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老师好有感

2024-12-10

观看老师好有感(共12篇)

观看老师好有感 篇1

献礼教师节直播节目《老师好!》你看了吗?看完之后是不是心里有很多的感触,赶紧写一篇观后感或者心得吧,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观看老师好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一】观看老师好有感

我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参加工作一年半来,在学校领导和老教师的关心和帮忙下,不断地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潜力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工作这些年以来,在教育教学方面也有一些心得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以身作则,树立威信

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待,建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己首先做到。这样,学生才能信服,才能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威信,才能给学生以榜样的示范作用。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既是以传授知识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的情绪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因此,每一节课都是师生双方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在工作中,我以真诚、平等的心态与学生相处,我的真心换得了学生对我的诚意。在孩子心中,我不仅仅是老师,更是一位能够信赖的大朋友。他们愿意把心里话对我讲,学习和生活上有了困难愿意向我寻求帮忙,课堂上,在对联知识的探索中,课堂气氛既严肃又简单,大家用心思考,踊跃发言。甚至已经下课了他们也经常围着我问这问那,从孩子们的神情和言谈中流露出他们对知识的喜爱与渴求。在实践中我也体会到,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可激发学生产生自信、自强、奋进向上的决心。

三、教学形式要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老采用一种教学形式,这样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没有新鲜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容易在课堂上开小差。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除了利用多媒体教学外,在上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会将全班分为若干组,每组有小组长,进行比赛,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观,这样,学生们在“玩”中就自然学到了东西。教学经验证明,经常变换教学形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用心性和学习效率。

四、教师要学会倾听

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倾听本身就是褒奖对方谈话的一种方式,是接纳对方、尊重、理解对方的具体体现。你能耐心听别人倾诉,就等于告诉对方你的态度,无形之中会提高对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因为倾听能使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内心需要;倾听,将使我们教师更虚怀若谷,博采众长,锐意进取,内涵深厚。在倾听中师生理解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课堂教学就有了灵性。

【篇二】观看老师好有感

教师,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儿时记忆中大家如是说。

教师,工资高待遇好,又有假期好轻松。现实的声音环绕在我耳边。

教师,看着比谁都好,其实比谁都老,工资比民工都低,头发比和尚还少。老教师传授的心得体会。

教师,到底是怎样的状况?我想象过,设计过,思考过,讨论过。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教育和教师在大家眼中也不尽相同。但是我只知道,我喜欢学生,热爱教育。于是,我充满着好奇和疑惑,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我来到了中山---伟人的故里,文化的故乡。

入职之初,繁重的教学任务,琐碎的管理事务,艰难的适应过程,都让我在深夜一次次反问自己:这是自己热爱的工作吗?这是自己理想的生活吗?为什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此让人措不及防?但是,每天迎着第一缕晨光,看到学生们一张张纯真的脸庞,听到一声声清脆的问候,我释然了;每个课堂上,看着他们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理解问题后满足的微笑,是我一天中最开心的事情;课余时间,跟学生们朋友般的聊天,听着他们孩童般的想法,或欢喜,或忧郁,但都是那么纯真可爱,那么真实自然,每当这时,发自内心的成就感铺满心底。我想,或许这就是教师的价值吧!凭着良心做事,用尽真心做人,这是我加入教师队伍后给自己的座右铭。争做一名受欢迎的老师,是我坚持不懈的目标。在一年的新教师工作中,我积极从老教师那里汲取成功的经验,自己不断摸索教学、管理的方式和风格,我坚持用严厉公正的态度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当初作为新老师,担心不受学生欢迎,学生犯错了,处理的时候就有了犹豫。其实,谁喜欢做被学生讨厌的老师呢?上学期我有一个学生,上课说话、自习课吵闹、剪奇怪的发型、说满嘴的粗话,甚至经常顶撞老师,全身充斥着戾气。从家长处得知,他小学就经常记过。我估量了一下情况,还是决定不退缩,坚决对他严厉对待,严肃处理,不希望一时的纵容,让他以为学校是他可以嚣张的地方。过程中当然收到了很多的骂声,也和他发生了正面的语言冲突。后来,在多次交涉,多次严厉教育下,他终于有了转化,上课认真了,自习课不吵闹,甚至会教育同学保持安静。但是他始终表现出对我的敌意,就像一把利剑,每次到班上都让我觉得冷箭到处飞。我没有把他的敌意放在心上,发现他的进步,及时在班上公开表扬他,私下也找他谈话。没想到,他告诉我一句话,让我震撼。他说:“老师,我之前一直觉得你针对我。”我只是静静地问他,“那你现在觉得呢?”他说:“后来我发现你并没有针对我,你对谁都一样严格,是我自己做得不好。我喜欢现在上进的自己。”当时,我转过身眼睛就红了。原来,学生总会能够理解的,能够理解对他的严其实就是对他的爱!现在,这位同学在大街上看到我都会主动热情地打招呼,看到他阳光上进的样子,我知道自己没有做错。

一位成功的教师,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这是我需要终身学习和探索的课题。除此之外,对于处于青春期初期的初中生,还需要一桶幽默的水。在很多学生心目中,老师总是高深的遥不可及,敬畏中不觉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我相信每位老师都是爱自己学生的,只是方式不同,交流沟通较少,让学生对老师的初衷产生了误会,不敢亲近。这对于一位新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会斩断连接教学范围和学生心理世界的桥梁。而幽默就像是磁铁,学生难以抗拒。人总是喜欢快乐的,具有幽默感,能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了解其心理变化,真正和学生成为朋友,轻易化解师生间的矛盾。

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社会对教师条件的选择并不永恒,时代是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良好的素质并非学校教育,继续教育才能获得。新的教育观念认为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处于终身学习的时代,教师自然也不能停止进步的脚步。研究生毕业,我欢呼雀跃,终于可以角色转换了,这对于做了二十多年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件兴奋的事情。然而在新教师工作一年中,我却感到了自己学识的匮乏,不足以让我游刃有余的处理班级管理,于是我开始了自主充电,在一年工作中,我不断阅读教育和管理方面的书籍,从《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学校课程的过程》这类理论书籍,到《班主任兵法》《爱心与教育》这类实践性书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反思,不断琢磨,不断改进;和老教师交流讨论,解疑答惑,并邀请老教师走进自己的课堂逐一指导点评,让我受益匪浅;向学生学习了解其内心动态和真实想法,不断更新自己教育心理学的知识。随着教学实践的增加,我想会不断出现新问题、新矛盾,要想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篇三】观看老师好有感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当我认真理解了继续教育后,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上课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努力学习专业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教好课,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2、在教学形式上多样化,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老采用一种教学形式,这样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没有新鲜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容易在课堂上开小差。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除了利用多媒体教学外,在上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会将全班分为若干组,每组有小组长,进行比赛,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观,这样,学生们在“玩”中就自然学到了东西。教学经验证明,经常变换教学形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用心性和学习效率。

3、以身示范,以情感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要求学生不能怎样,自己就先要做到。教育过程中,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以情感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不再犯,这一过程需必须的方法,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尚未摸索到较好的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努力积累经验,并用心听组内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每一节课都是师生双方情感体验的过

程。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在工作中,我以真诚、平等的心态与学生相处,我的真心换得了学生对我的诚意。在孩子心中,我不仅仅是老师,更是一位能够信赖的大朋友。他们愿意把心里话对我讲,学习和生活上有了困难愿意向我寻求帮忙,课堂上,在对联知识的探索中,课堂气氛既严肃又简单,大家用心思考,踊跃发言。甚至已经下课了他们也经常围着我问这问那,从孩子们的神情和言谈中流露出他们对知识的喜爱与渴求。在实践中我也体会到,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可激发学生产生自信、自强、奋进向上的决心。

一学年的教学,收获很多,有经验也有教训。因此,本人会在以后努力工作,把工作做细做好,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拥有高素质师德的新时代人民教师。

【篇四】观看老师好有感

对于有效教学,谈不上有什么经验,要说感受可能会有一些。按我的理解,数学课的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听懂,学会,做对。

一节课是否有效,老师的一头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后备好一节课。上课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对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课的时候,老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对课堂的掌握,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有没有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无不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备课这一个环节,是上课有效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预设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并及时反馈。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让“预设”真正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为“预设”打好基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

其次,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离开了“学”,再精心的“设计”也没有意义,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设。

第二,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培养出来。

第三、“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新课程下的数学练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熏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最后,我觉得撇开教师这头,学生的配合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保证。我这几年一直教低中年级,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影响教学进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计算能力相对低,或者水平参差不齐、差距太大。都将影响上课的效率。课堂要有效,老师一般都想在短时间内进行必要的练习。而低中年级的数学课,计算是贯穿全过程的。如果计算能力差,要想加大练习的密度和深度,都是空谈了。有时候,还只能放慢上课速度来照顾全体。所以,我觉得在低年级,抓好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篇五】观看老师好有感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朵花,每朵花盛开时都是那么美,让人充满期待,让我们放慢匆忙的脚步,俯下身子,去认真聆听花开的声音。在学习了王生英老师的事迹后,觉得她以坚韧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扎根山区小学教育,在平凡的岗位上37年耕耘不辍,她就在聆听花开的声音。??

怀着对教师职业的特殊情感,高中毕业后我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三尺讲台,开始了我的从教旅程,一如花一般静静地绽放,悄悄吐露自己的芬芳,只为自己今生无怨无悔的选择。十几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缕缕春风,即使冰冷的感情也会消融。?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新时期的合格教师?在我看来,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平凡中放歌,在平静中耕耘,在平常中闪光,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以崇高的情操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伸出热情的双手,怀着一颗热诚的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以高度的责任感来提升自己。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以此为荣,热爱它,而不是只把这个职业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

教师是一个寂寞的职业。每个教师心中都有一座伟大的丰碑、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以学生为本,教人务实,教人求真,教人创新。这都需要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决心。教师是一个美丽的职业。她的美丽不仅在于她的无名,也在于她的淡泊与高尚,她用脱俗的气质阐述着生命的真谛。??

有一首诗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做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亮丽,那就是师魂;有一种魔棒最为神奇,那就是粉笔;有一种平台最为神圣,那就是讲台。??

三寸粉笔写信仰,三尺讲台谋发展。信仰是浩瀚海洋的明灯,是漫漫黑夜里渴望的黎明。只要拿稳三寸粉笔,站稳三尺讲台,就要用心血与汗水去浇灌祖国的花朵,让种子发芽,让理想开花。人都说学生是花,教师是园丁。其实,教师的生命也是一朵花,是悄悄绽放、默默吐芳、扮美人间的花。如果仔细聆听,你会听到生命的律动,会听到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

观看老师好有感精选5篇2020

观看老师好有感 篇2

关键词:开放度,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学环境,教学手段

我校组织观看全国思想品德优质课。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郑坛执教的《学会宽容》获得了一等奖。我觉得他之所以能成功, 主要是他把这节课设计成了开放性的课堂。开放性课堂教学 (师生、生生、课外实践多渠道获得信息) 作为一种与封闭性课堂教学 (从老师那里得到信息是学生的唯一渠道) 相对立的课堂教学模式, 其强大生命力正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而不断地展现出来。从这节录像课来看, 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师生关系的开放。

郑老师教态自然, 自始至终以谦和的态度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课程的内容, 眼神与话语之间充满了激励。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指挥者或领导者, 而是学生团队中平等的首席长官, 确立了资源分享的同学型师生关系。同学型师生关系是对教育本质的自然回归。孔子强调“教学相长”, 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只是与学生的学习内容有所不同而已。因为同是学习者, 所以, 原来学生因与教师的地位不同而形成的心理压力就会减轻。他们对教师会产生一种心理认同感, 这种心理认同的结果是心理自由, 而有了心理自由, 学生就不会产生逃避的念头。与此同时, 对学生来说, 教师又是众多同学中唯一一个不一样的“同学”。这个不一样的“同学”必然会受到大多数同学的特别关注, 由此衍生出心理的“向师性”。这种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向师性”正是教师实现教学影响力的基础, 因为它只有期待、亲近, 而没有排斥、回避, 这样的师生关系不管对于老师来说还是对于学生来说, 都是一种情感享受。

2. 教学评价的开放。

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评价是学生听不听话, 会不会做题目, 能不能考高分。而开放式教学评价着重于以下方面: (1) 学生会不会提问; (2) 会不会思考; (3) 会不会表达; (4) 会不会搜集、处理信息; (5) 会不会合作讨论; (6) 会不会动手实验、操作等。在郑老师的课上, 我们随时可以听见他看似随意、实则用心地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的激励性评价, 比如:你提的问题真有新意;这位同学把自己的想法很简洁、很流利地表达出来, 真不错;这位同学的知识面很广;这个小组的同学分工明确, 合作效果好等等, 充分体现了老师前卫新颖的课程理念和课堂上机智的应变能力。

开放的教学评价可以使内在激励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我们可以将学习动力的来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源于他人的肯定而引起的积极情绪, 这是外在的激励;一类源于自己对学习的成功体验, 这是内在的激励。从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来看, 其学习动力的来源通常会由以外在激励为主逐步变为以内在激励为主。开放性教学的一大特征就是使内在激励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这是因为, 在开放性教学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学生在老师、同学的激励性评价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这种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魅力, 也使他们更乐于体验这种来自心灵的内在激励。

3. 教材的开放。

从这节课来看, 学生信息的来源有:时代内容 (马刚被害案) 、生活内容 (本校学生小宽的例子) 、课外书内容 (同学们的旁征博引) 等, 这些正体现了新课标对教材开放性的要求。教材可以来自书本, 也可以来自生活, 来自学生的实际经验等。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 教材也不再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唯一材料。

4. 课堂设问的开放。

郑老师以“如果你是小宽, 你会……”、“设想小宽会怎么做”等富有弹性的开放性问题发问, 既给了学生自我实践和创新的空间, 又能与课本密切结合, 更能让学生融入典型事例的情感之中, 在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升华, 尤其是在分析“马刚被害”事件时。郑老师在出示了马刚被害案的故事后, 首先设问:“母亲面对杀死自己儿子的被告, 会向法官提出怎样的请求呢?”在同学们都说出自己的猜测后, 郑老师播放母亲梁建红向法官求情的录像, 同学们被梁建红以德报怨、大爱无疆的精神感动着, 此时眼泪开始在同学们的眼睛里打转转。老师紧接着问:“凶手宋晓明会做出什么反应?”同学们三言两语说完后, 郑老师播放凶手宋晓明跪着喊梁建红妈妈的录像, 此时同学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失声哭泣。老师抓住这个教育时机, 请同学们评价这位母亲。当同学们都围绕着“大爱无疆”这条主线发言时, 郑老师又不失时机地抛出了最后一道设问:“母亲从情感上宽恕了杀人凶手, 法律会不会宽恕他, 免除追究他的法律责任呢?”通过讨论, 同学们明白了法律不会免除他的责任, 因为宽容是有原则的, 很轻松地解决了本节课的知识难点, 同时也很好地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5. 教学手段的开放。

郑老师在这节课上适时、恰当地使用了多媒体, 还在课堂上播放了“马刚被害案”的视频材料, 当同学们看到母亲梁建红在法庭上为杀害儿子的凶手宋晓明求情, 宋晓明感恩涕零、双膝跪地管梁建红叫“妈妈”时, 大家都被震撼了, 教室里一片抽泣声。这样的教学手段更加直观、生动、灵活, 丰富了教学情境, 是实现课堂开放的有效方法。

思想品德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其内容包罗万象, 纷繁复杂, 单凭教师讲授, 很难吸引学生。由于多年来口头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统天下, 学生对其麻木甚至厌倦, 而将多媒体技术适时、恰当地引入课堂教学, 无疑给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它以其独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乐于学习的心理需求, 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认识活动中去, 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当然, 开放性课堂包含的内容很广泛, 比如教学目标的开放、练习设计的开放、教学环境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等, 因这些在本节课体现不是十分明显, 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篇3

作家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从事教育工作,以及身为人母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同时这又是一本非常专业的教育书。书中的观点与事例紧密结合,阐述得有理有据,又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教子办法。并且,作者对现行的教育弊病做了大胆的批评,观点鲜明,对于读者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把我们一般家长经常会认为很正确的事情从孩子和教育的角度进行了颠覆。

其中作者在谈论如何提高爱的质量的篇幅中,作者针对青春期两性交往提出了与我们常见的做法皆然相背的逆向思维。鉴于笔者从教的对象且担任班主任这个重要角色的考虑,在品读作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之余也来探讨下早恋问题。

早恋是父母最担心的孩子青春期问题,父母害怕孩子因此而耽误了学业,害怕他们做出这个年龄不该做的事情,更害怕他们因此而造成感情上的伤害。父母对早恋采取的态度依次是“到学校反映情况”、“跟踪监视”和“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还有的父母发现孩子早恋时,往往会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有的父母去学校接孩子,免得孩子下学不回家;有的告诉老师,请老师出面干预;有的找对方家长,让他们管好自己的孩子;有的不许孩子接电话;有的威胁和孩子断绝关系;等等。相反,作者尹建莉在接到男生打电话找她女儿圆圆时,就像接到女同学的电话一样,很自然地喊她来接电话,并回避开,让她方便地通话。在发现女儿对班上男生有朦胧的好感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而是选个合适的时间和场合,假装无意中把话题引到这事上,说“男孩女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对异性产生好感,有异性接触的愿望,这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美好的;如果没有,倒可能不正常” ,作者这样就消除了她女儿心中的不安,让她知道了“原来自己对异性有好感,或是别人对自己有好感,都是健康正常的”。

看来不要轻易的把学生对异性亲近、向往和眷恋等求异心理和行为,一概冠之以“早恋”的帽子。一旦觉察,便不分青红皂白采取断然措施,横加干涉,阻止他们的正常交往,这样做从现实中也发现学生的叛逆性更强,对老师的教育也反感,当然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总之往往弊大于利。或许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对学生的“早恋”问题,不要视之为洪水猛兽,而是以一种平心静气的一种心态去研究这个问题,去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也就能体会一位心理学家说的:“遏止青春期男女孩的交往是残忍的。”

很多时候学校也不能正视青春期的异性关系,往往采取压制、堵塞的办法来被动应付,动不动就处分处理。一些在异性交往上遇到问题的青少年,不仅得不到及时的正面的指导,反而会遭受来自各个方面的误解和责备,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他们可能做出不计后果的行为,因此青春期的异性关系也因此成为一个危险问题。针对这问题作者谈到:“孩子在家长和学校的压力下,会觉得喜欢异性是不洁的,不道德的,他们就会在表面上任性行事,不听家长的话;内心却彷徨迷失,自我鄙视。”笔者也完全赞成作者的这种看法。作者还从心理学角度谈到“不安和自责,是每个孩子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时都会有的,发展得严重了甚至是一种负罪感。这种感觉不仅不会使少男少女对异性的兴趣降低,反而会刺激兴趣生长。”

边细细品读作者的针对“早恋”的处理方法,边拷问作为个职校生的老师兼班主任的我是否也曾犯了很多父母与老师犯的错误,心里也在思索如何就这方面问题理清下自己的思路,如何帮助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给予正确的引导,以帮助他们顺利渡过“性躁动”这一关,健康地步入成年。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也可以说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兼班主任,我越来越感觉教育的步伐越来越重。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习,不断地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水平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观看老师演讲比赛有感 篇4

以前都是我们在台上紧张的看着评委老师,现在看着教师们在台上略显紧张的演讲。教师在课堂上挥洒自如,那是因为面对的是自己的学生,当观众换成校长、主任这些领导的时候,教师也会紧张的忘词。我倒是认为这时候的老师是可爱的,和我们一样有卡壳的时候,有敬重和“害怕”的人。

老师演讲主题是师德,内容嘛,通俗易懂,估计大学生演讲比赛的遣词造句水平不会比老师的底。精神方面嘛,主要涉及老师们如何矜矜业业,如何排除万难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如何欣慰的看到自己的学生有出息。看似千篇 一律的主题颇为“无趣”,但当老师们把身边真实的爱岗敬业、关心学子、淡然奉献的例子一一深情并貌的讲述出来的时候,稍有点感性的听众便会为之感动。12位教师,将近120分钟的演讲,记忆比较深的有两句话:1、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学问要知不足。2、种桃种李种春风,种松种柏种永恒。

评委们都是资历比较深的教授、主任什么的,不知道他们在演讲内容方面打分标准是什么。对我来说,有一位老师谈论的问题我最喜欢,就是搁5年前,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很亲密,生活学习方面老师都能帮同学们的忙。而现在,班上30位同学的名字,半年了老师只记得班长叫什么,路上遇到同学怯生生的喊老师好,才明白那是自己的学生。后来这位老师就总结这么陌生的原因,发现是缺少了对学生的关心、耐心和责任心。慢慢的老师就早到教室和同学聊天,课间解答问题,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谈心、鼓励,使好多同学得到了提高,找到了方向。同时收获了学生的尊重、爱戴和信任。她说,她很高兴和欣慰能帮到自己的学生,也为他们的成功感到骄傲。我在想:能遇到这样的老师,是作为学生的我们多大的幸福呀!

观看《人民的好儿女》有感 篇5

近段时间,按照共青团湖南省委组织部的布置,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人民的好儿女》系列电视片,此片主要讲述了一些具有显著代表性的共产党员的真实、朴实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震撼人心。这使我们看到了共产党的伟大、共产党的力量、共产党的风采。从他们的事迹中,让我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坚忍不拔、淡泊名义、甘为孺子牛的情操。

系列片中所展示的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来自于社会的各个行业,但是都坚持了自己的理想,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

1977年,赵世术从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田坝镇下泽村小学任教。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为不耽误学生家长干农活,他主动背学生过河上学,由于长期被冰冷河水浸泡,年仅28岁的他便患上了严重风湿性关节炎,无法正常行走,每天靠妻子背送,坚守三尺讲台。2006年,他的病情进一步加重,手指严重残疾,不能弯曲,他就用橡皮筋把粉笔或钢笔绑在大拇指和食指间,继续教书和批改作业。在几十年的乡村教育生涯里,赵老师饱含着绿叶对根的情意,尽心尽力地反哺着家乡的学子们,尽职尽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他成功地走进了每一位孩子的内心世界,他对学生倾注了全部的爱心,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教育之歌。

我想,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之所以能赢得社会的认可,是因为他们都是从小事,从最平凡的事做起。优秀教师赵世术不仅是我们共青团员要学习的榜样,更是全国人民要去学习的榜样。教育是祖国的未来,这些孩子的发展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我们都应坚守着这份信念。

秦怡,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最美女性”的她,如今是上海电影有限公司艺术委员会顾问。九十岁高龄的她,每天在女儿的陪伴下,早上6点起床,晚上11点就寝,日复一日地活跃在公益慈善事业、电影拍摄战线。然而这样一位女性,早年患肠癌,现在中午基本不吃东西,到了确实需要充饥时,只好吃上几块饼干;丈夫早早离开人世后,为了给患重病的儿子筹钱而节衣缩食,在被照顾42年的儿子去逝后,她将积攒下来为儿子治病的二十万元无偿捐献给了灾区;儿子的画作竞拍,被美国斯瓦辛格购买,所获款项2.5万美元如数捐赠;玉树地震时,她再次捐款3万元。就是这样一位女性,面对顺境、逆境镇定自若,坦然担当;就是这样一位女性,慈善事业,来者不拒,公益事业,身先士卒。她的无私奉献精神感染着无数党员,她用常人难以付诸行动的不争事实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美丽人生。

每一个共产党员,在举起右手宣誓时,都会作出“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的庄严承诺。在建设文明、富强国家的道路上,身为共产党员,理当冲锋在前,战斗不止。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人人都献出一份力,就一定能够使我们伟大的国家成为世人羡慕的乐园。

江苏省高淳县古柏镇武家嘴村党委书记武继军同志,担任村党组织书记25年来,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艰苦创业、共同致富,把昔日的小渔村建成了全国文明村。他敢为人先,创新思路,立足实际大力发展水运业和造船业,形成了以造船水运为龙头、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支撑的多元发展格局,2010年全村实现生产总值28亿元,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000万元。他组织开展“连心结对”、“党员联系户”等活动,帮助困难党员群众就业创业。他始终把改善民生抓在手上,高标准规划建成“武家嘴新村”、民办实验学校、农民文化中心,建立全村老年人养老补助等制度,让全体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正是有了这样多的人,在平凡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用平凡朴素书写着一种不平凡,于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用一件件没有惊天动地、没有举世瞩目的平凡事,用自身的行动,用点滴的积累,默默的为人民奉献着„„

还有太多太多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虽然无法一一列举,但他们诠释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感动着周围的人,也感动着中国。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而活着,那么他的生活是暗淡的;人们只为同时代的活着、为他们的幸福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具有健康色彩而有意义”。这大概就是共产党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吧!而我们作为共青团员,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学习,首先要端正思想,提高思想觉悟水平,在学习和生活上树立起作为共青团员应该起到的带头作用和模范作用。其次,我们还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团员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理论,在活动中实践理论。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也符合马克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此外,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严于律己,扬善抑恶,求实创造,与时俱进,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同时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献上一份厚礼。

观看王崧舟老师课堂有感 篇6

今天观看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荷花》《慈母情深》两课,感受较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王老师非常善于运用引导性评价。评价是一种艺术,如果能正确使用评价,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评价产生的作用,将会远远超出评价本身,它不但是对“当事”学生进行评判,更是对其他学生的一个引导。尤其是在指导朗读的时候,能够把比较生涩的方法指导不露痕迹地融合在对学生生动的评价中,学生非常易于接受,在潜移默化中轻而易举地学会了朗读的方法。这样的引导,怕是要比直接的方法说教效果好多了。

二是王老师的课堂整体感觉素、朴、真。没有任何花哨形式的东西,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简简单单教语文。让学生读,在读中体会,没有多余的教学环节,没有多余的教具,没有看似花哨的表演形式,所有的环节设计都有它的实效性。朴朴实实、真真实实的课堂,却给了孩子真正的提高。

三是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达成度。一个优秀的老师总是如此,不是为赶课堂的进度,不是为表演自己的设计,而是真正关注孩子知识的达成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全体学生的成长。

四是课堂充满激情,非常投入。课堂需要激情,尤其是语文课堂,更需要老师的投入,只有老师自己能够走进文章,投入情感,充满激情,孩子才能受到感染,才能跟随老师进入文本,用心体悟。名师的课堂总是如此,无论是于永正老师、王崧舟老师,还是窦桂梅老师,都是如此,或许他们的讲课思路不同,观点不同,相同的是,他们的课堂总是充满激情,不仅是上课的孩子们,就连听课的老师们也往往被他们的激情感染。

五是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常说,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主导作用应该怎么发挥?王老师的课堂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这个主导作用,要适时体现,出现在最需要的时机,这个主导作用,要因地制宜,要善于站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去引导他们。唯如此,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起到他的点播调控引导作用。

——观看王崧舟老师课堂有感

观看电影老师好观后感600字 篇7

再说班主任苗老师,他是一个特例,在教师队伍里,这样的老师绝对是珍品。他像家长一样,把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学生身上,当他的班上来了安静这样“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时,他特别激动。他毫不避讳对安静的偏爱以及对洛小乙的偏见,这也不妨碍学生们对他的敬畏。而苗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无论发生什么,他也要把学生拉回自己的教室。他有偏爱,但他不放弃任何人。

看到很多人的朋友圈,说看完电影想起了自己的老师,那真的是你和老师的共同幸运呀。幸运的是:你能遇到这样的老师,老师能遇到你这样的学生。就像电影里的那段话“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我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无论是公立学校教育还是教辅机构的教育,本质都是一样的,成绩的提升是摇动了、推动了、唤醒了后的结果。

观看老师好有感 篇8

宣化区建国街小学

南霞

2014年7月10日,宣化区电视台播出了东二道巷小学刘伟华先进事迹的纪录片。我通过认真观看和深刻领会,认为刘伟华老师的精神值得我们终身学习。看着她的事迹,有数次眼眶湿润,被这位优秀教师的语言和行为所感动。同样是人民教师,她却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那么不平凡的事迹,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感觉自己与刘伟华老师相比还差甚远。下面我谈一下学习刘伟华老师的心得体会。

刘伟华老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刘伟华老师的崇高精神是我们终身学习的榜样。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时时处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有时觉得工作压力很大很累,现在我却发现,我们的工作是充实的,意义是深远的,职业是幸福的,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这些孩子是我们的神圣事业。对我们这些学生既要爱又要严。既要学知识又要学做人,全面关心学生的进步,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学习刘伟华教师的事迹,我进一步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尊重这些学生,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学生。让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

观看老师好有感 篇9

——观看《焦裕禄》有感为加强全体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宗旨意识教育,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4月25日,区委组织机关、乡镇全体党员干部近千人集中观看了影片《焦裕禄》。在播放现场,大家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地观看,每到感人之处,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流下感动的泪水。

观看中,大家被焦裕禄坚持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和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即使身患绝症,依旧忍痛工作,努力改变兰考面貌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所感染,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和精神洗礼,经受了一次马克思主义党性锻炼和群众观教育。

观后,大家认为,焦裕禄事迹的一点一滴,都展示着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诠释着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精妙真谛!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他所坚持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过去是党坚强成长的法宝,今天仍是党所坚持的核心理念,焦裕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本本”是焦裕禄同志的科学发展观。当焦裕禄同志到达兰考县时,并没有被兰考县的恶劣环境所吓倒,没有被灾害的景象、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白茫茫的盐碱地、冰凌、枯草所吓倒,没有被灾害压住了头,没有对改变兰考县面貌缺少信心,而是想到了

“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焦裕禄同志能够从困难中看到希望,能够从不利条件中看到有利因素。焦裕禄同志能够想到:要想改变兰考的面貌,必须首先改变县委的精神状态;能够想到:除“三害”首先要除思想上的病害,特别是要对县委的干部进行抗灾的思想教育。不首先从思想上把人们武装起来,要想进行除“三害”的斗争,将是不可能的。

第二,重视调查研究是焦裕禄同志战胜灾害,取得成功的首要保证。焦裕禄同志按照毛主席的教导,不管做什么工作,必须首先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焦裕禄同志下决心要把兰考县18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况摸透,亲自去掂一掂兰考的“三害”究竟有多大的分量。“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焦裕禄不愿意坐在办公室里依靠别人的汇报来进行工作,他背着干粮拿着雨伞,和大家一起出发。每当风沙最大的时候,也就是焦裕禄同志带头下去查风口、探流沙的时候;雨最大的时候,也就是焦裕禄带头下去冒雨涉水,观看洪水流势的时候。焦裕禄认为这是掌握风沙、水害规律最有利的时候。为了弄清一个大风口,一条主干河道的来龙去脉,他经常不辞辛劳地跟着调查队,追寻风沙和洪水的去向,从黄河故道开始,越过县界、省界,一直追到沙落尘埃,水入河道,方肯罢休。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篇10

当了妈妈后,我时常阅读一些教育子女的书,有幸读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这本书是央视“子午书简”最值得一读的30本好书之一,新浪网10大好书,当当网新书畅销榜第一名。阅读后我感觉对我触动最大的不仅是作为妈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而是作为英语老师如何教育众多的学生。

这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她用自己16年的教子经验向我们娓娓道来了教育的最好境界——有心而无痕。全书共分七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主题,从爱、学习、品格、习惯、家长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家庭教育原则,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操作性强,使我深受启发。

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是:这位妈妈不让孩子写“暴力作业”。所谓“暴力作业”就是带有惩罚性质的作业,例如做错题或没有完成作业后让学生抄生字每个一百遍。她认为暴力作业对儿童信心、意志、品格等有全面的消极影响。它的坏作用,远不是多穿一件衣服有点热,多吃一个馒头有点撑那样简单。它能改变事情的整个状态,让孩子罹患一种“厌学”的慢性疾病,摧毁他们的上进心,吞噬他们的创造性,消磨他们的幸福感,其中的“暴力性”甚至能破坏他们的道德。

人们总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正确的,都是对学习有用的,孩子都应该认真完成。事实是,现在孩子们写了太多的无效作业。岂止是无效,简直是负效果。这些作业如此无聊,从它对儿童学习兴趣的破坏,对儿童智力发育的阻碍来看,已走到了学习的对立面,成为反学习的东西。暴力作业主要有三种 :数量大,惩罚性,恶意评价。有两个直接原因,使一些教师和家长偏爱暴力作业。一是认为多写多记就能多学到知识。第二个原因是教师的急功近利。她引用哲学家弗洛姆的话,“人可以使自己适应奴役,但他是靠降低他的智力因素和道德素质来适应的;人自身能适应充满不信任和敌意的文化,但他对这种适应的反应是变得软弱和缺乏独创性;人自身能适应压抑的环境,但在这种适应中,人发生了神经病。” 儿童当然也能适应暴力作业,但暴力作业中含有的奴役、敌意、压抑,会全面地破坏儿童人格与意志的完整和健康。她同时认为抄生字或单词只需抄三遍就可达到记忆的效果。

读完这部分我就连想到自己某些教学方法方面的缺陷。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非常希望学生能够学好英语,在布置作业时生怕他们写的少,背不会,于是布置抄单词五遍,十遍,甚至要求把背错的单词抄更多遍数。回想起来真的是愚蠢和无能。读了这本书后我认识到好家长和好教师最要注意的是避免孩子遇到“厌倦”这个敌人,所以他们倾尽全力做的,就是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我改变了一些做法,单词只要求抄三遍翻译一遍,课文句子只抄一遍翻译一遍。同时在教学方法上提高改善来使学生更快更牢地记忆单词和课文。上个学期我就明显感觉到学生不像以前那样抵触抄写单词了。

对我非常有触动和启发的另外一点是,这位妈妈“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圆圆妈妈从孩子四岁起直至上大学,一直准备了一个小本作为“记功簿”,记录圆圆。从“收玩具”,“自己编故事”,到“二胡拉得好”,“学会切土豆”,再到“住校第二周就不哭了”,记录了圆圆点点滴滴值得表扬的事情,但是并没有相应的“记过簿”记录圆圆的缺点和错误。然而圆圆的优点不断的坚持和增多,缺点却越来越淡化和减少。她认为儿童和成人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激励。在肯定和激励的环境中,他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许多家长的错误就在于总喜欢用物质的东西奖励孩子,这说明他们并不了解孩子——对于今天并没有物质短缺体验的孩子,物质奖励作用不大,可能带来一时的满足,但不会持久;只有精神上的愉悦和成就感,才可以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和动力。一些家长和老师之所以经常批评教育孩子,就是因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假设,即如果自己不说,不经常提醒,孩子就不会改正缺点,就会越来越堕落。事实是,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上进是他的天性,只要不被扭曲,就一定会正常生长。对于孩子身上的某个缺点,可以适当提醒,一旦发现这个缺点反复出现时,就应该考虑用正面鼓励的方式,不动声色地去帮助孩子克服,而不要反复地直接地批评,不要说“我都给你说过多少遍了,你就是不改”之类的话。反复的批评就如同贴到墙上的“记过簿”,会把孩子的缺点固化下来,使孩子难以和那个缺点剥离开来。

我一向认为学生需要多表扬鼓励,也确实这样做了,但是遇到某些犯了错和缺点明显的学生总是忍不住多说几句。有些学生批评后改正了缺点错误,有些却成了顽症。读了这部分内容后,我尝试着多表扬犯错误有缺点的学生,潜移默化地使得他们认识到改正缺点错误是非常幸福的事情,渐渐地学生就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另外,我现在所在的年级实行课改,对学生的各种表现有加分扣分制度,以前我总拿扣分作为惩罚和激励的手段,而受到这本书的启发,明白学生应该多鼓励少惩戒,所以我几乎没有再扣分,而是只要学生有好的突出的表现就加分,从此学生变得更加热爱学英语了,也更加欢欣鼓舞了。

这本书虽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但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当我们一次次的抱怨学生不懂事、不爱学习、总是犯错误,达不到应该达到的成绩时,我们有没有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会不会向学生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学生会有所改观。我会更加谨慎自己的各种教育行为,做一个让家长放心,学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篇11

尹老师在《不考100分》一文中写道:“正因为我特别渴望孩子取得好成绩,我才绝不向她要分数读了这句话,我深有感触。我的儿子只H姐妲家的孩子大一天。同时考虑到孩子的差异,每次考试成绩总会有高低之分,为了避免比较产生自卑心理,伤害自尊心。因此将两个孩子分别安排在一班和二班。即使如此,虽然两人成绩都很优秀,但因为同一年级,使用试卷基本相同,所以不可避免地在考试中总能比出高低上下。哥哥常常比弟弟少考几分。谈到兄弟俩的学习,润泽渐渐显得有些自卑,不自信了,而且情绪低落。现在家里很少听到他大喊大叫的声音了,星期天总是一个人在书房里做手工,搭积木,玩玩具,再也不喜欢出去玩耍,更不去弟弟家玩了。小小年纪如此成熟懂事,是我教子有方?还是让他受到了伤害?经过与他谈心,才知道他不愿意听到大人们谈论他的成绩,更不愿意与弟弟的成绩相比较。我猛然醒悟:大人们在聊天时无意中对兄弟俩的成绩进行了一次次的比较,对他产生了多么大的压力。他总是生活在弟弟的阴影中,因渐变得压抑,内向。大人们虽然嘴上表视不进行比较,甚至想知道孩子在班级、年级的排名,好像只有这样做才是真正在关心孩子的成长,才尽到了家长的责任。却不知道,这样的做法恰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无意中深深地伤害了孩子。

是的“分数”能反映“成绩”,但并不完全代表成绩。只有当家长关注知识的本身,关注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时,才不会仅仅看重分数。考得不好,正好可以发现自己学得不扎实、理解不透的地方,经过努力可以弥补不足,有所进步。一味地追求分数,只会将孩子变成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只会激起孩子的反感,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对孩子的成长真是有害无益。

观看老师好有感 篇12

《老师好》观后感篇一

近些年,喜欢那些人物形象饱满的影视作品。苗老师,是个好老师。但他也偏心成绩好的学生,尽管全班表态明显,仍然立“安静”为班长。把派出所的小舅子常挂嘴边以此震慑调皮捣蛋的学生。也因此,学生卖东西打架被抓后第一时间报他的名字,等待“救援”。当得知学生生病手术,捐了自己一个月的工资。不放弃洛小乙,挨个找,找到混混吃饭的场所……

洛小乙和安静是青春期的喜欢吧,哈哈哈,好喜欢这样的小情愫。当安静给洛小乙补课被婷婷“诬告”搞对象后,洛小乙在安静家门口大喊安静!安静!安静!我不会再打扰你了。我这老阿姨的心都碎了。之后洛小乙继续混社会。我很喜欢他们在一起的感觉,洛小乙被苗老师误会时,安静“说谎”帮助他,洛小乙应该也是为了安静不去混社会的吧。有些遗憾的是结局,没有交代长大后的他们,从事了什么职业,成为了什么人。

身边婷婷这样的人很多,毕竟团圆的事情,婷婷还是主动认错了。

结尾有些仓促和遗憾,这大概就是人生吧。那些美好的相遇,那些遗憾的成长,那些幼稚的坚持……只有经历才会懂得。

老师好观后感篇二

看了场电影《老师好》,讲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中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故事。随着电影的放映,也勾起了自己的那段高中时光,一幕一幕在脑中放映。从个人的观影感受来说,我看了两部电影,一部是荧幕上放映的电影,一部是脑海里放映的电影,能够做到感同身受与身临其境,证明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这部讲青春学生时代的电影,没有所谓的谈恋爱、怀孕、堕胎、情敌、混社会等狗血的剧情。有的是学生之间的互助、贪玩、嫉妒、小摩擦、师生矛盾等平淡无奇的桥段。自己的高中时代第一要务是学习,在学校就是宿舍、食堂、教室三点循环,日复一日,周复一周,月复一月的读书、钻研、习题、试卷、模考。每半个月回家一趟,带足伙食费和干粮,父母叮嘱最多的就是好好读书。那时段平淡如涓涓溪水的时光,连风也吹不起任何波澜,安静的汲取知识的养分。

往往电影里演绎的桥段,总觉自己也似曾经历,然而仔想并无此事,这也许就是电影的魅力吧!

我是一个喜欢回忆的人,往事的酸甜苦辣,经过时间的酝酿变成蜜汁,为如今的生活增添几份甘甜。一路走来如今已是中年,回忆的甘甜一直沁润着我努力向前。回忆就如一抹月光,在夜深人静时安慰你入眠。回忆让我知道从哪里来,至于我要到哪里去,等过了明天就真相大白啦!

个人觉得目前国内的电影,真正算作是好电影的少之又少,而上乘之作更是凤毛麟角。娱乐至上的电影,越来越让我对电影失去兴趣。

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师好》是一部不错的怀旧电影。

但对于不喜欢怀旧的人来说,这部电影就过于乏味,缺少太多不该缺少的流行因素,只能算作是烂片。

每个人都不同,从不想试着说服别人,只想试着说服自己。让自己开心些、舒心些、敞亮些,迎接明天从东方升起的太阳!

老师好观后感篇三

曾经,我无数次幻想我们毕业时的情景。学生和老师的告别,学生和学生的告别,学生和这个校园的告别。那个情景到底是辛酸?欢喜?不舍?还是悲伤难过。我想这些应该都有吧!毕竟与我们可爱的同学可敬的老师们,相处了如此之久。我们一起风雨共济,同甘共苦。

可是今天,当我看完了这部《老师!好》之后,我才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师生情谊,理解了什么是老师的用心良苦,清晰了什么是学生应该有的追求。

老师不只是为了教书,更重要的是还在育人。而学生也不单单只是读书的工具,他们也有感情,有生活,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一个老师——苗宛秋。听上去有点像女人的名字,可是他却是个正儿八经的男人。一个年过百半,满发花白的男人。

在这个影片中他是一个说一不二,脾气火爆,不容得任何人忤逆他的班主任。所以他被学生起了个外号叫做苗霸天。而且他还是一个当年考上北京大学却因那个时代特殊原因无法深造求学的学生。他同时也是一个连续拿了几年优秀教师的人。他还是一个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毫不犹豫出来帮助自己学生的人。

他可以为了教书育人放弃自己的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他可以为了教书育人不争不怨学校住宅分配,他甚至还可以为了学生离开他所教书的地方,再也没有出现过。

当然在这部剧里面,不仅仅只是有他,还有他的几个学生。有“洛小乙,安静,苗婷婷”等人

先来说洛小乙吧!他在剧中是一个学校的刺头,可以说是混社会的。可是自从苗宛秋当了班主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去欺凌他人。

安静是一个性格胆小温柔贤淑,成绩优秀的女孩子,第一次与她意外相见,洛小乙便喜欢上了这个恬静的女孩。不仅因为苗霸天,也因为安静,洛小乙想要变得更好。

苗婷婷在其中饰演的是一个敢爱敢恨,性格泼辣,有点自私独断的学生,处处针对安静、洛小乙,看见安静当了她心心念念的班长之位更是心有不甘故意挑事。但最后也醒悟成长和大家融洽相处被大家接受和喜欢。

原以为,苗宛秋和这群学生们可以平平安安,安安稳稳地走到高考。可是,无法预料的意外还是发生了。即将高考时,安静出了车祸,看到这时的剧情,我们一度认为这是个悲剧的结局。连最后拍毕业照时候安静与苗老师都没有出现。

直到后来的后来……

三十年后:

是安静双脚瘫痪,坐在轮椅静静看书的画面。安静开了一家书店,她没有考上她心仪的北京大学,连续两年都没有考上,就安安稳稳的开了一家书店。书中的世界,仍然是她永远的追求。

接着,安静看见了在书店外面的苗宛秋老师,急忙把轮椅推了出去。可是留下的,是她当年为苗宛秋老师编制的一个蝴蝶结。及远远的映现苗宛秋老师那孤寂沧桑的背影。他的满头白发,他已经老了,不是当年的苗霸天了。

画面的最后一幕是大家的幻想,是大家对毕业照的幻想。他们幻想着,苗老师没有离开,安静没有出车祸,大家一起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拍了那张毕业照。

可是幻想终究是幻想,不是现实,逝去的青春,岁月,年华,是永远不会回来的。

可是幻想终究是幸福的。

愿大家且行且珍惜,珍惜我们每时每刻在一起的美好日子,珍惜我们每分每秒的温暖共处,毕业季,走出这个校门,我们还能记得留在这里的一情一谊和所有努力。

在此,强烈的推荐你们去看这部剧,有笑点,也非常有泪点,毕竟我全场哭崩了。

谢谢大家,谢谢我们身边,所有为学生付出努力的老师,为教书育人而默默执着,不畏艰苦的老师。在这里由衷感谢。

再真诚道一声:老师好!

《老师好》观后感篇四

如果时光潜入海底,唯有记忆,将一切打捞上岸。

仿佛还是昨日,才走进这个校门,一晃突然只有两个多月,就要从这里毕业。

一部《老师·好》电影,笑里带泪看完,就如一道按钮,轻轻触碰,突然打开记忆的门,学校点点滴滴,在我脑海、眼前,幕幕浮现?

电影开场,一群活泼的学生就闯入了我们视线。立刻,电影的画面又切换到卷头发,涂口红,抽烟的各种顽皮的“猴子”们,甚至还有抗着斧头的“猴王”。他们的出现瞬间让班里沸腾。又不多时,一个带着眼镜,身穿浅绿色工作服的老师映入了我们视线。他一出场,展现着他的一招一式。各路小妖被他一一收服,就连最后的大boss也在一瞬间偃旗息鼓。最终,这群“皮猴”们,全都掌控在他的五指山间。跟随他的引领,奔向光明之路。

多么熟悉的片段,多么熟悉的场景。我的思绪瞬间拉回到近三年前。刚来新班时,前后左右环顾一圈,周围都是陌生的面孔,他们有的在谈话,有的在嬉笑,有的擦自己的桌子,有的甚至在打闹。我默默地坐在座位上,等待着老师的到来,当时的我,还很羞涩。不过这只是我成为猴王的表象。没过多久,我就和大家混了个脸熟,每个人的名字我都烂熟于心。这正为我的修炼之路打下了基础。之后我便开始上课讲话,偷吃东西,打扑克,真的是无“恶”不做。班上的小猴子们也在我的影响之下,各各都法力惊人。正当我们洋洋得意之时,老班一法棍敲到了我们的头上,打了我们个措手不及。被一顿教训苦口婆心反复教诲之后,我终于决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慢慢的,我走上了西天取经的道路。眼看着初中一程,十万八千里的取经之路就要走到尽头,眼里的泪水却忍不住汩汩流下。

记忆里的那一张张笑脸,一次次流泪,一个个瞬间,都是我在取经之路上的满满收获。满满感动。感谢妖怪们对我的历练,感谢同伴们对我的帮助,感谢老师们对我的指引。感谢我的青春有每一个你,和身边每一个您,让我的青春满满的都是回忆。有欢乐,有温暖,有累,有努力。即使这取经之路多么艰难,如果给我机会,我也愿再走一遍!

青春是那么的美好,留下了我们奋斗的足迹。

青青,将成为我难忘的回忆!因为,青春里,有每天让我叫着“老师好”的您!还有携手奋斗,同伴的你!

《老师好》观后感篇五

在《老师·好》这部电影中,于谦饰演的苗宛秋是一位紧抓学习的班主任,他把“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的那种教师形象演绎的淋漓尽致,演技实在是没得说。不过,他饰演的这位班主任还是比较悲哀的,这一点还是从他考上北大文学系被取消资格说起,当时也是因为家庭缘故,而取消成绩后,他只能选择做一名教师,可是他的悲剧还是伴随着它,电影中的苗宛秋是一位优秀教师,获得过很多的奖项,不仅仅为学校,还有为孩子做出的贡献都非常的多,可每年的分房,都没有他的,对此他也只是无奈,并没有放在心上;除了这些事情呢,那就是他的班级了,本是一身殊荣的他,遇到这个班级后,好像他的政治前途就受到了影响,校长的批评,教育局的处分,被停课的危机等,最后因一件事背负了一生的愧疚,他的命运实在是坎坷,他是这部电影中最大的悲惨剧情所在,令人不禁落泪。

《老师·好》中的第二种悲哀:优秀的女孩安静,学习成绩优越却葬送了大好前途!

上一篇:平凡英雄荣誉云盛典心得体会下一篇:想对喜欢的女孩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