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公路建设施工单位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通用7篇)
湖南省公路建设施工单位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篇1
湖南省公路建设施工单位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公路建设市场监督管理,规范公路建设施工单位行为,维护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路建设市场秩序,促进公路建设市场健康发展,根据《公路法》、《招标投标法》、《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和《关于建立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结合我省公路建设市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信用评价管理是指省交通厅组织对全省公路建设活动中施工单位的从业行为进行考核评价,建立信用档案,并定期发布信用信息的管理制度。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的施工单位是指从事我省新建、改扩建公路项目的施工单位。包括公路工程总承包三级和专业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交通安全设施专项资质、机电工程专项资质、房建工程、绿化工程等具有法人资格的从事公路建设的施工单位。
第四条 信用评价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 省交通厅统一领导全省公路建设市场施工单位信用评价和管理工作,包括建立信用档案,审定、发布信用评价等级信息等。各市(州)交通局、省行业管理局、质量监督和造价管理等部门负责各职责范围内的信用评价工作。各项目业主负责本项目施工单位信用评价的基础考核评价工作,并将评价结果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第二章 信用评价
第六条 公路建设施工单位信用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五个级别,即:好、较好、一般、较差、差,分别以AA、A、B、C、D表示,各信用等级的含义见附件一。
第七条 信用评价标准按照“公开、公平、量化、便于操作”的要求,在附件二的基础上,由各评价主体根据本办法结合工程特点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细则,确保信用评价考核工作及时、准确、有效。
第八条 施工单位信用评价按综合评分Z结果确定信用等级,综合评分与信用等级对应关系如下:
AA级:Z≥95; A级:95>Z≥85;
B级:85>Z≥70; C级:70>Z≥60;D级:Z<60
第九条 公路建设施工单位信用评价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评价时间为每年的1月1日至6月30日和7月1日至12月31日。
第十条 施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直接列入信用D级,进行全省通报,并上报交通运输部。
(一)出借、借用资质证书进行投标或承接工程的;
(二)存在围标、串标行为的;
(三)以弄虚作假、行贿或其它违法形式骗取中标资格 的;
(四)将承包的工程非法转包的;
(五)被司法部门认定有行贿受贿行为,并构成犯罪的;
(六)由于施工单位的主要责任,在建项目发生下列质量、安全事故之一;或瞒报、虚报事故情况的:
1、工程倒塌、报废,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
2、工程存在永久性缺陷,影响正常使用或需降低标准使用,修复、重建费用在500万元以上的;
3、一次责任事故死亡10人以上的(含10人);
4、一次责任事故重伤50人以上的(含50人);
(七)由于施工单位原因,竣工验收中合同段工程质量等级不合格的;
(八)由于施工单位原因,导致目标工期无法实现或工程进度严重滞后,限期整改不到位,被省级及以上交通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
(九)其他被限制投标,在限制投标期限内的;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
第十一条 施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每发生一次,信用等级降低一级,直至降为D级。
(一)在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或投标文件中伪造材料的;
(二)将承包的工程违规分包的;
(三)在确定中标后随意放弃中标的;
(四)施工单位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或由于拖欠农 民工工资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
(五)交通运输部、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求企业自主填报并向社会公开的企业重要信息,如主要施工人员、身份识别代码、业绩、施工能力等,经查实存在弄虚作假的;
(六)在建项目发生不廉洁事件,被通报批评的;
(七)由于施工单位的主要责任,在建项目发生下列质量、安全事故之一的:
1、工程倒塌、报废,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的;
2、工程存在永久性缺陷,影响正常使用或需降低标准使用,修复、重建费用在300万元以上的;
3、一次责任事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含3人);
4、一次责任事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含10人);
(八)交通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例行检查、省级质量监督部门组织综合督查发现较大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工程进度严重滞后、施工单位挪用建设资金,上报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后且被省级及以上交通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
(九)工程交工验收后,施工单位不履行缺陷责任的处理、不按时整理和提交相关竣工资料、不配合业主进行结算等职责的;
(十)存在其它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十二条 施工单位的信用等级实行动态管理。在其信用等级有效期内,凡出现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情况的,一经核实,其信用等级即时调整,直至列入D级。第十三条 施工单位破产的,其信用等级自然失效;资产被冻结的,暂时不予评定其信用等级。
第十四条 施工单位信用等级实行累积制,本次信用评价考虑前两次信用评价结果。无在建工程项目导致信用评价中断一年以上,按首次进入我省公路建设市场施工单位对待,对其信用等级重新评定。
第十五条 首次进入我省公路建设市场投标的施工单位,其信用等级不予定级,投标时不奖不罚。
第十六条 施工单位信用评价按综合评分Z确定,综合评分Z的计算见公式(1)。
Z=0.6Za+0.2Zb+0.2Zc(1)式中:Z——累积后本次信用评价综合评分;Zb——上次信用评价综合评分;Zc——上上次信用评价综合评分。
注:第一次信用评价按Z=Za计算;第二次信用评价按Z=0.8Za+0.2Zb计算;第三次及以上信用评价按公式(1)计算。
其中:Za为本次信用评价综合评分,见公式(2):
Za=ZⅠ×70%+ZⅡ×30%(2)式中:Za——本次信用评价综合评分;ZⅠ——高速公路信用评价综合评分;ZⅡ——普通公路信用评价综合评分;
ZⅠ, ZⅡ=∑(PiZi)/∑Pi(3)Pi——各项目施工单位的合同价;Zi——各项目施工单位的综合评分。
施工单位信用评价分为守法评价K1、履约信用评价K2、质量安全评价K3(考虑精细化管理季度考核评分)、进度费用评价K4;工程造价控制评价K5和廉政建设评价K6六项信用评价子项,各项目从业单位综合评分Zi按公式(4)进行计算。
Zi=0.12K1+0.12K2+0.40K3+0.12K4+0.12K5+0.12K6(4)第十七条 信用评价资料的上报。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单位信用评价由项目建设单位于每年7月底前和次年1月底前报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于每年8月31日前和次年2月28日前完成对全省在建高速公路施工单位的信用考核评价,签署意见后报厅。
普通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单位信用评价由项目建设单位于每年7月底前和次年1月底前报项目所在市(州)交通局,市(州)交通局于每年8月15日前和次年2月15日前完成对所辖项目施工单位的信用考核评价,签署意见后送省公路管理局;省公路管理局于每年8月31日前和次年2月28日前完成对全省在建普通公路施工单位的信用考核评价,签署意见后报厅。
省交通厅组织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省公路管理局、厅质监站、厅造价站组成信用考核评价组,于每年9月底前和次年3月底前完成对全省在建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项目施工单位的信用考核评价、汇总、审定和发布工作。
第十八条 信用评价资料的汇总。同一施工单位的信用 评价存在两个及以上合同段时,不同评价主体的信用评价取加权平均值计算,权重按涉及项目的合同价确定。施工单位任一合同段有第十条行为之一的,对其不进行加权平均,信用等级直接定为D级;施工单位任一合同段有第十一条行为之一的,在该合同段信用评价评分不计入加权平均,信用等级(未计入该合同段的信用评定等级)降低一级,直至降为D级。
第十九条 在对施工单位的信用评价考核过程中,各评价主体负责收集、整理、归档、保全不良行为事实的证据和资料。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各评价主体的监督、检查,考核人员有徇私舞弊、行贿受贿、滥用职权的,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由相关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章 信用评价结果发布及奖惩
第二十条 省交通厅在湖南省交通厅网站建立信用档案和信息发布平台,对施工单位的信用评价等级,在湖南省交通厅网站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
第二十一条 公示期内,对信用评价结果有异议的施工单位可向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诉或投诉,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收到书面申诉或投诉后30日内完成复查并作出答复。公示期满,省交通厅对施工单位信用评价结果进行公布。第二十二条 信用评价期限自施工单位参加项目投标活动起,至合同段交工验收止,在缺陷责任期内存在违背本办法相关条款情况的,适用其条款规定。
第二十三条 施工单位参与我省公路建设项目招投标资格审查或投标时,按照其信用等级分别予以奖罚。评为D级或连续三次评为C级的施工单位,在其信用等级有效期内,参与我省公路建设项目投标资格审查不予通过。具体的奖惩措施见附件一。
第二十四条 公路建设项目业主在组织招标时,均须将省交通厅发布的公路建设施工单位信用等级评价结果作为资格预审或评标的依据之一,按附件一的奖惩措施在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中载明。使用国际金融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的公路建设项目招标,贷款方或者资金提供方对招标的具体条件和程序有特殊规定的,可以适用其规定。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两个或两个以上法人组成联合体投标时,联合体成员中以最低成员的信用等级作为联合体的信用等级。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附件:
1、施工单位信用等级含义及奖惩措施
2、湖南省公路建设施工单位信用评价表 本文档系网络所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本人定尽快处理!
湖南省公路建设施工单位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篇2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又称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是指工程审计工作贯穿于建设项目运行的整个阶段, 对有关建设项目的各个工作阶段所进行的一种动态的审计方式。根据建设项目开展的程序来讲, 建设项目包括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等过程,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即指针对这些阶段所开展的具体审计工作。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是建设项目实体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涉及到的人工、材料、机械众多, 同时也是影响到建设项目投资额变化的重要阶段, 加强这一阶段的工程审计工作刻不容缓。对于这一阶段的审计工作, 主要包括: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合理、施工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施工条件是否具备、建设项目现场管理的真实情况、以及工程变更的真实性、签证的合法性与及时性、索赔的合理性、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等。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是形成建筑实体、体现建设价值、最终形成建筑产品的关键阶段, 也是建设项目资金额投入最大的阶段, 而影响这一阶段工作开展的因素很多, 同时还存在许多未知的风险因素, 因此, 做好这一阶段的审计工作, 有助于从根源上控制建设项目的总投资。
纠其原因,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作质量好坏与否, 都与施工单位本身的素质及业务能力密不可分。因此, 本文将针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中, 施工单位常规的工作入手, 选取其常见的几个问题, 制定相对应的施工单位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评价体系。
1 层次分析评价模型的建立
根据建设项目事件进展的过程, 我们将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传统的跟踪审计工作采取的是事后审计的模式, 然而, 此种模式无法达到控制工程造价、工期、质量、安全等要求, 现有工程更多的是采取事中审计的方式。
目前, 事中审计工作更多的是集中在施工阶段, 主要是对施工单位的工作从造价的角度进行审计, 而忽视了施工单位的资质、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因素。本文中, 作者将从这些方面入手, 重点选取审计工作中六个常见的因素:施工单位的诚信度、施工单位投标报价的严密性、施工单位进度款的报审质量、施工单位的配合程度、施工单位合同的执行性、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能力。建立如下所示的权重分析结构模型, 如下表所示:
以上我们建立施工单位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一级评价指标, 由于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 我们仅以以上关键的几点进行简要的权重分析。
在这里,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假定甲、乙、丙、丁、戊为同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组中的五位成员, 我们以该五位成员日常工作中的感受, 对以上模型中的子目标的器重程度进行分别打分, 分别得出对不同目标的两两判断矩阵, 按1-9[3]比例尺度对重要性程度赋值, 并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最后根据各位成员的评分, 来预测以上所选取的六个因素中, 其对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 从而加强在以后审计工作中的重点控制。
建立如上所示层次分析结构模型以后, 我们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根据上下层次之间元素的隶属关系, 假定以上一层元素A为准则, 所支配的下一层次的元素为u1, u2, …un, 我们的目的是要按它们对于准则A的相对重要性赋予u1, u2, …un相应的权重。进一步, 我们要构造n个元素u1, u2, …un对于准则A的判断矩阵D, 求出它们对于准则A的相对权重w1, w2, …, wn, 相对权重可写成向量形式, 即w= (w1w2, …, wn) T。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相对权重:
解上述判断矩阵的特征根λmax问题, 由:Dw=λmax
其中 (Dw) i表示向量Dw的第i个分量。
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3]
当C.R.<0.1时, 则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当C.R.≥0.1时, 应该对判断矩阵作适当修正。
2 利用层次分析评价模型预测施工单位业务能力
某地区事业单位经济适用房项目, 经上级部门批准, 项目的总投资为5000万。该经济适用房项目共有3栋分别为26层的高层建筑, 含地下室部分, 建筑结构为框剪结构。基于该项目为集体投资建设项目, 为提高造价控制的质量, 现需采取跟踪审计的方式以控制成本, 对于跟踪审计工作的控制重点, 现通过权重分析的方法对影响跟踪审计的关键因素进行权重分析。
下面详细说明层次预测模型的确定及计算过程:
首先, 针对该项目, 我们以跟踪审计工作组甲、乙、丙、丁、戊五位成员, 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 对子目标层的六个元素进行两两比较, 得出相对权重, 现举例说明如下:
根据计算可知:C.R.=0.09<0.1, 满足一致性要求。
以此类推, 可以得出对另外五个子目标两两判断矩阵及相对权重, 并对以上判断矩阵按上述方法分别进行一致性检验, 以使其均符合一致性要求。在此, 我们简略以上检验过程。
接下来, 我们举例计算目标层的权数估计, 判断矩阵及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 我们将对五位成员的打分进行汇总, 其计算公式为:
以本文的案例来分析, 以上案例的计算结果, 我们将结合各位成员对施工单位业务能力的打分汇总得出, 从而可根据各影响因素的权重不同, 跟踪审计人员结合这一结果, 制定有针对性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策略, 以便更好的开展跟踪审计工作。
3 结论
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中, 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的编制质量会带来后续许多问题的产生, 控制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的编制质量应引起建设方高度重视, 尤其编制单位的选取。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 结合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常见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 引入层次分析 (AHP) 预测模型, 对影响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的主要因素形成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对编制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单位能力进行分析, 对于建设方择优选择招标控制价编制单位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谭远林, 等.探析我国国有投资项目工程建设招投标监管制度[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
[2]孙东川, 等.管理的数量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湖南省公路建设施工单位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篇3
一、《办法》、《细则》出台的背景和目的
首都城市环境建设是首都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做好“四个服务”的重要前提,也是展示首都文明进步形象的重要方面。
奥运会成功举办及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大庆典活动保障任务圆满完成后,市委、市政府根据北京市社会发展形势及时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发展目标。世界城市的建设目标,对城市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首都城市环境质量,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精细管理、美化市容”工作要求,同时把“全面推行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综合考评”,加强城市环境长效管理,做为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简称“首都环境建设办”)依据要求,研究建立了首都城市环境考核评价体系,编制了考评办法,制定了考评实施细则。从2011年第二季度起,全面推行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综合考评。
开展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综合考评目的是通过考核评价引导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和投入的持续改善,促进城市环境建设在信息化、精细化和社会化等方面实现创新发展,调动区县、部门环境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城市环境建设各项任务的完成。
二、《办法》规定了考评的主体、主要内容和对象
考评的主体是首都环境建设委,具体工作由首都环境建设办实施。
考评主要内容是首都“四大环境”,即:市容环境、生态环境、设施环境和秩序环境。重点考核评价各成员单位在首都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履职效率、管理效能、服务效果和创新创优等方面的情况。
考评的对象是承担城市环境管理职能的单位、部门,并通过对区县政府城市环境建设工作的考评,发现职能部门在环境建设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对“块”的考评促进“条”的管理,提高环境建设专业队伍服务区县、服务公众的水平。
三、《办法》明确了考评的原则、制度和方式
原则: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分区分类,循序渐进。
工作制度:综合检查、年度考评。考评的周期是年度,一年考评一次。
考评方式:采用综合考评(100分)和社会评价(100分)双百分制。其中综合考评的权重为70%,社会评价的权重为30%。通过双百分制考评,对考评对象管理全过程进行监督,对其管理绩效进行综合考评和社会评价。
分层实施:城区、郊区分层实施考核评价,城六区为一个层次,十个远郊区县为一个层次。
四、考评的组织与实施
依据《办法》的规定,首都环境委建立考评联系会制度,首都环境建设办负责组织综合考评和社会评价的实施。具体对重点任务及工作保障、综合检查、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环境卫生、城市容貌、环境秩序、园林绿化、大气环境、水环境、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城市环境热线统计、市政市容志愿服务团队信息反馈等12个项目进行考评。
重点任务及工作保障考评每季度或每年组织1次。综合检查根据环境建设重点任务、季节变化,每年组织1-2次。信息化城市管理考评每季度进行一次打分,并结合全年主观评价,年终进行汇总计入城市环境建设考评。环境卫生每季度或每年组织1次考核。城市容貌专项考评按季度组织实施。环境秩序包含城管执法重点工作任务和日常执法两项内容。城管执法重点工作任务每季度组织抽查,年度考评。日常执法实行月考核、季评价、年度汇总。
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是指对城市环境建设社会公众满意度进行调查。该项目按季节或季度组织实施。城市环境热线统计考评的主要内容是城市环境热线反映的环境卫生、城市容貌、环境秩序、井盖管理、线杆线缆、供热质量等方面的合理诉求和媒体反映的环境问题。该项目季度统计,年终打分。市政市容志愿服务团队信息反馈是将志愿者向市城市管理信息平台(12319)反馈的服务信息,计入对考评对象的评价,实行季度统计,年度评价。
五、考评结果及奖惩措施
《办法》规定,首都环境建设考评结果将分为优秀、良好、达标、不达标四个档次,年终根据环境建设综合考评结果,提出年度评比表彰的意见。考评的信息由首都环境建设办在政府网站、新闻媒体上公布,并报市委组织部和市政府绩效办。同时,《办法》还设置了相应指标,因违纪违法、重大责任事故和责任不落实等情况发生将降低成绩档次。
湖南省公路建设施工单位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篇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规范预防接种单位和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预防接种质量,保障受种者的健康和安全,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河南省预防接种单位和工作人员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制定本管理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中所指的预防接种单位,是指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条例》指定的,承担第一类和第二类疫苗接种,有明确责任区域,并符合相关要求的医疗卫生机构。
第二章 接种单位的条件与职责
第三条
接种单位应具备如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二)具有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三)具有符合《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
(四)预防接种门诊应当具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条件,乡级以下应积极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工作。
第四条
预防接种单位的职责
(一)根据责任区域内预防接种工作需要,按照各项技术规范要求,— 1 — 具体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二)制订第一类疫苗、注射器使用计划和第二类疫苗购买计划。做好疫苗管理,保证正常的冷链运转;
(三)按照要求定期上报第一类疫苗、注射器和第二类疫苗的使用情况;
(四)按照有关规定为新生儿建立预防接种证(卡),及时发现和掌握流动儿童情况,按规定建立预防接种证(卡),并给予接种或补种;
(五)开展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与监测;
(六)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对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进行处理,协助上级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七)开展免疫预防及相关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等;(八)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的接种单位负责信息管理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数据备份,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未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的接种单位负责向乡级防保组织提交儿童预防接种登记资料;
(九)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
(十)接受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乡级防保组织的业务管理与指导,协助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免疫规划工作;
(十一)不承担常规预防接种任务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应重点配合辖区接种单位做好预防接种宣传、免疫规划目标儿童调查、接种通知、疫苗预防接种情况核对等有关公共卫生工作.第三章 预防接种单位设置
第五条 预防接种单位的认定与许可:
(一)预防接种单位由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并颁发预防接种单位资格证书;
(二)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或乡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未实施门诊化接种的乡镇,每个行政村指定1所接种单位。区域范围较大或人口较多的乡镇、街道可适当增加接种门诊设置数量;
(三)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在本行政区医疗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单位设置预防接种门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若干个村级预防接种点和临时接种点;具备条件的医院产科,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立产科接种点;
(四)各级疾控中心设立的预防接种门诊应遵循属地管理原则,须与本单位免疫规划管理科室分开,并接受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免疫规划科室业务管理;
(五)产科接种点按照“谁接生,谁接种”的原则,承担新生儿乙肝疫苗及卡介苗预防接种工作,并接受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管理;
(六)根据工作需要,可在医疗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设置临时接种点,承担除卡介苗、狂犬病疫苗接种以外的其他疫苗预防接种工作;
(七)预防接种单位承担责任区域内的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的接种工作,仅接种第二类疫苗、无明确责任区域的医疗卫生机构,不作为接种单位,逐步取消其接种资格。
第六条
预防接种单位的责任区域,按照以居住地划分的原则,城市(城镇)按行政区划与街道相结合的方法、农村按行政村或自然村进行划定,并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以文件形式明确,避免区域交叉和遗漏。
第七条
预防接种单位必须绘制责任区域示意图,责任区域的范围清晰明确,责任分工到人,并在预防接种单位的显著位置予以公示。
— 3 — 第四章 预防接种单位分类分级管理
第八条
预防接种单位分为预防接种门诊、村级接种点、产科接种点、临时接种点四类。
(一)预防接种门诊,包括城市(城镇)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的接种单位,县级及以上疾控机构设立的接种单位,大型厂(矿)、大中专院校等的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的接种单位,以及实行以乡镇为单位集中接种的接种单位。
(二)村级接种点,指农村地区覆盖1个或几个村级单位的固定预防接种点,按月进行预防接种。
(三)产科接种点,指承担本机构所接生新生儿的首针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的医疗机构。
(四)临时接种点,指根据工作需要临时设置的预防接种单位。第九条
预防接种门诊实行分级管理。按不同的硬件设施、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等,评定为示范预防接种门诊、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和合格预防接种门诊三级,建设标准见附件2。合格预防接种门诊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考核评定,报省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备案;规范预防接种门诊由省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考核评定,报省卫生厅备案;示范预防接种门诊由省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初审,省卫生厅组织考核评定。示范、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分别由省卫生厅、省辖市卫生局颁发证书。
第十条
示范预防接种门诊每4年、规范预防接种门诊每3年、合格预防接种门诊每2年,由相应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复核。
第十一条
县级及以上疾控机构设立的预防接种门诊必须达到示范预防接种门诊标准。
— 4 — 第五章 预防接种服务形式和周期
第十二条
预防接种服务形式包括定点接种、入户接种、临时接种等。
第十三条
预防接种单位应固定时间提供预防接种服务。
(一)预防接种门诊至少按旬接种,条件允许的应按周或日开展接种,每旬(周)需固定不少于2天提供预防接种服务;
(二)村级接种点每月至少应固定1-2天提供预防接种服务;
(三)产科接种点应保证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卡介苗及时接种。
第六章 预防接种单位人员配置
第十四条
预防接种单位应根据其职责和任务,结合责任区域内的服务人口、面积和交通、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配置专业技术人员。接种人员要求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相对固定,不得随意调整。
第十五条
预防接种门诊的接种人员应按照服务总人口的万分之一配备,但不得少于3人;村级接种点至少安排1名接种人员;城市产科接种点至少配置2名接种人员,农村产科接种点至少配置1名接种人员。
第十六条
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及所辖行政村,均应至少安排1人,负责及时收集、准确上报本地区适龄儿童信息,通知适龄儿童及时进行预防接种,宣传普及预防接种知识等工作。
第十七条
预防接种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对本行政区域内接种人员组织培训考核,考核成绩记录在《河南省预防接种人员培训合格证》内。持有《河南省预防接种人员培训合格证》方可从事预防接种工作,否则不得从事预防接种工作。
— 5 — 第十八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免疫规划业务科室人员不得兼职从事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工作。
第七章 预防接种单位制度与公示
第十九条
预防接种单位应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制度参见附件1。
第二十条
接种单位应在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公示相关内容。
(一)村级接种点应在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公示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预防接种工作流程;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作用、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和价格等;接种服务咨询电话,宣传资料等。
(二)预防接种门诊各室应公示的主要内容如下:
预诊室(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预防接种认证书、责任区域示意图、家长须知、预防接种流程、第一类和第二类疫苗的品种及免疫程序、接种服务价格及咨询电话等。
候种观察室(区):接种方法、疫苗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预防接种社会监督制度,预防接种科普知识宣传版面(非固定,可随时更换)等
接种室(区):安全接种制度,常用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宣传画,留观醒目提示等。
资料室: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管理制度,预防接种卡、证使用管理制度,预防接种资料管理制度,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处理制度,新生儿、流动儿童报告登记制度,预防接种门诊消毒制度等。
冷链室:冷链设备管理制度,疫苗注射器管理制度等。
— 6 — 第八章 疫苗和注射器管理
第二十一条
预防接种单位应建立真实完善的疫苗出入库记录及专账,接种完毕后统计第一、二类疫苗的使用量,每月3日前上报上月疫苗使用量及下月疫苗使用、购进计划,记录应真实完整。
第二十二条
预防接种单位应定期分析疫苗/注射器使用情况与接种人次数的关系,减少消耗,杜绝浪费。
第九章 预防接种实施
第二十三条
预防接种单位依据《规范》实施预防接种各项工作内容。
第二十四条
为达到和保持较高的接种率,特别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及时接种率,减少漏种和不及时接种,接种单位应通过预约、通知、主动搜索、查漏补种等方式,及时掌握应种对象,提高儿童家长接受预防接种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具体要求如下:
(一)筛选应种对象:接种单位要对辖区内所有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信息档案,至少每月一次对适龄儿童预防接种个案记录(预防接种卡或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筛查,确定应种对象,按照年龄、住址、应种疫苗种类等记入接种登记册,作为应种对象预约、通知、接种及报告的依据。
(二)预约:预防接种单位在预防接种证或预约单上,填写儿童近期应接种疫苗的时间、地点,交由儿童家长嘱其按时前来接种;未如期接种者,应在预防接种登记册中进行标记,并再行预约或通知其接种。
(三)通知:未采用预约方式,或多次预约仍未接种者,应通知其前来接种。每次接种前,根据筛选出的应种对象名单,利用通知单、电话、手
— 7 — 机短信、口头、广播通知等方式,通知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带领儿童前来接种;通知后仍未前来接种者,应在接种登记册中进行标记,并在下次接种前再次通知。
(四)查漏补种:接种单位要定期开展查漏补种工作,城市区每季度、农村地区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的查漏补种工作。接种单位要定期汇总查漏补种相关数据。
(五)正确掌握接种禁忌症:产科接种点要正确掌握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禁忌症,对因故不能在出院前接种首针乙肝疫苗或卡介苗的新生儿,应书面告知其家长在出院后到居住地接种单位进行接种。
(六)接种证查验:接种单位应对接种证查验工作中所发现的漏种儿童进行补种,无证者补证,并按免疫程序补种疫苗。
(七)主动搜索:接种单位要经常深入城市街道、农村,并定期到计划生育部门、公安部门,收集掌握适龄儿童(包括流动儿童)资料,做好主动搜索记录;每月到辖区产科接种点收集“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表”;每年对辖区内适龄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排查。
第十章 资料管理
第二十五条
预防接种单位的资料包括人口资料、疫情资料、接种资料、疫苗管理资料及各类宣传资料等。
第二十六条
预防接种单位要在适龄儿童接受首次预防接种服务时,或儿童出生1个月内(外地儿童流入超过3个月及以上),为其建立预防接种个案记录(预防接种卡或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并详细记录儿童住址、联系电话等。
第二十七条
预防接种单位要将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资料,包
— 8 — 括接种底册和(或)接种卡等妥善、分类保管,应在儿童满6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15年。实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单位,计算机数据应定期备份,长期保存;可不再使用预防接种卡,但需使用和保存预防接种登记底册。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保管,由接种单位免费发放,统一编号。
第二十八条
产科接种点应详细登记新生儿出生信息、家庭住址、有效联系方式等。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及卡介苗后,认真填写“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记录单”。
第二十九条
产科接种点每月5日前向当地县级疾控部门报告上月出生活产儿数、首针乙肝疫苗接种人数、及时接种人数、卡介苗接种人数、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名单、以及未接种儿童名单等资料。
第十一章 健康教育和宣传
第三十条
预防接种单位应采取日常宣传和定期宣传相结合的形式,在辖区内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提高儿童家长接受预防接种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宣传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宣传单、出墙报、设置信息公示栏等。
第三十一条
预防接种单位应利用“4.25”儿童预防接种日、脊灰强化免疫日等集中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城乡结合部等既往预防接种工作薄弱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宣传活动,并结合强化免疫、查漏补种等活动,广泛进行社会宣传和动员,告知群众获得预防接种服务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提高群众预防接种意识。
第三十二条
有条件的社区或村镇,可在醒目位置设置预防接种信息公示栏,把免疫规划程序、针对疾病、预防接种单位地点、咨询电话、接种日时间等告诉辖区居民。
— 9 — 第三十三条
各级医疗单位(包括村卫生室、社区服务中心,站),要在明显位置设置宣传栏或预防接种信息公示栏,增加儿童家长获得预防接种信息的机会。
第三十四条
预防接种单位在为儿童建立接种证(卡)时,向儿童家长发放宣传资料,或将免疫程序等信息印制成册,发放给家长并进行相应的解释和介绍。
第三十五条
预防接种单位每半年对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进行总结。
第三十六条
预防接种单位定期对辖区内设置的公告栏、宣传牌进行查看,如有损坏或灭失,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修补。
第十二章 流动儿童管理
第三十七条
流动儿童是指户籍在外县(市、区)或无户口, 随父母或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的6周岁及以下儿童。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实行现居住地管理,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相同的接种服务。
第三十八条
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可设立临时接种点,适度增加接种单位开放的频率和服务时间等,以提供便利的接种服务。如都市村庄、大型农贸市场、城乡接合部、农村偏远地区等,可以就近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设置预防接种门诊(点)。
第三十九条
预防接种单位至少每季度一次到辖区内城乡结合部、出租屋、集贸市场、建筑工地等流动人口聚居地开展入户调查,掌握流动儿童情况,开展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
第四十条
预防接种单位要定期对辖区内流入的适龄儿童进行排查登记,主动索取、查看接种信息,补卡、补证,开展查漏补种。
第四十一条
预防接种单位应做好本地外出儿童管理,掌握儿童
— 10 — 外出、返回期间的接种情况,及时转卡、登记;利用春节等民俗节日期间检查外出返乡儿童接种情况,并给予查漏补种。
第四十二条
预防接种单位要针对流动人口特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如访谈交流、举办知识宣传讲座等,以提高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水平和预防接种意识。
第十三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预防接种单位责任区域内如预防接种工作管理混乱,接种率低下;出现免疫空白,造成免疫规划相关疾病暴发;发生接种事故;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未及时报告、处理造成重大影响;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违反相关规定的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等,将取消接种单位资格,并视情节轻重进行责任追究。
第四十四条
对各类预防接种单位实行抽查考核制度,考核不合格者限期整改,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予以降级,直至取消其接种单位资格。
第四十五条
本规范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四十六条
本规范由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解释。
— 11 — 附件1 预防接种单位主要规章制度
一、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
二、冷链设备管理制度
三、疫苗、注射器管理制度
四、预防接种社会监督制度
五、预防接种门诊消毒制度
六、安全接种制度
七、预防接种信息化监测系统使用管理制度
八、预防接种卡、证使用管理制度
九、新生儿报告登记制度
十、乡级预防接种门诊的例会制度
— 12 — 附件2
预防接种单位建设标准
一、合格预防接种门诊
合格预防接种门诊,应符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本规范的要求,具备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的基本条件。
1、选址:应设置在人口比较集中、交通便利、周围环境卫生较好的主要街道,与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放射科等临床科室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交叉感染。
2、房屋:总建筑面积不少于40m2,有专门的出入口,符合卫生学及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接种门诊要有预诊室(区)(登记、询问、体检)、接种室(区)、观察室(宣传教育、反应观察)、冷链室和资料档案室等。接种室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1/2,其它各室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局。各室通风良好、清洁明亮,有醒目标志牌。如有儿童保健体检,则接种室与儿童保健体检分室进行。如实施狂犬疫苗的接种,需设伤口处理室,并与接种室分开。
3、设备
(1)接种室地面硬化,配备痰盂,椅凳,门诊应设有洗手池等。(2)配备电话、计算机、打印机等。计算机必须为预防接种门诊专用,可接入网络,实行接种资料信息化管理。为保证数据安全,配置专门的移动存储硬盘或U盘,或定期刻录为光盘,进行数据备份。
(3)至少配备1台160升以上的专用冰箱,并配温度计,每天监测并记录温度。冰箱放置在通风、阴凉处,使用安全电源。冷藏包至少5个
— 13 — 以上,整洁完好。每个冷藏包按所需数量的2倍配备冰排。
(4)接种室(区)内至少设4个接种台,卡介苗必须设专台接种。接种台清洁、无杂物。
(5)每个接种台应配置两个带盖污物桶。接种台摆设醒目的疫苗名称标牌、冷藏包或冰瓶、接种盘、接种器材(包括汤匙、75%乙醇、镊子、棉球杯、无菌干棉球或棉签、砂轮等)。注射器、汤匙、一次性纸杯数量按预约接种人数1:1.2的比例配置,卡介苗注射器材单用。处理一次性注射器毁型设施或统一回收设施。
(6)接种室(区)备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10个以上)、压舌板(20个以上)等器材,以及1∶1000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抗过敏药等抢救药品和器械。
(7)接种室内采用消毒剂或固定的紫外线灯定期消毒,紫外线灯高度距离接种台1米。
4、人员
(1)接种人员具有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执业证,河南省预防接种人员培训合格证,有效的预防接种资格证。
(2)负责接种的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不少于3人。接种人员佩带标志上岗。
(3)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所辖行政村卫生室至少安排1名乡村医生负责及时收集、准确上报本行政村适龄儿童信息,通知适龄儿童及时进行预防接种,宣传普及预防接种知识等工作。
5、预防接种服务
— 14 —(1)农村按旬(周)接种、城区按周(日)接种。每旬(周)需固定不少于2天提供预防接种服务。
(2)接种场所按健康咨询、登记、告知、接种、记录、观察流程进行,尽量做到不交叉。
(3)接种前,要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本次接种疫苗的有关内容。(4)严格按免疫程序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实施接种。(5)儿童接种后,留下观察30分钟以上。
(6)做好预防接种基本资料的收集、保存、上报,并及时将相关接种信息及资料录入预防接种儿童信息系统。
6、公示材料
预诊室(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预防接种认证书、责任区域示意图、接种疫苗家长须知、预防接种流程、第一类和第二类疫苗的品种及免疫程序、接种服务价格及咨询电话等。
人员责任分工:农村地区人员包村分工,标明联系电话,接种时间;城市地区人员按街道或分片包干到位,标明接种时间、联系电话。
候种观察室(区):接种方法、疫苗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预防接种社会监督制度,预防接种科普知识宣传版面(非固定,可随时更换)。
接种室(区):安全接种制度,常用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表),宣传画,留观醒目提示等。
资料室: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接种监测信息系统管理制度,预防接种卡、证使用管理制度,预防接种资料归档管理制度,医疗废弃物管理
— 15 — 制度,预防接种反应和事故处理制度,新生儿和流动儿童报告登记制度,预防接种门诊消毒制度等。
冷链室:冷链设备管理制度,疫苗注射器管理制度。
二、规范预防接种门诊
规范预防接种门诊除达到上述合格预防接种门诊的全部标准外,还须达到下列标准:
1、预防接种门诊总面积不低于50m2。
2、预防接种门诊分设预诊室(登记查体)、接种室(区)、观察室、冷链室和资料档案室。卡介苗必须专台接种。接种室有降温、保暖设备。
3、负责接种的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4人。
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在免疫规划工作管理、各项预防接种任务指标、预防接种服务等方面,需达到一定档次和水平。
三、示范预防接种门诊
示范预防接种门诊除达到上述规范预防接种门诊的所有标准外,还须达到下列标准:
1、预防接种门诊总面积不低于60m2。
2、预防接种门诊配备更多内容及形式的宣传项目,配备电化教育设备。
3、接种室内配备冷暖双温空调,硬件服务设施达到一定档次。示范预防接种门诊在免疫规划工作管理、各项预防接种任务指标、预防接种服务等方面,需达到更高档次和水平,并能够在周边地区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四、村级接种点
1、专用房屋,房屋面积不少于20m2,房间通风良好,清洁明亮;
2、接种点与医院诊所的门诊用房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3、配备专用疫苗接种台、工作桌椅、冰箱或冷藏包等设备;接种台上应配接种盘和接种器材,室内应配置污物桶,要定期进行室内消毒。
4、至少1名合格接种人员。
五、产科接种点
1、具有符合疫苗储存的冷藏设施。
2、接种人员需经培训,符合本规范中对于接种人员的要求,合理配置人员数量,满足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及时接种的要求。
3、配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救治药械。
六、临时接种点
1、具备与接种对象数量相适应的疫苗储存、疫苗接种基本条件,预诊、接种、观察分区(室)设置,并有明显标志。
2、根据工作需要,安排足够数量的合格接种人员。
湖南省公路建设施工单位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篇5
与程序(试行)
湖南省公路水运工程项目施工招标 合理定价评审抽取法摇号规则与程序(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湖南省公路水运工程项目施工招标合理定价评审抽取法摇号规则与程序,确保摇号的公开、公平、公正,根据《湖南省公路水运工程项目施工招标合理定价评审抽取法实施办法(试行)》(湘交基建〔2011〕66号),制定本规则与程序。
第二条 本规则与程序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域范围内,必须依法招标的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项目。
第三条 摇号由项目招标人主持,监督机构为相关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公证机关为执业区域范围内的公证机构。
第二章 摇号规则
第四条 参与摇号的各方当事人(以下简称“各方”)应当严格遵守以下规则:
(一)各方必须严格遵守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
(二)摇号活动在招标人的主持和行政监督部门的监督下进行,由招标人委托公证机构具体操作。
(三)各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则与程序, 严格遵守现场纪律,确保摇号活动有序进行。
(四)各方应认可摇号产生的结果。投标当事人对摇号结果如有异议,应当场质疑,招标人或公证人应现场予以解释。如双方当事人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由行政监督人员现场裁决,各方对裁决意见应遵照执行。对裁决结果不服的当事人,应在次日向上一级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复核。以上规则在摇号开始之前,由招标人现场宣布。
第三章 摇号资格的确定
第五条 只有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投标人,才能取得确定标段的摇号资格。
(一)投标人递交了符合要求的投标意向函原件。
(二)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在招标公告规定时间前持本人身份证原件进入摇号现场。第六条 只有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投标人,才能取得确定入围投标人的摇号资格。
(一)已经递交投标文件并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截止时间之前,将足额投标保证金由投标人的基本帐户一次性汇入招标人指定帐户。
(二)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在开标前持本人身份证原件进入摇号现场。
第四章 摇号确定标段程序
第七条 摇号确定投标人所投标段,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确定投标人的摇号顺序号。
(一)可投多个标段的投标人的摇号顺序号。
可投多个标段(即:近2年被湖南省交通运输厅评为AA级信用等级或近3年在公路水运建设领域获得“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的投标人,每获一个奖项,即可增加一个标段的投标机会,可重复增加,但增加后总的标段数不得大于当次招标标段数)的投标人优先摇号。按投标人可投标段数的多少排序,多的摇号顺序号排前;投标人可投标段数相同时,按向招标人递交投标意向函的先后顺序排序,先递交的摇号顺序号排前,分别确定可投多个标段的投标人的摇号顺序号。
(二)可投1个标段的投标人的摇号顺序号。
可投多个标段的投标人的摇号顺序号确定后,再按投标人向招标人递交投标意向函的先后顺序继续排序,先递交的摇号顺序号排前,分别确定一般投标人的摇号顺序号。第二步:确定每个标段的投标人数量。
(一)确定投标人可投标段总数。投标人可投标段总数(Z)包括:
1、可投多个标段的投标人投标标段数量之和。
2、可投1个标段的投标人投标标段数量之和。
(二)确定每个标段的投标人数量。
1、按算术平均法平均分配各个标段的投标人数量。各标段投标人数量(N)为投标人可投标段总数(Z)除以标段数(M)。
2、当按算术平均法计算有余数时,在摇号机内投入标有1至M(标段数)数字的M个号码球,根据余数的多少确定摇出几个号码球,每次摇出的号码球代表该标段相应增加一个球。比如,摇出来的号码球数字为1、2,那么表示1标段、2标段各增加一个号码球(即各增加一个投标人),其它标段的投标人数量不变。
3、根据标段数和各标段的投标人数,准备标有相应数字的号码球共Z个。如:第1标段的投标人数量是5家,即要准备5个标有数字1的号码球;第2标段的投标人数量是6家,即要准备6个标有数字2的号码球。
第三步:摇号确定投标人所投标段的标段号。
(一)可投多个标段的投标人标段号确定程序。
1、投标人可投标段等于标段数(M)的投标人不参加摇号,直接将其均分至M个标段中。
2、可投标段数小于标段数(M)的投标人标段的确定。
按第一步确定的投标人摇号顺序,依次摇号确定每个投标人的标段号。在摇号机内投入标有1至M(标段数)数字的M个号码球,根据某个投标人可投标段数的多少确定摇出几个号码球,摇出的号码球代表该投标人的相应标段号。下一轮次摇号前,补充摇出的号码球使摇号机内有标有1至M(标段数)数字的M个号码球,依此步骤摇出下一位投标人的标段号,直至确定所有可投多个标段的投标人的标段号。比如,标段数M为10,投标人可投标段数为3,则摇出3个号码球,摇出来的号码球数字为2、5、8,那么表示投标人可投2、5、8标。在为下一位投标人摇号前,补充2、5、8号球投入摇号机,依前步骤确定下一位投标人的标段号。
(二)可投1个标段的投标人标段号确定程序。
可投多个标段的投标人标段号确定后,将投标人可投标段总数(Z)减去已确定的标段数所剩余的其它全部号码球按投标人第一步确定的摇号顺序号依次摇号分配,号码球对应的号码代表该投标人所投标段的标段号。
第八条 摇号确定标段时,当某个标段的投标人数量不足3家时,招标人将对该标段重新招标。第五章 摇号确定入围投标人程序
第九条 摇号确定入围投标人程序,先确定投标人的代号,再确定3个入围投标人及排序,具体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摇号确定投标人的代号。
根据某个标段的投标人数量(N),将标有1至N数字的N个号码球投入摇号机内,按投标人递交投标文件的先后顺序,摇号依次确定该标段的投标人代号,一个投标人对应一个代号(号码球)。如:第一个摇出的号码球是3,则表示第一个递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代号是3。第二步:摇号确定3个入围投标人及排序。
将标有某标段所有投标人代号的号码球放入摇号机内,依次摇出3个球(即3个入围投标人)。第一个摇出的号码球的代号对应的投标人为第一入围投标人,第二个摇出的号码球的代号对应的投标人为第二入围投标人,第三个摇出的号码球的代码对应的投标人为第三入围投标人。
第六章 摇号结果的确认 第十条 在摇号确定标段及入围投标人开始之前,公证员应出示并宣读摇号器具(摇号机及号码球)的生产资质证明及产品合格证明。摇号器具由公证机构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公证机构负责。
第十一条 每轮次每个球摇出后,招标人应及时登记摇号结果并当即通过大屏幕或版式向投标人公布。每轮次摇号完毕,所有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招标人代表、公证员及现场行政监督人员应当场签字确认。如果遇到摇号器具因不可抗拒的原因发生故障,导致摇号过程中断等特殊情况时,发生故障之前的摇号结果依然有效。
第十二条 摇号结束后,招标人当场宣布摇号结果,公证员现场宣读公证词。
第七章 附 则
湖南省公路建设施工单位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篇6
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试行办法
电力工业部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保证监理工作正常进地,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承担火力发电、送变电、热电联产等新、改、扩建工程建设监理业务的各监理单位;
第三条 监理单位的资质是指承担监理业务的单位应当具备的人员素质、数量、专业技能、技术装备、管理水平、监理业绩、社会信誉和自有资金等。
第四条 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工作,电力行业主管部门是电力工业部,各地区主管部门是电管局、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
第二章 监理单位的设立
第五条 监理单位的设立,必须向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主管部门审查其资质,核定其监理业务范围,颁发《监理资质等级证书》,再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第六条 设立监理单位的申请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单位名称和地址;
(二)法定代表人及总监理师姓名、年龄、性别、学历、专业、职称、工人简历及资格证书复印件;
(三)人员总数和专业监理工程师人员一览表,包括姓名、年龄、专业、职称、技术工作年限及资格证书复印件;
(四)所有制性质和章程;
(五)自有资金数额;
(六)单位或主要成员从事电力工程建设的业绩;
(七)技术装备情况;
(八)拟申请的监理业务范围和等级。
第七条 监理单位的资质审批:
(一)甲级、乙级监理单位资质,由所在地区的电管局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审核、签署意见后再报电力工业部审批。
(二)丙级监理单位资质,由所在地区的电管局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审批,并报电力工业部备案。
第八条 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的资质按火力发电工程和送变电工程两类,分为甲、乙、丙三级。各等级的资质标准如下:
火力发电工程类
(一)甲级
1.已获得总监理师资格人员不少于2人,且全面组织建设过300MW或以上机组工程;
2.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总数不少于50人,且专业配套齐全。其中已获专业监理工程师资格的人员不少于30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15人;
3.自有资金不少于100万元;
4.社会信誉好。
(二)乙级
1.已获得总监理师资格人员不少于2人,且全面组织建设过200MW或以上机组工程;
2.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总数不少于40人,且专业配套齐全。其中已获专业监理工程师资格的人员不少于25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10人;
3.自有奖金不少于50万元;
4.社会信誉好。
(三)丙级
1.已获得总监理师资格人员不少于1人,且全面组织建设过50MW或以上机组工程;
2.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总数不少于20人,且主要专业配套齐全。其中已获专业监理工程师资格的人员不少于12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4人;
3.自有资金不少于10万元;
4.社会信誉好。
送变电工程类
(一)甲级
1.已获得总监理师资格人员不少于2人,且全面组织建设过330kV或以上送变电工程;
2.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总数不少于25人,且专业配套齐全。其中已获专业监理工程师资格人员不少于15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10人;
3.自有资金不少于100万元;
4.社会信誉好。
(二)乙级
1.已获得总监理师资格人员不少于2人,且全面组织建设过220kV或以上送变电工程;
2.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总数不少于20人,且专业配套齐全。其中已获专业监理工程师人员不少于12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8人;
3.自有资金不少于50万元;
4.社会信誉好。
(三)丙级
1.已获得总监理师资格人员不少于1人,且全面组织建设过110kV或以上送变电工程;
2.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总数不少于15人,且主要专业配套齐全。其中已获专业监理工程师资格的人员不少于10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3人;
3.自有资金不少于10万元;
4.社会信誉好。
第九条 各等级监理单位的业务范围如下:
(一)火力发电工程类甲级监理单位可监理各种规模火力发电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内容。送变电工程类甲级监理单位可监理各种规模送变电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内容。
(二)火力发电工程类乙级监理单位可监理单机容量200MW及以下火力发电工程建设各阶段全部内容。送变电工程类乙级监理单位可监理电压等级220kV及以下送变电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内容。
(三)火力发电工程类丙级监理单位可监理单机容量100MW及以下火力发电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内容。送变电工程类丙级监理单位可监理电压等级110kV及以下送变电工程建设阶段的内容。
第三章 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
第十条 监理单位的资质等级每三年核定一次。对于达不到原定资质等级标准的单位,由资质管理部门给予降级。
第十一条 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和业绩等已达到高一级标准的单位,可在核定资质等级时申请升级。申请升级时需提交下列材料:
(一)资质升级申请书;
(二)原《资质等级证书》和《营业执照》副本;
(三)法定代表人及总监理师的有关证明文件;
(四)《监理业务手册》;
(五)其他有关证明文件。
第十二条 监理单位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需向原资质审批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一)监理单位分立或合并,应交回原《监理资质等级证书》,经重新审查资质、核定等级后,换发相应的证书。
(二)歇业、宣告破产或因其他原因终止业务,需报原资质审批部门备案,并交回《监理资质等级证书》。
(三)法定代表人、总监理师变更,要向原资质审批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三条 国外监理单位在中国境内承担电力工程建设监理业务,需向我国电力监理主管部门申请资质审查并取得《监理许可证书》,方可开展监理业务。申请资质时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原所在国有关当局颁发的营业执照或证明;
(二)近三年来的资产、债务、债权表、专业人员及技术装备情况;
(三)从事监理业务的资历与业绩。
第十四条 监理单位分立、合并或终止时,必须保护其财产,依法清理其债权、债务。
第十五条 监理单位如违反《电力工程建设监理暂行规定》及本办法,或有玩忽职守、开虚作假、违法乱纪等行为的,由电力行业监理主管部门视其情节给予通报批评、警告、降低资质等级、责令停业整顿直至收缴资质证书的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负责解释。
湖南省公路建设施工单位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篇7
与人员考核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与人员的考核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湖南省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与人员考核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湖南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的机构与人员,应遵守本实施细则。
第三条 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以下分别简称质监机构、安监机构,统称监督机构)是指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委托,经省建设厅考核认定,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各参建责任主体和有关单位的工程质量行为、安全生产行为及工程实体的质量和安全生产防护保证措施进行监督管理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
第四条 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人员(以下分别简称质监人员、安监人员,统称监督人员)是指经省建设厅考核认定,依法从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五条 省建设厅负责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与人员的考核管理及业务指导。
对初次考核合格的质监机构与人员颁发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格式的质监机构考核证书和质监人员资格证书;对初次考核合格的安监机构与人员,颁发全省统一的安监机构考核证书和安监人员资格证书。质监机构、安监机构合并设立的监督机构,应同时取得质监机构考核证书和安监机构考核证书。
第六条 省建设厅对考核认定的质监机构、安监机构每三年进行一次验证考核,对考核认定的质监人员、安监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岗位考核。
省建设厅委托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对市州质监机构、安监机构每年进行一次绩效评价。各市州建设主管部门及其质监机构、安监机构应对所辖县(市)的质监机构、安监机构每年进行一次绩效评价。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及其质监机构、安监机构应对其质监人员、安监人员每年进行一次绩效评价。每年的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质监机构、安监机构验证考核和质监人员、安监人员岗位考核的基础资料,各市州负责绩效评价的单位应及时将监督机构与人员的绩效评价结果报省建设厅。
省建设厅委托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负责质监人员、安监人员的上岗培训,对考核认定的质监人员、安监人员每年组织一次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培训,适时组织开展相应内容的继续教育培训。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纳入质监人员、安监人员岗位考核内容。
第七条 未取得相应监督机构考核证书的监督机构不得从事建设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监督;没有取得相应监督人员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作为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监督责任人员。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八条 质监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省和市州质监机构的质监人员:
1、具有工程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2、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具有5年以上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或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经历;
4、年龄不超过60周岁。
(二)县级质监机构的质监人员:
1、具有工程类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2、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具有5年以上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或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经历;
4、年龄不超过60周岁。
(三)具备一定专业技术能力和监督执法知识,熟练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
取得注册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等工程类国家执业资格证书的,可不受上述
(一)(二)中1、2条件限制。连续从事质量监督工作满15年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可不受上述
(一)(二)中1条件限制。
第九条 安监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省和市州安监机构的安监人员:
1、具有工程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2、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具有5年以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或施工、监理等工作经历;
4、年龄不超过60周岁。
(二)县级安监机构的安监人员:
1、具有工程类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2、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具有5年以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或施工、监理等工作经历;
4、年龄不超过60周岁。
(三)具备一定专业技术能力和监督执法知识,熟练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
取得注册建造师、监理工程师、安全工程师等工程类国家执业资格证书的,可不受上述
(一)(二)中1、2条件限制。连续从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或施工、监理等工作满15年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可不受上述
(一)(二)中1条件限制。
第十条 质监机构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具有一定数量的质监人员:
1、省和市州质监机构经考核认定的质监人员不少于9人;县(市)质监机构经考核认定的质监人员不少于3人,且经考核认定的质监人员数量占质监机构总人数的比例不得低于75%。
2、质监人员专业结构合理,建筑工程水、电、智能化等安装专业及市政工程技术人员与土建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相配套。
3、质监人员数量基本满足本地工程项目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实际需要。
(二)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应具备同级质监人员的考核认定资格,熟悉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三)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适应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需要的仪器、设备和工具等。
1、省和市州质监机构必须具有人均办公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总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的固定工作场所;配备计算机10台以上,并形成网络终端;应用监督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监督管理,做到办公自动化;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的配备应满足监督工作的需要。
2、县(市)质监机构必须具有人均办公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总面积不少于120平方米的固定工作场所;配备计算机3台以上,并形成网络终端;应用监督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监督管理,做到办公自动化;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的配备应满足监督工作的需要。
3、应配备以下现场监督抽查仪器设备:(1)数显回弹仪;(2)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3)混凝土钢筋检测仪;(4)激光三维定向仪;(5)激光测距仪;(6)渗漏寻检仪;(7)接地电阻测试仪;(8)绝缘电阻测试仪;(9)漏电开关测试仪;(10)空调测试仪等。实施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应根据受监工程特点配备相关仪器设备。
(四)具有健全的工程监督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
1、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登记制度;
2、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工作方案编制、审批制度;
3、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巡查、抽查制度;
4、工程质量隐患台帐建立和管理制度,隐患整改通知及隐患整改复查制度;
5、现场监督抽查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6、工程质量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制度;工程监理单位监督检查制度;
7、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监督制度;
8、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报告编制与签发制度;
9、工程质量事故(问题)监督处理制度;
10、工程项目或局部暂停施工、复工审批制度;
11、工程质量投诉处理制度;
12、相关责任主体不良行为记录认定上报制度;相关责任主体违法违规行为及工程质量隐患行政执法制度;
13、省优质工程(芙蓉奖)、鲁班奖工程培育管理制度;
14、监督执法程序公示制度;
15、工程质量监督责任追究制度;
16、工程项目信息采集录入制度、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统计报表制度;
17、工程质量监督档案管理制度;
18、工程建设法规、规范标准、政策文件等资料管理制度;
19、省和市州质监机构应建立层级监督与重点地区监督检查制度。第十一条 安监机构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具有一定数量的安监人员:
1、省和市州安监机构经考核认定的安监人员不少于9人;县(市)安监机构经考核认定的安监人员不少于3人,且经考核认定的安监人员数量占安监机构总人数的比例不得低于75%。
2、安监人员应具有较丰富的施工现场工作经验,熟练掌握有关安全生产防护保证的规范、规程、标准。
3、安监人员数量应基本满足本地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的实际需要。
(二)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应具备同级安监人员的考核认定资格,熟悉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三)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适应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需要的仪器、设备和工具等。
1、省和市州安监机构必须具有人均办公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总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的固定工作场所;配备计算机10台以上,并形成网络终端;应用监督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监督管理,做到办公自动化;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的配备应满足监督工作的需要。
2、县(市)安监机构必须具有人均办公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总面积不少于120平方米的固定工作场所;配备计算机3台以上,并形成网络终端;应用监督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监督管理,做到办公自动化;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的配备应满足监督工作的需要。
(四)具备健全的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
1、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监督登记制度;
2、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监督工作方案编制、审批制度;
3、工程项目及分包工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查验制度,“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查验制度;
4、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识别、标示、防护保证措施、台帐建立及管理的核查制度;
5、工程项目和危险性较大的专项工程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责任制度;
6、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和自升式脚手架、摸板等架设设施及施工临建设施使用登记审查制度;
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8、工程项目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淘汰的检查制度;
9、安全生产监督巡查制度;安全生产隐患台帐建立和管理制度;安全生产隐患整改通知及隐患整改复查制度;
10、工程项目或局部暂停施工、复工审批制度;
11、安全生产事故(问题)监督处理制度;
12、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监督报告编制制度;
13、安全生产投诉处理制度;
14、工程监理单位监督检查制度;
15、相关责任主体不良行为记录认定上报制度;相关责任主体违法违规行为及安全生产隐患行政执法制度;
16、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制度;
17、监督执法程序公示制度;
18、安全生产监督责任追究制度;
19、工程项目信息采集录入制度;安全生产监督信息统计报表制度; 20、安全生产监督档案管理制度;
21、工程建设法规、规范标准、政策文件等资料管理制度;
22、省和市州安监机构应建立层级监督与重点地区监督检查制度。第十二条 质监机构、安监机构合并设立的监督机构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可以作以下调整:
(一)具有一定数量的质监人员、安监人员。
省和市州监督机构经考核认定的监督人员不少于16人,其中质监人员不少于8人、安监人员不少于7人;县(市)监督机构经考核认定的监督人员不少于5人,其中质监人员不少于2人、安监人员不少于2人。监督人员可以同时取得质监人员资格证书和安监人员资格证书。
(二)相关的制度可不重复建立。第三章 初次考核
第十三条 县(市)监督人员如实填写初次考核申请报告,经所在监督机构和本级建设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报所在市州监督机构和建设主管部门签署意见,由所在市州监督机构向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申请初次考核。市州监督人员如实填写初次考核申请报告,经所在监督机构签署意见后,报所在市州建设主管部门签署意见,由所在市州建设主管部门向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申请初次考核。
第十四条 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对申请初次考核的监督人员进行基本条件符合性审查,组织岗前培训和考试考核,对初次考核合格的,向省建设厅提出颁发监督人员资格证书的报告。
第十五条 县(市)监督机构如实填写初次考核申请报告,经所在县(市)建设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报所在市州监督机构和建设主管部门签署审查意见,由所在市州建设主管部门向省建设厅申请初次考核。
市州监督机构如实填写初次考核申请报告后,经所在建设主管部门签署审查意见,由所在市州建设主管部门向省建设厅申请初次考核。
第四章 监督机构验证考核
第十六条 监督机构验证考核的主要内容:
(一)执行国家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及地方有关规定情况;
(二)质监机构对所监督工程参建责任主体的工程质量行为及工程实物质量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监督情况;安监机构对所监督工程参建责任主体的安全生产行为及安全生产防护保证实体措施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监督情况。
(三)监督机构基本条件的符合情况;
(四)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五)工程监督覆盖率情况;质监机构所监督区域发生工程质量事故的情况;安监机构所监督区域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六)监督机构绩效评价情况;
(七)其他有关规定内容。
第十七条 县(市)监督机构如实填写验证考核申请报告后,报本级建设主管部门、所在市州监督机构和建设主管部门签署审查意见,由所在市州建设主管部门向省建设厅申请验证考核;
市州监督机构如实填写验证考核申请报告后,报本级建设主管部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签署审查意见,由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向省建设厅申请验证考核; 第十八条 监督机构验证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监督机构有下列情况之一,验证考核结果为不合格:
(一)取得资格证书监督人员数量和工作情况不符合基本条件的;
(二)出具虚假工程质量或安全生产检查监督相关文件、资料的;
(三)在监督工作中存在严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行为的;
(四)未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文件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监督执法的;
(五)因严重失职,导致重大质量事故或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影响恶劣的;
(六)相关制度不健全或落实执行不到位的;
(七)绩效评价结论为不合格或连续两年为基本合格的。
第十九条 验证考核不合格的监督机构,必须在三个月内作出整改,同级建设主管部门应对其调整和充实力量后重新申请验证考核。限期内没有整改到位或重新验证考核不合格的,省建设厅收回其证书,不允许其继续从事相应的监督工作。
第五章 监督人员岗位考核 第二十条 监督人员岗位考核的主要内容:
(一)执行国家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及地方有关规定情况;
(二)对所监督项目的参建责任主体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及工程实物质量、安全生产防护保证实体措施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的监督情况;
(三)履行监督职责以及受到的表彰、处分情况;
(四)监督人员基本条件符合情况;
(五)参加业务知识培训情况;
(六)监督机构对监督人员每年绩效评价情况。
第二十一条 县(市)监督人员如实填写岗位考核申请报告后,经所在监督机构和本级建设主管部门签署审查意见后,报所在市州监督机构和建设主管部门签署审查意见,由所在市州监督机构向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申请岗位考核;
市州监督人员如实填写岗位考核申请报告后,经所在监督机构签署审查意见后,报所在市州建设主管部门签署审查意见,由所在市州建设主管部门向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申请岗位考核。第二十二条 监督人员岗位考核分为合格、不合格,监督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岗位考核结果为不合格:
(一)不符合监督人员基本条件的;
(二)不认真履行《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以及其他有关文件规定的职责,所监督的工程发生重大质量或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
(三)未直接监督工程或准许他人以本人名义、弄虚作假签署质量、安全生产监督有关文件、资料的;
(四)未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文件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监督执法的;
(五)在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的工程质量或安全生产检查活动中受到严厉通报批评的;
(六)绩效评价结论为不合格或连续两年为基本合格的;
(七)其它失职、渎职或违法行为。
第二十三条 岗位考核不合格的监督人员,应在三个月内完成培训后重新申请岗位考核,重新申请岗位考核应增加相关考试内容。重新岗位考核仍不合格的由省建设厅收回其资格证书,所在监督机构及本级建设主管部门应将其撤离监督工作岗位。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交通、水利等专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与人员的考核管理由省人民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负责。
第二十五条 对监督机构经初次考核和验证考核不合格的,其上级建设主管部门及其监督机构应当派出监督人员指导当地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工作。
第二十六条 仅承担拆除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的主管部门,应建立拆除工程安全生产监督专门机构,取得资格证书的安监人员数量满足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工作场所和设备设施。
第二十七条 对聘任的监督人员的考核管理,按照本实施细则执行。第二十八 省建设厅根据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的发展和需要,在上末发布对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的绩效评价标准。第二十九条 省建设厅以及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组织的各类监督执法情况检查督查通报是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考核管理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条 省建设厅负责建立和公布全省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的考核管理档案。
【湖南省公路建设施工单位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推荐阅读:
河南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规范(试行)06-30
湖南省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管理规定10-19
第五篇 湖南省《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实施细则07-05
湖南省事业单位考试网05-18
湖南省和城乡建设部09-04
湖南省公路工程结算书09-14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招聘:传统法律考试试题11-30
湖南省怀化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