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科护理工作制度(共11篇)
核医学科护理工作制度 篇1
关键词:门诊患者,心理特点,护理
超声医学影像科是医院接待患者及对外的窗口单位,如何安排好患者就诊及护理,关系到医院的服务质量、社会形象和社会效益,由于患者受个人素质、经济状况、病情轻重、就医环境等因素影响,心理反应也各不相同,也使超声医学影像成为医患矛盾的多发地。患者来医院就诊,面对就医环境、各项治疗检查、疾病能否治愈、医疗费用等多方面的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烦躁等情绪,影响疾病治疗效果。为了提高超声医学影像科的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及诊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病痛,促进康复,我们针对门诊患者的各种不同心理特点,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正确指导合理安排患者就诊择医,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超声检查,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患者心理特点观察
1.1 急切心理
患者都希望早就诊,尽快得到诊疗。由于就诊需经挂号、诊查、缴费、检查、治疗等程序,患者心切得不到及时诊治,产生烦躁、焦急、易怒的心理,并不断询问就诊号码,远道而来的患者,希望抓紧时间看病便于当日返程,重症患者因病情危重,要求提前就诊等。
1.2 关注心理
患者希望在就诊过程中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能多交流,得到安慰、尊重、帮助和全面详细的检查治疗,初诊患者或病情较重患者,因对疾病不了解,担心疾病能否治愈,常常是来回踱步、烦躁忧虑、坐卧不安,迫切想知道病情信息,得到医师重视,以便明确诊断治疗。
1.3 名医心理
患者都希望能得到经验丰富、医术高的资深名医给予迅速、准确的诊治,见到名医精神上似乎有了依靠。初诊患者对病情了解少,喜欢围观医师诊查,探听医生的医术高低,喜欢挑选态度和蔼、年长、有经验的医师诊查,以便尽早明确诊治。复诊患者对病情了解较多,诊疗过程较熟悉,还是希望知名医师继续给予诊查。有的为了请名医诊查,不惜托人找关系,造成专家诊查数量与患者需求的不平衡。
1.4 疑虑心理
初诊患者对医院环境和就诊程序陌生,加上对自己疾病缺乏正确了解,不知疾病的严重程度,医师要采取哪种治疗措施,医院的特殊环境和抢救的紧张气氛,还有诊断不明确或长期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疑难病、慢性病等,都会给患者带来忧虑、紧张、悲观心理。
1.5 熟悉心理
由于患者的差异性。经济条件好、文化程度高的患者选择资历较高的医生就诊,根据自己对疾病的理解,希望得到医生的认可,积极参与诊断病情。中老年及慢性病复诊患者,就医时间长,了解掌握所患疾病程度,对医疗条件、技术水平、诊治过程都比较熟悉,就诊时会选择知名度较高的专家或多次给自己看过病的熟悉医生治疗。
1.6 消费心理
由于患者经济收入、消费观念的差异,对医院诊疗水平、服务质量要求各不相同。患者既希望得到医术高明的医生诊查,又担心医生开具的检查存在不合理现象。
2 护理体会
2.1 就医环境
要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我们医院为超声医学影像科候诊患者设置宽敞、阳光充足的候诊区,配备了舒适的候诊椅,清晰的LED电子呼叫系统,便捷的一卡通系统等,经常更换清新的空气,保持窗明地净,并打造无烟医院环境,禁止在院人员吸烟。创造良好候诊环境,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在轻松、舒适的氛围中候诊。医务人员仪表要整洁、美观,配带工作牌,面带微笑,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
2.2 就诊流程
要在诊区设置鲜明的指示标志,为初诊患者就诊、挂号、交费、取药指明方向,缓解患者陌生感,合理安排就诊,告知患者超声检查时应注意的事项、医师专长以及疾病相关知识等,按先后顺序、重患、老、幼等做好导诊和分诊,减少患者候诊、就诊过程的焦虑、恐惧、烦躁的心理,缩小医患间的心理距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3 就医质量
要提高超声医学影像科医、护的技术水平,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自主学习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掌握超声医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赢得患者的信任。增设专家出诊人次,实行专家挂牌出诊,让患者了解专家出诊时间,确保出诊医师的数量和质量,以优质的服务使患者满意而归。
2.4 心理护量
核医学科护理工作制度 篇2
【关键词】人性化模式;护理;核医学检查;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23-01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多个检查和治疗的领域都在开展和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我院208例进行核医学检查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效果比较,结果显示人性化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4年8月至12月在我院核医学科接受检查的208例患者,按照患者检查的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每组各104例。实验组61例男性,53例女性;年龄分布22~64岁,平均(46±23)岁;其中45例甲状腺静态显像检查,18例全身骨骼显像检查,12例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查,11例全身骨髓显像检查,18例其他方面检查。对照组50例男性,54例女性;年龄20~67岁,平均(49±27)岁;其中49例进行甲状腺静态显像检查,20例进行骨骼显像检查,11例进行心肌灌注显像检查,10骨髓显像检查,11例其他方面检查。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组患者采取常规检查护理措施,方法:接到患者的预约电话或者临床科室检查通知后,安排检查时间,并口头告知患者检查前后基本注意事项。实验组采用的人性化护理,主要包括以下措施:①提供服务主动。当接到接病房电话通知后,护理人员主动到病房核对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了解,比如患者病房、姓名、离检查室的距离等,并尽快告知患者检查的时间和地点等。②积极的检查前沟通。将一份对应核医学科检查前后注意事项以及检查时间纸质通知送交至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在和患者或者家属接触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具备优雅的举止、良好的语言修养,体现护理工作者优良的精神风貌,让病人没有距离的感觉。③主动了解患者的病情。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并了解患者基本病情,只有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才能确保患者的检查能够顺利进行。同时尽量避免了患者不必要的运动,以免出现不适而耽误检查。④检前准备细致耐心。告知患者或者家属在做检查前准备一份脂肪餐,在注射完药物后半个小时开始食用,加速放射性物质的代谢。⑤检查过程中的人性护理。检查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身体异常情况,比如药物注射后会有一过性的金属味道出现。检查过程中让患者躺上检查床后帮助其取舒适体位。⑥提供细致和全面健康教育。将核医学检查的原理和基本知识通过宣传册或者说讲的方式让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知晓,避免产生恐惧情绪。同时对于不同的检查项目,患者应该如负荷心肌显像检查后,患者应该多休息,骨显像注射完药物后应当多喝水以便药物通过小便排出,同时避免小便对衣物污染而影响健康。
1.3评价方法:分别对纳入研究的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效果评价,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按照“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5级评价,同时赋予“1-5”的分值。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应用χ2 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2 结 果
两组满意度情况如表1所示。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75.00%要高于对照组44.23%,具有显著性差异(<0.01)。
表1两组满意度情况
3 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核物理学的发展,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被用于对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常见的SPECT、PET检查等[1]。同时,随着公众科学基本素质的提高,但对核医学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对核医学诊断和检测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甚至出现拒绝检查的情况。现代医疗环境发生了巨变,同时医患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恶化,给医疗工作者开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在医疗模式的转变下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作出相应的改变,一方面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检查和治疗疾病,另外一方面提供更多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改善医患关系,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为改善整个医疗环境做出贡献。其中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多个检查和治疗的领域都在开展和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本文对我院208例进行核医学检查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效果比较,结果显示人性化护理取得较好效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75.00%要高于对照组44.23%,具有显著性差异(<0.01)。
综上,对于接受核医学检查的患者,人性化护理改善患者惧怕核医学检查的心理状况,使患者积极配合检查,提高患者满意度,缓和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高莹.人性化护理在核医学科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202-204.
医学影像科工作制度 篇3
1、医院医学影像科在院长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实施科主任对各部门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全面完成医疗、保健、教学和科研工作。医学影像科设有介入组、普放组、CT组、MRI组,各组由付主任或组长负责,协助科主任工作。健全科室各级管理制度,制定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加强医德教育,确立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提高诊疗质量。
2、医技人员须经过专业岗前培训、辐射安全培训和岗前体检,考核、体检合格后,方可承担各专业诊疗或技术操作工作。住院医师实行不同影像学方法的轮转学习,力求全面掌握影像学各种方法、以便发挥综合诊断的优势。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按人体解剖系统进行重点分工,培养一专多能的专家。
3、科室内应保持整洁、安静,严禁在科内吸烟。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并佩戴胸牌;介入手术时,应按无菌要求进行操作。
4、各专业组应全面抓好科室的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和优质服务工作。要全面管理好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推行全面质量管理(QA),建立健全质量控制(QC)小组,严格执行影像诊疗规程。
5、坚持每天集体读片与定期评片,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断并评定照片质量优劣,诊断报告应由主治医师或以上人员审核后签发。
6、定期对手术或临床证实的病例进行随访,评定诊断符合率。同时,应对漏诊、误诊及疑难病例进行集体讨论,不断总结提高。
7、不断完善PACS系统安全使用规定,健全登记统计制度,对各项资料详细登记,严格资料管理。
8、专人负责设备、仪器、物资和药品的领取、保管及台帐登记、消耗记录工作。
9、医技人员进行个人剂量检测,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健康检查,合理安排休假。
医学影像科工作人员职责 篇4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按照本科工作细则和本科制定的有关规程和制度进行工作。
二、各级医师主要负责 X 线诊断,参加每天集体阅片,按规定写出诊断报告,遇疑难问题应请示上级医师或外院专家。有疑点时应追访。
三、各级医师必须掌握 X 线机原理、性能、使用和投照洗片技术,并负责这方面的一部分工作。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注意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四、各级技师主要负责透照洗片工作和本科机器的安装、修配、检查、保养和管理,督促本科人员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参加集体阅片和透照质量讲评。
五、做好胶片、药品等请领、保管、登记、统计、建档工作。
核医学科护理工作制度 篇5
医学专用科医生三个月实习>工作总结
(一)20xx年,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科室领导班子率领全科医护人员,紧紧围绕加快科室发展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巩固和加快医学专用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与管理,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全科素质方面又迈上一个新台阶。真抓实干,完成和超额完成了我科20xx年的各项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思想政治及医德医风方面
1.全科医护人员响应院党委号召,积极参与院党委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活动,从思想、政治上与院党委保持一致。继续深入学习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差错事故防范制度、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条例等等,每月一次,并作好学习记录和登记。
2.坚持医德规范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德医风涉及医院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对照学习,共同提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服务型、责任型、效能型、廉洁型科室。本着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及时自查自纠,认真抓好民主评议医德医风建设。全体人员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树立了微笑服务,廉洁行医的服务理念,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做到凡事都换位思考“假如我是病人”,坚持做好关心每一位病人、做好每一项工作,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加强与手术医生的沟通,满意地协助手术医生完成各台手术。
二、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
1.根据医院的安排和要求,认真部署和落实,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保证医疗和护理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医学专用科手术室是高风险的临床科室,一切工作以质量为核心,为了把医疗护理质量真正摆上科室管理的核心地位,我们强化了各质量管理者的责任。各医护小组将质量管理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形成人人参与、各尽其责、层层把关的质量安全氛围。
3.落实各项核心制度,加强手术和医学专用医疗安全管理。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加强围手术期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各种诊疗工作常规,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4.加强病历管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继续强化医疗、护理病历书写质量与管理,由质控员每月根据制定的规程和标准统计数据,经科室负责人审查,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付诸实施。
5.建立医学专用操作主治医师负责制,规范医学专用工作程序。加强对医学专用术中和术后患者的监护,实施规范的医学专用复苏全程观察,及时处理医学专用意外,20xx年我科医疗事故发生率继续为零。
6.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每间手术室每周一次采样送检监测,患者院感发生率为零。7.我科科室质控小组认真负责,每月检查卫生医疗安全隐患,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记录在册。
三、医疗业务及医学继续教育完成情况
截止20xx年12月底,我科完成门诊静脉医学专用数为?例,基本持平上一情况;住院部医学专用总例数?例(其中颈丛医学专用?例、臂丛医学专用?例、全身医学专用?例),去年同期是?例,约增长?%;参与病房急救?人次。PACU收治?病人;重症医学治疗科(ICU)收治危重病人25例,并成功抢救治疗一例濒临死亡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患者;疼痛门诊诊疗约?例病人;今年我科开展了可视化插管技术等新项目,减少了插管并发症,提高了插管成功率。
今年医学专用科室全体工作人员全部完成继续教育任务,合格率100%,并派出1名同志外出进修学习,为医学专用科室引进新技术,新理念。
四、20xx年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1、现代医学专用技术建设有待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可视化医学专用、精确靶控医学专用、疼痛诊疗方面,有待引进专业设备和药物,为其向纵深发展和拓展业务范围提供必要的保障。
2、随着疼痛门诊的开诊,重症医学治疗科(ICU)收治危重病人,我科室执业人员数量明显不能满足>工作计划的顺利开展,我科室工作人员经常超负荷工作。
20xx年我科将根据医院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要求,为了不断优化我院卫生工作环境,进一步加强我院卫生基础工作,强化职工的思想观念和服务理念,切实抓好自身内涵建设,努力构建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工作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我科服务质量和效益,积极完成科室各项工作指标,我们从医院和科室实际出发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
一、20xx年科室工作指导思想
实行>党风廉政建设,医德医风建设责任制,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中心的办院方针,以救死扶伤、终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血、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为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与时俱进、同心协力、团结奋斗、和谐共处、扎实工作,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一种“人人为患者献爱心,人人为医院做贡献”的良好氛围,全力打造县级综合医院的名优品牌。
二、工作目标任务及工作重点
(一)继续加强科室人员的思想道德学习和教育工作。
1、及时传达、贯彻院务会议精神。
2、遵守院规院纪,坚决杜绝私收费,乱收费。
3、每月最少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一次>政治学习,要求人人有笔记。
4、不迟到早退,不缺勤脱岗,严格科室请假、销假制度。
(二)提高科室人员工作质量,在医疗安全优先的基础上,为病人提供安全、无痛、舒适的诊断和治疗条件,对病人疾病救治以及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和治疗,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保证医疗活动安全顺利进行,并参与危急重症病人的急救复苏工作。开展新业务,新项目,努力推进“二级甲等医院”快速健康发展。
1、在保证日常业务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上,按时参加院方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活动,每周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一次,了解新技术,新知识,定期开展危急症患者术前讨论。
2、进一步完善医学专用护士岗位工作。
3、加大力度积极开展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与各种急慢性疼痛诊疗业务;
4、积极培养年轻队伍,搞好科室人员梯度建设,20xx年我科将计划继续选派优秀人员进修深造。5、20xx年计划招聘2名工作人员,积极继续开展重症医学治疗科(ICU)诊疗活动。
(三)不断提高科室质量管理
1、医学专用科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临床科室,我科一切工作以质量为核心,为了把医疗质量真正摆上科室管理的核心地位,将继续完善和进一步落实医院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室、个人二级质量控制网络,20xx年我科将试行医学专用科每日质控制度,充分体现质量管理人人参与,不断提高科室团队的质量意识,提高质控水平,有效的加强事前控制及环节控制,使失误、问题能及时纠正,提高医学专用质量的稳定性及医学专用质量的持续改进。坚持要求我科各级医务人员具有高度的服务意识,要有视病人为“衣食父母”的观念,全力搞好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工作。定期征求各手术科室的意见,结合科室实际情况,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2、把握质控重点,深化内涵,切实保证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实效。医疗工作的规律就是要遵循卫生部和卫生厅下发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治疗指南、治疗护理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等,这些都是在血的教训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最有力的依据。在医疗质量与管理工作中,要注意质控工作实效,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积极开展医学专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探索实施单病种质量控制;
②积极开展过程和环节质量控制,有计划地制定阶段过程或环节质量标准,按照规章程序和流程开展质量控制;
③及时做好质量控制对象的沟通,及时做好汇总、统计、分析、评价、反馈工作,加强对质控对象的纠偏监控与指导,对运行过程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与调整,坚持持续改进、切实发挥这种方法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四)主动沟通协作,不断优化手术医学专用科工作环境。
首先要正视困难,抓住医院大发展的机遇,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大力宣传医学专用科在医院发展和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争取医院重视、关心和支持医学专用科的良好发展。二是要与医院各科室沟通协作,对于重大手术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要共同参与协商与讨论,最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总结积累;对于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更应如此,亦应相互支持,互相帮助与体谅。三是与兄弟医院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平台,促进共同发展。最后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建立良好的科室工作运行机制,完善各种医疗设备,使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五)努力减轻患者负担,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1、合理用药,缩短手术流程;
2、坚决抵制商业贿赂行为。
(六)坚持以人为本,开展个性化服务,倡导为患者作好事。
(七)患者投诉率保持零水平。
(八)经济效益:在保证20xx年经济收入的基础上,20xx年将通过科室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再争新高。
总之,20xx年将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一年,是我们医学专用科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审时度势,努力推动科室跨越式发展的一年。
医学专用科医生三个月实习工作总结
(二)时间很快,已在xx医学专用科三个月,期间自己努力了,也进步了不少,我想这不仅是工作,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现在的工作已经渐渐变得顺其自然了,这或许应该是一种庆幸,是让我值得留恋的一段经历。
短短的三个月我们不可能变得老练,不可能独当一面,在科室里呆了三个月,深深的认识自己的缺点以及不足之处,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实践操作不够完善,从医是一辈子的事情,活到老学到老,是我们所要面对以及付诸行动的,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造就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我们要学的还很多,要走的路也还很长。
工作上我能够认真、细心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勤勉不懈,具有工作热情;性格开朗,乐于与他人沟通,有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感强,能够很好的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和同事之间能够通力合作,关系相处融洽而和睦。
xx医院始终坚持“爱心奉献”的宗旨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努力建设一家技术精品化、服务个性化、工作程序化、环境温馨化、医院品牌化的现代化医院,能在这样的一家医院学习进步,我感到很荣幸。
如今能够在医学专用科学习工作我很兴奋,激动。因为我是临床专业的,所以刚进医学专用科室对于医学专用专业知识恶补了一阵子,如今也养成了每晚花上一两小时补补理论知识。科室里每个前辈老师都能够谆谆教导我们,手把手的教会我们他们自己对于医学专用领域的独特见解与体会,经验毕竟是有些书本上所欠缺的,这让我们倍感弥足珍惜。在这里我真的很感激蒋优君老师,她不仅能当面指正我们的缺点与不足,而且对于医学专用专业知识她能够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解,让我们懂得很多,学会很多,而且也避免了许多。徐元红、余云兰、户长龙还有张义几位老师,对于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于工作的那份责任,我在他们身上也学到了很多。王新主任的一句话令我记忆深刻“医学专用这一行业要么不出事,一出就是大事,所以做事要慎而重之”,这句话让我时刻谨记,我想这能让我在今后从事这已行业的路走的更远更长。遇到解决不了的我们会及时上报领导前辈,不逞强逞能,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病人,同事负责。我觉得做人起码要有一份责任心,更何况是在从事医务这一行业。
医学专用医生又被称作手术室里的内科医生,不但要熟练各种医学专用操作技术,确保病人手术无痛、手术顺利进行,而且还要利用先进的仪器随时监测病人的生命功能,如发现由于手术、医学专用或病人的原有疾病产生威胁病人生命的问题,就采取各种治疗措施,维持病人生命功能的稳定,保证病人的安全。所以在这个岗位我们马虎不得,胆大心细,这才是干医学专用的必要前提,眼勤手快这恰是我们做事的基本准绳。
核医学科护理工作制度 篇6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护理差错
精神科收治的往往是没有自知力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 患者在精神症状的驱使下以及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和防范不利导致差错在精神科是常见问题, 且随着患者及家属法律意识增强、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许多差错引发医疗护理纠纷, 因而影响正常医疗护理工作的展开。本研究对我院2008年~2012年出现的28起护理差错进行了总结分析, 旨在为精神科护理工作规范开展, 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参考。
1 一般资料
调取2008年~2012年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病历和护理文书资料, 对护理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期间总住院人次 (长期住院患者每满3个月算作1次) 为784人次, 护理差错为28次, 差错发生率为3.57%, 其护理差错发生情况见表1。
2 原因分析
2.1 护理制度执行不严
“三查八对”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是精神科护士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 然而由于执行不严格在临床工作中而出现的差错仍占较高比例[1]。在我院精神科5年来发生的28起护理差错中有一定的硬件设施不完善等客观因素, 但主观因素即制度不落实是最主要原因。患者入院时不重视危险物品的检查致利器伤人;交接班时对病情交接不清楚;用药时对患者姓名、床号、面貌查对不清, 致使给患者输错液或发错口服药;医嘱查对中, 由于环境嘈杂、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 致使该执行的医嘱未得到及时处理。
2.2 专业技术水平低
由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性质特点和社会偏见等因素, 主客观因素致使精神科护理工作简单操作多, 科技含量少, 护理人员流动大。极易出现专业知识欠缺, 技术水平低下。年轻护士由于工作时间短, 工作经验少, 专业理论相对缺乏, 技术水平不过硬, 对临床中的一些问题不能正确判断、处理或采取预见性治疗护理。例如, 对已刚新入院的言行紊乱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办理入院手续后, 发现护送的亲友较多, 未及时采取保护性约束, 嘱其亲友加强看护, 致使在病房将病友打伤。
2.3 安全责任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为一个人值班时“慎独”素质较差, 不按规定巡视病房, 患者有病情变化时不能及时发现, 如对实施保护性约束的患者未严密观察, 患者可能出现尿床及保护部位擦伤。工作缺乏责任心, 对异常情况熟视无睹, 有病情变化时不能及时通知医师, 如一精神分裂症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而致摔伤骨折, 当班护士看到患者步态不稳、面色苍白而未加及时干预。态度松散、责任心不强、做事马虎等是导致不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2]。
2.4 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大
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多样性、难以预料性, 人身安全感低[3]。这种特殊而紧张的工作环境, 过大的劳动强度, 导致精神科护理人员身心疲惫, 极易出现护理差错。
2.5 沟通不到位
由于护理人员缺乏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和能力, 缺乏对患者言行举止的判读, 因而不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和病情变化。对差错和安全隐患缺乏预判性由此而导致的差错占较大比例[4]。
3 对策
3.1 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各项制度, 关键在于执行。 (1) 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必须熟悉患者的病情、诊断, 对有严重自杀自伤、外逃、病情波动的患者要心中有数, 对有特殊患者的情况和处理措施要做到交的清, 接的明。 (2) “三查八对”制度和服药制度。精神科除常规的查对制度外, 还要查对患者的面容, 避免拒服药物的患者出现藏要、吐药等情况发生, 做到“送药到口、吞下才走”, 细心查对, 防止错服药物[5]。 (3) 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制度。每日工作人员要重点检查全病区有无危险物品。全科护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 并进行开会总结。对于新入院的患者, 严格落实安全检查制度, 并对其家属进行安全宣教, 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4) 护理查房制度。重点患者安置在重点病房, 纳入护士视线范围之内, 每10~15分钟巡视病房1次, 定时与不定时巡视相结合。夜班工作人员少, 是意外事件的高发时段, 要加强巡视力度。对施行保护性约束的患者要保证其能够进食进水, 协助大小便。 (5) 建立患者安全和自杀风险评估制度。对每个患者定期进行安全和自杀风险评估, 结合等级护理有针对性给予恰当干预[6]。
3.2 加强专科护理知识培训
充分利用早交班、护理教学查房、示教、角色扮演等方式, 强化专科护理知识学习和水平提高。完善业务考核, 工作考评, 质量讲评, 绩效奖惩等机制, 鼓励和鞭策大家学知识、练技能。
3.3 依法施护, 强化责任
加强法制教育, 提高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7], 养成审慎自律的工作作风。做到按要求巡视病房, 针对重点, 有的放矢, 忙而不乱。同时要针对已发生的护理差错, 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 举一反三, 避免类似差错的再次发生。
3.4 科学合理排班
结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总要求, 结合精神科的工作实际和患者病情变化特点, 实行弹性排班, 优化护理资源, 新老搭配, 加强基础护理[8], 同时做到重点患者及时跟进。
3.5 加强人文关怀,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坚持以人为本, 持续开展医德医风教育,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 以质量为核心”, 提高疗效[9]。同时, 关注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营造良好病房氛围和舒心的治疗工作环境。使患者安心治疗, 护理人员开心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锡英, 王任昌.精神科护理差错常见原因及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 6 (10) :1260.
[2] 严雪芹.精神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探讨[J].当代医学, 2011, 17 (15) :113.
[3] 陈华.精神科护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 (15) :1911-1912.
[4] 王敏.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护患沟通技巧[J].中国民康医学, 2011, 23 (22) :2827, 2865.
[5] 王向阳.精神科护理用药差错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 2012, 24 (21) :2661-2663.
[6] 魏方艳, 杨桂菊, 王光海.在精神科建立护理安全等级的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0 (11) :764-765.
[7] 谭苏玉, 黄晨.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面临的法律问题和自我防护[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23 (14) :241.
[8] 刘香菊, 米国琳.创建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做法与效果[J].精神医学杂志, 2011, 24 (5) :365-369.
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护患沟通技巧 篇7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工作;护患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39-02
精神病患者保持逐年增长趋势,精神卫生领域越发引起了现代社会的广泛关注。现代医学模式逐渐转化为生物-医学-心理的新型模式。新型的护理模式要求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服务。护患沟通过程是指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1],护患沟通作为构建和护患关系的重要手段,作为护理人员必须承担给予帮助、关怀的角色,患者作为被帮助者。在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合理评估患者存在的身心问题,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并为患者建立家庭与社会支持,才能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护患沟通技巧主要类型包括言语性沟通、非言语性沟通[2]。通过长期的护理工作实践,结合文献复习的基础,现将护患沟通技巧报告如下。
1 恰当得体的语言交流
精神病患者大多都是由家属强行送至医院,对医护人员大多存在抵触、反感等负面情绪。作为精神科护理人员必须以和蔼真诚的态度,恰当的接触技巧,温和的语言与患者交流,比如有礼貌、有条不紊地介绍病房环境、床位医护人员、治疗安排、护理项目等。对于配合程度较差的患者,应该做好耐心的心理疏导工作,给予患者亲切、温馨的感觉,增强患者对工作人员的信任程度。根据患者实际的病情转化,可采取直接观察或间接观察方法[3]。直接观察主要是护士直接观察与患者接触时的语言、行为,间接观察主要是通过监护人的描述与患者书信的观察,以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以明确最可行的护理诊断方式,从而形成有效的护理交流方式。在语言交流中必须找到合适的沟通交流切入口,尽量缓解患者的抵触情绪,以提高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确保良好的治疗效果。
2 加强非语言性沟通
护士的非语言沟通作为加强患者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赢得患者信任的根本前提。精神科护理人员必须着装得体、举止文明,给予患者良好的印象,消除患者对护士的恐惧感,才能获取患者尊重与信任,使护理的接触与观察更加方便,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精神病患者也存在不同层次的需求,心理情绪相当脆弱,因此,在与患者接触交流中必须做到人性化、公平化,杜绝辱骂、歧视患者,尽量做到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积极完成测体温、测脉搏、测血压、剪指甲、喂饭喂药、洗头洗脚等基础护理工作[4]。同时,在护患沟通中认真倾听患者的情感需求,以适当的距离与患者进行接触,表达对患者的理解与尊重。另外,护理人员可适当应用表情、眼神、手势、身体姿势等肢体语言,进行传达各项信息,以确保良好的沟通效果。或者是通过手接触,如握手的方式,使患者感到人文关怀。
3 针对不同类型精神病患者的沟通技巧
1与抑郁患者的沟通技巧。大多患者处于情绪低落,焦虑的状态,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及自伤自杀。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给予患者悉心关怀,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在护理沟通中实施心理支持方式,采取言语疏导、暗示疗法、音乐疗法等心理疏导方式,使患者建立信心,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同时,强化家庭和社会支持体系,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联系,为患者争取得到家属理解与支持,鼓励患者亲友探视,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2与兴奋患者的沟通技巧。此类型患者容易烦躁不安,思维活跃,性格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语言与行为。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耐心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用合适的方式诱导患者表达情感,使患者尽快安静下来。3与冲动、偏执、妄想患者的沟通技巧。此类型患者敏感、多疑、偏激等,攻击能力与破坏能力较强。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患者特征,与患者保持适当的距离,在患者突发冲动时,及时疏散围观患者,避免患者受到伤害。对于偏执的患者应该选择患者最相信的人进行说服和诱导,尽量隔离争论、纠纷、斗殴等行为患者,或者采取必要的保护性约束措施[5],待患者冷静后再给予解除。对于妄想型患者,不宜反复追问妄想情节,在沟通中注意引导患者,以减少患者心中的疑虑。
4结束语
精神科患者大多伴随恐惧紧张、孤独无助、焦虑忧虑、易怒急躁、冲动、偏执、妄想等身心问题,不利于临床护理的顺利展开,难以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在护患沟通中,護理人员必须需要掌握心理因素对疾病过程的影响,通过医护人员的言语行为,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确保良好的治疗效果。沟通技巧强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患者满意为目标,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温馨护理。由于精神科疾病患者情况、年龄、性别、性格、文化程度、家庭经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护士应该深入了解患者心理特点,加强与其之间的沟通与联系,积极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在护理中为患者争取家属和社会关系的支持,并协助患者解决家庭问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院患者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需要正确的护患沟通技巧,才能防止出现护理纠纷,从根本上确保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精神科部分患者在病态支配下可能会出现意外事件,因此,在精神科护理中为更好地掌握患者的病情,护理人员必须灵活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增进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才能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从而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展开,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效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树立医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彭宗艳. 浅谈精神科的护患沟通技巧[J]. 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4(15):2048-2049.
[2] 王敏. 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护患沟通技巧[J]. 中国民康医学,2011,22(23):2827-2828.
[3] 刘忠民. 精神科护士与患者沟通技巧的探讨[J]. 吉林医学,2012,14(15):3089-3090.
[4] 孔燕,周筱红,李静贤. 护患沟通技巧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民康医学,2013,18(25):96-97.
感染科护理工作总结 篇8
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正确领导下,结合优质医院评审要求,体现公益性质,推进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较好的完成了的各项工作,现将我科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护理安全
(一)全科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无重大护理不良事件。
1、在护理部领导与院感科指导下,完成了感染性疾病的护理常规的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感染科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同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落实,并定期督查护理人员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的落实情况。
2、护理人员能够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做好查对工作。
(二)加强了设备、仪器、物品的管理,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做好使用登记。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科室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的正确使用;掌握常用的护理急救技术,熟悉抢救程序、抢救药品,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
(三)对科室的高危药品规范管理,要求做到定点、专区放置,并且标识规范、醒目。
(四)严格坚持护理质控检查。做到定期与随机检查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通过每月的护士会议对护理部、院感科及科内质控检查存在的共性问题、原则性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以达到科定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从而确保护理安全。
(五)严格遵守《传染病的防治法》,及时、准确地协助填写各类传染病人信息登记本,防止漏填、漏报,严格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
(六)每月4-5次检查护理文书的书写,并及时反馈到个人,规范护理文书书写,进一步深化专科护理记录的内涵。
五、院内感染加强与院感科沟通,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与学习,要求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实做好消毒隔离及垃圾分类等工作,保证各病房地面清洁整齐;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并每班登记,定期检测反馈到个人。
六、健康教育 根据感染性疾病病种,制定了健康教育处方,及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并及时提供宣教手册,指导病人及家属,避免疾病传播。
七、其它腹泻门诊如期开诊,接受了各级领导的定期督查,均取得了很好反馈成绩。2016年已经过去,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加强院感防控,为病人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将科室护理工作做到更好。
内五科
2014康复科护理工作计划 篇9
在新的一年里,面对深化医疗改革新形势,我们应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将人文护理理念融入实际更多的工作细节中,在我科促进中医护理技术较全面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病人安全保障充分实施到位,特拟定2014年护理工作计划。
一.护理管理工作目标
1.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100%。
由护士实施的传统中医护理技术:艾条灸、穴位贴敷、拔火罐、梅花针、中药塌渍、耳穴压丸,每季不少于2项全面考核,促进护士临床工作中强化操作流程规范。并根据科室业务发展动态组织护士掌握新增及常用中医传统技术。
2.落实3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科室护士按照3个小组划分,逐步形成专科特色及实施小组包干责任制整体护理,提升护士中医辨证施护的能力,护理病历文件书写规范化,健康教育常态化。
3.实施中医特色健康教育 每周一次运动养生课堂,以八段锦、腰腿痛保健操、颈椎病保健操等培训病区病人及陪人,传播中医文化,增强医院回馈社会公益力量,创最佳和谐医患关系。对科内骨干护士积极参与并有成效者实施奖励措施。
4.质控小组活动 更新观念,强化安全防范,尝试“零缺陷”管理理念的应用,改良质检方法,加大环节质控力度。全体护士自觉参与质量自查自纠,能主动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杜绝瞒报漏报现象。合理分组按时完成各项质控及反馈工作。
二、继续医学教育计划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从“三基三严”入手,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中西医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法律法规、服务意识,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增强防范意识,促进护患沟通,加强“三基”训练, 提高护士的评判能力和观察能力, 增强医嘱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是护理监督管理的职责,而且能够在医嘱处理的进程中,与病人的实际情况相联系,进行思考分析与判断,面对医嘱及执行医嘱的时候更不能机械的进行。
1.2.提高临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加强专业组护理业务查房,每月规范书写一份查房记录,培训专科护理骨干。对典型、疑难病例实施科内外会诊、讨论,加强中医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体现中医特色。3.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尤其中医护理技术,力争中医操作合并症发生率为0.4.鼓励护士参加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以提高综合业务素质,提高护士观察病情、落实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文书的能力。
三、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
根据患者数量对护士弹性排班,优化岗位设置及各岗工资流程,做好责任护士全面工作职责的落实:入出院教育,疾病健康教育,中医特色康复锻炼指导,中西医治疗,医嘱查对,病情观察及护理记录,专科护理等。分层级管理及使用护士。
四、落实优质护理绩效考核措施
核医学科护理工作制度 篇10
【关键词】医学生;服务基层;意识;调研
目前,高校医学生的择业观普遍偏向城市的大医院,不愿意去服务基层。这样的择业观导致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因缺乏优质的卫生人力资源而发展受限,无法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按照最低标准,我国5亿城市人口至少需要16万多全科医生,目前只有不足4千人,而且本科生不到20%。因此鼓励和吸引高校医学生从事基层卫生服务工作的意义深远,这有利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拥有优质的卫生人力资源,缓解目前绝大多数城市大医院医务人员人满为患而基层卫生组织优质人才缺乏的情形,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长期薄弱的问题;也有利于提高医科大学生的就业率[1]。医学教育如何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为广大城乡基层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及提高医学生服务基层意识的策略研究是高等医学教育院校面临的重点课题。为了解医学生服务基层的意愿和影响因素,对长沙医学生临床专业的在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选择了长沙医学院临床专业的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的医学生。
2.调查方法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对长沙医学院大一到大五的300名临床医学生进行调查。
3.统计方法采用Excel2003录入,所有数据均由双人录入及第三人核对检验,采用Access2003与SPSS17.0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医学生对于第一选择到基层就业的意愿在被调查的300名医学生中,有55.33%表示愿意第一选择到基层就业,还有44.67%表示不愿意到基层就业。愿意到基层就业的医学生中女生比男生多,高年级比低年级少。
2.愿意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原因300名临床医学生中,愿意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原因居前三位的是大医院不好找工作占47.67%、基层需要人才占44.33%和愿意献身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占35.67%。300名临床医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原因居前三位的是工作条件差占51.67%、收入低占51.67%和业务水平提高慢45.67%。
3.吸引医学生到基层工作,政府采取的措施300名被调查的医学生认为政府最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占72.67%和在基层工作一定年限后,有向上级医院流动的机会占72.67%。比起称赞,300名医学生更愿意看到行动,只有少部分人认为政府应该采取有更多的褒扬机会占24.00%的措施。
4.引导医学生到基层工作,学校加强各方面教育被调查的300名医学生认为引导医学生到基层工作,学校各方面的教育都应加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占71.33%、大力宣传国家新医改政策占65.67%、多宣传服务基层的白衣天使典型占44.00%、改变家人态度,争取家人支持占40.33%、多宣传医疗卫生国情,培养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占62.33%和开展服务基层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认识41.67%。
5.医学生到基层工作具备的素质医学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以下素质是必备的装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占85.33%、全科医生执业技能占83.67%、专科医生执业技能占58.00、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占74.00%、公共卫生服务知识和技能78.67%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占68.00%。
三、讨论
引导和鼓励医学生服务基层的措施:认识基层、定位基层、走向基层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1.社会方面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增强基层就业对医学生的吸引力。制定更加吸引医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使人才“下得去”。目前,江苏省出台了一个吸引医学生去基层工作的优惠政策:愿意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医学本科生,除了能够享受所在单位正常工资福利待遇外,省财政每人每年还给予2.5万元的补贴,两项加起来年薪可达4万元左右。本研究中,300名被调查的医学生有认为政府最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提高工资待遇水平(218人,占72.67%),说明江苏省出台的这项优惠政策能满足大多数医学生进基层工作的薪水需求。医学生普遍观注的薪酬及福利待遇方面,政府可以学习并借鉴成功的先例,达到使医学生“下得去”的目的。而且本研究结果显现,在基层工作一定年限后,有向上级医院流动的机会(218人,占72.67%)和有培训提高的机会166(55.33%)。所以政府在提高薪水的基础上也应多关心医学生的追求,基层卫生服务组织可以每年或定期对他们进行学习培训并提供与上级医院流动的机会,可晋升职称系统,以评定优先,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学校方面
充分发挥学校的宣传作用。医学人文教育问题传统医学教育过于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忽视了医学生人文素质和医德品质的培养,这种教育模式的结果必然造成医学生服务意识淡薄。引导医学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医学院校应加强多方面教育。本研究数据表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214人,占71.33%)、大力宣传国家新医改政策(197人,占65.67%)、多宣传医疗卫生国情,培养医学生社会责任感(187人、占62.33%)均超过一半,可见医学院校对引导医学生面向基层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医学生不愿意去基层工作,部分原因取决于家人不同意,学校要向学生及其家长广泛宣传政府新医改服务基层的各项优惠政策,改变家人态度,争取家人的支持。多宣传医疗卫生国情,使医学生自觉地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结合起来,培养医学生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假期去基层实习或参加基层志愿服务,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病人治疗,这有助于实现他们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3.学生方面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面向基层的就业观念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结合本研究调查数据,分析医学生对服务基层的认识和意愿,制定相关策略提高医学生的道德素质、全科医学生的技能,并培养正确的择业观。在就业趋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高校医学生要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降低自己对工作的预期值,根据社会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择业观,树立
“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近几年,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不仅需求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全面,而且要求毕业生德才兼备。因此,我们医学生要花大量时间努力掌握医学理论知识,扎实的掌握临床技能操作,熟悉应用现代的诊疗技术等。除了拓展专业知识,还应加强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莹.新医改背景下的卫生政策思考[J].苏州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12(4).
[2]于晓霞,岩磊.服务基层:医学专业毕业生择业取向新渠道[J].中国医学伦理.2009,6(22).
[3]江艳,医学本科生不愿下农村,担心待遇和前途发展[J].2008
[4]王素冬,赵佳,尹春燕,等.本科护理专业新生与实习生来源、对专业的认知及就业意愿调查[J].护理研究,2013,27(5B):1305—1307.
[5]陈朔华,尹春燕,丁涵,等.1临床实习对本科护生就业意愿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3c):858—859.
[6]章月芳,葛国曙,张莹,葛建一,王俊华.高校医学生从事基层卫生服务工作意愿的研究[J].卫生软科学.2011,25(9).
[7]张玲玲,杨春林.以和谐理念引领大学生基层就业[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6):106一109.
通讯作者:余淑华
核医学科护理工作制度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某市的多家医院中随机选取50位精神科护理人员和50位普通护理人员, 对其发放自制调查问卷, 其中精神科护理人员平均年龄 (34.23±3.13) 岁, 平均护龄 (11.52±4.27) 年, 中专19位, 大专31位。普通护理人员平均年龄 (31.61±5.21) 岁, 平均护龄 (10.47±3.72) 年, 中专10位, 大专40位。发出问卷100份回收100份, 回收问卷率100%。
1.2调查方法
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分别对50位精神科护理人员和50位普通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再针对50位精神护理人员所填写的进行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进行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 得出精神科护理人员在工作压力上要高于普通护理人员, 而且通过SCL-90表得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得分高于普通护理人员。
3 讨论
首先需要先明确什么是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是指与工作相关的不良刺激对个体所引起的负性主观体验和心理、生理反应”[2]。那么作为精神科的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自然也在这范畴之内, 通过调查发现,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六个方面, 角色模糊, 角色冲突, 角色过载, 愿望满足, 社会认可和工作控制度。
3.1 角色模糊
员工的工作职责与工作权限无法得到非常明确的安排, 工作环境的经常变动, 规章制度制订的合理性都是这方面工作压力的原因, 不过这些对于精神科护理人员来说相对容易解决。
3.2 角色冲突
引发原因工作中心理环境的影响, 与组织沟通的情况和岗前的培训结果,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情绪低落、焦虑和抑郁, 主要因为长期接触精神病患者, 心理健康肯定会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甚至引发精神疾病的传染, 再有与组织沟通的不顺畅和岗前对于心理和技能培训的不到位, 也会使其觉得情绪进入低谷。
3.3 角色过载
诱因是工作量较一般护理人员更大, 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不规律, 工作环境本身的不理想, 由于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量除了定期的给患者送药和打扫以外, 还要经常性的应对精神病患者的突发状况, 有些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24 h的监护甚至会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发生激烈的身体接触, 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工作时间高度警惕, 而且要应对轮换值班的作息不规律, 最主要的是, 精神科医院的工作环境比较嘈杂与混乱, 尤其是在工作经验缺乏的年轻护理人员中, 角色过载问题会使其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3.4 愿望满足
愿望满足性是员工参与决策, 工作内容的丰富性和工作绩效的反馈结果决定的, 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内容单一乏味, 在护理患者之后几乎得不到患者方面的认可和褒奖, 更提不到工作中能参与决策性意见, 所以长期的个人情绪维持在较低的认可水平, 也会使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越来越低, 导致其焦虑和抑郁。
3.5 社会认可
精神科护理人员在社会中往往地位较低, 工资较少, 职业前途不被社会认同, 这些情况就决定了精神科护理人员会在工作过一段时期后感觉未来没有希望, 甚至出现转行或跳槽的问题出现, 如此的循环往复会让在职工作的人员产生消极怠工和紧张低落的情绪。
3.6 工作控制度
这项工作压力反应条件是在个人能力发挥和工作自主控制权力上,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是以精神患者为中心, 所以其在工作中个人能力发挥的较低, 工作自主控制权力也几乎没有, 这时护理人员的会有职业的倦怠感产生, 从而转变为对职业性质的焦虑。
综上所述, 精神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产生的情绪状态, 往往会影响到患者, 而患者的精神疾病又会反过来再次影响护理人员,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如何缓解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产生的压力, 也是对护理人员和患者本身都有着重要意义。定期的组织护理人员心理咨询, 提高社会认知度和待遇, 组织放松情绪活动和减压训练都是确实可行的方案。
参考文献
[1]Gus H C S, Van Eps L W S.bold beta 2-microglobulin:Its significance in the evaluation of renal function.Kidney international, 1987, 32 (5) :635-641.
【核医学科护理工作制度】推荐阅读:
核医学科制度11-04
医学影像科检查室工作制度10-03
医学影像科工作指标及管理要求08-09
精神科医学11-02
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总结05-22
精神科医学心理学06-21
医学影像科教案07-28
康复医学科出科小结10-22
输血科实习临床医学05-25
医学影像科医师职责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