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计划(共11篇)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计划 篇1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计划(2011-2012)2012-05-07 10:38:06|分类: 默认分类|举报|字号 订阅
2011——2012学第一学期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计划
三年级五班
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细节养成习惯,习惯决定成败。良好的养成习惯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长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指导思想:
叶老先生曾这样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当学生养成了各种好习惯后,会使学生学习更自觉,更有效;逐步适应学校生活,使学生更主动积极地投入到集体生活中。作为三年级的班主任,我决定以习惯培养为目标,通过对生活习惯、道德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情况分析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在的小学生,对他们影响最大的生活环境有两个,其一是家庭环境,其二是学校环境。本班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并不是很好,很多学生太随便,不能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来完成任务。学生的整体合作能力差,课堂行为习惯仍有待提高。
三、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1、上课习惯的培养(倾听习惯、思考习惯、表达习惯)
2、作业习惯的培养(仔细审题习惯、认真做作业、及时改正的习惯)
3、阅读习惯的培养(喜欢读书的习惯、阅读积累的习惯)
4、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培养(用眼卫生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习惯)
四、养成教育的实施
1、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一日常规歌》
(1)利用晨会课集中学习讲解《小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
(2)利用班队课,专题宣传《小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
(3)利用板报阵地积极宣传《小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
2、开展“好习惯伴我行”教育学习活动
(1)大家定好习惯: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自身或同学身上的种种不文明行为,讨论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将学生搜集、整理的提议,确定几种学习、生活方面的文明习惯,作为重点训练内容。
(2)大家练好习惯:针对确定的文明习惯,开展“好习惯大家练”活动,同学间互相鼓励,家长、教师积极督促,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增强耐心,持这以恒,养成良好习惯。
(3)征集我的好习惯:经过“好习惯大家练”活动,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收获。此项活动采用写话形式,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所得。学生的亲身体验更能引起同学的共鸣,也更能激励同学。
(4)大家评比好习惯:经过系列活动后,相信一定有表现突出、进步显著的学生出现。在班内评选好习惯学生,并进行好习惯学生的事迹播讲。
3、抓常规
(1)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检查督促反馈,重点:进出校门规范、仪表仪容、文明礼貌、文明休息、卫生保洁;
(2)抓每日的广播操、眼保健操、午间休息,突出纪律;
(3)抓课前二分钟预备。
(4)抓好早餐纪律。做到文明就餐,有序就餐,节约粮食。
(5)抓课堂纪律,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4、建立激励制度:
针对小学生孩子的心理特点,实施赏识教育,尽量正面教育引导,多表扬少批评,采用小红旗激励的办法促进学生奋发向上。上课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认真做眼保健操,不睁眼,动作规范,坐姿正确、作业本上五次获得A+、等等奖励一面小红旗,最后依据小红旗评选优秀。
5、家校联手,巩固行为习惯的培养。
好习惯,并不是说在学校一个样,走出校门,回到家却是另一个样。为了让养成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必须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四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在学校里,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强化,防止他们坏习惯的滋生,以便于继续深化养成教育。将继续通过“告家长书”、“家长学校”,家长会、家校路路通、电话交流等方式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特别是一些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使家长明白“要成才先成人”的道理,家校配合,让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都能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1——2012学第二学期
学生习惯养成计划
三年级五班
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也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也正如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好习惯养成计划
(1)早晨到校时要和老师同学相互问好;
(2)自觉上好早自习,珍惜时间;
(3)认真做好两操,老师在和不在一个样;
(4)课桌里的学习用品排放整齐,不在教室上课时桌面应保持干净,没有书本、文具用品等物;
(5)课间文明休息,走路轻声,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
(6)保持较室地面整洁,课桌里无废纸屑。好习惯养成计划订出后,对学生的习惯养成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在行为上引导,反复训练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的那样:“心知道该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做去,才可以养成好习惯。”
于是我在落实开学初制定的六个好习惯时,做了具体分解。如书本文具课桌里的摆放;个人及环境卫生……每周都提出明确可行的要求,并坚持:
1、反复强调、训练,随时检查,经常讲评,直至形成良好习惯。
2、认真执行,持之以恒。
3、注意抓好典型,反复强化,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
三、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促进好习惯的养成有计划,反复抓,确实能促进好习惯养成,但相应的评价机制
更能快速促使同学们养成好习惯。于是我又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评价方法的改变:班级设有值日班长记录表。根据每周提出的好习惯具体要求,进行检查评比。每天有值日班长进行检查并记录,我进行不定期地抽查,一周评比一次,谁达到了评比的要求,就换一颗星,张贴在班级“我最棒”的竞赛栏目中,作为雏鹰争章评比的依据。在表扬的同时,我对一些经常要违规的同学也进行一些小小的“处罚”。比如:排队不能做到快静齐,就留下来进行单独训练;还有不能按要求做到离开教室桌面整齐的,及时指出让其改正……
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计划 篇2
一、新生的主要心理特点
1. 一般心理特点
刚入学的孩子情绪大都多变且冲动, 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破涕为笑”之类的表现时常见到。他们不善于掩饰, 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刚入学的孩子意志力也比较差, 缺乏必要的耐心和毅力。他们不善于对自己的活动提出明确要求, 总是需要教师或家长向他们提出行动的具体目标, 并且只有在师长的监督和帮助下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他们不善于仔细而全面地考虑问题, 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优柔寡断或草率冒失的特征, 在遇到难度较大的活动时多持放弃或否定的态度。
2. 学习心理特点
刚入学的孩子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在学习活动中, 他们的注意力很不稳定, 爱做小动作。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 但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 比较笼统, 不够精确, 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 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初步发展。学习活动本身是否有趣, 老师态度是否亲切和气, 成为学习的主要动机。只要老师对自己比较关心, 他们就很愿意接近老师, 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并且由此而喜爱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
3. 交往心理特点
刚入学的孩子大多喜欢跟同伴交往, 但他们对友谊的认识还是相当肤浅的, 他们认为朋友就是能够一起玩耍、能够满足自己愿望的伙伴, 他们还在探索与谁交朋友是比较合适的, 但他们的择友标准又是自我为中心的, 因此他们的同伴关系并不很稳定。他们对父母怀有深厚的感情, 有一种明显的依恋感, 对教师充满了敬重和信赖, 并在感情和行为上极为依赖老师。
4. 生活心理特点
刚入学孩子处于适应学校生活的过渡时期, 他们虽有自立意识, 但因年幼而显得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依赖性强, 他们在学习用品的整理、学习作息时间的安排等方面常常需要得到家长和老师的督促和帮助, 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新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
众所周知,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好还是坏, 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教育专家认为行为教育的“最佳期”是小学阶段, 尤其是低年级。所以当学生迈入小学校门的那一刻起, 就必须对他们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抓好养成教育对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刚入学儿童年龄小, 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所以在低年级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最容易见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而长远的教育计划, 需要全体教师及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 班主任老师起着关键作用, 作为一名低年级的班主任, 有责任也有义务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1. 抓住年龄特征开展养成教育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而言, 小学阶段是他们生活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上小学之前儿童主要在家庭或幼儿园里受教育, 他们的活动形式是游戏, 而进入小学以后, 他们的活动形式主要是学习。小学的环境和对儿童的要求与入学以前相比大不相同, 在小学, 儿童要坚持课堂学习, 遵守学校纪律, 学会过集体生活。为了让儿童很快地适应小学, 我主动和家长联系, 告诉他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心理上的准备, 有意识地给学生讲述优秀小学生的故事, 让孩子向高年级同学学习, 激发他们过学校生活的兴趣和愿望, 使他们对上小学不感到紧张和害怕。 (2) 生活方面, 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 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性, 如收拾文具、穿衣扣纽扣等。 (3) 注意学生在家作息时间安排。另外,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学习中还要注意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的衔接, 注意学习的趣味性, 一堂课中随时加入游戏, 使他们逐渐地适应学习,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2. 立足课堂, 面向全体, 有机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堂40分钟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宝贵时间,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实际, 文道有机结合,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 知道一点做一点, 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 各方面都养成习惯, 而且都是好习惯, 就差不多了。”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 指导学生,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习惯, 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这不仅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更重要的是学生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将使其受益终身。
3. 严格要求, 反复训练
养成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孩子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 单凭热心和干劲是不行的。实践也证明, 真正的教育不是说教, 而在于训练, 可以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训练法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因为他们的品德形成往往不是先从概念开始, 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一些大道理一时半会儿很难被他们理解, 但是, 在训练中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会体会到好习惯的益处, 慢慢就理解了。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转化需要训练, 由正确行为向良好习惯转化更需要训练, 由不良习惯向正确行为转化尤其需要训练, 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严格要求, 反复训练, 不断强化, 是实现转化的关键。 (1) 训练必须持之以恒。训练要持之以恒强调“反复”二字, 不反复训练就形不成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工程, 养成一个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的事, 需要长期抓, 持之以恒。 (2) 训练必须严而又严。训练还要强调严格二字。训练就要有个“狠劲”, 不见实效不收兵。练习的过程是个痛苦的过程, 得咬着牙坚持下去。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练, 才能养成好习惯。 (3) 训练必须要求具体。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通过反复的分解操作练习, 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有些操作过程较复杂的行为要求, 可采用分解操作示范。 (4) 训练必须要纪律制约与自我要求相结合。要克服不良习惯既需要内部的意志力, 也需要外部的强制力, 不能高估我们的自觉性, 良好习惯的养成完全靠自觉是不行的, 必要的纪律制约是很重要的。要争取家长、老师、同学的真诚监督和帮助, 把纪律制约与自我要求结合起来。
4. 在养成教育中教师注意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学生的习惯都是在不断的模仿中逐渐形成的。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 教师的一言一行, 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 他们的模仿力强, 可塑性大, 在他们眼里老师就是道德概念的具体化身,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我们要想有文明学生, 就得先有文明老师。”因此, 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我时刻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 坚持做好学生的榜样, 这样我的一言一行学生都会看在眼里, 记在心上, 慢慢地他们都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 在自觉不自觉中逐步规范自己的言行。例如:平时上课, 我每次走进教室后只要看到纸片, 就会立即弯腰捡起来, 孩子们看到后也会马上检查自己座位附近是否有纸屑等废弃物;讲桌乱了, 我就轻轻地整理一下, 孩子们也马上动手整理自己的课桌和学习物品;课间我有意识地拿本书坐在讲桌上看书, 学生就会自觉地读起课本来……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我们只有时刻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入手, 才能用自己的行为来指导学生, 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
5. 开展评价活动, 强化养成教育
行为习惯的最终形成需要老师的常抓不懈、规范不止。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我们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 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 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 做到知行统一。因此, 在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中, 我尽可能经常使用口头和体态语言对其进行表扬和暗示。鼓励学生自己对照要求找出优点和不足, 然后利用晨会、班会课, 对他们进行专题指导, 给予评判, 树立典型并在全班予以表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每周我都进行“明星”的评比, 树立典型;每周确立“纪律星”、“文明星”、“卫生星”, 以点带面。这样通过评比和开展活动, 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学生养成教育的评价就具有强烈的激励性。
6. 重视家校结合, 构建养成教育体系
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 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 社会是养成教育的熔炉。在养成教育工作中, 我们要“三教和一”, 形成养成教育“三结合网络”。
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学生不出现大问题班主任就不告知家长, 只有当其“屡教不改”时, 我们才会通知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对策。这时候家长多半接受不了孩子“变坏”的现实, 会质问班主任, 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不早通知我们?现在你们管不了、想推卸责任了才想起我们家长, 没那么容易。这样不仅有违我们的教育初衷, 而且还使教育环境更加恶劣, 不利于问题学生的转化。所以,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 我理解家长的不易, 因此总是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把家长工作做在前面:每周向家长汇报一次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习态度是否端正、方法是否得当、作业是否及时上交、成绩是进步还是有所下降、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等) 和在校表现 (是否迟到、是否早退、是否尊敬师长与团结同学、上课是否遵守纪律等) , 以便家长能及时、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并积极地参与教育和问题的处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庭教育是最初打开学生智慧心灵的重要一环。学校教育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 按照教育大纲的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教育。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 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了如指掌, 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家里的情况。班主任每周与家长沟通一次, 能够加深对每个学生的了解, 摸清学生在校外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之后班主任可以根据掌握的情况, 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案, 采用顺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模式, 净化学生的思想, 矫正学生的行为。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感悟 篇3
感悟一: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与学生共享成长的快乐
教师和学生一样,从小伴着故事长大。这些故事不仅是“大灰狼”、“丑小鸭”,教育本身就有丰富的故事资源。为什么不把这些故事讲给自己的学生听,让他们在分享成长、快乐的同时,受到熏陶感染,以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新课程倡导共享式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感受。教育故事是师生一起创造的,把它讲给学生听、师生一起分享。在分享中,教师无一例外地要以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但更多的是平等的交流,平等的享用,不是强迫学生与教师保持同一的“口味”,而是在分享中都能获得各自需要的“营养”,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学生从中感悟成长的美丽,教师从中反思教育的真谛。对比之下,那些空洞的说教,严厉的训斥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这些年来,我曾经给学生讲了许多自己的教育故事。也许是课堂上的一个细节,也许是学生刁钻的责难,也许是师生间难以逾越的沟壑,也许是心心相印的默契……,教师的教育经历都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的,学生正是在这些故事中一天天长大的,离开了一个个具体的故事也就没有了教育。
感悟二:从我做起,以教师高尚的职业风范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小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只有严以律己,为人师表,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威信,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接受自己,使自己的工作为学生所认可,促使学生向好的方向转化。
我是教语文的,这些年来,我面对学生,在黑板上、学生的作业本上,每写一个字总是一笔一画,规规矩矩,不敢马虎丝毫,哪怕只写一个字,我也让学生满意。作为一名女教师,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稳重大方,规范示教;衣着整洁,但不花哨;讲究仪表,不追时髦;一笑一颦,严慈有度。
教师是平凡的,但在学生的心中是伟大的,尤其对小学生而言,教师就是“上帝”。教师一些微不足道的言行,都会成为学生的典范,给学生带来深远甚至终生的影响。
感悟三: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创设一种氛围
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种环境氛围,这种氛围的形成需要活动来创设,我当班主任20多年来,始终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在活动中与学生共温童年的梦境,在活动中体验学生的心灵感悟,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是:参与活动就是活动中的一员,严格按“游戏规则”办事,倘若犯规,同样接受响应的处罚。以这种方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到规矩面前人人平等,由此联系到班级管理上,对个别违反班级制度的学生,适当地进行惩罚教育,宽严相济,决不含糊,长此以往,学生就能自觉地遵章守纪,按校规,班规做事。
为了给学生做出遵章守纪的榜样,多年来,我与学生一起练队列,参加学校的会操比赛;与学生一起演出,扮演不同的角色;与学生一起大练教学基本功,参加全市的写字比赛;与学生一起打扫卫生,体验劳动的快乐等等。每次活动结束,共同参与学生们的评价。记得一位哲人说过:“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教师组织学生,并参与到学生们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就是教师从自己做起,以教师的美德去占据学生心灵的空间,以美德去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计划 篇4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实验总的指导思想是:以课题实验方案为抓手,在课题指导组及有关专家的帮助下,立足学校实际,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扎实推进实验进程,初步探索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研究能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内容
(一)总体目标
1.教育学生养成道德和生活的习惯。
2.教育学生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
3.探索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律和方法,“让好习惯伴我一生”。
(二)具体目标内容
1.养成道德和生活的习惯:①孝敬父母,懂得感恩,上学离家或放学回家跟家长打招呼;②尊敬老师,见面行礼问好;③升国旗、奏国歌要肃立、行队礼;④认真值日,自觉保持教室、校园整洁卫生;⑤遵守学校或班级纪律;⑥遵守交通规则,乘坐公交车主动排队、主动让座。„„
2.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①专心听讲,上课不随便说话、不做小动作;②按时完成作业,不马虎、不磨蹭;③勇于提问,敢于质疑;④提前预习,及时复习;⑤勤于朗读,勤于动笔;⑥创新求异,不墨守陈规,多角度考虑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1.营造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氛围
(1)利用各种阵地进行规范的宣传。用《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小学生守则》,规范学生的行为,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利用班会、班队活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讲话,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行为习惯,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导向。
(2)多种教育方法并举形成教育合力。班会讲,老师讲,学生讲,班干部讲,家长讲等多种方法结合,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产生积极的心理动机,自觉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
(3)发挥榜样的力量。教师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同时要推出示范学生,使全体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2.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认知教育。
通过国旗下讲话,品生、品社课,常规教育等活动,让学生端正认识态度,明确行为目标。
3.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要常抓不懈,强化训练。
“习惯”要“习”才能“惯”,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在教师严格的训练、学生有意识的反复训练中养成的。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行为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经常督促,直到巩固为止。强化学生的行为训练,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的一环是“导之以行”:
(1)寓规范训练于阵地建设之中。具体包括班主任的班会课,少先队活动。
(2)寓规范训练于日常生活之中。
(3)寓规范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升旗仪式、值日、课间操、课间活动、学校的各种实践活动、校外活动。
(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则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开展养成教育时一定要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养成教育因素,把养成教育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利用一朝一夕,通过每一件事,每一节课的长期熏陶使养成教育达到目的。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达到养成教育目的。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素质,在体验中感悟生活,在感悟中明确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学会做人、做事和学习,从而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庆“六一”、庆“元旦”、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献爱心、学雷锋等活动。
二是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如:开展班级的小设计和小制作比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三是利用每周的活动课,让小组轮流组织设计比赛项目,如:拔河、跳绳、文艺小活动等等,从而达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5.树立榜样,启发自觉,及时总结,激励奋进。
模仿是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榜样的表率作用使养成教育变得“可见、可学、可仿、可行”。一是树立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在班上多表扬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精神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注重言传身教,做好学生的表率,不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表现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及时的进行总结,做到每周一总结,每月一总评,学期末进行总表彰。注意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形式让全体学生了解,对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表扬、肯定、鼓励,对于增强其自信心,激励其进取心,将产生直接作用,而这些心理因素对取得新成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起到推动作用。
四、具体研究工作安排:
(一)2011年9--12月:
1.召开课题开题会议;
2.进行课题论证;
3.进一步修改课题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
4.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培训、指导工作;
5.拟定学生调查问卷,开展问卷调查工作;具体选择一(3)、二(1)、三(4)、四(1)、五(2)、六(2)六个班级进行调研。
6.分段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汇总形成调查资料;
7.拟定工作计划、个人撰写研究计划;
8.学校网站开辟课题专题专栏,并及时更新内容。
(二)2012年3--7月:
1.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学理论。
2.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调查问卷的内容,结合问卷分析讲解。
3.掀起学规范热潮,主要内容是教学楼一楼布置的学规范内容,组织一次小型的比赛活动。具体由周治波负责安排。
(三)2012年9--12月:
1.确定6位教师上主题班队会实验课,每年级1节,具体由课题组副组长刘国华安排,实验课材料收集有:实验课通知、教学设计(教育学生养成道德和生活的习惯)、教学课件、说课材料(兼谈目标内容的落实情况)、教学反思(总结教育方法)、研讨过程的记录等。
2.其他实验教师学期末上交以下与本课题有关的材料(至少其中之两件):主题班队会课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堂实录、教学论文、案例、反思、教育叙事、家长和社会评价„„
3.组织理论学习与交流。
(四)2013年3--6月:
1.组织学生交流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2.组织理论学习与交流;
3.教师撰写课题研究心得。
4.整理课题资料,为校撰写课题中期评估报告提供资料。
5.课题组教师上交课题工作总结,上传到课题网页。
6.探索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模式。
7.撰写质量较高的论文,参加论文评选活动。
(五)2013年7月:
1.各成员对本实验班级的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开展调查研究,进行个案分析。
2.开展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3.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4.确定6位教师上主题班队会实验课,每年级1节,具体由课题组副组长刘国华安排,实验课材料收集有:实验课通知、教学设计(教育学生养成道德和生活的习惯)、教学课件、说课材料(兼谈目标内容的落实情况)、教学反思(总结教育方法)、研讨过程的记录等。
5.推出几位实验教师的个人教学网站(教师博客)或个人教学工作站。
6.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7.召开家长会,取得家长的配合,共同探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六)2013年9--12月
1.教师理论学习与交流,做好笔记和学习心得。
2.完善资料的收集整理、调查、访谈及其他各项工作。
3.以座谈的形式调查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并做好案例分析。
4.完成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及工作总结。
5.开展同伴互评和家长评价学生活动。
6.没有上实验课的教师学期末上交以下与本课题有关的材料
7.整理实验课录像等相关资料。
8.课题组教师上交课题工作总结,上传到课题网页。
本年度,实验工作任务艰巨,需要广大实验教师齐心协力,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课题的实验计划会顺利完成。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 篇5
孙高利小学
孙高利小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
我国著名教育家楚图南曾经说过,“成功人生就是一系列成功习惯的累积。”良好的习惯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石。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为了贯彻落实县文件精神,进一步促进我校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展示学生风采;为了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现结合县局的“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年”和我校实际,制定促进我校学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计划:
一、指导思想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交往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与管理机制,以教育为先导,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
二、教育内容:
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读本》、《中小学管理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为依据,从生活、学习、交往三方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1、生活习惯:
按时起居:按时睡觉、起床,睡眠充足。
科学饮食:珍惜粮食,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不吸烟,不喝酒。
锻炼身体:热爱运动,积极锻炼,持之以恒。
勤俭节约:爱护财物,不乱花钱,节约水电。
讲究卫生:勤于洗漱,勤换衣服,勤剪指甲,保护视力。
热爱劳动:主动值日,学会自理,乐做家务,注重效率,讲求质量。
2、学习习惯:
严格作息:按时上学放学,路上不逗留玩耍,有事请假。
学习主动:学会预习,会用工具书,不懂就问。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仔细复
查,及时订正。
学会倾听: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听课效率高。
善于思考:勤思善问,乐于交流。
热爱阅读:阅读有益书籍,勤做读书笔记,会搜集、整理资料,绿色上网。认真书写:姿势端正,细心专注,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美观。
积极探究:善于观察,勤于动手,分析问题有独特的见解。
3、交往习惯:
举止文明:升旗敬礼,待人热情礼貌,举止大方,说话得体。
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以诚待人,信守诺言,有责任心。
尊重他人: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爱护弱小,乐于助人,不强人所难,有包
容心。
自信自强:正确认识自我,不惧怕困难,敢于知难而进。
懂得感恩:体会师长艰辛,孝敬父母,感恩回报。
遵守秩序:遵守学校纪律,遵守交通规则,遵守社会公德。
热爱自然:有环保意识,爱护环境,节约能源。
三、教育目标
1、通过“生活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通过“学习习惯”教育,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3、通过“交往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掌握交往的技巧和策略,增强交往意识,提供交往水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同学间的矛盾与纠纷。
四、要求与措施
1、全面教育,形成共识。
利用晨会课学习《中小学管理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读本》的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并提出要求、订常规,明确全校的奋斗目标,建立我校全面的科学的行为规范养成的管理制度。
2、环境熏陶,儒染行为。
重视班级的环境熏陶,努力创设良好的风气,使学生在团结互助、宽容谦让、热爱集体等方面有进一步的认知和表现,使每一个学生在温馨的大家庭里健康、活泼、和谐、快乐地成长。积极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健全广阔的学生阵地,如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手抄报、雏鹰争章、红领巾电视台、一日常规巡查等。从学生中树立榜样,在学生中评选出“文明标兵”、“礼仪之星”等等,让学生从身边的人和事,从集体当中受到教育,从而产生“我能行”的感受,通过循循善诱,以点带面,逐步有少数人能做到变为多数人拥有,最后汇聚成集体的强大力量,成为集体共有的“财富”
3、强化训练,内化行动。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了落实好习惯的养成,每周提出明确可行的要求,并坚持:
一、反复强调、训练,随时检查,经常讲评,直至形成良好习惯;
二、认真执行,持之以恒,环环相扣地紧抓下去,有一种不厌其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三、注意抓好典型,反复强化,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完善评价,促进发展。
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有计划,反复抓,确实能促进好习惯养成,但相应的评价机制更能快速促使同学们养成好习惯。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方法的改变:班级设有值日班长记录表。根据每周提出的好习惯具体要求,进行检查评比。每天有值日班长进行检查并记录,我进行不定期地抽查,一周评比一次,谁达到了评比的要求,就换一颗星,张贴在班级“我最棒”的竞赛栏目中,作为雏鹰争章评比的依据。每个周,根据学生日常的表现,通过自评、小组评、班主任推荐、等方式评选出“班级之星”。并根据本周的班级争星情况,评选出“行规优秀小组”。学期结束再从每月的“行规优秀小组”中评选出本学
期的“文明示范组”。这样,把学生个人的行为表现与班级集体的评优结合起来,使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下,使学生能比较自学地遵守规范。
5.家校互动,教育双赢。
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网络平台、家访或家长来访、电信、教师博客等途径,家校联手,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提高校内教育成果的“巩固率”,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从学校引向家庭、社会,并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及时处理和反馈。
五、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主题:行为习惯目标教育
1.各中队制定“班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
2.黑板报主题:迎接新学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月份主题:生活习惯教育
1.各班开展“我是小小志愿者”——雷锋月系列活动。
2.黑板报主题:生活习惯
3.各中队开展“良好生活习惯”的主题班会。
4、组织全校师生参加“行为习惯教育”知识竞赛。
5、结合养成教育内容修改“一日巡查”内容。
6、国旗下讲话:按时起居,科学饮食;锻炼身体,勤俭节约;来之不易的幸
福生活。
四月份主题:学习习惯教育
1.开展“行为习惯教育”系列活动——手抄报评比;
2.黑板报主题:终身学习的金钥匙——良好的学习习惯
3、评选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活动设计。
4、国旗下讲话:讲究卫生,热爱劳动;严格作息,学习主动
5、全校征文竞赛:我的学习方法。
五月份主题:交往习惯教育
1.开展“习惯伴我成长” ——学生演讲比赛。
2.黑板报主题:成功的保障——良好的交往习惯。
3、家校共育专题研讨。
4、国旗下讲话:学会倾听,善于思考;热爱阅读,积极探究;举止文明,诚
实守信。
六月份主题:“好少年爱家乡”——缤纷校园
1.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
2.黑板报主题:“良好习惯、快乐成长”。
3、评选“文明标兵”、“学习标兵”、“礼仪标兵”、“班级之星”、“明日之星”;
4.部署暑期安全教育及安排队员暑期养成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5、各中队上报“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6、国旗下讲话:尊重他人,自信自强;懂得感恩,遵守秩序;认真书写,热爱自然。
孙高利小学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细则》 篇6
1、举止文明的习惯
(1)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行队礼。
(2)见到老师、客人、邻居主动问好打招呼。
(3)能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能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时,态度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
(7)集合时做到“快、静、齐”。
(8)观看比赛时能文明喝彩、自觉守纪。
(9)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10)不带危险物品上学。
2、诚实守信的习惯
(11)不说谎话。
(12)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努力去做,信守自己的诺言。
(13)答应的事没有完成时,能向对方说明原由,并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14)做了错事要勇于认错、敢于承担责任,当别人委屈你时,可以申辩,但不能为自己的过错寻找借口。
(15)借了别人的东西能如期归还。
3、尊重他人的习惯
(16)不给别人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缺陷的同学。
(17)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18)学会听别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不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19)当他人批评自己时,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20)不打扰他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能及时道歉。
(21)未经允许,不动他人的东西。
(22)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随便告诉他人。
(23)不随意打听他人的隐私。
4、懂得感恩的习惯
(24)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无理顶撞父母、老师。
(25)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能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
(26)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27)孝敬父母,以自己满意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28)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
5、遵守秩序的习惯
(29)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走。
(30)上下学有秩序,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公路,不在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一看、二让,绝对安全时再通过。
(31)购物、上车时能自觉排队,不拥挤。集会时能到指定位置有序地就座。在公共场合能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
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篇7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首小诗:
丢了一颗钉子, 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 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战匹马, 伤了一位骑土;
伤了一位骑土, 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 亡了一个国家。
这首小诗, 它雄辩地说明了一颗钉子与一个国家的关系, 细细品味, 就可以看出小诗里寓含着一个大哲理, 那就是:要想成功, 必须有良好的习惯, 而这种良好的习惯就是要从小事做起, 诚如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三岁决定一生。”因此从小就应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 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 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 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几年来在低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我深切的感到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指导、激励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
一、抓常规训练
学校生活, 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 遵守学校纪律。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 仅懂得了道理, 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 也不一定做到。因此从开学起, 我便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 对怎样坐、立、行、走, 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 都做了明确的要求, 然后, 进行反复训练, 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 就让他们重做一次, 两次……不厌其烦, 烦, 多次反复, 直到做好为止, 不能因为错了一次而批评, 应真诚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比如:出入走廊要安静, 站排净快齐, 清理桌面……
二、教学儿歌, 规范行为
一年级学生要养成的行为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上学、上课、活动、放学、纪律、卫生等等, 该怎么做, 不该怎么做, 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 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 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喜欢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 为此我们就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要求编成儿歌。如:“铃声响, 快安静, 伏在桌上等老师”, “铃声响, 坐端正”, 或者是“上课铃声响, 快快进课堂, 上课守纪律, 坐正看前方”。当学生握笔姿势不规范时, 可以用以下儿歌来诱导:“两指握住笔, 中指托下底, 笔杆小淘气连忙往后移……”这样把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 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 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会由吵闹变为了安静, 明白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 学生在读中学, 在学中读, 不知不觉中行为得到规范和强化。
三、以身作则, 引领养成教育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的主题。树立师表, 蜡炬不成灰。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教师应为人师表, 言谈举止、衣着住行, 都应起到表率, 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 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 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另外教师要关心体贴生活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 找原因, 从源头上下功夫。现在, 许多学生卫生习惯差, 果皮纸屑随手乱扔、教室里随处可见垃圾, 可同学们却视而不见。有人往垃圾筒里扔垃圾, 也是很少一部分。我们严厉地批评、惩罚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 时间长了又会重犯, 因为他们意识上还得不到改变。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应先组织班队会展开讨论, 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所转变, 但许多学生道理都懂, 行动上却难以改变。于是我们应从自身出发, 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平时, 我们教师走进学校、教室, 一发现地面有烂纸就随手把它拣起来, 有了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筒里。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有时老师一个眼神, 学生就会马上意识到错误并很快改正。我在做这些事时, 都是发自内心, 不是做给学生看, 因为只有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入手, 才能用行为指导学生, 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 学生不仅在一时一事上养成好习惯, 不少学生还能举一反三, 各方面做的都很好。
四、表扬鼓励, 激励行为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 表扬运用得恰当, 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 大部分同学在吵嚷, 没有做好上课准备, 如果泛泛批评, 收效甚微, 如果点名批评, 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 不说话, 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其他学生便会仿效, 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 表扬有批评的作用, 是尊重孩子的一种教育方法。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之也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 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及时的鼓励是非常有效的, 这种鼓励不只是来自老师的, 也可以来自学生自己。平时班级里通过“学生行为自律”活动, 评选出“自律小标兵”大力进行表彰。在这样的活动中, 每个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 给自己设置一个让同学们认可的奖项。这种奖励方法避免了表扬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尤其对后进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全班同学都在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努力评出一个真实的, 让大家认可的自我来。随着同学们把自己的奖项报上来, 我惊讶地感到学生们的好强与上进, “大胆发言奖”、“团结友爱奖”、“遵守纪律奖”、“书写认真奖”、“不乱扔纸屑奖”……这一个个自评奖项无疑是学生努力的结果, 可以说这也是表扬的威力, 是激励的结果。另外, 我还在班级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 如我在班级中开展“争创好学生”的活动。每天遵守纪律的、讲究卫生的、上课认真听讲的、作业一丝不苟的学生都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 一周后, 再比一比谁得的小红旗多, 最多就能上光荣榜。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名字上了光荣榜, 非常开心, 以后他们会更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坚持正面教育, 寓教育于讲故事之中
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教育, 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 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讲故事, 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我就抓住了的这一好奇心理特征, 常常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给他们讲“闻鸡起舞”的故事, 使他们懂得学习应该认真、刻苦。
同时, 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平时, 我通过“电话热线”、“家校联系卡”的方式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对孩子在家的行为提出要求。使家长有的放矢的督促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有人说:“播种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 播种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人生。”即好的习惯对于个人性格的塑造是十分重要的, 而良好的个性又能促成美好的人生, 因此唯有那些养成良好习惯的人, 最终会实现自己人生的辉煌目标。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篇8
在平时的生活、教学过程中,我从自己做起,使用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使用好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礼让,起立等体态语言。以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出示范,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教学中,我常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班上,通过校园之星评比,评选出这方面做得好的学生为文明礼仪之星,为全体学生做出榜样。
二、诚实守信的好品质
诚实意味着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虚伪,不夸大其辞。诚实的人,不说谎话,不会欺骗自己,同时也不欺骗别人,做事大大方方,不做违背良心的事,实事求是,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诚实守信的好品质,是为人之本,需要从小培养。市场竞争信誉第一,无往不胜。希望大家在平时就要严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言而有信。
三、循序渐进开展节约意识与习惯教育
利用各种机会,社会学校家长三管齐下,向小学生讲述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让小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古今中外,有多少仁人志士,不追求吃喝玩乐,以勤俭节约为荣,克己奉公,一心扑在事业上,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这些是教育学生的好教材。让学生真正认识勤俭节约的意义。使学生懂得改革开放虽然使祖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富裕的国家比起来,我们的国家还不是很富裕的。我们的资源也不是用之不尽的。教育他们知道勤俭节约是建设国家最起码的要求。让他们懂得乱花钱是一种犯罪,一种极大的犯罪。让孩子懂得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分钱、一粒粮食。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汇成河;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堆成垛。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如从小不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将来一害社会,二害父母,最后还要害了自己。从小事着手,严格要求。
教师应该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培养小学生勤俭节约好习惯的工作。要求学生在打扮上不要过份;教育学生不要乱花钱;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是父母要作孩子的榜样,以实际行动感染孩子。首先家长要具有良好的勤俭节约习惯,如不具备,就要自己与孩子一起来养成节约的好习惯,要勤俭治家,丰年莫忘歉年苦,饱时莫忘饿时难。只有在勤俭节约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才能培养孩子节约的习惯。
四、例谈保护环境知识和建议
要爱护花草树木。有关专家对植物的环境保护作用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一棵10米高的大树,它每年创造的环境价值在1000元—5000元之间。植物对于环境的保护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它吸收空气中的灰尘、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清新空气;它还减少噪音;它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提供食物;它美化环境,具有美学价值;它还保护植物基因等等。所以我们要从保护环境的高度科学认识爱护花草树林的重要性,自觉地爱护花草树木。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要爱护野生动物。野生动物同植物一样对环境有多方面的保护作用,特别是珍稀动物,国家都把它们列为保护动物。一种物种如果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现在的科学水平技术来说,想让它再生是不可能的。物种消失最终危及的是我们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平衡的科学结论。同学们要爱鸟护,不吃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家规定的保护动物和有益天敌。
要注意废物的回收和利用。废弃物如果丢弃就是废渣,就要污染环境。其实,任何废弃物都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果我们开动脑筋,它们都应该有回收和利用的价值。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衣物、节约饮食。一句话:节约一切物品,建设一个节约型社会。
五、形式多样讲环保
组织学生观赏录像、图片和阅读资料。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我变枯燥乏味的环境保护知识为直观形象,使学生乐意接受。组织学生观赏录像、图片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最容易接受知识、受到教育,因此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环保重要性、迫切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小学生,而小学生具有好胜、好夸、喜欢表扬等特点,因此教师在教育时宜随机应变、灵活多样,让学生在表扬声中非常乐意地接受教育。 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也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当今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聪明活泼的同时也好奇调皮,凡事有个新鲜感,常常有些同学在食堂前有事无事地去踩脚踏式水笼头来玩水,这样无意中就浪费了珍贵的水资源。面对这一情况,严厉的批评只能一时凑效,解决问题的根本还需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于是我把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了课堂教学中。
作者简介:
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要求 篇9
行为促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因此,在新的学年里,我们将继续把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进德育建设的切入点,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礼仪规范”为主要内容,从小事抓起,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目标
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做到五个“一” 即:
整顿“一个阵容”:抓好升旗仪式,课间操的队列,塑造学生的精神面貌;
建立“一种秩序”,即课堂秩序、集会秩序以及课间秩序的文明有序;
养成“一种习惯”,做到语言文明,举止大方,谦虚礼让并形成习惯;
坚持“一项制度”,卫生责任区的包干保洁制度,确保学校环境的整洁优美;
树立“一个观念”,即遵纪守法、尊老爱幼、讲究团结协作。
二、具体要求
(一)仪容仪表
1、男同学不得留长发,不得染发、烫发,做到前不扫眉、旁不遮耳、后不过颈,不留怪发型。
2、女生不涂脂抹粉,不画眉毛,不画眼圈,不抹口红,不得涂指甲油,不留长指甲。不得披头散发、烫发、染发,不梳怪发型。
3、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穿拖鞋,女生不得穿高跟鞋。不穿奇装异服,不盲目追求名牌服饰。
4、不得佩戴耳环、项链、戒指、手镯、手链等饰物,头饰要简洁。
(二)文明礼仪
1、参加升国旗仪式学生要衣着校服,结好衣扣、裤扣,少先队员戴好红领巾,脱帽,面向旗杆方向立正。不得交谈、走动或做其他动作。升国奏国歌时,面对国旗行队礼或注目礼,直到国旗升至杆顶。
2、参加集会、听讲时坐立直,不交头接耳。
3、在校园、上下楼梯、楼道或街道上行走时,靠右侧行进,慢步轻声;遇到师长、客人、长、幼、妇、残、军人进出房门时,主动开门侧立,让他们先行。在街道上靠右行走,主动让路。
4、尊敬师长,会使用礼貌用语。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鞠躬问好;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行注目礼;课上发言先举手;进老师办公室或居室喊报告或轻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离校与老师、同学道别。
5、进入餐厅要保持安静,不大声说话,服从生活教师的安排,接受食堂服务员招待时要说声“谢谢”。
6、宾客来访时,要起立迎接,面带笑容,主动问好。
7、向师长、家长、客人或朋友递送物品要起立双手呈上;接受奖品、礼物或其他物品,起立用双手接过,并鞠躬致谢。
8、参加集会时肃静,大会发言先向师长、听众致礼,发言结束道谢,观看演出、比赛、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三)携带物品
学生不得带手机、MP3、MP4、掌上游戏机、玩具枪等通讯、娱乐设备进入课堂,不得携带任何管制刀具或棍棒等物品进入校园。一经发现全部收缴。
(四)卫生
1、个人卫生。保持个人卫生清洁,衣着整洁。每天必须洗脸、洗脚,勤洗头、洗澡,每天头、脸、脖子、耳后、手要保持清洁。饭前便后要洗手。
2、公共卫生。
⑴不随手乱扔果皮纸屑,主动保持校园室内外卫生清洁,自觉捡拾垃圾并放入垃圾箱内。
⑵进入校园不得吃零食。在超市买的食物必须拿到教室、宿舍食 用,或者在超市吃完再走。一经发现没在规定场所吃零食,由班主任带领违纪学生拣操场卫生一周,并扣除班级当周纪律分5分。集会时任何人不许吃零食。
⑶每人每次大小便后必须冲洗厕所,手纸放入垃圾筒内,水池内不扔杂物。
⑷值日生每天认真打扫室内外卫生。
⑸自觉走清洁的路面,每天进入校门前脚底要清洁,不得将泥沙带入楼内。不得穿越树空、草坪和操场。
(五)纪律
1、教学楼内外纪律。
⑴不迟到、早退,有病有事不能来校上课必须向班主任教师请假,在校期间有病有事需离开学校必须有班主任的批条,并到门卫工作人员处登记后方可离开。
⑵在教室内,走廊、楼梯间行走不得大声喧哗、打闹、奔跑,做值日时要做到轻声说话、轻轻放物、轻轻走路,自觉排队使用水龙头和厕所。
⑶进入教学楼要自觉排队。初中生在操场东侧排队,由值周教师有秩序地组织从东侧大门进入教学楼,小学生在操场西侧排队,由值周教师有秩序地组织从西侧大门进入教学楼。任何人不得在台阶上拥挤或排队时拥挤打闹。
⑷上间操时出教室自觉排队,不得拥挤打闹,班班、人人做到快、静、齐。下操时按规定顺序进楼,进入楼内后要保持安静。
⑸骑自行车的同学进入校门自觉下车,将自行车在指定位置摆放整齐,自行车必须上锁。十一岁以下的学生不许骑自行车。校园内不许骑或溜自行车。
⑹学生到校时间:早7:45,中午1:00 任何学生不得提前到校。⑺学生在校园、走廊、楼梯行走要右侧通行,两人成行,三人以上自觉排成一纵队。
2、宿舍纪律 ⑴坚决服从舍务教师的领导和室长的安排,自觉维护全寝室成员的利益。
⑵按时起床、做好宿舍内务。
⑶按时就寝。打就寝铃后,不准在室外活动,不准在室内谈笑、高声叫嚷,更不准在寝室内说脏话,打架骂人和做任何娱乐活动。
⑷搞好寝室卫生。每天起床后要打扫寝室,整理内务,保持整洁;不得在寝室洗漱,不乱放用品,不乱抛物,不向室内、窗外、走廊或楼下乱倒污水和垃圾;保持公共卫生清洁。
⑸注意安全,严防事故。不准在寝室内点煤油灯、蜡烛,不准在床上蹦跳、打架,不准私接电源,更换灯泡。
⑹寝室定时上锁,锁门时间内不准采用任何形式非法入内,不得留宿外人。不得随意串寝,男、女生不得串舍。
⑺住宿生必须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和帮助,发现同学有病,寝室长和同学应及时向舍务教师报告,及时找医务人员治疗。
⑻坚决杜绝夜不归寝,坚决执行请销假制度。凡住校生未经请假,不准在外面留宿(请假由班主任准假后通知舍务人员登记后方可离校;如有特殊情况由舍务人员请示政教处宿舍负责人,得到许可后由舍务人员登记,学生本人签字后方可离校;家长有事带学生离校必须经过班主任的许可,舍务教师确认后登记,并由家长签字后方可离校)。
3、就餐纪律
⑴自觉保持餐厅清洁卫生。
⑵就餐时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在餐厅打闹,就餐结束马上离开餐厅。
⑶同学之间相互团结,不得吃霸王餐。⑷要养成勤俭节约,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
(六)安全
1、不得攀、爬、滑楼梯扶手。教学楼内的学生除值日生外,不得在二楼方厅停留。
2、不做危险性游戏,正确使用体育机械。
3、不玩火,不触摸电器设备。
4、放学时排好路队离校,放学路上注意安全,不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
5、不进入施工工地和危险地段玩耍。
6、不得到池塘、河流游泳、洗澡和玩耍。
7、不得听从和跟随陌生人离开学校或家庭。附:文明行为习惯内容
一、10个学习习惯
1、欣赏教师的习惯;
2、自学预习的习惯;
3、专心上课的习惯;
4、善于提问的习惯;
5、独立作业的习惯;
6、仔细审题的习惯;
7、科学用脑的习惯;
8、复习归纳的习惯;
9、整理错题的习惯;
10、练后反思的习惯。
二、10个做人习惯
1、心态积极;
2、尊敬师长;
3、团结同学;
4、懂得感恩;
5、善待他人;
6、勤俭节约;
7、持之以恒;
8、充满自信;
9、守时惜时;
10、诚实守信。
三、10个文明习惯
1、使用礼貌用语,不讲粗话脏话;
2、见到师长主动问好;
3、双手接受长辈赠予的物品;
4、礼貌待客;
5、进他人房间敲门;
6、不乱动他人物品;
7、不随便打断他人谈话;
8、公共场所保持安静;
9、举止文雅大方,不穿奇装异服;
10、右侧通行,主动让路。
四、10个卫生习惯
1、保持环境卫生,做好值日;
2、不乱扔、乱倒垃圾;
3、不随地吐痰;
4、不在公共设施上乱涂乱画;
5、自觉冲厕;
6、饭前便后洗手;
7、勤换衣服,勤洗头洗脚;
8、早晚刷牙;
9、注意用眼卫生,做好眼保健操;
10、自觉整理好学习用品和宿舍内务。
五、10个安全习惯
1、有自护意识;
2、遵守交通规则;
3、右行礼让;
4、不做危险游戏;
5、遵守公共秩序;
6、不与陌生人攀谈;
7、离家、离校向家长 或老师打招呼;
8、不玩火、防触电;
9、不进入网吧、游戏厅、歌厅等娱乐场所;
10、牢记火警119、匪警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教学重难点:
通过这次教育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你们猜猜,我到底是谁 ?
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和你最亲密。我不是你的手脚,但我最听你的话。对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
对失败的人来说,我是坏蛋。→习惯 ★寄语:
管得住自己,你是习惯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习惯的奴隶,做主人,还是做奴隶,全在于自己的选择。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你有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你一辈子都有偿还不了的债务。
二、做为小学生的我们要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
我们再来听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秦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
卫生习惯:
1.随手扔垃圾。
2.被乱涂乱画的电脑。
3.被整容的桌面---在桌面上刻画,写字等。学习习惯:
1.被逼的奋笔疾书---抄作业。2.学习“太累”了,“休息”一下---上课睡觉。3.学习“太累”,“活动活动”筋骨---在墙壁上印上自己的脚印。4.“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在绿化带中乱踩。行为习惯: 1.践踏草坪。2.攀爬护栏。
3.外出游玩行为。★寄语:
希望我们能吸取教训,不要因为自己的随意影响了一生的前程,请记住一句话:“习惯影响你一生”
三、谈一谈:自己身上的好习惯
1.从小到大,你有什么“好习惯”曾让你倍受赞赏、取得小胜利或取得一些事情上的成功?给同学们说说,大家来分享、学习一下。
2.思考别人的这些习惯你有吗?
★寄语:
人生仿佛就是一场好习惯与坏习惯的拉锯战,要创造精彩的人生,就要让自己的思考习惯、行动习惯、情绪习惯中属于好的比例与日俱增,坏的比例逐日减少。
四、查一查:自己管不住自己的原因
1.不长记性,总是重复在同一个错误里。
2.原谅自己,在没有办法改变的时候就放弃了,然后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
3.意志薄弱,下决心要控制自己,可是总是在最后的关头又坚持不住了。
五、试一试:改掉的方法
1.用写日记来管住自己。
2.交一些能够管住自己的朋友。
3.用写座右铭,挂字画等来提醒约束自己。
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教材,高清视频观看。
七、校园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爱护校园是我们每个同学的责任。为了使我们能够更好的学习,生活,我们需要一个优美清静,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为此我们班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一、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友爱同学;珍惜荣誉,不做可耻行为。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并争取好成绩。
二、养成主动学习,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考试不作弊。
三、爱护公共财物,不人为破坏桌椅,拒绝“课桌文化”。
四、维护公共利益,不在教室里吃零食。
五、节约用水,用完后拧紧水龙头,杜绝“长流水”。
六、诚实守信,礼貌待人;举止文明,言行得当;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七、爱护学校花草树木,不乱丢废弃物,不损坏校园绿化设施。
八、举止文明,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告别污言秽语。谈吐斯文,礼貌大方,见到老师能够主动问好。
九、维护学校良好秩序,不在教室、楼道和校园内追逐打闹喧哗
8、班级内好习惯展示
浅谈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篇11
关键词:学生行为习惯;细化指导;培养
G623.5
一、在玩中培养,在培养中玩
由于孩子刚入小学,还都很小,如果只是一味的说教,孩子不仅不容易接受还有可能起到反面影响。因此在培养过程中,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了以下方式方法:
1.通过儿歌歌曲
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儿歌和歌曲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形式,孩子们在边说边唱的过程中养成习惯。例如儿歌“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上课守纪律,坐正看前方”在孩子们边拍手边说唱的过程中教室变得安静下来。孩子们通过儿歌歌曲知道该怎么做,不该做什么!
2.通过游戏比赛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玩”家,在玩的过程中享受快乐,如游戏“老猫睡觉”,不仅达到教师的目的,而且孩子在游戏中迅速的站好队,享受着玩的乐趣。比赛也是孩子们最爱,在比赛中孩子们踊跃表现,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竞争意识,而且还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合作精神!
3.通过谈话、讲故事树榜样
在我国的故事中,有不少是和行为习惯有关的故事。如:雷锋叔叔的故事等等。教师也可根据自班孩子的情况,编一些故事来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探讨。孩子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知道生么是正确的,并乐于学习模仿。
二、提出要求,细化指导
由于孩子年龄小,理解能力不是很好,对老师的要求不能很好的理解,因此这时就要求老师要把要求提细。如桌子上的物品摆放,1、桌布套在桌子上2、书本放在过道边3、铅笔盒放在正中间4、整整齐齐下课玩。用这四点来要求孩子们准备好上课要用的东西,保持桌面整洁。同时,教师要经常的给与评价和表扬,对表现好的孩子给与奖励。我班的孩子动手能力不是很好,这是我就会和他们一起来做,具体的指导。例如,在孩子们搞卫生时,我和他们一同搞卫生,告诉他们怎么做,怎样才算是完成了。在活动结束后,要和孩子们交流同时和孩子们探讨如何才能使班里的卫生得以保持!我认为,面对低龄幼儿,要把工作做细,达到“四勤”,脑勤、眼勤、嘴勤、手勤,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听懂、明白、做好!
三、榜样示范、以身作则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具有特殊的作用。小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他们可塑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榜样十分重要。首先,对于孩子而言,教师在他们的心中是多么的重要,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为此,自己首先起到带头作用,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说普通话,讲文明用语,注意个人卫生,物品摆放,带领孩子们搞卫生,并告诉他们怎么就是干净了等等。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其次,孩子们的可塑性很强,因此在树立榜样时要多采用正面的典型,激励孩子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如在遵守纪律方面,多给孩子们树立身边正面的榜样,如:“某某小朋友真棒,能够安静的看书!”等。孩子们都想得到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肯定,自己会自觉的做好。还可在平时,以其他高年级为榜样,直观形象的教育,是孩子们自己找到不足,通过对比,能够更快更好的进步!
四、坚持评比 积极鼓励
有人曾说过,这个世界上最美的话语莫过于赞美!在大人的世界了是这样,在孩子的世界里就更是如此了。当他听到你的表扬时,他的心情定是无比的高兴。“你今天真干净!”“你的作业写得真整齐!”“孩子们,你们太棒了,在表演的时候一点也不紧张,队站得也很整齐!”等等。老师们,请不要吝啬自己的言语。当你看到他们一点一滴的改变时,会无比的欣慰!在班里的一角,有本班的评比角,这是老师和孩子们无声的赞美,同时对孩子们也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它是学生进步的力量源泉,只有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才会产生美化自我行为的强大动力。
五、家园共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古时也有“虎父无犬子”的话语,由此可见,家庭因素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師和家长要多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有的孩子在学校很乖,回到家后却变成了一个“疯丫头”。有的孩子东西乱放,和家长一了解才知道,他的爸爸在家就这样,有的很爱干净,东西摆放有序,经了解原来妈妈和和爸爸就很爱干净。只有通过双方的交流才能够了解孩子的全部。所以,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只靠老师一方面是不够的,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大家共同教育,才不会出现“双面孩子”!目的才能达到!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计划】推荐阅读:
小学养成良好行为习惯05-30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10-20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05-14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实施方案08-22
小学生勤俭节约习惯的养成教育计划10-02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12-28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论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