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学一

2024-07-13

生物信息学一(精选10篇)

生物信息学一 篇1

信 息 简 报

第68期

乌海市第三人民医院

“两学一做”领导小组

2016年8月10日

海南区人民医院召开全体党员、环节干部 践行“两学一做”专题研讨暨民主生活会

(一)8月10日—12日下午4点—6点,海南区人民医院在二楼会议室召开为期三天的践行“两学一做”,全体党员、环节干部立足岗位,结合医院现状,规划院内(科内)工作专题研论会。全体党员、环节干部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院长杭铁虎主持。

杭院长首先发言,他结合医院现状和“两学一做”学习经验讲到:“两学一做”的意义,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学的好不好,合不合格,最终体现在行动上,我们学了做了,工作就会有成效。通过“两学一做”看到医院下一步好的做法,听到一些好的声音。并提醒大家各个党员要“细化”工作,边学边改。

党支部书记张月华在发言中讲到,“两学一做”是继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之后的针对党员和基层党员的学习,我们始终紧扣医院工作,认清手头工作现状,改变观念。天道酬勤,付出才有回报。医者仁心,要始终站在患者的角度为患者着想。

何玉林副院长在发言中说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按照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结合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融入日常工作。以严的态度、严抓的韧劲,着力做好分管工作,抓安全,抓学科建设,加强人才培训学习,贯彻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张植文副院长讲到,通过“两学一做”推动医院工作发展。自己作为副院长要带头认真学习,以身作则,工作中做到讲规矩,守纪律,知警畏,以积极的生活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带好头,把分管工作做好,把分管部门人员带好。

杜淑琴副院长、刘丙新副院长也相继发言,发言中说到:加强医院管理,构建平安和谐医院。用一颗挚爱的心做好工作,用大爱的心对待患者。

其余部分党员、环节干部围绕“立足岗位,结合医院现状,规划院内(科内)工作”的主题,联系个人岗位责任和工作思想实际进行了积极发言,对自己本身的工作进行了规划。表示以后的工作听取院领导的建议转变观念,做到恪尽职守,学用结合、知行合一。

研讨会最后由杭院长做出总结,共产党员就要有坚定的理想、服务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今后的工作大家要从自己的工作点切入,以实际行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乌海市第三人民医院“两学一做”领导小组

2016年8月10日印发

生物信息学一 篇2

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能把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视讯等不同媒体信息, 安排在不同的介面上并进行组合及流通, 并可在计算机上存取、转换、编辑及同步化等, 达到计算机和使用者双向交互对话。并提供多样化的操作环境, 具有色彩夺目, 动作生动及声效迫真的效果。能将特定的声音和某一特定的活动图像组合起来, 可迅速播放某一节目, 可以按需要对某一节目进行重播和反复播放, 直到学会为止, 这就是多媒体教学。综合使用多媒体教学, 充分利用现代各种教学媒体的功能, 可以产生、制造生动活泼的效果, 空间可以放大或缩小, 如细胞的构造, DNA的分子结构;时间上可以拉长或缩短, 如花朵的开放, 细胞核的分裂演示等等, 既可瞬间即逝, 也可定格停留。可让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直观化, 可以进行模拟仿真。颜色变化可多样化, 更有立体感和速度感, 更具有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信息技术的整合在生物教学中的利用可以克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化静为动, 信息量大, 图像生动, 音响逼真, 在理论教学中, 可根据内容特点, 合理选用, 互相配合。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促进教学优化。

1. 声像并茂,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生物课堂上, 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 但教学内容会非常的广泛, 而且有些知识难以理解, 如在学习有关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时, 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有关内容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而且由于抽象和枯燥无味, 学生也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 但如果在介绍有关内容时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视听结合, 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我播放了两段《神经元的结构》和《神经元的功能》视频, (播放) 创设与教材相关的情景,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达到寓教于乐, 寓学于乐的目的。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着新鲜、好奇、兴奋感, 从而高度集中注意力, 使思维聚焦在老师的控制之下, 并深入到教学内容的深层。

2. 画面丰富, 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生动、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最容易被学生接受, 多媒体课堂能够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直观材料———图形, 图形比文字更易识记, 无论在记忆保持、概念形成, 还是在信息提取速度及信息量上, 均比单纯语言记忆效果好。应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有关的生物图形, 与传统教学上的展示教学挂图有很大的差别, 多媒体播放的图形不但播放方便, 而且数量、清晰度都比挂图有很大的提高。

3. 变静为动, 动静结合, 便于学生轻松理解重难点。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化无声为有声, 化静为动, 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 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例如, 神经系统的组成动画 (播放) 、呼吸和吞咽关系的动画 (播放) 、条件反射的动画 (播放) 等等, 多媒体课件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挂图的缺陷, 形象地展现画面, 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使学生轻松地理解了重难点。

4.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

由于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演示播放音像、动画, 还能能突破时空的限制, 在说明现象、概念、规律时, 简明准确, 省时省力, 同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能在瞬间表现那些在时间、地域上彼此并不关联的事物和生命现象。如:动植物的比较 (播放) , 生活在北极南极的生物 (播放) , 克隆绵羊“多莉”的诞生 (播放) , 海底世界的奇妙 (播放) 等等, 运用多媒体技术都可以清晰地展现出来。

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多媒体技术通过精美生动画面的展示和悦耳动听音响的播放, 让学生边看、边学、边思考, 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生物教学中, 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合理运用于教学之中,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优化课堂结构, 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达到培养具有生物科学素养, 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的目的。

生物信息学现状分析 篇3

【关键词】生物; 信息学; 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258-01

1 生物信息学的产生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胜利完成,与此同时,诸如大肠杆菌、结核杆菌、啤酒酵母、线虫、果蝇、小鼠、拟南芥、水稻、玉米等等其它一些模式生物的基因组计划也都相继完成或正在顺利进行。人类基因组以及其它模式生物基因组计划的全面实施,使分子生物数据以爆炸性速度增长。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按照摩尔定律飞速前进的计算机硬件,以及逐步受到各国政府重视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为生物信息资源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福音。及时、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上不断增长的生物信息数据库资源,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必要手段,从而诞生了生物信息学。

2 生物信息学研究内容

2.1序列比对

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号序列的相似性或不相似性。序列比对是生物信息学的基础。两个序列的比对现在已有较成熟的动态规划算法,以及在此基礎上编写的比对软件包——BALST和FASTA,可以免费下载使用。这些软件在数据库查询和搜索中有重要的应用。有时两个序列总体并不很相似,但某些局部片断相似性很高。Smith-Waterman算法是解决局部比对的好算法,缺点是速度较慢。两个以上序列的多重序列比对目前还缺乏快速而又十分有效的算法。

2.2 结构比对

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的相似性或不相似性。

2.3 蛋白质结构预测

从方法上来看有演绎法和归纳法两种途径。前者主要是从一些基本原理或假设出发来预测和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折叠过程。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属这一范畴。后者主要是从观察和总结已知结构的蛋白质结构规律出发来预测未知蛋白质的结构。同源模建和指认(Threading)方法属于这一范畴。虽然经过30余年的努力,蛋白结构预测研究现状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2.4 计算机辅助基因识别

给定基因组序列后,正确识别基因的范围和在基因组序列中的精确位置.这是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而且越来越重要。经过20余年的努力,提出了数十种算法,有十种左右重要的算法和相应软件上网提供免费服务。原核生物计算机辅助基因识别相对容易些,结果好一些。从具有较多内含子的真核生物基因组序列中正确识别出起始密码子、剪切位点和终止密码子,是个相当困难的问题,研究现状不能令人满意,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2.5 非编码区分析和DNA语言研究

在人类基因组中,编码部分进展总序列的3~5%,其它通常称为“垃圾”DNA,其实一点也不是垃圾,只是我们暂时还不知道其重要的功能。分析非编码区DNA序列需要大胆的想象和崭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DNA序列作为一种遗传语言,不仅体现在编码序列之中,而且隐含在非编码序列之中。

3 生物信息学的新技术

3.1Lipshutz(Affymetrix,Santa clara,CA,USA)

Lipshutz(Affymetrix,Santa clara,CA,USA)描述了一种利用DNA探针阵列进行基因组研究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更有效有作图、表达检测和多态性筛选方法,可以实现对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光介导的化学合成法被应用于制造小型化的高密度寡核苷酸探针的阵列,这种通过软件包件设计的寡核苷酸探针阵列可用于多态性筛查、基因分型和表达检测。然后这些阵列就可以直接用于并行DNA杂交分析,以获得序列、表达和基因分型信息。

3.2 基因的功能分析

Overton(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chool of Medicine,Philadelphia,PA,USA)论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下一阶段的任务——基因组水平的基因功能分析。这一阶段产生的数据的分析、管理和可视性将毫无疑问地比第一阶段更为复杂。他介绍了一种用于脊椎动物造血系统红系发生的功能分析的原型系统E-poDB,它包括了用于集成数据资源的Kleisli系统和建立internet或intranet上视觉化工具的bioWidget图形用户界面。

Babbitt(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Francisco,CA,USA)讨论了通过数据库搜索来识别远缘蛋白质的方法。对蛋白质超家族的结构和功能的相互依赖性的理解,要求了解自然所塑造的一个特定结构模板的隐含限制。蛋白质结构之间的最有趣的关系经常在分歧的序列中得以表现,因而区分得分低(low-scoring)但生物学关系显著的序列与得分高而生物学关系较不显著的序列 是重要的。

3.3 新的数据工具

Letovsky(Johns hopkins University,Baltimore,MD,USA)介绍了GDB数据库,它由每条人类染色体的许多不同图谱组成,包括细胞遗传学、遗传学、放射杂交和序列标签位点(STS)的内容,以及由不同研究者用同种方法得到的图谱。就位置查询而言,如果不论其类型(type)和来源(source),或者是否它们正好包含用以批定感兴趣的区域的标志(markers),能够搜索所有图谱是有用的。为此目的,该数据库使用了一种公用坐标系统(common coordinate system)来排列这些图谱。数据库还提供了一张高分辨率的和与其他图谱共享许多标志的图谱作为标准。共享标志的标之间的对应性容许同等于所有其它图谱的标准图谱的分配。

Candlin(PE applied Biosystems,Foster City,CA,USA)介绍了一种新的存储直接来自ABⅠPrism dNA测序仪的数据的关系数据库系统BioLIMS。该系统可以与其它测序仪的数据集成,并可方便地与其它软件包自动调用,为测序仪与序列数据的集成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可扩展的生物信息学平台。

参考文献:

[1]顾明亮. 生物芯片技术及展望[J]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3,(02) .

[2]菅复春,张子宏,肖乃淼,张龙现. 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J] 河南畜牧兽医, 2006,(08) .

生物信息学 篇4

本实验指导书中的8个实验均设计为综合性开发实验,面向生物信息学院全体本科学生和研究生,以及全校对生物信息学感兴趣的其他专业学生开放。生物信息学实验室将提供系统的保障,包括采用mail服务器和linux帐号管理等进行实验过程管理和支持。限选《生物信息学及实验》的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至少选择其中5个实验,并不少于8个学时,即为课程要求的0.5个学分。其他选修者按照课时和学校相关规定计算创新学分。实验一 熟悉生物信息学网站及其数据的生物学意义

实验目的:

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获取生物信息学研究前沿和相关数据的能力,熟悉生物信息学相关的一些重要国内外网站,及其核酸序列、蛋白质序列及代谢途径等功能相关数据库,学会下载生物相关的信息数据,了解不同的数据文件格式和其中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实验原理:

利用互联网资源检索相关的国内外生物信息学相关网站,如:NCBI、SANGER、TIGR、KEGG、SWISSPORT、Ensemble、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北大生物信息

学中心等,下载其中相关的数据,如fasta、genbank格式的核算和蛋白质序列、pathway等数据,理解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实验内容:

1.浏览和搜索至少10个国外和至少5个国内生物信息学相关网站,并描

述网站特征;

2.下载各网站的代表性数据各10条(组)以上,并说明其生物学意义;

3.讨论各网站适合做何种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平台,并设计一个研究设想。实验报告:

1.各网站网址及特征描述;

2.代表性数据的下载和生物学意义的描述;

3.讨论:这些生物信息学相关网站的信息资源,可以被那些生物信息学

研究所利用。

参考书目:

《生物信息学概论》 罗静初 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生物信息学手册》 郝柏林 等著,上海科技出版社,2004;

《生物信息学实验指导》 胡松年 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实验二 利用BLAST进行序列比对

实验目的:

了解BLAST及其子程序的原理和基本参数,熟练地应用网络平台和Linux计算平台进行本地BLAST序列比对,熟悉BLAST结果的格式和内容并能描述其主要意义,同时比较网上平台和本地平台的优缺点。

实验原理:

利用实验一下载的核算和蛋白质序列,提交到NCBI或者其他拥有BLAST运算平台的网页上,观察其基本参数设定库文件类型,并得到计算结果;同时在本地服务器上学会用formatdb格式化库文件,并输入BLAST命令进行计算,获得结果文件。

实验内容:

1.向网上BLAST服务器提交序列,得到匹配结果;

2.本地使用BLAST,格式化库文件,输入命令行得到匹配结果;

3.对结果文件进行简要描述,阐述生物学意义。

实验报告:

1.阐述BLAST原理和比对步骤;

2.不同类型BLAST的结果及其说明;

3.讨论:不同平台运行BLAST的需求比较。

参考书目:

《生物信息学概论》 罗静初 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生物信息学实验指导》 胡松年 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实验三 利用ClustalX(W)进行

多序列联配

实验目的:

掌握用Clustal X(W)工具及其基本参数,对具有一定同源性和相似性的核酸与蛋白质序列进行联配和聚类分析,由此对这些物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判断,并且对这些序列在分子进化过程中的保守性做出估计。

实验原理:

首先对于输入的每一条序列,两两之间进行联配,总共进行n*(n-1)/2次联配,这一步通过一种快速的近似算法实现,其得分用来计算指导树,系统树图能用于指导后面进行的多序列联配的过程。系统树图是通过UPGMA方法计算的。在系统树图绘制完以后,输入的所有序列按照得分高低被分成n-1个组,然后再对组与组之间进行联配,这一步用Myers和Miller算法实现。

实验内容:

1.明确软件所支持的输入文件格式,搜集整理出合适的数据;

2.在Windows环境运行Clustal X,在Linux环境运行Clustal W;

3.实验结果及分析,用TREEV32或Njplotwin95生成NJ聚类图。

实验报告:

1.整理好的符合Clustal的序列数据;

2.提交数据网页记录和各步骤记录;

3.提供聚类图和多序列联配图,并说明意义。

参考书目:

《生物信息学概论》 罗静初 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生物信息学实验指导》 胡松年 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实验四 ESTS分析

实验目的:

熟悉使用一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测序得到ESTs序列数据进行聚类处理,由此对获得表达基因的丰度等相关信息,并且对这些表达基因进行功能的初步诠释,为后续实验通过设计RACE引物获得全长基因,以及进一步的功能注

释和代谢途径分析做好准备。

实验原理:

首先用crossmatch程序去除ESTs原始序列中的载体成分和引物成分,然后用phrap生成congtig和singlet,用blast程序进一步将有同源性的contig和singlet进行功能聚类,最后通过blast对聚类获得的cluster进行功能注释。在实验过程中将用到一些本实验室写好的perl程序用于连接各数据库和工具软件。

实验内容:

1.运行CodonCode Aligner程序,并用它建立工程文件,导入例子文件

夹里面的数据;练习对序列的各种查看方式。

2.使用CodonCode Aligner程序里的Clip Ends, Trim Vector, Assemble

等功能,完成序列的剪切、去杂质、组装工作。

实验报告:

1.实验各步骤记录和中间结果文件;

2.举例简要说明结果文件中数据的生物学意义。

参考书目:

《生物信息学概论》 罗静初 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基因表达序列标签(EST)数据分析手册》 胡松年 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实验五 利用Primer Premier5.0设计

RACE引物

实验目的:

熟悉PCR引物设计工具Primer Premier5.0的一些基本功能,能够根据实验需要选择相应的引物设计方法设计PCR引物。

实验原理:

PCR实验是当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实验之一,由于目标序列和实验目的的不同,相应设计引物的要求也不一样。本实验延续ESTs分析结果,对于其中需要获得全长的基因进行RACE引物的设计,及5’和3’RACE引物,配合接头序列设计单向引物,并模拟练习通过连接获得全长的基因CDS序列。最后设计已知全长基因序列的PCR扩增引物。

实验内容:

1.从网站下载并安装Primer Premier5.0;

2.从 GenBank 中任意获取一个 DNA 序列,设计出该序列的合适引物; 实验报告:

1.实验各步骤使用的数据、运算平台、结果文件记录;

2.比较不同引物设计平台和不同PCR实验的差别;

参考书目:

《生物信息学概论》 罗静初 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生物信息学实验指导》 胡松年 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实验八 perl程序的安装、编写、调试 实验目的:

培养学生能在windows和Linux两种平台安装perl解释器、编写perl程序以及debug和运行的能力,熟悉perl语言基本语法,学会熟练编写和运用perl程序进行基础生物信息学研究。

实验原理:

Perl语言是一门通用的脚本语言,具有强大的字符串处理功能,是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强大帮手,学会了perl语言,就能方便地处理生物信息学研究中遇到的各种字符串文本,促进研究的快速进行。

实验内容:

1.下载perl程序在Windows和Linux下的安装包并进行安装;

2.编写简单的perl程序,并学会debug;

3.编写具有简单功能的碱基处理perl程序。

实验报告:

1.perl解释器安装方法;

2.perl解释器debug方法;

3.讨论:perl语言在生物信息学研究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参考书目:

《PERL 编程24学时教程》(美)皮尔斯著 王建华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生物信息学复习总结 篇5

1.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历史。

A.20世纪50年代,生物信息学开始孕育。B.20世纪60年代,生物分子信息在概念上将计算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联系起来。C.20世纪70年代,生物信息学的真正开端。D.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出现了一系列著名的序列比较方法和生物信息分析方法。E.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一批生物信息服务机构和生物信息数据库。F.20世纪90年代后,HGP促进生物信息学的迅速发展。

2.生物信息学主要研究内容。(1)生物分子数据的收集与管理;(2)数据库搜索及序列比较 ;(3)基因组序列分析;(4)基因表达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5)蛋白质结构预测。

3.蛋白质的一二三级结构。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序列(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i)ą螺旋 ;(ii)ß折叠 –平行折叠 反平行折叠 ;(iv)无规卷曲-没有确定规律性的肽链构象,但仍然是紧密有序的稳定结构。(v)无序结构。(3).蛋白质的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re):在二级结构基础上的肽链再折叠形成的构象。

4.一二级数据库(怎样查?)

一级数据库----数据库中的数据直接来源于实验获得的原始数据,只经过简单的归类整理和注释

二级数据库----对原始生物分子数据进行整理、分类的结果,是在一级数据库、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的应用目标而建立的。

5.国际上权威的核酸序列数据库(1)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EMBL。(2)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GeneBank。(3)日本遗传研究所的DDBJ。

6为什么要对protein进行预测?

寻找一种从蛋白质的氨基酸线性序列到蛋白质所有原子三维坐标的一种映射。

7.蛋白质预测的思路和方法。

思路:a. 通过相似序列的数据库比对确定功能:具有相似性序列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b. 确定序列特性:疏水性、跨膜螺旋等:许多功能可直接从蛋白质序列预测出来。c. 通过序列模体数据库等的比对确定功能:蛋白质不同区段的进化速率不同,蛋白质的一些部分必须保持一定的残基模式以保持蛋白质的功能,通过确定这些保守区域,有可能为蛋白质功能提供线索。

蛋白质结构预测主要有两大类方法:(1).理论分析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如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计算)进行结构预测。(2)统计的方法:对已知结构的蛋白质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序列到结构的映射模型,进而对未知结构的蛋白质根据映射模型直接从氨基酸序列结构。包括:a.经验性方法b.结构规律提取方法c.同源模型化方法

8、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数据对象主要有哪几种?这些数据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其研究重点主要落实在核酸和蛋白质两个方面,包括它们的序列、结构和功能。生物信息学以基因组DNA序列信息分析作为出发点,破译遗传语言,认识遗传信息的组织规律,辨别隐藏在DNA序列中的基因,掌握基因调控信息,对蛋白质空间结构进行模拟和预测,依据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进行药物分子设计。

9、掌握蛋白质结构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进行蛋白质结构预测?

(1)研究蛋白质的结构意义重大,分析蛋白质结构、功能及其关系是蛋白质组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蛋白质结构,有助于了解蛋白质的作用,了解蛋白质如何行使其生物功能,认识蛋白质与蛋白质(或其它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无论是对于生物学还是对于医学和药学,都是非常重要的。

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 篇6

摘要:简要叙述了我国生物信息学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当前生物信息学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并对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前景进行概述。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 现状 展望

1生物信息学简介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20世纪末才诞生的一门新学科,是信息技术在生物数据处理上的应用,该学科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多门学科,是生物学、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它主要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和软件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数据进行加工和分析,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它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其数据信息主要来自于人类及各种模式生物基因组的分子数据,包括DNA、RNA和蛋白质片断的序列数据,也有蛋白质的结构数据和经过计算机处理的分子数据。

2国内生物信息学发展状况

我国生物信息学研究近年来发展较快,相继成立了北京大学生物信息学中心、华大基因组信息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物信息中心,部分高校已经或准备开设生物信息学专业。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学科设立了生物信息学项目,并列入生命科学部优先资助的研究项目。国家 863计划特别设立了生物信息技术主题,从国家需求的层面上推动我国生物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

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及诸多原因,我国的生物信息学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国外。在PubMed收录的以关键词“Bioinformatics”检索到的历年发表的文章数,可以看出大量的研究文献出现在21世纪以后。其中我国共有138篇占全部5548篇的2.5%,而美国则发表2160篇占全部的39%之多(统计数据截至2004年2月15日)。我国学者在生物信息学领域发表的有高影响力的论文只有不到美国学者发表数量的6%,差距相当大。在生物信息学领域,一些著名院士和教授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显露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有的在国际上还占有一席之地。如北京大学的罗静初和顾孝诚教授在生物信息学网站建设方面、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陈润生研究员在EST序列拼接方面以及在基因组演化方面、天津大学的张春霆院士在DNA序列的几何学分析方面、中科院理论物理所郝柏林院士、清华大学的李衍达院士和孙之荣教授、内蒙古大学的罗辽复教授、上海的丁达夫教授等等。北京大学于1997年3月成立了生物信息学中心,这个中心在1996年欧洲EMBNet扩大到欧洲之外时已正式成为中国结点(每个国家只有一个结点),目前已有60多种生物数据库的经常更新的镜像点。近年来,它已组织过多次国内和地区的培训班及会议,有着较广泛的国际联系。另外,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内蒙古大学等等都先后开展了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许多大学都设立了生物信息学专业,并同时招收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

各种学术会议及论坛的召开,对于促进我国在这一前沿领域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于1997年9月和12月召开了第80、87次香山会议,首次邀请有关专家就“DNA芯片的现状与未来”和“生物信息学”进行探讨。1999年3月,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所、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和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共同举办了“北方生物信息学学术研讨会”。1999年4月,北京大学举办了“国际生物信息学讲习班”。2001年4月,由北京市科技委员会、中国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中国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生物工程学会生物信息学专业委

员会、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等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生物信息学大会”在北京召开。2003年11月28-29日,中国科协“生物信息学与进化计算”第81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成功召开。这次论坛是中国科协举办的一次多学科交叉的盛会,旨在促进国内青年科学家在这一全新领域内的相互交流,促进该学科的成长与发展。这是国内首次以“生物信息学”为主题的一次多学科交叉的青年科学家论坛。与会者一致认为系统生物学、非编码区功能研究、基因调控和相互作用网络等是当前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尽管如此,真正开展生物信息学具体研究和服务的机构或公司仍相对较少,仅有的几家科研机构主要开展生物信息学理论研究,声称提供生物信息学服务的公司所提供的服务也仅局限于简单的计算机辅助分子生物学实验设计,而且服务体系并不完善;国内互联网上已有的几家生物信息学网站,大部分偏于所有生物(医)学领域的新闻报道,而生物信息学专业技术服务的含量太少,这就与国外有了较大差距。

3我国生物信息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在生物信息学研究领域,一般的教授、教师能力有限,有些甚至对生物信息学本身知其一不知其二,缺乏正规的训练,很少了解目前的研究重点、热点和今后方向。由于所申请的经费支持力度和持续时间原因,大多数学者只能选择易于获得研究成果的科研项目,一般缺乏新颖性和创造性。这可能与我们国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短平快”思路和环境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教育体制上的原因,科研项目的分配问题、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传统教育不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创新性地学习和思考的问题,也可能是症结所在。另外,生物信息学对信息交流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Internet的畅通,我国曾经有人为的限制访问或限制流量这些今后回顾时会成为苦涩消化的举措[6]。目前我国的科研经费真正投入并落到实处的占国家GDP的份额还很小,科研经费问题进一步限制了生物信息学在我国的发展。

4展望

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篇7

一、现代信息技术能生动逼真地创设生物模型和情景

1. 从微观拓展到宏观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 其研究方向兼顾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微观世界显得有些无助, 而运用信息技术则可将微观的结构和功能或者生理过程生动逼真地呈现给学生。

2. 从宏观拓展到微观

宏观方面, 大多数学生对森林、草原、海洋等生态系统的认识是局部而非全面的, 个别的而非整体的, 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也缺乏认识。教学中, 可以通过光盘、网络或视频捕捉来剪辑整理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影像资料, 并加入声音或文字解说。生动的画面、逼真的声音, 能让同学们如身临其境, 加上其中简洁的说明, 不但可以加强其对知识的理解, 而且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学生对各种生态系统就有了全面的整体的认识, 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而对于有关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等问题, 多媒体技术同样能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拓展。

3. 生物情景从缓慢拓展到快速

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二者时间跨度都很大, 且原始生命起源过程不可能重演, 环境条件不可能改变。这样, 完成该课教学时, 一方面留给学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另一方面也给学生理解进化论学说带来很大困难。信息技术能够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的超媒体性, 可把一个自然界中无法变动的生物进化过程随意加快, 将几十亿年生命起源及生物进化过程的时间缩短, 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现象及生物发展进化规律, 使他们更好地形成感性认识。

4. 能从静态拓展到动态

在课堂教学中, 引入信息技术可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生物过程。运用计算机超媒体集成展示信息的优势, 结合教学内容, 围绕教学目标, 选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对课文的内容、情境、模型、状态、生理过程等进行生动呈现, 就能使学生容易地理解复杂抽象的生理过程。

如:“排泄”这一章知识结构复杂, 内容较丰富, 知识点较为抽象。传统教学运用的挂图、模型及板书等都是静态过程, 不便学生理解。而且, 完成此教学需要大量时间, 较难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 可运用多媒体技术集成展示的优势, 连续展示泌尿系统的组成、结构图片, 尿液的形成及排出过程的动画, 从而形象、直观、生动地表达出复杂抽象的生理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二、现代信息技术能优化学习环境, 实现教师主导地位、学生主体地位

1. 能体现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教学的互动性

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 师生一起学习、讨论和交流, 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学习或讨论, 对于所学内容不明确的或不易弄懂的, 可以反复观看。学生还可以带着问题, 通过计算机与网络中心的服务器连接, 到网上虚拟科学馆、生物园、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 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主体性。在网络教学中, 可以轻易地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例如:在学习“生殖系统”一节时, 男女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 在计算机网络中搜寻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及自身性发育中的疑惑问题, 同时还可以就某些问题与教师、学生进行交流, 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不仅解决了多年来生物学教师难以解决的实际教学问题, 同时也充分证明了运用网络技术可实现生物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和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动。

2.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 学习兴趣的产生主要取决于学习内容的特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生对学习的愉快情感的体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采用或是绘声绘色, 或是用诗歌故事, 或是实物展示, 或是幻灯辅助等方法, 但是这些方法都难免容量小、手段单一, 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具有多媒体集成性、交互性等特点,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如:在“鸟类的多样性”这一课的教学中, 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课件的开始, 以一幅高山瀑布的画面配合流水潺潺、百鸟争鸣的声音, 然后展示十几种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的图片, 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3. 有利于学生获得和掌握更多的新知识

进入新课题阶段,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新技能。传统的生物学教学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 而很多抽象的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的知识又经常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障碍。如果在教学中将这些抽象知识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具体化、形象化, 配合学生的讨论、交流, 其知识的接受和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效果。

如:在“开花和结果”这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先应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由桃花变成果实的过程, 再播放图形动画, 配以教师讲解, 学生很好地弄清花的结构和传粉、授精以及果实种子形成的过程。这样使学生获取了大量的信息, 从而掌握了更多知识。

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传统的生物学教学方式和以指导为主的教学方式一般都采用“传递”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校园网的出现, 教育网站、电子书刊、虚拟图书馆、虚拟软件库、新闻组等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探索发展的学习环境, 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信息技术从演示教具变为学生探究问题获取知识的工具。在网络环境条件下, 学生的学习是多向互动的, 可以利用多种信息源 (教师作为信息源之一) , 通过检索、学习、构思, 将有关信息组合起来, 形成自己的观点, 获得自己的认知方式。这种新型的、民主的教育关系将有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 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和促进其创新精神、信息能力的发展, 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

三、现代信息技术给生物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有助于教师讲清抽象的知识

从生物教学内容来看, 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阐述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从生物种类来看, 则主要讲述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很多教学内容单靠枯燥的语言、几幅挂图、几个静态的模型是很难表达的。如何让这些内容变得具体、直观、生动有趣呢?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生物教学带来了形式多样的、图文并茂的、声色俱全的素材。

如:谈到动植物的分类、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及不同地域物种分布的差异时, 需要大量的材料供学生观察总结, 并且还需要从不同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下采集这些材料, 这给教师增添了工作负担, 利用互联网就可以省时省力、因地制宜、有选择地获取并展现信息, 让学生有机会“深入实际”, 观察不同地方的典型物种的特征。丰富的素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丰富了教学的内容, 使微观的、抽象的内容宏观化、具体化, 大大降低了教学的难度, 更易于学生的掌握。

四、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创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

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教学”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能创造出一种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由于网络教学充分利用了各种信息的载体 (比如:文字、声音、图像以及各种表现手法) , 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脑、口、手等器官对教学信息的反应,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欢快气氛中发挥出潜在的主动性, 从而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在环环紧扣的学习活动中, 积极参与、积极思维, 大脑思维高度活跃, 从而使问题以最快的速度、最清晰的思路和最灵活简洁的方法得以解决。

五、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对教师的要求

目前, 现代信息技术的硬件已成为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丰富的硬件条件为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物质保证。因此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如何科学、高效地使用这些教学硬件设施。这是一个与传统教学法一样重要的问题, 需要有一个不断积累素材、不断总结筛选、优化与提高的过程。

首先, 教师要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娴熟的计算机操作技术, 会制作网页, 并具有上网收集资料的能力。

其次, 教师教学要突出重点、难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教学”要注意展示的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味地追求使用计算机, 过度使用视频影像, 或频繁地使用多媒体设备, 都会成为教学的干扰。

其三, 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教师应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 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使学生有目的、有成效地学习。

其四, 教师要控制好学生的上网时间。网络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场所, 如果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过大, 就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 教师课前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课上控制好节奏, 流畅地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习质量。在课堂上, 教学活动要收放自如地处于教师的掌控下, 防止学生偏离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 篇8

关键词:高中生物;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然而,单一的课堂模式使课堂缺少生机,学生缺少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要将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展示中轻松地掌握生物知识。

一、借助信息技术丰富生物课程资源

随着网络化时代的来临,单纯的教材知识的传授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已经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授課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要将有关的知识点展示给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物课程资源,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如,在教学《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时,由于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我国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成果,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与平时水稻的对比图;中国花白奶牛图;香水月季图等,之后,我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介绍了中国的一些育种目标,如,中国兰花最重要的育种目标香味,花色、花型、株型、叶部性状、抗性等。这样的展示既可以让学生轻松地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又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从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借助信息技术将生物课堂形象化

信息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集音频、视频、动画、图像为一体,其形象、直观是其价值的重要体现。而且,生物教学课本中涉及的图、文、形、像很多,教师如果能够有机地将两者结合起来,这不但可以将生物课堂形象化,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在教学《DNA分子的结构》时,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动态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畏惧心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形象地明白DNA的结构模型,加深学生的印象,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生物知识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点,以实现高效的生物课堂。

参考文献:

钟世英.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思考[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1(04).

(作者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

生物信息学一 篇9

公司

1、生物信息研发工程师:

职位类型:生物信息、生物工程、生物制药

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

语言要求:英语四级

岗位职责:

运用计算机、数学等工具,分析海量基因组学数据,探索生物学问题。

任职条件:

数学、物理、计算机、生物学、医学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能够熟练运用c/c,perl等语言编程。熟悉linux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 良好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适应全英文的工作环境;

具有生物信息平台项目研发经验者优先;

具有较强的拼搏精神,能够承受较强的工作压力;

具有非常好的学习能力,能够快速了解新知识;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

生物信息软件工程师:

职位类型:生物信息、生物工程、生物制药

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

语言要求:英语六级

岗位职责:

根据项目需要制定开发方案、设计、编写代码,进行程序测试,负责撰写相关软件文档。任职条件:

计算机或生物学或相关专业本科或以上学历,1年以上软件开发经验;

精通c 语言,熟悉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

具备良好的代码编程习惯及较强的文档编写能力;

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有团队合作能力、能独立承担相关开发工作;

熟悉linux开发环境,有跨平台编程经验者佳;

优秀的中英文口头和书面沟通技能,以及阅读专业文献;

了解数据挖掘算法或海量数据处理经验者优先考虑。

公司

2、生物信息工程师

该职位人员将要负责建立并完善一个生物信息系统。该系统旨在提高算法以及提供生物信息搜集处理的解 决方法,并且能够提供有

效的计划并予以执行。候选者需要拥有项目负责人的经验,深入了解软件开发周 期、测试以及质量保证等程序。成功入选的人员需

要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语言沟通表达能力,能 够同时管理团队环境中的多项项目任务,并且保证项目运作良好。

具体要求:

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生物学或相关领域的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具有广泛的生物信息运算和应用数学的知识,可以将之应用于DNA序列分析

熟练运用搜索引擎的运算

熟练掌握基于生物技术行业的网络技术并可操作实践

有长期使用生物信息软件的经验

公司

3、生物信息工程师

本科及以上学历;

具良好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和相关生物学基础知识;

熟悉linux/unix,有perl/java编程经验和有生物信息学研究经历的将优先考虑; 良好的英语读写能力;

具上进心和责任心,良好的学习和独立工作能力;

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公司

4、生物信息工程师

职位要求:

生物专业基础好,计算机语言,可以编程。从事过高通量测序结果和基因组学数据分析的人员优先。

应聘要求:

1.生物信息学或生物技术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2.身体健康、能吃苦、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3.有敬业精神、诚实可靠;

4.性格外向、开朗善交流、易沟通、有开拓精神;

5.能胜任solexa数据分析工作。

公司

5、生物信息工程师

1.生物信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有1年以上数据分析工作经验。

2.身体健康、能吃苦、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3.有敬业精神、诚实可靠;

4.性格外向、开朗善交流、易沟通、有开拓精神;

5.能胜任solexa数据分析工作

公司

6、生物信息工程师

职位职责: 数据分析和处理

应聘要求:

生物或计算机类相关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

有生物学基础,了解基因组知识;

能熟练使用Linux/Unix/BSD类操作系统的优先;

有良好的英文阅读和中文写作能力;

熟悉公共基因信息数据库及数据分析和处理的优先;

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公司

7、生物信息工程师

应聘要求:

1、生物信息学专业硕士、博士学历;统计学、数学专业,但有生物信息数据分析经验者亦

可;

2、英语优秀(6级),专业水平优良,能流利阅读、翻译英文科技文献;

3、本科、硕士毕业院校均为国内知名生命科学院系;

4、对生物统计学原理及意义有深刻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5、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强,耐心仔细,积极好学;

6、具备高通量生物芯片数据分析、二代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工作经验者优先;

7、具备中科院、复旦大学等著名生命科学研究机构学位或工作经验者优先。

岗位职责:

1、对高通量生物芯片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

2、对二代高通量测序的数据进行分析;

3、相关生物信息数据的采集、整理、挖掘和利用。

公司

8、生物信息工程师

工作职责:

1、参与生物数据库和软件开发,负责收集、筛选、整理、分析国内外生物信息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掌握生物信息领域的研究

动态和了解国内外同行的发展趋势;

2、撰写新产品研发计划,并据此设计专项产品的实验流程以及推广方案;

3、参与公司网站的开发、维护,为客服部门提供相关产品的技术咨询,协助解答客户问题;

4、完成公司及部门负责人安排的其他相关工作。

任职要求:

1、具有生物信息学或相关领域本科以上学历,两年以上生物信息研究经验或工作基础,优秀毕业生也可;

2、熟悉常用的生物网站(NCBI, UniProt, Ensembl, Genecards等),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熟练运用常用的生物信息软件(BLAST,Primer3等);

3、对新技术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实验操作能力强,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积极主动,有激情,有责任心,能创造

性的开展工作。

公司

9、生物信息工程师

岗位要求:

1、生物信息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英语四级及以上水平,专业水平优良,能流利阅读、翻译英文科技文献;

3、能熟练的使用生物信息学的编程语言和工具(Perl, Bioperl, Java等)和数据库(NCBI, ensemble等);熟悉生物信息学各种软件

(Blast,mfold等), 有构建数据库的经验;

4、具有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经验者优先;

5、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强,耐心仔细,积极好学。

公司

10、生物信息工程师

岗位职责:

1.对生物信息数据进行分析。

2.相关生物软件产品的采集、整理、挖掘和利用。

1、Analyze multiple types of bioinformatics data including sequence, expression, and pathway.2、Collect, categorize, and apply multiple types of bioinformatics software tools and products.岗位要求:

1.生物分子学类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

2.英语优秀,专业水平优良,能流利阅读、翻译英文科技文献。

3.熟悉生物信息数据分析流程。

4.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强,耐心仔细,积极好学。

5.具备高通量生物数据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工作经验者优先。

6.具有运用下列语言(Perl、java、R)等进行编程优先。

7.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中学生物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篇10

1.信息技术能形象地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的活动规律

信息技术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学内容呈现出更多样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实行视觉和听觉的有效结合,突破了古板的教学方式,例如,我们可以把心脏制造成跳动的动态节奏;“动脉血”用鲜红色表示,“静脉血”用暗红色表示,“血液”的流动方向用“红细胞”的运动代表;毛细血管制作成动画来响应机体循环中各种物质的交换过程,和血液颜色在与气体交换后的变化形式。这样,我们会更好地向学生展示“心脏”跳动的频率,“血液”流动的方向,“动脉血”和“静脉血”的转变过程,学生会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加上学生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学生一定会更快地体会到血液循环的途径和重要意义,一定可以收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2.信息技术教学能实现生物教学中微观向宏观的转变

微观性在中学生物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特性。如,细胞是生命中最基本的单位,这节就讲述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繁衍和分化;癌变和衰老等一切关于微观生物学的实质,但其微观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大的阻碍,也让初学者很难迈出这第一步门槛,造成很多学生对生物学失去了兴趣。传统的教学是以老师的语言叙述、板书的描写、模型的展示来对学生进行教学,逼迫学生重复记忆学习,使学生产生了厌烦的情绪。我们运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例如,利用多媒体讲述“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与合作”这节内容效果会大大不同,通过色彩形象的细胞亚显微结构整体演示,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整体的印象,之后演示细胞质基质部分闪动方式和颜色的体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更好地区分开。接着逐一对细胞器进行逐一的扩大和特写,通过学生的仔细观察、认真的感知和自主探究的过程掌握了各个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3.对生物实验进行模拟,从而达到教学质量的提高生物学中离不开生物实验,在实验中,学生可以亲身经历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这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互相交流的能力等。但是实际的教学中,实验经常会被许多方面的条件制约导致无法实施。这样教师只能借助教材空讲实验,学生也只能勉强地熟记实验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质量可想而知。现在信息技术走进教学,为中学生物实验提供了宽阔的空间,也解决了技术条件不足的问题。

二、信息技术教学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现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必抓内容,要勤于动手,不应一味地依靠现在的教育科技,这样会对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形成阻碍。课中教师注视电脑屏幕的时间多于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再加上教室的灰暗光线导致学生不能清楚地辨别教师的表情、眼神、手势等,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另外一些抽象、微观的语言很难叙述问题,信息技术不能很好地表示清楚,毕竟计算机只是创造环境让人们交流、分享隐形知识。因此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相互补充,选优取之,才能获得更好的结果。

上一篇:晨会一周小结下一篇:大学学校财务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