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定证书、校准证书和检测报告(精选4篇)
检定证书、校准证书和检测报告 篇1
第二节检定证书、校准证书和检测报告
一、证书、报告的分类
各类检定、校准、检测完成后,应根据规定的要求,以及实际检定、校准或检测的结果,出具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校准证书(校准报告)、检测报告。证书、报告应有规定的格式,使用A4纸,用计算机打印。要求术语规范、用字正确、无遗漏、无涂改、数据准确、清晰、客观,信息完整全面、结论明确。证书、报告经检定、校准、检测人员、核验人员、签发人员签字,加盖公章后发出。对各类不同的证书、报告有如下特殊要求:
(一)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
凡是依据计量检定规程实施检定的,检定结论为“合格”的出具检定证书。每一种计量器具的检定证书应符合其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证书名称为“检定证书”。其封面内容包括:证书编号、页号和总页数;发出证书的单位名称;委托方或申请方单位名称;被检定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检定结论(应填写“合格”或在“合格”前冠以准确度等级);检定、核验、主管人员用墨水笔签名;检定日期:X年X月X日;有效期至:X年X月X日。检定证书的内页中应包括如下内容:每页的页号和总页数;本次检定的原始记录号;本次检定依据的计量检定规程名称及编号;本次检定所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和配套设备的名称、型号、编号、检定或校准证书号(有效期)、技术特征(如准确度等级、量值的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检定的地点(如本实验室或委托方现场);检定时的环境条件(如温度值、湿度值);检定规程规定的检定项目(如外观检查、各种计量特性、示值误差等)的结论和数据。如果检定过程中对被检定对象进行了调整或修理,应注明经过调修,并尽可能给出调修前后的检定结果。还应包括检定规程要求的其他内容。检定证书内容表达结束,应有终结标志。
当检定结论为“不合格”时,出具证书名称为“检定结果通知书”。其结论为“不合格”或“见检定结果”,只给出检定日期,不给有效期,在检定结果中应指出不合格项。其他要求与“检定证书”相同。
(二)校准证书
凡依据国家计量校准规范,或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依据计量检定规程的相关部分,或依据其他经确认的校准方法进行的校准,出具的证书名称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校准证书一般应包含以下信息:证书编号、原始记录号、页号和总页数、发出证书单位的名称地址、委托方的名称地址;被校准计量器具或测量仪器的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校准、核验、批准人员用墨水笔签名(批准人的职务可以打印);被校准物品的接收日期:X年X月X日、校准日期:X年X月X日、本次校准依据的校准方法文件名称及编号;本次校准的原始记录号;本次校准所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和配套设备的名称、型号、编
号、检定或校准证书号(有效期)、技术特性(如准确度等级、量值的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校准的地点(如本实验室或委托方现场);校准时的环境条件(如温度值、湿度值);依据校准方法文件规定的校准项目(如示值误差、修正值或其他参数)的结果数据及其测量不确定度。如果校准过程中对被校准对象进行了调整或修理,应注明经过调修,并尽可能给出调修前后的校准结果。关于校准间隔,如果是计量标准器具的溯源性校准,应按照计量校准规范的规定给出校准间隔。—般,校准证书上不给出校准间隔的建议。当顾客有要求时,也可在校准证书上给出校准间隔。校准证书内容表达结束,应有终结标志。
(三)检测报告
(1)进行计量器具新产品或进口计量器具型式评价试验后,应依据JJF1015—2002《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和型式批准通用规范》附录C的要求,出具“计量器具型式评价报告”。型式评价报告内容包括:报告编号、计量器具新产品或进口计量器具的名称、型号规格、样机数量和每件样机的编号、申请型式评价单位的名称地址、样机接收日期、试验日期和报告发出日期、申请和委托情况(申请书编号、联系人信息、委托单位信息等)、承担型式评价单位信息、型式评价依据的技术文件、型式评价试验地点及其环境条件、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和其他测量设备的信息、每个试验项目的测量数据和结论、型式评价的总结论、检测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的签名。
(2)进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时,依据JJF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的“附录J: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报告格式”,出具“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包括报告编号、商品名称、型号规格、受检单位名称、生产单位名称、检验类别、检验单位印章、检验单位声明、检验单位的联系方式、投诉电话、抽样情况、检验条件、检验依据、检验结果、总体结论、报告说明以及主检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的签名、职务、日期。
二、校准证书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要求
校准证书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应依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l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使用的术语符号应与该技术规范相一致,遵循该技术规范对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的规定。同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在校准证书中给出的测量不确定度,必须指明是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还是扩展不确定度,以及对应于校准结果的具体参数。例如:“示值误差的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交流电压校准值XX V的扩展不确定度为„„”。
(2)当被校准结果有多个同等重要的参数时,应分别给出各个参数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
(3)当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在整个测量范围内差异不大,在满足量值传递要求的前提下,整个测量范围内的测量不确定度可取最大值。其最大值点的位置可能在测量范围的上限点也可能在在测量范围的下限点或其他部位,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当整个测量范围的测量不确定度有明显的差异或有变化规律时,不能以一个值代表整个测量范围的不确定度,而应以函数形式或分段给出,或每个校准点都给出相应的测量不确定度。
(4)当被校准的对象是计量标准器具,且测量结果的可能值接近正态分布时,应通过估算有效自由度veff,取适当的置信水平(置信概率)p(通常取p=95%),查表得t分布临界值即Kp,求得扩展不确定度Up。在校准证书上应给出扩展不确定度Up和置信水平(置信概率)p,以及有效自由度veff的值,以便于使用该计量标准器具进行下一级检定或校准时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引用。当不估算自由度直接取k值(通常取k=2),得到扩展不确定度U时,应在校准证书上同时给出扩展不确定度U和包含因子k的值。
(5)校准证书中的扩展不确定度只保留1位或2位有效数字。当第1位有效数字是l或2 时,最好保留2位有效数字。其余情况可以保留1位或2位有效数字。保留的末位有效数字后面一位非零数字的舍入,比较保险的做法是只入不舍。
(6)测量结果与其扩展不确定度的修约间隔应相同,即对测量结果数值进行修约时,其末位应与扩展不确定度的末位对齐。
三、证书、报告的审核和批准
证书、报告的审核和批准是由授权签字人实施的,是对证书、报告的最终质量把关。经授权签字人签字后,证书、报告才可以发出。鉴于授权签字人是证书、报告所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责任人,因此应由具有较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责任心强、对本专业技术负责的人员承担。审核人员只能审核本人熟悉专业、并且是授权范围内的证书、报告,对证书、报告的正确性负责。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校准证书由检定、校准人员完成并签名.经核验人员核验并签名,交证书、报告的授权签字人(一般为该专业实验室的技术主管)作最后的审核,经审核无误签名批准发出。型式评价报告应按规定由检测人员完成报告并签名,经审核人员审核并签名,交报告的授权签字人(一般为机构的技术负责人)作最后审核,经审核无误时签名批准发出。
四、证书、报告的修改和变更
当已发布的证书、报告需要修改时,可以两种方式进行修改。一种是追加文件,另一种是重新出具一份完整的新的证书、报告。
采用追加文件时,追加文件上应声明“此文件是对证书(报告)编号XXXX的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或校准证书,或检测报告)的补充。”追加文件也应符合有关证书、报告的要求,由检测人员、核验人员、批准人员签名,并加盖公章后发出。原证书或报告不收回。采用追加文件进行更正适用的情况是原证书报告的内容是正确的,只是不够完整,漏掉了一部分内容。
如果原证书或报告存在不正确的内容,则需要重新出具一份完整的新的证书或报告代
替原小证书或报告。这种情况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试验方法正确,原始记录可靠,但存在数据处理或结论判断错误,或在数据转移到证书、报告上时有错漏,或存在各种打印错误。这时只需将错误信息更正后重新打印一份完整的证书、报告。另一种是试验方法有误,或缺少部分项目信息。这时需要重新进行检定、校准或检测。根据新的测量结果重新出具一份完整的证书、报告。无论哪种情况,重新出具的证书、报告都要重新编号,并在新的证书、报告上声明:“本证书(报告)代替证书(报告)编号XXXX的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或校准证书,或检测报告)。”同时说明“(被修改的)证书(报告)编号XXXX的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或校准证书,或检测报告)作废”。
被代替的作废证书、报告原件应收回,并保存在有关部门,可作为分析有关技术问题或质量问题的重要记录。
五、证书、报告的质量保证
(一)检定、校准、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
检定、校准、检测人员应对检定、校准、检测结果进行监控,及时发现测量数据的变化趋势。如果可行,应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审查。监控的方法包括:
(1)定期使用一级或二级有证标准物质进行内部质量控制;
(2)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
(3)利用相同或不相同方法进行重复检定、校准或检测;
(4)对保留的被测件进行再检定、校准或检测;
(5)分析—个被检测件不同特性结果间的相关性。
检定、校准、检测人员应结合所进行工作的类型和工作量选用其中的—种或几种方法,也可采用其他有效的方法。对所选用的方法制定出可操作的文件,并制订监控工作计划。按计划执行,并保存记录。还要对监控计划执行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质量问题时,—定要采取纠正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出现。
(二)证书、报告常见错误分析及处理
(1)测量结果数据从原始记录转移到证书、报告时发生错漏;用计算机打印证书、报告时,拷贝上一次证书、报告改成下一次证书、报告时,该修改的信息没有修改;法定计量单位不符合规定的使用规则等。
对这—类错误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在打印证书、报告时只可以拷贝空白的证书模板,不得拷贝原有数据。并通过加强证书的审核来避免,核验人员必须尽到责任,授权签字人也要把好审核最后—关。加强对法定计量单位使用规则的学习,特别注意符号字母的大小写,量的符号为斜体,计量单位符号为正体。
(2)证书、报告的项目未满足规程、规范等技术文件的要求;未经批准和顾客同意减少了检定、校准、检测项目;结沦不明确;有准确度等级的计量器具的检定证书结论只写“合格”未指明符合几等几级等。
这样的证书、报告错误要认真分析,必要时需做补充实验,或整个实验重做。对这一类错误应通过加强对规程、规范等技术文件的学习理解,和增强执行规程、规范的意识来消除。
(3)证书、报告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达不规范。未指明是什么参数的什么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信息不全,测量结果与其不确定度的有效位数不合适等。
对这—类错误,要通过加强学习理解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并认真贯彻来解决。
六、证书、报告的管理
(一)证书、报告管理制度
证书、报告的管理应制定证书、报告的管理制度或管理程序。管理制度或管理程序应包括以下环节:证书、报告格式的设计印刷;证书、报告的编号规则;证书、报告的内容和编写要求;证书、报告的核验、审核和批准要求;证书、报告的修改规定;证书、报告的电子传输规定;证书、报告的副本保存规定;以及为顾客保密的规定等。对每一环节要明确规定管理要求、管理职责、操作步骤,以及所需要的表格。这些管理制度或管理程序都应认真执行。
(二)证书、报告副本的保存
证书、报告是检定、校准、检测工作的结果,是承担法律责任的重要凭证,对发出的证书、报告必须保留副本,以备有需要时查阅。如发生伪造证书、报告,或篡改证书、报告上的数据等违法行为时,将以证书、报告的副本为依据,对这些违法行为进行揭露和处理。
保留的证书、报告副本必须与发出的证书、报告完全一致,维持原样不得改变。证书、报告副本要按规定妥善保管,便于检索。规定保存期,到期需办理批准手续,按规定统一销毁。证书、报告副本可以是证书、报告原件的复印件,也可以保存在计算机的软件载体上。存在计算机中的证书、报告副本应该进行只读处理,不论哪一种保存方式,都要遵守有关的证书、报告副本保存规定。
七、计量检定印、证
开展计量检定工作使用的印、证,应执行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的《计量检定印、证管理办法》。
(一)计量检定印、证的种类和使用
计量检定印、证包括:
(1)检定证书:证明计量器具已经过检定并获满意结果的文件;
(2)检定结果通知书:声明计量器具不符合有关法定要求的文件;
(3)检定合格证:给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出具的合格标签;
(4)检定合格印:在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上加的显示该计量器具检定合格的印记,或表示封缄的印记,如錾印、喷印、钳印、漆封印;
(5)注销印:计量器具经检定不合格时,在原检定证书、检定合格印、证上加盖的注销标记。
计量器具经检定合格的,由检定单位按照计量检定规程的规定,出具检定证书、检定合格证,或加盖检定合格印。计量器具经周期检定不合格的,由检定单位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或注销原检定合格印、证。计量器具在检定周期内抽检不合格的,应注销原检定证书,或检定合格印、证。出具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应加盖检定机构的检定专用章。检定印、证应保持清晰完整,残缺、磨损的应停止使用。计量检定印、证应有专人保管,建立用印、用证管理制度。
(二)使用计量检定印、证的法律责任
上述计量检定印、证是评定计量器具的性能和质量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技术判断和结论,是计量器具能否销售、能否使用的凭证。伪造、盗用、倒卖强制检定印、证的属违法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经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检定出具的计量检定印、证,是一种具有权威性和法制性的标记或证明,在调解、仲裁、审理、判决计量纠纷和案件时,可作为法律依据,具有法律效力。
检定证书、校准证书和检测报告 篇2
1 证书、报告的分类及格式
JJF 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7.11结果报告中指出:对于每一项的校准、检测以及检定的结果机构都应当清晰、客观、明确以及准确地进行报告,同时报告一定要符合检定规程、型式评价大纲、校准规范以及检验、检测工作中的规定要求。通常以校准证书、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检测报告以及型式评价报告或检验的形式出具结果,此外还包括顾客要求的以及说明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所必须的和所用方法要求的全部信息。这一条款为我们阐明了证书、报告的形式和要求。
一般来说,证书、报告可分为三类: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检测报告。其格式应设计成适用于所进行的各类检定、校准或检测类型,并尽量减小产生误解或误用的可能性。结果使用A4纸用计算机进行打印,并且要求术语规范、用字正确、无遗漏、无涂改、数据准确、客观、清晰、信息完整全面、结论明确并有检定人员、校准人员或检测人员、核验人员、批准人员签字,加盖公章后方可发出。对不同类的证书、报告又应包含如下特殊要求:
1.1 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
凡是依据计量检定规程实施检定的,检定结论为“合格”的出具检定证书,每一种计量器具的检定证书应符合其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证书名称为“检定证书”。其封面内容包括:发出证书的单位名称;委托方或申请方单位名称;检定所依据的规程;证书的编号(应保持唯一性和溯源性)、页号和总页数;检定结论;被检定计量器具的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出厂编号;检定、核验、批准人员的签字;检定日期;有效期。检定证书的内页应包括如下内容:检定证书的编号;检定所用计量基准或计量标准及主要标准器信息(包括计量基准或计量标准及主要标准器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证书编号及证书有效期);检定条件(包括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等及检定地点;被检项目及检定结果(应与计量检定规程保持一致);页码;还可有附加说明部分。
当检定的结论为“不合格”的时候应当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其中不给出有效期而仅给出检定日期,并且在检定结果中指出不合格项,其他的要求与“检定证书”相同。
1.2 校准证书:
凡依据国家计量校准规范,或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依据计量检定规程的相关部分,或依据其他确认的校准方法进行的校准,出具的证书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校准证书一般包含以下信息:证书编号、页号和总页数、原始记录号、发出证书单位的名称地址、委托方的名称地址;被校准计量器具或测量仪器的名称、制造厂、规格型号、出厂编号;校准、核验、批准人员的三级签字;被校准物品的接收日期、校准日期、本次校准依据的校准方法文件名称及编号;本次校准的原始记录号;本次校准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及配套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编号、检定或校准证书号(有效期)、技术特性(如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量值的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校准的地点;校准的环境条件如温度、相对湿度等;依据校准文件规定的项目(如示值误差、修正值或其他参数)的结果数据及其测量不确定度。如果校准过程对被校准对象进行了修理或调整应注明经过调修,并尽可能给出调修前后的校准结果。关于校准间隔,如果是计量标准器具的溯源性校准。应按照计量校准规范的规定给出校准间隔,一般校准证书上不给出校准间隔的建议。当顾客有要求时,也可在校准证书上给出校准间隔。
1.3 检测报告:
进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时,依据JJF 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的附录J: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报告格式,出具“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包括报告编号、商品名称、规格型号、受检单位名称、生产单位名称、检验类别、检验单位印章、检验单位声明、检验单位的联系方式、投诉电话、抽样情况、检验条件、检验依据、检验结果、总体结论、报告说明以及主检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的签名、职务、日期。
2 证书、报告副本的保存
2.1 证书、报告副本的保存形式:
各类检定、校准、检测完成后,应根据规定的要求(证书报告的格式和内容)以及实际检定、校准或检测的结果出具证书或报告,证书或报告可以是纸质文档,也可以保存在计算机的软件载体上。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其保留的证书、报告副本必须与发出的证书、报告完全一致,维持原样不得改变。按照规定以及规定的期限妥善保管证书、报告的副本,同时做到便于检索以备需要时查阅。如将证书、报告的副本作为依据,揭露伪造证书、报告或篡改证书、报告数据等违法行为等。
2.2 储存在计算机软件载体上的证书、报告副本的注意事项:
目前,利用计算机存储或检索证书、报告的计量检定机构越来越多,JJF 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在4.3基本条件中也明确提出业务管理实现信息化,系统运行可靠这一条。但是,若利用计算机存储证书、报告时,应满足: (1) 由使用者对其适用性进行适当的确认。当确认利用计算机软件载体储存证书、报告有效、适用时方可使用。 (2) 需建立和实施数据保护的程序来保护数据存储、检索完整性和保密性。 (3) 提供必需的环境条件确保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的功能正常。 (4) 储存在计算机软件载体中上的证书报告、副本应该进行只读处理,以保证唯一性和不能随意更改性。
3 证书、报告的修改和变更
可以通过追加文件和重新出具一份完整的新证书和报告两种方式对已经发布的证书和报告进行修改。
采用追加文件时,追加文件上应声明“此文件是对证书(报告)编号××××的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或校准证书,或检测报告)的补充”,追加文件也应符合有关证书、报告的要求,由检测人员、核验人员、批准人员签名,并加盖公章后发出。原证书或报告不收回。此方式适用于原证书报告内容是正确的,仅是漏掉了一部分内容而不够完整。
重新出具一份完整的新证书或报告是指原来的证书或报告存在不正确的内容,需要代替原来的证书或报告。分为两种情况:第一,验试的方法正确并且原始记录可靠,但是结论判断错误或将数据转移到证书、报告过程中出现错漏,或打印错误等,这时将错误信息更正后重新打印一份完整的证书、报告即可;第二,采用的试验方法错误或者缺少部分项目信息,这时必须进行重新检定、校准或检测,然后根据新的测量结果重新出具一份完整的证书、报告。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重新出具的证书、报告都需要重新编号,并且要在新的证书、报告中声明:“本证书(报告)代替证书(报告)编号××××的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或校准证书,或检测报告)”同时说明“(被修改的)证书、报告编号××××的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或校准证书,或检测报告)作废”。此外,相关部门应当手绘被代替而作废的证书、报告的原件并进行保存,这些被代替的原件可以作为分析有关技术或质量问题的重要记录。
参考文献
[1]JJF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
[2]JJF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实施指南》.
检定证书、校准证书和检测报告 篇3
关键词:浅谈 计量 证书 报告 管理
计量技术以计量检定证书、校准证书以及检测报告的形式向顾客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产品,能够具体地体现机构鉴定、校准以及检测工作的质量。而关系到顾客切身利益的则是证书以及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证书和报告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也关系到计量技术机构自身的形象和信誉。因此,证书、报告的管理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有必要制定证书、报告的管理制度或管理程序,对其证书、报告的格式、内容、修改、副本保存等进行规定确保证书、报告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1 证书、报告的分类及格式
JJF 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7.11 结果报告中指出:对于每一项的校准、检测以及检定的结果机构都应当清晰、客观、明确以及准确地进行报告,同时报告一定要符合检定规程、型式评价大纲、校准规范以及检验、检测工作中的规定要求。通常以校准证书、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检测报告以及型式评价报告或检验的形式出具结果,此外还包括顾客要求的以及说明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所必须的和所用方法要求的全部信息。这一条款为我们阐明了证书、报告的形式和要求。
一般来说,证书、报告可分为三类: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检测报告。其格式应设计成适用于所进行的各类检定、校准或检测类型,并尽量减小产生误解或误用的可能性。结果使用A4纸用计算机进行打印,并且要求术語规范、用字正确、无遗漏、无涂改、数据准确、客观、清晰、信息完整全面、结论明确并有检定人员、校准人员或检测人员、核验人员、批准人员签字,加盖公章后方可发出。对不同类的证书、报告又应包含如下特殊要求:
1.1 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通知书:凡是依据计量检定规程实施检定的,检定结论为“合格”的出具检定证书,每一种计量器具的检定证书应符合其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证书名称为“检定证书”。其封面内容包括:发出证书的单位名称;委托方或申请方单位名称;检定所依据的规程;证书的编号(应保持唯一性和溯源性)、页号和总页数;检定结论;被检定计量器具的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出厂编号;检定、核验、批准人员的签字;检定日期;有效期。检定证书的内页应包括如下内容:检定证书的编号;检定所用计量基准或计量标准及主要标准器信息(包括计量基准或计量标准及主要标准器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证书编号及证书有效期);检定条件(包括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等及检定地点;被检项目及检定结果(应与计量检定规程保持一致);页码;还可有附加说明部分。
当检定的结论为“不合格”的时候应当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其中不给出有效期而仅给出检定日期,并且在检定结果中指出不合格项,其他的要求与“检定证书”相同。
1.2 校准证书:凡依据国家计量校准规范,或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依据计量检定规程的相关部分,或依据其他确认的校准方法进行的校准,出具的证书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校准证书一般包含以下信息:证书编号、页号和总页数、原始记录号、发出证书单位的名称地址、委托方的名称地址;被校准计量器具或测量仪器的名称、制造厂、规格型号、出厂编号;校准、核验、批准人员的三级签字;被校准物品的接收日期、校准日期、本次校准依据的校准方法文件名称及编号;本次校准的原始记录号;本次校准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及配套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编号、检定或校准证书号(有效期)、技术特性(如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量值的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误差);校准的地点;校准的环境条件如温度、相对湿度等;依据校准文件规定的项目(如示值误差、修正值或其他参数)的结果数据及其测量不确定度。如果校准过程对被校准对象进行了修理或调整应注明经过调修,并尽可能给出调修前后的校准结果。关于校准间隔,如果是计量标准器具的溯源性校准。应按照计量校准规范的规定给出校准间隔,一般校准证书上不给出校准间隔的建议。当顾客有要求时,也可在校准证书上给出校准间隔。
1.3 检测报告:进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时,依
据JJF 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的附录J: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报告格式,出具“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包括报告编号、商品名称、规格型号、受检单位名称、生产单位名称、检验类别、检验单位印章、检验单位声明、检验单位的联系方式、投诉电话、抽样情况、检验条件、检验依据、检验结果、总体结论、报告说明以及主检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的签名、职务、日期。
2 证书、报告副本的保存
2.1 证书、报告副本的保存形式:各类检定、校准、检测完成后,应根据规定的要求(证书报告的格式和内容)以及实际检定、校准或检测的结果出具证书或报告,证书或报告可以是纸质文档,也可以保存在计算机的软件载体上。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其保留的证书、报告副本必须与发出的证书、报告完全一致,维持原样不得改变。按照规定以及规定的期限妥善保管证书、报告的副本,同时做到便于检索以备需要时查阅。如将证书、报告的副本作为依据,揭露伪造证书、报告或篡改证书、报告数据等违法行为等。
2.2 储存在计算机软件载体上的证书、报告副本的注意事项:目前,利用计算机存储或检索证书、报告的计量检定机构越来越多,JJF 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
核规范》在4.3基本条件中也明确提出业务管理实现信息化,系统运行可靠这一条。但是,若利用计算机存储证书、报告时,应满足:①由使用者对其适用性进行适当的确认。当确认利用计算机软件载体储存证书、报告有效、适用时方可使用。②需建立和实施数据保护的程序来保护数据存储、检索完整性和保密性。③提供必需的环境条件确保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的功能正常。④储存在计算机软件载体中上的证书报告、副本应该进行只读处理,以保证唯一性和不能随意更改性。
3 证书、报告的修改和变更
可以通过追加文件和重新出具一份完整的新证书和报告两种方式对已经发布的证书和报告进行修改。
采用追加文件时,追加文件上应声明“此文件是对证书(报告)编号××××的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或校准证书,或检测报告)的补充”,追加文件也应符合有关证书、报告的要求,由检测人员、核验人员、批准人员签名,并加盖公章后发出。原证书或报告不收回。此方式适用于原证书报告内容是正确的,仅是漏掉了一部分内容而不够完整。
重新出具一份完整的新证书或报告是指原来的证书或报告存在不正确的内容,需要代替原来的证书或报告。分为两种情况:第一,验试的方法正确并且原始记录可靠,但是结论判断错误或将数据转移到证书、报告过程中出现错漏,或打印错误等,这时将错误信息更正后重新打印一份完整的证书、报告即可;第二,采用的试验方法错误或者缺少部分项目信息,这时必须进行重新检定、校准或检测,然后根据新的测量结果重新出具一份完整的证书、报告。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重新出具的证书、报告都需要重新编号,并且要在新的证书、报告中声明:“本证书(报告)代替证书(报告)编号××××的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或校准证书,或检测报告)”同时说明“(被修改的)证书、报告编号××××的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或校准证书,或检测报告)作废”。此外,相关部门应当手绘被代替而作废的证书、报告的原件并进行保存,这些被代替的原件可以作为分析有关技术或质量问题的重要记录。
参考文献:
[1]JJF 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
[2]JJF 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实施指南》.
检定 校准与检测区别 篇4
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构成校准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有:校准所使用的标准器具、被校准仪器、操作人员、所使用方法、环境因素 等。
所有的记录应真实可信、清晰明了,并以便于存取的方式存放和保存在具有防止损坏、变质、丢失等适宜环境的设施中。应规定记录的保存期。
为了保证所配置的资源满足所开展的工作的要求,机构/企业必须提供所开展的检定、校 准和检测服务项目的一览表。一览表的内容有开展项目的名称、测量不确定度或者允许误差、测量范围、检校依据等信息。
“校准测量能力”是指一个机构通常提供给用户的最高测量水平,它用包含因子k=2的扩展不确定度表示,有时也称为“最佳测量能力”。
检定、校准和检测三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对象不同,活动不同,目的不同。
检定、校准和检测三者之间的区别是:
检定:必须使用计量检定规程;
校准:应使用满足顾客需要的、对所进行的校准是适宜的校准规范; 检测:应使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商品量检测技术规范,如果没有国家统一制定的技术规范,应执行由省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规定的检测方法。比对: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或指定不确定度范围的同种测量仪器复现的量值之间比较的过程。
能力验证: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方法确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校准与检定的区别和联系
我们在讨论有关校准和校准市场时,有关部门在制定管理法规、技术规范时,对校准和检定的概念应有明确统一的认识。根据定义,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
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通俗地讲就是获得示值误差的实验操作。
检定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对于检定来说,计量器具的法定要求体现在检定规程中,在这些要求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要求就是示值误差的要求。它是判断计量器具合格与否或评定准确度等级的关键指标。而这个指标必须经过校准操作才能获得。因此很明显,检定的程序中是包含了校准操作的。但校准操作中却不包含检定的全部程序。
校准是一组操作,检定是一个程序,它们本身并无强制性与非强制性之分。检定可以有强制性的,非强制性的。校准同样可以有强制性的和非强制性的。看它们用于哪些方面,看政府对它们的管理采取什么方式。强制性检定、强制性校准是法制管理范畴。例如对用于贸易结算等涉及公平、安全等方面的计量器具需要实行强制检定,对用于保证整个社会各领域量值统一的计量标准则可实行强制校准。非强制性的检定和校准是市场行为。自愿寻求溯源的计量器具用户根据自身需要,可以要求技术机构给以校准,取得校准证书,也可以要求检定,获得检定证书。因为自计量法颁布,非强制检定证书已经使用了二十多年,有的企业认为检定证书更适合他们的管理和使用。目前在很多地方的实际中就是这样做的。
既然检定中包含了校准操作,那么对检定的要求就应该包含对校准的全部要求,而强制性检定还须增加有关的法制要求。开展检定和校准的技术机构都属于ISO/IEC17025《检测/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所说的校准实验室。在ISO/IEC17025标准中提出的对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即是基本要求或起码要求,每一个从事检定和校准的技术机构都应满足这些要求。其中5.10.4对校准证书的要求既然是通用的,也就同时适用于校准证书和检定证书。例如要求证书的内容包括“5.10.4.1 b)测量不确定度和/或符合确定的计量规范或条款的声明;”、“5.10.4.2 … 当符合某规范的声明中略去了测量结果和相关的不确定度时,实验室应记录并保存这些结果,以备日后查阅。”、“5.10.4.4 校准证书(或校准标签)不应包含对校准时间间隔的建议,除非已与客户达成协议。该要求可能被法规取代。”。从以上这些条款可以看出要求既覆盖了校准证书,也覆盖了检定证书。
关于不确定度,不论检定还是校准都要进行分析评定,记录并保存这些结果。至于证书上给不给不确定度,如属强制性的检定或校准应按法规要求执行,如属自愿溯源的则根据客户的要求。关于证书副本的保存,在ISO/IEC17025标准中也有规定,不论是检定证书还是校准证书都应遵守。对于强制性的检定或校准,由于其法律地位的重要更有必要保存副本。所以认为只保存校准证书副本,不保存检定证书副本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说到收费,强制性的应按政府的规定收取,而非强制性的则应遵循市场规则,由供求双方根据实际的工作量、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及市场行情来确定。有些机构为增加收入将本应强制性的检定擅自改为非强制性的校准议价收费,或为了工作量的竞争将强制性的降低收费,不出检定证书只出校准报告,这都是不对的。
计量的特点
计量不管处于那一阶段,均与社会经济的各个部门,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加上计量的广泛性、社会性,必然对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因此,计量必须具备以下4个特点。
1.准确性准确性是计量的基本特点,是计量科学的命脉,计量技术工作的核心。它表征计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接近程度。只有量值,而无准确程度的结果,严格来说不是计量结果。准确的量值才具有社会实用价值。所谓量值统一,说到底是指在一定准确程度上的统一。
2.一致性一致性是计量学最本质的特性,计量单位统一和量值统一是计量,致性的两个方面。然而,单位统一是量值统一的重要前提。量值的一致是指在给定误差范围内的一致。计量的一致性,不仅限于国内,也适用于国际。
3.溯源性为了使计量结果准确一致,任何量值都必须由同一个基准(国家基准或国际基准)传递而来。换句话说,都必须能通过连续的比较链与计量基准联系起来,这就是溯源性。因此,“溯源性”和“准确性”和“一致性”的技术归宗。尽管任何准确、一致是相对的,它与科技水平,与人的认识能力有关。但是,“溯源性”毕竟使计量科技与人们的认识相一致,使计量的“准确”与“一致”得到基本保证。否则,量值出于多源,不仅无准确一致可言,而且势必造成技术和应用上的混乱。
4.法制性计量的社会性本身就要求有一定的法制来保障。不论是单位制的统一,还是基标准的建立,量值传递网的形成,检定的实施等各个环节,不仅要有技术手段,还要
有严格的法制监督管理。也就是说都必须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作出相应的规定。尤其是那些重要的或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计量,更必须有法制保障。否则,计量的准确性、一致性就无法实现,其作用也无法发挥。
校准与检定的区别
常有人谈起“校准与检定的话题”,有人认为两者一样,没啥区别,都是仪器设备的送检。其实,两者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1)法制性
校准不具法制性,是企业自愿溯源行为;
检定具有法制性,属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
(2)评定性
校准主要确定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
检定是对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及技术要求的全面评定。
(3)依据
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校准方法,可做统一规定,也可自行制定;
检定的依据是检定规程。
(4)合格性
校准不判断测量器具合格与否,但当需要时,可确定测量器具的某一性能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
检定是要对所检的测量器具做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校准结果通常是发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检定证书、校准证书和检测报告】推荐阅读:
检定证书11-12
检定校准检测区别07-03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制度01-20
南京计量测试中心检定校准室2012年度HSE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总结报告07-03
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形式和范围10-05
领取学位证书和学籍档案材料介绍信10-28
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管理办法11-12
中国电源行业推荐产品证书和标志使用协议书05-25
我和四六级的故事:拿到了证书,赢得了爱情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