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

2024-10-04

通信网络(通用8篇)

通信网络 篇1

通信网络系统课程报告

一、通信网络系统概述:

1.通信系统的基本功能、特征与问题:

①基本功能:传送消息(将信息从信源传递到信宿)②特征:方向性(从信源流向信宿)

③问题:可靠性(传输过程不丢失、不改变信息)

2.通信网络与基本通信系统的区别和扩展:

基本通信系统核心是解决单用户对通信(单工方式、半双工方式、对称双工方式、非对称双工方式); 而当点到点通信向多点、多用户间通信的拓展,就产生并发展着通信网络的概念与系统;

通信网络核心问题是解决多点、多用户之间的有效通信。

3.通信网络的系统构成和基本问题:

①通信网络的系统构成:

终端节点

交换节点 业务节点 传输系统

②通信网络的基本问题:

通信的基本功能 多点之间任意通信 可靠性 效率 经济性 拓展性

4.通信网的基本拓扑结构:

①网形:网内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均有链路相连;链路数:N(N-1)/2;特征:稳定性好,冗余度大,经济性差。

②星形:网内所有节点均通过辐射节点相连;链路数:N-1;特征:链路效率高,经济性好,稳定性差。

③复合形:网形结构与星形结构的结合;特征:结构优化依用户分布而定。

④总线形:所有节点通过一条公共信道连接;特征:传输链路较少,为避免传输冲突,效率较低。

⑤环形:自愈环结构;特征:稳定性较好。⑥树形:星形结构的拓展;特征:上下、主从、层次

5.通信网的功能结构:

完整的通信网,通常可划分为若干功能网:

一种划分方法为:业务网、传送网和支撑网; 另一种划分方法将传送网归纳到业务网中。

6.传输链路:

①传输链路的基本要求:

正确性低误码率 实时性信道复用

②物理形态分为:有线和无线

7.多路复用:

①信道复用技术,将多个低速用户在同一宽带介质上进行多路耦合传输,以提高传输能力和传输效率:

频分复用(波分复用)(F/WDM)时分复用(TDM)空分复用(SDM)

②多路复用与多址接入:

二者的工作原理相同,在一个正交空间上区分不同的传输链路。多路复用强调的是传输链路的区分,不关注用户的区分。

多址接入(Multiple Access)强调的是接入用户的区分,主要在无线通信网络研究领域使用。

-频分多址(FDMA)码分多址(CDMA)

8.通信网的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总体要求:

可访问性

透明性 可靠性

总结:通信系统就是要解决信源和信宿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而信息网络系统目的在于解决多用户之间的任意用户间通信问题。对于通信系统,要涉及到传输链路(物理和逻辑),信源和信道编码、译码,服务质量等;而在通信网络中,则还要涉及到网络拓扑、网络传输协议、网络功能划分,同时为了提高链路利用率还要进行信道的多路复用。接下来就几个重点问题按照课程顺序进行简要总结。

二、链路交换:

1.电路交换网络与分组交换网络

①电路交换:按照需求建立连接并允许专用这些连接直至它们被释放这样一个过程。

电路交换网络包含一条物理路径,并支持网络连接过程中两个终点间的单连接方式。i.基本原理:

专用通路:为通话双方建立专用的连接通路,可以是单独的物理链路,也可以是多 路复用中个的频点或/和时隙。

面向连接:通信过程中,双方始终占有这条通路,直到通话结束释放通路。透明传输:交换系统对通信内容不作任何解析处理与差错控制。

与链路的复用方式、信号形式无关,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均可。典型应用:电话

ii.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交换单元 iii.基本功能:

连接:模拟系统通过开关阵列实现连接;数字系统通过时隙交换实现连接。

信令:监视:呼出、应答与接收;号码:脉冲、音频接收;信号音:拨号音、振铃与回铃音、忙音。

终端接口与控制:

接口:用户侧:模拟接口Z,数字接口V;中继侧:PCM一次群接口A,PCM二次群接口B,模拟接口C;OAM接口:操作、管理和维护。

控制:提供连接与信令控制。

iv.电路交换的特点:

信息传输的时延较小且相对稳定 交换系统的处理少,系统开销小 传输质量(QoS)可控

链路接续时间较长且固定,当传输时间较短时,交换效率较低。

连接建立后,无论是否传输信息,都占用链路资源,链路效率可能较低 如果申请不到资源,则发生呼损

v.电话网:电话网由于其实时性要求较高,所以成为电路交换的一个典型应用;由交换机、中继线、电话线、用户线构成;电话网一般按照3级或5级进行分级,也存在无级网络;电话网的繁忙程度我们用话务量来计算衡量;信息传输则涉及到信息的路由传递;此外,电话网还涉及到编号规则,即电话号码(本地、长途、国际);还有同步、管理以及智能网(将网络的交换功能与控制功能分开)等。

vi.移动通信网:在无线链路下,支持可移动的,可与固定网络连接与协调的通信网络;为了实现双向同时通话要求双工技术(上行下行/时分频分);为了区分多用户要求多址接入技术(时分、频分、码分);为无线终端提供基本的无线链路和网络连接并为固定网络提供无线接入链路要求网络技术。一个最重要的例子就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相关知识在已修的移动通信原理课程已详细讲解过。

②分组交换:

i.基本原理:

数字通信:信息载体完全数字化,为数字信号

数据分割:传输数据被分割,以包(packet)为单位组合传输 存储转发:交换机对所有到达的数据包进行存储,依据一定规则对数据包重新组合、转发。

ii.构成: PS-分组交换机 PAD-分组拆装设备 PCE-分组集中器 NMC—网络管理中心

iii.分组交换的特点: 基于数据包存储转发的处理思想。

链路效率一般较高,取决于传输内容和相应的传输协议。面向无连接的服务,网络通信所需资源是按需分配。网络服务通常是尽力而为(Best-Effort),分组丢失很难避免,服务优先级的实现需要在路由器上运行较为复杂的调度算法。

相对于同一数据流,不同分组在网络中的转发路径可能不同,接收端会出现错序现象,接收端必须具备重排序功能。

路由器对分组进行逐个处理,采取“存储”+“转发”的模式。分组在网络中的延时由传输延时和缓存延时构成,通常缓存延时为主。网络通信资源被统计复用(Statistical TDM),分组之间存在竞争,端到端的延时无法保证。分组交换实现成本低,但QoS服务质量无保证。iv.两种重要模式: 数据报传输模式:

交换节点对每一个数据包独立处理,类似于报文交换;每一个数据包都含有完整的终点地址信息,交换节点为每一个数据包独立地寻找路由,同一用户的不同数据包可能沿着不同的路径到达终点,而终点需要对收到的数据包重新排队,组合还原成发送端的数据信息。虚电路传输模式:

在终端用户间建立一条端到端的、逻辑上的虚连接;属于同一呼叫的数据均沿着这一虚电路传送,本次呼叫结束后,清除该虚电路。用户的通信需要经历建链、传输拆链三个阶段,面向连接的传输方式,虚电路与实电路的区别即不预留、不保证链路资源。一条物理线路上可以同时建立多个虚电路,按照统计时分方式竞争复用。

v.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核心设备,对分组进行逐个处理:1)路由器对进入其的分组进行缓存;2)路由器抽取分组中的控制信息,并通过查询自身路由表的方式决定分组 去下一跳的输出端口;3)路由器将分组转移至相应输出端口进行缓存4)当输出端口可用时分组被转发到下一跳。两个关键功能:1)路由:构建路由表,控制层面功能;必须实现的两大功能:网络拓扑发现与拓扑抽象和基于拓扑实现寻路算法。2)转发:依据路由表和分组控制信息将其传送到下一跳;必须实现的两大功能:路由表查询和拥塞控制。vi.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的对比: 网络服务的特点:

分组交换:面向无连接的服务,不对网络资源进行提前预留。电路交换:面向连接的服务,对网络资源进行提前预留。网络服务的模式:

分组交换:没有建立连接的过程,终端可以立即发出需要传送的分组,每个分组携带必要的控制信息。

电路交换:有建立连接的过程,终端需要等待连接建立之后才能传送数据,一旦连接建立,终端只传送数据信息不传送控制信息。网络节点对数据的处理:

分组交换:中间节点会对分组进行缓存,然后通过“存储”+“转发”的方式将其传送到下一跳。

电路交换:中间节点不会对分组进行缓存,一旦连接建立,数据直接通过中间节点向目的终端传输。

网络的拥塞控制:

分组交换:网络拥塞时,分组会被中间节点丢弃,源节点可以被告知并重传。

电路交换:网络拥塞时,连接无法被建立,源节点会持续收到“忙信号”直到网络空闲。

2.传送网

①传送网的基本功能:将大量信息数据进行远程传送。②传输介质:

i.光纤(玻璃、二氧化硅)由于极低的传输损耗和极宽的带宽成为能够支持传送网的唯一传输介质。

ii.光纤传输窗口:1550 nm附近(因为该波段上有性能良好的光纤放大器,(EDFA);同时该频率损耗也低)

iii.光纤的工作原理:全反射

iv.光纤的模间色散:不同的光纤模式在光纤中传播所经历的路径长度不同∆T=Ln1^2∆/cn2 v.单模光纤: 在单模光纤中模间色散得到有效抑制,大大增长了信号传输的距离和可承载信号的速率;单模光纤中光波长与波导几何尺寸相当,几何光学方法不再适用,用波理论和Maxwell方程分析

③波分复用:在同一根光纤上用多个波长传输多个信号(频分复用)。

波长标准:由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Union(ITU)制定(为了不同厂商生产的WDM系统可以互联互通):规定193.10 THz(1552.52 nm)为中心频率/波长,以该中心频率向频谱两边划定出25, 50, or100 GHz的波长信道。

④主干传送网: i.特点:主干传送网坐落在电信网络的中央,为周边的接入网络提供传输服务;主干传送网通常具有mesh拓扑,以为各接入网提供高效、灵活和可靠的互联互通

ii.主要功能:Traffic aggregation and data switching ⑤光传送网的体系结构:

IP层; SONET/SDH层;(聚合低速率的数据流,并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在波长信道中传输)WDM层;(网络体系的物理层,负责运用波长路由的方式建立高速数据通道)⑥网同步与同步复用: i.异步复用:需要在数据流中填充比特以应付时钟差别;针对任意一个低速数据流的解复用都必须将整个高速流解复用。

ii.同步复用:网络中所有时钟都完全同步(网同步);数据的复用和解复用更加轻松灵活。

⑦光传送网设计:光传送网是波长路由

i.重要设备:OADM、ROADM、OXC ii.光传送网设计的限制条件:波长连续性、容量、流量、单一路径

iii.光传送网设计的基本任务:Lightpath routing or virtual topology design、Wavelength assignment、Routing and wavelength assignment iv.路由与波长分配:ILP模型、路由算法(Solve ILP problem)、波长分配(Graph Coloring problem)

v.网络生存性:一个通用要求:光路在99.999%的时间内是正常的

保护: 提供冗余能力(1:1/1:N);重建: 服务在故障中恢复

典型问题:链路失效;光纤断裂;节点失效;停电;自然灾害;部件失效;

例行检修

总结:针对链路交换,按照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以及传送网两大部分;前者为两种主要的信息交换方式,主要分析了两者的基本原理、构成、特点以及二者的比较,相关内容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后者则主要讲述在传送网中,应用光网络进行通信的问题,包括光网络的基本介质光纤、复用方式、体系结构、同步问题以及设计方面要考虑的内容,相关知识已在朱老师的光网络通信基础一课详细学习。

三、接入网

1.接入网概述

①接入网在电信网络中负责连接终端用户,以及他们和他们的网络运营商;接入网络常用的拓扑结构:星形结构、总线结构、环状结构和树形结构;接入网的设计要点:成本

②传输方式(协议):

i.传输前协调:固定分配(能够避免信道和接收端的碰撞,但效率低而且不能动态适配于链路变化),部分固定分配(在资源分配中引入统计复用,没有接收端碰撞但有信道碰撞),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监测(CSMA/CD)

ii.传输前不协调:ALOHA, slotted ALOHA(时隙)

2.HFC接入

①HFC接入网的特点:

i.HFC网络的传输介质是由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组成的。

ii.HFC网络是有线电视网络和数据网络结合的产物。局端把电视信号和数据信号综合在一起,利用光载波将其传送到靠近用户的光节点上,光节点将信号转换成电调制格式,再利用同轴电缆将其传送到用户处。

iii.HFC网络利用频分复用的方式将电视信号和数据信号包括在6 MHz或8 MHz的模拟信道中传送;通信分为上行(Upstream,用户到局端)和下行(Downstream,局端到用户)两个方向,两个方向的通信在同轴电缆上占用不同频谱。

②信道绑定:提高接入带宽和用户体验但会带来能量损耗,在两者之间要做平衡

3.铜线接入

①铜线接入又称之为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接入方式,其利用现有电话网络的双绞线(铜线)为用户同时提供语音和数据服务。

②在DSL网络中,每个用户具有一个DSL Modem,它通过程控电话交换网和运营商Central Office中的DSL AccessMultiplexer(DSLAM)相连。每个DSLAM可以支持很多个DSL Modem。③DSL服务性能和用户距离相关。

④DSL通过不同的频谱为用户提供电话语音和数据服务,在用户端需要通过滤波来防止数据服务干扰语音服务。

⑤当前有两种DSL服务:

i.对称DSL(上下行速率相等):HDSL、SDSL、HDSL

2、SHDSL、IDSL ii.非对称DSL(下行速率>上行速率):ADSL、UDSL、RADSL、VDSL ⑥ADSL有两组设备:

i.运营商的Central Office中:DSLAM,中继器

ii.客户的家中:DSL Modem,以太网卡,分离器和滤波器.光纤接入

①类型:有源光网络(AON)和无源光网络(PON)

②对比:AON:1-to-1 Delivery;PON:Broadcast-and-Select(代价小且可靠)③网络体系结构:

i.PON运用WDM技术使得上行和下行线路复用在单一光纤上

ii.上行(broadcast-and-select):1310nm(单模光纤中此频率损耗最低);下行(request-and-grant):1490nm(高功率发射机易得且便宜)

④PON两点考虑:损耗和功率分配

⑤DBA:Status-Reporting DBA;Non-Status-Reporting DBA ⑥WDM-PON:

每个ONU获取一个波长通道,实现了专用带宽和服务质量保证;逻辑P2P网络基础设施,以确保协议数据速率透明度,和更好的安全性。

5.其他接入:

①以太网作为一种廉价、快速和广受欢迎的LAN技术已经兴盛了几十年 以太网利用CSMA/CD来管理多个用户收发数据

②无线以太网接入:无线技术可作为有线技术的替代品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的网络接入。

总结:关于接入网,首先讲述了什么是接入网以及其可能的拓扑结构,然后是计网中几种传输协议,最后分别对HFC、铜线、光纤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简 要概述了其他的接入网

四、软交换与软件定义网络简述

①软交换将传输、呼叫控制和业务控制这三个功能之间的接口打开,采用开发的接口和通用的协议,构成一个灵活的系统结构,使业务提供这能够灵活选择最佳和最经济的组合来构建网络,具有高性价比。

②传统的电路交换机将传送硬件、呼叫控制和交换以及业务和应用功能结合到单个昂贵的交换机设备中,是一种垂直集成的、封闭的和但厂家专用的系统结构。这种系统结构造成了新业务的开发也是以专有设备和专有软件为载体,导致开发成本高、周期长,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和多样化的用户需求。

③体系结构如图:

④软件自定义网络(SDN)是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为核心网络及应用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⑤SDN的实现方式:

利用传统协议配置(telnet, snmp, etc)设备厂商私有协议

开放的结构化配置协议(NETCONF)新交换架构及协议OpenFlow:是一种标准,是一个控制交换机行为的协议,规定了处理数据包的规则,也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

通信网络 篇2

随着美国网络中心战概念的提出,目前作战模式从以武器平台为中心转向了以信息平台为中心。这种作战模式对通信网络提出了许多新的需求,如支持可控可管和综合业务,提供安全、集成、一体化的端到端信息服务,允许用户随时随地通信和访问共享数据等。上述这些能力只有通过构建新一代的栅格化通信网络才能实现。同时随着通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通信网络以综合业务为发展趋势,现有的因特网体系结构从安全性、可控性、移动性等方面,不能满足目前和将来的通信需求;现有的电信网体系结构从业务开放性、数据综合业务及带宽性能等方面,也不能满足目前和将来的业务需求。因此,构建新一代的栅格化信息网络[1],解决现有网络在管理性、安全性、高性能、移动性等方面显示的诸多问题,不仅是通信网络发展的需要,也是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需求推动和技术发展的必然。

1 应用需求

新一代的栅格化通信网络,不但需要具备支持综合业务、统一通信、集成服务和集成应用等主要通信网络功能;同时,还要具备如下主要技术特征:① 具备规模和功能扩展性,通信网络具有很大的地址空间容量,网络规模可以扩展;接入网络的终端种类和数量更多,网络功能更强;② 具备有效的平台开放、网络开放和业务服务开放,为高层指控业务提供更有效的网络和业务服务;③ 具备可控的管理、有效的运营和及时的维护;④ 具备数据加密、网络对象识别、身份认证和访问授权等可信的安全性,具有完整性;⑤ 具备便捷的无线和移动性,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无线和移动通信应用;⑥ 具备端到端高性能的通信能力。

面对上述复杂的需求,要用面向服务的新概念实现通信网络,才能适应用户的网络应用[2]。因此,具体需要构建一个面向服务网络架构(SONA)的通信网络。

2 方案设计

下文说明面向服务网络架构的通信网络的网络设计。

2.1 网络组成

面向服务网络架构的通信网络由具体的网络设备通过物理链路互连而成,如图1所示,不同的设备组合实现网络中不同的功能。

其中主要网络设备有:① 会话控制服务器:是面向服务网络架构通信网络中的核心控制设备,完成呼叫控制、媒体网关接入控制和协议处理等功能,并实现相对独立的业务服务体系,使业务服务独立于网络,支持SIP等多种协议。② 认证/DNS/DHCP服务器:用于完成各种用户和接入设备的认证、域名翻译和地址分配等功能。③ 信令网关/媒体网关:信令网关连接IP网与七号信令网的设备,主要完成IP网侧协议与PSTN侧七号信令的转换功能。支持IUA、M3UA和SCTP等协议, 媒体网关可以处理音频、视频和媒体会议等,支持H.248协议。④ 网络服务能力服务器:是体现面向服务网络架构的重要网络设备之一。负责各种定制的增值业务服务和智能业务服务的逻辑产生和管理,并且提供各种开放的API接口,为第3方栅格业务服务的开发提供2次开发平台,可以引入新业务服务;同时,融合网络基础设施,集中和共享网络资源,向用户提供虚拟化网络功能服务。⑤ IPv6/IPv4路由交换机:是双协议栈路由交换机,用于组成核心承载网络或接入承载网络,将网络中的设备和服务器互联起来,完成通信网络的信息传送功能。

2.2 体系结构

面向服务网络架构的通信网络设计划分为3个层次,包括承载层、控制层和交互式服务层。其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不同的层完成不同的层次功能。

① 承载层:由IPv6/IPv4双栈核心路由交换机互连组成核心承载网,为业务网络和控制层提供承载层网络服务功能;② 控制层[3,4]:以会话控制服务器为主,实现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SCF),依赖核心承载网为传送手段,组成业务控制网络,为业务网络和交互式服务层提供策略、资源等控制层网络服务功能;③ 交互式服务层:为用户终端、业务网络和栅格应用提供交互式网络服务,是体现面向服务网络架构的重要层面。它是以网络服务能力服务器为实体,整合承载层和控制层的能力,将统一的基于网络的业务功能在网络服务能力服务器中实现,向用户提供统一的定制网络服务;向业务应用和用户终端提供网络服务开发平台,供用户进行2次个性化创作;融合网络基础设施,集中和共享分布在网络上的资源,向用户提供和开放虚拟化网络服务;能够识别应用,调整通信网络资源,优化应用性能,更有效地向用户提供和开放网络应用服务。交互式服务层具体完成策略执行、服务发现、服务注册、服务协作、服务开发支撑、服务合成以及服务管理等功能。可以提供基于策略的栅格通信网络资源管理服务等具体服务。

目前电信领域提出的下一代网络(NGN)技术体系[5]和计算机领域提出的下一代互联网(NGI)技术体系[6]可供设计参考。面向服务网络架构通信网络的设计方案采用的是改进的NGN技术体系。其核心思想是:在保证通信网络基本信息传送功能的基础上,加强可控可管可信,以面向服务为重心,突出提供网络应用服务的特点。

3 网络技术体系分析

下面对NGN、NGI和SONA 3种网络技术体系进行逐个分析,并进行比较。

3.1 NGN技术体系

NGN是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组织提出的,其技术特征包括:① 具有开放的网络体系结构;② 具有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③ 支持综合业务和服务质量保证;④ 具有网络的融合性;⑤ 业务独立于承载、业务与控制分离、控制与承载分离、承载与接入分离;⑥ 具有通用移动性。NGN技术体系更侧重于满足通信网络的可控可管和服务质量方面的要求,更侧重于在这些方面深入研究发展。

3.2 NGN局限性

NGN技术体系是由电信领域提出的,由于其应用和设计的理念,决定了有其内在局限性:① NGN是为了支持IP的应用,在承载层统一采用了IP技术。在卫通、微波等无线和窄带宽信道场景下,采用何种技术,如何支持IP应用,是NGN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解决得不好,就限制了承载网的性能和使用。② NGN提出网络可管可控的目的是要计费,既对网络使用计费,又对网络上的业务进行计费,这是非常大的网络设计理念问题,这个理念会颠覆很多问题,使得NGN对许多创新技术的应用受到局限,从而对开放业务服务和提供网络层服务的技术方面发展带来很大的制约。因此NGN从体系结构设计一开始,开放性技术方面就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③ NGN的标准是由ITU-T提出的。标准制定周期较长,间接地增加了NGN网络技术推广的时间代价。

3.3 NGI技术体系

目前对NGI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以互联网存在问题的解决、网络功能和性能的升级作为出发点[6,7]。NGI具有的特点包括:① 采用IP分组交换技术;② 维持网络与业务分离的基本属性,支持多种业务类型的承载;③ 智能的分布逐渐从用户端向网络边缘设备渗透,网络内部维持原有的扁平化设计;④ NGI通过提供划分安全域、域间安全互连、网络边缘的智能安全接入等安全能力满足用户安全需求;⑤ 具备兼容各种异构网络的能力。支持通信终端的无缝快速移动、多种多样的终端接入技术和大规模的分布式泛在服务,以便随时随地给用户提供无所不有的综合服务。NGI更侧重于向面向服务和应用方面的研究与发展。

3.4 NGI局限性

NGI技术体系是由计算机领域提出的,由于其应用和设计的理念,决定了有其内在不适应性:① 由于NGI继承了互联网的开放性,现在的安全问题是否能完善解决,网络可信安全能力能否达到用户的要求等问题,还有待于研究和验证;② 由于NGI继承了以路由可达、尽力而为为特点的IP技术,特别适合网络拓扑变化频繁、网络抗毁重构的环境。与NGN的面向连接、保证服务质量为指导理念的应用环境是互补的,既是优点,又存在其保证服务质量方面的不足;③ NGI侧重于研究如何提供业务层应用,而对于网络传送功能,只要尽最大可能提高分组传送的效率和网络的抗毁性即可,至于IP技术如何适应多种类型的无线链路(卫通、微波等)并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④ 在NGI中,运行于承载网络之上的业务服务平台还没有做到全面可控可管。

3.5 SONA技术特点

在现有通信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构建新一代栅格化通信网络目前最迫切的工作是实现服务开放和业务开放。因此,结合对NGN和NGI的分析,给出了设计面向服务网络架构通信网络的基本思路:加强可控可管和服务质量保证,继承因特网的技术精髓和成功经验,以面向网络服务为重心,向用户提供开放的网络服务和业务应用服务平台。

SONA的技术特征包括:① 划分交互式服务层:以承载网服务、通信网络控制服务、网络管理服务、虚拟化网络服务以及网络应用服务等不同形式的封装服务,开放通信网络服务交互平台,支持通信栅格的用户需求;② 全开放的分层体系结构:SONA网络将功能模块分离成为独立的网络部件,各个部件可以按相应的功能划分分层独立发展,简化了网络规划和设计,部件间的协议基于统一标准,易于实现各种异构网络的互通;③ 基于统一协议的分组网络:SONA网络采用基于IP的分组交换网作为提供话音、数据、多媒体等业务的综合性信息平台,适合多种类型信息的传送,降低了多种业务通信成本,提高了网络资源利用率;④ 业务驱动的网络:SONA网络实现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分离,在一个整合的网络中承载语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使业务真正独立于网络,新的业务可以快速灵活地部署;⑤ 向用户提供开放的网络服务和业务应用服务平台,采用尽力而为作为网络抗毁的保障手段,倡导简单实用技术等。

3.6 网络技术体系比较

NGN、NGI和SONA技术体系比较如表1所示。

总结NGN、NGI和SONA技术体系,在下一代网络目标方面具有共同点:以IP为网络层承载;支持话音、数据和视频统一的平台;开放网络平台,便于多元开发应用;开放业务加载,便于多业务扩展使用。但是,由于从各自领域和需求出发考虑下一代网络,目前设计的体系结构和采用的技术均深刻带着各自设计理念的烙印。

4 试验结果分析

面向服务网络架构的通信试验网验证环境是:承载层由IPv6/IPv4路由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组成;控制层由媒体网关/信令网关服务器、综合接入设备、IP终端、PSTN交换机、传统固定电话、归属用户数据库服务器、DHCP服务器、DNS服务器、认证服务器、会话控制服务器和媒体资源服务器构成;交互式服务层功能由网络能力服务器提供。

在试验网络中,进行的业务功能验证包括:话音和视频同传、通过综合接入设备电话呼叫、数据传输、召开视频会议以及白板使用等业务。

验证的关键技术有IPv4/IPv6双栈路由交换技术、统一的业务控制信令SIP协议、媒体网关/信令网关和认证技术等。IP双栈核心承载体制、业务控制体系等体制在试验网上得到了验证,网络能力服务器的功能还要深入地开发和试验。研制的网络设备,都已经达到设计要求,试验达到了预期结果。

5 结束语

设计面向服务网络架构的通信网络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可控可管、保证QoS的通信网络信息传送平台,并向用户提供和开放多样化的交互式网络应用服务平台。

初期,主要实现集成服务,即融合网络基础设施,集中和共享网络上的资源,向用户提供虚拟化网络服务,建立智能网业务服务平台等多个定制业务平台,增强业务系统的服务能力,满足通信栅格的迫切需求。

后期要实现集成应用,即网络能够识别应用,从而能够优化应用的性能并更有效地向用户提供应用。在网络基础设施已经基本成熟的条件下,如何在其上为用户提供业务平台、应用平台和新的基于网络的业务服务,是下一代栅格化通信网络成功的关键。

摘要:针对栅格化通信网络的应用需求,给出了一个面向服务网络架构通信网络的方案设计,详细说明了网络组成和体系结构;分析了下一代网络、下一代互联网和面向服务网络架构技术体系的技术特点和局限性,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最后,对网络试验进行了分析,描述了试验网络设备组成和验证环境,并对关键技术、技术体制和网络功能在试验网络中的验证情况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栅格,下一代网络,下一代互联网,面向服务网络架构

参考文献

[1]汪陶先.信息栅格与通信栅格[J].现代通信技术,2004(4):1-6.

[2]梁凯鹏.面向服务的网络管理运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无线电工程,2011,41(2):7-9.

[3]李吉良.下一代网络路由交换关键技术研究[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8,34(2):1-5.

[4]ITU-T Y.2021 IMS fo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S],2006.

[5]ITU-T Y.2011 General principles and general referencemodel fo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S],2004.

[6]吴建平.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基础研究及探索[J].计算机学报,2008,31(9):1536-1548.

水声通信网络研究 篇3

在水中,光波、电磁波的传播衰减都非常大,即使是衰减最小的蓝绿光的衰减也达到了40dB/km,因而它们在海水中的传播距离十分有限,远不能满足人类海洋活动的需要。在非常低的频率(200Hz以下),声波在海洋中却能传播几百公里,即使20kHz的声波在水中的衰减也只有2-3dB/km,因此水下通信一般都使用声波来进行通信。采用声波作为信息传送的载体是目前水下实现中、远距离无线通信的有效手段。

浅海水声信道是一个时间-空间-频率变化大、多途干扰强的信道。水下环境噪声复杂且噪音高,传输损耗大,可以使用的带宽非常有限。在浅海中,特别是在港湾航道附近,环境噪声要远远高于深海,且浅海中的水质也比深海浑浊,造成对声音信号较高的散射和吸收。当声波频率较高时,超过一定距离,浑浊的浅海海水对声波的散射和吸收作用会起到主导作用,使浅海传输距离小于深海。同时,浅海的多途效应更加复杂,会造成接收信号的强烈起伏和严重的码间干扰。水声通信网络同其他大多数网络一样,都用分层的方式来组织网络。但是,与OSI协议栈模型和TCP/IP协议体系结构不同,水声通信网络的网络结构由下往上分为三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1、水声通信网络的节点结构

水声通信网络节点主要由主控制器、接口电路、水下传感器、内存、声音modem以及供电部分构成。控制器通过傳感器接口电路与传感器相连。控制器接收传感器的数据,储存在内存中,然后,处理这些数据,并通过声信号发送给其他网络节点。水下传感器包括用于测量水质、研究水的温度、密度、盐度、酸度、化学、传导性、PH值等特性的传感器。图1显示了水声通信网络节点的内部结构。

图1 水声通信网络节点的内部结构

2、水声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设计问题是指在给定各交换节点和终端节点所在地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路由,并对线路进行合理的流量和容量控制,以保证网络可靠性,降低网络成本。因而,网络拓扑设计的好坏对整个网络的性能和经济性都有重大的影响,是实现各种网络协议的基础。

在通信网络中,较常见的拓扑结构有集中式网络拓扑、分布式网络拓扑和多跳式网络拓扑。

集中式网络拓扑结构节点间的通信是通过中心站进行的,网络中每个节点都有一条点到点的链路与中心节点链接,这种拓扑结构适合于深海网络,如图2所示。这种网络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便于维护,易于升级扩充;主要缺点是因为中心节点的可靠性决定了整个网络的可靠性,所以如果中心站出故障,整个网络就会中断,使得整个网络的可靠性低。此外,由于单个声信号的传输距离有限,网络不能大面积覆盖。

分布式网络拓扑是一种全连接对等网络(如图3),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直接与主节点连接,都可以通信,因而这种结构不需要路由选择,但要求每个节点发射功率大,从而能量消耗大。由于水下设备能源有限,因此分布式结构只能用于很小范围的水下传感器网络。

多跳式网络拓扑是一种多次中继的对等结构(如图4),网络中的节点靠相邻节点转发数据,经过多次中继,最后到达主节点,再由主节点与岸基系统通信。这种网络的覆盖范围是由节点数决定的,因而可以覆盖相当大的区域,且单个节点功耗小,对浅海广阔分布的传感器系统非常适用。

由于水下环境能源有限,可用的通信带宽比较窄,所以可靠性差的集中式拓扑结构以及能源消耗较大的分布式拓扑结构都不适合水下组网,而网络覆盖面大并且能源消耗较低的多跳式拓扑结构更为适合,它能在最大限度上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和可靠性,能降低能量消耗和传播延迟,这些对水声通信网络都是至关重要的。

水声通信的研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继续深入,再进一步提高能量的高效性,延长网络生存时间,同时兼顾网络节点使用带宽的公平性、增加网络的适时性和提高带宽的利用率。

作者简介:

通信网络实训报告 篇4

通信网络实训 实训(论文)说明书

题 目: 通信网络实训 院(系): 电子工程系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09 年月 30 日

摘 要

通信网络系统实验室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重点投资实验室项目,该实验室有多产品通信实验平台,主要用于本科生教学、教师与研究生在通信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整个实验室包括了程控交换平台、光传输平台、宽带接入平台三大系统,从而构建了整个大通信网的缩影。

关键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通信网络系统实验室;程控交换平台;光传输平台;宽带接入平台。

目 录

引言 „„„„„„„„„„„„„„„„„„„„„„„„„„„„3 1 实验一 :硬件认知……………………………………………………3 1.1 通信系统基本模型图………………………………………………………………3 1.2 模拟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图…………………………………………………………3 1.3 数字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图…………………………………………………………3 1.4 电信网概述-通信网的分类………………………………………………………3 1.5 公用电话交换网……………………………………………………………………4 1.6 接入网………………………………………………………………………………4 1.7 通信网络系统实验室部分…………………………………………………………4 实验二 :传输部分----SDH点对点组网2M配置实验………………5

2.1 对TA103101 OptiX 2500+硬件的了解……………………………………………5 2.2 实验部分………………………………………… …………………………………6 3 实验三 :程控部分----本局调试实验 ………………………………9

3.1 对交换机的了解 ……………………………………………………………………9 3.2 相关硬件 ……………………………………………………………………………9 3.3 实验部分 ……………………………………………………………………………10 4 宽带部分——PPPOE拨号上网综合实验………………………………11 4.1 相关宽带技术 ………………………………………………………………………11 4.2 实验部分

…………………………………………………………………………12 结论

„„„„„„„„„„„„„„„„„„„„„„„„„„18 谢辞 „„„„„„„„„„„„„„„„„„„„„„„„„„„19 参考文献 „„„„„„„„„„„„„„„„„„„„„„„„„20 引言

通信网络系统实验室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重点投资实验室项目,该实验室有多产品通信实验平台,主要用于本科生教学、教师与研究生在通信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整个实验室包括了程控交换平台、光传输平台、宽带接入平台三大系统,从而构建了整个大通信网的缩影。实验一 :硬件认知 1.1 通信系统基本模型图

1.2 模拟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图

1.3 数字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图

1.4 电信网概述-通信网的分类

1.5 公用电话交换网

电信网的交换节点

1.6 接入网

1.7 通信网络系统实验室部分 程控交换系统: 采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华为公司CC&08数字程控交换平台,大容量的综合交换网络系统,易于平滑升级到下一代网络。

光传输系统:采用华为公司的SDH Optix 155/622系列光网络设备三台,SDH传输机制目前在线使用量占据首要地位,是主要的光网络传输模式。

宽带系统:采用华为公MA5300宽带接入设备,该设备适应网络宽窄带并存和宽带化发展的需要,可根据业务需要灵活配置,在国内众多运营商中得到广泛应用。实验二 :传输部分----SDH点对点组网2M配置实验

2.1 对TA103101 OptiX 2500+硬件的了解 2.1.1 系统整体构成 2.1.2 BPA光纤连接示意图

2.2实验部分 2.2.1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了解2M业务在点对点组网方式时候的配置。2.2.2 实验器材

(1)OPTIX 2500+ SDH传输设备2套,组成一点对点SDH 2.5G传输设备。(2)实验用维护终端40台。2.2.2 实验步骤

实验通过Ebridge软件来操作。

(1)在Windows2000的桌面上双击快捷图标,成功启动Ebridge软件后,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界面。

(2)单击“确认”,进入如下图界面。(3)选择你所需要登陆的SDH网元站点: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密码都为学生终端编号加10),按“OK”键。

(4)输入“用户ID和密码”后,系统会提示用户登入成功,点击“确定”,SERVER服务器端会对登陆操作请求自动进行排队,分配上机时间。

(5)当学生终端占用操作席位后,即可输入命令行。可以单条执行,也可以执行批处理,单条执行时候,在“命令输入行”输入命令。

(6)采用批处理命令执行时候,点击右下角“导入文本文件”,选择需要执行的文件,然后点击“打开”窗口。

(7)选择好文件之后,用鼠标点击“点击批处理”,软件就自动执行命令。也可以用鼠标双击所要选中的指令,这样指令就会进入输入窗口,按回车逐条执行。

以上配置完成后,根据组网图连接好物理链路对数据进行验证。在OPTIX 2500+运行后,用误码仪进行测试传输性能。实验三 :程控部分----本局调试实验

3.1 对交换机的了解 3.1.1 交换机的基本结构

3.1.2 交换机的基本组成3.2 相关硬件

3.2.1 局内呼叫所涉及的硬件

3.2.2 局内呼叫的基本过程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目的

(1)加深对交换机系统功能结构的理解,熟悉掌握32模块局配置数据、字冠、用户数据的设置。

(2)通过配置交换机数据,要求实现本局用户基本呼叫。3.3.2 实验器材

(1)C&C08交换机32模(具体板件见下图)、BAM。(2)实验用维护终端。(3)电话机。3.3.3 实验内容说明

学生只要配置与本局用户通话有关的数据,实现本局基本呼叫即可。中继部分可以不配。

3.3.4 实验截图 宽带部分——PPPOE拨号上网综合实验

4.1 相关宽带技术 4.1.1 目的

 了解当前几种主要的宽带接入技术  了解XDSL技术优势  了解DSL体系结构  理解ADSL的基本原理

 理解ADSL系统参考模型及频段划分  熟悉ADSL标准

4.1.2 主要的几种宽带接入技术

 以太网接入FTTB+LAN/FTTH  混合光纤铜轴电缆接入技术HFC  无线接入技术LMDS/WLAN/WPAN  宽带卫星专线接入  铜线接入技术xDSL 4.1.3 XDSL系列技术参数的比较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目的

让学生了解当前大网的一个结构与PPPOE拨号上网的一个数据设定流程,加深学生对通信网的了解。4.2.2 实验器材

(1)MA5300一台(2)BAS一台(3)MT若干台(4)计算机若干台。

4.2.3 MA5300的配置

(1)学生在自己PC中桌面上双击“登陆操作平台,如图①。

”图标,输入服务器地址,进入Ebridge

图①

(2).点击【确认”】键进入EB界面模式,如图②。

图②

(3).双击【宽带MA5300】 进入,如图③。

图③

(4).单击【确认】,进入宽带设备命令操作模式。如图④。

图④

(5).单击【申请席位】,进入排队界面,如图⑤。

图⑤

(6)单击【导入文本文件】,选择需要导入的配置文件“MA5300-PPPOE数据配置脚本(ADSL)” 如图⑥。

图 ⑥

(7)选择好要导入的配置数据后,单击【打开】,如图⑦。

图 ⑦

然后单击【批处理】开始执行命令,如图⑧。

(8).15

图 ⑧

(9).等批处理结束后,结果如图⑨。

图⑨

(10)批处理后,把MA5300出来的电话线连到Modem的ADSL口上,把PC的网口与Modem的Ethernet口上。(11)进行数据验证

单击桌面上的【】进入添加帐号界面,如下图:

1.通过终端软件建立PPPOE的帐号与密码

账号:abc000001、、abc000010 密码和账号一样

2.实现登陆后,能够 ping 202.193.78.230,如下图:

验证没有错误,完成实验。5 结论

通过这次实训,让我在现实中接触到了通信网络的机器,让我基本了解了TA103101 OptiX 2500+、C&C08交换机、MA5300等网络设备,让我从理论世界来到了现实的世界中,感受到通信网络的在社会的重要性。虽然在实训中,由于对许多硬件的不了解,让我有一些问题,但是因为老师的精心讲解和实时的操作,我还是完成了实训任务。这次实训让我觉悟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是非常的少,有很多心里的疑问需要解决。我相信自己随着成长知识会累积累多,一步一步的解决自己心里的疑问。

谢 辞

衷心感谢丘学勇,刘涛,江明珠三位老师在百忙的情况下指导我们完成了这次的网络通信实训。三位老师以认真的态度,娴熟的技巧指导我们一步步解决实训中出现的问题,以负责任的心态教会了我们知识,在此,再次感谢三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并祝愿有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通信网络 篇5

一、填空题

1.通信职业道德应与(法律)相辅相成。

2.《电信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电信业的综合性行政法规,贯彻政企分开和(公平、公正)的原则。

3.电信业务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基础电信业务),在此基础之上,另一部分是(增值电信业务)。

4.固定网基础电信业务包括(国内长途)和(本地电话业务)。

5.电信业务逐步从窄带、大众化、单一化向(个人化)、(宽带高速化)、(多媒体化)、(多样化)发展,形成了目前多种多样的电信业务。

6.ISDN业务是在现有电话网上开发的一种集(语音)、(数据)和(图像)于一体的综合业务。

7.ISDN业务包括(2B+D)业务和(30B+D)业务。

8.数据业务主要包括(ATM)、(DDN)、(帧中继)和(分组交换)。9.互联网业务主要包括(ADSL)和(LAN)。

10.ADSL接入互联网有(虚拟拨号)和(专线接入)两种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通信职业道德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D)。

A、通信职业道德充分体现通信生产(服务)的高度集中统一性。

B、通信职业道德充分体现通信行业“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方针。

C、通信职业道德应与法律相辅相成。

D、以上都是。

2、电信业务可分为(B)。

A、固定网电话业务和移动网电话业务。B、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

C、电话业务和Internet业务。

D、卫星通信业务和Internet业务。

3.以下不属于增值电信业务的有(A)。

A、卫星通信业务。

B、固定电话网增值电信业务。

C、Internet增值电信业务。

D、其他数据传送网络增值电信业务。

4、以下关于电信业务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

A、大众化。

B、宽带高速化。

C、多媒体化。

D、多样化。

5、以下属于数据业务的是(C)。

A、ADSL。

B、设备出租。

C、DDN。

D、以上都不是。

6、ADSL属于(D)用户环路技术。

A、对称模拟。

B、非对称模拟。

C、对称数字。

D、非对称数字。

7、出租业务包括(D)。

A、出租管道。B、设备出租。

C、网元出租。

D、以上都是。

8、下列不属于智能网业务的是(C)。

A、校园网201业务。

B、800业务。

C、汇线通。

D、虚拟专用网业务。

9、固定电话网每段中继电路的呼损率指标一般定为(C)。

A、0.1%。

B、0.5%。

C、1%。

D、5%。

10、移动交换网中继电路的呼损率指标不超过1%,发端局和终端局的呼损率指标为(B)。

A、0.1%。

B、0.5%。

C、1%。

D、5%。

三、多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通信职业道德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 B C)。

A、通信职业道德充分体现通信生产(服务)的高度集中统一性。

B、通信职业道德充分体现通信行业“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方针。

C、通信职业道德应与法律相辅相成。

D、通信职业道德与法律没有关系。2.以下关于《电信条例》的主要原则描述正确的是(A B C D)。

A、贯彻政企分开和公平、公正的原则。

B、体现保护竞争、促进发展的原则。

C、反映当代通信和信息技术进步的要求。

D、考虑国际接轨,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3、电信业务可分为(A B)。

A、基础电信业务。

B、增值电信业务。

C、固定网电话业务。

D、Internet业务。

4、以下属于增值电信业务的有(B C D)。

A、卫星通信业务。

B、固定电话网增值电信业务。

C、Internet增值电信业务。

D、其他数据传送网络增值电信业务。

5、电信业务的特点包括(A B C D)。

A、通信个人化。

B、宽带高速化。

C、多媒体化。

D、多样化。

6、以下属于数据业务的是(A B C D)。

A、ATM。

B、DDN。

C、帧中继。

D、分组交换。

7、互联网业务主要包括(B C)。

A、DDN。

B、ADSL。

C、LAN。

D、以上都是。

8、出租业务包括(A B C)。

A、出租管道。

B、设备出租。

C、网元出租。

D、以上都不是。

9、下列属于智能网业务的是(A B D)。

A、校园网201业务。

B、800业务。

C、汇线通。

D、虚拟专用网业务。

10、一个实际的通信系统由(B C D)组成。

A、用户。

B、终端设备。

C、交换设备。

D、传输系统和传输网。

四、判断题

1.通信职业道德充分体现通信行业“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方针。(对)2.电信业务可分为固定网电话业务和移动网电话业务。(错)

3.电信业务可分为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对)

4.网络元素出租、出售业务属于增值电信业务。(错)

5.网络接入和网络托管业务属于基础电信业务。(对)

6.电信业务逐步从窄带、个人化、单一化向大众化、高速化、多媒体化、多样化发展,形成了目前多种多样的电信业务。(错)

7.ISDN业务是在现有电话网上开发的一种集(语音)、(数据)和(图像)于一体的综合业务。(对)

8.ISDN业务包括(2B+D)业务和(32B+D)业务。(错)

9.ATM、DDN、帧中继和分组交换都属于数据业务。(对)

10.ADSL只能通过虚拟拨号的方式接入互联网。(错)

11.中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的移动电话漫游业务视同于国际漫游业务。(对)

五、简答题

1.简述通信职业道德的特点。

答:有三个特点。

(1)通信职业道德充分体现通信生产(服务)的高度集中统一性。

(2)通信职业道德充分体现通信行业“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方针。(3)通信职业道德应与法律相辅相成。

2.简述《电信条例》的主要原则。

答:四个原则。

(1)贯彻政企分开和公平、公正的原则。(2)体现保护竞争、促进发展的原则。

(3)反映当代通信和信息技术进步的要求。(4)考虑国际接轨,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3.基础电信业务包括哪些分类?

答:包括八类。

(1)固定网国内长途和本地电话业务。(2)移动网络电话和数据业务。(3)卫星通信业务。

(4)Internet及其他数据传送业务。(5)网络元素出租、出售业务。(6)网络接入及网络托管业务。

(7)国际通信基础设施和国际电信业务。(8)无线寻呼业务和转售的基础电信业务。

4.增值电信业务包括哪些分类? 答:包括三类。

(1)固定电话网增值电信业务。(2)Internet增值电信业务。

(3)其他数据传送网络增值电信业务。

5.简述ATM的含义和特点?

答:ATM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属于异步传输模式,它能真正实现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业务的综合。ATM有ATM端口和ATM PVC(永久虚拟电路),每个用户端都有ATM端口,PVC则是连接这些端口的虚拟电路,典型应用有电视会议、远程教学、视频点播等。

6.移动业务包括哪些分类?

答:移动业务主要包括本地移动电话业务、长途移动电话业务、移动电话漫游业务、移动数据业务、移动增值业务、移动智能网业务和其他业务。

7.简述集群通信的含义?

答:集群通信系统又称为专用调度系统,主要用于指挥调度,是一种多信道、多用户共享的调度系统。

六、阐述题

1.阐述数据业务ATM、DDN、帧中继、分组交换的特点。

答:(1)ATM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属于异步传输模式,它能真正实现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业务的综合。ATM有ATM端口和ATM PVC(永久虚拟电路),每个用户端都有ATM端口,PVC则是连接这些端口的虚拟电路,典型应用有电视会议、远程教学、视频点播等。ATM的接入方式有帧中继延伸接入、xDSL+专线接入、光纤接入。

(2)DDN是一种基于同步数字传输网络技术的数字专线,它利用光纤、数字微波或卫星等数字传输传输通道和数字交叉复用设备,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传输通道,传送各种数据业务。可以实现数据、语音、图像等业务的安全传输,实现各公司、部门间的资源交换和共享。DDN的接入方式有铜缆接入、光缆接入、用户端节点机接入。

(3)帧中继是在用户和网络接口间提供用户信息流的双向传输,并保持顺序不变的一种承载业务。帧中继具有端口和PVC,主要用于大企业、银行、政府部门等。帧中继的接入方式有电缆接入、延伸接入、光纤接入。

(4)分组交换是一种进行数据交换的通信网络,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速率的计算机和计算机、计算机和终端、终端和终端之间的通信,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分组交换适用于银行、保险、证券等企事业单位。分组交换的接入方式有模拟专线、DDN专线、电话拨号。

通信网络管理员题库(交换网)

一、填空题

1.模拟信号数字化必须经过三个过程,即(抽样)、(量化)和(编码)。

2.数字通信系统的同步可分为(载波同步)、(位同步)、(帧同步)和(网同步)四大类。

3.数字信号交换有(电路)和(分组)交换两类方式。

4.实现信号交换的设备称之为(交换机),它是电信网的(核心设备)。5.数字电路交换分为(时分)和(空分)两种基本接续方法。

6.数字程控交换机通过用户电路把用户的语音(模拟)信号进行PCM编码,变成64kbit/s的(数字)信号。

7.程控交换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8.我国长途电话网中,在省会城市设(DC1)长途交换中心,全国长途交换中心局间以长途电路实现“个个相连”,形成一个“无级网”层面,称为(高平面)。

9.我国长途电话网中,在地市级城市设(DC2)长途交换中心,在一个省内,所有地市级长途交换中心局“个个相连”,形成一个“无级网”层面,称为(低平面)。10.我国本地电话网的结构为(双汇接)(全覆盖)的模式。

11.我国本地电话网的结构中,市话汇接局为(第一级)交换中心,端局为(第二级)交换中心。

12.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公用电话通过(网间接口局)实现互联。

13.通常,我们把按照No.7信令方式传送信令消息的网络称为(No.7信令网)。

14.No.7信令网由(信令点SP)、(信令转接点STP)和连接它们的(信令链路Link)组成。15.信令网按网络结构的等级可分为(无级信令网)和(分级信令网)两类。

16.国际信令网的信令编码为14位,采用(大区识别码)、(区域识别码)、(信令点识别码)三级编号结构。

17.我国信令网的等级结构分为(高级信令转接点)、(低级信令转接点)、(信令点)。

二、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模拟信号数字化过程正确的是(D)。

A、抽样。

B、量化。

C、编码。

D、以上都是。

2、下面属于电路交换的是(C)。

A、时分交换。

B、空分交换。

C、时分和空分交换。

D、以上都不是。

3、程控交换系统由那两部分组成?(A)。

A、硬件和软件。

B、话路系统和软件。

C、硬件和信令。D、中央控制系统和软件。

4.以下不属于程控交换机中央控制系统的是(D)。

A、中央处理机。

B、存储器。

C、输入输出系统。

D、信令。

5.我国长途电话网中,在省会城市均设长途交换中心,全国长途交换中心局间以长途电路实现“个个相连”,形成一个“无级网”层面,称为(B)。

A、DC1。

B、高平面。C、DC2。

D、低平面。

6.我国长途电话网中,在地市级城市均设长途交换中心,在一个省内,所有地市级长途交换中心局“个个相连”,形成一个“无级网”层面,称为(D)。

A、DC1。

B、高平面。

C、DC2。

D、低平面。

7.我国本地电话网的结构中,(A)为第一级交换中心。

A、市话汇接局。

B、端局。

C、网间接口局。

D、长途汇接局。

8.我国本地电话网的结构中,(B)为第二级交换中心。

A、市话汇接局。

B、端局。

C、网间接口局。

D、长途汇接局。

9.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公用电话通过(C)实现互联。

A、市话汇接局。

B、端局。

C、网间接口局。

D、长途汇接局。

10.No.7信令网由以下(D)组成。

A、信令点SP。B、信令转接点STP。

C、信令链路Link。

D、以上都是。

11.信令网按网络结构的等级可分为(D)两类。

A、直线网和环状网。

B、无级信令网和分级信令网。

C、无级信令网和网状网。

D、分级信令网和环状网。

三、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模拟信号数字化过程的是(A B D)。

A、抽样。

B、量化。

C、标准化。

D、编码。

2.以下属于数字通信系统同步分类的是(A B C D)。

A、载波同步。

B、位同步。

C、帧同步。

D、网同步。

3.下面属于电路交换的是(A B)。

A、时分交换。

B、空分交换。

C、分组交换。

D、以上都不是。

4.程控交换系统由那两部分组成?(A D)。A、硬件。

B、话路系统。

C、信令。

D、软件。

5.以下属于程控交换机中央控制系统的是(A B C)。

A、中央处理机。

B、存储器。

C、输入输出系统。

D、信令。

6.本地电话网的一个用户号码由(C D)组成。

A、国内长途字冠。

B、长途区号。

C、局号。

D、用户号。

7.国内长途电话号码由(A B C)组成。

A、国内长途字冠。

B、长途区号。

C、本地号码。

D、用户号。

8.国际长途电话号码由(A B C D)组成。

A、国际长途字冠。

B、国家码国内长途字冠。

C、长途区号。

D、本地号码。

9.No.7信令网由以下(A B C)组成。A、信令点SP。

B、信令转接点STP。

C、信令链路Link。

D、信令编码。

10.信令网按网络结构的等级可分为(B D)。

A、环状网。

B、无级信令网。

C、网状网。

D、分级信令网。

11.国际信令网的信令编码为14位,采用(A B C)编号结构。

A、大区识别码。

B、区域识别码。

C、信令点识别码。

D、其它识别码。

12.我国信令网的等级结构由以下(D)组成。

A、信令点。

B、低级信令转接点。

C、中级信令转接点。

D、高级信令转接点。

四、判断题

1.模拟信号数字化必须经过三个过程,即抽样、量化和编码。(对)

2.数字通信系统的同步可分为载波同步、位同步、帧同步和网同步四大类。(对)

3.数字程控交换机通过用户电路把用户的语音模拟信号进行PCM编码,变成32kbit/s的数字信号。(错)4.程控交换系统由硬件和信令组成。(错)

5.程控交换机的中央控制系统由中央处理机、存储器和输入输出系统三部分组成。(对)

6.我国长途电话网现在是由三个无级网层面组成的三级网结构。(错)

7.我国本地电话网的结构中,市话汇接局为第二级交换中心。(错)

8.我国本地电话网的结构中,端局为第二级交换中心。(对)

9.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公用电话通过(网间接口局)实现互联。(对)

10.ATM技术是电路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的结合,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对)

11.No.7信令网由信令点SP、信令转接点STP组成。(错)

12.信令网按网络结构的等级可分为(无级信令网)和(分级信令网)两类。(对)

五、简答题

1.简述模拟信号抽样的含义。

答:抽样是把模拟信号以其信号带宽2倍以上的频率抽取样值,变为在时间轴上离散的抽样信号的过程。

2.简述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情况。

答:数字通信系统由发信源、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调制器、信道及外部噪声源、调解器、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收信者等元素组成。

3.什么是T接线器?

答:利用随机存储器完成时隙交换功能的设备叫做数字时分接线器,简称T接线器。

4.简述网间接口局(GW)网络结构的特点?

答:(1)全覆盖,网间接口局对本地网内的汇接局和长途局进行全覆盖。(2)就进入网,合理组织网络,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3)网关接口局具有两层,包括不同的运营商之间和不同类型的网络之间两层。(4)网关接口局专职处理网间业务。(5)网关接口局具有丰富的业务功能。

5.简述本地网的优化原则。

答:本地网的优化原则是“大容量、少局所、少层次、双归属、广覆盖、重要用户重叠覆盖、保护现有投资、保证可持续发展”。

6.什么是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答: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是一种能根据各种业务的实际速率或带宽要求提供多速率可变带宽的高速交换技术。7.简述信令转接点的的功能和分类。

答:信令转接点具有信令转接功能,它可以把信令消息从一个信令点转发到另一个信令点。在信令网中,信令转接点有两种,一种是专用信令转接点,它只具有信令消息的转接功能,也称为独立型信令转接点;另一种是综合型信令转接点,它与交换局合并在一起,是具有信令点功能的转接点。

8.简述我国信令网的等级结构。

答:我国信令网采用三级结构,第一级是信令网的最高级,称为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第二级是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第三级为信令点,由各种交换局和特种服务中心组成。

六、阐述题

1.阐述数字通信系统和数据通信系统的统一性。

答:数字通信系统是实现数字信号交换和传输的系统。当期,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特征是电路交换和高速率宽带大容量实施传输。

数据通信系统是实现数据信号交换和传输的系统。当前,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特征是高速分组交换和宽带传输。

数据通信系统的非实时性因传输信道容量和带宽的极大丰富而显著改善,从而能在Internet上成功运行IP电话。

现在,数字通信系统可以承载数据信号,数字信号也可以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传送。而且它们都能传输语音、图像和数据以及各种综合业务。

随着三网合一的实施,数字通信网和数据通信网将统一为IP网。2.以30个华路构成的HW为例,阐述时分交换的基本原理。

答:时分交换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随机存储器把HW中TS0-TS31时隙内的8位码,在定时脉冲和写入电路的配合下,依序存入随机存储器相应的32行、每行8个单元内。

再在定时脉冲和控制独处电路的控制下,按选定的次序读出,即以“顺入控出”的方式实现PCM 2M通路内语音时隙的选择性交换,从而达到话路交换的目的。

同理,也可以采用“控入顺出”时隙交换方式完成电路交换。3.阐述信令点编码的基本要求。

通信网络代维企业管理体系 篇6

通信网络代维企业管理体系

前言

本标准是对通信网络代维企业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规范通信网络代维企业的管理体系,指导企业持续改进代维作业绩效,本标准既可用于通信网络代维企业进行业务管理和改进,也可用于外部机构对通信网络代维企业满足通信运营企业、法律法规和自身要求的能力评价,标准所规定的管理体系要求是对运维技术要求的补充。

本标准参照GB/T19001标准,针对通信网络代维服务特点提出来的管理体系要求,本标准既可以与GB/T19001标准联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专业网络代维服务的企业。

一、范围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企业规定了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通信网络代维服务;

(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因企业及其所提供的通信网络代维服务特点而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但应对删减的内容和原因进COMC-GK002 通信网络代维企业管理体系

行充分说明。

二、引用标准

GB/T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三、术语及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19000-2000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标准。

3.1通信网络代维服务

通信网络所有人委托相关企业对通信网络中的设备或系统进行的运行维护活动,包括以维持通信网络性能和保障网络安全畅通为目的、按照规定的周期和标准进行的维护管理活动,也包括为排除网络故障而进行的修复作业。

注:本标准中的企业与GB/T19000-2000标准中的组织含义相同,既可以是通信网络所有人之外的企业,如公司、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代理商、社团及其组合或其一部分,也可以是承接其他通信网络所有人通信网络运行维护服务的通信网络所有人的一部分。

3.2分包

企业将所承接通信网络代维工作的一部分交由其他企业实施。3.3维护点

企业为有效实施多场所通信网络代维服务而设置的、具备通信网络运行维护管理和故障修复作业职能的固定生产场所。

四、管理体系要求

COMC-GK002 通信网络代维企业管理体系

4.1总体要求 4.1.1运维流程识别

企业应识别承担通信网络代维的流程,并对这些流程根据顾客要求和环境变化进行改进。

对于以维持通信网络性能和保障网络安全畅通为目的的运维流程,企业应建立必要的运维规范和操作规程,保证代维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对于以排除通信网络故障为目的的排障抢修流程,企业应建立和不断完善必要的响应机制。

4.1.2代维过程管理机制

企业应对所有的代维作业过程进行管理,特别是针对分散的维护点。

4.1.3分包过程识别

企业应识别代维分包的过程,并对分包过程进行明确的界定和控制。

4.1.4文件控制要求

企业对与代维作业有关的等文件应采取适宜措施确保这些文件得到有效的发放。

企业应建立获取适用外来文件(包括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维护规程、技术规范及顾客重要设备操作手册等技术资料)的渠道,对外来文件应进行适宜的控制,并确保使用时可获得有效的技术资料。

4.1.5 数据和记录控制要求

COMC-GK002 通信网络代维企业管理体系

企业应对代维作业情况保持书面记录,给予保存,并能实现可追溯性。

企业应就备份数据和信息的保存期限与顾客进行沟通,适用时应定期更新这些数据和信息。

4.1.6网络数据和信息安全

对于代维作业时涉及的网络运行数据和信息,企业应制订必要的文件进行管理,确保这些数据和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4.2管理职责 4.2.1 安全管理方针

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应制订和落实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管理方针应涉及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和生产安全的内容。

4.2.2关注顾客要求

企业的管理层应建立制度掌握顾客要求、代维质量和顾客满意情况,并将这些情况通知到必要层次的员工。

4.2.3管理目标

顾客要求和合同约定均应形成不同层次的管理目标,并定期对其实现情况进行评审,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4.3资源管理

4.3.1人员要求及其充分性

企业应针对开展代维服务的需要和员工的能力和意识,制订相应的岗位需求,开发用于内部员工培训的课程,并根据不同顾客的要求和顾客不断提高的要求持续改进,确保相关人员的技能、数量能够持COMC-GK002 通信网络代维企业管理体系

续满足代维作业及管理的要求。

企业应具备相关法律法规和顾客要求的资质和数量的代维实施和管理的各层次人员,并保持与此有关的记录,如教育、培训、技能、资格证书和经验等,必要时企业还应对这些记录的有效性进行更新和确认。

4.3.2作业安全教育与意识

处于潜在危险环境或场所的人员,应得到必要的安全教育,必要时应对安全教育的效果进行评审。

4.3.3代维设备要求

企业应配备充分的与承担代维专业相适应、能够满足顾客要求的维护用仪器、仪表、车辆、计算机及必要的软件和质量检测设备,并建立必要的管理档案。

企业对代维设备(不包括测量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对不适宜的设备进行更新。

4.3.4作业安全

企业应定期对代维作业时通信网络设备、设施及人身安全措施进行评估,采取并持续改进能够消除或控制风险的措施,确保设备、设施及作业人员的安全,这些安全措施可涉及到设备防护、人身安全、信息和网络安全等。

4.3.5维护点设立

企业应根据所提供的代维服务及其专业要求、合同及顾客要求、代维作业需要设立维护点,必要时维护点的设置或撤销应得到顾客的COMC-GK002 通信网络代维企业管理体系

批准。

4.4代维作业管理 4.4.1预案管理

必要时,企业应实施预案管理,以防止出现通信故障或降低通信故障对通信网络造成的不良影响。预案管理可针对但不局限于下述情况:

a、重大活动期间; b、重大自然灾害预报后; c、容易出现通信故障的季节。

预案实施后,企业应对预案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情况加以完善和改进。

4.4.2应急响应

企业应建立和保持应急响应程序,以应对紧急情况或事故,并履行对顾客的服务承诺。应急响应程序至少应规定企业应急服务的职责分工、流程、资源保障等内容。

企业应定期评审应急响应程序,必要时,可与顾客进行共同评审,需要时对应急响应程序进行更改。

4.4.3 合同评审

企业在投标前,应对满足顾客要求及作出的承诺进行评审,确保这些要求和承诺在企业可以实现的范围之内。

企业中标后,应将顾客要求及所作出的承诺转化为运维作业要求;必要时,应对这些要求和承诺形成文件。

COMC-GK002 通信网络代维企业管理体系

4.4.4代维服务开发

企业在进行新的代维专业业务开发时,应充分考虑相关的法律法规、网络设备要求、通信服务规范、标准及企业自身资源情况,正式实施前应进行试运行,必要时还应与顾客进行共同评审。

4.4.5分包控制

企业将部分代维服务分包时,应制订分包规则及选择承接方的条件(宜要求分包方具备相应的通信网络代维企业资质等级证书),并对承接方进行评价,确认其能够提供满足顾客要求的代维服务。企业不宜将代维的主要部分分包,且分包部分的责任仍由企业承担。

企业应根据分包部分的特点及要求,制订相应的预案(见4.4.1),以确保承接方在无法保证代维服务的质量时,企业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证网络的安全畅通。

4.4.6 代维作业文件

企业应为每个代维作业项目制定与顾客要求相适应的操作规程、作业文件和作业计划,规程或文件至少应包括代维作业的内容、操作程序、作业周期、质量要求、应急处理及验收标准等内容,维护作业计划应得到顾客的批准。必要时,作业文件应通过顾客的认可或评审。

4.4.7代维实施

代维作业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或作业文件要求实施运维,在代维实施过程中应采取必要措施保证网络安全和生产安全,如防静电措施、安全防护措施等。

4.4.8备品、备件检查

COMC-GK002 通信网络代维企业管理体系

企业应对代维用备品、备件进行必要的检查,以确保用于网络运维的备品、备件的质量满足代维作业的要求。

注:对电信设备应验证其进网许可标志或核实其产品认证的情况,必要时还应考虑顾客的要求。

4.4.9顾客信息反馈及处理

企业应建立信息反馈制度,以确保代维作业期间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向顾客报告,并配合顾客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对于代维过程中顾客提出的问题,企业应在承诺的时间内予以答复,并采取必要措施,对代维作业进行改进。

4.4.10顾客财产

企业应识别和管理在企业控制下或使用的顾客财产,采取措施保证正确使用这些顾客财产,必要时应建立管理档案并记录其使用及管理情况。涉及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的,企业应采取必要措施,保护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不受侵害。

4.4.11标识

企业应制订形成文件的程序,对代维作业时保护网络设备标识作出规定,可行时,对代维状态进行适当的标识。

对用于代维的备品、备件应进行标识,标识应体现备品、备件是否可用的状态。

4.4.12测量设备的校准和防护

用于代维作业的仪器、仪表等测量设备,应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检定或校准,适用时应进行运行检查,以确保测量设备能够满足代维作COMC-GK002 通信网络代维企业管理体系

业的需要。

测量设备搬运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并在使用前确认测量设备的有效性和精度。

企业应规定当发现测量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或不符合要求时应采取的措施。

4.4.13计算机软件管理

在通信网络代维过程中使用的计算机软件,应建立定期查杀病毒制度,及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升级和更新。

4.5测量、分析与改进 4.5.1顾客满意

企业应保持顾客对其代维绩效评价的记录,收集顾客对企业承诺履行情况及代维实施满意程度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4.5.2检查

企业应建立和保持对代维操作人员实施的代维作业情况实施检查的文件,文件的内容至少应包括:

(a)检查的方法;(b)检查的内容;(c)检查的频次;(d)出现问题的解决。

检查应形成必要的记录,记录可包括:检查区域及实施者、实施日期、依据的标准或文件、检查结果及发现问题。

4.5.3顾客的检查

COMC-GK002 通信网络代维企业管理体系

当顾客有检查要求时,企业应积极配合顾客实施检查。应记录顾客检查的时间、结果、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对于顾客不满意的情况,企业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采取措施的情况应形成记录。

4.5.4代维能力分析

企业应定期对代维能力进行分析,分析的基础数据和信息可包括但不局限于:

a、设备满足顾客要求的情况;

b、人员及其技术能力满足顾客要求的情况; c、维护指标满足顾客要求的情况; d、响应顾客要求的效率和效果; e、通信网络运维新技术、新方法的采用; f、适应通信新技术发展的程度。

企业应将代维能力分析的结果及拟采取的措施以适当方式传达到企业内部相应层次的员工。

4.5.5异常分析

企业应对与承担的通信网络代维服务有关的网络运行异常及顾客反馈的异常进行分析,必要时应在顾客协助下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确保通信网络的运行安全畅通。

4.5.6遗留问题处置

企业应对顾客提出的、无法立即解决的遗留问题进行记录,向顾客书面提出拟采取的措施或解决方案,该措施或方案应得到顾客的批准,必要时还应跟踪措施的实施效果并防止问题扩大。

COMC-GK002 通信网络代维企业管理体系

企业应保持遗留问题处置的记录。4.5.7持续改进

企业应持续改进代维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来源可包括但不局限于:

a、顾客不断提高的需求和期望; b、顾客的满意程度;

c、企业在代维过程中获得的通信网络运行规律;d、企业的资源变化; e、自我评价的结果; f、以往的经验与教训。

通信网络 篇7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我国通信业近年来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态势。随着运营商网络和用户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业务量的迅猛增长, 通信业能耗将保持持续增长, 其节能减排的任务也将更为艰巨。不仅如此, 我国通信业还占用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 在发展过程中所支付的能源成本也不断增长。如果对这些负面影响视而不见, 势必将严重制约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在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 节能减排、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通信行业责无旁贷。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 承担中央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烽火通信积极落实节能减排的任务, 把节能减排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全面行动起来, 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 制订了企业长期性、全局性、系统性的绿色发展规划, 把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 并通过绿色创新的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 与价值链伙伴深度合作, 携手迈入绿色通信时代。

创新技术

让通信设备呈现“绿”色

烽火通信秉承“绿色、环保、节能”的理念, 加大绿色环保设备的研发力度, 并从材料采购、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包装运输及回收等整个生产运营过程中全面推进和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形成了从核心网、传送网、接入网到家庭网络等领域的绿色产品和解决方案, 全方位助力运营商构建绿色通信网络。

针对核心网和传送网的发展需求, 同时也考虑到节能的要求, 烽火通信推出了新一代OTN&PTN绿色智能光传送产品。该设备基于绿色环保理念, 通过采用基于单盘工作温度的智能风扇调速技术、高性能散热器、业务端口功率管理机制, 有效降低了产品的功率损耗, 具有绿色、智能、大容量、高速率、多业务等显著特征。其中, FONST 4000 OTN设备单位带宽功耗1.02W/Gbit, Ci TRANS 660 PTN设备单位带宽功耗3.7W/Gbit, 均为国内最低。在常温运行时, 散热能耗仅为最大散热功耗的10%左右。目前, 烽火OTN&PTN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已显示出了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以6端20波×10G OTN+800端PTN设备组成的本地网为例, 总能耗与业内平均水平相比降低18~37%。

在接入网领域, 运营商消耗的能源80%为电能, 而电的消耗主体是在接入部分。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和多媒体业务的广泛普及, 对接入部分的节能减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FTTx建设的基础, x PON平台在节能减排中无疑充当着重要角色。烽火通信x PON平台从产品设计之初就对功耗、散热、噪音、带宽和环境适应性进行控制, 把对环境的污染减轻到最低;采用绿色低功耗器件, 产品全部无铅化;支持多种省电模式, 智能减排;研发、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实现全程绿色, 为运营商构建绿色光接入网络奠定了基础。

在家庭网络领域:烽火高清机顶盒采用全方位节能设计和高效率优质芯片, 全方位降低设备功耗。该设备具备智能关机功能:当机顶盒长时间没有接收到遥控器的任何操作指令后, 便会自动断开网络并关闭系统。对于习惯于只关电视机不关机顶盒的用户来说, 节约了家里的电能;对电信运营商来说, 也节省了网络带宽资源。此外, 烽火高清机顶盒还提供家庭云存储接入功能, 支持DLNA协议, 可将云存储上的媒体文件共享给家庭网络中的其它终端设备。

在通信设备生产制造中, 包装与物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推动资源节约, 烽火通信在包装与物流采用:“合理设计、减少耗材、可回收、可重用、可复原、可再生和包装废弃物可以降解腐化”的策略, 并推出了“基于设备包装与物流的绿色包装方案”。该方案已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与现有通信设备的木箱包装、纸箱包装解决方案相比, 每年可实现木材使用量节约60%以上, 减少包装重量30%, 提升操作效率达85%, 降低包装成本约30%。

绿色通信设备是通信业实现节能减排的基础。烽火通信高度重视发展绿色通信所面临的挑战, 以绿色观念为指导, 在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包装以及售后服务等各项环节中, 层层落实节能减耗、低碳环保的要求, 以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构建绿色网络实现节能减排

烽火通信认为:通信行业的节能减排, 不仅要通过持续推进技术改进和创新, 减低通信设备本身的能耗;另一方面, 还要积极引进新型绿色通信技术

37

满足营商的长期投资要求, 优化网络架构, 实现网络的扁平化和平滑演进, 减少网元数量, 以达到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要求。其中, 网络架构的节能是关键。

在当前的网络构架中, 传送网是整个电信网的基础, 它为整个网络所承载的业务提供传输通道和传输平台。传送网的节能减耗不仅要采用绿色环保设备, 网络的扁平化和融合演进也是关键。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传统的SDH与DWDM结合的网络模式早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增长和日益多样化的IP数据业务需求。为了更好地适应网络业务的发展变化, 烽火通信提出了OTN+PTN联合组网模式, 该模式凭借其强大的IP业务接入、汇聚及灵活调度能力, 有利于现有网络向着统一的、融合的扁平化网络演进, 为运营商组建绿色节能的下一代传送网提供了理想选择。在联合组网模式中, OTN不仅仅是一种承载手段, 而是通过OTN对骨干节点上联的GE/10GE业务与所属交叉落地设备之间进行调度, 其上联GE/10GE通道的数量可以根据该PTN中实际接入的业务总数按需配置, 从而极大地简化了骨干节点与核心节点之间的网络组建, 避免了在PTN独立组网模式中, 因某节点业务容量升级而引起的环路上所有节点设备必须升级的情况, 极大地节省了网络投资, 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 促进光传送网的节能减排。

接入网的节能是通信网络的重点。在FTTx发展前期及中期, 运营商普遍采用FTTB/C/N的部署方式。随着视频点播、高清IPTV、家庭无线覆盖等新业务的应用, 用户对于网络带宽的需求也日益提升, 而降低单位流量能耗可以大大降低整体网络能耗。采用10G EPON进行网络建设, 可实现EPON网络主干带宽提速10倍, 功耗仅上升20%, 极大地降低了单位带宽能耗。

3G通信网络的安全解析 篇8

关键词:3G;移动通信技术;安全要求;安全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15.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英文拼写为The third generation,被我们简称为3G,相比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技术(即1G)与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即2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即3G)通常是指将国际互联网和无线通信及多种媒体通信相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在3G网络系统中,除了包括传统的语音业务之外,还可以处理视频、图像和音乐等多种媒体形式,以及电话会议、电子贸易、网页浏览和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所以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不仅要保证传统意义上的语音和数据业务方面的安全性,应当满足新业务出现后的相关安全性的保障措施。所以,怎样保证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网络资源使用的安全性和业务信息的安全性已经成为整个3G网络系统中的关键性问题。

一、3G系统中存在的安全威胁

安全威胁主要有以下几点:1、伪装,即伪装成网络单元截取信令数据、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伪装成终端欺骗网络用户获取服务。2、窃听,即在服务网或无线链路内切去信令数据、用户数据和控制数据。3、破坏数据的完整性,即插入、修改、删除和重放信令数据或用户数据来破坏数据的完整性。4、流量分析,即信息的速率、来源、时间、长度和目的地等通过主动的流量分析或被动的流量分析来获取。5、否认,即网络单元否认提供网络服务,用户否认业务数据来源、业务费用以及接受到或发送出其他用户的数据。6、拒绝服务,即在协议上或物理上干扰信令数据、用户数据及控制数据在无线链路上正确传输,以保证服务攻击的拒绝得以实现。7、资源耗尽,即合法用户因为网络服务过载将网络资源耗尽而无法访问。8、非授权访问服务,即非授权服务因为服务网滥用权限的获取而得到访问,非授权服务因为用户滥用权限获取而得到访问。伴随着网络新业务不断得到应用,网络规模得到不断的发展,新的攻击类型依旧会陆续出现。

二、3G网络系统的安全要求

(一)除了紧急呼叫可以使业务接入的需求得到满足,还需要具备一张有效的USIM卡以便接入任何3G系统业务当中,是否需要USIM卡可以通过网络规定紧急呼叫来确定。防止入侵者伪装成合法用户非法接入3G网络业务。用户是否合法可以通过业务传送或开始期间进行服务网验证,帮助用户根据他们的归属环境提供相应的3G网络业务。

(二)在业务传送及业务开始时,业务提供者验证用户的合法性得到很好的保证,从而防止入侵者采用伪装或权限误用等接入3G业务。当出现和安全有关的事件或欺诈性的使用业务时,要能够及时进行检测和阻止,并在向业务提供报警信息的同时还可以产生相应的记录。服务网络提供的归属环境对于一些用户会立刻终止其所提供的各项业务;在无线接口上可以对服务网络验证信令数据、用户业务和控制数据的发起者,对于入侵者的抵御和阻止依靠逻辑手段限制业务来实现;加强基础网络的安全性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极为重要。

(三)接入到有效的USIM得到良好的控制,是终端使用SIM卡的要求,进而是用户仅需使用USIM就可以接入3G网络业务。

(四)对于一些控制数据、用户身份数据、用户业务的安全性、信令数据、用户位置数据得到有效保证,个人数据安全得到保护,特别是在开放的无线接口上,他们在一些特定的3G业务的用户位置上有效的放置了因为参与而产生的泄露。

(五)用户业务、信令数据和控制数据通常因为发生越权而得到修改,通信系统的完整性需求得到满足可以有效防止这一行为的产生,特别在无线接口上,因为越权而导致用户相关信息得到修改的现象得以阻止。

(六)根据国家相关法律,3G网络有合法窃听的要求,可以提供每一个检测到的呼叫尝试或窃听到的每一个呼叫机其他服务提供给执法机构。

三、3G通信网络的安全技术

我们可以将3G通信网络划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服务层、应用层和传输层。由于攻击类型多种多样,所以针对这些攻击我们可以将3G网络的安全隐患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安全融入网络,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来自无线链路的攻击进行阻止和预防,这当中包括用户身份保密、用户行踪保密、用户数据的保密和信令数据、消息认证和加密秘钥分发、用户位置保密、实体身份认证等。同时,还要考虑在3G网络系统中是否与现有的GSM系统相兼容,使GSM平稳的相3G网络过度。

(二)核心网的安全主要用以保证核心网络实体之间的数据可以得到安全的交换,这当中包括数据加密,网络实体间消息认证,身份认证和对欺骗信息的收集。

(三)用户安全主要是保证移动台可以进行安全有效的介入,包括用户间的认证与智能卡,智能卡和终端间的认证以及链路的保护。

(四)应用安全,主要保证用户和服务供应商之间应用程序的安全信息交换,包括认证应用实体间的身份,确认应用数据重放攻击的监测和保护应用数据的完整性等。

(五)安全性的配置能力以及可见性主要是以服务提供商是否以安全服务作为提供服务的要求,以及用户是否对安全特性有所了解。

四、3G网络安全体现展望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对于3G系统网络的安全的发展主要有四方面:1、有私钥密码体制转变为混合密码体制;2、广泛应用新密码技术;3、3G网络安全体系向透明化发展;4、建立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体系,适应整个通信结构安全需要。

3G网络如今正与人们的生活日益密切,大有取代现有通信技术的趋势,且其所具有的数据呢荣和数据业务不断翻新,这就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虽然目前3G系统还没有广泛运营,但是它的发展空间却是相当大的。所以对于3G网络安全进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欧阳熙.中国联通3G发展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7.

上一篇: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理下一篇:《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