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统计图》数学教案

2024-09-13

《扇形统计图》数学教案(共11篇)

《扇形统计图》数学教案 篇1

扇形统计图数学教案

一、教材、学情分析

“扇形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江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四节的学习内容,是从生活中实际问题出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创造使用教材设计的一节课,数学教案-6.4扇形统计图。生活中经常需要收集数据,而统计图是展示数据的重要方法,经常出现在报刊杂志媒体中,为此教科书安排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和制作。

学生在小学里曾经学习过扇形统计图,对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特点和制作有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数据的收集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简单问题入手,让学生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进而养成数据说话的习惯,初一学生积极要求上进喜欢表现自己,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广阔的舞台,让学生充分思考、合作交流和探究,品尝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认识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和特点;

2、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并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步骤;

2、在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学会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3、在决策和形成猜想中的过程中,感受收集和利用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从身边的一些简单问题,体验数据在解决不少现实问题中是有用的;

2、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品尝发现带来的欢乐,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难点:从扇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并且正确地获取信息、利用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四、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利用PowerPoint制作一个简单课件(没有多媒体教室可采用小黑板展示);

2、布置学生准备,圆规、铅笔、彩色笔、计算器、剪刀等工具。

(二)教学流程

1、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今天我们将学习另外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大家小学里已经学过,有印象吗?能回忆起来是怎样的一个图吗?学生回答(是一个圆分成几部分),下面先让大家欣赏一个扇形统计图。(展示)同学们暑假肯定看了奥运会,能知道中国得了多少枚金牌吗?(32)

射击 4 12.5%

球类 8 25%

水上项目 8 25%

力量型项目 9 28.125%

田径 2 6.25%

体操 1 3.125%

从这个统计图中同学们能知道中国在什么项目上有优势,什么项目上薄弱呢?大家知道吗?美国在什么项目上有优势?(田径)

引入设计说明:1、从学生感兴趣的奥运会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初中数学教案《数学教案-6.4扇形统计图》。2、突出扇形统计图的优点——能直观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区别于折线型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更深入一步认识一下扇形统计图,并教大家如何来画扇形统计图。

2、出示课本学生快餐营养成份统计图,学生观察、思考,老师介绍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用圆和扇形分别表示关于总体和各个组成部分数据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或称饼形图),特点是能直观地、生动地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第一问、第二问学生回答;

第三问先说明什么是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课本上有摩天轮图(学生观察)。我们可以更直观向学生介绍,用事先准备好圆纸片对折,再对折,把圆分成相等四部分(如图1),这个直角就是圆心角。

图1

图2

还有奔驰汽车的标志(如图2),把圆分成相等的三部分,圆心角为120。

这样学生更直观、清楚地理解了圆心角的概念。

总结:圆心角的度数为所占的比例乘以360。

请一个学生回答第三问。

3、做一做,P152,第(2)小题后面部分,老师分析。

4、合作活动,师生互动(主要让学生学会画扇形统计图)

提出问题—→调查情况—→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画图

问题:同学们从家里到学校交通情况。

学生举手,一个学生点数,另一个学生记录,得出有关数据。

不妨设有50名学生,统计数据若如下(根据现场统计情况有不同的数据)。

①步行 20人 40% 144

②骑自行车 15人 30% 108

③坐公交 10人 20% 72

④其他 5人 10% 36

画图步骤:1、画一个圆;

2、按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算出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根据算出的各圆心角的度数画出各个扇形,并注明相应的百分比,各比例的名称可以注在图上,也可用图例表明。

注意:不用彩色,也可用白色、涂黑、斜线、网状等表示,学会动手画出扇形统计图。

学生再看例题:气象资料统计图,计算圆心角度数需用计算器。

5、课内练习,学生板演,一个学生计算数据,一个学生画出扇形统计图。

6、作业 1)P153 ①②③④,思考题⑤

2)收集扇形统计图,渠道来自报纸、杂志、上网查询。

3)自己设计一个调查方案,用调查的数据制作一个扇形统计图。

五、教学设计说明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应全面贯彻六大基本理念,更加侧重理念③和理念④,本节课突出生动有趣的特点,学习方式多样化,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入的情景设计是学生身边的问题,例题采用学生自己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最后画图,让学生感到一种自己研究成果的成就感,相比之下,比课本的气象资料更具有感染力。作业中有一题是自己设计一个调查方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这就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

《扇形统计图》数学教案 篇2

教材简析:注重与学生已学的条形统计图的联系, 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特点及作用的对比, 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事例中, 认识扇形统计图,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体会扇形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以旧引新

师:老师统计了第五单元的检测成绩, 我们六 (3) 班60人, 优有30人, 良有18人, 中有9人, 还有3位同学待及格。 (师边叙述边把数据现场输入电脑) 课件出示六 (3) 班第五单元质检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了解基本信息。

六 (3) 班第五单元质检情况统计表

师:为了能更直观、形象地看出各个等级人数的多少, 我们把它制成统计图。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统计图?从这幅统计图中可以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师:如果我们想知道每个等级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能直接从条形统计图中看出来吗?

师:有一种统计图能解决这个问题, 想知道吗?

师:扇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扇形统计图。

师:每个等级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学生反馈后, 教师板书:

优:30÷60×100%=50%良:18÷60×100%=30%

中:9÷60×100%=15%待及格:3÷60×100%=5%

六 (3) 班第五单元质检各等级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设计意图: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元素, 从学生学习生活中选取素材, 为引出统计数据提供现实背景, 并直观呈现六 (3) 班第五单元检测各等级人数, 说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每个等级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数不能从条形统计图中看出来, 怎么办?以旧引新, 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 获得新知

1. 由数及形,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生成过程。

师:如果现在用这个圆的面积表示全班学生人数, 把它看作单位“1” (即100%) , 再用蓝、绿、黄、粉4种不同的颜色把这个圆分成四个小扇形。 (课件出示)

师:根据上表中的百分数信息, 猜猜看, 这四个不同颜色的扇形分别表示哪个部分?

学生反馈, 教师概括。

师:获优的人数最多, 占全班人数的50%, 就用圆中最大的蓝色扇形表示。

师:那么最小的粉色扇形就表示待及格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绿扇形表示良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黄扇形表示中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5%。

师:我们看到了这个扇形统计图的主体部分, 现在加上标题和制图日期, 一个完整的扇形统计图便呈现于我们面前。 (课件出示完整的扇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在给出扇形统计图时, 先出示一个圆, 说明这个圆表示的含义, 再把这个圆分成四个不同颜色的扇形,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认识各个扇形的具体含义, 由数及形,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生成过程。]

2. 由形及数, 对扇形统计图做出简单分析。

师:仔细观察“六 (3) 班第五单元质检情况统计图”, 你一眼就能看出的数学信息有哪些?还可以知道哪些信息?你对我们班同学在学习上有哪些好的建议?

3. 数形结合,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

1)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师: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 整个圆表示什么? (板书:全班人数, 单位“1”的量) 各个扇形表示什么? (板书:各等级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数。)

(2)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分析, 你觉得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作用?

小结:扇形统计图能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百分数关系。

4. 对比分析, 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比较。

5. 回顾小结, 归纳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 初步应用, 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

(1) 已知全班人数, 求各等级人数?

(2) 求一个等级人数比另一个等级人数多 (少) 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3) 求一个等级人数比另一个等级人数多 (少) 百分之几?

(4) 已知各等级人数及相应的百分数, 求全班人数。

[设计意图:循序渐进地设计数形结合、对比分析、回顾小结、初步应用等多个层面的学生探究活动, 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这一重点,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建构新知、学以致用, 体会扇形统计图的实用价值。]

7. 展示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 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

师:我们认识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 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日常生活中, 我们经常见到扇形统计图的身影: (1) 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扇形统计图? (2) 老师课前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 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举例、教师展示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 让学生感到真实可信, 贴近学生的认知基础, 拓宽学生的视野, 培养创新精神, 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 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三、联系生活, 巩固新知

1. 做一做。

师:同学们, 你们了解牛奶所含的营养成分吗?这是一个有关牛奶所含营养成分的扇形统计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说一说, 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师:谁来说一说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补充各种营养成分各多少克?

2. 比一比。

哪所学校的女生多?

3. 算一算。

下图是六 (2) 班第五单元数学考试成绩统计图。已知待及格的有3人。请你算出各种成绩的人数填入统计表内。

[设计意图:设计层次性、多样性、生活化的巩固练习题, 充分让学生进行思辨, 引导学生对扇形统计图中数学信息进行观察、分析、计算、推理、描述, 既要关注学生解题的结果, 更应重视学生思维的过程,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知情共融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2. 最后, 把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 与同学们共勉。

《扇形统计图》数学教案 篇3

关键词:扇子形状;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联系;研究

G623.5

扇形统计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小学生刚开始接触分数知识的基础教学知识。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虽然都是统计教学中重要呈现方式,但是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扇形统计图的教学更加直观。扇形统计图的产生来源于扇子,为了使得扇形统计图教学富有趣味性,教师需要在课程中引入扇子的不同形状,与扇形统计图相互联系,增加学生理解。

一、扇子现状与扇形统计图联系的理论基础

扇形统计图在解决问题时,能够使得我们更加直观的看清楚各个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于事物的客观理解尚不到位,因此不能明白扇形统计图中所包含的图形与整体的关系道理,因此,在图形与数学关系的相互转换中需要教师借助外在的真实图形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在扇形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向学生强调圆心角的大小,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分数实际形式,教师将扇形统计图中各个部门比作“1”的组成部分,让学生认识百分比与整体1[1]。

著名学者范希尔将学生的思维分为五个水平,分别为视觉、分析、非形式化的演绎、形式的演绎、严密性。而学生的几何思维是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次序的,学生在没有通过n-1层次之前,其思维难以到达n层,也就是说学生的几何思维难以实现跳跃发展。对于比较新的知识,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在学生思维中难以形成,为了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的清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实际存在的图形,来引导学生。而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扇子图形,与扇形统计图的教学相互结合,将会引起学生思考,并且易于学生理解图像与数字之间的关系[2]。

二、扇子的形状与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联系分析

1.基于视觉的联系

对于不同类型的图形而言,其最大的共性就是图形的性质决定图形。这是高年级的学生在进行图形的分析学习中所能够感悟到的内涵。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在实际学习中,还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在接触扇形统计图的时候学生不会关心图形的性质以及图形种类,他们在心理上能够将这些图形表示的更加的直观化,即学生在认识图形的环节中会自然与身边的图形进行联系。扇形统计图在形式上是一种图形,但是其属于一种数学计算图形,在学生直观化的格式塔中,难以理解到扇形统计图的数学关系。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学生是觉得直观性将扇子的形状与扇形统计图在视觉上进行联系。直观化的物体分类使得学生能够针对他们特征性质进行联系,“形状形同”进行图形分类,这既是扇子形状与扇形统计图在在视觉上的联系[3]。

2.基于图像与数字的非形式化演绎

当学生对于图形的认知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其学习思维能够发生非形式化的演绎。那么在该水平上,学生能够将图形认定为一种抽象的定义,并且区分概念中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理解扇形统计图几何领域的逻辑论证。当教师借助扇子的大小变换,改变图形在扇形统计图中的所占比例,学生则能够发现比例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能够分层次的将图形在整体园众所占的分数进行统计。这种利用非形式化的推导,能够使得学生发现图形分类的性质。扇子的形状在扇形统计图教学中,能够被看作一种逻辑组织,将扇子的开角形状作为一种已知条件,判断这样的几何图形与整体的关系[4]。

3.概念的理解

由于扇形统计图的教学不仅包含着分数的直观体现,还包含着扇形面积的计算,为了让学生能够以最简洁的方式计算出扇形的面積,教师借助扇子的形状,与扇形面积的计算进行联系。在小学数学教材中,默认圆是最为特殊的扇形,在概念的理解上,很多学生都更加的偏向于图形要素和特征分解,并且借助半径、圆心、弧等要素进行扇形的判定。同时在扇形的面积的计算上,有的学生则根据书本上公式进行直接的计算,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可以借助扇子的形状大小变化,分析不同开度的扇形与圆形的关系,借助所占份数的理论直接计算出扇形面积。在概念的理解上,将扇子的形状与扇形统计图相互结合,为扇形面积计算的理解提供了另一个角度,有效的提升了数学教学的灵活性。

三、结论

四、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直接式教学难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化的知识,在图形与数学关系的相互转换中需要教师借助外在的真实图形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借助扇子的形状引发学生产生联想,在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的教学中,使得二者相互联系,直观化的物体分类使得学生能够针对他们特征性质进行联系,将扇子的开角形状作为一种已知条件,判断这样的几何图形与整体的关系。同时为扇形面积计算的理解提供了另一个角度,有效的提升了数学教学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屠靥韵.六年级学生对扇形的理解[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范燕.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问题与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3]赵迪.小学统计课程教学内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4]霍雨佳.中美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内容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4

厚德外国语学校:谭琪

教学内容:认识扇形统计图并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P106-107的例题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并能用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在学习中,要体会到各种统计图不同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T:同学们,我们学过哪几种统计图?S: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T:他们都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S回答;T总结:条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二、新授

1、T:你们平常喜欢什么运动项目?出示主题图;这是一个班课间活动的场景,图上都有哪些运动项目呢?S回答。T:如果要清楚地知道各种运动项目参加的人数,用什么统计图表示最合适?S:条形统计图。

2、出示条形统计图

T:老师把喜欢这些运动项目的人数制成了一个条形统计图,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S: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有12人,喜欢足球的人数有8人等,总人数有40人(T:你是怎么知道的?);T归纳:从这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同学们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还有哪些信息不容易在条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但是扇形统计图就可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扇形统计图。(板书揭示课题)现在你能计算出喜欢各种体育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吗?(可分组进行计算)

3、T:喜欢足球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喜欢什么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T边用教具在黑板上演示。S:喜欢乒乓球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等。T:像这样的统计图就叫做扇形统计图。这是一幅有关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边贴标题和日期)我们用整个圆表示什么?(黑板条:用整个圆表示全班学生的人数)(点一个同学说)T说一遍S说一遍,(共2遍);指扇形说,T指一块:用这个扇形表示什么呢?S:喜欢乒乓球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T再问一个同学,T:那其他三个呢?(点3个S回答)。T边贴:用圆内扇形的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比。归纳:这就是扇形统计图。

4、出示扇形 介绍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T那再这个扇形统计图中(六1班),用一个圆表示全班人数(用课件演示一个圆)如果把代替全班人数的圆平均分成100份小扇形,那么其中这样的20份小扇形就表示足球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也就是20%(课件演示),30份小扇形就表示喜欢乒乓球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也就是30%,那15份小扇形表示什么?S:15份小扇形表示喜欢跳绳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也就是15%等;S回答。T:(课件1小题)请同学们口答喜欢乒乓球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百分之几,S:喜欢乒乓球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课件2小题)T: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我想问喜欢足球运动项目的有多少人?刚才我们是在条形统计图上看到足球有多少人,那再扇形统计图上看不到,应该怎么求?(T用黑板条写喜欢足球的人数)S:用足球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乘全班人数就可以了,T你怎么知道这样做?S: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比用乘法计算。S说算式T在黑板上板书。T:说的非常好。

5、T:请同学们对比下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他们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S回答,T归纳出示课件:从条形统计图上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扇形统计图能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三、练习

1、做一做:T: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用到扇形统计图,同学们请看这是一幅有关什么的扇形统计图?S:是一袋牛奶含各种营养成分的扇形统计图。你在统计图上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S:水分占整袋牛奶的87%等T:,黄颜色表示的是什么?S:黄颜色表示的是这袋牛奶营养成分里的水分含牛奶的百分之八十七等。T:那每天喝一袋250g的牛奶能补充营养成分各多少克呢?你会做吗?

2、T:老师这还有一幅扇形统计图,这是一幅有关什么的统计图呢?S:是陈东家每月生活费支出情况的扇形统计图;(出示课件)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哪项支出最多?哪项支出最少?等。课件:如果陈东家每月生活费支出1000元,你能提出并解决哪些问题?S回答。(1)食品支出每月花多少钱? 1000×30%=300(元)

(2)教育费用比水电费多花多少钱?

1000×15%-1000×5%=100(元)或1000×(15%-5%)=100(元)(3)还购房贷和水电费一共支出多少钱? 1000×30%+1000×5%=350(元)等。T:做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感触?S回答。

T:现在家庭开支这么大,不管是金钱还是精力,你们的父母为你们付出这么多,所以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孝敬父母。

3、(出示课件)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扇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圆柱形的,例如:我国人口最多的5个省的人口数量各自占全国的百分比情况如下图所示。

四、总结

六年级 扇形统计图教案 篇5

第1课时扇形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67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十五1,2题。【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情境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利用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利用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学难点】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1.回顾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师:同学们,为迎接奥运会的到来,班集体准备发动大家折幸运星的活动,我们要买合适的颜色纸就需要调查我们班喜欢各种颜色的同学人数,可以怎么办?你会用到什么方法?

2.揭示课题

教师:刚才,大家想到了可以用已经学过的统计表和绘制统计图来反映喜欢各种颜色的同学人数。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的统计知识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统计图。板书课题:统计图。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填写统计表,并计算百分比。

教师:刚才大家说到可以用统计表,我们一起来填写,同时我们要结合前面所讲的百分数知识,计算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在word中制作统计表,并根据计算出来的百分比填写相关数据。

提问:填写“红”这一栏的百分数是怎样得到的?又表示什么意思?

2.选择统计图,感知特点

教师:根据统计表我们可以制作出什么统计图?为什么?

引导感知特征:只需记录数量的多少,因此选用条形统计图,没有记录增减变化的需要因此不选折线统计图。

教师引导:与统计表相比它能更加形象直观地反映出什么?它有什么不足之处呢?

3.教学扇形统计图

教师利用word,直接生成扇形统计图。

教师: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从中能发现什么?比一比谁的发现更多?

引导学生观察这幅扇形统计图,整个圆表示什么意思?能不能说一说每一部分扇形所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见解。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引导学生关注整个圆的含义以及每块扇形的含义。

反馈:教师请几个同学到屏幕上去指一指自己的发现。

三、课堂活动

1.完成第67页“试一试”的题目

学生先独立操作,教师巡视并检查同学是否已经掌握。

教师:我们一起来判断以下这几位同学的方法是否正确。(展示两三位同学的计算以及提出的数学问题和解答)

教师:从同学们的解答中我们不难看出,整个圆代表全班总人数(课件强调),每块颜色代表参加每类活动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课件强调)。

2.认识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师: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比较全面地学习了三种统计图。

课件出示三种统计图。

教师: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应结合图示,并结合具体情景来进行理解。

教师:根据我们对三种统计图特征的认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下列数据。

(1)红光小学2002~2006年树木总数情况统计表。

年份***52006

总量(棵)***

(2)红光小学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槐树其他

百分比(%)2520151525

(3)红光小学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槐树其他

数量(棵)5040303050 课后小结:

第2课时扇形统计图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2,第68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十五3~5题。【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教学难点】

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1)先后出示两个统计图。

先出示第一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点出相关部分。

教师:这些都是什么时候的数据?

再出示第二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些又是什么时候的数据?

教师:耕地、森林、果园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呢?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多少平方千米?请你们算一算。

将两幅图放在一块观察。

教师:看了这两幅扇形统计图,你想说些什么?看看谁的发现最多,最有价值。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自己的发现(“退耕还林”前与2006年底相比土地的变化情况)。

(2)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教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发现,现在哪位同学能代表你们小组进行发言?

请一两位同学相互补充,找到统计图中发生变化的项目。

小结:对比两幅扇形统计图,同学们强调最多的是有许多项目发生了变化。有没有没发生变化的量呢?(课件重点强调:土地总面积没发生改变)也就是两个圆所代表的都是靠山村的土地总面积。

教师引导:结合我们的发现思考:森林面积的增加与荒山面积的减少会给这个村庄带来怎样的变化?如果你是村委会的领导面对2006年底的统计图你又会作哪些思考?

(3)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教师:观察扇形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答,教师巡视找出典型的问题并进行解析。

2.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扇形统计图)你又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活动

教师:刚才我们分析的两个扇形统计图的圆都代表相同的含义——土地总面积,(课件点出“课堂活动”第2题——改变题目增加两个参数——美国、俄罗斯的面积和人口)现在呢?

教师:仔细观察这些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

教师引导:重点分析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

教师:面对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局面,你会做哪些思考?

四、练习应用,促进发展

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出示题中的两幅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对比。

(1)从两幅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算一算:从1996年到2006年,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绿化用地分别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平方千米?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抽几个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评议。

(3)议一议:你对这种变化有什么看法?

课后小结:

综合:统计活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72页例1,第72页课堂活动及练习十六。【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统计表和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和反映情况,能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并能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学校已经学习了6年时间,同6年前刚进校时相比我们自己有哪些变化?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教师进行适时引导。

教师:是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同时我们的身体也在发生着变化,今天我们就利用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来展示我们的身高变化吧!

板书课题:综合统计活动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1)汇总搜集的资料,填写统计表。

教师:我们课前已经从医务室的档案里查到了自己这6年来的身高数据,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换自己的身高资料,一起填写书71页的统计表

(一)。比一比哪组同学协作得最好,完成得更快。

学生合作完成,教师巡视并指导速度比较慢的小组合理进行分工合作。

教师小结:在刚才的合作中,有的小组团队协作意识很强,而且有比较明确的分工,两个同学为一个单位,本单位填好后立即与另一组的两个同学互换资料。这样既合理地安排了时间,同时又避免了合作中的混乱。

(2)完成每组中平均数的计算。

教师:现在我们再次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我们手中的计算器,计算出组内同学在每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想一想我们该怎样合理地安排人员,才能更快更准确地计算出平均身高? 引导:两人一组,同时计算同一个年级的平均身高,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汇总全班同学的身高并计算出平均数。

教师引导:在刚才的合作中,我们进行了有效合理的安排——谁与谁同时计算一、二年级,谁与谁同时计算三、四年级……这样既节约时间,又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现在我们想要汇总全班同学的身高并分别计算出同学们在每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大家想想又应该怎样合理地安排呢?如何有效利用其他小组整理的结果呢?

让同学各抒己见,教师梳理出合理的方案。

教师:正像同学们所想的那样。我们首先要计算出自己小组同学在各年级的身高总数,然后指定各年级的平均身高计算,我们就指派各对应小组成员同时计算。

指派计算各个年级的平均身高计算的小组,每个小组依次汇报本组各年级的身高总数。

汇报计算的结果完成教科书71页统计表

(二)。

(4)制作统计图。

教师:根据同学们在各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制作成统计图。三种统计图你会怎么选?(强调为什么不会选择扇形统计图,从而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反映部分属于总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引导:实际上关于平均身高的统计图我们既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又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因为它们都能直观看出数量的多少。两种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呢?

(5)看图和看表分析

教师:观察这幅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平均身高每一年各是多少,平均身高在发生怎样的改变?

教师:6年来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增加了多少?

教师:观察统计图你能否发现小学身高增长的关键期是什么时候?此时你会给学校伙食团长以及家长提出什么建议?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注重锻炼和营养搭配。

(6)然后解决教科书72页第(4)题的第②个问题。

教师:如何才能知道现在班上有多少个同学的身高不低于全班的平均身高?(回顾最简单的数据收集方法——点数)算一算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2.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综合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扇形统计图》教案设计_1 篇6

教学目标

.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难点

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

师:前袁老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一些统计图,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都收集了哪些?(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统计图。)

教师适机提问: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

生: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师:说的不错。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会不会用。下星期我们学校将举行秋季运动会,如果我们绘制一幅统计图,要能清楚的反映同学们喜欢各项体育运动的人数,你们认为应该绘制什么样的统计图比较合适呢?

生:条形统计图。

师:嗯,不错!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反映出数量的多少。如果我想绘制一幅统计图来表示今天24个小时的气温变化情况,用什么统计图合适呢?

生:折线统计图。

师:嗯,老师也同意,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老师还发现有同学找了这样一些图,我们来看看。(对收集这些图的学生提问)你能给大家说说你找的是什么图?

学生回答。

师:这样的图也是统计图?那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它,一种新的统计图。

师板书:扇形统计图

师:从这个题目中,你想学到哪些知识?

预设:(1)扇形统计图有哪些特点?(2)什么叫扇形统计图?

(3)怎样作扇形统计图?(4)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作用?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说一说

师:同学们真好学,想知道的可真多啊!那我们就从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开始来了解吧。听了关于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的介绍,同学们能不能从这个宝塔图中知道我们需要的哪种食物最多?其次呢?接着呢?

看了这幅图,你对同学们的饮食有什么建议呢?

师:是呀,膳食宝塔图各层位置和面积的不同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这说明了我们要注意健康饮食。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看看笑笑她们家的饮食情况。

出示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统计表,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表中百分数的意思。

(学生交流完后,教学利用随机点名请几位学生说一说各百分数的意思)

师:表格中的总摄入量是指什么?100%是什么意思?

通过大家对这些百分数的解释,那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是否符合膳食宝塔图的结构呢?

2.引导讨论。

师:大家看,袁老师根据刚才的统计表中是数据重新绘制了一个图,你能看懂吗?

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你看懂了什么。

根据老师的温馨提示单想一想,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1)根据数据将圆分成了几部分?每个部分像什么形状?图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了什么?

(2)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用整个圆表示什么?所有的百分数之和是多少?能对应的上统计表中的总摄入量为100%吗?

师:现在把你们小组交流的学习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3.了解特点。

师:同学们对这幅扇形统计图分析的很透彻,想一想,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师:能不能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笑笑家一天食物的摄入量呢?为什么?(条形统计图只能表示出各类食物的摄入量是多少,不能表示出各类食物的摄入量与总摄入量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条形统计图所没有的功能,而扇形统计图可以。)

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小组先讨论一下,然后汇报。

师小结:

扇形统计图能够直观地表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直观表现在哪里?---扇形表示部分,圆表示整体)也就是能清楚地看到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三、巩固练习,提升反馈

师:扇形统计图的应用是很广泛的,从同学们收集到的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到。我们再次看看同学们收集的扇形统计图,看看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观察学生作业中的统计图,说说能获得哪些信息。

2、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纸。

四:堂总结

数学课件中动态统计图的使用 篇7

关键词:数学课件,动态统计图,编程语句

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常常需要使用到各种统计图, 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不过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统计图是事先制作好的, 无法根据课堂的生成随时调整, 另外, 统计图的呈现方式比较呆板、不美观, 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能否创建一种动态统计图的呈现方式呢?这里的动态有两层含义:一是呈现的方式是动态的, 一个条形或者折线以动画的方式呈现, 比如条形从零开始, 逐渐生长到了一定的值;二是统计图的数据是动态的, 可以在课件运行时直接输入数据, 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实时生成统计图, 也可以从后台数据库中读取数据, 从而生成统计图, 因此, 也适用于呈现实时投票结果上。

使用Fusion Charts即可以实现上面的效果。Fusion Charts是一个Flash的图表组件, 它可以用来制作数据动画图表, 动画效果非常好 (如图1) 。由Fusion Charts创建的图表外观流畅, 交互方式有趣。另外, 还有一些图表可提供独一无二的用户体验, 例如:该软件的3D图表允许用户在客户端对图表进行动态旋转, 可以以任意视角对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放大观看, 并具备点击功能。

下面将结合实例对动态统计图的部分特征及操作流程进行介绍。

一、无需编程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Fusion Charts文件夹中的子文件夹。Charts里存放了各种类型的统计图swf文件, 如果我们需要在网络上使用统计图, 那么必须要使用这里的对应文件。每种统计图都有一个以swf为后缀的文件。例如:当需要创建立体风格的条形统计图时, 需要Column3D.swf文件, 如果要创建三维风格的扇形统计图, 就需要用到Pie3D.swf文件。Code文件夹中存放了各种使用实例。Source Code文件夹中存放的是源文件, 当需要在Flash作品中插入统计图, 即从该文件中提取文件。Tools文件夹中存放了生成xml文件的工具。

新建一个文件夹“我的统计图”专门存放我们的统计图文件, 拷贝Fusion Charts所在目录Charts子文件夹下的Column2D.swf文件到“我的统计图”文件夹。这是一种二维风格的条形统计图, 如果此时双击这个文件, 不会看到任何图形, 因为我们还没有给定数据。下面, 在“我的统计图”文件夹中新建一个数据文件Data.xml, 其中, 给出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 包括标题、横轴、纵轴和数据:

<chart caption='国内部分电视塔高度统计图' subcaption='2005年3月'

x Axis Name=' 名称 ' y Axis Name=' 单位 :m' useRound Edges='1' base Font Size ='12' out Cnv Base FontSize ='18' >

<set label='青岛电视塔' value='232' />

<set label='东方明珠' value='468' />

<set label='江苏电视塔' value='318' />

<set label='中央电视塔' value='405' /></chart>

上面的这行代码中, <chart>是root元素, 这里设置了统计图的标题 (caption) , 副标题 (subcaption) , x轴名称 (x Axis Name) , y轴名称 (y Axis Name) 。其中, use RoundEdges='1'用于设置条形的呈现效果为圆角类型 (如图1) , 这种类型更加美观, 此功能仅能在3.2以上版本中使用, 最后还分别设置了字体大小, base Font Size是统计图中条形上的数据的字体大小, out Cnv Base Font Size是外围区域字体的大小, 如果你愿意, 还可以设置阴影、边框、字体等属性。在<chart>元素中还有很多的<set>元素, 这些元素是用来设置数据的名称和数据值的。

这时再双击Column2D.swf文件, 就能够看到动态的统计图呈现出来了。如果我们想调整统计图的类型, 比如:将原先的条形统计图改成折线统计图, 只需要从Charts文件夹中复制Line.swf到“我的统计图”文件夹中。

二、Flash课件中的图表

如果要将统计图完美地整合在自己的课件中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开始将动态统计图整合在自己的flash课件中, 首先, 要确保使用的是Fusion Charts v3以上的商业版本。Flash的版本要在8.0以上, 使用的脚本是Action Script 2.0。

前面我们提到过Fusion Charts需要从xml文件中获取数据信息, 因此, 即便是在Flash中我们也需要提供xml格式的数据。在Flash中我们可以使用字符串的连接轻松创建xml数据, 并不需要创建一个物理的XML文件, 可以在文件运行的时候动态创建数据并传输, 因此, 即便是我们的数据存放在数组中、远程数据库中, 都可以轻松地转换成XML数据, 并且实时传输给Fusion Charts。

首先, 新建一个使用Action Script 2.0脚本的Flash文件, 设置舞台的大小为500x350像素, 背景色为白色, 将其保存为“动态统计图.fla”。在我们开始编写脚本之前, 需要拷贝一些组件。将Source Code文件夹下的com文件夹, 拷贝到fla文件所在的目录下。这样在“动态统计图.fla”文件所在的位置下, 还有一个com文件夹。com文件夹中包含了Fusion Charts的一些类文件, 这些文件用于生成统计图。

现在需要的文件已经各就各位了, 该回到Flash中去了。将Flash中的当前层改名为“背景”, 在这里可以自由设置课件的背景。新建一个图形“Actions”用于存放脚本。在第一帧中输入下面的脚本:

#include "com/fusioncharts/includes/Loading Functions.as"

#include "com/fusioncharts/includes/App Messages.as"

这两个文件中包含了创建统计图的一系列预定义的函数。要创建统计图, 我们还需要对应的统计图的类文件, 接着输入下面一行脚本:

import com.fusioncharts.core.charts. Pie2DChart;

下面我们着手创建XML数据, 通过字符串的连接功能, 将所有的xml语句存放在一个变量str XML中。这里我们直接给出了统计图的各项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 数据可以是来自于数据库。接着输入下面的脚本:

var str XML:String = " <chart show Border='0' bg Alpha='0, 0' palette='1' caption='六 (1) 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base Font Size ='14' >";

str XML = str XML + "<set name='乒乓球' value='12' />";

str XML = str XML + "<set name=' 足球 ' value='8'/>";

str XML = str XML + "<set name=' 跳绳 ' value='5'/>";

str XML = str XML + "<set name='踢毽子' value='6' />";

str XML = str XML + "<set name='其它运动' value='9' />";

str XML = str XML + "</chart>";

var xml Data:XML = new XML (str XML) ;

下面开始创建统计图了。首先, 我们需要新建一个空的影片剪辑“chart Container MC”, 然后, 将统计图加到这个影片剪辑上去。

var chart Container MC:Movie Clip = this.create EmptyMovie Clip ("Chart Holder", 1) ;

varmy First Chart:Pie2DChart=newPie2DChart (chart Container MC, 1, 450, 325, 20, 15, false, "EN", "no Scale") ;

第二行语句用于创建一个450x325像素大小的二维扇形统计图。

my First Chart.set XMLData (xml Data) ;

这行语句用于设置统计图的数据源。

my First Chart.render () ;

绘制统计图

stop () ;

测试该文件, 效果如图2所示。这个统计图还有两个小功能, 当鼠标移动到某一数据块上面的时候, 会显示一个文本信息, 显示该分类项的标题和百分比, 如果用鼠标点击某个数据块, 该扇形块会以动画的方式分离出来, 效果非常好 (如图2) 。

三、根据输入的结果随时调整统计图

现在, 我们开始制作一个高级一点的实例, 可以在课件运行的时候输入数据, 然后根据实时数据生成三维扇形统计图, 实现数据的动态化。

首先, 新建一个actionscript 2.0脚本的文件, 分别新建“用户界面”图层、“脚本”图层和“标签”图层。在“标签”图层中, 第1帧取名“初始化”, 第二帧取名“填表”, 用于接受用户数据, 第三帧取名“绘图”, 用于呈现统计图 (如图3) 。

“用户界面”层第1帧用于显示文本框, 等待用户的输入, 如图3所示输入标题文字, 打开组件面板, 加入两个Textinput文本输入 框 , 分别取名 为“txt Land”和“txtSea”, 加入一个Button组件, 取名为“btn Draw”, 在第三帧处创建一个空白关键帧, 加入一个按钮组件“btn Back”, 下面开始编写脚本了。

在“脚本”图层的第1帧输入下面的脚本:

#include "com/fusioncharts/includes/Loading Functions.as"

#include "com/fusioncharts/includes/App Messages.as"

import com.fusioncharts.core.charts.Pie3DChart;

var chart Container MC:Movie Clip = this.create EmptyMovie Clip ("Chart Holder", 1) ;

var mine Chart:Pie3DChart = new Pie3DChart (chartContainer MC, 1, 450, 300, 20, 15, false, "EN", "no Scale") ;

goto And Stop ("填表") ;

上面的脚本与前面的介绍基本类似, 不再介绍。在第2帧处插入一个空白关键帧, 输入脚本:

txt Land.restrict = "0-9";

txt Sea.restrict = "0-9";

这两行脚本用于限制用户的输入只能是数字。下面我们开始为“绘图”按钮编写脚本, 我们希望按下“绘图”按钮后, 收集用户的数据, 然后生成XML数据, 并将该数据传给统计图:

var btn Listener:Object = new Object () ;

btn Listener.click = function () {

var str XML:String=" <chart bg Alpha='0, 0' caption=' 地球面积 ' show Percent Values='1' pie Slice Depth='30' base Font Size ='14'>";

str XML = str XML + "<set label='陆地面积'value='" + txt Land.text + "' />";

str XML = str XML + "<set label=' 海洋面积 'value='" + txt Sea.text + "' />";

str XML = str XML + "</chart>";

mine Chart.set XMLData (new XML (str XML) ) ;

goto And Stop ("绘图") ;

}

btn Draw.add Event Listener ("click", btn Listener) ;

stop () ;

下面可以绘制统计图了, 第3帧处插入一个空白关键帧, 输入脚本:

chart Container MC._visible = true;

mine Chart.render () ;

var btn Listener:Object = new Object () ;

btn Listener.click = function () {

mine Chart.remove () ;

mine Chart.re Init () ;

chart Container MC._visible = false;

goto And Stop ("填表") ;

}

btn Back.add Event Listener ("click", btn Listener) ;

stop () ;

上面的脚本除了绘制统计图外, 还编写了“返回”按钮的功能, 我们希望用户按下“返回”按钮后, 能够清除原先的统计图, 返回到输入框, 继续接受用户的数据。

看奥运,识统计图 篇8

一、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例12008年8月24日第29届北京奥运会胜利闭幕.在本届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表现突出,共获得了51枚金牌,图1是根据比赛结果作出的各国所得金牌数的扇形统计图.

(1)本届奥运会共产生了多少枚金牌(精确到整数)?

(2)美国获得了多少枚金牌?

(3)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再提出一个问题.

分析:(1)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获得的金牌数占金牌总数的16.9%,据此可以算出金牌总数.(2)根据美国获得的金牌数所占的百分比,结合(1)中的结论可算出美国获得的金牌数.(3)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

解:(1)51÷16.9%≈302(枚).

(2)302×11.9%≈36(枚).

(3)本题答案不唯一,如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英国获得了多少枚金牌?除了这五个国家,其他国家共获得了多少枚金牌?

评注:解答这类扇形统计图问题,一般是把握好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根据百分比进行计算.

二、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例2图2是我国运动员在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四届奥运会上获得奖牌数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这四届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奖牌总数最多的一届奥运会是________年.

(2)在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这四届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共获奖牌_____枚.

(3)根据统计图,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分析: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具体数目,而且直观、形象,便于分析和研究问题.解答本题首先应明确每一年每一个对象的具体数目,然后再根据数据作答.

解:根据条形统计图可以列出表1.

(1)从表中可以看出2008年我国运动员获得奖牌总数最多.

(2)四届奥运会共获奖牌枚数为50+69+63+100=282.

(3)本题答案不唯一,例如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金牌数不断增加等等.

评注:对于条形统计图,如果数据比较多,可通过列表的方式将数据罗列出来,再进行统计分析.

三、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例32008年8月17日,在北京射击馆进行的男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决赛里,2004年雅典奥运会最后一轮打错靶痛失金牌的埃蒙斯再次在最后一轮失误,仅打出4.4环,结果将金牌再次拱手让给中国选手.在预赛中,斯洛文尼亚选手拉伊蒙德·德贝韦茨资格赛总成绩为1 176环,以资格赛头名身份晋级决赛,而美国名将埃蒙斯以总成绩1 175环排名第二晋级决赛,乌克兰选手尤里·苏霍鲁科夫以1环之差紧随埃蒙斯之后,中国选手邱健以总成绩1 173环排名第四,晋级决赛.埃蒙斯、邱健这两名选手决赛时的成绩如表2.

根据统计表制作折线统计图,如图3.

(1)根据折线统计图,第9枪后埃蒙斯的总分是多少?邱健的总分是多少?埃蒙斯超过邱健多少分?

(2)根据折线统计图,第10枪后埃蒙斯的总分是多少?邱健的总分是多少?邱健超过埃蒙斯多少分?

(3)通过统计图直观分析,你认为谁的成绩更稳定?

(4)通过上述信息,您认为埃蒙斯失败在哪里?你对埃蒙斯的表现如何评价?

分析:本题(1)(2)两个问题类似,将预赛成绩加上决赛中的相应成绩,得到相应总分.

解:(1)埃蒙斯的成绩为9.7+10.2+10.5+10.1+10.5+10.0+10.1+10.0+9.8+1 175=1 265.9(环).

邱健的成绩为10.2+8.8+10.5+10.6+9.3+9.4+10.0+10.3+10.4+1 173=1 262.5(环).

埃蒙斯超过邱健1 265.9-1 262.5=3.4(环).

(2)埃蒙斯的成绩为1 265.9+4.4=1 270.3(环).

邱健的成绩为1 262.5+10.0=1 272.5(环).

邱健超过埃蒙斯1 272.5-1 270.3=2.2(环).

(3)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埃蒙斯前9枪比邱健发挥更稳定.

(4)答案不唯一,例如:对于射击运动来说,越是到了关键的时候,越是考验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而埃蒙斯恰恰在最为关键的时刻,倒在了自己的心理防线上.前面9枪,发挥稳定的埃蒙斯以较大的优势遥遥领先,但最后一枪埃蒙斯没能战胜自我,没能摆脱心理上的阴影,让雅典奥运会上金牌拱手让人的一幕再次上演.邱健的获胜虽然有运气的成分,但能够收获金牌主要是依靠邱健的不懈努力和稳定的发挥.

通过折线统计图很容易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在实际问题中,这便于我们决策或及时调整策略.

关于在全国初级中学设立记者站的公告

为迎接《中学生数理化》创刊30周年,使本刊更加切合教学实际,加强中学生、教师与本刊之间的密切互动与交流,为向全国各地初级中学免费展示各校风采,为向中学教师提供展示才华和自身发展的平台,在广大中学生和杂志社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第一时间分享全国最新教育资讯,即日起,本刊面向全国各初级中学设立“中学生数理化(初中)杂志社记者站”.本刊经审核后,对符合条件的学校,将为记者站站长颁发记者证、聘书,定期开展站长交流会、学术研讨会等.望各中学领导、理科教研组长踊跃申请,积极参与.每校只设1名站长.欢迎申请.

改变就在一瞬间.

详情垂询报名电话:0371-66383037

手机:13083816157

E-mail:pj0089@126.com

联系人:刘鹏军 老师

《扇形统计图》数学教案 篇9

精彩一刻:

1、给学生提供有趣的教学素材,从生活中选择数学问题,会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像奥运金牌榜的出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探索求知的欲望。

2、充分放手,拓展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如:“你在这幅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各有何特点?”

3、注重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展教学,使学生自然获得新知,如出示了条形统计图后呈现扇形统计图,学生很容易地归纳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4、练习设计有层次,注重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洞察能力。

课堂遗憾:

本班学生积极发言的程度,还是有待提高。课后我调查原因:有的学生表现得比较自信,有的学生表现得比较胆怯,不敢发言,怕说的不到位。以后再这方面我会更加注意培养学生,让高效课堂真正落到实处。

课堂启示:

《扇形统计图》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

【学习目标】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会运用扇形统计图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信息,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进 行表达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情境创设 课前检测:(1)200 ×10% =(2)300×25% =(3)20 ÷ 10% =(4)40 ÷ 50% =(5)300 × 40% =(6)360千克的20%是()。

(7)400米的70%是()。

您能够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绘制一幅合适的统计图吗? 师:为什么选择条形统计图呢? 视频播放:回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特征。

如果我们想清楚地知道喜欢每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各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还能从条形统计图中看出来吗? 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观察六(3)班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的统计表 项目 足球 踢毽子 跳绳 乒乓球 其他 人数 10人 3人 5人 14人 8人 百分比 2、提出问题:

(1)你能得到什么信息?(2)你能算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多少吗? 学生独立完成百分比计算。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表示人数、百分比的扇形统计图,讨论交流,完善扇形统计图。

3、观察扇形统计图并思考:

(1)图中整个圆表示什么?(2)各个扇形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3)用扇形统计图有什么好处? 4、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扇形统计图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5、练习: 一个鸡蛋约重60克,你能根据各部分所占 总质量的百分比,求出各个部分的质量吗? 三、内化提高,当堂检测 1、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各种营养成分 所占百分比如图1,每天喝100克的牛奶,能补充每种营养成分各多少克? 2、陈东家每月各种支出计划如图2。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篇11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94~95页“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在表格上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活经验

为了研究最近的气温情况,气象小组的同学把5月21日观测到的气温制成了一张统计表。

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想要更直观地了解气温情况,除了制作统计表,还有别的办法吗?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

跟统计表相比,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好处?这天白天最高气温是多少?最低气温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通过直条可以直观看出每个时刻的温度,而且也容易比较。

说明:新课伊始,通过观察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唤醒学生已经的统计经验,为引入“折线统计图”做好铺垫。同时,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亲历数据产生的过程,感受统计的意义。

二、 有效引领、自主建构

1.逐步简化,引入折线统计图。

从整体上来观察白天室外的气温情况,你发现什么?

你们发现了气温的变化趋势。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刚才这位同学是沿着直条的哪一部分比划的?顺着直条的最上面去观察,就能看出气温的变化情况,那不如把直条简化一下!(课件演示:直条自下往上缩短,直至变成一条短线。)

直条变成短线以后,表示的温度变了吗?如果再简化一下呢?

(课件演示:短线变成一个点。)

现在还能看出气温变化情况吗?谁再来比划一下。

随着学生的比划,课件同步把各个点连线,形成完整的折线统计图。

以前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折线统计图。

说明:在解读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气温的变化情况,并用手势比划气温的变化趋势,然后逐步简化,自然生成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充分体验 “折线”的形成过程。

2.观察对比,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

从这张折线统计图上你能知道些什么?再来看一看刚才的条形统计图,(同时呈现两张统计图)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

小结:

(1)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点的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多少。(板书:点——数量的多少)

(2)用折线将各个点依次连接起来,能更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变化。(板书:折线——数量的变化)

说明: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许多相似之处。对比两种统计图,不仅要从外形上加以区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中“点”和“折线”的作用,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问题驱动,深入解读折线统计图。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折线统计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深入研究折线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气温变化的。

问题1 :看看这幅统计图,气温升高是从几时到几时,气温降低呢?你是怎么出来的?

指出:折线上升表示气温升高,折线下降表示气温降低。

问题2:气温升得最快是几时到几时?降得最快呢?你是怎么出来的?

学生充分交流想法:数格子、计算、看线段的长度等。引导学生用手比划折线,感受折线陡峭程度不同。

总结:通过折线的陡峭程度可以看出气温变化的快慢,折线越陡峭,说明气温变化得越快。

说明: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离不开亲身经历和直观体验。在深入解读统计图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展现了个性化的理解,在掌握了数据基本统计方法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4.制作折线统计图。

我们已经认识了折线统计图,想自己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吗?下面是小明的身高情况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能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

学生独完成后汇报交流。(电脑演示制作过程)

总结方法:描点、连接、标数,注意填写好统计日期。

5.分析统计图、预测变化趋势。

(1)从统计图你知道了些什么?与同学交流。

(2)估计一下小明13岁时的身高吗?你是怎么想的?14岁呢?如果把小明一生身高的变化情况制成一张统计图,你觉得会是什么样子呢?

(3)小明7岁半时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总结:通过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知道数量的变化情况,而且还能根据这种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

说明: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趋势进行合理的分析、预测和决策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在学生初步体会的基础上,通过画图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提升学生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三、 联系生活,丰富认识

1.说一说,分析生活的折线统计图,如股票分时图、心电图、金牌统计图。

2.猜一猜,出示没有标题和数据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猜测可能统计的是什么?

3.玩一玩,先后出示两幅折线统计图(第一幅纵轴上每格代表10个数量,折线较平,第二幅纵轴上每格代表2个数量,折线较陡),同桌左右两个学生各看其中的一幅,然后比划给对方看,再判断那幅图上的同学跳绳成绩进步得快。让学生体会了观察折线统计图不能只看折线,纵轴上的刻度也很重要。

说明: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在着广泛的应用。教学中,通过精选素材,精心设计多层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读懂折线统计图,并根据数据分析,预测事物的发展,进一步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和作用。

四、 总结提升,辩证理解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折线统计图有什么认识?

2.看到这幅“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

出示:

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这里还是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那么,什么情况下要选择条形统计图,什么情况下又该选择折线统计图呢?请大家课后思考!

说明:折线统计图具有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连续变化情况”的优势,但它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课尾部分,一个“反例”出现,激活学生的思维,让条形统计图适时、合理地“回归”,使学生对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形成更为全面、辩证的认识。

【责任编辑:陈国庆】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94~95页“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在表格上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活经验

为了研究最近的气温情况,气象小组的同学把5月21日观测到的气温制成了一张统计表。

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想要更直观地了解气温情况,除了制作统计表,还有别的办法吗?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

跟统计表相比,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好处?这天白天最高气温是多少?最低气温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通过直条可以直观看出每个时刻的温度,而且也容易比较。

说明:新课伊始,通过观察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唤醒学生已经的统计经验,为引入“折线统计图”做好铺垫。同时,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亲历数据产生的过程,感受统计的意义。

二、 有效引领、自主建构

1.逐步简化,引入折线统计图。

从整体上来观察白天室外的气温情况,你发现什么?

你们发现了气温的变化趋势。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刚才这位同学是沿着直条的哪一部分比划的?顺着直条的最上面去观察,就能看出气温的变化情况,那不如把直条简化一下!(课件演示:直条自下往上缩短,直至变成一条短线。)

直条变成短线以后,表示的温度变了吗?如果再简化一下呢?

(课件演示:短线变成一个点。)

现在还能看出气温变化情况吗?谁再来比划一下。

随着学生的比划,课件同步把各个点连线,形成完整的折线统计图。

以前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折线统计图。

说明:在解读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气温的变化情况,并用手势比划气温的变化趋势,然后逐步简化,自然生成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充分体验 “折线”的形成过程。

2.观察对比,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

从这张折线统计图上你能知道些什么?再来看一看刚才的条形统计图,(同时呈现两张统计图)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

小结:

(1)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点的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多少。(板书:点——数量的多少)

(2)用折线将各个点依次连接起来,能更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变化。(板书:折线——数量的变化)

说明: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许多相似之处。对比两种统计图,不仅要从外形上加以区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中“点”和“折线”的作用,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问题驱动,深入解读折线统计图。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折线统计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深入研究折线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气温变化的。

问题1 :看看这幅统计图,气温升高是从几时到几时,气温降低呢?你是怎么出来的?

指出:折线上升表示气温升高,折线下降表示气温降低。

问题2:气温升得最快是几时到几时?降得最快呢?你是怎么出来的?

学生充分交流想法:数格子、计算、看线段的长度等。引导学生用手比划折线,感受折线陡峭程度不同。

总结:通过折线的陡峭程度可以看出气温变化的快慢,折线越陡峭,说明气温变化得越快。

说明: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离不开亲身经历和直观体验。在深入解读统计图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展现了个性化的理解,在掌握了数据基本统计方法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4.制作折线统计图。

我们已经认识了折线统计图,想自己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吗?下面是小明的身高情况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能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

学生独完成后汇报交流。(电脑演示制作过程)

总结方法:描点、连接、标数,注意填写好统计日期。

5.分析统计图、预测变化趋势。

(1)从统计图你知道了些什么?与同学交流。

(2)估计一下小明13岁时的身高吗?你是怎么想的?14岁呢?如果把小明一生身高的变化情况制成一张统计图,你觉得会是什么样子呢?

(3)小明7岁半时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总结:通过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知道数量的变化情况,而且还能根据这种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

说明: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趋势进行合理的分析、预测和决策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在学生初步体会的基础上,通过画图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提升学生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三、 联系生活,丰富认识

1.说一说,分析生活的折线统计图,如股票分时图、心电图、金牌统计图。

2.猜一猜,出示没有标题和数据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猜测可能统计的是什么?

3.玩一玩,先后出示两幅折线统计图(第一幅纵轴上每格代表10个数量,折线较平,第二幅纵轴上每格代表2个数量,折线较陡),同桌左右两个学生各看其中的一幅,然后比划给对方看,再判断那幅图上的同学跳绳成绩进步得快。让学生体会了观察折线统计图不能只看折线,纵轴上的刻度也很重要。

说明: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在着广泛的应用。教学中,通过精选素材,精心设计多层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读懂折线统计图,并根据数据分析,预测事物的发展,进一步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和作用。

四、 总结提升,辩证理解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折线统计图有什么认识?

2.看到这幅“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

出示:

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这里还是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那么,什么情况下要选择条形统计图,什么情况下又该选择折线统计图呢?请大家课后思考!

说明:折线统计图具有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连续变化情况”的优势,但它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课尾部分,一个“反例”出现,激活学生的思维,让条形统计图适时、合理地“回归”,使学生对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形成更为全面、辩证的认识。

【责任编辑:陈国庆】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94~95页“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在表格上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活经验

为了研究最近的气温情况,气象小组的同学把5月21日观测到的气温制成了一张统计表。

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想要更直观地了解气温情况,除了制作统计表,还有别的办法吗?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

跟统计表相比,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好处?这天白天最高气温是多少?最低气温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通过直条可以直观看出每个时刻的温度,而且也容易比较。

说明:新课伊始,通过观察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唤醒学生已经的统计经验,为引入“折线统计图”做好铺垫。同时,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亲历数据产生的过程,感受统计的意义。

二、 有效引领、自主建构

1.逐步简化,引入折线统计图。

从整体上来观察白天室外的气温情况,你发现什么?

你们发现了气温的变化趋势。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刚才这位同学是沿着直条的哪一部分比划的?顺着直条的最上面去观察,就能看出气温的变化情况,那不如把直条简化一下!(课件演示:直条自下往上缩短,直至变成一条短线。)

直条变成短线以后,表示的温度变了吗?如果再简化一下呢?

(课件演示:短线变成一个点。)

现在还能看出气温变化情况吗?谁再来比划一下。

随着学生的比划,课件同步把各个点连线,形成完整的折线统计图。

以前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折线统计图。

说明:在解读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气温的变化情况,并用手势比划气温的变化趋势,然后逐步简化,自然生成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充分体验 “折线”的形成过程。

2.观察对比,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

从这张折线统计图上你能知道些什么?再来看一看刚才的条形统计图,(同时呈现两张统计图)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

小结:

(1)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点的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多少。(板书:点——数量的多少)

(2)用折线将各个点依次连接起来,能更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变化。(板书:折线——数量的变化)

说明: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许多相似之处。对比两种统计图,不仅要从外形上加以区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中“点”和“折线”的作用,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问题驱动,深入解读折线统计图。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折线统计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深入研究折线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气温变化的。

问题1 :看看这幅统计图,气温升高是从几时到几时,气温降低呢?你是怎么出来的?

指出:折线上升表示气温升高,折线下降表示气温降低。

问题2:气温升得最快是几时到几时?降得最快呢?你是怎么出来的?

学生充分交流想法:数格子、计算、看线段的长度等。引导学生用手比划折线,感受折线陡峭程度不同。

总结:通过折线的陡峭程度可以看出气温变化的快慢,折线越陡峭,说明气温变化得越快。

说明: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离不开亲身经历和直观体验。在深入解读统计图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展现了个性化的理解,在掌握了数据基本统计方法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4.制作折线统计图。

我们已经认识了折线统计图,想自己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吗?下面是小明的身高情况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能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

学生独完成后汇报交流。(电脑演示制作过程)

总结方法:描点、连接、标数,注意填写好统计日期。

5.分析统计图、预测变化趋势。

(1)从统计图你知道了些什么?与同学交流。

(2)估计一下小明13岁时的身高吗?你是怎么想的?14岁呢?如果把小明一生身高的变化情况制成一张统计图,你觉得会是什么样子呢?

(3)小明7岁半时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总结:通过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知道数量的变化情况,而且还能根据这种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

说明: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趋势进行合理的分析、预测和决策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在学生初步体会的基础上,通过画图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提升学生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三、 联系生活,丰富认识

1.说一说,分析生活的折线统计图,如股票分时图、心电图、金牌统计图。

2.猜一猜,出示没有标题和数据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猜测可能统计的是什么?

3.玩一玩,先后出示两幅折线统计图(第一幅纵轴上每格代表10个数量,折线较平,第二幅纵轴上每格代表2个数量,折线较陡),同桌左右两个学生各看其中的一幅,然后比划给对方看,再判断那幅图上的同学跳绳成绩进步得快。让学生体会了观察折线统计图不能只看折线,纵轴上的刻度也很重要。

说明: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在着广泛的应用。教学中,通过精选素材,精心设计多层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读懂折线统计图,并根据数据分析,预测事物的发展,进一步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和作用。

四、 总结提升,辩证理解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折线统计图有什么认识?

2.看到这幅“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

出示:

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这里还是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那么,什么情况下要选择条形统计图,什么情况下又该选择折线统计图呢?请大家课后思考!

说明:折线统计图具有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连续变化情况”的优势,但它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课尾部分,一个“反例”出现,激活学生的思维,让条形统计图适时、合理地“回归”,使学生对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形成更为全面、辩证的认识。

上一篇:疟疾应急预案下一篇:关于袁隆平爷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