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没聪明宝宝的四个教育误区

2024-07-12

埋没聪明宝宝的四个教育误区(精选6篇)

埋没聪明宝宝的四个教育误区 篇1

误区一: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如果妈妈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在浪费时间。对此,专家认为,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

专家介绍说,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前者表现为学习英语课程,学习某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学习。专家还说,其实,在我们觉得什么都没想的时候,大脑也是在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用意识去努力地实行而已。

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了解孩子个性、气质特色,顺其自然,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发展,创造适合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

误区二:“迷信”智力测试

圆圆快3岁了,在说话、运动、背儿歌、数数等许多方面与同龄宝宝比起来,似乎差一些。

妈妈很着急,买了好几本智力测试和智力开发的书来锻炼宝宝,后来带着圆圆去检查,看看是否有智力问题。结果在测验时,宝宝的某些能力没有表现出来,不愿意开口发声、没能好好爬楼梯;面对着很低的测试分数,妈妈就懊恼不已,不知道是否还要再测试一次。

“智力测验只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而贴上“笨孩子的标签”,那么就会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这些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伤害。”专家指出,目前很多智力测验已经落后于心理学的发展实际,只能测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家长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测验的分数低,就容易产生放弃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笨,从而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很可能因此而抹杀了他们在其他能力方面的发展。

孩子的能力系统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以一次的测试成绩判断他的智力,也不要因为一两个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否认了孩子的整体能力;相反,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毕业于哈佛医学院的美国权威学能专家梅尔・列文化博士,经过30年的临床研究与观察,提出了八大学习模式,即由注意力、记忆、语言、空间排序、时间排序、运动、社交和高级思维八大系统组成。很少有孩子面面俱到,关键是发现孩子的优势与劣势,不要将孩子劣势扩大成“问题孩子”,而是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去发挥与克服。

误区三:“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学一件事情比别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个新环境很长时间不适应等,这些行为都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的表现。

专家介绍说,这些都是适应性低的表现,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这类孩子的一种行为方式。

专家还举例说,“慢孩子”可能学一首诗的速度比较慢,但他们一般相应地会记得比较牢、比较久,这是他们学习事物的一种习惯方式。而且,这些“慢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具备其他“快孩子”没有的优势――在遇到不良刺激比如吸毒、偷窃等诱惑时,不像那些接受快的孩子一样容易改变,而是抱着审视的态度去接受。国外学能专家还建议家长让孩子学会控制节奏,慢慢去想慢慢做一些事情,这个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怎么去控制他的行为和一些语言的节奏。

误区四:孩子“爱动”就是“多动症”

课堂上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安静地听课――这是所有老师都很喜欢的课堂气氛,但这基本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些孩子会说说话,做做小动作等,来扰乱课堂秩序,而这些孩子往往被老师认为是有多动症的。

这类孩子其实属于运动机能占优势,故喜欢用肢体代表语言。所以,并不是所有“爱动”的孩子都是真的患有多动症。有的孩子比较聪明,听老师讲了一半课程,就已经掌握了基本要领,知道下面该讲什么了,感觉无聊便开始做做小动作。对于这类孩子,老师和家长更应学会了解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比如,老师可以在孩子感觉无聊时提个问题,夸奖一下,调动其兴趣继续听下去。

其实,注意力集中有问题的孩子往往创造力非常强,他们的脑子常常冒出一些新的想法。同时,这些注意力有缺陷的孩子,也经常有冲动的表现,所以学校就会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受到老师的批评。其实,大人们恰恰忽略了他们的创造性。正确的方法是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着创造性,同时也让他们知道自己有注意力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获得成功。

开发宝宝“学能”应向专业人员取经

专家指出,造成以上诸多育儿误区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广大父母对宝宝未来发展的期望越来越高,但却缺乏对宝宝学习能力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以致强制学习、拔苗助长、人云亦云和盲目从众等现象比比皆是。

“对孩子的教育并没有定势,应该根据其天赋和特性来具体对待。公平的教育就是对所有的人不公平,父母应重视孩子的个体教育,用科学的育儿理念来武装头脑,”专家说,“开发宝宝潜能的基础应该是尊重孩子的个性,而不是一味用共性的规则去要求他们。”

专家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儿童保健专业人员在我国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明显缺位。日前,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婴幼儿保健学组在全国七个城市针对1200多位0~3岁婴幼儿父母的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父母意识到需要特别培养宝宝的学习能力,但是仅有一成父母意识到从事婴幼儿健康的专业人员指导的重要性。

而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关于婴幼儿早期学能发展其实已经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并有专业医务人员给予父母指导。但是在国内新晋爸爸妈妈们的“育儿经”,多是从长辈、同事、幼教人员等处咨询得来的,而很少有人会请教儿童保健专业人员。

埋没聪明宝宝的四个教育误区 篇2

误区之一:把道德教育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 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给学生传授道德

在学校道德教育中, 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把它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 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向学生传授道德。譬如, 有的教师在上思想品德课时完全按照上语文课的字、词、句、章的讲解方式进行讲解, 让学生反复朗读道德规范, 直到背熟为止。因此有人把这种德育方式称为知识德育。“所谓知识德育指的就是用道德知识的传授与习得代替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 其问题在于将德育的理解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识过程, 方法上偏重于理论说教与灌输, 评价上用分数衡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为此贯穿于德育过程的同样是认知、形成概念、记忆、反复练习等等的那一套”。

道德教育固然有一些基本概念和规范需要解释、记忆, 这是传授道德的基础, 但是不能把它完全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看待, 特别是在传授方式上不能完全按传授学科知识的那种方式去传授道德。因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背会几条道德规范, 而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理念去实现其道德行为。如果我们把道德教育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 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给学生传授道德, 那只能是课堂上讲解的道德理论同一回事, 而实际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却是另外一回事, 不能收到道德教育的实效。道德教育的结果也证明了:知识水平的高低与道德修养境界的高低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

学校道德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晓之以理, 而更主要的是动之以情, 最后达到导之以行的目的。它需要教育者在实施道德教育过程中, 应从“知识”转向“故事”, 从“灌输”转向“对话”, 从“大道理”转向“小细节”, 从“感悟”转向“践行”, 从“受爱”转向“创爱”, 切实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误区之二:片面追求升学率, 把学校道德教育视为摆设, 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式化、空泛化和简单化

在一些学校的管理者看来, 学校的关键是抓好学生考试的成绩, 提高学校的升学率, 学校德育工作只是个形式, 搞这个形式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在获悉上级德育工作检查时, 立即制作条幅、编写宣传板报并让学生背几条道德行为规范应付上级检查。检查团走后, 又恢复原样, 这不能不给人一种作秀之嫌。正如有人所形容的那样, 德育工作是“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育人, 即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使之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育人不仅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科学知识、职业技能的培育, 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人之为人应该遵守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否则, 我们的教育将与学校教育的目的相背离。

学校的道德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 也不是用“摆形式”、“走过场”所能完成的, 更不是伴随着知识的增多而进行的自然增长。它需要学校行政管理者, 从内心深处重视这项工作, 肩负起学校的历史使命。通过真抓实干, 出主意想办法, 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面的道德教育, 真正实现学校教育的目的,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误区之三:普遍利用虚拟的道德情境进行道德教育, 而不能引起真实的道德冲突, 消除不了现实中的道德困惑

长期以来, 学校道德教育方式大多采用的是在虚拟道德情境中进行的, 即教师或学生在设想或创设一些道德情境, 然后通过大家讨论, 最后得出比较可行的解决办法。如在课堂上模拟一个道德情境, 通过音乐渲染, 事物演示, 角色扮演等方法,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道德规范。这种方式有其优点, 它比单纯的道德理论说教所产生的德育效果要好得多, 因为它毕竟把学生引入到一定的道德情境中进行道德教育, 已经引起学生思想上的碰撞, 并在进行比较、选择中受到一定的道德启迪。但是它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为虚拟的道德情境它是一种假设或者说模拟, 无论是语言描绘的道德情境, 还是戏剧性的角色模拟都是一种假设。模拟毕竟是模拟, 它毕竟不能代替现实。现实生活是复杂的, 它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特别是当道德行为和个人的实际利益挂起钩来, 它就不像模拟情境中那么简单, 它会产生实际的道德冲突, 无论其是否解决了道德认识问题, 都无法立即导致道德行为。因为虚拟道德问题并不向人们提出道德行为的要求, 也不提供实现道德行为的环境和条件。

在现实中, 人们面临的道德问题是真实的。真实的道德问题要求人们必须实现道德行为。这种情况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第一, 人现有的道德认识不支持道德行为实现, 解决道德问题的过程中断。第二, 人现有的道德认识倾向于支持道德行为实现, 但由于道德认识是有限的或者对环境特征和行为结果的预期是不确定的, 所以, 人内心产生道德冲突。由于道德冲突最终没有解决, 道德行为没有呈现, 所以解决道德问题的过程中止。第三, 人现有的道德认识倾向于支持道德行为, 但由于道德认识是有限的或者对环境特征和行为结果的预期是不确定的, 所以, 人内心产生道德冲突。由于恰当地引导或者得到环境的支持, 道德冲突得以解决, 道德行为呈现, 解决道德问题的过程全部实现。第四, 人现有的道德认识坚定有力地支持道德行为的实现。

在以上的几种情况中, 第三种情况最具有教育价值。此时, 教师的道德点拨会起到更为直接的作用, 并且会使学生对特有的道德规范记忆犹新, 收到其他方式所收不到的效果。当然, 真实道德教育情境中的道德冲突需要教师恰当的设计, 不能超越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生活实际。教师应善于观察和判断不同学生道德认识的道德行为方面的临界点, 帮助他们选择不同的教育活动, 引导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体验、反思。

误区之四:学校道德教育中过多地强调道德是国家、社会对个体的一种制约, 忽视了道德对个体所具有的价值

在现有的学校道德教育中, 对道德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往往强调比较多, 对道德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却轻描淡写。这种教育方式, 使道德个体不能把道德行为和自己的实际利益挂起钩来, 导致道德理论说教远离个人, 不能使道德个体主动地产生道德教育上的共鸣。

从社会、国家角度讲, 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确, 只有公民个人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行事, 才可以使国家安定、社会有序, 否则, 社会、国家就会成为混乱、动荡的局面。从这个方面看, 在学校德育中应该强调道德是国家、社会对个体的规范、约束和要求, 应该用社会性的价值标准去要求个人。但是, 道德行为不仅是一个对单方面有益的事情, 而是一个双赢的事情。它既有利于国家、社会, 也有利于道德个体。人无德不立, 国无德不兴。只有社会中的每个公民都能够良好地遵守道德规范, 社会秩序才会井然;从另一方面看, 只有每个公民良好地遵守道德规范, 他们的个体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生活质量才会不断提高, 并且道德行为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最大。正如马克思所讲:“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诚然, 社会中确实有极个别人采取的是不道德行为却取得了一些利益。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做理性分析。我们应该从长远利益来看, 看这种人通过不道德行为获取的利益能否长久。现实告诉我们, 这些人往往是沾了小便宜吃了个大亏, 得到了暂时的利益, 失去了长远利益。轻者, 受到社会舆论谴责, 给人们心目中留下了不良的印象;重者, 不但受到社会舆论谴责, 而且同学朋友唯恐躲不及, 甚至受到法律的惩处。

在道德教育中, 我们不能忽视道德和个体的关系, 特别是道德和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相反, 我们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多角度认识道德行为与大我、小我的关系。只有这样, 才能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道德教育, 并把它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

当然, 学校道德教育上的误区还不止这些, 它需要广大的理论工作者共同研究。我们期待学校道德教育尽快走出误区, 切实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效能, 为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成双凤, 韩景云.走出知识德育的误区.江苏大学学报, 2005 (01) .

[2]傅维利.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新华文摘, 2005 (13) .

埋没聪明孩子的四个教育误区 篇3

误区一: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如果妈妈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对此,研究认为,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孩子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

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前者表现为学习英语课程,学习某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学习。其实,在我们觉得什么都没想的时候,大脑也是在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用意识去努力地实行而已。

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了解孩子个性、气质特点,顺其自然,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发展,创造适合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

误区二:“迷信”智力测试

圆圆3岁了,在说话、运动、背儿歌、数数等许多方面与同龄孩子比起来,似乎差一些。

妈妈很着急,买了好几本智力测试和智力开发的书来锻炼孩子。后来妈妈带着圆圆去检查,想看看是否有智力问题。结果在测验时,圆圆的某些能力没有表现出来,不愿意开口发声、没能好好爬楼梯。面对着很低的测试分数,妈妈就懊恼不已,不知道是否还要再测试一次。

智力测验只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而贴上“笨孩子”的标签,那么就会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这些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伤害。目前很多智力测验已经落后于心理学的发展实际,只能测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家长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测验的分数低,就容易产生放弃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笨,从而不会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很可能因此而抹杀了他们在其他能力方面的发展。

孩子的能力系统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以一次的测试成绩判断他的智力,也不要因为一两个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否认了孩子的整体能力,相反,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误区三:“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学一件事情比别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个新环境很长时间不适应等,这些行为都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的表现。

其实,孩子这些行为都是适应性低的表现,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这类孩子的一种行为方式。研究发现,“慢孩子”可能学一首诗的速度比较慢,但他们一般相应地会记得比较牢、比较久,这是他们学习事物的一种习惯方式。而且,这些“慢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具备其他“快孩子”没有的优势—— 在遇到不良刺激比如吸毒、偷窃等诱惑时,不像那些接受快的孩子一样容易改变,而是抱着审视的态度去接受。国外学能专家还建议家长让孩子学会控制节奏,慢慢去想慢慢去做一些事情,这个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怎么去控制他的行为和一些语言的节奏。

误区四:孩子“爱动”就是“多动症”

课堂上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安静地听课——这是所有老师都很喜欢的课堂气氛,但这基本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些孩子会说说话,做做小动作等,来扰乱课堂秩序,而这些孩子往往被老师认为是有多动症的。

这类孩子其实属于运动机能占优势,故喜欢用肢体代表语言。所以,并不是所有“爱动”的孩子都是真的患有多动症。有的孩子比较聪明,听老师讲了一半课程,就已经掌握了基本要领,知道下面该讲什么了,感觉无聊便开始做做小动作。对于这类孩子,老师和家长更应学会了解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比如,老师可以在孩子感觉无聊时提个问题,夸奖一下,调动其兴趣继续听下去。

其实,注意力集中有问题的孩子往往创造力非常强,他们的脑子常常冒出一些新的想法。同时,这些注意力有缺陷的孩子,也经常有冲动的表现,所以学校就会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受到老师的批评。其实,大人们恰恰忽略了他们的创造性。正确的方法是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着创造性,同时也让他们知道自己有注意力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获得成功。

网络求职常见的四个误区 篇4

一、不要仅仅只瞄准大型的招聘网站。

大网站的确会为求职者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但也绝对不要忽视小型的求职网站。不能排除有的小公司无法向大网站支付登广告的费用,所以记得也不要漏掉小型的求职网。

二、不要用在职公司邮箱投递简历(包括注册招聘网站时要使用的邮箱)。

即便是你的公司告诉你可以用公司邮箱投递其他工作的简历,也不要那么干!除了冒着得罪现有老板的危险以外,如果跳槽、这个邮件地址则可能随时失效,因而错过一些对你很重要的招聘信息。

三、不要到处乱投简历。

不要把一份统一式样的简历漫天投。你的简历应该有针对性、使公司感到是专门为应聘这个特定职位而来。这样才能获得更多面试机会。

四、保留一点个人隐私。

国际化人才引进的四个误区 篇5

我们很多企业引进了国际人才,只是因为希望引进这样一个国际人才便引进了来,至于真正的业务需求是什么?希望通过他帮助打造什么样的能力?这个人来了以后,具体负责哪个部门、哪些业务,还是负责主抓一些具体战略举措或转型举措的落地? 他是要对盈利负责呢?还是只主要担任顾问角色呢 ?这些问题在人才引进时并未具体想清楚。

目标的明确至关重要,即使同样一个岗位,适合的人才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以首席战略官(CSO)为例,理论上来讲,CSO的工作需要帮企业与各业务理清战略方向,并推动变革以实施战略,同时确保重大决策的制定与战略一致。但是,一个既有战略思维,又深谙行业趋势,同时兼具实施战略推动变革的超强领导力与执行力的全才如果难求,那么根据企业的战略及其在战略实施阶段的不同,具体适合的CSO人选可能有很大不同。如果企业的业务发展遇到重大瓶颈而战略亟需梳理,具有超强战略与创新思维的能力应是侧重,如果战略已明确且其中很大的成分是要大举兼并并购,那么一个富有战略性并购与整合经验的人应该是首选。但如果企业战略意味着重大的转型,推动变革的执行力与经验则应该成为侧重。

而很多中国企业想引进人才,就去找一个同行业对标的国际先进企业的对应岗位(如CSO),认为拿来就能发挥作用,这是个误区。擅长想事的人与擅长做事的人可能完全不一样。而期望值设得不对,人才启用后双方都可能产生很大落差。我有一个客户,曾经引进了一个国际人才,根据当初的岗位描述找来了一个擅长经营的人才,来了以后也雄心勃勃地准备扛起一番业务责任,大大改善其盈利能力。

结果上岗后发现他的工作其实更像顾问角色,这与他本人的爱好与擅长对不上,所以很快就跳走了。

所以说在引进国际化人才的时候,首先岗位需求一定要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量体裁衣。我们看到的很多情况是,企业找人的时候可能都没有想清楚,甚至可能是从网上下载了一个岗位说明书。

企业除了根据具体需要明确什么样的人才才是合适的人选,更需要明确这个人才需要发挥的作用。企业引进国际化人才,更多时候是需要借助他来打造机构化的能力,能够把他的能力内化为组织的能力,成为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与DNA.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管人才怎么流动,只有机构化能力才是真正能够流传下去的东西。如何真正实现这个目的,很多企业在引进人才的时候都没有深入思考过。

如果引进外来国际人才的目的是建立机构化能力,那就要跟他的考核明确挂钩。你需要他建立起什么管理体系,什么流程,在他任职期间,要带出什么样的队伍,最好都有明确的目标。在很多国际企业里,继任计划是非常普遍的——考核中很重要一条,就是你能够在一定时间,培养出你的接班人。对于国际人才,应该也有这样的要求:他能培养多大的队伍,他能建立起一个什么样的体系,他能培养几个接班人的人选。

误区二:孤掌难鸣

很多中国企业认为,引进了人才自然就能把国际最佳实践带进来,自然而然整套体系就建立起来。曾经有一位企业高管跟我探讨引进的国际人才的人选,我问是否允许这个引进人才带上自己的小团队,他表示惊讶:“招他进来就是希望他具备全套能力,如果这个人还得再带一队人才能完成工作,我们岂不是招了个‘爷’来?”

这位高管对引进人才的期望值应该是有一定代表性的,期望引进的人才自动能把一摊事都管起来。但事实往往并不是这样的。

首先,可能现有内部人员的能力与引进人才需要完成任务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其次,越是国际最佳实践丰富的企业,往往越是具备系统而有序的管理流程与体系,且专业化分工很明确,高管要么站在很高的角度运筹帷幄,同时倚靠下属团队与流程进行日常执行,要么是某一具体领域的专才。而很多中国企业体系尚待建立,往往寄希望于一个引进人才就能搞定一整套事儿。再者,每个企业都有着自己的文化与行为方式,一个引进人才,特别是“老外”,初来乍到对于内部资源如何调动,显性的与隐性的决策机制究竟是怎样的,一时半会恐怕搞不明白。再有就是国际最佳实践如何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有效嫁接,真正能够生根发芽?所以企业一定要考虑清楚需要给引进人才提供什么样的支持与空间。他至少要有一个与他能力匹配的小团队,才可能作为一个组织的有机部分开始运转起来,

有些时候,引进一个人,周围其他支持框架都不在的话,他不一定能生根发芽,可能就枯萎下去。

德国大众和上海一汽合资的SVW,采用了目前看来很有效的双高管制管理模式。中国人的强项是深谙中国市场的开拓,而德国人的强项更多是在技术与制造方面。所以在技术和制造方面的职能,一把手是德国人,副职是中国人。而面对市场与销售的职能,则正职为中国人,副职为德国人。这种配对管理制不一定是唯一最好的方法,但至少在SVW还是做得很好的。最佳实践的“拿来”是要量体裁衣的。要知道企业的局限是什么,哪些地方需要做什么样的调整,什么事情在内部需要找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去真正动用资源,这些只有内部人才是最清楚的。如果一个外来者有熟知企业内部的人和他配对,就比较容易嫁接。另外,除了为引进人才考虑配套的人才与队伍,还需要考虑如何有配套的机制使其发挥最大作用。有的企业家认为,现在内部的人能力低,理念也差,与其想办法花功夫改变内部人,不如招一些带着先进理念的外来者,让这些人帮我做事就好了。但是中国有句话叫“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如果一个企业的机制体制没有调整,即使外面引进一个人,他的先进理念很快也会被同化。

误区三:重外不重内

很多企业认为,如果我现在没有能力,那引进人才就解决能力打造了。这更多是一种很急迫的心情,希望引进一个国际经理人把问题解决。但从长远来讲,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需要两手抓。如果过于强调外部引进,大多数重点岗位必须是满足一定条件的职业经理人才可以担任,这本身会产生多重弊病。

第一,有可能传递了一个错误信号,内部员工会认为升迁无望从而失去工作热情,造成人才流失。内部的人会觉得没有希望,因为上面很重要的位置,领导都是想着引进来的人。那我有什么发展前途呢?我的职业生涯应该怎么去规划呢? 第二,会造成内部员工与外来人才之间的矛盾,使得引进人才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与帮助,难以发挥作用。如果他来了,内部的人就没有什么发展前途,那就没有动力了,而且外来和尚没准过两天就走了,不一定换谁来了。如果这样,内部人对引进人才的接受程度和配合也会差很多。第三,引进一个合适的国际化人才耗时耗力,很难满足企业发展的快速期与转型期所需要的人才规模。

所以,好的人才引进重点还要考虑如何把引来的火种建立起一个有机、良性循环的机构化能力,变成企业的DNA.一旦人走了,企业还是可以不断去打造这种能力,这才是长久之计。比较好的人才引进,是引进的这些人对内部是一种鼓励和鞭策,并且加强彼此之间的配合。加强配合就是说,引进的人来了能够教会我们很多东西,不论是对企业,还是个人能力的培养、成长都是非常好的。那原来的人员就会愿意向他学习、与他配合。宝马中国区老总是在华已经呆了20多年的中国通,他把向他直接汇报的岗位很快都本土化了。“因为如果我全部用德国人,中国人会觉得他往上走没什么前途。如果中国员工能看到往上走有前途,就会愿意更好地去学习,更好地培养自己,更好地去成长,更好的业绩表现。”利用引进人才作变革精英,用他来做一个火种,让星星之火燎原才是更要考虑的。

平安集团曾经一度有60%的高管都是引进的海外人才。这些人才的引进是为了培养本土人才,建立管理体系,确保运营标准与流程符合国际最佳实践。一系列的导师计划以及轮岗计划促使这些海外人才培养本土人才。这样培养了一大批中高层经理,可以胜任更重要的岗位。所以平安在引进国际人才的过程中就储备了很多人才。

许多跨国公司借助外籍人才培养本土人才的经验也不妨作为中国企业的借鉴。绝大多数跨国公司一开始是派外籍人员来华管理。这些外籍高管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把总部的最佳实践带来,建立体系,跟总部保持衔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当教练培养人。所以公司对他们的考核里,有没有培养好接班人是很重要的一条。摩托罗拉公司外籍高管的雇佣合同里清晰地规定,要求他们在中国任职的2-3年内必须寻找并培养一个本土接班人。今天,摩托罗拉公司中层经理以上超过85%都是中国人,这个比例比许多外企都高。IBM公司要求所有的中高层外籍经理必须在其任期内担任七八个高潜力本土人才的“教练”,其中的3位则成为该外籍经理离任时的接班人选。

误区四:拔苗助长

一些企业在引进外来人才时,也知道要与内部管理能力对接,但是对接需要分阶段和步骤,有时候还需要桥梁,外来人才的作用有时也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发挥充分的作用。

华润这家很优秀的国有企业,在大量引进职业经理人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它从跨国公司挖走了相当一部分有西方生活和工作经历的中国人,这些人过去以后,大多适应得很好。挖去的人往往先放在职能部门,从职能部门去理解业务、体验文化,在对华润有更广泛、更全面的了解,证明自己以后,这个人就可以具体去经营一项业务,对整个业务的业绩负责。同时,华润对内部人员的培养也是很花功夫的。它把中上层干部组织起来,理论结合实践,进行18个月领导力培训项目,董事长宋林亲自当班主任。

高中语文教学的四个误区 篇6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问题则基本上类似,如:“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还有些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程式在课堂上“说教”一遍,把学生的思维完全限制在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框框之内。课堂上的阅读也就成为一种被动的阅读,学生并没有真正对课文用心感悟,他们所“读懂”的也只不过是根据以前的思维定势而得到的“微言大义”,至于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甚了解。因此,课上学生能“读懂”,等课结束了学生也没有问题可以问了。这种没有问题实则是最大的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误区,是学生缺乏独立思维的一种表现。

语文教学怎样走出没有问题的误区呢?我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放手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就像我们经常所说的那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才会开阔问题眼界,树立问题意识。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都要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发散学生的思维,首先自己就要开阔视野。以前我们经常谈论:“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该怎么办?”如今我们应该思考“学生提不出问题该怎么办”了。

二、作文———套用模式,写非所想

高中由于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所以学生的写作也趋向模式化,都想着有好的模式能够给自己带来高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潜意识地传达这一点。这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语文学科本来就是扩散式思维学科,作文更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调查表明,某班对某一作文题目,大多数学生写的都是同一题材,格式都一样,都是在遇到某情况后,先作一番思想斗争,最后如何如何,然后再喊几句口号。在现行的作文教学中,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套题、程式化、抹杀学生真实感受的现象仍很严重。有些学生经常购买《高考优秀作文》《高考满分作文》之类的作品,进行简单的模仿,这样的作品代替学生的真实感受,造成语文教学长期未能逾越的一大误区。

要走出这一误区,便要寻找良好的改革途径,我认为,一是让学生充分认识现实生活,让他们体验生活,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领悟能力,让他们从中学会独立表达,写出发自内心的话语;二是加强语文课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联系,讲课文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去欣赏,充分发挥其想象,按其自己的感悟描述课文中的情景或事件。例如在讲“赤壁之战”时,在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之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描述或续写,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教师在分析课文时,一定要确认学生是在主动地欣赏课文的语言和情景,而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灌输。

三、语文作业———“背诵古文”

目前,很多高中生认为语文没什么好学的,语文作业就是遇到古文背一背,现代文中没有任何东西值得学习。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很大程度上也是因老师的教学引导错误而导致的。

高中语文学生的语文作业相对于初中和小学来说,有着很大的差距。学生在突然减负的情况下,往往不知所措,老师也会在学习古文后说把课文背诵下来,而背诵课文只是最基础的工作。如果不把课文理解了再背诵,那背诵起来就相当困难,同时考试的时候顶多只能拿下默写题的分数,对于实词虚词的理解,就有赖于通透理解掌握全文。学生平时在背诵古文时,一定要理解文章,并学会把知识点转移。高中语文考试对很多基础知识都有所考察,很多都藏于在现代文中,因此,对于学生而言,真正的语文作业还应该包括积累字词这一工作。同时考试更多的是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考核,学生如果不走出“现代文没什么可学的”这一误区,上课的时候就不会用心听讲,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那么他的理解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就不会得到锻炼,考试的时候就会出现失分过多的情况。写作更是占据了70分这样的分值,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学生课后的语文作业,应更多地体现在写作练习上。多读书,多做读书笔记,多背诵优美片段,学习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等,这是长期的过程,学生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在多媒体运用中产生的误区

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强调要做好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中特别提到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影响。很显然,在当前的形势下,多媒体设备进入语文课堂是必然趋势,但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却出现了种种误区,具体表现为:一种趋向是平时采用传统教法,而在公开课上却频繁使用多媒体,多媒体成了一种装饰门面的标志,而对于整个课堂的改变并无裨益。这种误区的产生一方面是对多媒体的认识不足造成的,一方面是校内资源的限制所致,相信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应该会有所改善。另一种则是完全相反的做法,多媒体在课堂中随处可见,仿佛没有多媒体就上不成课。这种过分依赖多媒体的误区并不少见,它打着新课改的旗号,行形式主义之实,相对于第一种趋向更需要我们加以警惕。

上一篇:我建造的马路五年级作文下一篇:察北管理区2014年度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工作安排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