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溪作文

2024-07-24

梅花溪作文(精选13篇)

梅花溪作文 篇1

现实生活,模棱两可,登得山雨欲来风满楼。

我寻寻觅觅,不知何处去从。看牛郎织女星,晚安了喧嚣尘世,心中不免一些波动。我一面想一面静听窗外风语声,不觉得心情渐畅。有种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的觉悟。他人灯下匆忙,窗外寂静。不怜花语,静置水流西流东。无奈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天上云卷云舒,宠辱不惊。青灯照壁,知是花魄鸟魂?

走在人生的路道上,路旁绿柳吐翠花吐芳,湛蓝的天空鸟儿歌唱柔云舞。在我们妄念纷飞的环境下忽略了这一切,连声音都不曾分辨的出。我们只乞求赞允得以声誉。而日夜潺潺低语吟高歌的流水却被遗忘在人生道路的一隅。

在历史的长卷中,每个人用不同的方式去描绘,所得的画景自然不同。司马迁饱受酷刑,屈原不为时人所解,可他们身上背负着历史的传承。他们名字的正面是万人传唱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名字的正面却是满面的疮痍。以一人之力覆灭秦朝的赵高不可谓不“英雄”,权利之大,令人望而生畏。可是却用尽令人唾弃的手段,历史长卷中那丑陋的一角为他所据。唐寅墓,幅画诗,桃花坞。曾经梦醒他日泪,他人笑我自演颓。

不可否认,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前进的道路排除障碍,铺路铸桥。但其方式却迥乎不同:有经纶世务者,有鸢飞戾天者,但我却欣赏处之淡然之人。有些人在时间里慌乱,有些人在时间里迷茫,而我却赞扬静置时间的人。以一种淡然、恬适的态度去数一树梅花,满溪流水香。

对于前人的评论后者自有定夺,那些在碑文上刻的满是清高的人,刻的再深,终会被时间这块磨练石打磨的干干净净。

淡然是安身世外采菊东篱下一翁,为世间求一方栖息地,不虚荣俗利。如“凌寒独自开”的梅花,在一偶芬芳着自己的芬芳。淡然是黄花弱女蚱蜢舟中煞愁人,纵然清心寡欲,但不怜得他人之悯。淡然是……他们不追求俗利,不谋得赞喻。而历史的时间会给他们公允的碑。

生命的溪,绿柳摇金,万芳吐香。无法憧憬黑黑黑的一切,天空的雷,闪不亮希望的离别。那里的光,有未尽期望的希望。

生活,作文教学的一溪活水 篇2

通过多年的教学,我发现:作文教学的难点其实在于学生无素材可写。无素材可写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作文教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假如选取生活中的点滴素材,就为教师教作文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一、作文教学要源于生活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具有个性的学习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经过几年的课题实验,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学生作文中的条条框框,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

我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又是班主任,每学期开学,总是和孩子们一起彻底打扫教室和公共区域,让孩子们写一篇作文——《开学的第一天》;每一年的植树节,布置孩子们回家种植一棵树,写一篇作文:三八妇女节,布置孩子们给自己妈妈祝贺节日,并记下来……有了亲身的参与、有了真正的感悟,学生能将自己活动过程中的深刻体会,以及学会的技能、对活动的认识、父母艰辛劳动的不容易等一一描述出来。这样,不光在思想上教育了学生,使他们对活动的意义有了认识:而且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写作的材料,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真情可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体验过程。体验了多少,体验了什么,才是作文教学的根本。

二、让生活成为习作的源头活水

生活,永远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读的活动总陪伴我们左右。在近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几年的课题实验中,我认为引导学生“多读、多听、多想、多说、多记”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作文、应用作文。“生活处处皆作文”,班级订阅的报刊杂志分发给学生,看完后再交换看,写出读后收获(可以是摘录的好词、好句子,自己读后了解到的什么或者体会),在全班交流;布置学生收听广播电视新闻,周一早上在班上交流;游览仙女山、芙蓉洞、天生三桥等名胜,写游览过程及体会。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写观察日记,每周小组选出较好的一篇在班上交流,评出优秀,学生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这些无一不是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经过努力,我把习作的范围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广阔,习作就有多广阔。

三、作文教学生活化

1.课堂训练。三年级作文的主要形式是看图写话,结合作文教学,我的组织教学内容也有了改变。有时,我着重训练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一上课,就用多媒体出示色彩鲜艳的图画,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被画面吸引,边观察边议论。然后就指名用一、二句话说说图意,用上好词好句的给予表扬。这样,既完成了组织教学,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为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大意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时,我让学生进行词句积累。在幻灯片上打出一段词句优美的文字,让学生用快速识记。进行作文时,我把可能要运用的好词、一些优美的句段出示在幻灯片上,让学生朗读,希望学生能借用,但要防止滥用。经过训练,发现许多好词好句已在学生的习作中出现,从而使文章生动起来。

2.写读书笔记。四、五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高了,并学会了写读书心得。在每节课的组织教学时间里,我指名一、二位学生将课外书中抄录的好段落、好句子念或背给大家听。一个学期下来,明显收到了效果。我给孩子们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书,如:《爱的教育》《木偶奇遇记》《安徒生童话》……让他们去阅读并联系生活实际写读书心得。一方面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去阅读课外书,另一方面,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

3.重视课后小练笔。许多课文教学完后,让学生练笔。这是训练学生作文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课文时,要给学生铺好垫,打好伏笔,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如:在教学《慈母情深》一文时,学到“母亲已将钱塞到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里时,我问孩子:“母亲塞到我手里的只是钱吗?”“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如果是你,此时,想对震耳欲聋的环境中的母亲说点什么呢?又想对佝偻着的母亲说点什么呢?能把你想说的话记下来吗?课后写在作文练习本上吧!课后孩子们的想象丰富多彩。就这样,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通过一次次的小练笔,学生的作文有了很大的进步。

绶溪公园作文 篇3

步入绶溪公园,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墨画立刻展此刻眼前: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升起,金色的阳光给大地铺上了金黄色的地毯;在路旁有一排荔枝树巍然直立着,远远望去就像一支等候检阅的队伍,排得整整齐齐;小鸟有的一下子飞到花丛中,有的掠过湖面飞到草地上。

公园跑道蜿蜒向前,人们在跑道上散步、骑车、慢跑。跑道左边是小溪。静得像一面镜子的溪面闪烁着点点金光。溪边的栈道上,坐着不少的游人在写生、钓鱼……这些景象倒映在溪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

沿着跑道直走,有一片荷花塘,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粉红色的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含苞欲放,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一阵微风吹来,我闻到一阵阵蛋蛋的荷香,沁人心扉。荷花就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舞动绿色的裙摆翩翩起舞。

黄花溪游记作文 篇4

黄花溪景区,景色优美,被众多游客称为“北方九寨沟”。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吟诵它的诗句。今天我终于来到了这里,一探“古有瀑水涧,今有黄花溪”的美景。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飞泻的瀑布。悬崖上的瀑布,犹如断了线的珍珠,噼里啪啦地落入水中。这雄伟的景象,不禁让我想起李白的.著名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沿着流水潺潺的栈道一路走来,美景说也说不尽。极目远眺,连绵起伏的群山或浓或淡,好似一幅水墨画,郁郁葱葱的树木散发出一阵阵清香,令人心旷神怡……微风吹来,波光粼粼,我陶醉在美丽的风景中了。

走完风景如画的栈道,我们疲惫不堪。是继续攀登崎岖的山路,还是原路返回?我犹豫了。这时,我想起了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为了领略山顶的美景,我决定继续攀登。我们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艰难前行。近了,更近了,我终于到达最高峰了!

从山顶俯瞰,山间的美景一览无余,碧绿的黄花溪好似一条玉带缠绕山中。习习的微风,轻柔地抚摸着我的脸颊。天空湛蓝深远,几只鸟儿在这美丽的天堂自由地翱翔。栈道两旁的湖水犹如一块晶莹剔透的翡翠,又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湖水映得天更蓝了,树更绿了,山更苍翠了……

金鞭溪作文 篇5

早上,就听说今天要玩的金鞭溪有7.5公里长,那可不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啊!但是那里不能坐车,只能步行,不过我早有准备,穿着旅游鞋整装待发。

金鞭溪的水真清啊,虽然不宽,但水中没有一丁点杂志,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有时溪流宽得足足有5米长,有时,却仿佛十几块石头就能把溪水堵住似的,有时,溪流缓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有时,溪流却急得只要你站到水里,就会被冲走似的。一会儿,水突然变得有十几米深,水变得绿油油的,宛如一块深绿的碧玉,一会儿水又变回原来的10公分深,水则变得清澈无比。摸一摸溪水,一股清凉直沁心头,那溪水跳着舞,在你手上流过,仿佛每一滴水都是一个小精灵,轻轻地扶过你的肌肤……

导游说:“金鞭溪中生活着两种鱼,分别是金鞭鱼和娃娃鱼。”我一下就瞅准了在石头缝里穿梭的两条鱼,“那不就是金鞭鱼吗?”它们在戏水,游来游去的样子,令人喜爱。只不过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娃娃鱼的踪影。

杉林溪高山茶 篇6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照镜山等地大量种植茶树,目前茶园已扩及至山坪顶、后埔、社寮、瑞竹、大鞍、软鞍、流滕坪、杉林溪、延平、延山、羊仔弯以及龙凤峡等处,海拔高度有300米~1800米的极大差异。尽管高山茶区主要在杉林溪与大鞍山两地,不过由于“杉林溪高山茶”的名气太大,连带也使得各区茶品竟相以杉林溪茶为号召,从目前竹山镇农会也已建立“杉林溪茶”的品牌,即可感受杉林溪名号的魅力。

与溪头齐名的杉林溪风景区,以自然森林美景闻名。同样的,拥有如诗如画的梦幻景致也是竹山茶区最大的特色,例如高海拔的软鞍、杉林溪、龙凤峡,或中低海拔的山坪顶等地,近年都深受摄影家的青睐。我曾受聘担任“台湾采风”摄影竞赛评审多年,几乎年年都有众多来自竹山茶园美丽的倩影参赛,其中又以邻近竹山“天梯”的软鞍八卦茶园最多。

八卦茶园其实一点也不八卦,原本只是坐落在竹山镇大鞍里五寮巷,云雾袅绕之间的软鞍“宏一”茶园,海拔1300米,1580米,却因为其中一处茶树环绕圆形山丘仿如八卦,在网络广为流传而声名大噪。不过,由于观看或拍摄完整的八卦茶园,必须直上山顶的“雍富茶园”才能一览全貌,加上主人林衍宏的热情好客,反而让雍富声名凌驾八卦之上,也使得整个软鞍茶区都纳入美丽的八卦之中。

软鞍茶区一年采收四次,春茶约在4月中旬、夏茶在6月底、秋茶在9月初、冬茶则在11月初。阿宏说由于海拔够高,夏茶滋味依然甘醇饱满,强烈的“山韵”也丝毫未减。

八卦茶园的亮丽景观为地方产业打开了高知名度,茶农也都顺着梯田地形将茶树修剪得整齐有序。因此不仅圆顶的八卦教人着迷,整座山顶上圈圈环绕的茶园,伴着山岚云雾的飘渺意象也仿佛人间仙境,加上采茶期间茶厂里传来的阵阵茶香,更讓人深深沉醉。趁着起雾的空档,我在雍富茶园偌大的制茶厂内随意闲逛,发现墙面上贴满了各家电视台前来采访的照片,其中不乏演艺界或政治圈名人,八卦果然深受大家喜爱。

阿宏说目前担任大鞍里里长的爸爸林雍富才是开山祖师,1992年开始来此种茶,他算是第二代了。种植茶树全部为青心乌龙,除了丰沛的水气无须洒水灌溉外,全部施以天然有机肥料。他说豆肥能提高茶叶的甜度,花生能提高茶叶香气。阿宏取出新制的春茶,以小壶冲泡后,但见蜜绿清澈的汤色。缓缓释出一股馥郁幽芳,冉冉飘逸扩散。轻啜入口入喉,甘醇的口感在舌尖与喉间回吐的熟韵交会舞动,更有饱满的山灵之气慢慢沁入心腑,令人激赏。

另一个著名茶区在海拔1600米~1800米的龙凤峡。午后几乎都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能见度往往仅及30米,令人有如置身太虚仙境。由于长年低温,冬季霜降频繁。因此茶树生长期长,一年只采收三次。尤其茶园大多育于杉林之间。山灵之气终年滋养熏陶,苦中带甘的成茶口感不仅异于其它高山茶,且冷矿味中兼有杉味,茶汤鲜艳蜜绿,带有淡雅的花香,饮之甘醇顺畅,别有一番滋味。顶级的杉林溪冬茶滋味尤其浓稠甘醇。带有特殊的蜜香味。

九龙溪漂流作文 篇7

一路上我和老爸在车里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还凭着我们的记忆,不用导航,找到了那个“老地方”。

到站以后,我和老爸买了票,换上了“装备”,拿了船桨以后就坐上了大巴车,向上游开去。

下车后,我和老爸在溪面上选了一艘左右是黄,中间是绿,下面是迷彩色的小艇,可帅气了!

我马上登上了这艘小艇,因为呀!漂流冒险在前方等着我呢!

刚刚开始,先是我拿着船桨在滑呀滑,小艇慢悠悠地走着。不久后老爸就用他的“双涡轮增压”,双手中分别拿着一只船桨,飞速地滑着,“哗啦哗啦”的溪水声在我耳边唱着欢快的乐曲,带着我一连超过了好几艘艇,即速度犹如快艇一样。遇到浅水区时,我每次都下水游游泳或堆堆船。我们还遇上了好几个很大的斜坡,因为坡度高水流很急,水溅的我们满身都是。每次遇到斜坡时,我都要做“前锋”,想让自己身上多点水,为了凉快一下,可惜水经过像火炉一样的太阳照射后都变成了温水了,浇到身上就像在洗温水澡。

那绶溪写景作文 篇8

莆田那一条绶溪,是我心目中最美的小溪。

春天来临时,溪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水中的鱼虾;真静啊,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真绿啊,绿的好像一块无瑕的翡翠。绶溪的周围开了许多花,有的发出诱人的香味,有的还未开放,还有的像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这些花儿给绶溪穿上了一件美丽的`衣裳,简直就是锦上添花,给人一种画一般的感觉。

转眼间,春天过去了,绶溪的夏天来临了。春天的绶溪边的那个荷花池开满了荷花,从远处看,犹如几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一阵风吹过,她们便跳起了优美的舞蹈,近点看,荷花的中央有许多金黄的嫩芽,就像黄色的米粒。小蝌蚪在荷花间来回穿梭,犹如一个个淘气的小孩。夏天的阳光照射到了水平如镜的水面上,顿时,水面变得波光粼粼。

时光如梭,秋天悄悄来临。枫叶飘到水中,像一艘艘小船来回行驶。这时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陶醉在这美景之中。

秋天已迈着步子悄悄离开,迎来的季节就是冬天。冬天,绶溪好像在表演时装秀,周围都是引人注目的五彩的灯饰,让绶溪变得绚丽多彩,光彩夺目。

宁静的小龙溪 篇9

南浦地处闽南漳浦县西北部,距县城仅18公里。这里逶迤数十里的大起、老灶、大坪、大帽等山峰连绵起伏,环抱着绿色的南浦盆地。四面山上飞湍下来的“九曲溪”、“内堀溪”汇聚而成的溪流,自西向东横穿南浦盆地,经龙海洋奎、官园,再折回向南经漳浦马口、官浔直通龙海石码,奔向台湾海峡。由于溪道蜿蜒曲折,如同一条小龙,故名“小龙溪”。古时候,这里的先民就是凭借舟楫之便,使南浦成为竹木药材山货的集散地,成为通向外部的交通动脉。

南浦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秀美,气候宜人,南溪上游犹如一条逶迤长龙,摇摇摆摆穿过南浦,两岸人民和谐勤劳。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盛产米谷,雅称“锦田”。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花果飘香,竹林与群山、原始森林,构画一幅人间美的自然图画。特别有“锦田八景”:甘泉澄碧、仙岭送青、夜池荷月、午榻松风、锦江涨雨、梅坞锁烟、平林鸟语、隔岸钟声。人在其中,犹如画中游。

相传,唐会昌五年(845),唐武宗李炎下令拆毁佛寺,强迫僧尼还俗,年逾六旬的义中禅师率领1000多名僧尼一路跋涉,寻找暂避之地。当行至南浦大起山时,义中禅师见此地山高林密水冷,瘴雾浓重,野兽毒蛇横行,山园荒芜,山民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于是,便停下脚步,与众僧一起收伏在此兴风作浪的“石蛇精”、“石鹅精”,引导当地山民开荒辟田,为山民治病。三年后,义中禅师又闻与大起山交界的三平村经常有“山鬼、毛人”作乱,便带领众僧尼沿鸽水潭溪涧逆流而上,在平和大柏山麓的龟蛇峰开基建立“三平寺”。唐宣宗年间,义中禅师被朝廷敕封为“广济大师”。为纪念广济大师在南浦普济众生的事迹,南浦先民在广济大师的旧居地也建了一座“向阳寺”,又称“小三平”。庙公介绍说,“向阳寺”风水极佳,进香信众、游客络绎不绝,香火颇为旺盛,是“三平寺”的分灵寺庙。据说,许多信众在“三平寺”和“向阳寺”求到的签诗竟然一模一样,我不置可否,但心中却在不断地念想,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说的“只缘身在此山中”吧。

汽车穿行在村村通的水泥道上,宛如行驶在清新淡雅的绿色长廊,宛如穿越在绿色的时空隧道,宛如飘荡在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之中。从车窗望去,路的两旁尽是翻涌成浪的翠竹,密匝匝的竹叶或摇曳身姿,或迎风招展,与笔直的杜松、杨树、榕树交相掩映,与鸟虫交相啾鸣,构成一曲曲绿色海洋的交响曲。我情不自禁地按下车窗,恨不得多长一个肺,大口大口地吸入这片清新空气中饱含泥土的芬芳和竹叶的清香,尽情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负氧离子!

绿满青山,绿染溪流。走进南浦,我直接感受到龙溪古镇生态溪谷的宁静与幽雅;感受到竹海波涛的从容与淡定;感受到这片土地的淳朴与美丽。啊!那清浅浅的溪水依山而流、环乡而过,那绿绿的河床就像一条绿绿的绸带,静静地、缓缓地流淌着,越过宁静的村庄,越过洁净光亮的鹅卵石,滋润着这块纯净、肥沃的土地,让人感受到山至绿、水至清、人至灵。穿梭其间,犹如“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那白墙黑瓦的古厝和各具风格的别墅被成片的绿野和点点小花簇拥着,那画境远远胜似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然和幽静。伫立村口,眺望远处的村庄,那百年、千年的榕树、古樟树和树旁的土地庙静静地守候着这片古朴的净土,与翠绿的竹影、树影和人影相融。哦!那山、那水、那屋、那人,就是“众人寻它千百度”的乡愁啊……

小龙溪之美,美在静谧,美在从容。当你信步在溪畔的天正广场,流连戏水台,伫立高风亭,既可耳听竹声鸟语,又可眼观碧水青山。你看,那清悠悠的溪水,静静地、缓缓地流过这片静谧土地,心中不禁泛起一股清新爽朗的涟漪;那飘飘渺渺的晨雾在溪面拂起一层层淡淡的轻纱,令人尽情地享受着这淡淡的朦胧美。溪边的千年古榕与百年的“牛郎织女樟”紧紧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来自天边的遥远故事和美丽传说,令人遐想。

后坑村是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村支书介绍说,南浦乡四面山上尽是一望无际的翠竹,家家都拥有1亩多的竹林,竹笋是这里的特色农产品,种类多达八九十种,分为春笋、冬笋、鞭笋和干笋,可谓久负盛名的“竹乡”。村里至今仍保存着海洋祠堂、许湛官纪念园、寨顶庙、顺德楼等文化古迹。村民们利用溪岸、村道两旁优美的自然环境,在溪边、在竹林里安置可供休憩、娱乐的石凳、石椅、石桌;路两旁、农家小楼、店铺前那一串串小巧精致的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摆,那“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境,令人感受到一种无限的舒适和惬意。

随村支书走进一家闽南建筑风格的农家饭店,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桌原生态的竹笋大餐:新鲜细嫩的白煮笋片、松脆可口的竹笋炒肉丝、清香鲜美的土鸡竹笋汤、滋润醇厚的番鸭炖竹笋,一应俱全,那洁白的笋片细细的、嫩嫩的,犹如刚刚蒸熟的粿条,嚼在嘴里,细腻清甜,令人回味无穷……美食一番,再饮一口醇和甘甜的竹筒酒,顿时,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油然而生。此时,我不由而然地想起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晨炊杜迁市煮笋》的诗句:“金陵竹笋硬如石,石犹有髓笋不及;杜迁市里笋如酥,笋味清绝酥不如;带雨斫来和箨煮,中含柘浆杂甘露;可齑可烩最可羮,绕齿蔌蔌冰雪声;不须咒笋莫成竹,顿顿食笋莫食肉。”

行走在绿意盎然的小龙溪畔,我恍然觉得真有一种浓厚的乡土气息浮飘在青山、绿野、溪河之上,让我心生向往与皈依,更让我驿动的心境归于一种平和。我想,千年以来一直熏陶着龙溪古镇这方纯朴而又宁静的乡村,那群峰环岫、千嶂叠翠的青山,那悠悠、清亮的溪水,那令人魂牵萦绕的“锦田八景”,以及蕴涵在人们心中无法忘却的泥土芬香,还有那漫山遍野的竹林,那潺湲不绝的的溪流,不断地给人以至高无尚的精神滋养。

绶溪美景写景作文 篇10

我的家乡莆田,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有湄屿潮音、木兰春涨、梅寺晨钟、绶溪钓艇等二十四景。其中,我最喜欢的当属有着悠长小径、绿树林荫、小溪泛舟、游人垂钓、格桑花海和泗华溪流的绶溪美景了。

绶溪好似一条细长玉带蜿蜒数里,一条悠长的小径沿岸而建,且有一路绿树常伴,四季常青,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你看,那几个老人正在岸边抛竿垂钓,认真地凝视着溪中的鱼钩,不敢作响,生怕惊吓到就要上钩的鱼儿;小溪上泛着数条小舟,人们边欣赏沿途美景边感受微风拂面,好不惬意;一只只白鹭时而高飞,时而横略过溪面,给绶溪增添了不少生机。

沿着小径往前走,便是一片格桑花海。正值春季花开,四面八方的`人们不约而同前来踏春,欣赏格桑花。一朵朵格桑花娇艳地绽放着,白的似雪、红的如火、粉的像霞……一阵阵春风仿佛母亲温暖的双手轻轻地抚摸着花朵和游人。花朵们便趁势低头吟唱,更加娇艳迷人,游人沉醉其中,融为一体。花海旁的广场,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去处,小蜜蜂、蝴蝶、小丑……一只只风筝把天空点缀得五彩缤纷。

格桑花海的不远处便是东圳水库的下游--泗华溪,溪水碧绿碧绿的,仿佛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在枯水期时,溪水静静流淌,就像一位温柔的少女轻轻吟唱,撩动心弦;丰水期时,溪水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好似一只杀气腾腾的老虎,呼啸而来。

美丽的桃花溪作文 篇11

早餐后,我们乘车直奔中国最美丽乡村—平利,欣赏桃花溪的自然美丽景色,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最古朴、明洁、幽静的一面。

走进桃花溪,走进平利那颗璀璨的明珠!我站上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眺望这如同仙境的美景,它有山、有水、有鸟鸣,此时一阵清香扑鼻而来,无比舒适,这真叫:“风于林中动,虫在石间鸣,山出叠翠色,甘泉润琴声。”

来到桃花渡,站在桥上,清风徐来,水波不惊。这里的水是深的、是绿的、是静的,噢!它是美的!一旁的大树热情的为我们挡住刺眼的阳光,我摸摸路旁的石头,它正在跟我热情地握手,不停地握呀握;喝下一口可乐,吃下一块饼干,顿时感觉自己神清气爽。

桃花溪的路蜿蜒而上,像一条丝带盘旋在山林间。我脚踏着丝带看到前面的仙足石,它是一块神圣的石头,悬在半空中,此刻下定决心,准备爬上仙足石。我手脚并用,吃力的爬上了它,“爬上了!”我高声宣布,我赢了,爬上它感觉像爬上珠峰一样无比自豪!

继续往前走,走了很久,终于见到你—飞花瀑。你知道我有多累吗?它可能心情不太好,洒了我一身水,我原谅了它,并不生气,因为它给我们带来刺激!我迎上去,几乎和它抱在一起。作为一位少年,我们应该充满激情!

漫游思溪延村 篇12

思溪,始建于南宋庆元五年,至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因当时建村者俞氏取(鱼)思念清溪水之意,故而得名。几百年来,村人历代在江西、浙江、上海乃至湖南、广西等地经商,主要从事木材、茶叶、盐业等商业活动。经商致富的人多携资归故里买田置房,兴建书院,创建了大批府第楼阁、祠堂碑坊等。

思溪整个村落以明清古建筑为主,村落内以青石板铺地,古建筑群背靠青山,面临清溪和稻田,四周都是绿地,村庄与秀水青山的优雅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思溪村内的建筑大多为明末清初所建, 其中“敬序堂”大屋,建于清雍正年间。房屋由庭院、正厅、后堂、花厅、厨房、花园等组成,占地一亩多。客馆的建筑雕刻精细完美,厅内为长方形藻顶,古色古香,1987年拍电视剧《聊斋》曾把这里作为外景地。

思溪村的古民居,在外观上是大面积空白的一片粉墙,粉墙上嵌有几个高低有序的小小洞窗,形成整体与局部、面与点的对比效果,体现“道法自然”的意蕴。里外墙着重采用了马头墙、山墙的建筑造型,尤其是马头墙屋檐角飞翘,在蔚蓝的天际勾画出民居墙头与天空的轮廓线,增加了空间的层次韵律美。思溪民居建筑的显著特点是屋里都有天井,商业文化在天井建筑中得到完美体现。

思溪还是婺源的长寿之乡,满清年间思溪曾经有过43个百岁老人,皇帝专门下诏70岁以上的老人授9品顶戴,依次类推,到百岁就授6品了。因此,思溪敬老的传统一直流传至今。

从思溪到它的“姐妹村”延村有大约1华里的路程。延村处于山水怀抱之间,背倚“火把山”,思溪河流经村前,整个延村犹如一竹排依偎在思溪河畔。延村的古民居大多粉墙黛瓦,整体色彩效果是黑白相间,给人朴素淡雅的美感。在婺源,官宅与商宅的建筑有所不同,官宅讲究气魄,商宅注重财运。延村的古建筑处处体现着商人的这种祈祷。有的甚至把大门也做成一个商字形,在历来内敛的徽商们中,也算是张扬的了。大多数建筑格局是雷同的,比如在客厅的天井,地上的砖铺成高低不平的形状,正好组成一个凹形,其形似锁,意味着锁住钱财,而这凹下去的设计,正可以让天井里落下的雨水渗入地下。

思溪、延村景区是江南最典型的儒商古村落。思溪与延村除了众多的明清商宅成为游人的一大看点,“三雕” (砖雕、石雕、木雕)的艺术性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思溪、延村“三雕”作品可谓俯拾即是,处处光彩闪耀,美不胜收,一宇之上,三雕骈美,工艺精湛,充分体现了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使思溪、延村整体上成为举世瞩目的民居艺术集大成的博物馆。俞氏客馆格扇门上,阳刻不同字体的“寿”字组成的“百寿图”,堪称“木雕精品”。思溪、延村景区儒风独茂,处处渗透着“诚、信、义、仁”的儒家文化精髓和博大精深的徽商理念。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可说是思溪、延村风景区的简约素描。这里不但可以领略徽商曾经的辉煌,也可感受自然与文化的魅力。

相关链接:

大观溪的祝福 篇13

从桃花源逶迤西去的雪峰山脉,一派郁郁葱葱的原始次生林,苍莽于湘西北的桃源、安化、沅陵三县接壤的山麓;乌云界,横亘在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五溪征蛮插旗驻兵威镇一时的掌故里。

站在云雾缠绵的乌云界上,可一望而收西北方那风帆缓缓移动的沅江。

界下,是一脉奔涌蜿蜓祝福的大观溪(澄溪的上游)。

我摇一只绿竹岛的钓船,又来欣赏看惯了的山夹岸的清芬,又来倾听对面山上那声声叫唤的鹧鸪的婉啭……渔船在乳白色的薄雾中游弋。远山,影影绰绰,朦朦胧胧,如一围灰色的梦的墙,而我好像是城墙中的卫士。

两岸叠黛垒青的层峦上远远近近的树木,如泼在天边的墨,又像雨天里浓浓聚着的云。山上的枝枝桠桠,不时地转出一两点淡淡的晕晕的灯光,溪水便愈益温柔,安然地享受流岚徐缓的爱抚。

轻舟在伸吐如舌的岛屿对峙的沉默里飘过,雾中可依稀望见垭上的几株红枫。看不见游人,却可以听到艄公的喧哗。

雾霭渐渐地消散,新月白晰的脸庞也慢慢地露了出来。说她是月还不如说她是云——白得像一片云,薄得也像一片云,一片半圆形的云,轻轻地静静地贴在淡淡的星空。

风,从峡谷里滚来,竹涛好像绿云翻卷,涌浪奔流;或如暴雨骤过,水激悬崖;余波又似虫鸣原野,竹笛横吹……几朵菊花走在赭黃如镶的崖畔照影,香风分外袭人。

渔船在仿佛一脸惺忪未擦脂粉的素颜天仙绿色的云波上划过,裁出一道雪练似的浪痕,盈盈地拖着,只一会,便无声地聚拢……

我的船绕过狭窄、深长的山湾,漂到婷婷的玉女峰前。玉女峰上草木簇生,似山花插鬓;岩壁秀润光洁,俨然玉石。峰左一岩,上戴圆石如镜,好像妆镜台;峰下溪水潆洄,清碧如染,宛若浴香潭。潭中奇石玲珑,或倚溪畔,或立水面,点缀在玉女峰的周围。

我不禁细细地揣摩耸立面前的玉女峰,欲把她那动人的身姿清晰地印入脑海。脚下流淌的溪水倒映着我沉思的身影……

在岸上纠缠着青藤的木屋里,我混吃了一餐晚饭,又驾着渔船朝着雄鸡坡下捕鱼夜泊的船队摇去。被风吹落湖底的星星,从船舷的两边挤过,搅皱了一泓幽潭……

烟波迷濛处,渔女的小曲伴随山边因月色的洇染而蒸腾涌荡的云朵,流向星星点点像青螺似的湖心岛。一丝丝柔细的雨,从竹林掩映的湘西人家的几隅屋脊的风情上斜飘下来。

钓船缓缓地沿着喧声不绝的山峦穿行。

在半壁的夹缝里,似乎可见斑驳的枯木经风雨剥蚀的痕迹。另一株皮和干还未死去的树,就把养分尽量供给顶枝梢芽,而任凭其他的枝桠干枯。只要活着,就要生长逼透蓝天的挺直,既然不能顾全,就把该舍去的忍痛割爱了。

五龙山的深峡里追出一阵风,这阵风越来越猎猎有声了。但在背湾的水泊,深沉的宁静却像蓝莹莹的溪水拍抚我的心……这一泓安详恬淡的碧水清流,自由自在地吐纳在乌云界的深腹,不因深藏幽壑而倾颓壮志,不因偶露峥嵘而沾染尘垢,以兼收并蓄的胸怀,以涵韵溢彩的灵秀,吸引一颗颗俗世之心的亲近、朝觐和拜谒。此时,隐隐传来崖头瀑布奔腾动荡的孤独,那激昂的涌泻山山青碧的欢乐,泡沫里找不到丝毫的沉郁吧。看来,不应再把憧憬和梦想都叫作玫瑰红和纯金色,我应该称她——晶蓝!

我摇着桨,遐想涡轮旋转山溪飘来的雾霭里裹着的苦味的传说,陶渊明的叹喟变成电和光,点亮那些笼着叹息的眼睛……

我看惯了的山苍苍翠翠地夹起两岸的清芬,听熟了的鹧鸪又在荆丛里鸣啭声声缠绵,似把它那“归不得也,哥哥……”的忧思与积怨诉说给乌云界下流泻心事的大观溪……

四台浮翠

澄溪在乌云界下千峰竟秀万壑流云的峻岭中滔滔涌泻,一路高歌,奔流四台。四台山,又名三门岩,三门山。四座山峰上,满眼葱茏里,郁郁葱葱的松树顶平如削,干曲枝虬,苍翠奇特。山岭上,争奇斗妍的其他乔木灌木仪态万方,风情万种——有的立,有的卧,有的斜插,有的侧挂,有的挺拔,有的俯仰……千姿百态,千娇百媚,一跃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桃花源的外围景观,亦是桃源县著名的“十八景”之一。

“四台争露碧孱颜,下有三门芦荻湾。翠岱数重都蘸水,青螺双绾欲浮山。钟山远落晴烟外,帆影来从绿树间。我欲鸣琴破空寂,层崖一一许跻攀。”我们一行沿着清代诗人谭震《四台浮翠》的诗踪而来。船到四台,舍舟登岸,“三门齐启四峰排,可是当年众帝台。蘸水绿云收不尽,海风吹到小蓬莱。”(清·方堃《四台浮翠》)走近山脚,仰望澄溪两岸,两座形如卧狮的山峰将流云缠在山腰之上,拥翠的竹木宛若一层层狮鬃随风翻卷。这两座山峰,东岸山势较长,西岸峰岭较短,仿佛一雄一雌两头卧狮,头与头对峙千年,不肯后退半步,悠悠澄溪便从对峙的狮头之间蜿蜒流淌。有趣的是,溪流中两座訇然突起的球峰分别耸峙在两头狮口大开的狮首跟前——据向导老吴介绍,这叫“双狮守球”。这两座球峰上曾于元代元统到至元年间(公元1333—1340年)分别修建过“杨泗庙”和“镇狮塔”,以及从两山到两球之间敷设的“之”字形钢索木桥,任人风雨行走,春秋朝拜,可惜毁灭于上世纪的烽火硝烟,令人扼腕!

围绕这一胜景,澄溪流传着一脉脉美丽的传说,其中影响最大最深远的,首推“杨泗舍身镇狮”的故事。相传降生在四台山的杨泗生就一副侠肝义胆,在荒灾年月多次打开自家粮仓济贫扶困,深受四方百姓爱戴。一年春天,不知从何处窜来两头狮精,窜到一处,那里的村舍家园就被毁坏,杨泗几次邀集勇士与之搏斗均未制服。一天晚上,杨泗于睡梦中受到观音点化——若要收伏狮精,需一人化为两球逗引,待狮精分散注意力时方可铲恶除害。杨泗迅即表示,只要能平安四方造福百姓,他愿献出血肉之躯!观音得到杨泗的反复恳求后,将杨泗化为两球撩拨,狮精忍耐不住,兽性大发,张开血盆大口即将吞吃之时,被等待多时的李天王用宝塔罩住,狮精被神力控制无法逃脱,只好乖乖地伏下身来一动不动,观音趁此良机施展无边法力,将作恶多端的狮精与义薄云天的杨泗幻化的两球一起变成巧夺天工的神石,自此澄溪风平浪静。后人为纪念杨泗舍身取义的壮举,便在两座球峰上先后建筑了“杨泗庙”和“镇狮塔”。

nlc202309031007

涉过澄溪,登上球峰,我们在残垣断壁的“绣球台”遗址上久久徘徊,试图追寻昔日雕梁画栋的庙宇和巍峨高耸的古塔而芳踪难觅!远眺金黄的油菜花随风一波波滚向天际,远远近近的田园人家掩映在红树青山中,山顶铁塔上纵横交错的视讯网络流淌着高科技时代的海量信息。

“溪流正驶到三门,砥柱能收万马屯。乱入碧霄排日驭,齐穿坤轴迸云根。高秋塔影摇波影,傍岸渔村杂酒村。潭底尺鳞肥可钓,雨蓑香带绿苔痕。”心头默诵着清代武陵文人姚定益的《三门山》之诗,缓缓走下绣球台。仰望四台山顶的苍松虽然秀出林表,但粗壮密布的根须却盘根错结地扎入柏树丛中,年年岁岁与暴雨疯狂的洗涤,狂风残酷的摧折,而进行顽强的抗争,殊死的较量,庇护身旁低矮但生机盎然的树种,表现出那么一种出类拔萃而不自傲、盘踞要津而不霸道的气概,高和矮,大和小,强和弱——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团结的氛围,和谐的意境。人类所追求与奋斗的不正是这样的境界吗?

我的初恋王家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心底默诵着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名诗,我和我的同事驱车回到了我的初恋的王家湾。

时令虽然不是唐代诗人王湾笔下岸阔帆悬的初春,季节却随人的步伐走进了杨梅泛红的仲夏;我的舌尖咀嚼着又酸涩又甜蜜的滋味,令人感慨良多!

王家湾,幽居在名叫雪峰山脉云雾山的高山岭下,是我初涉人生步入工作岗位的第一站,是桃源县于1958年9月开工、1964年4月竣工的水利杰作。巍峨的大坝,横空的渡槽,弯曲的渠道,蜿蜒到芋头冲里,总干渠三分其水——一支经西溪,灌溉沙坪、寺坪的土地;一脉经荫树冲,滋润郑家驿、桃花源的阡陌,这一脉水又从庙山边分波流淌,与王家湾的姐妹湖向阳水库在会子坳一带携手,哺育芦花、龙虎的田园——三条悠悠清波成扇形状辐射万亩沃野,年年稻黄,岁岁果香。

徘徊在高高的坝顶上。但见赛五龙、七峰尖、七娘坡、观音尖、猪娘背、老屋棚等近峙远耸的山景扑面而来,其扼控之势、逶迤之姿、澄净之貌,宛若一方明艳的翡翠玉佩。王家湾在横亘于遥远天边的乌云界北麓熠熠闪耀。王家湾,竹翠峰清,水碧花燃,流云自峡谷深处升起,鸥鹭从岛屿之间飞过,吊脚木楼有的隐于幽深的山湾里,有的站在高峻的悬崖上,迎朝晖,送素月,沐春风,濯秋雨,陪伴山民享受人间的烟火。

飘摇在隆隆的机船里。青涩年代的那些往事随犁开的水花一波波舒展……尤其令人难忘的,是独居在坝顶小屋里,在无数个寂寞的夜空下,无法面对内心的孤独与前途的渺茫,在弯弯的山道上彷徨又彷徨;为了与命运抗争,在闷热难耐的酷暑,手摇蒲扇攻读通过多种途径弄到手头的杂书;在冰冷刺骨的寒夜,沿着标有水尺的台阶,提来一桶桶从大观溪流来的冷水,待到夜深围着红砖搭就的火坑读书、写作疲倦之时,双腿伸进圆圆的铁桶里,脚板从冷彻肺腑的水里泡到泛红,搁到桶沿上冒出一缕缕热气,才上床就寝——这期间的所谓文学创作,成为我表达情感的唯一方式。那些幼稚的习作被我一篇接一篇地邮寄出去,在充满期盼的岁月里,这些东西一封又一封地被投递回来,回到我居住、谋生的雪峰山深腹。在那些漫长而暗淡的时光里,那些充满鼓励、指导的退稿信给了我坚定的信心和无穷的力量。

王家湾虽养在深闺,却宛若青春永驻的绝色丽姝,寻芳览胜之人无不为之倾倒。据友人阿久介绍,名震江苏的现代国画大师、“新金陵画派”代表人物魏紫熙不远迢迢千里,于1977年为王家湾挥毫泼墨,这幅气韵高华的山水立轴,既属魏公的翘楚之墨,也是画院的扛鼎之宝!先后编入《魏紫熙画集》、《大家鉴赏丛书——魏紫熙》等多种选本,2011年以六十六万的最新价格拍卖成交。已故著名的慈善家侯希贵先生捐资桃花源开发,生前亦曾在此旅游、休闲。有趣的是,桃源籍知名的青年书画家李安军将“王家湾水库”五字墨宝,镶嵌在崔嵬的坝坡上,迎讶四海的嘉宾。

水库掌门人得悉我等前来问津,欣然接纳,并邀请我们一行前往水库之滨最高的山头小憩——“赛五龙山崒嵂巅,攀萝蹑上竟翩翩。风生足底疑无地,马蹴云中欲到天。芳草四围春滴翠,名花几处午含烟。深山竟日无人语,一鸟嘹空啄石泉。”清代桃源文人万世达《游赛五龙山》一诗是此时此刻最好的注脚。主人还借清漆油遍的山居木屋宴客,并用桃源富有特色的秦人擂茶款待;热情随芍药盛开,喜悦伴碧波荡漾,祝愿王家湾湾湾流金淌银,家家聚宝纳福,与日月齐辉,和天地同寿。

王家湾——我的初恋!我的遥远的王家湾……

从茅家坡到水府阁

茅家坡下,没有想到竟会藏有一处名胜,但却不为人所知。

记得那年秋分,木芙蓉开得鲜艳,我随几位朋友造访竹山,曾从坡上的两益亭边走过,竟无缘一见。这次,老诗人倪明星先生邀我探访杨泗将军的遗韵,我欣然前往。

走上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修筑﹑铁皮盖顶的沙坪风雨桥,缓缓抚摸着座凳两侧安装的遮风挡雨的活动木板来到桥心,三座长廊式桥亭特别是高出桥面约五米的三层密檐﹑六角攒尖葫芦顶主亭中,供奉着杨泗将军的木雕神像,威风凛凛,一派叱咤风云的气概。

走出古桥,桥北立有镌刻“甘露普及”的石碑一通,沿溪水幽幽的沙坪坝上溯。从雪峰山北麓仙池界奔来的澄溪,过千山,融百溪,经牯牛山中的云缠雾绕,在两溪口汇聚成滔滔流水,奔泻到沙坪古镇时,几度弯曲不忍离别,这一溪碧水酷似凤凰古城的沱江,虽无彩虹桥飞越的雄壮,却有猛虎跳涧的险峻。

假如说澄溪是一条忽高忽低忽曲忽直忽窄忽宽忽啸忽静的长长的跑道,那么,澄溪的上游冷家溪所跑的路则是陡壁连着险滩,乱石缠着流云。它不是从高到低往下跌落,而是在许多峡谷猛然地跳下来,突然地冲下去。也许正因为河床如此跌宕,溪流如此咆哮,征途如此艰险,才有两溪口下的巨岩如虎蹲伏,对峙的绝壁逼窄如一线天,形成“猛虎跳涧”的绝境,令人叹为观止。

在此默默徘徊,缓缓过猛虎跳涧,杨泗溪一湾碧水,溪水潺潺。转过茅家坡山嘴,乱石沉默的溪边泊着一溜楠竹,三五只竹筏飘飘游来,鸟声啁啾。

跨过溪上古拙的石拱桥,沿着崎岖鸟道下行至杨泗菩萨神位前,山崖间凿有两尺见方的神龛,格局显得小巧。倪公扒开乱石杂草,清理出一通上等青石碑,并用大叶青草揩擦泥痕水迹,我不觉肃然默读着碑文:斩龙得道杨泗将军,下元三品水宫大帝之神位,桥梁土地稳固龙神,光绪卅乙年八月吉日立。四行行书,字体清秀,颇有风骨。光绪卅乙年,即1905年,屈指算来,这方神位碑默默注视了杨泗溪的百年风云,溪声许是杨泗将军不息的灵魂的呼喊?

传说杨泗将军是南宋农民起义军领袖杨幺,阵亡洞庭湖后,被奉为五溪以降的民俗菩萨。“外地的名山大川我不愿往游,但杨泗将军的神位却萦怀于心,一年几次来凭吊,寄托我的追念,我的情思。”杨泗将军有恩于人间,赢得倪公一脸虔诚。也把我从往事的云烟之中拽回足下的乐土悠悠。明星先生担心这块碑石流失野岭或沉寂深潭,牵挂和无奈摊在两手间。

车转身来,返步归途,一山鸟语,一湾溪声……

责任编辑:邓雯雯

上一篇: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优秀研究生论文下一篇:保洁工作心得体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