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申论

2024-10-09

中央一号文件申论(精选8篇)

中央一号文件申论 篇1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章

2015年国考申论热点:中央一号文件一

【背景】

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三农主题的一号文件,在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一号文件”。2004年起中央又连续10年发布关注三农的一号文件。

2014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简称《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约1万字,共分8个部分33条。这是21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1份中央一号文件。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全文如下:

2013年,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稳中有进,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民生有新的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对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提出了亟待破解的课题。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要鼓励探索创新,在明确底线的前提下,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尊重农民群众实践创造;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允许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要城乡统筹联动,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要始终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立足国情农情,顺应时代要求,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传统精耕细作与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相辅相成,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加强政府支持保护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功能互补。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201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央一号文件申论 篇2

编者按:2015年2月1日,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 连续十二年聚焦“三农”问题, 全文约12 000字, 共分5个部分32条。主要涉及围绕建设现代农业,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 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 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等五大方面内容。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篇3

2010年1月31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强调: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中央一号文件7年来连续7次锁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7个文件一脉相承,落脚点都是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建设。

[知识链接]

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多,农民综合素质较低,农村生产力水平落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重视解决“三农”问题。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3.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好农村工作。

4.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解决“三农”问题。

5.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需要。

[跟踪训练]

1.中央一号文件7年来连续7次锁定“三农”问题,这表明了()

①党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三农”问题是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④我国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協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下列选项中有利于改善农村民生的是()

①取消农业税②国家出台相关措施确保农民32512资到手③国家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引导农民走科技致富之路④2009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出达7253亿元,较2008年增长21.8%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阅读上文“背景材料”部分,回答问题:

(1)7个一号文件的落脚点都是“增加农民收入”,你是怎样认识这一问题的?

(2)为了促进农民增收,你有何好建议?

(3)联系实际,谈谈青少年应该为解决“三农:问题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1.B2.D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篇4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最大亮点是统筹城乡发展。文件明确指出,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同时,文件还提出,要大力开拓农村市场,针对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适时出台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的新办法、新措施。可见,扩大农村消费是今年一号文件的重要内容之一。扩大农村消费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给予重视。

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快于市级城市0.2个百分点

我国农村人口有72135万人,占全国人口的54.3%,农村消费对全国举足轻重。2009年,我国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市。1—12月,全国市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县及县以下增长15.7%。造成此种差异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近几年中央以及各省加大了对县及县以下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二是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实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对农民购买家电、汽车、摩托车实行财政补贴,由此带动了农村消费。三是与地级以上城市居民相比,县及县以下居民特别是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要比城市居民高。2008年,城镇居民每增加100元用于生活消费的支出为62.4元,特别是城镇高收入者只有57.7元,而农民则平均为70.4元,其中20%的中低收入农民用83.6元消费,20%的低收入农民用192.2元消费(借债消费)。因此,在当前情况下,相对城乡两个群体而言,要刺激消费,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民消费成本更有意义。

农民尚无法从制度和政策上享受城市化发展成果

首先,户籍制度难以实现一体化,农民工工资与城镇职工工资是二元政策安排,城镇职工劳动报酬明显高于进城农民工,农民工在医疗卫生、养老保障、住房租购、子女就学就业等方面也很难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外需持续下滑,使农民进城从而进入制造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其次,与城市相比,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标准衡量,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落后。在现行体制下,财政资金“重城轻乡”,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问题还很突出,农民上学难、行路难、就医难、养老难等问题依然存在。目前全国还有2.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3.7万座水库处于病险状态,约1000万农村人口用不上电,还有部分乡镇和4万个行政村不通沥青路和水泥路。在教育、文化、公共卫生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农村居民基本享受不到优质公共服务,甚至连基本的公共服务也难以保障。

再次,当前我国集体所有的土地不能进入一、二级市场,土地交易主体不是农民,收益大部分不归农民,宅基地及房产不能跨社区交易、不能抵押,增值的土地卖出后,不但农民不能携带土地收益进城改变身份,也无法将绝大部分土地收益转化为农民自己的消费,这部分土地收益实际上变成了各级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和开发商的利润。

最后,目前我国正在推行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试点,但改革试点推进速度太慢,试点范围太小,根本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由此,农村金融结构不合理,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并没有从制度上得到完全解决。同时,目前由于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不合理,农民建房、购置家电、子女上学和婚丧嫁娶也缺乏正常渠道取得贷款,这也抑制了农村消费。

从政策和制度两个层面实现城乡统筹

当前和今后,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民消费成本,扩大农村消费,核心是要从政策和制度两个层面实现统筹。

在政策层面:一是继续完善和落实现有各项农业农村政策,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直补、良种补贴、综合生产资料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同时可考虑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并将牧业、林业、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农机具补贴范围;二是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试点工作,迅速扩大覆盖面,争取在三年到五年完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消除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三是继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增加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补助标准,提高农民大病医疗报销上限,降低农民看病成本;四是扩大家电和汽车下乡补贴品种范围,增加每户购买补贴资金,提高补贴上限;五是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支持农民建房,对农民建房实施补贴,推行建材下乡政策,以此扩大农村消费。

在制度层面:一是全面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二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按照城市公共社会事业发展思路和政策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继续大幅度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实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加快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尽快扩大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试点覆盖面,争取将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试点扩大到全国每个县,让每位农民都能享受到金融制度改革的成果;四是进一步改革土地利用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土地权利,培育农民在土地交易和流转市场中的主体地位,让土地增值的收益更多地转换到农民手中;五是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放宽农民工进城落户条件,从制度层面解决农民工同城不同权、同城不同待遇的问题。

大力推进农村金融创新

在2010年一号文件中,对单项问题说得最多,并反复强调的,就是农村金融问题。如在文件的第一部分“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第三个问题“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就用了500多字的篇幅,就2010年农村金融工作的重点方面进行了部署。在其他部分,必要时也专门部署了农村金融工作,比如“继续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试点步伐。”“扩大贫困村互助资金。”“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办法,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和评估师制度。逐步扩大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范围。”等等。可见,在2010年的农村工作中,农村金融至少是重点之一。

根据银监会的最新统计数据,到2009年6月底,全国共有金融机构空白乡镇2945个,分布在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70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服务,分布在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这些乡镇大多分布在边远山区,许多农民为了拿到国家的低保和惠农补助金等国家补贴,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走几十里山路到附近的银行网点领取。金融服务的匮乏使国家惠农政策大打折扣。此外,我国还有仅有一个银行网点的乡镇8000多个,这样,金融服务严重不足的乡镇达到一万多个,占全部乡镇的三分之一。这还不算即便是金融服务机构比较健全但涉农服务依然不到位、无法满足农民需求的情况。金融要素的短缺已经严重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业生产力三要素--土地、劳动力和资金中,资金要素的短板现象一直是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难以迅速提高的最大影响因素。

那么,如何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逐步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短板问题?

第一,按照一号文件的要求,“确保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空白乡镇”,要稳定和发展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网络,发展贫困农村地区简易金融服务,对于到贫困地区乡镇建立分支机构的金融机构,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要进一步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培育和发展,用优惠政策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到贫困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凡是在金融空白乡镇发起设立三家及以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发起行,可以在中西部大中城市设立法人管理总部。在不具备商业可持续条件但交通相对便利的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可选择乡镇政府所在地或规模较大的行政村,开展定时定点或流动金融服务。此外,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凡是在全国百强县、大中城市及东部地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必须按照规定,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或中西部地区挂钩设立相应数量的村镇银行或贷款公司。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部门的趋利性决定了三年内消除金融空白乡镇目标的实现任务艰巨,2010年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第一步工作。

第二,农村金融机构要以小额信贷为主推进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创新的目的就是要让金融机构更接近农户、农村中小企业与农民合作组织,减少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问题,从而增加对农户、农村中小企业与农民合作组织的信贷供给。首先,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信用社应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主要是以农户的信誉和偿还能力为依据发放的信用贷款,采取一次核定、分次发放、周转使用的办法,不需要抵押担保,比较适合农民借贷的特点;其用途既可以是农业生产、商品经营,也可以是农民消费,范围很广泛。总体而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适合农村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以及分散经营、规模较小的实际状况,同时,又使农村金融机构的借贷活动与广大农民群众密切结合,能充分体现合作金融组织的特点。实践证明,这种信贷管理制度的创新,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信用社的普遍支持和欢迎,只要认真按照程序来做,就会使之利国、利民、利社。

其次,农村金融机构应适应农民、农村经济发展多样化的需求,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应在小额信用贷款的基础上,积极推广诸如农户联保、同一区域、行业、农民联保互保贷款,中小企业联保、公司+农户,公司+农民合作组织+农户等贷款品种,促进为农服务。农村信用社在资金投向上,应努力做到了农户贷款优先;社员贷款优先;农业贷款优先。既满足广大农民的生产资金需要,又因地制宜引导他们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既坚持规范的贷款条件和贷款程序,又适当地简化农户贷款手续;既坚持贷款自主决策,又实行贷款公开化制度;既发挥金融服务功能,又开拓服务领域。

再次,农村金融机构可以探索农村电力设施、公共设施长期贷款等业务,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支持;同时探索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动产质押贷款、个人委托贷款等贷款品种。对有市场、有效益、有技术、有发展前途的采用信用贷款与抵押贷款组合、采取整贷整还等方式,放宽贷款额度和还贷时间。同时,农村金融应尽快推广银行卡等产品与服务,充分利用商业化网络销售政策性金融产品,改变农村金融业务品种缺乏、服务方式单

一、结算手段落后的局面,增强农村金融创新能力,满足农村地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第三,大力推进抵押品替代机制创新。抵押品替代,就是指寻求农户和小企业所有的,本身不具有抵押品的特性,但是可以起到抵押品作用的资源。抵押品的作用是控制信贷风险,当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获取成本大(交易成本大)时,要求借款人提供容易处置的抵押品,可以提高清偿回收率,降低信贷风险。此时,抵押品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信息搜索活动的一种替代。那么,如果农户和小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也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程度、节约信息搜索成本、节约交易费用。从而,大力发展抵押品替代机制,比如商业信用、信贷保险等,推进抵押品替代机制创新,就可以缓解农户和小企业“抵押品不足”困境,解决交易成本高、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缓解农户和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在推进抵押品替代机制创新的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要探索放宽农村地区抵押物的范围。在欠发达地区,农村抵押贷款范围狭窄,农村抵押物变现能力很差,一般情况下,只有县城以上的商品房能够抵押;个体户则只有部分商品抵押与动产能够抵押;企业主要是设备抵押与固定资产抵押并且额度比较小。因此,应该充分总结近年来各地尝试的集体林权证抵押贷款、农村承包地使用权证抵押贷款、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等经验,逐步允许小城镇的企业地产包括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以及农村宅基地、自留山的使用权、集体林权证、房屋产权证等做抵押,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并且改变抵押物贷款折扣过高的情况。

第四,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增加对农户的信贷供给。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和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有效组织。首先,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开发利用现有的、具有群众基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营销渠道,通过机构之间的联结,让基层组织直接面向农户提供零售性金融服务,而正规机构成为一个批发型机构,这种方式实际上利用了基层组织所具有人缘、地缘社会资本,来控制风险、减少交易费用,从而增加对农户的信贷供给。

其次,通过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层组织社会资本”,农村金融机构不仅可以节约交易费用。而且,合作社成员构成时有一个筛选作用,减少了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所面临的逆向选择问题。再者,若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授信单位,或建立某种制度使得社员的贷款额度和整个金融机构的信用水平有关时,合作社成员之间还可以相互监督,降低了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所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

再次,根据一号文件的要求,要“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要从发达地区入手,逐步扩大到欠发达乃至贫困地区。对于兴办资金互助社的专业合作社应放宽条件,从合作社内部资金拆借开始,逐步扩大互助范围。对于这类专业合作社,要加强管理,把金融风险降到最低,以保护入社成员的利益。

第五,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决定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以及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信用。信用体系建设可以降低金融机构服务农户、小企业的交易成本、减少信用风险。首先,农村金融机构应充分认识到个人信用制度是金融机构发放小额信用贷款,控制信贷风险的一项基础制度,把建立信用体系、营造信用环境作为信用社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来抓。其次,农村金融机构要采取措施,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信用采集系统,完善个人资信调查评估体系。农村信用社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贷款对象的个人信用档案,对客户的道德品质、社会信用、家庭经济状况、主营业务收入、生产经营能力、资金需求、偿债能力等进行记载评价,为评价贷款人和担保人的资信状况,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参考依据。通过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减少信用风险,提高基层金融机构为农户服务的积极性,增加对农户信贷供给。

第六,强化和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早在2004年的一号文件,中央就指出“建立金融机构对农村社区服务的机制,明确县域内各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2005年一号文件更是要“抓紧制定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承担支持“三农”义务的政策措施,明确金融机构在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比例。”但由于金融机构的趋利性和相关政策不配套,这一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推行的惠农政策在我国一直没有实行。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我们对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调研的结果,我们认为,要真正使这一政策落到实处,首先要通过立法硬性规定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吸收存款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比例,对低于这个比例的金融机构要处以重罚;其次,对于任何银行业金融机构,凡是对农户的小额贷款(比如5万元以下的贷款)均可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给予免征或部分免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优惠条件,吸引金融机构向小农户贷款;再次,对于向农民贷款超过一定比例的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存款准备金规模等方面给予相应优惠待遇。

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解决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长期课题。新形势下农业农村的发展,向金融业提出了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要求,正因为此,金融业近年来不断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准入政策,正在加快建立商业性、合作性和政策性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

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农行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十分引人关注。可喜的是,农业银行实施股改并成立股份有限公司以来,公司治理架构初步建立并开始运转,风险控制体系趋于完善,内部改革和机制转换工作稳步推进,各项业务平稳快速发展。同时,积极探索“面向三农”和“商业运作”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以服务创新和事业部制改革试点为主线,不断增加涉农信贷投放,加强和改进“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按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一行一策”的原则,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稳步推进。在确保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的基础上,农业发展银行积极拓展支农领域,支农能力不断增强。同时,着力转变思想观念,全面推进内部综合改革,为全面改革做准备。

农村信用社无疑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的主力军。自2003年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农村信用社长期积累的沉重历史包袱逐步得到有效化解,存在的系统性、区域性支付风险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财务经营状况和资产质量明显改善,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支农信贷投放显著增加。截至2009年9月,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2%,比2002年末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农业贷款余额2.1万亿元,占其各项贷款和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例分别为44%和95%,分别提高4个和14个百分点;农户贷款余额1.66万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近3倍。

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邮政储蓄银行这一生力军正日渐壮大。邮储银行坚持“服务城乡大众,支持„三农‟”的零售银行定位,将农村金融网点建设、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作为战略重点,逐步完善了城乡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并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他们不仅在农村地区始终保持着储蓄网点和汇兑网点,而且还新增、改造了郊区储蓄网点,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篇5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县委一直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当前绥中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和知识水平、推动科学发展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0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四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可见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关注和重视。中央一号文件每年都会呈现新的亮点,那么,今年的一号文件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呢?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层面。

一、确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为此,中央决定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此次结构性改革不是简单的总量平衡、数量满足,而是涵盖范围广、触及层次深的一场全方位变革。首先,以往的农业结构调整主要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而此次结构性改革则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其次,以往的`农业结构调整主要关注农业生产结构,而此次结构性改革则更注重农业产业、技术和经营结构,追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再次,过去的农业结构调整主要着眼生产力范畴,而此次结构性改革更注重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注重抓手、平台和载体建设

任何工作、任何政策如果缺乏实施的媒介,往往很难落实下去,所以今年一号文件在抓手、平台和载体建设方面给予了格外重视和关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区、三园、一体”的发展策略。

“三区”是指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是为了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包括稻谷、小米、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建设重要农产品保护区是为了确保我国重要的农产品能够保持基本自给,包括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等农产品;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提高我国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三园”是指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主要目的是形成现代农业产业的集群,建设科技园的主要目的是要打造现代农业的创新高地,建设创业园的主要目的是为创业的人才提供必要的平台。

“一体”是指田园综合体。一号文件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业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收益,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三、突出农业资源和要素优化配置

一号文件特别突出强调了农业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重要性,提出了多项具体政策。

比如,要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缺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瓶颈,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农田有效灌溉系数只有0.53,比很多发达国家低了0.2个点。解决好缺水和高耗水问题,最迫切、最有效的途径还是要在节约水资源方面下功夫。因此,今年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完善一整套、一系列促进农业节水的政策体系,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

再如,要整合撬动财政金融资金。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力增收困难,要想增加政府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就必须通过有效的整合和撬动。整合就是通过对存量资金进行统筹整合,集中力量把应该办的事情办好。撬动就是用财政资金作“药引子”,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社会和金融资本,更多投入农业和农村的建设。

四、加强农业主体建设和人才保障

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发展“三位一体”的综合合作,要培育一批乡村专业人才和扶持一批乡村工匠等政策,这是较往年一号文件最有新意的地方。

一是要积极发展“三位一体”的综合合作。近些年虽然专业合作社有很大发展,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文件提出的要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这“三位一体”的综合合作,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是要加强人才保障。农村在规划设计、推进产业发展等方面急需大量的专业性人才。所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今后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要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要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

五、细化支农惠农政策

今年的一号文件对许多支农惠农政策进行了细化。提出2017年再脱贫1000万人以上;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科学合理确定农村低保标准;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多项意见。特别对推进玉米市场定价、健全生产者补贴制度,防止出现卖粮难,加快实现4G网络农村全覆盖,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实施快递下乡工程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篇6

2010年是改革开放31周年,当我们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回眸时看到,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这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第7个关注“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2个中央一号文件。

在这一系列中央一号文件指引下,30年来农村改革高潮迭起。在不同的年代背景下,十一个中央一号文件各有侧重,准确把握保护农民物质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改革主线,加速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共同奏响了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气势磅礴的主旋律,是我国城乡社会走向和谐发展、致力于共同繁荣的时代最强音。

1982—1986:谱写中国改革进程的五个辉煌篇章

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事业,发端于农村。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能不研究农村改革,不能不知道一个专用名词——“五个一号文件”。

第一个“五个一号文件”是指从1982年到1986年,党中央制定和颁布的关于农村工作的五份文件。这五个一号文件,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指导中国农村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对实现农村改革率先突破、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

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肯定原有的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同时,强调增加投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第一个“五个一号文件”,通过对家庭联产承包的肯定,使亿万农民逐步从绵延数千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模式中解放了出来,通过非农经营等方式,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实现了劳动力自身的进一步解放,开始参与到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为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取之不竭的精神动力。

在改革丰碑上的第一个“五个一号文件”,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开创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自此,农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增速快于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几千年温饱不保的中国农民越过贫困,从温饱向小康迈进。

据统计,1978年到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57元增加到355.33元,年均递增17.71%,其中1982年的年增长率为19.9%,为历史最高。从1978年到1988年,粮食总产由4000亿斤增加到8000亿斤,创造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的奇迹。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成为中国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全国工业产值中“三分天下有其一”。

新世纪七个一号文件的主题思路梳理

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不

阶段。1997年到2003年的7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只增长了4%,只相当于同期城市居民收入增幅的一半左右。从收入增长的绝对额来看,农民收入7年只增加了532 元,仅相当于城镇居民一年增加的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由80年代中期的1.8:1,1997年的2.5:1,扩大到2003年的3.3:1。可见,农民增收困难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中央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一号文件的主题,充分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适应了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抓住了整个三农工作的核心。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文件突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抓住了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保障粮食稳定发展的关键。

针对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央一号文件的主题确定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新时期农村工作整体布局中的重要步骤,是保持农村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必然选择,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二十个字,说明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要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繁荣农村经济,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庄规划和治理,改善村容村貌,营造良好人居环境。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树立文明风尚,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既体现了持续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又进一步明确了新农村建设中的首要任务。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之所以把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主题,是因为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是

再告诫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隐忧在农业,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是基础脆弱。必须把农业的基础夯实做强,努力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快速扩散和蔓延,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最严峻的一年,是“三农”工作面临挑战最大的一年。

因此,中央提出,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必须立足全局、服务大局,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详解 篇7

中央一号文件共分7个部分, 包括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等。

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 我们以问答的形式, 分15个题目, 对中央一号文件进行详解。

1. 党的十六大以来, “三农”工作的理论成果有哪些?

党的十六大以来, “三农”工作的理论成果表现在4个“全面”:一是全面推进“三农”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二是全面确立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四化同步”等战略思想;三是全面制定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政策;四是全面构建农业生产经营、农业支持保护、农村社会保障、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框架。

2.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哪些阶段性特征?

呈现出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有:一是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剧, 农产品需求总量刚性增长、消费结构快速升级, 农业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任务艰巨。二是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 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农民利益诉求多元,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三是国民经济与农村发展的关联度显著增强, 农业资源要素流失加快, 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的要求更为迫切, 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任重道远。

3. 为什么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之所以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是因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超乎于农村自身工作之上的工作思路。它源于农村自身工作、高于农村自身工作、以“跳出农村抓农村”的视角解决“三农”问题。农村自身工作不能脱离城乡发展一体化独行, 而要纳入城乡发展一体化轨道并行。只有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轨道中, 农村自身工作才能有活力, 农民才能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才能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难点、重点都在农村。尽管过去的十年, 是农村发展的十年黄金期, 但是农村距离全面的小康社会还很遥远, 农村的任务还很艰巨。因此,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必须统筹考虑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关系;必须全面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加大城市支援农村力度。

4. 为什么必须统筹协调,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四化同步”的重大任务。因为实现现代化建设大业,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业。只有着眼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发挥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和带动作用,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实现“四化同步”有其内在联系, 四者之间相辅相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需要农业现代化提供物质和人力资源以及广阔的市场, 农业现代化需要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支持、辐射和带动。必须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带动和提升农业现代化, 以城镇化带动和推进新农村建设, 以农业现代化夯实城乡发展一体化基础。

5.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落实“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 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 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 围绕现代农业建设, 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 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

6. 怎样理解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集约化家庭经营与产业化合作经营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制。其特征是: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

集约化, 是指以较多的资金、科技或劳动的投入, 获取较多的产出, 并获取较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专业化, 是指某一经济单位专门从事一种及与之相关品种的生产经营活动。它是社会分工加深和经济联系加强的客观历史过程。

组织化, 是指相对于分散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集中, 是相对于有限的资源分散使用的一种整合, 是相对于单个的农业生产经营者进入社会化大市场的一种拓展。

社会化, 是指在社会分工扩大和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基础之上, 转变农业的生产与发展方式, 将原本孤立、封闭、自给型的体系转变为分工细密、协作广泛、开放型的商品性体系的过程。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集约化生产是目标, 专业化管理是手段, 组织化经营是路径, 社会化服务是保障。农业集约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农业专业化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实现农业集约化和专业化需要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需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组织化经营的覆盖下, 分散生产和经营的农户也能够得到健全良好的社会化服务。

7.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有哪些部署?

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部署有7个方面:一是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 努力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二是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三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四是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 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五是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六是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 积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七是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切实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8. 怎样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 努力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必须毫不放松粮食生产,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着力强化农业物质技术支撑。要从5个方面着手: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9. 怎样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要在稳定完善强化行之有效政策基础上, 着力构建“三农”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 确保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要从3个方面着手: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

1 0. 怎样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要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 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要从4个方面着手: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努力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 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 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支持其发展的措施有:一是把示范社作为政策扶持重点;二是安排部分财政投资项目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三是增加农民合作社发展资金;四是逐步扩大涉农项目由合作社承担的规模;五是对示范社给予补助;六是对示范社开展联合授信;七是把合作社纳入国民经济统计并作为单独纳税主体列入税务登记;八是创新适合合作社生产经营特点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九是建立合作社带头人人才库和培训基地;十是合作社生产设施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按农用地管理等。

1 1. 怎样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 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

要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 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作用, 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从3个方面着手:强化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

1 2. 怎样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

必须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 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要从3个方面着手: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1 3. 怎样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 积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按照提高水平、完善机制、逐步并轨的要求, 大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 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从4个方面着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1 4. 怎样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切实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顺应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城乡利益格局、农民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建立健全符合国情、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机制。要从4个方面着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保障农村社会公共安全。

1 5. 如何建设美丽乡村?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方针。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了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 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任务。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怎么建设?浙江省已走在前边。其目标一是加快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二是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三是日益繁荣农村生态文化。其任务一是实施“生态人居建设行动”;二是实施“生态环境提升行动”;三是实施“生态经济推进行动”;四是实施“生态文化培育行动”。其工作措施, 一是编制建设计划;二是加大投入力度;三是增强科技支撑;四是营造良好氛围;五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解读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 篇8

进入新世纪后,中央连续发出7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政策举措,作出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安排,极大地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为取得粮食生产“七连增”、农民增收“七连快”的非凡成就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

迎接水利改革发展的春天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动员亿万人民大规模兴修水利,集中力量系统整治大江大河,突出重点优先解决民生水利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主要江河防洪能力显著提升,城乡供水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水资源节约和保护逐步加强,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稳步推进,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效益显著,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必须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自然灾害呈现多发频发重发趋势,2006年重庆、四川东部地区的特大干旱,2007年淮河流域性的大洪水,2008年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09年大范围的特大春旱,2010年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的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的严重山洪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暴露出我国水利基础脆弱、欠账较多的严峻局面,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深化水利改革时不我待,强化水利管理势在必行。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鲜明指出,要下决心加快推进水利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必须把水利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增加水利投入,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从根本上提高防御洪涝干旱灾害能力和水利基础保障水平。为切实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农田水利基础,抓紧突破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水利薄弱环节,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认真分析形势,广泛听取意见,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以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方式,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符合国情水情,遵循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

《决定》深刻揭示新形势下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强调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决定》科学界定了新形势下水资源的重要作用和水利的战略地位,首次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决定》系统阐述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全面部署水利建设的重点任务,明确提出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强调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制定出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调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决定》还就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和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立足水利、着眼全局,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理论性、实践性很强,操作性、含金量很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发出的第一个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的综合性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水利改革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数字点击

4倍:研究表明,在影响粮食生产的诸要素中,水的增产效用最为突出,1亩水浇地的收益是1亩旱地的2倍至4倍,水利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

1000斤:在我国三大作物中,小麦耗水最少,每亩需水400立方米。通常生产1斤小麦,需要耗水1000斤。

7000亿元:“十一五”水利总投入约7000亿元,是“十五”的1.93倍,其中中央水利投资达到2934亿元。

1.9亿亩:5年间,累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9亿亩,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0。

90%:全國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77亿亩,居世界首位。我国以占不足全国耕地一半的灌溉面积,生产了占全国总产量75%的粮食和90%的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灌区成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基地。

新形势: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水利投入强度明显不够,建设进度明显滞后,保障水平明显偏低。从总体上看,我国水利建设仍面临“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的严峻局面:

——我国防洪综合体系还不健全,2010年全国有437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受灾人口达2.1亿,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

——水资源调控能力还不足,正常年份全国年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近2/3城市不同程度存在缺水,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农业主要“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改变,全国54%的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因洪涝受灾面积超过2.1亿亩。“两工”取消后农民投工投劳锐减,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

——水利投入强度还不够,全国4万多个乡镇中有1/3缺乏符合标准的供水设施,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7个中央一号文件已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系统部署,“三农”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已初步形成,今后在不断强化和完善现有政策的同时,将选取影响全局的薄弱环节和重大问题逐个突破。

新定位: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不是就农说农、就水利说水利,而是立足国情水情变化,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明确了新时期的水利发展战略定位,强调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文件第一次全面深刻阐述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这些都是文件的突出亮点。

文件进一步强调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3个把”的基本思路: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这也意味着今后将有更多“真金白银”投入水利。

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利建设发展很不平衡。文件明确提出要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新目标:2020年基本建成四大体系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一个总的目标,即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这一目标如何实现,文件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4大体系:

——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大江大河治理的同时,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让全国小型病险水库全部摘除“病帽”,全面完成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城乡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十二五”期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

——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主要水质指标达标率提高到60%。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地下水超采基本遏制;

上一篇:关于父爱的初中作文下一篇:秋天记叙文初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