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2003年工作总结(科技扶贫)

2024-09-29

工作总结2003年工作总结(科技扶贫)(通用7篇)

工作总结2003年工作总结(科技扶贫) 篇1

工作总结2003年工作总结(科技扶贫).txt生活,是用来经营的,而不是用来计较的。感情,是用来维系的,而不是用来考验的。爱人,是用来疼爱的,而不是用来伤害的。金钱,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用来衡量的。谎言,是用来击破的,而不是用来装饰的。信任,是用来沉淀的,而不是用来挑战的。>>>教育资讯网

**年工作总结、**年工作打算(科技扶贫)

一、**年科技扶贫工作主要成效

1、实施科技扶贫项目、培育主导产业

根据我省和各县区“十五科技扶贫规划”,**-**年科技部与省科技厅立足各地的比较优势,围绕地方主导产业的培育,重点扶持霍山、金寨、太湖县的“皖西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建设与示范”、岳西、潜山、太湖县的“蔬菜良种的引进与高山反季节栽培技术示范”、裕安区的“奶牛致富工程”、六安市科技局的“皖西大别山区十万人科技培训”和岳西“有机猕猴桃转换基地建设”五个国家级科技扶贫项目,除此之外,还支持了“有机茶综合开发”、“灵芝种植开发”等省级科技扶贫项目,共资助项目经费近130万元。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蔬菜良种的引进与高山反季节栽培技术示范”项目,三县共计种植4700多亩,扶贫10000多户,户均增收1000多元,岳西县有些地方户均增收多达3000元。高山绿色蔬菜的种植已成为岳西县的主导产业,也是潜山县继瓜蒌之后的新型主导产业,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皖西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建设与示范”项目的实施,仅霍山、金寨两县就举办中药材栽培培训班200余期,培训栽培户18000多人次,使1500多户贫困户当年获得了增收,户均增收600-1000元,贫困状况得到改善。但是,有些农户由于今年遭受了自然灾害,增收不明显。

霍山县通过实施有机茶项目,全县共建立有机茶基地1000亩,有800亩茶园赢得了有机茶认证证书和加工证书,500亩茶园获得有机茶销售证书。还有8000多亩茶园获得有机茶原料转换证书。有机茶项目实施村的农民拿着复印件卖茶,平均价格提高50%。

裕安区的奶牛致富工程项目,在奶业扶贫项目区内的扶贫户60户,户均养牛6头,成母牛4头,全年增加收入达2万元以上。并且可带动150户发展饲草种植,实施黑麦草与饲料玉米的轮作技术,每亩可年产青粗饲养7-8吨,实现收入800-1000元,亩均利润达400元以上,是种植传统作物的4倍。因此,利用奶业进行科技扶贫是适合当地自然资源条件的最佳致富选择。“一头奶牛富裕一个家庭”已成为干群的共识。

太湖县的“油茶产业化建设”、金安区的“皖西白鹅千户示范养殖工程”是省厅前期支持的项目,现仍处于良性发展阶段,其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同期,两县区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选择了的“中药材种植示范”,“茯苓、皖贝母、金佛手示范种植”“ 蓖麻试验、示范种植”等项目的小范围试验示范,为科技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作储备。

UNDP小额信贷科技扶贫项目,是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操作技能的同时,较好地解决了贫困农户生产资金不足等现实难题,岳西县**年小额信贷科技扶贫项目覆盖2个村,280个贫困户,投入滚动资金70万元,建有5个中心,56个小组,扶持贫困户种植蔬菜840 亩,中药材150亩,养猪、牛、羊950头,创产值150万元,回收信贷资金28万元。

2、建立、巩固科技示范基地,加强技术引导

一年来,各县区围绕各自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的培育,进一步加大了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不断提高示范基地的科技含量。太湖县建立的300多亩油茶示范基地和300亩黄花菜示范基地,坚持技术高起点、质量严要求,以加速辐射,扩大影响,为油茶新品种的推广和黄花菜种植技术的普及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裕安区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大 “汪家行生态农业示范园”改组改造的力度,使得示范园建设充满活力,经济效益、示范效应逐步提高;岳西县围绕“茶、菜、果、药”四大生态农业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引智、引技工作,聘请了以色列有机农业专家太尔·阿地乐先生到县里开展有机蔬菜和有机猕猴桃生产技术讲座,他们还聘请了湖北省农科院和我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到县里做技术指导,为全县的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霍山通过建立有机茶基地,带动农户发展有机茶,提高茶叶附加值,达到增收目的。

3、扶持龙头企业,完善服务体系

实践证明,以市场为导向,技术为依托,开展“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扶贫模式,是科技扶贫的有效途径。六安市奶牛场是一家集牧草种植开发、奶牛饲养、奶牛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型综合企业,近年来,在科技扶贫项目的支持下,建立了奶牛技术服务中心,成立专门的技术服务队伍。通过建立牧草种植示范园,逐步向农户推广。奶牛场通过为农民提供奶牛、牧草良种和相关技术支持,致力周边农户的脱贫致富,已成功地实现了自身功能由单一的生产型向生产、科技、服务型的转变,成为皖西地区奶业科技扶贫的中心和骨干企业。

岳西、潜山县的多家蔬菜公司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新技术,采取返租倒包、提供良种和技术服务的形式,辐射带动农户。同时,公司将产品通过网上销售和在大城市设立专卖店方式,增加经济效益,使2万多人稳定增收,当年脱贫,深得群众称赞。

4、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帮助农户致富

在科技部农村中心的支持下,大别山区多数县区均建立了科技信息网站,计算机网络在科技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各县区围绕“指导农民干什么,教会农民怎么干,帮助农民卖出去”这几个环节,加大信息扶贫的力度,上网查询信息、网上发布农产品信息、网上招商引资、网上登载科技扶贫信息等形式,正在成为提高科技扶贫效益的有效手段,广大干群的信息意识也不断增强,为农业信息化做了很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特别是霍山县科技扶贫信息网站的建立和20个乡村信息服务站,在信息扶贫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改善了信息闭塞落后的状况,促进了山区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过渡。

5、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在科技扶贫工作中,以科技扶贫项目实施为契机,针对农户在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各县区开展了专项技术培训班和形式多样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年各地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30多期,培训农民21万多人,印发了大量的科技资料和科技“明白纸”,有的县还利用电影、VCD光盘、广播等形式开展科技培训活动,培育科技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提高贫困农民素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促进农民增收和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6、普及卫生知识,科学抗击非典

**年春季,“非典”肆虐,我国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为了帮助广大贫困地区人民科学认识非典疫情,正确对待从外出务工的农民,各县区科技局按照省厅的部署,发放了《防治非典60问》和科技部赠送我省防治非典宣传材料,积极投入到抗击非典的战斗中,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防治非典科学知识。潜山县等科技局会同该县卫生局等部门,深入乡镇开展以“依靠科技、战胜非典”为主题的科技普及活动,号召群众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学抗击非典。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地的科技扶贫项目实施不均衡。有些地方项目实施进度缓慢;申报的科技扶贫项目内容深入调研不够,对农民的真正需求了解不深,重点不突出。

2、部分扶贫项目载体不明确,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分散的贫困农户无法应对千变万化的产品流通市场,市场竞争力弱,项目实施成效不明显。

3、部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跟踪管理不够,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技术依托单位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4、有些项目的实施,仅靠国家或省科技厅的项目经费,缺乏灵活多样的运行模式和吸纳资金渠道。因此,应在国家、省科技厅经费支持的基础上,采用国家、省、市、县(区)科技局四级联动形式,争取多元资金投入,以保证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

三、下一步科技扶贫的打算

1、发挥大别山区环境优势,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原则上以科技部重点支持的科技扶贫项目为主,按照“特色产业规模化和一县(区)一业”的思路,在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为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支撑,提高科技工作的显示度。重点有:一是高山蔬菜。要注意提高高山蔬菜的科技含量,改善高山蔬菜的种植结构,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重点发展附加值高的无公害蔬菜,同时,要注重野生蔬菜的开发利用和引进国外优良品种;二是中药材。积极引导农民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做好中药材的原产地保护工作,为引进、开发深加工项目创造条件;三是围绕“十五”科技扶贫规划继续抓好传统产业(蚕桑、毛竹、茶叶、食用菌、板栗、油茶、皖西白鹅等)的深度开发,引进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四是积极抓好优质奶牛饲养扶贫工程,带领和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五是积极发展高山花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大别山区独特的气候条件,重点发展球根花卉和具有自身特色的花卉产业。

2、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加强中介服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服务为依托,引导和帮助农户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走订单农业的道路,以订销促生产,以订销促调整。继续探索实行“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技术引导,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培育农业市场主体,推进山区特色资源的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开发,不断提升特色优势,壮大山区特色经济。

3、充分利用各县区信息网站,加大科技信息扶贫的力度。一是各地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扶贫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二是加强信息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信息扶贫提供人才保障;三是加强信息发布渠道的综合利用,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中的主渠道作用,切实解决好科技信息“进村入户”的问题;四是提高基层干群的信息意识,积极引导农民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查询、发布信息的能力,为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做好服务。

4、加强技术培训,完善科技培训体系。围绕主导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紧紧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各级农业科技人员,发挥各地信息网站的远程教育功能,建立和完善近程与远程相结合的技术培训体系。加强对贫困地区科技管理干部、农民群众的教育,提高其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通过职业教育,有针对性的重点培养一批贫困地区农民专业技术人才,使其成为指导农民生产的主要技术骨干,带动贫困农户共同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5、开发人力资源,培养科技致富人才。围绕本县的主导产业,以民营中小企业、农村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基层技术人员为重点,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打造民间技术网络,加大推广先进适用科学技术的力度。同时,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为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提供科技服务。

6、加大科技合作和交流,培育新型主导产业。积极引进农业高新技术,引进集成配套技术,提升产业档次和产业的整体效益。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自身的产业开发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加强与县外大中型企业的合作,为开拓市场提供服务。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7、加强项目管理,推进投入多元化。根据科技部部署,培育优势产业,扶优扶强,尽快使其成为县域的支柱产业,对项目实行滚动管理,优胜劣汰。在加大科技扶贫投入的基础上,加强引导社会投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市场化的投入体系,推动科技扶贫事业的快速发展。

工作总结2003年工作总结(科技扶贫) 篇2

扶贫先扶智

“种养有困难,农家科技书屋有答案。”厦坪镇菖蒲村农家书屋自2008年建成后,深受当地百姓好评,每年借书量达1260人次、3128册。“我开办了井冈山君先竹荪合作社,菌种培植经常需要掌握相关知识和信息。书屋就是一个专家库,为我解决了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怪不得老辈人说送金山银山不如送一座书山!”正在书屋里翻阅种养知识的菖蒲村农民吴良华说道。

除了为农家书屋争取资金购买农技类图书外,扶贫团还以科技活动周为契机,邀请专家授课,大力开展一系列有关苗木繁育、特种养殖、医疗保健、节能减排等专题实用技术的科技宣传和科技培训活动,2013年共有1000余人次参训,培养出600多名种养能手。同时,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和科技人员下基层工作,由在井冈山市挂职副市长肖立春带队,采取面对面现场讲解、手把手示范指导、入村入户面授交流等方式,为当地群众进行技术指导,并在全山倡导科学的精神,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

争资跑项忙

在科技扶贫团的带领下,井冈山不断完善科技项目库建设,积极向上申报各类科技项目和资金。2013年预计争取资金近500万元,完成包括《万亩有机茶产品提升及加工》、《井冈山林区山葵种植技术示范》、《灵芝种植技术研发与推广》、《井冈山金桔改良技术开发》、《无铅压电陶瓷触控技术及制品》等在内的6大项目的立项。正在向上申报的还包括《优异茶树种质快繁与产业化关键技术转化及示范》、《凹叶厚朴叶资源化综合应用及生产线在线监测研究与应用》等项目。以医疗技术应用为切入的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如能申报成功将带来上千万元的项目支持。扶贫团还积极争取将井冈山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村基本医疗卫生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重大项目技术集成示范市,组织以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德培院士为首的项目专家组和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阜外心血管、中日友好等单位知名专家来山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教学查房和义诊。

同时,充分发挥科技扶贫团的桥梁作用和协调功能,巧打“井冈牌”,加强横向交流。先后与上海市科委、江苏省科技厅、南京市科委、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局、江西省农科院等开展合作与交流,积极获取技术支持和资金帮助。2013年,在扶贫团牵线搭桥下,通过辽宁省科技厅联合企业为井冈山茅坪乡捐赠LED大屏幕,价值100余万元;扶贫团还联系广东、安徽高新技术企业为井企集团文水村和鹅岭乡捐赠130盏太阳能节能路灯,价值近70余万元;通过双胞胎集团饲料有限公司向井冈山养猪专业户捐赠价值5万元的猪饲料。同时,牵线井冈山科技局与南京市科委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江苏省科技厅还协调江苏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与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八角楼园区建立结盟共建合作关系搭建信息平台,帮助井冈山引进具有一定规模、科技含量高的农业企业进驻园区,进一步推进园区建设。

打通致富路

科技是为了发展,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帮百姓致富。2013年,在第27届科技扶贫团的帮扶下,井冈山围绕“金桔、奈李、茶叶、有机大米、高山油茶、魔芋、山葵、金葡萄、无公害蔬菜、金银花”等十大产业,科技需求和科技脱贫致富呈现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热闹场面。

以贫困村中烟村山葵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在挂职副市长肖立春的关心指导下,该合作社争取到了科技扶贫项目《井冈山林区山葵种植技术示范》立项,获资60万元,并帮忙特聘山葵技术专家为顾问,帮助解决种植上的技术难题。据了解,今年该合作社在原有基础上投资80余万元,扩大种植面积100亩。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正常生产,预计到今年年底产值可达200万元,每户年均增收8000元左右。

扶贫团成员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指导井冈山科技扶贫工作,深入乡村农家,走访慰问贫困群众,并送去慰问金。

工作总结2003年工作总结(科技扶贫) 篇3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更健全、更落实。

福州市结合本市特点,在全市建立起安全指标控制体系。莆田市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发展、综治考核、整顿与规范市场秩序、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三明市制定了安全生产工作履职报告制度。南平市及时调整了安委会,由陈桦市长亲自担任安委会主任,各位副市长为副主任,切实加强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更深化、成效更明显。

在前两年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去年针对安生生产工作领域的重点、热点、难点和深层次问题,各级各部门都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集中整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专项整治成果。

煤矿与非煤矿山整治方面,全省共关闭“死灰复燃”煤矿482个(次),关闭、取缔各类非煤小矿山696个。全省431个煤矿的安全程度评估工作全部结束,并对全省2137家非煤矿山进行安全现状评估,占总数的77%,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矿山安全评估任务。

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方面,对全省9505家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进行了调查、摸底,换发了甲类经营许可证502分,乙类经营许可证597份,对2250家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进行了安全评价,对456家生产、储存性企业进行了安全评估,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安全评估任务。

道路与水上交通整治方面,去年在机动车辆大量增加的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都有明显下降。全省182处事故多发路段,已整治151处、整治率达82.96%。交通部门投入1200万元,解决渡口渡船安全隐患,并在重点县市开展了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福建海事局开展了水上交通安全10项整治,取得明显效果。省海洋渔业部门组织开展了四次全省性渔业生产安全督查,进一步落实渔船进出港证、编组队生产、值班了望等制度,强化渔业生产安全管理,使渔业生产事故多发的势头得到遏制。

民爆器材与烟花爆竹整治方面,全省共取缔烟花爆竹储存、销售点741个,收缴各类爆竹28万多件、原材料4.4万多公斤和5000多公斤炸药等,查处涉爆案件1009起、违法人员705名,取得了较好成效。

公众集聚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方面,共查出违法投入使用建筑20855幢、发现火灾隐患14379处、有3257幢违法投入使用的建筑补办了消防验收手续,共取缔违法经营场所233家、吊销工商执照58本、责命停产停业109家、行政拘留18人,有效消除了一批火灾隐患。

特种设备专项整治方面,全省共查封、拆毁土锅炉1102台,土制压力容器429台,液化气钢瓶28187只,使在用设备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

学校专项整治方面,全省共查处校园及周边非法经营文化场所600多家,清理网吧500多家、饮食摊点5000多家,查处了无证经营店524家,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安全学习环境。

(三)安全生产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力度更大、效果更好。

去年,省政府安委会先后组织了11次全省性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督察,李川副省长多次带领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开展明查暗访。各级、各部门也都加大了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整改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和安全问题,都建立了整改责任制,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及责任领导,明确整改期限,落实整改资金和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四)安全生产基础更扎实、更牢固。

制度建设方面,省里正在制定《福建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暂行规定》等四项规范性文件。厦门市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安全生产职责暂行规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办法》等五项制度。

队伍建设方面,去年福州、漳州等市都相应增加了安监局人员编制,厦门、漳州、莆田市安监局和泉州市、三明市等有关县(市、区)还成立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队伍。

基层建设方面,开展了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试点活动,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教育培训方面,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安康杯”竟赛活动,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安全意识。去年,省总工会与安监部门密切配合,在全省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全省有13189家企业参赛,所有参赛企业连续三年没有发生重大伤亡事故,连续五年没有发生特大伤亡事故和重大火灾事故。

(五)重特大责任事故的查处更严格、更到位。

省安监会同监察厅等有关部门直接组织调查的重、特大安全事故12起,有117名相关责任人被追究行政责任(其中行政处分90人、通报批评27人),有33名相关责任人被追究法律责任。

存在的问题:

一是: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领导,特别是一些基层和企业的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安全意识淡薄,“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现象仍有不同程度存在。

二是:一些领域还存在安全监管方面的空白、空档,造成事故多发。

三是: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事故隐患还大量存在。

工作总结2003年工作总结(科技扶贫) 篇4

2019年全县科技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2019年我县科技扶贫工作在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紧紧围绕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大局,突出重点,超前谋划,主动作为,扎实抓好各项科技扶贫政策措施的落实,较好地完成了科技扶贫工作任务。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县科技局高度重视科技扶贫工作,把科技扶贫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议程,常抓常议。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科技扶贫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抽派三名工作人员具体办公,具体承担全县科技扶贫各项工作的安排、指导和督查,并建立了相关制度,为全县科技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保证。

二、联系实际,制定考评方案。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xx县科技扶贫工作考评方案,将考评内容细化为组织领导、科技培训、科技特派员选派、科技示范带动、科技扶贫项目实施等五个方面。考评方案具体明了,贴近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效地指导了基层开展科技扶贫工作。

三、突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把选派科技特派员作为抓好科技扶贫工程的牛鼻子,紧抓不放,我局以霍科【2019】9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全县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选派目的、选派条件、选派方式和选派数量,要求每个乡镇选派科技特派员不少于5人,其中重点贫困村要保证1人以上,通过村推荐、乡把关、县审核,2019年全县共选派县级科技特派员152名,特别优秀的择优推荐为市级科技特派员,做到了86个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目前,全县共选派科技特派员988名,共创办领办实体400多个,带动6000多户贫困户实现产业脱贫。

四、立足提升,开展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抓住特色产业,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安徽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聘请专家,先后在长集、石店、花园、三流等乡镇开展了果蔬栽培与储藏保鲜、麻黄鸡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治、朗德鹅饲养与填食技术、稻田龙虾养殖模式推广专题培训。与此同时,根据《关于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村结对服务工作的通知》(皖科农【2019】19号)文件精神,在摸清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底数的基础上,与县扶贫局联手,在金寨县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2期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共培训贫困村致富带头人347人,培训内容涉及到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电商扶贫等内容,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五、注重投入,抓好农业科技项目及平台建设。对科技扶贫项目的遴选,坚持把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作为重点,严格按照程序,层层筛选把关,力争好中选优。今年以来推荐签订“三区”人才协议15份,引进并吸纳高校“三区”人才专家15名,涉及到畜牧、水产等农村经济多个领域。共申报备案科技扶贫项目11个,投放科技扶贫资金114.3万元,项目实施单位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110份。同时,抓好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产业示范带动能力,今年以来分别推荐市级农业科技园、市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工作站、面上专家大院各1家,贫困村专家大院6家,培育院士工作站1个。据统计,2019年各级投入科技扶贫资金近800万元。

2003年工会分会工作总结 篇5

伴随着中国工会十四届代表大会的胜利闭幕,分公司2003年的各项工会工作也接近了尾声。分公司白庙工会小组在2003年的工作中,紧紧围绕分公司运营管理的中心任务,以《分公司工会2003年工作要点》为依据,在党支部和上级工会的正确领导下,结合白庙收费站实际,始终坚持做到全心全意为一线员工服务好的工作原则,积极开展工作,切实的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使职工们从心底里把工会小组当成最可靠、最温暖的家。现将白庙工会小组一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充分发挥工会小组作用,协助党政作好员工思想工作。

在2003年的工作中,我站工会小组充分发挥在员工中的基础作

用,协助分公司党政对站内员工的思想动态进行调查,并针对员工实际存在的思想问题和困难及时有效的进行解决与处理。特别是在分公司上下全力抗击“非典”时期,我站工会小组领导积极深入到收费员工中去,了解在封闭期间员工所想和所感,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向员工解释公司实行封闭的目的和重大意义,并针对员工提出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予以解决,确保了员工的思想稳定。

二、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会小组工作水平。

在2003年的工作中,通过多次与其他工会小组进行交流和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现在的白庙工会小组已经逐步形成了顺畅、正确的管理格局。

1、落实公司工会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基层工会小组日常管理。在日常的小组活动中,我工会小组在认真学习《工会法》和公司工会制度的基础上,逐步贯彻落实条款规定,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落实、有总结、有改进。同时,先后建立健全活动计划和相关小组制度,做到分工到人责任明确,使工会小组的组织技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2、2003年中在分公司工会的指导和帮助下,白庙工会小组由原有的66名会员,新发展工会会员27名,合计白庙现有工会会员93名,逐步壮大了工会小组的工作范围,也使更多的职工享受到了工会的各项福利和职工权益。

三、加强站内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文体活动,培养健康、团结的员工队伍,营造和谐、优美的企业文化氛围。

1、开展“五个一”工程建设,充分发挥职工之家的积极作用。随着站内台球室、乒乓球室、电视房、阅览室、多功能厅等活动

场所的逐步落实和各种体育用品及健身器材的逐步完善,我站工会小组积极组织站内员工开展形式多样的器械活动,相继组织了篮球赛、乒乓球赛、棋牌赛、书画展、征文等活动。

2、抗击“非典”坦然面对,组织活动愉悦职工文化生活。

在抗击“非典”期间,我站工会小组在分公司工会的帮助和支持下,为员工提供了大量的文体用品,极大的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起到了稳定队伍的作用。我工会小组详细制定了“非典”期间的各项职工活动方案,并成立相关活动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例如:文体活动大擂台、钓鱼、放风筝、采摘、郊游等。特别是在分公司开展的“红五月歌咏比赛”活动中,取得了大合唱第二名的好成绩。《我谈“非典”期间的感受》大型征文活动,征收稿件120余份,“非典”病魔的侵袭,对我们确实是一场灾难,但又促使我们锻造出坚忍不拔的意志,铸造起团结一心直面困难的钢铁长城,打造出京沈人的精神。

3、参加分公司组织的足球赛,以顽强的意志赢取最终的胜利。

四、做好职工普法宣传工作,切实维护职工权益。

1、我工会小组在广泛下发《中国工会章程》的同时,并就工

会“十四大”的召开,利用板报、站内刊物等形式多次向员工宣传,使员工及时了解有关的指示精神。

2、积极开展站务公开,增加站内工作的透明性。站务公开制度

使站内考核、评优等情况透明化,而且站内的各项自制规章制度均需经过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后形成并公示,起到了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

3、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我站组织召开了妇女座谈,并

中国稀土学会2003年工作总结 篇6

中国稀土学2003年12月

目录

中国稀土学会2003年工作总结..................................................................2

一、学术活动及咨询服务与培训................................................................2

(一)学术交流.....................................................................................2

1、首届中日双边稀土新材料学术研讨会....................................2

2、全国稀土功能材料进展研讨会................................................3

3、第十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3

4、全国第八届稀土在钢中应用技术研讨会................................4

5、第十届全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会............................5

6、固体科学与稀土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6

7、第四届地采选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6

8、第十五届中日稀土交流会议....................................................7

(二)咨询服务及培训.........................................................................8

二、组织建设................................................................................................9

1、中国稀土学会三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会议.......................................9

2、中国稀土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筹备工作.....................10

3、中国稀土学会企业发展研讨暨团体会员代表会议.....................10

4、积极发展团体会员,增强科技与产业的联系.............................12

三、编辑出版工作......................................................................................13

1、《中国稀土学会年鉴》出版...........................................................13

2、《中国稀土学报》编辑出版工作...................................................13

2、《稀土》杂志...................................................................................15

四、深入稀土企业调研考察......................................................................15

1、毕群理事长到广东考察.................................................................15

2、毕群理事长考察深圳北大双极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6

3、毕群理事长一行考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17

4、毕群理事长赴包头考察稀土企业.................................................18

5、毕群理事长考察四川省稀土科技与产业.....................................22

五、其他工作..............................................................................................29 1、2003年各专业委员会主任秘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29

2、继续加强学会网站建设工作.........................................................31

3、推选两院院士工作.........................................................................31

4、推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2

5、推荐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32

6、包头稀土研究院为航天事业作贡献.............................................33

7、地方学会工作.................................................................................33 中国稀土学会2003年工作总结

中国稀土学会在中国科协、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国家计委稀土办的关心指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2003年工作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安排,经过各专业委员会、团体会员和全体稀土工作者的努力,在学术活动、组织建设与管理、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学术活动及咨询服务与培训

2003年共召开学术会议、专题研讨会、科技培训班10 余个(次),交流论文240余篇,3500多人参加了科技与学术交流及培训。

(一)学术交流

1、首届中日双边稀土新材料学术研讨会

会议于2003年9月25日~28日在长春举行,由中国稀土学会和日本稀土学会联合发起,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主办。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余宗森教授、日本稀土学会足立吟也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副所长张洪杰研究员出席了会议并讲话。会议收到论文130多篇。会议交流81篇。来自40多个单位的12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中方代表112人,日方代表11人。与会代表就稀土发光材料、稀土磁性材料贺电学材料等当前热点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讨论。参加会议的代表中,80%是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代表,充分展示了我国稀土研究事业后继有人,充满生机。本次会议对提高我国稀土研究水平,加强中日两国在稀土研究与应用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稀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全国稀土功能材料进展研讨会

会议于2003年11月10日在江苏宜兴召开。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12名专家作了专题报告。毕群理事长、徐光宪院士、李东英院士以及国家发改委稀土办王彩凤处长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稀土功能材料,交流了研究方法、前沿研究成果、产业化关键技术、稀土产业链、稀土发展战略等方面的信息,深入分析了制约我国稀土功能材料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推动我国稀土发展高精尖产品的战略对策,探讨了全球稀土市场周期性变化规律,预测未来全球及中国稀土产业及产品结构调整和重组发展趋势。

3、第十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

会议于2003年8月18日-21日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毕群理事长、张国成院士、国家发改委工业产业司熊必琳副司 长、王彩凤处长、科技部高新司黄世兴处长、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会孙希春处长、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王开宇处长、牛京考副秘书长以及来自国家发改委工业司、科技部高新司、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部门的领导出席了会议。12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55篇,交流41篇。会议充分展示了近年来国内稀土催化科学研究以及稀土催化在能源环境等方面应用的最新成果,讨论了我国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研究发展方向和相关问题。与会代表认为,稀土催化研究与应用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要从稀土基础研究入手,结合自身优势,发展新材料,从而进一步拓宽催化应用领域;要将学术和企业、应用和理论相结合,搭建资源共享、技术合作、公平竞争的平台;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大采购力度,并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制定具有前瞻性、完备性和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加大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

4、全国第八届稀土在钢中应用技术研讨会

2003年10月28至30日在武汉成功召开了“全国第八届稀土在钢中应用技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稀土钢专业委员会主办,武钢技术中心、包钢技术中心协办。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稀土在钢中应用的研究及产业化合作,合理利用稀土资源。来自16个研究研究院校、企业的4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毕群理事长到会并讲话。徐广尧秘书长做了题为“稀土钢生产历史、现状及发展”的报告。会议认真回顾了近两年稀土在 钢中应用的作用机理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经验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通过会议明确了稀土钢领域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工作目标,为进一步推动稀土在钢中的应用研究、扩大稀土钢产品产量,开发新的品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会议征集论文18篇并以专辑的形式在《稀土》杂志上发表,会议交流10篇。

5、第十届全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会

会议于2003年10月25日-29日在南昌-井冈山举行,由中国稀土学会理化检验专业委员会主办,由江西省分析测试研究所承办。来自全国的中科院下属研究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司企业和国外分析仪器制造公司等7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收集论文75篇,以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和分组交流等形式,就中国稀土元素分析的成就与回顾,稀土元素分析新进展及分析仪器新技术,稀土元素形态分析及环境效应,稀土元素分离技术以及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等方面展开讨论与交流。本次会议充分反映了我国稀土分析领域的新成就、新成果、新动向、新机遇。与会代表认为,进入21世纪,稀土将伴随着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与关注,稀土分析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将层出不穷,稀土分析工作者将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第十届全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会的召开,对我国稀土分析化学的发展和学术交流起到很好得推动作用。

6、固体科学与稀土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

会议于2003年10月17-21日在广西桂林召开,来自16个单位从事稀土能源材料、稀土大磁致伸缩材料、稀土超导材料、稀土庞磁电阻材料、稀土磁致冷材料及其他相关材料研究和开发的的代表20人参加了会议,交流论文10篇。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洪广言研究员就《显示技术与等离子体荧光粉》,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古宏伟研究员就《稀土超导材料发展》,四川大学材料学院陈云贵教授就《室温稀土磁致冷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周怀营教授就《镁基稀土储氢材料》,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孟健研究员就《稀土固体电介质的新进展》,山东聊城大学及深圳艾尼光电技术公司的赵昆教授就《稀土钙钛矿类庞磁电阻材料的输运特性和磁性》,北京科技大学的高学绪博士就《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若干发展》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

7、第四届地采选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

会议于2003年9月9-10日在包头市举行,侯宗林主任代表第三届地采选专业委员会向大会做了工作汇报,全面总结了4年来第三届委员会所做的工作,并对下届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重要建议和意见。徐广尧秘书长、内蒙古稀土集团总经理崔臣、国家计委稀土专家组资源组组长胡玉林到会并 讲话。余永富院士、侯宗林教授、徐广尧秘书长、熊家齐教授、杨主明博士等分别就国内外选矿技术进展、稀土资源与地质科学、我国稀土应用及稀土矿物晶体化学研究等方面做了学术报告。

8、第十五届中日稀土交流会议

会议于2003年10月22日在日本仙台召开,中方由国家发改委组团,稀土办王彩凤处长任团长,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刘贤利副司长任代表团顾问,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有关领导和国内主要稀土企业的负责人共1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日本经济产业省主持,日本金属矿业事业团承办。会议期间,双方通报了2002年稀土产销情况,对稀土的发展趋势及市场动态进行了交流,参观了日本同和矿业集团的家电回收厂和废水处理厂等。会议对促进稀土领域中日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3年“非典”疫情对我会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产生了一定影响,许多学术交流活动推迟到2004年进行。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会在这方面特别是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工作开展的还很不够,今后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国稀土学术交流的国际地位。

(二)咨询服务及培训

咨询服务与培训工作,是学会重要的工作方向之一。学会所属各专业委员会分别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咨询、培训工作。

催化专业委员会加强产学研结合,为国内的10余家汽车尾气净化器企业开展了稀土汽车尾气净化器的发展现状无偿咨询服务。还配合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中的新材料专项计划参与了项目评审和论证工作。

玻璃陶瓷专业委员会为深圳汇光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高折射率微珠、夜光粉涂料等方面的技术咨询;还帮助沈阳化工学院建立了“超长余辉研究基地”,并协助该院申请了辽宁省科学基金“提高超长余辉发光材料发光亮度的研究”项目。

农医专业委员会在河南进行稀土农用知识和使用技术基层讲座,参加人数500余人次,发放稀土农用科普资料200余份。还在湖北、云南、广西、宁夏、甘肃等地举办稀土农用学习班,参加人次达到2600人次。

学会拥有众多的科技专家,在为政府、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人才培训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展咨询服务与人才培训工作是发挥学会专家作用的重要形式,今后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二、组织建设

1、中国稀土学会三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会议

中国稀土学会三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于2003年7月18日在北京召开,应到会常务理事51人,实到43人,符合法定人数。大会首先由学会办公室作了2002年以来工作情况、关于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换届方案、关于学会章程修改建议、关于缴纳会费暂行办法和学会改革方案的汇报。与会代表进行充分讨论,对“中国稀土学会改革方案”和“章程修改建议(讨论稿)”等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有益建议。学会办公室根据所提建议进行了认真修改。会议通过了“中国稀土学会关于召开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换届方案”和“关于缴纳会费暂行办法”,原则通过了“中国稀土学会改革方案”。会议闭幕时周传典名誉理事长作了讲话,毕群理事长作了总结讲话。毕群理事长强调指出:这次常务理事会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关于“换届方案”,建议学会理事会组织规模不超过上届;成立专家组,其目的是为了强调为企业服务。另一个问题就是学会要更好地为企业和院校服务的问题,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办培训班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等。也要搞好会员发展工作和会费收取工作,以便把学会的工作做得更好,更上一层楼。

周传典名誉理事长建议:稀土学会和稀土协会应统一挂 靠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下工作,上下左右形成合力。大家一致赞同这个意见。并希望尽快组建中国北、南两大稀土集团,学习世界石油欧佩克组织限产保价,从矿山源头抓起,为中国稀土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中国稀土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筹备工作

根据三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议精神,以稀学字[2003]20号文向中国科协上报了“会议纪要”和“召开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换届方案”,中国科协学会部已科协学发团字[2003]027号文件批复,同意换届方案内容,并希望按规定要求组织好各项筹备工作。为了配合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首先组织各专业委员会进行了换届工作。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是学会工作的基础,因而其换届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各专业委员会积极配合,新老交替工作进展顺利。另一项重要的工作是理事候选人的推选工作,这项工作已经完成,共有165名理事候选人,其中55名为常务理事候选人。165名理事候选人中,57名为原有理事,新增理事候选人108人,占理事候选人的近2/3。为了更好地发挥稀土科技界的作用,两院院士、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都作为学会理事会候选人。

3、中国稀土学会企业发展研讨暨团体会员代表会议

2003年3月24日~27日,中国稀土学会在海南三亚市 召开了“稀土企业发展研讨暨团体会员代表会议”。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毕群、中国稀土学会名誉理事长周传典等领导到会并讲话。会议由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徐广尧教授主持。来自全国稀土界33个单位的51名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特别邀请中国南方稀土集团筹备办公室副主任马晓玲同志和中国北方稀土集团筹备办公室的代表、包头稀土研究院院长张安文同志,分别介绍了南方稀土集团和北方稀土集团筹备工作情况。中国稀土学会办公室负责同志在会上作了“中国稀土学会2002年总结及2003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会议讨论中,代表们就有关学会如何更好地为稀土企事业单位服务;稀土民营和合资企业加入稀土集团、稀土出口配额、稀土行业加强从源头控制管理、国家加强稀土应用开发的资金投入等问题展开讨论,大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希望国家能给予高度重视和加强管理。

毕群理事长在讲话中指出,稀土学会要从多方面更好地为稀土企事业单位服务,关于稀土配额的定位问题,配额品种的选择问题应当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然后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并提出建议;组建南北两大稀土集团,要考虑不同类型的企业,真正能起到国家宏观调控、发挥集团优势的功能作用;稀土学会要多召开一些技术、学术交流会议,针对稀土企业和科研单位的生产、技术问题进行研讨。周传典名誉理事长强调,稀土集团要组建好,应当认真研究运作的方式,要考虑到包括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各方面的意见。

会议闭幕式上,毕群理事长和周传典名誉理事长分别向中国稀土学会团体会员单位颁发了“团体会员证书”。会议在全体代表共同努力下,交流信息,发表意见,专题讨论,增进共识,取得了圆满成功。

4、积极发展团体会员,增强科技与产业的联系

根据学会宗旨,我会积极发展团体会员,加强科技与产业的联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我国稀土工业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2002年6月至2003年12月,学会发出“关于发展团体会员的函”、“关于批准加入中国稀土学会团体会员的通知”等文件,并于2003年3月召开团体会员会议,向到会团体会员企业颁发了证书。截止到2003年12月,我会共发展团体会员81个。收缴团体会费工作得到了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交费会员达到74.07%。团体会费将全部用于开展学会各项工作,特别是学会为团体会员服务方面。团体会费是开展学会工作的重要经费来源,为学会开展高层次的服务工作奠定了基础。在此学会向各团体会员单位表示诚挚的谢意,希望广大会员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对学会工作给予鼎力支持。

三、编辑出版工作

1、《中国稀土学会年鉴》出版

为了全面展示我国稀土学术研究、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充分反映我国稀土行业科技转化生产力的最新成就,及时沟通我国稀土各界信息,促进我国稀土事业在新世纪里更加健康稳步地发展,经2002年4月29日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创办《中国稀土学会年鉴》。《年鉴》编写工作经过各有关方面的配合支持,在我会信息和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的努力下,业已完成出版工作。全书45万余字,内容丰富,印刷精美,图文并茂,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这是我会创办以来第一部综合性年鉴,因此其内容也包含了学会创办以来的历史沿革、会议、专利、科技成果、企业介绍以及市场分析等栏目。它本着“全面、公正、准确、实用”的原则,在全面系统纪录我会开展各种活动情况的同时,也全面展示了我国稀土学术研究、技术进步、创新与成果产业化等方面的现状与最新进展。它的出版加强了稀土学术、科技、产业与市场等方面的信息交流,对促进我国稀土科技与产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中国稀土学报》编辑出版工作

2003年《学报》中、英文版分别按时按质出版6期。全 年共收到来稿330篇。一方面说明《学报》编辑部组稿工作初见成效,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报》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全年发稿177篇,退稿率为51%。

我国稀土资源丰富,现已成为世界稀土产品的生产大国。稀土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特别是在发光材料、磁性材料、激光材料、超导材料等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正逐步形成一个新兴产业。《学报》中文版与英文版适时地报道了这些领域的成果和进展。

《学报》是国际六大检索系统(包括SCI Search,EI,CA,SA,日本的科技文献速报,俄罗斯的文摘杂志)的收录期刊,在我国4000多种科技期刊中居于前列。

为了扶持国内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协从1997年起七次组织有关科学家和学术期刊专家对国内科技期刊进行了评优活动,对入选的优秀科技期刊给予经费资助,《学报》连续七年获此殊荣,并得到了中国科协的经费资助。2003年入选中国情报研究所“百种中国优秀学术期刊”。2003年中国科协组织“第一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共评选出99篇优秀论文,王龙妹发表在《学报》(英文版)2001年第4期上的文章“Effect of Barium-precursors on Action Kinectics in YbaCuO System”入选。这些都是对《学报》的学术水平、编辑质量的认可,《学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地位不断上升。

2、《稀土》杂志

《稀土》杂志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全年共计6期的编辑出版工作。全年收到研究论文210篇,发表130篇。2003年《稀土》杂志坚持办刊宗旨,传播稀土知识,促进学术交流,及时报导稀土新工艺、新技术,传递情报信息,为我国稀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在全国稀土及其相关行业,《稀土》杂志已经成为一个有着重要影响的科技刊物。该杂志2003年在中国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评比活动中获得“第二届国家期刊奖重点百种科技期刊奖”。

另外,还编辑出版了以下文献资料:《CREI》(季刊)、《稀土市场》(旬刊)、《中国稀土开发应用现状与展望》、《农业抗旱技术》等。此外,各专业委员会召开的学术会议以多种形式分别出版了会议专辑。

四、深入稀土企业调研考察

1、毕群理事长到广东考察

2003年3月28日~30日,中国稀土学会毕群理事长、周传典名誉理事长一行8人,分别对广州珠江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珠江稀土有限公司(原广州珠江冶炼厂)、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广东省中山市天骄稀土材料公司、广东省 肇庆三环京粤磁材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南海高新无机材料有限公司进行了考察调研,先后听取了这些单位的情况介绍,参观了实验室、生产车间、产品车间、检测检验室,并进行座谈讨论。

通过到上述企业考察调研,普遍反映由于稀土生产总量大,新上企业较多,没能协调价格,形成无序竞争,导致售价较低,企业效益下降。这是一个带有宏观型、全局性的共性问题,必须加强立法,对已发证的要管好,严格控制新证发放,新上分离要从严审查,要从扩大应用上入手,抓二头,即矿源和出口,屡中间,即分离生产线。这需要政府、企业共同努力,扩大内需和应用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毕群理事长考察深圳北大双极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4月24日,中国稀土学会毕群理事长、周传典名誉理事长、北京市稀土办厉大汛主任一行6人,到位于北京大学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深圳北大双极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调研,听取了公司董事长杨应昌院士、吴宁三总经理介绍,参观了中试生产线和原料产品车间。毕群理事长一行对该公司的生产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这一拥有我国自己知识产权的项目,在较短时间内建厂并投产,使科研 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对未来发展方向定位在配套生产用钕铁氮磁粉原料的磁体应用上,表示极大的赞赏。研发的钕铁氮新型稀土永磁材料发明成果,是一项拥有国内外发明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项目,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新材料行业,是国家重点“863”项目和“973”重点项目。学会表示并呼吁有关部门、单位,在过去关注支持的基础上,更加积极的为这项发明成果实现产业化继续给予支持,这项第四代磁性材料的产业化对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3、毕群理事长一行考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03年7月2日,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毕群、名誉理事长周传典等一行6人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简称有研院)考察,受到了院长屠海令博士,副院长姚建明、张少明以及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有研稀土)总经理李红卫等同志的热情接待,学会副秘书长牛京考、北京市稀土办公室主任历大汛等陪同考察。

屠海令院长、李红卫总经理首先介绍了有研总院、有研稀土的基本情况及发展状况;随后毕群理事长等参观了院本部有研硅谷半导体硅材料生产线、《中国稀土学报》编辑部,并赴位于河北三河燕郊镇的二部重点考察了高纯稀土金属、稀土特种合金、磁效应材料、发光材料等生产车间和实验室。

在考察过程中,毕群、周传典同志高度评价了有研总院在历史上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所做出的重大贡献,特别对近十年来该院在经营模式、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等方面作取得的成就感到振奋和鼓舞。同时,充分肯定了有研稀土的技术开发、生产经营工作,认为该公司不愧为我国稀土行业技术创新的骨干企业,在稀土金属、特种合金、磁效应材料、发光材料等方面形成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有特色,工艺有特点,技术储备很雄厚,市场开发有活力,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发展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稀土高科技企业,并希望有研稀土加强技术辐射转化,促进稀土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4、毕群理事长赴包头考察稀土企业

2003年8月10日~15日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毕群等一行八人,考察了包头钢铁集团公司、包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包头希望铝业集团公司、包头韵升强磁材料有限公司、包头市华美稀土高科技有限公司等十三个企业和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包考察期间内蒙古人大副主任周维德同志、北方稀土集团董事长、包头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林东鲁同志、包头市人大副主任郭福成同志、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苏文清同志和企业领导等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同考察团全体成员就钢铁和稀土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和座谈。毕群同志一行还参观了生 产线,详细地了解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包头稀土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考察调研过程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报告如下:

(一)保护包头稀土资源刻不容缓

建议一方面减缓主东矿的开采,多利用外来铁矿,另一方面就是要保护好尾矿坝稀土资源及单独堆放在白云鄂博的中贫铁矿和霓石型高稀土、铌矿石,以保持中国稀土资源的长久优势。

(二)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突飞猛进向前发展 2000年以来,稀土开发区引进项目总投资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增长。其中稀土及应用产业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新材料,包括稀土储氢材料、钕铁硼永磁材料、稀土抛光材料、稀土纳米材料和稀土高分子材料等;二是永磁电机,包括电动自行车电机、中巴永磁电机、小汽车永磁电机、鱼雷电机和小型振动时效电机等;三是镍氢动力电池;四是电动自行车,包括由钕铁硼永磁电机、稀土贮氢电池和稀土铝合金车架生产的各类电动车;五是其它应用系列,如稀土合金包芯线、稀土微肥、稀土催化剂和稀土功能材料、稀土在钢中和铝中应用的配套技术和材料。预计2003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财政收入5亿元;200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52亿元,财政收入达10亿元。

目前,正在建设的有希望工业园区、创业园区、大学科技园和稀土科技园。其中包含稀土企业孵化器、软件园和留学人员创业园等。

(三)北方稀土集团组建工作稳步推进 组建两大稀土集团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总量,集中配臵稀土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治理稀土行业的“三乱”问题,制止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提高中国稀土产业的集约化程度和整体市场竞争力,将我国稀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企业重组最主要的是从源头抓起,控制总量。实质性、有效的企业重组才能使组建稀土集团的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四)坚定不移地大搞技术创新,大力开发新产品、创造新市场

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包头稀土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风风雨雨,几经兴衰。只有从市场需求出发,大搞技术创新的企业,经济效益才会步步升高。如包头市启通稀土有限责任公司,大力开拓日本、南韩的液晶腐蚀剂市场,大搞技术创新,使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满足出口要求,只此一个产品年经济效益在500万元以上。目前正着力研发蚀刻液,准备捷足先登中国市场。包头市启通稀土有限责任公司十分重视产品的研发和储备,目前已开发出纳米氧化铈、纳米氧化钕等纳米稀土化合物,并准备逐步产业化,寻找适当机会投放市场。

包头市京瑞稀土新材料公司也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企业大搞技术创新,生产荧光级氧化铕,节省锌用量65%,使产量增加50%,废水全部循环使用,从废水中回收氯化铵等副产品,使工厂达到零排放,效益大幅上升。他们的研发部门正在开发稀土润滑剂、稀土塑料稳定剂、油漆添加剂、涂料固化剂等新产品,企业前景看好。

(五)加大环保管理力度,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稀土在选冶过程中产生大量三废,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这是一个历史的教训。建议:

1.加快稀土精矿酸法冶炼清洁工程的进度,严格环保设施同步建设,环境达标开工生产。逐步解决稀土精矿焙烧对环境污染问题。

2.加强环境执法力度,环保部门要加强环境的检查和检测,对污染超标、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企业要坚决执行环保法,限期进行治理,凡在限期内治理达不到要求的,一律停产。

3.加大环境科技投入,研究清洁生产的新工艺和新设备,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稀土生产清洁工厂的水平。

在这方面京瑞新材料有限公司荧光级氧化铕清洁生产线通过萃取工艺改进实现了沉淀废水的再利用、皂化废水及其再利用、稀土碳酸盐废水的再利用和碱式碳酸锌废水的利用等,不但使车间达到清洁生产的要求,还从废水中回收了碱式碳酸锌和氯化铵等产品,达到零排放,大大的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建议在全国推广这一清洁工厂的示范项目。

(六)稀土分离应贯彻“精料”方针

建议立项对50%REO~55%REO~60%REO稀土精矿选、冶(包括环保)的技术经济进行评估。并研究进一步降低60%REO精矿的成本和提高碱法的稀土回收率,而后确定最经济的稀土精矿品位。这将会对全国稀土产业发展和环保治理产生重要作用。

5、毕群理事长考察四川省稀土科技与产业

2003年9月11日~22日,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毕群、名誉理事长周传典一行11人对四川省稀土产业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考察期间先后会见了四川省副省长王怀臣、成都市市长葛红林、四川省计委常委副主任朱以庄、产业发展处处长兼稀土办主任龙其云、峨眉市副市长黄佰勇、五通桥区副区长陈友波、乐山市计委副主任邓洪和、凉山州人民政府州长曲木史哈、副州长毕志强、冕宁县副县长马联双、副书记康俊、副书记郑国松和德昌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曾绍清等领导。四川省稀土行业协会理事长刘资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四川省稀土办助理调研员杨云生同志全线陪同,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考察团成员同四川省有关领导、各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了座谈,就稀土资源、稀土市场、稀土产业以及稀土在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深入广泛地交换了意见。特别是在如何发展四川省稀土产业方面双方意见基本相同。毕群和周传典同志对四川省稀土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所取得的巨大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现就考察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1四川省稀土资源及特点 1.1地质勘察及储量

四川省稀土资源地质勘察始于20世纪60年代,已发现稀土矿29处,其中大型2处,中型2处。主要分布在攀西地区的冕宁、西昌、会理、会东等县,构成了四川省西部南北 长270公里的稀土矿带。经四川省储委和四川省地矿局审批,四川省已探明的稀土氧化物B+C+D+E级各类储量239.49万吨,其中轻稀土239.46万吨,重稀土0.03万吨。牦牛坪稀土矿为155.11万吨,占全省的65%。

1.2四川省稀土矿的采选

四川省稀土矿采选全部集中在冕宁和德昌两县。近年来凉山州加强了对稀土矿采矿和选矿的管理,通过矿山整顿和企业产权兼并、重组等改革,全州采选企业由原来100多户整顿到目前的19户,其中冕宁县17户(牦牛坪7户、木洛寨7户、三岔河3户),德昌县2户(志能公司和富源公司)。冕宁县的几个稀土矿山,2003年预计采原矿40万吨,平均稀土品位3.5~4.0%REO,平均15吨原矿选1吨稀土精矿(按50%REO计),可生产稀土精矿2.5~3万吨(50%REO计)。

四川省稀土精矿多为三个品级,即60%REO、70%REO和75%REO。这对贯彻精料方针是有益的。冕宁稀土选矿企业的稀土回收率都很高,例如:昌兰稀土公司采用重选——磁选法,给矿品位4%~6%REO,精矿品位60%~75%REO,尾矿REO<1%,收率76%。方兴稀土公司采用重选——磁选——浮选工艺给矿品位平均4.63%REO,精矿品位50%~75%REO,尾矿REO<0.8%,稀土收率80%。

德昌县大陆槽乡的稀土采选基本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今年生产精矿约2000吨。

1.3四川省稀土资源的特点

四川省稀土矿分内生和外生两大类六个类型,但主要为 与碱性伟晶岩——碳酸岩相关的氟碳铈矿——重晶石碱性伟晶岩、碳酸岩型矿床。其中牦牛坪、大陆槽乡矿都属于与喜玛拉雅期碱性岩——碳酸岩有关的矿床类型。该矿床主要特点如下。

(1)采选容易、收率高、成本低(2)磷、钍有害杂质低、适于火法冶炼(3)湿法冶炼环保问题少,萃取成本低(4)钕含量低,铕含量较低,经济价值稍差些 因此,四川省稀土矿同内蒙古包头稀土矿比,其中价值较高的钕、铕偏低,经济价值稍差些。

2稀土冶炼 2.1火法冶炼

四川省稀土冶炼分离的企业约30多家。火法企业主要有7家,分布在凉山州冕宁、德昌和雅安市天全等县。产品多为稀土硅铁合金、稀土硅镁铁合金、稀土球化剂、蠕化剂和混合稀土金属及少量金属钕、镨钕金属。冕宁北大方正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火法冶炼车间金属钕生产能力为500吨/年,但2003实际生产不超过100吨。万宁稀土公司、飞天稀土公司、华龙稀土公司、天泰合金厂、禧龙稀土公司生产稀土硅铁合金的能力分别为8000吨/年、2500吨/年、3000吨/年、2000吨/年和4000吨/年。还有金江稀土公司,生产钕或镨钕金属能力为200吨/年,实际今年生产不到150吨。包头和江西的金属钕供不应求,而四川销路不好,其根本原因是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不稳定所致。2.2湿法冶炼

四川省湿法稀土分离企业共20多家,总分离能力约2万吨REO,主要分布在乐山、成都、德阳和凉山州等地。湿法冶炼分离企业单体规模多数较小,技术装备差,产品雷同,但在稀土冶炼分离技术方面,已形成了一些特色。

(1)普遍采用的是包头稀土研究院研究开发的氧化焙烧技术。这项技术主要包括氧化焙烧、稀硫酸浸出、化学法提铈工艺,氧化焙烧、稀硫酸浸取还原沉淀生产氯化稀土工艺和氧化焙烧盐酸——烧碱法生产混合氯化稀土工艺等。特别是化学法提铈,不仅简单地获得了铈产品,而且使提铈后的氯化稀土中镨、钕得以富集,为进一步萃取分离制备镨、钕、镧和钐铕钆产品创造更经济的条件。

(2)冕宁北大方正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采用的工艺是氧化焙烧→盐酸浸取三价稀土→稀硫酸浸取四价铈→碱法处理其他不溶部分稀土。这一工艺的优点,一是提高了稀土的收率,两步酸浸的浸出率均大于95%,碱法的收率为93%。二是提铈后,使整个萃取工作量减少近一半。冕宁北大方正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有:镧、铈、镨、钕的氧化物或碳酸盐及钐铕钆富集物。

(3)冕宁县方兴稀土有限公司正在建设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李德谦教授发明的“攀西稀土矿萃取分离铈(Ⅳ)、钍新工艺”,工艺流程:氟碳铈矿→氧化焙烧→硫酸浸出→滤液→溶剂萃取分离使铈(Ⅳ)、钍与其他稀土得到分离。该工艺流程简单,适用性强,收率高,特别是钍得到回收,没有放射性废水和废渣,解决了放射性污染环境问题。设计投入总金额为4000多万元,年处理冕宁矿4000吨,萃取分离能力为2400吨REO。因资金不足,设备还未安装,何时投产尚不确定。

(4)五通桥东风化工厂焙烧窑和萃取生产线均已停产。现购买碳酸铈生产高纯硝酸铈铵,这是一种液晶显示屏彩色滤波片专用腐蚀剂,属于用于IT产业的电子化工产品,生产能力600吨/年,产品出口日本和韩国。同时,生产高纯氢氧化铈,月生产34吨,用于生产催化剂,出口美国。另外还生产抛光粉(含CeO285%),生产能力200吨/年。

3稀土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研发及应用多项居全国领先水平

3.1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四川省新力集团与清华大学研发的稀土超长余辉蓄光发光材料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已建成共沉淀法蓄光粉(很可能属于铕激活铝酸锶蓄光材料)生产线和多个应用加工车间。产品分3大类,9个系列,近200多个品种,主要有红、黄、蓝、紫发光粉;发光涂料、油墨、塑料、陶瓷和发光工艺品等;发光地名、消防、电力和公共信息标识牌等。该企业生产长余辉发光材料,可印制在纸、塑料和金属板上,耐水、耐磨、无放射性,光照10分钟~15分钟后可发光10小时~60小时,夜间清晰可见,寿命达15年。最近中标深圳地铁标识,合同金额近4000万元。四川新力集团公司除开发超长余辉荧光材料外,还开发氮化镓基白光二极管光源材料和等离子体PDP显示荧光材料。

3.2镧系光学玻璃 成都光明光电信息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镧系光学玻璃生产厂。已建成四条生产线,年产含30%La2O3的光学玻璃1000吨。由于镧系光学玻璃具有高折射率、低色散的特性,能扩大视野角,从而有效简化光学系统,使镜头小型化,广泛用于数码相机、扫描仪、CD―ROM、DVD读取头和LCD投影电视机等。该公司生产镧冕LaK、重镧燧石ZLaF和镧燧石LaF三大类,数十个品种镧系玻璃,还生产石榴石晶体YAG和掺钕钇铝石榴石晶体Nd∶YAG,应用于固体激光器,发光十分稳定可靠。

3.3钕铁硼及钐钴永磁体

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和绵阳西磁科技开发公司是我国最著名的磁性材料科工贸一体化部门之一,下设7个研究室和多个产业化试验生产车间。

西磁公司的粘结钕铁硼中试车间已投入试生产阶段。快淬炉生产非晶态或纳米晶态鳞片状合金装备技术从美国MQ引进,其余由国内配套。年生产钕铁硼永磁粉300吨,供生产粘结或注射钕铁硼永磁体使用,磁能积为11~13MGOe。烧结钕铁硼车间的生产能力为100吨/年,目前根据订单只生产磁能积42~45MGOe的钕铁硼永磁体。

除西磁公司外,四川还有一家全国最大的粘结磁体生产厂——成都银河磁体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的粘结钕铁硼永磁体,是从美国MQ或MQ天津分厂购入钕铁硼纳米微晶粉末,配加塑料等粘结剂,通过模具压缩、注射、挤压等工艺一次成型,不需烧结和机械加工,低温固化后经电泳防腐涂层便得到最终产品,尺寸十分精确。该公司生产能力为600 吨/年,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仪器、电脑、家电、通讯和汽车工业,产品出口日、美、欧、韩等国,预计今年利税可达1.2亿元。

3.4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和稀土储氧材料

依托四川大学和成都光明光电信息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光明器材厂已建成一条年产催化剂1万立升的中试生产线。产品经长安汽车集团公司上车测试优于欧Ⅱ标准。208厂、四川大学、长安汽车集团公司和167厂正在联合实施欧Ⅱ催化剂产业化,同时研发欧Ⅲ催化剂、摩托车和天然气汽车尾气净化剂及其相应的储氧材料。四川大学与川化集团公司合作正在实施天然气燃烧催化炉(节能16%)产业化,同时进行天然气催化燃烧热水器的研制。

此外,四川虹泰稀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利用稀土储氧材料开发出电动自行车用锌—空气电池,电池标称电压1.2V,36V电池组重8kg,容量30Ah,一次充电自行车正常行驶100km,放电平稳,寿命长,价格低。该公司还开发出稀土永磁密码防盗锁,规格品种繁多,性能十分可靠。同时,公司利用稀土材料开发的防腐涂料和水净化设备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4、几点建议

(1)扩大镧玻璃的产量品种,由现在的1000吨/年增加到2000吨/年,并拓展镧玻璃的深加工产品。

(2)加快长余辉蓄光材料应用的市场开拓,占领国内外市场,做大做强稀土发光材料产业。(3)加快金属钕(镨)→钕铁硼→永磁电机产业链的建设。

(4)加快稀土储氧材料、催化剂的开发,促进汽车尾气净化器、催化燃烧设备、锌—空气电池的产业化。

(5)支持大学及研究院所研发稀土高科技领域新材料,并鼓励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尽快使其产业化。

(6)调整省内湿法冶炼分离产品的结构,鼓励向精细化工产品发展,限制扩大雷同产品和生产初级稀土化合物(如氧化物、碳酸盐),低价出卖资源的生产经营活动。

(7)利用四川省的廉价电力资源和低磷单一氟碳铈矿,一步法冶炼稀土合金的优势,把火法冶金做大做强,占领国内外市场。

(8)保护矿山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杜绝乱采滥挖。

五、其他工作 1、2003年各专业委员会主任秘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会议于2003年12月24日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来自15个专业委员会、《中国稀土学报》编辑部和《稀土》编辑部的29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毕群理事长到会并讲话,徐广尧秘书长主持会议。各专业委员会和杂志编辑部汇报交流了本领域2003年工作进展和2004年工作计划安排。这是各专业委员会今年换届后的首次会议。会议起到了交流经验,增进友谊,共谋发展的作用。毕群理事长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个专业委员会及《中国稀土学报》、《稀土》两个杂志的工作。他强调指出,学会也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学会工作要和企业相结合,促进企业的经济技术进步。《年鉴》工作很重要,它的编写要体现出学会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我会创办以来的第一部《年鉴》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日前已经出版,它是对学会各项工作的系统全面总结,今后要继续把这项工作办好,希望各专业委员会、团体会员继续积极支持《年鉴》的编写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稀土学会最基础最主要的骨干力量就是学会的各个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的主任都将在学会换届后进入学会理事会,要更好地发挥各专业委员会的作用。他还指出学会在国内外学术交流方面特别是国际交流的工作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

徐广尧秘书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在学会工作中、在促进稀土企业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国际交流方面比较欠缺,总体比较薄弱,希望以后的工作中加强,提高我国稀土学术交流的国际地位。学会工作不能脱离企业与市场,各专业委员会要在这方面多做工作。学会将成立专家组,其主要功能是联系国内外专家开展国际交流,促进双边学术交流的开展;参加指导国内学术交流;参加项目评估、鉴定、立项和审核;参与技术引进、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专家组将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通过以后开始工作。

2、继续加强学会网站建设工作

学会网站在学会工作中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宣传窗口,应该作为学会工作的一个重点,纳入学会未来的工作日程。为了更好地方便访问学会网站,学会办公室为网站申请了网络实名—中国稀土学会,这样浏览者可以通过在浏览器中输入“中国稀土学会”来访问学会网站。针对学会未来的工作重点建议依靠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以及各级组织,加强团体会员、期刊杂志、组织状况、科普专栏、学会活动等栏目的建设,同时要加强英文版的建设,扩大对外宣传。

3、推选两院院士工作

根据中国科协组发教字[2003]004号文同志和精神,2003年1月20日发文推荐两院院士候选人,并成立了以毕群理事长为组长、徐光宪院士为副组长,肖纪美院士、张国成院士等7人为组员的推选两院院士工作小组。3月,在北京召开了推荐提名评审会,经过审阅申报材料、专家讨论和无记名投票,严纯华同志以全票(1/2以上有效)获得提名,并按照要求向中国科协报送了有关材料。

4、推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根据科协发组字[2003]80号文件关于评选表彰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的通知精神,学会组织常务理事会和各专业委员会荐报符合要求的候选人事迹摘要。在2003年12月24日召开的由副理事长余宗森教授、秘书长徐广尧教授等7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7位候选人进行了评审。经过宣读文件,领会精神,对照条件,对7位候选人的事迹、业绩和四种精神畅所欲言,充分讨论,最后采用无记名投票产生中国稀土学会候选人张志宏同志,并按照科协文件要求上报有关材料。

5、推荐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

根据科协发组字[2003]43号文件精神,我会组织各专业委员会、有关科研院所进行了第八届中青奖候选人推荐工作,同时成立了由毕群理事长、徐光宪院士、张国成院士等7名成员组成的评审组。共有4名候选人参加评选, 分别是林君(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邢献然(北京科技大学)、高松(北京大学)、张深根(国家稀土材料工程中心)。2003年8月30日我会中青奖评审组根据候选人的材料并参照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条件在公开评议后进行了无记名投票,共有3名候选人入选,分别是张深根、高松、邢献然,并向中国科协报送了有关材料。

6、包头稀土研究院为航天事业作贡献

高性能钴基稀土永磁辐射环是我国研制新型导航陀螺仪力矩器的关键部件,这种陀螺仪主要用于我国航空、航天、航海、导弹、卫星等惯导系统中,对实现国防高新工程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广大科研人员努力研制生产的陀螺仪马达和组合传感器,成功应用到神舟五号“长二F”运载火箭惯性导航平台中,作为关键部件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包头稀土研究院受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部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表彰,并发贺信、颁发奖状。同时受到包头钢铁集团公司的表彰和奖励。

7、地方学会工作

(1)江西省稀土学会组织召开“金属材料工业发展与江西工业化高层论坛”

2003年12月27-29日,“金属材料工业发展与江西工业化高层论坛”在江西南昌召开。论坛的主题是“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重点研讨江西省钢铁、稀土、有色金属三大产业的发展,江西省在实施“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江西经济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该论坛构建了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高层平台,创建了一个科技与经济,技术与管理相融合的新型学术交流形式。论坛受到了江西省委、省政府得高度重视。66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100余篇。会议论文集收录论文56篇。

工作总结2003年工作总结(科技扶贫) 篇7

贵州省科技厅针对挂帮扶贫点晴隆县缺技术、缺人才的状况,积极引导贫困地区开展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以信息化手段促进科技扶贫工作,推进科技精准扶贫和产业发展,建立农村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网络帮助农民脱贫增收。

1月21日,贵州省科技厅在晴隆县光照镇东方红、孟寨、 规模村和马场乡茶际村4个定点帮扶村建立起科技特派员信息服务站。贵州省科技厅为信息服务站配备了大屏显示设备、无线路由器、照相器材和电脑等关键设备,先期安排驻村干部分别对各村2名村信息员进行技术应用培训。通过科技特派员信息服务站建设,让贫困村的农民兄弟学习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提高自我种植技术,及时了解掌握产品市场信息,摆脱“盲耕哑种”的现状,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农民收入。

上一篇:幼儿园班级管理复习下一篇:学生上课捣乱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