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大发现

2024-09-07

聪明大发现(共6篇)

聪明大发现 篇1

摘要:电视栏目必须基于目标受众需求, 不断创新创优, 才能形成自身特色, 提升传播效果。办好少儿科普栏目, 必须把准确研判少儿需求、生动展示科学常识和充分发挥电视特点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文章从少儿好奇的性格特点和认识特征出发, 融深奥的科学于日常的生活之中, 通过节目运作过程中的生动案例, 深入浅出地展示了《聪明大发现》的栏目策划、创新探索和创作实践, 不仅可以让受众更好地认识《聪明大发现》, 对于进一步提升少儿科普栏目的整体策划水平, 同样具有积极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聪明大发现,少儿,科普,电视

《聪明大发现》是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优漫卡通卫视频道2010年暑期推出的一档少儿科普栏目, 每周四档, 每档十分钟, 迄今已播出近300期。该栏目省市双网收视平均在1个点以上, 受到了小观众及家长们的普遍欢迎。2011年度连续荣获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十大电视品牌栏目”称号和“江苏省广播电视少儿精品鼓励工程项目———原创少儿电视栏目一等奖”。

对以“聪明大发现探索无极限”为栏目定位语的《聪明大发现》栏目, 有业界专家刊文称其是一档“开启童年心智, 丰富少儿荧屏的好节目”。

众所周知, 电视具有直接、直观、迅速的传播特点, 符合孩子们相对简单的思维习惯, 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是一种最容易为少年儿童接受的大众传播媒体。记得有一家名牌纸尿裤的广告语是“好奇宝贝乐在探索”。在字典里, “好奇”的注解是: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充满新鲜感;“探索”解释为:多方寻求答案, 解决疑问。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蹒跚学步的幼儿, 再成长为英姿勃发的少年, 孩子们正是在每个年龄阶段都置身于好奇的世界中不停地探索着的。《聪明大发现》恰是基于“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心”这一身心特点, 以电视媒体所独具的传播手段为依托, 面向少年儿童观众群体, 引导他们去学习科学、认识事物、探索世界。以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为内核, 吸纳、融入多样的娱乐形态, 开启和激发孩子们的心智和潜能, 尽可能地去享受自然与科技所赋予的生活与学习的快乐。

作为栏目的主创人员, 《聪明大发现》“好奇→探索→启智”的创作实践和成功路径使我们经常追问和自问:“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少儿科普节目, 需要什么样的少儿科普节目?”

一、回归生活、溶入生活———少儿科普节目的活力所在

有位德国学者曾经举例说: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 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如果把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 那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 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生活之于科普教育节目, 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 才能被吸收;科普教育节目需溶入生活中, 才能具有生命活力。回归生活, 体现生活的丰富性是新科普传播的基本特性, 也是《聪明大发现》的成功所在。

好奇是孩子的专属代名词。孩子们的问题五花八门, 可以说是上天入地, 无奇不有。为了更多地了解孩子们的所想、所问, 《聪明大发现》栏目坚持走进校园收集问题, 并开通了网络微博、电话接听等多样选题渠道。在某小学, 曾有个孩子悄悄地递给记者一个小纸条, 上面问道“卫生巾到底是怎么吸水的呢, 里面是棉花吗?”想必, 这个让她羞涩、难以明言的问题已经困扰这个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有些时日了。而栏目组开放的收集问题方式, 让她找到了一条释放困惑、解除压力的渠道。随后, 栏目组抓住这个问题, 选定了题材———把卫生巾堂而皇之地置换成宝宝用的尿不湿, 于是就有了《魔力吸水粉》这期节目:我们告诉孩子们, 聚丙烯酸钠,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吸水粉, 它是卫生巾和尿不湿的秘密所在。由于水分会往浓度高的地方跑, 而吸水粉里就有高浓度的钠, 所以吸水粉就会把水分都洗了进去而膨大了体积。科学专业知识加上有趣的表达方式, 极大地满足了孩子的好奇欲望。

“遵守交通规则, 开车坐车都请记好安全带。”这是小学生安全自护手册里的小提示。节目《惯性》以小观众来信提出的“开车为什么要系安全带”这一问题引入, 激发小朋友的思考, 由安全带的作用引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即惯性定律。为了让小观众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惯性即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保持原有运动或静止状态不变的特性, 栏目组特地安排了两个实验:第一个是鸡蛋实验, 鸡蛋因为没有受到横向外力的作用, 所以没有跟着飞出去, 这是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就会保持静止状态不变的实例;第二个实验是玩具汽车撞墙的实验, 玩具汽车受到墙的阻挡, 被迫停下, 但车上的玩偶却向前摔了出去, 说明运动着的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会依然保持运动的状态。节目的主持和解说充分照顾到孩子的认知能力, 并注重采用形象、生动的场内实验和短片等多种形式, 向小观众演示惯性定律。这不仅利于他们对这一科学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更是让他们将行车的安全知识无形间牢记于心。

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少儿科普节目的魅力所在

孩子们在认知外部世界时常会说两句话:一是“老师说的”、二是“电视上说的”。老师教书育人, 是有板有眼, 有备而来, 老师说的都是对的;作为少儿科普电视节目的制作者, 我们能不能达到老师那样的高度呢?

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普文化, 这是《聪明大发现》这个少儿科普电视栏目的宗旨和责任。这个宗旨和责任, 决定了我们始终牢记把科学严谨的节目创作态度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聪明大发现》至今已为小观众演示了众多的科学实验, 令许多曾经困扰小观众的“恐怖”传言真相大白。而节目之所以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也正是由于其始终坚持了“用科学例证”的严谨创作态度。

例如, 在“可乐有多厉害”这期节目中, 大陶哥哥用“恐怖”传言中的牙齿、钉子和硬币作为实验品, 让可乐充分浸泡四天。实验结果显示:钉子和硬币变化甚小, 牙齿虽被腐蚀变色严重, 但却并没有像传言中那样“可乐可以让牙齿、钉子等变得尸骨无存”。

在“疯狂的微波炉”这期节目中, 为了破解微波炉的“危险”传言, 让观众更好、更安全地使用微波炉, 我们做了多个实验:牛奶突沸、鸡蛋加热爆炸、微波炉点亮灯泡等等, 用最好的例证, 打破了关于微波炉的种种流言、还了科学以清白。

“流言止于智者”。《聪明大发现》坚持把“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的原则贯彻到底, 让孩子们在自己动手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 逐步地去掌握认知世界的正确途径。

三、选题策划、板块构建———少儿科普节目的精华所在

通常, 一档电视节目在生存一年半以后, 就会出现选题荒, 少儿科普节目也不例外。

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是他们力求认识自然界, 认识人类自身, 渴望获得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在孩子观看科普节目的动机中, 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之一就是求知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正是指出了兴趣的重要性。因此, 少儿科普节目在策划选题时, 应充分利用大自然气象万千、多姿多彩的景象, 利用科学为人类生活带来无穷无尽变化的重要影响力, 利用科学家在探究科学过程中展示的人格魅力, 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 启发其求知欲, 开阔其眼界, 激励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熊猫的尾巴是什么颜色?”当我们在一档节目中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时, 现场的不少家长朋友大呼“熊猫没有尾巴”, 或者问“这是脑筋急转弯吗?”事实证明, 在日常生活中, 有许多常识性的问题, 往往连家长都不甚了了, 那谁来回答孩子们呢?鉴于此, 《聪明大发现》两年来相继策划了动物、植物、昆虫类、动手小发明等专题, 提出了诸如“鹤顶有毒吗?”、“谁是最钟情的鸟?是鸳鸯?”……一个个连家长也难以回答的常见性问题, 有效地拓展了节目的内容空间, 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 使孩子们在猜猜猜的氛围中, 澄清了一个又一个似是而非的疑问, 弄懂了一个又一个知识点。

在《聪明大发现》中, 每一集节目都会集中关注一个主题, 而节目通常会选择其中一个需要经过复杂的准备和实验去验证的现象和问题, 作为该集节目的主轴与核心, 同时再搭配一至两个能简单验证、或是能够在视觉上形成强烈冲击以及戏剧化效果的实验。

例如, 《美丽的颜色从哪里来》这期节目, 在较长的实验准备和验证的过程中, 为了避免观众产生收视疲劳, 节目又穿插了验证过程并不是很麻烦、但仍需用高科技设备———电子光谱仪来进行现场演示的“多彩场面”。这样的内容编排使节目具备了很不错的视觉效果, 在重点更加突出的同时, 又让两个悬念相互叠加, 更加能吸引小观众的眼球。

《聪明大发现》是为了配合《江苏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年提升计划》的实施而创办起来的, 担当着对少年儿童“坚持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素质培养有机结合, 推进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 发挥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和科学家教作用”的社会责任。随着电视节目的进一步发展, 少儿科普节目也在不断地充实和进步之中。《聪明大发现》栏目迫切地需要与时俱进, 充分发挥科普电视节目的特点, 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领会、接受科学知识, 开发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袁小爰.“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少儿科普节目发展方向探析[J].声屏世界, 2007.[1]袁小爰.“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少儿科普节目发展方向探析[J].声屏世界, 2007.

[2]韩青, 郑蔚.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新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2]韩青, 郑蔚.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新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3]现代汉语词典 (6) [M].北京:商务印书馆.[3]现代汉语词典 (6) [M].北京:商务印书馆.

聪明大发现 篇2

俗话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神奇”的发现。

每当爸爸抽完烟,就会把还有一点火光的烟头丢入罐子里,再把盖子盖上,才过了三秒不到火花就灭了。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就对这个发现深入研究。

我准备了一个罐子和一盒火柴进行试验。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根火柴,当我用火柴轻轻摩擦火柴盒侧面的砂纸时,心仿佛要跳出来一般,却又找不到出口。一擦,没有反应,再用力一擦,“咔擦”“呼”的一声,小火苗如同一位芭蕾舞演员一样,扭动着腰,好似在像我炫耀她那秀美的一面给我看才罢休。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火柴竖着放入罐子中,迅速地盖上盖子,这时奇迹发生了,“三、二、一”!哇!火苗灭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准备再试一次,反复检验才能得到真相。我毫不犹豫地拿起火柴,在砂纸上重重地一划,“呼”小火苗又如一只饿了三天的小兔子疯狂地咬着火柴,我生怕火烧到自己,于是扔到了罐子里,又按照刚才的方法再把盖子盖上,“哇”!我再次成功了!火苗仿佛被泼了一身冷水,无声无息的灭了。

我高兴坏了,立即跑去问在做饭的妈妈,“妈妈,为什么把正在燃烧的火柴放入罐子里盖上盖子,不超过三秒就会灭了?”妈妈摸摸我的脑袋,满足了我的好奇:“燃烧是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当罐子中的氧气燃尽,火就自然灭了。”我恍然大悟,像拨开雨雾见到了晴天。

上火食物大发现 篇3

牛肉、羊肉的热性大

肉松、饺子、肉碎、肉丸子,宝宝1岁之后,餐桌上自然少不了这些用肉制作的辅食来补充营养。不过要提醒妈妈的是,牛肉和羊肉是热性食物,冬天给宝宝吃能起到温补的作用,但在其他季节不宜吃得过多,否则可是容易引起上火的哦!这是因为热性食物吃过了,容易使体内的血液酸化,新陈代谢速度就会减慢,体内的代谢垃圾就不能有效地随着汗液、尿液等排出体外,宝宝自然就容易上火了。

炒制的花生易上火

花生营养丰富,食用方法多样,对于宝宝而言是不错的零食选择。可是选择什么样的花生可是有讲究的,建议妈妈选择水煮的花生给宝宝吃,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上火的概率。这是因为花生本身就合有大量的油脂成分,再经过炒制的话,人吃了就容易上火。

油炸、烧烤类食物吃多了易上火

对于这类食物,妈妈平时都很注意来控制宝宝食用。不过还是想再提醒一句,无论食物本身的冷热特性是怎样的,只要是经过油炸或烧烤了,脂肪含量增高,那就成为了易上火的食物。所以对于宝宝而言,平时一定要严格控制油炸、烧烤类食物的摄入。

6类热性水果要少吃

父母都很重视给宝宝多吃水果,但是龙眼、荔枝、桂圆、芒果、榴莲、杏这6类水果属于温热性水果,给宝宝吃多了容易引起上火,出现牙龈肿痛、口腔溃疡、消化不良等症状。但也不是绝对地不能吃,在水果正应季的时候也可以给宝宝少量吃一些。

调味料要慎用

我们都知道1岁前的宝宝最好少吃或者不吃调味料,可是随着宝宝渐渐长大,你可能也会慢慢地适当加入一些来调味。你知道吗?八角、茴香、胡椒、桂皮等常用调味料属于热性调料,也容易引起上火。尤其是在夏秋季节,给宝宝吃这类热性调味料炖制的菜肉多了,可能会出现中暑、咽炎、嘴角起疱、便秘等症状。

怎么吃才能不上火?

首先,饮食多元化是防止宝宝上火的关键。即使宝宝吃了一些容易上火的食物,也可以被其他不上火的食物中和。当然了,还要多喝白开水,这样就能有效、及时地排出体内代谢废物了。

如何判断宝宝上火了?

实际上,上火是民間的一种说法,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一般来说,如果宝宝出现以下的这些症状,比如嘴红、嘴角烂、口舌生疮、口腔溃疡、眼睛发红或者眼睛分泌物多、尿黄、大便干燥等,就说明宝宝可能上火了。

多给宝宝喝水,是不是就不容易上火了?

多喝水能促进宝宝体内的新陈代谢,这样宝宝就不容易积食,也就不容易上火了。尤其是秋天干燥,宝宝体内火气大,更应该多给他喝水。但是小宝宝,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宝宝饮水要适度,因为他的肾脏发育还不完善,喝过多的水会加重宝宝肾脏的负担。

另外,茶水里有茶碱元素,可能引起宝宝心跳加快等不适症状,对健康不利,所以也不能多给宝宝喝茶。

除了注意饮食之外,是不是适当冻一冻,少给宝宝穿衣服就能避免上火?

我国民間讲究“春捂秋冻”,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除了饮食上注意之外,穿衣不合适也能导致宝宝上火。宝宝衣服的厚度和大人衣服厚度保持一致就可以,如果发现宝宝经常出汗、面红耳赤、手心脚心比较湿热,那就要考虑是不是给宝宝穿多了。

你可能还关心的问题

不上火的食物有哪些?

一次大事故一个大发现 篇4

第一次是物流系统功能价值的发现。人们认识到物流系统地活动能够更有效的、最优地实现以往由许多单项活动分别运作才能完成的任务。

第二次是物流经济活动价值的发现。二战以后, 人们认识到, 起源于军事领域的“物流”也具备重要的经济活动价值, 可以在经济广泛地应用。

第三次是物流利润价值的发现。产业革命以后, 经济领域对于人力、原材料这两个领域的利润挖掘有了百年的历史, “物流”作为一个新的利润领域, 被社会所发现, 从而有了“第三个利润源泉”的美誉。

第四次是物流成本价值的发现。石油危机期间, 传统的人力、原材料领域已经变成了企业的成本负担, 人们发现物流有非常大的降低成本的空间。使人们认识到“物流”还具备非常重要的降低成本的价值。

第五次是物流环境价值的发现。物流是影响和污染环境的一大因素, 现代的、科学的物流系统的开发对改善环境、降低污染、实施可持续发展有重大作用。

第六次是物流对于企业发展战略价值的发现。这实际上是对物流服务价值的发现。依靠物流贴近用户的服务, 使企业获得了更长远的战略发展的能力。

第七次是物流对国民经济价值的发现。东南亚经济危机使人们发现, 以“物流”为重要支柱产业的地区有较强的抗御经济危机的能力, 物流不仅对企业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对国家经济发展也有非常重要意义, 她能够起到完善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质量和抗御危机的作用。

第八次是物流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价值发现。这在电子商务中反映的非常明确:有物流快递的支持, 才有今天普及到户的电子商务。

不断的价值发现, 让人振奋、让人陶醉。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可以说是步步上升, 人们对于物流的看法越来越好, 表彰也越来越多, 至于与上述价值不断发现过程中产生的负面的东西, 却很少有人提及。

天津港8.12火灾爆炸事故使我们警醒, 物流领域一旦发生灾难是多么残酷!

多年来, 我们存在着一种单向的思维:增长、增长、再增长……把数量看成是“硬的”指标, 不断的数量的增长, 积累了来越多的问题, 天津港8.12事故就是长期积累问题的一次爆发。

对这种问题, 国家早就有警觉。早在2010年3月, 国家发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地表达, 对于快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中国物流业, 在不断增长的进程中, 需要调整和振兴。但社会上对“调整”的关注和热情, 远远不如“振兴”。我们看到, 许多在谈到《规划》的文章和新闻中, 都不提“调整”问题, 甚至在称谓规划的时候, 干脆简称为“振兴规划”。忽视了“调整”, 似乎“调整”只是一个配饰, 而不是切实的工作要求。

现在回顾, 并重新领会国家在中国物流发展的关键时期出台的这个文件, 我们认识到, 必须重新思考“调整”。何谓“调整”?简而言之, 它的含义是:改变、纠错、调而正之、调而整之。对于发展中的物流业, “调整”、“振兴”两者缺一不可, 有调整才有振兴, 在调整的基础上才能够振兴, 忽视调整, 只看见与增长相关的利益和项目, 其结果必将是走“量”、“质”失衡的老路上去, 强化了问题和失误。

何伟的“地理大发现” 篇5

《奇石》是何伟2000年到2012年间发表在《纽约客》上的报道集合,一共24篇文章,写中国的占了17篇。他说,在中国,几乎每个旅游景点都有一块所谓的“奇石”,这些奇石也成为大多数中国人旅行时留念照片里的主角。他索性将文集命名为“奇石”。

《野味》是他发表在《纽约客》上的第一篇文章,写他在深圳萝岗吃鼠肉的经历。对外来者而言,“中国人什么都吃”就是一块关于中国的奇石,前者的勇气和粗蛮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他在美国谈论中国时,小孩子常问中国的吃。刚刚开始书写中国的何伟,发现自己对历史、风俗、语言一无所知,奇观恰恰是最方便的切入口。

不只吃老鼠肉这种怪诞大胆之举,他的中国故事还包括:如何租车自驾游,如何在一条胡同里生活,如何被安排相亲在这个话题上,他的外来者视角再度令中国读者重新审视自己熟视无睹的生活。媒婆反复强调介绍给何伟的女士“一米六三”,“就中国的女性而言,一米六是个神奇的数字,”何伟写道,这个数字意味着合格,和大学学历一样不需要解释。

幽默的细节,源于观察者位置的不同,但令何伟木秀于林的,仍是他基于日常生活、又将现实抽丝剥茧的本领。《新城姑娘》一文中,他写自己教过的学生艾米莉从涪陵师专毕业后,南下深圳打工。个人的故事背后,是经济特区的崛起、性别失调、年轻人更加开放的婚恋观,甚至农民工独特流行文化的大背景。他像一个玩拼图的高手,将散落各处的细节一一拼起,凑成一个个激荡时代中的人。也许非虚构写作中的“人文关怀”已成滥觞,但何伟展示了如何书写有生命力的人,他们不是特定历史命题的载体,也不是政治转向的证据,看到他们,不仅看到“问题”,更看到人。结尾,何伟写道:“她谈起了恋爱,违反了宿管规定。她向某个工厂老板寄过死亡威胁信,对自己的老板也毫不示弱。她才24岁,她做得很好。”

如果说邓小平改革之后的中国对这些西方记录者的吸引力不啻于新的地理大发现,那么他们的作品对我们的吸引力,就如同一个浅浅的坐标,帮助我们反躬自省,重新定位。

尽管痛恨记者对采访对象蛮横盘问,但记者这个身份毕竟赋予何伟深入中国故事腹地的权利。他采访了一系列人,有长城保护者,有三峡移民,有在小城专门画欧美风景的画工,有姚明和奇瑞汽车总裁。于亲身经历之外,他接触到这个国家从上到下的阶层。而记者的敏锐,使他注意到姚明被裹挟在民族主义中的困境,也注意到爱国气氛爆棚的奥运会上,自行车比赛开赛在即,志愿者却赶不走专心下棋的大爷。“今天的中国,绝对不是一道简单的是非题,它远比你看到的、想象到的要更加复杂和多面。”何伟说。

自“开眼看世界”以来,我们对外来视角的饥渴,持续了百年。而这个视角,已逐渐缩减为美国视角。无论《时代》杂志的封面,还是重大事件发生时美联社的用词,都牵动着我们脆弱的神经。何伟的流行,不仅在于他精心书写了中国因高速发展而匪夷所思的十年,也在于他所代表的文化美国、承担价值输出责任的和平队对中国的凝视。这种凝视背后是中国嗷嗷待哺的胃口,期待被认可、被解读。和他同辈的作家,比如《再会,老北京》的作者迈克尔·麦尔,他的妻子张彤禾等,都属此类。如果说邓小平改革之后的中国对这些西方记录者的吸引力不啻于新的地理大发现,那么他们的作品对我们的吸引力,就如同一个浅浅的坐标,帮助我们反躬自省,重新定位。只是这次的“地理大发现”中没有绝对强势的一方,动荡的时代中,我们都被改变了。

《奇石》一书中还有何伟对其他国家的报道,有趣的是,即便他写美国,也再难摆脱中国思维,总是不自觉地与中国进行比较。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里写道:“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中国之于何伟也如是。

何伟现在已经在埃及。很长时间之内,《奇石》都将是他写中国的最后一本书。年逾不惑之后,重新学习新的文化,何伟如何书写埃及,同样值得我们期待。我们习惯了审视自身,也终会将目光投向远方。

|阅读推荐|

冯丽丽 著

新星出版社

2014年5月 36.00元

《下乡养儿》

一对有社交障碍的夫妻,带着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逃离城市,下乡养儿。这是一本难以归类的亲子书,作者不加隐讳地记录了一家人的焦虑、无能、怯懦与缺陷,记录了小家庭和外面世界的冲突、矛盾、妥协与算计,诚实而富有启发意义。

徐星 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4年4月 32.00元

《剩下的都属于你》

作家和纪录片导演徐星曾被法国《观察家》评选为全球240位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本书是带有自传体性质的“流浪汉小说”,讲述了两个无业青年从北京南下、继而去西藏、最后出国的荒诞故事,描写了一种“什么也没剩下的生活”。

高晓松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4年4月 39.80元

《鱼羊野史》

高晓松版“历史上的今天”,按照他的说法,与专门考据分析归纳的“高大上”历史学问不同,这里凡举政治、军事、科技、文艺、体育,甚至天文地理古董迷信,信马由缰,点到为止,但字里行间,也总有一点他的“不成熟小历史观”。

[美]史景迁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4月 48.00元

《改变中国》

从1620年到1950年的三百多年间,史景迁挑选了16位在华的洋顾问,并书写他们的故事。他们中有天文学家、军人、医生、行政管理专才,还有工程师和职业革命家等。其实,就著史一事来看,史景迁本人又何尝不是中国人的洋顾问?

聪明大发现 篇6

1 促成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的主要因素

1.1 科技因素

20世纪的现代科技革命,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观察能力,目前人们可观测到的空间尺度已达1026米~10-18米,横跨44个数量级,先进科技还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远距交通能力、即时通信能力和信息感测与传递能力,人类收集、获取和生产地理空间数据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人类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利用速度。图灵奖获得者詹姆斯·格雷(J.Gray)博士认为:网络环境下每18个月产生的数据量等于有史以来数据量之和,而据IDC的2010年《数字宇宙》报告预测,2011年全球将产生1.8ZB(1021)的数字信息,2020年甚至高达35.2ZB,人类的信息规模已进入“ZB时代”。如何根据这些持续更新的海量数据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空间及其变化和趋势进行更科学、更准确、更精细、更及时的认识和了解,使人类社会与地球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已经是一项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当代科技已为此奠定了良好基础。

1.2 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人口过量,全球人口2011年会突破70亿,2050年将达到93亿人,据测算地球最多只能养活100~150亿人,若不加控制,地球会不堪重负。2)资源枯竭,工业社会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基础上,但据预测,全球石油探明储量还可供生产45年,天然气和煤炭还分别可以供应约60年和150年。3)环境破坏,环境受破坏的本质在于于人类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污染环境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速度,目前环境问题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短缺、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化学污染等。4)生态恶化,环境破坏直接导致全球生态的急剧恶化,过去50年,35%的森林消失,25%的海洋鱼类遭过度捕捞,25%的哺乳类动物、12%的鸟类和1/3以上的两栖类动物面临灭绝的厄运,24个生态系统中的15个正在持续恶化,一些生态系统所遭受的破坏已经无法得到逆转。5)国际恐怖主义,是对人类社会的严峻挑战,2001年发生的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将这种挑战推到了极至。人类面临的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对地球生存空间的妥善保护、合理开发和公平利用问题。

1.3 经济因素

人类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如果说农业经济是“井”字经济;工业经济就是去掉了“井”两个束缚(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的“儿”字经济——即烟囱经济;而知识经济则将纠正工业经济的不可持续性,把“儿”字发展为“10”——即信息社会所要求的和谐的可持续性经济。知识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一方面,知识经济促进立体化国际分工和国际间产业的梯度转移,进而使各国经济的依存度和融合性不断加强。另一方面,信息科技大大提高了国际经济合作的效率,国际交流日益网络化、无缝化,国与国之间的距离缩短、全球经济的整体性不断增强。全球化要求对促进经济发展的有限资源在全球空间范围内进行有效配置,这意味着对地球资源进行更精细的挖掘和利用,使价值有限的物质资源转变为价值无限的信息资源,提供增值效应,从而促使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因此各国发展经济,不仅要对本国的土地、淡水、生物、矿产、能源等传统资源作更精细的勘测,还要对本国的技术水平、知识结构、智力程度、创造能力、信息储备等非传统资源等作全面、系统的考察。知识经济的发展还使原材料、能源、交通、劳动力、市场等区位要素的影响力大大降低,距离衰减原理不再起决定性作用;而人才、技术、智力等知识要素对经济布局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经济活动将更多地以网络化、信息化、虚拟化的形态存在,因此传统意义上相对静态的区域空间范围将日趋变得模糊,动态的、相互包含与渗透的新区域格局将逐步形成。在此情形下,人类必须对地理空间、自然资源、人地关系以及经济过程的现状和发展进行更准确、更精细的刻划,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手段获得多层次、多尺度、多时相的各种信息与数据,为实现和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1.4 政治因素

1990年代初冷战骤然结束,国际政治突然和平演变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虽然美国要竭力推行和维护“单极化”模式,企图主导国际与地区事务,但是由于受到“多强”力量的制约,国际政治格局不可避免地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为了寻找新格局中自己的位置,各国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而大国间相互倚重和相互制约的趋势则明显增强。这就要求各“极”的国家尤其是核心国家必须以全球化视野来审视、判断不断发展变化的各种现象,努力营造有利于自身的世界格局,从而赢得对世界事务的话语权,获得更多利益。经济是基础,经济格局决定政治格局;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格局将决定经济格局。所以,未来的国际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对信息和知识的掌握与控制程度。在人类所接触、利用的信息和知识中,80%与地理空间有关,鉴于此,各极的主要国家,非常重视以数字化方式来对地球进行描述和表达,希望通过更加精细、准确的数字方式,构建一个多分辨率的、三维的、动态的地球——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庞大、全面、系统的信息和知识体系。这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数字化生存之战,胜利方将拥有演绎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支配权。

2 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的主要特征

2.1 利用空间平台进行数字式全球探索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主要是基于海、陆平台进行的,尤其以海上平台为主,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都曾一度凭借夺得海权而成为世界大国。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在海、陆平台的基础上,更多意义上将利用空间平台进行。目前的空间平台可分航空平台和航天平台两类,以地球作为观测对象,通过对地球系统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揭示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分析其演变的基本规律与动力,以提高人类对自然现象和过程的预测能力,促进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空间平台具有全天候、全时段、多波段、实时精确、灵活机动、探测范围大、多技术集成等优点,使人类的活动范围从地表扩大到大气层以及广阔的宇宙空间,促进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飞跃,其作用海、陆平台无法取代,已经成为当前人类探测地球的主要方式。

2.2 利用信息技术对地球进行数字化重构

遥感、遥测、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卫星定位系统等空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使人类累积了较为丰富的地球空间数据。怎样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深入进行挖掘、分析,使人类能更真实、更精确、更全面的了解地球,进而达到控制开发、持续利用、和谐发展的目的,是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的重要使命。如果说第一次地理大发现是在物理空间维进行的,西方国家梯次加入,利用大航海技术,以探索新航道和未知物理世界为目标,其结果是终于勾勒出完整的世界版图;那么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将主要在信息空间维进行,全球各国梯次加入,利用高新信息技术,以建立海量空间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与应用为目标,其结果是最终完成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数字化重构,建立起一个数字的、智慧的地球。从物理意义理解,数字化重构的地球是一个数据分散存储、应用分布部署的信息系统,而从逻辑意义上理解,则可以看作是一个开放、动态的超级地球模型——未来还将具备较高程度的人工智能。

2.3 对全球信息和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类对地球的了解已经远远超过第一次地理大发现时所有概念的总和——从当代信息技术的视野考察,地球甚至往往被看作是一个越来越一体化的“小小村落”。第二次地理大发现正是在全球化这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中进行的,人类前进的脚步开始从一个原子世界跨入一个比特世界,开始从一个物质空间跨入一个数字空间,人类前所未有地认识到“地球之复杂”;不仅如此,根据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可以推论:伴随着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大发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这种新的生产要素必须冲破狭隘的国家和地域范围,通过更深层次的国际化分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跨界流动、重新配置。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突破了物理空间的局限,从信息空间上把整个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第一次地理大发现比较,第二次地理大发现不仅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更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对全球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大探索和再创造,二十一世纪将以亚太地区为重心,这意味着时隔六百多年,世界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将重新回到东方。第二次地理大发现是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又一个强力加速器、催化剂,必将极大地推动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这种最优化配置,有利于加速技术的国际转移、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为各国知识经济发展提供条件和机遇。资源全球最优化配置的理想状态是不受任何限制地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国内国外一样,各国商品价格趋同或均等化。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南北差异,各国参与全球信息和知识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大不相同,造成一种不平等现象的必然出现:发达国家将会获得更大的利益,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可能付出巨大代价后仅小有收益。

世界正在从“资本决定一切”向“知本决定一切”转变——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最根本特征。知本就是能使自身价值增值的信息和知识资源,与资本一样,也以攫取最大利润为最终目标。因此,在第二次地理大发现过程中,发达国家为了争夺知识价值市场,不可避免地要利用知识霸权,推行信息殖民主义。相比于第一次地理大发现的殖民主义,信息殖民主义更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消隐了直接的暴力掠夺和血腥侵略,而更多的是通过知本优势进行技术控制、文化渗透和信息侵略,或采取不平等规则和贸易手段巧取豪夺,把发展中国家定位在知识经济产业链中国际化分工的低端,发达国家在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转让技术的同时,极力把这些国家变为倾销知识产品的市场、原始信息产地及可产生高额回报的最有利投资地,把这些国家变成知识经济附庸国,从而实现政治目的。信息殖民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国家安全威胁,一个国家没有信息安全保障,就没有真正的国家独立和主权。当前,国际上争夺知识霸权的斗争空前激烈,发达国家把知本输出作为对外扩张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广大发展中国家作为知本输入地区,应当充分利用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的宝贵历史机遇,在与信息殖民主义斗争的过程中,勇于改革开放,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知本实力,积极进行国际合作、南南互助,提高参与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能力,积蓄发展的爆发力,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物质代表存在,能量代表运动,知识代表生产力——而智力代表了生产力可发挥的最高程度,是核心生产要素之一,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创新运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中国家要特别重视对智力资源的长期挖掘和培养。

3 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的影响分析

3.1 强化重视国家信息主权,争夺“制信息权”成为全球战略新的制高点

重视并争夺“制海权”是第一次地理大发现对后世的重要影响之一。第二次地理大发现是对地球的数字化探索和重构,在这期间信息资源会爆炸性增长。信息时代,控制信息就意味着占据主动,阿尔文·托夫勒(A.Toffler)曾指出:“世界已经离开了依靠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达到暴力和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因此,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的首要影响是强化了对国家信息主权的重视,国家信息主权是指对本国信息的开发、保护和利用,以及不受外来干涉拥有的对外国输入信息的管理和监控的权力。信息主权是信息时代国家的第一主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掌握信息主权就意味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由于各国信息技术发展在地域上的极不平衡,全球信息空间已经出现了一幅参差不齐的信息势能图——信息势能是指信息体之间因信息技术水平或信息资源丰富程度的差异,形成的相对价值利用和开发潜能,信息势能高的一方,信息技术水平或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要高于信息势能低的一方,图1是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发布的2010年各国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指数(ICT Development Index)制作的全球信息势能图,虽然有些粗略,但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参考——处于信息势能低位的发展中国家,在国家安全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挑战和威胁。在战争领域,信息主权表现为作战制权论中的“制信息权”,未来战争是信息战,陆、海、空、天等传统独立分战场都一体化为数字战场,不再有前方、后方的概念,更强调诸军兵种的协同整体作战,信息成为决定战场物质和能量流向的重要因素,“制信息权”作为战争新的制高点,对交战双方的胜负起主导作用。一百多年前,美国在抢夺海权时尝到了甜头,当前将更加重视在制信息权上的绝对优势,力图借此谋求和保证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利益。

3.2 基于“信息霸权”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对地球进行数字化重构的过程,将是一个不对称、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势必对国际政治秩序格局再次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全球信息势能图逐渐清晰,各国之间的信息势差将成为不可否认的客观存在:处于信息势能高位的发达国家,必将利用其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势,竭力争夺信息霸权,并期望基于信息霸权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所谓信息霸权就是少数发达国家凭借从自由资本主义甚至早期殖民主义就开始累积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势,对在信息领域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的信息技术控制、信息资源渗透和信息产品倾销,从而获得巨大的战略收益。信息革命营造了一个对信息普遍依赖的社会,强化了发达国家的信息势能优势,弱化了发展中国家在土地、劳力、资源等工业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使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经济产业链中被进一步边缘化,陷入“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恶性循环并难以自拔,其演变过程表现出典型的马太效应。知识就是权力,这一点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信息对霸权的影响已经从过去间接地作用于武力、资本发展到直接成为霸权的支柱,并且与赤裸的武力、血腥的资本相比,信息侵略更具有欺骗性和隐蔽性。例如:知识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高技术输出的各种强制性附加条件,污染型、耗能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等。目前全球各国之间因数字鸿沟形成的信息势差已十分明显,例如: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至60%,而发展中国家却只占1%左右;美国中央处理器的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2%,系统软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86%,大型数据库数量占全球总数量的70%,世界上13台顶级域名服务器有10个在美国。

信息霸权使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取决于其信息势能的地位,取决于其知识经济的地位,取决于其以科技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地位,发达国家将处于支配的更有利地位。在目前的信息势能世界地图上,美国仍是唯一的信息势能超级大国,也就是信息霸权超级大国。任何霸权都是在相互冲突与依存中维持的,虽然信息霸权是一种不可回避的客观存在,但这绝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没有任何一点机会。第二次地理大发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加速发展、摆脱落后、扭转被动的良好机会,可以说第二次地理大发现是在“信息霸权”与“反霸权”的斗争中进行的。反对信息霸权必须在开放环境下进行,不能闭关自守,陷于狭隘的民族主义,而应超越民族国家,打破藩篱、融入到信息革命的世界浪潮,在全球化过程中进行。发展中国家必须不能轻易屈服于信息霸权,而要有长远的规划和竞争意识,充分重视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防范信息殖民主义,逐步消除数字鸿沟、提高国家的信息势能,为建立和谐、公正、共赢的国际政治新秩序不懈努力。

3.3 改变人类对地球空间的认识——从物理的地球空间向数字的地球空间转变

第二次地理大发现,是人类首次从信息维对地球进行大规模探索,空间观念将再次发生质的飞跃——从物理的地球空间向数字的地球空间转变。人类的世界观将发生新的彻底变化,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同时并存成为一种客观实在,未来人类将必须学会同时在真实、虚拟两种迥然不同的空间中生存、发展;各大陆、各大洋、各文明之间不仅在物理空间上是统一的、完整的,在数字空间上也是将统一的、完整的,信息相互隔绝、相互孤立的分散状态将逐渐结束,一个由丰富的数字信息构建的智慧的地球,逐步展现在人们面前,世界已联接成为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人类开始而且必须从狭隘、局限的物理空间观念中解放出来,以数字空间视野来认识与开发这个相互紧密联系、紧密影响的世界。

数字空间视野的主要特点有:1)多信息维。第一次地理大发现使人类获得了对地球空间完整的物理三维认知,而基于数字空间,人类可以根据研究目的或应用需求,从多个信息维角度对地球进行考察、观测。例如,结合各国人口智力分布、信息资源现状、国内生产总值分布数据,就可以考察各国科技发展能力指数。2)动态可视。在先进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地球将渐渐无秘密可言,无论是表象的还是内在的,甚至潜藏的、未来可能要发生的任何地球运动、人类活动,都可以在数字空间中进行感性的动态可视化三维(或更高维)仿真、模拟、重现或预演。3)无缝高速响应。在数字化的地球空间,信息响应速度以光速计算,30万公里/秒的传播速度使半径为6378公里的地球一下变得很小,旧的时空格局被打破,可以在全球进行无缝、高速的即时响应。4)精确量化。现代高精度观测与计量技术帮助人类积累了大量内容丰富的地球数据,利用高速和超高速计算机,人类不仅能对地球空间进行定性观测,还能够进行非常精确的定量观测,大大提高了认识水平。5)可持续性。第一次地理大发现后人类对地球空间的认知是不可持续的,这也是导致当前诸多全球化问题的总根源。数字化的地球则能帮助人类更全面、更细致地了解和认识地球,树立人地和谐、共同演化的可持续发展观,对人类社会长期稳定进步是有利的。

3.4 促进科学技术全面进步

大航海技术的进步是催化第一次地理大发现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一次地理大发现又几乎促进了所有近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进步。这种促进规律同样体现在第二次地理大发现中,首先是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使人类可以从信息空间维对地球进行全方位探索,而在这种探索发现过程中,仍然需要解决许多技术问题,除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量、环境、卫星定位等直接相关技术外,高性能计算、宽带互联网、海量数据库、虚拟现实、纳米技术、人工智能、人工生命以及哲学、数学、医学、生物学、法律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心理科学、认知科学、社会科学等等都会有重大突破,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加快、新学科不断涌现,知识更加丰富起来。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持续完善,新的理论不断出现,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哲学的研究范畴将不再局限于物理地球空间,而是拓展、深入到数字的地球空间中,去探索和发现更多的规律。第一次地理大发现带来了“空前未有的刺激”(马克思),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带来的是“数字化生存的全新体验”——其间所发生的全面科技进步将使人类充分享受“信息就在指尖上”的理想生活。

3.5 改变了世界人口智力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地理大发现是对地球空间进行数字化探索与重构的过程,也是世界各国进行综合国力较量的过程,其本质是知识经济的激烈竞争,是智力资源的全球再配置。智力资源具有继承性、再生性、附着性、增值性、流动性、时效性等特点,其配置目的是实现全球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动态平衡,保证各级各类人才充分发挥智力作用、创造社会价值,其配置过程遵循市场的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等。智力资源全球配置的关键在于各国的人口智力竞争。人口智力的流动,具有较明显的单向流动特点,即由信息势能低位的发展中国家向信息势能高位的发达国家单向流动。发展中国家因每年人才外流而造成的损失高达80亿美元。据统计,非洲平均每年有2万名大学毕业生和5万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外流;印度每年培养的7.5万名信息技术专家,多数去了美国,大学毕业生40%~50%在国外工作;俄罗斯每年高端科技人才外流达2000~3000人,其中70%以上是具有世界水平的数学家;德国毕业的博士每7人就有1人前往美国工作;中国2010年发布的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1978~2008年共有136.1万海外留学人员,学成回国的只有31.7万人,全球人才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国名列第25位(人才综合竞争力指数为0.327),仅为美国的59%。人口智力是富国兴邦之本,优秀科技人才的价值难以估价。1926年美国学者洛特卡曾提出“科学生产力平方反比律”,该定律今天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为抢占人口智力制高点,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在逐渐重视、加大本国教育投资的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新一轮科技人才争夺战,这场争夺战贯穿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始终,其势亦将愈演愈烈。人口智力反映了一个民族或国家可能拥有的发展前景,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将加速智力资源的全球再配置,世界人口智力的空间分布将发生重大变化,少数落后地区和国家将处于濒临民族存亡的危险边缘。

4 结束语

人类整整积累了15个世纪的知识和需求,才开始了第一次地理大发现,并且用了200多年的时间才完成;随着人类对进一步拓展生存空间的迫切需求,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不需要再等15个世纪了,现在就已经揭开了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的序幕,21世纪将是人类对地球进行数字化重构的一百年,人类也必将在思想上甚至信仰上,重新树立对自然的尊重,重新认知自身赖以生存的空间。如果说600年前郑和因为没有空间探索意识而遗憾地使中国人错过了第一次地理大发现;那么今天我们绝不应该再次错过宝贵的历史机遇,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应该有中国人自己的远航舰队。

摘要:第二次地理大发现首次从信息维对地球进行全方位探索,这也将是一个以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对地球进行数字化重构的过程。该文在论述其主要成因的基础上,分析其三大特征:一是利用空间平台进行数字式全球探索,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地球进行数字化重构,三是对全球信息和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后对其未来影响进行了预测,主要包括:争夺“制信息权”成为全球战略新的制高点,基于“信息霸权”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改变人类对地球空间的认识,促进科学技术全面进步,以及改变世界人口智力的空间分布。

关键词: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地球数字化重构,制信息权,全球信息势能图,国际政治新秩序

参考文献

[1]张箭“.地理大发现”的开始与结束[J].海洋世界,2007(2):53-56.

[2]孙毅霖.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R].http://hdr.undp.org,2010.

[4]世界银行.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R].http://www.worldbank.org,2010.

[5]曾向红.霸权世界观与国际关系[D].兰州:兰州大学,2010.

[6]国际电信联盟.衡量信息社会发展[R].http://www.itu.int,2011.

上一篇:法系文化下一篇:学生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