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那些事散文

2024-06-28

西农那些事散文(通用8篇)

西农那些事散文 篇1

西农那些事散文

由于这学期给国贸级本科生上《微观经济学》,于是经常去西农北校区8号教学楼。我无意中发现,在8号教学楼一楼的大厅放了一些学生们丢失的眼镜、书本、水杯、雨伞等物品。当然,我很快就明白了,这是好心人把学生丢失在教室等地方的物品放在这里,等失主来取。这些好心人可能是学生、老师、打扫卫生的清洁工等。

没有人看管这些东西。有人捡到东西就放到这里,谁丢了东西就到这里来找。这是一种自觉的文明。

这学期我还给经济管理学院的博士生讲授《高级农业经济学》以及给硕士生讲授《中级农业经济学》,这两门课都在西农南校区的`3号教学楼上,于是经常去3号教学楼。在3号教学楼,我发现了几个无人售货柜。货架上放着笔记本、钢笔、铅笔、胶带等20余种学习用品。旁边有一张价格表和一个供放钱的纸箱子。这些售货柜都没有售货员,谁需要买东西,就自己去拿,然后根据价格表把钱放在纸箱里。

我看到有的学生没有带钱或没有带零钱,就在一个留言簿上留言,写上自己拿走什么东西,货款多少,什么时间再来付钱。

这些无人售货柜是谁放的?在这里放了多长时间?我不知道。在我上课的几个月里,它们一直都在那里。

西农有三万学生,还有几百、甚至上千的在学校搞建筑及打扫卫生的农民工,没有人偷这些东西,尤其是没有人偷纸箱里的钱,令人惊叹!惊叹我西农的文明!

我曾去过多个发达国家,在这些国家,所有厕所都是有卫生纸的,所以,上厕所是不用自己准备卫生纸的。许多外国人刚到中国一些大学,上厕所也不带卫生纸,等方便完,才发现在厕所找不到卫生纸,其尴尬可想而知。

多年以前,西农也曾尝试给所有卫生间配备卫生纸,结果经常被人偷走,于是只好无奈地中断。最近几年,西农恢复了为办公楼及教学楼的卫生间配备卫生纸,令人欣慰的是再无断供的现象了。显然,西农的文明进步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招了一个特殊的女学生,她叫王萌萌,下半身瘫痪。西农在明明知道她是残疾人的情况下,依然招录了她。更令人感动的是,她入校后学校给了她无微不至的关爱。

首先,为了她生活起居方便,特意将她的宿舍安排在一楼,并与卫生间相邻;

其次,为了方便其母亲照顾她,学校特批允许她母亲住到宿舍,并给其母女安排了单间宿舍;

再次,为了能减轻其经济负担,学校特意为其母亲在校内安排了一份临时工;

……

看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文明,不是看强势群体过得如何逍遥,而是看弱势群体过得是否有尊严。

人们说:西农是一个花园学府,其实比花草更美的是西农人心灵深处的精神底蕴。

温暖那些年,感动那些事散文 篇2

一、过年——七十年代末期

爷爷托人带口信,要父母带我们三兄弟去凤阳公社过年。

兄弟三人可乐坏了,一宿兴奋得没怎么睡。到了第二天都懒在床上不肯起。母亲说爷爷奶奶家有好吃的,我咽着口水,揉着惺松的眼,懒洋洋地起了床。磨磨蹭蹭吃过午饭,全家出发了。

那时从矿区到爷爷奶奶家没有通车,二十几里泥巴公路只能徒步行走。寒风凛冽,天下着雪,雪花被风吹着毫无目标在空中任意飞舞。哥哥穿着一件蓝布色的棉祆,我的是军绿色的,弟弟是灰色的。三件棉袄都是母亲手工缝制的,祆子里棉花不多,却穿着舒服暖和。雪花片飘在我的雷锋帽上,母亲拍了拍,问我累不累,我摇了摇头说:“我要向雷锋叔叔一样。”父亲背着还没有读书的弟弟,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父母亲轮流背着弟弟行走。路程还没有走到一半,我和哥哥就累得实在走不动路了。父亲一边鼓励着我们,一边给我们讲黄继光,董存瑞的英雄人物故事。说来也奇怪,不知不觉中临近傍晚时,已能依稀看见不远处袅袅升起的炊烟。父亲说快到凤阳了。我和哥哥此时蹲在地上再也不想站起来。“你们兄弟俩今天表现很勇敢坚强,提前给你们发压岁钱,每人十张。”父亲说着话,从怀里拿出一小叠崭新的毛票。弟弟看见不乐意,闹着也要压岁钱。母亲说剩下的路自己走,就可以得到奖励。好家伙,弟弟哧溜从母亲背上滑了下来,弟兄三人手拉手大步昂首向前走着。

爷爷奶奶早就在公社的路口守候着我们。看见我们三兄弟赶紧跑过来,像护鸡崽一样,一个个紧紧地搂在怀里。奶奶说今天一大早,爷爷就在外面借了肉票,在集市上买了些猪肉,晚上吃年夜饭时犒劳三个小家伙。

回到家中,奶奶要我和哥哥用热水泡泡脚。脱下袜子一看,我俩的双脚又红又肿,还起了水泡。“苦了孩子啊!大冷天的,走了哪么远的路。”奶奶用手摸着我们的脚,心疼地说。不一会,姑姑从厨房端来三碗姜汤要我们喝,说是天气寒冷喝了可以预防感冒。

开始吃年夜饭了。一大家子人围着一张自制的用木板钉成的小方桌上,上面摆了一碗大家梦寐以求油淋淋的红烧肉,酱红的颜色满屋子飘着香,让我垂涎欲滴。爷爷奶奶一边给我们夹肉,一边叫我们多吃点,锅里还有。我们风卷残云、狼吞虎咽的把那碗烧肉吃了个底朝天,不停地打着嗝。

过了很多年,爷爷奶奶都离开了我们。母亲说那年我们三兄弟吃的是“专供,”日子苦大人们都紧着给我们吃,大人们一口未动。爷爷奶奶说,三个小孙子不容易,应该享受“特殊待遇。”

那年的冬天异常的冷,但在我心里温暖了一辈子。

二、晃悠的箩筐——八十年代初期

姨妈十七八岁就嫁了人。嫁了一个让她放心一辈子的男人。

我从小在乡下长大,即便开始读书,一到放暑假就眼巴巴地在家等姨父从乡下来接我,用箩筐接我回乡,晃悠的箩筐荡起孩童时的悠然时光。

“姨父怎么还没来接我?”我和母亲念叨。“孩子,睡一晚就来了。”“真的吗?”我的顾虑是多余的。第二天,姨父果真来了,挑着一担箩筐来了。两个筐里分装着农产品,土豆,花生,地瓜什么的。我从屋内窜出搂住他的脖子努起嘴:“等你好几天了,才来。”“外甥狗,我家离你家好几十里地,没有汽车,我是走来的嘞!”姨父说着乐呵呵地摸了摸我的头。我心里当然知道姨父是走来的,可我喜欢坐在箩筐里的感觉。走心的感觉。母亲买了些面条,又到单位食堂买了些馒头肉包,还有单位发的劳保用品拿给姨父带到乡下去。我知趣地拿张小木凳放进箩筐里,大人们看见我的样子哈哈大笑。“明天才走,你就这么性急呀!”“妈妈,我做准备。”我做个鬼脸美美地睡觉去了。

天微亮,吃过早饭我们开始赶路了。姨父的一对大脚迈着均匀而有力的脚步,一双大手紧紧地攥着箩筐两边的棕绳,压弯的扁担在他厚实的肩膀上有节奏地上下起伏。我的两只小手扶着筐沿,路边的景物在我的眼帘内也上下起伏。有树、有山、有水、有人、有蓝天白云,还有飞翔的鸟儿。一只蝴蝶轻落在筐沿上,它飞累了,也想偷一下懒。临近正午,太阳出来了。走了一半的路程,已到了村庄的山路。我嗅到沃泥的香。看到静幽的山岗,听见了溪水潺潺。闻到了姨父身上散发的汗味。他脱下衬衣罩在我头上遮阳,自己光着膀子。又从箩筐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食物给我吃。走一段路,换一下肩。豆大的汗珠从黝黑的肤色中渗出滚落,两边磨出茧子的肩膀已略显发红,呼唤着天边的晚霞,日落黄昏才到乡下。

姨妈家住在深山尽头的小村庄里。一家九口人的生活全压在姨父一个人身上。进山伐木烧碳,下河捕鱼,开荒种地……这些东西又用箩筐挑到县城集市上卖。换来的钱置办一些生活用品又用箩筐挑回来。他像变戏法一样,从筐里取出一件又一件东西。有糖果,皮筋,花布……孩子们欢喜雀跃,手舞足蹈高兴得像过年一样!

姨父的箩筐啊!晃晃悠悠几十年。一头装满责任担当,一头装满幸福安康!

三、我是一个兵——九十年代初期

“你们虽然是普通的民兵,也是国防力量的一支队伍。在祖国需要你们之时,你们将随时赴命,因为你是一个兵。”这是二十六年前,我参加民兵集训时的第一天,教官给我们学员讲的一段话。

参训人员都是分宜县城周边的厂矿企事业单位如乡镇青年。集训兵种有步兵、炮兵、通迅兵、侦察兵等。每天早上都要在操场上高唱军歌后才吃早餐。早餐有稀饭,什锦菜,馒头,算不上丰盛,在当时却是很享受的美食。集训没有几天,就爆出冷门。教官通知大家在操场集合,声音高亢:“集训的学员们,你们当中有些人,一桌十人,一顿早餐就吃了一百多个馒头,教员的馒头都了你们,我知道你们体能消耗大,如果这是战争年代,你们没有吃饱就不行军,不打仗了吗?”一席话,有些学员羞愧地低下了头。他们都是农村里来的。接下来的日子里,学员们在训练场上十分刻苦。学瞄靶,一趴就是几个小时。学擒拿,手脚上摔破了皮。学爬杆,不知摔了多少次。大家都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

集训结束的头一天,食堂准备了丰富的饭菜。几百人的食堂里沸沸扬扬,大家相互敬着酒。教官大声激动地说:“近一个月的民兵集训,大家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在你们身上,我看到了祖国日益繁荣的国防力量,如果在座的哪天当了兵,相信你绝对是一名合格的军人。始终铭记自己是一个兵,不折不扣参加过集训的民兵。”食堂里爆发出一阵阵掌声。

第二天,大家临行告别,相拥而泣。后来学员中许多人参了军,成为真正的兵。“送战友,踏征程……”我深深地怀念那段当“兵”的日子,那份“战友情。”

编织那些事散文 篇3

搬家时,在柜子里翻出三个袋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堆毛线团,不禁想起我年轻的时候曾经玩过的编织,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呢。

小时候,妈妈经常抽空给家人织毛衣。这个抽空可以是上班空闲的时候,可以是烧饭等待菜熟的时候,可以是大家一起看电视聊天的时候。我总是看到妈妈胳膊上挎个布袋子,双手拿着笔直光溜的竹针,交叉地上下翻飞,穿梭自如地编织着。布袋子里的毛线团拉出长长的毛线,牵在竹针的后面,神奇地变成了一件件编织品。

小时候的我很不喜欢被妈妈抓了去帮她缠毛线团了。从商店里买来的毛线是长条状一股一股的,需要重新缠绕成团。我要举着双手当架子,把一股毛线撑直,妈妈拿着线头缠绕成一个个圆球。双手举着时间长了,胳膊便会酸软。有时候我就和妈妈互换,我去缠线团,可是当线团越来越大时,便容易从手上滑脱,滚得远远的,只得捡起来重缠。我心里就厌烦这活,这真不如和小伙伴们玩游戏好玩。可当新毛衣织好的时候,我就特别开心。虽然妈妈只会织一些简单的平针、麻花图案,新毛衣看起来却是平整漂亮,穿到身上非常暖和。

后来上了中学,发现身边很多女同学会编织。有的会织围巾,有的会织手套,最厉害的可以织毛衣成品,于是我就让妈妈教我学编织。可是,我实在是手笨了,加上没有耐心,顶多织个长条或者四方块便放弃了。

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妈妈知道我要去东北读书了,非常担心。我的家在西南,从来不下雪,甚至冬天的温度都没低过零度,而我要去哈尔滨读大学,那里的冬天听说经常零下三四十度。于是,在那个暑假,在三十多度的高温下,妈妈拿着竹针不停地编织,在我开学报道前给我织了两件毛衣、三条毛裤、一条围巾。那年,妈妈的爱装满了我的行李箱,我带着母爱远赴东北……

在和老公还是男女朋友的时候,一天他对我说,冬天骑自行车上班冻手,想让我给他织一双手套。刚好那时我也挺闲的,想着凭我的智商,花点时间学习一下编织,应该不算是特别困难的事吧。于是,我便答应给他织一双试试。

拉了一个女同事,一起去市场参谋着买了毛线和钢针。在女同事的指导下,我高高兴兴地开工了。我有平针织布片的基础,开始的手腕部分还是顺利的。织好手腕部分,要加针织大拇指、手掌部分了,这时麻烦开始了。加针不均匀,有时候会漏了针,织了一圈发现有个洞;有时候手上拉线用力不均匀,手掌部分凹凸不平,就需要拆掉重织。反复几次后,我的耐心已经消磨殆尽了。到了最后要分五指进行收针、缝针的时候,我快要崩溃了。后来,在女同事的耐心指导下,分了个大拇指出来,其它手指就不分了,织了个大巴掌,拿线把端头缝合一下,就算完工了。

我把手套递给了老公,想着就这样交差吧。没想到,他拿到那个粗糙的大巴掌手套,竟然高高兴兴地戴上了,还说不错、很暖和。看着他的傻笑样,我确认他没有一点嫌弃,便放下心来。

后来,老公戴着这双手套在风里雨里骑行,还真有保暖作用。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我备受鼓舞,竟然头脑发热,说要给他织件毛衣。

于是一项堪称世界奇迹的浩大工程开始了。我有了一些织手套的经验,便好高骛远地觉得自己不是初学者了。到图书馆借了编织的书籍,看着书上的各式花纹,憧憬着自己的第二件作品一定美丽得非同寻常!

书上的编织方法和符号很快就弄懂了,我拿着钢针照着书上的图样开工了。自然,编织的过程并不顺利。漏针、用力不均、算错针数的老问题依旧存在。不过,在拆拆织织中,看到织出来的花纹,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经过千辛万苦,我的处女作——毛衣,终于织好了。可是,因为我对力度掌握不好,还选了菱形的`花纹,所以看起来一点也不平整,抽抽索索的,像是扔在一起的一堆麻花。可是,我已经是心力交瘁了,是打死也不肯拆了重织了。

我厚着脸皮把毛衣递给了老公,老公套到了身上,因为有点小,竟然被他胖胖的身体撑平了,看起来还算有模有样的。

老公竖起大拇指直夸我:“我的媳妇真是心灵手巧啊!”

我的脸顿时羞红了……

尽管这件毛衣编织得不算称心如意,但我知道我是在编织爱,我将对老公的爱,一针一线编织进了这件毛衣中了……

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我们带着孩子回老家过国庆假。孩子跑来跑去地玩着,我在一边看着有些无聊,想着这么多天假,我找点事做吧,于是头脑一热,让婆婆找了些剩下的毛线,打算给女儿织一件毛衣。

我织最简单的平针,又有婆婆的指导,所以这次进展顺利。我带着笑挥着手上的毛线和织针,充满爱意地对女儿说:“妈妈在给你织毛衣哦!”女儿玩闹的空隙,会跑来歪着头问我:“妈妈,我的毛衣什么时候能织好啊?”

国庆快结束的时候,我的第三件作品终于完成了,我举着毛衣叫女儿过来试穿,女儿高兴地跑了过来,我把毛衣往她头上套,可是却套不进去。我有些不甘心地使劲往下套,结果把女儿的耳朵给弄痛了,只得作罢。原来毛衣领口开得太小了,而女儿偏偏有个大脑袋。

要开大领口,需要拆掉很大一段啊,我有些心灰意冷了。后来婆婆帮忙,把肩领部分拆了重弄好了,我举着毛衣让女儿过来试穿,可是小家伙却看着毛衣不肯过来。想来之前的试穿让她对我织的毛衣有心理阴影了。

生活的那些事散文 篇4

一觉睡到自然醒,9点多太阳都照进房间了,很是温暖,从被窝出来,然后就是呆坐在电脑面前发呆,看一集电视剧,看看新闻。

午饭过后,不想那么早去上班就一个人漫无目的地沿着街边晃晃,喜欢这样随性的地晃着,不用急于赶往目的地,不知不觉来到一家书店前,看着那么多的书,想起了以前的学生时代,想起以前的梦想。

以前我们喜欢去师大后门的旧书摊淘宝,一家一家书店地找过去,虽说是卖旧书的地方,但其实里面有很多书都是新的,经济实惠。

那时候很喜欢看书,每天就是窝在寝室里看书,等着高琴送饭。看了很多旅游书籍,也梦想着以后可以去看看。

毕业后陆陆续续地去了些地方,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旅游。

累了,迷茫了就想着等放长假的时候,背着大大的双肩包,穿上舒适的运动鞋,到处流浪,不用赶时间,没有特定的行程。

喜欢坐在车上没有目的地地飘荡,喜欢颠簸的感觉,只要头靠在椅子上,就会昏昏沉沉地睡去,到什么地方,都很安稳。

可以去蒙古看粗犷神奇的草原,穿着色彩斑斓的民族服装,在马背上尽情的飞扬,去感受那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豪情。去体验晚上入住蒙古包,夜幕降临,躺在草地上数星星……

可以去克拉玛依看胡杨林,在胡杨叶子变成金黄的季节,找一个黄昏,带上相机记录下那夕阳照耀在金黄的大地、金黄的.树叶再以蓝天为背景的美丽景色。越过枯竭的水流简单的生命被黄沙赋予死亡和新生悬挂在树尖上敬慕把虔诚同戈壁贴得更紧把灵魂种进大地的金色胡杨

戒烟的那些事散文 篇5

那日风戒烟第57天。宴席上,在朋友的煽动和吆喝下,那支烟辗转又到了风的手上。朋友们热情的张罗着,有递打火机的,有急着想帮忙点烟的,还有在一旁助威的。这时候,我感觉到了风夫人的紧张,也感觉到风强烈的思想斗争。这烟,抽还是不抽呢?真的很纠结,很难抉择!其实,风的确好想抽烟,已经50多天没抽烟了!夫人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风,没有离开那支烟,那支烟就象磁石一样吸引着大家!夫人的心在空中悬着,担心风禁不住朋友们的怂恿和诱惑,重操旧业,变本加厉,成为超级烟枪!戒烟的承诺可以不计较,可是身体会和他计较的!

前段时间,风感觉身体不适,咳嗽不止,到医院体检。各项生化指标该高的低,该低的高了,肺部出现气肿等多处异常。身体的异常,无疑给风敲了警钟,生命之旅红灯闪烁。在医生的建议下,在夫人的劝导中,自己思量了很久以后,风郑重的决定戒烟。并当众宣布“我开始戒烟了,从今天起,我不再分烟给朋友,朋友们也不要再分烟给我啦”,多么豪气的宣告!对于一个拥有30多年烟龄,一日至少需要3包烟的老烟枪,能说出这样的话,足可见下了多大的决心和狠心!朋友们听到这话,大都不以为然。香烟的公害是众所皆知,也有多少能人志士,曾痛下了无数次戒烟的决心,到最后还是失败告终,可以想象戒烟的痛苦和吸烟的魅力有多大。

在场的朋友们都在注视这支烟!大家心里想法不一,只是不象风夫人那么紧张、着急,那么深刻和震撼!我也饶有兴致的看着这场劝烟游戏。

那些嘴里正叨着烟,吞云吐雾的朋友,脸上漾着笑容,心里在叽咕着,戒烟,戒什么烟呢?真抽烟上瘾了,哪里戒得了?我没办法戒烟,你也没有办法戒烟吧!他们都希望有好戏看,等待又一个戒烟失败的同类。他们的眼神有多期盼啊,期盼风接过那支烟,大口吸起来!让风也不能脱俗,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烟友不能少,这么铁杆烟友更不能少。如果这么老的烟枪,也能戒烟,就显得他们的戒烟意志太苍白无力了!

其中一个烟友,戒烟一个多月了,已经承受了不少的痛苦煎熬。前天也是被友人教唆着,意志摇晃着又抽上烟!他起哄得最厉害!他期待风给他最好的答复,给他更有力的戒不了烟的证据和解释!他会很痛快的告诉别人,你看风哥,他是个多少意志坚定的`人,都无法承受戒烟之苦!那是给他戒烟失败的一个最好说法和交代。

在场不抽烟的友人,自然是不理解这戒烟有何难。这种不良嗜好,赶紧放弃就是了,用得着和自己身体较劲吗?不抽烟的友人心态平静,在旁边轻描淡写的附和着,还是戒烟好,不要抽啦,既然戒了就戒了吧。说心里话,他们还是真心希望风不要又把烟吸上。因为他们本就不喜欢吸烟,也不懂吸烟能带来什么快乐,只是知道那公益广告“吸烟危害健康”!他们不象吸烟族有那么迫切的希望,有那么幸灾乐祸的神情。

风夫人坐在我身边,眼睛始终盯着春手上那支烟,她坐立不安。她是个贤惠有涵养的女人,她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抢下风手上的烟,也不好意思当众瞟他个大白眼。风是个大男子主义者,她知道,这时候做这些事,可能适得其反。为了缓和一下她的情绪,我问,你支持老公戒烟吗?她有点激动唠叨上了,当然很支持,原来整日抽烟,且不说家里烟雾缭绕,臭气熏天。更主要的是整天都在咳嗽,让人担心!戒烟后咳嗽好了,饭量多了,还胖了6斤。几天前再去医院体检复查,那些指标大都转为正常了,这戒烟能有不好吗?接着她叹了一口气说,不过这戒烟也的确难受,看他呆在家里时候,嗜睡,头痛,嘴麻,感觉迟钝,我快不忍心,几乎要同意他抽烟了。转念想想,已经熬过这么多天,还是希望他能继续。

在那种场合下,风夫人的立场和表达是很关键的。我知道她想说什么,又不想让自己丈夫和朋友难堪。我本来就是排斥抽烟的,看着风手上那支烟,笑着大声说:“戒烟就得戒死,不许偷抽,要一棍子打死!”这话一出口,在场友人哄堂大笑,紧张的气氛也缓解了许多。风夫人也在笑,笑得很感激,只是视线始终没有离开风。

风似乎从夫人焦急的眼神里读到了她的那份紧张和担心,她的那份良苦用心。那支烟在他的手中慢慢挪到嘴边停留了一会,接着又捏在手上摆玩,最后只是放在鼻子上嗅了嗅,就把烟放下。动作虽然如此简单轻松,可是大家知道风此时经历了艰难的抉择。烟是风的最大嗜好,跟随32年,形影不离!抽烟,在失意时,也许可以让你踌躇满志。烦恼时,也许可以让你的不快烟消云散。日子久了,也就对它成瘾依赖了。可是不要忘记,烟是一个魔鬼,它时时刻刻在吞噬着你的身体,燃烧你的健康,透支你的生命!抽烟有的时候也不过是麻醉自己,逃离现实而已。如今为了另一份更执着的念想,为了家人的幸福,你风必须为自己健康负责!风在痛苦的抉择,夫人的心也在惴惴不安,担心着风的戒烟防线什么时候被他们轰破!她只希望她那温柔的注视,是风抉择的天平戒烟托盘上的那个最重的砝码。

那个戒烟失败的友人不想就此罢休,恶作剧的游戏又开始升级了,他开始煽动着猜拳喝酒的事!大家都知道风热情好客,是一个很豪爽的主。今天风是东道主,客人提出猜拳,他一定会积极响应。猜拳的结果,如果风输了,就得抽烟一支,如果友人输了友人喝三瓶啤酒。这种游戏有点残忍,如果输了就得抽了那支烟,戒烟55天付之一炬。大家又开始吆喝起来,觉得开心。风夫人的心刚刚放下,又开始悬在空中,被朋友们的情绪左右着。风很爽快的答应了,也许是察觉到夫人那有点僵硬的笑容,他还是把“皮球”踢给了表弟,让表弟替猜拳!那个表弟平时很好斗,是个唯恐天下不乱之士,而且猜拳是强项。可那个场合也让他觉得肩上千斤担,他愣了一下,竟然说,我压力很大,我不猜这拳!哈哈,大家注意力转移到了表弟这里,都在笑他胆小鬼。这场游戏总算结束了。风终究没抽这支烟,再一次用顽强的克制力战胜了自己和朋友,战胜了烟魔。

这种劝烟的游戏时不时上演着,风总被拋在戒烟的风头浪尖上。戒烟的意志不断的受到最严峻的考验,毅力的极限不断受到挑战!有一个非常了解风的朋友,说了一句这样的话:“我相信他,他有非常的毅力,肯定戒的成功!”这是我听到最为美妙的,最为肯定的,最有正能量的支持戒烟的声音!

西农那些事散文 篇6

当我轻叩了时光隧道里的朱漆木门时,柴扉开启了。立刻就有凛凛的风、森森的寒意侵袭了我的全身。调皮的雪花竟然钻进了我的手掌心。我打了个冷战,下意识地想:该是三九隆冬了!

见着雪,我自然很是开心。因为我期盼雪的来临已久,但是风袭的我真的好冷。于是,我转身跑向衣橱,随手拿了一件带帽子的棉袄穿上。不经意间,我看到了衣橱上大镜子里的自己。不觉惊呼:这是谁啊?——两只大大的瞳孔镶嵌在容颜憔悴的脸膛上,整个人消瘦不堪。

我赶紧不假思索地疯了般关上那扇斑驳陆离而又厚重的木门,逃进房间,索性也拉下了窗帘,让风与雪不再惊扰。重又立在镜前,不禁又打了个寒战,甚觉自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装在套子里的女人”。

渐渐的,我的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恐慌。内心忐忑不安,急急地用双手触摸了脸颊。于是乎,不脱衣服就如猫似地钻进了被窝。让那被子内的黑黑裹着我,仿佛只有如此,才能够不让窗外的浓雪窥见自己的损容。

不过,我控制不住自己的大脑。两只耳朵却竖起来听那窗外簌簌的雪声。仿佛听见了浓雪小跑的急促声与踩雪的咯吱声,因为,他会不经意间立在窗前,给我一个惊喜。

还是换一种方式让自己安静下来吧,起床,翻开书本,一首陆游的词《钗头凤》映入眼帘——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今日读罢,竟有热泪盈眶。写得真好,真是即爱又恨,还有那恼人的“东风”,恸不忍言,哀不能语啊!谁怪呼几千年下来都是“为尊者讳”呢?扼腕长叹啊,恶势力生生地拆散有情人!

这个下雪的、想浓雪的夜晚,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夜晚!……

想来,今夜的雪花曼妙的舞姿该是多么地美啊!此刻,多么、多么地想自己变成一只小鸟,与小巷深处逼仄出的雪花一同狂舞。那该又是多么、多么地幸福啊!

原本,自己是个很安静的女孩子。百年天眼井老屋把自己塑造的温文尔雅。即一个地道的江南女子。素日里太阳从高高的透明的琉璃瓦上射过来,留下了参差的光影。我坐在天井旁轻轻地洗刷着衣物,四周漫漾着苔藓的气息。长长的、铺满各色碎石的小巷深处,留下了我童年岁月的足迹。当我用钥匙轻轻地敲击着厚厚的墙,那清脆的碎响随着我那咯咯的笑声,透过那墙体上的青砖刻字、红石锉痕、精美的雕梁画栋和那凌空翘首的飞檐,久久地回荡在空中。

小巷深处,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子就是我的奶奶。她是我前世的身影。据说,年轻时,奶奶就是撑着油纸伞走在小巷深处邂逅她的知音的,也就是我的爷爷。打我记事起,奶奶就会叫我抬起头,看那从高高的墙上斜射过来的错落参差的光影。不过,我时常会叫:“奶奶,您又把伞撑斜了!”。而当我有意识地把伞斜靠向奶奶时,她已白发银丝了。

然而,望着玉枕纱厨,还有那镂刻花纹的精致床铺,真地佩服古人木匠的镂月裁云。忽然觉着少了些什么,驻足转身,却念及了奶奶点着的篆香。奶奶常说,你爷爷怕蚊蝇虫子什么的,要点上香,他也爱闻那篆香。即便爷爷早早的.就已驾鹤仙去,可奶奶还是日复一日地点燃篆香。于是,我学着奶奶的样子,蹑手蹑脚地去拿那尘封已久的篆香与金兽。一会儿功夫,房间里已是轻烟袅袅,馨香幽幽。此刻,坐在奶奶生前常靠的老藤椅上,想起曾经的过往,泪水不知不觉地就夺眶而出——

清晰地记得,在那个冬日下雪的前一天。即一个冬日暖阳的日子。奶奶靠在藤椅上眯缝着眼睛,像是睡着了,在做梦。脚下的大黄猫也慵懒地蜷缩着,打着瞌睡。不知怎的,当我经过时时走过的天井旁时,竟然摔了一跤。我一边哎哟一边靠近奶奶,用手不停地摸着摔伤的膝盖。未曾想奶奶微笑着轻轻地对我说:“闺女,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刚刚打着油纸伞,偷偷地和你爷爷去幽会了。”。说此话时,奶奶褶皱脸膛上分明泛着红印。之后,奶奶继续着梦境。做着关于她自己的前生的梦,不肯醒来。随着这百年老屋厚实的历史,沉淀在我那永恒的记忆中。

翌日,雪来了,奶奶却永远地走了。留下了一个关于油纸伞的梦,让我延续……

那也是一个雪片纷飞的隆冬寒天,我跑向门前,但那锈迹斑斑的圆环紧锁。小巷深处的北风凛冽,顷刻之间,我就冻得嘴唇发紫。此时,一个高大的男人靠近我,紧紧地搂抱我,脸颊靠着脸颊,用体温捂暖我。偶然间,他的嘴唇碰到了我的嘴唇,让我浑身像触了电般,顿时忘了严寒。——油纸伞的梦就这样悄然无声地开始延续了!

这个男人,就是浓雪。都说腊月寒冬萧杀,但我却在这个飘雪的日子里,思绪万千,随着飘雪飞向远方。

再过几日,我就十八岁了,已成年了。相信爸妈不会反对我的初恋,因为唐氏时期的“东风”已成历史。

那条小溪那些事的散文 篇7

那条小溪,在田野,在家乡,在我的眼里,早已消失。可它,在我心中依然流淌,在我的梦中依然潺潺。小溪边,小溪里的那些事,时时闪现在我的脑海,那些鲜活的图像,越来越慢慢地凝聚成花,它必将会慢慢长出更丰满的果实。

小溪里,那支支不疲倦的歌儿,你到底唱了多少年,唱了多少代,多少父老乡亲在你的歌声里,沐浴了多少水汽的滋润,有多少个沾满水草紫泥的“泥猴子”,在温暖阳光的爱抚下,枕着你的歌声入眠……

据说,这条小溪,是渑水河的一条小小的支流。渑水河,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流经齐国境内的一条大河。据史书记载:渑水发源于临淄齐故城小城西,古时此处平地出泉,泉流汇聚成池,称申池,邻近城门亦称申门。渑水由南向北,经长胡同、督府巷、东石桥、邵家圈,至王青庄南分为两支,北流经广饶入博兴者为渑水,西流经梧台入画水者为系水。由此可见,渑水河那悠久的历史。而这条小溪,也一定沾染了那渑水河的灵气,使得那么清澈,那么妩媚,那么富有生气,那么让人神往,那么让人留恋……

三月里,和煦的阳光,温柔的暖风,让大地的身姿在酥软,让小河的流水在欢快,小溪里,水草在萌芽,鱼儿在嘻戏,虾儿也钻进了水里的白云,去寻找新的梦境。这时候,在家里闲散了一个冬天的人们,都不断的来到小溪边,老人们坐个马扎,在小溪边,把串串笑声洒进了水里,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则来到小溪边,拿来冬天积攒的衣裳,各人找个合适的位置,用着甘冽的免费的水,尽情的浆洗着,唠着家长里短,哼着淳朴的小曲。在这明媚的春光里,在这燕雀的呢喃中,高兴着,在溪水的伴奏中,欢快着。小孩子们则成群在小溪边,敞开胸怀,去捉“胡游”(一种黑色的甲虫),去捕捉那些刚刚出生不久的小蚂蚱。

最有意思的是来到夏天,这里可是人们免费的天然浴池。在赤日炎炎的中午,在灶膛里烧火的孩子,带着满身的落灰,飞跑着到小溪边,一下子跳进去,清爽无比,惬意无穷,干活收工的人们,农具一扔,扑进小溪,让清澈的水尽情冲刷,一边洗,一边喝着身旁的水。任凭鱼虾碰着身体,任凭清爽透彻全身。尔后,顺手摸上几条鱼,逮上几个螃蟹,回家吃饭就丰盛了。

那时候,小溪里水产资源可谓丰富:榨草(学名不知叫什么,我们都这样叫),是长在水底的一种最丰富的水菜之一,茎儿长长的,稀疏的叶子尖尖的,从水中捞出来,放到嘴里嚼嚼,没什么滋味,不过也有不少人吃。野芹菜,在水里最水灵,叶子有点儿像芹菜叶,若掺上一点儿面,蒸“芭拉子”,也是鲜美无比。鱼虾更多了:鲤鱼、鲫鱼、鲶鱼、黑鱼、鲢鱼、葫芦片、泥鳅、黄鳝……不知多少年,多少代,小溪就这样馈赠着大家,给这一方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憧憬。

小溪,你那只歌谣为什么唱不尽,唱得人时而心酸,时而欢喜,时而低沉,时而激昂。唱不完古老的歌谣,是因为这一代乡民有着淳朴的传统,在这小溪流域不停地上演着一幕幕悲欢离合的活剧。小溪流不尽淳朴的笑声,是因为这里的乡民尽管糊里糊涂过河,迷迷瞪瞪干活,可他们的心底是“人本善”的,他们很容易满足,不论怎样,只要生活对他们有一点儿馈赠,他们就有发自肺腑的笑声,和小溪的流淌涓涓汇合。小溪以她无私的奉献,博大的胸怀在回报着人们,人们也受到她的熏陶,邻里亲朋好友之间都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度过了一次次的难关。小溪中的棵棵水草,都有灵气;小溪中的条条小鱼,都有爱意;小溪中的朵朵涟漪,都绽放着笑容。现在回想起来,脑海中依然是小溪那潺潺的水声,依然是小溪那轻轻的涟漪,依然是小溪那边父辈们劳作身影。依稀看到那清澈的水,那绿绿的草,那游动的鱼……洗一把脸,清凉无比,喝一口水,香甜甘冽的感觉依然存在。

多少个傍晚,我来到小溪边,看夕阳的余辉照在小溪上,把那朵朵浪花染成了橘黄色,潺潺的向北流着。岸边的`水草静静的,任凭这溪水的洗涤。一只水鸟,贴着水面疾飞,一下子从小溪里叼起一条小鱼消失在远方,这么美好的景色,不知多少年就这样重复着,就这样回旋着。我在小溪边,任凭这晚风的沐浴,这时候,无论多么疲惫的身体也会放松了,心情愉悦无比。

渐渐的,小溪干枯了,小溪里的鱼虾在干涸中渐渐销声匿迹了。

现在,再来到小溪边,小溪的踪迹已很难寻觅。村南边,小溪在修建大寨田时已经全部填平。只有村子北边小溪注入的苇塘的踪迹依然,也被人们种上了小麦等粮食作物。小溪流经的地方,有的庄稼旺盛,有的已是楼房高耸。那些在小溪边带领我们这些孩子玩耍,在小溪边编织了让人难忘的故事的人,现在基本上已经作古。我们在小溪边一起玩水,一起寻觅,一起欢乐,一起做梦的孩子,也各自有了自己的归宿——作家、企业家、领导层、教师、干部……他们虽然白雪落满头,但大多数还是以年轻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去继续开拓自己新的天地。有的却已经老气横秋,心无斗志,已麻木的心态,在熬着自己的岁月。事物本如此,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史,就是让人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

时常来到小溪流经的地方,听风的诉说,听雨的缠绵。

冬天里那些温暖人心的事散文 篇8

那年冬天,一个充满阴霾的中午,我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当我经过锻炼娱乐区时,看见两个四、五岁的的小孩穿着厚重的冬衣,正爬到一张乒乓球桌的桌面上玩耍。两人首先将他们所有的玩具当家具,玩起过家家的生活。不大一会儿,两小孩又将所有“家具”搬到乒乓球桌的外围,索性将乒乓球桌当大床,两人商量好后平躺在他们的“大床”上,且分明听见两个小孩嘁嘁喳喳说着一些只有他们才能听得懂的话语。

恰好在这时,充满阴霾的天空出现一个漏洞,深埋在高空里的阳光透过漏洞,斜射在两个小孩的身上。金灿灿的阳光面积刚好就是乒乓球桌的面积。就像戏台上的灯光斜射在主角的身上一样。

那时那刻的那样一束阳光,照射在那样一个场景,除了让我内心感到无比激动外,更有一种说不出的暖流涌在心头。

离开那个令人无比温暖的场景,我又走进了一条清爽幽静的小路,路面被勤劳的人清扫得一尘不染,小路两边是较秋日更为枯黄一些的叫不上名字的小草儿。在不至于过分萧瑟的小草中间,还零星地点缀着一些不知名的小花朵。在枯草与小花相间的外围,是两排高大的铁道木,那些枝头于秋天盛开的金黄的花朵依然金灿灿的闪亮,即便在冬日里也没有要凋谢零落的半点迹象。

我脚下的小路,在那样清新优美的环境里有趣地延伸。突然,有几只黑白相间的小鸟,小精灵一般飞落在我前方的小路上。它们在我眼前清新幽静的小路上,快活地说着话,快活地踱着步,当我轻轻地要走近它们,它们就向前跳跃一截,然后又不时回头看看我,似乎在和我逗乐,又似乎在和我赛步。

面对一群自由快乐的小鸟,我深切感受到,它们把充满信任、充满自由、充满温馨的眼神,投射在我的心底。使我即便在寒冷的冬天,心头依然荡漾起阵阵温馨的涟漪。

不记得是哪一年的冬天了。一日,我上街去办事。办完事后,匆匆在人头攒动的大街往回赶。

猛然间,一个拳头重重地锤在我的背脊上。我惊讶地回头看,正要发火。

却见一个高挑的女子正呵呵地对我笑:“你猜,我是谁?”

“我哪知道你是谁。”我一脸愕然。

“我是你初中时的同班同学xxx,你可记得呢?”她微笑着看着我说道。

“哦,原来你是xxx,不过那时你是瘦小的个头呢,我们都叫你小不点的,哪知你现在长的这般高,这般漂亮。我哪里认得出你来……”

没等我说完,她又重重一拳落在我的胸膛上。

前后两拳加起来,激活了我们中学时代无数不堪回首的往事,尽管那些不可触及的往事艰辛、沧桑、甚至历经多年变得迷茫模糊起来。但那些往事在这样的一个冬日里,被深情的.两拳激活,在模糊的记忆库里又捡拾起无数点点滴滴温馨的记忆。

前些年,严冬年关来临时,家家时兴请客。你家请吃饭,他家请k歌。大家在年关集一集,会一会,将迎接春节的气氛搞得热热闹闹。

有一晚,轮到阿丽家请k歌,为了气氛热烈些,她把调在外边多年的老公阿文也请回来。

阿文和我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一起奋斗,一起偶尔到过90年代最流行的卡拉ok厅k过歌。但如今,那90年代盛行的ok早已销声匿迹了。阿文和我分开也有许多年,并且许多年不曾一起k过歌了。

来到ktv歌厅,阿文说要我点歌,可我绞尽脑汁,却没有想起我曾经喜欢唱的歌曲。我打开记忆的闸门,收索许多年前卡拉ok流行时自己喜欢唱的歌,但还是一无所获。

正当这时,大屏幕上出现了毛宁的《涛声依旧》,随即传来了《涛声依旧梦》优美的旋律。阿文很快将话筒递给我:“这是你的拿手歌曲。开始表演吧。”接着他还为我点了《梦驼铃》、《真心英雄》、《梦里水乡》、《红红好姑娘》等歌曲,都是许多年前我百唱不厌的歌曲。

多少年过去了,我自己都已经不记得那些年自己喜欢的歌曲了,阿文却能清清楚楚、如数家珍,我被他的细心深深感动,让我在久违的歌声里又寻回了青春年少那些跌跌撞撞、缠缠绵绵的生活往事。

上一篇:大学期中总结与反思下一篇: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2010年下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