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为标题的现代诗歌欣赏

2024-12-16

《夏》为标题的现代诗歌欣赏(通用3篇)

《夏》为标题的现代诗歌欣赏 篇1

一、文学欣赏可以从语言入手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诗歌语言更具精炼性、含蓄性和跳跃性。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诗歌时, 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先接触其语言, 并通过它来把握诗歌的形象, 进而领会诗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1、我们在欣赏诗歌时, 首先要整体阅读, 切不可断句取义。因此, 除了诗歌正文要多加关注外, 题目、作者、注释都要加以注意

诗歌的题目往往有提示中心的作用。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通过题目可以看出内容与怀人有关;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眼可以辨出是送别诗, 由此我们可判断内容应该是表达惜别之情的;《越中览古》这个诗题, 让人一下子就能够断定这是一首怀古诗。

欣赏诗歌平时还要多注意不同作者的不同创作风格。如李白的浪漫主义, 杜甫的现实主义;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风, 柳永、秦观、李清照的婉约笔调等。特别是一些“眼生”的作者,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分清大致的流派、风格, 从而帮助自己准确地完成欣赏。

此外, 还要注意注释。书上的注释虽短, 却是编者给的信息:有时会介绍背景, 有时是相关诗句等。你就要从中抓住要点, 看出诗歌的思想内容、典故或意境。

因此, 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 学生能抓住题目、作者、注释三点, 对作品就会有基本的整体把握。

2、诗歌正文是主体, 学生在鉴赏过程中要能抓住最能表达诗人情思的关键字眼进行鉴赏, 这才是最重要的

鉴赏一首古代诗词, 更应该知道这首诗词画龙点睛的字是什么, 即“诗眼”之所在。例如大家熟悉的杜甫《蜀相》一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大家读诗时关注较多的是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以为这是诗的主旨句。其实“诗眼”所在句是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它的意思是: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 年年如此, 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 可有谁听呢?上句一个“自”字, 下句一个“空”字就是关键字, 鉴赏时不可轻易放过。庭草年年为谁绿?黄鹂歌喉有谁听?由此自然而然使人生出感物怀人之意, 才真正理解诗人借此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心情。

3、鉴赏诗歌从语言入手, 除以上内容之外, 还要注意词类活用, 倒词等修辞手法

在古代诗歌里, 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 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 从而使画面富有动态美。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风老莺雏, 雨肥梅子, 午阴佳树清园。”在日渐暖和的春风吹拂下, 到了夏天, 莺鸟的幼雏已经长大;由于雨水的滋润, 梅子生长得健壮丰满。这是一幅多么明丽的初夏景色。“老”、“肥”本来都是形容词, 在这里用作动词, 并且是使动用法。词性的转换, 使得眼前静态的景物有了时光的动感。

在一句诗词中, 经常出现几个字词的倒装使用, 这种打破常规词语顺序的倒置用法称之为“倒词”。倒词用法, 能达到加强语势, 协调音节或使句法错综等效果。杜甫《秋兴八首》之八“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的诗句, 更是妙用倒词的典范。正常顺序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 凤凰栖老碧梧枝”。诗人巧用心思将宾语前置, 从而强调了香稻粒的宝贵, 碧梧枝的优美, 引起了读者美妙的想象, 开拓了诗句深邃的意境, 并使句法新奇, 构思新颖, 整首诗富有情致。

二、鉴赏古典诗词要对传统节日有一定了解

诗歌创作和社会生活也是紧密联系的。其中不少诗歌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 如习俗, 传统节日等。了解了这些, 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大有好处。

如了解了重阳节有登高、赏菊、插茱萸的习俗, 才能深刻地理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蜀中九日》也吟唱出相同的感情基调: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农历九月初九登上望乡台, 身处他乡设席送客人离开, 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 却奈痴情的鸿雁在此时从我的家乡翩翩飞来。该诗抒发了作者佳节思亲的情感。九日登高, 遥望故乡, 愁思倍加, 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 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 你为何还要南来?”全诗感情真挚, 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由此可见, 了解一定的民俗、传统节日知识, 可以使我们更透彻得理解诗歌内容。反过来, 诗中透露出的当时的市井风俗, 也使我们对这些传统节日又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增加了感性认识。

我国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 开设文学欣赏课程, 有助于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一方面能促使学生熟练准确地掌握母语, 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先贤们崇高伟大的思想和道德情操。让理工科大学生在抽象思维中融入形象思维,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

摘要:理工科高校开设文学欣赏课成为共识, 但理工科专业开设文科选修课程毕竟课时有限。在教学中, 就不能专门讲文学欣赏的系统理论, 而应重点传授文学欣赏的角度和方法, 让学生在掌握文学欣赏从语言入手、要了解民俗、传统节日方法后, 引导学生能够应用到具体作品的分析之中, 真正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

关键词:诗歌,欣赏,语言,民俗,节日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

《夏》为标题的现代诗歌欣赏 篇2

又到了立夏时节,早上一起床,就看见餐桌上放着煮熟的鸡蛋和粽子,肯定是家里送来的。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每年到了立夏这天,大家就会带上自家包的粽子和煮熟的蛋到学校,一到下课时间,教室里就会展开一场“蛋战”,种类繁多,有鸡蛋.鸭蛋.鹅蛋,蛋碰蛋,看谁的蛋壳最硬,有的一碰就坏,只好吃下去,完好无损的就继续挑战,大家玩的不亦乐乎!女同学则在一边把带来的粽子互相交换着吃,看看谁家包的形状最好看,哪家的粽子最糯最香,因为那时候条件都不好,不会像现在和许多种馅料,就是纯粹的糯米,不过在那种没零食的年代,这就算是美味了!

相比现在的孩子所过的生活,不知比我们那时要优越多少倍,可却再没有我们那时的乐趣了吧!

浅夏情怀美文欣赏 篇3

(一)

雨后初晴,云淡风轻。一窗明媚的阳光洒满我的清晨,置一杯淡淡的香茗,流苏般的音乐舒缓地萦绕,清幽的栀子花香随风隐约而来,放下一些无法放开的事情,给自己片刻的闲暇,静谧地轻拥一份怡然婉约的心境。

花香盈袖、茶香沁心。阳光依然,绿叶满窗,静静地凝望似曾相似的画面,心如蝶,翩飞于柔软时光。一袭布衣的素雅,浅淡轻盈的微笑,没有花枝招展的喧闹,微风过处,绿叶丛中,轻轻地,还原心灵的本真。

有一种安静的美,源自于优雅娴静的底蕴。

(二)

相遇的美丽,是偶然中的必然。茫茫人海,咫尺天涯,是谁在行走的途中,以那不经意的回眸,触动了心底静置的琴弦,高山流水的清音如泉水般跳跃在你我之间。

没有功利的微尘,没有华丽的缤纷,红尘深处,你淡墨轻洒,工笔于心。 散落的花瓣,是手中遗落的流年,风中的沉香,是眉间淡淡牵挂的.温馨。弦月下,沙洲上,如水的筝声弹拨心灵的回响,静守时光,寻你清荷盈盈的水中央。凝眸,那一抹纯净的暖色,穿越四季的风景,锁住清澈灵动的目光。。。。。。

总有一份浅浅的喜悦盈满柔软的心房,在每一次与你相逢的时候。

(三)

浅夏,又是浅夏,缤纷的季节,放眼,尽是郁郁葱葱的生机。玉兰花开,惊醒枝叶的静寂,淡淡的花香,弥漫在苔痕阶绿的小径。无风的黄昏,穿越蜿蜒的幽径,一瓣玉兰花瓣忽然掉落在我的衣襟,手抚落花,仿若抚过时光的影子,一切似乎都不曾停留,落花小径的转角,我看见曾经灿烂飞扬的青春。

花开喜悦,花落离愁,花开花落,梦里春秋,我们就这样在如花的流年里行走。。。。。。

落花时节,握一把散落的光阴,谁的离愁遗落在向晚的风中。

(四)

依然会在无人的静寂中,想起第一次羞涩的笑容,是那轻柔的风携带你温情的问候,温润了我的双眸么?当似水流年,带走了光阴的故事,总想把曾经编织的那些美丽,化为掌心的温柔,留恋于红尘中,与你淡淡相守。

心向红尘,安之若素,思念的花开至荼糜。是那一双灵巧的手,将一个特别的日子用心绣成绝美的画卷,起承转合于梦的诗篇,我如水的心境,竟被你婉约成浅夏日光海岸的温馨。淡淡的喜悦,如歌的诗韵,洁净的灵魂不断追逐如诗如画的风景。当所有的一切静寂成朦胧的背影,你还在吗,还在吗?

上一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家规件下一篇:生命无价作文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