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 》读书笔记

2024-07-18

《追风筝的人 》读书笔记(共12篇)

《追风筝的人 》读书笔记 篇1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大全

当善成为恶人为了减轻人们对其恶的量刑的工具时,善的存在无疑是受到了亵渎,此时的善只是成为或多活少扯下围观的看客们的愤怒的嘴角的挂钩罢了。下面是小编整理关于《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大全。欢迎大家阅读!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大全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之间的友情故事,作者并没有很华丽的文笔,他仅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细腻的勾勒了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当仆人哈桑——阿米尔最好的伙伴,被其他富家少爷围困在角落里施以暴力与侮辱时,阿米尔——哈桑最信任的朋友,却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视,直到泪流满面却仍不敢挺身帮助哈桑时,我听到了心碎的声音。可命运的指针并没有停止,阿米尔因为懦弱而极端害怕直至惭愧不已,无法面对哈桑。最后甚至栽赃他,让他永远离开了这个家。到后来阿米尔获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时,悔恨与伤痛纠结。当中年的阿米尔偶然得知哈桑的消息时,他却不顾危险,前往家乡阿富汗,开始了救赎。但时间是可怕的,因为它可以让一切都改变。终于回到家乡的阿米尔,目睹了家乡的变化,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同时也见到了儿时的老管家,见到了荒废的家,也得知了,哈桑的死讯。哈桑死了,阿米尔的救赎却没有停止,哈桑唯一的儿子索拉博落入了阿米尔儿时的宿敌手中,儿时的懦弱和愧疚缠绕着中年的阿米尔……

一场救赎再次开始。故事的最后,阿米尔救回了索拉博,可此时的索拉博却因精神上的伤痛至以完全失去感情,唯有说起风筝——那哈桑和阿米尔童年最喜爱的玩物时,才会不知觉的笑起来……书的后半段写得是主人公心灵的救赎。他费尽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风筝,重新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生活的大门终于又向他敞开了。阿米尔的结局,相比较而言,是幸福的。他终于明白了彼此的意义——以生命为代价。

作者用细腻平淡的笔触,为我们真实的还原了阿富汗喀布尔,娓娓道来一段人性的救赎。语言平实而力透纸背,感强烈真挚而不造作,仿佛一位老朋友向你诉说他曾经的故事。“为你,千千万万遍!”铭刻在心底的声音是永恒的忠诚誓言,哈桑坚定澄澈洞察一切的眼神从一个少年的眼中直达另一个少年的心扉二十多年来不停歇地煎熬拷问着懦弱的灵魂。亲情、友情,欢笑、背叛,汗水、血水,树荫倾泻的阳光,顺窗而下的雨水,最珍贵的感情,最鄙夷的沉默,独自咽下的泪水,难以置信的身世,执着奉献的生命,连同风筝和那张带着兔唇的圆脸在阿富汗这片被宗教信仰与真诚热情缠绕,被战火摧残的土地上交织成震撼人心又回味悠长的交响曲:“为你,千千万万遍”……

书中的情感不仅仅是亲情,不仅仅是友情,只要是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的人,都会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动,也会从中折射出自己曾经有过的心绪,比如伤害别人时的快意和犹疑;危机关头的懦弱无助;亲人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措;爱情乍到时的浮躁不安;失去亲人时的悲伤孤独;应该担当责任时的自私推诿,以及时常涌上心头的自责、自卑和赎罪的冲动……这样的情感没有任何的虚伪做作,是一个人在面临变化的那一刻来不及思索的真实反应,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最私密的扪胸自问。胡赛尼的笔犹如一把尖利的刻刀,将人性的真实刻画得近乎残酷,却又毫不哗众取宠。

也许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也许有些许苦涩与酸楚。但人生就是这样,犯错,错过,再用一生来挽回。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大全

纠结在书中的罪恶,善良,人性,兽性……盘缠纠结成一段故事,在这故事中,谎言和信任并流,憎恶和喜爱共存,熟悉和疏离同在。

这是一个赎罪的轮回,奉安拉之名,皈依内心善良的冲动,洗刷先前的罪恶,在拯救他人的过程拯救自我。

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一如当时读《一千零一夜》,这个国度创造了这么奇特的这么绚烂的文化,而它的子民却仍匍匐在不可见的安拉脚下得不到解放。我想安拉的旨意不应该是创造一个阶级社会,并奴化底层人民,使其愚昧,任人使唤而毫无怨言吧。

当然这只是我一个凡夫对安拉的妄想罢了,求安拉恕罪。

然而当哈桑卑躬屈膝地叫阿米尔少爷时,疏离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了。种族血统只是借口,文化程度只是借口,甚至人的品行也是借口,对优越感的渴望并不能笼统地说是人性的恶,可恰恰是这种渴望驱使了阿米尔犯下一个又一个“罪过”.那可以是阿米尔爸爸说的“偷窃”,也可以称为“自私”.如果说偷窃是种罪,人的一生,要偷窃多少次呢。人究其一生,是否可以洗清这种罪过。与别人的竞争,甚至正当竞争,或许不能称为偷窃,或许应该称为明抢。那么明抢,是否是一种罪呢。这自然是后话了。

到美国后的阿米尔,体会到优越感的缺失,有了别样的感受。谦卑的心才成了他前往阿富汗寻找索拉博的力量之源。这一次,新的优越感出现,所幸的是这种优越感具有不可撼动性。阿米尔是美国人,在那个自由开放的国度有稳定的居所和生活,帮助索拉博是他力所能及的事。而他和哈桑的往事所谓的愧疚以及血缘的情分,则成为他想要帮助索拉博的理由。

阿富汗受难的孩子成千上万,可索拉博只有一个。

阿米尔能否得到宽恕和原谅,没人可以决定,正如没人决定是否可以宽恕当年阿米尔的父亲对他的欺骗。这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觉,你愿意宽恕愿意原谅了,任何理由都可以找得到的。

阿米尔说得对:“但我认为,我不在乎别人的过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自己也有过去。我全都知道,但悔恨莫及。”

没有人能够站在纯粹道德的角度去评价别人,因为人也有其卑贱的一面。因此“我凭什么指责别人的过去”.所以作者才会借拉辛汗说“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我们只能这样,一旦人性的“恶”犯下了罪过,人应该只有去行善才能救赎。()这样的救赎其实还是为了自己的解脱。而为了自身的解脱,这,算是“自私”吗。“自私”,是否也是一种“恶”呢。

如此说来,“罪”是否皆是可原谅可饶恕的呢。安拉的惩罚,奉安拉之名的人的惩罚,又有何存在逻辑呢。倘若一个人故意犯“罪”,再来行善,是否也可得到原谅呢。罪和善的度,是有衡量标准的吗?罪和善的区别,是谁定的价值准则呢。

旁置这样的问题,我所着眼的,还有社会的善和恶。不予人以自由,不予人以公平,尽管这自由和公平的具体定义仍需商榷,这社会不会是一个善的社会。哪怕阿米尔是一个无比善良的人,当他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少爷”的称呼时,那也是一种恶。一个纵容等级存在的社会,一个宣扬优越感的社会,它的恶,不是多少人的善可以洗刷的。

或许说,在这样的语境里,善恶有了小大之别,然而这不是大小的问题,当一个社会都在行一种恶,有知觉地或无知觉地,其中的个人的善,只能是逆流激起的浪花。璀璨夺目感人却也无力改变现状。

作者赋予了哈桑和索拉博以超高的弹弓技巧,其实只是予以弱者以丝毫的力量,偶尔这种力量还能在博弈中起制衡作用。使得弱者不至于太弱,强者不至于太强。作者也赋予了阿米尔前往阿富汗一路的“好运”,虽过程艰难曲折却也了却一番心愿。然而这只是小说,无数的不会弹弓的索拉博没有人去拯救他们,无数的去“拯救”索拉博的阿米尔们倒在了通往“成为好人的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不只是贫富差距这么简单的经济术语就可表达的了。欺凌的合理化和合法化,救赎的程序化和格式化也日渐为人接受。最简单的例子,一个奸商做慈善,饶恕之?严惩之?或是所谓的科学对待之?

当善成为恶人为了减轻人们对其恶的量刑的工具时,善的存在无疑是受到了亵渎,此时的善只是成为或多活少扯下围观的看客们的愤怒的嘴角的挂钩罢了。

容忍恶的存在,其实也是一种恶,不是么。

阿富汗太远,塔利班也太远,可是我们的身边。所谓的“转型期”的中国,草菅人命恃强凌弱并不少见,少见的只是如阿塞夫那般用石头扔人的粗鲁罢了。更“合法”地杀人,更“合理”地杀人,用制度杀人,用生活压力杀人,用舆论杀人……而看客们冷漠地围观,愤怒者喷点口水,同情者讲点好话,卑鄙者推波助澜……难道,这不是一种整个社会都在行的恶么。

至少阿米尔的父亲是令人肃然可敬的,他用行动踏碎一地的空话。他明知自身也有恶,于是他不信安拉,因为安拉给不了善。于是他去行善,某种程度上他也成了安拉的使者,反思自己的恶,阻止自己作恶,努力行善。

但他逃不了那时那地的藩篱,他处在社会的上层,他用优越感去帮人,他默认了不平等及其他的存在。

事实上,当我们谈论起一些抽象的事物时,比如善恶,它们的定义永远值得商榷。于是我们总是有种无力感,这种无力感驱使人们放弃思考。但人们心里的困惑依然需要解答,于是转而投向了某种肤浅的甚至似是而非的理念的怀抱。

有时候,人们可以忘记社会,讨厌“大我”(乃至完全反对宏大叙事),活在一套扭曲奇怪的社会逻辑里,只在乎自己的一切,行不知所谓的救赎。受此书感动的读者或者会选择更加珍惜自己的朋友,然而他们是否会把素昧平生的人也视为朋友呢。

是否只有当他们的生命中出现了“索拉博”,他们才会去到“阿富汗”.追求人类解放并不是一张口头支票,追求普世价值和追求人类解放并不相悖,甚至有一致之处。总是着眼于自己的人们永远追不到人类幸福的风筝,而他们自己也犹如一如可怜的风筝,被许多的力量操控,以猎杀别人求生存为存在的目的。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可以感人,也可以骗人。而在有的人心中,这个“你”,并不完全是指人,它更是为推动整个社会行善,追求人类的进步,保障人的基本权益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向社会的一切黑暗宣战的骨气的代称。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大全

“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我追”

合上书本,我耳畔还清晰回响着“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背后隐藏的爱恨纠葛,心灵羁绊,一丝一缕又细细密密地缠上心头。回想整个故事,并没有让我时时刻刻心潮澎湃,却在我心灵的深处激起阵阵涟漪。这人性的丑与美在我体内引起深深的共鸣。

有时我甚至会想如果我是阿米尔,我会怎么做呢?在那一条阴暗的胡同里,看见那堆碎砖块上面哈桑的棕黄色灯芯绒裤;看见哈桑那任人宰割的眼神。我真的会不顾一切地冲上去,为哈桑挺身而出,而被阿塞弗折磨、伤害与嘲弄,接受一切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后果吗?可是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那个时代有一道横在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鸿沟:哈桑——一个哈扎拉人。所以我理解阿米尔,理解是这个时代逼他作出的决择。也正因为这个导火索,故事情节发展,让阿米尔走上自我救赎的道路,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作为读者我不想去责怪阿米尔,可也不想去赞美哈桑。哈桑固然忠诚、固然善良,他的行为固然让人感动,可是他骨子里那种根深蒂固的奴性却无法改变。当哈桑被阿米尔欺骗,他同时忍了;当哈桑被阿米尔凌辱,他也忍了;当哈桑被阿米尔愿望,他更忍了,甚至还承认了。这一幕幕让人心痛的场景接二连三的上演,让哈桑作出这一切的是他与阿米尔的浓浓友情,更是他奴性的不二证明。为何他不反击?为何他不解释?是因为他早已打心底认定他是一个哈杂拉人,只是一个再卑微不过的仆人而已。追其根本,罪魁祸首还是那个时代。而阿米尔和哈桑只不过是那个时代的悲剧罢了。

这个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就像是佛教的轮回。曾经是哈桑为了阿米尔千千万万遍,如今阿米尔为了索拉博——哈桑的儿子千千万万遍。他会为索拉博追逐天上的风筝,由一个放风筝的人变成了一个追风筝的人。至此文章题目的含义就展现在我们眼前:这风筝即是人性的光辉。阿米尔完成了轮回也完成了自我救赎。不然他会背负着自责的苦难,随着时光的流逝日渐沉重,直至他生命的终结。

是爱与自责让阿米尔人性的光辉觉醒,让《追风筝的人》有了一个“圆满”的大结局。但我心中却升起一丝淡淡的惆怅:因为哈桑死了,看不到阿米尔的成长与救赎。那么阿米尔的救赎是不是太晚了呢?看不见哈桑与阿米尔冰释前嫌,兄弟相认的感人场景,小说的结局是不是还不够圆满,还是作者故意这样安排,让小说更有发人深省的深意、更加悲伤吗?我想了很久终于明白了:其实阿米尔的救赎并不晚,至少对那个时代并不晚,以他在忍受别人异样目光下抚养索拉博为结局,即代表了人性的觉醒,更加是这个时代黑幕上一道亮眼的曙光。而文末的“我追!!”更代表了作者心中的希望与期待。记得书前曾写着“献给所有阿富汗的孩子。”我知道阿富汗还有很多孩子没有童年。

也许更是为了他们而千千万万遍吧。

《追风筝的人 》读书笔记 篇2

关键词:《童年》,《追风筝的人》,读书交流会

2013年5月, 我在所执教的初一班级, 举行了一场《童年》读书交流会。从读书会现场的效果来看, 暴露的问题颇多, 可以说那是一次“失败的阅读和交流”。在半年后, 我在同一班级我举行了《追风筝的人》读书交流会, 却取得不错的效果。会后学生说, “这场读书会更有意思、更有收获, 我们参与其中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变化。”这两场效果截然不同的读书交流会引发了我的思考, 要举办一次成功的读书交流活动, 需要在阅读、准备、整合、现场等各个环节合理安排, 细致落实。以下我将从四个方面谈谈我从两次读书会的对比中总结的经验。

一.阅读阶段:布置任务, 跟踪落实

这两次读书会的前期阅读阶段, 都是采用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 但在具体要求上有较大不同。两本书都是长篇小说, 需要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来阅读, 这就要求在阅读前必须有明确的要求。《童年》的阅读任务相对轻松, 除了每周检查精彩语段的摘抄和批注之外, 没有布置任何具体的任务和进一步的跟踪。而《追风筝的人》我在学生暑期阅读不理想的情况下, 总结了 《童年》阅读时存在的问题, 开学后继续给学生时间加强阅读。并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阅读要求和跟进措施。规定在第4周时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任务, 每周一检查摘抄情况:

1.第一周:每位同学在阅读过程中留心小说情节, 概括小说中最打动自己的一段情节。并且边阅读边出题, 每人至少拟出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各一题, 并给出具体的答案出处。

2.第二周:布置具体的摘抄任务, 要求学生摘抄和批注人物描写的精彩片段;

3.第三周:根据小说中的6个人物 (阿米尔、哈桑、索拉博、拉辛汗、阿米尔的爸爸、阿里) 进行分组, 各小组集中研究一个人物, 摘抄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 并尾批人物的性格分析;

4.读完整本书后, 每人完成一篇读后感, 谈谈自己的收获和对“风筝”的理解。

这样安排的原因在于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长篇小说, 抓住小说的人物和情节是阅读的关键。四周的阅读任务从情节入手, 再了解情节的前提下关注人物, 最后探讨小说的主题, 采用由浅入深的思路, 让学生一步步走进小说。

二. 读书会前期准备:科学分组, 分派任务

《童年》读书会的前期准备时间较短, 学生自由分组之后各自进行资料汇总和整合, 最后完成PPT的制作。在准备过程中, 我基本没有对读书会的汇报内容和形式作指导。因此导致分组不均衡、准备不充分、内容单调等多种问题。总结以上教训, 《追风筝的人》采取阅读和读书会前期准备同时进行。首先, 我按照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分组, 尽量协调各小组的实力, 让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能通过“优带弱”的形式得到参与和锻炼。其次, 各小组每周完成相应内容的整理和PPT制作, 分成人物篇、情节篇、主题篇, 这也与阅读阶段的每周要求相对应, 让各小组的展示内容不断深入和完善。最后, 发挥各小组的自主性, 加入各自的创意和特色。这样一来, 读书会的准备工作进行的充分有序, 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

准备过程主要分成以下几个环节:

1.第一周:各小组从小组成员所出的情节题中选出优秀的题目, 编入课件。并加入一些创意环节, 自由发挥各小组的特色特长———情节篇。 (例如知识抢答、配音表演、小剧场表演等)

2.第二、三周:按照人物所分的小组即为书会展示小组, 制作PPT的第一部分———人物篇。 (人物篇:精彩摘抄+批注;人物性格分析汇总)

3.第四周:各小组共同制作PPT的第二部分———主题篇。 (包括对风筝含义的理解以及优秀读后感分享)

三.读书会整合:资料汇总, 分工展示

两次读书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此, 《童年》读书会举办之前没有进行任何整合和安排, 由各小组按抽签顺序上台展示, 内容有很多是重复的, 台上学生展示时, 台下的学生表现不积极, 甚至有部分同学开始走神、讲小话。而《追风筝的人》读书会在举办之前, 我将各小组的PPT收集并且进一步汇总, 进行整合和编排:

1.各小组上交完整的PPT, 老师将各小组的PPT进行整合, 删掉重复的部分 (例如内容简介、作者介绍等) , 将整体内容划分为导入、情节、人物、主题四个环节, 每个小组分工合作, 上台展示;

2.确定内容后, 指导各小组组长调整PPT中的格式、字体、背景等问题, 布置读书会现场展示环节的分工任务和注意事项, 如PPT的翻页要跟上发言人的步伐, 熟悉各部分的展示顺序, 各小组要互相配合等。

3.活动环节 (配音、表演等) 的准备工作要进一步跟进, 督促学生充分准备, 提前彩排, 通过老师验收。

4.确定读书会主持人和各小组发言人, 进行展示内容的最后敲定, 各发言人要熟悉发言内容。

四.读书会现场:适时穿插, 引导思维

《童年》读书交流会现场, 由各组依次上台展示, 老师不参与、不点评, 只在最后做点评和小结, 评出2个优秀小组。因此在读书会结束之后, 表现较好的小组无法得到最大的鼓励, 较弱的小组也没有得到真正的指导和帮助。在《追风筝的人》读书会现场交流的流程也较为清晰, 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环节:

1.课前5分钟:播放《追风筝的人》 电影精彩片段 (“风筝大赛夺冠”) , 将学生们拉回到小说情景之中;

2.主持人导入, 介绍小说的基本情况、书评和作者。

3.重温情节: (1) 大家自由说说最打动自己的一段情节。 (2) 配音表演。 (3) 经典情节表演。 (4) 知识抢答。 (在前三个环节中, 老师适时穿插, 解释重点情节在小说中的意义, 分析人物的特征。)

4.走近人物:分享优秀的人物评价。 (1) 阿米尔。 (2) 哈桑。 (3) 阿米尔的爸爸。 (4) 同学自由交流对其他人物的认识。

5.分析主题:解读风筝的含义。 (这一环节主要由老师带领学生理情节———探含义———谈主题) ;

附课堂实录片段:

师:刚才李唐小组和我们分享他们对于“风筝”的理解, 现在我们一起再来分析小说中的“风筝”象征着什么?请同学翻到小说第359页, 齐读小说的结尾部分。

生:齐读结尾段落。

师:同学们, 这段结尾中出现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我追”。

师:对的, 究竟“我追”的是什么呢?同学们来说说看, 小说中的阿米尔追求的是什么?

生1:我认为阿米尔追求的是诚实和善良, 因为他曾经见哈桑被欺负而不救, 还曾经说谎冤枉哈桑。阿米尔在开始是不诚实, 甚至不善良的。

师:这个角度很不错, 阿米尔一直在尝试弥补过错, 也是在追求这些美好的品质, 如正直、真诚、善良、勇敢等。 (板书“正直与善良”) 还有吗? (生沉默, 思路没有打开) 大家小时候在放风筝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生:很开心, 无忧无虑。

师:对的, 所以放风筝这个活动本身就是一段美好的童年回忆, 那么阿米尔“追求”的是什么?

生2:童年的快乐, 童年美好的回忆。

师:很好, 所以“我追”的第二层含义就是童真、快乐。 (板书“童真与快乐”) 大家的思路打开了, 再来说说阿米尔还“追求”什么?

生3:我认为阿米尔在小说中一直努力想要得到父亲的爱和关注。

师:一直想要得到父亲的爱, 也就是在追求亲情。那除了父亲, 阿米尔还非常在意谁呢?

生:哈桑。

师:所以这是在追求什么呢?

生:友情。

生4:到小说的最后, 才知道这也是一种亲情。

师:这位同学思考很全面, 不错。所以总结来说, “我追”还有一层含义, 就是在追求亲情和友情。 (板书“亲情与友情”) 大家继续来分享。

生5:我觉得小说有一个很重要的情节就是阿米尔回来救索拉博, 他其实是想要赎罪。所以我认为“我追”的含义中也有赎罪。

师:思考得很深入, 没错, “忏悔和赎罪”的确是小说中的重要主题。其实忏悔和赎罪的除了阿米尔, 还有谁呢?

生:阿米尔的父亲。

师:对, 阿米尔的父亲也曾做出对不起阿里的事, 他的深切自责带来了善行。例如他施舍穷人, 建恤孤院, 把钱给有需要的朋友。罪行导致善行, 这也是真正的获救。我们知道小说中的国家阿富汗主要信奉的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信安拉和后世, 他们相信行善的人入天堂, 行恶的人入地狱。因此他们的基本功课就是每日五次礼拜, 自我反省, 避免犯罪。我们从这个角度来深入思考, 小说中的救赎和自省也是符合伊斯兰教义的。 (板书“忏悔与赎罪”)

师:我们总结一下发现, “风筝”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

6.交流收获:大家自由发言谈谈自己读完这本书后的收获;

7.老师点评和小结。

《追风筝的人》读书交流会中很大的特色在于不仅仅是学生间的交流, 还有老师和学生间的交流探讨。我在读书会的各个环节适时引导。解释重点情节在小说中的意义, 例如: (1) 配音表演“追风筝的行家”后, 抓住小说中的关键句“为你, 千千万万遍”, 分析哈桑对阿米尔的用心之深, 这也一次次打动了我们。 (2) 表演“阿米尔救回索拉博”片段后, 抓住台词“什么事这样好笑”引出阿米尔期待弥补的心理。此外, 分析分享对人物的看法, 带领学生解读风筝的含义等。适时的穿插和点评可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的解读作品中的重点难点, 拓宽他们的理解范围, 加深对于作品的理解深度, 把学生的思想再向前推进一步。

正是因为两次读书交流活动在以上四个环节操作上的巨大差异, 读书会最后的效果也就有很大不同。《童年》读书会小组上台展示的表现差距较大, 部分小组准备的内容有重复和雷同, 缺乏对作品的深入解读和小组特色。同学们间的交流互动太少, 参与性不高。学生们读书不细致、不认真的现象在读书会中充分暴露。《追风筝的人》读书活动则从自主阅读到读书会准备, 再到读书会的现场, 大部分同学都能充分参与, 积极互动。其次, 通过交流会中的知识抢答环节, 检验出学生的阅读较扎实、较细致。此外, 老师的适时总结和解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的主题, 并且引导学生能够更深入的思考。

《追风筝的人 》读书笔记 篇3

关键词:《童年》 《追风筝的人》 读书交流会

2013年5月,我在所执教的初一班级,举行了一场《童年》读书交流会。从读书会现场的效果来看,暴露的问题颇多,可以说那是一次“失败的阅读和交流”。在半年后,我在同一班级我举行了《追风筝的人》读书交流会,却取得不错的效果。会后学生说,“这场读书会更有意思、更有收获,我们参与其中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变化。”这两场效果截然不同的读书交流会引发了我的思考,要举办一次成功的读书交流活动,需要在阅读、准备、整合、现场等各个环节合理安排,细致落实。以下我将从四个方面谈谈我从两次读书会的对比中总结的经验。

一.阅读阶段:布置任务,跟踪落实

这两次读书会的前期阅读阶段,都是采用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但在具体要求上有较大不同。两本书都是长篇小说,需要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来阅读,这就要求在阅读前必须有明确的要求。《童年》的阅读任务相对轻松,除了每周检查精彩语段的摘抄和批注之外,没有布置任何具体的任务和进一步的跟踪。而《追风筝的人》我在学生暑期阅读不理想的情况下,总结了《童年》阅读时存在的问题,开学后继续给学生时间加强阅读。并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阅读要求和跟进措施。规定在第4周时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任务,每周一检查摘抄情况:

1.第一周:每位同学在阅读过程中留心小说情节,概括小说中最打动自己的一段情节。并且边阅读边出题,每人至少拟出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各一题,并给出具体的答案出处。

2.第二周:布置具体的摘抄任务,要求学生摘抄和批注人物描写的精彩片段;

3.第三周:根据小说中的6个人物(阿米尔、哈桑、索拉博、拉辛汗、阿米尔的爸爸、阿里)进行分组,各小组集中研究一个人物,摘抄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并尾批人物的性格分析;

4.读完整本书后,每人完成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对“风筝”的理解。

这样安排的原因在于《追风筝的人》是一部长篇小说,抓住小说的人物和情节是阅读的关键。四周的阅读任务从情节入手,再了解情节的前提下关注人物,最后探讨小说的主题,采用由浅入深的思路,让学生一步步走进小说。

二.读书会前期准备:科学分组,分派任务

《童年》读书会的前期准备时间较短,学生自由分组之后各自进行资料汇总和整合,最后完成PPT的制作。在准备过程中,我基本没有对读书会的汇报内容和形式作指导。因此导致分组不均衡、准备不充分、内容单调等多种问题。总结以上教训,《追风筝的人》采取阅读和读书会前期准备同时进行。首先,我按照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分组,尽量协调各小组的实力,让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能通过“优带弱”的形式得到参与和锻炼。其次,各小组每周完成相应内容的整理和PPT制作,分成人物篇、情节篇、主题篇,这也与阅读阶段的每周要求相对应,让各小组的展示内容不断深入和完善。最后,发挥各小组的自主性,加入各自的创意和特色。这样一来,读书会的准备工作进行的充分有序,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

准备过程主要分成以下几个环节:

1.第一周:各小组从小组成员所出的情节题中选出优秀的题目,编入课件。并加入一些创意环节,自由发挥各小组的特色特长——情节篇。(例如知识抢答、配音表演、小剧场表演等)

2.第二、三周:按照人物所分的小组即为书会展示小组,制作PPT的第一部分——人物篇。(人物篇:精彩摘抄+批注;人物性格分析汇总)

3.第四周:各小组共同制作PPT的第二部分——主题篇。(包括对风筝含义的理解以及优秀读后感分享)

三.读书会整合:资料汇总,分工展示

两次读书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此,《童年》读书会举办之前没有进行任何整合和安排,由各小组按抽签顺序上台展示,内容有很多是重复的,台上学生展示时,台下的学生表现不积极,甚至有部分同学开始走神、讲小话。而《追风筝的人》读书会在举办之前,我将各小组的PPT收集并且进一步汇总,进行整合和编排:

1.各小组上交完整的PPT,老师将各小组的PPT进行整合,删掉重复的部分(例如内容简介、作者介绍等),将整体内容划分为导入、情节、人物、主题四个环节,每个小组分工合作,上台展示;

2.确定内容后,指导各小组组长调整PPT中的格式、字体、背景等问题,布置读书会现场展示环节的分工任务和注意事项,如PPT的翻页要跟上发言人的步伐,熟悉各部分的展示顺序,各小组要互相配合等。

3.活动环节(配音、表演等)的准备工作要进一步跟进,督促学生充分准备,提前彩排,通過老师验收。

4.确定读书会主持人和各小组发言人,进行展示内容的最后敲定,各发言人要熟悉发言内容。

四.读书会现场:适时穿插,引导思维

《童年》读书交流会现场,由各组依次上台展示,老师不参与、不点评,只在最后做点评和小结,评出2个优秀小组。因此在读书会结束之后,表现较好的小组无法得到最大的鼓励,较弱的小组也没有得到真正的指导和帮助。在《追风筝的人》读书会现场交流的流程也较为清晰,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环节:

1.课前5分钟:播放《追风筝的人》电影精彩片段(“风筝大赛夺冠”),将学生们拉回到小说情景之中;

2.主持人导入,介绍小说的基本情况、书评和作者。

3.重温情节:①大家自由说说最打动自己的一段情节。②配音表演。③经典情节表演。④知识抢答。(在前三个环节中,老师适时穿插,解释重点情节在小说中的意义,分析人物的特征。)

4.走近人物:分享优秀的人物评价。①阿米尔。②哈桑。③阿米尔的爸爸。④同学自由交流对其他人物的认识。

5.分析主题:解读风筝的含义。(这一环节主要由老师带领学生理情节——探含义——谈主题);

附课堂实录片段:

师:刚才李唐小组和我们分享他们对于“风筝”的理解,现在我们一起再来分析小说中的“风筝”象征着什么?请同学翻到小说第359页,齐读小说的结尾部分。

生:齐读结尾段落。

师:同学们,这段结尾中出现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我追”。

师:对的,究竟“我追”的是什么呢?同学们来说说看,小说中的阿米尔追求的是什么?

生1:我认为阿米尔追求的是诚实和善良,因为他曾经见哈桑被欺负而不救,还曾经说谎冤枉哈桑。阿米尔在开始是不诚实,甚至不善良的。

师:这个角度很不错,阿米尔一直在尝试弥补过错,也是在追求这些美好的品质,如正直、真诚、善良、勇敢等。(板书“正直与善良”)还有吗?(生沉默,思路没有打开)大家小时候在放风筝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生:很开心,无忧无虑。

师:对的,所以放风筝这个活动本身就是一段美好的童年回忆,那么阿米尔“追求”的是什么?

生2:童年的快乐,童年美好的回忆。

师:很好,所以“我追”的第二层含义就是童真、快乐。(板书“童真与快乐”)大家的思路打开了,再来说说阿米尔还“追求”什么?

生3:我认为阿米尔在小说中一直努力想要得到父亲的爱和关注。

师:一直想要得到父亲的爱,也就是在追求亲情。那除了父亲,阿米尔还非常在意谁呢?

生:哈桑。

师:所以这是在追求什么呢?

生:友情。

生4:到小说的最后,才知道这也是一种亲情。

师:这位同学思考很全面,不错。所以总结来说,“我追”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在追求亲情和友情。(板书“亲情与友情”)大家继续来分享。

生5:我觉得小说有一个很重要的情节就是阿米尔回来救索拉博,他其实是想要赎罪。所以我认为“我追”的含义中也有赎罪。

师:思考得很深入,没错,“忏悔和赎罪”的确是小说中的重要主题。其实忏悔和赎罪的除了阿米尔,还有谁呢?

生:阿米尔的父亲。

师:对,阿米尔的父亲也曾做出对不起阿里的事,他的深切自责带来了善行。例如他施舍穷人,建恤孤院,把钱给有需要的朋友。罪行导致善行,这也是真正的获救。我们知道小说中的国家阿富汗主要信奉的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信安拉和后世,他们相信行善的人入天堂,行恶的人入地狱。因此他们的基本功课就是每日五次礼拜,自我反省,避免犯罪。我们从这个角度来深入思考,小说中的救赎和自省也是符合伊斯兰教义的。(板书“忏悔与赎罪”)

师:我们总结一下发现,“风筝”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

6.交流收获:大家自由发言谈谈自己读完这本书后的收获;

7.老师点评和小结。

《追风筝的人》读书交流会中很大的特色在于不仅仅是学生间的交流,还有老师和学生间的交流探讨。我在读书会的各个环节适时引导。解释重点情节在小说中的意义,例如:(1)配音表演“追风筝的行家”后,抓住小说中的关键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分析哈桑对阿米尔的用心之深,这也一次次打动了我们。(2)表演“阿米尔救回索拉博”片段后,抓住台词“什么事这样好笑”引出阿米尔期待弥补的心理。此外,分析分享对人物的看法,带领学生解读风筝的含义等。适时的穿插和点评可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的解读作品中的重点难点,拓宽他们的理解范围,加深对于作品的理解深度,把学生的思想再向前推进一步。

正是因为两次读书交流活动在以上四个环节操作上的巨大差异,读书会最后的效果也就有很大不同。《童年》读书会小组上台展示的表现差距较大,部分小组准备的内容有重复和雷同,缺乏对作品的深入解读和小组特色。同学们间的交流互动太少,参与性不高。学生们读书不细致、不认真的现象在读书会中充分暴露。《追风筝的人》读书活动则从自主阅读到读书会准备,再到读书会的现场,大部分同学都能充分参与,积极互动。其次,通过交流会中的知识抢答环节,检验出学生的阅读较扎实、较细致。此外,老师的适时总结和解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的主题,并且引导学生能够更深入的思考。

前台湾小学语文教育学会会长赵镜中先生认为,班级读书会的目的有三:其一,让学生真刀真枪地去阅读;其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其三, 提供学生合作的机会,而非听讲,让学生享受阅读。我想一次成功的读书交流活动能真正实现这三个目的。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篇4

整篇小说都是以一种压抑的感觉写的,写出了战争对人类的危害,写出了“我”对哈桑的愧疚。文章多次描写出了战火纷飞的场景,更描写出了阿富汗当时的社会被战争变成了一个强烈的等级分化的城市。而作者构思出来的人格象征着阿富汗的社会现实。

阿塞夫,一个纯粹的坏人,靠着他爸爸的权力,在当时的社会下做了许多坏事。他是作者构造出来的人性恶的代表,不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只是用所谓的权力禀赋,做出一些令人厌恶的事情。

而哈桑则是纯洁而朴实的。他一心只为帮助阿米尔,心甘情愿做阿米尔的仆人。就算小时候经历过许多正常小孩所无法接受的东西,并因阿米尔自身的懦弱而一次次被无情地抛弃。他和阿米尔的父亲有些相似,正义而又忠实。虽然阿米尔的父亲因为一些事情而变得不再完美,但他永远帮助着弱小,并重视友情。

这篇小说写的有些过于悲惨。人世间的这种事情,我认为也不占多数。但小说写出来了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在生活的道路中,不管之前经历了什么,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灵魂,而不是被胆怯与懦弱束缚住,否则后悔痛苦的还是自己。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篇5

风筝是自由,理想的象征,

虽然风筝被命运的细线束缚着,但是它从来就没有放弃过梦想。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它依旧勇敢的站起来朝着自己的理想努力。风来了,雨来了,依旧没有动摇它追求理想的心,它知道如果不拥抱理想它将失去所有。现实是残酷的,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没有拥抱理想,那么这个人将一无所有。虽然风筝没有鸟儿的振翅,但是它有比钢铁更坚硬的意志,在一次又有次的狂风暴雨中越站越勇。

风筝有和石灰一般的志气,它将用它的`智慧,坚强,勇敢,认真去拥抱自由,拥抱理想。

就算最后风筝短了线,它也不后悔自己的所追求的理想与自由。天使被风筝感动了,于是在每个雨后,都会有只风筝在彩虹间飞舞,风筝成功了,但是它仍然努力着,为自己的下一目标奋斗着,

她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远离病痛,拥抱健康和幸福。

我就是那只风筝,希望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让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拥抱健康和幸福。

后记:我的理想?我想不用我说看的人就已经知道了。这篇励志文不仅仅是在鼓励自己时时刻刻要明记理想,在失败面前决不放弃,也想鼓励看的人要为自己的目标努力。无论现在你身处的学校环境与否,最终决定你是否成功的是你自己是否真的要学,是否真的为理想而努力,并不是学校。

《追风筝的人》的读书笔记 篇6

本书的主人公阿米尔是一个渴望父爱且内心较为封闭的一个人,对于从小与自己一起长大的仆人儿子哈桑保持着亲密的友谊却怎么也不远承受哈桑是自己的朋友,尤其是当哈桑也在享受着阿米尔父亲的爱时,阿米尔对哈桑的感情产生了动摇,甚至在一次放风筝比赛后,阿米尔背叛了哈桑,最后还涉及逼走了哈桑。而在以后的一次次生活磨砺中,阿米尔开始面对自己的内心,并且对自己的过去产生了一场救赎之旅,当他面对一场隐瞒了十几年的真相后,他也纠结过,迷茫过。但最后他鼓起了勇气去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而并非如前一样地逃避,这或许就是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吧!正如我们自己在经历这般成长过程后的点点滴滴与辛酸苦楚。

可能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个如哈桑般的让我们不敢去碰触的人,他可能就是我们曾伤害过的人,可能是我们牵挂的人,又可能是应该珍惜却又错过的人,只是我们不敢如书中的阿米尔一般去面对他,去真正地解决心中的哪一个疙瘩,那份伤痛。当看完这本书后,我们都应该知道没有什么放不下,没有什么解决不了。只是因为我们缺乏勇气去面对这破碎了一地的过往,慢慢捡起碎片吧!你可看到那碎片上的影子才是你最初的模样。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篇7

胡赛尼独具匠心地为这一切做出了细腻而又真挚的诠释。在《追风筝的人》里, 我看到的是一个甘愿为朋友忍辱负重、默默付出、不求丝毫的哈桑;一个为求自利、百般逃避、惘故情义、最后为赎罪而真诚弥补过错的阿米尔;一个爱子深切却又苛责求全、处变不惊的真汉子阿米尔的爸爸;一个忠心耿耿、安守本分的老仆人阿里;一个被命运捉弄、无从解脱的可怜孩子索拉博……这一个个鲜明的人物, 真实而又立体地叙说这在世界某一个角落上发生的一连串跌宕起伏又真切逼真的故事。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 在一场风筝比赛后, 哈桑不幸被暴, 令阿米尔深感自责与痛苦, 却又逼走了哈桑。成年后的阿米尔为了赎罪, 做了他二十年前就该做的事……相信看过《追风筝的人》的读者都会被其精彩的故事情节以及细腻的笔法所吸引。其中, 我觉得阿米尔与哈桑之间的关系是最耐人寻味的。

如果说阿米尔是毒蛇, 那么哈桑就是那纯情的羔羊;

如果说阿米尔是湖底的鬼怪, 那么哈桑就是那安于天命的嬉水者;

如果说阿米尔是撒谎蛋、是骗子、是小偷, 那么哈是就是那糊涂蛋、是傻子、是叛徒。

但我又不禁想问, 难道阿米尔就不可能是一改骜性的美猴王吗?难道他就不可能是被救赎后的肖申克吗?

阿米尔与哈桑, 到底谁对谁错?又是谁亏欠了谁?他们之间是主仆关系吗?还是朋友关系呢?还是有更多的玄机在其中?

如果说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 那我也可以说, 每个人看到的阿米尔与哈桑都是不同的。如果说《哈姆雷特》离我们太遥远或过于戏剧性的话, 那《追风筝的人》正是因为其情节和感情的真实性, 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阿米尔与哈桑错中复杂的关系。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但随着阿米尔与哈桑的成长, 我们可以探讨的是友情中的奉献与救赎。

放风筝的人——阿米尔

哈桑, 你到底是我的谁?

我们说少年的阿米尔是一个自私自利的, 一个只懂无限量地利用哈桑对他的忠诚做出对自己有利的事、一个只会索求, 不懂付出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如果我问:哈桑对阿米尔来说, 是仆人?是玩偶?还是朋友?你的答案会是什么呢?

阿米尔把哈桑当作是自己可以任意使唤的仆人, 总是以一种高人一等的姿态出现在哈桑面前。“哈桑!把它带回来!”命令的口吻对阿米尔来说是一种习惯, 对哈桑就更不用说了。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主仆间的等级才让阿米尔认为对哈桑的一切不公平都可以变成理所当然的了。或许有人怀疑, 正是因为这样阶级等级, 哈桑才会默默奉献, 逆来顺受。但真实这样的吗?我却不这样认为。

阿米尔把哈桑当成玩偶, 一是因为他们年龄相当;二是因为这种玩偶的关系, 阿米尔自然地就站在主导地位, 使他有一种优越感。一个人想要取得成就感, 当然少不了其他人的烘托。可惜, 或许正如阿塞夫说的那样, “为什么他跟客人玩总不喊上你?为什么他总是在没有人的时候才理睬你?我告诉你为什么, 哈扎拉人。因为对他来说, 你什么都不是, 只是一只丑陋的宠物。一种他无聊的时候可以玩的东西, 一种他发怒时候可以踢开的东西。别欺骗自己了, 别以为你意味着更多。”或许哈桑仍坚信自己是阿米尔少爷的朋友, 但对阿米尔来说, 哈桑或许只是为了衬托他的一件玩偶, 而非朋友。

那么, 少年的阿米尔到底有没有把哈桑当作是自己的朋友呢?

答案可以是否定的。如果阿米尔真的把哈桑当成自己的朋友, 他就不会在哈桑受辱的小巷口只是呆呆地看着, 浑身麻木, 最后选择逃跑。如果阿米尔真的把哈桑当成自己的朋友, 他就不应该向哈桑的爸爸隐瞒事情使父子俩痛苦万分。如果阿米尔真的把哈桑当成自己的朋友, 他就不会把那只手表放到哈桑枕头底下以栽赃嫁祸来迫使哈桑父子离开。如果阿米尔真的把哈桑当成自己的朋友, 他就不会在哈桑要离开的时候, 只在房间的窗户静静地看着, 既不哭泣, 也不后悔。

但是, 我们仍然可以读出阿米尔的确把哈萨当作是自己的朋友了。哈桑虽然与阿米尔的地位不同, 但是哈桑却能看穿阿米尔的心。有一个了解自己的人, 这让阿米尔感到宽心。当哈桑为阿米尔取回蓝风筝忍辱负重的时候, 当他为成全阿米尔而选择含冤离去的时候, 面对这样的牺牲, 阿米尔被感动了。他爱上了哈桑。这种爱, 暂且不论其真正原因是什么, 我却愿意把它理解成阿米尔终于接受了哈桑是自己的朋友的这个事实, 一个真正愿意为自己作出牺牲的朋友。如果说成年后的阿米尔甘愿冒险拯救索拉博是基于对自身的救赎, 那为什么不能把阿米尔的这种行为看成是与哈桑友情的见证呢?

我也不容易啊!

如果当我们一味地纠结在阿米尔的各种不是当中, 很自然, 我们可能会把阿米尔当成是一个大坏蛋看待。但如果从少年阿米尔的角度出发去看, 他的那些不当之举是可以被理解的。

其实, 我认为少年时的阿米尔也在受着与哈桑同样的罪。自幼丧母的阿米尔只是希望通过赢得那场风筝比赛吸引父亲的注意。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看到的, 只是那只蓝风筝。我所闻到的, 只是胜利的味道。这是唯一的机会, 让我可以成为一个被注目而非仅仅被看到、被聆听而非仅仅被听到的人。”阿米尔太想得到父亲的赞赏和关注——就如天下般孩子一样——才会变得如此这般。不同的是, 对其他孩子来说, 这可能是轻而易举的是。但对阿米尔来说, 如果连最基本的父爱也是需要他自己努力才能争取的来的, 那么面对哈桑的牺牲, 这也只是他换取父爱的一种必要手段。对12岁的阿米尔来说, 得到父亲的认同和关爱远远比其他东西来得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讲, 阿米尔或许还会认为哈桑的存在是他们父子俩亲密关系的一个阻碍。一个小朋友可以为了得到自己心爱的玩具与其他朋友而打架, 那阿米尔为了争取多一点点的父爱又有什么错呢?虽然他当时不知道, 哈桑也需要这份父爱。

再者, 阿米尔选择逃跑, 最明显的原因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打不赢阿塞夫他们三个人。他怕, 怕阿塞夫, 怕受折磨, 怕受伤害。或许, 也是因为阿米尔的软弱, 胆怯。但这又能怪谁呢?一个毫无反击之力的小孩遇到这种突发事件, 如果自身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谁说他就一定要惘故自身危险挺身而出呢?虽然这看似是狡辩, 但也是情理之中。试问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一定要跳下水去救溺水者吗?阿米尔选择不出声, 并不代表他对哈桑不关心、不在乎。看到自己的朋友遭到如此摧残, 他难道就不痛心吗?事实是, 他为此而自责内疚, 如影随形的罪恶感伴随着他一辈子。

救赎之路

当阿米尔的忘年之交拉辛汗告诉他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被困阿富汗的时候, 阿米尔知道, “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小巷的那一幕阿米尔永生无法忘记。但与年少时的自己相比, 阿米尔知道要哈桑痛打自己一顿以减轻罪恶感的这种奢望在当时是不可能的, 现在更没有这个机会。已为人夫的他选择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弥补在二十多年前所犯下的错误。成年的阿米尔变了。他不再是以前那个胆小怕事, 不懂承担的懦夫。虽然在自我救赎的这条路上他曾经疑虑过, 曾经担心过, 但当我看到阿米尔为从阿塞夫手上就出索拉博时所受到的考验时, 我真的感受到了, 阿米尔着实走上了那条让他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义无反顾。

追风筝的人——哈桑

“为你, 千千万万遍!“

对于哈桑, 我真的无话可说。我曾经心悦诚服地赞叹过他对阿米尔的忠诚和无私的牺牲;也曾经为他纯洁得近乎不切实际的忠心而感动不可思议。天底下真的会有这样的人吗?朋友可以是这样的吗?

“为你, 千千万万遍!”

我不懂, 为什么哈桑可以对阿米尔如此忠诚、如此单纯?当哈桑知道阿米尔在场而不出手相助的时候为什么还可以当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把他当好朋友看待?为什么阿米尔向他仍石榴的时候他不还手?为什么阿米尔陷害他偷手表的时候他不去为自己辩解?为什么哈桑在自己有了家庭之后还愿意冒险帮阿米尔家守着房子?为什么?哈桑?为什么?为什么在阿米尔一次又一次伤害了你的时候你还可以说“阿米尔少爷跟我是朋友”?“为你, 千千万万遍!”为什么?

我只能说, 如果哈桑真的有想过这么多为什么, 那么他就不是哈桑了, 也称不上是阿米尔的朋友, 更加不会出现后来阿米尔冒险救出索拉博的情节。所以, 没有什么为什么。哈桑会这么做, 或许只是简单地为了一句“阿米尔少爷跟我是朋友”。哈桑对阿米尔的友情是纯洁的, 是高尚的, 是不可怀疑的。这就是朋友!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友情, 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或许没有亲情来得温馨, 也或许没有爱情来得激烈。但是, 不是说知己难求、人生得一知己足以吗?谁能说, 朋友不是生活的一部分?

读了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 我对朋友或是说友情这个概念有了不一样的看法。现实生活中, 有的人或许一直很困惑:为什么我就遇不到像哈桑那样的好朋友呢?那我们就要看一下身边的朋友, 他们愿意为你付出什么。一个真正的朋友, 他能读懂你的心, 通过身边的事务去了解你;他知道你需要什么;他懂得做什么才是对你有帮助的;他不计较太多的个人得失而只希望与你相扶相持;他把你的生活当成是自己的一样来用心经营;你误会他的时候, 他能以一颗包容的心宽恕你的过错;你有困难的时候, 他能挺身而出救你出苦海……

这个朋友可以是你的同学, 可以是你的伙伴, 他也可以是你只记得样子不记得名字的有缘人, 它还可以是你偶尔在街边碰到的那个陌生人……

什么人都可以成为你真正的朋友。或许他们不一定会像哈桑那样, 但一定会有你所要寻找的这个朋友。只要你首先成为他的朋友。生活中的我们只要多一点点包容, 再多一点点单纯, 把无谓的针锋相对和矛盾争斗抛诸脑后, 那还怕没有朋友吗?

阿米尔与哈桑的友谊是让人羡慕的。或许, 时间是对他们友情的考验, 也是积累。同样的, 每个人也都要经受这样的考验。或许, 那个为你追风筝的人已在左右!而你, 就是别人寻找的那个追风筝的人!

摘要:胡塞尼笔下的阿米尔和哈桑, 一个放风筝的故事, 两个追风筝的人。

关键词:友情

参考文献

《追风筝的人》 篇8

【关键词】风筝 意象 象征 战争

引言

《追风筝的人》是当代著名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小说作品。作者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跨越20多年的故事,从社会层面,因种族不同而遭受到的歧视,到不稳定的时代背景再到战争的摧毁性等深刻主题切入,以不同的视角揭示了不同的主题,并围绕社会地位相差甚远的两个孩子展开情节,讲述这几十载的风筝之旅。

一、故事梗概

故事的主人公阿米尔出生在喀布尔一个普什图商人的家庭里,为他们家服务的仆人阿里是哈扎拉人,阿里也有一个儿子取名叫哈桑。作为小仆人的哈桑经常在阿米尔受到同伴欺负的时候替他出面抵挡危险,但他始终不能理解为什么父亲不愿读自己写的故事,更不能理解为什么父亲永远都会记得哈桑的生日以及父亲对仆人的孩子所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关爱。这一切都让阿米尔感到十分的失落。阿富汗有着风筝比赛的传统,谁先追到对手被击落的风筝谁便荣获冠军的荣誉,哈桑恰好又是一个追风筝的高手。

在一次风筝比赛中阿米尔为赢得父亲的关爱和注意力,在哈桑的帮助下成功切断了对手的风筝线,当阿米尔正在忙着和父亲分享这胜利的喜悦之时,喊着“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哈桑不顾一切地去帮小主人捡回象征胜利和荣光的风筝。回到家的哈桑把捡回来的风筝给了小主人,而阿米尔在内心愧疚的驱使之下一错再错。阿米尔记得父亲曾说过:“……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没有比盗窃更十恶不赦的事情了”此时的阿富汗正身受战争的摧残和塔利班政府的蹂躏,并于1979年在前苏联的鼓动下发动了政变。迫于无奈,父亲带着阿米尔逃亡到了美国并开始了新的生活。身处美国的父亲会经常念叨起哈桑和阿里,但父亲人生的最后一站永远停留在了美国。然而,当接到自己童年时仅有的成年读者拉辛的电话,让他再回一次阿富汗并告诉阿米尔“来吧。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犹豫之余的阿米尔最终还是回到了阿富汗。无休止的战争在故乡的土地上越演越烈,街道上的枪声此起彼伏和四处可见的孤儿……哈桑和他的妻子已被非法杀害,只留下了两样东西:没人照顾的儿子和一封留给阿米尔的信。但有一个问题横在他的面前:哈桑和他的妻子遭受的是非法迫害,他并不能证明索拉博是没人抚养的孤儿,要想在战火四起的阿富汗带走一个人又谈何容易。但阿米尔依然在妻子的帮助下最终把索拉博带离了阿富汗,并在途中遭受到了成年阿塞夫的百般阻挠,这一次,他没有退缩并和阿塞夫发生了严重的肢体冲突,并义无反顾地把索拉博带回了美国。

二、风筝的象征意义

1.民族:梦想自由的风筝。1979年,苏联士兵企图征服阿富汗人民并摧毁其意志,接着统治阿富汗人民的塔利班又对其进行摧残。面临着内忧外患的阿富汗人民,生存就像摇摇欲坠的风筝一般。可像世界上其他被压迫和暴力统治着的国家一样,在不安定环境中的阿富汗人民也同样有着向往自由与和平的渴望。恩格斯曾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被剪断的风筝最终会被追回和捡起,通过这一意象,作者表达出对祖国美好明天的期待,追风筝的勇敢民族并不会如此轻易地妥协。作者在小说中少有直接表达对战争的看法,只是从侧面以文字的形式描写当时的战争,如“战火”四起的战场景象和战争的衍生品,留给读者无限的深思和反省。

2.哈桑:象征友谊的风筝。童年时两个孩子在山坡上度过的无忧无虑的时光集结于风筝一体,由象征友谊的风筝传递出来。正直又勇敢的哈桑替小主人阿米尔承担了很多的责任,从在危险面前为阿米尔出面抵挡到不顾性命为小主人追回被剪断的风筝,都表现出了忠心耿耿的哈桑对这段地位不等的友谊的谨慎呵护。相对于哈桑,阿米尔在这段友谊中表现得较为被动。而阿米尔的这种被动终于由象征友谊的风筝被剪断之后,哈桑在山谷里受到的凌辱等一系列事件的怂恿之下终于变成了主动——主动要彻底结束这段友谊,进一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就像约翰·贝杰曼说过的一句话:“在黑暗的理性到来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听觉、嗅觉以及视觉”。在《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里,亦是如此。

3.阿米尔:赎罪路上的风筝。世事变迁,阴差阳错的两兄弟在多年之后再一次有了交集。生活对于阿米尔在崭新的国度里继续,和平也没能给阿米尔的内心带来宁静。尤其是身在美国的父亲对小哈桑的念叨使阿米尔对自己懦弱的悔恨、愧疚和不安日益变得强烈,直到父親去世后阿米尔接到故国拉辛的电话。再次回到阿富汗的阿米尔已不再是当初稚嫩的模样,知道事情真相后的阿米尔才真正踏上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赎罪征途。作者在小说的最后写到:“它只是一个微笑,没有别的了。它没有让所有事情恢复正常。它没有让任何事情恢复正常……但我会迎接它,张开双臂。”当作者在草坪上替索拉博放风筝时,他听见自己喊到:“为你,千千万万遍。”

参考文献:

[1][美]卡勒德·胡赛尼.李继宏译.追风筝的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

[2]王建荣.《追风筝的人》风筝意象解读[J].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09.4.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篇9

本书作者是卡勒德・胡赛尼,他在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具说本书里有他的自传。书中主要讲了12岁阿富汉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的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次追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偷盗的事情,是阿米尔干的,哈桑不忍心看到他受惩罚,虽然明知道他背叛了自己,还是与往常一样,替他顶了“罪名”。在被冤枉的情况下,哈桑最终还是走了。是阿米尔逼走了哈桑,使阿米尔非常自责。在为哈桑尽最后一点心力时,却发现了一个惊天谎言。在最后一次的追风筝比赛中,阿米尔回想起了哈桑。张开双臂,迎风而跑。追吧,孩子,这次是为哈桑而追……

读完这本书,哈桑的忠诚让我感动,同时还有他们的友谊。即使是主仆关系,即使是阿米尔背叛了他,可是哈桑的忠诚仍然不变,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守护“我”。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多次出现在这本书中,可我每每读到这儿时我都会深受感动,是啊,这一句短短的句子里包含了多么深的含义啊!这不仅仅是哈桑对阿米尔的忠诚,更是哈桑对阿米尔的信任。

其实,文中的风筝不仅仅是指的本意,它既可以是亲情,友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对于阿米尔来说,风筝隐于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

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一只风筝,不管它的意义是什么,它总让我们勇敢的去追。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200字 篇10

花了三天时间看完,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跌宕起伏,有种让人不断想读下去的魔力。作者很擅长采用伏笔,故事中的很多情节前后都有联系和暗示,用心读会发现。读的过程很像破案的过程,不由自主跟着作者丝丝入扣的笔触展开一场奇妙的人生之旅。

在看此书之前,我对阿富汗这个国家的印象只停留在“战争”这个层面,对它的历史和政治也没什么兴趣,但看完此书,不禁激起我对战乱国百姓的同情,对哈森一出生就注定悲惨命运的怜悯之心。要我说,此书的主人公是哈森,他象征着人性中最美最善的那部分,他的忠诚、勇敢、善良、正直是他最宝贵的财富,最贫穷的哈森不正是最富有的人吗?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让多少人动容!

《追风筝的人 》读书笔记 篇11

关键词:种族歧视 风筝 象征

一、引言

作者卡勒德·胡塞尼是一位美籍阿富汗裔作家,他根据自身经历撰写了半自传体作品《追风筝的人》,以崭新的视角为世人揭开一个不同以往的阿富汗。此书一经出版即大获好评,屡获殊荣,作者也因这部小说荣获2006年联合国首届人道主义奖。

文章以第一人称阿米尔的视角,追忆了他与忠诚的哈拉扎仆人哈桑之间“似是而非”的友谊。在一年一度的斗风筝大赛中,为了帮助阿米尔追到象征着胜利与荣誉的蓝色风筝,履行自己对阿米尔少爷许下的诺言,哈桑拒绝向恶霸阿塞夫交出追到的风筝。阿塞夫在盛怒下将其奸污。而阿米尔亲眼目睹了这一悲剧,却选择了旁观。不久,经历了战争涤荡的阿富汗哀鸿遍野,阿米尔和父亲逃往美国,从富甲一方沦为衣可蔽体,阿米尔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但他从始至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悲剧的不作为。岂料哈桑已死,其子索拉博被阿塞夫当作面首豢养。为了赎罪,阿米尔在二十年后重新踏上了令他爱恨交织的故土,将索拉博救出并带回美国。最后,阿米尔在广场上为索拉博追赶飘摇天际的黄色风筝,在灵魂救赎的道路上追赶希望。

二、风筝的象征意义

关于象征,黑格尔是这样界定的:“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如狮子象征刚强、威严,3K党的白头巾象征仇恨和种族主义,五芒星象征阴阳平衡等。但象征在本质上是双关的或模棱两可的,这种象征意义的多元性和复合性受不同的语言、文化和习俗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不以风筝的自然属性为论,而是将风筝视为承载多元意象的载体,从三只主要的风筝入手,对风筝的象征意义进行多层次解读。

(一)蓝风筝

阿富汗冬季传统的斗风筝比赛曾先后三次出现,贯穿整部小说,构成一连串明显的主题意象。在斗风筝冬季巡回赛中,蓝风筝意象出现了。蓝色象征纯洁。在比赛的最后关头,阿米尔的红风筝果断地切断蓝风筝的玻璃线,求胜的激情战胜了象征纯洁的蓝色风筝。为了获胜,蓝风筝的跌落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随后的情节——阿桑帮阿米尔追赶断线蓝风筝——为整个小说的故事发展迎来了第一个高潮。阿塞夫和他的两个为虎作伥的党羽用武力恐吓阿桑交出他捡到的蓝风筝,在遭到拒绝后,愤怒的阿塞夫将阿桑奸污。在阿塞夫看来,这个卑贱的哈扎拉小子必须为自己的不顺从付出代价。哈桑是个虔诚的穆斯林,“每日五次的祈祷哈桑从不错过,就算我们在玩,他也会告退。”而根据阿富汗当地严格的伊斯兰教义,强奸和同性性行为被视作一种禁忌。根据传统,可以对这类人实施三种刑法:火刑,推下悬崖,或者被塌墙砸死。但单纯真诚的哈桑为了遵守自己的诺言,甘愿自我牺牲。在阿富汗,贫穷的什叶派哈扎拉族被视为低贱的民族,而富足的逊尼派普什图人才是阿富汗真正的统治者。偏见、歧视,以及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不仅使阿塞夫成为希特勒种族清洗思想的追随者,也使阿桑,这个勇敢机敏的哈扎拉男孩逆来顺受,承受与之年龄不符的隐忍和无可奈何,甚至在面对阿塞夫的恶行时竟流露出待宰羔羊般的神色。更为悲哀的是,阿米尔居然趴在坍塌的泥墙后面诺诺窥视哈桑遭受凌辱,在心底矢口否认与这个哈扎拉小子的情谊。他荒唐地在心底想象这个哈扎拉人能够理解这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是为了某个崇高的目的,纯洁的哈桑以及哈桑所代表的那份跨越等级和宗教的友谊只是不得不牺牲的代价。虽然哈桑的纯洁之身被阿塞夫玷污了,正如蓝风筝黯然坠地,但哈桑对蓝风筝的舍命相护,恰恰是对纯洁友谊的坚守。

(二)黄风筝和绿风筝

当获悉哈桑为守护父亲的旧宅而死于非命后,阿米尔只身回到满目疮痍的阿富汗,冒着几近丧命的危险将索拉博救出。索拉博,这个在恤孤院长大并被院长卖给阿塞夫做面首的孩子,在经历了亲人离丧,继而遭到成人世界里暴力、性虐的伤害后,一直被无助和自卑感笼罩,表现出一种冷淡的、拒人于千里的沉默。“他走路的样子似乎害怕留下脚印,移动的时候似乎不想搅起周围的空气。多数时候,他选择了睡觉”。

黄色象征着希望、光明和温暖。小说的最后,阿米尔在广场上为索拉博放飞了一只黄色风筝,并与天空中的另一只绿风筝展开了较量。绿色象征嫉妒。莎士比亚曾说:“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谁作了它的俘虏,谁就要受到它的愚弄。” 童年时期的阿米尔满心嫉妒甚至憎恨父亲对哈桑比对自己更多的关爱,将哈桑视为争取父亲关注的牺牲品。如今阿米尔手持黄色风筝的玻璃线,亲手割断了绿风筝。光明和温暖战胜了曾经的嫉妒、困惑和愤恨,内疚转化为博爱。曾经温文儒弱的阿米尔在成年后终于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去,宽恕了自己。阿米尔像哈桑曾为自己做的那样,奋身为索拉博追赶那只跌落的风筝,并向索拉博许下了哈桑曾为自己许下的诺言——为你,千千万万遍!小说最后出现的黄色风筝,不仅预示了阿米尔在灵魂救赎的道路上拥抱亲情与温暖,索拉博脸上露出的几乎看不见的、微微翘起的嘴角,也象征了索拉博未来生活的新希望。

参考文献:

1.胡塞尼. 追风筝的人[M]. 李继宏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追风筝的人 》读书笔记 篇12

一、主人公阿米尔的身份认同缺失

阿米尔是喀布尔富商家的少爷, 家境殷实, 是喀布尔屈指可数的巨贾的唯一儿子, 母亲也算是淑女, 集万千荣耀于一身的阿米尔本应受尽宠爱, 因母亲生他时死于难产, 缺少母爱的他十分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同和爱护, 却事与愿违, 从小热爱文学写作、性格懦弱的他并没有得到崇尚男子汉气概的父亲的认可。小说中, 不止一次地谈到父亲对他的忽视。每次“我”央求坐在父亲与他的朋友们身边时, 父亲总会堵在门口, 喝令我走开, 他会说:“这是大人的时间。你为什么不回去看你自己的书本呢?”相反, 身为仆人的哈桑却表现得更加果断、勇敢, 深得父亲的喜爱, 每当父亲看到哈桑的勇敢而面露笑容, 每当看到父亲对哈桑的宠爱和赞许, 而父亲对阿米尔表现出的失望和冷漠, 使得他的心灵上遭受巨大创伤, 为了得到父亲对其身份的肯定, 他意识到或许只有在斗风筝比赛中获得胜利, 才能重新塑造自己在父亲心中的形象, 并且“夺回”父亲的喜爱。正在这种需要得到父亲认同的强大心理需求下, 在“风筝斗士”阿米尔和“追风筝的人”哈桑的默契配合下, 以仆人哈桑被阿塞夫强暴为代价, 阿米尔最终赢得了风筝比赛, 同时赢得了父亲对自己的肯定。也是由于阿米尔在获胜后亲眼看见哈桑被阿塞夫蹂躏后, 利用父亲的“盗窃罪”理论, 阿米尔的父亲认为世界上只有一种罪行———盗窃, “当你杀害一个人, 你偷走他的生命;你偷走他的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 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 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 你偷走公平的权利”。这是父亲对他的教育, 也成为阿米尔的一生信仰, 于是他设计诬陷哈桑并成功赶走了他, 减轻了自己的罪恶, 同时可以得到父亲全部的宠爱, 在他看来, 是哈桑夺走了父亲对他的爱。可以说阿米尔的童年一直是为得到父亲的认可而努力奋斗的。

二、哈扎拉人的身份认同缺失

阿富汗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国家, 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普什图人作为阿富汗第一民族, 主要为逊尼派, 在阿富汗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占主要地位, 构成阿富汗的中上层。作为什叶派的哈扎拉人是阿富汗的第三大民族, 是成吉思汗及其后人西征后在阿富汗留下的驻兵后裔, 构成阿富汗的下层。普什图人与哈扎拉人的民族仇恨由来已久, 普什图人曾经迫害和剥削哈扎拉人, 1888年和1892年什叶派哈扎拉人试图反抗普什图人, 但都失败了, 随后被政府“以罄竹难书的罪行镇压了他们, 1893年哈扎拉人第三次反叛失败后, 遭到了几乎灭族的屠杀, 有半数哈扎拉人死于非命, 其余离乡背井, 普什图人焚烧他们的家园, 贩卖他们的女人”。

小说中, 阿富汗的种族歧视和宗教迫害被作者描写得淋漓尽致。一方面, 哈扎拉族受到普什图人的歧视, 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在阿富汗少年一代心中扎根。阿米尔亲眼看见了哈桑被阿塞夫欺凌, 不敢挺身而出, 借口哈扎拉人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开脱自己。小说中有很多处谈到哈扎拉人, 如阿米尔风筝比赛后向路人寻找哈桑, 路人“幸运的哈扎拉人, 有这么关心他的主人, 他的父亲应该跪在你眼前, 用睫毛扫去你鞭子上的尘土”。当阿米尔将索拉博带回美国时, 阿米尔的岳父塔里赫将军说:“他们会想知道为什么有个哈扎拉男孩住在我女儿家, 我怎么跟他们说。”

由此可以看出哈扎拉人在普什图人心中的地位;阿塞夫是小说中的头号反面人物, 也是阿富汗种族歧视的代言人, 出生于普什图家庭的阿塞夫认为阿富汗是普什图人的家园, 普什图人才是真正的阿富汗人, 而被称为“塌鼻子的巴巴鲁”哈扎拉人应该被铲除阿富汗。人们通常会称哈扎拉人“吃老鼠的人”、“塌鼻子”、“载货蠢驴”等。阿塞夫最后成为塔利班的头目, 他对哈扎拉人的态度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塔利班人的态度。作为阿富汗的统治者, 尤其当1996年塔利班执政后, 作为普什图人的塔利班政权推行了极端的民族政策, 取消了斗风筝比赛, 两年后, 开始疯狂屠杀哈扎拉人, 哈扎拉族被塔利班人当过街的老鼠对待, 正常的生活被打乱, 就连小说中哈桑因为抗议塔利班抢占阿米尔的老宅当街抢杀, 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也受到阿塞夫的猥亵。另外, 种族歧视使得哈桑的真实身份不能被公开, 阿米尔的父亲背叛了情同手足的阿里, 以阿富汗男人最不齿的方式侮辱了自己的仆人也是自己最好“朋友”的妻子, 并与其生下哈桑, 理应得到宠爱的哈桑, 却因与哈扎拉族人所生而没有勇气承认, 直到阿米尔的父亲去世都未说出真相, 而阿里却毫无怨言地承担起了父亲的责任, 由此可以看出, 哈扎拉人在阿富汗这片土地上也未真正被接纳, 缺乏公平对待, 没有地位可言, 何谈他们在阿富汗的真正身份?

三、国家民族文化认同的缺失

小说中作者刚开始描述的阿富汗是富饶安定的, 但随着内战的爆发、苏联的入侵, 国家政权的不断更迭, 连年战争给这个国家带来的是满目疮痍和流离失所。人们失去祖国, 流亡国外。对于流亡者而言, 美国崇尚的西方文化和阿富汗的传统东方文化使以阿米尔父亲为代表的流亡者感到困惑和彷徨。美国文化不断将其西方化, 但阿富汗的传统文化对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土文化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也是他们寻找身份的重要依托, 使得他们努力寻找自我身份, 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中艰难地生活着。虽然身在美国, 却不能融入真正的美国文化, 不能被真正接受, 被边缘化;虽然是阿富汗人, 但是与阿富汗相隔千里, 故土不能归, 缺乏国家归属感。摇摆于两种文化的人们始终处于边缘化, 移民身份出现危机。正如赛义德所说的:“流亡是无休止的, 东奔西走, 一直未能安定下来, 而且使他人不能安定, 无法回到更早、更稳定的安适自在的状态, 而且更可悲的是, 永远也无法安全抵达, 无法与新的家园或境遇融为一体。”对于仍留在阿富汗的人们来说, 满目疮痍、动荡不安的阿富汗无法为国民提供安定可靠的生活, 人们失去工作, 没有收入, 贫困度日, 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人们, 到处都是破败不堪的景象, 人们连正常的生活都无法保证, 都成为一种奢侈时, 文化身份从何谈起?缺失的民族文化与战乱中食不果腹的阿富汗人如影随形。而且塔利班人掌权后, 禁止了斗风筝比赛, 阿富汗的传统文化面临缺失。而小说结尾放飞的风筝不仅象征着塔利班倒台后, 斗风筝的习俗得以延续, 传统文化得以保留;还象征着作者对祖国寄予的希望和寄托, 希望有一天, 祖国能够强大、和平。无论他们身在何方, 与祖国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只有祖国的强大, 他们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和社会的认同。

《追风筝的人》这部描述阿富汗人民生活的小说, 不仅让人们看到阿富汗由于常年战乱带来的破败景象、人们的流离失所, 还向人们展示出这个国家曾有的和平及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憧憬。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身份认同缺失, 不仅反映了文中主人公阿米尔在童年时期一直寻找的身份认同;还向人们描绘了种族之间的冲突和不平等, 以普什图人构成的阿富汗中上层表现出来的对位于社会底层的哈扎拉人的压迫和迫害, 反映了国与国之间文化的碰撞而产生的冲突, 阿富汗文化在美国这个大熔炉里被边缘化, 身处在西方文化下的阿富汗移民被边缘化。

参考文献

[1]董媛媛, 张文婷.漫谈《追风筝的人》民族文化身份的缺失与寻找[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32 (10) :14-15.

[2]卡勒德·胡塞尼, 著.李继宏, 译.追风筝的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3]赛义德.知识分子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4]王维倩.爱的迷失, 民族的创伤——《追风筝的人》中的人文主义书写[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6.22 (3) :51-55.

[5]曾万泉, 尚晓进.《追风筝的人》人物关系隐含的阿富汗民族关系[J].社科纵横 (新理论版) , 2013:259-261.

上一篇:体验孕妈妈感受作文下一篇:分数总复习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