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重点工作

2025-01-19

近期重点工作(共10篇)

近期重点工作 篇1

近期重点工作汇报

一、12月份招投标工作情况1、2010年12月末2011年1月初开标项目6项,包括:盘营路电力、燃气、再生水等综合过路管网工程、1号路两侧电缆套管工程、滨水生态住区软基工程设计、西扩区土方一期工程、吹填造地BT建设项目和2011年基础设施项目监理。

2、2010年12月底前发公告项目7项,包括西扩区土方工程、3支线延长段道路及其配套工程、4支线延长段道路及其配套工程、40号路延长段道路及其配套工程、新荣线道路工程和吹填造地及围堰工程设计。

二、西扩工业区土方、道路工程情况

根据2011年基础建设计划,为了加速西扩区建设步伐,满足入驻企业需要,目前,西扩区土方、道路、给水等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情况如下:

1、土地平整工程。土方工程平整区域约15平方公里,包括:台湾长春集团、华锦集团、和1号路北侧虾池等。

以上区域现状地面平均海拔高程2米左右,平整后平均海拔高程约为3米,土方工程总量约为1200万立方米。其中一期工程约3平方公里,土方量240万立方米。

2、道路工程。西扩区道路工程按现状设计情况进行施工,1号路延长段路槽开挖1700米,铺设山皮石1200米;支2线路槽开挖900米;支3线路槽开挖1600米,铺设山皮石750米;

支4线路槽开挖2800米,铺设山皮石100米。

3、供电工程。沿1号路、新港路和2支线架设临时供电线路12公里,以满足投装1万KVA变压器。

4、供水工程。为了满足振奥化工和日本印染供水需求,铺设临时供电管线3公里。

附:招标工作统计表。

2010

年12月17日

近期重点工作 篇2

1 提高认识,开拓进取,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这次会议回顾了过去5年的工作,明确了今后5年的主要任务,跨度10年。会议的精神既体现了前后2个不同时期的继承和发展,也体现了前后2个不同时期的跨越与创新。

1.1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会议精神

会议的主题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工作新发展。贯彻落实的前提是学习好,领会透。

1)要进一步学习领会一号文件精神。一号文件涉及领域广,出台政策多,含金量高,必须认认真真、原原本本、扎扎实实地学习,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中央的决策部署、政策的来龙去脉和文件的核心要点。特别是要认真分析“一号文件”为水利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水利信息化的地位与作用,明确新时期水利信息化的发展目标与任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准工作中贯彻落实文件的切入点与关键点。

2)要进一步学习领会胡四一副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胡四一副部长的讲话总结了“十一五”工作,部署了“十二五”任务,集中体现在一个“新”字。“十一五”期间,各级水利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在支撑水利改革发展中取得了新成效。一号文件的出台,水利事业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代,赋予了水利信息化工作者新的机遇和挑战。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在思想上要有新认识,工作中要有新思路,执行中要有新举措,手段上要采用新技术,服务上要拓展新领域,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迈上新台阶,获得新发展。

1.2 理清思路,引领水利信息化步入健康轨道

“十一五”期间,水利信息化工作之所以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经验就是根据形势需要,及时调整明确发展思路,并用于指导工作。“十二五”开局之时,面对新的形势,进一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水利事业蓬勃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作为水利信息化工作的主导者,如何引领信息技术与水利工作的高度融合,推进和带动水利工作科学发展,是水利信息化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工作的重点和难题。要按照胡四一副部长讲话的要求和《“十二五”水利信息化发展规划》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十二五”水利发展与改革目标,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努力为解决洪涝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及水土流失严重等突出水问题和民生水利发展新需求提供有力支撑,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要结合实际情况,着力实现“从局部单一发展向整体全面推进转变、从信息技术驱动向应用需求带动转变、从信息资源分散使用向共享利用转变、从片面强调建设向建设与管理并重转变、从满足日常需求向提升综合决策支撑能力和确保安全转变”的“五个转变”。要按照“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环境、统一安全保障、统一数据中心和统一门户”“五统一”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思路,完善规划,促进水利信息化工作科学发展。

1.3 明确抓手,全面实施“金水工程”

胡四一副部长在讲话中指出,一号文件从国家层面确认了“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方略,提出了全面实施“金水工程”的重大任务。“金水工程”是为解决水利重大问题和民生水利而确定的重大工程,是国家确定的“金”字号信息化工程之一。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水利中心工作,有序实施了“金水工程”中的重点建设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次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金水工程”,为水利信息化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当前,实施“金水工程”就是我们工作的总体抓手,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是近期的首要任务。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科学谋划,抓住时机,把握重点,以点带面,拓宽领域,全面加快实施“金水工程”,大力促进信息技术在水利各领域的应用,为水利事业提供全面的支撑。从目前情况看,各单位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还不平衡,全国性工程的落实情况差距较大,各地自身的重点服务领域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在完成好统一任务要求的前提下,找好自身发展的抓手,寻求突破,大力推进,走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水利信息化发展之路。

1.4 重视技术,提升水利信息化应用水平

信息技术应用是提升水利工作水平、创新水利工作方式、促进水利发展与改革、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重要手段。随着采集、传输和处理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云、传感、智能即将成为信息应用领域的重要特征,各行各业正在加速信息化与业务的融合。如果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新形势,水利信息化将不进则退。作为水利系统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专家,必须顺应潮流,与时俱进,高度重视新技术的运用。1)要加强国际先进的水信息采集、网络、通信等产品,以及专业数据处理、辅助决策支持等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2)要加快物联网、云计算、3S技术、3G、卫星通信、下一代网络及数学模拟与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水利工作中的研究与应用;3)要通过推广行业成熟应用软件,缩小水利信息化区域和地区间的差距,迅速提高水利信息化对各项水利工作支撑服务水平,促进水利信息化走低成本和集约化道路。

1.5 强化措施,保障水利信息化科学发展

水利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一项极为艰巨的重大任务,必须强化各项保障措施,扎实向前推进。

1)要进一步强化统一领导,完善组织机构,加强协调管理,落实具体责任,建立统一协调、部门参与、分工合理、责任明确、权威高效的信息化推进协调机制。特别是单位一把手要高度重视,要亲自抓。事实证明,单位一把手重视,这个单位的信息化工作就做得好。2)进一步完善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理顺投资渠道,争取更大投入。一些有共性的工程和系统,从本单位申报的同时,可以尝试多单位打捆从中央立项。3)要重视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同时要加大执行力度,切实用其规范指导实际工作。4)要进一步抓好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精尖技术、管理和复合型人才,满足新时期水利信息化工作需要。5)要进一步强化管理维护,理顺运行维护管理机制,落实运行维护费用,积极探索外包、托管等多种社会化专业服务方式,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充分发挥水利信息系统效益。

2 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全面完成近期重点任务

随着一号文件的出台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召开,水利事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水利信息化工作者要紧密围绕水利中心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奋发图强,继续完善基础设施,扎实推进资源整合,不断提升应用水平。对于近期重点工作着重强调7个方面。

2.1 加快实施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

前不久,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批复总投资12.22亿元。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扩展了范围和深度,将改造全部中央报汛站,加强工情和旱情信息采集系统、业务应用系统、移动应急指挥平台等的建设。目前,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工作已经正式启动,水利信息中心承担设计任务,已正式开展工作,计划2012年2月底完成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希望各有关单位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并积极配合设计组做好需求调研、任务核实和方案编制等相关工作。同时设计组要积极参与流域和地方的初步设计工作,争取主动。希望通过中央设计组和流域、地方的共同努力,争取二期工程早日开工建设,为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2 全面启动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的“三条红线”。陈雷部长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做到能操作、可检查、易考核、有奖惩。为了保障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国家已正式批复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水利部已全面启动项目实施,明确由水利部水文局(水利信息中心)作为项目法人,目前已经抽调骨干力量成立项目办,强化项目管理。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是继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之后,水利系统又一个覆盖全国的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对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保障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希望各地尽快成立各级项目管理机构,出台项目管理办法,落实项目建设经费,尽快建设实施。力争通过3年时间,建立国家水资源监控管理3级平台,完善水资源信息监测和管理体系,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技术支撑,提高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的能力和网格化配置的水平。希望各级水利信息化主管部门高度关注,积极配合,主动参与,为项目的实施贡献力量。

2.3 积极做好水利普查技术支撑

目前,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正在全面展开,需要建立水利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水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形成规范、统一、权威的国家基础水信息平台。水利信息化在水利普查工作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水利普查数据处理上,也体现在运用信息化新技术、新装备、新方法,改变了传统上通过表格、报告等形式进行的普查,优化了工作流程,改善了水利普查的数据处理模式,提高了水利普查的工作效率,极大地提高了水利普查的科学性以及成果水平。可以说,水利普查是信息技术与水利工作高度融合,是促进和带动水利现代化的重要实践。各级水利信息化管理部门要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地服务于水利普查,并通过这项工作推进水利信息化发展,特别是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4 深入推进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

1)要继续推进水利数据中心建设。水利数据中心是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的关键性工程,是规范基础信息、实现资源整合、促进信息共享的关键措施。各单位要结合水利普查等相关项目,继续推动水利数据中心建设,构建水利数据统一的存储与管理平台,为实现水利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打好基础。2)要继续完善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工作协调机制,在各级水利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的统一领导与协调下,由各部门分工协作、积极配合、组织实施,为信息共享扫除体制障碍。3)建立健全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相关办法或政策,建立信息资源采集和更新机制,促进各部门从全局利益出发,共同做好整合与共享工作。4)要制定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实现持续便利的共享服务。近期水利部将发布《第一批水利信息化资源目录》,请各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加以利用。同时,要积极收集整理自身的信息化资源,争取纳入目录体系,供大家共享。

2.5 切实抓好水利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建设

网络与信息安全无小事,越来越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相关部门也提出了严格要求。各单位要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加快建设水利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和政务内网安全系统建设,完成水利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完善水利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体系。目前水利部政务内网已通过国家保密部门的测评和批准,流域机构政务内网安全改造工作也已完成,要加大工作力度,尽快通过测评和审批,以保障政务内网的互联互通。水利政务外网应按照等级保护有关要求进行整改,水利部机关已完成整改并通过测评,各直属单位已备案的信息系统也应按等级保护的要求加快整改,确保水利网络与信息系统达到相应安全防护级别的要求。要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容灾备份系统建设,确保水利重要信息安全。

2.6 大力发展新一代水利卫星通信应用

目前新一代水利卫星通信主站平台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新平台卫星转发器资源性能高,主站技术先进,服务范围和业务应用更加全面,卫星小站建设和运维成本大幅降低,可靠性和功能大大增强。当前,水利部正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加快水利卫星通信发展。2010年,水利部向110个偏远水文站赠送卫星小站及附属设备,在各地进行推广。2011年又启动水利卫星应用系统建设项目,在7个流域建设近180个卫星站。江西等地也在有关项目中积极采用水利卫星通信系统。截止目前,新一代水利卫星网已建和在建的小站已经达到350个左右。刚刚批复的国家防汛指挥系统二期已安排40多辆运用卫星通信的移动应急车。为支持与鼓励行业使用水利卫星通信,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还采取以下积极措施:1)全部免收卫星转发器资源频率占用费、入网费、通信费等费用,切实降低卫星通信小站的建设和运行成本;2)组织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与交流,为水利卫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3)无偿为各单位提供技术支持等等,为发展水利卫星从投资和保障方面做出努力。希望各单位在工作中能够充分考虑到水利卫星系统的优势,在相关领域尽量采用水利卫星通信,充分发挥其效益,同时还可以节约大量投资和运行成本。

2.7 抓紧实施全国中小型水库防汛报警通信系统建设

根据国务院批复《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将建设全国中小型水库防汛报警通信系统,批复总投资30亿元。目前正在抓紧立项工作。按照水利部的要求,到2015年,将确保中型水库和小(1)型水库具备2套报警通信手段,小(2)型水库具备1种报警通信手段;确保中型水库和小(1)型水库具备1套水雨情自动监测系统与信息共享系统,小(2)型水库具备1套人工观测设施。规划实施后将全面改善我国中小水库通信落后和水信息不足的状况。项目将由水利部相关部门组织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主管部门分别组织实施。希望各单位能够积极介入,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提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3 结语

改革目标与近期改革重点 篇3

目标

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对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加以完善。到2010年,力争建成较为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内涵是:深层体制矛盾得到解决,新体制的基本制度和机制稳固确立,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关系基本理顺,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的基础性作用制度化、稳定化,具有可持续性。主要特征是: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基本完成,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效运行,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产权明晰、融合互补、协调发展;

——以公司制为主要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普遍建立,形成较为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

——要素市场较快发展,并与产品市场的发展相协调,基本形成公平竞争、内外开放、规则统一、诚信为本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确立,并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完善,形成兼顾效率和公平的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机制;

——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能够有效发挥,政府机构和人员配置与其职能相适应,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得到制度保障;

——中介组织和机制得到较大发展,社会成员参与经济社会管理的方式多样化,多层次且相互协调的经济和社会治理结构初步形成;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治体系和道德规范基本形成,重要性日益增强。

再过十年,到2020年,我们将力争建成较为完善、趋于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主要标志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尤其重要的是,形成体制的自我调整、自我完善机制;

——坚持与时俱进原则,面对国内国际形势变化的挑战持续开展制度创新;

——形成社会成员普遍接受和遵循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规范和道德规范;

——在追求共同富裕、社会公正上取得重要进步,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合理地惠及全体社会成员;

——在全球竞争中,形成并发挥中国独特优势。

重点

第一,解决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的深层体制矛盾。

一是要进一步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与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设和运行相配合,将有限的国有资产特别是国有资产的增量部分,主要配置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领域。二是加快至今尚未实质性转轨的大型国有企业的改制,建立规范的公司制度,形成有效的内部冶理结构。三是促进国有企业职工就业机制的转换,完善职工社会保障体系,为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提供支持。四是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创新,大幅度降低金融风险隐患。五是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换,全面理顺政府、企业、消费者、中介组织等市场经济相关主体的基本关系,将着力点放到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上来,提高决策的科学民主化。

第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一是加强产权保护。在法律上,包括宪法层次和具体的法律层次上,进一步明确保护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合法存在的各类产权,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实施。二是健全收入再分配体制,减少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而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应当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不当干预,同时健全相关的税收和转移支付等体制。三是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可支持、不出现“社会福利病”的范围内,使日益增多的人群进入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障网络。四是加强反垄断,促进竞争。应当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抓紧制定和出台有关反垄断、促进公平竞争的法律,并逐步与国际范围正在推广的竞争政策接轨。五是发育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入手,加快发展和健全信用组织、机制和制度。六是加快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相适应的法治体系。一方面,要加快制定《反垄断法》、《破产法》等基本法律,另一方面,要解决有法不依的问题。

第三,适应经济发展、科技革命和对外开放的变化而积极推进体制创新。

原则

第一,加强和改进党对改革的领导,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特别是对深层体制问题的解决。在下一步的改革中,特别是在解决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深层体制矛盾的过程中,党中央的政治决心和战略部署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第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保证大局稳定的前提下,在发展中捕捉改革的有利时机,通过改革突破发展中的瓶颈。要继续通过发展进一步扩大市场经济成分的比重。同时,要通过必要的体制和政策调整,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形成改革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三,正确处理政府指导和市场自然发育的关系,在国家确定总体目标和基本战略的基础上,尊重市场,尊重实践,充分发挥基层和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特别在市场发育问题上,要给经济活动当事人留下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创新的空间与时间。

第四,支付必要的改革成本,但要花钱买机制,把制度变革和创新放在首位。下一步改革中,特别是在解决旧体制深层矛盾,例如建立社保体系、化解不良资产的过程中,某些历史欠账是难以回避的。但必须建立起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新的体制或机制。

关于近期重点工作的汇报 篇4

邱县人口计生局

(2012年4月5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与会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下面就我县近期开展的三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一简要汇报:

一、春季服务活动开展情况

我县始终把春季服务活动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为保证季服务工作的优质高效,我们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靠宣传带动。重点宣传优秀的技术服务队伍、先进的医疗器械、各种服务项目以及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通过传单、公开栏、村喇叭、入户动员等方式深入广泛宣传,真正让群众得实惠,有收益,最大限度地增加季服务活动的吸引力,让群众知道享受服务的好处。二是靠行政推动。实行县乡村三级分包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每天收集进度,通报全县。加强督导调度,实行责任倒追。在实际工作中锻炼队伍,提升素质,既增强了计生队伍的服务能力,也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计生形象。三是靠服务拉动。把季服务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真正免费为群众查体查病,增加服务项目,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优越的服务环境、1

精湛的服务技术、全面的服务项目、良好的服务态度都转化成了群众上站的内动力。四是靠三个结合促动。与民心工程相结合,扩大服务人群和服务项目;与十查十落实相结合,摸底与服务同步推进;与征费相结合,对外生的足额征费,起到“处罚一人,警示一片”的作用。

我县季服务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去年腊月中旬开始至春节后上班这段时间,重点对返乡流动人口中的已婚育龄女进行季服务。第二个阶段从正月初八市季服务动员会后至三月底这段时间,动员全县力量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强化措施对全县已婚育龄妇女开展季服务。第三个阶段从四月份开始至五月底,重点对应上站未上站人员进行扫尾,实行挂帐督办、责任分包、逐个消号的办法,最大限度的消除外生隐患。

第二阶段结束后,截止目前,全县应服务47576人,已服务47159人,未上站417人(其中正常产后不足三个月的有3人、结扎2年以上的有111人、49岁前绝经的有6人、临时外出的有86人、流出人口有42人、婚姻纠纷的有27人、不孕症的有9人、因病未上站的有58人、离婚和丧偶的有24人、其它无原因未上站的有51人)。共作四术1442例,其中上环735例,结扎591例,补救116例。

现在我们正处于第三阶段,紧紧扭住最后的1%,加大力度进行扫尾。实行“四位一体分包责任制”(即县计生局副科级以上人员分包乡镇、乡镇副乡级干部包片、一般干部包村、村专干和小组长包人)。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实行挂

帐督办制度,县计生局每天下午五点收集进度,公开公示,通报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县三天召开一次调度会,县计生局包乡(镇)领导和各乡镇计生主管领导汇报进度,排位靠后的要说明原因,限期整改。目前,全县218个村,共有51个村季服务率已达到100%,剩余417人涉及157个村。要求分包责任人必须与未上站本人见面,争取4月底前把所有未上站人员的孕情、环情等摸清查实,确保不出现外生外孕。退一步讲,即使这部分没有完全掌控,也不会影响全年符合政府生育率,不影响人口计划的完成。

二、出生性别比治理情况

我县高度重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坚持以组织建设为保障,以机制建设为抓手,狠抓关键环节落实,有力保障了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2011年以来,先后出台整治两非案件、关爱女孩、成员单位职责等专题文件,逐步形成了由政府主导,人口计生、公安、卫生、食药监、妇联等部门密切配合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有效遏制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

3月26日全市工作会议后,副县长郭洪波立即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于3月30日召开了全县动员会,统筹安排全县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重点推出七项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调整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领导小组,政府县长任组长,主管书记和主管县长任副组长,并充实专项力量,做到机构完善、人员精干、行动迅速、整治有力。二强化部

门职责。强化人口计生、公安、卫生、食药监、妇联等五部门责任,落实日常管理制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三强化宣传引导。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人口计生、电视台、妇联等部门配合,多形式、多角度深入广泛宣传。四推行目标考核。对治理不力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五强化利益导向。加大对农村计生女儿户特别是独女户的奖励、扶助力度。六开展专项行动。以“两非”案件查处、实名登记与信息共享、“三级两全”包保责任制、性别比监测管理等环节为重点,定期开展集中专项行动,保持高压态势。目前,专项行动正在进行,宣传氛围已经形成。七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对查实的“两非”案件兑现有奖举报,并对举报人进行保密。

三、落实省计生工作会议精神情况

省全会后,我县多措并举,积极行动,迅速传达贯彻落实省全会精神。

一是迅速召开县委常委会研究部署。在 2月27日县委常委会上,进一步明确了今后计生工作的总体目标:破除就计生抓计生的单一思维模式,树立抓人口计生就是抓改善民生、抓科学发展的正确观念,把提供优质服务和普惠政策落实作为今后工作人口计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调了在评优、评先和提拔任职上,严把计生审查关,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并研究通过了近期人口计生重点工作。

二是开展“三项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关爱女孩专项行动”,通过上街集中宣传、刷标语、发传单、喇叭广播、文艺汇演及慰问贫困女孩、留守女孩等活动,广泛宣传男女

平等,少生优先等文明婚育观念;开展“打击两非案件专项行动”,由政府牵头,协调人口计生、卫生、食药监、公安、妇联五部门,开展一次联合执法行动目前,共查处2台黑B超,违禁药品若干;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专项行动”。重点清理党员、干部职工违法生育现象,公开曝光,足额征费,发挥征费的经济杠杆调节作用。

三是努力探索基层计生队伍职业化管理新路子。两年来,我县在乡级专业队伍建设上,从“选好人、留住人、用活人”方面下功夫,使之成为开展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的中坚力量,有力地促进了全县人口计生工作开展。我们总结为“三个三”,即:三个一批选好人(对口招聘一批,分配一批,选拔一批。对于对口招聘、直接分配之后,仍有空缺的其它岗位,县委、县政府纳入全县人才选拨范围,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公开选拨的方式,不拘一格,选拨人才);三个确保留住人(即确保工资待遇优厚,确保办公条件优良,确保政治社会地位优越);三机机制用活人(建立培训激励机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用人机制)。

四是进一步巩固提高服务阵地的服务功能。在去年对乡级服务站进行全面改造升级的基础上,今年重点抓好县计生服务站的搬迁改造工作。目前我县计生局大楼已经开始拆除,下一步我们将争取资金,对县服务站进行整体搬迁,全面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

关于近期重点工作情况的汇报 篇5

近期,我们切实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对新农合、新农保筹资工作、村两委换届工作、平安建设工作、农田水利建设准备工作等各项重点工作迅速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这几项重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新农合、新农保筹资工作

为全面完成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工作,我们提前着手,及早部署,以提高参合率为重点,精心组织,全面部署,筹资成效较为明显,截止11月7日,参合人数32163人,其中交费人口28327人,共完成新农合筹资1416350元,占筹资任务总额的96.96%,提前并超额完成新农合筹资任务。具体说有以下几点:一是强化领导,提高认识。10月17日我们召开了乡领导班子会,专题研究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工作,安排部署工作任务,明确职责,细化责任,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要求包村领导分别到所分包的村委,召开村两委干部全体干部会议,传达乡领导班子会研究的意见,切实提高村两委对筹资工作的认识。二是加强引导,广泛宣传。针对2012年新农合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等相关政策变动情况,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筹资标准、报销范围、报销标准,利用群众身边的事例,帮助群众算好经济帐、健康帐,要求全乡党员干部带头参加,主动宣传新农合的优越性,打消群众顾虑,全面提高群众的知晓率,确保群众积极参合。三是深入调查,摸清底数。对新参人员、退出人员、迁出迁入、出生、死亡和升学的,逐户逐人进行信息核实登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四是集体帮扶,应保尽保。对全乡农村五保户、特困户等民政救助对象,由乡财政安排农村医疗救助资金资助参保。五是加强督查,严格奖惩。将新农合筹资工作列为年度目标考核重要内容,与各村党总支书记签定目标责任书,对各村收缴工作进行跟踪督查,要求乡、村、组干部包村到户,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对11月20日前参合率达95%的村,奖励2000元,对11月20日以后完成筹资任务的或参合率达不到95%的村,处罚1000元,且该村村干部年终考核不得评为优秀档次。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今年刚刚开始试点,大部分群众还不够了解政策,甚至有一些农户还存在抵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组织60岁以上的部分代表召开座谈会,化解他们的疑虑,要求乡村干部上门上户耐心宣传新农保强农惠农的重要意义,并悬挂横幅50多条,发放宣传单10000份,努力做到使这项惠农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们还通过新农合的影响和带动,进一步推进新农保工作的全面铺开。同时,我们加大了硬件设施建设,投入10多万元,完善了民政和社保中心,通过党委政府的重视,让群众感受到新农保是一项长期的政策、惠民的政策。目前,全乡60岁以上人群的统计工作正在进行。

二、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重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健全机构,确保组织指导到位。为做好这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乡党委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学习传达换届选举工作会议精神,并对本次换届选举工作进行具体研究,制定了《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常务副组长,乡人大主席、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专职委员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小组。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包括组织组、指导组、宣传组和督导组,切实加强对本次换届选举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导。二是深入调研,制定有利于换届选举顺利进行的措施。针对村级换届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及时深入调研,做到早准备、早谋划,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农村选举环境。乡里抽调了20名干部组成10个调研小组,对各村的村情进行摸底调查,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掌握村情,并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提前着手解决问题,化解存在的矛盾,确保在选举中的各项议程能够顺利进行。同时对各村致富能手、复转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农民、回乡大中专毕业生等政治素质好、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热心为群众服务、办事公道、群众公认的农村优秀人才开展调查摸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确保本次换届选举能够真正配齐配强村级班子。三是强化宣传,确保换届选举参与率。积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引导村民把注意力集中到换届选举上来,提高他们参与选举的积极性。我们坚持把宣传教育贯穿于换届选举工作,充分利用横幅、宣传栏、标语、宣传车和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宣传形式,让广大村民群众了解本次换届选举工作目的和意义,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广大村民群众参选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广大选民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目前,我们已共悬挂横幅20多幅,张帖标语500多条,出动宣传车20辆次,进行广泛宣传。我们还采取对外出务工人员登记造册,村选举委员会成员包组、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包人,实行定人头、定时间、定目标、定责任、定效果,电话联系、专人告知、公开信等方式,动员外出人员以各种形式参与村换届选举工作,争取他们回乡参加选举。

三、“六查六整百日会战”和“安全感指数调查”情况 根据市、区综治委的要求,我乡结合实际,开展了“六查六整百日会战”集中打击整治活动。在活动中,我乡迅速制定活动方案,及时召开动员大会,注重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营造宣传氛围、搞好工作结合、强化监督检查等工作措施的落实,有效改善了社会治安,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一是排查整治社会治安防控、基础设施建设和治安防范工作中的薄弱问题。我乡大力推进了综治工作中心划类达标升级的精品工程活动,加大投入、加快步伐,严格按照一类标准,配齐人员、配备设施,深入整合综治各部门力量,不断提高乡综治工作中心和村综治工作站的服务水平和能力。我乡在原有高水平视频监控平台的基础上,增加探头数量,力争把重点单位、要害部位、主要街道、交通干线、繁华地段、复杂场所和易发案部位进行全覆盖。同时对前期发放的农村小技防使用情况进行回访,丢失、损坏的及时补充、维修,保证了农村小技防入户率达到100%。农村专职巡防队员报名踊跃,20人的专职治安巡逻队正在紧张组建中。对选聘的巡防队员严格、科学、规范管理,提高见巡率。二是排查整治学校、企业及周边环境治安问题。我乡专门组织了工作组,整治影响教学秩序、危害学校师生安全的问题。重点排查学校专职保安员配臵情况、门卫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视频监控及防爆钢叉等装备情况、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情况等,发现问题2处,全部及时整改完毕。同时,我乡组织工作组,严格排查整治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问题。重点排查企业周边的治安状况,盗窃哄抢企业财物、强装强卸强揽工程等违法犯罪案件等,在活动中,综治办与派出所、司法所部门密切配合,促使了企业周边治安状况的明显改善,切实维护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三是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突出治安问题等不稳定因素。我乡把重点放到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上,全面彻底排查潜在的苗头性倾向性矛盾纠纷,及时结案未办结信访问题并对以往的信访人员进行了全面的回访。在活动中,要求工作人员排查细致,措施得当,有效排解矛盾纠纷18处,努力从根本上杜绝和减少了信访矛盾纠纷。我乡联合派出所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重点领域、重点人群进行了重点排查和整治,注重刑事治安案件发生的苗头性问题,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部门联合、专人专管的整治行动,有效确保了无群体性事件、重特大恶性刑事案件发生,重点人群管控及时到位。四是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隐患以及非法用工问题。我乡以安全生产办为核心,重点排查了企业安全生产重要设施、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应急预案制定演练情况等问题,特别是对重点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排查整治,切实解决了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保持全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同时,我乡深入各个企业工厂内部,排查招用工人签订劳动合同情况、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特殊劳动保护规定情况、工资支付情况等,重点对小砖窑、小作坊和建筑工地等用工场所进行拉网清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保证工作效果。五是落实综治各项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群众安全感及满意度。在结合开展“六查六整百日会战”集中打击整治活动的基础上,我乡综合各种措施,切实使群众安全感得到了一个大的提升。巡逻人员和车辆,做到了全天24小时不间断街面巡逻,尤其是在学校、工厂等重点部位做到重点巡防。同时通过平安广播、发放宣传单等形式使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进一步提升。近期,我乡进行了一次摸底电话调查,效果显著,社会治安群众安全感及满意度得到了很大提升。

四、农田水利建设准备情况

近期重点工作 篇6

(2011年8月26日)

根据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批示和即将发布的《实施意见》,近期要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深化“打非”工作

各区县、各部门要坚持把“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作为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的重要手段,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1、将原定7月底结束的“打非”专项行动延长至9月底,各区县要落实属地责任,继续推动“打非”专项行动向纵深开展,坚决刹住新增违法建设,拆除存在重大隐患的违法建筑;坚决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打非”成果。

2、各区县、各部门要落实领导责任,强化社会监督,加强联合执法,加大处罚力度。对已经打掉的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单位,要加强巡检,严防死灰复燃;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单位,要依法从严从重处罚;要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打非”责任落实到基层,拆违和关闭措施落实到现场。

3、研究建立“打非”长效机制,从组织和制度上入手,进一步加强领导,组织、协调“打非”工作,统筹开展专项 1

整治,协调督促各项工作落实,建立并完善长效工作机制。下一步,要重点研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研究出台政策措施。计划在9月底,全市还将召开“打非”专项行动总结大会,总结经验,巩固成绩,推动“打非”工作扎实、持久、深入开展。

二、清理整顿市区(县)所属单位违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此次清理整顿工作目的是进一步推动“打非”工作走向深入,强化落实土地、建筑权属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采取自查自纠与督促检查相结合的形式,依法清理整顿市区(县)所属单位违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杜绝新的违法建设,限期整改或拆除既有违法建设。重点检查内容:

(一)是否存在各类出租行为,是否存在违规出租、转租行为。

(二)是否存在违规建设情况。

(三)是否存在自身或出租权属土地、建筑物从事违规生产经营情况。

(四)其他违规生产经营建设情况。

请市属各单位及各区县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认真清理整顿违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同时要加强沟通和信息报送,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三、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攻坚战

按照国务院和国务院安委会部署要求,各区县、各部门要全面深入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打好隐患排查治理攻坚战。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措施:

1、交通运输。交通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深化对道路、桥梁、轨道及相关配套设施、铁路道口、客货运等方面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加强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营运车辆技术状况、营运车辆驾驶人从业资格和客运站的安全监管,依法查处客运车辆挂靠经营、非客运车辆违法载客行为。要加强地铁运行安全管理,在高峰大客流时段采取必要措施,防范拥堵踩踏事故发生。铁路部门要加大铁路运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扎实开展铁路安全专项整治和铁路沿线环境秩序治理。

2、建筑施工。建设部门要强化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管,认真排查治理起重机、吊装、脚手架和桥梁等设施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市政市容、水务、园林、电力、铁路等部门,要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市政燃气热力工程、电力设施建设工程、水利建设工程、园林绿化工程、铁路建设工程等安全监管,加强对土方坍塌、高支模和大型机械等危险性较大工程的监督检查,落实安全监管责任。

3、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排查危化品生产、储存、使用、废弃、运输各个环节存在的安

全隐患,继续抓好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重大危险源的监管监控工作。切实做好烟花爆竹储存、经营等环节的安全治理。

4、地下管线与燃气设施。市政部门要推进燃气安全隐患治理工作,继续加大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力度,提升本质安全度;协调督促相关区县政府和部门,推动消除违章建筑占压燃气管道的工作。安全监管、发展改革、建设、市政市容、水务、广电和通信部门要加大对地下管线维护、市政工程建设等有限空间作业的检查力度,全力压减有限空间事故。

5、煤矿和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国土等部门要继续大力推进矿山资源整合、兼并重组、技改提升,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认真排查整治矿山水患、火灾隐患。

6、人员密集场所。公安消防部门要进一步深化火灾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和消防平安行动。商务、旅游、体育、文化、广播电视、教育、卫生、安全监管等部门要组织对商场超市、宾馆饭店、学校、医院、文化娱乐、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安全检查,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

建设、民防、消防、安全监管等部门要以高层建筑、“三合一”生产经营单位、人员密集场所和地下空间防范火灾为整治重点,积极开展住宅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质监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消除隐患,确保特种

设备安全运行。

其他各行业(领域)也要结合实际,确定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并切实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工作。

隐患排查治理攻坚战要做到“三个结合”,即与深化“打非”相结合,与市区所属单位清理整顿违规行为相结合,与规范企业上下游安全生产管理相结合。具体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安委会统一部署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好综合协调;坚持部门牵头,属地落实的原则,由市安全监管、交通、建设、市政市容、民防、质监、消防、商务、旅游、体育、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部门牵头制订相关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实施行业指导;各区县政府根据方案全面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属地责任。各区县、各部门要广泛发动群众和社会力量,对安全隐患实行“零容忍”。要进一步发挥12350投诉举报电话作用,大力支持职工群众监督举报,鼓励媒体揭露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二是抓好组织实施。各区县、各部门要分阶段,有步骤地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认真、全面、系统地开展自查自纠,组织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进行专项检查。不仅要查现场隐患,更要查管理上的漏洞和制度上的缺陷。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对相关企业进行跟踪摸排,发现隐患必须整改消除。要推行企业隐患自查自报系统信息化管理,严格执

行重大隐患分级挂牌督办制度。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严厉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三是加强调度统计和督导工作。组织各区县、各部门要按照市安委会的要求,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和资料,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市安委会将在适当时机,组织力量对各区县、各部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四、加强企业上下游环节安全生产工作

近期重点工作 篇7

新城疫: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为特征。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是危害养禽业的一种主要传染病。该病幼雏和中雏易感性最高, 两年以上的老鸡易感性较低。

病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鸡的所有组织器官、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在流行间歇期的带毒鸡, 也是本病的传染源。病毒可经消化道、呼吸道, 也可经眼结膜、受伤的皮肤和泄殖腔黏膜侵入机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春秋季最多。

禽流感:禽流感曾给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养禽业造成巨大损失。进入禽病高发季节, 尤其注意禽流感的防控。有关禽流感的详细情况, 请参考本期专题。

近期重点工作 篇8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近期加强土地管理的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土地调控政策,土地管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当前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严格保护耕地、保障必要的建设用地难度加大,用地粗放浪费现象依然存在,违法违规用地、侵害群众权益问题易发多发。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坚持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严格执法督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土地管理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会议要求近期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加强耕地保护,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制定并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力争“十二五”期间再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开展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试点,完善土地收益基金制度,明确土地收益基金计提比例,专项用于耕地保护。

(二)严格依法依规管地用地,坚决防止违法违规用地反弹。国土资源、交通运输、铁路等部门要协同配合,切实解决重点工程项目用地未批先用问题。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等部门要抓紧清理整改高尔夫球场,严肃查处违法占地、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维护土地利用和管理秩序。

(三)认真落实《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加快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按照依法、严肃、有效的原则查处征地拆迁中的违法案件,严格责任追究,坚决制止违法强拆行为。加快推进土地管理法修订,切实规范和完善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维护农民权益。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

(四)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供应。依法加快供地进度,保证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提前做好明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供应的储备和预安排。采取多种措施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坚持和完善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推进商品住房用地供应由价格主导向双向定价、配建保障房等转变。

(五)加强和改善土地调控,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管控作用,确保各部门各行业制定相关规划、开发利用土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运用土地利用计划、土地供应、地价等政策工具,加强对产业、区域发展的引导,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集约用地。建立规划和项目节约用地评价制度。

近期重点工作 篇9

一、洒扫应对:

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每一个师生员工的文明礼仪教育。加强文明礼仪规范约束,特别是对门卫值班人员的文明礼仪教育培训(门卫值班人员礼仪规范和文明用语已上传至教育群共享)。

2、干净彻底清扫校门口、校园及室内外卫生,确保不留死角。重点是墙壁、景观、连廊、花坛、宣传橱窗、标语标牌、LED大屏等。

3、做好“绿色网吧“的挂牌、建章立制工作。心理咨询室要做到场所固定、人员配备、设备到位、制度规范、活动记录齐全(不得少于4次)

4、有食堂的单位切实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工作人员健康等方面的查漏补缺整改工作。

二、营造氛围:宣传橱窗、栏、板报、LED大屏、标语标牌等应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创城”知识相关最新内容。请各单位参考街头灯箱阅报栏的模式制作校内阅报栏。各单位校园网必须设立“创城”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网页,并不断更新相关内容。

三、认真对待测评问卷调查:各单位都必须按要求,将“创城”问卷调查为尽快下发到每一个学生、家长和教职员工。同时,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模拟测评。重点要安排好家长对“创城”知识和问卷调查的学习、了解。采取学生、家长共同学习、网络答疑、家长会等不同形式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档案建设: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要严格按照指标操作手册的相关要求逐项整理归类、提炼亮点。形成齐全、规范、精炼的本单位“创城”工作整套档案备查。

五、青年志愿者上街服务:安排已下发,集中活动时间本月13—31号。区属各单位按要求开展活动,按要求统一安排好本校中小学志愿者上街服务活动。开学后的活动另行安排。注意事项:

1、制定安全措施、确保活动时间和人数。

2、活动形式要多样化。

3、加强对参加活动学生自身的文明礼仪教育,做到文明礼仪我先行。

2014山西质监重点工作回顾 篇10

1. 推进质量强省

2014年初, 山西省质监局代省政府起草并由省政府印发了《山西省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4年行动计划》, 省政府组织召开全省质量工作会议, 专题学习贯彻首届中国质量 (北京) 大会精神, 部署推进全省质量工作。深入开展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 晋城市制定了实施方案, 太原论证答辨通过专家评审。进一步完善市级政府质量奖励制度, 全省共有7个地市建立了市长质量奖。扎实推进质量统计分析工作, 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 研究制定了实施意见, 认真开展产品质量合格率调查统计, 并争取到省财政5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全面开展“质量月”宣传活动, 牵头组织37个省直部门, 以质量强省领导组办公室名义印发《活动通知》, 全省各地群发公益宣传短信近3 000万条, 制作、发放宣传画7 000余张、宣传手册19万份, 活动力度和规模均超往年。

2. 深化名牌战略

大力推进“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 太原市民营经济开发区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文审论证, 等待批筹;组织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山西省武乡县文化产业园区开展申报;指导已经总局批准创建的汾阳市白酒集中产区、祁县玻璃器皿产业集中发展区、大同云冈旅游示范区、太原经济开发区4个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制定创建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品牌评价工作, 遴选山西汾酒等7家企业上报总局参加测评。切实加大名牌宣传力度, 联合省商务厅在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广泛开展“山西品牌中华行”宣传活动, 努力提高山西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3. 完成质量考核

积极发挥省质量强省领导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协调作用, 将各项考核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 提出工作进度, 明确责任到人。代省政府起草了《质量工作自查报告》, 按期上报国务院质量工作部际联席会议, 并于2014年8月27~8月29日, 接受了国务院考核组对我省质量工作的实地核查。进一步健全山西省质量工作考核长效机制, 协调省政府印发了《山西省质量工作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 将质量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起对各市质量工作考核机制。

4. 加快质量提升

深入开展儿童用品、家用电器等10类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 集中开展液化石油气、儿童用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规范支柱产业健康发展。着力提升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能力, 共组织许可证现场核查233次, 发放国家级证书141张, 省级79张;受理16家食品相关产品企业申报生产许可证, 通过12家。扎实推进工业产品和检验机构质量分类监管, 在获证企业分类监管全覆盖的基础上, 把监管范围扩展到重点消费品企业等其他工业企业, 截至目前, 全省分类监管工作覆盖获证企业926家、其他重要工业产品生产企业98家、落实差异化监督措施生产企业474家。认真汲取“3.1”事故教训, 深入推进全系统“规范建设年”活动, 开展检验检测机构大检查、大整顿, 着力提高检验检测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5. 大力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以省政府名义召开了全省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会议, 省政府向11个地市和18个省直有关部门颁发了2014年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目标任务书, 政府统一领导、企业全面落实、质监专业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巩固。继续以“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为总要求, 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开展2次为期6个月的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 重点突出燃气安全、小型锅炉和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冶金工贸以及危化企业使用特种设备、液氨生产使用单位、电梯安全使用等方面, 2014年度, 全系统共出动安全监察、行政执法人员3万余人次, 检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2万余家, 发现和消除各类隐患11万余条。从严开展专项整治, 分别开展了人员密集场所电梯、移动式压力容器、氨制冷企业压力容器、长输 (油气) 管道、燃气安全领域特种设备、工程建设领域预防施工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等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活动, 全系统共计检查单位12 938家, 责令整改各类问题5 365个, 下发安全监察指令书988份, 立案210件, 经济处罚521万元。大力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宣传活动, 继续向行业管理部门和生产使用单位免费发放《特种设备安全法》单行本, 实行“送法上门”, 通过专题讲座、电视宣传片、制作展板、悬挂条幅等多种方式, 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促进群防群治。

6. 突出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

建立消费品生产企业监管档案, 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了以农资、食品用纸制品、建材市场秩序、“伪基站”设备和窃听窃照专用器材、产品能效标识等为重点的“质监利剑”专项行动和“双打”专项行动, 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9.7万人次, 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 600余起, 查获涉案产品货值6 000余万元, 捣毁黑窝点30余个, 保持了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高压态势。强化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进一步加大对日用消费品、农资、建材等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力度, 以儿童用品、家用电器、车用汽柴油等为重点, 增强消费品抽查比重, 全年共抽查59类11 484批次产品, 合格率为88.9%, 其中山西省产品合格率超过95%。加强监督抽查后处理, 发布监督抽查通报23期, 发出不合格产品处理通知单576份, 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处理已完成427家, 其余149家正在处理中。

7. 深入推进标准化工作

召开25个厅局参加的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 标准化工作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趋于规范。通过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提供19.5万条普查信息, 支持汾酒集团、太钢集团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业企业建设和企业标准体系建设, 审查发布20余项节能减排方面地方标准, 完成山西省标准化信息平台建设方案论证。着力加强标准制 (修) 定工作, 190项地方标准予以立项, 比上一年度增加28项, 创历史新高;审查发布96项地方标准, 超额完成省政府任务;全面清理1996年以来464项现行有效地方标准。扎实推进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 第八批14个农业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年度任务顺利完成, 长治市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城市建设顺利通过国标委和国家发改委组织的验收, 至此, 历时4年山西省太原、长治、晋城、运城4个市承担的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任务已全部完成, 并向国标委新申报了6个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

8. 扎实开展计量工作

深化“计量惠生、诚信促和谐”双十工程, 严厉打击计量欺骗违法行为, 着力加强医疗卫生单位、加油机、眼镜制品、民用四表等重点领域和开展计量器具制造企业的监督检查, 形成了对计量欺骗不法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不断加强能源计量工作, 山西省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数据平台进行在线采集, 能效标识实验室通过总局验收, 联合省经信委开展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生产企业能效标准和标识执行情况专项核查, 联合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加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工作。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

9. 不断加强认证认可工作

完善区域监管责任制, 继续推行“省局督查、市局巡查、县局普查、企业自查”的分类监管模式, 督促3C企业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 实现动态监管, 重点开展了对食品农产品认证有效性的监督检查活动。加强自愿性认证体系企业和产品监管, 对全省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重点监管目录相关产品制造企业及相关的70余家企业实施监督检查。扎实开展实验室资质认定, 规范行政许可。加强低碳产品认证相关工作, 加快进度, 落实配套措施。

1 0. 夯实科技基础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下一篇:全民国防教育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