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搬家教案(A版二年级教学案例)

2024-10-14

蜗牛搬家教案(A版二年级教学案例)(通用10篇)

蜗牛搬家教案(A版二年级教学案例)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就会阻碍自己进步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播放歌曲)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蜗牛的奖杯》。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课文中的词语宝宝,瞧!现在它们都排着队站在这里呢,我们一起来和它们打打招呼吧!

开火车读,齐读。

渡:小朋友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蜗牛以前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那它是什么样的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课文第一段,找出答案。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生自由朗读。

2、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

3、是啊,蜗牛想飞到哪就飞到哪真是非常的自由啊!

4、句式训练:这是一只()的蜗牛。

5、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二段

渡: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森林王国快要举行飞行比赛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播放动画。

2、瞧,小动物们准备就绪,比赛开始啦!蜗牛一下子冲到了最前面,尽管蜻蜓、蜜蜂、蝴蝶都奋力追赶,可还是被蜗牛甩得远远的,蜗牛赢啦!

3、比赛精彩吗?课文中是怎么介绍的呢?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小节,想一想你觉得小蜗牛表现得怎么样?(出色、厉害)

4、师:正因为蜗牛的出色,所以在飞行比赛中一直--遥遥领先。“遥遥领先”指名读词,。

师:小朋友们,如果这里就是比赛的现场,你能给小动物们摆摆位置吗?(小蜗牛比别人领先得多了,都没人能赶上它,真是)

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小蜗牛遥遥领先?(它甩下了所有的对手)再读“遥遥领先”

5、可是,在这一段里老师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想请教在座的小老师,“蜗牛甩下了所有的对手,这些对手是不是就只有蜻蜓、蜜蜂、蝴蝶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6、指导朗读。

7、蜗牛凭着一对有力的翅膀,在比赛中奋力拼搏,遥遥领先,战胜了所有的对手,捧得了冠军奖杯。小动物们会怎样夸它呢?

指名说(可以向它学习什么呢?)

(三)学习第三段

1、师:你们说得真好,他听着你们的赞美,可得意了!真是

出示:得意样样指名读词语和第一句话

2、这奖杯真是让小蜗牛得意极了,那它是怎么做的呢?自读课文第三小节

3、它是怎么做的呢?

白天: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惟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

师:“成天”能换一个词吗?(全天)

师:他为什么要把奖杯背在身上?(惟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原来它想向大家炫耀呢!。如果你就是这只蜗牛,你碰到了一只小动物,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你瞧,我多厉害,飞行比赛我可是得了冠军,我是飞行冠军……)真是只骄傲的小蜗牛啊!

白天小蜗牛这么累,晚上可以把奖杯放下来歇歇了吧!出示:就睡在奖杯里,生怕被别人偷了去。

为什么要睡在奖杯里?(生怕被别人偷了去)看来他真是把奖杯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指名读这两句话,这两句话中还藏着一对近义词呢,你们找到了吗?(惟恐、生怕)它们都是害怕的意思,能给他们换个位置吗?哪个词更害怕些?

再读这句话,感受小蜗牛的担心、害怕。

这是一只()的蜗牛。

4、可是,这奖杯这么大!这么重,蜗牛背上……引读,指名读

5、指名读第三段

(三)学习第四段

1、小蜗牛背上奖杯,它背了多久呢?一天?两天?一月?两月?还是一年,两年?哪个词告诉我们的?默读第4小节,找找答案。

“天长日久”指名读词(时间多漫长啊)

2、引读:天长日久,蜗牛怎么样了?--和奖杯粘在了一起,一对翅膀也退化了。沉重的奖杯变成了坚硬的外壳,蜗牛只能勉强地从硬壳里伸出头来,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3、师画蜗牛,学生仔细看,少画了什么?哪个小画家愿意到前面来画好它现在的表情。(你为什么要这么画?)

师:想想以前当飞行冠军的样子,再看看现在的样子。

4、那么,现在“这是一只()的蜗牛。

5、指导朗读。

师:奖杯原来是荣誉和胜利的象征,可当奖杯成为蜗牛炫耀的资本后,它也就阻碍了蜗牛前进的脚步,成了它终身的负担,

三、拓展训练。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蜗牛老了,有一天,它在草丛中一步一步地往前爬。这时,空中飞来了一群活泼的蜜蜂、美丽的蝴蝶和可爱的蜻蜓,它们正在空中你追我赶、翩翩起舞呢!它们看到了蜗牛会说些什么呢?

1、指名说。

反思,进取

2、总结:是呀,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会得到许多的奖状、奖品,也可能会得到奖杯,但是千万不能骄傲,而应该让它成为激励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

3、齐读名言。

四、学习生字。

[蜗牛的奖杯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蜗牛搬家教案 篇2

1、练习负重并快速的手脚着地向前爬的动作。

2、知道大家团结合作才能取得胜利。

活动准备

旧纸盒做的大型积木若干、缝有粘扣的松紧带4根。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老师带幼儿进行手腕、脚踝等肢体准备动作。

2、引导幼儿练习爬的动作。

3、游戏:蜗牛搬家。

(1)布置场地:起点和终点相隔5-6米,将积木放在起点,数量与各队幼儿人数相等,松紧的一根。

(2)讲解游戏: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位幼儿都来当“蜗牛”,“蜗牛”搬家需要幼儿身背积木爬到目的地,放下积木,再跑回来,帮下一只“蜗牛”将积木绑好,再爬向目的地。等最后一直“蜗牛”爬到终点后,大家一起用积木搭建一座漂亮的新房作为“蜗牛”的新家。哪一队先完成,哪一队即获胜。

(3)强调游戏规则:积木掉了,同伴可以协助绑好再爬,不可以用手臂抱。

《蜗牛搬家》教学设计 篇3

师: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蜗牛搬家》。蜗牛搬家这个故事,大家喜欢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个故事,请看大屏幕。(学生看视频听课文朗读)

师:(播放中课件出现故障,视频不能播放。)对不起,课件出现了问题。有谁记得刚才这个故事讲到哪里来了?

生:燕子帮蜗牛搬家。

师:你听得真认真!现在课件出问题了,谁来帮吴老师?帮忙把这个故事讲下去?(学生感到困难,没人举手)不要紧,简单地讲一讲,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讲好不好?

(师生合作一起说。)

师:(对一生)我听你说得挺好的,你来接着说给大家听,好吗?

(一个学生接着把故事说完)

师:你真棒,比刚才电脑里讲得还好!

评: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往往是难以预测,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教师最感棘手的,但处理得当,同样也可以成为教学资源。课堂上的吴老师游刃有余,从“听”转到“说”,从“燕子帮蜗牛”到“学生帮老师”,一切自然贴切……真可以说是“精彩来自生成”。

师:故事的题目是“蜗牛搬家”,故事的最后,蜗牛搬家了吗?

生:没有。

师:课文里面是怎么说的?哪一句话告诉我们蜗牛最后并没有搬家?

生:蜗牛的家始终没有搬。

板书:始终没有搬

师:“始终”这个词能理解吗?

生:一直。

师:“始终没有搬”就是一直没有搬,我们知道“始”指开始,“终”是指什么?

生:一直到最后没有搬。

师:对,这句话合起来是这个意思。单说“终”,就是――

生:最后。

师:“始”是开始,“终”是最后、结束。从开始到最后都没有搬成家。那么,开始的时候蜗牛是怎么想的呢?大家看课文的1到3自然段。

评:“始终”――这一个在文本中本不大起眼的词语,被吴老师独具慧眼地挖掘出来,在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渗透学生理解词义的方法的同时,建构起组织本课教学的基本框架。看似随意,实见匠心。

二、回到“始”字,了解蜗牛想搬家的原因。

师:请大家自己读一读1到3自然段,想一想:蜗牛开始到底是怎么想的?

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蜗牛开始是怎么想的?(师指板书中的“始”字)

生:它想搬到一个小山丘去住。

师:对,那它原来住在哪里呢?

生:石缝儿里。

师板书:

小山丘

石缝

师:小山丘和石缝那儿有什么不同呢?

生:石头周围光秃秃的,小山丘那儿很美。

师:石头周围光秃秃的,有树没有?

生:没有。

师:有草没有?

生:没有。

师:有花没有?

生:没有。

师:什么都没有,这就是“光秃秃”的。小山丘又是什么样子呢?

生:美丽。

师:美到什么样子?

生:有密密的丛林,有甜甜的野果,还有清清的小河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小山丘画面)

生:哇,好美呀!

师:是啊,多美的景色!谁来带着赞美把课文中的这句话读一遍。

学生读。

师:课文中,“清清的小河”后面有六个小点,你们知道是表示什么吗?

生:还有很多很多。

师:还有很多美丽的景物,谁来说说,可能还有什么?

生:树林。

师:课文中的“丛林”就是指树林。

生:还有鲜艳的桃花。

师:好,“鲜艳”这个词用得好。还有什么?

生: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生:还有甜甜的野果。

师:“野果”书上讲到了,你一定是想着甜甜的野果太好吃了,就再说一遍,是吗?

生:还有旺旺的青草。

师:你的意思是说茂盛的青草吧?(学生点头)

生:还有五颜六色的花。

生:还有可爱的小燕子!

生:还有叽叽喳喳的小鸟!

……

师:我们班同学个个聪明,想像丰富,词汇也多,真像一个个小博士呢!

评:石缝周围的“光秃秃”与小山丘的山清水秀形成鲜明的对比。课中,浓墨重彩地强调小山丘的美丽,在学生心中建立起小山丘美的.形象,使学生对蜗牛打定主意要搬家的心情“深有同感”!

师:听说有这么美的地方,如果你是蜗牛你会怎么想?你想不想搬去?

生:(齐答)想!

师:蜗牛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它呀,打定主意也要搬到小山丘上去住,看到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课文是这么写的吗?

生:是的。

师板书:打定主意搬

师:“打定主意”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决定了。

生:下了决心要搬。

师:对,决定了,下定了决心。(指板书)开始打定了主意,最后却始终没有搬(指板书),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它已经打定主意了要搬,那到最后怎么还是没有搬呢?

生:小山丘那儿那么美,为什么蜗牛又不搬家了呢?

评:“会问的孩子才会学!”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敢不敢提问”和“会不会提问”是同等重要的!此处,教者又巧妙地与上文所扣的“始终”一词联系起来,有意识地将“矛盾”呈现在学生面前,使问题从学生嘴中脱口而出!这样,既缩小了“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坡度,又明确了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师:是啊,为什么?那是为什么呢?

师:现在我们看课文的4到6自然段,到课文中找理由。自由读读课文,看谁能找出答案来。

三、抓住蜗牛说的三句话,体会蜗牛害怕困难,所以“始终没有搬家”。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完了吗?找到答案没有?

生:找到了!

师:真的找到了?找准了?你是不是像蜗牛一样打定主意了?(生笑,点头)

生:蜗牛怕太阳晒,又有些犹豫了。

生:蜗牛说风沙太大,怕下雨。

师:(板书“犹豫”)开始是打定主意搬,现在又犹豫了,能不能告诉我“犹豫”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不想搬过去

师:那“打定主意”和“犹豫”的意思?

生:相反。

师:那么,“犹豫”就是--

生:打不定主意。

评:“词语理解”是低年级的一个教学重点!但本堂课中,教者没有将其设置为一个孤立的教学点,而是将“词语理解”和“文章感悟”结合起来,使其成为整个教学网络中的一个“点”,并将它们连成一条“线”。此环节,就是又一次把重点词语“犹豫”作为教学的切入点,结合前文中的“打定主意”来理解犹豫,既对前面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回顾,又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师:什么原因让蜗牛打不定主意了?犹豫了几次?

生:第一次是太阳太大怕把它晒坏,第二次是因为满天风沙,怕打在它身上会死掉,最后一次是下雨地滑怕爬不上小山的斜坡。

师:小朋友们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到了蜗牛说的三句话,老师把它写到一块了,大家来读读。

(出示课件:

今天太热了,我行动又慢,强烈的阳光会把我晒坏的!

我这细皮嫩肉,可禁不住这风沙吹打。

下雨地滑,小山丘的斜坡,无论如何我是爬不上去的。)

学生自由读。

师:我来看看我们班哪个小朋友朗读水平最高,谁来读一读?你愿意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

一生读第一句。

师:谁来评评,他读得怎样?

生:读错了一个字。

师:请先说优点,再说缺点。

生:有一些流畅,但“晒”字没有读准确。

师:“晒”应该读翘舌音,你听得很仔细。你能读一读吗?

(另一生读,读得很好。)

师:现在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两只“蜗牛”,你们喜欢哪一只蜗牛呢?

生:刘子旋(第二个读的学生的名字)!

师:她读得好,我们欢迎她再读一遍好不好?

(学生鼓掌欢迎,刘子旋再读一遍。)

师:你们说说她哪里读得好?

生:“强烈的阳光会把我晒坏的”这儿读得好,把“晒坏”读得重一些。

师:(对刘子旋)你读得很好,请问你刚才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我想,蜗牛怕太阳晒,我就把“太”和“晒坏”读得重一点。

师:我们读句子要抓住重点的词,有的地方要读得重一点,有的地方要读得轻一点,我们学着刘子旋的样子一起来读一遍。

生齐读。

评:朗读的“指导”,不应该只是来自教师,课堂上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优秀学生的朗读便是一种。学习中,如果“榜样”来自于老师,学生也许会有“压力感”,而当“榜样”来自于与己相仿的学习伙伴时,学生不但不会有“压力感”,相反会产生一种“学习动力”。吴老师就很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既有自己对学生“人文”的评价,又信手拈来,为学生提供来自身边的模仿范例,朗读指导收到了实际效果。

师:另外的句子谁来读?

生:“我这细皮嫩肉,可禁不住这风吹雨打。”

师:读书的时候要看清楚每一个字。谁来再读一遍?

生:我这细皮嫩肉,可禁不住这风沙吹打。

师:“禁不住”是什么意思。

生:受不了风沙吹打。

师:对的,就是受不了,受不住的意思。你理解得很好,请你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生:我这细皮嫩肉,可禁不住这风沙吹打

师:你们听清楚吗,他刚才是这样读的:“我这细皮嫩肉,”(把“我”字读得比较重)大家尝试这样读一下。

生自由读。

师:来,再请你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为什么要把“我”字突出来?

生:我觉得这只蜗牛把自己看得很重,非常担心自己,心里只怕自己受苦。

师:能想到这一点,你真了不起!大家也学着这样把这句话读一遍。

生齐读:我这细皮嫩肉,可禁不住这风沙吹打。

师:把动作加进来,我们的朗读就更好了。谁来试试?

(学生边读边表演,很形象。)

师:最后还有一句,有谁愿意读?(一学生站起来读:下雨地滑,小山丘的斜坡,无论如何我是爬不上去的。)

师:嗯,读得很好,但是那边的小朋友你听到她的声音没有?

生:没有。(老师请学生再读一遍,学生声音大了一些,但仍不够响亮。)

师:不错,比起刚才有很大的进步!如果声音能再大一点,就更好了。“无论如何”你是怎样理解的?能不能换成另外的词?

生:根本就是爬不上去的。

师:“根本就是爬不上去的”,还会用“根本就是”,你的词汇真丰富!

生:是不可能爬上去的。

生:随便什么办法我都爬不上去。

生:我就是费尽力气也爬不上去。

师:好的,蜗牛就是这样想的,想象你就是小蜗牛,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下雨地滑,小山丘的斜坡,无论如何我是爬不上去的。

评:本文,蜗牛之所以“始终没有搬成家”,就是因为它“畏惧困难”。它的三个“借口”是突破文章重点的关键所在!教者抓住重点,舍弃其它,将这三句话作为“突破点”,充分展现了其对文本的解读之深,解读之精!在教学中,教者没有将这三个重点句肢解得支离破碎,而是以朗读促理解,以理解助朗读,并将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落到实处。

师:(指大屏幕上的三句话)蜗牛说的这些话你觉得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天气不好。

师:嗯,这是你的看法。

生:没道理。看起来不管哪种天气它都不能搬家,它应该去冒一下险。

生:它应该去试一试。

师:是呀,说得太好了。太阳真的会把它晒坏吗?它就一定经不住风沙吹打的呢?小山丘的斜坡是不是真的就爬不上去呢?不去试一试,作一次努力,你怎么知道呢?

师:蜗牛它自己想到这点没有?它是怎么说的?

生:只怪天气不好,要不我早搬进新家了。

师:是不是该怪天气不好?到底要怪什么?

生:怪蜗牛自己。

师:这时,你想对蜗牛说什么吗?

生:我想对蜗牛说:打定了主意就不要犹豫,就要搬家。

生:蜗牛不能只怪天气。

生:蜗牛啊蜗牛,你不能只怪天气不好呀,你要自己去试一试,保证你就能到小山丘去了!

生:蜗牛三心二意。

师:哦,蜗牛是三心二意吗?它这时心里想不想搬家?

生:想。

师:对,它心里还是想搬家,说明它不是三心二意,对吗?

生:对。

评:学生回答“三心二意”出乎老师的意料,老师却能巧妙地利用这一“课堂契机”,既解了学生的疑难,又很自然地过渡到后文的学习。

师:课文哪里说明蜗牛最后还是“想”搬家的?

生:它每天对着小山丘张望,叹息。(师板书:叹息张望)

师:这两个词的意思懂不懂?(师用手虚指远处)小山丘在那里,谁来用动作表演一下蜗牛的“张望”和“叹息”?

学生表演。

师:看来,这只蜗牛还是非常向往搬到小山丘啊。

四、拓展延伸,以“蜘蛛”来对比“蜗牛”,从《蜗牛搬家》获得启示。

师:大家现在来看看你们眼前的这只蜗牛啊,这只只会叹息不知行动的蜗牛!你想到了什么?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蜘蛛织网。

课件出示:

蜘蛛织网

一只蜘蛛在织网,刚织了几下,一阵风吹来,把丝刮断了。

蜘蛛重新织起来,刚织了一半,一阵雨点打来,把网打破了。

蜘蛛再重新织。它织啊,织啊,眼看快要织成了,一阵冰雹砸下来,又把网砸破了。

蜘蛛又重新织。织啊,织啊,它终于织成了一张大网。

蜘蛛高兴地坐在网中,捉着飞来的小虫。

师:对照一下蜗牛,联系一下蜘蛛,你想到了什么?

评:此处巧妙地引入《蜘蛛织网》这一文本,以蜘蛛的“不放弃”与蜗牛的“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形成对比,道理在对比中不言自明。

生:我们要学习蜘蛛,不能学蜗牛。

生:不能放弃。

生:要勇往直前。

生:说到就要做到。

师:对,不光要想和说,还要做。

生:想到了搬家就要搬。

师:不管是搬家还是做其它什么事情,打定主意去做的就要去做,不能害怕困难。

评:受年龄的限制,二年级的学生,思维和表达也许不是那么完善,这是很自然的。但作为老师,对学生不完善的回答要引导,帮助提升,不能视其“思维的局限”而不见,放之任之。此环节,当还有学生把体会局限在“搬家”上的时候,吴老师发挥了其导师的作用,把他们引导到广阔的生活空间。

师:如果你是这只小蜗牛,你有什么话说吗?你会对曾经想帮你的喜鹊、燕子、蛤蟆说什么吗?

生:我想说,对不起,喜鹊,我不应该害怕困难。

师:嗯,小蜗牛后悔啦。

生:我想对燕子说,你好心来给我帮忙,我应该搬家。

生:我想对它们三个说,我还是想搬家,你们再来帮我好不好?

师:太好了!蜗牛想改变自己了!这样的蜗牛小朋友喜欢吗?

生:喜欢!

师:最后老师有一句话要送给蜗牛,送给大家,我们一齐来读。

课件出示:

今天尽你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明天也许就能做得更好。

―――牛顿

学生齐读。

师:这句话的意思能理解吗?如果不太懂,课后再想想,或者请教别人,好吗?

生:好。

下课。

总评:

看,一次“学案”到“学堂”的演绎

“质朴简约、一气呵成”,全无粉饰雕琢的作秀之态,这就是吴老师的课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成功地完成了一次从“学案”到“学堂”的演绎!

教者根据对文本的解读、学情的了解,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设计出来的课时方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适时地将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呈现”出来!

其一,教者打破文本“由因到果”的叙述顺序,以“寻果索因”作为课堂中轴线,带领学生感悟学习,真所谓“去繁就简三秋树”,简洁明了!接着,教师从对“因”与“果”的了解中,找到质疑空间,让学生自己提出了进一步的探究主题――“它开始已经打定主意了要搬家,可到最后怎么还是没有搬呢?”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需求”,水到渠成!

其二,教学预设中,吴老师充分考虑了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考虑了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始终没搬、打定主意、犹豫、张望叹息”为立足点,品味蜗牛先“信心十足”,进而“犹豫不决”,最后“望洋兴叹”的心理历程。集中而有力!这一设计看似简单,却蕴涵着教者对低年级

语文教学特点的准确把握。

我们都知道没有一堂课是可以完全预设的,除非教者毫不顾及学者的学习体验,只把“学堂”当作“学案”的复制品。而吴老师呢?她“审时度势”“以学促教”,使学堂成为学案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实践场所。

1、善于调整,少了刻板,多了“灵动”。开课伊始,“意外”出现!课文朗读中断!怎么办?教者从容不迫,说道:“对不起,课件出现了问题。刚才这个故事讲到哪里来了?谁来帮帮吴老师,把这个故事讲下去?”妙!一次“课堂意外”倒“无意间”营造了一个检验学生听的质量,师生合作进而一生独立诉说故事情节的机会。课堂因此而更显示出动态美!

2、善于倾听,少了说教,多了“关怀”。为什么纯粹的“媒体远程教育”并不能完全代替“师生对面的近距离教学”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学生是“人”,他们即时即刻的表现,需要及时得到来自教师的“人文关怀”。为突破教学难点,吴老师循学生所好,鼓励学生而且自己也认真地倾听,其自主选读的“蜗牛为没搬成家而找的三个借口”,并发挥课堂上的合作效益,通过自评、生评、师评全方位地评述学生的朗读效果!“读得很好,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为什么你要把‘我’字突出来?”“说教”没有了,就在这看似“即兴式”的点拨下,学生头脑中那只“轻言放弃,害怕困难,不敢尝试”的蜗牛形象逐渐凸显,呼之欲出!同时,教者还不失时机地“捕捉”听来的信息,不断出现新的“生成”,随机地强化大声朗读的习惯、彰显学习的“榜样”提示先说优点再说缺点的评价方法等。

3、善于交流,少了束缚,多了“个性”。为了文章主旨的挖掘,整堂课层层深入,跌宕起伏自然流畅。当学生思维需要梳理之时,教者构筑起交流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释放发现”的渠道。先评说“蜗牛的话有道理吗?”,继而联系旧知《蜘蛛织网》,进行对比“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就在这一“评”一“比”中,孩子们用最简短、最朴素的,又具有一定个性的语言――“不能放弃”、“要勇往直前”、“说到就要做到”道出了文章的真谛!

部编版二年级识字教学教案 篇4

一、随文识字的重要作用

吸收传统识字教学有关汉字音、形、义教学的精华,并结合现代教学理论把生字生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这就是随文识字的要义。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随文识字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可以帮助学生识认字形。低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的识字,故此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的识字量是比较大的。面对低年级学生,集中进行识字教学的高难度使得识字教学必要将所识生字生词进行分散,同时在一年级下学期及整个二年级学期,熟字带生字、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等陆续出现,这也使得识字教学必要将生字生词进行分散,而这种分散的最佳方法就是随文识字。在这一点上,为了适应低年级学生的生理与认知特点,教材所选课文的篇幅小、句子短、趣味高且图文并茂,很容易吸引到学生的注意,这种情形下,学生在多遍次阅读课文的同时,也会一并将课文内生字生词识记下来。

第二,随文识字的语言环境也会帮助学生识记字形。在随文识字过程中,随文是学生识字的基础,良好的语言环境(包括课文插图对学生的吸引)会吸引学生从整体上加强对相关生字的认知与记忆,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汉字文化的熏陶,真正落实随文识字的双重目的。显然,这一效果的取得是与课文所提供的语言环境密不可分的,也有利于学生在后续阅读过程中加强对相关生字生词的识记巩固。

第三,随文识字有利于学生理解字义。离开了对字词含义的理解,识字教学的意义会大打折扣,虽然这种对汉字词意义的理解仅限于大致了解与感知体会,而非精准解释。学生在阅读课文过程中,总要不断地理解或猜测所读句子的含义;与句子或课文的含义相关联,对单个生字或生词的含义也慢慢有所体会,辅之以教师的讲解,学生就会迅速建立起对相关生字词含义的正确理解。

二、随文识字的教学策略

一)归类与分化

为降低学生识字难度提高识字效率,将所需识生字进行分类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这有助于学生对同一类生字通过观察加强记忆。如教学《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课后附有12个生字“坪、坝、戴、招、蝴、蝶、孔、雀、舞、铜、粗、尾”需学生识记。因字数众多,可将之分为上下、左右、半包围三类字,并以较难记忆的“舞”“蝶”“戴”为典型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记忆,这会使学生既产生对同类生字的整体认知,又会加强他们对同一类生字的个别记忆,详细识记每一个生字。持之以恒的使用这种方法,当然,与具体的识字任务相结合,分类的方法会有所不同,也会熏陶学生主动为之,产生自主识字的良好意识。如在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时,面对12个生字中的“游”“流”“江”三个字,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发现三个字的共同特点――都是与水相关的三点水旁,这就是以偏旁进行归类了。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并能在生活中识字,这与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有意识引导分不开的。同时,在这种识字分类过程中,也有助于学生逐渐认识到汉字的构造规律和构造之美。

二)比较与感悟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是新课标对第一学段有关“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之一。这种“感受”必需以学生一定的识字实践为基础,如对字形的整体观察、分析与比较之后所产生的对字的整体认识。这里,与这种“感受”直接相关的“形体美”主要是指字的整体形状和结构特点,这就离不开对不同汉字的形体比较与感悟。虽然我们从整体上说汉字是方块字,但具体到每一个字的字形,则有可能或是方正、瘦长、上宽下窄、上窄下宽、左高右低、左低右高、中间大两头小、品字形等,如竹、子、下、上、中、品等;同时,汉字的演变历史也是字形变化的历史,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认知汉字字形的变化历史也有助于他们对汉字字形的识记与理解。如前述“舞”字的原始字形是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跃的样子,后来才进化演变加上“舛”(双脚形)来表示双脚的跳动。事实上,这种以字形的演变来促进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原本就是教材的首选方法。如人教版教材在一年级上册“识字(一)”之第二课认识“口、耳、目、羊、鸟、兔、日、月、火、木、禾、竹”等十二个字时即呈现了。

三)想象与分享

与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相适应,他们在面对直观的事物的认知时较为容易,而对于较为抽象的事物则不容易识记。因此,识字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识记某些汉字时不能一直讲述笔画的造型、力度、方向等,而应借助形象的思维方法来引发学生的趣味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如教学《玲玲的画》一课时,有“叭”字需要识记,该怎样引导学生识记呢?我的方法是在讲解字形与读音并示范读写后,以口诀“有‘口一声‘叭,有‘足地上‘趴”做识记巩固的利器并有所拓展,并在接下来的借助多媒体技术所做的拓展中以“青蛙‘呱呱叫,小猫‘喵喵叫,小羊‘咩咩叫”来暗示学生这些字都是象声词。如此,学生在兴味盎然的模仿阅读中也会加强对该字的识记程度。学生也会有样学样,一旦他们发现了某一个字中蕴含的快乐,也会在分享中有助于其他同学的识记。

蜗牛搬家教案(A版二年级教学案例) 篇5

教师:叶明勇

班级:二2班

学科:语文

内容:二年级.上.第9课《欢庆》(第一课时)

【教学要素】-------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4个字(欢、庆、洁、曲)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1.写字。2.读出课文喜庆、欢乐的气氛。

课型方式:要素组合

课时形态:标准课35+5

反思、评价:

〔一、猜字谜,引入新课〕-→

5分钟

1.激趣引入〈示词语朋友4个〉(听、读)2分

2.闯关1-看身体姿势猜字谜,揭示课题〈庆〉(看、想、说)2分

3.读题,理解“欢庆”(读、听、说)1分 反思、评价:

〔二、认识生字〕-→

6分钟

闯关2-看谁能读准生字。

1.自读→

2.同桌读→

3.找整体认读音节圈出来读→

4.领读→

5.抢读〈去拼音〉(读)

夸一夸 反思、评价:

〔三、动动笔,初读课文,学词、写字〕-----→

11分钟

1.闯关3-看谁能在课文中圈出生字宝宝和它的词语朋友(做)2分

2.个别汇报〈示生词〉(听、看)2分

3.齐读(读)1分

4.闯关4-看谁写字最像最漂亮(洁、欢、庆、曲)

圈出这4个字宝宝→

描红→

说怎么写好→

4人板书、其他的模仿写(每组写1个字)(看、说、写)

夸一夸 反思、评价:

〔四、画一画,欢欢喜喜再读课文〕---→

12分钟

1.范读

2.学读

3.男女生接读

4.感受喜庆:

都有谁来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它们都怎样欢庆?(说、画)4分

5.欢欢喜喜读课文 反思、评价:

〔总结-夸夸我自己〕-→

1分钟

这节课你开心吗?

夸自己(语文课我开心、我爱语文课)

蜗牛搬家反思 篇6

在这节语言活动中我要达到两个目标:

一、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蜗牛与朋友的对话;

二、知道蜗牛因为害怕困难所以搬家没有成功,萌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把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分段倾听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每一段故事的内容。在这个环节中,我加上了图片,幼儿看图片,我来讲故事。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会更好。

二、学说故事中蜗牛与蜜蜂、蝴蝶、青蛙的对话。在这个环节中,可以看出幼儿对扮演角色有极大的兴趣,通过扮演,学说小动物的话,还可以锻炼幼儿语言能力。

三、讨论:太阳不是很晒,只有一点点风,下了一点点雨,蜜蜂、蝴蝶和青蛙都不害怕。蜗牛还是害怕,不愿意搬家。这是蜗牛胆子小,还是天气真的不好?你们上幼儿园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天气?你们是怎么做的?

四、完整欣赏故事。

整个教学活动下来,我觉得故事的内容很独特,里面的对话工整、有序,阐述的道理明显、易懂,整个环节也比较容易把握,同时也带给我一些启示。

1、故事可以采用先分段再完整欣赏的方式,这样有利于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2、在第二个环节中要求师与幼、幼与幼的形式,分别扮演蜗牛与蜜蜂、蝴蝶、青蛙的对话,这大大调动了幼儿的兴趣。

3、可能受到幼儿情绪的影响,我将这个活动了延伸。通过在活动中的练习,请幼儿来扮演蜗牛、蜜蜂、蝴蝶、青蛙,表演《蜗牛搬家》这个故事。我发现小朋友很愿意上来表演,而且表演的非常好。

通过《蜗牛搬家》这节课,我对语言活动加深了理解,它并不是只有一个方式的,还需要通过我们自己的摸索和经验的积累,才能寻找到适合它的方式方法。

蜗牛搬家作文 篇7

这天是阴天,小蜗牛出来散步,散着散着,它遇见了蜻蜓和蚂蚁。

蜻蜓说:“我们住在小山岗的大树下面,连蜜蜂·青蛙·蝴蝶还有许多小动物多住在那里。我们大家齐心合力别提多快活了!”小蜗牛说:“有这么好的`地方,也不告诉我。”蚂蚁说:“我们想告诉你,可总也看不到你,要不我们现在就帮你搬家。”

可蜗牛却说:“日子长着呢,过几天我一定搬。”

就这样蜗牛就把蚂蚁和蜻蜓送走了。它想:倒霉的日子总该结束了。过了两天,蜜蜂来帮助蜗牛来搬家,蜗牛望望火辣辣的太阳,有些犹豫了。他说:“我一切都准备好了,可是今天不能搬。”蜜蜂问:“为什么呢?”蜗牛说:“小山岗有点远,我走的又慢,火辣辣的太阳会把我晒坏的。在说日子长着呢,过两天我一定搬。”没办法蜜蜂只好飞走了。过了两天,蝴蝶来帮助蜗牛搬家,蜗牛望望漫天风沙又有些犹豫了,蜗牛说:“我一切都准备好了,可是今天不能搬。”蝴蝶问:“为什么呢?”

蜗牛说:“你看我细皮嫩肉的,可禁不住这风沙吹打啊,再说日子长着呢,我过两天再搬吧。”没办法蝴蝶也只好飞走了。过两天青蛙来帮助蜗牛搬家,蜗牛望望蒙蒙细雨又有些犹豫了,它说:“一切都准备好了,可是今天不能搬。”青蛙问:“为什么呢?”蜗牛说:“天潮路滑,小山岗有斜坡无论如何也爬不过去,日子长着呢,我过两天再搬吧。”青蛙只好一蹦一跳地走了。

蜗牛搬家教案(A版二年级教学案例) 篇8

1.指导学生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

3.培养学生积累谚语的兴趣。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2.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培养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准备]

有关文中重点词句的实物、字词卡片、田字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做实验游戏,激发兴趣

1.请两位学生做实验。

一个学生折一根筷子,一个学生折一把筷子。看看谁能将筷子折断。(此环节设计旨在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突出中心,直入主题。)

2.谈谈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板书:团结)

3.我们中国古时候有句谚语就是讲团结这个道理的: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一把筷子难折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关于团结的谚语好吗?

二、朗读感悟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的请生字宝宝帮忙,把字音读准。

2.个别读文,出示带拼音生字自由读。

3.检查读音,边读边正音。

一类(注意读音相近):移动、容易

二类(注意翘舌音):折断、木柴、绳子

三类(注意前鼻音、平舌音):千斤、搓绳

其他:火焰、独立、计谋

(此环节将读音相似的生字进行归类认读,让学生能系统地进行识记,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全班齐读带注音的生字。

(2)开火车读。

(3)去掉拼音再读。

4.读课文。(男女学生对读、同桌对读。)

5.生字宝宝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吗?

(1)四人小组自由说。

(2)个别学生识记生字。(边讲边点出方法。)

(3)还有一些生字,老师用猜谜的方法帮助记。

(4)小结记字方法。

6.随机小结。

大家刚才运用课外识字、猜谜识字、换部件识字,方法真多,值得表扬,现在就奖励大家玩个游戏。

7.制作气球飞走的课件进行游戏。气球说,只要大家读准字音,它就会升起来。

(1)全班读字。

(2)开火车组词读。

学生先读带注音的生字,然后去掉拼音再读,再回到课文中巩固。

8.生字宝宝说,你们想看故事吗?它们都藏在一个故事里头去了,如果想看很容易,大家这么聪明,排一排顺序就行了。

(1)排一排吧,你就能得到一个故事了。

()中午,一块千斤巨石挡住了去路。小熊很容易就把巨石移开了。

()早上,小熊与有计谋的猴子一起去冒险。

()到了晚上,它们找来许多折断的木柴,把木柴点燃,火焰红红,真暖和啊!

()夜深了,它们独自在自己的床上进入了梦乡。

()它们在火堆附近,用绳子搓成了网床。

(读故事激发兴趣,文中涂红色的为生字,让需要掌握的生字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再现,检查学生的知识反馈情况。)

(2)排好后自读并给故事加个题目,行吗?

9.读课文。

(1)师生拍手对读。

(2)小组比赛读。

(3)大家团结一心,过了一关又一关,真是“人心齐,泰山移”。现在,我们胜利在望了,有信心攻克最后一关吗?

三、指导写字

1.两个生字兄弟,样子长得非常像,它们就在这里头,如果找到的我数三下就站起来说。

2.出示“斤、折”,两兄弟不但样子非常像,而且有着很大的关系呢!

3.学习“斤”字。

学生观看录像,录像的内容为:“斤”字的古代写法,从古字到今字的演变过程,以及“斤”字表示斧子的意思。

(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对“斤”字的古形和古义有所理解,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本字形的记忆,而且可以启发学生对其他有关的字形与字义的理解。)

(1)老师范写指导:注意横撇和竖撇,横撇和竖撇是斧头,而一竖是斧柄,应该写直。

(2)学生在本子上练写。

(3)展示台上指导纠正。

4.学习“折”字。

(1)“折”是会意字,你能根据“斤”字的学习想想这个字表示什么意思吗?

(2)“折”字的提手旁表示手的意思,“斤”字表示斧子,那么,“折”字表示用手拿起斧子把一些东西砍断,东西断开两边就表示“折”。

(刚学完的“斤”字记忆犹新,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自我创新。)

(3)指导书写,注意提手旁,结构是左窄右宽。

(4)伴着音乐,学生练习写字。

(5)拿出来自由评议。

蜗牛搬家教案(A版二年级教学案例)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空间观念。

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掌握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1、弯曲的线

2、每个学生两张白纸。

3、配套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曲直对比

美丽的城堡里住了一位小公主,公主给咱们班每位同学带来了一份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答对问题才可)

1.师:出示两根吸管(一直、一弯)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2.师:图上的两组小朋友在玩什么?(一组跳绳、一组拔河)

两组同学手中的绳子有什么不同?

3.师:揭示礼物(毛线)。

观察你桌上的毛线,你发现什么?(弯的)

二、动手操作,认识线段

1.变曲为“直”,初步认识线段

(1)师:你能想办法把这根弯的毛线变直吗?试一试。

(2)请生汇报演示:你是怎样做的?

若出现:A用手捏住绳子的两头,拉紧绳子。

B只捏住毛线的一端,另一端让毛线自然下垂。

讨论:哪一种作法使毛线更直?

(3)将毛线“请”到黑板上,并尝试画出,这就叫做线段。(板书)

(4)师引导:线段有什么特点。(板书“直、两个端点)

(5)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

三、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

1.过渡:生活中有没有一些物体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的情况存在呢?

(1)师示范:拿起一把直尺,摸一摸直尺的边,你有什么感觉?

再用两手去捏住边的两边,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直尺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我们就可以把这条边看作是一条线段。

(2)师:你还能在教室中找到线段吗?

总结:书桌、课本、黑板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3)将以前学过的图形与线段相联系,数数图形有几条线段围成。

2.折线段

师: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像老师这样对折、打开,这样一条折痕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请你指一指它的两个端点分别在哪里?

(1)你能折一条比它长的线段吗?(生操作)

(2)你能折一条比它长的线段吗?

展示学生的作品,说一说这些线段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结:线段是有长短的。

3.根据特征,自建线段模型

(1)师:你能根据感受到的线段的特点,把它画在纸上吗?试一试。

(2)全班交流:你是怎样画线段的?为什么这样画?

部分作品实物展台下展示对比,让学生根据线段特点进行判断。

(4)师适时示范线段画法。

(5)依据线段模型练习。

四、联系应用,拓展认识

1、公主回城堡的路有三条,一条直的,两条条弯的。你想走哪条?为什么?

2、你能用直尺把这两点连成一条线段吗?(想想做做第3题)

3、连接三点可以画几条线段,是什么图形?(想想做做第4题。)

4、如果有四个点呢?你能画出几条线段?(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教师提供第二种方法。(按点的顺序)

五、扩展思维,奠定基础

比一比谁长谁短(其实一样长)

语文a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卷 篇10

2012-06-20 | 偏旁 小豆 丑小鸭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语文乐园里花香扑鼻,丑小鸭被陶醉了(把读音和汉字连一连)。(7分)

二、丑小鸭的书法展示。(12分)

ɡē shēnɡ shì jiè quán shuǐ bó zi ɡuì huā nǔ lì

三、春天来了,让我们给这些成语宝宝和对应的季节连一连。(7分)

秋高气爽 春光明媚 寒冬腊月 雪中送炭

骄阳似火 五谷丰登 春色满园 滴水成冰

四、热心的丑小鸭正在帮助同伴解决一个个语文难题呢!(9分)

1.照样子写一写。(5分)

例:冷 暖 冷 暖 上 下 上 下

我发现的规律:

你还能写出这样的词语吗?请再写两组。

2.给下面的字加偏旁再组词。(10分)

者()垂()

()

我可以给“皮” 加上好几个偏旁呢!

皮()皮()皮()

3.把下面的词语填入句子中。(4分)

又香又甜 又香又脆

(1)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我做了一个 的梦。

(2)吃着 的花生,我们谈得可开心呢!

五、句子漫步在句子沙滩上,看着美丽的蓝天,心情可高兴了!(23分)

1.在横线上加上表示声音的词,让动听的声音走进句子。(5分)

(1)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孩子也在唱歌。

春风在 唱歌,泉水在 唱歌,小鸟在 唱歌,小孩子也在 唱歌。

(2)美丽的山坡上,小牛的小豆铃响着。

美丽的山坡上,小牛的小豆铃 地响着。

2.比较句子。(4分)

A.啊,我要赶快出去!

B.啊,我要出去!

(1)“赶快”的意思是

(2)哪个句子好,为什么?

3.模仿秀。(6分)

(1)踮起脚尖,走进浓绿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栽老师窗前。

脱掉棉袄,踏上碧绿的草地,我们把美丽的风筝

(2)夏天的山上,泉水清清的,草旺旺的,树绿绿的。

春天的田野上,小草 的,野花 的,树木 的。

4.把句子补充完整。(8分)

(1)每天放学路上,他

(2)真是个好地方。

(3)为什么要给我们提一个错误的问题呢?

(4)种子钻出了泥土,看到了一个光明的世界,它看到了粉红的桃花,的,的。

六、课文驿站风光好。(12分)

1.《窗前,一株紫丁香》是一首赞美老师的诗,我也找到了一句赞美老师的诗,诗句是:

。(3分)

2.一年有 个节气,我能写出几个节气的名称:(5分)

3.少壮不努力。你还知道哪些劝人珍惜时间的名句吗? 请写一条。

(4分)

七、阅读展示。(10分)

春风吹进校园

春天来了,春风悄悄地吹进了校园,唤醒了草坪里的小草,瞧,它们伸出了小脑袋,好奇地望着外面。

春风轻轻地摇着小树,小树不好意思地发出了嫩芽,和春姑娘打招呼。

春风吹红了鲜花,花儿们张着笑脸,嘻嘻哈哈地笑花了脸,五颜六色,十分漂亮。

春风悄悄地溜进教室,和小朋友们一起读书,一起游戏。

1.这篇文章共有 小节。(2分)

2.写出“五颜六色”的近义词:(2分)

3.春风吹进校园,校园还会有什么变化呢?模仿第二小节写一写。(3分)

4.你喜欢春风吗?为什么?(3分)

八、圆梦舞台。(10分)

丑小鸭有一个梦想,想当上写作高手!你瞧,图上的小女孩也有很多梦想,她梦想能够……仔细看图,用几句话写一写。

参考答案:

一、眨 挺 蚯 铃 脖 川 悲 zhǎ tǐnɡ qiū línɡ bó chuān bēi

二、歌声 世界 泉水 脖子 桂花 努力

三、略

四、1.高低 左右 深浅 都是一对反义词组成的词语。

2.著 著名 睡 睡觉 喝 河水 破 破皮 坡 山坡 波 波浪

3.又香又甜 又香又脆

五、1.呼呼 叮咚 喳喳 啦啦 丁零丁零

2.马上 立即 第一个句子好,突出种子等不急了,着急的心情。

3.放飞在蓝天上。春天的田野上,小草嫩嫩的,野花红红的,树木绿绿的。

4.都在玩 连云港 你 黑黑的石头 蓝蓝的大海

六、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24 清明 小寒 大寒 惊蛰

3.老大徒伤悲。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还是有的。

七、1.4

2.色色俱全 五彩缤纷

3.春风轻轻地吹进图书馆,小朋友们深吸了一口气,感到更凉爽了。

4.略

上一篇:听段惠民报告心得体会下一篇:学校收费自查自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