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统计教案

2024-05-31

分类统计教案(精选10篇)

分类统计教案 篇1

《亲近大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数学教材第三册第93~95页。[教材简析]

本课的素材选取生动有趣,以亲近大海为主题,选取了游泳、拾贝壳等海边孩子所熟悉的素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能够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学习有关分类统计的知识。[教学目标]

1、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完成相应的统计表。

2、感受分类的多样性,体会分类统计的意义。

3、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教学重、难点] 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在生活中感受分类的多样性。[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你最喜欢到大海边做些什么呢? 师:你们这么喜欢大海,现在让我们在一起到大海边去游玩,好吗?(课件)

师:我们来到了大海边,快来说说你在大海边都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有顺序的仔细观察。)

活动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师:小眼睛真明亮,观察真仔细,能不能根据自己看到的提出数学问题?

生:游泳的一共有多少人?(板书)一共有多少只船?

沙滩上一共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提出这么多数学问题来!怎样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呢?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 游泳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小组讨论讨论。

生:可以先数出男的有几人,女的有几人,再加起来„.” 师:你们把游泳的人分成男女两类,先数出男的有几人,女的有几人,再加起来就知道海面上游泳的有多少人了„.(同学们,他们想的这个办法怎样?

师:你们组的同学真聪明,善于动脑筋,老师送你们一份小礼物。师:其他小组也有其他的好办法?(可以按照戴游泳帽和不戴游泳帽的数。)

师:按照戴游泳帽和不戴游泳帽的人分类数一数,再把数的结果加起来,得出的就是海面上游泳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也是一个好办法。你们真的好棒!老师都没有你们这么棒!也送你们组一份小礼物!还有别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方法。例如:大人、小孩;带游泳圈和不带游泳圈的)

学生边说边进行板书:男女、泳帽、大人小孩、泳圈

师:咱们班的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得好办法,你们最喜欢哪种方法?

师:那让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最喜欢的方法进行统计,完成统计表。好吗?

师:谁来说说你们统计的结果? 你们是按照什么来分类的?数的结果呢?指电脑数一数看对不对。

你们小组数的真仔细,老师送你们一份礼物,其他小组也是和他们一样吗?谁来说说,你们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数的结果如何?(看课件数)他们数的正确吗?你们真棒!数的很仔细。送你们一份礼物。

师:同学们可真棒,以这么多不同的标准将海里正在游泳的人进行了分类和统计,并一起完成了统计表。

现在看这个统计表(大人小孩),你知道了什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

我们再来看上一个统计表,戴泳帽和不戴泳帽的,你知道了什么? 男女的呢?你知道了什么?

现在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个统计表,小眼睛仔细看,从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哇!你们有这么重大的发现,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老师也送你们一份礼物。(分类不同合计一样,说得真好,他们得分类不同,但合计是一样的都是21,21就是表示游泳的人数。)师:(小结)我们在解决第一个问题的过程中,知道要想求“海面上游泳的一共有多少人”?(板书)可以先把游泳的人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数一数再完成统计表,在统计表中还能解决许多数学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分类统计!(板书:分类统计)

活动三:在情境中,巩固学习

1、师: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想不想继续?(想)师:我们看第二个问题: “一共有多少只船?”

你们能用我们刚才学的分类统计的方法来算出“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吗?可以怎样进行分类统计?告诉我好吗?这样吧,你们先小组商量商量,选择你们最喜欢的分类统计的方法把你们统计的结果填在统计表中,作为礼物送给我好吗?

2、学生用事实物投影演示送给老师的礼物并说出从统计表中解决了什么数学问题。(教师借机送贝壳)注意学生说结果要和全班同学对照看正不正确(还有谁也是用这种方法分类的?你的结果是多少?你的?一样吗?)

(小结:刚才小朋友们用哪些方法对一共有多少只船进行分类统计的啊?)种类、颜色,分类方法不同,但他们的合计是一样的,对吗?

3、这个问题又解决了,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

沙滩上一共有多少人?小朋友手里都有一张统计表,能自己完成吗?好开始!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类的?结果是多少?(多媒体展示)

活动四: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师:咦?今天,来了多少位同学?谁能用我们今天刚学的分类统计的方法来算出有多少位同学?(可以按小组分每组6人,共6组。)

师:你很用心,还运用到了我们刚学到的乘法的知识。(分男女)

师:分男女进行统计?不错!小朋友们可真厉害!

活动五: 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我看到每个小组都得了不少的小礼物,哪个小组得的最多呢?赶快我们统计一下,比一比谁最多。把结果填在统计表中。学生动手操作。

你们组按什么分?(大小)得了多少个?你们组得了多少个?按什么分得?

哪些组是按大小分得?多少分?哪些组是按颜色分得?多少分?看来你们小组最榜,得到的小礼物最多。

活动五:课后总结 师:老师送你的礼物喜欢吗?

师:同学们的表现也非常好,相信你们的收获也很多,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恭喜你们有这么多的收获,回家后把你的收获展示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和你一起分享,好吗?并且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对你喜欢的一项内容进行统计,下节课进行交流好吗?

分类统计教案 篇2

为了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科学界定体育产业的统计范围, 建立体育产业统计调查制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46号, 以下简称《意见》) , 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11) 为基础, 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

本分类将体育产业范围确定为体育管理活动, 体育竞赛表演活动, 体育健身休闲活动, 体育场馆服务, 体育中介服务, 体育培训与教育, 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 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 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 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十一大类。

三、编制原则

(一) 以国务院有关文件为指导。本分类依据《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 确定体育产业的基本范围。

(二) 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本分类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体育产业特征有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 以体现我国体育活动的特点为主要划分依据。本分类突出了我国体育活动的特点和我国体育实际发展现状, 兼顾与体育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及新兴产业。

四、结构编码

本分类将体育产业划分为三层, 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第一层为体育产业的11个大类, 用2位数字编码表示;第二层为体育产业的37个中类, 用3位数字编码表示;第三层为体育产业的52个小类, 用4位数字编码表示, 该层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

五、有关说明

(一) 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对应关系。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 一个行业类别仅部分活动属于一个体育产业类别的, 行业代码用“*”做标记;一个行业类别属于两个以上体育产业类别的, 行业代码用“**”做标记。

(二) 本分类在说明栏中, 对《意见》的重点任务, 以及带“*”和“**”行业类别的内容作了说明。

(三) 本分类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具体范围和说明, 参见《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

(四) 以法人单位作为划分对象时, 其主要活动为体育产业活动的, 按本分类划分;以产业活动单位为划分对象时, 所有法人单位内部从事体育产业活动的产业活动单位 (例如学校的体育场, 宾馆的健身房、游泳池, 企事业、机关单位的运动队、活动中心等) , 各自按本分类划分。

六、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表

链接:

专家解读《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特点

小类数量翻番, 大类“其他”预留空间, 分类中首次提出了“体育健康服务”中类, 包括了国民体质监测与康体服务、科学健身调理服务、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等……经国家统计局、国家体育总局联合研究小组9个多月的调研、征求意见和反复论证, 《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 (国家统计局局令2015年第17号) 于2015年9月17日正式发布实施,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10月9日, 体育总局经济司副司长陈恩堂、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副主任力航、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研究员张立在体育总局专业解读《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 并就记者所关心的热点问题给予逐一解答。本次会议由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涂晓东主持。体育总局信息中心研究员张立详细介绍了《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五大显著特点。

一是范围更广, 内容更全面, 包含了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体育实践活动的全貌, 符合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与国务院46号文件精神高度契合。

本次修订《分类》工作有三个有利因素:一是有了2008年版本的基础, 且当时经过了基于2004、2008年两次经济普查数据的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核算结果的验证;二是由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于2011年做了一次大的修订, 其中增加了2个体育活动内容的独立小类, 且有40多个行业小类的说明中都包含有相关体育活动内容;三是近年来体育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体育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活动越来越多, 国务院46号文件明确提出了许多融合发展业态, 据此设计出来的本版《分类》内容渗透到了国民经济第二产业2个大门类、第三产业几乎所有大门类里的100多个小类, 远超2008年版本的57个小类数量。因此可以说新版《分类》基本反映了经济活动全面, 而且面更广、内容更全面了。

二是构架体系更为完整, 表述更加规范, 既与国家统计保持对应, 也为未来因实践发展而带来的新变化留有空间。

本版《分类》客观展示了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实践活动的完整体系, 既包括了上版本的主要大类类别, 如体育组织管理服务、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体育场馆服务、体育中介服务、体育用品及相关体育产品的制造与销售、体育场馆建筑活动等, 又新增了体育竞赛表演服务、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三个大类, 在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中, 还兼顾了新兴的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业态, 而且在每个大类中都留有“其他”说法, 给未来因实践新变化将带来《分类》的再扩展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本次《分类》文稿形式更加规范、严谨, 格式采用了三层阿拉伯数字编码, 且一一对应了国民经济行业代码, 便于和统计部门统一开展统计调查、数据核算工作;“说明”部分更加精细、清晰, 反映了社会进步、细化分工的必然要求, 也为各级政府制定和实施发展促进体育产业政策以及体育产业活动主体、从业人员找准市场定位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参考依据。

三是门类设计合理, 突出了我国体育活动特点, 增多了与国际接轨的产业类别及体育创意规划设计、科技创新驱动等内容, 将“互联网+体育”概念融入其中, 同时特别体现了体育对于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作用, 更加人文化、大众化。

《分类》首次提出了“体育竞赛表演活动”用词, 区分了职业体育赛事提供观赏性消费产品的实质, 以及非职业体育赛事的公益性特征, 突出了体育活动特点。其中, 职业体育所带来的商业化、市场化赛事, 以及职业俱乐部和运动员的展示、交流等都是能够与国际接轨的内容, 具有很强的国际交流空间和产业发展前景。

而“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中新增的群众体育文化活动 (如社区、乡村体育文化展演交流) 、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等中类符合我国体育发展实际, 也是大家熟知的体育实践活动。

《分类》中首次提出了“体育健康服务”中类, 包括了国民体质监测与康体服务、科学健身调理服务、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等;在“体育旅游活动”中, 首次划分了观赏性、体验性及景区旅游特色服务等体育旅游活动类别, 体现了对体育影响“人”身心健康情况关注。

《分类》在多处都含有创意规划设计内容。如:“体育管理活动”类中的体育战略规划服务, “体育中介服务”中的体育活动策划服务, “体育传媒”中的体育影视创作, “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中的体育工程勘察设计和专业化体育用品、服装、动漫及衍生产品的设计活动等内容, 显示了对体育创意发展的期待。

《分类》所反映的科技创新驱动服务主要体现在:“其他与体育相关服务”中的体育科技与知识产权服务;“体育信息服务”中的互联网体育平台, 体育数字内容加工、综合咨询等服务;“体育及相关产品制造”中的可穿戴运动监测装备、运动轨迹实时监控系统和计时记分系统等设备制造等方面, 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感。

因此, 未来建立在《分类》基础上的统计分析将有助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四是强调了体育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性, 使得体育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及其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得以凸显。

本次《分类》兼顾了体育与文化、教育、旅游、健康、传媒、信息、金融以及城乡社区和多功能城市广场管理服务等产业融合所形成的许多新型产业类别, 如群众体育文化活动、体育教育、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体育旅游活动、体育健康服务、体育金融与资产管理、体育科技与知识产权服务等, 从分类角度贯彻了国务院46号文件精神, 也客观反映了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有助于统计、分析现时期“体育平台”所催生出的新型业态的现实状况, 为促进实施体育产业发展、拉动体育消费等相关政策提供统计依据。

五是兼顾了生产和消费内容, 使体育产业活动的上下游链条更加完整。

以“分类统计”凸显学生需求 篇3

关键词:分类统计;把握教材;解读学生;教学设计

统计教学,贯穿在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的每一册中,而二年级下册的“分类统计”,则在整个统计领域中,起了很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借由《统计》教学,我们教研组全体成员在共同思考并借鉴外界优秀思路的基础上,邀请专家进行指导,着力分析“分类统计”的教学,以此来真正地理解教材,钻透教材,让学生的需求产生得更加自然。以下便以学生为本,详略有序地呈现“分类统计”的三次教学设计和反思。

一、毛坯房:第一次教学设计

在初步解读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了第一次的教学:

(一)导入情境,引出问题

1.出示动物运动会。

2.提出问题:看了图,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问)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经历探索过程。

(1)提问:如何求出一共有多少个动物?

(2)引导从“动物种类”以及“参加项目”的角度分别来数,从而呈现两张表格。

(3)利用已有的统计经验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4)从每张表格各知道了什么?两次统计的标准分别是什么?两张表格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利用统计表解决问题。

出示:厨师小猪和裁判长小鹿。小猪要给小动物准备不同的食物;小鹿要给小动物颁发不同的礼物。

教学思考:创设情境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出不同的分类标准,然后呈现教材需要的两张统计表,进而让学生进行统计。如何让统计表呈现得自然,让学生自主产生两张统计表是要解决的第二大问题。

二、样板房:第二次教学设计

基于第一教学设计的实践和反思,以两个大问题为突破口,进行了第二次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中出示比赛画面。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小鹿:给跳高运动员买玩具飞机,给长跑运动员买玩具赛车。

小猪:给小狗买骨头套餐,给小兔买萝卜套餐,给小猴买桃子套餐。

2.思考并交流怎样解决礼物问题和套餐问题。

(1)在思考交流中引出不同的分类,并归纳分类标准。

(2)呈现表格,突出“合计”。

3.整理数据。

①统计时的注意点和统计的基本方法。

②统计这两张表格有什么用。

4.交流结果。

①完善统计表,各解决哪个问题。

②比较两次统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③从每个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④按比赛项目分,按动物种类分还可怎么分类统计?

教学思考:重新进行的教学设计,在出示情境图后,直接引入小猪和小鹿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产生不同的分类需求。在两张统计表的呈现上,也是由学生的分类标准中完善起来的,这样学生对两张统计表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为今后自己制作统计表提供方法。

如此的教学,看上去很顺利,学生对分类的统计需求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并能结合生活中的问题来体现分类统计的意义。但是,再次细细地钻研教材,研读教参,不难发现,这样的设计,让教学目标产生了偏离。这样的教学设计,尽管不同的标准出来了,但是小猪和小鹿的两个问题,不就是直接把情境中的信息分成了不同的两类吗?这不依旧是教师的介入才有的不同标准分类吗?那如何能根据这样一个情境,既要能引导学生能主动地进行分类思考,又要让学生对于分类能很自然地产生需求呢?

三、精装房:第三次教学设计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只能打破原有的思路,重新思考新的问题,从而迸发出了第三次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中引出比赛画面。

(二)分享智慧,探索新知

1.生成分类。

(1)大问题导入:谁来当运动会的小导游,给客人们介绍一下运动会的情况?

(2)思考并进行讨论:如何清晰地介绍运动会的情况?

(3)交流汇报:引导学生进行分类介绍,引出两种不同的分类。

2.產生统计表。

(1)数跳高、长跑的动物,按“比赛项目”分。(板书)

(2)数狗、兔、猴,又是按什么来分的呢?(动物种类)(板书)

(3)呈现表格。根据学生的分类呈现表格,并理解“合计”的含义。揭题:“分类统计”。

3.解决问题。小鹿:给跳高运动员买玩具飞机,给长跑运动员买玩具赛车。

小猪:给小狗买骨头套餐,给小兔买萝卜套餐,给小猴买桃子套餐。

分类统计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会进行简单的分类统计。

2.用语言描述分类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创设情境表演。

2.操作材料每人一份:萝卜、鱼、桃子的食物卡片;分类盒、笔、统计表、湿布、小红旗等。

活动过程

1.帮小熊整理食物。

(1)教师设置情境:小熊为客人准备了许多食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整理,引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教师演示分类盒的操作方法。

(3)幼儿操作:把食物(萝卜、鱼、桃子)分类整理后填入统计表。

要求: ①在统计表的右上方填上自己的号数。

②把食物归类整理完再做统计。

(4)提问:你整理了多少食物?,!来源:屈,老,师教.案网"(要求用完整名式表述)。

2.统计全班幼儿喜欢吃的食物。

(1)、提问:小朋友,在这些食物中你最喜欢吃什么?

(幼儿争先恐后讲着自己爱吃的食物。)

教师:大家讲了我也记不住,怎么样让老师一看就知道每种食物全班有多少人喜欢吃呢?

(2)、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每种食物有多少人喜欢吃呢?

(3)、提供表格幼儿统计记录。

要求:①先分工再统计。.②统计表先填上第几组,最后才统计出爱吃的人数。

(4)、师幼汇总。

3.结合统计情况简单小结。

活动延伸

1.在数学区提供各类玩具、图片等材料,让幼儿继续进行分类统计。

2.鼓励幼儿对家里感兴趣的实物进行分类统计,并且带到幼儿园来交流。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抓住幼儿好动的天性,巧妙地创设数学王国这一情境。在活动中,提高幼儿主动参与性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和掌握知识,使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幼儿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水上交通事故分类与统计方法探讨 篇5

水上交通事故分类与统计方法探讨

随着世界航运业的发展,水路运输、港区作业日益繁忙,船舶密度不断增大,导致船舶交通事故数量也呈上升趋势.所以为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对事故进行分类和统计就成了水上安全管理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文章旨在通过分析我国与IMO及世界其他国家在水上交通事故的分类、统计方法的区别,指出我国在分类、统计方法上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最后,以深圳附近海域发生的事故为例进行分类、统计,找出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并提出改进措施.

作 者:熊清平孙清 Xiong Qingping Sun Qing 作者单位:天津海事局,东疆海事机构,天津,300456刊 名:天津航海英文刊名:TIANJIN OF NAVIGATION年,卷(期):“”(2)分类号:U6关键词:水上交通 事故 分类 统计 方法 种类 特点

垃圾分类教案 篇6

一、教学课题:垃圾分类,生活的需要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垃圾分类”的意义; 2.懂得“垃圾分类”的常识;

3.让学生学会并在今后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 1.准备好画笔和纸;

2.准备好绘有纸盒、塑料瓶、香蕉(皮)、废弃电池、树叶、旧报的卡纸,同时准备好“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卡片;(如上次环教一样)3.准备必须的视频录像。

四、教学方法:

1.首先,是让学生动手绘制“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个标志的 大体模板,有认真画的并且画得比较像的有奖励哦。

2.其次,通过垃圾分类小游戏,让学生们对垃圾分类知识有一定的 了解。让学生学习到更多东西。

五、教学重点:

垃圾分类是怎么一回事以及要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垃圾; 可回收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可以多次循环利用的垃圾; 不可回收就是不能再收回利用,在自然条件下易于分解的垃圾(用过的面巾纸和卫生纸已经被污染了是不可回收的,厨房里的剩菜剩饭、菜叶、骨头,瓜皮果壳,树叶等); 认识有毒垃圾;垃圾分类的益处。

六、教学过程: 1.问题引入:

首先,我们会问,我们的学生: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乱扔垃圾的习惯啊?有没有学会垃圾分类呢?

2.我们对垃圾分类以一个小故事进行风趣的讲解;

3.让学生们绘画“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标志的图案,并请三个学生上台进行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讲讲自己对这两种标志的理解,踊跃的学生当然会得到我们的奖励。

4.请两位工作人员头戴“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卡片条,我们的工作人员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举例解释说明。请以三个为一组的学生们上台对我们的卡片进行“垃圾分类”(一共四组)每一组分类完之后,我们的工作人员要对分类的正误进行说明评论哦。踊跃的学生会得到我们的奖励。

老师说说:大家从这个视频中学到了哪些东西呢? 5.朗诵《不乱扔垃圾顺口溜》

好学生,讲卫生,垃圾扔进垃圾桶。校内校外一个样,环境卫士人人争。扔张纸,吐口痰,人的生命要玩完。可怕!塑料袋,满天飞,市容面貌在抹黑。可恶!塑料袋,竹木筷,城市污染真厉害。害怕!天变黄,水变黑,白色垃圾满天飞。真脏!天变灰,河变脏,生态环境在受伤。咋办? 学生讲卫生,果皮纸屑不乱扔。校内校外一个样,环境卫士人人争。一二三四五六七,绝对不乱扔垃圾。七六五四三二一,绝不随地吐痰。布置作业:

让学生们回到家里后向自己的家人讲讲自己今天学到的内容;同时每个人准备好一个塑料瓶里面装点沙粒明天上课哦。《垃圾分类教案》

一、教学课题:保护环境 垃圾分类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复习前面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让学生知道,保护地球母亲需要我们的垃圾分类哦,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3.了解垃圾回收的好处。

三、教学准备:

1.用废泡沫、积木等材料布置成“沧州市”还有“保定市”,其中,“沧州市”里散放一些垃圾;

2.各类实物垃圾包括香蕉皮、废纸盒、矿泉水瓶、空易拉罐、酒瓶等等;

3.一次性手套若干;有关回收垃圾的录像带;以及《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这首歌曲。

四、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垃圾分类以及垃圾回收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

1.回忆什么是可回收、什么是不可回收;

2.全体学生练习唱《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这首歌曲 3.评选“卫生城市”:

①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沧州市和保定市周围的环境,启发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个城市?这为什么?如果让你生活在沧州你会怎么样?

② 请学生们用贴纸条的方式投票评选出“卫生城市”;③ 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不选沧州市呢?如果你住在那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④ 工作人员总结:沧州市周围尽是垃圾,垃圾都是很丑很脏的,大家都是不喜欢的;而保定市周围都没有垃圾哦,环境很好,大家都很喜欢住在这里;那这座城市的垃圾都去哪里了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个录像吧。活动延伸

1).将垃圾分装桶放在活动室的一角,督促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分类处理垃圾。2).向爸爸妈妈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并付诸实践。

7.课外学习引导和布置作业:回家多观察我们周围的垃圾哪些是可回收哪些又是不可回收;根据所学知识在生活中把垃圾分类。

《城市人类垃圾的分类及循环利用》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的方法、分类的意义、分类的必要性;

2、使学生了解垃圾的经济价值、垃圾回收的意义、回收的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方法,垃圾循环利用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4、联系实际,结合我市的垃圾处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二、教学重点:了解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

1、如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不同方法处理垃圾各有哪些优缺点。

四、教学方法:讲解讲授法、例证分析法、思考讨论法等方法的有机结合。

五、教学准备:认真备课、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垃圾的分类

1、垃圾的分类方法:(1)德国:纸、金属、玻璃、塑料等;(2)日本: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3)澳大利亚: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堆肥垃圾;(4)我国把垃圾分为六类: 可回收物、厨余垃圾、电池、纸类、瓶罐、其它垃圾;

2、垃圾分类,环保潮流 [讲述]:为什么说垃圾分类是环保潮流?(1).可避免生活垃圾中有害成分污染环境。(2).充分利用现有物资和资源。(3).可以创造优美的社区环境。(4).是世界发达国家的共同措施,已经成为环保潮流。

3、垃圾分类投放的作用如果我们将垃圾分类投放,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填埋占地,避免污染,还能按类别回收资源,循环利用。

(二)、垃圾分类回收后的经济价值例如:(1)、每利用1吨废纸,可造纸850千克,相当于节约木材3立方米或少砍伐树龄为30年的树木20棵;(2)、每利用1吨废钢铁,可提炼钢0.9吨,相当于节约矿石3吨;(3)、1吨废塑料再生利用约制造0.7吨塑料原料;(4)、1吨废玻璃回收后可生产一块篮球场面积的平板玻璃或200克瓶子2万只;(5)、用45000吨废食物加工饲料,可节约36万吨饲料用谷物,可产生100万吨以上猪肉。(6)、据北京市环保基金会统计,北京市年产垃圾中有废电池2.37亿支,利用废电池可回收镉、镍、锰、锌等宝贵的重金属,但是更主要的是:可以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学习垃圾分类 一.活动内容:《垃圾分类》 二.活动目标:

1.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体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三.活动准备:

1.布置脏乱的小熊家和洁净的小兔家

2.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废电池、果皮、枯树叶、菜叶等。3.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个。毛巾架一个、毛巾若干。

四、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小熊家和小兔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比较两个小动物家的不同。激发幼儿收拾垃圾的欲望。

2.教师介绍垃圾箱,学生清理垃圾,放入垃圾箱。教师观察学生分类投放情况。在操作中学习正确分类。

3.根据学生投放垃圾的情况,提问:(1)你为什么要将这个垃圾放在绿(红)色的垃圾箱里?(2)什么叫可回收?(3)为什么不可回收? 4.升华学生经验,讨论乱扔垃圾的危害,知道不仅不乱扔垃圾,还要少制造垃圾。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5.教师小结。

6.延伸:介绍垃圾分类的图片,让学生在课外连线。《垃圾入桶》教学设计 实物展示,引入话题 1.讲桌上摆放着用各种回收垃圾制作的工艺品、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如玻璃制品小花猫、铁器花架、塑料文具盒、布娃娃、笔记本等),初步感知垃圾经过回收加工生产还能再利用。

师:你们看看讲桌上摆放的这些工艺品和学习用品漂亮不漂亮?想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吗?它们是用各种回收的垃圾生产制作出来的。

(通过回收垃圾制作的工艺品、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实物展示,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出示食品袋和饮料罐,引导学生认识食品袋、饮料罐上的“环保标志”。

师:大家再看看,我们用过的食品袋和饮料罐上都印有一个明显的图案,知道它是什么标志吗?

(引导观察平时生活中忽视的食品袋和饮料罐上的“环保标志”,学会关注生活细节。)

3.认识“环保标志”和设立“世界环境日”的意义。

师:对了,你们知道食品袋和饮料罐上印的是“环保标志”,为什么要印“环保标志”呢?

质量的不断提高,环保工作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让全世界人民都来保护好我们共同生活的美丽家园,联合国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4.引入话题

师: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处理与环保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要做好环保工作,就应该从垃圾入桶开始。

二:情境感知,认识垃圾

1.说一说——让说说家里需要处理的垃圾。

师:你们家里平常扔掉的有哪些垃圾呢?

(引导说说自己家里要处理的生活垃圾——茶渣、煤渣、废纸、香蕉皮、塑料瓶、啤酒瓶、易拉罐、旧衣服、牙膏皮„„)

2.看一看——观看废品回收站的阿姨收购废品的实况录像,认识垃圾分类。

师:平时家里要扔掉的垃圾可真不少,你们知道吗,这些垃圾有的可以回收利用,有的却没有回收的价值,必须直接处理掉。那怎样来分类处理呢?

(播放收废品阿姨收购废品的实况录像,引导学生观察哪些垃圾要收购,哪些不收购。)师:刚才观看了录像,看到了她都收购了哪些废品。课前,老师请查资料,了解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看了录像又作了调查,下面来说说有哪几类垃圾可回收。

(结合汇报交流,课件分别展示五大类可回收垃圾:

废纸类:旧报纸、纸盒、旧练习本„„

塑料类:矿泉水瓶、塑料玩具、塑料脸盆、塑料桶„„

玻璃类:啤酒瓶、玻璃杯„„

金属类:锅、易拉罐、盖子„„

布料类:旧书包、旧毛巾、旧衣服„„

认识五大类可回收垃圾,初步学会分类,并了解哪些垃圾不可回收。)

3.展一展——课件展示一些废品回收再生产利用的片断资料,认识垃圾分类回收的益处。

4.师小结:现在你们已经知道垃圾回收后有什么用处了吧!看来,垃圾并不都是废品,请不要随便乱扔!要变废为宝,重要的是将垃圾分类处理。

三:游戏体验,学会分类

1.游戏内容:给垃圾找个合适的“家”

2.多媒体出示游戏规则:首先请同学们在各组小组长的带领下给垃圾分类,然后派出代表来介绍小组分类的结果。哪一个小组能帮垃圾找对家就获胜,每人获得一张小贴图;如果找错了家,其他组的同学能帮垃圾找到合适的家,也可获得一张小贴图。

3.小组合作给垃圾分类,并派代表介绍垃圾分类的结果。(每组都有两个桶:一个桶装可回收的垃圾,另一个装不可回收的垃圾。)

4.共同评议。

(对获胜的小组每人送一张“中国环境保护标志”的小贴图。)

5.齐读儿歌《垃圾也能变成宝》:

“我是环保小卫士,垃圾分类并不难,碎玻璃、烂金属,废纸、塑料和布块,可回收,再利用,垃圾也能变成宝。

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6.师总结:在今天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希望我们都能从正确投放垃圾开始做起,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送垃圾回家》教案

一、活动内容:社会活动 垃圾“回家”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的来源,认识其危害,并能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3、愿意为维护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四、教学难点:为环保宣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五、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事先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录像短片两段(整洁和脏乱的小区环境录像;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的科技短片)

知识准备——请学生观察居住小区及周围的环境,和父母一起劳动收集有关生活中垃圾的相关图片

六、活动过程:

环节一:了解垃圾的来源

放录像(整洁和脏乱的小区)提问:“你们喜欢哪个小区?为什么?”“垃圾从哪儿来?”“垃圾有何危害?”

环节二:了解垃圾的分类及处理

播放科教短片(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提问:“垃圾可以分成几类?”“那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们该怎么做?”

环节三:游戏——送垃圾“回家” 亲身尝试,将实物垃圾送到垃圾桶内。提问:你们认识这个垃圾桶吗?为什么它们有不同的颜色?可回收垃圾桶是什么颜色的?可回收垃圾桶是什么颜色的?不可回收垃圾桶是什么颜色的?有害垃圾桶是什么颜色的?你们能将这些垃圾送回它们的“家”吗? 环节四:设计环保标志

结合自身说说我们该如何保护环境,引出设计标志。导入: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该做些什么? 鼓励学生争做“小小环保宣传员”,设计“环保警示标志”,张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宣传画。

活动延伸:收集废旧材料,投放在活动区。

《垃圾分类》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环保意识。2.通过讨论生活垃圾的危害性,引出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学会垃圾分类方法。

三、教学难点:会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必要性。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引发思考

1、看校园美景,谈个人感受。伴随着熟悉的音乐,我们一起走进继红小学!(校园美丽图片连播,师生共看)。

2、行为对比,引发思考师:说的非常好!想不想继续看?(生看扔垃圾录象)生谈此时的感受。

3、师出示一箱子,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垃圾,引入垃圾需要分类。

(二)、说一说,分一分

分一分

1、听清活动要求:小组合作论讨,大胆猜测,这些垃圾可以怎样分类?把同类的垃圾放在一个筐内,看看那一组分得最快。

2、学生活动交流。(相机贴学生作品)

(1)我们小组是按照材料不同来分的。

(2)我们小组是按照形状不同来分的。

(3)我们小组是按照用途不动来分的。

3、小结:我们班的孩子思维真活跃,分别从垃圾的材料、形状、用途对垃圾进行了分类。(但哪一种方法更合理、更科学呢?我们一起来看小巧手娃娃怎么说 想一想

1、现在,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科学合理呢?说说理由。

2、(1)对于可回收废弃物,国际通用的标识是这样的。(展示图标)。我国还用这两种标识表示不可回收和有毒物品。

(2)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标识。(可乐,雪碧的易拉罐上,超市贩卖的塑料袋上„„)我们可以通过标识帮助分类。

3、究竟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

(1)废塑料瓶、塑料饮料瓶、牙刷、牙膏皮„„

是的,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都属于塑料类物品,可回收的。

(2)不要的衣服,裤子„„

对,这属于布料类垃圾,也是可回收的。这些布料类垃圾还有哪些?(桌布、洗脸巾、书包、鞋)

(3)玻璃瓶、碎玻片„„

嗯,玻璃瓶、碎玻片、镜子、灯泡、暖瓶等也是可回收的。

(4)易拉罐是可回收的。

没错,如易拉罐般金属类的垃圾还有哪些?(罐头盒,奶粉盒)

(5)废报纸可以送到回收站。

这类垃圾还有哪些?但注意对于厕所纸、纸巾由于水溶性强,是不可回收的。(点出幻灯)

4、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呢?

5、还有一种垃圾特别需要注意?

(1)电池是的,一块电池会污染6000吨水资源,对我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你还知道哪些垃圾是有害垃圾?(日光灯管、水银温度计、油漆筒、药品、化妆品)(点击幻灯)

小结:同学们说得可真好。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探讨,结合大家的生活实践,我们初步了解了废弃物的分类及分类的意义。

(三)送宝宝回家

活动一:考一考

1.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1)展示游戏规则:以下废弃物,是可回收垃圾用勾的手势表示,是不可回收垃圾,就做“X”的手势。如果是有毒废弃物,你们就拍手一次表示。(2)学生游戏,交流

活动二:练一练

1.导入:同学们,有个学生遇到了一些困难,他身边的有很多垃圾不知道如何处理,你们能帮帮他吗?

(四)、拓展

1、同学们,将废弃物合理分类,科学的处置已成为世界的一大生活主题,它对维护环境,提倡低碳生活有着深远的意义,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图片解说)在瑞典,垃圾分类深入社区,在社区中心或大的加油站旁边,总排列着一个个绿色的金属罐;美国,对待垃圾采取多扔多收费;德国人素以严谨著称。在垃圾分类问题上也一点不例外。居民将不同颜色的玻璃瓶放入相应的三种回收不同颜色的玻璃制品的垃圾桶,并同时把塑料瓶盖拧下来放入收集塑料制品的垃圾桶。日本:用年历提醒垃圾分类;这种年历每月的日期都由黄、绿、蓝等不同的颜色标注,年历上还配有漫画,告诉人们不可燃的垃圾包括哪些,可回收的垃圾包括哪些,使人一目了然。同时,就连日本商品的包装盒上就已注明了其属于哪类垃圾,牛奶盒上甚至还有这样的提示: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的要求。

分类统计教案 篇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征地测量随处可见, 其工作量大且繁杂, 不仅令工作人员头疼不已, 稍有失误也会给被征地家庭带来不便。根据福建泉州市的征地, 我们得到启发:如果将土地分类面积的自动统计及面积表生成的方法引入这项繁杂的工作中, 不仅使测量人员的工作更有条理, 极大减轻了测量人员的工作量, 也大大增加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给被征地家庭带来极大的方便。

1 征地测量

随着城市的发展, 征地现象随处可见, 征地测量在整个征地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征地测量工作进行的是否顺利关系着整个征地的进度, 也决定着征地工作的成败, 从而直接影响到我国国家实力的发展与进步。

1.1 概述

征地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依照法定程序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 并依法给予被征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一定的货币补偿, 有的还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必要的就业安置。在征地过程中, 征用的土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需要用到的土地必须上报省级以上的国土部门报批方能征用。

征地测量则是指针对政府的征地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测量工作, 能否做好征地测量工作, 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也会对我国的社会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

1.2 现状

在当前的征地测量工作中, 我国的征地测量的数据处理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编制征地图和填写征地报告。

在编制征地图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按照国土资发[2001]255号印发的《全国土地分类 (试行) 》作为依据对征收范围内的土地进行分类。在对土地进行分类时, 我们要先以行政村为单位将用地范围线内的土地进行分类, 根据土地类型来划分分类区域, 将土地类型及相应面积标注在相应的区域内。

在填写征地报告时, 我们需要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统计, 按土地分类面积表的要求将统计得出的数据进行归类合并, 将合并后的结果按照要求填写到土地分类面积表中, 最后进行汇总填写。

由此可见, 征地测量工程量非常大。所以, 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经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失误, 给工作人员和被征地家庭带来麻烦。

2 福建泉州市征地测量中土地分类面积的自动统计及面积表的生成的使用

现阶段,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征地测量工作仍然沿用以前的方法, 使我国的征地工作出现了很多问题:

(1) 土地分类不准确。根据我国的土地分类方法, 土地分类共分一级3类, 二级15类, 三级71类, 由于分类繁多, 且较复杂, 工作人员稍有疏忽, 就会造成土地分类不准确的现象发生。

(2) 在对土地分类之后进行的面积汇总与理论面积不一致。因为土地分类的复杂性, 我们在计算合并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小误差而导致汇总的面积与理论面积不一致的现象, 而这些小误差查询起来也非常困难。

(3) 土地分类面积表填写失误。由于土地分类面积表所包含的项目极其复杂, 而且工作量巨大, 工作人员稍不留意就会出现失误, 导致征地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2.1 福建泉州市征地案例

福建泉州依山面海, 耕地面积217万亩, 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 土地分类极其复杂。在引入土地分类面积的自动统计及面积表的生成方法之前, 征地测量工作在进行过程中极其不顺利, 经常出现各种偏差。近些年来, 泉州市政府引入了土地分类面积的自动统计及面积表的生成的方法来统筹征地测量工作, 大大减轻了测量人员的工作量, 加快了测量工作的进度, 为政府和被征收土地的家庭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接下来, 我们将以泉州市的征地测量为案例, 分析土地分类面积的自动统计及面积表的生成方法的引入。

2.2 征地测量中土地分类面积的自动统计及面积表的生成

(1) 土地分类面积的自动统计及面积表的生成的方法提出了对土地分类的新要求。泉州市政府提出了对不同的土地类型采用不同的图层的概念, 这样使土地的类型分类更加准确, 大大降低了分类误差。

(2) 检查土地类型及面积注记。泉州市政府通过对土地类型及面积注记的检查, 可以大大降低标记的失误, 从而提高侧量的正确率。

(3) 对土地类型及面积标注的检查无误之后, 就可以对其进行统计。如果统计结果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在一定范围内, 程序将会按照比例进行自行调整。如果不一致, 则退出并进行人工分析。这大大减少了测量人员的工作量, 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4) 生成土地面积表。在程序设计时, 我们根据泉州市政府征地报告的要求, 编写土地面积表的模板。根据模板录入我们需要的信息, 针对泉州的土地分类, 我们可以编写两张面积表, 第一张面积分类中包含的土地分类项为:耕地3项, 林地、园地两项, 建设用地4项, 未利用土地2项, 剩余的分类放在第二张面积表中。这使得我们的面积表更有条理性, 看起来一目了然。

这一方法的引用, 是我国政府工作能力的一大提升。使我国政府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3 结束语

使用土地分类面积的自动统计及面积表的生成来实现征地测量, 减轻了测量人员的工作量, 降低了数据统计上的失误, 提高了工作效率, 规范了分类方法, 从而保证了统计数据与理论数据的一致性。由于从统计到图表的生成均是自动生成, 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高艳, 李乃良.征地测量中土地分类面积的自动统计及面积表的生成[J].城市勘测, 2008 (03) :120-122.

分类统计教案 篇8

【关键词】统计指标;指标分类;定类尺度

一、统计指标的各种分类方法

统计工作是从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来认识经济活动,那么就要借助统计指标,用统计指标概括和分析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它是统计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具有描述、评价、检测、预警等功能,在各种问题的统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统计指标的分类是根据指标的特性进行归类,是为了深入理解指标的特性以及利于对不同的指标作不同的处理。

二、问题的提出

现行的各种分类现象,说明没有对统计指标的分类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论述。不同的划分角度代表不同的定类尺度。在对同一对象的研究中,不同的定类尺度可以独立地采用,形成平行的分类;也可联合地采用,形成复合的、有隶属关系的分类。

简而言之,后一种划分是在前一种的基础上进行的,两个定类尺度的叠加形成各种类别间既存在着并列关系,也存在着从属关系的复合划分。上述对统计指标的分类就是独立地采用了两种定类尺度而进行的平行划分。若将这两种定类尺度联合采用,即在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数量指标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质量指标亦如此。

三、常见的两种统计指标分类

1.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统计指标按其说明的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类。凡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范围的广度、规模大小和数量多少的指标叫数量指标,它表示事物外延量大小。因此也称为外延指标。数量指标是用绝对数表示的,并具有实物的或货币的计量单位。统计实践中这类指标通常是以总量指标的形式出现。由于数量指标反映的是现象总体的绝对量,因此其指标数值大小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变动。可以说数量指标对应的是总量指标。

2.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总量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它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1)按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是指总体内所有单位数的总和,总体标志总量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总和。二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研究目的不同而变化。

(2)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总量指标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也分别称为流量和存量。时期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总量。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刻的数量状态。时期指标的数值大小与时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不同时间的同一时期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加起来反映现象在更长时问内的总量;时点指标的数值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不同时点上的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相加没有实际意义。

相对指标又称统计相对数。相对指标就是应用对比的方法,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中某些相关事物间数量联系程度的综合指标,其表现形式为相对数。相对指标可以反映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程度,说明总体现象的质量,经济效益和经济实力情况,利用相对指标可使原来不能直接对比的数量关系变为可比,有利于对所研究的事物进行比较分析。

①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是在对总体分组的基础上,以总体总量作为比较标准,求出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计算结构相对指标能够反映总体内部结构和现象的类型特征。

②比例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中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指标,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各个分组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

③比较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的同类现象数量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指标,用以说明某一同类现象在同一时间内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以表明同类实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对比关系。

④平均指标的种类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前三种平均数是根据总体所有标志值计算的所以称为数值平均数,后两种平均数是根据标志值所处的位置确定的,因此称为位置平均数。

四、总结

以上为统计指标最常见的两种分类,那么这两种是否可以联合采用进行分类呢?首先我们了解到,数量指标也称外延指标,它是用绝对数表示的,通常是以总量指标的形式出现。总量指标又称为统计绝对数,所以数量指标,外延指标,绝对指标,总量指标都是对应的。同理,质量指标也称为内涵指标,它是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统计工作中,通常是以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的形式出现。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又可称为统计相对数和统计平均数,所以质量指标,内涵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是相对应的。

可以得出结论,统计指标以多种定类尺度联合采用进行分类是可以的,但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前一个定类尺度与后一个定类尺度是对应关系。(2)后一个定类尺度要比前一个定类尺度的类别多,且各个类别都包含于前一个定类尺度。

参考文献:

[1]苏为华.统计指标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8:1-17.

[2]朱钰 杨殿学.统计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55-83.

[3]王振龙 赵昌昌.统计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2001:26-29.

[4]李洁明 祁新娥.统计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3:67-119.

《2. 分类》教案2 篇9

科学探究

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和分类。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能识别文具的类别特征,按限定的要求分类。

2.从五个一组的材料实物中,正确归纳出其中的四个共同具有的特征,从而区分出哪一类不同。

3.以指纹图是为标准,用找相同点的方法给小组同学的指纹分类。4.独立寻找特征,画出一个符合特征的海洋生物。5.根据教材的图示,能连续地发现分类的特征。

6.模仿教材的图示,能用多积两分法给自己选择的果实分类。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教材文字表述的不同动物具有的相同特征。2.能够识别出三种指纹的类型,并能正确地与文字配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重视分类的科学证据 2.善待自然界动物

学习成果:

1.识别文具的类别特征,按限定的要求分类。2.了解生物分类学的“双名法”。3.学会找相同点分类的方法。4.学会多极两分法。

教学材料:印泥 教学步骤:

出示图片,商店里面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表示? 1.老师这里有一些文具,你能不能将他们分成六类。2.学生讨论进行分类 3.我们来认识一下科学家是怎样给动物进行分类的?

4.人的指纹有三种,看一看你们的右手拇指上的指纹,在纸上按下你的指纹印,然后在小组中分一分类。

5.做一个小游戏:

你能找出这类海洋生物的特征吗?说说看他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点? 在下面的几个海洋生物中,指出哪一个是他们家族的成员? 在活动记录纸上画一个这样的生物。

6.如果老师给大家提供鱼、斑马、猫、鸟、龟、人,这几种动物你能为他们分类吗?之后还可以再分吗?

能识别文具的类别特征,按限定的要求分类。能够识别出三种指纹的类型,并能正确地与文字配对。独立寻找特征,画出一个符合特征的海洋生物。理解教材文字表述的不同动物具有的相同特征。根据教材的图示,能连续地发现分类的特征。1.学生汇报说说是怎样分的,并说出这样分的理由

2.生活中有很多分类的事例,想一想还有哪些?我们为什么要给实物分类,这样分类有什么好处?

分类与整理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第一次给你们上课,老师带了一些礼物给你们,快看看一共有几件礼物?

出示画面: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都是解决同样的问题,方法为什么不一样? 生答略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分类”。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儿看到过“分类”的情景。生举例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商品,房间物品分类可以让房间更整齐,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分类整理”。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

二、新授

(一)分类整理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出示:气球图片

问:你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可以怎么分? 生答略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写一写)

①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②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师: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 生:整齐、清楚 师:你能看出谁最多吗?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这一排最长

师:看来这一行他是来记录葫芦形状的气球,我们在下面画上一个葫芦形,表示这一行记录的项目。有一个葫芦形气球就画一个。另外两行是记录心形和圆形的气球,我们也在下面表示出来。

③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师:这个同学记录方式你能看明白吗?

师:桃心形状的气球有几个?

师:他用一个数据来表示这一列的数量。(和图对应)3表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师:为了更加清楚整齐,我把同学们记录的画上线。

上面一行都是形状,下面一行都是个数,每一列又都表示这个形状的气球有几个,这样记录真清楚。

④展示其它记录方法,让学生评价。

小结:同学们不仅能够按照形状把这些气球分为3类,而且自己设计图表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你们可真棒!

3、初步感受“一类”和“一个”的区别 师:如果增加一个的气球,这个表应该怎样改变?

如果增加一个小兔子形状的气球呢?

师:都是增加一个气球,怎么表格的改变不一样呢?

引导学生发现第一次是桃心的增加一个,并没有增加种类,所以在桃心那列数上加1就可以了,而第二次增加的是一个新的形状,也就是增加了一类,所以在表格上要再添一列。

三、练习

师:你们太了不起了!现在老师数一、二、三,把你们桌上的气球全收在一起,压在课本下面。我决定带你们去参加智慧乐园的闯关游戏。

第一关:分一分、涂一涂 完成课本练习七的第一题 第二关:给水果排排队

完成练习七第二题(先按种类来分一分,再按形状分)展台展示 第三关:分铅笔

师:你们胜利闯过了智慧乐园的层层考验。你们的智慧让老师感到很自豪。

四、课堂小结

1、师:这节课你学的开心吗?学会了什么?

2、师: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分类的现象,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汇报

师:看来分类在我们的生活中作用可真大!(课件出示垃圾分类)

师:老师这也收集了一些垃圾分类的图片一起来看看

师:爱护环境从我们每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小小的垃圾分类,一定会让我们的校园更整洁、我们的地球更美丽。

五、课外活动题

上一篇:小班数学活动认识正方形教案下一篇:张香华现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