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物传记读后感(共9篇)
中国人物传记读后感 篇1
中国革命人物传记读后感
带着一种好奇和探究的心理我开始阅读鲁迅,一个伟大寻求着的心声,读到了鲁迅的思想,情感,知识,态度,言行。了解了鲁迅的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对人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反省,更认识到鲁迅外冷内热的热烈情怀,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挚爱。正因为对人生刻骨铭心的爱,才有了对戕害人生的言行的痛彻骨髓的恨,才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写照,人的生命是这样的珍贵,我们的人生如果用一种健康科学的态度和思想来经营和维持的话,我们本来可以过的更加幸福和快乐。社会组织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社会功能的不正常,导致社会家庭生活的不科学不健康,谁之过?社会管理者的责任,当然也有我们自己的责任。因为我们没有充分争取和使用我们手中的权力,缺乏对利益保护的追求认识和理解。民-主与科学是人类发展进步的锐利武器,经过流血牺牲换来的宝贵财富却让我们弃之如敝履,能不说是我们的悲哀吗?一个缺乏有机统一组织的社会系统是不可能完全表现他的生命的丰富和生动的,一个健康的生命机体,有完善的系统组织,保证了功能的健全和活动的正常,实现了生命的完美展现,这才是可喜可贺的人生历史。
鲁迅先生为构建新型的国民思想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和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样做了一个彻底的坚定革命战士。我们却自陷在物欲横流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这是多么悲哀的事!痛心疾首之余,仍然不想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那是我一生的追求,为了人生的幸福,必须像鲁迅先生一样做“韧”的努力和奋斗。周围的人们还会沉迷在现有的唯利是图的圈子里用异样的眼神看人,但在我的好友中已经有人觉醒,趁着黎明前黑暗的掩护悄悄地向着光明的方向轻装前进了。我要抓紧时间学习,去追赶前面奔跑的人们--------像鲁迅一样,做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全书着墨于鲁迅的文艺上的革命斗争,并以此勾勒出鲁迅文艺革命的斗争历程。很显然,作者是比较敬佩鲁迅的,因此没涉及过多鲁迅的缺点,即使对于文艺界的论战等,仍是站在他那一边。因此,以下观点只是基于作者文中描述的一些体会,也许不够客观,但我个人觉得差不了多少的。首先说说鲁迅先生的性格以及为人。
鲁迅是个性格坚强的人。早年他老爸“不欺负别人但是对别人的欺负予以猛烈还击”,后来老爸病了,他因采药迟到但却不对老师透露家里情况,再后来家境衰落使得他早早担当家里更多的责任,种种的早期行为,对他的今后影响很大。再到后来,在日本求学时面对别人的歧视不惧怕,回国后在教育系统及文艺界的的辗转磨难,都一次次锻炼他那坚强的性格。这种性格在革命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很难想象一个软弱性格的人能担当如此重任,也许他的弟弟周作人是个反面教材。
鲁迅是个有独立精神的人。我觉得这跟他的家庭氛围有很大关系,不拘一格的祖父,开明的父母。因此,从很小时候开始,对事物看法就有自己见解。师从章太炎时见解独特不迷信老师权威,留学日本时在视日本为友邦的大环境下对日本野心的准确研判,及至以后在文艺斗争多次坚持自认为观点。
鲁迅是个负责任的人。早年家庭由盛转衰让他提早担当照顾家庭的责任,成年后对老母亲悉心赡养,之后对其弟周作人一家尽心照顾,再之后对儿子海婴的照顾,都可以看得出。不必说工作上的尽心尽力,鲁迅先生并没有忽略生活的其他部分,这不得不让人惊叹。而我则认为这跟他精力充沛,能力强有关。没有足够的精力与能力,负这么多的责任是空谈。
鲁迅是个革命斗士,但是却在吸收一些革命经验后不愿战友做无谓牺牲。例如在杭州教学时,被学生问及“有辫子好还是没辫子好”时,不加思索答道“无辫子固然好,但是我劝你们还是留着好”。因为他尝试过无辫子带给他工作生活的不便,并且在根据经验觉得不必过多做这些剪辫子的表面革命,应该做多些实在革命。基于这一原则,他创造了壕垒战理论,即用最少的牺牲让敌人付出最大的代价。他曾说过“革命者应善于保存自己,才能有效地打击敌人”。下面来说说书中提到的一些比较深刻的观点。
鲁迅提出过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观点,也就是国人的关于爱国的解读。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睛看我。
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
——摘自《狂人日记》
他认为,国人的爱国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自大的爱国,一种是集体从众的爱国。前者,区别于精神病中的夸大狂,是指在大家都不支持他的观点时,仍能保持自己独立之精神,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而这观点,出发点纯粹是为了国家,即使有失偏颇,也不应过多指责。一个国家有多一些这种人,万幸也。后者,则很大基于从众以及私利,标榜自己爱国。这种爱国,映射出自己的自卑,但是放之于爱国人群中,摇身一变成了“自信”——大家行动观点正确,自己是其中一员,自豪;大家行动观点不正确,自己是其中一员,不单单是自己错误。此种爱国,还是越少越好。
鲁迅先生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愤懑,描绘了对自我深刻解剖之后的迷茫心境,写出了对未来的疑惧,深刻地表现出作者的人生哲学。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妙奇美。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个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摘自《野草》题辞
他以隐晦的象征表达了一个启蒙思想家在白色恐怖下孤军奋战的孤寂、迷茫与疑惧,同时表达出对“糊里糊涂生、乱七八糟死”的民众的失望与希望之情。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就在于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和对黑暗的坚韧反抗。在20世纪中国从封建专制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历史时期,对几千年来封建禁锢下的中国人的精神进行彻底的根柢性的反思,敦促中国人冲出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达到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确定自己在世界的恰当定位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确方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所以称鲁迅为“民族魂”,就在于他对于中国人的精神,即民族的灵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中国人物传记读后感 篇2
佛像的造像最早只是模仿印度佛教的人物原型形象, 而后来中国在接受佛教的基础上, 对佛像的原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创造, 主要以印度佛像人物原型的形象为基础, 并融合了中国人物原型的应用习惯, 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像形象。中国佛像造像更多是在服装和姿态上彰显独特之处。然而依附于佛像存在的供养人的造像则是主要根据供养人的真实形象进行写照。“供养人像或者一般偶像较易与中国原有的‘写真’画或者‘列像’产生相似的联想, 从中反映出较多变化来”。 (2) 可见当时在对于供养人造像描绘手法上主要是根据“应物象形”原理加以表现的, 其中也难免会包含美化成分。供养人出资造像, 自然是希望自己的造像形象能够较为理想化。所以, 供养人像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是供养人自己的理想形象, 在社会性质上供养人像更是具有一定的功利性, 与功臣图有着极其相似的社会功效。
北魏时期, 政权的最高统治者并非汉族, 而是胡族, 当时的供养人像在衣着上也具有少数民族服饰的特色。自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大力推行, 汉服才逐渐被世人所接受。然而, 供养人的服饰上有个奇特的现象, 那就是汉族统治时期, 在早期的供养人像中, 还是会出现穿着胡服的汉族供养人像。此现象的出现, 可见人物原型在供养人像中潜移默化的作用, 即使是汉族统治者的天下, 早期也无法快速的消除穿着胡服的人物原型在世人脑海中所留下的深刻影响。直到公元5世纪末之后, 供养人的穿着才变为汉服, 汉服造像的供养人在社会的影响下, 成为当时以汉族为主的世人众望所归的真实愿望。
供养人不仅在美术史上用造像的艺术留名于历史, 更是在公元6世纪后出现了供养人像的题名, 进一步的为供养人以及其家族写入史书提供了条件, 奠定了基础。供养人出现初期, 信徒一般记为“佛弟子”“清信女”或是“清信士”。后来则愈演愈烈, 将供养人的姓氏刻于供养人造像旁, 甚至将官职地位以及族名刻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供养人身份的信息量, 更能体现出供养人像并非凭空想象, 而是根据真实对象描绘所得, 加大了人物原型“应物象形”应用方式在美术史上的说服力。
隋朝在供养人像的装饰作用和大小关系运用上有了较大关注, “佛传故事和本生故事虽然数量大为减少, 却已发展成为一种连续性更强的艺术表现形式, 供养人描绘带有装饰作用, 有的画成大小前后相间的格式, 色彩的运用也显出更为明显的特点, 使人一望而知为隋代的特殊作风”。 (3) 唐代不仅是人物画发展的鼎盛时期, 佛像和石窟造像在此时也是十分辉煌, 唐代供养人像在佛像和人物画的影响下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唐代对石窟造像方面十分重视, 开凿的石窟近千, 现存的唐代石窟就已经有230个之多, 可见唐代石窟建造之辉煌。唐代更是在隋代造像的基础上加大了对供养人像的重视, “早期供养人像多为小像, 绘于‘说法图’下方, 唐以后逐渐增大, 以至于与真人等身。供养人中还可见不少少数民族的形象。一般来讲基本上是当时当地不同阶级的人物写照”。 (4) 可见唐代之后供养人的造像结构开始出现大小对比的变化。例如:从森木赛姆第24窟的《天人与供养人像》和克孜尔尕哈第30窟的《龟兹贵族供养人像》中可见供养人的地位在唐代已经有所提高, 更能看出贵族在供养人中的地位是不可小觑的。此时唐代供养人像在动态上已经表现得较为生动、传神。供养人像不仅能体现供养人身份的尊贵, 更能反映当时社会条件下世人对人物原型的描绘要求和时代审美风尚。新疆地区的石窟在唐代较为丰富, 如:“在新疆地区的石窟壁画中, 最有特色的是具有古龟兹和高昌特色的各种佛传故事画和供养人像;画在菱格形构图中的故事画中, 人物和动物都描绘的生动有趣, 各类身份的供养人像也描绘的细腻写实”“到了唐代, 总的发展趋向是更为写实生动, 注意身份刻画和气度表达, 描绘精细, 神态多样, 特别到了中晚唐之际, 供养人画像甚至有超过真人大小, 衣饰多为当时装束”。 (5) 除了供养人的人物原型有了精进生动的发展之外, 在一些礼佛或举行法事的大场面上也有较详细的描绘, 虽然不是对个体供养人的描绘, 但这些大型场景也是真实存在的。
唐代供养人像不再如魏晋南北朝一般以小像形式出现, 供养人的形象逐渐增大, 而到了宋代则出现了比唐代等身供养人像更大的供养人造像。例如麦积山第165窟的宋塑女供养人像。这座塑像造型高大, 高度达到230厘米。在造像手法上也与宋代之前的供养人造像有所不同。主要特点是中国古代石窟中的供养人像一般为了使造像看上去更加生动逼真, 而用色彩描绘, 但麦积山的这座高大的女供养人却并未上色, 大概分析其原因有可能受西方文艺复兴的影响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大量的雕塑都是未曾上色) , 也可能受宋代人物画白描圣手李公麟的影响, 用最原始和纯真的手法塑造供养人的风采和神韵。这座女供养人体现了宋代写实绘画的能力。供养人的面部尤为真实、生动, 长眉凤眼, 表情严肃认真, 仿佛集中精力注视着佛像, 其表情严肃, 人物原型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宋代之后多种宗教信仰的出现影响着佛教在中国古代的主导地位。大型的供养人像逐渐消退, 取而代之的是具有装饰意味的、概念化的小型雕塑。
佛教自传入中国至今仍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政治的统一和经济的繁荣发展为供养人像的出现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而艺术家用特有的艺术手法, 融入理想的精神元素, 将供养人精神文化与绘画艺术结合起来, 同时也巩固了中国宗教艺术的地位, 为中国艺术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注释
11 陈绶祥.中国绘画断代史——魏晋南北朝绘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 132.
22 陈绶祥.中国绘画断代史——魏晋南北朝绘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 194.
33 阮荣春.中国绘画通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71.
44 陈绶祥.中国绘画断代史——魏晋南北朝绘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 194.
中国人物传记读后感 篇3
2002年国内十大并购人物
1.卫留成——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裁
中海油收购海外油田资产2002年1月中旬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出资5.85亿美元的资金收购了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在印尼的五大油田的部分权益;7月中旬中海油出资78亿人民币收购英国石油(BP)拥有的印尼Tangguh油气田。
2.苗圩——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
东风日产正式联姻2002年9月19日东风集团与日产汽车正式合资组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70亿元人民币。日产将直接投资85.5亿人民币,东风投入品牌与设备等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双方各占50%的股权。东风与 PSA扩大合作10月25日东风汽车公司与标致雪铁龙集团(PSA)在北京签订意向书:PSA出资6.3亿元人民币,东风出资3.7亿元,增资神龙汽车公司。
3.田溯宁——中国网通集团总裁
网通入主亚洲环球电讯2002年11月19日中国网通(控股)通过亚洲网通以8000万美元收购亚洲环球电讯,从而获得了其价值19亿美元的网络资产。
4.周林——深圳发展银行行长
“新桥”控股深发展2002年9月27日美国新桥投资集团公司(New Bridge Capital Ltd)斥资15亿元购买深圳发展银行15%的股份,从而成为深发展第一大股东。
5.周玉成——华源集团董事长
2002年8月21日中国华源集团采取股权受让和增资相结合的方式持股上海医药集团40%的股份,成为上药集团第一大股东。此次交易涉及金额达11亿元人民币。
6.马富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石油收购印尼油气田2002年4月12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2.16亿美元购入印尼戴文能源集团在印尼的油田和天然气田资产。
7.李东生——TCL集团董事长
2002年10月29日,TCL集团以820万欧元收购德国施奈德集团。根据协议,TCL国际收购了生产设施,分销网络以及几个品牌的商标权,包括施奈德(Schneider)和Dual品牌。
8.王成明——上海电气集团董事长
2002年8月16日,上海电气集团宣布, 与英资晨星集团联手,以50%比50%的出资比例对秋山印刷机械公司进行收购,收购后成立的新公司名为“秋山国际”。秋山印刷机械公司是日本印刷机制造行业的老牌企业,所生产的双色印刷机曾占有日本国内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在国际市场上有相当知名度。
9.张涌——林凤集团董事长
2002年12月3日下午,美国安然集团旗下的安然国际成都电力公司与中国林凤集团在成都举行了股权转让签约仪式,将其持有的四川嘉陵电力有限公司51%的股权转让给这家民营公司,作价约5000万美元。这开创了我国民企并购原世界500强在华资产的先河。
10.王宗南——联华超市董事长
2002年7月16日,联华超市溢价增资2.1亿元,入主浙江最大的超市公司——家友超市的母公司杭州华商集团,以50%股权成为新组建的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从而成功地实施了国内连锁业最大的一桩异地购并案。
2002年全球十大并购人物
1.亨利·麦克金内尔(Henry McKinnell)——美国辉瑞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全球第一大制药公司辉瑞公司(Pfizer Inc)2002年7月15日以价值约595亿美元的股票,通过换股方式兼并美国法玛西亚制药公司 (Pharmacia Corp)。此举成为迄今全球制药业金额最大的兼并案,也是近一年多来美国涉及金额最高的兼并交易。辉瑞和法玛西亚公司2001年的营业额分别为323亿美元和138亿美元。辉瑞公司主要生产治疗高血压等症状的药物,法玛西亚公司则主要生产治疗关节炎、青光眼等病症的药品。目前两家公司投入的研发经费分别为48亿美元和23亿美元。新公司的研发机构将成为拥有全球私人投资最多的生物医药研发机构。
2.拉尔夫·罗伯茨( Ralph J. Roberts)——Comcast公司主席
AT&T公司2002年5月14日将其有线电视部“AT&T宽带(AT&T Broadband)”出售给自己的竞争对手Comcast公司,售价为292亿美元。合并后的公司将取名为AT&T Comcast,该公司将成为美国的头号有线电视运营商,用户超过2200万户。一些股东对此项交易的构成提出了激烈批评,他们指出合同给予了Comcast公司的大股东Roberts家族太多的权力,并使今后解雇高层行政人员变得更加困难。根据合同内容,Roberts家族将拥有并购后公司的三分之一表决权,尽管他们仅掌握公司所有权股份的1.5%。
3.詹恩·劳瑞特(M.Jean Laurent)——法国农业信贷银行(Credit Agricole)首席执行官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2002年11月16日在其他4个股东支持下,准备收购里昂信贷银行(Credit Lyonnais)。此举将令农业信贷银行成为仅次于法国国家巴黎百利勤银行(BNP Paribas)的法国第二大银行,也为法国银行界的四角争霸战揭开序幕。里昂信贷董事局15日以绝大多数票数通过农业信贷提出的收购条件,农业信贷银行宣布将以每股56欧元的价格﹐即总金额196亿欧元收购里昂信贷银行股份。
4.大卫·埃尔登(David Eldon)——英国汇丰银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英国最大的商业储蓄银行汇丰银行与美国家庭国际银行于2002年11月14日达成协议,将以153亿美元通过换股形式收购这家仅次于花旗的美国第二大抵押贷款银行。购买方式是汇丰以11月13日家庭国际银行每股22.46美元的收盘价为基础,再加价34%,即每股30.04美元的价格,与家庭国际银行换股,1股家庭国际股票换2.675汇丰股票。
5.巴克利·耐波( Barclay Knapp)——英国NTL集团首席执行官
2002年4月16日,英国最大的有线电视公司NTL,在最后关头和其债券持有人达成协议,同意将这家美国上市公司的巨额将到期债务转为公司股票,涉及金额106亿美元。一旦这一计划实施,NTL公司将依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免于破产保护,以便公司得以重组,继续运转。
6.王晓初——中国移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中移动(香港)2002年6月24日以103亿美元将母公司8省市移动网络揽入旗下。中国移动(香港)举行的股东特别大会批准了公司为收购内地8省市移动公司安排的有条件买卖协议,并向其控股公司中国移动香港(BVI)有限公司发行新股作为收购交易的部分对价。
7.罗杰·犹文(Roger Urwin)——英格兰和威尔士电网的垄断供应者国家Grid集团的首席执行官
2002年10月21日,National Grid集团收购能源公司Lattice集团。涉及交易额94亿美元。这一协议产生了英国最大的能源供应商。
8.肯特·克瑞萨 (Kent Kresa)——美国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美国第五大军火商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2002年7月1日用78亿美元以换股方式收购军火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TRW公司。诺思罗普和TRW的董事会都已批准了这一并购协议。这意味着,诺思罗普将一跃成为美国第二大军火商。诺思罗普除了以每股60美元收购TRW的股票外,还将承担TRW约40亿美元的债务。并购完成后诺思罗普的年收入预计将达到260亿美元,员工人数达到约12.3万人,规模仅次于美国第一大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9.戴尔特摩·库恩博士(Dr.jur.Dietmar Kuhnt)——德国RWE AG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2002年3月22日 德国的RWE AG能源集团斥资51.87亿英镑(折合74亿美元),以标购的方式收购英国电器设备公司Innogy控股公司。另外,RWE AG还要承担大约21亿英镑(折合30亿美元)的债务。
10.克里斯托夫·根特(Christopher Gent)——德国沃达丰公司首席执行官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4
——《2017感动中国》观后感
感动的力量,有的时候来自瞬间的壮举;有的时候也会来自于经年累月,一生只为一事来。在今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我为她感动。
——题记
今天,我在家中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仪式。其中,一位扎根在大山里的教师,用自己36年的青春,都花费在大山孩子的身上,她就是支月英老师。
《感动中国》委员会给她的颁奖致辞是这样的;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这位老师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让一个从牙牙学语的孩子到慢慢识字,到知道懂礼貌,有学问,一直到飞出大山,支月英为他们付出了许多。本来可以走出大山的支月英,却选择留在大山里。有的人说支月英是傻子,她特傻,她是这样回答的;“大山里需要我这样的傻子。”2006年的一天,支月英的一只眼睛已经看不见了。她的女儿长大对她说“妈妈,你是一个好老师,但不是我的好妈妈。”支月英长期在学校里陪着大山里的孩子,给了她们像母爱一样的爱,但对自己的两个女儿却充满了亏欠。
支月英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自己的信念。1980年,支月英来到偏僻的白洋村小学,每天跋山涉水,来到这里。家人曾想让支月英回家,她也动过心,如果人人都想着走出大山,大山里的孩子谁来教育?支月英用自己三十六年的青春,教育出两代人。从“支姐姐”变成“支妈妈”。支月英的这种精神,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坚定,什么是操守。
看了这个真实的故事,让我内心感动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一次,我看见家门口有好多小朋友都骑着自行车,轻松自如,随心所欲,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于是,便央求妈妈给我买一辆自行车。买回来后,我发现,原来骑自行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先开始,一只大大的“拦路虎”挡在我面前,上不了车。妈妈告诉我,首先,推着自行车,等自行车的速度越来越快时,在座上去。我按照妈妈说的做,自行车越来越快,我还没坐上去,就摔了个眼冒金星。慢慢的,我尝试着坐上去,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我成功了。可我又发现另一只“拦路虎”正在前方等着我。下不了车。自行车开始摇摇晃晃了,我想跳下来,可不知从何入手。只听“砰”的一声,我和自行车一起摔倒在地,摔得我头昏眼花,眼冒金星。我再也受不了这种疼痛了,决定再也不学自行车了。
想到扎根大山36年的支月英的故事,一股力量使我上进,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再一次的拿出自行车,这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起初,我还是害怕之前摔得眼冒金星,头昏眼花的事情再一次的发生。但在想想,如果不摔跤,怎能学会走路。有一就话不是这样的吗“失败乃是成功之母”不失败哪儿来的成功?我鼓励自己前进,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我变得越来越强大,慢慢的,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支月英用实际行动,注释了这句话的含义。也让我明白,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这句话。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5
二十年磨一剑,“感动中国”评选已经走过二十个年头。二十年来,这一评选备受好评,有人说,它书写下“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挺立起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还有人说,经由评选,二十年中那些你我身边萌发、舒展、跳动的中国故事,构成了属于这个时代、属于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史”。褒扬背后是抒情,更是寄托,因为我们需要感动,我们已被感动。
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人如其名,顾诵芬院士投入航空事业70年,在我国航天事业仍处于“一张白纸”的背景下,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为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70载风雨兼程,从青丝到白发,他将毕生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日日行不怕千万里的不懈追求。广大青年干部应以榜样为标杆,学习榜样事迹,传承榜样精神,立志做“请党放心”的优秀共产党员。
信念坚定,传承一片丹心为祖国的爱国情怀,做青春追梦者。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幼年时,从小小的航模开始立下了“一定要搞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飞机!”的铮铮誓言,从青葱年少到意气风发再到如今年逾九旬,在一项项难题、一次次试验中,他一直践行着自己的誓言,无畏前行,如利剑出鞘般执着而无畏,丝毫不顾高速飞行对身体带来的影响和潜在的坠机风险,毅然亲自带着望远镜、照相机,在万米高空观察,拍摄飞机的动态,解决了一个个飞机技术难题,在科研一线上奋斗不止。他的眼里有星辰大海的辽阔蓝图,脚下更有不畏征途坎坷的勇气和毅力,践行心中不变的理念,保持着迎难而上、不怕艰辛的冲锋姿态,为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信念如磐,一脉相承。作为党员干部要以“荡胸生层云”的旷达,以“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的赤诚,凝练坚韧的信念支撑,多打打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做到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让信念照亮前行的路。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6
与塞尔维亚的决赛,中国女排打起了120分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比赛中。塞尔维亚发球员将球抛向高空,一跃而起向中国女排发去。中国女排张常宁轻轻一跃,将球向对方场地拍去。眼看球就要落地了,全场屏气凝神,死死盯着这颗球。可就在这关键时刻对方的主力队员一个飞扑将球向上打去,球没落地。真是可惜!眼看比分就要赶上了,我的心好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要命!就在双方僵持不定的情况下,中国女排惠若琪在赛场的左上角如袋鼠一般纵身一跃,将排球直向对场砸去,让对手防不胜防。好一个精彩的扣球!我同场外观众一样,右手紧握拳头,在头顶上空挥舞呐喊:“中国女排加油!中国女排最棒!”中国女排以二比一的比分领先!
最后一场。也是决定胜负的时刻了,我紧张地盯着电视屏幕,此时我都能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发球员双手灵活地交换拍球,在她沁满汗珠的额头前还有几缕凌乱的发丝。她聚精会神地盯着对场,就在排球再次触到她的手掌时,发球员一下子将球顶住,向高空投去,随后一跃而起,将球向对场抛去。排球如一道白光向塞尔维亚队扑去。对方主力队员向前一跃再次将球掷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在这最关键的一球,中国女排姑娘张常宁似乎早已料到这一刻,她一个完美的扣球,球在空中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球落地了!全场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张常宁紧握沁满汗水的拳头,在赛场欢呼、奔跑;郎平教练高举双手与女排们相拥在一起;女排队员们激动地热泪盈眶;全场观众将我国国旗在空中挥舞,享受着这久违的夺冠幸福和再度属于我们的辉煌!
2009中国物流十大年度人物 篇7
他是国务院“海西”战略和物流业振兴规划的积极响应者和实践者。他锐意创新, 努力探索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联动发展的新模式。他更是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身体力行者。他进行的港口投资不仅促进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 也在东北中心城市的开发和对台经济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纪少波
历经二十年风雨兼程, 他从最基层做起, 一步步成长为现代集团企业的掌门人。基层的锻炼积累了他丰富的实践经验, 更积蕴了浓厚的理论素养。金融危机下, 在国内外港口业哀鸿遍野的2009年, 他科学决策, 深化改革, 抢抓机遇, 大胆创新, 不仅使公司摆脱困境, 更是步入了快车道, 跃上了新台阶。
开滦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国际物流公司执行董事李敏
他来自多出慷慨之士的燕赵古地, 肩负着开滦物流产业发展重任。他审时度势, 自主创新, 探索出了“煤路港航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物商互动”的煤炭专业化物流模式。他历经企业的重大变革和转型, 引领企业实现了企业物流向专业物流转变的升华。今天的他, 正奋力拼搏, 用超凡的智慧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谱写着煤炭物流的新赞歌。
安吉汽车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德
他掌管的企业是汽车物流业坐拥八方的王者。他受命于危难之时, 以企业家的非凡魄力, 从容应对危机, 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 让企业面貌焕然一新。让企业拥有卓越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跻身世界一流是他的终极目标。他力争高起点打造“多功能、复合型”的联合物流舰队, 做大做强汽车服务贸易产业。他具有高度的企业公民责任感, 是绿色汽车物流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
河南长通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志萍
她有着颇具传奇色彩的创业经历和独具魅力的人格感召力。率性的她在中原大地闯出了一片广阔天地, 她说“货到了长通, 就是到了河南。”她树立行业发展标杆, 率先推出“商卡通”;她把员工视为兄弟姐妹, 把客户视为两肋插刀的生死之交, 把践行社会责任视为企业家至高无上的光荣;她是女人, 更是强人。
北京宅急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显宝
他在全球经济遭遇的“冬天”里创造了一个奇迹。他变危机为契机, 将一家被传言“亏损过亿, 随时垮掉”的企业带出了泥潭。他坚持过冬决非冬眠, “过冬”施惠于民, “过冬”永不言败, “过冬”决不唱衰。他向精益管理要效益, 在市场中求生存。“人要有追求, 不要有奢求”是他笃信的人生信条。
天地华宇集团首席执行官徐水波
他曾成功实现了从通讯业到物流业的华丽转身。他拥有博大的胸怀和杰出的开创能力。他受命于企业并购的重大历史时刻, 凭借一颗充满智慧的变革之心, 带领企业步入稳定的国际化发展轨道。他以新颖而人性化的整合策略, 促成了不同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 让企业更加活力四射。
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崔维星
他是名副其实的本土狼, 怀着创新的梦想杀进了专业零担物流的新领域。他坚持“做企业目光要长远, 不熟不做, 一定要做自己能够创新的行业”。他用“慢”和“笨”的办法实现“快”和“稳”的增长。他坚信一张白纸的人才观, 只有自家培养的人才才能对企业有高度的追随感。2009年, 他的企业获得全球十大网商殊荣, 成为入选的唯一服务商。
山东盖世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盖守岭
来自齐鲁大地的他, 不仅是陆路运输的行家里手, 更是物流园区的创新专家。他大胆创新, 探索出了一条物流与市场相协调、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园区的成功运营模式。他挥动管理的魔棒, 将30万元的小货运市场变成了39亿元的综合物流园区。他掌管的家电、日化、医药、五金机电等为核心的商贸物流中心, 已成为中远、联邦快递、海尔、苏宁等世界名企的物流乐园。
广州嘉诚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艳婷
感动中国2010十大人物 篇8
秉承“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奉献的民族精神”的宗旨,2010年辞世的科学泰斗钱伟长也进入了《感动中国》获奖者的序列。钱老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在科学上所取得的成就,更因为无论顺境逆境,他都始终保持一颗对祖国无限忠诚热爱的赤子之心。
让泰斗级大科学家与平凡小人物同处一个舞台,享受同样的荣誉,是因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忠诚、良善、诚信和献身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梁建增表示,民族魂是一个民族伟大优良传统在民间、在人民内心深处的坚实存在,因为其真,因为其平实,所以最能催人泪下,最能深入人心。而这种超越一切阶层、身份差异,把属于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以一个单纯的角度聚集在一台节目中,奉献给观众,这正是《感动中国》多年积累下的最为宝贵的经验。
相关学科
语文:《感动中国》自2005年悄然走进中考试题,已根植于中考这方舞台,成为命题者关注的热点素材之一,或成为考查的素材来源,或成为考查的内容。从基础字音、书写、词语、仿写,到诗歌理解、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甚至是中考作文命题材料、写作素材,几乎涵盖中考全部考查题型,它正深刻地影响着同学们的学习与思考。
数学:《感动中国》评选出来的“十大人物”事迹都可能联系中考数学出题,如“月薪2000~3000元,资助37名贫困学生的郭明义,家中几乎一贫如洗却资助180多名特困生”这个素材可能出现在中考数学题中。
物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特别奖颁给了铁道部K165次列车乘务,与铁路有关的题材可能出现在中考物理中,考查惯性、重力等知识点。
原创试题
语文
1.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答题。
有人说,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的钱伟长太全面了,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_______________的。钱伟长说:“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从来不考虑自己的得与失,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我的乐就是祖国和人民的乐。”他用六十多年的报国路_______________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专业:爱国。其重要贡献有:1946年,他与冯·卡门合作发表了《变扭率的扭转》,成为国际弹性力学理论经典之作。1947年,在正则摄()动理论方面创建了以中心挠度wm为摄动参数作渐近展开的摄动解法,在国际力学界被称为“钱伟长方法”。1948年,在奇异摄动理论方面写出有关固定圆板的大挠()度问题的渐近解,称为“钱伟长方程”。解放后,潜心致力于科学理论和工程力学领域,成为我国近代应用数学与力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
(1)请在括号中为划线的汉字注音。
(2)文中横线上填人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A.无法企及表明代表
B.不能达到解释奠基人
C.无法企及解释奠基人
D.无法企及诠释奠基人
(3)文中有两处病句,请找出来并改正。
2.句子排序:依次填人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句子是()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如期而至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颁奖活动,让我们柔软的心底顿生暖意。是什么使他们的故事感人至深,为何他们能让神州大地潸然泪下?是因为他们舍生而忘死,__________;因为他们信诺而忠义_____________;因为他们朴素而高贵,____________;因为他们善良而坚强,__________;因为他们大爱而无疆,_____________。
①真诚得让人感动
②执著得让人感动
③崇高得让人感动
④纯粹得让人感动
⑤无私得让人感动
A.④⑤②③①
B.①③②④⑤
c.③①④②⑤
D.③②⑤④①
3.病句修改:下面每句均有语病,请进行修改。2010年8月19日,西安开往昆明的K165次旅客列车后5-17位车厢在石亭江大桥脱线。
A.1318名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接受严重威胁。危急时刻,K165次列车司机果断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列车停稳;
B.K165次列车乘务组临危不乱,迅速马上组织旅客有序撤离,在15分钟内把所有旅客安全转移,随后列车15、16号车厢坠入江中。此次事故中,旅客和铁路职工无一人伤亡,创造了抢险救援的奇迹。
C.铁道部授予西安铁路局西安客运段K165次列车第二乘务组“抗洪抢险勇救旅客英雄列车”。该列车团队荣获2010年度感动中国评选特等奖。
(1)A句修改意见:________
(2)B句修改意见:________
(3)C句修改意见:_________
4.诗文默写:根据具体语境或提示,写出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1)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用九十八年的人生,研究了一门他认为最重要的科学:爱国。“爱国”这一主题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名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谭良才、王茂华这一对英雄翁婿面对大火的无情,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们三入火海,舍生忘死,救出5个孩子,而他们却被严重烧伤。《鱼我所欲也》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正好体现了他们的生死观和高尚的抉择。
(3)刚到部队时,何祥美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他见缝插针看书学习,顺利拿到大专文凭。他克服重重困难,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经过艰苦的训练,终于练就了水上蛟龙、陆地猛虎、空中猎鹰的“三栖”特战硬功。何祥美的成功正好印证了李白《行路难》中的一句诗:“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新闻概括:给下面一则消息拟一个简洁的标题。(20字以内)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结束。评选结果2月14日晚在央视综合频道揭晓。获得感动中国荣誉的是:科学泰斗钱伟长,“舟曲之子”王伟,“草原曼巴”王万青,“英雄
翁婿”王茂华、谭良才,“雷锋传人”郭明义,“信
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最美”洗脚妹刘丽,
“三栖尖兵”何祥美,“玉树铁汉”才哇以及“警
界保尔”孙炎明。
感动中国特别奖授予了三个群体,他们
是:铁道部K165次列车乘务组;在海地地震中
遇难的八位维和英烈以及中国志愿者群体。
标题:_________________6.语言运用: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下面具体要求
回答。
刘丽,29岁,来自安徽颍上县的农村姑娘。
14岁就辍学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
费、贴补家用。2000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
家足浴城当“洗脚妹”,为了“生计”打拼的刘
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
了那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
的生活。其事迹在厦门广为流传,被誉为“中国
最美洗脚妹”。(1)请你给获得“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的刘丽
发一条短信,以示祝贺。(2)下面是网友在网络发的一条“围脖”(微博),请
你也来一条,发发自己的感慨吧。
微博示例:刘丽真是好样的,一个柔弱的
女子用善良的举动书写了美丽的人生!
我的微博:________________7.名著导读:阅读下面材料回答:
孙炎明,男,1962年10月出生,浙江省东
阳市看守所任监管民警。从警28年来,孙炎明
同志立足本职。恪尽职守。教育挽救了一大批
失足人员。2004年,他被查出患脑癌,6年来三
次做手术,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是他始终保持
积极向上的心态,与病魔抗争,并坚持战斗在
公安基层一线。他被誉为“警界保尔”。(1)“保尔”是______________(国籍)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_
作品《_______________》里的人物。(2)“保尔”也和孙炎明一样,多次与死神擦肩而
过。请你结合整部小说简要概括该人物四次跨
过死亡的经历,并概括从这些经历中你所感受
到的人物形象。8.综合性学习:九(4)班同学准备进行一次“感动
你我,感动中国”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
与进来。
【设计组】
围绕本次活动,请你设计一条主题语,要
求:简洁、富有感召力。
【留言组】
王茂华,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中学
教师。王茂华和其岳父谭良才得知火情之后,
奋不顾身地数次冲进火海,成功救出5名孩
子,而王茂华被严重烧伤,烧伤面积达98%,
经多方救治无效,于5月2日凌晨不幸去世,
年仅27岁。王茂华舍身救人的事迹感动全
国。该组的同学在“天堂纪念网”找到了祭奠
英雄的网页,请你深情留言,寄托哀思,表达
对英雄的崇敬。
【对话组】
该组的同学准备进行“走近郭明义”的模
拟对话活动,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和所给话
题,说说你的看法。
链接材料:郭明义,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
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
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
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工友们称他是“郭菩萨”
“活雷锋”。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
液的10倍多。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
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
180多名特困生,而他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
不到40平方米的斗室里。
话题: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雷锋传人”?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作文写作:感动你我,感动中国。感动中国的杰
出人物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不停地刷新着社会
的道德标尺,也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
华。感受“感动中国”人物的感动,把对他们的感
动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感动就会常在我们身
边。请你以“感动就在身边”为话题,写一篇600
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数学10.“言忠信,行笃敬”,作为“2010感动中国的信
义兄弟”中的哥哥孙水林遇难后,弟弟孙东林
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来
不及安慰年迈的父母,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
的手中,在这个故事中,提及的数“26万”用科
学记数法表示,下列正确的是(
)
A.2.6×103B.2.6×104
C.2.6×105D.2.6×10-411.“2010年感动中国”特别奖授予了中国志愿者,
可以看出,世博会,亚运会,盈江灾区都有他
们忙碌的身影,有一次,他们坐火车途径某站
时,看到该火车站的显示屏上,每隔5分钟显
示一次火车班次的信息,显示时间持续1分
钟,那么,其中一位志愿者说,某人到达该车
站时,显示屏上正好显示火车班次信息的概
率是一12.作为感动中国的神兵,何祥美以艰苦的训练
换来了“三栖尖兵”的美誉,如今某校九年级
(1)班的同学们也想借此机会练练眼力,决定
到正在开发的某旅游胜地——卧龙山风景区
进行测量此山高度(即BC的长)的实践活动,
如图1,卧龙山已经开发了一部分(即AD),
班主任将全体学生分成三部分,带好仪器,分
别在位于同一平面的山脚A处,山腰D处和山顶B处进行测量,结果如下:
①在A处的同学由于被树木遮挡,无法测出点D的仰角,只测出点B的仰角为45°,AD长为200米;
②在D处测得点B处仰角为60。测得点A的俯角为30°。
请根据以上信息求山高BC的长,
物理13.K165次列车发生事故后,15、16号车厢坠入江
中,在下沉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厢所受的浮力大于车厢自身的重力
B.车厢所受的浮力等于于车厢自身的重力
C.车厢所受的浮力小于车厢自身的重力
D.二者是一对平衡力14.西安——昆明的K165次旅客列车行驶在德
阳至广汉间石亭江大桥时,现场防护员立即
通知火车司机紧急停车。乘客会感觉到有一
股力将自己推向哪一方向(
)
A.后方 B.左侧 C.右侧 D.前方15.8月19日下午洪水致使石亭江大桥5、6号桥
墩倒塌,7号桥墩倾斜,造成K165次列车机后
5-17位车辆脱线,试分析列车在铁轨上能够
正常行驶,而一旦脱线无法行驶的原因正确
的是(
)
A.列车上没有改变方向装置,必须沿铁路行走
B.由于列车自重太大。在铁路上可以增大受
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C.在铁轨上行驶可以增大对火车车轮的摩
擦力
D.列车出现故障方便进行修理16.当火车进行行驶时,有些情况下虽然我们没
有看见火车,却能听见火车的汽笛声,这说明(
)
A.火车的行驶速度比声音传播速度慢
B.火车的行驶速度比声音传播速度快
C.火车的行驶速度等于声音传播速度
D.二者速度无法比较17.西安一昆明的K165次旅客列车行驶在德阳
至广汉间石亭江大桥时,现场防护员立即通
知火车司机紧急停车。在停车过程中,车轮和
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观后感作文 篇9
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观后感作文一
“这就是‘血战’,我们每一场球都不能输。不能想赢怕输,只能是想赢不怕输。”四年前的世界杯,进入夺冠的关键阶段,郎平曾这样给队员们鼓劲。四年后,这样的“血战”再次来临。激战正酣的女排世界杯上,中美两强再度相遇,这场被普遍视为“冠军争夺战”的焦点战役,最终以中国女排零封对手而告终。看比分,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犬牙交错,但女排姑娘力拼下的每一个球,都重若千钧。
“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在本届世界杯赢得开门红后,郎平的这句话一举冲上热搜,引得网友带泪转发。三连胜、五连胜、八连胜……女排姑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坚韧、拼搏、稳健,像一股雄奇的力量,叩响每个中国人的心扉。平心而论,这些年中国女排有过高光时刻,也遭遇过低谷困境,但只要站立赛场之上,这支队伍就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不一般的血性。在最要劲儿的时刻,呈现出最顽强的精神,这或许就是中国女排最动人之处。
竞技体育本来就不仅是身体、技巧的比拼,也必然会包含意志力的较量——有赛场上对胜利的强烈渴望,更有赛场外向着梦想默默的坚持。郎平说,“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的确,“女排精神”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靠日复一日的强化训练、一点一滴的艰辛付出凝铸出来的。有记者就观察到,女排队员在训练局很少能碰到其他运动队吃饭,因为来得最早、练得最久、结束最晚。就拿此次世界杯来说,女排姑娘刚到札幌就放下行李直奔训练场,郎平亲自上阵,用她的话说,“我一个快60岁的老太婆都还在拼,没有人好意思偷懒。”
女排是中国三大球中唯一夺得过世界大赛冠军的队伍。作为一种情结,女排精神承载着几代人的共同记忆。38年前的冬日,女排姑娘首次荣获世界冠军。咚咚的“铁榔头”,敲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战鼓,提振了中国人的精气神。这支光荣的队伍不仅是竞技舞台上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更成为无数中国人的励志榜样。“三连冠”“五连冠”,在那个国门刚刚打开、人民呼唤精神力量的时代,中国女排以她们无畏的拼搏攀上巅峰,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能行”。在那个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奋力追赶世界的时代,女排精神如同一面旗帜,让世人看到中国的集体主义、爱国精神、自强意志,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能创造怎样的奇迹。
输过赢过奋斗过,哭着笑着坚持着,近40年来,这支队伍用一次次的拼搏展现体育的本质。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一支球队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纵然今天的中国早已无需用更多金牌去证明自己的强大,但正因此,我们才更要去理解、去体悟、去唤起那贯穿于“女排精神”当中的强大力量。我们前进的每一步,都需要“一分一分去拼”,这是时代和国人对精神的渴望和呼唤。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梦想化作风帆,有了这股子精气神,梦想再大,未来再远,也终将抵达。(北京日报 张砥)
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观后感作文二
1986年,郎平退役了。顶着冠军的光环,郎平原本可以在体制内得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她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到北师大学习英语,之后又自费赴美留学。
1994年,正在香港带队打球的郎平接到了排协的电话,恩师袁伟民请她回国执教。当时的中国女排深陷低谷,不仅在世界大赛上颗粒无收,甚至在亚洲争冠中输给了泰国,渐渐沦为一支二流球队。
回国执教,不仅薪水不高,风险和压力都是巨大的,工作也特别辛苦,还要长期面对同丈夫、女儿两地分居之苦。郎平很犹豫,而最终让她下定决心的,是国家体委球类司司长的一句:“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
仅用一年多的时间,郎平就把中国女排从低谷中拖了上来,重回强队之列——1995年夺回亚洲锦标赛冠军,11月拿世界杯季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斩获银牌,郎平也获评“世界最佳教练员”。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病痛的折磨让“铁榔头”心力交瘁,四十岁的她身体已几近崩溃。1999年,郎平多番考虑后,辞去了中国女排的帅位。
十多年后,当女排再度出现危机,郎平再次选择了挺身而出。2013年,在排协的邀请下,她再度拿起中国女排的教鞭。她带训练、看录像、作分析,不但周末无休是常事,甚至还曾晕倒在训练场上。
仅花了两年时间,2015年世界杯,中国女排时隔11年重返世界之巅,一年后的里约奥运会又摘下金牌,如今又再度卫冕世界杯冠,成就中国女排“十冠王”伟业。
38年里,中国女排的高峰与低谷,郎平都曾亲历过,可以说“女排精神”正是由她而兴起,也由她来传承,“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观后感作文三
第5个世界杯冠军!第10个世界冠军!北京时间9月28日下午15点57分,中国女排3:0战胜塞尔维亚女排,提前一轮获得2019女排世界杯冠军,成为女排世界杯历史上唯一一个五冠王。中国女排让球迷折服,让中国沸腾。3:0横扫日本女排,干净利落;3:2逆转巴西女排,惊心动魄;3:0完胜美国女排,势如破竹。中国女排打出了勇气和自信,燃爆了中国,惊艳了世界。无论是对阵俄罗斯队之前“在开局就要努力压制住对手”,还是赢了日本队后“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又或是对阵巴西队陷入困境时的“从零开始,去冲”……“女排精神”不仅仅体现在敢于胜利,更是面对艰难险阻时敢于“亮剑”。中国人长久以来对“女排精神”津津乐道,很大程度上已经无关成绩,它是逆境下不言败的那股子精气神。上世纪80年代,中国物质匮乏,女排五连冠,激发了我们身处艰难却不甘落后的勇气和信心。即将上映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国》,生动展现了这个桥段。历经90年代成绩下滑,再到“两起两落”重夺奥运冠军,中国女排用顽强的意志证明了什么叫永不言弃,什么叫团结一心。“女排精神”逐步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激励着一代代人为国家争光、为人民建功。今天,中国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转变,步入了更为自信从容的发展阶段。“女排精神”依然在国人心中激荡,它是国家直面挑战、赢得更大胜利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女排姑娘们在赛场上团结拼搏、永不放弃的优异表现,既是民族自信的一部分,又为这种自信不断输入新动能,让更多人看到“中国人行!完全有能力达到甚至超过世界一流水平!”对于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来说,发展之路注定不会轻轻松松。继续发扬包括“女排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坚定自信、敢于胜利,顽强拼搏、永不言败,不惧任何风险挑战,战胜一切困难,才能以大国心态更加从容走向未来。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不仅是中国女排姑娘们的目标,更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这样的精神激荡,让我们不能不热泪盈眶。
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观后感作文四
说到中国女排,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女排精神”。
中国体育界最不缺的就是冠军,各种项目的世界冠军数不胜数,但冠军背后能够总结成精神的项目却不多。改革开放前,中国体育界有两面红旗:一个是中国登山队,另一个是中国乒乓球队。这两支队伍是当时中国体育界最优秀的团队,分别创造了“中国登山精神”和“乒乓精神”。而在改革开放后,“女排精神”叫得更响,更深入人心。
1981年,在日本举办的世界杯上,中国女排同样以七战全胜的战绩,先后战胜美国、日本等世界劲旅,首得世界冠军。从排球运动本身来讲,东方人能够拿到排球项目的世界冠军并非易事。排球是集体项目,又是“高人”项目,有它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必然不是一般的训练就能取得成就的,而是需要一种精神和动力的鼓舞和追求。中国女排队员在赛场拼搏的身影,让无数国人热血沸腾。
比赛结束第二天,时任全国妇联主席邓颖超在《体育报》上发表了题为《各行各业都来学习女排精神》的文章。文中写道:“各行各业人民群众都要学习中国女排精神,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扬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作风,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更快地将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此后,以袁伟民指导为教练核心的团队和老一代的女排姑娘们,在“五连冠”(1981—1986年)中凝聚缔造了“女排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
袁伟民受到了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启发,他认为陈景润在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依然攻克了这个数学谜题,靠的就是“迷”。于是,袁伟民将这股“迷”劲儿带入中国女排,要求队员们对排球也要极度专注和热爱。在训练时,他要求队员们拼尽全力,克服苦累和伤病等困难。在比赛中,他要求队员们极度专注,无论对手强弱都不能松懈。为了让队员记住比赛中的一个教训,袁伟民会在赛后把所有球员留下加练,一直练到很晚才离开。
【中国人物传记读后感】推荐阅读:
感动中国人物朱丽华观后感07-06
看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09-15
2010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10-06
2017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10-13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个人观后感20205-17
2021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07-29
感动中国度人物颁奖盛典晚会观后感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