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的养殖技术

2024-10-08

蝗虫的养殖技术(共10篇)

蝗虫的养殖技术 篇1

蝗虫养殖技术资料

《正版图书——东亚飞蝗养殖与利用》

本书共分6个章节,主要对东亚飞蝗养殖与利用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养殖饲料,养殖技术,捕获、运输及加工,病虫害防治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本书目录

一、概述

(一)蝗虫的概述

(二)东亚飞蝗的概述

二、东亚飞蝗的生物学特性

(一)东亚飞蝗的形态特征

(二)东亚飞蝗的自然分布

(三)东亚飞蝗的自然生活习性

(四)东亚飞蝗人工饲养的条件

三、东亚飞蝗的养殖技术

(一)种源获取和育种

(二)饲料植物栽培技术

(三)野草饲料

(四)人工饲料加工技术

(五)大棚饲养技术

(六)自然笼养技术

(七)室内规模化人工饲养技术

四、东亚飞蝗的捕捉、加工、贮存和运输

(一)东亚飞蝗的捕捉

(二)东亚飞蝗的加工贮存

(三)东亚飞蝗的运输

(四)销售

五、东亚飞蝗的天敌

(一)卵期的天敌

(二)蝻期和成虫期的天敌

六、东亚飞蝗的利用

(一)东亚飞蝗的食用

(二)东亚飞蝗的饲用

(三)东亚飞蝗的肥用

(四)东亚飞蝗的观赏用途

(五)东亚飞蝗的科研利用

(六)东亚飞蝗的粪沙利用

(七)东亚飞蝗的深加工产品开发

(八)东亚飞蝗的仿生利用

(九)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方向与展望

参考文献

正版DVD光盘——蝗虫养殖技术

《蝗虫养殖技术》(DVD光盘)+《东亚飞蝗养殖与利用》+特快专递=?详情请百度“阳智书城”进入官网咨询在线客服

蝗虫的养殖技术 篇2

1 蝗虫种类

蝗总科共有223个属, 859种。常见的养殖蝗虫种类有东亚飞蝗、棉蝗、稻蝗、中华蚱蜢等[1]。能入药供食用的主要是东亚飞蝗和稻蝗。这2种蝗虫营养丰富, 肉质鲜嫩, 味美如虾。一是稻蝗。隶属直翅目 (Orthontera) 、蝗科 (AcrldidaeLocustidae) 、稻蝗属 (Oxya) 。分布北起黑龙江, 南至广东, 尤其南方十分常见。多栖息在各种植物的茎叶上, 主食禾本科植物, 为害水稻、玉米、高粱、小米、甘蔗、茭白等。二是东亚飞蝗。直翅目、蝗总科。是蝗虫中较优良的品种之一。在自然气温条件下生长, 一年北方为2代, 第1代称为夏蝗, 第2代为秋蝗, 南方可常年饲养, 至少3代。成虫善跳, 善飞, 身体粗壮, 采食范围广, 适应性强。此外, 常见的还有红后负蝗、台湾大蝗、拟稻蝗、中华蚱蜢、大垫尖翅蝗、笨蝗、黄胫小东蝗、短额负蝗、短星翅蝗、日本黄脊蝗、花胫绿纹蝗、棉蝗、大赤翅蝗等。

2 市场需求分析

目前, 我国蝗虫的市场需求约在100t以上, 人工养殖蝗虫产量不足10t, 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国际市场上, 蝗虫需求量日益增大, 每年有逾1 000t速冻蝗虫出口于日、美等国。蝗虫含有丰富的被誉为人体生命的第六要素的甲壳素, 甲壳素能使体内毒素得以排除, 达到排毒养颜的功效。日本将甲壳素作为污水处理的一种制剂。经专家分析测定, 东亚飞蝗其蛋白质含量高达74.88%, 脂肪含量5.25%, 碳水化合物含量4.77%, 并含18种氨基酸及多种活性物质, 并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和磷、钙、铁、锌、锰等元素, 是理想的高营养保健食品[2], 还可以作为鱼粉、骨粉的替代品, 是优质昆虫饲料, 可鲜用或干用。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蝗虫单用或配合使用能止咳平喘、解毒、透疹, 可用于治疗百日咳、支气管哮喘、小儿惊风、咽喉肿痛、疹出不畅、菌痢、肠炎、破伤风、发热、气管炎和心脑血管疾病等, 外用可治疗中耳炎。用活蝗虫泡酒可以定惊、祛风除湿、活络通筋、活血散瘀。雌虫有很多卵, 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卵磷脂被消化后, 可释放出胆碱, 对增进人的记忆力大有裨益。食用方面在民间被喻为“旱虾”、“飞虾”。蝗虫体内营养成分的结构比畜、禽类更合理。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也低, 生产全程不用化学药物、添加剂等, 是21世纪最有潜力的绿色食品[3]。在我国, 食用蝗虫历史悠久, 在我国南方非常流行昆虫大餐, 其中就有蝗虫。现在在某些地方已经取代鸡鸭成为婚宴上的新宠, 常见的菜食系有飞蝗腾达、陆地飞虾、天鸡虾排、沪上醉蚂蚱、香辣蚂蚱、稣炸蝗虫、红烧蝗虫、蚂蚱过雪山、蚂蚱咸菜、烙饼卷蚂蚱、烧烤蝗虫、蚂蚱烧汤、蚂蚱酱、蚂蚱面包等。对蝗虫还可深加工, 制成罐头食品、脱水干制品、冷冻食品、腌渍食品、饼干、雪糕等各种风味食品。油炸蝗虫吃在嘴里, 又香又脆又酥, 一盘炸蝗虫在大城市要60~70元。野生蝗虫在市场上可卖到80元/kg, 养殖的20元/kg。非常适合在土地贫瘠的山区农村养殖, 为农民开拓一条致富新路。

3 养殖技术

3.1 引种和大棚

初养户的种源可从养殖场或养殖户购买, 引进蝗虫或卵均可。养殖场地可在房前屋后、农田等。养殖棚一般以长方形为佳。可养成虫450只/m2左右。作棚罩用的纱网质料要结实, 不能有缝隙, 纱网目数要适宜, 孔眼不能太大, 否则会导致低龄若虫的逃逸。在北方如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 棚的建造必须在4月底前完工, 因为蝗卵一般在5月即可以孵化。棚址选通风、阳光充足的地方, 这样利于蝗虫的生长发育。建棚前必须先用捕捉、诱杀、开水烫等方法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等所有蝗虫的天敌消灭干净, 这是养殖蝗虫成功的基础。以上几种昆虫是蝗虫的天敌, 蝼蛄可用灯照结合大水平灌的方法进行人工捕捉。蚂蚁采取化学防治方法, 用一次性针管吸取甲胺磷、敌敌畏稀释液注入蚂蚁洞内即可。为便于雨季排水, 棚内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15cm。土质最好采用砂壤土。引种前要在棚内地面上种上小麦、玉米、高粱等作物, 以备蝗蝻食用。棚内最好保留或种植一些较高的植物, 作为蝗虫的栖息地, 以利其蜕皮、羽化等。同时, 还能作为隔离物, 避免蝗虫的自相残杀。

3.2 若虫期管理

按2∶1的比例准备无毒土壤、锯末, 含水量在10%~15%, 铺在2~3cm的器皿中, 将蝗卵均匀布于土上, 卵上在盖约1cm厚的土, 器皿上再罩上1层薄膜。每半天检查1次, 发现幼蝗后, 用软毛刷将幼蝗拨到鲜嫩的麦苗上, 幼蝗喜食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植物。投喂前把饲草用清水冲洗因此秋季养蚕布局应以饲养早、晚秋2次蚕为宜[4]。

3.2 合理安排两秋发种时间, 避免农药污染

权衡农业生产与蚕桑生产的利弊关系, 7月20日前后农田使用沙蚕毒素类农药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意味着早秋发种时间越早, 危害越大。因此, 考虑到蚕作安全, 合理安排两秋蚕发种时间是关键。如果只从桑树生长角度考虑, 早秋发种时间宜在7月25日前后, 比现行的早秋发种时间提前7d左右。这样的早秋布局正好与7月20日前后的第2次治虫使用沙蚕毒素类农药相矛盾, 不宜采用。通过对农田治虫的了解,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认为, 早秋蚕不能提前, 只能推迟, 合理的两秋布局应为:早秋蚕发种时间在8月10日之后, 饲养量为春蚕发种量的70%~80%;晚秋蚕发种时间在9月15日前后, 饲养量为春蚕发种量的100%~110%。这样的布局既可协调好农田治虫只在7月20日前后用1次沙蚕毒素类农药, 又可合理采养桑叶, 提高桑叶质量, 特别是有利于晚秋蚕品种的饲养和单产水平的提高。

3.3 加大宣传力度, 控制污染途径

根据沙蚕毒素类农药对养蚕生产的影响途径, 在农业生产上, 应加大用药方法和用药时间的宣传力度。县 (市) 蚕桑主管部门要积极与植保部门协调, 确立蚕桑区农田治虫与养蚕安全两不误的“双赢”指导思想, 号召镇村农业主管部门统一宣传口径, 再三强调蚕桑区只能在7月20日前后使用1次沙蚕毒素类农药, 必须远离桑园80m以上, 尽量减轻对桑叶的污染。在养蚕生产上, 应加大桑园治虫时药水桶、取水源的管理宣传力度, 教育广大蚕农增强防范意识。要提倡采用桑园治虫专用药水桶和治虫取用无毒水源, 防止桑园治虫时因药水桶混用或误用虫杀手污染水, 而造成桑叶带毒。

3.4 其他辅助措施

合理安排两秋布局的前提是早秋蚕要养足, 否则推迟晚秋蚕发种会起反作用。目前, 早秋蚕发种量很少, 几乎所有桑户都不养, 影响了桑树的生长和桑叶质量的提高。晚秋蚕的产质量 (包括9月初发种的只养1次秋蚕) 取决于桑叶质量, 而桑叶的质量也与早秋期的合理用叶关系很大。因此, 发动蚕农多养早秋蚕, 合理安排两秋布局, 以多采用枝条下部叶促进顶端桑叶的生长。即使不养早秋蚕, 秋季只养1次蚕, 也要采用人工方法适当采去枝条下部叶。如果枝条下部叶不采掉, 顶端桑叶的生长会受到抑制, 留在枝条上的桑叶因叶龄长而老化, 给晚秋蚕吃后易发生蚕病。应优化管理结构, 适当推迟或增施秋季长条肥。对于只养1次秋蚕 (9月初发种) , 要适当推迟秋季长条肥的施肥时间, 让秋季桑叶的旺盛生长期与秋蚕用叶同步。对于饲养早、晚秋2次秋蚕, 要在养足早秋蚕的基础上适当增施秋季长条肥, 以增施肥料促桑叶增产。积极培育推广应用适用于秋季使用的蚕品种, 提高抗性, 增强蚕作安全。

摘要:介绍了蝗虫的种类, 分析了其市场需求, 并总结了蝗虫养殖技术, 力图为农民致富找出一条新路子。

关键词:蝗虫,种类,市场需求,养殖技术

参考文献

[1]郭郛, 陈永林, 卢宝廉.中国飞蝗生物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2]王文亮, 徐娜, 张奇志.我国蝗虫蛋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7 (8) :23-24.

[3]刘玉升.蝗虫养殖效益分析[J].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2007 (7) :30-31.

蝗虫引发的汽车防撞技术改良 篇3

只要一提到蝗虫,我们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它们遮天蔽目的嗡嗡而来,扫光路上的每一寸绿色的“破坏神”模样。但是,你能相信吗?蝗虫的某些反应,完全可以帮助我们从车毁人亡的撞车事故里安全逃生。一场汽车安全技术革命竟源于小小的蝗虫?英国科学家最近就因发现了蝗虫运动生理系统的一些防撞诀窍,从而在汽车设计中,成功应用了从前看来完全不可能实现的“智能避让”。

在地球上会飞的生物群中,蝗虫群绝对是飞行密度最大的一个,一个蝗虫群可能由数十亿只蝗虫构成,它们按照编队飞行,根据邻近同伴的行动选择自己的运动方向,当许多蝗虫聚集在一起时,它们就会改变编队的形状和位置。但它们的间距密度如此之大,移动速度如此惊人,几乎到了摩肩接踵的地步,却无论如何也不会相撞。

和人类不同,蝗虫的视觉暂留时间要比人短得多,视觉暂留是动画、电影形成和传播的根据,这意味着它能更快地做出反应,躲避碰撞。蝗虫的反应如此之快,仿佛所看到的信息似乎是绕过大脑被立即传递到它翅膀的神经细胞上。科学家们发现,它们之所以能做出如此迅速的反应,全在于眼睛后面的一个大型神经元传感器。

当物体在眼睛17度的方向出现时,这个传感器会用25毫秒的时间产生一个强度极大的电流峰值发出警告,指示蝗虫作出躲避的反应。通过模型和电生理学的技术,科学家们渐渐发现,这个峰值的产生过程并不是蝗虫的自然反应,相反,却是因为受到以前的类似经历刺激产生。在非洲,喜欢吃蜜蜂的洋红蜂虎是蝗虫的天敌,它们的胸径只有40到46毫米,而蝗虫在飞行时翼尖的间距不到100毫米,很容易从蝗虫中间通过。所以,为了避开这些贪吃的天敌,蝗虫只要稍微发觉有物体接近时,它的运动神经传感器就会不断增强反应,使得蝗虫可以在被撞击之前做出逃离反应。从觉察到运动物体到做出反应,整个过程不超过45毫秒。正是因为如此,即使每平方公里有8000万只蝗虫,它们也不会撞得焦头烂额。

驾驶员只要在有碰撞危险的0.5秒前得到预警,就可以避免至少60%的追尾撞车事故,30%的迎面撞车事故和50%的路面相关事故;若有1秒钟的“预警”时间,则可避免90%的事故,但是,如何让汽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计算和做出快速的规避反应,却是让科学家们一直头疼的问题。虽然目前一些豪华轿车上也有利用雷达、激光或者声纳技术制成的防撞系统,它们可以利用探测两车的速度和距离,感知汽车的行驶状态,从而强制性改变制动系统的状态,达到防撞的目的。但是,由于进行这样的运算需要经过复杂的计算机程式运算,再加上实际环境的限制,这些高级防撞系统的使用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有的把超车当做了撞车,有的一受到虚假信号干扰就玩罢工,不仅虚警和漏警的现象频发,昂贵的价格也常常让人望而却步。

这时候,蝗虫能给我们很多启发。许多视觉系统的基本任务就是区别视觉运动,而蝗虫辨别物体接近或者后退的方式,是通过观察物体的图像是否还在其每只复眼的视觉范围中运动。蝗虫的神经传感器是一个能够瞬间进发能量的视觉中间神经元,当物体靠近时快要撞上来时,神经元电流的频率会不断频繁地增大,神经元机制的计算并不复杂,它们不会对障碍物体进行身份鉴别,也不会进行速度估算,或者做路径规划上的遐想。最近的研究显示,如果将它做成模块放入汽车电脑当中,它就能成功地探测碰撞。但是,神经元的构成极其复杂,这个反射行为既会发出碰掩警告,也有可能产生非碰撞警告的信号。随后的试验证明了这个问题的存在:突触前神经元在展示它筛选图像的非凡能力时太过兴奋,直到碰撞时才将信号兴奋传给神经元,经过考虑,科学家们将神经元信息与四个定向敏感的神经元进行合成。通过模拟蝗虫的眼睛和神经元,林德与苏黎世理工学院的神经元研究所合作,将电路装载到一个三轮的小机器人身上,接着,为了模仿蝗虫复眼的“边缘监测”原理,科学家们在机器人身上装上了一个分辨率仅为20像素的摄像头,与蝗虫复眼的视力类似,摄像机得到的信号被电路进行分析,在实验中,科学家们用一个由乐高砖制成的玩具塔去冲撞机器人,摄像头捕捉到的信号先被送往一个神经网络数据处理系统进行预处理,然后送往运动传感器。测试的结果非常理想:即使在很短的时间内,机器人也能成功的躲过91%的冲撞。一些碰撞和非碰撞场面的视频被记录下来,实验展示了安装了传感电路后移动机器人在实时的简单环境中发觉和防撞的能力,不过,由于汽车的速度和大小比蝗虫的天敌要大的多,因此还需要科学家们对数据进行调整。

2009年3月,沃尔沃公司在旧金山发布了一款号称沃尔沃有史以来最安全的车型,这个取名为“城市安全”系统的防撞系统通过挡风玻璃前的激光感光器能够对与此车同方向行驶的,停止或移动的前车做出急速刹车反应,帮助低速时车辆追尾的情况发生。

沃尔沃公司还推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2020年以后,所有沃尔沃的驾驶者都能够从撞车事故中生还,“我们原来的设想是以保障行人的安全为重点,如果我们能够发现蝗虫是如何防撞的,也许我们可以让我们的车做到不撞到路上的行人。蝗虫反应迅速,并且有可靠的迂回飞行,他们通过计算来抵抗环境的干扰,就像在城里兜圈开车一样。沃尔沃公司试图将相似的感知模块使用在汽车上,但是,如果想要完全复制蝗虫的运算方法,目前来说还不可能实现。蝗虫的计算方法比现今的任何一种软硬件都要复杂,我们的科技还没有能够达到与自然界动物相匹配的水平。”沃尔沃的安全技术设计专家说。

无论怎样,沃尔沃的安全团队目前已经设计出一个行人警报系统并准备在未来推出,同时,他们也在不断努力,希望最终能设计出不会碰撞的汽车,此外,他们还有考虑,怎么让这个系统不会吵到人们,虽然有蝗虫来帮忙,但要把蝗虫的大脑放在汽车里,还有许多研究工作要做。

捉蝗虫的作文300字 篇4

今天,我和小伙伴们按照原先的约定,在我家楼下的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捉蝗虫。

我们分头去寻找,眼睛像探测仪一样不断地在草地上搜索着。好长时间过去了,我终于发现一只蝗虫趴在草地上,似乎正在晒太阳呢!我锁定目标,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可是没想到蝗虫反应竟然比我还快,它纵身一跳,让我扑了个空!“决不能让它逃跑了!”我心里暗暗下决心,紧跟在它身后,一次次扑抓,毫不泄气。蝗虫跳到了草叶中,我猛扑过去,连草带叶抓到了手心!我把捉到的蝗虫放进小瓶子里,小伙伴也陆陆续续地跑过来,把蝗虫放进我的小瓶子中,直到装了满满一瓶为止。我们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

《蜗牛及蝗虫》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知道蜗牛和蝗虫的区别。

2.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能根据动物特点,描述动物的大小。教学准备:

1.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蝗虫、蜗牛壳、放大镜、尺、三角尺、记录用纸和笔。

2.蝗虫、蜗牛、长得跟蜗牛相近的动物、长得跟蝗虫相近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大象、长颈鹿、蜂鸟等动物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观察蝗虫。

1.观察蝗虫的身体。

☆观察身体的哪些部分?(蝗虫的头、胸、腹;蝗虫的头部:眼睛、触角、嘴;蝗虫的脚;蝗虫的翅)

☆用什么方法观察?

☆按怎样的顺序观察?

2.描述蝗虫的身体的特点。

二、比较蜗牛和蝗虫的身体。

1.比较蜗牛与蝗虫的相同点。都有头部,头部有触角、眼睛、嘴;都有运动器官--足„„

2.比较蜗牛与蝗虫的不同点。身体形状、构造不同;眼睛、触角、嘴、足等不同„„

三、比较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1.看课本插图:

给与蜗牛相同的动物画“〇”。

与蝗虫相同的动物画“△”。

有疑问的动物画“?”。

剩下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

2.汇报交流:跟蜗牛长得相近的动物:田螺、蛞蝓、蚌、蚬。

跟蝗虫长得相近的动物:蚱蜢、螳螂、蟋蟀、蜜蜂、蚂蚁。

长得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猫、青蛙、鱼、鸟、乌龟。

3.你还知道哪些长得像蜗牛的动物和长得像蝗虫的动物?

四、观察蝗虫的大小。

1.怎么比较两只蝗虫的大小?

2.测量蝗虫的大小。

☆测量什么?

☆怎样测量?

3.测量并描述一只蝗虫的大小。

五、观察蜗牛的大小。

1.测量蜗牛的身体长度。蜗牛的身体没有固定的长度,测量存在难度,即使测出了数据也没有多大用处。

2.寻找比较蜗牛大小的方法。

3.比较测量蜗牛壳的大小。用三角尺测量蜗牛壳口朝向桌面时的高度。

六、动物大小的观察和描述。

1.出示一张蜂鸟的图片,问:这是什么鸟?这只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

☆知道这鸟有多大吗?老师用食指和拇指表示1~2厘米的大小,同时告诉大家,这只蜂鸟跟蜜蜂差不多大小。

☆瞧,大小的观察和描述,有时是很重要,很有用的。

2.讨论:大象、长颈鹿、鱼、蚯蚓、蝴蝶、乌龟、瓢虫,我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观察描述这些动物身体的大小。

3.说说自己在寻访小动物的调查活动中,是用什么方法观察描述动物身体的大小的。

七、小结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观察方法。教学建议:

1.江南地区蝗虫较蚱蜢少见,本课教学时完全可以用蚱蜢代替蝗虫进行教学。

2.本课只对蜗牛和蝗虫等具体个体进行比较,不抽象出软体动物和昆虫的概念。

揭示蝗虫生物集群的奥秘 篇6

你知道吗?蝗虫其实是一种触角较短的蚱蜢,属于直翅目、蝗亚目昆虫。这种蚱蜢在其蚱蜢阶段,以独居的形式存在,外形和行为与其他种群的蚱蜢类似;而在某个时期,它们的生理及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体形和大小明显变化,体色也发生较大变化,飞行距离增长。于是,它们就变成蝗虫了。

对草原和农作物而言,蚱蜢和蝗虫都是有害的。不过,蚱蜢是独居生活,孵化出的后代也是独居的蚱蜢,其危害性较小;而蚱蜢一旦变成蝗虫,它们是群居生活,孵化出的后代是群居的蝗虫,其危害性很大。自1950年开始,一场严重的蝗灾席卷马达加斯加岛。一个新的蝗虫种群在2012年又迁徙到这里。到2013年6月,蝗灾已扩散到该国一半以上的区域。2013年3月,约3000万只沙漠蝗虫袭击了埃及,并且向中东蔓延。照此下去,那里将有数百万人因蝗灾而发生饥荒。

集群刺激

从古至今,这种蚱蜢都一直遵循着这样的规律。是什么原因导致独居的蚱蜢变成群居的蝗虫的呢?尽管这一现象早在很久之前就被人类发现,并在《圣经》和《古兰经》中都有记载,但其成因到现在一直未有定论。

令人惊奇的是,它们头一天还是蚱蜢,第二天就变成了蝗虫,而且这种变化没有季节性规律,也不是每年都发生。人们唯一知道的是,它们似乎在某一时间不得不做出一个集体的决定。于是,就像自然界中的其他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一样,在某些地方蝗灾的出现被人们认为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

不过,在2000年,研究人员有了一个较大的突破。他们设计了一种自动录像系统来记录沙漠蝗虫的活动,他们还通过人为控制蚱蜢的种群密度,观察这是否会影响独居的蚱蜢变成群居的蝗虫。

研究人员应用这项技术进行了对比试验。一种情况是气候温暖食物充足,蚱蜢种群密度较小;另一种情况是环境恶化,蚱蜢种群密度很大。结果发现,高密度的蚱蜢会相互撞击、摩擦,甚至啃咬。研究证实,当蚱蜢开始相互撞击、啃咬时,它们便变成了蝗虫。突变而成的蝗虫的体形比蚱蜢大。蝗虫很快交配并繁育出新的蝗虫。不过,研究发现,只要人为地阻挡蚱蜢感知其种群密度的变化,并且切断它们的感知神经,就可以阻止它们发生集群行为。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呢?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蚱蜢相互撞击、啃咬时,它们的体内会释放一种“集群的信息素”——5羟色胺,这种化学物质会影响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行为和生长。随着蚱蜢种群密度的增加,导致蚱蜢相互间的啃咬越来越多,导致分泌更多的5羟色胺,以更大的种群密度聚集在一起,并据此判断周围的环境,做出朝哪个方向行进的决定。这种集群方式使许多小群的蚱蜢聚集起来,而当这个过程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即蚱蜢的种群密度达到一定值(极限值)时,5羟色胺的释放就会导致蚱蜢向蝗虫转变。

其实,类似蝗虫的集群现象在动物界还有许多。例如,蜜蜂如何选择蜂巢,鸟群往哪里迁徙,白蚁如何建立地下宫殿,沙丁鱼如何成群地迁徙生活,肿瘤细胞如何扩散,等等。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由群体决定的,而如何解释这些现象,目前依然是谜。当然,人类、猿、大象和鲸类除外,因为较高的意识和文化阻止他(它)们这样做。

蝗虫的养殖技术 篇7

星期六晚上我们一家和小姨一家一起去东恒盛吃自助餐。刚一踏进餐厅,我就看到了大虾,紫色的葡萄,鲜红的苹果,还有各种冷盘,甜品和烧烤等等。面对着这么多的美食,我都看得眼花缭乱了。

服务员阿姨把我们带到了我们事先预订好的座位,大家就迫不及待地去拿自己喜爱的食物。我来到了我最爱的牛排前面,夹起一块大牛排放进了盘子里,我又来到了烧烤区请叔叔帮我烤了一份骨肉相连,呀!真香啊!咦,那里怎么有那么多的小朋友呢?他们在取什么呢?我和妹妹赶紧跑向那儿,呀!

原来是在摇棉花糖呢,白白胖胖软软的身子,难怪吸引了那么多小朋友,我和妹妹各要了一个超大的棉花糖,爸爸妈妈看着我们吃着棉花糖的样子开心地笑了。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们六个人吃得好饱呀,今晚可真是快乐而温馨啊!

螳螂“戏”蝗虫 篇8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螳螂捕害虫的样子。一旦发现害虫,它会时而穷追猛捕,时而静坐如“守株待兔”。只要它举起那双大刀似的前足向猎物“砍去”的时候,不论大小害虫,都将难逃厄运。

而且,螳螂生性好斗,从不捉死虫子,只有活蹦乱跳的虫子才能引起它的捕食兴趣。

为了观看螳螂捕虫的精彩表演,我捉了一只蝗虫放在桌子上,蝗虫一蹦,正好被螳螂发现了,螳螂立即“大刀”一挥,进入战备状态。只见螳螂张开翅膀,斜斜地伸向两侧,全身的重量都放在后面的四只足上,使身体的前部完全竖起来,一动不动地站着,眼睛盯着蝗虫,只要蝗虫稍有移动,螳螂便转动它的头。蝗虫面对如此强大威风的对手,恐惧不安,只见它呆呆地窥视着螳螂,竟想不起逃走,只是傻愣着,伏在地面,莫名其妙地向前蹦。螳螂瞅准时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两把尖利的“铡刀”压住了蝗虫的身体,只听得“咔嚓”一声,蝗虫的翅膀已经掉下来了。随后,螳螂转过头紧咬住蝗虫的脖子,这时的蝗虫再抵抗也无济于事了。一顿美餐到手啦!

如此精彩的表演真让我大饱眼福了,但当我想到螳螂是消灭害虫的能手、人类的朋友时,我便把螳螂送回了大自然,那里才是螳螂生活的天地。

黑龙江同江市勤得利第二小学五(3)班

“神虫”蝗虫 篇9

本领高强

蝗虫的体长一般为2~8厘米,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构成。身体表面包着一层坚韧的外壳,叫做外骨骼。蝗虫头部前端有一对丝状触角,是它的触觉和嗅觉器官。头部的下方有咀嚼式口器。

蝗虫的头部还有一对大复眼,三个单眼。每个复眼由几千个小眼构成,用处最大,可以看清物象,辨别色泽,群起群落,一起行动,准确无误。蝗虫有趋光习性,更奇特的是,它们的行动也是受着光线支配的。例如,一队蝗虫前进时,日光总是从其左侧照射过来,倘使用反光镜让光线从右侧照过来,这队蝗虫就会立刻转向相反的路线前进。

蝗虫的一对前翅长在中胸的背面,坚韧、狭长,有保护后翅的作用;后胸背面生有一对后翅,透明膜质,柔软而宽大,适于飞翔,不飞的时候折放在前翅的下面。两对翅的基部都生长着发达的肌肉。蝗虫翅上的脉络像辐射一样排列,其中的横向脉络也是成行的排列,这样的结构使翅在折叠起来的时候,既不弯曲,也不旋转,就像扇子一样自如地打开和收拢。由于具有这一对善于飞翔的翅,所以蝗虫活动的范围很大,能够进行长距离的飞行,可持续1~3天,每小时约飞5~10千米,最远可达600多千米,甚至也可远渡重洋,飞到另外一个大陆上。

蝗虫的三对胸足都很强健。前足和中足适于行走,后足适于跳跃。跳跃的高度是它体长的几十倍,而且不需要助跑就会产生极高的加速度。因此,现在已经有人研发出蝗虫仿生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由连杆机构实现对蝗虫腿部的仿生设计,以较小功耗实现跳跃。它可以像蝗虫一样跳高、跳远,非常机动和灵活。

蝗虫的游泳本领,除了水栖的昆虫外,在昆虫中也是少见的。它的幼虫在三龄时就可以持续游泳7~12小时,五龄时则能持续13~28小时。在蝗虫大发生时,有人曾看到从长江以北落入江中的蝗虫游泳到达江南。蝗虫生命力之强盛,于此可见一斑。

由于蝗虫发出的“嘎、嘎”声既单调又乏味,而且音质粗糙,音量也不够大,因此往往会被人所忽视。事实上,蝗虫的每条后腿内侧都有一系列的音齿。每个翅的外侧都长有一条粗糙而又高起的翅脉,称为音锉。当蝗虫想要“说话”时,它就让后腿交替着快速抬起又落下,用腿上的音齿弹拨和摩擦翅上的音锉,这样就会发出声音了。雄蝗虫的鸣声不但能够吸引雌蝗虫前来相会,而且还具有召唤同伴的作用。当蝗虫大发生时,它们就是通过这种鸣声作为信号来集结和迁徙的。

蝗虫的一对大颚锋利无比,如凿如锯,啃起草叶“沙沙”有声,特别嗜食芦苇、水稻或玉米等各种庄稼的叶,但却不太喜欢吃棉花。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大批蝗虫飞到棉花丛中,因为嗜草成癖,把株间杂草全部吃去,棉花依然无恙,蝗虫好似在替人锄草。“万恶”的蝗虫,竟然做出如此好事,真是一个奇谈。

蝗虫的食量很大。在第一龄时,每天的食量是体重的10倍,四龄时则为体重的20倍。饥饿时,它们也吃动物性食物,甚至同伴的尸体都要啃食,其他物品凡可果腹填饥的都在噬食范围之内。

蝗灾梦魇

虽然“神虫”的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但是,提到蝗虫,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它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蝗灾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梦魇。中外历史上,有过无数次蝗虫肆虐成灾,人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的惨痛记录。蝗灾影响着世界1/10人口的生计。全世界约有1/3的大陆、近100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受到蝗灾威胁,其中尤以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发生得最为频繁,危害也最严重。1889年,红海附近发生蝗灾,大群蝗虫飞行时犹如一大片有生命的乌云,挡住了阳光,使大地一片昏暗。据估计,这群蝗虫总共有2500亿只,总重量达55万吨,需要用1万多节火车皮才能装下!

中国最早的蝗灾记载见于公元前707年的《春秋三传》。从那时起到新中国成立的2600多年中,有史籍记载的蝗灾发生过近千次,以至于在史书中把“蝗灾、水灾、旱灾”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飞蝗蔽天,赤地千里,禾草皆光,饿殍枕道,人饥相食”,蝗灾惨状不胜枚举。

2000年前后,“蝗灾”这个似已远去的场景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涉及津、冀、晋、辽、吉、苏、皖、鲁、豫、琼、川、藏、陕、新14个省区市数百万公顷的庄稼和草场被毁。据报道,严重的地方每平方米虫量多达2000--4000头,一脚下去就能踩死24头蝗虫。

蝗虫(隶属于蝗总科的种类)为世界性分布,已知大约有1万余种,其中可以造成灾害的有300多种。我国已知有近900余种,其中约60余种可对农、林、牧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例如,爱吃稻叶的稻蝗(油蚂蚱)、爱吃甘蔗的蔗蝗(斑角蝗)、有害竹林的竹蝗和喜欢吃棉花嫩叶的棉蝗(绿蚱蜢)等等。在这些蝗虫中,飞蝗的危害最重,尤其是被老百姓形象地称为“关公脸、黑背、红马褂”的东亚飞蝗,所以平时所说的蝗虫指的都是它。

散居与群居

同样是蝗虫,有些年头,它们分散而居,对农业形不成大害;而有的年头,它们就会聚集在一起迁飞,四处为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如果在某一年,一定单位面积内的蝗虫数量较少,食物丰富,它们就形成散居型,不再迁飞觅食。而在另一年,一定单位面积内的蝗虫数量特别多,食物不足,它们就会在体内产生特殊的生理反应(此时的蝗虫比处于平静独处状态的蝗虫,其体内的5一羟色胺水平要高出近3倍),从而产生集群的要求,形成群居型的蝗虫群。

群居型蝗虫为黄褐色。前胸背板不太隆起,两侧有明显的黑色带纹。前翅长度和后胸足长度的比例大于2,有成群迁飞的习性,居于河滩草原地带;散居型蝗虫为青绿色或灰色,前胸背板隆起有似屋脊,两侧黑色带纹不明显。前翅长度和后胸足长度的比例常小于2,不成群,不迁飞,像一般蚱蜢,散居于丘陵草地上。

由于无论是从外形还是行为习性上,散居和群居的蝗虫都是截然不同的,过去科学家不明白蝗虫这种生态习性上的变化,一直以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因而把群居型定名为飞蝗,而把散居型定名为赤足蝗。直到1921年,苏联昆虫学家伊凡诺夫才首先揭穿了这个秘密。这个发现不仅辨明了蝗虫种类和习性方面的问题,而且还改变了人们头脑中对于蝗虫大发生的神秘感。

旱极而蝗

散居的蝗虫危害性并不大,甚至平常见到人就会逃掉,又是什么原因让这种“害羞”的小昆虫变得如此具有攻

击性呢?

在我国古代一直就有“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的说法,说明蝗灾往往和旱灾相伴相生。春季气候回暖早,夏季炎热,暖冬现象等,都会使蝗虫越冬卵死亡率降低,蝗灾发生期提早。但是,蝗灾的爆发除了与气候异常有关外,其发生地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更是导致蝗灾的重要根源。水利工程不当、草场管理不善、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以及人类不适宜地利用土地资源等活动均有利于蝗虫的发生。例如,由于历代破坏森林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极为严重,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大水泛滥后就经常发生严重的旱灾,在沿湖、滨海、河泛、内涝地区出现许多大面积的荒滩,这样就直接形成了适于蝗虫发生并猖獗的自然地理条件。

蝗虫必须在裸露的土地上产卵,如果没有裸露的土地就无法繁衍它们的后代。植被的破坏则为蝗虫的繁衍提供了条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产业的开发,很多树木被乱砍滥伐,水土流失加重,裸露的土地越多,蝗虫繁殖的场所也越广。有些地方的水库干涸后,由于绿化和防治措施没有跟上,居然成了“蚂蚱窝”,每年要施放数十吨农药才能控制蝗情。

蝗虫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作为植物的消费者在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物质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其他物种一起相互制约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蝗虫只是“本分”地取食,与人类相安无事。因为,除了由食物链中的天敌控制外,植物多样性增加了蝗虫寻找食物的时间;植物的高盖度减少了其产卵的场所;春季残草对新芽具有保护屏蔽效应,减少了蝗虫取食新芽的机会。但是,环境的破坏使蝗虫的天敌因无处藏身而减少;地面裸露增加了蝗虫产卵场所;残草减少增加了蝗虫取食新芽的机会,从而造成蝗虫种群的大爆发。

扫“蝗”有方

自有农事耕作以来,人类就在与蝗虫进行着不断的“斗争”。我国古代首次记载的官方组织治蝗是在公元2年,《汉书·平帝纪》言:“遣使者捕蝗,诏捕蝗诣吏,以石斗受钱”。

古人曾用火烧和填埋相结合的方法对付蝗虫,但收效甚微。那时,要想控制这些四处游荡的“神虫”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很多封建帝王只有迷信鬼神,在蝗灾频繁发生的地方设“蝗神庙”祭祀。不过,唐朝开元年间发生蝗灾后,唐明皇力排众议,采用坚决捕打的措施,当年打死的蝗虫重约2万余担,保住了农业丰收。直到今天,捕捉仍然不失为一种控制蝗虫的方法。人们甚至还可以巧妙地利用声音来达到目的,那就是用录音机收录蝗虫雌雄交尾时的鸣声,而后在蝗虫盛发季节播送,雌蝗虫以为“情人”在哼浪漫的“小夜曲”,会纷至沓来“幽会”,结果误入人们事先布置好的天罗地网。

事实上,人类现在已经掌握了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很多控制蝗灾的科学方法,使它们不能再为所欲为了。

化学防治主要是针对高密度蝗虫而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常规的方法是靠地面喷洒或飞机喷洒农药杀死蝗虫,特别是蝗蝻。蝗蝻与蝗虫成虫最大的区别在于翅未够长度,不会飞,只能跳来跳去,此时进行化学防治效果最佳。目前已有一种造价低、安全性能好的超低空遥控直升机问世,农田作业每小时可喷药300亩。这一方法见效快,尤其是在蝗虫大发生的时候,几乎是惟一有效的办法了。但化学防治会给土地、周边水源甚至人类自身带来污染和危害,并且有可能将蝗虫的天敌也一并杀死,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因此,这种防治方式只能应一时之需,不能保证彻底地实现蝗区改造。

生态控制和生物防治才是治本的措施。生态控制是通过改变蝗虫孳生的环境来控制蝗虫的繁衍和发育,在国外早已采用种植如榴莲、苜蓿等蝗虫不易咬食的植物来实现这一过程。近年来,我国也开始积极采用生态控制的方法。例如,山东黄河口地区通过工程措施,以深沟条田的形式开发荒碱地,然后进行植被结构调整,引进种植五七香花槐、四倍体速生槐、三倍体速生杨等一些蝗虫不喜食的树种,减少蝗虫发生面积。在河北,由于蝗虫的主要发生地是在位置比较高的荒地,因此大量种植了一些蝗虫不易吃的棉花、豆科类植物等,使自然条件发生改变,蝗区的面积也大大缩减。

生物防治则应用蝗虫的天敌以及生物制剂来防治蝗虫。蝗虫的天敌很多,蝗虫卵期的天敌主要有斑芜菁、豆芫菁、步行虫、虎甲、金龟子、蜘蛛、蚂蚁以及蜂虻的幼虫等,还有寄生于蝗虫卵、中的多种黑卵蜂、拟麻蝇、线虫等。蝗蝻和成虫的天敌有蜘蛛、蛙、蛇、蜥蜴以及许多鸟、兽等,它们对控制蝗虫的数量具有重要作用。在北方,不少地方采取牧鸭、牧鸡等方式消灭蝗虫,也已经收到了良好效果。粉红椋鸟也是生物灭蝗的主力军。它是一种野生的候鸟,每年5月中、下旬从南亚迁到新疆草原繁殖,其迁飞来的时间与蝗虫的孵化期几乎同时。它一般可在距巢区5~8千米的范围内捕食,每只成鸟每次可衔5-10头蝗虫饲喂雏鸟。1991年,塔城沙孜地区近40万亩草场发生蝗灾,每平方米虫口密度达40~80头,吸引了10余万只粉红椋鸟在此栖息繁殖,经过40天的捕食,便使该区域内虫口密度下降至每平方米不足1头。

微孢子虫治蝗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采用。它是一种专门寄生在蝗虫体内的肉眼看不到的单细胞生物,每一毫升中就有1000亿只。蝗虫在吃下这种微孢子虫后,在2~3周内就开始发病,行动迟缓,飞翔能力下降,直至最后死亡。这种方法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此外,利用绿僵菌及其配套技术控制蝗虫的综合效果也很好,尽管这种真菌不能像化学杀虫剂那样迅速杀死害虫,但真菌的效力持续时间长久,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杀伤力,能在4~10天内杀死蝗虫,但不伤害其他昆虫、植物和人畜,因此是一项可持续,低耗的蝗虫治理新技术,可成为一种更廉价和更安全的农药杀虫剂替代品。

用MBA思维养蝗虫 篇10

4月22日,潍坊。

小雨渐歇,空气中依稀还能嗅到潮湿的味道。在于红雨的带领下,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雨后乡间泥泞的黄泥地,记者走进了这个位于潍坊市寒亭区吴家埠村的“昆虫养殖基地”——一个专门养蝗虫的地方。

“养蝗”基地看不出啥稀奇一路上听于红雨介绍了不少基地的情况,可记者乍一看到基地,还是吃了一惊。如果不是事先说明,这里看上去就跟农村常见的蔬菜养殖基地没啥两样,就连养蝗虫的地方都大同小异:10个一人高的塑料大棚一字排开,虫卵就在这里一天天长大,变成蝗虫。

“确实差不多。”于红雨笑呵呵地表示认同,但他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其实原理和作用完全不一样。”原来,蔬菜大棚用的是塑料膜,目的是保持棚内温度;而蝗虫的大棚用的则是镂空的纱网,棚里必须通风透气,尽量与自然环境保持一致,搭这个大棚的目的只是为了圈住蝗虫,别让它们飞走了。

“这会儿温度太低,虫卵都还没成形,要是等到五六月份你再来,这棚子里上上下下就该爬满蝗虫了。”于红雨很是遗憾,记者倒是有些庆幸:无论怎么强调它们的“无害”,蝗虫到处乱飞的场景,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虽说无缘得见于红雨所言“蝗虫爬满大棚”的壮观场景,在基地旁的小屋里,记者还是一睹了它们的身影——被冷冻了的蝗虫“尸体”。

记者看到,这种学名为“东亚飞蝗”的蝗虫,个头比人的小指略小一些,黄褐色的肚子占了整个身体的三分之二还多。

“养殖蝗虫就是用来吃的,肚子是它身上最有营养的部分,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味道香。”

于红雨大谈他的“养蝗经”:蝗虫品种很多,北方田间常见的那种蝗虫个头太小,而且肚子瘪瘪的,没啥吃头;大油蚂蚱虽然体积更大,吃起来也挺香,可不少人对它的肉有过敏反应,不适合大规模推广。

“选来选去还是这种最合适,毕竟养蝗虫也得选择最适合大众口味的品种。”于红雨说。

在读MBA谈养蝗经

即使事先不知道于红雨的另外一个身份——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的在读MBA,谈话中也不难发现这个养蝗专业户的与众不同:“融资”、“现金流”、“产业链”、“规模化”、“证券化”等专业词汇时常从他口中“溜”出来。

比如,在讲到基地下一步的发展计划时,他说,接下来他会把土地分成若干份,把它们交给多个投资人“认养”。“这样既能快速融资,解决当前的资金问题,也有利于我们统一管理,确保质量,降低投资人的风险。”他称这种做法为“土地证券化”。

最迫切的是“规模化”

一边做学生,一边当老板,在于红雨眼里并不矛盾。他的养殖基地建在潍坊,他本人大部分时间在天津上学,两座城市之间相隔近七个小时的车程。

“养蝗虫其实没啥技术含量,有我爸妈、姐夫他们盯着就足够了;我要做的是把握基地的整体运营、管理和销售,这些完全可以遥控。”于红雨说。

临近毕业的时候,他又给自己找了另外一份工作,在威海一家公司做项目管理,一边当老板,一边给人家打工。还没走出校门,于红雨的蝗虫养殖基地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了。

有一个日本客户开口就要20吨。这个数字把他吓了一大跳:每个大棚一年能产300多斤,10个大棚的年产量最多不过几千斤,哪里凑得出这么多?

“到今年年底,基地的年产量差不多能达到一万斤,但这还远远不够,我的目标是建150个大棚、年产量要达到20吨。”

上一篇:警告的枪声阅读答案下一篇:天蓝色彼岸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