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新年老人》教案

2024-10-27

《您好新年老人》教案(精选12篇)

《您好新年老人》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懂得在新的一年里,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2、能看图说几句话到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仔细观察,了解图的主要内容,并能看图说几句话到一段话。

教学难点:抓住图画的主要内容,有顺序他说几句话到一段话。

三、教学准备

放大挂图一幅、新年老人服饰、礼物袋。小朋友汇报的成绩道具若干。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练习说一句完整的话。

师:新年的鞭炮声送走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的一年,新年老人向我们走来了。

(1)出示挂图,练习用下面句式说一句话。

“谁,怎么样地走来,来干什么?”

(新年老人,扛着一大袋礼物,笑眯眯地向我们走来……)

(2)小朋友看到新年老人来了,多高兴啊!会怎么欢迎他呢?

(3)出示课题。

2、看图练习说话。

(1)指导看图。图上有哪些小朋友在欢迎新年老人?(可以给他们取名。)

小朋友们手上拿着什么?他们会对新年老人说些什么?

(2)在四人小组中向新年老人汇报。

(3)想一想,新年老人听了小朋友的话,心里怎么想,他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4)同桌互说。要求可根据班级学生情况的实际来提。

(5)表演说话

《您好新年老人》教案 篇2

[教学理念]预设这课时, 我力求引导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让学生自己感知、表现、享受音乐的乐趣,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对象]二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音乐活动学唱歌曲, 感受并掌握歌曲节奏、力度等。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相关经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通过其他艺术 (舞蹈、美术) ,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表现过年的喜悦、快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会“唱”《过新年》, 从歌曲及活动中体验过年的欢乐气氛。

[教学难点]乐句“鞭炮声声锣鼓响, 唱歌跳舞多欢畅”的节奏及清晰的咬字吐字练习。

[教学方法]在学习新歌时先“听”后“唱”, 引导学生观察、搜集、交流学习成果。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鼓锣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感受音乐的内涵美

【阶段目标:承接上课, 以话说春节的形式导入新课。】

随着《新年好》的乐声, 师生一起进入教室……

师:同学们好, 新年是一个世界性的节日。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辞旧迎新的节日。它们的日期、庆祝的形式不同。你们知道吗? (预设学生回答:外国的圣诞节, 中国有春节……)

师: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辞旧迎新的节日, 我国民间把春节叫做“过年”, 今天我们就在歌声中感受一下我国过年的喜庆气氛吧。

二、学唱新歌:追寻音乐的形态美

1. 欣赏歌曲

【阶段目标:聆听中感受情绪, 在旋律伴奏下进行各种活动, 加深对歌曲的记忆。】

播放《过新年》的配乐录像, 学生听音乐并观看画面。

师:看过了热闹的节日景象后, 请你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过年时最吸引你的有哪些活动?

耍狮子、舞龙、扭秧歌…… (预设学生回答)

师:能否随着《过新年》的音乐, 模仿做些有趣的民俗活动?

播放《过新年》这首歌曲的旋律, 教师到学生中间指导活动。

在音乐伴奏下, 学生试着模仿耍狮子、舞龙、扭秧歌等。

一组同学随着歌曲的旋律表演“扭秧歌”, 教师为表演的同学分发“舞龙”道具──龙头;其他同学用“la”轻声跟唱歌曲的旋律……

师:请同学们用哼唱的方式唱出刚才活动中播放的旋律片段。 (师用规范的口型及演唱方法, 示范学生应该记住的音乐片段。) 师:同学们记住了这首歌曲的大部分旋律, 下面请大家认真听音乐, 我们用“la”这个音完整地练唱一遍歌曲的旋律。 (生跟着音乐练唱歌曲旋律。)

2. 学唱歌词

【阶段目标:通过听、忆、视唱等形式, 让学生在“唱”中学会新歌。】

师范唱, 生和唱《过新年》。 (多媒体出示歌词)

(提示:聆听歌曲, 听辨歌词, 按节拍朗读歌词。如“过新年呀, 咚咚咚咚咚呛”、“鞭炮声声锣鼓响”等。)

教师手势引导学生在歌曲中唱出“咚咚咚咚呛”, 引导学生随着音乐一起敲击节奏并小声哼唱, 可用手指做鼓具在自己的腿上敲一敲。

(提示:仔细看歌词, 按教师的要求合作演唱歌曲。)

学生看歌词轻声练习唱歌词, 师生共唱“咚咚咚咚呛”的部分……

三、课堂扩展:品味音乐的创造美

【阶段目标: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 练习有感情地演唱, 通过各种活动感受过新年的喜庆气氛。】

1.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这首歌曲唱的是过年的情景, 在过年的时候哪些打击乐器最能表现出热烈喜庆的气氛呀?并展示锣、鼓、镲, 把节奏谱展示在黑板上。请学生按照节奏视谱、读谱并演奏。

安排第一组同学演奏小鼓, 第二组演奏锣, 老师和其他同学演唱。

教师播放伴奏音乐, 指挥学生演奏并演唱。学生完整地演唱、演奏……

2. 展示与过年相关的文化活动

播放《春节序曲》的录音, 作为背景音乐。

师:在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里, 人们用欢乐的歌声、用动人的舞蹈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在过年的日子里人们还会用哪些特别的东西表达自己对新年的祈盼与祝福。 (提示:窗花、春联、福字……)

师: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 让我们一起倒计时:10、9、8……

师生齐呼:过年了!最后让我们用美妙的歌声和动人的舞蹈表达我们对新年的祝福……

新年近,能否接来老人身边陪? 篇3

都说冬天的深圳暖和,这几年许多老人一到冬天都不远千里万里赶往深圳的儿女处过冬,这仿佛已成了老年人的一种时尚。去年冬天,在小舅子的极力要求下,连从不出远门的岳父也动心了。

提前3天,岳父就把火车票买好了。到深圳后,岳父高兴地打电话给我,说儿子要带他去看大海。岳父辛苦了一辈子,很少心安理得地享着儿女的福。

我本以为“幸福”的岳父肯定会在深圳呆上一段日子,父子俩三四年没见面了,老人家出一趟远门不容易啊,怎么也得第二年正月回来吧!但没想到,在岳父去深圳的第四天,小舅子突然打电话给我,说父亲已经坐上了回程的火车,第二天下午就可以到家。

接到电话,我感到非常突然。岳父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虽已年过花甲,但心思细腻着呢!在他面前,我们做晚辈的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非常谨慎,担心就惹他老人家生气。难道是小舅子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或者是未过门的媳妇给他脸色了?

我立刻要妻子打电话给她弟弟,一定要问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妻子在电话里和她弟弟用家乡话嘀嘀咕咕了半个多小时才从房间出来。看到妻子激动得眼睛红红的,我臆断我的猜测是对的。哪知,妻子却朝我笑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父亲高兴着呢!”

原来,做了一辈子农民的岳父,到了大都市里,才发现自己与这座城市格格不入。用岳父的话说:“深圳好是好,就是无论到哪里都要花钱!”最让岳父感慨的是:儿子和准儿媳工作都忙,请了4天假陪他在深圳逛了逛,已经让他心满意足了。

记得一则公益广告说:“工作再忙,但千万别让家里的老人太孤单!“

是啊,颐享天年,本就是老人精神上的最大满足。当子女们为了生活一个个都远离了老人,那么孤单的老人精神上的空虚该由谁来弥补?又近春节了,我们因为忙碌工作不能抽身看望老人,是不是想过要把老人接到自己身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做儿女的和老人在一起的时间还能有多长?多陪陪老人,也许这就是他们最大的满足。

栏目管理、编辑/木非木

老师,您好!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学习诗歌,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用心诵读,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激情导入,揭示文题。

1.(板书:“老师”)同学们,看到“老师”二字,你知道为了赞美老师,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什么吗?(春蚕、红烛、园丁、春雨、灵魂工程师)快速读读下面这首小诗,小作者把老师比作了什么?

您是蜡烛

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您是黄牛

勤勤恳恳在黑板上耕耘

您是春蚕

春蚕到死丝方尽

不,都不对

您比蜡烛的光辉更明亮

您比勤劳的黄牛更朴实

您比奉献的春蚕更无私

对,我知道了

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塑造心灵

净化灵魂

永远不知疲倦

长大了我也要——

做一名老师

2.多么赋有诗意的比喻啊!那么你还知道有哪些赞美老师的诗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齐读

3.李商隐的这句诗形象地赞美了老师在每个学生成长之路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在9月10日又一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对所有的老师说一声:“老师,您好!”(板书:您好!)(提醒感叹号的作用)带着崇敬,赞美之情再次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诗歌: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同学们仔细听,想想应该怎样读。

2、同学们打开书亲自去读一读吧,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看谁比老师读得还好。

3、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词,纠正读音。

A 崇高 浸透 项目 辛劳 塑造 朝霞 编织 茁壮 衷心 B 古今中外 地北天南 情不自禁 涌起波涛 衷心祝愿 浸透心血

●把书翻到第8页,读读拼音,记一记字形。霞:笔画较多,易写错,注意下半部分。塑:第六笔是撇,土字底。

(2)谁愿意来正确、响亮地读一读诗歌,其他同学边听变思考:老师的事业是怎样的事业?(崇高和美好)出示:

A.在昨天和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B 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①指读句子,齐读,读出崇高和美好

②那么读了课文,知道课文可以分成哪几部分呢?分别写了什么?(两部分,第一部分写教师的事业崇高,第二部分写教师的事业美好。)

4、朗读诗歌 1)分段指读

2)指读,指导朗读,读出诗歌的韵律,注意押韵

三、布置作业

1、钢笔字描红

2、扩词

崇 崇敬 崇高 崇拜 浸 浸湿 浸泡 沉浸 项 项目 项链 项圈 劳 勤劳 劳动 劳累 涌 涌现 涌动 泪如泉涌 塑 塑料 塑像 雕塑 霞 云霞 彩霞 晚霞 编 编号 编写 编造 茁 茁实 茁壮 茁长 衷 衷心 衷情 无动于衷

3、有感情地练习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老师,你好!》这一课(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首诗赞美了什么?(教师事业的崇高和教师事业的美好)

课文第一部分写了教师事业的崇高,我们先来读一读。

二、品读第一小节,体味领悟。

1、请同学们用心读第一小节,从这一段的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教师事业的崇高?(按顺序从前往后找)请你用上刚学到的“读书做记号”中的方法在你认为重要的词句下面作好标记。(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

(1)出示:在昨天和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① 指名读

② 说感受,结合课文插图想想,老师是铺路,架桥的吗?说说你对“昨天”,“今天”,“理想”的理解。

(“昨天”指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今天”是指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理想”指中国和世界的未来。)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④ 小结: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靠老师传播知识,教育和培养人才实现的,所以老师是起着铺路,架桥的作用。⑤指导朗读这一句话(2)出示: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A、“哪个人”是指谁?浸透是什么意思?(饱含)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可以怎么说?(古今中外,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B、同桌互读,边读边比较,哪一种说法更能表达出对教师事业的赞美?(前一句语气强烈,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

C、为什么说所有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想一想,每个人的成长中,老师起着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可以结合读过的故事或身边的事说一说。(3)出示:地北天南

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A、读读这句话,与同桌讨论,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B、集体交流,学生用周围的创造发明讲述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C、教师虽然没有直接创造新事物,但他们培养了无数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谁愿意来读好这句话? 指导朗读。(3)小结:有了老师的辛勤劳动,我们的理想变成了现实,社会从昨天到今天才有了不断地进步,飞速地发展。所以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想想我们今天的一切,谁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说一声:“老师,您好!”一起来读: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3、带着对老师的崇敬,带着对老师的爱戴,我们一起读第一节。

三、品读第二段

1、教师的事业不但是崇高的,还是美好的。

2、自由读第二部分,思考:诗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教师事业的美好?

3、学习第一句(1)出示:

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2)齐读

(3)句一:体会到老师用知识和科学教学技巧培养了一个又一个人才。句二:“春晖”

我们以前在哪首诗里读到过“春晖”这个词?(《游子吟》)

在《游子吟》中的“春晖”写的是母子之间的爱。那在这首诗中是什么呢?(师生间的爱,是老师给学生的爱,也是学生对老师的爱。)再读一读这句诗,体会这句诗写了什么?说一说

(教师的教育激起了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他们将为美好的明天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4、学习第三句(1)出示: 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 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2)指名读句子

(3)读了句子,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相机理解:“笔尖飞舞”指老师在干什么?“春蚕”指谁? 第一句写了什么?

“笑语盈盈”指什么?“甘露”指什么?“茁壮的新苗” 指谁?第二句其实就是写什么?(老师在教育中默默地无私奉 献,让学生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4)指导朗读:带着感激的心情读,读出老师的辛劳,读出老师的亲切。

5、过渡:教师的工作多么辛苦,教师的心灵多么美好。他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他的学生。于是,诗人又送给他们一句话——(4)指导朗读

7、过渡:老师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培育着代代新人,不思回报。同学们想对老师说什么呢?

8、学习第四句

(1)出示:“每当看到鲜花在幸福地开放,我就情不自禁地祝愿:老师,您好!”

(2)指名读:谁来读好这一句?

(3)理解:谁来说说看,“鲜花”指什么?“幸福地开放” 指什么?(学生。孩子们在老师的精心培育和关怀爱护下幸福成长)

(4)看到这样一个场景,我们的诗人?“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一个词来代替它吗?(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说明祝愿是?(发自内心的,真心诚意的)

(5)齐读这句:让老师听到你最真心的,发自内心的祝福!

9、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这句话,诗中是“您”,为什么不用你? 小结:是啊,“老师,您好!”既是对老师没好事业的赞颂,也充满对老师的良好祝愿:祝愿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一生平安、万事如意„„千般祝福、万种心愿,尽在这“您好”之中。

10、全体起立:感情诵读全诗。

四、迁移练习

其实,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在我们和老师之间同样也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味那感人的一幕幕。可以用各种形式,跟亲爱的老师说说来自心底的话语。布置小练笔:老师,我想对您说„„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完成小练笔:老师我想对你说„„

《老师您好》教案 篇5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3、整体感知课文,试着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

学习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重点。

二、布置预习任务

1、读第一遍课文,达到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看生字表,生字表上没有的字查工具书,读完课文后,再读生字表。

2、读准下列字、词的音。

崇高 浸透 项目 辛劳 汹涌 塑造 朝霞

编织 茁壮 衷心 祝愿 波涛 创造 智慧

蕴含 春晖 闪耀 甘露 情不自禁

3、读第二遍课文,达到读通句子。

4、读第3、4遍课文,达到读正确,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错字,不重复,停顿恰当。

5、从文中找出有关内容说一说,老师“好”在哪里?试着写一写。

6、从文中标出下列词语,并联系上下文试着写一写你的理解,不明白的可以借助工具书。

崇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蕴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茁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衷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浸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塑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不自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课本上描红,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把本课生字写3遍。

8、把本课生词、课后三题写2遍。

四年级《老师,您好!》教案 篇6

1.老师,您好!

教案设计:台儿庄区实验小学 王 允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3.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4.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语句,理解及体会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理解“哪……不……”,“那是……”等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汇报、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诗歌从而体会出教师工作的崇高。

3.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通过仿写诗歌,来表达情感的能力。

四、教与学的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老师的资料,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你们这几年的学习中,你喜欢哪个老师?如果要你对他(她、他们)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呢?

学生同桌思考、交流,然后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

2.承生答师述:是啊,老师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她的谆谆教诲唤起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憧憬;孩子们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正健康成长,我们对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师生情,这是人世间多么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板书课题)老师,您好!(二)初读课文内容

1.检查预习

(1)认读生字词:

崇高 浸透 一项 辛劳 涌起 塑造 朝霞 编织 茁壮 衷心 心血 祝愿

正音:读好前鼻音“浸、蕴”,读好平舌音“塑”,读好翘舌音“崇、茁、衷”,读准三拼音“项、编”等字。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如“浸透”、“蕴含”、“崇高”等 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词。2.通读课文内容。

指名分节朗读全诗,学生点评,展开赛读,适时正音:

(指名读、开火车读、自由选择读、齐读,多种方式相机结合,练习朗读课文。)

3.再读全诗,想想这首诗共有几句,写些什么?并作初步交流。环节

二、部分理解——细细品读,体味领悟。(三)细读第一小节

1.指名读:下面老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谁来表现?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2.出示: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追问:“崇高”是什么意思?(最高尚,最受崇敬)

3.过渡: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教师事业的崇高呢?找一找 4.交流:

(1)出示: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a.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古今中外,每个有成就的人都离不开学校教育和教师的培养,所有人的成长都包含了教师的辛劳)

b.比较句子:读一读,体会哪种说法更好?

古今中外,哪个…不…

古今中外,每个…都…(前一语气强烈,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

(2)出示: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涵着教师的辛劳!

说说意思。(创造靠人完成,而完成创造的人是由老师培养的)

5.指导朗读这三句。

6.过渡: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社会的进步同样离不开老师,于是诗人送老师这样一句话。

7.出示: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1)指名读句子,其余思考:昨天,今天,现实,理想分别指什么?

(2)指导理解句意

8.学了这几句诗,同学们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吗?诗人又是怎么说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老师,您好!)

(1)齐读,体会对老师的无限感激

(2)哪个词语最能突出学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老师,您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

(3)再读:让老师再感受一下你们的感激之情

9.有感情朗读第一节。

第二课时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学习课文第二节。

1.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思考这一节又是哪句话赞美了教师的事业?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2..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节哪几句话具体写出教师事业是美好的?按顺序从前到后找。

3.讨论归纳。

(1)第一句(用真理-------心灵闪耀)

指导理解:

A.释词:春晖(春天是温暖的阳光)朝霞(早晨太阳出升的云霞)

B.师讲解:教师的工作塑造人才,美化了心灵。所以说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2)(映示文字灯片)“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

学生读句子。哪些词语能读懂?有哪些有疑问的?指导理解:

A.这两句把教师的事业比喻成什么?学生讨论理解:笔尖飞舞,春蚕,笑语盈盈,甘露,茁壮的新苗

.(春蚕编织丝线;甘露洒向新苗)

B.“笔尖飞舞”指的是什么?(教师粉笔书写,钢笔备课批改作业)“笑语盈盈”是什么意思?(老师讲课的话语,对我们谆谆教导,语重心长,苦口婆心)

C.指导朗读。学生练习朗读:带有感激的心情读,读出老师的辛劳,读出老师的亲切。

4.引读:教师的事业是美好的,更是辛劳的,我们除了要赞美老师还应该对老师有什么感情?

齐读这节的最后一句(每当看到---------教师,您好!)

释词:“衷心”(发自内心地)5.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节。

环节

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五)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

2.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附后)

(六)小练笔:《老师,我想对您说》

1.读题明要求。出示要求:可以用各种形式,叙说自己想说的话。2.导情入境: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在我们和老师之间同样也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味那感人的一幕幕„„跟亲爱的老师说说来自心底的话语。3.在乐声中习作。4.交流习作。

七、板书设计:

1、老师,您好!

崇高 哪一个不浸透

每当„就„

哪一个不蕴含

美好 每当„就„

工作辛苦 感激之情

附资料:

您是蜡烛

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您是黄牛

勤勤恳恳在黑板上耕耘

您是春蚕

春蚕到死丝方尽

不,都不对

您比蜡烛的光辉更明亮

您比勤劳的黄牛更朴实

您比奉献的春蚕更无私

对,我知道了

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塑造心灵

净化灵魂

永远不知疲倦

长大了我也要——

做一名老师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尊敬老师,诚恳求学。说起这个成语,还有个小故事呢: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了,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还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你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呀?”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礼记别话——谦谦的君子之风

路从先生

《礼记》: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之与言,则趋而退。

这是多么敦厚的一道人世风景。你看,跟着老师一起走路,即使遇见了熟人,也不可与熟人一起聊天而冷落了老师。在路上遇见了老师,就恭敬地和老师打招 呼,然后端端正正地站着给老师让路。如果老师跟你说话,你就礼貌地回答;如果他不跟你说话,就恭敬地用眼光送着他走远。这是君子的风范。

尊师重教,我们中华民族千年不衰。国家要复兴,民族要昌盛,就一定要尊师重教。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

本课的教学围绕“崇高”与“美好”两个关键词展开。何谓“崇高”?学生经过预习查工具书,明白了“崇高”就是“至高无上、高尚”的意思。为什么说教师的事业是崇高的?一学生首先找到“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这两个句子。引导学生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后来,学生又找到“铺设大道”、“架起金 桥”这两句。学生能理解:教师为学生的成长“铺路”“架桥”,从而帮助学生成为有用的人才,实现美好的理想。第二课时,放手让学生自学,情况有所改观。先是回顾第一小节的内容,试着让学生说说 “教师的事业为什么崇高”,举手者寥寥——问题不仅仅是“遗忘”。重点抓住“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一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时代发展与教师辛勤工 作之间的密切关系,强调教师事业的“崇高”。接下来让学生自读自悟,指点:围绕“教师事业为什么美好”这个问题学习思考,具体还会有很多“小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组织交流阶段,我感受到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第一位学生谈了自己对“甘露”与“茁壮的新苗”的理解,他的发言很有质量,只是把“甘露”理解为“老师”显得不合情理:洒向“新苗”的应该是“知识”(当然:不仅仅是“知识”),另一位学生为他纠正。第二位男生振振有辞地提问: 老师怎样“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这个问题令我感到意外,同时也觉得吃惊: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即使是教师岂是三言两语说得清?以己昏昏,怎能使人昭昭?教师只有掌握了“真理”,才掌握了教育的主动权。怎样引导学生追求真理?也须调动教师的智慧。这样的理解,对四年级的学生只需心领神会即可。在课堂上经过学生的讨论后,我说:“一个糊里糊涂的教师,他教出来的学生必然也是糊里糊涂的„„”学生听了这句话都乐了。有一位学生即兴编了几句小诗,大意是说” 老师是园丁,浇灌祖国的花朵;老师是铁路工人,为学生铺设光明大道„„”这是一位酷爱阅读、情感丰富的女生,虽然学习还不够勤奋,但是潜力无穷,本学期刚 “任命”她为班级课外阅读管理员——她的发言博得一阵热烈的掌声。理解“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一句时,学生遇到了波折,“春蚕”指教师,这没问题;读“笔尖飞舞”想到教师板书、批改作业、备课、写作的情形,这也不难;问题是对“理想的丝线”的理解,学生都愣住了。有一名女生回答:指教学成果。我追问:为什么?她回答不上来了。我只有亲自上阵了——教师辛勤地耕耘,创造了教学的成果,就如“春蚕编织了理想的丝线”。对这样的讲解,我自己也感觉有些牵强附会,学生可能也进入“云里雾中”了吧!最后对“鲜花在幸福地开放”有了分歧:一种意见是“儿童是祖国的花朵”,“鲜花开放”就是指“学生 成长”;另一种意见是,看到鲜花开放,就想把鲜花献给老师,祝愿老师的生活像鲜花一样美好幸福!——语言是灵动的,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那当然就是正确的。不足之处:

第一课时学习第一小节,再加上检查字词与朗读情况,感觉也比较匆忙。最重要的是,思维积极的学生好像不够多,有许多学生一直保持着一种“旁观者”的姿态。教学中,对于诗歌的朗读指导还欠点火候。理解老师辛苦的环节,没有较好的结合教师的实际来谈,显得有些大而空了。课后,我又布置学生写同主题作文《老师我想对您说》,发现学生模仿力很强,想象很丰富。但是,教学中,在局部理解后,我没能及时抓住全篇,使得整首诗出现分割状态。教学建议:

《您好新年老人》教案 篇7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并熟记词语。

3、通过朗读,感悟,对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障碍进行诊断与矫治,使学生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老师。

2、重点词语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基础性诊断

1、揭题,理解题意。

2、看了题目,你有什么要问?

二、初读课文,自主性学习诊断。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同桌互相检测,进行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3、检查:

(1)认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进行群体诊断与矫治。及时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细细品读,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有不理解的词语做好标记.

(2)交流,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a理解关键词语“浸透”、“蕴含”。

b改换句式:“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那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朗读体会语气的不同。

c用自己搜集到的事例进一步体会教师的崇高。

(3)指导朗读

2、用学第一段的方法,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学习。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3、朗读指导,读出感情,读出诗歌的韵味。

四、总结全文。

1、练习背诵课文,自主性诊断。

2、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感想?

五、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小练笔:老师,我想对您说……

《您好新年老人》教案 篇8

您好!大自然

教学内容

表演《田野在召唤》 教学目标

1.学会表演《田野在召唤》。

2.通过表演,感受少年儿童们在大自然冬季的欢乐,初步体验音乐的变化发展带来的美感。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3.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教学重难点

1.学会表演《田野在召唤》

2.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表演《田野在召唤》 1.谈话导入。

春游是大家都想的活动,因为能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自然美。你们知道意大利的少年们是以怎样的心情去旅游?我们从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中去感受一下。2.聆听歌曲范唱。

(1)你感受到歌曲怎样的情绪?(2)歌曲的低声部有什么特点? 3.视谱,听教师范唱(奏)曲调(二个声部分别范唱或奏)。(1)前8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

设问:这两个乐句在曲调上、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包括高、低两个声部的曲调。)在高声部哪里是“平行”,哪里是“上行”的走向?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绪?(2)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自学第1—8小节曲调,教师巡视指导。(3)在教师指挥下,前8小节用二声部合成。

2017.3.1 最新版

(4)后8小节也是由二个乐句组成。设问:这两个乐句在曲调上、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师指导下,二个声部的学生分别学唱各自的曲调。注意弱起拍的附点节奏。(6)在教师指挥下,后8小节用二声部合成。注意二声部的和谐。

(7)在教师指挥下,完整地唱全曲。注意用小快板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唱好。4.学唱歌曲。

(1)用la来哼唱二声部合唱。注意声音和谐。

(2)低声部仍然用la来哼唱,高声部朗诵歌词(按节奏进入)。设问:想像一下,低声部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3)二声部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轻声唱歌词,但速度与情绪依旧。5.表演歌曲(创造与实践)。

(1)分组讨论研究:用什么手段与形式把歌曲表演得更有情趣。(教师不给予范围,但在巡视时,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适时给予提示与指导,如:低声部不用la,用其他虚词;再如配上打击乐器伴奏。形式上可以A段领唱加伴奏唱、B段合唱;朗诵加歌唱;歌唱与伴舞等。)(2)分组展示各组的创造成果。(3)评价与表扬。

6.小结: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生机,田野活动给了我们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您好!大自然。

三、下课。

新年老人的礼物作文 篇9

新年到了,我和伙伴们在花园里召开迎新联欢会。突然,神秘嘉宾新年老人出现了,瞧!他头戴大红帽,身穿大红袄,脚蹬一双棉靴,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大口袋。他露出慈祥的笑容,双手作揖向我们走来:“大家好,新年快乐,我给你们送礼物来啦!”小朋友们看到新年来了,“呼啦”一声围了上去。有的抱住新年老人,有的向他打招呼,有的微笑着说:“您好,新年老人,您给我们带什么礼物啦?”我心想:要是口袋里有我梦寐以求的PSP就好了。

这时,新年老人打开了口袋,伙伴们迫不及待地一拥而上,新年老人拿出了新款的运动鞋、漂亮的裙子、五颜六色的糖果和有趣的童话书。他送给我一部新型的PSP,我激动地连声说:“谢谢您,新年老人!”欢声笑语传遍了整个花园……

新年别忘了老人作文 篇10

我们来到了敬老院。这里的管理非常严格,门都是锁得牢牢的。我和妈妈敲了几下门,有一位中年人拿着钥匙来开门。我说明来意后就进去了。

一进门,我就看见一位老人坐在花坛边,拿着一把小铁锹,正在给花坛里的植物松土。一看到我们来了,他马上露出孩子般的笑脸,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边上还站着一位老人,他穿着橙色的衣服,戴着灰色的帽子,站着那里一动不动,不知在想什么。看着他我觉得心里好难过,她们好孤独,以后我要多来看看他们。

我和妈妈又来到了一位年纪比较大的老人房间里,一走进就闻到了一股很浓的怪怪的味道,“回我要买一瓶空气清新剂来去除浓异的味道。”不过房间虽然朴素,收拾得也蛮干净。一张床,一个柜子,一个卫生间。老人静静地坐在床上,看到我们的到来,才晃晃悠悠地站了起来,我马上上前扶住了他,笑着对他说:“老爷爷,新年快乐!祝您身体健康,长命百岁!这些吃的给您!”老爷爷高兴得合不拢嘴:“小朋友,谢谢你,你真是个好学生。”

妈妈拿出我们准备好的对联贴去了。上联是“天增岁月人增寿”下联是“春满乾坤福满门”横批是“福寿安康”。老爷爷们都觉得新奇极了,都走过来看对联,在一起呵呵笑着……这时我的心里才有点安慰。我们和老爷爷聊了一会儿,拍了几张照片留作纪念,就开心地回家了。

《温暖老人心》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爱老敬老的情感,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关心老人、帮助老人。

2、通过调查采访、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活动,了解身边的老人,学会理解老人的难处,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知道敬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关爱老人是全社会的责任。

4、了解社会上关爱老人的一些做法,知道怎样去关爱老人。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1、采访身边的老人,听一听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愿望。

2、录制一位孤寡老人的心愿视频。

3、制作课件。教学过程:

一、调查统计,导入新课

1、同学们,爸爸妈妈外出打工,你们跟谁住在一起?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的举手。

大家每天上学放学,又是谁来接送的呢?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接送的请举手。

你们家里每天是谁做饭、打扫卫生呢?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饭、打扫卫生的举手。

2、学生和老师一起统计数据,然后记录在黑板上。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数据,认真思考,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教师相机指导:同学们,大家可能都发现了,在我们的家里,特别是在我们农村里,老人仍然是主力军。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在家里每天接送小孩上学放学以及照顾小孩的,大多数都是家里的老人。

二、为他们想一想。

1、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把自己全部心血都倾注在我们的身上,我们的喜怒哀乐、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们的心。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都很关心疼爱我们,谁来说一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疼爱关心自己的事情。

2、不过现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都老了,身体也大不如前了,你们发现他们身上的变化了吗?

3、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去发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变化。

身体上:耳聋、眼花、头发花白、腿脚不灵便等等; 心理上:敏感、健忘等等。

4、教师小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的年纪都大了,身体也不如以前硬朗,心理变得脆弱而又敏感。这个时候,我们更要理解与体谅老人。课前老师让大家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谈一谈,了解了解他们的愿望是什么?

5、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愿望。

6、教师小结:其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愿望非常简单,他们希望子女健健康康,不要嫌弃他们,能够常回家看看,陪他们说说话,这些就是老人们最大的心愿。

7、出示“告诉你”内容,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相关的内容。

8、我国在2000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很多老人常年独自居住。他们又有什么愿望呢?播放视频,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老年人的愿望是什么?

9、教师小结:看了视频,我们发现,老年人的愿望大体都是一致的,他们都渴望被关心,渴望被牵挂,渴望被温暖。同学们,我们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再优越的生活条件也挡不住寂寞的困扰,再好的物质享受也比不上家人的关心和陪伴,所以我们要关爱老人。

三、听他们讲故事

1、出示课本72页的几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看,了解了解这些老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曾做过什么事情,有过什么辉煌的事迹? 学生交流。

2、同学们,你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年轻的时候,有过什么故事呢?

3、全班同学交流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轻时的故事。

4、教师小结:每一个老人都经历过艰难和曲折,都有过成功和收获,也都曾经满怀梦想和希望,他们一生经历的酸甜苦辣,积淀的经验智慧,值得我们聆听、铭记和分享。

四、课堂总结

1、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想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些什么?

2、教师小结:岁月在老人身上留下了很多痕迹,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喜怒哀乐,他们有丰富的经历和精彩的故事,亲近他们,从他们身上学习人生的智慧,为他们送去一份小小的温暖,创造一个和谐幸福的社会环境,这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收集自己身边敬老爱老的故事。

2、制作爱心卡。

3、准备《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相关内容。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每个人都会慢慢变老,人老了之后,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发生变化。请大家来说一说,人老了之后,生理和心理上会发生哪些变化?

2、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老人身理、心理的变化。

二、为他们做点事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一起,感受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给我们的关心,那么我们怎样回报他们呢?我们能为他们做点什么事情呢?

2、出示课本第74页的六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看,了解一下图上的这些孩子为老人做了些什么事?

3、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了解孩子们在家里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的事情。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图1:为老人捶背,老人最舒心。图2:有好吃的,先让爷爷奶奶尝一尝。

图3:跟爷爷奶奶不住在一起,可以经常给他们打打电话。图4:多陪老人散散步、聊聊天,祖孙两代人的心就会贴得更近。图5:周末陪陪奶奶去菜场买菜,他一定很高兴。图6:有时也可以陪爷爷奶奶看他们喜爱的电视节目。

4、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为你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你们为他们做了什么事情?

5、学生说一说自己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的一些事情。教师加以引导,并相机加以肯定和表扬。

6、同学们,古人说得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的时候,不应该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简单一点说,就是我们在关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关爱社会上其他的老人。

7、出示课本第75页的四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一下同学们为老人们做了些什么?

8、全班交流讨论: 图1:和老人一起做游戏,你开心他更开心。图2:请老人吃东西,要先问问他是不是喜欢。

图3:给老人让个座,或是提醒他们到站了,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图4:有空去福利院,陪老人们聊聊天,可以带给他们很多欢乐。

9、同学们,你们有留意到我们身边的老人吗?你们又能为身边的老人做些什么呢?

10、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看到老人背东西背不动的时候,我们可以帮助一下。看到老人迷路了,我们可以帮他指一下路。……

三、关爱老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1、为了让老人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国家专门出台了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出示相关的法律条文,引导学生读一读。

2、老年节:这部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为老年节。

3、你还知道为了关爱老人,国家为老人做了哪些事情吗?

定期给老人体检、深入开展老年文化活动、每年发放一定的经济补助,资助他们的生活。

四、课堂总结

1、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今后想为身边的老人做些什么?

2、教师小结: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为子孙辛苦操劳了一辈子,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所以在他们晚年的时候,尊敬关心他们,让他们都能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是全社会共同的心愿,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五、课后延伸

1、课后,大家如果看到身边的老人需要帮助的话,请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桥边的老人教案 篇12

2012-03-27 10:57:31| 分类: 《外国小说欣赏》|字号 订阅

《桥边的老人》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学会分析小说情节、环境作用,总结人物形象;

3、把握小说反战和大爱的题旨;

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教学时数:1课时 相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1954年,“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老人与海》之中,以及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起来啦!”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

(二)文学常识简介

1、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悯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在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他们的幻想破灭,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他们憎恨战争,但不知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心情苦闷,对前途感到茫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机,又加重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苦闷。他们没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只能消极逃避现实的斗争,躲到个人的小天地里去,企图用爱情、友谊、寻欢作乐来解除精神的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起来。

2、冰山理论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老人与海》是这样的一部小说,来看一下《桥边的老人》在水面以下还有哪些庄严宏伟的内涵?

二、解题

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三、研读探讨

1、阅读第一段,本段有何作用? 明确:

(1)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社会环境——战争,自然环境——路旁、桥边)为情节展开做好铺垫

(2)交待了主要人物——桥边的老人、避难的人群、运送物资的士兵、踯躅的农夫。

2、小说主要情节以问答形式出现,从老人对待战争和那些动物的态度的语句,揣摩老人的内心世界。

战争 动物

“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唉,只得撇下它们了。”

“那个上尉让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猫可以照顾自己,可是另外几只怎么办呢? 巴塞罗那没有熟人 鸽子可以飞,可是山羊呢? 向后一仰,木然地 飞机没有起飞,猫会照顾自己 老人的内心世界:

——本心善良,视动物如生命 ——渴望生命,但不畏惧死亡

——念念不忘动物,超过自己生命,至善大爱精神

3、“我”与老人的对话有多处老人敷衍,有时岔开话题,试举例分析其中的原因和作用。举例:“各种各样的,”“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如“我”问老人的家及政治态度时,老人的“敷衍”; 老人问“我”动物能否挨过炮火,“我”的心不在焉。

原因:

两人身份不同。我作为反法西斯战士,关注自己的战斗任务,最多也只是对老人境况关心;而老人远离对于政治与战争了解较少,内心关注的是与自己相伴的动物的生命。

作用:

1、通过对比塑造老人人物形象:老人充满爱心,其形象闪耀着普遍的人性的光辉,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战争形成鲜明的对比。

2、揭示小说主题:作者旨在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斥责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

4、阅读最后一段,讨论结尾的表达作用.明确:

(1)点明故事背景(法西斯挺进),照应开头

(2)渲染氛围,烘托心境(天色阴沉,乌云密布)

(3)象征手法,暗示中心(复活节、仅有的幸运)

5、分析总结人物形象

(一)老人形象:深受战争迫害的老人形象,他朴实憨厚善良,充满爱心,他不懂政治,对战争知之甚少,他渴望生命,但不畏惧死亡,老人形象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分析:

(1)作者用质朴的,好似不断在重复着同样内容的语言,刻画出一个简简单单的饲养员形象,一个最普通老人在战争中的心态。

(2)作品开篇通过“戴钢丝边眼睛”、衣服满是“尘土”,坐在桥边,后文“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边的尘土中坐了下去”等动作的描写——涌向“浮桥”,忙着逃命的车辆、人们竞相逃命、人群的各种动作形成对比,这时的老人就好像一名即将坐化的老僧,表现不出一丝对死亡的畏惧,他根本不考虑死亡即将到来。

(3)希望远离战争,但无法放弃那些生命、纵向找到离开的合适理由,但总是纠结自责,无法原谅自己的放弃。老人形象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战争形成鲜明的对比。旨在斥责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

(二)我的形象

“我”是见证故事的一个人物。身份上来看,应该是个战地侦察兵。

通过对有关战争的场面描写和与老人的谈话以及催促老人离开这些细节。他同情下层人民,厌恶战争,是与法西斯对立的阵营中的战士。有见识,有文化,关注老人生存,烘托老人的伟大品格

6、标题“桥边的老人”的含义(与“在桥边”标题含义比较)

? 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主人公 ? “桥”是老人心灵的分界线

四、品析鉴赏

(一)叙述视角

1、介绍叙述视角。

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

2、介绍叙述人称。

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的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有限视角中的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

3、《桥边的老人》叙述视角分析:

小说一开始,是一段场面描写:一个孤独的老人独自坐在战火即将燃至的桥边,似乎这是一个“全知”的叙述角度。只是随着第二段的进入,“我”的出现,才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

首先,这种角度给了我们一种“亲历”的感觉,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是一种“现在进行时”的叙述。作者是在讲述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由“我”来作为故事里的人物,可以增加一些真实感和亲切感。具体说来,小说通过“我”之眼,通过“我”与老人之间的对话,尤其是老人三次唠叨着“猫会照顾自己,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这样的细节描写,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尽管没有一句带有情绪化的语言,却令我们感受到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热爱。

其次,“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只能推测,这对读者而言,可以挖掘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内涵。比如,在小说末尾,当“我”再次催促老人离开,而老人却无力起身时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老人“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这一切都是客观地呈现出来的,关于老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和老人对现实的情感等,都需要读者借小说的信息推导出来。

(二)人物对话

1、对话设计富有张力。文中的对话,刻画了老人复杂的心理活动。文中“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他始终没有挪动。老人难以动身的主要原因当然是体力不支、疲惫不堪。另一方面,对家园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茫然也是使老人不想动身的内在因素。对于一个76岁高龄的孤独老人来说,在生命临近终点之际却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欲望自然减退,以至于可置生死于度外。

2、对话成为推动叙述的主要力量。

这篇小说的人物几乎原地不动,除了对话没有其他动作;小说的情节也非常简单,它的展开主要借助人物对话。小说里的对话简单高效,蕴涵了所有该有的生动情节,反映出人物的个性心理。

3、对话看似简洁,却蕴涵大量的信息。如: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分析:老人对动物如数家珍,我们不但了解了老人平日的生活状况,这几只动物在老人心目中所占据的地位,还了解到老人离家时的无奈和被迫。

再如:“我”“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分析:暗示了我对老人命运的担心。老人没赶上去巴塞罗那的卡车就等于要留在战场上了,而此时,最后的大车也即将驶离。末尾处老人“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实际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这一切,都是被客观地呈现出来,让读者凭借小说所透露地信息推导出来。这也正体现出海明威所倡导的“冰山理论”。

(三)动物意象

小说的主体部分的对话始终围绕着“动物”展开。在不长的篇幅里,小说反复出现着这样的细节:老人三次唠叨着“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作者在强调什么呢?

在老人的话语里,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在他孤独的垂老之年,只有几个动物与他相依为命的晚景。然而,残酷的战争使这一温馨都无处存身,一无所有的老人在炮火中不但失去了家园,也失去了最后几位可依靠的伴侣。前景的悲凉显而易见,这也许正是老人并不急于逃离,也不惧怕战火的缘故。这些动物被抛弃,无辜地面对人类制造的战火,对人类的仇恨一无所知。战争双方,有谁会关注生命的被扼杀被销毁被剥夺呢?在老人的眼中,这却是世界的价值所在。从一个极小的角度揭示了反战的主题和对良知的呼唤。

七、作业

1、《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照看的小动物们,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上一篇:以环保为题的作文介绍500字下一篇:大朱村小学2014春季教研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