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欣赏为内容的方法

2024-10-01

以欣赏为内容的方法(共11篇)

以欣赏为内容的方法 篇1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第四节 幼儿美术欣赏的方法

教科院 高娃

【教学目标】了解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的内容;

掌握音乐匹配法、动作模仿法、对比法、联想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能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美术欣赏活动过程中。

【教学重难点】重点:音乐匹配法、动作模仿法、对比法、联想法的实施

难点:将这些方法实际应用到美术欣赏活动中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 【教学手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 15分钟 【教学流程及时间分配】

导入(2分钟)

好,开始上课,上节课我们讲到幼儿园美术欣赏的内容时,有同学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很多世界名画我们欣赏起来都有有困难,幼儿园小朋友能欣赏得了吗?今天我们就来答疑解惑,让大家看看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是用什么方法在欣赏活动中与大师对话的。在这一节课,我们将逐一介绍这5种欣赏方法。新课(15分钟)

(一)音乐匹配法

康定斯基曾说过:“绘画是一种视觉的音乐。”把音乐引入美术欣赏教学中,不仅能活跃教学气氛,适宜的音乐还能帮助幼儿打开心灵的窗户走进作品,有助于幼儿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如大班幼儿欣赏《八骏图》时就可以放《赛马》的音乐。乐曲粗犷奔放的旋律仿佛让八骏图中健壮的马群跃出纸面,在我们脑海中飞奔起来。我们既可以从美术作品出发寻找相关主题和感情基调的作品进行匹配,也可以选择风格迥异的音乐,让幼儿去选择那个音乐更适合匹配哪幅美术作品。

(二)动作模仿法

幼儿是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美术作品中也有很多表现动作和生活场景的,小朋友好模仿,那为什么不让幼儿在动作中直击作品,深入体会作品呢?例如中班欣赏活动《有趣的脸》中赏析到蒙克的《呐喊》,除了语言上的介绍引导,我们也可以让幼儿模仿画中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双手贴耳,双眼惊恐的这个动作,然后问幼儿,你们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如此害怕呢?这是对绘画作品的动作模仿,雕塑作品就更容易模仿了。下面我们有请一位同学来模仿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先给15秒的时间定位动作,喊三二一开始,然后保持三秒后,将铁饼抛出去,然后我们来问一下这位同学,有什么感觉。看似简单的雕像塑造了一个很难保持平衡的动作。李小龙这个我们也可以找一位同学来试下,看哪个更能模仿到雕像的灵魂,让雕像活起来。

(三)对比法

不怕不识画,就怕画比画,例如大班美术活动《画马真有趣》中,教师先出示这幅《大橡树下的母马和马驹》让幼儿观察那个是马妈妈,哪个是马爸爸、马宝宝,再出示康定斯基的《骑马的人》小朋友说马背上好像一个乌龟,再接着出示达力的《记忆的永恒》,画中以时间为马鞍,背负着时间重任的马好像累得走不动了,三幅画从写实主义到康定斯基为代表的抽象派,再到以达力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画派,在对比中各自彰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

(四)联想法

联想可以不受时空局限,让思维纵横驰骋,讲幼儿与作者的思想和感受连接起来,例如这一幅齐白石91岁为好友老舍创作的《蛙声十里出清泉》时,引导幼儿大胆联想“泉水是从哪来的?小蝌蚪从哪游来的?青蛙在哪?我们一起闭上眼睛从这幅画里听到什么声音?进而将本画从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创作背景讲解给幼儿听。

而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联想而进行的创作也不少见,美术活动中也可以让幼儿从欣赏作品出发,通过联想与想象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作品,图中就是英国艺术家Alon Zaid对蒙娜丽莎、《维纳斯的诞生》等名画产生联想,巧搭蔬菜的创意作品。

(五)浸润式无痕欣赏法

前面的几种方法是明着欣赏,第五种方法就来个润物细无声,讲两个例子大家就懂了。例如小班欣赏活动《捉迷藏的变色龙》,教师为幼儿提供作为巨幅背景的梵高名画,有黄色调的《向日葵》、蓝色调的《鸢尾花》和绿色调的《小树林》,幼儿根据名画选择颜色,将自己手中的透明塑料薄片变色龙涂色然后粘贴到名画上,如果我不说,你能找出画面中所有的变色龙吗?这样孩子们的童真灵动和大师的艺术魅力巧妙地融为一体,孩子在藏的游戏中实现了与大师的对话,在不经意间受到了高尚艺术的熏陶,这就是所谓的浸润式无痕欣赏法,有的同学问了,除了用变色龙感知名画色彩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我们来看大班《藏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名画中的猫》,教师将三幅名画《收割季节中的一餐》《蒙娜丽莎的微笑》《宫娥》展示给幼儿,告诉幼儿有只猫咪要走进名画,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上的情境和人物,来设计不同造型的猫,然后画好、剪下来贴在名画中。

以欣赏为内容的方法 篇2

20世纪60年代末期, 强调功能至上注重产品功能主义大行其道, 西方学者针对其过于强调机器功能的弊端, 首次提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认为工业设计的研究的主要对象应该由机器转移到人, 应该更加关注用户的操作习惯, 强调用户对产品的理解, 让用户可以通过产品的外部特征包括形态、语义等要素来理解产品的功能以及操作特点, 产品自己会说话, 可以告诉用户他有什么功能、怎么操作1。这种设计理念是人们需求层次提升的必然结果, 是社会发的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在工业化大生产的时代, 产品是批量化生产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原理, 人们的需求层次在不断提高, 仅仅是功能实用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在个性化定制时代, 产品应该针对细分之后群体的不同需求进行差异化设计。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在对使用物尺寸、形态、功能的关注, 使产品体现出更多的差异化的特点, 也体现在对用户精神层次的关怀, 高度理性设计虽然满足了人们的功能需求和良好的人体工程学需求。但其过于理性和严谨的设计却使人感到冷漠、单调, 在人际关系趋于冷漠的今天, 产品设计也应该关注用户的情感诉求, 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对产品形成情感依赖。

二、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研究内容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通过对用户需求的研究, 挖掘出用户的真实需求, 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始终将用户的因素放在首位, 提升产品的易用性, 使产品易学易用、避免操作过程中的失误。

用户的需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设计人员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预测并确立用户的真实需求, 有利于抓住产品研发的先机。早在互联网于中国兴起之初, 阿里巴巴就敏锐地捕捉到了人们网上交易的需求, 经过多年的积累, 阿里通过淘宝、天猫网购商城的建立, 前期让卖方免费上线, 行成众多的卖方群体, 吸引顾客线上购物, 培养了用户的网购习惯, 并且后期依托其网购平台, 建立其自身的信用体系——支付宝平台, 通过一系列的评估措施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完善了其身的网购体系, 提升网购客户的网购体验,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阿里巴巴又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阿里云, 对线上客户的网购行为进行数据挖掘, 从而分析出用户的真实需求, 形成研究用户行为的良性循环体系, 创造并改变着用户的需求。

三、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原则、方法

1.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可视化:随着社会的进步, 在产品日益智能化的今天, 产品的形态已经脱离了功能的约束,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产品的语义、符号让使用者读懂产品的设计语言, 让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更加容易操作, 并且通过给出操作的反馈 (如提示语) 来让用户知晓操作的结果。通过在产品上配备合理的显示装置, 给用户提供相应步骤的操作提示, 也能大大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2。

注重用户反馈:让用户参与产品设计的全过程, 并做出反馈, 这些反馈信息有利于设计人员及时发现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把握用户需求的微妙变化, 推动产品在设计早期阶段的不断改良, 降低公司在产品设计上的风险与成本, 针对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应该适时地制定合理的评估计划, 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但是在实际参与过程中用户并不是那么热情, 有的用户虽然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也往往会认为是自己不够聪明, 从而导致信息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反馈, 因而要通过情景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来提升用户反馈的参与度3。

易用性:设计人员开发新产品时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 考虑用户的心理、生理、行为、情感特点, 深入了解用户对产品的理解方式, 通过简化操作步骤、建立合理的匹配关系、运用限制性设计、适当运用标准化等措施确保产品易学易用。

2.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1) 产品识别

产品识别是企业品牌形象识别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培养用户忠诚度的重要策略。产品识别的目的在于当产品演进后用户仍然可以判别出产品的企业归属, 帮助用户顺利地将已有的使用经验迁移到后续产品中, 使用户领悟到产品所蕴涵的企业文化4。通过产品识别的应用, 用户可以节约在使用迭代产品过程中的学习时间, 已经建立起来的设计语言与具体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将继续发挥作用, 提高产品的易用性。

(2) 可用性测试

为了提高产品的可用性与用户体验, 产品的开发设计团队邀请潜在用户对产品进行可用性测试。测试给设计师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数据和用户反馈, 特别是潜在用户的测试过程本身和结果都充分反映出潜在用户的心理及行为特点, 所有从各类用户可用性测试中获得的数据以及专家评估的结果, 都会及时地反馈给设计人员, 使设计人员发现一些容易忽略的问题, 提醒设计师在产品设计中应该注意的一些方面, 对产品进行及时的改进。

(3) 结合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其研究内容是产品使用过程中人、机器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强调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关注人体的结构、机能、心理、行为等特征, 注重提高用户使用过程的舒适性、使用效率、安全性、健康程度等, 使产品更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 为人们营造更加舒适和便捷的工作和生活场所。人机工程学原理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 以创造最适合于人操作的产品, 使人-机-环境系统相协调, 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5。

四、总结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融入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强调用户在设计全程的参与, 注重用户的反馈信息, 在心理、生理、情感、功能、技术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中找到一个最优化的解决方案, 在设计的各个阶段采集用户的评估信息, 及时地依据用户的反馈信息做出相应的改良, 从而确保最终的产品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要求, 不断高产品的宜人性、易用性。

注释

11.欧阳晋焱, 周爱民.论工业设计与"以人为本"[J].装饰, 2006 (8) :18-18.

22 .唐纳德·A·诺曼著, 梅琼译.设计心理学[M].中信出版社, 2010.

33 .李钰田.浅谈“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原则[J].工业设计, 2013 (2) :76-77.

44 .杨颖, 雷田, 潘云鹤.产品识别——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 2006, 17 (11) :1105-1109.

以欣赏为内容的方法 篇3

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有些作品常常被改动。一旦这些文章以教学文本而存在,就具有教学文体的特征。通常所说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也都是作为一种教学文体而存在。这种三分文体也是便于教学所做的文体切分。特别是对于像《斑纹》这类兼具散文随笔和科学小品的文章更要考虑它作为教学文体而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一、教学文体之辨

辨明教学文体,是备课的逻辑起点。只有从服务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来辨明文体,才能找准“这一篇”文章的教学切入点以及教学落点。

《斑纹》原文发表在《花城》2001年第6期上,有7000多字33个自然段。孙绍振先生在《审智散文和线性的开放结构》(《语文建设》2013年第2期)一文中曾指出:“《斑纹》是一篇散文,但没有抒情叙事,如果以抒情叙事的眼光来看,就看不懂了。文章似乎是说理的,但更像是在说明,有点像说明文,可是以说明文的眼光来看也不恰当。因为这篇文章的说明并不是客观的,而是相当主观的;其主观又并非情感性的,因而它不属于审美的。但是,它却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兴趣,感到它有些地方很深刻,为什么呢?是文章中的特殊的因果逻辑。”孙绍振先生是着眼于原文,从整体出发,周严地分析出《斑纹》行文过程中成套的因果逻辑关系。“这样成套的因果关系,就因为与科学错位,才构成了智趣,因为带着鲜明的文学想象,与文学审美同类,只是不重情感(重情感的叫做‘审美)而重智慧,无以名之,名之曰‘审智。”孙绍振先生界定《斑纹》为“审智散文”。孙先生还进一步强调,只是在周晓枫这里,审智散文具有“线性的开放结构”。《斑纹》这篇文章正是打破了常规的文体结构范型,兼具散文和科学小品的特点,所以单纯按散文或小品文的文体特征来界定都有其合理性但又有其不确定性。这也是许多教师难以准确定位这篇文章文体类型的关键所在。

《斑纹》选编到高中语文教材后编者做了较大删改。删改后的《斑纹》只有3000多字,14个自然段。课文较多地删除了原文中记叙、描写和议论的段落以及一些抒情性语句,集中保留原文中说明性内容。比如,删除原文第2、3自然段记叙去动物园爬行馆观看蛇的经历和心理描写的内容;删除原文第8—11自然段由蛇联想到的罪恶蛇蝎美女的内容,删除原文第14、15自然段有关猫授艺老虎的内容;删除原文第18—29自然段记叙在地下室看蝴蝶拓片的经历等等。删改文本,使文体朝着利于教学的方向发展。改编后的《斑纹》以科学小品文(说明文)的文体类型被编在必修五“科学之光”这个专题里。在专题“写作指导”中编者特别强调:“‘科学之光专题所收入的全部是说明文。这些文章,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阐述性说明文……一类是程序性说明文……一类是文艺性说明文。”另外还指出:“(文艺性说明文)是用文艺笔调或形式写成的说明文。它的写法颇多,可以调动各种写作手法,甚至采用故事、童话或寓言的形式,让读者觉得活泼有趣,使人们在艺术享受之中接受科学熏陶。如《南州六月荔枝丹》和《斑纹》。”把《斑纹》说成是说明文(科学小品文)也是基于教学文体而定的。

删改后的《斑纹》,虽然主观抒情和曲折叙事在文中的分量减轻,但仍然保留了一些文学审美性和哲理思辨性的内容。比如,课文第3自然段:“与人类同步结束伊甸园幸福时光的受难者是蛇,只因说出一个真相,蛇受到了上帝的惩罚。灾难不止于此,没有四肢,没有声带,没有听力,没有良好的视力……从此,这终日与尘土为伍、因残疾而匍匐的先知,累积了对天堂的仇恨。蛇最感兴趣的食物是鸟,哪些惟一能够来往天堂的飞翔使者。它伺机偷袭,洗劫巢穴,吞食幼鸟和蛋卵。因为没有四肢的阻碍,蛇反而可以深入别的动物无法涉足的领域;明亮的歌喉和绚美的羽毛,将消失于蛇像地狱那样狭长而腥臭的肠胃。”这段开头通过与蛇有关的神话故事来介绍蛇的生活习性,虽科学性不强,但饶有趣味。从删改文章来看,《斑纹》不同于一般性说明文,它兼有知识科学性、文学审美性、哲理思辨性,是科学理性与审美感性融为一体的文艺性说明文。这样的文章能增进学生对科学小品文的认识。

判断文章属于何类教学文体一般要注意这样几点:一是文章原有的文体特征是否明确。依照并尊重原文的文体类型而教学始终是阅读教学保持正确阅读姿态的前提。二是文章的文体特征不明确时,要看该文在单元教学中充当的“角色”。用“教材”教,文章只满足单元教学需要,从根本上来说只满足学生语文发展需要。三是编者对文章进行了多大程度的修改,是朝哪类文体修改。一般来说,这种修改在文体特征上一般不会有太大影响。

二、教学内容定位

从散文到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教学文体发生转移的同时,教学内容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斑纹》到底应该教什么?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说明文应该教什么,其次需要明确文艺性说明文该教什么,最后才能厘清《斑纹》应该教什么。

一般情况下,提到说明文教学内容,人们很快想到的就是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等问题。教学内容的接受主体是学生。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和说明语言。当然是为了更好地阅读与写作说明文。实际上,学了以上这些内容,学生还是不会阅读和写作说明文。为什么?因为在教学过程中,这里有两个根本的问题常常被忽略甚至被遗忘:第一,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说明文,即作者的意图是什么?第二,这篇说明文是写给谁看的,即读者对象是谁?为什么要明白作者的说明意图和读者对象。因为任何言语活动都以对话场而存在。任何对话都是有意图的。为什么要说明某事物,说明给哪些人看,这将决定着说什么和怎样说。王尚文教授说:“在语言活动中,我们不能只关注说话者表达了什么意思,任何人的任何话语都是表达某种意图的事件,说话的本质就是表达意图和实现意图,话语之所以能够从事交流,并非在于它有意思,而是有意图。”(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188页。)也只有在阅读中明白了这一点也才能算作读懂了作品,也只有明白了这一点,学生才能明白写作说明文从何处入手。

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读者对象是说明文教学内容构成中的前提要素,这两个前提要素深刻地制约着一系列其他要素:1.选择哪些说明内容,而这些说明内容又需要把握怎样的深度与广度;2.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才能使“我的读者“最容易接受我的意图;3.采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才能更好地实现我的意图,为读者理解和接受;4.话语怎样表达对所选意图才是最恰切的。由此看来,说明文教学内容一般定位在以下几点:一是作者为什么写这篇说明文;二是这篇说明文是写给谁看的;三是作者选择的言语内容是否能实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四是作者选择的言语形式(包括说明顺序、说明方法)是否有助于实现作者的写作意图。

文艺性说明文区别于一般说明文的地方在于写法上自由灵活,往往用文艺的笔触让读者感受到科学理性之美,既有科学之真又有文学之美。在教学内容上,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还需要探讨选择的言语形式(包括引用诗词,神话故事,运用描写、议论和抒情)如何更好地实现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这个角度再来探讨《斑纹》的教学内容,一是作者周晓枫写《斑纹》要给谁看;二是她想让人们明白什么;三是作者选择的叙述、描写、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言语形式如何更好地实现她的写作意图。这篇文章,作者在向人们阐释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斑纹”。“斑纹”的含义是多样的,动物皮毛的花纹,人体、自然与人为的纹样,人类劳作与动物生存在自然界留下的印记,以及冰花、河流等,都是作者要说明的斑纹。通过这些斑纹,作者试图说明自然的神奇与造物主的鬼斧神工,从而增进我们对奇异自然的认识与了解。更重要的是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突出之处在于描述自然现象的同时又充分地表现出作者的情感情调,她“动用内心那部分温存,以‘对天地自然持久的热情关注和对世间诸多存在悲悯及敬畏之心来描述世界,对自然、对生命、对人类都以饱满的情感来观察来感知。”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不明显,说明方法不明确,就像斑纹一样无处不在又不知身在何处。

从教学文体出发,教学内容的选择一般要突出文体的最显著特征,突出表现“这一篇”的教学。任何文章都是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心理状态、特定文化背景以及特定表现形式等的产物。教学内容要从“这一类”到“这一篇”,抓住该篇文章的核心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选择

选择教法也就是选择读法,也就是引导学生怎样读课文。一般来说,不同文体的文章读法也略有不同。散文有散文的读法,说明文有说明文的读法。同理,散文有散文的教法,说明文有说明文的教法。说到底,就是教读法。

从文艺性说明文的角度来讲,教学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明确“作者选择的叙述、描写、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言语形式如何更好地实现她的写作意图”。要明白意图,就要有对比。对比阅读非常利于把握作者意图。言语意图不同,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就不一样。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文章第四段改成这样:“蛇身体柔软而且富有弹性,它的嘴几乎可以触到自己体表的任意部分,它可以枕着自己的躯体睡觉。蛇类终生生长,响尾蛇每次蜕皮时因最后一个鳞片都不能脱落而加在末端,鳞环叠合在一起,常常在发出攻击的时候,振动起来,发出响声,有经验的野外旅行者对他高度警觉。蛇的毒牙是空心的,毒液传送到齿尖,可以让一个大动物几分钟之内昏迷。如果有人不小心打扰了它,就要付出余生残疾甚至生命的代价。”然后与原文对比阅读。改动之后,虽然比较客观地介绍蛇的生活状态和生活习性。但是这少了许多作者的情绪情调。读到的只是冷冰冰的文字,看不到作者的内心,更难以把握作者言语意图。

编者为什么不把文章改得更彻底些,好让读者一读便知这就是“地地道道”的说明文。比如,改成“蛇没有四肢,没有声带,没有听力,没有良好的视力……终日与尘土为伍,匍匐而行。蛇最感兴趣的食物是鸟。它伺机偷袭,洗劫巢穴,吞食幼鸟和蛋卵。因为没有四肢的阻碍,蛇反而可以深入别的动物无法涉足的领域;明亮的歌喉和绚美的羽毛,将消失于蛇像地狱那样狭长而腥臭的肠胃。”修改之后,明显少了趣味性、生动性,显得刻板,没有吸引力。为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改文还是保留了原文许多带有主观色彩和因果逻辑关系的内容。

还可以让学生探究这样的问题:说明文总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那么为什么这篇文章会给我们一种温存感?先引导学生以探究语言表象为起点,然后步步深入文本内核。周晓枫的语言是带有个人情感和态度倾向的,这种语言本身是有温度的。语言只是手段,语言的背后站立的是一个有温度而又有着独特人格的人。

面对任何一篇文章的教学,我们都要站在教学文体的高度审视文本,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适宜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需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只有这样,阅读教学才会做到有的放矢,并不断增强学生的文体感和语体感。

以欣赏为话题的作文 篇4

照例,每天吃完早饭去学校打扫卫生,到了操场一看—哇!满地是落叶,一片金黄。“这风也太大方了吧,一下子赏给我们这么多的礼物,有点承受不了,什么时候才能扫完哦。”同学们一副沮丧的样子。我抬头望了望,本来枝繁叶茂的梧桐树现只剩下稀稀疏疏的几片叶子孤零零的随风摇曳着。我轻轻的走到落叶上,脚下发出“嚓……嚓……嚓”清脆的响声。弯下腰拾起一片金黄—叶子黄的很艳。拿在手里轻飘飘的,小心的托在手心仔细端详还能看到亮铮铮的叶脉。叶脉清晰,细如发丝。吹一口气叶子飘飞起来,不由得入了迷。“大家快看,好漂亮哟”我不由自主地叫了起来。“那些烂叶子有什么可看的……快扫地!”同学们吼叫了。哎,真扫兴,还是先完成任务吧。

扫着、扫着,又有几片黄叶飘飞下来,落在我眼前,我的思绪跟随它们回到了夏日。

夏日学校的梧桐树长的非常茂盛,我和同学们最喜欢在树下玩。特别是晴朗的天气,树下彩蝶飞舞,又凉爽,很有诗情画意。兴致来了爬上树摘那阔阔的、嫩绿的梧桐叶轻轻夹在课本里一片一片便成了我们永久的记忆。生物老师看到我们的“杰作’’都要好好夸奖一番,我们也趁机炫耀自豪一下。“扫地……发什么神”又是同学的吼叫。“扫吧、扫吧”!我挥动大扫把。真难得同这些“俗气”的缠下去。

自古有许多文人雅士都觉得秋叶虽灿烂却代表凄凉与萧索“一叶知秋”嘛。可我觉得落叶是美丽的。一到秋天落叶飘飘,它下落的姿态是那么的蹁跹,胜似蝶舞翩翩,满山遍野色彩斑斓,如诗如画,引人无限遐思。对于秋日下落的秋叶我还有一个理解就是它并不代表生命的完结,相反,落叶化为春泥又为花草树木带来营养,继续延续生命,继续发光发热。这也给秋叶的美增添了灿烂的光华。

我之爱秋叶不知能和者多少,培根说“会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事物的闪光点不只一面,正如秋叶的美。学会欣赏了美就出来了,我们才会不断汲取、不断领悟、不断进步。

以欣赏为话题的作文 篇5

春天在花开的声音中苏醒

晨光为谦逊的白玉披上彩装,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一切如此美好,在迷雾中,显得神秘静谧。清新的泥土芳香夹杂着淅沥的雨飘然而至。远方,朦胧中隐隐约约透着一些新绿。陌上花开,蝴蝶在花间戏舞,小鸟在林间欢唱。“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春风轻柔地抚摸着人间万物,使草地成了一条舞动的缎带。在开满野花的河岸上,总有人走我们未走完的路,继续着我们的足迹。

夏天在树木的绿叶中膨胀

一场雷阵雨落到了大地。时而“淅沥沥”,时而“哗啦啦”,溪岸弯弯,固定了一种方向,竹子是恰当的演绎,挑逗乡村的寂寞,生动了乡村的底色。雨后,荷花更显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蹲在树荫下的青蛙鼓嗓着。不久,江畔的垂柳轻柔地挥手,最后一抹晚霞也在西方的天空悄然隐去,轻风来回地在每个人的耳畔喃喃低语,宣布着夏夜的来临,于是,一切都归于宁静。

秋在树叶的秋千中摇摆

秋天总是不知不觉的来临,它不像春天那样,让我们为一路的野花而惊喜,也不像冬天那样,让我们陶醉在那一场初雪的浪漫里。落叶像一把时光的扫帚,沙沙,沙沙;在树枝上,花瓣上,涂抹出旋转的斑斓。曾经以梦为马的朋友们,请记住,秋日无边的寂静里,你我往同一个方向眺望,捕捉原野上每一缕调皮的风声,我一直在等风,也等你们。

冬在雪花的凝结中蔓延

唯一一次看见雪,是在外婆家,冬天带来的空气遍布每个角落,就是晴朗无风的时候,天也是干冷的。蒙蒙的天空中,团团雪花随风旋转。雪,总是无声无息,渐渐包容这个世界,使它变得一片洁白、秀丽,充满童话色彩。即使心境再不好,也会在雪中慢慢平复。

以欣赏为话题的作文 篇6

我们坐了班车,又搭乘了拖拉机,还走了近一个小时的山路,在我不断的抱怨声中最终到了一个小山坳,它零散地坐落着几个土屋,仅有巴掌大,也能称之村庄还真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呆在表姐家无聊了,趁着表姐整理床铺,我独自去走走。那里,没有叫卖声、喇叭声、音乐声,只听到鸟鸣、虫唱和偶尔从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清新的空气,苍翠的树木,凉爽的秋风,把我心中的烦闷冲淡了些许。放眼望去,夕阳西下,暮霭之中,炊烟袅袅,薄雾与炊烟笼罩着绿树、土屋、青山,是那么的迷离,又是那么的迷人。我最终明白陶渊明笔下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了。真没想到还有这样一个世外桃源。正当我沉醉时,三三两两的农人扛着锄头从田里菜地回来了,他们看到我,纷纷停下脚步,对我上上下下如激光枪一样扫射了一遍,那目光里除了好奇,更多的是肆无忌惮的热烈与欣赏。被他们看得我浑身不自在,耳畔还传来他或她的啧啧声:瞧,城里的姑娘真洋气!嗯,长得真好,水灵灵的……夸赞之声不绝于耳。在他们的目光中我竟然落荒而逃了。

晚上表姐带我去走亲戚,路上她告诉我舅公和姨婆都年岁已高,常年未曾离开那里,舅公腿脚不方便,可是每一天浇菜、喂鸡、赶鸭,一样不落,整天乐呵呵的,姨婆身体不好,可是村里谁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是她去采草药给乡亲们,大家都离不开她。到了舅公家,姨婆也在,他们看到我,便把我的手放在他们粗糙的手掌中摩挲,问长问短的,我一一作答,舅公得知我正读高二,很是高兴,连连说:“读书人就是不一样,斯文,懂礼貌,要好好读书,年轻的时候就应当好好努力的,你们那么年轻,真好!”我点点头,是啊,正是拼搏的最佳时机呢。他们过的生活应当更平淡吧,可他们是一脸的安闲与慈祥,我的心好像沉静不少。

以欣赏为内容的方法 篇7

1. 多元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挑战

多元文化的实质就是价值观的多样化。西方敌对势力大肆渲染、鼓吹多元文化主义, 主张文化价值的普世性, 其根本目的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试图导致社会呈现出不稳定性、无中心和多样化的特征, 造成社会价值观混乱、意识形态淡漠和缺乏政治热情等现象。在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 部分大学生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甚至质疑, 对西方自由主义的崇尚, 把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当作生活教条, 抛弃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及社会责任, 造成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错位。

2. 西方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制度的冲击

西方社会思潮的存在形式体现为:经济领域的新自由主义、政治领域的民主社会主义、价值观领域的“普世价值”和历史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 新自由主义泛滥;在政治体制改革时, 民主社会主义蔓延;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普世价值”盛行;历史虚无主义则是贯穿始终。[1]这些文化思潮尽管面目不一、种类各异, 但本质都是相同的, 目的都是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3. 市场经济功利性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冲击

市场经济的原则, 是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着“物质丰裕、精神匮乏”以及人的严重异化现象。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导致有些人金钱至上、唯利是图, 助长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和贪赃枉法等腐败现象。社会风气遭到破坏, 社会公平正义被扭曲, 社会主义民主被践踏、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底线被突破。

二、以研读《六个“为什么”》为切入点创新教学内容

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 (以下简称《六个“为什么”》) , 以鲜明的观点、深入的分析、生动的事例、透彻的说理、独特的教育语言表达方式和平等交流的话语体系, 全面准确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六个重大问题,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大学生的认可, 产生了一定的实效性。教学实践中, 我们既要帮助学生弄清、回答“为什么”, 更要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是什么”。概括归纳为三个基本理论问题:一是旗帜问题;二是道路问题;三是制度问题。

1. 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方向

旗帜问题是方向问题。马克思主义是被100多年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特别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 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 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的人民利益;还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任何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思想, 都是由其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成分多样化, 但并没有改变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地位, 没有也不能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道路, 这就决定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2. 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道路问题是途径问题。近代以来, 无论是太平天国、洋务运动, 还是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都没有在中国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一般说来, 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毕竟是一种历史进步, 然而在中国却没有实现。中国最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至少有三点原因:一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二是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新特点促使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三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实质是一种改良的资本主义, 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否定工人阶级领导, 主张资本主义多党制;否定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主张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中国也不能搞资本主义, 一是违背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发展目标;二是不能靠资本主义方式来发展;三是不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3. 创立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制度问题是保障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我国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过不断发展完善, 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三权分立”的实质是通过分权制约的方式来协调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内部不同利益的冲突。我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不存在根本利益不同的集团, 在中国搞“三权分立”既无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 更无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是各民主党派及全国人民共同作出的正确的历史选择, 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它既不同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 也不同于一些国家的一党制。这一制度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有利于执政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有利于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有利于促进执政党的建设。

三、以实现“中国梦”为着力点创新教学方法

1. 历史史实、事实证明的方法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历经的沧桑巨变:从旧中国的“东亚病夫”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新中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 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从解决温饱到实现小康, 从小康生活到小康社会,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历史来看未来, 中国目标渐行渐近。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2. 国家发展调查、比较的方法

纵观世界各国选择的不同体制、制度和道路, 我们获得警示。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取消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搞“指导思想多元化”、“意识形态多样化”, 放弃社会主义道路, 搞“民主社会主义”, 不仅没有出现繁荣, 反而导致了国家解体、民族分裂、社会倒退的悲剧。非洲许多部落众多的国家在西方的压力和影响下, 将已被西方国家证明是弊端丛生的多党制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后, 导致政党林立、政治动荡、经济停滞, 国家陷入长期的纷乱中。印度、朝鲜曾经与我国有相同、相近似的国情、民情, 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印度选择了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印度社会矛盾突出、贫富分化严重, 其发展速度至少慢于中国十年。在西方经济制裁、政治孤立中的社会主义朝鲜, 闭关锁国、经济落后。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3. 民主讨论、辩论的方法

毛泽东说过:“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 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 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2]教学实践中, 我们注重强化问题意识, 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讨论辩论问题、回答问题的教学互动过程中, 实现思想认识的升华和价值观的认同。讨论辩论达成共识:在党的领导下, 中国人民凝聚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 创造了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的中国经济, 也铸就了实现“中国梦”的中国自信: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理论是科学的、制度是优越的, 坚信到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国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周新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反马克思主义的几种主要社会思潮[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 (12) :11-13.

以学科内容为基点的跨学科统整 篇8

一、课程的开发设计

虽然当前的学校课程是分学科的,但学科之间依然存在许多“链钩”,如语文与英语中的词性,数学和英语都可以教加减法计算,英语和美术都会涉及颜色,等等。这些“链钩”为课程的统整提供了可操作的线索。毫无疑问,用主题作为设计课程和激发学习的组织中心是课程统整的有效手段,而以学科内容为基点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正是我校最常采用的课程统整形态。

(一)确定主题

在主题式学习中,最关键的步骤是探索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主题。相对于学校层面顶层设计的大型主题式课程对项目主题的“精挑细选”而言,以学科内容为基点的学习主题总是以“灵感”的形式“突然出现”:精挑细选的主题需要从大量备选主题中挑选出具有普遍意义和重要价值的主题,而“突然出现”的主题是从对不同学科、多个内容单元的讨论、归纳和演绎中突然产生的,更为贴近学科内容的主题。“奇妙的对称”这个课程主题,便源自数学老师对数学学科内容的统整、融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和三年级下册的教材中都有关于“对称”的学习内容,数学老师由此提出“对称”主题,并与语文、英语、科学、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进行沟通。当所有学科教师一致认同“对称”主题的课程价值,并能够从本学科出发认同“对称”主题的可操作性时,关于“对称”主题的跨学科统整课程团队便正式形成了。

(二)头脑风暴

每个学科的教师都可以从本学科的内容中获得统整课程的可操作性线索,但在将线索转化成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开展跨学科的“头脑风暴”。“头脑风暴”可以是会议室里的正式活动,也可以是随时随地的讨论和碰撞。“奇妙的对称”这个主题的确定,便是两位数学老师在走廊里相遇并讨论数学教学时确定的;其他学科的参与、具体设计和统整协调等,则是在之后用餐时的相互交流和讨论中产生和形成的。

(三)主题设计

经过反复的交流、碰撞,我们形成了“奇妙的对称”这个主题统整课程的初步设计,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见下页图1)呈现给课程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

二、课程的具体实施

探求事物的意义即追求我们所经历事情的真相,是人类大脑遗传下来的最基本的特征。当学习在有意义和熟悉的情境下发生时,学生会通过理解来学习。因此,任何课程在具体实施时都必须为学生提供一种稳定的、熟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各种学习材料,从而为高水平地理解知识提供支持。

在实施“奇妙的对称”这一主题统整课程时,我们大致经历了课程准备和课堂教学活动两个阶段,意在为学生提供与“对称”相适应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探索“对称”现象、积累“对称”事实,进而形成“对称”的正确概念,研究“对称”的初步意义。

(一)课程准备

1.传授基本概念。“对称”的基本概念由数学老师在数学课上第一次提出。学生通过观察、折剪、涂画等教学活动,初步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口头表述这些基本特征并能够辨认特征比较明显的轴对称图形——在传统数学教学中,这些教学活动已经是本单元教学的全部,而在“奇妙的对称”这个主题的统整项目课程中,这仅仅是个开始。

2.重构学习空间。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和老师共同构建“对称”的学习空间:在学校公共空间张贴对称图形,将教室、功能室的课桌椅摆放到基本对称的位置(见图2),等等。整个过程,由学生来决定和判断学习空间的布置是否达到“对称”的特征和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全身心参与,从长期被动消极的聆听式学习中解放出来,激发出积极的学习热情。

3.积累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环境中,学生往往通过体验来建构知识和发现新的关系。这些在“自然”情境下自觉获得的事实性知识,会有力地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性学习。在数学课上获得“对称”的基本概念之后,其他学科全面展开相关的课程活动之前的这段时间,正好是一个“十一长假”。于是,数学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份“生活观察活动指南”,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走进真实的生活场景,寻找和记录自己所发现的“对称”。从学生提交的作品《对称的世界》(见图3)来看,他们不仅发现了大量的“对称”事实,而且体验到了对称在生活、美学、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积累下的事实性知识,为课堂教学的结构化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课程资源,《对称的世界》成为所有学科课堂教学的起点,开启了学生有关“奇妙的对称”这一主题的学习之旅。

1.多学科并行教学。以“奇妙的对称”为主题的统整课程是由数学内容引发的多学科共同参与的课程活动,因此,各个学科既要围绕“对称”立意,又要注重学科本色,达成本学科的学习目标。比如:数学课上,学生为“对称”的事物画对称轴,由此判断事物是否轴对称图形;学生用纸质表格和电子表格设计轴对称图形,运用雪花片编制对称图形,感受、理解和描述对称的基本特征,体验创造“对称美”;用作品开展相关的游戏化学习,培养观察能力,聚焦数学思维。语文课上,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收集对称文字,在表格中绘制对称文字及与文字相关联的丰富意象,记录设计意图和创作感言,集识字、组词、写作和文化解读于一体。英语课上,学生用英语单词表示生活中的对称事物、标注人体各部分的名称,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英语句型,像“I can see…”“I can play…”等。美术课上,学生主要以手工制作的方式感受和认识对称,设计和制作对称的秋叶画、对称的蝴蝶和对称的光画等。体育课上,老师带领学生开展团队合作,通过身体造型创造对称现象,让学生既体验了对称,又培养了团队意识。科学课上,老师引领学生观察宏观的宇宙、微观的细胞,体悟“对称”无处不在……

nlc202309081902

2.跨学科融合教学。统整课程之所以超越学科课程,在于它特别注重学科的融合,着眼的是统整的活动,即通过主题的链接打破学科的界限,让学生在跨学科的主题学习中建立起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跨学科的知识网络,形成内心初步的、真正的统整意识和统整观念。比如在“奇妙的对称”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各学科之间就有许多线索和材料可以互为支持和延伸:在数学课上学到的用格子表进行对称图形设计的方法,可以迁移到语文、英语学科,进行对称文字的创意设计;数学课上研究的对称轴,可以成为语文课上儿童诗创作的题材,而儿童诗的创作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对称轴;美术的光画还可以跟“国际光年”的主题科普活动统整;体育课上创造形体对称时,孩子们能够感觉到身体左右两边的力量不对称,这时又需要统整科学的内容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解释……

单一学科内部的课程统整元素更加丰富。如学生在数学课中运用表格和雪花片进行平面对称图形和立体对称图形的设计和制作,并以所设计的事物为角色进行《守株待兔》等童话剧的创编,经过练习后录制成视频;美术课上的秋叶画也可以表达《龟兔赛跑》等文学故事。如此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数学+美术+文学+语言+技术”的跨学科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课程的生成性与延展性。任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都不可能完全按图索骥,必须注重学生的深度参与和情感体验,并因此而更加注重课程的即时生成。这种课程形态要求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时进行课程的调整、拓展和延伸。如学生需要购买雪花片制作对称图形时,数学老师可顺势统整“购物”单元的教学内容,开展基于思维导图的对“人民币”的学习,组织以家庭为单位的、基于数学任务的真实购物活动,并且要求家庭配合学校运用技术手段记录下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语文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在学习“对称”时形成的“文字设计+意象绘画+意图解读写作”的语文学习方式,继续运用到后续的语文教学当中。

纵观整个课程的实施过程,教学团队既进行了学科内的统整,包括横向的跨章节的统整和纵向的跨年级的统整,也进行了跨学科的统整,使数学、语文、英语、美术、科学、体育等各个学科共同参与了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并且做到了项目课程的动态生成。

三、课程的多元评价

在组织引导统整项目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焦点由学生“知道什么”转向学生“能做什么”,通过观察学生在回归真实生活的学习情景中的学习表现、学习成果(作品)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水平,同时在某些学科进行随堂测试,观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水平,从而形成过程性、表现性及测验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有力地发挥了评价的教育导向功能,培养了学生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一)学生的学习状态

情感是“建构模型”的关键,学生的感受和态度会对今天的学习产生影响,并对将来的学习起着决定性作用。就“奇妙的对称”主题统整课程而言,课堂教学中的“对称”主题已经结束很久,学生们依然热衷于寻找周围“对称”的文字、花朵,乐意用“不对称”来形容扣子扣得不对的某位同学的着装等等,由此可见学生对于“对称”主题统整课程的情感态度之一斑。

(二)学生的学习作品

学生制作的大量学习作品为学生的每一个进步都提供了真实的证据。图4所展示的学生的语文作品,不仅充分证明学生已经完全掌握“对称”的基本特征,而且体现出学生在制作该作品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对作品的艺术视觉要求。更可“囍”的是,我们还看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颜色、符号等都有所观察和了解。

图5中的二微码里包含了更多“奇妙的对称”主题统整课程中的学生作品。

(三)学生的测试成绩

跨学科学习中的学科教学依然具有学科教学目标,学生运用问卷星等学习分析工具参与数学、科学等随堂测试。教师以此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根据及时反馈数据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见图6。

(四)家长的观察反馈

学校作为“学习共同体”,必须是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校的课程和管理。因而,我们会特别提醒家长注意观察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作出适当的反馈。以下是二年级一班一位学生家长对“对称”课程提出的反馈信息:

“孩子念念叨叨说语文课上的‘课’字里隐藏着牛顿引力的故事,数学课里会有以对称雪花片作品当道具的故事表演,体育课上会有集体对称造型。这是一个很神奇的事情,一个概念居然能覆盖到语文、数学、美术、英语,甚至体育!孩子们不但从概念上,而且从实际的感官体验上去体会一个概念——对称。”

四、课程的经验反思

在一年多的主题统整课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丰富的课程实施经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育技术的运用和课程团队的建设。

(一)数字技术的底层支撑

一般学校的教育信息化通常止步于教师层面,数字技术较少传递到学生层面。而我们的观点和实践是,将数字技术作为“沟通媒介”和“脚手架”传授给学生,让它成为学生关联学习与生活的桥梁,使之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同时,也能够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目前,我校一、二年级已全面实现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即指携带自己的设备办公),学生可以熟练运用思维导图、图片视频工具及网络交流平台开展可视化、个性化学习。数字技术作为底层支撑,主要用来记录学习过程、设计和创作学习作品以及进行互联网即时交流与分享等。

(二)教师团队的建设

“教师即课程”的观点充分说明了教师团队在课程推进中的重要地位,由此也对教师团队在课程意识、合作意识、TP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

ledge,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素养等各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如何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实际上又将难题抛给了课程的管理者,管理者的课程理念、信息化领导力成为统整项目课程推进的关键。

为了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我校极力建构“专家引领”与“校本研修”相融合的数字时代教师发展模式,采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融合的课程推进策略,来激活每一位教师的课程创造力。

(责编 白聪敏)

以欣赏为话题的高二作文 篇9

去年暑假,我和父母去了云南旅行,云南作为我国特色的民族聚居地,不同种类的茶也是历史悠久。于是,我们走了一家古色古香的茶店,细品茶韵。一走进店门,醇厚清爽的香气便围绕了我。一向急性子的我在这茶香中却感受到了无比清淡宁静的气氛,终于明白古人为什么会有“以茶静心”的说法了。

在店主的示意下,我们坐在一张古桌前,店主不慌不忙地从身后取出一盒茶叶,正当我以为烧壶开水随便一泡就做成了一杯茶时,她却走向一旁的水池,开始清洗那些茶叶,我仔细一看,才发现那不是什么一片片的叶子,而一块块干茶饼——急于看成品的我刚刚竟完全没有发现。

出乎意料,制茶竟用了半个多小时,让毫无耐心的我昏昏欲睡,内心还在默默抱怨。好不容易端上一杯色泽晶亮的还冒着热气的茶,我便迫不及待地接过玻璃杯,闻也不闻就一口饮尽,被烫得龇牙咧嘴。店主吓了一跳,无奈地问:“你为什么不慢一点呢

?这样真的尝得到味吗?”

我努力回想着那杯茶的味道,却只能想起那一瞬间烫的刺激,甚至比喝水的味道还寡淡。接过店主泡的又一杯茶,我仔细观察,看到茶叶在水的浸润下舒缓的展开,如绿衣舞者,在音乐中渐入佳境。杯中的清汤散发出幽香,淡淡的却沁人心脾。

我小心翼翼地轻抿了一口那杯我不知其名的茶,第一感觉便是苦涩,口腔里充斥了苦味,厌恶苦味的我下意识地要吐出来,却突然感受到了从舌尖上传来的如同茶的气味一样的醇香。我慢慢放松下来,一小口一小口地品着茶,最初的苦涩早已荡然无存,留下的时间保存的茶的本味和醇香让我平静,让我沉醉,让我回味。

我不禁暗中庆幸:幸好沉静下来才品到了茶的清冽怡人。一边又想到了为人处世。如果我一直急躁不安,强求结果,反而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却仍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只有心静,才能品出茶韵,才可能做好一件事。

以欣赏为话题的600字作文 篇10

欣赏的力量是神奇的。有了欣赏,即使平凡山水、野花小草,也可以悦人耳目,简单言行、淡淡情意,也能暖人心。换个角度说,欣赏本就是一种美。学会欣赏,才能使世间的景物变得多姿多彩。

冬天的代表是雪,从单方面说,雪是枯燥无味的,只会慢悠悠地从天上飘落下来,从不着急,性急的人恐怕是要发火了;而从欣赏的角度说,有人曾说它是不小心被打碎的玉瓶散落下的碎玉。也有人说她是雪姑娘,以漫妙的舞姿现身于世人面前。欣赏才能发现乐趣。

春天来到时,许多鸟儿争先恐后地出来衔泥搭窝,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有些人认为这叫声讨人厌,继而厌烦这些鸟;可有些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把这鸟鸣声比作人世界最优美动听的声音,赞扬鸟儿婉啭的歌喉,陶醉于抑扬动听的歌声中。

秋天的落叶铺满了地面,被人家厌烦地扫开了,有的烧了火,有的扔了;自古至今,也有许多人赞扬过落花落叶。著名诗人龚自珍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话表现了诗人对落花落叶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赞叹。用欣赏的眼光看平常的`食物也会有不同的收获。

以欣赏为内容的方法 篇11

【摘 要】中职英语基础模块课程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巩固与拓展,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实践性。文章依托课程中第11课课题“Eating Out”的内容,从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出发,设计适合中职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语言基本技能和提升学生的职业人素养,为其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CBI教学设计 中职英语基础模块 教学设计

一、CBI教学设计依据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是将内容和语言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不再完全按照语言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而是围绕学生所要学习的主题内容展开,从而确保既能够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又使学生掌握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教材

本课是上海市华师大版中等职业学校教材《英语1》 Lesson 11 “Eating out”的第一课时(Task 1—5)。本课主要是关于外出吃饭的主题,学生通过本课学习,熟悉餐饮业服务员招呼客人和点菜的常用语。第一课时的内容包括Lead-in & Reading and Speaking两部分。该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为本单元读和说的环节,重在词汇和句型的应用,这些内容为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做了语言的必要准备。

三、学情

笔者所任教班级为商务英语专业16级新生。在初中英语学习的基础上,部分学生已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和词汇量,能够主动配合教师,愿意开口。不过由于掌握的知识所限,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是非常薄弱的,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很差,主动学习的动力不够。因此,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把活动由简到难分步骤有序进行,因材施教,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各项任务的热情,才能让学生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

四、教学目标、重难点

本节课知识和能力目标如下。

①学生能掌握招呼客人和点菜的词汇和句型。如“menu, order, rare, medium, well-done, steak”“Would you like the table by the window? Are you ready to order? Would you like anything to drink? How would you like it cooked? Whats the special today?”等。

②通过学习一段饭店服务生招呼客人的短对话,学生能够将所学句型运用到特定场合。

③通过学习一段招呼客人点菜的长对话,学生小组合作在学习对话时能够正确地筛选出重要句型,并运用句型和模仿所学对话,扮演服务生的角色,完成并分享一次餐厅招待和点菜任务。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是学生能掌握餐厅服务员招呼客人和点菜的词汇和句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重点单词句型,完成并分享一次餐厅招待和点菜任务。

通过本节课学习,希望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对待客户需要有礼貌、有耐心,始终做到顾客利益至上(polite; patient; considerate)。同时通过课堂上布置小组互助任务,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实践、锐意进取和创新的职业素养。

五、教学过程

(一)Step One:Lead-in “How to Order”(视频导入,引出“在外吃饭”话题)

After watching the video of “How to Order”, ask students:Do you know where they are? What are they doing in the restaurant?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设计意图】创设“在餐馆吃饭”的情境,渲染氛围,自然引入“Eating Out”主题,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Step Two:Preparation for Task

1.餐饮业服务员迎客的常用语,图片导入句型。

(1)Ask students: What would the waiter or waitress say to you in a restaurant?

(2)If students want to know what the waiter would say to the customer, ask them to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match the sentences with the pictures.

Finally read aloud the sentences until students can make proper and quick language reaction to the picture.

【設计意图】首先配合图片导出餐饮服务员迎客用的常用语;然后反复操练,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对图片做出正确的语言反应;最后教师请每组共同完成短对话任务。

2.学生能理解对话内容,能够说出服务员招呼客人和点菜的常用英语语句。

(1)Elicit the new word “menu” from the real menu.

(2)Ask students to search for the pictures of western food and drinks before class and say them in class.

Look at the pictures of the western food and drinks in the conversation and students read aloud.

Play the video of the conversation among restaurant waiter and guests (John & Mary).After listening, ask students to read aloud the conversation by playing 3 different roles.

Encourage students to work together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sentence patterns about what a waiter and a customer will say in a restaurant.

【设计意图】利用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课上展示他们所知道的西餐食品,并选出本环节的赢家,以此激发大家的参与度。另外,利用部分图片呈现對话中出现的以及常见的西餐食品和饮料的新词:steak, dry white wine, red wine, spicy, wing etc.在掌握菜单词汇的基础上开始播放对话录音,一是通过组与组进行角色扮演、操练对话的形式训练学生关键句型的熟悉程度与口语能力;二是通过匹配练习,辨别出饭店服务生招呼客人和提供客人点菜服务的英语关键句型。

(三)Step Three:Completing the Task(搭建信息沟,操练重点句型,完成口语训练任务)

Ask students to complete an information gap in the card to check whether they can identify the information by themselves.

Student A and B take turns to be the waiter/waitress and the guest. If you are the guest, order the meal according to the menu. If you are the waiter, take the order and mark them.

Help them to use the important sentence patterns to make a conversation about ordering a meal and taking the order.

【设计意图】搭建information gap,学生根据菜单信息,运用本课重点句型来完成餐厅接待服务和点菜任务。模拟真实对话,提前给予对话语言框架,降低活动难度,建立学生信心,在练习目标语言知识点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四)Step Four:Summary(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同时努力达成情感目标)

通过教师提问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重点词汇和常用句型,再次加深印象,做到学以致用。

教师提供学生一些暗示:餐馆服务生在和顾客交流时的用语里最常出现的词有would, please等。学生自觉地意识到对待客户需要有礼貌,有耐心,始终做到顾客利益至上(polite, patient, considerate)。

六、总结

教师在整堂课的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同时,随着任务的不断深化,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会越来越自动化和自主化。

【参考文献】

[1]D. Briton, M. A. Snow&M. B. Wesche. Content—based second 1anguage instruction. Boston: Hein1e & Hein1e Publishers, 1989.

[2]黄文源.英语新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副店长工作计划下一篇:习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