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科二甲复审准备材料

2024-08-18

医学影像科二甲复审准备材料(精选4篇)

医学影像科二甲复审准备材料 篇1

医学影像科管理细则

一、规章制度

1、有《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2、各种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各种医疗设备操作程序、专业技术操作规程、环境与防护措施、环境与防护标准)

2、有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流程,3、有与临床科室紧急呼救与救援的机制与流程。

4、科室有诊断报告书写规范、诊断报告审核制度与流程。

5、有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相关制度。

6、有放射安全管理制度与落实措施。

7、有医学影像设备、场所定期检测制度与落实措施。

8、有定期放射设备、场所检测报告,并对超过标准的设备或场所及时处理的完整资料。

9、有放射废物处理的相关规定。

10、医学影像科通过环境评估。

11、有医学影像科通过环境评估的环评报告

12、有受检者的防护措施。(对受检者敏感器官和组织屏蔽防护)

13、有完整的放射人员放射防护档案与健康档案。

14、有放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15、有辐射损伤的具体处置流程和规范。

16、医疗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医疗差错事故的报告、检查、处置规范和流程。

二、科内准备资料

1、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1)科主任为组长

(2)质控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技术规范、操作常规

(3)科室质量管理员负责具体工作

(4)有工作方案,教育培训计划,质量与安全指标

(5)有完整的工作资料。

2、根据医院功能与设备种类设若干专业小组:(1)神内(2)胸部(3)腹部(4)四肢。

3、成立应急小组:

(1)专人负责()(2)有演练培训,有资料,所有成员熟悉应急流程(3)急救药品器材具有可及性和质量保证(4)对抢救过程有记录,分析,改进措施。

4、定期对放射诊疗设备进行定期校正和维护:

(1)专人负责设备定期校正和维护(2)有记录(3)设备完好率在95%以上。

5、有图像质量评价小组:(小组活动时间)

(1)与相关人员技术能力评价挂钩(2)有评分结果(3)改进措施。

6、有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相关记录。

(1)重点病例随访分析评价(2)有改进措施,提高质量(3)有完整的资料。

7、疑难病例分析与读片会记录:

(1)有放射科主任主持(2)临床医师参加人员覆盖科室80%人员(3)有完整的资料

8、安全管理工作记录:

(1)负责人:

(2)每季度常规安全检查,检查有结果(3)有改进措施。

9、有放射废物处理登记和监管记录。(负责人:)

10、放射剂量计(记录):(器械科 张建民)

(1)专人收集、发放和监测结果反馈、登记工作();(2)有员工放射剂量监测数据分析、超标原因分析、改进措施。

11、科室每月对诊断报告进行检查,总结分析,落实改进措施。(诊断报告评审记录本)

12、对放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进行综合演练

(1)有演练,有资料

(2)有总结,有分析,有改进措施。

13、放射安全(不良)事件

(无)

14、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

15、由定期进行放射安全防护培训证书或资料。(三人有证)

16、对新员工进行放射防护器材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方法培训。

17、科室学习(记录本)

18、“三”基考核(记录本)

19、危急值登记本

三、科室内部分需要达到指标

1、提供医学影像服务项目、时限规定公示,普通项目当日完成检查并出具报告。

2、提供24*7天的急诊。

3、各类影像统一编码,实现一人唯一编码管理。

4、医院设有PACS系统,运行良好,图像清晰,3年以上离线存储功能。医生工作站调阅,至少具备3年在线查询。

5、各级各类人员具有相应资质和执业资格。

6、科主任为副主任医师或以上人员。

7、各级人员岗位职责。

8、有质量控制指标。

(1)大型X线设备检查阳性率≥50%,CT检查阳性率≥60%,MRI检查阳性率≥70%。

(2)有医学影像诊断与手术后符合率统计与分析,符合率≥90%。

(3)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

(4)检查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

(5)

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医学影像部门服务满意度≥90%。

9、员工对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知晓率100%。

10、影像报告:

(1)有具备资质的医学影像诊断专业医师出具

(2)有时限要求 普通报告精确到“时”,急诊报告精确到“分”

(3)报告按流程审核,有审核医师签字

11、医学影像学门口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12、有完整的放射防护器材与个人防护用品。

13、影像科人员按规定佩戴个人放射剂量计

14、影像科人员按规定每年进行健康检查。

15、影像检查前医务人员主动告知辐射对健康的影像,指导受检者进行防护。

病理科二甲复审准备内容 篇2

1、《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2、消毒制度。

3、核查制度。

4、病理科各级人员岗位职责。

5、医师专业水平定期考核制度。

6、具备病理资质技术人员制作细胞涂片质量与时限相关规定。

7、具备病理资质技术人员制作石蜡切片质量与时限相关规定。

8、具备病理资质技术人员制作冰冻切片质量与时限相关规定。

9、具备病理资质技术人员制作免疫组化质量与时限相关规定。

10、对工作中产生的废弃有害液体统一回收的制度与程序。

11、易燃品登记和管理规范。

12、剧毒化学品登记和管理规范。

13、规范病理诊断的相关制度和流程。

14、上级医师会诊制度。

15、科内疑难病例会诊制度。

16、病理诊断复查制度。

17、病理诊断报告补充、更改或迟发的管理制度与程序。

18、细胞学标本采集的相关规范。

19、细胞学筛查与细胞学诊断有相关的制度与流程: 20、建立规范的院际或远程病理切片会诊制度

21、有院际或远程病理切片会诊的相关制度与流程,22、病理医师与临床医师随时沟通的相关制度与流程。

23、保障质量与安全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病理技术规范、病理诊断规范、和操作常规等质量管理文件。

24、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25、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26、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27、实验室内指控规则。

28、判断差别出现原因的程序与应对措施。

29、标本采集、送达、固定时间记录(时间精确到分钟)及标本交接的相关规定与程序。30、标本和申请单交接相关制度。

31、有口头接受申请标本制度流程。

32、病理科医师承担标本的检查和取材的相关制度与流程;

33、对蜡块、切片、取材工作记录单三项核对的规定与程序。

34、小活检优化制片、染色流程。

35、骨组织优化制片、染色流程。

36、淋巴结优化制片、染色流程。

37、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合理使用指征的规定与程序。

38、单件标本的冰冻切片制片在15分钟内完成的规定与程序。

39、病理诊断报告早30分钟内完成的规定与程序。40、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的操作规定与程序:

41、临床科室和病理科的沟通协调机制。

42、有仪器、试剂和耗材管理的相关规定。

43、因病理仪器、试剂所致的安全时间报告、调查和处理流程。

44、仪器设备、试剂使用制度与程序。

45、不能提供的部分病例学诊断项目可与有资质的三甲医院签订委托服务协议,有明确的委托服务形式与质量保障条款。

病理科需要准备材料:

1、病理科质量与安全小组(本)(1)有科主任与有资质人员组成。

(2)有保障质量与安全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病理技术规范、病理诊断规范、和操作常规等质量管理文件。

(3)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4)医疗废物管理制度。(5)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6)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7)科室内部全面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的方案与控制流程。(8)新增病理诊断技术应用的审批与管理制度。

(9)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教育的相关制度与程序。(10)相关人员知晓率100%。

有完整资料证实上述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授权:(1)对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的签发有授权,落实到人。(2)发出补充、更改或迟发病理诊断报告的医师经过授权,落实到人。(3)对授权的工作人员有再评价、再授权。

3、病理科医师人才培训计划,并落实。

4、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人员≥90%。对技能培训考核不合格人员,有再培训记录。

5、上级医师会诊制度记录本。

6、科内疑难病例会诊制度记录本(并签字)。

7、有复查制度记录本:

8、定期(至少每季度一次)召开临床病理讨论会。

9、科室定期对取材质量有自查、总结和改进等资料。(本)

10、有完整的标本交接登记资料,定期对不合格标本发生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反馈到责任科室和个人。(标本交接登记本)

11、仪器设备的运行、维修档案。

12、有完整的试剂登记、有效期和使用档案。

13、有冰箱运行温度记录。

14、定期对取材室、切片室等进行甲醛、二甲苯浓度的检测报告;保证有害气体浓度在规定许可的范围()。

15、每年至少有一次院外检测报告。

16、病理科接触有害品的工作人员定期体检。

17、环境保护资料完整,符合标准要求,无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18、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资料完整,符合标准要求,无职业损害事件发生。

19、环境保护资料完整,符合标准要求,无环境污染事件发生。20、有效处理失控,详细分析失控原因,处理办法及评估临床影响。

21、指控资料完整,近3年的相关资料证实制度基本得到执行。

1、病理科集中设置,统一管理。

2、病理科人员配置一览表。病理科医师人员配置按照每百张床0.5-1人配置(本院床位约500*0.5=2.5人);(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医师=1:1

3、病理科用房面积满足工作需要(面积

m2);环境达到安全防护标准。

4、病理科布局合理,符合生物安全的要求: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划分明确,有缓冲区。

5、标本接收室、取材室,有紫外线灯等消毒设备。

6、病例技术室专业技术设备配置:

(1)石蜡切片机、冰冻切片机或快速石蜡设备、自动脱水机、组织包埋机、通风橱、染色设备、冰箱、一次性刀片或磨刀机、涂片机、恒温箱、烘烤箱或烤片设备、空调和排风设备等。

(2)病理科医师每人配备双目光学显微镜1台。(3)标本存放室内有专门标本存放柜。

7、为满足工作需求,至少开展石蜡切片、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细胞学诊断、特殊染色(可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选)。

8、所有收费项目符合国家要求:。

9、出具病理诊断报告的医师资格:(1)具有临床执业医师资格;

(2)具备初级以上病理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经过病理诊断专业知识培训或专科进修学习1~3年。

10、快速病理诊断医师资格:

(1)具有中级以上病理学专业技术任职资格;(2)有5年以上病理阅片诊断经历。

11、无病理执业证书和非病理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不得出具病理报告,包括细胞病理学报告。;未经授权的工作人员不得独立或越级从事各项病理技术。

12、病理诊断应按照相应规范,有复查制度,科内会诊制度:

(1)病理科医师进行诊断前,核对申请单和切片核查是否相符。

(2)阅读申请单上所有填写的内容,对于不清楚的内容及时联系送检医师。(3)阅片时必须全面,不要遗漏。

(4)特殊原因迟发报告,应向临床医师说明迟发的原因。(5)疑难病例,应有上级医师复核,并签署全名。(6)病理医师负责对出具的病理诊断报告解释说明。(7)常规诊断报告准确率(≥95% C级)(≥97% B级)(≥99% A级)上述有完整资料证实上述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13、病理检查申请单必须完整填写:

(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送检科室和日期。

(2)患者临床病史和其他(检验、影像)检查结果、手术所见及临床诊断。

(3)取材部位标本件数。

(4)既往曾做过病理检查者,需注明病理号和病理诊断结果。

(5)结核、肝炎、HIV等传染性标本,需注明。

完整资料证实上述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14、随机抽查申请单均达到要求。

15、信息系统支持病理科医师方便调取申请病理检查患者的相关病理资料。

16、标本采集、送达、固定时间记录(时间精确到分钟)及标本交接的相关规定与程序。(1)标本和申请单的核对人、标本的标记、标本传送人和病理科标本接收人应有登记和相关人员签字。

(2)标本和申请单交接相关制度。

(3)标本使用10%中性甲醛缓冲液固定,固定液的量不少于组织体积的3~5倍(要确保标本全置于固体液之中),特殊要求除外。

(4)标本从离体到固定的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

(5)空腔标本和大的实质性脏器标本必须及时切开,固定过夜,第二天取材。

(6)原则上不接受口头申请的标本,特殊情况下,可以先按流程接受和处理标本,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如24小时)补充书面病理申请单,否则不应出具书面病理报告。(7)有口头接受申请标本制度流程

17、不合格标本处理程序:

(1)不合格标本包括:申请单与相关标本未同时送达病理实验室;申请单中填写的内容与送检标本不符合;标本上无有关患者姓名、科室等标志;申请单内填写的字迹潦草,不清;申请单中漏填重要项目;标本严重自溶、腐败、干枯等;保本过小,不能或难以制作切片;其他可能影响病理检查可行性和诊断准确性的情况。

(2)不能接受的申请单和标本需当即退回申请医师,不予存放,并记录。(3)曾被拒收的标本再次送检合格,需在标本上标注。

18、标本交接制度与流程相关人员知晓率≥95%,并有效执行。

19、病理科医师标本检查和取材操作规范。

20、病理科医师承担标本的检查和取材的相关制度与流程;(1)取材前阅读申请单的内容,初步判断病变性质。

(2)核对申请单的编号与标本的编号、标本的份数是否相符,申请单与标本应有双标志和双核对。

(3)标本检查和取材应按照有关的操作规范进行。(4)有标本观察的文字记录。

(5)有取材工作记录取材结束后必须核对组织块。

(6)组织块的编号应该每块分别编号,一一对应。

(7)取材后剩余的标本在标本柜中妥善保存至病理报告发出后的2周。

(8)剩余的病理标本按“医疗废物”的规定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完整资料证实上述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1、对蜡块、切片、取材工作记录单三项核对的规定与程序。

22、(1)制片过程中出现异常,应立即与有关病理医师联系,并报告科主任,查清事实,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常规制片应在取材后1~2个工作日内完成。(2)内镜小的活检、穿刺等需连续切片不少于6片。(3)常规切片的优良率(≥90% C级)(≥95% B级)(≥98% A级)

完整资料证实上述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3、对病理诊断报告内容与格式有明确规定:

(1)病理号、送检标本的科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标本取材部位、门诊号和(或)住院号。

(2)标本的大体描述、镜下描述和病理诊断。(3)其他需要报告或建议的内容。(4)报告医师签名(盖章),报告时间。

(5)病理诊断报告内容的表述和书写应准确和完整,用中文或国际通用的规范术语。

24、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不符合时,涉及病变部位或病变性质,需重新审查。

25.病理诊断报告应在5个工作日内发出,疑难病例和特殊标本除外。

26、严禁出具假病理诊断报告,不得向临床医师和患方提供有病理医师签名的空白病理学报告书。

27、原始样品过小或在采集过程中挤压严重,或取材代表性不够(如肾脏穿刺未见足够数目的肾小球,肝脏穿刺标本无足够数目的汇管区等),影响正确的诊断,均需在报告中说明。

28、病理诊断报告在5个工作日内发出(≥85% C级)(≥90% B级)(≥95% A级)

上述有完整资料证实上述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9、病理报告书书写内容与格式书写合格率(≥90% B级)(100% A级)30、病理诊断报告补充、更改或迟发的管理制度与程序。

(1)病理报告发出后,如发现非原则性问题,可以补充报告的形式进行修改。(2)病理报告发出后,如发现原则性问题,则需做出更改并立即通知临床医师。(3)每一份补充或更改的病理报告均遵循了病理报告或更改的制度与审核批准流程,并在病理档案中有完整记录。

(4)由于某些原因(包括深切片、补取材检测、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脱钙、疑难病例会诊或传染性标本延长固定时间等)延迟取材、制片,或是进行其他相关技术检测。

31、不能如期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时,需以口头或书面告知有关临床医师或患方,说明迟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原因。

有完整资料证实上述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32、病理报告单签字与授权文件符合率100%。

33、穿刺细胞学标本的采集,有具备操作资质的病理学医师或临床医师执行,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4、细胞学筛查与细胞学诊断有相关的制度与流程:(1)核对申请单与涂片是否相符。

(2)细胞病理诊断报告在2个工作日内发出,疑难病例和特殊病例除外。(3)细胞学筛查工作有具有资质的筛查人员进行,有病理医师复审签字发出。(4)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的签发有具有资质的病理医师完成。有完整资料证实上述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35、保证细胞学诊断规范、准确的抽查达到规定要求;(≥90% B级)(95% A级)

36、建立规范的院际或远程病理切片会诊制度(可选):

(1)参与卫生行政部门授权的本区域病理会诊中心或牵头组织单位建立院际理切片会诊的书面文件/协议说明书,双方权利与责任明确。

(2)有院际或远程病理切片会诊的相关制度与流程,相关人员均知晓。(3)有实施院际或远程病理切片会诊的记录文件。

37、病理医师与临床医师随时沟通的相关制度与流程。

有完整资料证实上述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38、临床科医师对病理服务的满意度高。

39、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准确率应(≥90% C级)(≥95% B级)40、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的操作规定与程序:

(1)在术前向患者或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告知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的局限性,签署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知情同意书。

(2)对于难以明确诊断,交界性病变,送检组织不适宜等状况,病理医师可以不作出明确诊断,等待石蜡切片报告。(3)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报告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可传真或网络传输),为防止误听或误传,严禁采用口头或电话报告的方式。

(4)从病变接受到发出报告时间,应在申请单上注明。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报告书应由病理医师签署全名。

完整资料证实上述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41、抽查相关人员能按规定流程操作。

42、临床科室和病理科的沟通协调机制,保证冰冻切片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3、对工作中产生的废弃有害液体统一回收的制度与程序。(确保用专用仪器回收处理或具有资质的机构回收处理,严禁随意倾倒入下水道)

44、病理取材应按照“P2”级实验室设计,严格区分污染区、非污染区、有单独的洗手池和溅眼喷淋设备。

45、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资料完整,符合标准要求,无职业损害事件发生。

46、有仪器、试剂和耗材管理的相关规定。

(1)仪器、试剂和耗材采购、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达到相关的技术标准。无违规使用未经批准的仪器、试剂和耗材。(2)仪器设备的运行、维修档案。

(3)有完整的试剂登记、有效期和使用档案。

(4)有因病理仪器、试剂所致的安全时间报告、调查和处理流程。

(5)有冰箱运行温度记录。

(6)有仪器设备、试剂使用制度与程序。

完整资料证实上述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47、执行无责自愿仪器、试剂所致的安全(不良)时间报告。

1、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对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提出改进措施。

2、职能部门对相关制度有监管,重点是肿瘤手术标本的冰冻与石蜡诊断质量。

二甲医院复审自评工作总结材料 篇3

为了迎接蚌埠市二级等级医院复审工作,我院近期开展了二甲复审自评活动,检查了心内、内

一、内

二、儿科等病区,总结出一些问题,现罗列如下: 心内病区:

1、交班本总体记录较好,仍存在缺少记录的情况;

2、危急值、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登记、上报不完善;

3、病历讨论本的讨论时间有差错,另讨论要登记汇总;

4、应知应会知识(四本小册子)学习效果不佳,需加强培训学习;

5、临床路径入住率不足;

6、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不完善;

7、病历:622床,住院号(2500),史德之,手术记录无上级医师签字;PCI术后原则上不用抗生素,如果医嘱上体现加用抗生素,需说明原因,并要有文字记录;

8、首次病程录中病情评估体现不足;

9、病情告知缺乏(一般药物的不良反应、病情变化、进展等)告知家属不足,未在病程中体现;

10、病历中病程缺少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签字不及时,院感调查表填写不及时等;

11、病历中化验单抬头标识、日期等填写不规范。

内二病区:

1、应知应会知识(四本小册子)学习效果不佳,需加强培训学习;

2、科室人员紧急替代方案的制定未完善;

3、首次病程录中病情评估体现不足;

4、危急值报告登记本登记不足、未上报医务科、未及时处理(在医嘱、病程中体现);

5、内二病区罗井书同志医师资格不确定,涉嫌非法行医;

6、病历:①信吉兰,住院号(2696)②蒋登云,住院号(2730),2月19日入院,28日检查时,入院9天,病程中无上级医师查房及签字;

7、科室工作人员个人档案资料不完善;

8、不良事件登记簿未完善;

9、转科记录本未完善(全院性)。

内一病区:

1、应知应会知识(四本小册子)学习效果不佳,需加强培训学习;

2、科室人员紧急替代方案的制定未完善;

3、科室内培训材料不完善,应有人员签到本及考核内容等;

4、科室工作人员个人档案资料不完善;

5、病历书写不规范,缺少上级医师查房及签字(上级医师查房应有病情评估、下一步的诊疗方案等);

6、不良事件登记簿未完善;

7、首次病程录中病情评估体现不足;

8、病历中院感调查表未及时填写。儿科病区:

1、科室人员紧急替代方案的制定未完善;

2、应知应会知识(四本小册子)学习效果不佳,需加强培训学习;

3、首次病程录中病情评估体现不足;

4、病历书写不规范,缺少上级医师查房及签字(上级医师查房应有病情评估、下一步的诊疗方案等);

5、病历中院感调查表未及时填写。

医学影像科二甲复审准备材料 篇4

1.4.3.2各科室需要根据护理部制定的预案,人人牢记。

1.5.2关于实习生的管理制度、考勤、试卷、实习内容、要求达到什么目标、时间安排。

1.6.1准备护理论文

急诊科管理

2.3.1.2

1、急诊科排班(无三年以下独立执业)、护士长需要主管护师。护士有岗前质量与安全工作培训与教育的记录。独立值班前必须有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与准入申请表。

2.3.2.1 各科转送急危重症患者均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病情记录与交接登记本),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2.3.2.2

1、重大突发事件要有演练记录

2、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抢救记录(建立本)2.3.3.1检诊、分诊人员经过培训,掌握履职要求。2.3.3.2有急诊留观患者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2.3.5.1急救设备有专人保养维护、药品专人管理。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

2.4.5.1临床科室对出院患者的随访工作有登记、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加强对出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制度与落实。2.7.1.1护理建立护理投诉登记本,14年开始。第三章

患者安全

3.1.2.1各科室对查对制度执行情况自查、总结,(PDCA)3.1.3.1科室转科病人要有登记本,并要有督查记录(质控总结中反映对转科病人工作的监管)。

3.2.2.1各科室对本科室医嘱执行制度的执行情况有监管和评价 3.2.3.1各科室建立危急值登记本,并且与检验科各项登记数据符合(处理医嘱时间)。定期自查。

3.3.1.1手术室建立手术患者术前准备、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监管与评价(质控会议记录中有体现)2 3.3.2.1手术部位标识:由医生标识、手术室护士核对。(每月护士长总结标识的正确率,质控会议记录中有体现)

3.7.1.1

1、病区对跌倒、坠床制度有培训考核总结记录,人员知晓;

2、落实安全制度;

3、随时上报,不隐瞒不良事件;

3.7.2.1

1、护士知晓跌倒、坠床制度制度内容并有考核总结记录; 3.10.1护理宣教对患者要告知:患者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4.2.3各科室对护理核心制度、三基的培训、考核、总结、分析、整改。

4.2.4.2护士牢记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4.6.7.2护士熟知各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并发症的预防,预防措施落实到位。

4.7.4.1手术安全核查,相关科室质控人员定期检查、反馈有痕迹可寻。

4.7.8.1手术室质量控制小组要有工作职责、计划和记录。包括麻药的管理。

4.7.8.2手术室护理质控:对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培训重点内容进行考核,制定计划并实施。(PDCA)

4.11.2.2 中医康复科有中医培训资料和考核。对落实情况有自查、评估、分析、反馈、整改。

4.14.2.5所有急救物品及药品设专人管理,统一标识。(统一安排)4.14.3.4护士转抄医嘱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落实好双签名。加药签字、时间字迹清晰、规范。保持治疗卡整洁。护士长执行好查对制度,并签名。

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一、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5.1.1.1各科室管理者熟悉岗位职责并履行职责; 5.1.1.2护士长有近三年的工作计划,护理人员知晓。

5.1.2.2科室查看各项制度是否完善:1.换药室工作制度;2.治疗室工作制度;3.执行医嘱制度;4.病房物品保管制度;5.病房药品管理制度;6.护理文件书写管理制度;7.患者出院、入院、转院、转科护理工作制度;8.住院陪护探视制度;9.重要操作前后告知制度;10.3 危重病人护理安全措施;11.护理风险评估制度;12.误用风险药品管理制度;13.护士意外伤害管理制度;14.患者外出检查的安全管理制度;15.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6.预防输血反应与输血错误管理制度;17.急、危、重症病人报告制度;18.健康教育制度;19.实习生管理制度;20.急诊科工作制度;21.手术室工作制度。5.1.2.2

1、护士执业证书是否完善;

2、护士业务学习笔记本;

3、独立上班申请表。

5.1.3.1

1、护理人员熟悉掌握整体护理工作方案的内容。

2、护理人员知晓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3、科室执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方案。

4、分层级排班,落实岗位责任制。

5、科室每月对责任制护理工作有自查、分析、整改记录。

5.1.4.1

1、科室护理管理目标完成指标;

2、护理人员知晓科室护理管理目标内容及落实标准;

3、护士长知晓工作职责;

4、制定科室工作计划;5.护士长对护理管理目标及护理质量有评价与分析。5.1.4.2

1、落实好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护士知晓,并且有培训考核记录。

2、科室有自查、分析、反馈、整改。

5.1.4.3

1、护士掌握本专业的专科护理常规并执行。(普外、骨、五官、妇科、内、儿、康复);

2、制定本专业的专科护理质控措施;

3、护士有培训考核记录;

4、护士知晓本专业护理常规。

5.1.4.4

1、护士知晓修订的相关制度,护士长要知晓制度修订程序(试行-修改-批准-培训-执行的程序)

2、科室要有培训、考核记录。

5.1.4.5

1、护士知晓相关护理管理制度

2、科室准备专项培训、考核记录。

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5.2.1关于护士管理规定、岗位职责、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同工同酬。

5.2.1.1

1、对护士工作的考核记录;

2、护理人员工作考核标准;

3、科室上报绩效考核结果;

5.2.1.2

1、护士准入(含独立值班)时的培训考核记录。5.2.1.3 护士知晓本岗位资质与履职要求(各护理岗位资质要求)4 5.2.1.5 科室准备个人防护用品配置清单

5.2.2 关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有紧急状态下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的预案

5.2.2.1

1、排班本、责任制分工表。

2、每位护理人员平均负责病人数≤8人。

5.2.2.2 护士长知晓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规定的主要内容和流程。

5.2.3.2 要弹性排班,如需护理人力支援时要上报申请表。5.2.4.1

1、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案;

2、考核方案征求意见记录;

3、绩效分配明细表。

三、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

5.3.1根据分级护理的原则和要求,有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有质量可追溯机制

5.3.1.1

1、护士掌握分级护理制度及内容;

2、有分级护理的培训、考核;

3、护理分级标识挂床尾

4、有护理分级专项检查记录。

5.3.2.1 护士掌握相关制度和实施方案(指《护士条例》、《临床护理实践指南》)。5.3.3 优质护理工作*

5.3.3.1 优质护理服务

1、有优质护理的培训、考核记录,体现持续改进;

2、相关人员知晓优质护理服务目标和内涵;

3、各科室根据专科特点细化实现整体责任制的护理模式;

4、科室责任护理分配方案

5、优质护理满意度调查(针对患者)及回访,并且汇总。5.3.4 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

5.3.4.1

1、制定整体护理计划单,并填写;

2、实施包床到户;

3、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

4、护士对分管病人的全面了解;

5、病区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定期检查记录总结分析(PDCA)。

5.3.5 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到位,患者安全措施有效,记录规范。

5.3.5.1

1、护士要掌握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抢救技能、紧急处置 5 能力等;

2、危重患者护理培训和考核记录 ;

3、危重患者评估和护理记录单;

4、压疮风险评估表;

5、患者跌倒、坠床防范报告及伤情认定制度;

6、科室护理人员技术档案表。

5.3.5.2 科室对危重患者护理常规有考核记录、工作流程、应急预案。

5.3.6 围手术期管理

5.3.6.1

1、科室对围手术期管理有检查记录总结分析;

2、有手术前的健康教育、术后健康教育记录。5.3.7 查对制度、安全用药

5.3.7.1

1、科室建立《医嘱查对本》,2、护士知晓查对、给药、执行医嘱等相关制度与流程;

3、执行口头医嘱工作流程。5.3.8

输血管理

5.3.8.1

1、护士知晓临床输血相关制度内容与流程;

2、科室对输血质量有考核总结分析。

5.3.9 抢救仪器、设备和物品的管理使用

5.3.9.1

1、护士知晓使用制度和操作流程的主要内容

2、有培训考核记录

3、有医疗设备故障应急预案并熟知。5.3.10

健康指导与出院指导

5.3.10.1

1、科室有针对疾病的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2、集体讲解,照片;

3、科室走廊壁挂文字宣传与图片等;

4、有健康教育的护士培训、考核,并知晓。5.3.12

护理文书书写

5.3.12.1

1、护士知晓《护理文书书写基本标准》、《护理文书质量考核标准》,护士长定期组织培训与考核、督查有总结分析(PDCA)。5.3.13 护理查房、会诊、病例讨论

5.3.13.1

1、护士知晓护理查房、病例讨论、会诊制度;

2、有护理查房、病例讨论、会诊记录。

四、护理安全管理

5.4.1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职责明确

5.4.1.1 护理质量与安全考核记录、总结分析,体现持续改进。5.4.2 不良事件 6 5.4.2.1 科室有针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培训、考核。

5.4.3.1

1、科室针对上报的不良事件有分析;

2、有不良事件相关培训;

3、科室应有“不良事件案例成因”的分析报告。5.4.5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5.4.5.1

1、科室有护士理论及操作培训计划、考核;

2、熟练掌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5.4.6 重点环节应急管理、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5.4.6.1 护理部制定意外事件防范与应急预案、意外事件应急管理制度,护士知晓;

2、科室有锐器盒;

3、相关科室配备生物安全柜、手套、护目镜、隔离衣。

五、特殊护理单元

5.5.1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

5.5.1.1

1、手术室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护士知晓各区域功能并严格执行;

2、手术室工作流程图;

3、护理部督导反馈表。5.5.1.2

1、手术室护理进行分层培训计划及落实记录(分两类:新进和三年内、三年上);

2、对于手术室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要有考试记录,护士并知晓制度和职责内容;

3、有手术室护士准入考试资料(理论、操作两种),独立值班人员要填写申请表。

5.5.1.3

1、科室应有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记录;

2、护士知晓手术安全管理方面的主要内容和履职要求。重症医学科管理

4.8.5.2 护士知晓防范意外伤害事件的措施与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科室应有演练记录。4.10.2 中医科

4.10.2 中医科有中医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培训资料和考核,护士知晓。

上一篇:图书漂流号召书下一篇:考试过后感想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