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学考试资料

2024-10-21

礼仪学考试资料(共8篇)

礼仪学考试资料 篇1

礼仪学考试重点

第一部分、理论知识(此部分容易出大题)

第一章

一、礼仪学的核心概念是礼的概念,其它基本概念还有仪、礼仪以及礼貌、礼节等

二、在我国古代礼有三层基本含义:典章制度、礼节仪式、道德规范 三、十三经中的三礼是:

《周礼》典章制度:专谈古代政治书,《仪礼》、礼节仪式:记录战国以前贵族的生活礼节仪式 《礼记》道德规范:接近广义的礼

四、礼仪的概念来源:源自法语ETIQUETTE。

礼指特定民族、人群或国家基于客观历史传统而形成的,以确立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观念、首先堆满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行为方式。

礼仪是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符合礼的要求,维护扎的精神,指导人际关系的行为方式和活动形式的总和。

具体表现形式有:礼节、礼貌、仪表、器物、服饰、标志、象征等。

五、礼仪学研究对象:理论探讨和实际应用

第二章

一、关于荀子的“圣王”说,礼和祗的形成,必然是一个从无到有,由初级到高级,由零到整的过程,决不可能在哪个圣人手里一下子变出,即使有这样的圣人,他们最多也不过是做了一些归纳、综合、集中、整理的工作。

二、1915年,波兰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期基到太平洋西部的特罗布里恩群岛进行野外考察。

三、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著作《古代社会》。

四、原始社会的礼仪特点:

1、礼仪在原始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氏族首领和酋帅都是当然的司礼,司礼们指定每次庆典举行多少天,并作好一切安排以及协同部落的首领和酋帅主持仪式,女司礼则今生于负责准备筵席。;

2、礼仪内容广泛,以各种崇拜尤为突出;

3、礼仪具有明确的实用动机,舞蹈是美洲土著的一种敬礼仪式。易洛魁部门的“三铲土”仪式,第一铲与大神有关,筹备组二铲与太阳神有关,第三铲与地母神出鬼没有关;

4、礼仪的观念是民主和平等

五、奴隶社会的礼仪特征:

1、原始社会的全民意向被尊君观点所取代。我国古代的三大祭礼为祭天神、祭地祗,祭人鬼,其中以人鬼崇拜最切合氏族的生聚和繁衍观念。

2、原始社会的民主、平等定神被奴隶社会的强制、不平等礼仪取代;

3、妇女地位下降,得不到起码的尊重

六、孔子礼仪的五大类:

1、吉礼:祭祀典礼,是事神致福的意思,对上帝、日月星辰、社稷、五岳、山林川泽以四方百物的祀典。

2、凶礼:丧葬、对天灾人祸的哀吊,即丧、荒、吊、桧、恤。

3、宾礼:指诸侯对一辈子的朝觐及诸侯间的聘问和会盟。下列朝、宗、觐、遇、会、同、时聘、殷覜等

4、军礼:指战事,包校阅、出师、乞师、致师、献捷、献俘等。

5、嘉礼:包括冠礼、婚礼、投壶礼、射礼、乡钦酒礼、立储

七、封建社会的礼仪特征:除奴隶社会的三个特征外还包括伪善和封闭

第三章

一、就礼仪的性质而言,礼仪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

二、社会规范:是调整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是一个社会对其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加以提倡或限制的准则。

三、社会规范包括两大类别

1、法律规范:国家制度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强制性是其重要特征。

2、非法律规范:即指法律规范之外 的一切社会规范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准则以及非国家组织的规章制度。

四、礼仪需要不断批判继承并不断推陈出新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今天和未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要反对抱残守缺、顽固不化和守旧思想和态度,也要反对割断历史,搞什么另起炉灶。

五、礼仪的民族性与地方性,是指不同民族和地方的礼仪具有不同于其它民族和地方礼仪的一些特点。礼仪的民族性与地方性表现为内部统一性与外部差异性的结合。

六、民族统一性与外部差异性的关系:

1、不同民笑和地方的礼仪,既有内部的统一性,又有外部的差异性,这两方面的统一,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礼仪的民族性与地方性。

2、礼仪同时也具有全人类的共通性,也正是因为这一面的存在,礼仪才能够在不同的民族、国家和地区的交往中发挥其指导和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

3、礼仪的民族性与地方性的许多内容,也是可以发展变化的,从而转化为全人类的共通性,丰富人类礼仪的精神宝库。

4、礼仪的民族性、地方性与礼仪的全人类共通性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补充、包容合作的关系,他们联袂共同组成一个礼仪的新天地。

第四章

一、礼仪的构成要素:礼仪的主体、客体、媒体与环境。

二、礼仪的主体包括:个人和组织两个基本类型。

三、礼仪的对像是指各种礼仪行为和活动的指向者和承受者。

四、礼仪主体和对象的关系:

1、礼仪主体和对象是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关系。

2、礼仪主体和对象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时候随着礼仪过程的转换,主体和对象的地位也会发生变化。

五、礼仪的媒体:任何礼仪行为和活动都不可能凭空进行,必须依托一定的媒介或媒体。这种媒介就是礼仪的媒体,礼仪媒体也就是礼仪符号。

六、礼仪也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人们在操作和实施礼仪行为和活动时候必然是有某种思想、意愿、情感需要表达和传递,这些礼仪的内在要素就是礼仪的内容,这些内在要素的表现方式,亦即诉诸人们的感官物理表现就是礼仪的形式。

七、礼仪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1、礼仪内容和形式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虽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他们在礼仪或礼仪媒体中的地位却不是完全一样的。

2、礼仪内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决定地位,礼仪形式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服从地位于

3、礼仪内容决定形式,礼仪形式服从于礼仪内容。

4、礼仪的内容和礼仪的形式的主次要位置也不是绝对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这两个方面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应采取相应适当的办法,及时进行调整,以避免出现礼仪失误。

八、礼仪的交际符号分为:言语交际符号和非言语交际符号

九、礼仪媒体可划分为:人体礼仪媒体、物体礼仪媒体和事体礼仪媒体。具体操作礼仪时,不同类型的礼仪媒体往往是交叉结合使用。

十、心丧和无体之礼:只是不采用其种仪式媒体,实际上不过是进行了媒体的选择和替换,礼仪的媒体发生的转移。总之任何礼仪都必须使用媒体,不使用媒体的礼仪是不可能存在的。

十一、礼仪的环境:任何礼仪行为和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进行。实施礼仪行为和活动的特定时空条件就是礼仪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十二、礼仪环境对礼仪的制约作用体现为:实施何种礼仪由礼仪环境决定,具体礼仪如何实施也要由礼仪环境决定

第五章

一、礼仪的规律:约定俗成、等级相称、时空有序、客随主便

二、约定俗成,指各种礼仪规范都城是在社会生活中共同认定,众所习用而形成的。维护礼仪规范的办法只能是社会成员的认同、认可和主动服膺。

三、等级相称指礼仪是划分为一定等级的,礼仪的等级与礼仪主体和客体的等级必须相称。即礼仪的等级关系必须与礼仪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等级关系相称。

四、等级相称律的要求:从根本上说,就是礼仪的规模、规格、形式都恰如其分、既不能贵用贱礼也不能贱用贵礼。等级相称律并不否定现代礼仪的平等精神和相互尊重的原则,相反,平等精神和相互尊重的原则还可以促使礼仪主体和客体更全面的遵从等级相称率。

五、时空有序指一切礼仪行为和活动中的时间、空间顺序都是有意义的。他的实质是礼仪主体和客体各自的地位、权力、尊严和荣誉的问题。

六、时空有序时空有序律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实施礼仪行为和活动时,对于其时间和空间的顺序切不可掉以轻心,务必高度重视,妥善处理。

七、客随主便指处于客位的礼仪当事人必须遵循处于主位的礼仪当事人所有地的礼仪规范。划分是根据礼仪行为或活动所在地域来划分的。

八、客随主便的要求:遵从何种礼仪规范有了一个共同的认可选择标准即处于客位当事要暂时放弃固有的一套礼仪规范转而学习关遵循比较陌生的新的礼仪规范。这种“客随主便”精神就是现代礼仪中相互尊重的精神,是对客随主便律的真正理解和最准确的把握。

第六章

一、社会方义礼仪的四个基本原则:相互尊重、诚信真挚、顾全大局、不卑不亢

二、礼仪主体与客体之间具有平等关系,是社会主义礼仪本质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社会主义礼仪的本质特征,还体现在礼仪内容的定向上。

三、相互尊重是社会主义新型礼仪最重要的原则,因为这是社会主义礼仪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社会礼仪的显著标志。

四、诚信真挚,就是心诚、守信、感情真实热烈

五、顾全大局,指一切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就要符合小局要服从大局的原则精神,以大局为重。

六、不卑不亢,是社会主义者的必备品质一精神状态,这种品质和体现于礼仪之中,即构成社会主义礼仪不卑不亢原则之中。

第二部分 常识与规范

第七章

一、仪表举止是人的外在表现,包括容貌、衣着、装饰、举止、表情等

二、仪表包括:容貌、风度、衣着、修饰。

三、着装与体形:胖人适合穿西裙,避免百褶、喇叭裙;腰部过粗的人不宜穿紧身裙,四、着装与脸型:应该根据自己的脸形用“相反相成:的原则去选择领子的式样,所长避短。

五、全套服务:深色西装配白衬衣、黑皮鞋、黑袜子。着装时,我们要扬长避短,又要体现个人风格;着装是一门艺术,是一种给人以视错觉的造型艺术。

六、男子在正式场合的服饰:穿上下同色、同质的毛料中山装、西装、民族服装,不可穿茄克、牛仔裤等便装或短裤背心。男子穿西装一定要系领带。任何时候男子在室内都不能戴帽子和手套,尽量不要戴墨镜。

七、戒指的戴法:戴在食指上意求婚、中指意在恋爱中,无名指意已婚,小指上意独身。

八、举止有度:指一个人的举止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即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九、举止得当:是指社交者能根据各种举止具有的特殊礼仪意义,在社会交往中,在适当的场合里,正确运用这些举止,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

十、表情是指内心情感在面部或身体姿态上的表现,由人的神经支配。

十一、表性温和、储蓄叫色温,以理智战胜感情冲动叫制怒,色温需制怒,易怒则难色温。

十二、面部表情中最突出的是眉眼传情,眉毛有20多种表情,在汉语中表达眼睛的司就在四五十个。

十三、面对面谈话,谈判、讨论时,眼睛最好注视对方,如果较多交谈者在场,最好以环视的目光有意识地顾及到在场和每位公众。

第八章

一、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尊敬称呼时,就用您二位或您二老来代替“您们”。

二、若职务中有“副”字,就在称呼时去掉副字

三、在缅甸“吴”是先生或伯叔的意思,“郭”是大哥的意思,“貌”是小弟的意思,缅甸人和印尼人只有名没有姓。

四、介绍:先把年轻人介绍给年长者,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职位低的给职位高的,如女方是你的妻子,则应先介绍对方,后介绍自己的妻子。介绍女士给男士时,就先征求女方的同意。商业场合,不分男女,社会地位较低的人总被介绍给社会地位高的人。

五、握手的顺序:主人先伸手,年长者与年轻人之间,年长者应先伸手,身份、地位不同等者之间,应由身份和地位高者先伸手,女士和男士之间应由女士先伸手。

六、人多时,握手次序一般为:先女士后男士,先长辈后辈,先近处后远处。

七、寒暄的作胙不能从信息意义上来理解,它主要功效是联络感情,保持良好的社会联系。

八、避讳的话题:生理上的缺陷、家庭不幸、个人不体面的经历或现状、九、西方人的言谈七忌:年龄、婚姻、收入、住址、经历、工作、信仰

十、拒绝的方法:无效回答、移花接木、诱导反问、先扬后抑法

第九章

一、邀请可分为口头邀请和书面邀请

二、口头邀请分为当面邀请和电话邀请

三、书面邀请分为信函邀请和请帖邀请

四、请帖也叫请柬,是为请客面发出的通知书,它既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也表时邀请者对此事的诚意和郑重态度。

五、辞行时期:造成不要拖得太久,宁愿和对方在兴趣最浓的时候分手,也不要拖到无话可谈时不欢而散。

六、日常接待时,注意礼节,主人应请其坐上座,自己坐在一帝陪同,并委派家人或下属送茶,茶水应浓度适中,量度适宜,通常说“浅茶满酒”。

七、送客礼节:一定要等客人先起身后自己再起身相送,同时家里人也应起身道别,送客应送至房门口或楼梯口,如果是送至电梯的,等电梯门关上再走。

八、迎送的规格:东道主应与来访者身份对等。

九、鸣礼炮:二十一响最高规格,用于欢迎外国元首,十九响欢迎政府首脑,十七响欢迎融总理

十、陪同乘车:陪车时应请宾客坐主人的右侧,上车时应让客人从右侧门上,主人从左侧门上,如果夫妇同乘车应男宾坐右侧座位,并让女宾先上车。主人亲自驾车,副驾驶为首位。主人驾车,主人夫妇应坐前面。

第十章

一、信封上的称为和信内的称为通常是有区别的,信封上的称为是对邮递员而言。

二、电话通讯礼仪:必须讲礼貌、要说好起始语、多为对方着想、称呼应准确、尽量控制语调、注意相互呼应、记住事件要点、不应忘记道别、重视通话效率、要有时间观念。

贝尔在发明电话机后,想用“哈希里”作为庆答用语,可发明大王爱迪生建议用“哈罗”。

三、如果通话时电话突然中断,应当由先打电话的一方重拨。

四、商业信的正确形式是必须将收集人的地址放在信头的左边,在称谓的正上方。

五、西方人的信封写法与中国不一样,一般是将收集人的地址写在信封的右下方,先写收信伯姓名,然后是门牌号,接下来是所在地区、国家,各占一行。寄信人的地址写在正面的左上角或背面。

第十一章

一、会议来宾应客随主便,来宾应遵守会议的相关规定,听从组织者或主持人的安排,切不可流露出漫不经心,高傲自负的神态。会议听众应遵守纪律、二、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

三、国旗法的相关内容:不得升挂破损、污损、褪色和不合规格的国旗、升旗可举行升旗仪式、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国歌或唱国歌。

四、“沙龙”是法文SALON的音译,即会客室和客厅之意。从17世纪,西欧贵 族中常聚到某些私人客厅谈论文学、艺术、政治问题,因此形成社交聚会的一种形式。

第十二章

一、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不习惯当着客人打开礼物,是为了尊重对方,经免对方因礼轻而感到难堪。

二、西方人的馈赠习俗:总是对送礼者表示感谢、总是当面拆看礼物同时对礼物表示赞赏、他们十分看重礼品包装。

三、馈赠时机:日本人送礼最多是每年的12月和七月中元、美国人在12月25日圣诞节、法国人初次结识送礼很不适当,应等下次重逢的适当时机再送、英国送礼就在晚上餐厅用完餐或看完戏后、在整个西欧到别人家作客应在到达时送礼。日本第一次见送礼

四、美国法律对送礼有严格规定,业务交往中送礼的费用只能免减税收25美分,美国官员送礼只能是美国制造。

五、阿拉伯人的送礼习俗:喜欢中国礼品、喜欢美国和德国的产品、一般都 是赠送贵重礼物也希望收到贵重礼物

六、阿位伯伯禁忌:第一次网页不送礼,避免行贿之嫌、不要送不值钱的不能向阿拉伯人的妻子送礼、不要只有一人在场的情况下送、不送带有动物形象的东西。

七、重视“礼”的感情价值“礼虽然是以物的形式出现,但正常的赔礼更重要的是体现一定的精神价值和感情价值,即发于情而献于礼,此,赠送礼品要诚心,不要虚礼。

八、送人千金不出投其所好。第十三章

礼仪学考试资料 篇2

对于文化的内涵, 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 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克罗伯认为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和外显的模式之中, 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 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 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1]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的人们所认同遵守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总而言之, 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 可以总结出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礼仪文化是属于精神文化中的一种, 是一种规范文化, 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经验。礼仪文化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 礼仪文化具有共创性。

礼仪文化是由人们共同创造出来的, 它不是人类生来涉及的自然状态, 而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 为了谋求它们之间的稳定的、合乎社会期望的相互作用的模式, 人们对各种人与人关系的行为进行规范化, 并逐步积累起来, 以便更好地维持共同的生活。

(二) 礼仪文化具有共享性。

礼仪文化是被整个群体所共同接受、享用时被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在人与人的关系中, 群体接受了某些规范、认同了其中的价值, 并成为了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普遍价值和行为模式。

(三) 礼仪文化具有符号性。

礼仪文化可以通过符号的传递赋予一定的意义, 具有一定的符号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运用一定的社会符号进行传递信息, 当一些符号作为礼仪文化被普遍认可后, 这种符号就具有了独立的价值, 能够表达复杂的社会意义, 能够象征一定的礼仪文化。

三、礼仪文化对大学校园建设的意义

孔子说:“不学礼, 无以立。”[2]十九世纪的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也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目的, 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道德礼仪教育放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3]可见, 礼仪文化在历史及全球范围内都是受到高度重视的。大学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 礼仪文化的建设就显得更加重要。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其对大学校园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礼仪文化是完善大学校园角色的基础。

人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都相应地扮演一定的角色。按照拉尔夫·林顿的说法, 一个人占有的是地位, 而扮演的是角色。[4]社会学角色理论中的角色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的、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大学校园中的两类典型的社会角色:大学教师和大学生。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 社会赋予了这两种身份不同的角色期望。例如大学教师被期待为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优雅的举止, 对学生关心、爱护, 能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大学生被期待为精神饱满、热爱学习、尊敬老师、举止文明, 是国家的建设人才。

礼仪文化对于大学教师和大学生角色完善有着基础的作用。“‘礼’是在行为活动中的一整套的秩序规范, 也就存在着仪容、动作、程式等感性方面……所谓‘习礼’, 其中就包括对各种动作、行为、表情、言语、服饰、色彩等一系列感性秩序的建立和要求”。可见, 礼仪主要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礼貌、仪节;然而它同时又表现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亦即人们的道德修养。[5]大学教师高尚人格是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优雅的举止、对学生的爱护又通过外在的行为和表情等方面表现, 例如老师不傲慢, 对学生谦虚有礼, 这就是理想角色的实现;大学生能够在学校遵守各项规则, 举止有度, 不吐痰, 不骂人等方面都体现了大学生期待角色的实现。

所以, 由于礼仪文化在精神内涵方面约束人们提高道德修养, 在言语动作等方面规范大学教师和大学生的角色行为, 从而为大学校园中角色的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礼仪文化是团结大学校园群体的核心。

人的本质为社会性, 人只有在社会群体中才能成为真正的社会人。社会学中的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互动而形成的, 由特定的社会关系连结起来的共同体。大学校园有两类群体: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 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都是由于业缘关系而形成的, 所以相比于家庭关系的血缘群体, 他们都属于次级社会群体, 这种群体之间的亲密程度不是很强。

礼仪文化最本质的内涵是指“仁爱之心”, 即“仁”是“礼”的内在道德情感基础, 没有“仁”这一发自内心的道德情感, 就不能遵守礼。[6]由于礼仪文化对于人的道德感培养的强调和要求, 因此对于增强大学中群体凝聚力有着促进的作用。社会学中的群体凝聚力是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吸引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表现为三个层次:人际吸引、群体规范的形成与遵从、成员把群体的目标自觉地作为自己的目标, 把群体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礼仪文化促进个人良好德性的养成, 能够增强人际之间的吸引;礼仪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规范文化, 要求群体去遵从, 进而将这种“仁”的道德要求作为群体的目标, 从而加强群体之间的亲密程度, 达到团结群体的目的。

大学校园礼仪文化的建设能够帮助教师形成共同的目标, 在相互了解、共同活动中形成相互之间的认同。如教师的职业道德感认同, 以及为学生奉献的道德意识的共识, 而摈弃为了个人私利而工于心计, 勾心斗角;学生之间能够在共同的规范意识下, 形成真诚的友谊, 互相帮助, 互相进步;老师和学生在共同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 能够促进次级群体关系转化为初级关系, 这些关系的转变都成为建设和谐学校的核心力量。

(三) 礼仪文化是传承大学组织精神的经脉。

社会组织理论中提到, 社会组织是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躯体形式, 是人们为了特定的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按照社会学家帕森斯将社会组织的分类, 大学为模式维持组织, 具有文化、教育的功能, 主要是教化社会成员认同社会文化、维持原有的制度和行为模式。大学作为一种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躯体形式, 但大学组织有着一定的精神, 即因为特定的校园文化能熏陶出特定的群体个性, 而特定的群体个性又透露和折射出特定的大学精神。[7]

中山大学黄达人校长曾说:“我们知道, 大学既是时代精神的象征, 是社会良知的灯塔, 也是人类精神家园和民族文化的守护者。大学既应该体现某一时代的精神, 同时又承载着人类终极的价值追求。只要人类的文明延续, 大学前进的步伐就不会停止。”[8]礼仪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大学校园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 大学精神的塑造、大学精神的发扬都与大学校园的校园文化建设息息相关。礼仪文化折射出校园中传统文化的意蕴, 同时又散发着现代文明的气息。礼仪文化是大学精神得以实现的通路, 是传承大学精神的经脉。

三、礼仪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的现实平台

(一) 以积极灌输教育为基础, 搭建加强礼仪文化意识平台。

各种文化的传承都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的过程, 还是一种主动的改造过程。但同时强调, 要使一种文化得以延续, 被动接受的过程是主动改造过程的基础。而被动接受的最基本的方式就是灌输, 灌输式教育是强化各种思想意识的必要方式。所以, 礼仪文化要在校园文化中发挥作用, 应以灌输教育为基础, 同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将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校本课程来开发, 开设礼仪文化课程;第二, 通过课堂灌输式教育和其他灌输式教育相结合, 共同发挥作用;第三, 在积极灌输的被动接受过程中发挥主动创造性, 变被动为主动。

(二)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激活礼仪文化实践平台。

校园文化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 礼仪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一种, 同时礼仪文化博大精深, 校园文化活动则是礼仪文化作用的重要载体, 将“礼仪导航师生成长, 文化浸润学校发展”作为校园礼仪文化建设的目标, 积极开展礼仪文化活动, 激活礼仪文化实践平台。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将礼仪文化实践化, 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 明确校园文化活动的宗旨, 明确活动目的;第二, 注重师生交流, 让师生在不同的活动中以礼相伴, 与礼同行;第三, 将各种文化活动形式有效结合, 系统整合, 充分发挥作用。

(三) 以校园礼仪制度为保障, 确保礼仪文化巩固平台。

构建大学礼仪文化, 弘扬大学精神, 就要重视各种“礼仪”制度的设置与规范。只有以礼仪制度为保障, 才能巩固校园礼仪文化的建设, 才能对大学校园的建设起到应有的作用。对于校园礼仪制度有以下基本的三个方面:第一, 确定明确的校园礼仪文化理念, 在理念层次的基础上确定制度;第二, 规范校园各种礼仪制度, 例如“师生课堂礼仪制度”、“教师办公室礼仪制度”“校园文明礼仪制度”等, 使校园礼仪文化建设有据可循、有章可考, 另外, 还可设置适当的精神奖惩制度;第三, 学校各部门、领导应给予重视, 并起到一定的带头表率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35-36.

[2]鲍思陶译.论语[M].湖北:崇文书局, 2007, (1) :166.

[3]顾希佳.试论大学校园的礼仪文化建设[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0, (5) :69.

[4]戴维·波普诺著, 李强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十一版) :110.

[5]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27.

[6]谭泽晶.论礼仪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8, (6) :57.

[7]王琤.大学礼仪建设之我见[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12) :57.

[8]周斌.回望与反省:中国大学精神再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140.

足球礼仪学 篇3

很多人为足球明星在场上追打裁判的现象而感到惊诧,但这并不是最糟的,因为真正的危险其实隐藏在你身边:在一些青少年组甚至儿童组的比赛中,你经常能看到那些追打裁判和辱骂对手的场景——他们可都是孩子,而孩子的父母们却在场边摇旗呐喊。

原本被公众寄予厚望却经常被忽视的青少年联赛,越来越有变成日本漫画里“天下第一比武大会”的趋势,所有场边的家长都带着“吹风机”和“拳击套”在英国,每年有数百场青少年比赛和训练课被迫停止。只是因为家长们在“捣乱”。尽管之前他们与俱乐部签订了一些“沉默协议”,但是当自己的孩子在场上奔跑时,没有哪个家长会安静地坐在那里。

也许马丁·阿特金斯(英超著名裁判)还能从容地面对弗格森爵士那咄咄逼人的目光,但他们是否准备好正视家长们要吃人的眼神?老裁判艾伦·威尔基说:“在(少年联赛)场边碰到十几位怒气冲冲的父母,比正式球场里球迷们的谩骂还要恐怖。”过去他还说过:“执法一场青少年比赛甚至比世界杯决赛更紧张。”

俱乐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2004年。仅伯明翰地区就有92家俱乐部向英足总反映:在青少年比赛中经常会出现对裁判不友好的现象。2005年,西汉姆联俱乐部的发言人声称:“如果任这种情况发展下去,那么所有人都将尴尬地看到少年比赛被取消的情景。”英超裁判委员会的负责人向《卫报》抱怨: “在孩子眼里,裁判员似乎生来就喜欢吹哨,生来就不公正,生来就容易被欺负负。比赛结束后,没有哪位孩子和家长会列你说一声谢谢。”

2003年的一场比赛已经成为官方的反面教材,在西汉姆联少年女队和佩瑞街队的比赛中,裁判的一次判罚使得在场外观战的双方家长打起了嘴仗,进而引发出一场群殴,直到一名家长将汽车开进了球场才停止,纠纷甚至惊动了警察。也许从新闻角度看,曼联或切尔西这样的球队更容易上头条,但就社会效应而言,青年人才是我们的主角。

除了“辱骂裁判”和“集体斗殴”外,一些成人世界的阴影已经有生根发芽的苗头。2003年8月15日,在中国某市进行的一场中学生联赛中,失败一方将怒气撒到了自己的守门员身上,一群父母开始殴打这位可怜的孩子……从这点来看,渡多尔斯基对巴拉克所扇的耳光还是很有礼貌的了。

偶尔你还会听到来自场边这样的教唆:“宝贝,踢他!”这让人想起了当年博尔顿球员凯文·诺兰对吉洛伊德,萨穆埃尔说的“把他(沃尔科特)踢废,看他还怎么跑”。假摔已成为父母和教练特别鼓励的战术,过去。后卫斯塔布斯曾骄傲地告诉BBC记者:“假摔这种‘丑东西’是海外球员带来的舶来品,纯正的英伦球员从小就不假摔。但现在的英国小孩很容易就跌倒,他们看起来都彬彬有礼,但在道义上却跌得不轻。”

从家长做起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像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但很少有人能冷静下来,先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谦谦君子”。在学校科目的学习上,一些父母也在犯同样的错误,换句话说,他们太望子成龙了。

这种“超速度”的父爱值得尊重,但对孩子的成长而言,却是缺乏尊重的表现。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娇生惯养,足球专栏作家里斯’豪威在他的著作《足球之父》中写道:“一些家长总是帮助孩子搬运球门,甚至看管足球用具,他们不让孩子做学习以外的任何事情。”这种“溺爱”与家长们日常的“粗鲁”一旦结合,年轻人的成长便很让人担心。

一些过来人最近也发表意见,兰帕德的提议得到了很多人认可:现在的孩子应该继续给前辈擦鞋!他说:“现在是文明社会了,青少年球员能更好地踢球,但擦鞋并没有坏处,这能学到谦卑与纪律。”在意大利,老球员们正集体炮轰国际米兰的天才新星巴洛特利:“他太缺乏教养了,根本不知道对人要有所尊重。”但问题是,这些老家伙自己又给那位孩子作出了什么榜样呢?那群老家伙们根本没意识到,他们在场上一些看起来很酷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孩子,比如托蒂在2004年欧洲杯上朝波尔森吐的口水…“所有人都想得到孩子的尊重,但他们是否给孩子带了个好头呢?“这已成为社会问题,”一些教练也持这样的观点,“那些十来岁的球员。他们都能在电视机里看到,某某大牌明显又辱骂裁判了。”

社交礼仪学 篇4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礼仪更成为人们生活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知书达礼,以礼待人,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人无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学好和熟练现代礼仪有助于提升自身素质,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建立适合自己发展的人际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和事业搭建成功的桥梁。

关键词:社交礼仪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

礼仪是人们在生活中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社交礼仪的作用,知书达礼,待人以礼,社交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社交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让我们用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去顺利地开启交际活动的大门,让我们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社交礼仪的作用,任何社会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礼仪,对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帮助我们掌握交际技巧,积累交流经验,在交往过程中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接近,使他们觉得我是熟悉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因此我们之间建立真挚深厚的友情

1、良好的社交能点旺人气

生活事实证明:人际关系好的人,办事容易命顺达。这就是说你要会恰当地利用社交能力调适人际关系,这样才能达到你们期望的目的和结果。

在各种不同的社会条件下,追求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人类的共同本性。在发达国家,除了自我实现和新生的需要在国民中占优势外,把社交需要的人也相当多。在不发达国家,除了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在国民中占优势以外,社交需要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地位。由此可见,不论社会条件如何,人们都是需要交往的。只有通过交往去建立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才能同他人友好相处,合作共事。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的身心健康。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提高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愤怒、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寂寞、空虚和夸奖等。这些都是十分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使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产生了不良情绪则能够得到有效的排遣。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烦恼,宣泄愤怒,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寂寞,空虚。这些都是十分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使我们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即使产生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排遣。同时,社交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让学习和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他们就能凭借它去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样,不仅是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的主要途径,而且对于个体来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2、良好的社交能形成网络

职业流动的经常化、人际关系的契约化,促使人们必须不断地面对陌生的交往对象和环境。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生产高度技术化,必然引起人们职业流动的经常化,这就使得每个人的人际关系不断地突破依据地缘、学缘和业缘所构成稳定社交网络,而被迫进入持续变动的状态,经常要从头开始,经常要急急忙忙去建立新的人际关系。陌生的人们,一方面是素不了解,另一方面,则更希望能尽快的相互了解。

社会交往的过程,就是交往双方互相认识、互相体验、行为趋同的过程。只有通过交往,我们才有可能去观察他人、分析他人、了解他人。只有通过社会交往,我们才能够理解他人的需要、动机、目的、理想和信念。也只有通过交往,他人才能够认识、理解、体验和把握自己。

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对进行社交礼仪教育,让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不仅满足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社会化;而且,还可以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3、良好的社交能收取信息

社交是人与人智慧的组合。学会社交,利用社交,就能从对方那里获取“另一半丰富的信息”,其优点是以“短”、“快”、“新”的方式给你提供可贵的“直接信息”。所以,社交必须是直接交往,因为直接交往中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使你承载信息、思考发展。

信息是财富,良好的社交能力则是收取这个财富的手段。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不愿获得信息的人等于把自己逐出了财富的家园,等于走向了“夜郎自大”的道路。

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是调整社会生活成员在社会中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社交礼仪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学科。对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可以丰富他们的礼仪知识,让他们明确地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交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文明人。

4、良好的社交能繁衍情感

社会交往是实现感情交换的唯一途径。只有通过社会交往,人们才能推销自己的感情,同时赢得别人的友爱。社会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们之间感情的认同和共鸣,是在交往过程中,通过交往情境刺激所形成的互通和互相感染的结果。不进入交往过程,不构成交往情境,人们将无法体验另人的感情状态,从而不能恰当地选配自己的感情,以与他人发生共鸣,因而也就不可以赢得别人的喜欢和热爱。另外,人们也无法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心、温暖、体贴和友爱,因而也就不可能得到别人的积极回报和反应。同样道理,不接触交往对象,人们只是沉湎于相思痴想,将无法实现同他人的感情互通和感染。

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对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的人文素质。社交礼仪教育更能直接地教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文明人。

5、良好的社交能创造机遇

任何社交都不是盲目的,人们总会在社交的过程中捕捉到成功的条件和因素。因此,成功人士总是在社交与机遇之间寻找必然的联系。

美国机遇学大师卡尔·彼特说:“抓到机遇抓到命,摸到机遇摸到金。凡是机遇都并不明明白白展现在你的面前,而是需要你用智慧的大脑去破译。”

机遇给我们带来的难题是:神秘而不解,偶然而难测。确实,机遇给我们带了成功,也给我们带来了艰辛。

机遇就像一个蒙着面纱的女人,你必须要知道如何寻找她,捕捉她,等待她,知道投其所好,先于他人,乘胜追击,借花献佛等等,才能最终俘获她的芳心,掀起她的盖头来,才能看到她对你灿烂的笑容。

捕捉机遇的热核也 再是枕中秘籍 ,高不可及.然后你会更深刻地理解这句话:聪明人会抓住每一次机遇,更聪明的人会不断地创造新机遇

社交礼仪的根本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社交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知书达理,以礼待人已经成为热情的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惊醒交流、沟通、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吸收外国优秀的科学文明成果的重要手段。礼仪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时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和品位。真正懂得礼仪、讲礼仪的人,绝不会只在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特定的场合才注重礼仪规范,这是因为,那些感性的、又有些程式化的细节,早已在他们心灵的历练中深入骨髓、浸入血液了。所以,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会以最恰当的方式去待人接物。

学习礼仪首先是个人的需要,因为礼仪是不可缺少的个人素质,大家都来学习礼仪,掌握礼仪,自觉执行礼仪规范,就容易沟通感情,使人际交往获取成功,进而有助于人们所从事的各种事业顺利发展并取得成功。其次,学习礼仪是社会的需要,文明的社会是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人人重视礼仪,遵守社会公德,注意遵守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礼貌准则,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和安定。所以,我们学习社交礼仪是必要的。学习社交礼仪,不仅是时代潮流,更是提升竞争力的现实所需。

团体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主要部分。凡是较大的企业,对于礼仪都有高标准的要求,都把礼仪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与其他企业合作成功的关键,所以学习社交礼仪,不仅是时代潮流,更是提升竞争力的需要。

比如在大学里,学习现代礼仪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望获得真正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大学生一般都远离家乡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与其他同学处在平等位置,失去了以前那种对父母的“血缘上的”、“无条件的”依赖。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友谊,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需要。同时,熟练掌握现代礼仪,有助于我们在大学的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从而提高我们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愤怒、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寂寞、空虚和夸奖等等。

学习现代礼仪不仅有助于大学里面的人际交往的良好发展,它也为大学生的社会化做好了基础,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为进入社会和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好铺垫。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现代礼仪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为,礼仪是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

“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警世骇俗”的“异端”,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毕业时大学生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一个具有良好的礼仪基础,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相反,一些没有了解礼仪的人,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有的在交际活动开始后,甚至会出现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说话声调不正常的现象。那么,进行现代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不仅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一旦走向社会后,现代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就越显得重要。首先是参加工作后怎样与同事和上司处理好关系,了解恰当的职场交际礼仪,就能在职场中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同事交往时,不要当面蜜言背地恶语,拒绝和批评时语言尽量委婉,因为是人就都有脸面,只喜欢往脸上贴金而不愿意在脸上抹黑。与老板接触时也要讲究策略,比如上司分派你一项非常棘手的任务,你内心很不想接受,但懂得礼仪后的你就会对他说:好的,我一定办到。你说这句肯定的话后说不定下次晋升时老板就会想到你,这是因为老板可能问过很多职员得到的都是不情愿,而唯独你积极的接受任务。想想,其实做的好与否,老板都不会责备你,就因你有肯定的态度。所以礼仪在职场中的人际交往不容忽视。

在看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范围的分工协作关系和商品流通关系,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同时更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皇帝女儿不愁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这对于一个企业或服务行业而言,就更需要积极地适应这种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总是需要具体的人去实施、操作的,这些实践者如不懂得现代的社交礼仪,那么就很难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比如说一个供销员上门推销产品时,如事先不敲门径直而入,那是不礼貌的,甚至会被人误解。所谓“礼多人不怪”,在市场经济的氛围下,人们不仅为自己也为组织均应更多地了解学习现代礼仪的知识,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际网络,良好的人脉关系有助自己顺利走向市场、走出单位,为自己的事业铺平光明之路。

学习现代礼仪,增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顺利让自己成为合格的国际人才。大家知道对外开放的国策打破了长期封闭的环境,使得人们深刻地意识到坐井观天只做一只井底之蛙已难以适应形势,唯有从井底跳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才是现代人应有的意识。要从狭小封闭的环境中走出来,除了应具备一些必备的专业技能外,还必须了解如何与人相处的法则和规范。这些规范就是现代礼仪。现代礼仪的学习能够帮助你顺利地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能够更好地树立起自身的形象,在与人交往中给人留下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美好印象,便于形成跨国际的人际交往脉络。

总的说来,人无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学好和熟

练现代礼仪有助于提升自身素质,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建立适合自己发展的人际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和事业搭建成功的桥梁。参考文献:

[1] 李天民.现代国际礼仪知识[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1993,(01).[2] 李欣.礼仪与公关[J].中州大学学报, 1993,(03).[3] 晓敏.浅谈中学“礼仪常识”教学[J].体育教学, 1993,(04)

[4] 晓敏.浅谈中学“礼仪常识”教学[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3,(04)

[5] 沁涵.留学“礼仪课”[J].海洋世界, 2004,(10)

[6] 刘华.礼仪课给学校带来什么?[J].贵州教育, 2003,(03)

[7] 贠小波, 陈建新, 温玉甫.浅议大学生礼仪素质教育[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礼仪展风采学案 篇5

C.礼仪是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 D.人们因礼仪而优雅

1.复习目标

1、熟记个人礼仪的要求、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掌握遵守文明健康

2、(多选)《社交礼仪》一书站在不同的角度,对礼仪概念作出种种不同的殊途同归的解释:①从个人“修养的角度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②从道德的角度看,礼仪是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③从交往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④从民俗的角度看,礼仪是待人接物的社交礼仪的原因

2、了解礼仪的重要性

3、知道如何对待传统礼仪和少数民族的礼仪

2、复习重点

待人接物的一般礼仪和与中学生有关的礼仪规范(知)。

3、复习难点

如何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落实礼仪知识(行)

4、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归纳、记忆复习流程:

专题 一 基础知识盘点(1)礼仪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的象征,讲礼仪不仅关系()而且直接关系到__________,关系到__________甚至__________。

(2)如果我们不讲礼仪就可能伤害_____,使自己难堪,甚至__________。(3)最常用的三种礼仪是:_____、_____、_____等。

(4)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对传统礼仪应____________________

(5)遵守()、()的社交礼仪,是展示我们优雅风采好高尚品德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与他人顺利交往的()

专题 二能力提升

我选择

1、(单选)礼仪的内容丰富多彩。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礼仪的内容也在不

断地推陈出新。由此可见()A.礼仪缘于最初的人类交 往 B.礼仪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一种惯例。⑤从传播的角度看,礼仪是一种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⑥从审美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种形式美,它是人的心灵美的必然外化。这告诉我们()A.礼仪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B.礼仪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C.礼仪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表示敬重、友好的行为规范 D.是否文明礼貌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

二、我判断

1.当面赞美他人是一种虚伪的表现。()

2.礼仪仅仅是一种形式的东西,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专题三:明理践行

一、我回答说说生活中的“小事”,你是怎样做的呢?

1、在升国旗、奏国歌时:

2、在上学路上遇见老师、同学或熟人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公共汽车时遇到老人或者小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进老师办公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上课预备铃响过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课堂上想发言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欣赏,我践行(见幻灯片)

三: 达标测评 中考链接

1.材料一: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材料二:3年前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1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一位名人曾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构成的,而不是由文字。请以“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为话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对大学礼仪的认识 篇6

礼仪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从小就听说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但却不知道它的确切含义,在我看来礼仪就是待人接物的一种优雅的举止,但接触了大学礼仪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的看法是如此的肤浅。礼仪是人类文化的结晶,社会文明的标志,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从修养角度看,礼仪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道德角度看,礼仪是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标准做法、行为准则;从交际角度看,礼仪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从民俗角度看,礼仪是待人接物的一种惯例,是人际交往中必须遵行的律己敬人的习惯形式,也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审美角度看,礼仪是一种形式美,是人的心灵的必然外化;从传播角度看,礼仪是一种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的相互沟通的技巧。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它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学习礼仪概论,洞察古今中外礼仪的演变;学习个人礼仪,自觉提高思想修养和文化素质;学习家庭礼仪,与亲人一起营造温馨的氛围;学习学校生活礼仪,尊师爱生;学习公共生活礼仪,增强协调能力;学习商务礼仪,领悟销售技巧和谈判艺术;学习外事礼仪,了解国际交往的规范;学习旅游礼仪,掌握操作要领。总之,礼仪对我们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大学生应该学好这门课程。学习好礼仪,做一个新时代懂礼仪的大学生,做一个有气质高雅的大学生,做一个自信有朝气的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向他人展现我们的魅力。学习礼仪真的对我们有着很大的益处。

通过这一学年礼仪课程的学习,我受益颇多。我知道了许多有关礼仪的知识,这些知识都是很有实用价值的东西,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促进人际关系的沟通和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相互关系,是礼仪的一项重要功能。通过礼仪这门课程的学习,我知道了热情的问候,友善的目光,亲切的微笑,文雅的谈吐,得体的举止这些都是礼仪的反映。在现实生活中,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而我发现自己在有些方面做的不好,不符合礼仪的要求。通过学习,我明确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做,我改变了自己原来的不礼貌的行为,使自己更受别人的欢迎。

加强礼仪修养,可以使自己在社会交往中左右逢源,无往不利,赢得他人的尊敬,而使人际关系更趋融洽,生存环境更加宽松,还可以使每个社会成员进一步加强文明意识,端正自身行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社会发展。加强礼仪修养对我们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礼仪这门课程的学习,我知道了如何提高礼仪修养及其意义,这些对我都是很有益处的。

学好礼仪这门课程并不是了解这些知识就足够了,关键在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了多少。

个人的仪容风貌真实的体现着他的教养和品位,展示出他对交往对象的尊敬和重视程度。在社交中,不注意修饰自己的仪容仪表是一种失礼的行为。因此,每个人不论承担什么角色,他的仪容仪表就要符合这个社会对这个角色所规定的要求。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会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不能再像原来那样对自己的外在形象漠不关心。

言为心生,行为心表。美好的行为是美丽的心灵的表现。我们追求真善美,希望做一个成功者,那么,我们就应当注意自己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让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行为规范。以后我会力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使自己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医学检验学实验考试改革的体会 篇7

如何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现代医学检验高级人才,已是21世纪我国高等医学检验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我系作为“江苏省医学检验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及“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为培养出适应 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开拓型、创新型、能力型”医学检验人才,我们在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1]。

1 实验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思想观念上重理论、轻实验,在实验课上不认真操作,敷衍了事;实验考核及评分系统不科学合理,不能真实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能力;实验内容上单一,仅仅让学生动动手,未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及综合能力。针对这些情况,如何调动学生对实验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完善合理的考核体系,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平台,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2,3]。

实验考试是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核学生掌握实验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手段,是检查教师教学工作、了解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准确、公平、客观地评定每个学生的实验成绩,才能使学生正确了解自己对实验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既可以从取得的成绩上得到鼓舞,又可以从缺陷处受到督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同时还可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实验效果,从实际出发,改进实验教学方法,重新组织实验教学,从而达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综合能力人才的目的。因此,我系重点从实验考试改革入手,推进实验教学的全面改革[3,4,5]。

2 实验考试改革的具体体现

2.1 考试内容

在学生使用的实验教材的选择上,始终将教材质量放在首位,本着权威性、适用性及先进性的原则继续引进国家级优秀教材;但是仅仅停留在书本内容已不能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特点,发挥本专业教师专长,编写符合本专业特点的专业教材,目前我们已编写了《临床检验免疫学实验指导》及《临床病原生物学实验指导》,同时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与更新实验项目,提供便利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实验教学内容由验证性实验向学生自主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转变。实验考核内容也从基本实验考核操作或者平时实验报告向基本实验,综合实验及实验设计共同评判的考核内容转变。

2.2 考试方式

目前,我系主要专业课依照如下方式进行实验考试。

平时实验操作:主要观察学生平时的操作情况,实验报告的书写情况,尤其是在结果讨论方面有无总结,同时检查学生是否认真上课,认真完成各项操作。

基本实验: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基本操作及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这部分考核内容来源于基本实验内容,考核前抽取考核内容再进行相应操作,操作完毕后写出原理、结果及分析,另外还要抽题签、口试,内容涉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检测意义或方法学评价。

综合实验:此项实验贯穿平时实验过程中,内容涉及几个方面,实验时间较长,整个实验操作下来,学生不仅掌握了几项实验操作,同时也对课本的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掌握和应用。

比如学生在《临床检验免疫学》中学习了抗体制备、鉴定及效价检测,因抗体制备时间长,以往在实验教学中没有安排此项实验,经过改革后,我们增加了该实验。将学生分成3大组,分别制备3种抗体,每大组再分为几小组(约2-3人),每小组所采用的抗原免疫量、免疫时间、免疫部位均不同。免疫动物所需要的实验操作时间穿插在平时实验的空余时间段,几次免疫完成后即进行抗体的鉴定、纯化及效价检测。这些实验操作程序由学生独立设计,应用已学习操作的技术手段进行完成,没有统一模式。最后根据实验检测结果及整个实验操作不仅能了解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真实反映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学生通过实验可得到3种抗体制备的最优化的免疫量、免疫时间及途径,所制备的抗体也可以用于其他实验。

实验设计:由教师提出与专业相关的科研或临床问题,讲清基本原理后,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创新,由学生设计出解决该问题的完整实验程序,要求设计合理,有可操作性。实验设计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比如在《临床检验免疫学》实验中我们提出了研究问题:“经某肿瘤抗原免疫的个体,如何定量检测相应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情况?这样的问题要求给出方法,原理,预期结果及问题讨论,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不仅将所学到的免疫学相关知识加以充分应用,还使学生学会简单的课题设计,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通过以往的实验设计考核结果,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这方面表现突出,他们对此种考核方式非常欢迎,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考核也能更合理科学地评价学生成绩。在《临床病原生物学》实验中,我们还应用了演讲比赛方式来体现实验设计考核。在这项考核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3-4人),每组自由选题,查找文献,内容与《临床病原生物学》相关,制作PPT,每个小组选派 1名代表进行讲演,接受评委提问,小组其他成员均可回答,最后由授课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和评分。这种考核方式可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通过查阅文献获得了大量的新知识和新进展,同时这种形式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勇气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计分方式及评分要点

3.1 计分方式

实验考试满分30分,即考试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其中平时成绩占5分;基本实验占10分;综合实验占5分;实验设计占5分。

3.2 评分要点

平时成绩:平时实验的基本操作情况,观察实验现象是否仔细认真,实验中是否善于发现问题、并联系理论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实验报告的书写情况,如文字表达是否有条理、合乎逻辑、通顺而准确,图表制作是否规范准确,数据处理和图形分析是否准确,文字是否端正整洁,讨论是否深入等。

基本实验: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实验的掌握情况,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实验基本操作是否正确、合理、规范、熟练,仪器设备操作是否标准合理;通过实验课口试,考核了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培养和评价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综合实验:主要考核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对结果讨论的深入性等。

实验设计:设计方案是否科学、新颖、可行、实用,学生是否具有信息的获取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设计报告是否有条理,流程是否清晰,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否讨论。

依照以上考核模式及评价体系进行实验考核,结果反映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内容、以不同的方式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的考核,结果是比较客观和真实的;同时,也促使学生实验的目的明确,学习主动性提高,综合能力明显提高,达到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总之,医学检验学实验考核模式需要在实验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不断完善,以便准确反映学生实验的综合能力,逐步引导学生向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创新人才方向发展。

摘要:考试改革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要以能力和素质为导向,实现知识考试向能力和素质考试的转变。经过3年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我系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规范化的医学检验学实验考试体系。该体系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推进高校教学改革,实现教学自主化、高效化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医学检验学,实验教学,考试改革

参考文献

[1]王芳,潘世扬,黄珮珺,等.医学检验学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46-47.

[2]程琴,谢大蓉,刘克林.高校考试改革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8,7(7):682-683.

[3]李洁藏.素质教育下高等医学院校考试改革的探讨[J].中医教育,2008,27(2):37-38.

[4]景汇泉,张颖,郭永松,等.医学考试评价的研究进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7):36-37.

礼仪学考试资料 篇8

1竞赛题第一部分(选择题)、第三部分(图画题)请按照题目序号,选出正确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在答题卡上;第二部分(判断题)也要按照题目序号,对的画对,错的画错,然后填在答题卡上。答题卡在本刊第六期上登出

2在答题卡上要填写姓名、所在学校、通讯地址等,待全部填好后,把答题卡沿边框剪下放入信封,于2008年7月31日前寄至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3号中国儿童中心期刊总社(邮编100035),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奥运知识竞赛”(使用复印的答题卡无效)

3参加活动的同学可以自己邮寄,学校也可以统一组织邮寄。

判断题

1在网球的比赛过程中,观众是可以任意走动的。()

2观看高尔夫球比赛时,要求观众的相机除了不能使用闪光灯之外,快门也不能有声音。( )

3在观看花样游泳比赛时,当运动员完成一个漂亮的动作,观众可以鼓掌欢呼,表示赞赏,不必担心叫好声会盖过音乐声,干扰运动员的正常发挥。( )

4在观看篮球比赛时,可以带上内容健康、尺寸恰当、表达心意的标语牌,适时亮出。( )

5在阿拉伯国家,用左手拿食物或礼品给阿拉伯人会被认为是不敬之举。( )

6合十礼通行于中东信奉佛教的国家或佛教信徒之间。( )

7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男士不可以送化妆品等太私人的东西。( )

8在比较隆重的室内交际场合,女士一定要穿裙子。( )

9在路上行进时,礼仪上的位次排列可分做两种:一是并排行进,它讲究“以右为上”,或“居中为上”;二是单行行进,它讲究“居前为上”。( )

10吃西餐时左手拿刀,右手拿叉。( )

11使用餐巾时,不可以用餐巾擦拭餐具。( )

12德国人相信,谁要是出门在半路遇见烟囱清扫工,谁一整天就会顺利。( )

13招待外国客人的宴会避免在“十三日、星期五”举行。( )

14在意大利,遇到朋友,需把帽子脱下,以表示尊敬。( )

15巴西人以棕黄色为凶丧之色,认为人死好比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16在罗马尼亚,人们送花时,株数应是双数。( )

17在希腊,招手是表示友好。( )

18在德国,朋友过生日不能提前祝贺。( )

19在丹麦,如果你到当地人家中拜访,进门后如果主人请你脱大衣,则表明主人愿意久留你,否则就是主人不想久留你。( )

上一篇:高中生名人名言积累下一篇:观看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