东 西被现今社会的部分人所“继承”下来。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则表现为对权力的崇拜 和对金钱的贪婪,直接导致了一部分国有企业公职人员目无法律,走向犯罪道路,从检察机 关所查处的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案件来看,很多犯罪人都具有严重的官僚主义思想。

(二)国有企业职务犯罪产生的社会原因

1.权力失控是国有企业职务犯罪产生的重要原因。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 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英国历史学家艾克顿也曾指出,“权力倾向于腐败。绝对的权力倾 向于绝对的腐败。”历史实践表明,当具体的公共权力偏离了法律规范的轨道,被用来服务 于个人或小集体的意志和利益时,权力通常就处于同授权人整体的意志和利益相冲突的状态。这时,权力蜕变为个别人实现私欲的手段,成为被滥用的力量。近年来,国企职务犯罪高 比例发生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所固有的潜在矛盾的现实反映。在这一时期,随着“放权 让利”改革的推进,政府丧失了过去传统体制下对企业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权,又尚未建 立起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导致部分企业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或所有者 功能丧失,出现国有企业多家管理,无人负责的局面。同时,由于企业经营者经营的是不属 于自己的财产,且缺乏必要的产权制度的约束,不必顾虑承担国有资产经营风险责任,加上 企业内部纪检、监察体制存在弊端,不能对企业经营者在经营中的违纪违法行为有效实施监 督,使企业的经营者能够运用其掌握的经营决策权,以侵害所有者权益为代价来实现个人或 小集体利益的最大化,为职务犯罪

大开方便之门。

2.法律制度的滞后和不健全是国有企业职务犯罪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 虽每年都有不少新法律、法规、制度出台,但法律制度建设在飞速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 中仍是显得滞后,与国有企业职务活动有关的法律制度的建设也不例外。一是行政管理和其 他公共事务管理法律制度不完善,国有企业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时主观性强,随意性强,缺 乏明显的规范,使某些公职人员利用这些漏洞谋私利己,钻法律的空子。二是惩治国有企业 职务犯罪的刑事法律不够周密,远不能够适应国有企业职务犯罪层出不穷、五花八门的形势。三是有关打击和预防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法律保障不足,尤其是预防国有企业职务犯罪,迄今为止未见有一部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这直接导致了预防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无法可依,无法形成全国性的强有力的预防国有企业职务犯罪体系。

3.个体的局限性与公共权力的二重性是导致国企职务犯罪的深层原因。公共权力是维 系社会有序运转的基础。但公共权力的特点及运行方式决定了它只能由少数人来掌握和行使,这样就使公共权力本身具有一种内在的矛盾,一方面它同社会整体利益相联系,另一方面 又同掌权者的个体利益息息相关。公共权力内在的矛盾性和人性的弱点,决定了公共权力具 有二重性:一方面,权力具有造福社会的功能;另一方面,权力本身潜藏着一定的侵犯性和 腐蚀性。当权力的扩张逾越一定的界限,即背离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时,就产生了“权力异 化”现象,国企职务犯

罪在本

质上就是一种权力的异化。

(三)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自身原因

1.国有企业经营者综合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是导致职务犯罪的主观原因。国有企 业经营者综合素质往往对其人生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并潜移 默化地影响着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行为、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行为准则。当一些综合素质不 高,法律、政策意识淡薄的人走上了国有企业的领导、管理、财务和其他一些重点岗位时,往 往经不住物质利益的引诱进而利欲熏心,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假公济私、甚至化公为 私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2.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松懈,制度流于形式。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都普遍制定 了相应的预防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规定、纪律、制度、办法等,但在具体落实上,却缺乏广 度和深度,没有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第一,企业经营权力扩大与制约的失衡。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国家越来越多地将企业经营权交予企业自己行使,企业拥有了越来 越广泛的经营管理权限。同时政企分离也为自主权提供了切实的保证,但是防止经营权滥用 的制约措施却没能有效地建立和实施。因此,经营权具有被随意支配的可能性,为国有企业 职 务犯罪大开了方便之门。第二,企业的管理制度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迅 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现有管理制度较为陈旧,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全面建立,管理水平无法适 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因而在管理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无章可循,或有章难循,给国有 企业职务犯罪的发生提供了可乘之机。第三,企业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随着 企业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的责权利日趋分明,个别企业的领导者只看重表面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意识更是淡薄。因此,一些经营者世界观发生了偏移,思想 的 混乱,行为的失控,导致了犯罪。第四,企业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的职能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内部的审计、纪检监察担负着对企业资金往来监督及内部违规违纪案件查处的重 要职责,对于保证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现状是,国企内部审计、纪检 监察人员都由一把手任命,一切开支都由企业拨付,审计、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都由企业领 导决定,使监督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有时甚至形同虚设,使一些本可以及时制止的违规 违纪行为最终发展为

犯罪。

二、预防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对策思考

治理职务犯罪,首先,要依靠法律来治理职务犯罪;其次,通过预防的手段,加强预 防 法的建设,遏制职务犯罪于未然状态。预防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既要依靠国家不断完善惩治 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律体系,并不断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还要依靠国有企业自身,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增强预防职务犯罪能力。

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强化权力制约。腐败的根源在于权力滥用,预防 国企职务犯罪也应从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入手,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为清 除腐败、实现社会和谐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首先,要健全权力的内部制衡机制,即以权 力 制约权力,理顺各权力监督机构的组织和运作体制,以实现最佳的监督效果。其次,要完善 权力的外部监督体系,即以权利制约权力,通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进,大力培育公 民特别是国企职工的权利意识和参政议政督政意识,强化舆论监督。最后,要实现权力监督 的全程、动态运作,尤

其要严格监控权力授予环节。

2.坚持打防同步,规范企业管理。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指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要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针对国有企业领域职务犯罪“屡打屡发”、“居高不下”和危害经济运行的实际,我们 必须深刻认识反腐败、预防国有企业领域职务犯罪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克服重打轻 防、只打不防的片面认识,必须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在坚持严打的同时,切实重视并做好 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第一,加强警示教育、典型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从思想上预防国企职务犯罪。第二,强化 管理机制,用规章制度遏制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1)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各个环节的严格责任制度,彻底改变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建立健全 规章制度,应当注重分析国有企业的工作流程、权力分配和制约情况、薄弱环节,在此基础 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程序、监察、制约以及责任制度,使工作有章可循、监督制约有力、责任落实到人。同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做到令行禁止。(2)采取分权原则,加强相互 之 间的监督和制约。从法学角度讲,过度集中的权力是滋生腐败、滋生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 肥沃土壤;从管理学层面讲,过度集中的权力是导致武断专横、滥用职权、权责不分、管理 混乱的根源。因此,适度而又合理的分权,可以在权力和权力之间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有效地减少权力失控的状况,从而遏制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发生。

3.深入调查研究,探索前瞻预防。根据本地区国有企业职务犯罪出现的新情况、新问 题进行专题调研,调查分析新形势下产生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深层次原因、特点、规律和发 展趋势。特别是对当地有影响有震动的窝案串案、大案要案,要组织人员深入案发单位开展 调查研究,与主管部门和发案单位共同研究分析,找出制度上、管理上、机制上存在的薄弱 环节和犯罪根源,研究从根本上防范和遏制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措施和对策,提出加强立法、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强化管理、落实监督等前瞻性的预防对策,做到从源头上预防国有 企业职务犯罪。并写出专题调查报告,提出完善立法、制度和改进工作的建议,供领导和有 关部门为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上一篇:英语练习音标发音的绕口令下一篇:关于暑期师德培训总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