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营销那些事

2024-05-30

医药营销那些事(通用13篇)

医药营销那些事 篇1

这个题目就是晒晒医药营销的一些好乐的好玩的瞎侃的事情,没什么正经的磕,说了也就是一乐,听了也就是一乐,医药那些事系列,不定期的写,纯属找乐,自己找乐,大家找乐,让大家分享我当初、现在的业务感受,你要是从中获得业务灵感,那就是一乐。此作为序

话说当今的药价虚高。

央视不停的播报药价虚高,可是翻来覆去就不说虚高的根源。不就是一句话吗?说白了都是医院体制惹的祸,65%~85%的费用都在这个环节。药价虚高不是长沙和医药代表的问题。也许你会问了,那这65%~85%厂商和医药代表不给不就不高了吗,问这样的问题说明你真是不懂或者比我还好玩,不给就别做业务别卖药了,傻根儿啊。医院,就像一个医药利益驱动器,占有大量的利益,保证这个利益体系高速运作,小部分利益被厂商、医药代表和医药商业分割,他们也要吃饭啊。大部分医院也没得到,而被塞入了个人腰包。

本人做临床那几年,就没遇到过不要利益的医生,哈哈,这话说得有点问题了,可是,事实就是这样。

这里也晒晒利益如何导入的一案例。

某科室主任,女,44岁。家中富足,不缺钱。基本给钱不要,清高的很。很多医药代表费劲心机打不进这个用药量颇大的精神内科去,A经理的团队也是初战失败。没办法A经理家亲自出马,去和这个富婆瞎侃,侃来侃去,知道这个富婆超级喜欢名犬,家中已经有了一只秋田犬,母的,这富婆不止一次谈起希望给她的爱妞找个对象。心知肚明,于是A经理去找正好在经营犬的同学,一问吓一跳,一只秋田犬当时售价12万。这也太高了,高的离谱,A经理的费用是远远不够。于是整个团队都郁闷了。后来A经理同学支招,你买不起没关系,你去当媒人不就行了,于是A经理这个堂堂的大区经理去当了回狗媒婆,花费了2万银子,公狗的主人同意热情的和富婆接触。后来事情好办了。

医院需要打通的关节,主管院长、药剂科主任、科室主任、药事委员会、用药医生和医院财务。前三个是单点突破,找到合适的契机就能拿下,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前三个可以保证你的产品经过药事委员会进入医院,很多医院的药事委员会是前三者包括其他人组成,其他人可能是卫生局的人,可能是药监局的人,或者一些专家学者,但这些人基本不管事,

药品进入医院后,增量要靠用药医生,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科室主任一把抓,同意使用某个产品后,向用药医生分配任务,每月用多少,不允许医药代表和用药医生接触,这样医药代表是短时间内省心了,但是存在风险,一旦竞争对手突破了科室主任,人家的利益允诺比你好,你就完蛋了。另一种是科室主任允许用药后,基本不管用药医生用多少,基本是医药代表自己跑。一个科室基本有用药医生4~8人,大一些的医院更多,你就一个个的突破吧,周末,晚上,假期,反正医药代表想休息时间休息基本很难。至于突破的方法的自己找,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双手食指,各有长短。

真的,医药代表很苦的,挣得也不一定多,但是,这是一份工作啊,要养家糊口啊,你以为他(她)愿意干啊,笔者史立臣当初做医药代表那段时间,基本周末没时间陪女朋友,女朋友险些和我拜拜,但是咱医药代表不是白当的,作关系是拿手好戏,单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摆平了女朋友,后来当初的女朋友成了我老婆,现在也是我老婆。

话说回来了,咱还是接着谈药价虚高。其实,搞定药价虚高没那么难,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厂商低价出货,一方面老百姓喊药价太高,这个太高指的是医院的药价,没人去喊药店的药品价格高,同样的产品不同的品牌,在医院可以是120元,在药店可以是12元,就是因为这个120元品牌走的是临床渠道,哪个12元品牌走的是OTC或者普药渠道。那么,从中可以一目了然,厂商到商业渠道对价格的影响不大,那么,这个主要问题的节点就出现了,是医院。

笔者史立臣认为,医改要改的是医院,你不去抓主要问题,反而对次要问题纠缠不放,那么,问题永远也解决不了。医改医改,不是药改,所以,明确方向才是前提。建议对医院使用基药的情况和整体用药情况进行公示,严惩收受贿赂的医院人员,做事从根做起,保护大部分医德良好的医院人员才是根本。新医改要想成功,必须动利益链的主体部分,否则改来改去,改这个词成了营生,改的结果反而不重要了。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slichen@163.com

医药营销那些事 篇2

●吸水才能“长大”的毛绒娃娃

义乌国际商贸城有一种可以吸水的毛绒玩具。这种毛绒玩具在样式上与传统毛绒玩具并没有多大区别, 不过从外观来看, 该玩具有点干瘪, 似乎只是个半成品, 但只要它浸水之后, 立马就会吸水膨胀, 模样逼真可爱。

据了解, 这种会吸水的毛绒玩具叫“娃比宝宝”, 采用了韩国技术, 可以反复使用上千次。目前, “吸水”娃娃的零售价格在三四十元左右。

●“时尚暴走”拉动计步器销售

“暴走”一族平时都有“数步子”的习惯。如今, 在他们的口袋里, 都习惯放有一个外观精致小巧的小仪器, 就是被戏称为“步行教练”的计步器。别看它个头小, 功能可不少。你今天走了多少步?通过走路消耗多少卡路里?你步行时是否保持了有氧运动的强度?小小的计步器全都知道。

因功能不同, 计步器的价格差距也比较大, 其中多功能计步器零售价在百元左右, 主要销往北京、重庆、上海等一线城市。预计今年义乌商贸城全年销售计步器超过五百万只。

●仿书本保险箱在学生市场中热销

一种外观如同书本的保险箱近日在网上颇为热销, 而购买者主要为学生。据青岩刘村一名淘宝网销售商介绍, 这类保险箱用钢板和进口美纹纸做成, 分大中小三个规格, 售价在40—60元。单“英文词典”这款创意保险箱, 他每天就能卖上百件。学生可以把信件日记等私密东西都存放在里面, 还可以装钥匙和钱包。

●七彩阳光罐卖得很火

这是一个神秘的罐子, 它能收集阳光。它白天放在太阳底下吸收阳光, 晚上可以维持一夜的照明。这类阳光罐还可以在外围的玻璃上进行DIY彩绘。

据义乌国际商贸城负责人介绍, 七彩阳光罐属于环保能源产品。若将自然光转换为发光能源, 能量充足的情况下, 才能工作, 适合制造气氛, 不能代替电灯照明。平均批发价格约25元/个, 目前在义乌商贸城中每天至少可批发2.5万个。

●冰箱磁贴成为热销品

目前市场中一些充满创意和新奇的冰箱磁贴颇受欢迎。这些或可爱或雅致的小东西不仅能够巧妙地装饰冰箱, 也可以缓和气氛, 把写好的留言条贴在冰箱上, 通过这些问候和关心, 可以展示房间主人独特的品位和丰富的阅历。

据义乌市经营创意家居的麦光光电子商务公司负责人介绍, 一套6枚装的冰箱磁贴, 价格在10元左右, 在某家淘宝店里, 每天可以销售上千件。

●LED小夜灯, 一灯多用销量大

据了解, 国内LED小夜灯的货源80%来自义乌国际商贸城和阿里巴巴网站。据义乌国际商贸城相关负责人介绍, 批发商比较中意卡通和有创意的LED变色小夜灯, 最近销量增加了50%, 批发价在3—6元左右。

之所以LED小夜灯销量增大, 一是其功能增多, 更加方便人们使用, 像很多小夜灯有USB接口, 还有香熏等功能;二是其价格便宜, 又环保。

●夏布饰品产品价格翻倍

一方面是原材料和制作者在减少, 另一方面是产品种类的不断拓展和市场关注度在提升, 已有千年历史的夏布开始颇受市场欢迎, 而且价格不停在上涨, 2011年6—8月, 价格已经连续三个月呈翻倍增长。夏布工艺品、艺术品和家居饰品, 目前单价多在千元左右。

●“汽车侧靠头”受追捧

开车时, 可作为普通颈枕使用, 驾驶员休息时, 能立刻“变形”成为可侧靠的新型头枕, 这种两用头枕被称为“汽车侧靠头枕”。

目前, 义乌市场上销售汽车侧靠头枕的商家并不多, 如今又多了一种功能, 产品利润也相应增加, 批发价在35—40元/个。

●创意厨具引领新生活

小巧精致的煎蛋锅, 花式多样的蛋糕烤盘, 形状各异的蛋糕模具……厨具已不再局限于环保、健康, 而是越来越充满新意。

义乌国际商贸城多个经营户表示, 目前这些义乌创意厨具在国内颇受市场欢迎, 以卡通煎蛋锅为例, 批发价约4.5元/个, 义乌商贸城每天至少可批发上万件, 主要销售渠道为网络和学校。

●新颖手机袋, 一副俏模样

据义乌国际商贸城中多家店主介绍, 今年广受国内市场欢迎的新款手机袋以布制材料为主, 外观饰以波点和花纹。另外, 复合型手机袋带有零钱包, 可以放许多小东西, 其拉链还连接着腕带, 可脱卸。据了解, 普通手机袋批发价大概在3元/个左右, 复合型手机袋批发价一般在6元/个左右。

注:上述信息由义乌国际小商品城官网和淘宝福布斯官网提供。

新鲜事

《达人秀》菜花甜妈唱“送你葱”是为开连锁店

2011年《达人秀》菜花甜妈凭借那高亢的“送你葱”, 成为众多人心目中的达人。不过据江湖传闻, 菜花甜妈的走红从头到尾都是精心策划, 目的是为了炒红“菜花甜妈”, 因为这个名字即将成为一家餐饮连锁店的店名。

虽然目前市面上尚未见到该品牌的餐饮连锁店, 不过据西安当地工商部门证实, “菜花甜妈”这个称谓已经注册为商标。而“菜花甜妈”本人也承认背后有一个团队在运作。

小编感言:传闻是否属实姑且不论, 单这个团队将娱乐与商业联系起来的营销策划思路确实值得商人们学习和借鉴。

火锅进驻婚宴市场

以往婚宴都是满桌的鸡鸭鱼肉, 如今在武汉不少火锅店开始承接婚宴。据武汉餐饮协会负责人介绍, 武汉餐饮市场一年消费数百亿元, 婚宴消费占据了八成。而不少消费者表示, 以往承办婚宴的酒店只是重视形式, 对于菜品质量往往是打折扣, 如今火锅婚宴则不同, 菜品质量打不打折扣一眼就知道, 而且吃火锅也有“红红火火”之意。更为主要的是火锅婚宴的价位要比传统婚宴便宜不少, 而档次并不低。

小编感言:不管这个思路是火锅店还是顾客最先提出, 这种创新营销确实为火锅店带来了一种新的突破, 特别是在夏季 (火锅业的淡季) 。

微博也有电视剧, 植入广告不可少

微博是时下时尚的网络聊天工具之一, 如今一些企业看中这一市场, 开始出资拍摄微博电视剧, 并在剧中植入企业的产品广告。从目前看, 这部微博电视剧颇受市场欢迎, 刚刚上映不到3周时间, 观看人数超过了10万人, 而一夜间该企业的产品也红遍了大江南北。

小编感言:很多企业都试图利用微博进行营销, 但是纯粹的商业化运作已经让不少年轻人开始反感, 企业不妨想想从年轻人喜爱的角度入手, 或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大胆设想一下, 微博+网游+植入式广告是否也可以呢?

网上啥都卖, 房子也能“网购”

在国家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威力之下, 房子难卖, 资金链也吃紧……就连传统节日购房人气也不高, 很多房产开发商为此苦恼。有鉴于此, 最近有开发商别出心裁, 借鉴网络销售平台, 由传统销售模式转换成了网上电子商务销售模式, 部分开发商把一部分房源拿出来进行“网上叫卖”, 以竞拍方式销售,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小编感言:看来网络还真是一个神奇的宝盒, 如果经销商在传统经营模式下举步维艰, 不妨也尝试上一下网, 试试电子商务。

汽车后市招商新模式, 举办创业大赛

国内知名的某企业影音导航企业为了找到理想代理商, 居然想到了举办创业大赛的方式, 结果这个大胆创新的方法还真为企业带来几个不错的代理商。

社交网络营销那些事 篇3

上海帖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

严颢:

虽然很多人都在唱衰微博,但我认为微博并没有出现很大的衰退迹象。回顾这几年社交媒体的发展,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迁。开始大家混迹于论坛,然后出现了微博这样一个即时传播的移动性媒体,它速度更快,内容分享更便捷,于是海量的用户蜂拥而至,大批企业开设微博账号,群情狂热之下造成了一种微博万能的假象。而实际上微博适合即时性的内容传播,如果进行深度讨论则需要专业性媒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微博活跃度的下降只是一种正常的媒介变迁,没有所谓的“绝对性”倒退或者进步。

我的个人微博与公司微博相辅相成,用来分享一些不方便以公司名义透露的数据、观点、行业案例,是连接我与所在行业的窗口之一。

花印化妆品首席品牌官季立政:

透过表象看本质,广告主乃至整个传播链条的终极目标是解决与消费者的沟通问题和实现消费者购买问题。花印自建了一套信息管理体系,将社会化媒体从传播到转化全部打通,其中供应商的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很大帮助。

拉卡拉集团品牌推广部互动策划总监

于佳:

我们入行时间不长,主要精力一直专注在渠道和终端上,辛苦耕耘了7年之久,直到去年5月份推出代号“考拉”的手机刷卡器时才开始涉足新媒体行业。微博和微信这两个工具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如果用户想获取新鲜资讯一定去刷微博,而和朋友闲话家常则用微信。拉卡拉的官方微博团队目前实行7*16小时工作制,即从周一到周日的早八点到晚十二点都有专人维护,及时处理粉丝的@、评论和私信。

ABB(中国)有限公司企业传播部高级经理

毛旭之:

身为一家B2B公司,电力和自动化是ABB的两大业务,与大众消费品不同,我们面对的是工业用户。进入中国20年来,ABB与所谓的“高端媒体”和行业媒体接触较多,使用社交网络则是近两年的事情。因为消费者的阅读习惯发生了重大改变,IT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接受信息和新闻的方式迥异与从前,如果我们不紧跟时代潮流融入社交媒体,将会背离传播发展的大趋势。

目前ABB中国倾向于自己操盘社会化媒体和数字营销。因为B2B行业的专业性极强,比如有一项改变了人类历史的“高压直流”工业技术,很少有人能理解这一术语,所以需要内部专业人士的解读,数字传播团队再将工程师的语言转化为社交网络语言,从而让受众了解我们的产品,接受我们的品牌。

同时在一些场合寻求代理公司的帮助,比如请Agengcy做咨询、办讲座,提供行业的流行趋势,在大方向上为ABB中国把脉,开阔我们的视野。而供应商的挑选主要遵从以下标准:①专业性强,青睐专门从事数字营销的广告公司;②有过服务B2B公司的经验;③资源;④竞标团队的综合评价;⑤价格,我们挑剔的采购团队希望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大的效果。

途牛旅游网高级公关经理

郭茜:

那些事那些人散文 篇4

散文:那些事那些人

夜,清澈,空灵,听得见乘凉的人们取笑,听得见母亲唤孩子回家的声音,喜欢如此熟悉的记忆,喜欢这云淡风清的夜晚,如果可以,想静静的眠在风里,聆听那遥远的声音。

自从过完春节,再也没有给母亲打过电话。父亲去世后,母亲不顾身体将大把的时间和钱花费在麻将桌上,只为填补大段空白的光阴,屡屡劝说毫不奏效,一气之下,不再打电话回家,也断了母亲的零用钱。回望熟悉的至亲至爱,常常在梦里出现,梦见自己回到故乡,走到家门口,却不见母亲出来迎我。

飘泊太久,已经弄不清何处才是家,走进夜的栅栏,唯有那份牵挂和风一样细腻、柔软。想念母亲了,只能躲在一隅默默祝福,仰望夏夜的星空,一幅灿烂晚景呵,可是现在,母亲她能看到,能感觉到远方的牵挂吗?

时光飞走了,追不上,亲情慢慢流逝,心在痛。那些往事,那些爱,只能出现在梦里,伸出手,仿若是拥住亲人了,仔细一瞧,怀中无一物。风吹过,朦胧一片,山水相隔,常常在梦里惊醒,这是要去往哪里?此时,故乡应该是瓜果飘香,花满地了吧。

又到周末,用音乐安抚自己,给想念设一种舒缓的背景,听着蔡琴写着字。“推开记忆的.门,感谢那些事,感谢那些人,感谢那一段奇妙的缘分……”我该感谢谁?

红尘渡口,站在岁月的河流上,抬头远望,我一眼就看见了你。空灵,渡船,夕照,相逢,你我都是生命中的过客,任凭似水的流年在背影中碾压,不经意间从心底冒出一句:“你若安好,我便是天晴!”

好不容易写完一篇文字,因误操作内容全无,只好凭借记忆从头再写。如同有些人见过了,回望的时候已没有足迹,有些事随风而去,但那些幸福与感动仍会沉驻于心。

那些年那些事作文 篇5

在我们的生活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剧本的故事,那些故事,有的是意外,有的是偶然!我们都庆幸自己曾经拥有过那么多唯美的故事,而故事背后我们都不断的在埋怨结局的残忍,上帝的不公。时间久了,看到的故事版本太多了,内心似乎麻木的重蹈覆辙的接受着,每段故事的开头,你是扮演一个怎样的觉得,就这样,类似于自己自编自演的演绎不同版本的故事。而故事结束后,却要毫不心动的紧追下个角色。这样的人生其实是可悲的,深入其中的自己像是把自己的爱全部奉上,而剧情结束的那一刹那,整个人的思想像被抽空了一下,没有任何的留恋,没有任何的遗憾,又或许,潜意识早已认定了最后是悲剧,自我保护的让自己享受着没有结果的过程。

有人曾经和我说起过:其实,没有爱的人生是可悲的;因为每天都被虚拟梦幻的爱情围绕着,看似全身心的投入,但其实真正的投入的情感却是那么的微妙。不是没有爱,是看过太多的剧情,结局都相似,想要悲剧不在你的生活中上演,那只能享受这自欺的过程,过眼云烟般的看待每一段无论是有意还是刻意安排的故事,你只要在这个过程里,感受爱。感受到幸福,足矣。当一切梦幻回到现实的时候,你要做到全身退出,不留下什么,也不带走什么。童话故事是美好的!就如我们眼前看到以及感受到的爱情,是幸福的。可是美好的幸福背后,你认为会有多久的永远,而我们的永远能走到永远。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高三随笔 篇6

20xx年6月8号,我收拾起了行囊,离开了亲爱的学校。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将永远停留在我的心中。20xx年,我进入了学校的艺术培训中心,我斗志昂扬的步入了青春的圣院,让我更加坚定的踏上青春这一热土。

在这里我结识了许许多多的同学,由于是青春的圣院,我们最终都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也许以前我是一个不太会言谈的学生,但从哪之后我逐渐的改变,也许是青春的热情使我改变,使我进入了青春的乐园。

我依然记得,我们迎着黎明6的曙光,在清新的环境里训练着我们每个人的技能。

但是曾经有人说过,我们不想离开,但是还是得离开。离开不代表永远的分开,那些青春的岁月,会让每个人铭记于心,那是一段弥足珍贵的岁月。曾经的相依相守,我们一定不会改变。

20xx年6月8号,我们怀着希望与梦想离开了我们心爱的校园。我们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青春永不散场。”曾经是朋友,以后将会是永远的兄弟。

三年光阴,瞬息而过,没有半点惆怅,只有思念青春的时光。高考不是终点,他只是人生的初次起步。经过高考,你才会懂得珍惜。珍惜友情,珍惜时间,珍惜你的过去。

那些人,那些事 篇7

第一天

我是全宿舍最早去报到的,在那之前我没有独自生活的经验。在校门口和爸爸妈妈挥手作别,我是踌躇满志的。我故意不去看他们忧心忡忡的眼睛,后来听说妈在回程路上哭了一路,她跟爸爸说那么大一间宿舍,只有贞儿一个人住,不知道她会不会害怕呀。

我穿着新买的衣服,戴着新配的眼镜,面对一个新世界,决意做一个快乐的新生。跟他们挥手说拜拜,我在校园里转了一圈,去学校周遭打探一遍,吃了一碗素面,买了一只红色的眼镜盒,傍晚时分回到宿舍,第二个舍友已经来报到了。我主动伸出手说,我叫刘贞,你好啊。晚上院系的老师和学生会的师姐们来宿舍看望新生,问我们有什么感想,我说学校真大,比我想象中还大。

现在想想,真是大。盛下了我最丰盛最美丽的四年,还不止呢,还有我渐渐沉静的今天。

班长

我们班长是小个子男生,脸色苍白,下巴尖俏,架大大的黑框眼镜,眼白比较多,看上去老是一副吃了一惊的样子。上课时他总坐在前排,手里面拿着不靠谱的闲书,比如上新闻采访课,他手里拿着《俾斯麦大传》;上法律基础课,他在看茨威格的小说。

他喜欢上古典文学课,古典文学老师姓李,从外形上看,就是大一号的班长,同比放大一点五倍即可。李老师上课很爱背诗,对着我们新闻广告系的学生他难免会觉得寂寞,好在没多久他就发现班长有一颗古典的心灵。老师在上面背一句,他马上能接出下一句,多生僻的诗都成。老师因此特别欣赏他,还送给他一本自己写的《唐诗美学》。一上课,他俩就一来一往的唱和半天,我们这帮不学无术的在下面大眼瞪小眼,倍感无聊。本来爱唐诗的班长跟我没什么交情,直到他爱上我们舍长。他来找我说心事,想让我帮他敲敲边鼓。他说,我不喜欢非常漂亮的女生,我也不喜欢非常聪明的女生,我就喜欢像她那么平凡普通没有压力的。这说辞都不能打动我更别提打动舍长了,他示爱失败,很颓唐,在古典文学课上也开始沉寂。我们班有些女孩心肠好,看不得他这么颓丧,拉着他去郊游,回程中他又爱上了最活泼的申蓓蓓。这次他很跃进,暑假提着点心去了申家拜见伯父母,阖家皆惊,申蓓蓓羞愤难当,以此为人生中的一个污点。

后来他见了我们女生都不搭理,发愤图强在学生会谋前程。后来毕业去了报社,做体育记者。偶尔能看见他,小腹微凸,身边有个高挑的女孩。匆匆打个招呼,他说,都是年轻人嘛,咱们以后可以多联系联系,像组织部的口吻。后来听申蓓蓓说班长还常发短信给她,说他正在维多利亚港吹海风,问她在福建能不能糊口啊。

我覺得他就是不会表达。虽然他很爱说话,很会背诗。可他是我在大学里认识的人中,表达能力最差的一个。

图书馆

我上大学的时候不勤奋,我不太喜欢上课,因为不喜欢某些老师。我常去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冬天我常逃课,赖在被窝里躲避查铺。那时候的我比现在更瘦,整个人平躺在被子里把头蒙起来,从外面基本看不出来。舍监老师拍拍我的床铺说,这孩子又没叠被子。等她们走了,我就爬起来去图书馆看书。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是个很有特色的建筑。图纸上看像是一个四瓣朝天的郁金香的花蕾。可是实际效果打了点折扣,就像一只举起的猪蹄。

我本来不喜欢待在图书馆看书的,把书借出来躺在上铺,边喝果珍边看多惬意。可是图书馆还书处有个很难缠的员工。这个田姓管理员几乎是那时候我们所有女生的梦魇。此人三十不到,面白无须,声音柔软,架金丝边眼镜,酷爱与人搭讪,尤其尊重女士。凡有面目可喜的女同学去还书他必定和颜悦色地问你中午吃了什么,对食堂有什么意见,喜不喜欢班主任老师,还有家乡有什么特产。后面等待的男生不耐烦,就开始嘘他,他也不生气,只是敲敲桌子说,同学,要注意保持安静。

我们也不反对聊天,可是他每次都翻来覆去这么几句话,你吃了什么啦,喜不喜欢班主任老师啦,家乡有什么特产啊,缺乏新意也没有诚意。后来我们都不乐意自己去还书了,基本都找与自己相熟的男同学代劳。

平心静气的想,一个男同志,不到三十岁,对着整架整架的旧书,时时刻刻要提醒别人保持安静,内心有点惶恐有点话痨的倾向,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后来他结婚了,听学弟学妹们说,他现在话很少,像《大话西游》后半程的唐僧一样简洁。他应该找到交流的对象了,所以心里不再寂寞了吧。

这个人,我觉得是我大学里见过的最寂寞的人。

杜猫

我最喜欢的女性朋友都是在大学里认识的。她们纯真、明朗、精神上线条简洁。她们都不扭捏,都对爱情有坚定的信仰。可是她们几乎没有一个拥有简单明了的爱情。这是成年之后非常困扰我的一件事,我不止一次地问,她们这样的人,何以不能幸福?

她们之中,杜猫和我最早相熟。他们都说我们俩很像,她和我个子差不多,我瘦一点她胖一点,我一直戴大框眼镜,她很臭美,很早就戴着博士伦隐形眼镜。我俩都看很冷门的书,说很考究的话,但是我知道,她跟我不同的。她像一只猫,有猫的韧性;我像一只鸟,有鸟的惰性。

别人看我们是一双镯子一对桨,可是我们注定一个在左一个在右,一个向东一个向西。

杜猫的性格中有种刚性,质地坚硬,是我所不具备的。比如说她示爱被拒,但是痛哭流涕的那个却是对方。我不行。我有个犹疑而谨慎的灵魂,我会把心事收得很紧直至闷死为止,内心极动荡表面极安详。当所有人都说我是个很自在不羁的人,我觉得她比任何人都了解我的迷惘、我的羞涩。那一年我似是而非地恋爱,接着货真价实地失恋,她陪着我坐车从城东到城西,自城南到城北。漫无目的,见公交车就上,然后在终点站的马路上,陪着我发呆。晚上,我在她的宿舍借宿,我整晚抱着她的一只胳膊,如同一只脆弱的考拉。

nlc202309020728

后来毕业了,她去了南方。出乎意料没有从事艺术类的工作,在一家私企做了人事管理者。我留校考研,她颇不以为然,觉得我太守成,但是并不意外,他们都说没想到刘贞的选择很传统嘛,她跟别人说刘贞几时不传统了。我想她还是比别人了解我,知道我对未知的恐慌。

后来联系少了,前阵子接到她的电话我很高兴,她说我现在是一名基督徒,内心平安喜乐。

我想虽然我们曾经那么接近,我们仍然不是同类。就像蓬和麻,就像韭菜和小麦,我想我会一直喜欢她,像喜欢那种我过不了的生活,我所拒绝的道路。

戏剧节

我所在的系当时叫做文学艺术传播学院,学院每年都会搞很多的文化活动。其中有一项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就是黑美人艺术节。文化节以戏剧为主,鼓励学生自己编自己演,每届评选最佳男女主角,诞生明星若干。演出当天,一票难求。

大二那年,我写了剧本,参与演出,在学校网罗一批人马,天天以排戏为名聚在一起,聊天、散步、喝啤酒、晒太阳、发呆、看通宵电影。那一年的戏剧节因为礼堂的改建而不断延期,排练的时间持续了两个月。后来夏天来了,花都开了,鸟都叫了,这集体中有的人和有的人之间就发生了一些事,有的故事秋天就结束了,有的人和有的人的故事还在继续,比如两个当时看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现在已经结婚好几年了。

演出结束后,我觉得我快虚脱了,像蜕了一层皮,感觉很荒谬,那一段时间好像是借来的,那一段时光中的人,也像是被催眠的。戏演完了,失去了共同目标,小集体自然就散了,那年夏天快结束时,我把头发盘在脑后,穿一件深蓝色的背心裙,有人说跟宋美龄似的,老气横秋。那时候最流行的歌是任贤齐的《心太软》,我身边每个人都怀着一段心事,每个人都觉得这歌是唱给自己的。那阵子很多对恋人分手,我数了一下,有十三对。整个八月,焦黑一片。我二十岁的夏天,是相当不快乐的。

后来我写了《左岸右手边》,在十年之后。

边家村

我们学校坐落在城墙边,毗邻边家村。我的同学山新毕业之后还曾经在那儿租住过一年,她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深情讴歌过这地方,那篇文章深得我心,名字就叫《边家村是个好地方》。边家村有很多样子很旧的楼,有食客盈门的饭馆食肆,价钱公道的服装店,货色齐全的精品屋。走在边家村,触目皆是漂亮的女生和懒散的男生,很多写诗的年青人、画画的中年人也常常出没于此。这地方不势利,没有高楼大厦挤兑你,在边家村,你会很容易遗忘自己的穷,原谅你自己的潦倒。

我喜欢这儿浓浓的市井味儿,热腾腾的温存,一种生活的气质。在边家村消磨一个愉快的周末,兜里揣二十块钱就足够了。可以看一场电影,喝一杯可乐,买一份《南方周末》,然后在地摊上买一盘打口带。如果还有余钱,可以吃一碗龍须面,买一双漂亮的棉袜子。我深切怀念那一年,尤其是那一年的物价。

上大学时,托学校食堂的福,常常会觉得很饿。边家村好吃的很多,已经消失的两两饺子,还在营业的东北熏肉大饼,我尤其爱工人文化宫旁边的那一家烤鱿鱼,走在边家村的艳阳下,曾经,幸福那么触手可得。

现在我也常常去边家村买影碟,吃熏肉大饼。尽管学校已经迁到了郊区的大学城,可是我总觉得没有哪个地方适合我的大学,除了边家村。热闹、温存、丰富。

(转载自《南风》)

抒情散文:那些人那些事 篇8

想一件事想,为什么我的十八岁,在我还没来得及回味的时候,就已再也找不回来了呢?今天礼拜天,突然想买一部数码相机,想把我的青春全都记录下来。于是,便买了。

但现在却不知道什么该记录,什么不该。呵呵,人好像都是这样,拥有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去珍惜,失去之后,才想起那是多少的`让人怀念。

有时候会很痛苦,很难受,因为一些事,一些人。痛苦的不是那些不曾拥有的,却是那些曾经拥有的。如果不去想,不去怀念,大概也就没有什么痛苦了吧。但我们终究不是修佛之人,更不是圣人。

我们以相同,或不同的心情,回忆着我们的青春,年华。青春无悔,好个青春无悔!谁的青春真正的无悔?

我,无悔,无尽的后悔。

算了吧,一切都还是要发生的,没有谁能和谁的人生重叠,就像世是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

有人说,时间能让一切苍老,无力。是,它让一切都化为腐朽,却让那些回忆越来越茁壮。

回忆,就像酒一样,愈久俞香,也像酒一样苦涩,但却让人为之沉迷。

坐在黄昏的余光里,看着那一个个匆匆而过的人们,不明白,为什么要如此匆匆?有人面带笑容的走过,有人愁眉苦脸的走过,有人开著名车而过,有人穿着破鞋而过……黄昏的余光中,一切就像一部老电影,昏暗的光线,匆匆而过的人群,一切都很安静,等待着我们的主角出场。

等到了故事结局,原来并不是我所想像的那样美好,原来有些事情不一定需要什么理由,原来,有些事情早已注定。

明明知道,什么都已不会再改变,为什么还要奢望有奇迹会出现?

明明痛苦的不能呼吸,为什么还要强颜欢笑?

为什么明明不想那样,而又偏偏那样了?

就这样,想着想着,那些东西就是不知不觉中沉静了。然后,又会再某个时候偷偷的跑出,像个害羞的姑娘一样。

优美随笔:那些人 那些事 篇9

风儿卷走了躺在地表的黄叶,吹散了天边不知名的云朵,刮疼了行人的脸……在拥挤的人流中,我是那么渺小,平凡得如大海里的一滴水,哪天被蒸发我不敢想象。

习惯了独处,觉得那是一种别样的感觉,孤独的感受是这样的吗?我不敢问。喜欢一个人静静的站在阳台上,耳边听着喜悦的调子,看着在路上走过各类的人,行色匆匆、幽闲漫步、高谈风生、小手牵大手、左手拉右手、骑车慢进,跑步前往……

异样的人和事都在我的眼珠中飘浮,来了又走了,时间在小径上留下了脚印。远方游来一片云,瞬间散了,那是残缺的一种美吗?它们各自寻找着自己的方向,迷蒙吗?我没来得及问。各个角落都有它走过的余香,飘荡不去。多变自由是云朵的一道特色菜。风,是调味剂,煮得它色香味俱全。飘荡在蓝色的天空,那种飞扬的精彩,是奢侈的浪漫。

聚集一切蒸腾的液体,在大海的头顶肆虐,过分的压力使它不得不落下伤心的泪水,云哭的声音只有海听得见,用怀抱接过泪水的那一刻便决定一颗一颗还给它。哭累了,雨停了,当再次收到远方寄来的`自己曾落下的眼泪时,云朵笑了,把自己喜爱的颜色做为回赠的礼物。云说,你现在知道海比天蓝了吗?尉蓝的天空裹着几朵飘浮的云,展现一个个美丽灿烂的笑脸。一阵风吹来了幸福的味道……音乐停止了跳动的音符。

★ 优美随笔600字大全高中

★ 一切安好优美随笔

★ 培根随笔优美段落

★ 关于回忆的优美随笔

★ 优美随笔记忆的悲伤

★ 伤感心情优美随笔欣赏

★ 优美随笔听听夏季的声音

★ 优美随笔不后悔仅仅因为失望

★ 优美游记随笔写作:摩天岭行记

那些年,退稿那些事 篇10

还记得上小学时我曾收到过这样一封退稿信:“文章语言流畅、思路清晰,但缺少一些童真童趣和童言童语。很遗憾,未被选用。”编辑的语气非常客气,一开始还给了我两颗“甜枣”吃。

上中学以后,我收到的退稿信就更多了,有说“题材不讨巧”的,有说“语气太生硬”的,也有说“文章写得有点儿散”的……余不一一。

我发现,有的编辑说得很具体(其实,我希望编辑说得具体一点儿,好让我明白自己的文章到底哪里写得不好);而有的编辑深知被退稿的滋味不好受,为了不伤害作者们脆弱的心灵,他们决定说得笼统一点儿:“您发来的稿件,经过本刊编辑部审阅,认为不适合本刊使用,特此告知,请另行处理稿件,恕未能就文章的具体问题提出意见。谢谢您来稿!”

当然,即使是被退稿,我也有感到宽慰的时候,比如,编辑老师十分贴心地告诉我:“本刊有规定,一年内,一个作者的作品只发表一次。”这样,我就知道,我的文章不能发表不是因为写得不好,而是另有原因。

其实,我这么一个无名小卒遇到的这点儿事儿,和很多大作家的经历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比如,王尔德曾收到退稿信说:“我已经看过阁下的手稿了。哦,我亲爱的……上帝啊!”塞缪尔·约翰逊收到的退稿信更绝:“阁下的作品既杰出又具有原创性,但是杰出的那部分并无原创性,具有原创性的那部分却又不够杰出。”美国诗人史蒂文斯打开编辑的回信,发现里面居然装着一小撮灰烬……最令人捧腹也可以说最实在的,是D. H.劳伦斯1928年出版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部小说曾收到的退稿信:“我是为你好才告诉你:不要出版这本书。”

退稿信收得多了,我逐渐学会了反思自己文章中存在的问题,一点儿一点儿地修正、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好,心态特别平和,我变成了一个十足的阿Q,而且愈挫愈勇。每当收到编辑的邮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肯定是一封退稿信。如果不是呢?哈哈,就当是中了大奖!

青春:那些歌.那些事docx 篇11

许多时候记忆是承载在某些具体的东西上的,比如一张照片、一首歌。我不怎么喜欢唱歌,但喜欢听歌,喜欢用心去听。常说岁月如歌,有时候一首歌就是一个故事,一段记忆。

《奔跑》:某年某月,第一次KTV唱的第一首歌。这是某个朋友教我唱的,从初二到现在一直记得,还记得另一首是《回来我的爱》,也是第一首我觉得唱得不错的歌。五年前的教室里我估计折磨了不少人。还有很多歌都是跟她学的,时间相隔有点远了,这些歌相关的记忆还很清晰。

《欧若拉》:初二时,前排的一个女生也很喜欢唱歌,经常一下课就唱,这是我觉得最好听的一首。记得有一次,我回家跟奶奶说:我们班上有个女生好厉害啊,会唱很多歌哎,估计有一百多首呢,而且很多我都没听过。现在想想,那时候还真是傻得可爱。

《月亮之上》:记得高二的暑假,由于野猪太多,晚上要去守庄稼。晚上我们生一堆火,边听歌边聊天。记忆最深的就是这首歌了,我当时还感叹:这什么歌啊,这么有穿透力和杀伤力,别说野猪了,鬼都能吓跑!

《痴心绝对》:第一次为女生学的歌,那时候觉得唱得还行,但是好像至今没实现学它的最初目的。想到这首歌也想到了教我歌的陈阳红,N年没联系了,最后一次见面还是高一的时候。

《月亮惹的祸》:不知道为什么喜欢的一首歌,貌似也是因为某个人。这首歌和充实快乐的初三似乎有点不搭调,记得在某个地方听了几遍就会了,天天都唱,多得有点过分。《死了都要爱》:至今很讨厌的一首歌,当它风靡全校的时候,我却相当的反感,记得最好的一哥们却喜欢得不得了,我很是纠结。

《蝴蝶泉边》:整个高一上学期喜欢听,那时候觉得时间如流水,一个星期短得像一天,我总感叹日子过得太快了。听到这首歌,心里总是不禁有些感伤,会不禁想起童年,还偶尔在周记里写些悲秋叹春的句子。那时候都还知道这首歌的名字。

《我们都是好孩子》:青春,些许爱,些许伤,经历了就会懂。某年的某个季节,我与这首歌为伴。记得第一次听时,后排的某某叫道:《我们都是好孩子》!我以为她说这首歌的内容“学生不宜”,就回道:就你?也是好孩子?!她当时很无语。现在想想那时还真笨!《不要在我寂寞的时候说爱我》:不知道喜欢这首歌是因为流行还是怎么的,当时挺喜欢唱的。高一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我竟然因为这首歌而“意识流”,差点没放下笔坐在那里“等待戈多”。

《发如雪》:第一次让我觉得周杰伦的歌好听,之前还真不怎么听他的歌,好像之后也没怎么听,但对这首歌印象很深。《樱花草》:第一次是高一时和一个同学在被窝里听的,刚听完他的学习机就被查勤的老师发现并没收了。可怜的孩子,才买一个月的学习机就这么没了!虽然是他主动让我听的,但也让我很愧疚。

《贞观长歌》:第一次听就很喜欢。甲流感流行时,不幸感冒,就被隔离了,得以放下学习休息几天。班主任为了安全起见,让我们至少在里面呆五天,最好是七天。我怕四五天不搞学习,会玩到傻掉,坚决不同意。还好才过了两天,隔离区就被拆除了,我也得以被“释放”出来。这首歌也是在这其间听的,也是谢万波主动把MP3给我,让我听歌。之前和聊的并不多,一场流感却让我成了好朋友。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某个朋友的那份情谊和这首歌一起留在记忆中。《心痛2009》:高二时很喜欢,纯粹是因为太流行。记得一次考试之前,考室里不停放这首歌,我想搞不好考试时又会回想这首歌而不能集中精神了。正想着,看到陈淳冲上去把电视关了。我一乐,哥们,干得好!

《向天在借五百年》、《死不了》、《飞得更高》:高考前的班歌,还记得每次唱歌时某某同学还四处转悠,看谁唱得不够认真。每次大家都使劲吼,唱得是热血沸腾,唱完后坐下上课时仿佛有使不完的劲,的确很有激励作用。我一直觉得这就是一种班级文化和班级精神,是班级建设的最高境界。

《星月神话》:高考前常常听的一首歌,对歌词感触很深。“千年之后的你会在哪里?身边有怎样风景?我们的故事并不算美丽,却如此难以忘记„”。我叹息:何需千年,只几天而已。高考只后各奔东西,相见之日在何时?

《最浪漫的事》:第一次唱歌给女生听,不知道哪儿来的勇气,或许青涩的青春本来就有太多惊奇吧!还记得我们是站在阳台生,我望着远处的天,不敢看她。好像这首歌是小学六年级学的,一直没有忘记,以后更不会忘了。《这一生回忆有你就足够》:曾经有那么几次,一听就一个多小时。一遍还没听完就流泪了,不想再听又不知道怎么宣泄。听它时会想到许多的事,它承载了太多太多的故事。现在再听也会很多感叹,但是时间已把记忆风化,也带走了那真切的感觉和真挚的感情。

那些知青那些事的散文 篇12

女知青A到隔壁庄上访友,晚上蹭了个小半饱,肚子还咕咕响着就上了床。第二天,天光大亮了,没人喊吃早饭,她先忍着。8点多了,还是没人叫,只好自己起身,转了一圈,屋里屋外都没人。厚着脸皮进厨房,拿只碗想盛早饭,揭开锅盖,锅比狗舔得都干净,摸摸灶膛,冷冰冰的。小A气不打一处来,走出厨房,把碗朝屋外的小河一扔:妈拉个巴子,不吃了。

其实,那个时候就是地主家肯定也没余粮(如果有地主的话),因为连公家的仓库都是“假大空”。

男知青B是个典型的书呆子,瓶底厚的眼镜就知道靠着书本,你问他什么都是啊,啊了半天才知道你问的什么,全然不顾他放的鸭子。好在知识青年只要别把鸭子放丢了就行。

一日,镇上老师和大队支部书记找到他,原来是有道题目难住了老师,都到县上去问了,没有会的。

因了大队支部书记在场,这题目有了政治任务的味道,他把题目靠到眼镜上眼看了看,然后拿起笔,刷刷刷,半支烟功夫不到,写完,转头又眼镜靠书本了。把个老师佩服得不行,慢慢地越传越神。

其实再怎么神也不为过分,因为很多年后大家都知道了原来人家是大学教授。

女知青C是我上幼儿班时的老师,姓戴。戴老师太让我们羡慕加尊敬了,原因如下:1、年轻漂亮衣服穿得好;2、普通话说得好,跟广播里一样;3、会唱好听的歌,比如: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记得戴老师有次让我帮她买半斤盐,她只让我去,而没叫其他人去。她这么看重我,让我激动了整整一个星期。

后来,戴老师和庄上一个退伍军人好上了,退伍军人根红苗正是不用说的,更是大队的培养对象,又生得一表人才。这可真是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对,许多人都这样认为。

可是,没过多久,戴老师到镇上的一家国有企业上班了,穿上了工作服,拿上了工资,成了货真价实的工人阶级。又过了一年,戴老师结婚了,新郎是同厂的工人,乖乖,双职工,多好呀。乡亲们没骂过戴老师是陈世美,羡慕还羡慕不过来呢。

现在戴老师下岗了,据说在镇上的饭店打短工。退伍军人按部就班地从小队长干起,慢慢地到了公社,现在成了公务员。不知道公务员到戴老师打工的饭店里吃饭的时候,双方偶然见面会是怎样的感觉?

能有怎样的感觉呢?物不是,人亦非吧?

男知青D,一直让乡亲们瞧不起,年纪轻轻,不修边幅。邋里邋遢也就罢了,还就懒得没法说,由于他干活不出力,分配的时候得到的粮食、柴草就很少。

还有,分了点肉他和米一起下锅煮,分了点鱼他也和米一起下锅煮。美其名曰:吃到肚子里不一样搅在一起么。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胃就搅动得厉害,不知当时看到的人会是怎样的感觉,更不知道那时的D怎么就吃了下去。

就他这样的人,也不是没人喜欢,他就在庄上交了个朋友。那朋友跟他年岁相仿,不知怎么就跟他混在一起,好得很。

好在有政策,知青们因政策下乡,也因政策返城。临走那天,朋友落了泪,他却还是邋遢样,无所谓得很。不知道他从哪里搞到了宣纸、毛笔、墨汁。铺开来,一挥而就,四个大字,每个字都有一尺见方,龙飞凤舞,还落了款,盖了章。看的人都说好,就是不知道写的什么。几年后,有懂书法的看了好久,想高价买。这朋友打死也不卖,还问了写的是什么,那人说:上善若水。

再过了些年,这位朋友到城里拜访D,D还是邋遢样,但是天天有人请吃,也就天天大醉而归,回家哥嫂就把他当亲老子来伺候。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人还有人请,因为D没工作、没房子,单身,住在哥哥嫂子家。还奇怪的就是这个没有工作,一吃碗一推,油瓶倒了不扶、寄人篱下的人竟然让哥哥嫂子死心塌地地伺候他,谁见都不服气。

朋友和他谈起这事,他只回了一句:我每年还写两幅字给他们呢。

原来他曾师从书法大家,回城几年后就成了书法名家。他的字是论个卖钱的,在没有出现百元大钞前,他写的“大块头”的字就字字值千金了。但更多的`时候,钱捧在手里也求不到他的字。

那天D很高兴,亲自到菜场买菜,亲自下厨。乡下来的朋友心里有点埋怨:你天天吃饭店,怎么就在家里招待我。席间哥嫂的一句话替他消了气:这些年来,你是他最看重的一个人,因为他亲自张罗,在家招待你。

可惜,他40几岁就因病故去。可能跟他平时不注意爱护自己有关吧。

转眼间,当年那些还是毛头小子,黄花大姑娘的知青大都做了爷爷奶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离开了当初插队的地方,有的还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们带不走的是那段令人难忘的岁月,以及乡亲们对他们的念叨。

百年中医:那些人,那些事 篇13

诗人朱湘1922年尚在清华大学读书,当时19岁的他,已名列“清华四子”之一,是清华校园里有名的才子。名声在外,就有很多热爱文学的青年给他写信。中医师高思潜便是其中之一。

高思潜是当时典型的进步青年形象——爱国,爱好诗歌,不过因为家境贫寒,十四岁就要外出糊口,他只有放弃文学上的爱好,专心学医,行医。但对他来说,行医并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他还有更高的追求——对中医药学进行更深的研究。他在给朱湘的信中说,“无论何人,若对于他的职业毫无兴趣,那他的行为便同机械的作用一般。”

学中医,高思潜有两个办法。其一是“通小学”——“小学”即是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有了这些根基,才能明了古代岐黄(岐伯和黄帝,相传为医家之祖)、越人(扁鹊)、仲景(张仲景)所著医书的内涵。其二就是“通西学”,“以窥解剖生理之奥秘”。高思潜认为,只有深入了解中医经典,同时以西方医学的知识来观照中医,这样才能对中医学习做到不盲从。

在那样的年代,作为一个受到西方文明影响的进步青年,高思潜对于当时的中医状况是很不满的。他在信中向朱湘倾诉说,“阴阳五行之说,当然是谬妄虚诬的”,但社会上的多数人还是要维护阴阳五行之说。整个中医界,“完全是泥古的,抱残守缺,不肯创新。而乡下的中医师呢,则是不学无术,忽视中医经典的学习,叶天士不知是什么人,《温病经纬》不知是什么书,动手就是柴胡、桂枝,再进便附子、肉桂。”就这样,他们既谈不上继承,更谈不上创新,医术水平十分低下。

在这样污浊的环境中,高思潜十分无奈,他只好一面研究中医经典,给中医期刊《三三学报》撰稿,一面写诗解忧。

后来,他和朱湘的往来书信刊登在了《三三学报》上。这成为了研究中医难得的第一手材料——从高思潜的信中可以读出当时的中医状况、中医治学方法和中医师的修养,而朱湘的回信,则表明了知识分子对于中医的普遍态度。

朱湘说,他从小就听过很多中医的故事,这些故事半真半假,所以“我国医术的不可测已可斑见”。

不可测,就是灵异了。作为一个基本不懂医学的知识分子,朱湘的结论是,“这种灵异的发展如能再用科学的方法去整理一番,则裨益后世,这是我敢断言的。”所以,他希望高思潜能潜心研究中医治疗疾病的奥妙,把中国医学“整理得清清楚楚”。

名中医,大多是自学成才的

中医的传承,很大部分就是靠了这些高思潜尤为看重的中医经典。近代的很多名中医,和高思潜一样,并非出身中医世家。他们偶然对中医发生兴趣,想要学习中医,就开始翻阅古医典籍,然后自学成才。

有“京城四大名医”之称的萧龙友,就是其中之一。他童年时,由于其母长年有病,便留心于医药,经常翻阅古医典籍,每有心得即作笔记,日久后竟“积稿盈尺”。同时,他也会去药店求教医药常识。随着他的古文水平越来越高,中医理论知识也就不断丰富。

1892年,川中霍乱流行,省会成都日死八千人,街头一片凄凉,棺木销售一空。很多医生因惧怕传染,不敢医治。正在尊经书院求学的萧龙友就挺身而出,年仅22岁的他,同当地医生陈蕴生一起沿街巡治,用中草药救治病患,使很多病人转危为安。经此一事,萧龙友声名鹊起。

不过,对萧龙友而言,行医只是“副职”。他是传统的读书人,考科举、做官才是正经事。1914年,他奉调入京,在财政、农商两部任职,做官之余行医治病,传说诊治过不少有名的病人。

1916年袁世凯病危,萧龙友入总统府为其诊断。萧龙友切脉后,断定袁的病为尿毒症,提笔开了处方,必须服药静养。但那时内外交困的袁世凯如何能静得下来,便很快死去。

1924年,带病北上的孙中山病情日趋严重,难以饮咽,便请萧龙友诊治。他认为病根在肝,已呈现病入膏肓之态,非药可及。孙中山病逝后经过病理检查,果然死于肝癌。这说明萧龙友诊断无误,一时社会为之轰动。

医生当得太好,就不想做官了。萧龙友觉得,数十年宦海浮沉,倒不如行医于国有益。1928年,民国政府南迁后,他就毅然弃官行医,以北京西城兵马司胡同的宅院为诊病之所,正式挂牌开业。这也印证了那句俗话,“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专职行医的萧龙友,医名日隆,成了一代名医。1936年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书中“中西名医”篇记云:“萧龙友:为北平名医,惟年届古稀,精力就衰,摒去外缘,不再诊病。但亲友中有疑难大症请求者,间或出诊。”

萧龙友行医,出诊的价格是西城八元,东、南、北城路远加倍。车前面坐两个人,一是司机,一是管事。看完病把礼金交给管事。如果请去看完一个病人,顺便再给家中其他人诊脉,开个方子,便再加二元。他的方子以草药为主,药剂很大,价钱不贵,不大开贵重药,也不指定药店去买。

萧龙友的行医佚事,北平街头流传得很多。某夫人产后虚弱,病情十分危险,便请萧龙友为之诊脉。经仔细“望闻问切”之后,开出药方,病人当场吃完药,就大吐起来,吐出绿色的滓状物,自此病就好了。

梁启超寓居天津时,有一次夫人生病,梁启超的学生谢国桢便请了萧龙友出诊。经萧龙友精心医治,几天之后,梁夫人的病就好转了。临行时,梁启超大笔一挥,嘱向帐房领钱:“礼金大洋贰佰元。”当年的200元大洋可不是小数目,学生笑谈:“真是总长的派头。”

后来,1929年,梁启超患病便血,相传也找萧龙友看过。梁启超先赴协和医院检诊,西医诊断为肾上有病,必须手术切除。但梁启超放心不下,便去问萧龙友的意见。萧龙友认为他肾脏无病,应该慎重行事,长服所开中药便可痊愈。但梁启超还是赴协和医院手术,结果手术却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医生割了好肾留下了病肾。这次医疗事故,引发了文坛上激烈的中西医之争。

文坛领袖也要看中医

却惹出两桩公案

中医,说是中国的医学其实并不准确。中医这个词是清末的时候才出现的,就是一个区别于西医的称谓,其实叫传统医学更为合理。而西医呢,说是来自西方的医学也不对,应称为现代医学。所以,中西医的各种纠结,其实无关中西,而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nlc202309030602

原本,中西医没什么对抗。西医擅长眼科,有实效,国人就去治。中医医生想的则是“以中化西”——晚清进士唐宗海,他本身是名中医大家,后又研究西医。他提出,中医长于气化,西医长于解剖,那就应该“去彼之短,用彼之长,以我之长,益彼之短”。

不过甲午一败,清政府和维新派人士发现,日本的崛起得益于明治维新的成功,而明治维新各种措施中就包括“废除汉医”一项。

于是,梁启超痛陈“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强身必先强医”之理,希望采用西医强健国人体魄以达到保种保国的目的。他还否定了中医阴阳五行理论,斥之为“二千年来迷信之大本营”。

但这次被割错了肾,就有点尴尬了。陈西滢、徐志摩都借此撰文抨击西医,但梁启超不能骂。相反,他还发表了上述为协和、为西医、为科学辩护的文章,这是因为他“怕社会上或者因为这件事对于医学或其他科学生出不良的观念”。尽管他私下里对家人说,“这回手术的确可以不必用。”

不过,此事真相是什么,其实还没有一个定论。因为夹杂了中西医之争,愈加扑朔迷离,便成了一桩百年公案。

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的胡适,也遭遇了中西医之争带来的“糖尿病公案”。

1920年胡适患急性肾炎,西医诊治无效,便请来了名医陆仲安来看。陆仲安善用黄芪,号称“陆黄芪”,给胡适看病,他下药分量非常重,胡适回忆道:“黄芪十两,党参六两,许多人看了,摇头吐舌……”吃过药不出百日,胡适的病就好了。

不过,后来这事传来传去,就成了陆仲安用黄芪治好了胡适的糖尿病(也有说慢性肾脏炎、冠心病的),还因此“延活寿命数十年”。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人向胡适求教陆仲安治好他肾脏炎和糖尿病的药方时,他矢口否认得过这些病,也不相信中医药能治好这些病。胡适对陆的评价只是“一位颇读古医方的中医”。他气愤地说:“造此谣言的中医,从不问我一声,也不问陆仲安,竟笔之于书。此事真使我愤怒!”

不过,鉴于胡适批判中医的一贯态度,在支持中医者看来,胡适这明显是在撒谎。而且,胡适一直说中医不好,但他自己得病,还是要看中医,后来陆仲安也多次前往胡适府上给胡适看病。

此事争议不断,不过胡适自己对中医的态度,其实一直是很明确的。1921年3月30日,胡适在《题陆仲安秋室研经图》记说到此事,他说自己的病,当时的西医束手无法,但却被陆仲安用黄芪治好了。那么,可不可以“把黄芪化验出来,看他的成分究竟是些什么?何以有这样大的功效?如果化验的结果,能使世界的医学者渐渐了解中国医药学的真价值,这岂不是陆先生的大贡献吗?”

关于未来,胡适设想的是这样的场景:“我看了林先生这幅《秋室研经图》,心里想像将来的无数《试验室研经图》,绘着许多医学者在化学试验室里,穿着漆布的围裙,拿着玻璃的管子,在那里作化学分析,锅子里煮的中国药,桌子上翻开着:《本草》《千金方》《外台秘要》一类的古医学,我盼望陆先生和我都能看见这一日。”

同样是家门不幸

一个粉转黑,一个成宗师

胡适所持的观点,就是“废医存药”。在那个时代,这就是“中医黑”们的基本立场。

近代中国主张“废除中医”的第一人俞樾,和萧龙友一样,也是治经之余对中医药学有所研究,而后更自学成才,能开处方治病。他用考据学的方法对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黄帝内经》进行了“探赜索隐”“辨讹正误”,对中医的理解不可谓不深。然而他的一生却是悲剧不断,长兄病逝,夫人去世,长子早亡,最疼爱的小女也离开人世。

家人接连去世,但中医药却毫无帮助,俞樾开始怀疑中医,写出《废医论》和《医药说》,得出“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结论。其后,又有余云岫出版《灵素商兑》一书,将《黄帝内经》批得体无完肤,中西医学术交锋由此拉开。

批驳《灵素商兑》的主力,是《小说月报》的主编恽铁樵。和以上这些名中医一样,他也是弃文从医。他学医的动机,则是因为他三个儿子接连殁于伤寒。痛定思痛,他深深地感到求人不如求己,就开始深入研究《伤寒论》,同时又前去请教上海的伤寒名家汪莲石。

一年后,恽铁樵的第四子又患上了伤寒。他请来名医为儿子看病,但名医怕出人命,不敢用药性猛烈的伤寒方。恽铁樵彻夜不眠,到第二天一早果断地开了一剂麻黄汤,与夫人说:与其坐着等死,宁愿服药而亡。夫人不语,立即配药让孩子服用,果然有效。

就这样,听说恽铁樵能治伤寒,他的亲友也来找他看病。一天他同事的小孩患伤寒,生命垂危,沪上名医都治疗无效,恽铁樵用四逆汤一剂让孩子转危为安。病人家属感激万分,登报鸣谢曰:“小儿有病莫心焦,有病快请恽铁樵。”后来,来找恽铁樵看病的越来越多,他便辞掉了《小说月报》的工作,挂牌行医。

行医的同时,他还在做两件事。其一是整理中医经典。针对《灵素商兑》的攻击,恽铁樵提出了“四时五脏”的观点——四时的风寒暑湿产生了六气,“生长化收藏”产生了五行,再由四时五行派生出五脏,所以,《黄帝内经》是有理论依据的。

其二就是办函授,培养中医人才。梁启超曾经说过,中医的问题在于,“中医尽能愈病,总无人能以其愈病之理由喻人。”让每个人都像文人一样,去“通小学”研究医学经典从而自学成才,这显然不现实。所以想让中医延续下去,建立一个系统的教育体系至关重要。

尽管当时政府已将中医摒弃于教育之门外,恽铁樵还是披荆斩棘,在1925年创办了“铁樵中医函授学校”。他发表宣言称,“中医不能出国门一步,此则有国力关系,况现在情形是暂时的。”经过各种艰难曲折,他培育了像陆渊雷、章巨膺、顾雨时等一批具有创新思想的优秀人才,有力地推动了中医事业的发展。

黑中医,是因为爱得深沉

不过,站在恽铁樵对立面的余云岫,也不是什么“坏人”。虽然他用激烈的言辞批判中医,还起草了《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障碍案》,试图直接在中国废除中医,但他自己行医时,每当为病人处方用药,轻易不肯用国外进口的新药,而宁愿采用国产的新药——这些药,多是由传统中药制成的酊剂粉剂。

但在当时的上海,很多人盲目崇拜舶来品的西药,见余云岫给他们开中药制成的国产药,他们是有意见的。余云岫只好耐心说服他们:“中国也有好药,外国也有坏药。国内有自制新药与舶来品的新药功效相等,我们医生就应采用自制新药。医生用药是在治好病,非不得已时,何必用舶来品呢?”

作为“中医黑”,他一边揭发中医学理之错误,一边从中医里寻找有价值的东西。他曾批判过陈克恢先生发明“麻黄素”治喘功效,却不去查考中国固有医药文献,便多走了弯路——早在二千年前已有麻黄治喘的记载了。

他也费了很大的功夫,将唐代以前的方书中有价值的地方,整理出一本《国产药物的文献研究》,又为了将中医病名与西医一一对应,写出了一本《中国古代疾病名候疏义》。

只要发现中医书上合乎科学的地方,余云岫就不遗余力地宣扬。例如他发现《崔氏别录》载有瘰疬与结核病同源说早于国外一千几百年,因而作出论文,在远东热带病学会上报告,获得世界各国出席代表的注意。对中国原有医学,他们再也不敢存轻视的偏见了。

后来,周作人称余云岫为“中医的诤友”。而余云岫一生所想的,就是革弊除臃,把中医的精华拿出来用科学检验,把糟粕抛弃。

若干年后,这成为了现实。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学习,所选专业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生药学是利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等知识研究天然药物应用的学科。在我国,生药与中药材关系十分密切。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疾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她决定从中国传统医学中寻找线索。她一边系统地查阅历代医籍,一边四处走访老中医,整理出一个包含640多种草药的《抗疟单秘验方集》,其中包括青蒿——早在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就在《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退热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正是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很快成为世界抗击疟疾的特效药。屠呦呦也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参考:《医界春秋1926-1937:民国中医变局中的人与事》)

上一篇:恩情未了优秀作文下一篇:的写元宵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