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2024-06-21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共10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1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再次看到风筝时,已然是七月。绿草如茵的空地上,几个人在放风筝,脸上的笑容宛若夏日雨后的天空。我坐下,神思有些困倦。不知是睁眼之时还是闭眼之时,我望见一片瑰丽的苍穹,灿烂的云朵中是成片的风筝,如同飞鸟。远处,放风筝的人伫立,追风筝的人奔跑。一切都如此熟悉。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追风筝的人》中的对白此刻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意识到周围的一切都是一场梦境。我在延续着一个梦,一个《追风筝的人》的梦。

那晚霞的移动荡漾着我的眼睛,那风筝的弧线激扬我的心神。感动与欣慰,害怕与无助,心酸与悲凉,这本书字里行间带给我的是如人生百味般的悸动。是什么得以有这样大的力量让心灵颤抖?那质朴的语言敲响的到底是怎样一种伟大的乐律?

阿富汗,一个在曾经在我印象中只有战火纷飞的地方。而《追风筝的人》却为我呈现了一个真正的阿富汗一个有欢乐,有情谊的国土。阿米尔和哈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是那样幸福。虽然身份与种族的差异不时扰乱两人的友谊,但是谁也无法忽视这之中令人艳羡的美好。然而,这样一个美好的开头,冥冥之中注定会有一个令全文发生转折的岔路口。阿米尔和哈桑在当地的斗风筝比赛中取得了胜利,狂喜中,哈桑要去追那只被割下的风筝。那一刻,我仿佛预感到了之后的事情,我听到我的心中大呼不要去!可是,我只是一个看客。我只能一页页翻下去,看着阿米尔走街串巷寻找着哈桑,看着哈桑被一群不良少年施暴,看着阿米尔在这重要的岔路口选择了胆怯当那只风筝坠落,阴影扫过白雪上斑驳的血渍,我知道,坠落的不仅是风筝,还有阿米尔与哈桑之间一整个过去,连同快乐与悲伤。

那时的我想,如果是我,我会挺身而出吗?如果阿米尔当时用自己救下哈桑,他们之后又会如何?我不知道。这世界没有如果。但我知道,阿米尔在他尚且年幼人生中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东西,而正是这一错过,将用他的一生来补救。我们的人生究竟禁得起几次这样的错过?人生竟是这样坚强而又脆弱!无尽的痛苦让阿米尔逼走了哈桑。而同时,阿富汗的战火也开始燃起。阿米尔随着父亲逃到了美国,背离了战火却始终无法背离对哈桑的自责和愧疚。终于,在朋友的指引和劝导下,阿米尔冒着生命危险回到阿富汗,拼了命从塔利班手中救出哈桑饱受折磨的儿子索拉博。而此时的哈桑早已死在了塔利班的魔爪下,阿米尔能为昔日友人所做的,就只有为他可怜的孩子找回一颗心,一颗过去的心,一颗未来的心。这心,又何尝不是阿米尔与哈桑之间的延续?故事的最后,阿米尔为索拉博追着风筝。那风筝究竟是什么?到底谁才是追风筝的人?这两个问题一直伴随我到最后。我的眼泪终于夺眶而出。我知道,这问题阿米尔已经明白了,我也已经明白了。

生命就是那一片天空,或鲜红或湛蓝。望着远方的风筝,我们追寻,我们仰望,在追风筝的路途中,我们诠释一整个世界。这途中,有沟壑,有山坡;

有彷徨,有疲乏。可是,没有人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担起责任,鼓起勇气,翻过千山万水,跨越艰难险阻。我相信,我的风筝一定会在某座山的后面等着我。

睁开眼睛,声旁依然是碧绿的草地。放风筝的人越来越多,阳光在各种风筝下投下细碎的光斑。夏意正好,此时的我仰望天穹,仰望天穹上的风筝,嘴角的弧度悄然上扬。

呐,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合肥市五十中东区初一:戴昕暝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2

故事讲的是上世纪70年代的喀布尔, 一个富人家少年阿米加与家中佣人儿子哈桑的真挚情谊, 而后79年苏军进入阿富汗, 富人少年随同父亲经巴基斯坦逃到美国而后在美国成为作家。某一天收到一个叔叔的来信, 恳请他能到巴基斯坦一趟, 在垂危的叔叔身边, 阿米加读到了哈桑的来信, 叔叔告知哈桑的生活哈桑的婚姻, 更告知了哈桑其实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而今为了看管阿米加留下的房产, 夫妻两人被塔利班拉到市集上打死, 儿子成了孤儿。悲伤的阿米加冒险回到喀布尔, 寻找到哈桑留下的孤儿并冒死把他带出阿富汗, 并最终把他带到美国这一象征民主自由的国度, 孤儿索拉受到严重的创伤, 忧郁孤独, 直到有一天在草坪上被阿米加的风筝唤起。

风筝是阿米加少年时和哈桑在喀布尔街头最喜欢的游戏, 然而塔利班上台后这也被禁止了, 禁止的原因不明。看新闻, 获悉塔利班在巴阿边境地区发布命令, 禁止女孩上学, 更是有几个上学的女孩子遭遇泼硫酸的袭击。我无法理解塔利班的很多行为, 比如强迫所有男人留大胡子, 把巴米杨大佛的佛像给炸掉。

从电影中我试图去理解一点点。阿米加少年的时候,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父亲在阿富汗也喝酒, 阿米加问父亲, 这个跟毛拉说的不一样, 就像是犯罪, 有独立精神的父亲则说喝酒不算是犯罪, 人世间最大的罪孽是偷盗, 比如偷了别人的东西, 就剥夺了别人的权利, 杀死了一个男人, 就是偷盗了这个男人作为父亲和丈夫的权利。在有独立精神的父亲那里, 宣扬伊斯兰的毛拉是怪物, 只知道告诉人民要保持灵魂的纯洁, 而作为宣扬无阶级的共产主义也是怪物, 因为共产主义宣扬人没有灵魂。

宣扬没有灵魂的共产主义苏联攻进了阿富汗, 时间是1979年。作为知识份子的父亲带着阿米加要逃到巴基斯坦, 一路上混在一帮乱民当中, 走到一个关卡时, 一个苏军士兵查护照, 查完了就说要单独跟里面的一个年轻女子单独相处半小时。女子的丈夫哭着哀求, 希望他能想到自己的父母妻儿。知识分子的父亲站起来大声责问苏联士兵有没有羞耻感, 被称为没有灵魂的苏联战士则说战争已经让他没有了羞耻感。父亲要以自己的生命来捍卫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 来唤醒人的良知, 好在安拉没有让他用鲜血来洗刷同为人类要行使的暴行。然而就在父亲冒死站出的同时, 小小的阿米加居然伸出小手想拉住父亲让其不要多管闲事。

懂得明哲报身的阿米加来到了号称最讲究人权的美国, 过着优裕的生活, 继续追寻着当作家的梦想, 彷佛喀布尔不在他的经历中出现。只有老父亲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当发现给自己做医疗检查的医生居然来自俄罗斯时, 毫不客气地推开了他。可是命运是需要阿米加再次去了解他的祖国, 虽然他只想过好自己的优裕生活, 老婆孩子热炕头, 可是当年那个为他在喀布尔追风筝的兄弟在召唤着他去了解着他的祖国。

终于他再次踏进了阿富汗, 这个被塔利班控制的国度, 却发现到处都是杀戮, 人们不再友善, 连留不留胡子都没有了自由, 因为塔利班讲留胡子是遵从伊斯兰教的标志。阿米加看到了挂在树上被绞死的人, 孤儿院里缺胳膊少腿的孤儿, 还看到了一个在体育场里公开的审判。两个据说因为通奸被抓来的男女在体育场被塔利班以主的名义进行审判, 然后又以主的名义当场用石头轧死。记得圣经中有一章, 说是有一帮子人抓住了一个通奸的女子, 送到耶稣那里, 说是要依律以石头轧死, 耶稣说谁如果没有犯过错谁就可以向通奸的女子扔石头, 结果没有人能扔石头, 所有的人都犯过错。耶稣走到女子旁边跟她讲, 我没有犯过错, 但是我宽恕你。然而塔利班呢, 他们有犯过错吗?他们是没有犯过错的吗?谁赋予了他们审判执行的权力?

阿米加找到了哈桑的孩子, 哈桑的孩子索拉被少年时老是欺负他们的另一个大孩子乌里夫收留, 当阿米加告诉已经成为塔利班大官的乌里夫他要收留索拉并把他带到美国时, 两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乌里夫责问阿米加为阿富汗这个国家做了什么, 为什么不呆在自己的国家服务自己的人民, 也许一心只想过好自己体面尊严日子, 一心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阿米加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可是乌里夫告诉他, 塔利班解放统一了阿富汗, 正是他们艰苦卓绝的斗争赶走了苏联侵略者。他们赶走了共产主义侵略者, 有功于这个国家和人民, 但是他们带来了是更严格的毛拉, 这个是否是喀布尔人民所想要的呢?

以前跟在美国读书的一位友人一谈到诸如主权与人权, 内部自决与外来干预, 付出与回报, 国家的意义与核心等问题, 没有哪一次不争论。友人无疑是接受西方文化观点, 主张尊重最基本的人权, 如果这个国家无法保证自己人民的幸福, 统治者胡作非为, 就如同萨达姆一样凡是顺他者昌逆他者亡的, 这样的领导者是否该由美英领导的联军来把他干掉呢?按照中国政府的观点, 应该由伊拉克人民自行决定, 如民主选举或是武装推翻, 外来势力不得干涉。如在阿富汗这个国家, 我们反对苏联入侵, 支持塔利班抗击苏联侵略, 可是在后面我们又如何又要反对西方军队攻打塔利班, 成立以西方系统为核心的新政府。友人会说这里有一个基本的指标来衡量, 有一个普遍的人类法则需要尊重, 比如尊重生命, 善待同类, 给与自由与民主, 统治者的最大义务和工作是保证百姓能像阿米加一样过着优裕安全的小生活, 能尽可能干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苏联入侵人民受侮辱和损害, 塔利班把他赶走是对的, 但是塔利班却让人民杀戮和受禁锢同样不能让许多个阿米加存在, 所以也是不好的。

我们再换位思考一下, 塔利班就一定是想人民互相残杀吗?如果想人民自相残杀, 他又何苦费那么多年岁月和苏联远征军打个不眠不休, 在体育场中审判通奸者的塔利班也是在宣称希望这个国家能政治清明、国泰民和, 可是或许我们无法看到也无法理解到。或许他们看到的首先是国家的尊严和地位, 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百姓不能安稳地过自己的小儿子, 不能自由地在喀布尔的街头放风筝…这样基本的人权不在他们的视野里。

什么是基本的人性, 心理学里有一些基本的诠释, 完全从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性进行研究, 动物性多于社会性。那么什么是基本的人权, 世界三大宗教和古往今来的哲学家能达成一致吗?共产主义者有自己的理解, 毛拉有自己的见解, 只喜欢做自己的阿米加也有自己的想法, 谁要去说服谁?谁又能说服谁?这就是问题!

追风筝的人 篇3

高三是个又大又丑的风筝,恨不得马上扔了它

该以怎样的姿态去演绎高三?一直以为是坐在书堆里,在散发着油墨纸香的试卷中奋笔疾书。

该以怎样的语言去诠释高三?她是父母眼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是青春押上的最好的赌注。

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高三?把它作为一个与梦想的连接线,一把打开未来的钥匙。

在每个孩子心中,都藏匿着一个或大或小的梦想,却都以冲破高考为起点蓄势待发。看着发下来的白花花的试卷,想到也许这些试卷就可以把我们带到一个未知的城市,于是便一张张的抓过来做,不知疲倦。

甚至有时候好奇心打败了高考的紧迫感,想要快点高考,然后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看看未来是什么样子。

即使有时候不经意间抬头看着窗外的天空,也感觉天空蕴育着我们的未来,恨不得让浮云飘得更快。

风筝,真的要放飞吗?

你以为世界是美好的,于是你选择了旅行。

你以为城市的那一边是繁华的,所以你用你弥足珍贵的仅一次的青春去换那一次逃亡。

你以为你的想法都是正确的,所以你孤注一掷。

你觉得这样做值得吗?

书上说,高考不是终点,不是起点,而是转折点,是告别青春走向成熟的转折点。

爸妈说,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

这么多十字路口,我们会迷失方向吗?

他们只知道告诫我们要珍惜走好的每一步,抓住每一次机遇,可他们不知道,高考啃噬的是一个人的青春,覆盖的是一个人的孤单。教室里没有欢声笑语,只有眉头紧锁,作文中没有满纸的呐喊,只有正义的呼唤。

那段时光,青春年华被白花花的试卷掩埋,于是我们想把那些纷纷扰扰的笑容、唯唯诺诺的心事、熙熙攘攘的回声,用最质朴清晰的样子纂刻在生命中最柔软的地方,所以我们等待下课、等待放学、等待高考、等待长大的少年时代,等待可以骄傲地拥有一份记忆。

当风筝放飞的那一刻,我们背叛了自己的年华。

风筝在我的视线里飞

高考结束后,我才感觉到我的生命像失去了什么,我才感觉我是一个很贪婪的人,想着把生命中的一切握在手中,我才发现自己是个很可怜的人,拥有时不懂珍惜,失去后追悔莫及。

想着当时我们都说高考后会去很远很远的地方。走过草原、踏过河流,面对大海许下我们一成不变的诺言。

可是后来又怎么样了呢?我们抽空跑到校园的窗台上看曾经的风景,会踩着长满青草的操场上寻觅我们昨日的脚印,在那面墙壁上刻下我们的名字,告诉自己时光悠悠、岁月更迭,我们曾来过。

曾经一直天真地告诉自己还年轻,那么安逸地享受着这一切,挥霍着这一切,可却发现自己已不再年轻。

是谁曾说过,当一个人开始怀念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变老了?

记忆的灰尘越堆越厚,碎片蔓延到摇晃的风铃,挥霍后的难过、清晰的忧伤,都成了年华里丰盛的丰美水草。青春逝去迅疾,在忽明忽暗的时光疆域里,风行大地,一扫而过。

追风筝的人

我们留下了什么,用来在岁月的年轮上标记出我们曾经的宽度?

我们刻下了什么,用来在人生的皮尺上,丈量出那些年华长度?

留下了花前的笑容,留下了雨后的争吵,留下了试卷上隽秀的字迹,留下了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

在树上刻下了的名字,刻下了你的话语,刻下了那个男孩干净的笑容,刻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我多想再次拥有曾经的笑脸,多想再看一次那一季的花开花落。只可惜指缝太宽,时间太瘦,抓不住的年华散落了一地。

我闭上眼,从这一刻起倒数时光,回忆高考以前的日子,回忆那段欲说还休的成长。

曾经我和小D经常在晚自习的时候偷偷写纸条、说小话,说我们的爱恨情仇。

曾经,我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一个人默默地在文学道路上走了几年。

曾经我会因为挨了老师的嘲笑,自己在雨里走了很久,然后骂自己无能。

可是现在,我们我们却散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即使手机网络也无法将我们联结在一起,我也不会那么傻地把别人的话当成一切。

刻下名字的围墙,写满字迹的试卷,藏在数学书下的杂志,都被时光的巨浪拍打成标本。

我睁开眼,却再也无法回到从前。

原来有些人,一别即是天涯。有些画面,逝去便不再出现,即使上穷碧落下黄泉又怎样?即使让恒久的思念围地球三千万圈又怎样?

一切终究不会改变!该走的不会停留!

我想做那十放风筝的人

或许我们的存在只能像植物一样,靠着白天的阳光而存活,而不是靠着昨夜的星光。

有些东西的珍贵,就在于那上面有我们一生不变的指纹和永存心底的记忆。

而生命不可能回还,说过的话、做过的事、经历过的每一寸阳光,都是生命的意义。

如果一定要接受,就用心好好经营,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段相遇。

如果一定要放手,就用心铭记曾经的那段岁月,用回忆写一个关于你和我的故事。

所谓人生的意义,取决于遇见谁。

在高考灰暗的时光里,不管遇上长相一致的试卷,还是唯美的陌上花开,都要努力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那些奋斗,那些汗水,那些心情,在关于高考的岁月里,正一点一点地把我们的青春变得不可复制、独一无二。

遇见谁、珍惜谁、走过谁、放开谁。我不想做那个追风筝的人,遇见谁、放开谁。

我想做那个放风筝的人,当你在我手中的时候,我会牢牢的抓住你。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4

-----从《追风筝的人》看家庭教育

花了一周时间读完了这本书。烂漫的书名,凄美的故事。对于我这个不太关心时政要闻的女人来说,这是我第一次具体深刻地了解阿富汗的社会生活,阿富汗的儿童没有童年,真心感激自己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度!

小说语言流畅自然,情节曲折迷人,感情真挚细腻,让人爱不释手!故事的主线是以阿米尔少爷和仆人兼好友的哈桑的故事展开的,其中穿插了主角与父亲的亲情,与父亲朋友拉辛汗的友情,还有和妻子的爱情等。由于即将为人母,所以我对两代人的沟通问题,或者说对孩子的家庭问题最有感触。今天就对阿米尔和爸爸之间的父子情肤浅地聊聊感受吧!

父亲深爱的“公主”,因为自己的出世难产而死,这是阿米尔心中父亲不爱他的原因;而在父亲心目中,最让他失望的其实是他无法在儿子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父亲感慨“要不是我亲眼看着大夫把他从我老婆肚子里拉出来,我肯定不相信他是我儿子。”父亲的这种不良情绪渗透到了父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孩子们都是敏感的,尤其是父母对他们的否定。

阿米尔受到好友哈桑的鼓舞,将自己人生中创作的第一个故事兴高采烈地拿给爸爸看,爸爸只是点点头,“那丝微笑表明他对此并无多大兴趣„„丝毫没有要看一看的意思”。阿米尔觉得“在我生命的大部分时光,我对爸爸敬若神明。可是那一刻,我恨不得能扯开自己的血管,让他那些该死的血统统统流出我的身体”。这样的挫败感,就像是新鲜光滑的苹果表皮上,长出了一个黑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变深。

爸爸喜欢哈桑胜过喜欢自己的亲生儿子----至少在阿米尔小的时候,他以为只有自己才是爸爸亲生的----在阿米尔看来,他不知道哈桑也是爸爸的儿子,而只是因为哈桑可以像爸爸一样勇敢,受人欺负时可以挺身而出。哈桑生日的时候,爸爸找来优秀的外科大夫,为哈桑的兔唇做了整形手术。爸爸说“这也许不是你想要的,但这份礼物会陪伴你终生。”如此的关怀和疼爱,让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但又不幸被父亲嫌弃的阿米尔少爷心生嫉妒,“我希望自己身上也有类似的残疾,可以乞换来爸爸的怜悯。太不公平了,哈桑什么都没干,就得到爸爸的爱护,他不就是生了那个愚蠢的兔唇吗?”就这样,父亲对他的冷暴力被慢慢转嫁到了无辜的忠诚的好友身上。

小说的核心情节---风筝大赛,是阿米尔和哈桑友情破裂的开始,也是让他与父亲之间冰冷的父子亲情更加糟糕、恶化的毒瘤。阿米尔告诉自己“我要赢得比赛„„然后把它(风筝)带回家,带给爸爸看。让他看看,他的儿子终究非同凡响,那么也许我在家里孤魂野鬼般的日子就可以结束„„也许爸爸甚至还会看看我写的故事,我情愿为他写一百篇,哪怕他只挑一篇看看„„也许,只是也许,他最终会原谅我杀了他的妻子。”一个被父亲孤立的孩子,忍受着这样的精神折磨。大人的世界他不懂,也没有人关心他的感受。为了乞求些许的父爱,他只能想出这样的办法,那种得到家庭温暖的迫切心情,让他没有理智和时间去思考这种途径是否奏效、是否道德。所以,接下来的悲剧就难以遏制了。苹果皮上的黑斑,继续腐烂,是不可能光洁如初的。哈桑为他追风筝时被阿塞夫等流氓欺负甚至猥亵时,阿米尔就那样眼睁睁地看着,内心挣扎又挣扎,抉择又抉择,但终究没有站出来。善良的哈桑为他承受身体和心灵的摧残,而阿米尔呢,他又何尝不是?良心的谴责,终生背负的谎言、罪恶、诅咒,难以救赎!为什么?为什么阿米尔不能像哈桑过去无数次为他挺身而出那样,为哈桑挺身而出一次呢?“说真的,我宁愿相信自己是出于软弱,因为另外的答案,我逃跑的真正原因,是觉得阿塞夫说得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免费的。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必须宰割的羔羊。”如果为了得到那份阿米尔本该享有的父爱,哈桑要付出的代价、阿米尔要承受的内疚能够到此为止的话,那么父亲的罪恶或许还有弥补的余地。只是,如果只是如果。取得了风筝大赛的冠军,爸爸开始“对我有求必应”、“爸爸和我终于变成朋友了”、“我终于得到了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东西”、“他甚至还让我念些自己写的故事给他听”„„可惜好景不长,阿米尔清楚地明白,“我们其实在欺骗自己,居然以为一个用棉纸、胶水和竹子做的玩具,能弥合两个人之间的鸿沟”,“若非我赢得风筝大赛,爸爸根本就不会替我举办那么一场宴会”。是啊,一只小小的风筝,让哈桑丧失尊严的风筝,让阿米尔背负一生愧疚的风筝,埋葬二人深厚和纯洁友谊的风筝,怎能唤醒一个麻木的、冰冷的父亲的心,怎能拯救一份难以愈合的父子情伤?

经过短时间的自我封闭之后,哈桑恢复了往日的自己,他尽一切努力想和我像以前一样亲密要好。而生性懦弱又犯下大错的阿米尔却无法面对过去。就在充满儿时欢乐的石榴树下,阿米尔不断地向哈桑身上扔石榴,“希望他还击,希望他满足我的愿望,好好惩罚我,这样我晚上就能睡着了。也许到时事情就会回到我们以前那个样子。”哈桑没有让阿米尔如愿以偿,良心的谴责继续折磨着阿米尔。父亲痛恨窃贼,那么阿米尔就让哈桑和他的爸爸成为窃贼。出人意料地,父亲原谅了他们,“如果爸爸肯原谅这样的事情,那么他为何不肯原谅我,仅仅是因为我么有成为他所期许的儿子?为什么„„”如果哈桑和他的父亲真的肯留下来,那么一切还来得及,还有回旋的可能。只是,如果只是如果。阿米尔再也不必面对哈桑了,然而他这一生也无法面对自己的内心,因为苹果的心已经黑透了,腐烂彻底了!

就阿米尔父亲个人而言,他品格高尚、不受宗教思想的束缚、不畏强权,既是成功的商人,也是热心的慈善家,这些闪光点是众人认可、万人敬仰的。但是,在家庭中,他不是一个好父亲!他的好友拉辛汗劝诫他“孩子又不是图画练习册,你不能光顾着要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是啊,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孩子是独立完整的个体。不要企图将自己意愿强加于孩子,更不要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理想的载体。如果阿米尔的童年是一面镜子,那么父亲就是照镜子的人。一个从小没有母爱,又缺失温暖父爱的孩子,再丰富的物质也弥补不了心灵的空虚,再有人格魅力的父亲也抚慰不了冷漠和无视带给孩子的创伤。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5

我小的时候就对风筝满怀憧憬,可能是因为当时还不知道飞机是什么玩意吧,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晚上抬头就能看到一闪一闪的眼睛,我抓着爸爸的胳膊让他看会眨眼的星星,后来老爸告诉我那是风筝尾巴上栓着的灯在高高的云朵里穿梭。上初一时我听过一篇学姐的朗诵诗,是通过风筝来写父女间亲情的,当时很感动,从此便爱上了风筝放飞的季节——春、秋。我第一篇被当做范文在全班朗读的作文也是关于风筝的,仿佛只要提起这个名词我心里就会充满许多美好而温润的回忆,现在在这众多感动之上恐怕还要加上这本《追风筝的人》了。

如果我硬要做个类比的话这本书在主旨上应该与托尔斯泰的《复活》相一致,只是在我的印象中《复活》并没有这种脉脉的温情,而且由于年龄和间隔时间的关系我已经基本忘却了聂赫留朵夫的一系列自我救赎过程,现在只能就书论书,谈谈《追风筝的人》了。

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见过阿富汗作家写的书,对这个国家惟一的印象就是无休止的内乱和拉登,甚至不仅仅是那里,整个西亚就是铺天盖地的黄土、取之不尽的石油、永远裹着全身的虔诚的伊斯兰信徒,至于具体是阿富汗、伊朗还是伊拉克好像从来都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这本书很是惊艳地融进了从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的阿富汗国家背景,通过书内主人公阿米尔的眼看到了共和、苏联入侵和塔利班惊人的破坏力,以童年悠闲的背景与后来返回时所看到的残酷现实做了 对比,赤裸裸地揭露了人性的丑恶和战争的杀伤力,这种感觉很像《飘》。

而在一切罪恶都还没开始的时候,那里还是个充满欢笑的国度,有这样两个少年——阿米尔和哈桑。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喝着同一个乳母的奶水,像兄弟一样,可地位却有着天壤之别,阿米尔是少爷,而哈桑只是他的仆人——一个出生后学会的第一句话是他主人名字的仆人而已。阿米尔是懦弱的,在被欺负的时候他总选择忍气吞声,每次都是哈桑为他出头,这使阿米尔的父亲非常苦恼,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像个男子汉一样。对于生来就失去母亲的阿米尔来讲,父亲是他惟一的亲人,他不愿意与人分享父亲的爱,哪怕是同他情如手足的哈桑。他总会想出一些小花招恶意地嘲笑哈桑,可哈桑从来都不会生气。

那个冬天像往年一样举行了风筝大赛,阿米尔成为最后的赢家,父亲为他欢呼雀跃,可他却从此失掉了最忠诚的哈桑。由于哈桑义无反顾的善良使他每时每刻如坐针毡,哈桑像面镜子一样会倒映出他一切丑恶的背叛,他终于赶走了哈桑——以一种及其卑劣的方式。后来苏联入侵,阿米尔和父亲被迫移居美国,在那里他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直到二十五年后来自伊朗,一个名叫拉辛汗的朋友告诉他:回阿富汗来,这里有能再次成为好人的路。阿米尔最终还是回来了,已近不惑之年的他却意外得知已经死去的那个曾被他背叛却始终爱着他的仆人哈桑,实际是他同父异母的的弟弟,带着赎罪的心理他踏上了那条再次成为好人的道路。一路的艰辛、危险、命悬一线,终于让他救回了哈桑的儿子——他的侄子——索拉博。

读《追风筝的人》后感 篇6

读《追风筝的人》后感

书给了我很多启示,书给了我力量,它让我明确了人生的方向,书是我的良师益友,因为书,我结识了《追风筝的人》。

我是一个热爱自然的人,所以我享受自然的风,因为风,自然多了放风筝的心情,因为风筝我结识了《追风筝的人》,这是一本让我心灵震撼的书,它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之间的友情故事,作者并没有很华丽的文笔,她仅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细腻的勾勒了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却让我永远的回味。当仆人哈桑――阿米尔最好的伙伴,被其他富家少爷围困在角落里施以暴力时,阿米尔――哈桑最信任的朋友,却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视,直到泪流满面却仍不敢挺身帮助哈桑时,我听到了心碎的声音。可命运的指针并没有停止,阿米尔因为懦弱而极端害怕直至惭愧不已,无法面对哈桑。最后甚至栽赃他,让他永远离开了这个家。到后来阿米尔获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时,悔恨与伤痛纠结。当中年的阿米尔偶然得知哈桑的消息时,他却不顾危险,前往家乡阿富汗,开始了救赎。但时间是可怕的,因为它可以让一切都改变。终于回到家乡的阿米尔,目睹了家乡的变化,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同时也见到了儿时的老管家,见到了荒废的家,也得知了,哈桑的死讯。哈桑死了,阿米尔的救赎却没有停止,哈桑唯一的儿子索拉博落入了阿米尔儿时的宿敌手中,儿时的懦弱和愧疚缠绕着中年的阿米尔,一场救赎再次开始。故事的最后,阿米尔救回了索拉博,可此时的索拉博却因精神上的伤痛至以完全失去感情,唯有说起风筝――那哈桑和阿米尔童年最喜爱的玩物时,才会不知觉的笑起来。书的后半段写得是主人公心灵的救赎。他费尽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风筝,重新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生活的大门终于又向他敞开了。

书中的风筝只是心灵的寄托,我们希望随着风筝的飞舞能找回我们本该有的那份单纯与善良,现在社会的争斗让人们心灵受到了深深的创伤,让我们情不自禁的想起放风筝时的单纯的年代,那份天真,那份无邪,任我们挥洒汗水,都只露出最甜美的笑容。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快乐的,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不仅要为曾经的童年快乐,更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篇7

一.“风筝”的文化和情感隐喻

《追风筝的人》中巧妙、自然地贯穿了“风筝”这一具有文化隐喻性意象和文化表征。“风筝”是阿富汗国家的文化表征, 表征友情、亲情、正义、善良、诚实, 以及勇敢、睿智等。“斗风筝”是阿富汗民族勇敢者的游戏, 在斗风筝中赢得胜利, 意味着一种至高荣誉, 即获得赞许和尊重。对“风筝”的追寻, 亦即对美好人性追索, “追风筝的人”隐喻着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追随。[1]

《追风筝的人》中同样贯穿了“风筝”的情感隐喻性和浓郁的诗性行为。隐喻不再被认为只是一种修辞方法, 而是一种基于情感的认知过程, 包括感知、体验、想象、理解等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小说中意向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情感隐喻, 阿富汗人民的勇敢和迷失, 阿米尔对友情的背叛和救赎, 哈桑对主人的忠诚和隐忍。整部小说中, 风筝反复出现, 营造了浓郁的背景, 铺垫了阿米尔的生命的孤独体验和心灵自我成长, 具有丰富的情感隐喻性。在不同的时期从不同的角度来说风筝承载着不同的情感隐喻, 它可以是亲情, 友情, 正义, 觉醒, 救赎, 也可以是勇敢, 善良, 睿智。

二.苦难中的追寻、心灵煎熬与自我救赎

小说中主人公阿米尔经历了阿富汗童年生活、美国流亡生涯以及重返祖国三段成长经历。分析小说中主人公成长与救赎这一主题, 可分为人性偏离、人性觉醒和完成救赎三个阶段。这种内在的成长历程, 是从天真到背叛, 从内心的巨大煎熬到勇敢救赎。

1. 青春期的焦虑与放逐灵魂的流浪

小说描写了处于寻找的焦虑之中阿米尔的情感生活和精神状态, 描写了阿米尔内心生活中的躁动不安和怀疑、无奈的情绪, 急欲冲破旧观念, 对封闭、僵化的传统秩序不满。阿米尔具有青春期男子忧郁、苦闷、孤独和叛逆的情绪, 这种情绪由于缺乏岁月沉淀后的反思, 更像是一种青春期的宣泄。

在走向青春期认同的关键时期, 主人公阿米尔失去了母亲, 他的母亲生他时难产而死, 缺乏母爱的他渴望父爱。可是, 天性懦弱的他无法成为父亲心目中那样铮铮铁骨的男子汉而被父亲所轻视。父亲的漠视丝毫不能抑制阿米尔对父爱渴望, 整个童年时代阿米尔都在苦苦追寻。这些成长的伤痕使阿米尔的心态长久未能摆脱青春期成长的阴影, 阿米尔过于敏感自尊, 不愿与人分享关爱。他重要的精神痛苦源于人际交往的困难, 人与世俗的抵牾, 与父亲在感情上相疏离, 不被父亲认可所产生的消沉和恐惧, 却始终笼罩着他的心灵, 使他所希翼的认同难以达成。[2]而在成长中认同感的匮乏使阿米尔不可避免地出现焦虑情绪, 充满了一种青春期的孤独情绪和迷惘心情的宣泄, 他试图通过寻求认同来确立与外界的关系, 从与他人的关联中获得自身存在的意义, 寻找真实自我。

当阿米尔离开阿富汗而移居美国时, 其人性和自我心灵中的文化冲突和认同危机日趋强烈, 其自我同一性和人性受到双重文化冲击。一方面, 美国社会文化大熔炉不断使他美国化, 构型了他的美国人性和心智结构;另一方面, 由于他从小生活在阿富汗, 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在他心灵深处有潜移默化影响, 其潜意识中存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穆斯林文化情结和精神结构。这种长期生活在文化夹缝中的处境和边际人的自我迷失心理, 使阿米尔处于自我文化身份认同和心灵焦虑, 其民族身份在其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

2. 生命的孤独体验与心灵煎熬

小说的主人公阿米尔和阿桑主仆两人之间横亘着阶级, 种族和宗教的隔阂, 阿米尔一直以来都无法摆脱阶级的差异, 从不把这个哈扎拉人视为自己的兄弟, 更不会承认自己对哈桑的依赖, 反而常常捉弄甚至侮辱哈桑来“提醒”自己他和哈桑的不同。

在1975年的那次盛大的冬季风筝大会上, 阿米尔为了得到更多的父爱和赞许, 一心想赢得比赛, 带回风筝, 阿米尔的风筝如愿地割断了其他的所有风筝, 勇敢忠诚的哈桑为了帮阿米尔追逐风筝, 更为了那句“为你, 千千万万遍”的承诺, 置性命于不顾, 奋力去追那只象征胜利的“蓝风筝”。为了守护这个战利品, 他却被不良少年阿塞夫和他的哥们儿强暴。阿米尔面对哈桑的被侮辱的处境, 置若罔闻, 不惜牺牲哈桑。当他从哈桑的手中接过那只蓝风筝时, 当他终于得到了父亲的赞许之时, 罪恶感也包裹了他的心灵。阿米尔无法原谅自己对哈桑的“背叛”, 不敢面对哈桑那绝望而真诚的目光。

从自然本性来看, 阿米尔敏感而好学, 但是却柔弱胆怯, 而哈桑却勇敢正直、身手矫健。阿米尔得不到勇武刚直的父亲的重视, 就本能的想要保护好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情感。因此十分嫉恨父亲对哈桑表现出来的爱, 甚至希望将哈桑赶走, 独占父亲的宠爱。狭隘的阿米尔制造了盗窃假象“诬陷”哈桑, 逼走了哈桑, 阿米尔从此陷入了罪恶和良心上的折磨, 无法自拔, 这成了他成长的梦魇, 从此, 阿米尔一直承受着对朋友背叛的心灵煎熬。

3. 在黑暗中寻找绽放生命的方式

故事在苦难和心灵煎熬中继续, 阿富汗被俄国占领之后, 在枪炮和硝烟中, 美丽闲适的家园满目疮痍。阿米尔随父亲流亡美国。拉辛汗揭开了哈桑的身世之谜, 原来哈桑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亲兄弟。阿米尔这才意识到, 除了自己过去那些未曾赎还的罪行, 还有父亲未偿还的孽债, 他和父亲都背叛了愿意为他们付出生命的人。

为了曾经的罪孽, 为了真正完成成长的洗礼, 他必须经历一次心灵的救赎, 而救出哈桑儿子的过程, 就是完成自我救赎的过程, 也就是内在成长的过程。为拯救哈桑的孩子, 阿米尔不顾生命安危, 重新踏上了那片水深火热的土地。营救的场面, 处处充满着血腥。而阿米尔正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才完成救赎的。在小说的高潮处, 阿米尔为了救索拉博, 和阿塞夫进行了一场决斗。阿米尔被打倒在地, 这时候血流满地, 这种流血的场景代表着牺牲精神。[3]而小说正是通过选择流血这种救赎的的仪式, 使主人公实现自己的成长。而正是在这场决斗中, 阿米尔的内心才真正的获得了解脱。到阿米尔救回索拉博, 并将他带回美国过全新的生活, 这对带罪的父子, 才真正得到了心灵的救赎。到危险地喀布尔去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 是阿米尔的责任, 也是他为自己和父亲赎罪必须付出的代价。

小说主人公的自救过程是灵与肉的双重历险过程, 阿米尔通过救赎最终长大成人。很多年前, 哈桑去为他追风筝, 而很多年后, 他又为哈桑的孩子追风筝, 完成那句永恒的承诺“为你, 千千万万遍”。两次追风筝的经历对主人公阿米尔来说包含着背叛和救赎, 受挫和新生的情感隐喻。第一次放风筝时, 阿米尔为了得到父亲的肯定和赞许, 不惜牺牲哈桑最终取回了最后的那只风筝。然而阿米尔的内心一直被自私、懦弱和背叛折磨了26年。26年后, 阿米尔冒着生命的危险从阿富汗救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 带着索拉博一起第二次放起了风筝。当他们的风筝割断别人的风筝时, 长期困扰阿米尔内心的背叛和自责最终释然, 他的内心得到了救赎。[4]哈桑对风筝的追寻象征哈桑的美好品质与对无情现实的抗争, 蕴含着作者对人性回归和阿富汗新生的期待。

三.《追风筝的人》带给我们的思考

《追风筝的人》关注亲情、友情与爱情, 正义、善良和诚实, 感恩与救赎, 真相与谎言, 从放逐灵魂的流浪到寻回生命的风筝, 从生命的孤独体验到自我心灵救赎。小说的伟大之处在于, 通过描写主人公人性成长、自我对话和心灵救赎过程, 对人性和自我救赎进行了剖析, 它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起到了深刻的启迪作用。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不仅要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 同时还要勇于包容那些伤害。振作精神, 人性追寻与自我救赎, 从过去的创伤和痛苦煎熬中走出来, 面对一种积极有意义的健康生活。在这部小说中, 风筝象征着生命中所蕴含的高贵的品质, 表征着友情、亲情、正义、善良、诚实, 以及勇敢、睿智等。而对风筝的追寻, 就是对美好人性的大胆追寻和勇敢救赎。在人生的旅途中,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而那漂浮于空中的风筝则是我们无法释怀的情感, 在追逐的过程中我们终究会寻找到自己人生正确的方向, 完成自我救赎的过程, 也就是内在成长的过程。阿米尔的故事也充分说明人性可以经由环境改变, 可以获致自我救赎。

参考文献

[1] (美) 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2]李雅琴.人性的挣扎——《追风筝的人》的成长主题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6) .

[3]林晓彬.浅析《追风筝的男孩》中的人生救赎[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 (7) .

《追风筝的人》赏析 篇8

故事梗概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一场风筝比赛后,在追回他们赢来的风筝时,阿米尔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好友哈桑被残忍地欺辱,却始终没有勇气走上去救他。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了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十几年过去了,阿米尔终于因为心中的愧疚,再次回到了那个动乱的地方,希望能为好友哈桑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秘密,原来哈桑和他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忠实的哈桑因保卫阿米尔的家而被打死,而哈桑的儿子也落入了塔利班的魔爪,儿时的噩梦再度在哈桑的儿子身上重演。此时的阿米尔勇敢地迈出了走向救赎的第一步,历经磨难最终救出了哈桑的儿子,灵魂得到了救赎。

精彩段落

本段落是关于小主人阿米尔少爷与仆人哈桑童年的描述,字里行间中流露出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及哈桑的憨厚、纯朴、聪明和对小主人的忠心。

After school,Hassan and I met up,grabbed1 a book,and trotted2 up a bowl-shaped hill just north of my father’s property in Wazir Akbar Khan. There was an old abandoned cemetery3 atop the hill with rows of unmarked headstones and tangles4 of brushwood clogging5 the aisles6. Seasons of rain and snow had turned the Iron Gate rusty7 and left the cemetery’s low white stone walls in decay8. There was a pomegranate9 tree near the entrance to the cemetery. One summer day,I used one of Ali’s kitchen knives to carve our names on it:“Amir and Hassan,the sultans10 of Kabul.” Those words made it formal: the tree was ours. After school,Hassan and I climbed its branches and snatched its bloodred pomegranates. After we’d eaten the fruit and wiped our hands on the grass,I would read to Hassan.

Sitting cross-legged,sunlight and shadows of pomegranate leaves dancing on his face,Hassan absently plucked11 blades of grass from the ground as I read him stories he couldn’t read for himself. That Hassan would grow up illiterate12 like Ali and most Hazaras had been decided the minute he had been born,perhaps even the moment he had been conceived13 in Sanaubar’s unwelcoming womb14—after all,what use did a servant have for the written word? But despite his illiteracy,or maybe because of it,Hassan was drawn to the mystery of words,seduced15 by a secret world forbidden to him. I read him poems and stories,sometimes riddles—though I stopped reading those when I saw he was far better at solving them than I was. So I read him unchallenging things,like the misadventures of the bumbling16 Mullah Nasruddin and his donkey. We sat for hours under that tree,sat there until the sun faded in the west,and still Hassan insisted we had enough daylight for one more story,one more chapter.

My favorite part of reading to Hassan was when we came across a big word that he didn’t know. I’d tease him,expose his ignorance17. One time,I was reading him a Mullah Nasruddin story and he stopped me. “What does that word mean?”

“Which one?”

“Imbecile.”

“You don’t know what it means?” I said,grinning18.

“Nay,Amir agha.”

“But it’s such a common word!”

“Still,I don’t know it.” If he felt the sting19 of my tease20,his smiling face didn’t show it.

“Well,everyone in my school knows what it means,” I said. “Let’s see. ‘Imbecile21.’ It means smart,intelligent. I’ll use it in a sentence for you. ‘When it comes to words,Hassan is an imbecile.’”

“Aaah,” he said,nodding.

I would always feel guilty about it later. So I’d try to make up for it by giving him one of my old shirts or a broken toy. I would tell myself that was amends22 enough for a harmless prank23.

Notes:

1. grab v. (匆匆地)取或拿

2. trot v. 小步快跑

3. cemetery n.(非教堂的)墓地,公墓

4. tangle n. 乱作一团

5. clog v. 阻塞

6. aisle n. 通道,走道

7. rusty adj. 生锈的

8. decay n. 衰退的状态

9. pomegranate n. 石榴树

10. sultan n. 苏丹(某些穆斯林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11. pluck v. 采;拔除

12. illiterate adj. 文盲的,无知的

13. conceive v. 怀孕

14. womb n. 子宫

15. seduce v. 引诱;怂恿

16. bumbling v. 说话含糊,语无伦次地说

17. ignorance n. 无知

18. grin vi. 露齿而笑

19. sting n. 刺痛;讽刺

20. tease n. 戏弄

21. imbecile adj. 愚蠢的,傻的

22. amends n. 赔偿

23. prank n.开玩笑;恶作剧;戏谑

重要短语

1. meet up 约见;会见;见面

例: We met up at the su permarket yesterday. 昨天我们在超级市场偶然相遇。

2. leave... in decay 使……处于衰败的状态;使……摇摇欲坠

例: The garden was left in decay and full of weeds. 花园衰败,长满了野草。

3. the minute一……就…… (= the moment = as soon as)

例: I want to see him the minute he arrives. 他一来到我就要见他。

4. after all 毕竟;别忘了

例: I’ll have to go to my aunt’s funeral. She was my own flesh and blood after all. 我得参加我姑姑的葬礼,毕竟她是我的亲人。

5. be far better at 比……更擅长……

例: My brother is far better at maths than me. 我的弟弟比我更擅长数学。

6. come across(偶然)遇见

例: How nice it is to have come across my old college roommate in town today. 今天能在城里见到我大学时的室友真是太棒了。

7. make up for 弥补

例: Pay increases will not always make up for poor working conditions. 工资的增长并不总能够弥补恶劣的工作环境的不足。

重点句型

1. Sitting cross-legged,sunlight and shadows of pomegranate leaves dancing on his face,Hassan absently plucked blades of grass from the ground as I read him stories he couldn’t read for himself. 哈桑盘腿坐着,阳光和石榴叶的阴影在他脸上翩翩起舞。我念那些他看不懂的故事给他听,而他则心不在焉地摘着地上杂草的叶片。

句中的sunlight and shadows of pomegranate leaves dancing on his face为独立主格结构作状语。该结构由“名词+分词/不定式/形容词/介词短语等”构成,通常在句中作状语。

例:(1) The children went home from the grammar school,their lessons finished for the day. 当天的作业完成后,孩子们从文法学校回家了。

(2) Weather permitting; we shall play the match tomorrow. 明天假设天气好,我们就进行比赛。

(3) So many people to help him,he is sure to succeed. 有如此多的人来帮他,他一定会成功。

(4) He sat in the front row,his mouth half open. 他坐在前排,嘴半开着。

(5) The soldiers dashed in,rifle in hand. 士兵们端着枪冲了进来。

2. We sat for hours under that tree,sat there until the sun faded in the west,and still Has-san insisted we had enough day-light for one more story,one more chapter. 我们在树下一坐就是几个钟头,直到太阳在西边黯淡下去,哈桑还会说,天还足够亮堂,我们还可以多念一个故事、多读一章。

通常,insist接宾语从句时要考虑两种情况。当insist为“坚持要求”时,用虚拟语气,从句动词用(should+) v 形式;当insist为“坚持认为”时,则用陈述语气。

例:(1) Mike insisted that his brother had never stolen anything. 迈克认为他的弟弟没偷任何东西。

(2) The young man insisted he was innocent,and that he should be set free at once. 这个年轻人坚持认为自己是清白的,坚持要求立即被释放。

3. When it comes to words,Hassan is an imbecile. 在读书识字方面,哈桑够昧。

when/whenever it comes to...(当涉及到……时,当谈到……时) 是固定句式,to为介词。

例:(1) Most of us know we should cut down on fat,but knowing such things isn’t much help when it comes to shopping and eating. 我们多数人都知道应减少脂肪的摄入,但当买东西或吃东西时这些常识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2) Doing your homework is a sure way to improve your test scores,and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when it comes to classroom tests.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心得 篇9

《追风筝的人》这本书关于友情,关于种族,也关于背叛与救赎,它让我知道人性的背叛和人性的救赎也可以融合的如此巧妙。

关于友情

这本书是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来讲述阿米尔的故事,阿米尔出生于喀布尔的的一个富裕家庭,阿米尔是普什图人,其父亲也是普什图人,是一名法官的儿子,一个成功的地毯商人,而哈桑则是阿米尔家的仆人阿里的儿子,出身于哈扎拉人。阿米尔和哈桑是从小的好玩伴,哈桑是一个特别忠实,正直的人,一心只为阿米尔少爷着想。

阿米尔是出色的“风筝斗士”,他善于用自己的风筝切断别人的风筝的线,而哈桑则是杰出的“风筝追逐者”,他会给少爷阿米尔追到掉落的风筝,因为阿富汗的传统就是风筝线被切断后落下的风筝归追到它的人所有。他们两个人经常一起玩耍、游戏,是很好的伙伴。

到后来阿米尔与哈桑的决别,因为战火侵袭,他和其父亲逃往美国,将房屋交给朋友拉辛汗看管。之后拉辛汗日渐衰老、力不从心,他恳求哈桑帮忙照看房屋,善良的哈桑接受了托付。最后哈桑死在霸占阿米尔房屋的坏人枪下时,仍旧誓死践行对阿米尔的承诺,“为你,千千万万遍”。

关于种族

阿富汗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占主体地位的是普什图人,他们信奉逊尼派。哈扎拉族是其中的第三大民族,他们信奉什叶派,他们被普什图人看作是异教徒和下等民族,受尽他们的迫害和剥削。本书中最典型的有种族歧视的人物就是阿塞夫。他说:“阿富汗就像一座到处扔着垃圾的美丽大厦,得有人把垃圾清走。”他将哈扎拉族人看做垃圾,经常对他们施暴,对哈桑施暴,对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施暴,他是本书中邪恶的典型代表,极具讽刺意味。而在阿塞夫对哈桑的施暴里,阿米尔全程目睹,却并未勇敢的站出来,以“哈桑只不过是哈扎拉人”为借口为自己开脱。

关于背叛与救赎

拉辛汗说过:“当恶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救赎。”所以阿米尔的父亲一生都在行善事,修建恤孤院,帮助别人,祈求为自己赎罪,与此同时也得到了别人的崇敬和爱戴。

阿米尔在哈桑被施暴时,他背叛了哈桑,没有为哈桑出头,对于他自己的懦弱、背叛行为只以哈桑只是个哈拉扎人为借口,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错。后来,阿米尔因为无法面对哈桑的善良,希望父亲把阿里、哈桑解雇,但被严词拒绝。于是阿米尔在他13岁生日的晚上陷害哈桑,说他偷了自己的生日礼物,但是哈桑早已洞悉一切承认了偷窃,并和阿里搬到了哈扎拉族聚居的哈扎拉贾特山区。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阿米尔在很多年后回到了阿富汗,因为“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他去孤儿院与阿塞夫决斗并救回了哈桑的儿子,将其带回美国抚养,使自己得到精神的洗涤和救赎。以前是哈桑守护阿米尔,现在换阿米尔守护哈桑儿子。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优秀 篇10

这个本书的确把我感动到了,其实生命是一场追风筝的过程,追到了,也许才有完整的自己,而我们总是在让我们变成期望中的自己,也许这就是成长。

哈桑与阿米尔,喝着同样的母乳,注定是分不开的。分不开的还有身体中流着同样的血液,亲情比什么都重要,而小说中的转折就是,原来从小一直照顾自己的仆人,自己曾今背叛的人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其实他们之间最初是友谊吧,只是被一种嫉妒与难堪所磨得只剩下惨翼。而唯一能弥补的就是为自己挺身而出。为你,千千万万变!至于阿米尔从小渴望的亲情,他认为父亲是恨他的,因为他害死了他的母亲。他和他父亲都对自己太严苛,其实他父亲被分成了两半,一半是对自己的惩罚,一半是对自己的赎罪。当哈桑他们远去,他们来到了美国,阿米尔才算的到了一个完整的爱。他父亲给阿米尔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罪,那就是偷到。其他任何罪都是偷得衍生。杀人,是偷取了人们活着的权力,欺骗,是偷取了人们知道真相的权利。

这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这是一个有些残酷的故事。从最初的哈恩的承诺,到最后主人公完成自我的救赎中,我看到了人性的重生。《追风筝的人》的故事背景是真实的,正因为真实,所以才会那么的感人至深。在小说中,哈恩的忠诚、与米尔少爷之间的友谊也让我感到人性的温暖,而阿富汗地区的各种残酷的现实,让我对于这个世界上的悲苦有着深深的悲悯。哈恩的孩子的不幸遭遇更是让我一度有落泪的冲动。

上一篇:【俄语】常见基数词与序数词下一篇:实施五大战略实现县域经济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