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统计教案

2024-08-18

苏教版统计教案(精选7篇)

苏教版统计教案 篇1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一年级《统计》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2.使学生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3.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能力和与人合作的交际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难点: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今天,教室里来了许多听课的老师,我们应该跟他们说什么?(老师好)

2、这节课,老师把小朋友们分成5个小组来共同学习。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你们最喜欢的小红花,比比看哪个小组得到的小红花最多,大家有信心吗?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出示大象卡通图)小朋友们,瞧,今天谁来到我们班级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它吗?你们应不应该向大象爷爷问声好呢?

2、小朋友真有礼貌!大象爷爷为了感谢大家,决定带小朋友们去他的神奇果树园摘水果吃。(出示果树)这些果树可真神奇啊!树上长满了苹果、梨、西瓜、桃子、草莓,小朋友想吃吗?每人摘一个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

3、让学生摘自己喜欢的水果。师:怎样才能很快地看出同学们喜欢的水果的个数呢?

4、让学生贴水果。通过贴水果的活动,初步感知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

三、合作探究,体会领悟。

1、师:今天是大象爷爷的生日。(出示图)看,很多客人领着全家、带着礼物来到大象家给他过生日(动物们头戴面具依次出现),小学数学教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统计》教案》你听,他们一起为大象爷爷唱起了生日歌(播放音乐)大家跟着一起唱吧!(学生欢快地唱起了生日歌)

师:看了这张图,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问题。)

2、师:是呀,大象家来了这么多的客人,那么来了哪些客人呢?他们分别有几只呢?有什么方法能一下子看清楚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分别有几只呢?

3、小组合作把动物头像整理在卡纸上。指名板演。

4、学生讨论、操作后各组展示作品并汇报整理的过程。

5、比较整理后的图和整理前的图。师:看了这张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小狗家来了4只。生2:我知道了小猪家来了3只。生3:我知道了小猴家来了5只。(教师根据口答动画板书4、5、3。)

6、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比多比少的知识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小猴比小狗多1只。生2:我知道了小猴比小猪多2只。„„„.7、小结。师:小朋友有这么多发现,都是通过我们自己动手分一分、排一排得到的。这是一种很好的统计方法。(板书课题:统计)这样统计,我们一下子就清楚地知道了大象家来客人的情况。

四、统计鲜花情况 师:这些客人还给大象带来了好多 五颜六色的鲜花作为生日礼物呢!你们也能用这样的方法帮他统计一下吗? 可以把这些花按什么来分类理一理? 有哪几种颜色的花?(学生独立操作:把花分颜色整理在线框内,一个框里摆一种花,一人板演。)师:刚才小朋友把花按颜色理一理的过程就是什么?

生:就是统计。

师:看了这张图,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自己填表后集体交流,教师板书如下:)红花 黄花 绿花 紫花(5)朵(4)朵(3)朵(2)朵

师:看了这张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五、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统计学习小组得到“小红花”的情况,给予评价鼓励。

2、学会了统计,课后你们准备统计什么?回家后选择一个项目进行统计,然后与同学互相交流。

六、总结评价

1、师: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想对你的同学、对老师、对自己说些什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苏教版统计教案 篇2

案例呈现

片段一:创设情境, 复习引新

师:同学们, 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能说说这两天的气温情况吗?

(略)

师:学校气象小组同学测得4月19日这天的气温, 并把它制成一张统计表。

师:请仔细观察, 你能从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气象组每隔两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还发现9时到11时气温升得最快。

师:你是怎样确定9时到11时升得最快的?

生:我是先计算, 再一一比较得出的。

师:能不能不用计算的方法, 换一种方式直观地看出气温升得最快是几时到几时?

生: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条形统计图。

(电脑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从图上你知道, 气温升得最快的是几时到几时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气温升得最快的是9时到11时。我们不要计算了, 直接比较直条的长短就能看出来。

师:4月19日18:00有气温吗?

生:肯定有的。

师:大约是多少摄氏度呢?

生:大约在9℃至15℃之间。

师:如果请你预测一下20:00、22:00的气温, 你觉得会是多少?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能看出来吗?

生迟疑了片刻, 都又摇起了头。

师:要更好地表示出4月19日这天的气温变化趋势, 如果还用条形统计图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这就要用到一种新的统计图, 叫做折线统计图。

【赏析1】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气象组测量温度入手创设情境, 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引领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由计算发现, 统计表中气温升得最快是几时到几时→不计算, 换一种方式直观地看出气温升得最快是几时到几时, 引出条形统计图→估计18:00气温, 预测20:00、22:00的气温, 条形统计图中不能看出来, 再引出折线统计图。这样经过深层次的挖掘, 层层递进, 巧妙加强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自然引入新知的学习。

片段二:引领探索, 获取新知

(一) 画法教学

师: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静静观察折线统计图是怎么画的。

课件演示:在原条形统计图上出示网格图, 将直条缩并成线段;描点、标数;闪烁线段隐去, 依次连接数据点。

师:我们再来完整地看一遍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师演示)

师:你看懂这个过程了吗?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这个过程。

(生汇报交流)

师:想一想在画图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要找准数据点, 连线时要依次用直尺顺次连接。

师:现在, 老师把折线和数据点都隐去了, 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完成这幅折线统计图。

(实物展台反馈学生的练习, 请学生点评)

【赏析2】画图的方法虽是本课的重点之一, 但是教师摒弃了传统的说教, 基于学生已学的“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借助电脑演示由条形图演变成折线统计图, 演示画法。让学生观察, 汇报交流画法, 想象自己画图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们各抒己见, 相互补充, 共同完善。最后放手让学生画折线统计图, 一切水到渠成, 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二) 读图教学

师:图画好了, 我们还要真正地读懂它。这幅折线统计图中, 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你能从这张折线统计图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信息?

生:横轴表示时间, 纵轴表示温度, 从图中我知道温度最高是13时24℃, 最低是19时9℃, 还能看出气温升得最快的时间是9时到11时。

师:你是怎样看出9时到11时温度升得最快的?

生:上升的线越陡, 升得越快。

师:如果线是平的呢?

生:线是平的表示温度不变。如果线比较平缓, 说明温度变化比较小。

师:4月19日气温从7时到13时, 折线是怎样变化的?你能用手势表示出来吗?我们一起用手势表示一下。从15时到19时呢?也用手势表示一下。

(生用手势表示折线变化的趋势)

师:18时气温大约是多少?

生1:18时气温大约是10℃。

生2:也有可能是11℃。

师:根据折线的变化规律, 你能预测一下20:00、22:00的气温吗?

生:20:00是6℃, 22:00是5℃。

师:这些只是一种合理的预测, 要想知道准确的温度, 还是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测量。

【赏析3】读图分析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是培养学生统计观念的必由之路。教师利用折线统计图的图像, 适时抓住关键信息给予指导, 及时把生活语言提炼成数学语言, 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感悟“线段陡, 变化得快”“线段缓, 变化得慢”“线段平, 没有变化”, 从而把折线统计图特征的表述上升为规范形态。同时, 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折线变化的趋势, 帮助学生有效地建立折线统计图的表象, 整体把握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片段三:实践应用, 深化理解

师:王明同学学习了折线统计图, 觉得折线统计图有很大的优点, 就去学校附近的新苗文具店作了调查, 并绘制了下面一幅统计图。请你认真观察并分析这幅折线统计图,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你感觉有不适当之处吗?

(让学生体会描述不同的事物, 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描述同一事物的变化发展趋势, 制成折线统计图较为方便。)

【赏析4】通过辨析、对比, 激起学生认知冲突, 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虽有差别, 但各有所长, 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

实践反思

“折线统计图”是小学数学统计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条形统计图, 条与条之间不相连接, 所以它表示的数量是离散的、不连续的;而折线统计图不同, 它的点与点之间是相互连接的, 它可以用来描述连续量。折线统计图在很多时候比条形统计图能更全面、更直观地反映出数量的变化趋势。

因此, 在设计教学时, 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将知识串线结网, 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 学生也学得积极主动, 不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在读图、分析、判断、预测中, 学生加深了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与运用, 体会到统计的现实作用, 有效地提高了统计意识。

1. 加强新旧知识联系, 自主构建新知

数学的新知往往是旧知的发展或延伸。当旧知沟通新知, 架起连接之桥, 学生就能轻松构建新知。新课伊始, 教师设计了由统计表表示一天的气温, 为了更容易看出哪一时间段气温升得最快, 引出学过的条形统计图, 紧接着让学生预测气温变化的趋势, 揭示折线统计图。这样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识起点, 加强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三者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体会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 同时也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 为后面折线统计图特点的探索和画折线统计图打下了良好的认知基础和心理基础。

新知教学, 调整了教材的顺序, 先教学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让学生观察由条形统计图演变成折线统计图, 再看电脑演示折线图的画法, 使学生正确地感受折线所表达的数量变化情况。从看图到绘图, 从了解方法到实际绘制, 这是学生从知识到技能的飞跃。教师放手让学生观察、交流, 自主建构新知, 在适度挑战中积极探索, 绘制方法由学生充分的过程体验到归纳小结, 水到渠成。

2. 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丰富学生体验

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让数学学习与生活接轨, 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注入生活的内容, 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如新课的引入, 就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气象组测量温度展开;绘图之后的读图教学是本课的重点, 利用折线统计图的图像, 借助学生的手势及生活经验理解折线升降变化规律的知识等, 让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感悟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以真实的过程体验催生认知构建, 并使学生学会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变化特点及生活实际进行合理的预测、推断, 体验数学课程人文化的价值。

3. 加强知识内在联系, 深化知识理解

苏教版统计教案 篇3

由上表可知,在整个七至九年级语文课本的32篇古代散文之中,“之”作为动词的使用情况相对较少,只占了1.2%;与此同时,“之”作为代词和助词的数量相当,作为助词的数量相对较多,占了57.2%的比例。

一、动词

在《说文解字》之中是这样解释“之”的:“之,出也。象草过彻,枝茎渐益大,有所之也,一者地也”。 “之”用作动词,有着“适”和“往”的意思,这是“之”的本义。

在《郑人买履》这篇课文中“至之市”的“之”就是到某地去的意思;《陈涉世家》中“辍耕之垄上”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也都是表示“某人去某地”的意思。事实上,“之”作动词都可以解释为某人去某地。在“之”的后面一般都会有一个地点名词,前面都会有个人名,当然人名在这里很明显是可以省略的。

而从现如今对于“之”的统计来看,在257个“之”字当中,仅仅只有3个这样的用法。在《郑人买履》与《陈涉世家》这两篇课文中,出现了三次“之”作为动词的用法。可见,“之”字在秦汉时期还是有所使用的,然而“之”的用法在后来有了很大的演变,动词的这种用法渐渐减少,逐渐被代词、助词等用法所代替。

二、助词

在统计中,不难发现“之”作助词的数量最多。在257次“之”字的用法之中,有147次都把它当助词来使用。于是,笔者将助词“之”分为以下几种用法来具体分析。

(一)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之”位于定语与中心语之间,基本上都可以解释为“的”,其之间的关系大致有以下几种。

1.方位关系

“之”字在定语和中心语中可以起到引导方位的作用,一般是“之”前面是个地点名词,后面则是表示方位的方位词,其表示“某物在某物的某个方位”的意义。在《愚公移山》的“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一句中,这里的“之”就是表示方位的意思,它可以说是“一个在冀州的南面,一个在河阳的北面”。除此之外,《马说》中的“骈死于槽枥之间”也是如此。

2.领属关系

“之”位于中心语和定语之间往往要起到领属关系,保证“之”后面的名词要从属于前面的名词。“愚以为营中之事”(《出师表》)中的“之”就是表示“营中”与“事”的领属关系;在《晏子使楚》中也有这种用法,“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这里的楚国和“水土”有着明显的附属关系。

3.修饰、限制关系

“之”前面的定语往往修饰或是限制着后面的中心语。其实,它的界限与以上两种关系无法分得很清楚。例如《以虫治虫》中的“方为秋田之害”,这其中的秋田与害虫就既可以说成是前后词语的限制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是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领属关系。

(二)用于谓语和宾语之间

“之”字位于动词和宾语之间可以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为了起到强调宾语的效果。在《陋室铭》中,就有“何陋之有”的用法,前面的宾语原本应该位于“有”这个动词的后面,但可以将它提前,在谓语和宾语之间加个“之”就起到了强调“何陋”的目的。然而,这里的“之”不表示任何意义,只是一个标识。这类句子中的“之”都是位于动词之前、宾语之后,而“之”只是起到强调的作用,无实际意义。

(三)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

“之”字可以用于主语与谓语之间,从而形成“之”字结构。“之”字结构既能够作句子成分,当然也可以作复合句中的分句,甚至有时还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句子。

在初中课本中,也有不少此类的用法。“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里的“悍吏”是句中主语,而“来”是谓语,要是没有这个“之”,“悍吏来吾乡”是一句完整的有主谓宾的句子,为了取消这个句子的独立性,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个“之”字,来使得这个句子变成了“之”字结构的短语。

(四)用于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

当“之”字位于中心语和定语之间时,这是作为定语后置的标识,是为了起到强调定语的目的。

在32篇古文之中,像“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后面的定语本来是位于中心语之前的,但为了强调“千里”、“高”和“远”这些定语,将它们后置到中心语之后,而“之”字就是定语后置的提示,没有实际的意义。

(五)用作语气助词

这一类的“之”字事实上与句子本身的结果并没有太多直接的联系,“之”字仅仅是表示一种语气的舒缓,是没有任何语法功用的。而这一类“之”大多被用在表示时间的词语或是动词的后面,只是为了凑足句子的音节,没有实际意义。这个“之”字往往位于句中和句尾两个位置。正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这句子当中的“之”字不承担任何语法成分,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为了语气的缓和。而位于句尾的“之”,像“公将鼓之”(《曹刿论战》)中的“之”,也是为了表示这种语气的舒缓,大概和休止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吧。

当然,这个语气助词“之”,笔者认为很有可能只是前人在抄写背诵的时候,根据自己的习惯加上去的,可能原文中并不一定存在。而这个“之”,应该是贯穿在古人平日的说话习惯之中的,其性质应当看作与现代汉语中的“啊”、“呀”相当。

三、代词

代词“之”在古代散文中,也是非常常见的。据统计,“之”作为代词这个用法占了所有“之”字用法的41.6%。对于这些代词“之”,依据《古代汉语语法学》的归类,笔者将其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具有替代作用的,另一类是起有指示作用的。

(一)替代作用

“之”作为它前面动词的宾语,替代前面已经出现的人、事或物,“之”的前面大多为一个动词。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是极其常见的,在初中语文课本中亦然。正如“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这里的“之”,是替代了前文中所出现的书。

(二)指示作用

“之”作指示代词,一般会统称地解释为“这”,对前面所出现的名词起到指示作用。这种用法在初中课文中也是出现过的。就像“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活板》)、“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由于这里出现了“类”和“属”,所以“之”和后面“类”、“属”一起翻译为“这类”。当然,除了有这些特殊词,还有很多时候也是作为指示作用的。如“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这里虽然没有什么标志词,但这里的“之”是起到对“魁父”的指示作用。

四、结语

以上是对于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古代散文中的“之”字做的统计、归类与分析。由于课本中的篇目较多、较杂,因此这也为统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与此同时,还在很多方面有不足之处。笔者想通过研究,一方面是对于初中语文课本有更多的探索与研究,换个语言学的角度看教材,另一方面,是对于古代汉语中的常用虚词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注:以上所举的例子都出自于洪宗礼主编的苏教版《语文》书中。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587.

[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62:343—350.

[3]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5]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6]洪宗礼.《语文》课本(七上至九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苏教版统计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己喜爱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感知数学在生活里的应用。

2、感受数据的整理的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初步的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的合作。

4、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今天,我们人类的朋友——动物也举行了一个生日宴会。看,小主人来了|

(多媒体显示大象及录音:小朋友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特别高兴,妈妈告诉我待会儿有很多客人来为我庆祝生日,看,他们来啦!多媒体显示:小动物们戴着面具边唱生日歌边依次出现。)师:你想知道什么?(生可能会答:我想知道他们是谁?我想知道每一种动物来了几只?)

二、操作

师:是呀,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他们分别有几只呢?我们帮助大象对来的客人做好登记。一个客人就拿一张相应的动物头像摆在课桌上。

(多媒体显示:动物客人依次揭开面具)学生摆动物头像。

师: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呢?

生:大象家来了小狗、小猴、小猪。

师:他们分别有几只呢?

生:小猴有5只,小狗有4只,小猪有3只。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方法能一下子清楚地知道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分别有几只?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引导学生想出分一分、排一排的分类统计的方法。

师:分一分、排一排的方法,好不好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小组合作,先讨论怎么分,怎么排,然手动手理一理。

学生学习小组讨论、操作,然后教师把每一组的作用贴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可能有从左往右和从右往左横排的、从上往下和从下往上竖排的,还有斜排的等多种情况。)

三、思考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哪一组排得最整齐、最漂亮呢?

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指导学生以整齐、漂亮作为评价标准,引出课本第68页例图。请小朋友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横线下面的括号里。(学生在书上填写)

师:看了这张图,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师:小朋友们有这么多发现,都是通过我们自己动手分一分、排一排得到的。这是一种很好的统计方法。(揭示课题)这样统计,我们一下子就清楚地知道了大象带来了好多客人的情况。这些客人还给大象带来了好多五颜六色的鲜花作为生日礼物呢!你们也能用这样的方法帮他统计一下吗?学生在音乐声中把学具鲜花图片分类统计在课本第69页例图上,然后相互交流,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也可以走下座位与别的小组学生交流。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些学生作品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

师:其他小朋友也想展示一下你的成果吗?把书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学生举书本向老师、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通过统计,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发表意见)

四、活动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教师为上述学生所在的小组贴上品。)看,大象他跑来感谢你们了!(多媒体显示大象及录音:谢谢你们的帮助。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爸爸研究种植的神奇果树结果子啦!

师:(四棵“神奇果树”张贴在两旁的墙壁上)看,在这棵神奇果树上结满了苹果、桃子、梨、西瓜、草莓。你们想吃吗?挑一个你最喜欢吃的水果。然后组长带领大家在发给你们小组的纸板上统计你们小组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的情况。(学生在音乐声中摘水果并统计。)

各小组长上台展示,老师将各小组的统计图竖着对齐贴在黑板的左侧。(便于学生观察)师:(指着竖排的六组统计作品)你们能看出我们班小朋友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五、延伸

师:下次大象请小朋友作客一定要多准备些XX(全班最喜欢吃的水果名)。今天我帮大象解决了两个问题,每个小朋友都积极动脑,齐心协力,在今天的活动中哪一组是冠军呢?有什么办法知道结果?(生:统计)

教师请两个小朋友上来统计一下。两名学生统计黑板得奖栏中各组的得奖情况。评出冠军小组。

师:今天学了统计,课后你准备统计什么?

苏教版统计教案 篇5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

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资源:

每小组准备5个正方形、7个三角形、4个圆装在一个盒子里。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杂乱地贴在黑板上的图形。谈话:小朋友请你瞧一瞧黑板上有哪些图形?(学生说一说)

怎样能很清楚地看出它们各有多少个?(指名说一说)

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分一分、排一排?(找一个学生上来分一分,排一排,现在你能告诉大家,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讲述:分一分、数一数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的统计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

板书课题:统计。

二、进行新课

1、创设问题情境。

谈话:老师在你们每组的盒子里也放了许多这样的图形,能不能用其他方法统计出它们的个数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听老师讲一下游戏的要求。小组长从盒子里拿出一个图形,说出图形的名称,其他,]、朋友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上,组长再拿一个,你再记一个,一直把盒子里的图形拿完为止,然后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面的表格里。我们要比一比、看一看,谁记得正确,记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2、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小组活动。组长报图形名称,其余的小朋友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

(2)讲述:记录完了的小组讨论一下并选择一个记得既清楚又方便的方法贴在纸上,然后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3)谈话:刚才小朋友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一

说是怎样记的吗?(学生上来说一说)

听了这几个小朋友的介绍,现在你喜欢哪种方法?(小组讨论)

哪位小朋友能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为什么喜欢这种记法。

讲述:既然大家都喜欢这种方法,如果让你再来记一次,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

3、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谈话:把书翻到第95页,你能把整理的结果填在表里吗?(学生填表)看着这张表格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背景,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提出多种合理、新颖奇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各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2)请小组长介绍各组统计的方法和结果,并把结果填写在教师在黑板上预先画好的表格里。

(3)提问:看着这些表格想说些什么?如果我是文具店经理,

你们想对我说些什么?

2、统计本地区四月份的天气情况。

(1)谈话:老师记录了我们这个地区今年四月份的天气情况,你能帮老师统计一下晴天、阴天、雨天各有多少天吗?

(2)教师用翻日历的形式,报出每天的天气,学生随机作记录。

(3)指名汇报统计结果,并填写在投影片上的表格里。

(4)引导学生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3、“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表后在小组内互相校对,并讨论教材中提

出的问题。

[评:由于学生在做想想做做“的第1、3两题时,用排一排、数-数的方法比较方便,很可能不使用打”∨"作记录的方法,所以补充了统计本地区四月份天气情况的练习,教师用随机出现的形式呈现每天的天气,以引导学生用新学习的方法作记录。]

四、全课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还

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编制者  王亚芬)

苏教版统计教案 篇6

一、说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扇形统计图”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学习内容,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考虑到扇形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标准》把它作为必学内容安排在本单元。这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对语言表述与扇形统计图的对比与分析的过程,总结出扇形统计图刻画数据方面的优缺点;

2、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用扇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刻画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从身边的一些简单问题,体验数据在解决不少现实问题中是有用的;

2、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品尝发现带来的欢乐,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发现信息。

教学难点: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得有用信息,并做出合理推断。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里曾经学习过扇形统计图,对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特点和制作有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数据的收集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简单问题入手,让学生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进而养成数据说话的习惯,我班大部分喜欢表现自己,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广阔的舞台,让学生充分思考、合作交流和探究,品尝学习带来的快乐。

三、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扇形统计图,体会这种图形是社会生活的需要。在计算各部分地形面积时,鼓励学生用计算器完成较复杂的计算。因此,本节课采取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教学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复习旧知

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统计图?其中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引入新课

3、板书:扇形统计图

(复习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统计知识的内心共鸣。)

(二)出示导学提纲

1、自学例1,说说你从统计图中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2、扇形统计图与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特点?

3、用计算器计算出扇形统计图中各类地形的面积,并完成统计表。

(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同学之间交流、总结,这样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

(三)展示交流

引导在学生独立思考与相互交流中总结出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用圆和扇形分别表示关于总体和各个组成部分数据的统计图叫扇形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直观地、生动地反映各个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四)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以身边的问题为素材,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学中遵循为学生学习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宗旨,指导学生用自主探究为主、合作交流为辅的方法进行学习。考虑到新课标的要求和不

苏教版统计教案 篇7

《愉快的梦》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日本儿童歌曲, 它描绘了孩子们神奇的梦境, 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景象的认识和丰富的想象。由两个乐段、4小节组成, 结构十分规整。其中歌曲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是本课的重难点。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 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 突出个性的发展, 重视音乐实践。

教学目标

1.创设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景, 努力营造体验歌曲情绪, 表现歌曲的环境。

2.学习用悠长的气息, 轻柔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歌唱, 表现歌曲美丽恬静的意境, 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学习在歌唱时突出6/8拍节拍特点, 运用二声部的合唱形式表达歌曲情绪, 丰富学生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歌曲《愉快的梦》的旋律尤其是二声部的教学以及情感的启发、引导。

2.学习6/8拍节拍特点。

教学难点

1.歌曲旋律中的二声部教学, 及情感的启发与引导。

2.6/8拍强弱的韵律把握。

教学准备

1.歌曲《愉快的梦》动画课件。

2.合唱部分谱例。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礼

师用欢快的, 优美的, 滑稽的三种不同的情绪来问好, 生作出响应的情感呼应进行问好。这样一上课, 就将学生带入音乐情感中。

二、看手势唱一唱

1. 和谐、自由的DO、MI、SOL:

师在琴上给出DO、MI、SOL音后, 生看师的柯尔文手势脱离琴唱这三个音, 当师的手面向大家打开时, 生可以自由选唱其中一个音, 同时, 注意聆听整体的声音, 当师再将手面向大家打开时, 生就得换一个音唱, 还要注意听整体的声音;当师恢复柯尔文手势时, 生就齐唱手势音。这样给学生一个创作与合作的空间, 使训练也显得有趣。

2. 手势唱谱:

C.出示这两条旋律。

D.将这两条旋律合起来唱一唱

师:这么优美的旋律好像是在梦中一样?那么老师现在就做一个梦, 看表情, 请大家猜猜老师做了一个怎样的梦, 是欢快的、美丽的、忧伤的、奇怪的、还是可怕的?并用A旋律表现出来。

三、新授

1. 导入:

师:刚才我们用声音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梦, 接下来请你听一听一个日本的孩子他梦到了些什么呢?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梦?听完后请你告诉我。

2. 初听音乐。

生:神奇而愉快的梦。

3. 师:听了这首曲子, 有熟悉的感觉吗? (前面唱过旋律)

4. 复听 (带合唱) 。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 再次跟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请在这个地方举一下手来告诉我一下?

5. 再听 (不带合唱) 。

师:我拿掉一个声部, 请你再次闭上眼睛感受愉快感增强了还是削弱了。请你用手势示意, 双手上举表示增强, 双手下压表示削弱

6. 复听。聆听两声部的和谐、均衡效果。

7. 用“LU”哼唱齐唱旋律, 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8. 视唱旋律 (跟琴) , 强调强弱规律。

9. 念歌词, 体会情感, 强调惊喜的呼喊声。 (强调轻声、高位子)

1 0. 唱歌词, 随琴一起, 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小纸船, 一边唱一边晃, 体验6/8拍的韵律。

1 1. 分析歌词内容, 前半部分优美的, 后半部分愉快的, 结束句是渐弱的。

1 2. 有感情地合唱歌曲。

四、表现梦境

要求:1.用声音表现由平静———滑稽———恐怖———欢快的梦境变化过程

2. 可以用独唱、齐唱、合唱的表演形式

3. 可以自由组合、但要有序、时间三分钟

五、课堂小结

师:虽然做梦很虚幻, 但是如果人类没有梦的话, 那我们到现在还没有飞机, 也没有电视机, 更不用说电脑啦, 飞船啦等等。所以做梦是一件好事, 但是做了梦之后, 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 让它美梦成真, 岂不是更好吗?所以, 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努力, 为了能让你美梦成真, 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带着美丽的梦走向你们的将来吧! (随音乐出教室。)

教学反思

一、注重音乐对话, 回归音乐教学的真谛

音乐是一种表现的艺术, 它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各种音乐要素充分地表达人们的内在感受。但是, 当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 却往往容易忽略这个因素。教学中猜老师做的梦, 不是让学生用语言表现, 而是用声音体现出来。

二、注重听觉能力的培养, 落实音乐教学的目标

对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而言, 听觉能力的训练是基础中的基础。体现在:

A.手势唱谱教学, 这是音乐教育的自然基础。法国诗人舒巴尔特说过“人的喉咙是创作的第一最纯洁的、最卓越的乐器。”正如舒曼给学习音乐的学生的忠告那样:“即使你有一点嗓音也要力图不用乐器的帮助来视唱, 这将增进你的听觉的灵敏度。”

B.在歌曲教学中5次不同要求的听, 感受对比单声部与二声部张力的变化对情绪的作用, 使学生有效地利用听觉去感受和理解音乐, 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三、提高审美体验, 注重音乐实践

A.看手势唱和谐、自由的DO、MI、SOL这一教学环节,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 突出个性的发展, 给学生一个创作与合作的空间, 同时注意聆听, 重视了音乐实践。

B.念歌词, 体会情感, 强调惊喜的呼喊声。 (强调轻声、高位子) 在这个环节中, 把歌曲中出现的演唱技巧有机的渗透到音乐活动之中,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歌曲, 感受歌曲情绪。

上一篇:长沙市发展休闲农业论文下一篇:语文考后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