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助工作总结

2024-10-15

三助工作总结(共8篇)

三助工作总结 篇1

研究生“三助”助管岗位工作总结

在XXX做助管一个学期,有很多收获。首先要感谢两老师的支持与帮助,让我在工作的同时不仅锻炼了能力,也学会了很多道理。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1、活动的协助:在“我与我的导师”系列活动中协助老师完成工作。从师生关系调查问卷的撰写以及一次次的更改和完善,到活动通知的撰写,最后进行数据的统计和结果总结;征文活动的通知的撰写,征文的收集与整理、评选结果的统计、征文的奖品发放与统计等等。

在几期的知行讲坛和学术交流活动中协助老师进行现场布置,如桌签的整理、经管学院会议室座次表的制作、座位标签的粘贴等等。

2、文件的撰写与数据的统计:进行新闻稿的撰写,如:学位与研究生会议新闻稿、学术论坛新闻稿等。制作统计表,进行数据统计。如:研究生报到情况统计表、学院早操签到数据统计的整理汇总、毕业生奖学金文件的整理汇总等等。

3、信息的传达与发布:如几期的知行讲坛信息发布、一些事宜或通知传达给研究生。

4、其他工作:证书的盖章、整理与发放;文件或快递的收取、传递、发放等等。

二、心得体会:

1、了解是前提: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老师给了我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和工作设想,让我对工作安排有了初步了解。

2、信任是纽带:刚开始是老师对我的信任让我可以做助管;工作时是两位老师对我的信任才让我可以承担并完成工作;有其他事情处理时是两位老师的信任让我可以兼顾其他事情;出现错误时是老师的信任才让我可以不断改进。

3、责任心是核心:在工作中,有一颗责任心是做好工作的核心。从工作以来只要老师交给我的工作任务,我必定会负责任、不推诿的把工作做好,其中也有瑕疵和做的不好的地方,以后我也在慢慢改进。

4、踏实肯干、认真仔细是必备品格:不论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踏实肯干,在文件书写和数据整理工作中尤其需要认真仔细。把每一件小事认真踏实的做好,才会有大的成功与收获。

5、学习和改进是前进的动力。在工作中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怎样发扬优点和改进缺点变得尤为重要。如在五月初,自己的事情增多、学院老师调课的变动以及与同事沟通不良造成两个星期的工作时间安排混乱。加之当时手机出现问题,造成接听不到老师电话。此后一切恢复正常,事前学会了与老师沟通,进行时间安排,和同事也渐渐沟通良好,也更换了一部手机。最后,感谢两位老师给我的鼓励和帮助,让我不仅在做事上有所提高,在做人上也学会了很多道理。这一学期收获了很多,感悟了很多,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进步。

三助工作总结 篇2

1. 担任“助教”工作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基本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研究生综合能力中除科研能力之外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研究生应该具备将自身掌握的科学理论和知识, 通过讲座、报告、课堂或实验教学等形式有效的转化和传播给受听者的能力。这种能力将在研究生未来所从事的研究或非研究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和研究机构所培养的研究生实为非教育学专业研究生, 其本科阶段所学也为非教育学专业, 不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在他们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 终日忙于文献阅读、课题设计、实验工作, 导致缺乏教学的相关经验。如何弥补这一缺失, 成为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人才, 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 研究生“助教”制度的引入, 为研究生基本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所谓助教, 简言之为教师的教学助手, 通常是指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完成本职学习和研究任务之余, 协助导师完成本专业的本科或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辅助工作。通过担任“助教”工作, 研究生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首先, 研究生为了更好的完成一门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工作, 往往会充分查阅和掌握本专业本门课程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通过这一过程, 研究生有效搜集、分析、整理和总结信息资料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其次, 在参与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研究生对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讲解技巧的掌握等能力也得到了大量的训练。与此同时, 个人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逻辑思维统筹安排能力等也得到了锻炼;最后, 研究生在担“助教”过程中必然面临知识储备不足、个人魅力不够、语言表达能力差等各种前所未有的困难, 对这些困难的解决过程必将锻炼他们面对困难, 驾驭解决难题的心智和能力。

2.“助研”工作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助研”, 即辅助研究, 通常多指本科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协助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对于研究生而言, “助研”的范畴或许可以扩展为以研究生为主体自主的开展紧扣学位论文的课题研究的同时, 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协助完成一些其它研究工作, 其中包括具体的实验研究、调查搜集材料、课题项目申报和结题等工作。“助研”工作自2006年在我国各高校开始实施, 到2008年基本覆盖几乎所有的研究生院校。2014年, 教育部“关于做好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意见” (教研[2014]6号) 明确指出, 坚持把助研作为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在科研和实践中培养”是培养研究生的基本模式。

事实上, 通过“助研”工作的开展, 各科研单位的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 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了提升。通过“助研”工作, 研究生能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开展科学研究。他们可以学习到科学研究的思路、研究方法、实验技能, 体会科学研究的套路等诸多科研技能。在“助研”过程中, 他们学会了如何查阅和总结文献, 熟悉了具体实验研究的流程、培养了相关的实验技术, 掌握了数据的采集和统计的基本方法等。任何科学研究成果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通过与研究团队成员的合作, 研究生能充分认识这一重要性, 培养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团队合作精神, 这是个人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之一。最为重要的一点是, “助研”过程中研究生与有思想、有学问、高品格的导师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 耳语目染的受到导师的熏陶, 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定了科学研究的信念, 这为将来成为一名真正有能力的科学研究工作者从灵魂上打下了烙印。

3.“助管”工作可以培养研究生行政职业能力和领导能力。

2014年, 教育部“关于做好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意见” (教研[2014]6号) 明确指出, 重视通过助管工作加强研究生管理能力锻炼, 在适度发挥助困作用的同时重视助管工作对研究生协调、沟通能力和责任意识的锻炼。21世纪是复合型人才的世界, 对科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 不仅应当掌握本专业的研究技能, 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行政职业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新时期的科学研究早已不是过去单打独斗的模式, 团队合作共同攻关已是整个科学研究领域的定律。因此, 管理能力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科研能力之一。研究生通过担任“助管”工作, 参与一定形式的行政、财务、团队管理工作, 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出一定的行政职业能力和领导能力, 为最终成为复合型科研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研究生在协助导师进行科研和课程教学的管理过程中, 频繁与导师和团队成员的沟通交流, 假以时日培养了个人与上、下级交流沟通和领导的能力与技巧, 无形中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研究生综合社交能力和行政职业能力的培养, 有助于为将来建立良好的科研合作人脉和资源的获取。

虽然研究生院校开展“三助”工作理论上能有力的促进研究生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行政职业能力和领导管理能力, 但实际上由于各专业、学校、区域的差异和某些局限性, 造成诸如研究生“三助”工作部分岗位设置尚未纳入组织管理, 研究生“三助”工作低报酬影响了研究生的积极性等实际问题, 最终导致“三助”这一有力工具并未能在研究生个人能力培养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未来在国家政策层面应进一步加大对研究生“三助”工作的重视和经费方面的支持, 地方院校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努力使“三助”工作在研究生能力培养中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关于研究生“三助”工作的设想, 魏赤,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8 (3) :48-49

[2]研究生兼做“三助”工作的现状及其思考, 裴劲松, 李现曾, 陈菲, 云南教育, 2002, 20 (6) :64~67

[3]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工作的探索研究, 张利, 耿晔, 邵琳。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42) :191-193

“三助”工作改良刍议 篇3

地方高校研究生

摘 要:在回顾我国研究生“三助”政策发展的基础上,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背景,从教育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视角,分析了S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开展的情况和成效,针对“三助”工作中的短板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地方高校应提高对研究生“三助”工作的认识,结合自身实际,强化和落实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主体责任,主要表现为:在制度建设方面,加强理论研究与制度建设,实行学校与学院两级部门分级管理,确立导师责任制;在岗位设置方面,对于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尽量考虑岗位设计多样化,发挥区域优势,从利用优势、特色学科资源入手,同时完善考评机制,将考评结果纳入研究生综合评审;在投入力度方面,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政策性拨款增加投入;在劳务费分配方面,既要体现效率,又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自觉接受纪检部门和广大师生的监督。从而使研究生对“三助”有更多兴趣和信心,使地方高校的“三助”工作更加规范、合理、高效和富有特色。

关键词:研究生“三助” 研究生教育改革 政策研究

1 我国研究生“三助”政策回顾

全日制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根据规定兼任助研、助教、助管三种岗位,简称“三助”。研究生助教主要承担专业基础课及公共课的辅导、答疑等教学辅导工作。研究生助研主要承担项目负责人分配或指定的各种科研课题和专业设计等工作。研究生助管主要辅助学校的行政部门开展工作。研究生“三助”作为提高研究生综合能力和助学助困的一种新事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西方发达国家借鉴到中国,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美国大学出现的助教资助制度(teaching assistant, TA),经过一个多世纪,美国研究生助教制度得到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助教、助研(research assistant, RA)和助管(graduate assistant, GA)体系,成为支持研究生完成学业的基本资助模式。推行研究生“三助”主要目的是从综合能力锻炼、科研水平提高以及日常经济补充等方面共同为研究生培养服务。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建立学位制度以来,教育主管部门就非常重视研究生在校期间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的辅助工作。国家教委(1998年更名为教育部)于1986年发布通知,要求建立研究生兼做助教的工作制度。在1988年和1989年国家教委先后发布《高等学校聘用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试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兼任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入研究生兼任助研、助管的模式,旨在发挥在校研究生在高校科研、教学及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使“三助”工作明确化。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要求“继续进行和扩大研究生兼做助教、助研、助管的试点”。2005年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发文,将“三助”工作正式列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重要项目之一,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重要内容。2006年教育部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进一步推动研究生“三助”工作全面实施。2014年秋季学期起,研究生收费政策实施,标志着我国研究生培养经费全面进入到奖、助、贷并行时代。当年教育部再次下达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政策配套和条件保障,发挥“三助”对研究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z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最高层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使命。无论是从国家政策的导向,还是从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研究生“三助”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研究生教育平稳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重要性不可小觑。

2 S大学开展研究生“三助”工作的措施和成效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高等教育在我国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正在经历着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在教育部大力引导和推进下,全国高校积极参与研究生“三助”工作。S大学是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林业院校。学校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200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国家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自2000年研究生扩招以来,S大学研究生教育规模获得跨越式发展,2015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254人。在研究生规模扩大的同时,学校积极采取措施在研究生“三助”工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2.1制度保障有力,政策宣传及时

S大学党委、行政一直高度重视研究生“三助”工作,坚持将研究生“三助”与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改革结合起来,将“三助”工作与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助、贷、免、勤、补”等奖助政策结合起来。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帮助研究生在校期间全面提高能力,学校制定并出台了《S大学研究生管理工作暂行办法》、《S大学研究生勤工助学及困难补助管理规定》、《S大学研究生综合测评考核办法》、《S大学研究生先进班集体、先进个人评选办法》等文件和管理规定,将“三助”纳入到研究生综合考核评优评先的议程中,每年修订汇编成《研究生工作手册》并发放给全体研究生。初步形成了研究生培养基层单位管理干部的工作规范,促进了研究生“三助”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提高,保障了开展“三助”工作的整体性和执行力。并将相关政策文件和管理办法转发各研究生班级群、管理工作群,上传到了研究生院网页,供广大师生查看和学习,确保宣传及时、准确。

2.2组织机构健全、配备人员合理

S大学有步骤、有目的地开展研究生“三助”工作,包括从在校研究生中遴选优秀学生到学校部门担任助理,协助行政工作;让研究生参与部分本科教学活动,帮助授课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实习、批改作业、参与课堂讨论等;部分导师让研究生积极投入到科研实践中去。“三助”岗位的多元化设置体现出S大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意图,“三助”学生学历高、能力强、工作认真细心,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方面完成了大量基础性、事务性工作,不仅有效缓解了S大学教学、科研、管理人员紧缺的供求矛盾,而且通过锻炼和实践,参与“三助”的研究生自身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

2014年,随着国家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政策,学校积极推行研究生教育两级管理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健全研究生“三助”管理机构,成立了研究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协调和监督“三助”工作,并在研究生院下设学生科,具体负责研究生“三助”工作的制度建设、岗位申请、审核及日常管理等。各教学院部的“三助”工作由学院党委主抓,学院的学生工作办公室或研究生教学秘书协同配合。目前,S大学初步形成了学校、管理部门、实施单位或个人的三级联动体系,有效保证了“三助”工作的开展。

2.3学生综合素质获得提升,经济困难状况得以改善

在研究生担任助教、助管之前学校会举办培训讲座,通过岗前培训能够帮助新聘任上岗的助教和助管尽快适应工作环境,熟悉工作内容,掌握工作方法,明确工作职责,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能力。指导老师的专业培训使“三助”研究生的业务能力、工作水平和组织纪律观念得到了加强。据了解,大部分研究生认为“三助”使自己的科研和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办事行动力增强。“三助”学生能够逐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锻炼自己的协调、沟通能力和责任意识,为今后走进社会、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2014-2015学年,S大学共有1173人次研究生参与助研工作,覆盖全校在读全日制研究生的93.5%,聘任助管73人,其中固定岗位13人,临时岗位60余人次。部分“三助”学生存在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学校提供的“三助”津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学生的困难,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保障。

3 S大学开展研究生“三助”工作的短板

经过多年努力,S大学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研究生“三助”管理制度,“三助”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由于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制度刚起步,研究生“三助”工作体系在各地方高校尚不完善,所以难免存在一些问题。S大学属于西部地方农林类高校,无论是同国家“985”、“211”等重点建设的高校相比,还是同中东部沿海地区的重点大学相比,S大学由于研究生规模相对较小,在“三助”工作开展的软硬件条件、管理制度方面还明显落后。S大学和其他各高校一样,在探索研究生“三助”如何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3.1管理机制不健全,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国家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文件《关于做好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意见》(教研〔2014〕6号),对研究生“三助”的作用做了定性:研究生“三助”工作符合研究生培养规律和全面能力培养要求,并对培养单位的科研、教学以及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支撑或补充作用。但从S大学实际工作开展情况来看,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机制尚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三助”工作的运行机制方面相对盲目,存在将“三助”工作作为教学、科研、管理的支撑或补充,还没有完全彻底扭转“三助”单纯作为助学助困渠道的倾向,最终导致研究生的“三助”津贴沦为助学助困补助;动力机制方面缺乏经费投入力度,导致工作开展后继乏力;约束机制方面缺乏有效的考评和有力的监管,限制了“三助”作用的充分发挥。

另外,研究生扩招之后,S大学的研究生数量呈现历年递增趋势。随着农林类研究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作为西部边疆地区的林业高校,学生普遍对“三助”性质的认识不到位,同样限制了“三助”作用的发挥。部分学生考研究生只为了提升学历并拿到文凭,在调查中他们表示象牙塔里的“三助”工作与现实脱离,更情愿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创业与社会性考试(比如考各种资格证、驾照)中去。

3.2投入力度有限,缺乏工作持续支撑

“三助”岗位津贴的高低将影响到“三助”工作资助功能的实现,以及研究生参与“三助”工作的积极性。原则上,高等院校统筹利用政府拨款、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提供“三助”岗位津贴。但是农林高校研究生的学生经费投入主要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渠道过于单一而且拨款偏少。西部地方高校的资源更不如重点高校集中,投入还远远低于中东部发达地区。江西农业大学的陈小红、熊红华等人认为,正是“三助”研究生的劳动报酬低降低了“三助”的资助力度,影响了“三助”学生参与工作的积极性[1]。

同样原因还导致了研究生导师、管理人员和学生在开展研究生“三助”工作时积极性不高。随着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国家和各级政府对研究生的奖助力度不断增多,除了国家级、省级、校级等各类奖学金外,另外还设有专项的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每一级别奖学金的资助力度均大于研究生“三助”,而获得高等级奖学金的“门槛”之一便是要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出于对培养质量的严格管理,研究生要如期毕业也必须在正规刊物上发表论文。在调查中,大量在校研究生认为应该首先完成科研论文的撰写再考虑其他兼职任务,这样做不但是为了毕业也是为了获得申请各类奖学金的资格。

3.3岗位设置不科学,考评机制不健全

S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存在岗位设置不够健全灵活的问题,例如,因专项或临时工作需要,在某个时间段需要较多的学生参与“三助”,协作一起完成工作,这种临时性的“三助”工作还缺乏特定的管理规定进行规范和配套。一方面,调查显示某些部门和导师推动“三助”工作的意识淡化,有的认为参加“三助”会影响研究生的正常学业,有的把研究生纯粹当作打工者;另一方面,调查也显示部分研究生认为“三助”工作太细碎烦琐,对待工作的态度不端正,缺乏干劲。这主要是因为没有科学地建立针对“三助”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产生吃“大锅饭”现象。湘潭大学的李勇辉、陈勇强认为,加强“三助”的指导管理、完善考评机制是控制“三助”人员工作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正是“三助”考评机制的缺席使得很多高校的研究生“三助”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2]。

4 思考与对策

研究生“三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涉及教育质量保证、教育机会公平、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等多方面,在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研究生“三助”工作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有重要作用,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针对上述“三助”工作的短板,结合S大学发展情况,学校要以此为契机,提高对研究生“三助”工作的认识,在原有“三助”及勤工俭学管理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和落实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主体责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和管理,以保证研究生“三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完善“三助”管理机制方面,首先要加强理论研究与建设,从基础上理顺研究生“三助”工作的管理机制。清华大学的谢矜、王晓莉等人认为,对研究生“三助”制度创建的理论解释可纳入经济学领域,劳动创造价值,高校给研究生提供劳动需求[3]。研究生“三助”管理机制建设是“由现象驱动的实践性研究,但有价值的研究问题需要兼具理论和实践的相关性……无论是宏观层面对于社会和人性基本规律的哲学思考和系统观点,还是微观层面对于问题的解释和推测,理论都常常起到学术研究中的通用参考框架的作用”[4]。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三助”不仅是一种必要的助学助困渠道,而且还是一种促成研究生综合能力提升和教育资源整合的力量。减少“三助”的负面效果,同时增大“三助”的积极功能,建立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之间的桥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复合型的“三助”工作体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其次要加强和完善研究生“三助”的运行机制建设。加强对“三助”工作的统筹协调,发挥“三助”在人力资源补充、能力培养和助学助困渠道等方面的多重作用。按照“培养能力为主、其他功能为辅”的原则,做好管理体系建设、制度机制建设和资源配置工作,优先保证培养功能的充分实现。再次要加强对研究生担任“三助”政策的宣传力度,使研究生能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对“三助”工作开展有更多兴趣和信心。

在“三助”岗位设置和管理方面,S大学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从利用优势、特色学科资源入手开展“三助”工作,并对临时勤工助学岗位灵活设置安排方面多花心思,进一步细化临时用工制度和临时用工劳酬发放标准。顺势而为,实行学校与学院两级部门分级管理,以学院为主体,加强学院的学科梯队自主管理,在“三助”工作中引入导师考核的环节,确立导师责任制,发挥导师的支持和监督作用。通过管理方式的转变,实现“三助”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制定评定细则和奖学金评定时,充分考虑人文社科、理工科之间的差异,充分听取培养院系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注重责任分工,对于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尽量考虑岗位设计多样化,同时在学生本身的职业规划与“三助”工作相结合方面考虑将“三助”岗位提供能力与培养需求相适应,使“三助”政策惠及更多符合条件的同学,将“三助”岗位提供能力和管理水平作为反映本单位、各学科和研究生指导教师研究生培养能力的重要方面。

在“三助”经费投入和分配方面,教育经费紧张是各地方高校的突出问题之一,为了保证研究生“三助”工作顺利开展,必须争取获得更多渠道的政策性拨款,同时统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从中拿出一部分大力投入到教学科研的基础设施中去,以人为本,改善“三助”工作条件,从而加强政策配套和条件保障工作。学校通过提供配套经费的办法,鼓励导师利用课题经费提高助研的报酬额度。任何资助制度的存在都离不开规范化的管理与监督。S大学在开展“三助”工作和设置岗位的过程中,应强调优化培训和考核机制,考核结果要列入研究生综合考核与评优评先相挂钩,使“三助”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激励研究生创新和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对于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人员进行淘汰。在分配“三助”劳务津贴时既要体现效率,又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同工同酬,自觉接受纪检部门和广大师生的监督。

综上所述,在保障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三助”工作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和水平,调动了其学习和科研积极性,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一定基础。研究生“三助”工作是深化高校人事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和有益补充,从事“三助”工作的研究生是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一支生力军[5],要重视并用好他们。相信当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有了改善,“三助”工作岗位设置与考评制度更加健全时,研究生“三助”工作的短板问题便能得到改善,这样便会有更多的研究生自觉投入到“三助”工作中来,从而也使地方高校的“三助”工作更加规范、合理、高效和富有特色。

参考文献:

[1]陈小红,熊红华,邹园丁.浅析地方院校研究生“三助”工作发展瓶颈[J].职业,2014(33):74.

[2]李勇辉,陈勇强,郭新华.我国高校研究生“三助”工作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研究生,2007(1):47-48.

[3]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7,66.

[4]谢矜,王晓莉,肖宝华,汪健.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研究生“三助”制度设计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5):53.

[5]裴劲松, 李观曾, 陈菲. 研究生兼做“三助”工作的现状及其思考[J].云南教育.2002,20(6):64.

研究生三助考核工作审核流程 篇4

一、工作流程:

1.研工部发布三助考核计划,生成考核名单; 2.辅导员对学生进行考核;

3.研工部/教务处对辅导员审核通过的学生进行考核; 4.学生查询考核结果、学校导出考核名单。

二、具体操作方法:

1、研工部发布“三助考核计划”

打开“学工管理—>三助考核计划”模块,点击“添加”/“修改”,填写相关信息,点击“保存”即可发布计划并生成考核名单。

2、研工部核对考核名单

打开“学工管理—>研工部三助考核”模块,可查看三助考核名单,若有新增需要考核的学生,可点击“生成考核名单”即可更新考核名单。

注:只有三助工作岗位状态为“有效”的岗位的学生才会生成对应考核名单。

3、辅导员进行三助考核

打开“学工管理—>辅导员三助考核”模块,可查看本学院的三助考核名单,勾选需要审核的学生,点击“考核”后选择“合格/不合格”可对学生考核状态进行变更;或点击“一键考核”可以对当前查询条件下的所有学生进行考核。点击“按月导出”,可根据设置的条件导出三助酬金建行转账发放表(校级考核通过后才可导出)

4、教务处/研工部进行三助考核 打开“学工管理—>教务处/研工部三助考核”模块,可查看辅导员考核通过的三助考核名单,勾选需要审核的学生,点击“考核”后选择“合格/不合格”可学生考核状态进行变更;或点击“一键考核”可以对当前查询条件下的所有学生进行考核。点击“按月导出”,可根据设置的条件导出三助酬金建行转账发放表(校级考核通过后才可导出)

注:教务处角色的教师只可考核、查看所有助管和设岗单位为本部门所有助教

5、学生查询考核结果

三助工作总结 篇5

关于印发《温州大学研究生兼任三助工作

暂行条例》的通知

各部门,各学院:

现将《温州大学研究生兼任三助工作暂行条例》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九月七日

主题词:三助工作

研究生

条例

通知

温州大学校长办公室 2006年9月7日印发

-1-温州大学研究生兼任三助工作暂行条例

为充分调动我校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教学实践和学校及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帮助生活困难的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通知》(教财[1999]7号)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兼任助教、助研、助管(以下简称“三助”)工作的规范管理,特制定本条例。

第一条 设立校研究生三助岗位专项基金,由研究生部负责管理。

第二条 助教、助管岗位由研究生部根据每年学校投入的专项基金的经费情况和有关部门工作需要统筹设置工作岗位数。助研岗位由课题组根据需要而设立工作岗位数。

第三条 研究生助教工作岗位一般相当于教师系列助教承担的工作,应担任实质性的教学工作,如课程教学辅导、答疑、课堂讨论、批改作业、习题和实验课(如实验、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助教的工作应是教学实践以外的教学工作。

第四条 研究生助研工作岗位一般相当于实验员胜任的工作。除特殊情况外,研究生应申请并担任导师的科研助教,如申请其它教师的科研助教,则应先征得导师的同意。校内外的纵横向课题都可以招聘本学科点或相近学科的研究生以助研身份参加课题组的工作。助研的工作范围应是学位论文以外的科研工作。

第五条 研究生助管工作岗位一般相当于行政部门实习研究员胜任的工作,如学院教研室秘书、助理,本科生的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级主任或其它工作等。

-2-第六条 研究生部根据有关部门设立岗位的具体要求向全校研究生实行公开招聘,由研究生本人自愿向研究生部提出应聘的书面申请。

第七条 为了保证研究生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同时也为了保证三助工作质量,一个研究生不能同时兼任助教、助研和助管工作。

第八条 用人部门按研究生部推荐的名单对研究生进行面试,将拟录用名单报研究生部。研究生部在征得导师和各学院分管研究生工作的领导的意见后,正式确定录用人员名单。

第九条 在同等条件下,对生活困难的研究生优先考虑录用。第十条 聘用期一般为半年,由研究生本人与聘用部门签定录用协议,一式三份,其中一份报研究生部备案。

第十一条 用人部门应加强对聘用研究生的管理,制定有关规定条例,对违反规定的研究生可以提前解聘。在“三助”过程中有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按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条例处理。

第十二条 担任助教工作的研究生应承担一定的工作量,每个助教月平均工资一般以200-500元为宜。聘用酬金从研究生部助教专项基金中支出,按月发放。研究生持学院教学证明到研究生部办理领款登记手续。

第十三条 助研的酬金由课题组的纵向科研或横向科研经费支付。根据工作量大小,每个助研月平均工资一般以200-500元为宜(具体由课题组自定),按月发放。如果工作完成出色,课题组可在助研承担的工作全部完成后额外奖励,奖励数额由课题组自定。

第十四条 担任助管工作的研究生应承担一定的工作量,每

-3-个助管月平均工资一般以200-500元为宜,聘用酬金从研究生助管专项基金中支出。聘用酬金按月发放。研究生持合同和有关工作量统计证明到研究生部办理领款登记手续。

第十五条 用人部门应为聘用的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十六条 考核方法采取“谁聘用、谁负责考核”的原则,由聘用部门根据工作岗位的具体性质,对担任三助工作的研究生制订相应的考核标准。

第十七条 聘用期满后,由研究生本人递交书面总结,用人部门对照考核标准对其作出评价,写出考核评语,并将有关材料报研究生部备案。

第十八条 考核情况将作为续聘的依据。

第十九条 对“三助”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予一定的奖励。第二十条 研究生作为助研完成的工作,其知识产权属课题组,工作完成后必须将所有技术资料交课题组。

第二十一条 硕士生参加“三助”工作时间应有限制,工作量平均每周不超过20小时。

硕士研究生“三助”管理办法 篇6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学校《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校政〔2013〕29号),全面实施研究生“研究助理、教学助理和管理助理”(以下简称“三助”)资助计划,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全脱产学习)研究生。第三条 岗位设置

(一)研究助理岗位(以下简称助研岗),由研究生培养单位、科研机构或者导师根据科研工作需要和师生互选结果提出岗位需求,经研究生院审核并会商科研管理部门同意后设置。

(二)教学助理岗位(以下简称助教岗),由各教学单位根据本科教学(含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需要提出岗位需求,经教务处审核并会商研究生院同意后设置。

(三)管理助理岗位(以下简称助管岗),由各单位根据日常管理工作需要提出岗位需求,经人事处审核并会商研究生院同意后设置。

(四)研究生“三助”岗位按“一岗一人”原则设置,岗位数由研究生院总体控制,助研岗优先设置,“三助”岗位设置情况在校内公开。

第四条 岗位申请

(一)按规定缴纳学费的研究生均可申请“三助”岗位,研究生申请“三助”岗位时应当填写《安徽大学研究生“三助”岗位申请表》,助研岗的申请由导师受理,助教和助管岗的申请由设岗单位受理。

(二)选择导师的研究生可以申请并获得助研岗。

(三)承担助研岗工作的研究生经导师同意后可以再申请并获得一个助教岗或者助管岗。第五条 岗位聘任

(一)助研岗由导师聘任,聘期自师生互选确定师生关系之日起至基本修业年限结束。

(二)助教岗和助管岗由设岗单位聘任,聘期以学期为单位,可以连续聘任。

(三)导师或者设岗单位应当在《安徽大学研究生“三助”岗位申请表》中载明岗位职责和

—1— 工作要求,并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六条 岗位考核

(一)助研岗的考核办法由设岗单位或者导师确定,每年考核一次,考核不合格的,停发助研岗劳务。

(二)助教岗的考核办法按《安徽大学研究生助教岗位设置与管理实施细则》(校政[2015]13号)执行。

(三)助管岗的考核办法由设岗单位确定,每学期考核一次,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解聘。

(四)考核结果报研究生院备案,作为“三助”先进个人评选依据。第七条 岗位劳务

(一)助研岗劳务基本劳务标准为4000元/(人·年),由学校统一支付,鼓励培养单位或导师提供相应助研岗劳务。

(二)助教岗和助管岗劳务标准为1000元/(人·月),由学校承担。

(三)助研岗劳务按学期发放,助教岗、助管岗劳务按月发放,由研究生院和财务处统一办理,划转到研究生个人银行账户。

第八条 各培养单位组织研究生在外地从事科研、实习、实践时间在二个月以上的,可以向学校申请设立临时助研或者助管岗位,劳务标准不高于校内相应岗位的50%。

第九条 本办法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此前公布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三助工作总结 篇7

摘 要: 研究生“三助一辅”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培养单位及研究生通过这一平台、载体,不仅锻炼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更对进一步深入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研究生综合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研究生 三助一辅 育人功能

“三助一辅”工作是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做好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不仅可以在生活中、学习中解决研究生的实际问题,还为研究生与导师、任课老师、班主任、辅导员及学生管理干部等提供有效的沟通桥梁,促进研究生德育功能更好地发挥。

一、“三助一辅”在研究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意见》精神,各高校在开展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时,要避免将此项工作单纯地作为科研、教学、管理的支撑或补充,或单纯地作为学生困难资助的有效渠道,而应充分发挥研究生“三助一辅”的育人功能,促进研究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1.“助研”工作是学生与导师亲密接触、合作的最佳平台,许多导师在要求学生承担助研工作时,只是单纯地进行科研的设计、实验数据的采集,而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及引导。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不仅是学生科研学业的解疑释惑者,更是对研究生思想、心理的帮助和指导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导师在让学生参与助研的过程中,要积极使自身的思想观念、治学态度、学术诚信、人格品行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提升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长才干、全面发展。“助研”工作要强化学术道德与人格教育的培养,让导师随时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心理状况,及时引导解决问题,让导师真正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2.“助教”工作是提升研究生教学水平、强化研究生的归宿感与认同感的有效手段。研究生的教育及培养有别于本科阶段,特别是在数量上,明显低于本科生。这很容易让研究生产生一种弱势群体、归宿感不强的想法,较难与本科生融入在一起。因此,通过承担本科生课程一定的教学任务的“助教”工作,不仅可以使研究生体会到老师上课的辛苦及不易,提高研究生教学知识结构、理论知识水平,更可以让研究生与老师、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赢得信任及认可,强化研究生的归宿感及身份认同感。

3.“助管”和“兼职辅导员”工作是研究生参与行政管理、学生管理,不断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的有效平台。研究生是高层次培养的人才,在学校中他们既是学生工作的对象,又是工作的主体。他们普遍民主参与意识较高、工作积极主动性强、独立自主能力强,而且由于研究生朋辈之间的关系,在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因此,高校在开展此项工作时要积极给研究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研究生充分发挥自己专业背景及学生身份的优势,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引导工作。同时,研究生可以多参与学校行政部门及有关学院的党团工作、日常事务工作,加强与各部门、学院老师、管理干部的沟通与交流,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三助一辅”工作开展探索

“三助一辅”工作在高校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愈发凸显,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应当积极重视“三助一辅”的育人功能,建立完善的服务管理保障体系,提高研究生参与的积极性及兴趣,进一步提高高校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1.完善各项保障制度建设。高校针对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应加强政策出台及条件保障。制定相应的管理考核文件,如《××学校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校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设置与管理实施办法》等,明确规定研究生承担三助一辅工作的职责、学分和培养目标。完善选聘和考核制度,要求各部门、学院在设置、选拔,考核、评优“三助一辅”岗时,要严格把关、做到公平公正,使“三助一辅”工作深入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形成一套完善、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体系。

2.加强各部门的协同配合。按照“协同配合、分工负责”的原则,各部门统筹配合、各司其职,积极推进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的开展。高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应负责全校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的整体规划和日常管理,负责对岗位的设置及宏观管理;各研究生培养学院、研究生导师、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及对“三助一辅”工作的各项质量监控及考核、选拔等。通过这种理顺运行机制、强化研究生培养主体、增加导师话语权的运行模式,不仅调动学生、培养单位及职能部门的积极性,更力促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的深入及发展。

3.优化聘用、培训和考核体系。建立研究生“三助一辅”聘用、培训考核体系是开展“三助一辅”工作的关键点和推手。各高校要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和聘用制度,注重岗位的培训,分类设置不同的岗位,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重视选聘工作,所有的助管及兼职辅导员岗都要实行公开竞聘,制定详细合理的选拔流程,按需设置岗位,加强选拔过程中的监督,在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下,做好助管及兼职辅导员的选拔、聘用管理等相关工作。

加强培训制度,确保工作的质量及教育效果。对承担助教、助管和一辅工作的研究生,应提前做好研究生的相应培训工作,让研究生了解岗位的职责及培养目标,掌握教学及管理的相应的方法和技能,遵守相关工作的要求,强化工作的责任意识。

细化考核指标,完善管理体系。采用月末和期末考核相结合、基础考核与评价考核的方式,对承担“三助一辅”工作的研究生进行量性及质性的考核。针对不同的岗设置不同的考核重点,“助管”岗重点考核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助研”岗给予导师的充分的自主权及考核权,由导师进行考核,“助管和一辅工作”由班主任(辅导员)及其所带班的整体的学业状况、科研成果、学风班风、社会实践等方面综合考核考评。

三助工作总结 篇8

为加强对研究生“三助”工作的管理,根据我校《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兼职从事“三助”工作实施办法(修订)》校研„2011‟16号文件规定,请各设岗部门对本单位聘用的研究生“助管”研究生从出勤率、工作态度和能力、工作职责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如聘任时为全勤(每天工作4小时及以上)、半勤(每天工作2-4小时),未按聘用单位要求完成工作任务,考核不合格,将根据结果减半发放酬金,并不再拥有应聘上岗的资格。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助管,在下学期的助管聘任中优先聘用。

“三助”工作考核表格在研究生工作部主页“下载中心/学生工作”栏下载,并请各聘用单位将考核表格于12月28日前交到研究生工作部思想教育管理科(1#综合楼104)。

研究生工作部

上一篇:创建“平安先行学校”工作总结下一篇:节能验收监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