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蔡镇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年检汇报

2024-06-20

北蔡镇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年检汇报(共1篇)

北蔡镇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年检汇报 篇1

全方位 全过程 全开放

——北蔡镇中心小学校本研修年检汇报

北蔡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06年,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现有34个教学班,学生人数总计1181人。在编教师86人,教职工102人。现有中学高级教师5人,小学高级教师54人,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比例占64%。学校现有上海市名师后备2人,区学科带头人1名,区级骨干教师8名,区学科中心组成员6人,署学科中心组成员7人。

学校紧密围绕“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办学理念和“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育人目标,通过“围绕一根主线;明确两大目标;注重三个环节;调控四个层面;实施五项策略”校本研修实施工程,为教师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开放的专业发展实践、展示、成长平台,积极孕育研修文化,有效提升办学内涵。

一、校本研修整体部署,体现全方位

(一)立足实际、整体规划

从学校实际出发,在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基础上进行整体规划,并制定校本研修实施草案,通过教师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修订并通过实施方案,使此项实施方案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举措具体,得到普遍认同。

(二)建章立制、发挥职能

围绕项目实施,学校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和调控机制。校本研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统筹规划和操作部署。围绕总目标分工协作,制定分目标及措施的推进细则,做到责、权统一,有序推进。通过引导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讨论、完善校本研修项目实施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学校各部门的职能和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努力实现组织发展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相整合。

(三)分层部署、扎实推进

在校本研修实施过程中把握好规划、实施、调控、总结这几个重点环节,是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我校坚持整体规划、分层部署、有效调控、全面总结的实施过程,坚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注重过程的实施原则,确保校本研修实施扎实推进、有序有效。

(四)动态管理、优化操作

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关注校本研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新情况和存在问题,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完善目标与方案,动态管理过程中注重科学性和操作性,以有利于方案地有效推进。有效的组织管理,使项目引领学校整体发展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校本研修扎实推进,体现全过程

(一)围绕一根主线

在实施校本研修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围绕教师个人与学校同步发展这根主线。

(二)明确两大目标

校本研修是一种集学习、教学和科研三位为一体的学校及教师行为,是一种基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来自于教师、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是一种对教育教学经验的理论提升过程。教师师德修养提升和教学实践能力提高是我校实施校本研修的两大目标。

(三)注重三个环节

一是注重个人反思。教师制定并实施个人发展计划,并将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作为展现教师自我激励、实现专业成长的主要渠道。以此引导教师不断梳理、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明确前进目标,逐步实现教师评价由鉴定性向激励性、由终结性向过程性的转变,体现主体、多元、互动、发展原则。

二是注重同伴互助。为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学校推行《教师结对活动方案》。通过此项活动的实施,充分发挥各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中心组成员等在课改中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老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青年教师敢想敢做的创新精神,实现新老教师在年龄上互补,经验上共享;积极引导同学科、同年级、同课题组教师间的合作交流更趋广泛与紧密,由个体活动转为多元协作,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及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是注重课题引领。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形成以校长室、教导处为主导,教研组、备课组为中介和桥梁,课题组为主体的三级教科研网络。在此基础上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在教导处的牵头下,围绕龙头课题《小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深入理解主课题的基础上,寻找本学科与之相结合的切入点,开展子课题研究。80位教师形成了11个子课题组,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社会、音乐、体育、美术、自然等8个学科。教师结合日常教学活动,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自选提炼最感兴趣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用新课程理念进行剖析,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开展实践研究,做到了“组组有研究项目,人人有研究内容”,创设学校新课程研究的教科研氛围,更使课题研究不再是脱离实际的理论研究,而是源于教学、服务于教学,谋求教学新突破的创新行为。

(四)关注四个层面

在校本研修实施过程中关注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人四个层面,分层部署实施。

学校层面:围绕学校龙头课题研究目标,一方面统筹规划校本培训主题、内容与形式并有序实施。一方面通过“走出去”活动让全体教师在一定时期内都有机会参与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随时补充新营养。通过 “请进来”活动为教师解疑答惑、指点迷津,使老师们在教学中少走弯路,使学习落到实处,培训突出实效。另一方面围绕龙头课题开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为主题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如读书主题学习、作业设计比赛、个性化教学设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案例的撰写、专题沙龙研讨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为教师搭建相互交流、良性竞争、促进提升的学习的平台。

教研组层面:根据各学科特点,围绕研究专题,因地制宜开展校本研修活动。语文学科围绕“提高自主写作能力”这一主线,分解成若干个主题,开展多样化的主题式研修;数学学科以“小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这一问题解决入手,在问题研究、探讨、实践、解决过程中开展问题式研修;英语学科紧密围绕《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这一课题研究开展课题式研修;综合学科围绕“两纲教育在学科中的渗透”这一目标,通过多形式的校内联合教研组研修活动,实现互补、合作、共赢,开展联合互补式研修。体育教研组完成体育田径特色项目渗透两纲教育的校本教材编写。

备课组层面:在研究小课题引领之下,每位教师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备课组研修活动。实行“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设计、统一作业布臵、统一考试评卷、统一办公场地、统一资料使用、统一学习培训、统一活动落实”的备课组制度,积极营造合作、共赢的备课组研修氛围。

个人层面:根据学校实际和不同教师个人成长发展需要,提出教师自主学习总体要求,教师可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和个人发展需要,自选学习内容,自订学习计划,分阶段组织实施。

(五)实施五项策略

一是整体推动策略: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办学理念,并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在扎实推进校本研修工作过程中,注重整体推动策略,以此促进各学科教研组建设齐头并进,有序管理、有效发展。二是团队共进策略:拟定并实施《团队合作整体评价方案》,以加强团队合作共进为目标,以创建“优秀年级组”、“优秀(先进)备课组”为主要载体,对于团队合作态度、合作过程、合作实效进行整体、客观、全面地评价,评价过程中注重聚集课堂教学,注重体现自主管理,注重凸显团队共进,促进队伍建设。

三是骨干引领策略: 学校在校本研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区、校三级骨干梯队引领发展的作用。市级骨干:通过《农民工子女家庭养成教育实践研究》课题项目的研究实施,通过学校德育校本课程项目的开发,引领班主任老师专业化发展。区级骨干:以骨干风采展示周为载体,发挥区级骨干专业引领作用。要求骨干教师在按照个人成长规划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每学期8-14周期间举行以课堂教学展示、专题报告、教学随笔教案评比等活动展示骨干教师风采。校级骨干:制定并实施校级骨干评审制度,并通过“风采奖”、“潜力奖”的评选活动,为获得“潜力奖”、“风采奖”的青年教师制定专项培养计划,采取多途径的培养措施,搭建平台、挖掘潜力、助推成长。

四是网络共享策略:充分挖掘校园网交流、互动、展示功能,引导教师共享、共进。校本研修平台注重教学范例、案例的研究,通过研修专题论坛进行“反复磨课”、“多次评课”,引导全体教师参与交流共享。资源库平台中积累大量教案、反思、课件、主题视频片段、科研论文等,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师博客平台中展示个人教育反思、教学随感,实现自我素养提升的同时分享个性化的教育智慧。

五是合作联动策略:在署领导的牵头下,我校与林苑小学等署内六所小学建立校际教研联合体。两年多来,在合作、共进的原则下,就教育科研、课堂教学等广泛领域进行合作,通过共同聆听专题报告、共议教学质量监控、共享教学管理经验等各种形式,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校际的切磋交流为我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2009学年被评为新区优秀教研联合体。

三、校本研修方式多元,体现全开放

开展校本研修,学校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生成,在生成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不断地改进、完善和创新我们的校本研修方式。我们主要开展以下十种研修活动:

1、专题学习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一种习惯。学校引导教师运用网络相互推荐经典著作、相关文章,安排骨干教师向全校推荐导读,供教师选择性地阅读,并在校园网上发表读后感言。开展教研组读书交流会、读书笔记评比、读书心得展评等活动,挖掘树立典型,促进全校教师读书。教师根据自己在“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方面”的教学改进方向和专业发展方向,每学期进行以某一主题为主的自主阅读和反思,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形成对某一专题的系统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

在这学年中,学校先后邀请浦东新区教发院陈久华、汪立民、章健文、吴为民等数位教研员到校作专题讲座,在教师中引发较大的反响,老师们通过网上论坛,结合教学实践撰写体会,交流自己的真切感受。

2、集体备课

语数英学科以教师个体独立钻研教材、进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个性化教学设计为基础,由单元重点备课教师分析教材、提出教学设计,学科组其他教师参与交流研讨,提出修改意见,并形成集体教案。各人再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班级实际进行个性化修改,课堂实施后再撰写教学反思,上传网上交流。综合学科老师承担的任教班级一般都是一到两个年级,除公开教学的教案外,很难实施集体备课。所以采用资源共享,共同改进的做法。将一至五年级的教案传到校园网资源库中,然后根据每学年所教年级到校园网上选择性地下载进度和教案,在实施过程中把自己所改进的内容及课后反思记载在“课堂教学随笔”本上,并利用教研活动进行交流,进一步反思,使教学进度和教案更加完善。

3、同题异教

学校开展“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究,力求从同一篇教材不同的切入点与侧重点,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通过辩证地对其分析,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提高,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如语文学科由徐莉华、陈燕青两位青年教师分别承担新区三年级语文教学展示课,运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向全区三年级教师展示了两堂成功的语文课。在备课与听试教的过程中,两位执教老师刻苦钻研、虚心请教、不断修改完善,备课组内老师积极提供帮助,教研大组长悉心指导,得到新区教研员与兄弟学校听课老师一致好评。数学教研组进行“同课异教”,并撰写课后反思,选择最佳教学方案、开展案例研讨、做实课题研究等。

4、咨询诊断

各教研组围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作业设计环节中遇到的困惑,采用提问、咨询、讨论等方式,与教研组同伴、与兄弟学校老师、与学科专家等共同探寻作业有效设计的切实可行的举措,通过咨询、诊断、交流、实践,不断总结对于作业设计环节的经验。

5、实践反思

各学科教师在“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实施后及时反思教学得失,认真整理记录反思体会,紧随浦东新区教学研究的方向努力。如英语教研组将单元教学作为重点实践研究的教学特色,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不再局限于35分钟的单课时设计,而是根据牛津英语教材的模块-单元螺旋上升的特点,从整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出发,进行教材分析,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再将这些教学任务按课时进行划分,制定每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有延续性,有递进性。2009年4月1日,黄踏程老师进行教研联合体的单元设计教学研究;2009年5月13日,娄燕青老师参加了《浦东新区聘请外籍教师在中小学任教》项目阶段成果展示活动;2010年5月14日,教研组又对单元教学设计进行了专题研究,由计丽萍和黄踏程展示单元教学设计研讨课Oxford English 3B M3 U3 Seasons,课后进行评课反思,并结合自己对单元教学的理解和课堂教学实践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对单元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6、案例研讨

学校成立班主任工作坊,邀请新区教发院古晓老师开设心理讲座;请本校陈华老师开设“如何有效开好家长会”互动讲座;利用暑期组织班主任老师外出考察,在风景秀丽的扬州举行班主任研讨活动。每月一次工作坊活动中根据主题,每人发表想法,谈论困惑,探讨策略,剖析案例,分享经验,以此引导班主任沉下心来想一想,静下心读一读,平下心来议一议、稳下心来做一做。此外,学校利用校园网平台,组织开展安全主题论坛交流活动。组织“我的教育故事”叙事征文活动,关注班级弱势群体,形成个别学生定期访谈制度,并做好记录。

7、资源共享

在学校校园网上为每位教师提供固定的板块,明确相应的建设与更新任务,要求每人定期上传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和参与网上交流、研讨,使所有教师都能参与到校园网的建设中来。练习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教研组每学期要求每一位数学教师出好一单元的高质量的练习、并要求每一位教师出好“每日一题”,对学生进行拓展练习,现已基本成册,取得一定实效、收集平时教学中容易出错的题目,装订成《错题集》,供其他教师在教学中引起重视,资源共享,少走弯路。

8、骨干送教

由校内名师后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有计划地开展研究活动、送教活动,通过上课、听课、评课和专题沙龙研讨等,既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又促进自身提高和发展。如综合学科组在2009学年中共开展骨干送教活动近20次,在骨干引领之下,形成了浓郁的跨学科教研氛围。

9、课题研究

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围绕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为目标,在实践中发现实际问题并提炼形成课题向学校教科室申报,经过评审,批准立项,组织开题论证,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部署等逐步实施,提出结题申请,组织课题鉴定与成果推广。四年前我校数学组就参加了市愉快教育研究所的国家规划部下的课题研究《小学生的学习设计》,四年来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集累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的资料,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五人次在市的教学竟赛中取得等第奖,有4人次在市的案例评比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并为市愉快教育研究所的《小学生的学习设计》的总课题提供了10余盘课题研究的教学实录光盘,《小学生学习设计》的课题得到了国家教委、市教委领导及专家的高度赞扬,现已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课题现进行推广实践阶段的研究。

10、微型课题

学校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围绕“提高课堂吸收率,实施高效教学”这一研究主题,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中碰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结合自身教学改进目标,确立一个可操作的、小范围的、能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研究专题,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开展微型课题的研究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将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认真落实。

四、校本研修硕果累累,发展促思考

(一)研修成果

自2009年9月到2010年8月一年间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多成绩:课题立项市级1项,区级1项,课题获奖区级1项;18位教师的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30余篇论文在国家级或市级评选中获奖。现有市级名师后备2人,区级学科带头人1人,区级骨干教师8人,区级中心组成员5人。2009学年区级以上公开课、示范课达33余人次。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屡次获奖:全国一等奖1名;上海市特等奖、一等奖各1名;区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数学教研组荣获2009学新区优秀教研组称号,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分别荣获新区优秀校际教研联合体称号。

(二)发展思考

一是努力创建校本研修特色文化。将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讨论形成的、认同的学校百年文化精髓,以“银杏文化讲坛”为主要研修形式,进一步挖掘学校百年文化精髓,探索培养“朴实求真有底蕴”的教师队伍的形式与方法,积极创建具有百年老校特点的个性化的校本研修文化。

二是进一步加大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校本研修学校培养了陈丽、沈睿赟、赵薇莉、孙丽萍等在新区乃至上海市颇有影响的优秀青年教师。如赵薇莉老师2009年3月参加上海市青年教师优质课的展评,4月获六校教研联合体青年教师教学评比活动一等奖,9月获得新区教学设计小学英语学科一等奖,10月代表新区参加上海市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下阶段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培养力度,推出切实可行的举措,促进更多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三是进一步运用信息技术拓宽校本研修渠道。校园网建设不断成熟,下阶段将进一步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网络优势,通过教师个人博客建设等不断拓宽研修渠道,促进有效互动、分享促进专业素养有效提升。

上一篇:中国茶道文化兴于唐盛于宋下一篇:新形势下我国烟草专卖制度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