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不同标准分类教案

2024-06-06

按不同标准分类教案(精选6篇)

按不同标准分类教案 篇1

《按不同标准分类》教学设计

顾颖菊

教学内容: 书P90-92页例1和“想想做做”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数据随机出现的情境中,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中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

2.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相关的数据,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整理结果的多样性。教学难点:根据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形:10个大小不同的制片图形,三角形2个,四边形5个,五边形3个,三角形1红1绿,四边形3红2绿,五边形2红1绿。2.引导分类

引导:看这些图形,如果要按它们的不同特点分分类,你能行吗?想想怎么分? 3.明确标准

提问:第一次我们是按照什么来分类的?第二次呢?这两次的结果相同吗? 说明:按什么来分类,是分类的标准,今天,我们就根据自己想了解的问题,从不同标准分类开始,学习新的本领。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

提问:图中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生1:图中有老师和学生。

生2:他们有的做游戏,有的看书,有的下棋。

师:他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而且还非常有意义,我们大家在课后也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提问:你想知道些什么?如果学生未能想到,教师可以先示范:我想知道老师比学生多多少人?然后学生思考交流。

指出: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他们的人数。

怎样才能知道图中的人数呢?引导:可以先把图中的人分类整理。

2、提问:你打算怎样分类? 指名说:

(1)可以按老师和学生分成两类;(2)可以按参加的活动分成三类;(3)可以按性别分成两类;„„

提问:你想怎样表示人数呢?学生回答:可以画“√”表示;可以用“Ο”表示;有一个人就画一个人„„

下面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标准分一分,并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分类的结果。展开活动。

3、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分析结果。

(1)选择学生分类的结果,提问:从这里你能看出是按什么分类的吗?生答:能(不能)。师:首先要把分成的几类一一写出来(如果未写,指导学生将分类的情况写清楚。)。

提问:现在,你能清楚地知道各有多少人吗?学生根据出示的结果逐一回答。(2)出示其他的分类结果,指名说说从中知道些什么?(3)将几种分类的结果放在一起,小组交流:你还知道些什么? 生1:老师和学生一共有15人; 生2:老师比学生少9人;

生3:做游戏的人最多,下棋的人最少; 生4:看书、下棋和做游戏的一共有15人。„„

(4)师:这些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结果,你能掌握吗? 提问:你认为分类整理时最关键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最关键的是确定分类标准。(板书:分类标准)

4、回顾刚才的整理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学生交流:

(1)分类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图中有哪些人,各有多少;(2)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小结:通过分类整理,可以获得多方面的信息,用自己的方法将结果表示出来,这就经历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三、巩固运用

1.谈话:我们学校准备成立兴趣小组,有航模、唱歌、美术、舞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想参加哪一个?

下面分小组活动,用你喜欢的方法把人数记下来。实物展示:说说你是怎么进行统计的?从你整理的结果看,你知道些什么?(学生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提问:可以怎样分类?生答:按颜色和形状分。出示图下的表格,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整理结果。

3、谈话:老师在课前收到了大家带来的一些照片,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先逐一出示然后出示全部)。

这些照片,可以怎样分类整理?引导学生从照片上人数的多少分成两类:个人照和合照;从照片的横拍和竖拍分成两类;从照片上男生和女生分成两类。„„

4、谈话:最后,老师想把我们班的同学分一分。先请组长汇报一下你们组的人数,你是怎么知道人数的?引导学生说出:是数出来的,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提问:你能按不同的标准分一分吗?小组内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集体交流其中一个小组的分法。

四、总结。

按不同标准分类教案 篇2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学会用统计表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 能初步分析整理出的数据, 能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使学生在参与统计的过程中, 与同伴交流统计的过程与结果, 体会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乐趣, 获得成功的体验, 逐步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需要, 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起统计需要

师: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在举行运动会, 让我们一起去瞧瞧。课件演示小动物们在运动场上的情景。

师:厨师长颈鹿要给小动物们准备好吃的, 每种小动物的口味是不一样的, 我们该知道哪些信息呢?

学生的可能回答:

(1) 每类小动物各有多少只。

(2) 小动物一共多少只。

师:这是按动物的种类进行统计的。为了使别人知道我们是按什么标准统计的, 需要在统计表前面标明这一点, 另外还要标明一共有多少只, 因此要在统计表里安排“合计”这一栏。

出示下面的统计表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进行统计一下吗?

学生自行统计填写, 展示出学生的统计结果:

师:你能向厨师长颈鹿汇报一下要准备多少份食物吗?

生可能回答:准备5份小狗的食物, 2份小兔的食物, 6份小猴的食物, 一共需要准备13份。

课件演示:裁判长熊猫问今天我做裁判, 我要知道哪些信息呢?

生可能回答:需要知道长跑的有多少只小动物, 跳高的有多少只小动物, 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师:这是按比较的项目进行统计的。为了使别人知道我们是按什么标准统计的, 因此需要在统计表前面标明这一点。另外也要标明一共有多少只, 所以也安排“合计”这一栏。出示:

学生自行统计, 展示学生的统计结果:

师:谁来把你统计的结果向裁判长熊猫汇报一下呢?

生可能回答:熊猫裁判长, 参加跳高的有5只小动物, 参加长跑的有8只小动物, 一共有13只小动物。

设计意图:通过增加厨师长颈鹿与熊猫裁判长两个卡通形象, 以它们需要知道小动物的相关信息引起学生的统计需要, 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 感受到不同的整理分别解决了不同的问题。另外安排了学生向这两个卡通形象汇报的方式, 使学生感受到统计的实用价值,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比较这两次统计, 有什么不同呢?

生可能回答:第一次是按动物种类统计的, 第二次是按比赛项目统计的。

师:比较这两次统计, 有什么相同呢?

生可能回答:统计的标准虽然不同, 最后的合计都是13只。

师:观察这两个统计表, 你还能知道什么呢?

生可能回答: (1) 参加比赛的小猴子的只数最多。 (2) 参加比赛的小兔子的只数最少。 (3) 参加长跑的人数最多, 参加跳高的人数最少。 (4) 参加长跑的比参加跳高的人数多3人。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两次统计过程的不同与相同, 学生能初步体会到相同的数据可以用不同的标准进行统计, 并能对整理出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 发现一些新的信息。

二、分层练习, 逐步掌握分类统计方法。

1. 做P.95“想想做做”第1题。

1.下面的茶杯, 请你先按形状分类整理并填表, 再按价格分类整理并填表

比比两次统计的结果,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行统计, 相互交流自己统计的结果。

师:第一次统计是按什么标准统计的呢?第二次呢?观察统计的结果, 你还知道了什么呢?

2. 做“想想做做”第2题。

2.先按表中的不同分类统计下面的图形。再说说你从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行统计, 相互交流自己统计的结果。

师:第一次统计是按什么标准统计的呢?第二次呢?观察统计的结果, 你还知道了什么呢?

3. 投影班级学生的名单。

每个学生现场报出自己的年龄与出生年份, 师填写, 实物投影出来。

师:你能把这些信息统计一下吗?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相机调整教学对策。如果学生能自己设计统计的标准, 则不提示。

如果多数学生不能设计, 教师可以出示下面两个表进行提示:

对于学困生可以直接给他们下面这两个表:

师: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相机提示:哪个年龄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学生小组回答后, 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这三个练习一个比一个困难, 在教学中逐步放手, 使学生能够自己确立标准进行统计。在第三个练习中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力水平, 分别提供了不同的帮助, 使学生亲身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 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

三、梳理总结

按不同标准分类教案 篇3

为适应新的高考改革,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更加重视课外阅读。这些措施和政策也对我们的图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图书管理员,应该具有以下能力,才能做好图书管理使用工作,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

一、明白配备标准

1、图书册数:不同类别的学校生均藏书量不一样,完全中学1类学校生均45册,2类学校生均30册;高级中学1类学校生均50册,2类学校生均30册;初级学校生均40册,2类学校生均25册;小学1类学校生均30册,2类学校生均15册。其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小学1.5%;中学2%;哲学、宗教小学1.5%,中学2%;第三类小学64%,中学54%;第四大类小学28%,中学38%;综合性图书小学5%,中学4%。目前学校现状是农村学校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减少,现有藏书册数生均均超标,城区学校生均藏书量还远远不够,学校藏书有的比较陈旧,藏书种类不丰富。

2、图书室面积标准:小学不足2个平行班的31平方米,2至3个平行班大于或等于31平方米,4至5个平行班大于或等于52平方米,6至8个平行班大于或等于78平方米。初中不足四个平行班60平方米,4至8个平行班90平方米。九年一贯制学图书室一个平行班60平方米。学生阅览室小学和中学标准每座大于或等于1.2平方米,每10至14名需设一座。目前多数学校都有专门图书室,但面积不达标。条件好的学校有专门阅览室,有专用阅览室的学校可通过布置新书推荐橱窗、学生读书作品展示架及张贴名人名言警句等形式营造学习氛围。

二、规范图书管理

1、图书分类标准: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中小学图书可以简单分为五大类。很多学校都对图书进行了分类,有的学校旧书也保存得很好,比如我县高台学校、河坝子初中等学校的连环画也摆放得整整齐齐,这些连环画极具收藏价值,可见这些学校在图书管理工作上是下了功夫的。但不少的学校分类不标准,没按中图法分类。我们走看了各校的图书室发现如果完全改动工作量太大,建议可以在原有分类的基础上稍作改动,就基本达到标准,我们学校的藏书结构中A类图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B类图书哲学、宗教都不多,把这两类书选出来单独分类比较容易,其余的大多数图书属于第三类,可以统一归为文化艺术教育史地类,第四类自然科学类,其余的归为综合性图书。这样改动的工作量要小一点。第二点建议老师们先把书归好类,图书分类编目录的时候可以找高年级的学生帮忙,减少工作量。第三点建议老师们分类后作好登记,记好每类的起止号,以后新书补充进来时心中有数便于分类。如果工作被人接手也好顺利接手。

2、图书账目:图书总括登记、个别登记两本账,图书剔除与注销登记账册,有报刊杂志登记簿。建议用电脑做,账目变动和修改会更加容易。一般每年新增图书比例应不少于藏书标准的1%。

3、管理制度:《图书室管理人员职责》、《图书室管理制度》、《图书室借阅制度》、《书刊赔偿、注销制度》。要求制度上墙。

4、图书室工作要有计划、有总结;有关的制度、表册、文件、及统计资料、活动资料要整理、存档。

三、因地制宜,创新借阅形式

要求:建立师生借阅登记簿,借阅量达要求:中学生生均借阅量8册/学期;小学生生均借阅量10册/学期。

所有的建、配、管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的使用效益,各学校的情况千差万别,有的场地紧张,有的人手不够,如何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创新借阅形式,充分开展学校的图书借阅工作,这就靠各学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1、有的学校(如我县罗波学校)的人数少,图书室和阅览室并用,每天每个班安排一节阅读课阅读课外书。

2、我县观金学校暂时还没有图书室,在教室里做了一个简易书架,在教室里建立图书角,摆放图书供学生阅读。

3、我县学道街小学、和南城小学创建书香校园,在教室的楼梯处、操场的拐角处等放置一些课外书供学生随手阅读,或采用分班借阅的形式供学生借阅。

4、我县河坝子中学教师编制相当的紧,但是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认真负责,不但图书分类管理工作做得好,连剔除的旧书也摆放的整整齐齐。该学校在图书借阅形式上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主动性,由学生干部管理借阅工作,教师作适当的指导,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图书的功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工作能力,还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

5、我县西龙初中实行开放式的图书阅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阅读图书室的所有图书,学生阅读时间大大增加,阅读兴趣越来越浓,阅读效益充分反应在考试成绩上,该校毕业班语文考试成绩连续三年名列全县前茅。这就是阅读课外书所取得的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不是给其他初中一点借鉴呢?

四、開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要求:图书室要积极配合学科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引导中小学生读好书,读健康有益的书,扩大学生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并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竞赛活动,掀起爱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高潮。读书活动要有成果:如班级园地、校园小报、各种读书竞赛、征文、作文等。

在读书活动的开展上,我县学道街小学虽然教师人手有限,图书室阅览室场地紧张,但他们充分发挥了班级阵地的作用,语文老师更是深刻认识课外阅读对促进语文教学的巨大作用,布置学生写阅读随笔、建立阅读储值卡、每周背诵古诗。学校高度重视课外阅读,提出读书理念: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并且发告学生家长书,提倡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每年有读书活动月,在读书活动月中举行各种读书活动如演讲比赛、故事大王比赛、诗朗诵、语文知识竞赛等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在全校学生中掀起爱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高潮。我县实验小学因为修建暂时没有专门的图书室,在教室里有图书柜放置图书,每年四月是读书节,要举办一系列的读书活动,每周二学校硬性规定早读课是学生诵读诗词的时间,中午是师生共同阅读图书柜里课外书的时间,将阅读课外书经常化常规化。省市技装站这几年的读书征文活动也特别多,比如《我喜爱的一本书》、《好书伴我成长》……学道街小学、实验小学、县初中等学校参加征文活动很积极而且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我记得有一年县初中一名学生还获得了省一等奖,奖品是300元钱的读书卡。希望以后各学校积极参加,以竞赛激励学生读书,促进学校读书活动的开展。

小班数学教案:按颜色分类 篇4

1.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按颜色的标记分类。2.能用语言表述分类的结果。

活动重难点:会按颜色的标记来分类。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美工活动及日常工作中已经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2.物质准备:红、黄、蓝颜色标记若干,小兔子玩偶三个。花片

3.环境创设:创设“小兔的家”环境。(桌上放有红、黄、蓝色的东西)活动预设:

一、以“参观小兔家”的游戏形式引入,复习对红色、黄色、蓝色的认识。提问:小兔的桌上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二、游戏“给小兔送花”

1.认识颜色标记。提问:这三只小兔子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它们穿着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裙子,看看它们穿了什么颜色的裙子? 2.游戏

引导语:喜欢红色的小兔子,要送给它什么颜色的花呢?请你把花送给它。然后再分别给喜欢黄色的小兔和喜欢蓝色的小兔送花。

三、游戏:相同颜色在一起。

游戏规则:幼儿自由选取红、黄、蓝颜色标记一个,教师引导幼儿按标记的颜色站在一起。再交换颜色标记,再次游戏。

引导语: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颜色标记,请手那相同颜色标记的小朋友站在一起。

按不同标准分类教案 篇5

活动内容、名称:科学《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选自省编教材,中班(上)p71 活动目标:

培养正确的操作习惯和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分析、比较、概括能力。

学习5以内按数量分类,巩固对5以内数的认识。

依据:根据教学任务从品德、能力、知识三方面培养而确定。重点:根据物体数量的多少,将物体分别归类。难点:能用语言完整讲述

依据: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但是幼儿刚升入中班完整讲述能力差,在活动过程中语言表述相对更困难一些,因此做为难点突破,使幼儿达到既会分类又会讲述的效果。

教学方法:1 观察法

情景谈话法游戏法

依据: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直接观察和直接体验能从中发现事物之间简单明显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能帮助幼儿形成全面清晰的概念。

在活动中教学方法综合使用,取长补短,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好,为进一步调动幼儿观察兴趣,设置有情节的谈话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另外,因为游戏能使幼儿获得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幼儿学的主动,学的愉快,所以整个活动又以3个游戏贯穿始终。教具:圆点卡片每人一张、动物图片每人一张、车票可挂在脖子上)每人一张、数字卡片1-

5、小房子(分别标有数字1-5)5个、磁带(音乐开火车)

依据:每人一套学具,使幼儿在活动中有静有动,动手动脑,在游戏、操作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活动过程:

导入:出示数字卡片组织幼儿认读 展开: 通过游戏《找朋友》学习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在以往教学中直接将数3个圆点对应放入数字3位置下幼儿难以理解,所以这个活动的学习部分非常关键。为了使幼儿理解,设计了游戏《找朋友》。

幼儿自己数点卡上的数量,用数自己表示,教师举起相应的数字,介绍---你的朋友是~ 教师举数字问:3的朋友在哪里?幼儿举起数量一致的卡片。互相纠正错误,若对了送给老师。为了巩固联系这一知识设计了游戏《送小动物回家》

介绍玩法:1号房子表示数量为1的小动物的家,依次介绍。个别幼儿送:提问图片上有几只什么?哪是它的家? 引导幼儿完整回答:图片上有3只小猫,它该回好房子。

分组送,送完后教师和幼儿共同检查,检查的同时要求幼儿完整讲述。3 为了愉快的结束本次活动,设计了《开火车》游戏。请5名幼儿分别当1.2.3.4.5号小火车。其他幼儿拿上车票坐上相应的小火车。

扮演火车的幼儿检查自己的乘客。

结束:放音乐开火车出教室。文档仅供参考

中班科学《磨豆浆》

活动准备:

(1)了解磨豆浆的过程,感受制作豆浆工具的改进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2)对磨豆浆活动有兴趣,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有初步的使用石磨的经验。(2)石磨.电磨若干,豆浆.茶杯.泡好的黄豆。活动过程:

1.品尝豆浆,了解豆浆的作用。

提问:你们喝的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喝豆浆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 2.幼儿操作石磨,学习磨豆浆。

(1)教师示范磨豆浆的方法,强调石磨的旋转方向和加豆加水交替进行的操作方法。(2)幼儿两人一组用石磨磨豆浆。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并会两人合作。(3)请幼儿表述磨豆浆的过程。

提问;磨出豆浆来了吗?你们是怎样磨的?

小结:一个小朋友推磨,一个小朋友一边加黄豆.一边不断加水,相互配合,才能磨出豆浆。3.操作比较石磨与电磨,感受新制浆工具的优点。

(1)出示电动磨豆浆机,请幼儿比一比它与石磨有什么不同?(着重从外形上区分。)(2)幼儿观察两位教师分别用石磨与电磨磨豆浆的过程。并表述观察结果。(3)请幼儿分别操作石磨与电磨(在教师的帮助下按开关),并相互交流操作结果。

小结:石磨在没有电的时候可以磨出豆浆,但它速度慢,费力,很不方便。电磨更快捷.更卫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用电磨做豆浆又快又省力。4.教师挤豆渣,幼儿进一步了解做豆浆的过程。

总结:我们可以用石磨磨豆浆,也可以用电磨磨豆浆,磨的时候先要把黄豆泡好,在磨的过程中,要不断加水,磨好后还要滤渣,豆浆经过煮沸就可以食用了。活动延伸:

(1)在科学室(或区角)里,提供石磨.电磨供幼儿操作。

(2)请幼儿带一些小的新产品到幼儿园,开辟“我们身边的新产品”展览角,激发幼儿对科技新产品关注的兴趣。活动建议:

按不同标准分类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按形状给物体进行分类。

2、会用视觉、触觉等感官感知圆形、正方形。

活动准备:

1、饼干(圆形、正方形的小包装),食品盘子一个。

2、几何图形片若干,小盘子若干(每个盘子里有6—7个几何图形片),碗宝宝(嘴巴分别是圆形和正方形的)若干。

3、活动前组织幼儿将手洗净。

活动过程:

一、碗宝宝来作客,幼儿观察碗宝宝嘴巴的形状。

用布遮住碗宝宝,提问引起幼儿的兴趣:小朋友们猜猜看,这里面是什么好玩的东西?(幼儿自由猜),那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呀?哦,是两个可爱的碗宝宝,那小朋友看看这两个碗宝宝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碗宝宝,发现碗宝宝嘴巴的形状有圆形的,还有正方形的。)

二、碗宝宝吃“饼干”,按形状分图形片。

1、观察“饼干”。

教师出示图形片:碗宝宝肚子饿了,它们想吃东西了,老师这里有许多的“饼干”,看看这些“饼干”是什么形状的?(幼儿观察、发现“饼干”有圆形的,还有正方形的。)

2、喂碗宝宝吃“饼干”。

教师:现在我们就来喂碗宝宝吃东西吧!这个碗宝宝应该吃什么形状的“饼干”呢?快思教案网(幼儿根据碗宝宝的嘴巴形状,喂相同形状的“饼干”。幼儿边喂边说:碗宝宝,给你吃“XX饼干”。

3、幼儿操作:喂碗宝宝吃“饼干”。

要求:根据碗宝宝的嘴巴形状,喂其吃相同形状的“饼干”。

三、幼儿吃饼干。

1、教师出示有小包装饼干的盘子:请每个小朋友拿一袋饼干,看看你拿的饼干是什么形状的?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饼干有圆形的,还有正方形的。

3、幼儿吃饼干。

教师:吃的时候可以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句话:我吃的是XX饼干。

教学反思:

根据教材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在想形状对于小班幼儿应该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设计了几个环节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反复认识形状,并分类。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

上一篇:玩大富翁小学生作文450字下一篇:硕鼠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