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统计图难点(共12篇)
扇形统计图难点 篇1
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2、结合教学渗透理想注意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从扇形统计图中获信息,并能作出决策。教学媒体: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1、什么叫百分比 ?
像15%、120%这样叫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2、百分比怎样算?
3、你学过的统计图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生:
1、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条形统计图特点:容易看出数
量的多少
3、折线统计图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师:(出示主题图)这是五年级同学们体育课的活动情景。谁告诉大家你最喜欢什么运动项目?
师:同学们的爱好可真多啊!大家喜欢各种运动项目数量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探索新知
1、生成扇形统计图
(1)问:根据这个统计表,你能算出各部分的百分数吗?(2)师:现在大家分组计算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第一组计算乒乓球球的百分比,第二组计算足球的百分比,第三组计算跳绳的百分比,第四组计算踢毽和其它的百分比。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开始!
(3)问:刚才我们根据条形统计表给出的信息,计算了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这样的信息你能从条形统计表直接看出吗?如果要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新的统计图它就是——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3、认识扇形统计图
师:昨天布置大家预习,谁来说说你对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了解?
师:同学们预习得非常认真,现在我们齐来归纳总结刚才大家
发现的问题。(出示一个圆)这个圆表示全班同学的人数。如果把代替全班人数的圆平均分成100个小扇形,(出示平均分)那么其中这样的20个小扇形(出示涂20个小扇形)就表示喜欢足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师:20%表示什么?
师:(逐步出示各扇形)谁来说说其它扇形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师:(出示课本的问题1)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同学们在书本上完成。
师:扇形统计图中的扇形表示什么? 师:(出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好,老师也来提一个看你们会不会解决,好吗?如果全班有40人,那么喜欢乒乓球的有多少人?
4、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问:通过以上的讨论,你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板书: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5、扇形统计图的应用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的扇形统计图,又弄清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现在请大家打开书看看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师:同学们你在生活中什么地方见过扇形统计图?(报纸、电视、宣传画)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的确,在我们得日常生活中,经
常能见到扇形统计图的身影。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应用的例子。(出示几个扇形统计图实际应用实例)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做一做
师:刚才大家把问题一一解决了,下面我们来比比谁的反应最快。(小组讨论,并用投影仪展示小组结果)
2、练习二十一第1题(个人独立完成,并让生回答)
3、练习二十一第2题(小组讨论,并用投影仪展示小组结果)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圆——表示总数
扇形——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比
特点:清楚的反映各部分数量同总量之间的关系。
六、课后作业
练习二十一第3、4题
扇形统计图难点 篇2
教材简析:注重与学生已学的条形统计图的联系, 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特点及作用的对比, 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事例中, 认识扇形统计图,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体会扇形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以旧引新
师:老师统计了第五单元的检测成绩, 我们六 (3) 班60人, 优有30人, 良有18人, 中有9人, 还有3位同学待及格。 (师边叙述边把数据现场输入电脑) 课件出示六 (3) 班第五单元质检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了解基本信息。
六 (3) 班第五单元质检情况统计表
师:为了能更直观、形象地看出各个等级人数的多少, 我们把它制成统计图。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统计图?从这幅统计图中可以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师:如果我们想知道每个等级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能直接从条形统计图中看出来吗?
师:有一种统计图能解决这个问题, 想知道吗?
师:扇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扇形统计图。
师:每个等级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学生反馈后, 教师板书:
优:30÷60×100%=50%良:18÷60×100%=30%
中:9÷60×100%=15%待及格:3÷60×100%=5%
六 (3) 班第五单元质检各等级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设计意图: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元素, 从学生学习生活中选取素材, 为引出统计数据提供现实背景, 并直观呈现六 (3) 班第五单元检测各等级人数, 说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每个等级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数不能从条形统计图中看出来, 怎么办?以旧引新, 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 获得新知
1. 由数及形,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生成过程。
师:如果现在用这个圆的面积表示全班学生人数, 把它看作单位“1” (即100%) , 再用蓝、绿、黄、粉4种不同的颜色把这个圆分成四个小扇形。 (课件出示)
师:根据上表中的百分数信息, 猜猜看, 这四个不同颜色的扇形分别表示哪个部分?
学生反馈, 教师概括。
师:获优的人数最多, 占全班人数的50%, 就用圆中最大的蓝色扇形表示。
师:那么最小的粉色扇形就表示待及格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绿扇形表示良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黄扇形表示中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5%。
师:我们看到了这个扇形统计图的主体部分, 现在加上标题和制图日期, 一个完整的扇形统计图便呈现于我们面前。 (课件出示完整的扇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在给出扇形统计图时, 先出示一个圆, 说明这个圆表示的含义, 再把这个圆分成四个不同颜色的扇形,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认识各个扇形的具体含义, 由数及形,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生成过程。]
2. 由形及数, 对扇形统计图做出简单分析。
师:仔细观察“六 (3) 班第五单元质检情况统计图”, 你一眼就能看出的数学信息有哪些?还可以知道哪些信息?你对我们班同学在学习上有哪些好的建议?
3. 数形结合,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
1)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师: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 整个圆表示什么? (板书:全班人数, 单位“1”的量) 各个扇形表示什么? (板书:各等级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数。)
(2)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分析, 你觉得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作用?
小结:扇形统计图能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百分数关系。
4. 对比分析, 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比较。
5. 回顾小结, 归纳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 初步应用, 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
(1) 已知全班人数, 求各等级人数?
(2) 求一个等级人数比另一个等级人数多 (少) 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3) 求一个等级人数比另一个等级人数多 (少) 百分之几?
(4) 已知各等级人数及相应的百分数, 求全班人数。
[设计意图:循序渐进地设计数形结合、对比分析、回顾小结、初步应用等多个层面的学生探究活动, 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这一重点,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建构新知、学以致用, 体会扇形统计图的实用价值。]
7. 展示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 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
师:我们认识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 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日常生活中, 我们经常见到扇形统计图的身影: (1) 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扇形统计图? (2) 老师课前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 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举例、教师展示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 让学生感到真实可信, 贴近学生的认知基础, 拓宽学生的视野, 培养创新精神, 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 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三、联系生活, 巩固新知
1. 做一做。
师:同学们, 你们了解牛奶所含的营养成分吗?这是一个有关牛奶所含营养成分的扇形统计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说一说, 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师:谁来说一说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补充各种营养成分各多少克?
2. 比一比。
哪所学校的女生多?
3. 算一算。
下图是六 (2) 班第五单元数学考试成绩统计图。已知待及格的有3人。请你算出各种成绩的人数填入统计表内。
[设计意图:设计层次性、多样性、生活化的巩固练习题, 充分让学生进行思辨, 引导学生对扇形统计图中数学信息进行观察、分析、计算、推理、描述, 既要关注学生解题的结果, 更应重视学生思维的过程,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知情共融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2. 最后, 把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 与同学们共勉。
扇形统计图的应用 篇3
同学们,你们知道八大行星之一、“寒冷的地狱”指的是哪个星球吗?
你们认为火星上有生命吗?为了了解同学们的想法,光明中学对七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到了表1中的结果.
图1中的扇形统计图是根据表1绘制的,表示的是对七年级全体男生的调查结果.
(1)持每种观点的男生人数占全体男生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请标在扇形统计图中.
(2)你能算出每个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吗?
开眼界
美国新型火星探测飞船——“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于美国东部时间2005年8月12日7时43分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美航天局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人员说,这艘飞船将探测火星上的水资源和生命线索,并为未来的火星登陆寻找合适的地点.
美航天局火星探测项目首席科学家迈克尔·迈尔说,这艘飞船的首要使命是探索火星上水源的历史和分布情况,解答火星上是否诞生过生命、现在是否还存在生命、生命诞生或消失的原因等问题.此外,它探测到的火星水资源分布信息,将为未来登陆火星的宇航员提供帮助.
火星探测研究科学家通过探测器搜集的数据分析发现,火星上可能有被覆盖的大面积冰冻水面,表面可能会发现其历史上曾有足以支持生命的环境.
经典例析
例1图2是某市第一季度用电量的扇形统计图,则3月份用电量占第一季度用电量的百分比是().
A. 55%B. 65%
C. 75%D. 85%
点拨
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可得百分比= × 100% = 65%.
解:选B.
评析
百分比有两种算法,本题中的算法是一种,还有一种是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占的数量与总体数量的比.
例2某商场家电部为了调动营业员的工作积极性,决定实行目标等级管理.商场家电部统计了每个营业员在某月的销售额,数据如下(单位:万元):
23 17 16 20 32 30 16 15 15 26
15 32 23 17 15 15 28 28 16 21
商场规定月销售额达到或超过25万元为A级,低于19万元为C级,其他为B级.为了使商场负责人对各等级人数比例情况一目了然,请在图3中作出扇形统计图.
点拨
(1)作数据统计时,一定要保证每个数据都能且只能在“一个”范围内,不能有交叉,也不能有遗漏.
(2)计算百分比与圆心角度数:百分比=各部分人数/全体人数×100%,圆心角数=360°×百分比.
评析
在扇形统计图中,要注意人数、百分比和圆心角度数三者之间的换算.
即学即练
1. 图5是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扇形统计图,若参加舞蹈类的学生有42人,则参加球类活动的学生有().
A. 145人B. 147人C. 149人D. 151人
2. 图 6 是两户居民家庭全年各项支出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下列对两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甲户比乙户大 B. 乙户比甲户大
C. 甲、乙两户一样大 D. 无法确定哪一户大
3. 图7表示某校男女生人数,则男生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比为().
A. 46%B. 48%C. 50%D. 52%
4. 图8表示某中学的图书室共有3种图书,A表示艺术类,B表示科技类,C表示航天类.若该校共有图书3 000册,则艺术类书共有_________册.
5. 图9表示某村种有3种作物,若玉米共种了216亩,则小麦种了_______亩.
6. 某县有80万人口,其中各民族所占比例如图10所示,则该县少数民族人口共有多少?
7.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就城镇居民对物价水平满意程度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如图11.据此,可估计2006年城镇居民对物价水平表示认可的约占_________%.
8. 观察图1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甲校女生比乙校女生少 B. 乙校男生比甲校男生少
C. 乙校女生比甲校男生多 D. 甲、乙校两校女生人数无法比较
9. 表3是对萌芽学校七年级男生对足球是否喜欢的调查结果,请根据结果画出扇形统计图.
10. 2007年某市春季房交会期间,一家房地产公司对参加本次房交会的消费者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1 200份调查问卷,实际收回1 000份.该房地产公司根据问卷情况,作了以下两方面的统计.
根据上述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被调查的消费者平均年收入为_______万元.(提示:在计算时,2万元以下的都看成1万元,2万~4万元的都看成3万元,依此类推,8万元以上的都看成9万元)
(2)打算购买80 m2 ~ 100 m2 的消费者人数为_________.
(3)如果你是该房地产公司的开发商,请你从建房面积等方面谈谈你今后的工作打算(不超过30字).
中考风向标
1. (2007年·德阳市)据统计,某班50名学生参加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评价等级为A等、B等、C等的学生情况如图14,则该班得A等的学生有_________名.
2. (2007年·陕西)2006年,全国30个省(区)、市在我省有投资项目,投资金额如表5.
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2006年外省(区)、市在陕投资总额;
(2)补全图15中的条形统计图;
(3)2006年,外省(区)、投资中有81亿元用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4亿元用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剩余资金用于我省其他地区.请在图16中画出外省(区)、市在我省投资金额使用情况的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的圆心角精确到1°,百分比精确到1%).
参考答案
1. 10
2. (1)2006年外省(区)、市在陕投资总额为124 + 67 + 66 + 47 + 119 = 423(亿元).
(2)如图17.
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清楚扇形统计图圆和扇形格表示的意义
2、让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3、使学生能看懂并能简单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请情况
二、教学重点: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能简单的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信息,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上节课我们调查了六(3)班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及人数,出示统计表(给出情境图再出示统计表)。利用我们上课所学的百分比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用卡纸列举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来表扬学生。
2、再次提出问题,那我们现在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在黑板上列出学生回答的答案。提问,那么你能通过这个统计表绘制出什么样的统计图呢?
3、条形。优点: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
折线。优点: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也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4、观察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你从中得出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不可以从这个统计图中清楚地知道各项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呢?
5、根据我们算出来的这些百分比,老师还做了另外一个统计图(出示扇形统计图)
预设:师:同学们请注意观察一下,你从这张统计图中得到了那些信息? 生:这个图整体是圆形,是由一块一块的扇形组成的。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像这样的由一块一块的扇形组成的统计图我们叫做扇形统计图,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扇形统计图的认识)
师:现在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一下这个图表示了什么?没一个扇形又表示什么?
6、学生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
老师小结:圆表示全班人数,就是表示总数,单位1。扇形表示了喜欢各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就是表示了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板书)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扇形有什么特点呢? 生:扇形大小不一样
生:扇形的圆心角过圆的圆心。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扇形的大小不同说明所有的百分比不同,在扇形统计图中扇形要过圆心,现在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呢? 生:可以很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师:回答得很真确,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下书中的做一做。
7、课堂练习,自主看图,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了那些有价值的教学信息(独立完成)。
8、教师课堂总结:在扇形统计图中,圆代表总体单位1,各个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了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扇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的关系,但不同的是不能清楚的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
五、课后练习,练习二十五第1、2题。答案纸(A4纸)。
习题解决
六、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圆:表示总数。
《认识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5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一第68-70页。教材简析:
《认识扇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统计表及平均数后安排的,是小学阶段统计知识的完成阶段,是下一学段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教学重点:
1.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2.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教学难点: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让学生谈谈对观看奥运比赛的感受。
谈话:是啊,每一枚金牌都是运动员们的汗水和血水凝聚而成的,都来之不易。(课件出示信息窗1的情境图)这就是第30届奥运会我国体育代表团金牌榜。
仔细观察这些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可以是计算方面的,也可以是和统计相关的。回答情况预设:
(1)射击项目一共获得了多少枚金牌?(2)体操一共获得了多少枚金牌?(3)各种项目获金牌数的情况怎样? ……
2.出示红点问题:各种项目获金牌的情况怎样? 你能用学过的统计知识来描述一下吗?
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条形统计图来解答这个问题,教师应该给予鼓励。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一)描述数据。
1.谈话:在绘制统计图之前,我们先应将数据分类整理一下。学生小组合作,将信息表中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完成教师提供的统计表。(教师在此说明:水上项目包括:跳水、游泳、水球等;重技类项目包括:柔道、跆拳道、摔跤、拳击等。)
2.学生回顾学过的统计知识,将统计表中的数据用统计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大部分学生可能会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来。)汇报交流,教师展示学生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用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项目获金牌的数量。3.谈话:怎样用统计图表示各项获金牌的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几?我们还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出示教材70页的扇形统计图)教师结合教材简要介绍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比。
(二)分析数据。
谈话:扇形统计图中的这些数据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小组交流,互动讨论。明确图中数据是指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之几。例如:射击5.3%表示射击项目金牌数占金牌总数的5.3%。谈话:仔细观察,你还能获得什么信息? 学生了解各项目所占金牌总数的比重。
(三)对比发现。
谈话:比较两种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每个项目各得了多少枚金牌;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各个项目所得金牌数与金牌总数的关系。
谈话:是啊,两种统计图各有特点: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三、实际应用,深化理解 1.自主练习第1题。
这是一道阅读扇形统计图的题目。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阅读统计图,然后和同伴说一说发现了哪些信息。交流时,重点说说各部分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如少数民族人口8.5%,能说出是指少数民族人口数占全国总人数的8.5%。通过该题,学生能对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有简单了解。2.自主练习第2题。
这是一道巩固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并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以先让学会说说统计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然后独立解决问题。
四、课堂反馈,交流总结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经历一系列的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扇形统计图教案二 篇6
上课教师:望书敏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7-58页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2.能看懂扇形统计图,并能从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
3.在观察判断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客观、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根据统计图进行判断预测的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比较、交流等学习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仔细观察、进行质疑的习惯。教学重点:
看懂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并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保证所得结论的全面性和判断的正确性。教学准备:
课件、扇形统计图、学习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1、出示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2、出示教材第57页情境图,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笑笑家食物摄入量符合宝塔的推荐吗?从哪看出来? 说说表中百分数的含义。
想要清楚直观的看出各数量的多少,你有什么建议?(统计图)画什么统计图呢?
条形统计图跟折线统计图谁更适合?折线统计图反应一种数量的变化,不太适合。
出示条形统计图。判断能表示各数量占总数量百分之几吗?
二、整理数据,探究新课。
1、自学,体会 微课学习,认识扇形统计图。①出示学习材料,明确要解决的问题。②播放微课。
(介绍如何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上面统计表里的内容以及扇形统计图的特点)③小组合作,交流整理。
2、整理学习成果。解决学习材料上的问题 ①图示板书:扇形统计图及名称。②指名小组合作完成统计图。(在各扇形贴上合适的分数。)
根据什么确定百分数贴的位置?(扇形面积的大小和百分数的大小有关系。)③说说自己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
扇形统计图是用什么表示总数(单位“1”)? 用什么表示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
④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⑤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⑥从这个统计图中你们发现了什么信息?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书58页第1题。
第1小题,观察统计图,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了解扇形统计图里的“其他”类的含义。
第2小题,观察统计图,你能提出那些问题?了解扇形统计图可以绘制成圆柱。
四、提高练习。
了解恩格尔系数。补充知识。连线。
五、小结。
1、收获和疑惑。
2、扇形统计图的优点与不足,六、课后作业。
1、找找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生活中的哪些数据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进行整理?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篇7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1~2页的例1和“练一练”,练习一的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能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会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使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做出解释或判断,发展数据分析的观念。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教学难点:
根据扇形统计图的数据,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学习单等。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不同的统计形式
师:课前,同学们根据要求,从伙食费、水电费电话费、购买衣物、文化教育和其他五个方面调查了今年一月份的家庭生活支出情况,并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把“每部分支出占当月家庭的总支出的百分比”表示出来,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一下你们的作品。预设:
1、画的统计表,增加了“每部分支出占当月家庭的总支出的百分比”一栏
2、画的条形统计图,并在上面标识了每部分支出占当月家庭的总支出的百分比。
3、用长方形表示总支出,再根据每部分支出占当月家庭的总支出的百分比,把长方形划成大小不等的几块。
4、用线段表示总支出,再根据每部分支出占当月家庭的总支出的百分比,把线段划成长度不等的几段。
5、用圆形表示总支出,再根据每部分支出占当月家庭的总支出的百分比,把圆形划成大小不同的扇形。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有的用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有的用长方形图、线段图,也有用的饼图。数学上,像这样用一个圆表示总量,然后用扇形表示其中部分的统计图,我们叫扇形统计图。
二、比较,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师:刚刚同学们展示了这么多的不同的统计形式,你们认为哪种形式在表示“每部分支出占当月家庭的总支出的百分比”方面上,显得更准确,又更加的形象直观呢? 师生讨论交流
师:通过刚刚的讨论大家更欣赏扇形统计图,是因为它用了怎样的方式更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 生:扇形统计图是用不同的扇形在圆中所占的大小比例,来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扇形统计图看起来更清楚、更直观、也更美观一些。
师板书: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顺学而导,探究新知
1.师:用扇形和圆之间的大小关系反映各部分占总量的百分比情况,这正是扇形统计图整理数据的特殊形式。那给你一个扇形统计图,你还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出示例1的统计图 自主学习单
(1)想一想:仔细观察扇形统计图,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2)填一填:扇形统计图中,圆表示(),扇形表示(),百分数表示()。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3)比一比:扇形统计图跟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4)说一说:扇形统计图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2.小组汇报,交流分享。
预设:(1)生:我国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8.8%,山地面积最大,丘陵的面积最小„„
(2)生:圆表示总数量,扇形表示各部分数量,百分数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1。(3)生:形状不同,把一个圆分成了几个扇形。数据都是百分数„„(4)明确: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3.计算比较。
师:那你能看出每种地形的面积吗? 生:不行,还不知道我国的陆地总面积是多少
师:我国的陆地总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现在你能根据所给的信息进行计算了吗?下面算算看 学生用计算器算出表中各种地形的数据。学生思考:是怎样算的?怎么检验填得对不对? 比较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明确:用统计表能直接看出各部分的数量。统计图比较直观,虽然能从中看出各个部分量之间的关系,但得通过计算才能得到具体的数据。
4.理解统计图的实效性。
学生理解:统计图具有实效性,反映了在某一时间的情况。随着时间的变化,统计的结果是有可能发生改变的。
四、练习提升,内化知识 1.练一练。
师:扇形统计图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计算出相应的数据,仔细观察我们还能获得其他的有用的信息呢
学生观察两幅统计图,说说获得了哪些信息?比一比,说说有什么想法?
生:我国的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比较缺乏,用这么少的地养这么多的人,很了不起。师:能具体说说嘛
生:19.6%的人口应该用19.6%的国土。现在却是19.6%的人口只用了9.9%的土地,人均占地面积相当少。
师:看来两幅图结合比较进行分析,我们还会有新的发现,带给我们新的思考。
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思想教育。2.说一说。练习一的第1题
提问:这两天的食物搭配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哪一天的食物搭配比较合理?
生活小常识:青少年的饮食
了解:按营养学的观点,要注意每天食物的荤素搭配,要多吃蔬菜和水果。3.估一估。练习一的第2题 学生说说是怎样估计的。呈现相应的扇形统计图。4.算一算。练习一的第3题
提问:把它们按面积从大到小排一排,你会吗? 5.选一选。(课件)你能根据提供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吗? 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选?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从扇形统计图只能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的关系,不能看出各部分数量的多少。
6.课前我们已经调查了各位同学的2016年1月份家庭支出情况,老师也用用扇形统计图统计了张亮家2016年1月生活支出情况。你们从这个扇形统计图中知道他家的各项支出的费用吗? 生:不知道 师:那该怎么办呢? 生:要知道总支出就知道了
师:如果老师没有告诉你总支出,而是告诉你水电和电话的费用,你该怎么算呢?
五、总结欣赏,丰富认知 1.生分享收获。
2.扇形统计图的其他形状;
有时我们也用薄薄的圆柱代表总量,这样形成的统计图也叫饼图。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教学重点: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扇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并且正确地获取信息、利用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你们爱运动吗?你最喜欢什么运动?请看大屏幕——这是我们六(3)班同学开展课外活动时的情景。谁上来说说这个热闹场景呢?如果我们绘制一个统计图,要能清楚地看出每个运动项目的人数,你认为应该绘制什么样的统计图比较好呢?(条形统计图)
2、(出示P106页条形统计图)这是六(3)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条形统计图,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3、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就是可以清楚地反映各种数量的多少。但是,如果我们想清楚地知道喜欢每种运动项目人数各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你们还能从条形统计图中直接看出来吗?老师告诉大家,有一种统计图就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知道那是什么统计图吗?这种统计图就是——扇形统计图。(出示课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扇形统计图》。
二、开放交流,促进理解
(一)、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学到哪些知识?
(二)、自学解疑:
1、同学们真好学,想知道的可真多啊!梳理了大家的疑问,我们重点来解决这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课件出示)
(1)、整个圆形表示什么?每个扇形分别表示什么?(2)、扇形统计图能更清楚地看出什么?
(3)、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⑴什么是扇形统计图 ?
⑵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⑶扇形统计图的作用是什么?
请大家带着这三个问题自学书第106—107页
2、汇报交流
(出示课件:扇形统计图),观察这个扇形统计图,你得到哪些信息?从这个扇形统计图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什么?
3、对比分析
扇形统计图与我们学过的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4、归纳小结
用整个圆代表单位“1”,表示全班学生的人数,用不同大小的扇形来表示不同的百分比。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更清楚的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板书)
三、联系生活,深化拓展.1、完成“做一做’
(1)、看图:运动有益身体健康,饮食也很重要。你们喜欢喝牛奶吗?(出示课件):牛奶各营养成分含量图,这是牛奶中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的扇形统计图。请喜欢喝牛奶的同学说一说牛奶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2)、计算: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补充营养成分各多少克? 谁是单位“1” ?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以水分为例,水分占牛奶的87%,要求250克牛奶里水分有多少克,实际上就是求谁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用什么方法?即:250×87
你想知道250克牛奶中哪几种营养成分的质量?请选择其中的几种算一算!
(3)、小结:不同的食物中都含有很多不同的营养物质,所以我们一定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饮食。
2、完成练习题1:李明作息时间图
我们除了要合理的安排好运动、饮食以外,我们还要合理的安排好我们的学习,休息等作息时间
(1)(出示课件):李明作息时间图
请看,这是李明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统计图。你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通过咱们的计算,你认为李明的作息时间安排得合理吗?你与李明有什么不同呢?
2)说自己的作息时间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息时间?请大家回去把它绘制成扇形统计图。
四、评价体验,畅谈收获
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如果大家能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那么将是老师最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认识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篇9
回忆、经历统计的方法,是需要的。
课堂上,我和孩子们从身边的情境出发,再一次经历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虽然这是旧知,但我以为,这是学习扇形统计图的奠基石,不可或缺。唯有经历了统计的.整个过程,统计才是最具严谨性的,孩子们的学习才是最具价值的。
读懂扇形统计图是关键,读懂了,才能顺利地解决问题。
在孩子们自主学习扇形统计图时,我去巡视。孩子们是根据这样两个问题去自学的:1.图中的整个圆表示什么?每个扇形分别表示什么?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他们在自主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不困难,孩子们很快就得出:扇形统计图可以让一些杂乱无章的数据变得清晰,便于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更清楚的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扇形面积的大小分别反映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之几。这样的认知,就是孩子们对扇形统计图的深刻认识。
扇形统计图2 教学设计 篇10
(二)教学课题:扇形统计图
(二)教学时间: 教学记录: 教学内容:教材第98-9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将三种统计图进行系统的复习,知道每种统计图的不同作用,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使用。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活动,经历统计图辨析的过程,感知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增强统计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感受统计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辨析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教 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 法:加强合作,归纳整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直奔主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的三个统计表。
1、这是绿茵小学校园内树木的一些统计表。请你仔细观察这三个统计表,从中你都知道些什么?
2、生:有2007-2011树木变化情况的统计表,有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的统计表,还有各种树木数量的统计表。
二、小组合作,探究三种统计图的作用
1、小组分工合作,完成统计图的绘制任务。
2、小组反馈
(1)、第一个统计表
预设
1、学生会将绿茵小学2007-2011年校园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绘制成条形统计图。预设
2、学生用折线统计图来绘制。(2)第二个统计表
预设:学生会出现的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师:谁能说说看到这样统计图,你想说些什么? 师: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都能表示出统计表中的信息,但是扇形统计图更能直观地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3)第三个统计表
预设:学生只出现一种结果--条形统计图 师:为什么这个统计表你们都选用条形统计图呢? 生: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4、通过绘制不同的统计图,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根据统计表的数据绘制不同的统计图
5、小结:从条形统计图到折线统计图,再到我们今天学习的扇形统计图,每种统计图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条形统计图能够很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及能够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够表示出数量的变化趋势;而扇形统计图更重要的是能够清楚地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统计图。
三、反馈练习教材第99页“做一做” 课后作业: 大小同步练习册本节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扇形统计图
(二)条形统计图: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扇形统计图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1
1、课堂上力争做到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传授知识”转向“引导探索”,课堂中最大力度的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经历分析数据,合作探究的全过程,参与知识的构建。
2、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课前的自主探究统计,到课上的创设情境、探究学习等环环相扣,处处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不仅仅在学数学,也在用数学。
不足之处:
扇形统计图难点 篇12
教科书第67页例2,第68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十五3~5题。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教学难点:
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1)先后出示两个统计图。
先出示第一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点出相关部分。
教师:这些都是什么时候的数据?
再出示第二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些又是什么时候的数据?
教师:耕地、森林、果园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呢?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多少平方千米?请你们算一算。
将两幅图放在一块观察。
教师:看了这两幅扇形统计图,你想说些什么?看看谁的发现最多,最有价值。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自己的发现(“退耕还林”前与20xx年底相比土地的变化情况)。
(2)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教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发现,现在哪位同学能代表你们小组进行发言?
请一两位同学相互补充,找到统计图中发生变化的项目。
小结:对比两幅扇形统计图,同学们强调最多的是有许多项目发生了变化。有没有没发生变化的量呢?(课件重点强调:土地总面积没发生改变)也就是两个圆所代表的都是靠山村的土地总面积。
教师引导:结合我们的发现思考:森林面积的增加与荒山面积的减少会给这个村庄带来怎样的变化?如果你是村委会的领导面对20xx年底的统计图你又会作哪些思考?
(3)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教师:观察扇形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答,教师巡视找出典型的问题并进行解析。
2.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扇形统计图)你又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活动
教师:刚才我们分析的两个扇形统计图的圆都代表相同的含义——土地总面积,(课件点出“课堂活动”第2题——改变题目增加两个参数——美国、俄罗斯的面积和人口)现在呢?
教师:仔细观察这些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
教师引导:重点分析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
教师:面对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局面,你会做哪些思考?
四、练习应用,促进发展
1.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出示题中的两幅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对比。
(1)从两幅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算一算:从到20xx年,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绿化用地分别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平方千米?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抽几个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评议。
(3)议一议:你对这种变化有什么看法?
【扇形统计图难点】推荐阅读:
扇形统计图反思01-06
《扇形统计图》说课稿01-30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05-14
扇形统计图教案及反思06-14
《扇形统计图》数学教案09-13
六年级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11-26
五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教学方案06-27
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统计图》说课稿07-25
小学语文《扇形统计图》第2课时的教案设计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