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科教案(通用10篇)
医学影像科教案 篇1
医学影像科工作职责
(一)医学影像科主任(副主任)职责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行政管理工作。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3.根据本科任务和人员情况进行科学分工,保证对病员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4.定期主持集体阅片,审签重要的诊断报告单,亲自参加临床会诊和对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经常检查放射诊断、治疗和投照质量。5.经常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6.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学习、使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督促科内人员做好资料积累与登记、统计工作。7.担任教学,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8.组织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检查工作人员防护情况,严防差错事故。9.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值班和休假。10.审签本科药品器材的请领与报销,经常检查机器的使用与保管情况。11.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医学影像科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2.着重担负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参加会诊和教学科研工作。3.主持每天的集体阅片,审签诊断报告单。4.其他职责与医学影像科医师同。
(三)医学影像科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2.负责X线诊断和放射线治疗工作,按时完成诊断报告,遇有疑难题及时请示上级医师。3.参加会诊和临床病历讨论会。4.担负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任务,做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5.掌握X线机的一般原理、性能、使用及投照技术,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严防差错事故。6.加强与临床科室密切联系,不断提高诊断符合率。
(四)医学影像科技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2.负责投照工作,参加较复杂的技术操作,并帮助和指导技士、技术员工作。3.负责本科机器的安装、修配、检查、保养和管理,督促本科人员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4.开展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技术操作,并担任一定的教学工作。5.参加集体阅片和讲评投照质量。
(五)医学影像科技士、技术员职责1.在技师、医师指导下,担负所分配的各项技术工作。2.按照医师的要求,负责进行X线之投照、洗片、治疗工作。3.配合技师进行本科机器的安装、检修、保养、整理和清拭工作。4.负责机器附件、药品、胶片等物品的请领、保管及登记统计工作。5.积极参加技术革新和科研工作。6.技术员的职责主要是协助医学影像科技士进行以上工作。
医学影像科教案 篇2
关键词:门诊患者,心理特点,护理
超声医学影像科是医院接待患者及对外的窗口单位,如何安排好患者就诊及护理,关系到医院的服务质量、社会形象和社会效益,由于患者受个人素质、经济状况、病情轻重、就医环境等因素影响,心理反应也各不相同,也使超声医学影像成为医患矛盾的多发地。患者来医院就诊,面对就医环境、各项治疗检查、疾病能否治愈、医疗费用等多方面的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烦躁等情绪,影响疾病治疗效果。为了提高超声医学影像科的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及诊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病痛,促进康复,我们针对门诊患者的各种不同心理特点,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正确指导合理安排患者就诊择医,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超声检查,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患者心理特点观察
1.1 急切心理
患者都希望早就诊,尽快得到诊疗。由于就诊需经挂号、诊查、缴费、检查、治疗等程序,患者心切得不到及时诊治,产生烦躁、焦急、易怒的心理,并不断询问就诊号码,远道而来的患者,希望抓紧时间看病便于当日返程,重症患者因病情危重,要求提前就诊等。
1.2 关注心理
患者希望在就诊过程中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能多交流,得到安慰、尊重、帮助和全面详细的检查治疗,初诊患者或病情较重患者,因对疾病不了解,担心疾病能否治愈,常常是来回踱步、烦躁忧虑、坐卧不安,迫切想知道病情信息,得到医师重视,以便明确诊断治疗。
1.3 名医心理
患者都希望能得到经验丰富、医术高的资深名医给予迅速、准确的诊治,见到名医精神上似乎有了依靠。初诊患者对病情了解少,喜欢围观医师诊查,探听医生的医术高低,喜欢挑选态度和蔼、年长、有经验的医师诊查,以便尽早明确诊治。复诊患者对病情了解较多,诊疗过程较熟悉,还是希望知名医师继续给予诊查。有的为了请名医诊查,不惜托人找关系,造成专家诊查数量与患者需求的不平衡。
1.4 疑虑心理
初诊患者对医院环境和就诊程序陌生,加上对自己疾病缺乏正确了解,不知疾病的严重程度,医师要采取哪种治疗措施,医院的特殊环境和抢救的紧张气氛,还有诊断不明确或长期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疑难病、慢性病等,都会给患者带来忧虑、紧张、悲观心理。
1.5 熟悉心理
由于患者的差异性。经济条件好、文化程度高的患者选择资历较高的医生就诊,根据自己对疾病的理解,希望得到医生的认可,积极参与诊断病情。中老年及慢性病复诊患者,就医时间长,了解掌握所患疾病程度,对医疗条件、技术水平、诊治过程都比较熟悉,就诊时会选择知名度较高的专家或多次给自己看过病的熟悉医生治疗。
1.6 消费心理
由于患者经济收入、消费观念的差异,对医院诊疗水平、服务质量要求各不相同。患者既希望得到医术高明的医生诊查,又担心医生开具的检查存在不合理现象。
2 护理体会
2.1 就医环境
要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我们医院为超声医学影像科候诊患者设置宽敞、阳光充足的候诊区,配备了舒适的候诊椅,清晰的LED电子呼叫系统,便捷的一卡通系统等,经常更换清新的空气,保持窗明地净,并打造无烟医院环境,禁止在院人员吸烟。创造良好候诊环境,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在轻松、舒适的氛围中候诊。医务人员仪表要整洁、美观,配带工作牌,面带微笑,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
2.2 就诊流程
要在诊区设置鲜明的指示标志,为初诊患者就诊、挂号、交费、取药指明方向,缓解患者陌生感,合理安排就诊,告知患者超声检查时应注意的事项、医师专长以及疾病相关知识等,按先后顺序、重患、老、幼等做好导诊和分诊,减少患者候诊、就诊过程的焦虑、恐惧、烦躁的心理,缩小医患间的心理距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3 就医质量
要提高超声医学影像科医、护的技术水平,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自主学习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掌握超声医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赢得患者的信任。增设专家出诊人次,实行专家挂牌出诊,让患者了解专家出诊时间,确保出诊医师的数量和质量,以优质的服务使患者满意而归。
2.4 心理护量
医学影像科教案 篇3
【关键词】 医学影像科;急诊处理;临床分析
在临床急诊之中,医学影像科工作所起到的作用非常重大;医学影像科在急诊处理方面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会对临床急诊处理工作造成直接影响1。本文分析了50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2月到2012年5月医学影像科急诊处理的50例患者,男29例,女21例;患者的年龄为24至70岁,平均43.5岁。
1.2 方法 回顾分析5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资料,并分析医学影像科急诊处理工作的要点,总结临床急诊处理中应注意的事项。
2 医学影像科急诊处理工作的要点分析
2.1 对急诊患者所具有的特征进行了解,能优化急诊处理工作 急诊患者所具有的特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急。在急診科中的患者多病情危急,检查与救治患者的过程中应争分夺秒,稍有疏忽,将会对病人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或直接导致死亡2。第二,危。进行急诊处理的患者多为病情重及生命垂危者,必须迅速进行检查,否则将会为患者带来不可逆转之损失。第三,重。在急诊科当中的患者常常无法自行走动,更不能任意搬动,无法很好的配合检查。
2.2 医学影像科急诊处理分析
2.2.1 对急诊患者病情的变化及药物治疗进行观察 做好院前抢救工作,密切观察及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活动指标,如呼吸、心率及脉搏等变化,以便为判断病情状况提供参考,为病情预见及后期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如患者正在输液,要密切注意是否出现输液外渗及不良反应等,合理控制静脉滴注速度,避免接触注射部位。
2.2.2 医学影像科的接诊程序 医学影像科当中的工作人员应该在接到申请单及CT检查摄片时,就立即仔细阅读及观察相关的说明及患者情况,以便准确把握患者病情及相关的临床资料。如申请单上出现了字迹不清楚的现象,则需要马上联系临床医生,联系之后方可确认,万不可胡乱猜侧;同患者家属交流与沟通,以便了解患者具体的病情,进而制定出相应的急诊处理方案3。此外,为了能赢得最优抢救时机,可在后期处理具有复杂程序的事项,如急诊患者直接进入到医学影像科,则应经过临床医生的急救处理之后,才可以进行摄片或CT检查,以预防发生意外。
2.2.3 相关的检查准备工作要做好 以申请单作为依据,快速简单询问患者病情,以制定合适的影像检查方案。为患者检查时,检查参数就会对检查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准确调节及设置相应的检查参数。可选择大规格的数码板及片盒等进行摄片,让患者保持适合的体位,以方便常规检查,并使获得的影像检查资料变得相对精确。如急诊患者受到体位限制,则应选择患者能够接受的体位。在检查时,应尽量避免变动患者体位,可利用移动性的机架或X线球管,尽最大可能在同一体位下完成多项检查。
2.2.4 影像学科的检查操作 科室内的工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操作步骤及相关性能指标,并熟练掌握检查位置,轻巧适度操作检查设备,如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则应立即进行检查,以为临床治疗赢得宝贵时间4。根据初步诊断报告及临床表现,准确判断检查角度、参数及部位,进而为治疗提供价值较高的影像资料。减少搬动病危及昏迷者,摄片工作可在担架或平车上完成;如病人有严重外伤,则需要行站立式检查,以观察是否存在血气胸及脏器穿孔等情况;如患者无法站立,则可取坐位及半卧位。
2.2.5 诊断报告的出具 检查完成后,应及时出具急诊报告,不可遗漏关键阳性征象;如在检查时,患者被体位所制约,不能获得准确的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为了确保顺利实施抢救工作,影像科也应提供一些参考价值较高的影像资料。
3 结 果
经过医学影像科的急诊处理之后,5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良好,影像科出具了及时、准确及清晰的报告单。
4 结 语
急诊患者具有多变及复杂的病情,这对医学影像科的处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操作不当,将引起病情的延误,造成救治困难。因此,在急诊处理工作中,医学影像科应及时出具性相应的检查报告。如患者出现了同病异影或异病同形的状况,则可根据临床病症与检查资料进行确诊5。医学影像科的急诊处理隐含的风险较大,所以必须科学防范风险,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努力将各个环节做好,以便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影像检查信息给临床医生,从而顺利开展急诊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惠军,和金玲,付国宝,陈庆,李晓真.急诊医疗工作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6(12):8720—8721.
[2] 刘静,马令.放射科急诊工作素养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9,26(3):312—313.
[3] 康腊梅,孙华.基层放射科急诊摄片工作的应急措施[J].实用医技杂志,2009,35(21):653—654.
[4] 贺斌,聂勤,谭隆旺.成友华医学影像科急诊处理的几点体会[J].西南军医,2009,11(2):649—650.
医学影像科教案 篇4
2016-9-20修改版
一、影像科安全医疗预案和防范措施
为了加强对影像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的管理,防止发生医疗事故和医疗争议,根据相关的法规、制度,并结合影像科的特点,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认识影像科室工作特点
1.影像科室工作量大,检查设备和种类多,各类检查和报告均限时完成,容易忽视检查和诊断细节,造成不同程度的技术和诊断缺陷,甚至误漏诊。
2.各种检查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禁忌症患者易因工作疏忽接受检查。3.各类造影、增强所使用的碘剂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4.尽管各类介入诊疗技术创伤小,也都难以避免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5.不少影像检查需要预约进行,有些检查预约时间较长,可能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6.影像检查是整个诊疗工作的一部分,与其他环节相互影响。其他环节的问题也可能引起对影像检查的不理解或不满。
二、影像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
为保证影像科室能妥善处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它如突然停电、火灾、机器故障等特殊情况,保证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结合我科专业特点,特制定本应急预案。组织指挥机构
成立影像科神经专业小组。组长:冷渌清
成员:攸力 谷千山 李明
成立影像科介入中心突发应急处理小组。组长:冷渌清 成员:谷千山 曾惠珍
成立CT室突发应急处理小组。组长:冷渌清
成员:攸力 李明 曾惠珍 成立MR室突发应急处理小组。组长:冷渌清
成员:谷千山 刘军 曾惠珍
主任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他突发事件负领导责任。科主任、科秘书都必须保证通讯工具通畅。科主任通讯工具24小时不得关机。突发火灾首先拨打火警及保卫处电话,立即疏散病人保证安全,利用配备消防器材进行灭火。在突发医患暴力冲突时,及时通知保卫科及总值班,必要时拨打110。
三、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应急预案
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情绪的紧张和焦虑可诱发和加重对比剂不良反应,因此必须向患者做好耐心解释,给患者以安全感,营造温馨愉快的检查气氛,解除患者心理负担,并提前告知患者静脉推注对比剂后会出现的感觉,如发热、恶心、发痒等,让患者有所了解,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详细询问药物或其他过敏史,特别是药物和对比剂过敏史,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尤其是肝、肾和心脏功能,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及有无高危因素。
增强检查扫描前一般进食半饱,避免空腹或进食过饱,以免刺激或加重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3.对比剂使用前先做过敏试验,扫描前预防性用药,常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可减少或减轻过敏反应的发生,提高对对比剂的耐受力。
严格控制对比剂的用量,掌握注射速度。对比剂的应用量应控制在能达到诊断目的的水平即可,尽量少用。
4.推注药液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用药后的反应,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止推注,给予抗过敏处理。
5.增强扫描结束后,常规嘱患者多饮水以利对比剂排泄,观察30min方可离去。如发生轻度不良反应则要相应延长观察时间,以防止对比剂延迟反应的发生。
轻度反应 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荨麻疹、面部潮红、眼睑口唇水肿、流涕、喷嚏、流泪、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反应。这些反应于对比剂的用量及给药方式无关。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入对比剂,积极处理过敏反应。
1.首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0.1%盐酸肾上腺素0.5~1mg,必要时15min后重复一次。
2.持续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3.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
4.呼吸困难、喘弊者给予氨茶碱0.5g加入液体中静脉点滴。
5.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的变化,并做好记录。6.碘过敏反应轻微者多能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无需特殊治疗处理。
重度反应 患者可出现喉头水肿、脉搏细弱、口唇紫绀、呼吸困难、脸色苍白、皮温降低、血压下降、中枢性抽搐,以至休克。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检查,就地抢救。平卧、保暖、氧气吸入。
1.立即使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异丙嗪等抗过敏药物。2.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或耳针取神门、肾上腺等穴。
3.对神经血管性水肿着可肌注非那根25-50mg;喉头或支气管痉挛者,皮下或肌注0.1℅肾上腺素0.5-1.0ml,或安茶碱0.5-1.5g或喘定1-2g置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200-400ml中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400mg或肌注地塞米松5-10mg,以抑制机体的过敏反应;经上述处理,病情不见好转,血压不见回升者,需补充血容量,并酌情给予多巴胺、阿拉明等升血压药物,呼吸受抑制者可应用尼可刹米、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者可行气管切开,呼吸心跳骤停者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等。根据情况予以输氧、抗颠痫和抗休克治疗。
对症处理 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肌肉软瘫无力者可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1mg。抢救同时应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情况的变化,并做好记录,未脱离危险患者不宜搬动。
四、对比剂外渗的预防与应急预案
影像检查对比剂是通过静脉给药的,对比剂外渗是检查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对局部的刺激性大,轻者红肿、热痛、麻木,或产生水泡,重者引起皮肤组织溃疡、坏死,一旦溃烂,愈合困难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临床工作中应积极预防;发生对比剂外渗,要及时妥善处理。对比剂外渗预防
1.影像检查中的对比剂外渗应以预防为主,预防的关键是遵循以下原则:
血管评估 使用前先了解可能增加对比剂外渗的因素,如静脉血管硬化、脆性增加或血管太细,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四肢水肿或放、化疗后病人。
2.血管选择 为检查顺利及病人安全,最好选用管腔大、回流好的静脉,避开关节附近的部位,以免因病人动作导致针头移位造成对比剂外渗。
3.建立静脉通路 在注射对比剂前,以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确定穿刺成功后再用对比剂。
4.选择正确的针头及固定方法 选用与高压注射器相配的专用针头,穿刺成功后除用胶布固定穿刺针,欠合作的病人用夹板固定,并固定好头皮针的软管部分,以防连接高压注射器后由于检查床的移动造成针头移位。
5.病人宣教 打针前告知病人对比剂外渗时的症状及后果,嘱病人配合以保证针头固定。在推对比剂过程中如有疼痛则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停止对比剂注射,提高病人察觉对比剂外渗的意识。
6.严密观察 在建好静脉通路等待检查时,要注意静脉通路的回血情况,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情况。在高压注射器开始注射对比剂时进入扫描室观察静脉穿刺部位及病人情况,确认无异常后才离开。在影像检查时,从静脉穿刺到检查结束的每个环节都要认真确保病人安全做好检查。对比剂外渗的处理
对对比剂外渗的处理有非药物处理和药物处理,如对比剂外渗量较少,局部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用非药物处理,在对比剂外渗的48小时内抬高肿胀部位,以促使局部对比剂的吸收,一般在1-2天左右局部症状可消失。药物处理多适用于对比剂外渗量稍大的患者,可用75%的酒精外湿敷或用肝素软膏外涂于渗出部位。对比剂外渗量较大的患者一般多选用50%硫酸镁外湿敷效果较好,也可用20%甘露醇外湿敷(三小时以内用冷敷减少组织液渗出,三小时以后用硫酸镁热敷以促进渗出液的吸收)。如果患者经上述处理症状好转不明显或合并有静脉炎时,可在对比剂渗出24小时后给病人进行理疗,做微波加神灯照射肿胀疼痛部位,2次/天,连做3-5天,消肿止痛效果明显,一般在3~4天后渗出物完全吸收,症状消失。局部护理
局部皮肤肿胀 大多数的对比剂渗漏在高压注射器开始推药至注射完毕这一过程发生,少数是过敏因素作用下发生迟缓型外渗而引起肿胀。注药过程中如听到病人呼叫不适,要立即停止注药,保留针头回抽部分外渗的药液,并利用原针头,根据渗漏的不同程度用地塞米松5mg加2%普鲁卡因2m1局部封闭,以缓解病人的疼痛,并用20%甘露醇纱布覆盖湿敷10~24小时。按医嘱给予地塞米松0.75mg,苯海拉明20mg每日三次,嘱病人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及淋巴回流,并加强患肢各关节的功能锻炼,局部禁止用药油外搽及热敷,一般2~3天消肿。
水泡 由于局部肿胀造成皮肤表面的张力增大,出现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吸尽泡内液体,用盐水棉球清洗,周围用酒精棉球清洁,保持皮肤表面干燥,表面涂紫药水,用无菌纱布覆盖,防止感染,每日换药一次,如果没有开放性伤口可用75%的酒精湿敷。
溃疡 由于含碘对比剂的毒性作用或病人的体质关系,病人皮肤损伤后愈合困难,进而溃疡。此期间要积极采取措施,每天在无菌操作下,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如有脓液,用3%的双氧水清洗,除去坏死组织,用干棉枝挤压出创面的液体及组织内的空气,再用康复新湿敷;如创面有感染,用庆大霉素清洗,并涂上清创膏促进创面生长,增加局部血液的供应,抑制细菌生长,促进炎症吸收和肉芽组织的生长及溃疡的修复。心理护理
病人在检查时一旦对比剂外渗,常使检查中断,并引起病人不适,不同程度地造成病人的情绪不稳定。要主动关心体贴病人,除了及时处理不适外,还要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工作,让他们了解对比剂外渗的处理方法,解除思想顾虑,并积极配合和支持护理工作。离院指导
耐心教会病人如何观察病情变化和护理,如有特殊情况要随时就医,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关节、肌肉的功能锻炼,保持乐观的情绪,注意合理的饮食,增强抵抗力。
五、碘过敏性休克抢救方案
应立即停止造影检查,病人平卧,头侧位,松解衣领及裤带,清除口、咽、气管分泌物。
立即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小儿0.1ml。如症状不缓解,每20-30分钟继续应用一次,直至脱离危险。1.吸氧、保温,如有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时应行环甲膜穿刺术或气管切开术。2.肌注或静注地塞米松5-10mg或静滴氢化考的松200-400mg或肌注异丙嗪25-50mg。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适当补充血容量,首次输液宜快速输入500ml。4.酌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阿拉明10-20mg、多巴胺10-20mg等。5.注意纠正酸碱中毒及电解质失衡。
6.缓解气管痉挛,伴有哮喘发作者应用氨茶碱静注或用异丙肾上腺素。7.应立即通知经治医师,严重者请麻醉科医师共同抢救。8.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病情平稳后送回病房。
重要联系电话:
急诊科 8240(主任)8243(内科)麻醉科8370
六、医护人员针刺伤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口服贺普丁(拉米呋定)每日1片,并通知医教科、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程序】
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通知医教科、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
七、患者安全管理
1、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病人病情,及早发现潜在的不安全隐患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
2、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每日核对医嘱,发现疑问立即向有关人员反馈。未经核对的医嘱不得执行,一旦医嘱执行有误,不得隐瞒,立即通知医师并采取补救措施。原则上不执行口头医嘱,紧急情况执行抢救口头医嘱时,护士必须复述并保留药物空瓶,以便抢救完毕后核对。
3、加强对昏迷及意识不清病人的管理,24小时内必须有专人陪护,躁动不安者应使用床档或四肢约束带约束,以防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4、对有精神症状的患者应放在单人房间,房间内不得有锐器等危险物品,以防自杀或伤及他人。
5、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通知家属、值班医生、护士长并做好记录,加强心理护理、严格床头交接及巡视制度,实施24小时监护。
6、严格执行护理分级管理的相关制度,按时巡视病房。
7、严格遵守毒麻药物管理制度,杜绝不安全隐患。
8、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及消防知识的宣传,责任落实到人,随时查除不安全隐患,所有工作有员必须掌握消防应急事件的处理。
9、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必要时放置“防滑警示”,以防病人摔伤。
10、加强急救物品、药品、器械、设备的管理,时时处于应急状态,以确保急救措施的顺利实施。
八、辐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为提高本单位对突发辐射事故的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辐射事故的损害,保护环境,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辐射事故分级
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个等级。
1、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2、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3、较大辐射事故,是指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4、一般辐射事故,是指Ⅳ类、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二、本预案适应范围
凡单位内发生的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人员超剂量照射等所致辐射事故均适用本应急预案。
三、辐射事故的预防
辐射事故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严格放射防护管理,做好预防工作,是防止辐射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
1、健全放射防护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放射源使用和保管落实到人,纪律要严肃,奖惩要分明。
2、组织放射防护知识培训,不准无证上岗,严格操作规程。
3、定期检查放射防护设施,发现问题,及时检修。
四、组织机构及职能
1、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甄胜西
成员:张伟 朱洪兵
2、技术专家组
组 长:冷渌清
副组长: 谷千山 攸力 李明 曾惠珍 成 员:
3、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制定医院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2)负责组织协调辐射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4、应急办公室(设医教科)的职责
(1)按照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要求,落实应急处理的各项日常工作;
(2)组织辐射事故应急人员的培训;
(3)负责与技术专家组、现场处置组的联络工作;
(4)负责与行政主管部门、环保、公安、卫生等相关部门的联络、报告应急处理工作;
(5)负责辐射事故应急处理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
(6)完成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应急值班电话:0755-27907655(总值班 内线8137)27793862(医教部 内线8161)
五、辐射事故的报告
发生或者发现辐射事故的科室和个人,必须立即向医教部(或总值班)报告。医教部(或总值班)应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并及时收集整理相关处理情况。向卫生局、环保局、市公安局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同时,医务外需在24小时内报出《辐射事故报告卡》。
六、辐射事故的处理
1.立即撤离有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控制事故源,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放射源丢失,要全力追回,对放射源脱出,要将源迅速转移至容器内。
2.对可能受放射性核素污染或者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彻底清除污染并根据需要实施医学检查和医学处理。
3.对受照人员要及时估算受照剂量。
4.污染现场未达到安全水平之前,不得解除封锁,将事故的后果和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九、影像科危重病人抢救预案
一、对危重患者,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掌握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抢救。
二、抢救工作应由临床医生护士、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并将病情及时报告医教部、护理部。对重大抢救或特殊情况(如查无姓名、地址者,无经济来源者)须立即报告医教部、护理部及分管院长。
三、在抢救过程中,应按规定做好各项抢救纪录,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
四、专人保管急救、抢救药品、器械,随时检查,随时补充。确保药品齐全、仪器性能完好,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抢救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到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护士在医生未到以前,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在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认真、仔细核对抢救药品的药名、剂量,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瓶,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抢救完毕立即督促医生据实补写医嘱。危重病人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六、抢救时,非抢救人员及病人家属一律不得进入抢救室或抢救现场,以保持环境安静,忙而不乱。抢救完毕,整理抢救现场,清洗抢救器械,按常规分别消毒以便备用,清点抢救药品,及时补充,急救物品完好率要达到100%。
七、认真书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字迹清晰、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全面,能体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确保护理记录的连续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八、凡遇有重大灾害、事故抢救,应服从医院统一组织,立即准备,随叫随到。科室之间支持支援配合,必要时成立临时抢救组织,加强抢救工作。
十、停电和设备故障应急方案
停电
1.发生各种意外停电,立即告知当前正接受检查患者,使用应急灯等应急设施,保证当前正2.检查患者的安全与撤离。
3.立即电话咨询当班电工,了解停电原因。
4.根据可能停电时间长短,妥善做好等待检查患者的安置工作。5.及时向科室负责人汇报,并做好相关交接班工作。
6.确认供电恢复正常后,按操作规程恢复所有应正常运转设备的供电。
7.发现因突然停电引起的设备故障,及时通知电工、医学工程部,并向科室负责人汇报。设备故障
1.发生各种故障时,立即告知正接受检查患者,保证患者安全。2.立即向班组长或/和维修工程师汇报、电话咨询,了解并协助排除故障原因。3.根据排除故障所需时间长短,妥善安置待检患者。4.及时向科室负责人汇报,并做好相关交接班工作。
5.故障排除后,按操作规程恢复设备正常运转并做好相关记录。
6.故障排除后,及时通知科室负责人、相关工作人员和待检患者,作好工作安排。7.设备故障无法排除时,及时向院办、医学工程部和科室负责人汇报。
十一、急性心包填塞处理预案
1.一旦确定诊断立即处理,遵医嘱迅速静脉注入抢救药物:阿托品、多巴胺维持正常心率、血压,同时补充液体。2.高流量吸氧(6-8)L。
3.立即心包穿刺:为台上提供6F动脉鞘,猪尾导管或中心静脉引流管,穿刺针及50ml注射器。
4.配合X线透视指引,对比剂指示下进行剑突下心包穿刺迅速可靠,成功后记录引流量。5.抽血验血型,备血。
6.备好临时起搏器和起搏电极,必要时用。
7.若冠脉穿孔封堵处理时,准备相应球囊递与台上,采用灌注或普通球囊延时加8.压封闭损伤处,使其局部形成血拴,可防止更严重的填塞。
9.准备鱼精蛋白,必要时冠脉内使用10-30mg。同时观察凝血时间。
准备带膜支架冠脉血管局部封堵,一般适合冠脉血管直径大,弯曲小,无大分支处。10.及时与心脏外科联系,经紧急处理后观察,如继续出血,血压降低难以维持正常水平、症状恶化时,立即协助转入外科手术。
11.经过以上措施症状缓解,血压稳定后转入CCU继续治疗、监护至拔出引流管。
十二、影像科患者坠床/跌倒防范措施及处理流程
【防范措施】
1、预见患者坠床/跌倒的潜在危险因素。
2、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及宣教。
3、对神志不清、烦躁、偏瘫等患者,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
4、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嘱患者穿稳定性好、防滑的鞋子。
5、保持人行通道畅通及足够的照明。
【处理流程】
医学影像科医师培训基地细则 篇5
医学影像科的病人数量多、病种复杂、所涉及的相关学科亦非常多,包括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等。近年来,影像技术飞速发展,已成为这些临床学科进行疾病诊断必不可缺的手段。此外,作为医学影像学组成部分的介入治疗学亦已成为当前三大治疗体系(内科治疗体系、外科治疗体系、介入治疗体系)之一,并且在临床治疗中愈来愈发挥其重要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学影像科医师,除应熟悉本专业知识外,尚需了解相关学科常见病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如此经过3年培训才有可能成就一名合格的医学影像科医师。基于此目的,作为医学影像科医师培训基地除对本学科有一定规定外,还要求相关科室具有相当的医疗水平。根据卫生部《专科医师/住院医师培养标准-医学影像科细则》的要求,特制定本细则。
一、医学影像科的基本条件:
1.科室规模:日检查例数(包括门诊、急诊、住院病人)≥600例次,具体要求如下。
(1)日普通X线检查≥200例次。
(2)日CT检查≥40例次。
(3)日MRI检查≥15例次。
(4)日超声检查≥300例次。
(5)日核医学检查≥5例次。
(6)日介入治疗病人≥1例次。
2.必备轮转科室(本专业内):
医学影像科医师培训基地所在医院必需有以下轮转科室(或实验室):
放射科,包括传统X线诊断、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放射学。
超声科,包括腹部超声、妇产超声、超声心动图、血管超声、介入超声。
核医学科,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SPECT/CT、PET/CT。
3.必备的相关科室的条件: 医学影像科医师培训基地所在医院必需有以下相关科室: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且要求以上科室都必须有一定的床位数。
4.诊疗疾病范围:
(1)影像诊断(包括X线、CT、MRI、超声、核医学)病种要涉及神经、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生殖、内分泌、骨关节等各个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且比例要适宜,疑难病占常见病、多发病的比例≥5%。
(2)治疗(包括核医学治疗和介入治疗)要涉及多系统、多病种、其中介入治疗要包括血管内介入治疗和非血管介入治疗两大范畴。
5.医疗设备:
(1)500mA以上大型X线机≥2台。
(2)胃肠机≥1台
(3)CR1台或DR机≥2台。
(4)乳腺(模拟或数字)机≥1台。
(5)大型DSA机≥1台。
(6)多层螺旋CT机≥1台。
(7)高场强(1.5T及以上场强)MR机≥1台。
(8)大型彩色B超仪(具有Dopple功能)≥2台。
(9)ECT机≥1台。
6.医疗质量:
(1)影像诊断符合率(包括与手术、病理对照和临床最终诊断对照)≥90%;
(2)介入治疗有效率≥90%;且并发症发生率≤5%。
二、医学影像科医师培训基地师资条件
1.人员配备:
(1)医学影像科指导医师与受训者的比例应为:主任医师(或教授)、副主任医师(或副教授)、主治医师(或讲师)与受训者的比例为1∶2∶4∶8。
(2)医学影像科医师组成包括:60岁以下主任医师(或教授)≥1人,副主任医师(或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或讲师)≥4人。
(3)医学影像科至少有2个以上研究方向,例如消化系统影像学诊断和神经系统影像学诊断或骨骼肌系统影像学诊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等。
2.专科指导医师条件:
(1)指导医师应为具有专业研究生学历的主治医师及以上。
(2)指导医师应从事本专业临床工作在5年以上。
(3)主任医师(或教授)和副主任医师(或副教授)应有自己专业研究特长,并在最近5年内于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2篇。主治医师亦应在最近5年内于专业核心刊物或全国大型专业会议上发表论文≥1篇。
参与本细则编写人员:
执 笔:(以姓氏拼音为序)
白人驹
尹彦玲
高硕
审 议:
刘英北京宣武医院
医学影像科教案 篇6
1、医学影像科所有影像设备及PACS系统的管理实行技师长负责制,由专职工程师负责各台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和设备检修工作,保修设备还应做好保修工程师的联系及维修、维护协助工作。
2、设备发生故障时,工程师应尽快予以维修,保证医疗工作正常进行。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汇报技师长,由技师长负责联系相关公司,安排维修,故障现象及维修情况要及时记录,增加或修改线路应在原技术资料中增补注明,存档备查。
3、大型设备除日常维护保养外,还应定期检修,排除隐患。并按质量控制要求,对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稳定性测试。对不符合质量指标的问题,要找出原因加以校正,保证仪器设备正常使用。
4、医技操作人员实行定机、定岗操作,并与专职技术人员一道认真做好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检修等工作;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操作手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当班人员要科学、合理使用机器,大型设备下班之前记录机器的使用情况。
5、CT、MRI设备及PACS系统的使用人员须取得使用相应资质、权限,遵循CT、MRI设备的操作流程,未经同意不得随意使用设备。
6、各机房凡要求达净化室标准者,应达到恒温、恒湿、无尘要求,非本室医技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设备间、操作室;不得在操作室内聊天、大声喧哗,要时刻关注患者安全。
7、MR机每日开机后应连续使用,工作完毕关机后,一般不再开机,急诊除外。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定期检查液氦情况,及时加以记录。
分诊叫号系统在超声影像科的应用 篇7
关键词:分诊叫号,超声影像科,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越来越重视, 只要身体不适就会来医院检查身体, 而超声已经成为常规检查项目。为了改善患者就医环境, 减少患者排队时间, 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护工作效率, 我院安装了分诊叫号系统, 运行近一年来, 效果良好。
1 分诊叫号系统组成
1.1 登记程序。
此程序安装于分诊台计算机, 主要负责患者登记、分诊。
1.2 大屏幕显示程序。
此程序安装于分诊台计算机, 主要负责显示患者被分配的就诊诊室。
1.3 小屏幕显示程序。
此程序安装于医生工作站, 通过双显卡连接到门外的小屏, 主要显示等候的患者和正在就诊的患者, 并循环播放我院传媒制作的一些内容。
1.4 医生检查工作站呼叫程序。
此程序安装于医生工作站, 主要用于医生呼叫患者, 可像QQ软件一样随时隐藏, 与pacs软件切换方便。
2 系统流程及功能
患者在医生开具检查单交费以后, 首先到分诊台登记, 患者在候诊区候诊, 医院在大屏相邻处配备电视, 精彩的电视节目减少了患者因等待而带来的焦虑和痛苦, 护士通过患者检查单上的ID号从his系统中提取患者姓名进行分诊, 当听到呼叫后, 患者的姓名会在大屏幕上显示, 患者到达所分诊室处, 等待门头小屏幕呼叫, 医生叫号后就诊 (见图1) 。
3 系统应用效果
3.1 提高服务质量。
当前由于患者众多, 在患者就诊过程中, 患者需要在就诊室前排队等候医生的就诊信号, 这一方面增加了护士分诊的难度和影响了医生的工作, 另一方面也使得患者处于焦躁不停的等待状态, 实施排队系统后, 患者能清楚看到自己的候诊队列, 就无须在就诊室前排队等候, 患者可以在医院分诊台前, 看电视的同时等候系统叫号的提示, 缓解焦虑情绪, 放松心情。
3.2 提升医院的形象, 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 杜绝诊室的纷乱现象。
实施排队系统后, 患者及其家属只需坐在那里, 等待声音和显示屏的排队叫号, 无须不停地探望, 给患者形成一个宁静祥和的就医环境, 也给医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使得医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诊断上, 提高诊断质量, 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
3.3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使用叫号系统分诊后, 病人在坐位上把精力集中到显示屏上, 他们能清楚了解各自的排列状况, 虽然病人数节节攀升, 但医疗秩序仍井然有序。良好的医疗秩序减少了医患之间的矛盾和争端, 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 医患沟通桥梁重新建立, 改善了医患关系, 构建了一个和谐的就诊环境。
总之, 就医院而言现在的病人不仅仅要求医院满足业务上的需要, 还要求医院尽量减少就诊的等待时间, 而医院本身由于竞争的需要, 也要求提高本身的办事效率, 提高本身服务的形象, 而窗口服务的排队现象在所难免, 为了在排队时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 为病人看病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使用分诊叫号软件已成为医院实现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君, 夏丽娅.分诊叫号系统在超声分诊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4月第9卷第12期 (337)
[2]瞿秀芳.电子叫号系统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1年7月第24卷第7期 (4054)
[3]张旭, 林嘉敏, 骆春燕[J]..临床医学工程2011年3月第18卷第3期 (467)
医学影像科教案 篇8
关键词:医学院校;教师;教学目标;功能;调查研究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主要具有导向、激励、控制和评价四大功能。导向功能是指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起着指导作用;激励功能是指教学目标的确定促使相关行为的产生;控制功能是指教学目标对教学设计的步骤和方式方法的制约作用;评价功能是指教学目标是进行科学的测试,确定客观评价标准的基础。教师对教学目标功能的不同认识会引起不同的教学行为,从而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通过调查教师对教学目标功能的认识,旨在为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的功能和有效实施教学目标提供参考。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某两所医学院校中随机抽取参与本科教学的教师130名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初级职称26名、中级49名、高级55名。
(二)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般情况:即年龄、职称、最高学历、教龄等。第二部分是教学目标功能调查表,按功能的强弱分别给四大功能评4、3、2、1分。
二、结果
按照教学目标四大功能得分的均值大小进行排序,得分最高的是导向功能,其他依次是:激励功能、控制功能和评价功能(见附表)。
(一)原因分析
结果显示,教师认为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为导向功能,因为这是教师最熟悉也是最常用的功能。其次是激励和控制功能。教师认为教学目标的评价功能最弱。形成此看法的原因可能是,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虽然有自评,但所处的地位始终是被评价的地位,是被认可的状态,因此,教师主动发挥教学目标评价功能的意识较弱。另外,目前我国的教学模式以教学为中心的较多,以学生为中心的较少,从而忽视了评价在调整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建议
1.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的评价功能
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的评价功能也就是要充分运用教学目标开展教學评价。
(1)科学的教学评价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帮助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评价的依据,是进行科学的测试,确定客观评价标准的基础。同时,教学评价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外在保障形式。因此,运用教学目标开展评价可以起到“双重”效果。
(2)教师主动参与,运用教学目标开展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由于教学目标的制定者是参与授课的教师,运用教学目标开展评价,首先需要教师主动参与,转变了教师经常作为教学评价的被评价状态,避免了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由于被动、不作为而导致评价促进教学的目的不能很好实现。再次,运用教学目标开展评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习惯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2.开展教学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
(1)让评价促进学生学习
科学的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反之可能还会影响甚至阻碍学习。例如,有的教师出考题时以难倒学生为目的,来显示该学科知识的深度。殊不知学生考试后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还可能会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这样会极大地削弱学习的有效动力——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到学习,让评价的效果适得其反。
(2)注意评价的实效性,及时评价及时调整
教师对教学的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阶段性评价是主要评价单位,前一次评价结果是下一次如何教学的依据。因此,及时评价、及时调整有助于教学活动有效、连续地开展。
参考文献:
李剑萍.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组织胚胎学
教研室)
影像科各种制度 篇9
一、放射科工作制度
1、凡适合医用放射线的各项检查,必须由临床各科医师按规定认真填写申请单,经放射科工作人员审核、登记后按临床医师申请单要求进行相应检查。各种特殊检查或治疗须事先预约、登记,按预约的日期来科检查或治疗。
2、特殊的检查或治疗,应由负责医师、技师详细了解病史和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确定是否为适应症,选择最佳方案,并向患者和其家属交待有关事宜,待患者或其家属签字确认后进行检查。
3、危重患者或具有危险性检查技术,须临床医师在场监护患者,以便随时进行抢救,防止意外。
4、执行严格的查对制度:技术组人员在投照前须“三查三对”:查X光片编号、日期和左右号,对姓名及申请检查部位,申请单编号;医师组人员在书写报告时“三对”:对姓名、对申请单和对X线照片。
5、各种检查原始资料:包括X线片、CT片、造影片等均由放射科统一保管,严格执行借阅手续。(注:具有科研价值和某些特殊资料,到放射科阅片,原则不外借。)
6、执行集体阅片制度,由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人员主持阅片,解决疑难病例诊断,其诊断报告必须由读片主持人审核后签发。
7、透视检查及近红外乳腺检查待检查完毕立即发报告,照片检查平诊两小时发报告,急诊半小时发报告。特殊情况次日发报告。
8、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严防差错事故。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妥善安排休假。
9、定期召开科室骨干和全科会议,总结和布置科室工作。
10、加强安全保卫,注意四防(防火、防盗、防爆、防电等)。
二、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
1、科每日设有一名医师值中班,一名医师值夜班。
2、值班医师负责每日中午、夜晚急诊患者的检查,并将疑难病例处理事项记入值班交班本。
3、值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及重大事件时,应请示主任处理。必要时书面报告。
4、值班医师必须在科室留守,不得擅自离开。脱岗者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
5、值班人员要巡视检查各诊室的水、电、门、窗等,做好安全防火,防盗工作。
6、每日早晨及下午交班时,应将遗留、疑难、待处理等问题,向接班者或科室主任汇报。接班者未到时,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三、会诊制度
1、凡遇疑难病例,应及时申请会诊。
2、科内会诊:由接诊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全体科室人员参加。
3、会诊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安排。
4、会诊地点:医生办公室。
会诊费用:院内免费,院外待定。
5、接诊医师要做好会诊前的准备,详细介绍病情,做好会诊记录。会诊中,会诊人员要详细、明确提出会诊意见。主持人要进行小结。
6、院内会诊: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方可参与院内会诊。
7、院外会诊:付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方可参加。
8、院外专家来院会诊: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批准,并与有关单位联系,确定会诊时间。
四、放射科设备管理制度
1放射科的机器设备由经操作培训后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员使用。
2、科室每月定期填报《医疗设备使用报表》,填写工作时数。
3、放射科的机器设备由科室指定专人保养,每季保养一次,并做好记录;每检修一次,把机器故障降到最低。
4、机器出现故障,当班人员应立即向科主任及设备科报告,由设备科组织维修并做好维修记录。
放射科防护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国家颁布《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开展放射诊断和治疗,经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鉴定合格后开诊。
100MA以下的机房,面积不小于24㎡,200MA以上的机房,面积不小于36㎡
高度不低于3.5M。
定期检查防护设施的防护性能,确保安全有效。
五、摄影室工作制度
1、保持摄影室清洁卫生,室内机器、器械和用具处于工作和使用状态,机器设备由科室指定专人负责。
2、设备发生故障,使用人应及时向组长和维修人员报告,并向维修人员详细说明故障现象,共同分析故障原因协助维修。
3、接受申请单,查对病人、X线编号及投照部位,必要时与医师联系共同确定摄片方法。
4、选择胶片尺寸、照射范围、电源电压、焦点和最佳摄像条件,向患者说明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
5、摄影完毕,填好各种记录
6、整理申请单、X线片套,归放整齐,送回登记室。
7、摄影室内严禁吸烟、会客和聊天。下班前关好机器、电源、电器和门窗,确保安全。
六、乳腺治疗室及介入治疗室管理制度
1、进入介入治疗室的工作人员应衣帽整洁,操作时戴口罩。
2、操作前,空气消毒不少于3小时,消毒液湿拖地板。更换干净床单、垃圾袋。操作前洗手。
3、环境要整洁,无污迹。污物与污物敷料分别放于污物桶内。及时清理污物桶。
4、每日上、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次至少30分钟。物品定位放置,并处于备用状态。
5、无菌物品应置于清洁柜内,有灭菌日期,无过期物品。无菌物品开包后,只保留24小时。
6、使用过的物品及时清洗,浸泡后送供应室更换。
7、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使用一次性用品。实行一人一包,一人一针,一人一管,一用一灭菌的原则。无菌罐、盆、持物钳、消毒液瓶。
8、使用过的一次性用品须按要求分类放置,经初步消毒浸泡后,由医院统一处理
七、暗室工作制度
1、胶片存放应符合低温、干燥,远离放射源,无化学气体,避免各种光线照射的安全条件。
2、胶片及药液进出账目要清楚,按失效期先后顺序使用;竖立安放,避免摩檫及重压。
3、暗室应设照明灯、安全红灯;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开封后的胶片严格防止漏光;拆装胶片要柔和,避免损坏增感屏。
4、掌握自动冲片机操作规程,调配药液要准确。冲洗胶片时发现机器异常或照片质量问题时,要及时向组长、上级技师及科主任汇报。
5、定期清洗和检修自动冲片机;定期清洗或更换入水滤芯及显影循环滤芯。定期抹试和检修片盒、增感屏;增感屏损坏、污染严重或失效者应更换。
6、下班时要关闭水电、门窗,确保安全。
八、登记室工作制度
1、热情接待患者,做到定价准确、不多收、不漏收。
2、负责分诊、登记、预约工作,负责向患者说明检查的注意事项及准备。
3、急诊(包括床边照片)优先安排,并及时通知医技人员。
4、准确统计每日工作量,按时上报。
5、清点整理并归档当天片套。严格执行借片制度,防止照片丢失。
九、放射科X光片档案
管理及借片制度
1、放射科各种检查的原始资料:包括普通X光片、乳腺X光片、造影片等均属医学资料,每天由夜班医生按照编号顺序整理后,统一归入档案柜保管,档案柜应注明编号顺序,便于查找。
2、执行严格的借阅片制度,做到不丢失X光片。
3、具有科研价值和某些特殊资料,原则上不外借,可到放射科阅片。
4、需借片去外院阅片者,按照医院规定缴纳借片押金并办理借片手续才能借阅。借阅期限为一个月。
医学装备科相关制度 篇10
一、医疗设备订购论证管理规定
1、订购大中型医疗设备,应由科室提出申请,医学装备科汇总,经院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论证,院党委会审批。
2、编制定购医疗设备计划,必须遵循统筹兼顾,量力而行,有计划地逐步更新原则,克服盲目性,减少重复,避免浪费,力争发挥最佳效益。
3、申请大中型医疗设备应具备以下条件:安装设备机房;使用操作和维修技术人员;环境条件和辅助设备;水源、电源、温湿度、防尘净化、防干扰、防污染等。
4、临床及医技科室和医学装备科必须对拟购设备的先进性、实用性、维修保障配件来源,社会、经济效益等进行认真论证,深入研究,为院首长及党委决策提出有价值的意见。
5、医学装备科要深入学习,信息灵通,提高计划拟制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谈判、签约、安装、调试、验收等各项能力,充分发挥医疗设备应有的效能。
6、本规定从文件下发日起开始执行。二.医疗设备验收管理制度
1、购进的各类医疗设备,必须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和标书要求进行清点、验收、安装。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出库手续,交付临床使用。
2、医疗设备验收,由医学装备科组织相关人员(包括物资管理采购办公室工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室设备使用人员和厂商代表)(需商检的设备一定要请商检部门的工作人员到场)一起开箱清点、验货、安装调试。设备技术资料原件由医学装备科保管,可提供复印件给使用科室。验收各方签字确认并填写医疗设备验收报告与医疗设备验收工作流程单。待医疗设备验收工作流程单中各项工作完成后才能向厂商付款。
3、开箱验收,应根据合同条款与装箱清单逐项清点,凡与合同附件清单不相符的,或设备外观有破损、撞击痕迹的,或有质量问题的,应及时与厂家交涉增补、换货索赔或退货赔偿处理,并出具备忘录,由厂家和商检代表签字认可,否则不予验收。
4、凡科室通过院内外各种资金或基金(包括自行争取的资金)购置,或是通过上级下发、馈赠、设备附送等方式接受的设备,均属医院财产,同样应办理验收入库手续。
5、属于计量与质量控制的医疗设备须按照医院计量和质控文件规定进行初次使用前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发放科室使用,否则做换货或退货处理。检测合格设备须粘贴合格标识。
6、医疗设备验收报告与医疗设备验收工作流程单见附件。
7、医疗设备档案中须包括上级部门的批复、大型设备配置与应用许可证书、进口许可及海关验放手续、技术论证报告、采购合同、发票复印件、验收报告、实物资产增减单、医疗设备验收工作流程单、设备技术资料、设备履历本、厂商资质、其他材料等主要内容。
8、验收合格的医疗设备信息必须录入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软件,并建立科室医疗设备台账。属于计量与质量控制的医疗设备须按照医院计量和质控文件规定建立计量与质量控制医疗设备台账。
9、验收合格的医疗设备须粘贴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卡。
10、本规定从文件下发日起开始执行。
三、医疗设备安装调试管理制度
1、安装调试是合同执行中是重要的步骤之一,凡合同上规定属于厂家或公司安装调试的设备、器械或仪器,均要求厂家或公司在产品到货时及时安装调试。
2、保修期是指按合同到位安装调试验收后从启用开始日期计算到合同规定的时间。或按照合同条款规定执行。
3、安装调试应由供应商选派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由医学装备科牵头组织,使用科室领导、操作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参加安装调试的全过程。
4、安装调试,必须按合同规定要求,保证质量,逐项检查性能和各项技术参数指标写出使用操作规程及使用注意事项。
5、安装调试检查合格后,科室操作人员和科主任在验收项目上签字,参与安装调试的工程人员(包括厂家或公司技术人员)签字,书写验收报告并存档。
6、安装调试后使用说明书、维修图等资料收回医学装备科,并按要求存档管理。
7、大型医疗设备验收时,除医学装备科、使用科室、机关相关人员外,必要时院领导也要参加,监督把关。
8、特大型医疗设备安装调试验收,除第3条和第7条参加人员外,可请技术专家参与,严格把好技术指标关。
9、对国家指定的安装调试设备器材项目应按其规定执行。
10、本制度从文件下发日起开始执行。
四、医疗设备操作使用管理制度
1、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的环境条件,其中包括房屋、水、电、温度、湿度等,须满足设备原厂所提出的要求。若条件不能满足或超过规定极限时,严禁开机或必须关机。
2、大型设备须具备卫生部规定的《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证》和《大型医疗设备应用许可证》,并在设备应用地点显著位置悬挂,方能投入使用。设备使用科室有责任保管好上述许可证,如有遗失损毁,按照《医疗设备损坏事故处理制度》处理。
3、设备使用者必须经过培训,熟悉设备性能、特点和操作规程,了解设备常见故障及现象。大型设备使用者还须持有《大型医疗设备上岗人员技术合格证》方能进行操作。
4、按照A、B、C类管理的医疗设备须有《医疗设备管理登记本》,其内容包含设备自然状况(如:设备购进日期、设备编号、设备启用日期、附件记录、使用环境要求等);设备使用责任人、保管人;重大事件;使用记录等,并对以上内容进行详细登记。
5、医疗设备使用科室指定专人负责科室医疗设备台账和医疗设备计量与质控台账,每台设备的附件管理,设备的日常维护检查等。如管理人员工作调动,应及时办理交接手续。
6、医疗设备使用科室要有设备故障处理预案。操作人员在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允许离岗,如设备发生故障,无法自行处理,应停止使用,记录好故障现象和提示,立即通知医学装备科。若设备故障伴有异味、声响、烟雾等必须关机和切断电源。对大型和急救设备应及时向全院通报。设备检修由医学装备科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拆卸或检修。设备维修期,操作人员同样不能离岗,应提供故障前、后的详情,积极配合工程技术人员的维修工作。
7、使用科室和操作人员负责设备日常维护保养,使用完毕后,应将各种附件妥善放置,不能遗失,无论何时下班,都应严格按操作流程关机,同时确保设备的使用环境可靠。
8、使用人员在下班前按规定顺序关机的同时,应切断电源、水源、气源等。需连续工作的设备,应做好交接班工作。
9、未经培圳和认可,不得擅自使用或违章使用设备,若造成设备人为损坏,须立即报告科室领导和医学装备科及时处理,按规定对责任人作相应的处理。
10、属于计量与质量控制的医疗设备须按照医院计量和质控文件规定进行周期性检测。严禁使用未经计量与质控或计量质控不合格的设备继续为患者诊治。
11、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工作纳入《医院医疗质量考评标准》,对违反考评标准规定的人员和科室将做扣分处理。具体标准参见医疗质量考评标准。
12、本制度从文件下发日起开始执行。
五、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1、使用科室负责医疗设备的常规保养,医学装备科负责需专业技术和特殊仪器的常规保养、维护。
2、医疗设备维护后,各科室必须在专用登记本上详细记录维护内容。
3、维修技师有责任督导临床科室正确使用和维护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年限。维修技师定期或应上级要求到所负责的临床科室巡查医疗设备使用、保养情况,并了解和征求临床科室对医疗设备管理、使用、维护的意见和要求。医学装备科将各科室设备使用情况汇总定期向上级汇报。
4、医疗设备的故障维修、升级改造、修理、拆卸等工作属于医学装备科工作范畴。未经许可,其他人不得从事该项工作。
5、积极创造条件进行预防性的维护保养,降低设备器材故障发生的概率。
6、对保修期内或购置保修合同的设备,要掌握其使用情况。督促设备厂商做好定期维护保养工作。
7、本制度从文件下发日起开始执行。
六、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1、医工科坚持“自修为主、外修为辅、保修为重要补充”的维修原则。
2、医工科对设备使用科室的报修申请,必须及时安排维修工程师到现场排查、维修并通报结果;因软、硬件不具备(如无配件、资料等问题),一时无法维修的设备,要及时向使用科室说明原因并积极联系设备生产厂家,落实维修事宜,并告知科室设备修好所需大概时间。
3、对于急救设备,维修工程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应积极抢修,保证临床第一线的需要。
4、医疗设备维修后,必须在工作量登记本上进行详细记录,内容至少应包括故障时间、现象、故障原因、解决方法和结果等。
5、维修中需要购置零配件时,将购置事宜上报科主任审批,超过千元以上的,上报医务部、院领导审批。对于紧急事件,可以先办理,事后补报告。
6、对于保修期内或购置保修合同的设备,要掌握其使用情况。出现问题时,及时与保修厂商联系,对维修结果做好相应的维修纪录,并检查保修合同的执行情况。
7、严格落实巡检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积极创造条件进行预防性维修,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
8、维修工程师有责任督导临床科室正确使用和维护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设备使用年限,工程师必须定期到科室了解和征求临床科室对医疗设备管理、使用、维护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维修保障工作。
9、本制度从文件下发日起开始执行。
七、大型医疗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制度
1、大型医疗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制度参见《大型医疗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
2、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品种:X射线-正电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CT,含PET)、医用电子回旋加速治疗系统(MM50)、质子治疗系统、X射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MRI)、医用直线加速器(L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射线机(DSA)、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装置(DR)、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3、由医学装备科组织、相关科室配合,填写《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申请表》,申领《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证》。
4、由医学装备科组织、相关科室配合,联系药品仪器检验所,进行大型医疗设备质量检测,以获取《大型医疗设备应用许可证》。
5、医务部指导、由医学装备科组织、相关科室配合,安排相关科室设备使用人员参加岗位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未获得相应上岗资格的人员不得操作、使用相关大型设备。
6、各相关科室须将上级下发的《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证》、《大型医疗设备应用许可证》悬挂在设备所处地点的显著位置。
7、医学装备科负责保管大型设备的质量检测报告,并对《大型医疗设备应用许可证》的有效期进行追踪。及时安排质量检测与换领证书事宜。
8、本制度从文件下发日起开始执行。
八.医疗设备报废管理制度
1、凡符合医疗设备报废条件的设备,不能再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使用,应予以报废。
2、申请报废的医疗设备应由使用部门提出,填写《医疗设备报废申请表》,由医学装备科进行技术鉴定,并提出调剂或报废意见。3万元以上进口医疗设备的报废,按固有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程序申报。
3、凡减免税进口的科教、技改、战备的医疗设备,除按以上规定外,应按海关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和按程序处理。
4、待报废医疗设备在未批复前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处理,更不得私自或以局部部门的名义转让、转借和拆卸。
5、已报废的大型医疗设备应尽可能地将其可利用的部分拆下再利用,折价入账、入库保管,做到合理、充分利用其可用价值。
6、经批准报废的医疗设备,使用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处理,一律交回医学装备科统一处理。如有违反者应予追查,严重的要进行通报。
7、已批准报废的医疗设备在处理完结后,应及时办理销账手续,其残值收益应列入医院财务收入。
8、报废器材实行以旧换新,防止科室管理混乱,账目不清。
9、根据节约原则,对报废器材一般应拆卸零配件用于维修。
10、如果使用科室既要报废某设备而又要求添置该设备,必须先由使用科室提出意见,并提出报废和添置理由,经工程技术人员检测后,纳入采购计划,如果设备的价值较高须报院领导批示后办理。
11、处理后的设备、器材凭院财务收费凭证和医学装备科出具的报废清单取得医院门卫放行。
【医学影像科教案】推荐阅读:
医学影像科医师职责09-11
医学影像科二甲复审准备材料08-18
医学影像科工作指标及管理要求08-09
医学影像科检查室工作制度10-03
医学影像科CT常规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07-05
超声影像科07-11
医学影像共享10-21
超声医学影像05-18
分子医学影像06-11
医学影像资料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