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认识三角形教案

2024-06-07

苏教版认识三角形教案(精选10篇)

苏教版认识三角形教案 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建立三角形的概念,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的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以及特性。

教学难点:在操作活动中探究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四根小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框架,信封(内装4组小棒和表格)。教师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一套。

设计理念:

教学中,要力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课的结构上,以活动为学习主线,以操作为本节课的主要形式,以使学生亲身体会知识,自主实践获得经验,力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生活激趣,引入新课。

1.课件呈现一组图片。

师:我们的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我们生活周围,也正在进行着城市建设,你在建筑框架上、吊车上看到最多的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2.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

师:的确,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生:红领巾、流动红旗、屋顶 、自行车。

师:课件展示常见的物体上的三角形:电视接收塔上的三角形、铁塔上的三角形、交通标志牌上的三角形 、晾衣架上的三角形等。

3.导入新课。

师: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运用,那么三角形是怎样形成的呢?究竟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具有怎样的特征和特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教师予以板书)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框架、吊车的图片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欣赏含有三角形的物体的图片,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三角形,唤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也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二、合作探究,体验感悟。

活动一: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1.做三角形。

师:如果让大家用小棒做一个三角形至少需要几根?

生:三根。

师:请你用准备好的三根小棒做一个三角形。(活动)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生1:我把三根小棒围起来就是一个三角形。

生2:把三根小棒首尾相连就形成了三角形。

师:大家说的很好。如果我想把三角形画在黑板上,需要画几条线段?(三条)这三条线段是怎样连接的?(首尾相连)(师在黑板上画三角形)

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生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生2:三条线段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小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师予以板书)

2.画三角形。

请学生在作业本上画一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师予以展示)

3.概括特征。

师:围成三角形的每一条线段都叫做三角形的边。那么这些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除了有边还有什么?(角、顶点)

师: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生: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师予以板书)

【评析:为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平台,不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呈现出来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位置也不同,使学生由不同发现了相同,在做数学中感知了三角形的特征。学生在“做三角形、画三角形、比较三角形”等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由生活到数学,逐步实现了三角形概念的主动建构,这一过程也是数学化的过程。也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活动二:感悟三角形的特性。

1.实验操作.

师:刚才我们三根小棒围成了一个三角形。你还能用这三根小棒围成其他不同的三角形吗?围一围、看一看、比一比,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发现。

生演示汇报。

生1:能围成不同的三角形。(生边说边演示)

生2:这两个三角形还是一样的,把那个三角形转一下,两个三角形就一样了。

师课件演示:将两次围成的三角形进行平移和旋转,两个三角形重合了。

师: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

生1:三条边一样,围成的三角形也是一样的。

生2:三根小棒不变,三角形的形状也不变。

……

师:同学们你能用四根小棒围一围四边形吗?看看能不能围成不同的四边形?

生操作实践后交流。

生1:我用这四根小棒围成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

生2:不对,是能围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

师:是的,当三角形的三条边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就确定了。其他的图形的边确定了,它的形状却可以改变。所以三角形比较特殊,而这就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的特性——三角形的稳定性。(师予以板书)

2.实践体验。

学生拿出课前做好的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框架。

师:用手拉一拉这个三角形,感觉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拉了三角形,发现拉不动。

生2:平行四边形一拉就变形了。

……

师:为什么会这样能?

生: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生:因为三角形三条边确定了,形状也就确定了,而平行四边形边虽然确定了,形状却不确定。

3.解决问题。

师:正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三角形不易变形。谁能想个办法让拉动的平行四边形拉上去不动。

生:在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上钉上一根木条,让三角形出现。

师: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看一组图片。(课件展示)

【评析:通过操作实验引导学生探寻三角形稳定性,进而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释“为什么不易变形”,再回归生活。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释为什么要用上三角形和用三角形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体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三、探究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1、设疑。

师: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三条线段一定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讨论,在小组交流意见。

2、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

师:我们动手来实验,让事实说话。请组长从信封里拿出四组小棒和表格,完成实验。

学生小组活动,并填写好表格。

组别三根小棒的长度能否完成三角形

第一组 6厘米7厘米8厘米

第二组 4厘米5厘米9厘米

第三组 3厘米6厘米10厘米

第四组 4厘米5厘米6厘米

(2)汇报交流结果:

师:哪3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生:6厘米 7厘米 8厘米; 5厘米 4厘米 6厘米(请电脑做一次拼搭实验)

师:哪3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5厘米 4厘米 9厘米; 3厘米 6厘米 10厘米(电脑再来做一次拼搭实验)

(3).讨论

师:出示围不成三角形的三边,问这三边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

生: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两边之和小于的三边;

用算式表示想法:5+4=9 3+6<10

师:那怎样的三边能围成三角形?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生: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师予以板书)

师:这样的结论蛮有道理,但是否经得起推敲呢?我们继续研究。

出示能围成三角形的三边:你能找到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生:第一组:6+7<8 第四组:5+4<6

6+8<7 5+6<4

7+8<6 4+6<5

师: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3.得出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师: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

生: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评析:在实践中发现了数学问题,引发了认知冲突。教师组织学生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小组讨论,探讨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合作探索、解决问题、主动获取新知的实践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真正的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发展新知。

1.下面哪组中的三条边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呢?为什么?

(1)3厘米 4厘米 5厘米 (2)3厘米 3厘米 3厘米

(3)2厘米 2厘米 6厘米 (4)3厘米 3厘米 5厘米

2.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哪一条路最近?为什么?

3.玩一玩: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的两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10厘米和6厘米,那么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是多少?你认为第三根小棒可以有多少种情况?

【评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练习设计层层深入,既巩固了新知,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内总结,课外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

苏教版认识三角形教案 篇2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给予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数学思维养成的重要时期, 而这一阶段的教学引导也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小学教育中, 摒弃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注重引导学生理解问题, 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于数学教育而言, 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也是养成思维的过程, 只有具有了数学思维, 学生才能顺利理解数学知识, 并学会使用知识。二年级的学生处于思维开发较少的阶段, 随着对数学课程的学习, 学生要逐渐养成多种思维方式。“认识角”的课程知识学习, 不同于学生已建立逻辑思维方式, 要求学生用发散思维和辩证思维理解知识。因此, 教师要注意从“认识角”这一课的教学, 引导学生学习新的思维方式。

例如, 在开始教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角》这一课前, 教师可布置学生制作一些角,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 可对角的组成及大小建立初步的理解。教师可简单演示角的做法, 并要求学生回家之后, 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制作, 每个人制作三个“角”, 为第二天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布置作业后, 教师询问学生:“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学生可能询问教师, 角要做多大的, 用什么材料等问题, 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 大家选择家里可用材料即可, 角的大小随意。学生觉得做“角”非常简单, 于是认真回家制作“角”。在制作的过程中, 学生会发现逆时针、顺时针旋转时, 角的张开角会变化, 感觉奇妙又疑惑, 于是期待教师第二天的授课。

教师要通过布置课前作业的方式来激发思维, 为学生更好地掌握“认识角”知识做好思维铺垫。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 其想象力也是一种自我分析能力。因此, 教师不必要求学生怎样理解“角”的概念, 只需适当引导即可, 要给学生自由想象空间, 让学生在思考中打开思维的大门。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使“角”知识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方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实效, 教师应将仔细斟酌使用何种教学方法完成“认识角”教学。对于“认识角”教学而言, 教师应多种教学方法联合使用, 使学生真正理解角的概念, 并联系生活实际, 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探讨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若在课堂授课中, 学生仍无法真正理解角的概念, 教师可通过生活化的场景介绍, 让学生加深理解。如教师可在黑板上绘制足球射门过程中路线图, 解释离球门比较近的球员不射球, 而是传给离球门比较远的球员去射球的原理, 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 理解角的概念, 使他们用生活化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 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 注重开发学生思维

师生互动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由于教师是互动的一方, 所以较容易引导学生如何认知数学问题。同时, 师生互动教学也是提升学生主体性的方法, 能够营造出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能力和主动思考的环境, 进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例如, 角的教学中存在较多难点, 其中一个难点就是角的大小。教师在教授“角的大小”时, 可利用课前制作的角模型进行讲解。课上, 教师让同学们展示自己制作的角, 在学习角的构成后, 教师从学生模型中选择几个角, 要挑选边较短、角度较大的角和边较长、角度较小的角, 教师把边长的小角固定于黑板上, 另选择边短的大角, 使两个角的一边重合。这时学生会发现两个角的另一边不能重合。教师可利用这两个角, 向学生讲授角的大小的概念。讲完后, 教师提问学生:“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与什么无关?”学生会回答:“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与边的长短无关。”这样, 学生可真正理解角的大小的概念。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 “认识角”的学习过程存在较多难点和问题。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了解学生的疑惑并给予积极的解答。在设计“认识角”教学方法和内容时, 教师要体现自身参与者和引导者的形象, 留给学生一定自由思考、想象的空间, 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 进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摘要:“认识角”是小学数学 (苏教版) 教学的一个难点。角的概念和知识非常抽象, 教师尚且觉得很难表述, 学生也难以理解。如何突破“认识角”这个教学难点, 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急需研究的问题。为此, 本文以小学数学“认识角”的教学为研究对象, 对其教学过程进行了探索, 并结合教学实践, 总结了几点“认识角”的教学策略, 旨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认识角,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王柳英.让思维活跃起来——苏教版小学数学“认识角”教学思考[J].读写算数学教育研究, 2011 (21) :98-99.

[2]邱德林.论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5) :44-45.

[3]刘娟娟, 赵东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3 (5) :166-177.

苏教版认识三角形教案 篇3

对于如此的编排及教学,是不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到底如何认识分数?分数的意义何在?现行苏教版教材(下面简称教材)中关于分数知识的编排是否需要进行彻底的变革呢?

一、分数与“1”的关系

认识分数是数的认识的一次扩展,对于分数的认识要从自然数的认识中“生长”出来,而不是另起炉灶。

学生第一次认识分数,教材是这样设计的(见下图):此设计正如三年级上册教材第104页《你知道吗》栏目所述:“在古代,人们在分东西(果实、猎物等)时经常出现结果不是整数的情况。于是,渐渐产生了分数。”

“1/2”是一个最直观的分数,学生有“一半”的生活经验,“1/2”也是一个最经典、最简洁的分数,它是“1”的一半,是学生认识自然数后的一次“生长”,教材此时应比较“1/2”与“1”的大小,接着比较“1/3”、“3/2”、“1/4”、“4/5”等与“1”的大小,并引出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或此时借助数轴认识分数也是很好的编排设计。但教材接下来没有比较分数与自然数“1”的关系,而转向比较“1/3”与“2/3”的大小了,还有比较“3/5”与“2/5”的大小等等。教材中分数之间的大小比较固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分数与已学自然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比较,要让学生在比较中扩展数的认识。

等到学生第二次接触分数的三年级下册,教材却是这样编排的(见下图):

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很显然,此时的“1/4”已不是“人们在分东西(果实、猎物等)时经常出现结果不是整数的情况”。学生很疑惑:明明是1个桃,却要用1/4来表示,是不是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呢?当然,教材的意图是扩展分数的意义,此时的1/4不是把1个桃平均分成4份中的1份,而是1个桃是4个桃的几分之几。三年级的小学生时隔半年再来接受这样的“分数意义”是否恰当?

学生第三次接触“认识分数”是五年级下册,此时教材已总结出单位“1”的概念和分数的定义(见下图)。

教材通过所谓单位“1”的扩展,把分数的“量”与“率”混杂在一起。我们知道自然数“2”的意义和“2倍”的意义不是一回事,“2”是独体,是抽象出来的,“2”就是“2”,而“2倍”是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面对分数的意义,我们思考:要不要建立单位“1”的概念?分数的认识是不是先从“量”的角度开始?分数的大小始终和“1”等自然数在一起比较,是不是更明晰,更利于小学生接受?是不是在教材编排时先解决好分数的由来,分数的读写,分数的分类,分数与自然数的大小关系会更好?

二、分数的“量”与“率”

分数的意义,即分数“量”的意义和“率”的意义。当学生建立了分数“量”的意义后,教材编排可借助自然数“倍”的意义引申扩展出分数的意义。譬如:

这样编排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认识有一种自然迁移的便捷,又是在一个更大的整体中建构分数的意义,并且和将来学习百分数的意义统一起来。而教材中分数的“量”和“率”混杂一处,以至于五年级下册教材出现了这样的习题:

说出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3)一节课的时间是2/3小时。

请问:“一节课的时间是2/3小时”中的“2/3”的意义怎么说呢?是认识“量”还是“率”?

本来“1”就是“1”,哪来的单位“1”,教材不必生造出单位“1”的概念来。综上思考,分数的认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认识分数如同认识自然数一样,可在数轴上呈现。第二阶段,认识分数借助“倍”的意义,认识到分数可表示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这样编排,一是便于小学生逐步建立分数的概念,二是体现数学的系统性、和谐性,三是减少分数教学课时量,以便于用于其他内容的教学。

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分数就是因“除”而“生”的,教材在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时完全可以呈现下面的算式:

4÷2=22÷2=11÷2=1/2

一开始认识分数就很自然地让学生明白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而不是费尽周折直至五年级下册教材还这样编排(见下图):

如此安排,耗时费力。此外《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编排也是舍近求远,完全可以从商不变的规律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中自然导出,再组织学生进行折纸、涂画,进行操作“验证”即可。

综上,分数首先是一个量,其次还是两个数之间的比(分率),分数的意义在于自然数的扩展,还在于量与量之间关系的呈现。如此,才可谓认识了分数,明确了分数的意义。

苏教版认识三角形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一些三角形的每个内角大小的观察、比较、分类,使学生认识三角形可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教学难点:

三角形的分类

课前准备:

小黑板、学具卡片,每组准备4根不同长度的小棒

教学活动: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题中的6个三角形,提出要求:你能说出下面的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是

什么角吗?

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选第1号图形,指导学生说出:(1)号三角形有2个锐角和1个直角。

出示表格,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照这种样子把表格填写完整。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让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了解学生填的结果。

指名学生回答,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提问:仔细观察这张表格,这些三角形可以分为几类?怎样分,在小组里交流

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出示集合图,让学生试着填。

出示填好的集合图,让学生说说对它的理解。

教师小结。

巩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第1题,强调让学生“任意画”。

指导学生用三角尺上的角去比较,得出所画三角形的类型。

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连线。

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理由。

第3—5题

事先要求学生准备好材料。

学生根据要求动手操作全班交流,说出思考的过程。

第6题

指名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学生画。全班交流,学生明确:符合要求的线段必定是三角形某条底边上的高。

第7题

苏教版认识三角形教案 篇5

第三单元 三角形

(第5课时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教学目标:

1、在实际的操作中,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根据具体要求画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2、学生在探索图形特征以及相关结论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锻炼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教学准备:例题中的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主动发现

1、认识等腰三角形。

讲述:请每个同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量一量这三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并纪录下来。学生操作。

2、提问:这三个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每个三角形都有两条边是相等的。师小结:向这样,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腰三角形。

3、出示图,提问:照下面的方法剪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 学生小组内讨论。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轴对称图形的有关知识加以解释。

3、出示等腰三角形,介绍各部分名称。

讲述:请同学们用量角器量出两个底角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

二、认识等边三角形

1、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等边三角形。

学生小组活动,要求:通过量一量,看看这个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教师个别辅导学生。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这些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相等。师小结:像这样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2、学生照样子用一张正方形纸剪出一个等边三角形。介绍剪的方法。弄清三个角的关系。

3、提问:等边三角形还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也相等。

三、巩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第1题,让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

第2题,学生独立操作,可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时说清楚为什么是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

第3题,学生先按要求画,再依次说明为什么是等腰三角形,还可怎么分类? 第4题,通过画图,学生进一步体会等腰三角形可以是直角三角形,也可以是锐角三角形,还可以是钝角三角形。

第5、6、7题,指导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结果。

四、全课小结

1、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二年级上册《认识米》教案苏教版 篇6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量比较短、小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但要量教室、操场这些大的物体,还用厘米作单位,这就太麻烦了,这时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米。(板书题)

二、新授、认识长度单位“米”。

说明: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通常用米做单位。

(1)出示米尺。

介绍:这就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

(2)请学生将一米长的绳子去量一量桌的长、自己的身高以及铅笔的长度,进一步加深1米的实际长度。

(3)出示米尺,观察刻度。

A、数一数米尺中厘米的刻度,看一看1米是多少厘米。

B、提问:1米是多少厘米?、说明:1米是100厘米,也就是100厘米等于1米。

D、学生齐读两遍。

2、教学本第3页“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第1题。

(2)请学生用米尺去量一量黑板的长,注意在量的时候:应从物体的端点开始,一直量到另一个端点,尺子要摆平,这样才能量出长度。

(3)量一量教室的长。

(4)出示“试一试”第2题,先估计,再量一量。

A、先请学生估计它们的长度是多少米。

B、再请学生量一量,检查自己所估计的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请学生张开双臂,比划一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填写。

(2)集体订正,对于有错的题目与实际事物相联系说明。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填写,提醒:看清单位名称。

(2)集体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分小组分别完成下面的活动。

(2)提醒注意测量的方法。

、完成“想想做做”第题。

(1)口答,并说明原因,(2)提问:如果这辆车高米,能通过吗?为什么?如果一座桥高3米,而一艘轮船高4米,能顺利通过吗?为什么?

四、总结

苏教版认识三角形教案 篇7

【教学案例】

师:1分钟究竟有多长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体会一下。 (教师计时, 学生感受)

师:1分钟时间长吗?

生:长。

师:1分钟内能做哪些事情呢?我们来分组体验。 (学生分成口算、写字、跳绳、做眼保健操、数脉搏五个小组)

生:我1分钟做了18道口算题。

生:我1分钟写了10个字。

生:我1分钟跳了43下。

师:还有什么想说的?

生:1分钟的时间太短了。

师:是啊, 在短短的1分钟内能做这么多的事情, 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时间啊!

【分析】

笔者所听过的“认识时分”的课堂教学中, 都有这样的环节,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1分钟时间的长短并体现出1分钟的价值, 教师总会创设一个1分钟能做多少事情的情境, 试图让学生感受到1分钟的价值, 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从表面上看这个情境是让学生“动”了起来, 让课堂“活”了起来, 让气氛“火”了起来。但是, 在热闹的背后学生有没有真正对时间进行体验和感觉?学生们在活动中关注的到底是对时间长短的感受, 还是关注跳了多少次、写了多少字等具体的数量?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虽然教师安排了口算、写字、跳绳、做眼保健操、数脉搏等实际活动, 并通过在这些活动中得到的具体数据让学生体会1分钟的价值, 但是, 学生在活动中忙于对具体数据的记忆, 忙于“积极”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中去, 感官上的兴奋“淹没”了活动的最终目的。在“热热闹闹”的活动中, 学生无暇去体会、感受时间的长短, 没有体会到数学本质之美, 没有享受到学习成功之乐, 导致了这节课主体目标——体验时间长短的缺失。那么“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能忽略活动本身带来的兴奋, 而去关注活动背后的时间?学生有没有内在的驱动力去体验1分钟有多长?” (陈洪杰语) 没有让学生经历深刻的思维活动的课堂, 没有让学生积累铭刻于心的数学活动经验的课堂, 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次低效之旅, 甚至是无效之程。

二、分析教材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分”第一课时的内容由四个板块组成观察主题图, 数出钟面上大小格, 认识时分单位、时分的进率。其中第三板块是介绍“1小时”和“1分”, 让学生知道1小时和1分钟的含义。教材先直接揭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然后出示了两个钟表走动的画面。这样编排的目的是提醒教师在教学的时候, 要演示钟表的走动现象或让学生动手拨一拨, 通过动态演示, 让学生直观感受什么是1小时和1分钟。

明确了这个板块的设计意图以后, 再来确定这个板块的教学要求。浅层要求是让学生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中层要求是让学生明确时针 (分针) 从钟面上的数字几走到数字几是多少时 (分) ;高层要求是让学生体会到1分钟、1小时的长短, 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三、设计思路

在小学数学教材安排的常见量中, 时间单位既不像人民币单位那样可以看得见、在日常生活中能体会到, 也不像质量单位那样可以通过实际的掂一掂、提一提等操作活动直观感受到, 它看不见也摸不着, 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数学课程标准》对时间单位的要求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体验时间的长短。针对时间单位的特点和《课标》要求, 在认识时间的教学中, 应该重点关注学生对时间的感觉, 要给学生创造充分的体验机会, 培养学生较为准确的时间感。

学生的感觉时间与实际时间总有一定距离, 因为时间感与个人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息息相关。如果注意力集中, 就会感觉到时间过得很慢, 如案例中的让学生闭上眼睛体会1分钟的时间到底有多长;如果对时间采取的是无意注意, 就会感觉到时间过得很快, 例如案例中学生分组活动时, 关注的是跳绳或口算的具体数据, 忽略了对1分钟的注意, 所以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说1分钟的时间太短了。另外, 时间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 逐步矫正学生的时间错觉。既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针对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创设感悟时间的情境, 又要让学生从这些情境中“走”出来, 准确地把握时间的长短, 缩短学生感觉时间和实际时间之间的差距。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确定, 时间单位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时间观念。为此, 笔者提出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教学新思路, 采取了间隔计时和回想计时的教学策略, 通过反复练习和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 培养学生正确的时间感觉。

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8页“认识时分”的第三板块。

【教学目标】

1.知道1小时和1分钟的含义。

2.培养学生对1分钟或几分钟、1小时或几小时的感觉。

【教学过程】

(一) 课内部分

1.认识1分钟和几分钟。

师:你知道分钟“姐姐”每走一步是多长时间吗?

(学生回答后, 操作手中的学具钟)

师:分针走一大格表示多长时间?从“12”走到“6”呢?从“3”走到“11”呢?如果经过的时间是20分钟, 分针可能从数字几走到了数字几?

2.认识1小时和几小时。

教师演示后问现在是哪根指针在走动?走了几大格?是多长时间?

师:时针“妹妹”每走一大格就是1小时。那么, 时针从数字“12”走到“5”呢?如果经过的时间是8小时, 时针可能从数字几走到数字几?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 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1分钟和1小时概念的建立过程中来, 使课本上静止的图片活动起来, 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两个指针所走过的“路程”, 加深了学生对时分概念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 教师提出了从数字几走到数字几是几分 (或几时) 顺向和逆向两个方面的问题, 既巩固了学生对1小时和1分钟的认识, 又训练了学生灵活变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1分钟。

师:请同学们坐直身体、闭上眼睛, 体会1分钟究竟有多长, 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我们再来体会一下1分钟的长短。

教师播放音乐“小兔乖乖”, 学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师:现在你觉得1分钟有多长?为什么两次的感觉不同呢?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了一个矛盾的情境, 激起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 促使学生认真地思考, 在前后对比中去体会1分钟的长短, 从而感受到时间的长短与人的主观意识有关, 明确实际时间与自己的感觉时间之间的距离, 明白要建立起准确的时间感需要反复的训练。)

4.体会几分钟。

师:现在来考考大家对时间的感觉, 一半的学生写字, 一半的学生静坐。

教师计时3分钟后, 让学生说出刚才经过的时间是几分钟。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8页, 独立完成第4到第7题。

师:从开始做题到现在大约多少分钟?

(设计意图:从有意记忆到无意记忆, 从间隔计时到回想计时, 通过多种策略引领学生真真切切地经历感悟时间的过程, 培养了学生对分钟的时间概念, 逐步形成对现实时间的敏感意识。)

(二) 课外部分

1.想象与体验结合。

让学生想象, 在学校里从什么活动到什么活动是1小时。然后, 教师安排学生切身感受1小时的长短。

2.间隔计时和回想计时结合。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到校、晨读、早操、课堂、课间、课外活动等时间段, 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1小时及几小时的感觉, 如回想一下从早操到第一节课下课有没有1小时?还可以利用学生在家里活动的时间进行训练, 如从放学到完成家庭作业一共有多长时间?

苏教版认识三角形教案 篇8

【关键词】苏教版 写作体例 写作指导

一、对苏教版写作体例的认识

大家对苏教版教材在写作指导方面的意见,大都不太好,认为写作教学编写无章可寻,不成体例;认为作文教学内容没有梯度,也没有层递性;“写作实践”只为阅读专题教学服务,忽视学生正常的写作训练要求,训练没有侧重点,往往顾此失彼。对于这些看法,我也有同感。不过仔细想想,什么才是写作的序列呢?难道把如何记叙、如何议论、如何抒情等知识点完整地训练一遍就叫做有序?这样讲一遍二遍学生就会写出好文章吗?大家都知道这不大可能。对苏教版写作体例的安排,我的理解是它走的是与过去不同的路子,它遵循内在的写作序列,以强大学生的内在精神为目标,它的特点是:其一,依托专题构建以人文精神为序的“写作实践”版块,把写作看作一种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看作一个“发现”的动态发展过程。其二,重视写作情境的创设,注重解决当代学生写作动机的缺乏,有意识地模拟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情境,让学生依据生活经验联想和想象,再随机说说写写,把学生引入积极实践之中,很有针对性。

正因为新教材把写作看作是一个“发现”的动态发展过程,看作是一种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所以,在编写上少有写作技法的介绍,更注重的是写作与课文内容之间的内在契合,着重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层面去构建学生的内在精神,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从而由内而外,引导学生写出有思想、高境界的作文。

这种体例的安排,其优点是很明显的。最主要的是,它把学生推到了写作的最前沿,充分突出了学生的写作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或参与活动体验课等,将学生的思维由关注自身而逐步引导到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自然、追问意义等更具时代价值的阔大视野中,从而触动学生内心最隐秘的一角,情动于中而有感而发。

苏教版写作选修课程,编得很好。以“世间惟有情难画——情感的传达”为例,在编写上,每节都由走进现场、活动体验、写作实践、资料链接四部分组成。“走进现场”激发学生写作激情,“活动体验”进行具体指导,“写作实践”题目贴近学生生活,写前还有范文示例,“资料链接”更是将写作知识进行升华,这样的写作指导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揣摩。

以上说的都是苏教版教材编写上的优点,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又会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学生会对所教的课文无动于衷,这是由于编写的教材有些内容过于陈旧,所表达的情感离学生的生活很远所致,如《陈情表》《项脊轩志》等,确是至情之文,但文中所表达的忠孝不能两全的严峻对立,祖孙相依为命的伶仃孤苦之感,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沧桑感等,都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自然激不起学生的共鸣。另外,苏教版写作实践中的一些题目还没有做到真正生活化,写作与学生的生活还有一段距离,这大概是苏教版借鉴美国母语教材写作编写体例还不彻底的原因所致。

二、高二语文写作指导安排

以前人教版写作教学编写的结构形式是学习重点、写作指导、写作练习(片断作文、示例,整篇作文、借鉴实例,课外练笔、示例),而苏教版在强调实践性、人文性和个性化的同时,在对待写作教学形式训练的态度上明显有些矫枉过正,导致了写作认知策略指导在整个作文教学编排当中的严重缺失,这是很不利学生(特别是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的。

综合以上分析,我认为要教好高二苏教版写作课,教师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挖掘教材,寻找与学生情感契合的易燃点,点燃学生写作的激情;

2.创设情境,努力将写作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鼓励学生写生活作文;

3.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学习写作技法,安排好写作体例,进行有计划地训练。

[必修五写作安排(4大4小作文)]

第一单元:大作文

学了《景泰蓝的制作》这篇程序性说明文后,可准备开展活动课,让学生制作某一个小手工业品,然后借鉴《景泰蓝的制作》一文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要求:①注意选择合理的写作顺序,②详略安排得当,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④注意用词准确。

小作文为生活写作,可创设情境:妈妈要出公差,叫奶奶过来住几天照顾你的生活,你早上七点就要去上学了,而奶奶九点钟才到。奶奶不会使用微波炉,请你写一张便条,告诉奶奶微波炉的使用方法。要求条理清楚,用语明白浅易,200字左右。

第二单元:大作文

这单元的每篇文章都是精品,可学的地方实在太多。不过,老教材《项脊轩志》一文最有借鉴价值,因为此文借物抒情、细节描写、情感表达等实在感人至深,也较容易学。可借文中所表达的读书久无所成、有负长辈殷切期望这一点,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设计写作题目:选择读书生活中常用到的某一物件,如“书包”“书桌”“饮水杯”等等为组织全文的线索,选择几件事,通过细节刻画来表达对亲人深挚的爱,题目自拟。

小作文:①改写《长亭送别》中的几首曲子,如“端正好”“滚绣球”,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②情境作文:经过了分班考,你不得不与高一时结下深挚友谊的同学分开了,请写一段赠言或一首小诗,交给他(她),加深加固你们之间的友谊,可模仿文质兼美的手机短信的写法。

第三单元:大作文

该单元选文侧重在人如何面对苦难、厄运的问题。司马迁、屈原、刘和珍这三个人,当苦难袭来之时,他们做出了面对苦难的最好的阐释,而培根的《论厄运》、周国平的《直面苦难》这两篇文章,表现的是对苦难的理性认识。所以本单元安排学生写议论文,从《论厄运》《直面苦难》两文中选择警句提炼成自己的观点,以前文中的三个人物事件做为论据展开议论。如“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可贵”句中提炼出坚忍的精神;“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句中提炼出逆境对于人的重要意义;“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中提炼出勇敢的意义等等。在写法上指导学生训练并列式的论证结构,要求学生对每一个人物的引用大致符合议论文段的基本构造模式,即中心句(分论点、观点)+过渡句(连接观点和材料)+材料句(摆事实)+分析句(讲道理)。

小作文:就如何面对顺境来写一则座右铭。

第四单元:大作文

四篇文章都表现的是对人生存意义、生存价值的思考,从选文与写作实践安排看来,此单元是要求学生盘点并思考心中的道德法则。本人以为写作实践中第3题很有训练价值,但是只写一个话题“同情”未免太单一,所以,在写作训练中可加上“谦卑”“善良”“宽容”三个话题,让学生任选一题进行写作。写法上着重训练学生深刻的思维能力。

小作文:也谈“我为什么活着”

[《〈论语〉选读》写作安排]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半部《论语》治天下”虽然有点夸张但也说明学习《论语》具有重要的意义。让高中学生学习《论语》,有利于他们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人文精神,体会表达自由,提升思想境界。这是苏教版必修教材所注重的人文精神培养的延续,由于《论语》离现在已经很远,更需要我们去创设情境,从古文中走出来,古为今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教《为政以德》《仁者爱人》时,当我讲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时,学生群情汹涌,对班级、学校、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都想一吐为快。为此,我设计写作题目:“致***的一封信”,要求学生活用《论语》,针对某一个集体里存在的不合理的现象,呼吁“为政以德”,重视人的处境,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在写作技法上指导学生训练层进式的论证结构,依“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行文。

教《知其不可而为之》后,我和学生都深深地为孔子这种积极入世的态度、坚持理想不动的精神所感动,学习后,我让学生自读课后相关链接“孔子的政治品格”和《仁者爱人》课后的相关链接“孔子人格的伟大意义”,选择文中的二至三则内容,进行故事新编,展开想象加以再创造,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以突出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教《君子之风》后,文中所展现的君子的好德、重义、笃行、谦虚、安贫乐道、表里如一、勇于承担责任等美德都是需要我们现代人好好思考的,我要求学生选择君子美德的其中一点展开议论,联系实际谈谈这些美德在现实中的意义,表明自己的看法。

教《周而不比》也一样,要求学生选其中的一句,讲一个自己交友的故事,最终说明一个处世的道理。

苏教版认识三角形教案 篇9

1、感受面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生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儿,但是在公主16岁的时候被一名巫师施了法术,从此昏迷不醒,国王非常的着急。后来有两位兄弟打败了巫师解救了公主。国王为了表示感谢,赐给兄弟两人每人一根绳子,让他们各自去圈土地,被谁的绳子圈住的地就归谁所有。哥哥是这样圈的。(电脑出示),弟弟是这样圈的。(电脑出示)

问: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弟弟圈的地面大

师:弟弟圈的地面比哥哥圈的地面“大”,看来研究“面”的大小是很有价值的。板书:面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关于“面”的知识。

2.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师:其实,每个物体上都有面,比如(媒体出示:篮板的面,乒乓球桌的面,荷叶的面,美丽的湖面),你还能在教室里找一找其他物体的面吗?

师:同学们找出了这么多物体的面,你们想摸一摸它们吗?请挑选一个你课桌上的物体,摸一摸它的面。像老师这样五指并拢,认真的摸这个面的全部,静静的感受它的大小。

交流:谁来说说你摸了什么物体的面?再给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摸的?(3个)评价:真不错,你把()面的每个地方都摸到了。

问:刚才3个同学摸得面,哪个面比较大?那个面比较小? 师:这些物体的表面大小各不相同,有的大,有的——(小)

小结:每个面都有自己确定的大小,在数学中,我们把物体的表面的大小,称为它们的面积。板书:认识面积 3.感受面积的大小

(1)师:刚才我们所说的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那么黑板表面的大小呢?

生: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表面的面积。

媒体出示,生读一读。

师:你还能像这样说一说吗?先同桌互相说说看。(3个)如:课桌桌面的大小是课桌桌面的面积,文具盒盖面的大小是文具盒盖面的面积。评价:虽然你说的不怎么流利,但老师佩服你的勇气;再试试,相信你一定行;这位同学说的很完整,声音也响亮,为大家树立了好榜样,我们向他学习。(2)师:那你会比较这两个面积的大小吗?

生: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黑板表面的面积小。师: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一起说。师:能在教室里找两个物体的面,比比它们的面积吗?(2个)

二. 理解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

1.复习近平面图形

我们班的同学真善于观察和思考,想一想如果我们把数学书的封面画下来是什么形状呢?

2.感知平面图形的面积 那么平面图形也有大小吗?

老师给你一支粉笔,你能表示他的大小吗?

指名上台画。其余的同学请看黑板,看看他的想法和你的想法是否一样,方法是否准确?

同意吗?

那涂色部分的大小是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那刚才老师画的这一圈是这个平面图形的„„(周长)同学们还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课件出示

在这个长方形中,蓝色的边线表示它的什么呢?教师操作,红色部分的大小表示的是它的„„

正方形,圆呢?

出示:这两个图形他们有面积吗? 这样呢?

师:只有封闭的平面图形才有大小,我们把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平面图形的面积。

3.加强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

现在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些生活中的片段,如果它是与周长有关,还是与面积有关?自己读题。

(1)早上起来,小明跟着爸爸锻炼身体,他沿着操场的边跑了一圈。这件事情与什么有关?

(2)工人师傅在足球场上铺上了草坪,这件事情与什么有关?

(3)放学以后,几个爱劳动的小朋友把教室地面全都打扫了一遍。这件事情与什么有关?

(4)为了使这幅画更加美观、坚固,我在它的四周装上了木框。这件事情与什么有关?再给它装上一层玻璃,这件事与什么有关?

三、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

1.比较不规则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大小明显)第2题

同学们学的真棒,都答对了。接下来我们来看副地图。这就是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我们中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出示)今天老师从中描出了江苏、安徽、四川和湖南四个省份,观察一下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大,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小吗?再看看整幅地图,观察一下,比我们江苏面积大的省份,多吗?

我们江苏省的面积虽然比较小,但是我们经济发达,你知道去年我们江苏的财政收入在全国排第几名吗?是全国第一名,厉害吧?

刚才同学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比较四个省份的面积大小的?(看)好,我们接着来。

2.比较规则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注意语言要规范)

第一组:面积大小明显 下面3个图形,让你选一个参加涂色比赛,你选哪个?为什么?最不愿意选的就是„„因为„„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

看来观察法确实很不错。

第二组: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例2)师:观察法继续。现在有刚才那么确定吗?为什么?

师:是啊,当图形面积相差明显时,观察法很方便,但当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差不明显时,使用观察法就有可能不太准确了,那么还有什么方法能准确地进行比较呢?

给大家一个动手实验的机会,提醒三点:1.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两个图形,你可以再上面写写画画,做做记号。2.为了给大家提供帮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透明方格纸和小纸条,如果你觉得有用,可以用它。3.如果你暂时不会,同桌之间可以商量一下。看看你能找到几种不同的方法。

小组合作,比较大小。教师巡视。

学生活动,师提醒学生要做好记号,表示你怎么做的。同桌交流:我的结论是谁的面积比谁的面积怎么样。指名交流,请把你比较的方法和其他同学分享一下。指名上台交流。

师:其余的同学请仔细看,观察他的方法和你的是否相同。这是什么方法?(重叠)和你的方法一样吗?有不一样的方法吗?数格子其实就是以一个格子的面积为标准进行测量。这小纸片到底怎么用,想到的请举手。(如果学生没想到,那就老师直接展示)

指名上台交流。师:就是以小纸片的面积大小为标准进行测量,测量下来1号图形有这样的几个?2号图形呢?说明„„(结合课件演示)

以一个图形的面积大小为标准进行测量,这也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我们称为„„(板书:测量法)

3.小结方法 师:(借助课件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面积,物体表面都有自己特定的大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还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我们找到比较平面图形面积常用三种方法,分别是„„

交流汇报:观察法、重叠法、测量法

带着这些知识和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题

四、巩固练习

1.我会想(试一试第1题)

师: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你选哪种方法,为什么?交流时可以趁机比较方法的多样。

同桌合作,指名交流。(重叠、测量)

通过我们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证明这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 2.我会数 再来四个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你能一眼就观察出来吗?请谁来帮忙?(出示网格)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76页第三题,小方格已经帮你画好了,请你数数每个图形的面积各占这样的几格,并做好记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队。重点交流第4副图。课件展示。

通过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整格,我们把一个提醒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这个方法真不错。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3.估计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个小方格。谈话:看,这片树叶你能估计一下大约有几个小方格?你说说你怎么估计的?评价语: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我们数不规则图形的时候,一般先数满格的,再数不满格的,2个不满格的算作1格,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小方格的作用还真大,不仅可以量规则的图形,还能估计不规则图形呀。

四、拓展延伸。

谈话:最后老师和大家玩个游戏“谁的面积大”,老师先让你们猜猜,有2个图形,一个是4格,一个是16格,你猜猜谁的面积大呢?

来看看。为什么4格的图形比16格的图形面积大呢?

看来,用数格子的办法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时,格子的大小要一样。这种专门用于计量面积的小方格,就是“面积单位”,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3.思考题(机动)

最后,老师还准备了一道挑战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这里有两块空地,用方砖铺满下面的空地,哪块空地用的方砖多? 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自己尝试一下。

指名交流。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认识角 篇1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85页。认识角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在平面图形中正确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教学难点:

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圆片纸、小棒、两根制作活动角的硬条。教学方法: 本节课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在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丰富数学活动经验。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学生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游戏入手,激活促思

1、“摸一摸,猜一猜”(1)介绍一下游戏规则。

谈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看谁最聪明,能不能不用眼睛用手摸,说出老师的布袋子里放了什么图形,比一比谁最厉害。

(2)每组派一位同学摸一次,说出摸得是什么图形。并运用已学的平面图形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通过摸感知物体有几条边,几个尖尖的角就知道是手摸图形。)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并与“角”交朋友,好吗?

[教学设想:这一环节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同时帮助学生找到旧知与新知的链结点,即图形中都藏着角。]

二、操作实践感知,自主建构 1.抽象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1)从实物中感知角

(出示多媒体画面)调皮的“角”就藏在这些物体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比比,谁的眼睛最亮。(通过百度搜索各种带角的物体)

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引导学生在物体表面找到角并指一指。(2)抽象角(多媒体演示)

老师也从这些物体上找到了一些角,并把它们画了下来。指出:象这样的图形都是角。(在角上画弧线)

提问:这些图形都是什么? 说明:这些图形都是角。

[教学设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物上找角,在学生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请小朋友用尖尖的地方戳一下手心,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再用手摸一摸它的两条线,有什么感觉?(直直的)

(2)那你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线叫什么吗?它们就藏在数学书的第68页里面,赶快去找一找吧。

(3)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看老师来画一个角。

先点一个点,(板书画点)在从这点画两条直的线,(板书画两条射线)这个图形就是——(角)

(4)你能指出这几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现在你脑子里有角的图形了吗?请闭上眼睛,用你的小手指在脑袋里画一个角吧!

3、判断比较,深化表象

谈话:听说我们在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小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谁能来判断一下。(出示课件想想做做第1题)

(1)你能指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那些不是角吗?

(2)角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角?

[教学设想:在抽象出角的图形后引导学生回到生活情境中,在找角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表象的积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1)尝试操作,实践体验

谈话: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想不想亲手做个角呢?赶快动手试一试吧!

从学具盒中拿出做角的材料自己做一个角。

(2)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谁来介绍一下你做的角?(将所做的角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

(3)感知角有大小

师:小朋友们都有一双巧巧手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角,老师有个问题了,小朋友们谁做的角最大呢?同桌互相比较下,看看都用什么方法比角大小的?

(4)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要使角变大些,只要怎样?要使角变小些,只要怎样?

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与两条边的张开度有关,张的越大角越大。5.比较角的大小

问:现在你能比较角的大小了吗?(1)直接比较,引导观察

这里有三个钟面,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2)看书上85页第4题,自主探究,诱发思考 问:你能想办法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3)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讨论,你有什么发现?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三、综合应用,巩固深化

师:角娃娃真调皮,现在它都躲到小朋友的课本里去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1.“想想做做”第2题(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引导思考,根据你看到的图形和填出的答案,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推想出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

3. 出示五角星,你知道这颗星星上有几个角吗?是不是只有五个角?请同学找一找、指一指。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角朋友非常高兴,要送给大家一把金剪子,请你回家试着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掉一个角,看还剩几个角,比一比,谁的剪法多,好吗?

[设计意图]

1.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在教学开始,用低年级儿童感兴趣的故事情境导入新课,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中,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产生探究的欲望。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也充满了活力。

上一篇:有虫的木头500字作文下一篇:游常德博物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