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2024-10-08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范文(通用10篇)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篇1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出卷人:严子豪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基础部分(40%)

1、看拼音写词语(4%)

Xun()逻()养()找 教()Xia()想 洁白无()()客 晚()

2、选择正确的读音。(6%)

纸屑(xue xie)参差(cha ci)剥削(xue xiao)禀报(bing bin)炽热(zhi chi)柔嫩(nen neng)

3、选词填空(4%)

欢呼 欢笑 欢乐 欢聚

儿时,在故乡那条小河里和小伙伴们戏水时的()与抓住鱼虾时的()

声,常常钻入我的心里,让我一直享受着当时的()。直到现在,我仍然希望能永远和儿时的伙伴们()在那条小河边。

4、从下列每组词语中选出与其他词语不是一类的一个。(填序号)(3%)(1)a 苹果 b 如果 c 芒果 d 火龙果(2)a海棠花 b 杏花 c 雪花 d 樱花(3)a 椅子 b 桌子 c 纸张 d 门

5、按要求写句子。(3%)(1)仿写句子。

语文是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陶醉。

语文是,令人。(2)修改病句。

刻苦钻研,是能不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3)每个人都对老师感到尊敬和爱戴。(双重否定句)

6按课文内容填空。(20%)

(1)夕阳也渐渐,变得 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再一次

。《三亚落日》先后把落日比作、、。(2)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_____,_____,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___的大地是她___的胸怀,___的森林是她___的长发,___的太阳是她___的眸子,___的轻风是她___的絮语„„你也来写一句赞美大自然母亲的话:。

(3)孔子有关要有好思想的名言有“______,______”。水在孔子的眼中是“____”“ ____”“ ____”“ ____”的真君子。水还有什么高尚的品质:水,它好像。

(4)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被誉为 的季羡林。他是、、。他的散文,而不失,而不乏。

二、阅读理解(20%)

(一)《夹竹桃》节选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但香气却(),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夜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夜蛾飞过,()。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1.按课文内容填空。(4%)

2.请用“~~~”画出文中一个过渡句。(1%)3.短文第一句话中加点字词中的“此”是指什么?请你从课文中找出句子写在下面。(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光下的夹竹桃把影子投到墙上,还能引起“我”的什么幻想呢?请你展开想像,模仿文中划线的句子写法,也来写一写。(1.5%)

(二)狐狸和猴子

河中央有一个土墩,墩上长着一株桃树,树上结满了大桃子。狐狸想吃桃子,可是过不了河。

猴子想吃桃子,可是也过不了河。

狐狸便和猴子商量,一同想办法架桥过去,摘下桃子各分一半。

狐狸和猴子一同花了很大力气,扛来一根木头,从这边架到河中央的土墩上,做成了一座独木桥。这座桥太窄了,它们不能同时过去,只能过去一个,再过一个。

“让我走过去,你再过去吧!”狐狸对猴子说。狐狸走过去了。狐狸想独自吃桃子,便故意把木头推到河里去。

“猴子,请你回去吧!”狐狸哈哈地笑了起来,说:“你没有口福吃桃子。”

猴子非常生气,可是它马上也笑了起来:“哈哈!你能够吃到桃子,但是你永远回不来啦!”

狐狸听了非常着急,没有办法,只好苦苦哀求猴子说:“猴子大哥,我们是好朋友,请你替我想个办法让我回去吧!

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

1、思考课题,理解内容,选择准确的答案,画“√”。(1%)(1)本文主要写狐狸过河拆桥,狡猾自私,没有好下场。()(2)本文主要写猴子聪明能干,不再上狐狸的当。()(3)本文主要写狐狸狡猾自私,猴子识破狐狸的诡计。()

2、读下面的句子,理解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答案,画“√”。(2%)(1)“猴子,请你回去吧!”句中“请”的含义是: A、讽刺()B、尊重()C、请求()(2)“猴子大哥,我们是好朋友,请你替我想个办法让我回去吧!”句中的“请”的含义是:A、讽刺()B、尊重()C、请求()

3、结合上文理解句子,在正确的答案后画“√”。(1%)“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是因为: A、“猴子没有吃到桃子,很生气。()B、看着狐狸吃桃子,只得无可奈何地走了。()C、它知道不能和狐狸这样的坏东西交朋友。()

4、读一读,比较一下“笑”字所表达的不同的含义和思想感情。(4%)(1)“猴子,请你回去把!”狐狸哈哈地笑了起来,说:“你没有口福吃桃子。” 笑:_____________ ________(2)猴子非常生气,可是它马上也笑了起来说:“哈哈!你能够吃到桃子,但是你永远回不来啦!”

笑:______________ ______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

三、习作(40%)

题目:多一些

提示:生活中,多一些关爱,人与人的相处会更温馨;多一些勤奋,你会收获更多希望;多一些乐观,你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多一些宽容,你会看到海阔天空······请以“多一些”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记录你生活的真实经历与感受。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字数在500字左右。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篇2

一、抓住文章关键词,把握主要内容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阅读一篇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对课文内容及感情进行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学生阅读完课文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最有研究价值的几个词语,经过学生讨论、筛选及比较之后,选定了解读文章的关键词:“模糊”“参差”“韧性”及“无不奉陪”。然后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解读分析关键词句,理解其表面及深刻含义,将自己的理解写在旁边,做好批注。明确文章关键词句之后,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学习交流,使学生使用上面总结概括出的关键词,采取因果式句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这样设计教学目标,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文章内容及情感的把握及领悟,需要借助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实现,而理解语言、感悟情感的有效途径就是对课文重点词句进行阅读赏析。上述几个关键词是作者对夹竹桃特点及品质的总结概括,也是作者借以抒发内心情感的切入点及有效途径,学生使用这些词语总结全文内容,也提升了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的自我表达能力。

二、感知文章的中心主题

教师可以将《季羡林散文集·自序》的一句话展示给学生:“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决不下笔去写。”借此激发启迪学生,思考夹竹桃怎样感动了作者,并使其下笔去写呢?接着让学生再次快速地浏览课文,然后用一句话进行总结回答。提示指导学生将文中类似这样的语句画出来:“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学生朗读思考之后,教师最后再做出小结,总结提炼出文章的中心主题:作者对夹竹桃的爱,是因为其具有韧性,使作者感动,并引起了作者的很多幻想,对夹竹桃的描述中充满了作者丰富的情感。

三、品味文章重点段,感受其表达方法

1.阅读赏析描写夹竹桃有关段落。

(1)接下来就是要引导学生阅读赏析重点段落,领悟其高超的表现手法,文章重点段落是描述夹竹桃韧性的段落,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并使其画出夹竹桃花期很长的句子,将反映花期长的词语着重标出来,指导学生重点品读感悟这些词句,将自己的理解感受写在旁边。接着向学生提出问题:课文为什么在第二段细致描述过夹竹桃的花之后,又在第四自然段描写夹竹桃的花?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同学们请仔细阅读并体会。

(2)感悟文章中使用的不同句式的表情达意作用。教师将课文中典型重点句式展示给学生,并一一作出分析,课文中的“悄悄的”“一声不响”等词语进行了拟人化,这些词语的使用,生动形象地将夹竹桃默默无闻、低调的品质表现了出来;作者在表述夹竹桃非常有韧性时,使用了这样的句式“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等等,这种描述表达方式非常生动、有说服力;还使用了双重否定表达方式:“无不”“无……不……”,在语言语气上强烈表达出作者对夹竹桃能坚持、花期长的赞扬。季羡林先生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他在艰难困苦中一步步走向了成功,身上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及韧性,与夹竹桃身上所具有的品质非常相似,因此季老在看到夹竹桃时,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内心产生了共鸣,通过描述夹竹桃的花、夹竹桃的韧性,表达了自己要抒发的感情,使用了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因此学生应在阅读夹竹桃相关词语、段落过程中体会作者内心的感情,并学会将其表达出来。

2.阅读赏析描写作者幻想段落。

作者在重点描述夹竹桃基础上,还描写了自己关于夹竹桃的幻想,这些幻想描写也有一些独到之处,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品读有关作者幻想的段落,例如文中:“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这些都是作者的幻想,作者看到夹竹桃实物后进行了丰富想象,其语言表达上不仅使用过渡、比喻,还使用排比等手法,描述了一个非常玄幻美妙的世界,教师可以出示句式:“我幻想它是什么。”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夹竹桃的幻想,锻炼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教授培养学生对课文阅读过程的体验及自我表达方法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类型、内容的文章,给予合理指导与教学。本文以《夹竹桃》教学为例,通过抓住文章关键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整体感知文章中心主题及重点段落的品读,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体验,并进行自我表达。

参考文献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篇3

要求:①蓝黑墨水钢笔书写。②卷面整洁。③字迹工整。④行款正确。

第二题:字词(19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3分)

dé ɡā o wànɡ zhònɡ jìnɡ mì nínɡ zhònɡ

( ) ( ) ( )

jiā o zhào bù ā n bào qiàn táo zuì

( ) ( ) ( )

(二)读句子,看声母,填上合适的词语。(7分)

他______(y r)辞去了城里舒适的工作,到偏远的山村去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山村的条件十分_____(j k),但他从未后悔过。他常常___ _(m l)自己,要坚定不移地朝着认定的人生_____(m b)奋进,要使山村的孩子学好文化知识,走出大山。每当______(l l)的国歌奏响,他就_____(ch d)忘掉了疲劳,忘掉了困难,和孩子们一起开始了一天快乐而充实的学习生活。在山村孩子们的眼中,他是世界上最有学问、最可爱、最有_____(m l)的老师。

(三)给带点的字、词选择恰当的意思。(填序号)(5分)

1. 讲究:①讲求、重视;②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③精美。

祭器很讲究( ) 讲究卫生( ) 这里的技术是大有讲究的( )

2. 故:①事故;②缘故,原因;③原来的,从前的,旧的;④朋友,友情;⑤死亡。

变故( ) 病故( ) 沾亲带故( ) 故乡( )

3. 之:①往;②的;③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钟子期必得之( ) 赤子之心( ) 送孟浩然之广陵( )

(四)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4分)

1.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津津乐道地讲 自言自语地说 目不转睛地张望

B. 观察得仔细 回答得流利 讲解得透彻

C. 发现问题 发生火箭 发动群众 发表意见

2.下面句中不是比喻句的是( )

A.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可亲。

B.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C. 前面长头发阿姨好像是你的妈妈。

第三题:句子(19分)

(一)下面每组中两句话的意思相同的打“√”,不同的打“×”。(5分)

1. 妈妈早上叫我早点起床。 妈妈叫我早上早点起床。( )

2. 我差一点儿摔倒。 我差一点儿没摔倒。 ( )

3. 这难道是个奇迹? 这是个奇迹。 ( )

4.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谁也不能否认美丽的小兴安岭不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 )

5. 回国时,美国小朋友把红领巾给我系上了。 回国时,红领巾被美国小朋友给我系上了。 ( )

(二)仿写。(2分)

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仿照句式,学习作者的写法,你也来跟山里的“朋友”打打招呼。)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 默写《天净沙?秋》: , ,

。青山绿水, 。(2分)

2.子期死,伯牙谓 ,乃 ,终身 。(3分)

3.鲁迅原名 。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作品集有《 》、《 》等。《少年闰土》节选自他的小说《 》。写出一句鲁迅的名言: 。(0.5×4+1=3分)

4. 詹天佑是我国 的爱国工程师。课文从 、、

三个方面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他根据居庸关、八达岭不同的山势创造性地设计了 、

两种施工方法。作为一名中华少年,我想对詹天佑说: 。(0.5×6+1=4分)

第四题:阅读(30分)

(一)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选段,做题。(12分)

有一天黄昏时候,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1.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空。(6分)

①在救助黄包车夫以后,伯父脸上“变得那么严肃”,其原因是:( )(2分)

A.伯父不愿意回答“我”的问题,对“我”的纠缠不满。

B.伯父在思考着很多重要而严肃的问题:穷人为什么这样穷,天下像车夫这样穷的人该有多少,他们怎样才能过上好日子。

C.伯父可能在想,只有推翻黑暗的旧社会,千千万万的穷苦人才能有好日子过。

D.伯父忧国忧民,同情穷苦人,痛恨不平等的旧社会,他无法控制这种情感。

②文中“车子扔在一边”用“扔”而不用“放”,是因为:( )。(2分)

A.车夫没有文化,行为粗俗。

B.扎了脚伤重,来不及好好放在一边。

C.他的车不值钱,说明旧社会车夫很穷。

D.车子结实。

③选段结尾处 “伯父叹气”的最合理的理解应该是:( )(2分)

A.可怜车夫受伤这么重。

B.悲哀作者的不懂事。

C.希望社会能关注穷人。

D.叹息自己心有余力不足,无法救助所有的穷人。

2. 回答问题。(6分)

①画横线的句子中用了两个“清清楚楚”,说明了什么?(2分)

②读画波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推想一下,此刻伯父想到了什么?(2分)

③读了这个文段,你觉得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二)阅读《食物“消化时间表”》完成下面的题。(9分)

食物 消化所用的时间 例1 例2

水果 30分钟—1小时 西瓜、苹果、桔子 香蕉时间最长

蔬菜 15分钟—2小时 瓜类蔬菜(冬瓜)所需

时间最短 芋头时间最长

谷物 1小时30分—3小时 流质或半流质的谷物食

品时间最短 发酵食品消化

率最高,达98%

蛋白质 1小时30分—4小时 牛奶、豆浆比较容易消化 牛肉等完全消

化需要4小时

脂肪类 2—4小时 植物油比动物油更容易消化 脂肪与谷物或

蛋白质类食物

共同摄入会延长

后者的消化时间

1.小红下午2点要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中午吃什么比较合适?( )(3分)

A.猪肉、面包、牛肉。 B.香蕉、牛肉、鸡蛋。

C.芋头、猪肉、豆浆。 D.苹果、牛奶、面包。

2.小明在睡前有吃点心的习惯,从消化时间看,吃什么比较合适?( )(3分)

A.芋子烧牛肉。 B.牛奶配面包。 C.牛肉煮线面。D.猪油煎鸡蛋。

3.小华偏食,爱吃肥肉、香蕉,请给他提些建议。(3分)

(三)阅读《交通事故,14时到18时最易发生》完成下面的题。(9分)

交通事故,14时到18时最易发生

翻看的日历,有一些日子注定要被标成黑色。在这些日子里,因为一场场惨烈的道路交通事故,让许多家庭支离破碎。

据记者统计,20,全国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特大交通事故有25起,共造成410人死亡,平均一起事故死亡16人。超载是引发事故的首要原因,达到56%;14时到18时最容易发生事故,接近一半的事故发生在这个时间段。

另据统计,在到这里,我国已经有近90万人死于各类道路交通事故。

1.根据短文提示,完成下表。(3分)

时间 特大交通事故(起) 死亡人数平均每起死亡人数

410 56%

2.推想一下“14时到18时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原因(建议分点叙述)。(3分)

3.司机叔叔明知超载危险,为什么还要超载?(3分)

第五题:习作(30分)

题目:真没想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篇4

1.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当你不认识“兆、摩、粥( zhōu)”这三个字,你该选用哪种查字典的方法合适。想一想,再填下来。

(1)用音序查字法查,较方便的字是 ,应先查 、, 再查 、。

(2)用部首查字法查,较方便的字是 ,应先查 部,再查 ( ) 画。

(3)用数笔画查字法查,较方便的字是 ,这个字的第四笔名称是 。

2.用“视、灵”组词,并分别填在( )里。

(1)视:( )黑板 ( )四周 ( )天空 ( )大地

(2)灵:脑筋( ) 身手( ) 动作( ) 消息( )

3.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一组近义词或反义词,组成成语。

例:手( 舞)足(蹈) ( )山( )野 明( )暗( )

瞻(前)顾(后) 顾( )失( ) 口( )心( )

4.读读想想,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可选1—2个答案)

(1)下面各组字,能按音序顺序排列的是第( )组。

〔 ① 唉汤慨歧 ② 唉汤歧慨 ③ 唉慨歧汤〕

(2)下面各组词语,用字不完全的是第( )组。

〔 ① 编辐 妥帖 ② 焚烧 旗帜 ③ 郑地 出板 ④ 缩短 原谅〕

(3)“思援弓缴面射之。”句中“援”的正确理解是( )。

〔 ① 引用 ② 引、拉 ③ 援助 ④ 引导〕

(4)“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句中“高大”的反义词是( ),“简单”的近义词是( )。

〔 ① 简朴 ② 简便 ③ 简陋 ④ 微小 ⑤ 低矮 ⑥ 巨小 〕

(5)下面词语反搭配不当是( )。

〔 ① 改善工作 ② 改造机器 ③ 态度严肃 ④ 考验来厉〕

(6)下面词语是表示坚决地,毫不犹豫的意思的词是( )。

〔 ① 决然 ② 果然 ③ 断然 ④ 果断 ⑤ 毅然〕

(7)下面成语是表示绿的生命的是( ),是表示绿的神态的是( )。

〔 ① 一碧千里 ② 花红柳绿 ③ 翠色欲流 ④ 万古长青〕

(8)“多少种绿颜色□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的□”“□”里应加的标点 最正确的是第( ) 组。

〔 ① :,,,,。 ② :、、,,。 ③ :、、、、。 ④ ,,,,,。〕

5.按要求写句子。

(1)老大爷笑着对我们说:“你们做得真好,我还要向你们学习呢。”

改为转述句:

(2)用不同的关联词把下面两句话连成通顺的句子。

这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这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

6.修改病句,并在( )里写上病因。

(1)西伯利亚发布了气象台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

(2)读了这些课外书,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 )

二、阅读。

1.根据课文内容或意思,按要求填空。

(1)一儿曰:“我 日始出时 人近,而 时远也。”所填第一处词的意思是 ;第二处是 ;第三处是 。

(2)《长征》一诗中体现“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诗句有“ , ”这两句诗以

和 作千山的代表。

(3)“临时 ,意恐 。 寸草心, 三春晖。”“寸草”原指 , 诗中喻指 ;“三春”原指 ,“三春晖”喻指 。

(4)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 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庄严的声音”指的是。“长城、大江”代表 。两个“传到”是指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播了 。“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表达了全国人民 的心情。

(5)《鸟的天堂》是我国著名作家 写的,作者分别在和 时去“鸟的天堂”。

2.品读文段,回答问题。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1)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之间有什么联系?

(2)文段中画“ ”的句子是全文的 句,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周总理的 品质。

(3)作者为什么要对自己说话?

(4)作者为什么还要对全世界说那些话?

(5)读了这两个文段,你感悟到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陈 嘉 庚

陈嘉庚是福建省同安县集美人,青年时期到南洋经商,成为富翁。他热心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从19起,他陆续创办和赞助了许多学校,著名的厦门大学就是他出资兴建的。但他一生却过着极其筒朴的生活。

1951年,陈嘉庚定居集美后,就立即主持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规划、扩建工作。一天,陈毅到厦门视察(陈毅当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特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

一阵汽车喇叭声后,一辆黑色轿车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前停住。陈毅从车里出来,双手反剪在背后,侧着头看着这幢小楼,它和集美座座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些补丁,那是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了。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陈嘉庚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

陈毅看了陈嘉庚的住房和屋内陈设,心中颇有感触,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情。他随手从茶几上的瓷盘里拿起一块糖,一边剥着包装纸,一边说道:“嘉老,您让我又想起了延安!”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毛主席当年用的桌子比这还破旧。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看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地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惭愧!不敢当!不敢当!”陈嘉庚说,“我多存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兴办学校,多出人才,振兴祖国。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啊!”

听了这话以后,陈毅紧紧地握住陈嘉庚的双手,激动地说:“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的。”

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1)“嘉老,您让我想起了延安!”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用“‖”给短文分段。

(3)用两三句话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4)读一读短文中画线句子,想一想,此时陈毅心里会想些什么?根据短文的有关内容,想像一下当时陈毅的心里活动,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来。

(5)读了短文后, 你觉得陈老先生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 你有哪些想法? 用一两句简要的话写出来。

三、作 文。

1. 题目:我终于获得

2. 提示:(1)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选填“成功、启迪、教训……这些词语,如不满意,可另补。

(2) 注意按一定条理,抓住所填词语,精选事例,突出过程,写出为什么能这样,以及自己的真情实感,语句要通顺,书写要认真。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篇5

一、积累花园。(46分)

1、看拼音写词语,要求写得正确、美观。(14分)

wàng tú xī miâ wú gū pú shà jiã duàn()()()()()fēng huǒ lïu tī chú fáng hã ǎi nuî yán()()()()()fēnɡ()利 顶()()火()蜜 chú()房()夕 衣()()鹰

2、选择正确读音,打上“√”。(3分)

凌晨(líng lín)挑衅(xìn pàn)明晃晃(huǎng huàng)暂时(zàn zhàn)顷刻(qǐng qīng)同仇敌忾(kài qì)

3、填写成语。(4分)

万()俱寂 众()悬殊 震耳()聋()不及防 如火如()夜以()日()谋已久 鬼哭狼()4.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疾: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1)疾恶如仇()(2)人间疾苦()..(3)积劳成疾()(4)奋笔疾书()..

5、我会用“战”组词填空。(3分)战:、、①淮海 打响了。

②抗日 期间,有多少英雄为了保卫家园而流血牺牲呀!

③在一次 中,大娘为了送打糕给志愿军战士们,累得昏倒在路旁。

6、根据要求写句子。(9分)

(1)玫瑰园中的花瓣从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缩句:(2)在“坚持练字”与“能写出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之间用上两组不同的关联词,写出两句意思不完全相同的句子。

(3)小小年纪的他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改成带有两个“不”字的句子:(4)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仿写: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所有的苦难

(5)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小女儿。”(不用引号,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6).看到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哪句诗?请写出来。镰刀: 锄头: 木犁: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9分)

(1)抗日战争的序幕是 事变,抗日战争于 结束。(2)《夏日绝句》的作者是 朝的女词人。这首诗为。。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作者思念项羽的原因是。(3)古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让我想到这两样农具:_____ _____、(4)《卢沟桥烽火》一文中我们看到,全国军民投入了紧张的战斗,打击,保卫。

(5)《半截蜡烛》发生在,以 为线索,讲述 一家人与德军巧妙周旋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因为。二.课外阅读(14分)

中国结

这几年,有一个特别受宠的饰物——中国结。你看,在商店的橱窗里,在百姓的客厅中,在机关单位的大门口,在归国旅游的白发苍苍的老华侨胸前,甚至在孩子们的颈上;在首都北京,在西南少数民族的村寨,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结那富于丝绸质感的鲜红、美丽、典雅的造型。中国结以它那特有的风韵活跃在人们的视野里,装点着中华大地。

中国结,是民间艺人的杰作。一根根红色的丝绳,经他们的巧妙编结,成了巧夺天工的工艺品。如果再配以各种饰品,如鱼,如古钱,如十二生肖,那更是变化无穷,令人叹为观止。它或象征着幸福,或隐喻着爱情,或呼唤着友谊,或赞美着生命;有的是喜庆的标志,有的是智慧盼图腾;它烘托着欢乐,燃烧着热情”„„总之,它代表着祥和,代表着幸福,代表着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

中国结表现着中国心,饱含着中国情。

中国结由一根丝绳缠结而成,不管这根绳经过如何曲折的缠绕,总是不离不弃,始终围绕着它的起点。怪不得海外的华人特别喜欢中国结,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编织中国结的那根绳子的一部分。中华儿女同根生,这根绳手扯得再远,也离不开它的“头”。这个“头”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因此,中国结又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

中国结,不但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喜欢。许多来华的外国人。离开时总不忘买几个中国结,准备送给亲朋好友。因为它带着东方的神韵,渗透了既古老又现代的文明,向世界传递着祥和和喜庆。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2分)巧夺天工: 不离不弃:

2.文中有多处排比句,请你用“——”画出其中的两处。(2分)3.读画“ ”的句子,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4.第 自然段是短文的过渡段,起着 的作用。(2分)5.画“ ”的句子中,编织中国结的那根绳子”指的是 中国结的“头”指的是。

6.中国人为什么喜爱中国结?外国人为什么喜爱中国结?如果你见到佩戴中国结的外国人,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4分)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篇6

本着这样的原则, 我认为试卷命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语言情境, 体现学以致用

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应注重积累, 语文积累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但积累是为了运用, 应让知识积累为能力转化服务。试卷命题的设计, 都应从利教、利学、利用的角度, 来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基础知识的命题要突出积累, 突出理解与运用, 对优秀作品、成语的理解与背诵等要求, 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具体语境理解中完成, 要由单纯的“识记型”向“应用型”转变, 尽量不出单一知识的纯概念题。如:

1. 花好月圆, 花前月下!你看, 冰心奶奶笔下的海棠花, 在春天的感召下, 舒展出美丽的四肢, 使出;鲁迅笔下的蜡梅花, 花瓣, 很有点的韵致;叶绍翁抬头眼见杏花, 满心惊喜:“, 一枝红杏出墙来”;杨万里眼中的夏天, “接天莲叶无穷碧, ”;月色也是那样美好, 孟浩然赞道:“, 江清月人。”……

2. 郑和长得 () , 平时举止 () 。他率领船队下西洋, 出发那天, 老百姓 () , 争相观看浩浩荡荡的船队。在下西洋途中, 面对 () 和凶恶的海盗, 他 () , 闯过了一个个险关…… (填成语)

该题考查的是本册书中要求学生积累背诵的名段名句和成语, 大多是需要学生终身记忆的文化常识, 设置语境, 不光可以考查学生对名篇名段和成语的积累情况, 还可以考查学生对这些成语、句段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情况。引导学生重视对课文语言材料的积累, 使答题成为一种有意义的行为, 激发学生的答题兴趣和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养成意义记忆, 而不是死记硬背的习惯。

二、题型多元开放, 体现综合考查

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 语文考试的命题应加强整合, 减少单个知识点的试题, 努力通过整合, 在有限的试题中考查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试卷题型既要多元开放, 又要体现综合考查。

首先是基础与开放的整合。课程三维目标的确定, 促使考题内容必须体现基础性和开放性相结合, 必须以课程标准中本年级段的要求和教材为指针, 体现开放而不失课标的制约, 体现创新而不失教材基础知识的依托, 将教材的基础性和开放性紧密地结合起来, 将课内积累与课外延伸相结合。

其次是积累与运用的整合。对成语、名篇名句、典型句式、修辞手法等的考查都要充分体现积累与运用的整合。尽量不出单纯的识记型题型, 而是引导学生以积累为基础, 进行语言迁移运用, 重组仿造, 提高语言感悟、理解、表达能力。如:

1. 把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 意思不变

只拣儿童多处行, 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2. 仔细读下列句子, 仿写一句

如果我是一朵白云, 我会装扮蓝天;如果我是一束阳光, 我会照耀大地。,

3. 请以“天上的云变化万千”为内容,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第三是能力与方法的整合。在拟题时, 题目可以用“学会”为题引, 引出答题要求, 在答题要求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如

(1) 学会书写。写一手好字, 别人会对你刮目相看, 答题时你可要书写端正喽!卷面分5分

(2) 学会使用生字新词。处处留心, 就可以学到不少新词儿。

(3) 学会修改。文章不厌百回改, 下面的习作片段, 有五处毛病, 请你仔细读后用修改符号帮助他改正。

……

考查并引导学生, 培养其听、说、读、写、书的语文能力, 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最后是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试题呈现的内容主题应该是积极向上的。综观以上所举事例:成语运用题, 引导学生学习郑和不屈不挠的探险精神;句子运用题, 渗透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美、学会奉献等生活态度的引导。

社会实践题, 渗透基本礼仪修养的培养和要有宽广胸怀、博爱精神的引领……如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 (1) 会交际:“礼到人心暖, 无礼讨人嫌”。当你在下楼梯时, 不小心撞到了抱着本子上楼的老师, 老师的本子全撒在了楼梯上。你会怎么说?怎么做?把你说的和做的写下来。 (2) 关注社会热点:日本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核污染, 灾难深重。有的网友说,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中国应该尽力支援;也有人说, 日本一向对中国有侵略之心, 不可做好心的“农夫”, 你有什么看法, 请说明理由。

还有以下第三部分所举的课外阅读短文, 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等, 都是既考查学生对生活的基本态度, 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试卷中, 听、说、读、写、书几项语文的基本能力都应进入考查视野, 一般试卷中少有的考查书写能力、听力以及社会实践类的试题, 都应兼顾到。题型涉及面要广, 要关注到生活中的语文:日常交际和社会热点话题。这类试题的设置, 可以变革传统的考查观, 必定会逐步唤起语文课堂对倾听与书写等方面的关注, 从而落实相关能力培养。

三、把握分值权重, 体现年段提升

在中高年级语文试卷中, 往往会出现年段特点不清晰的问题, 即大量的基础知识充斥其中, 重在考查学生的积累, 这一方面会在客观上导致语文教学的“死记硬背”, 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另一方面, 忽略了学生中、高年级年段特点, 试题没有针对性, 没有随年段升高提升读写能力。

试卷对各题分值的设置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级的要求, 随着年级的升高, 尤其要重视读写能力考查。

三至六年级阅读考查权重幅度:20%~35% (上下浮动5分) , 可以在此范围中调整;作文考查权重幅度:25%~35% (上下浮动5分) , 可以在此范围中调整。

阅读题要突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不要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上, 每个题目的设计都要结合语境, 都必须让学生在认真阅读本文的前提下完成, 不要出现脱离阅读材料就能完成的题目。如读《桥》完成练习:

1. 这篇文章是按顺序来写的。用“∥”可将短文分成四个部分, 依次可用小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请照样子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第二、第四部分的小标题。

突遇山洪→→桥塌殉职→

2.“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 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老汉表面不说话, 但心里会想些什么?从“他像一座山”可体会到什么?

3. 用“”在文中画出一个运用拟人手法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把你的理由写在下面。

4. 读了这篇短文, 不禁让我联想到本学期学过的《大江保卫战》。我想这样赞美上文中的老汉:

5. 这篇短文主要是写“老汉”的, 应该以“老汉”作为题目, 可短文为什么要以“桥”作为题目呢?把你的看法写下来。

这几道阅读题中, 没有单独考查基础知识和单独写话的试题, 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核心, 从“获取信息”“形成解释”“反思与评价”这三个角度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方面注意了朝向文本内容的概括、提炼、感知等理解能力的考查 (如第1、2题) , 另一方面注意了朝向表达方式的理解能力考查,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的表达形式, 学习文章的表达手法 (如第3题) , 同时也注意考查了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第5题) 。这些都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的阅读要求, 充分体现了年段提升, 能考查出学生真实的阅读水平。

作文题的设计也要体现年段提升。例如:学会表达:下面的作文题, 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请你按要求把它写出来。 (35分)

家里的长辈是我们最亲近、最熟悉的人, 你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等有什么不一样呢?你发现他们的独特特点了吗?试着写一写。给文章起个显眼的题目, 让人一看就知道他 (她) 的独特特点, 比如:《“爱唠叨”的奶奶》《“爱管闲事”的爷爷》《“购物狂”老妈》《我的“球迷”爸爸》等等。

要求:通过具体事例, 突出人物特点, 语句写通顺, 写出真情实感, 不少于350字。题目自己定。

小学生作文重在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表达真情实感。因此, 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想象作文、看图作文, 材料作文、续写等应该作为作文试题的主要类型。该题设计的话题作文, 体现了高年级的特点, 贴近学生生活, 留给了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 一方面为学生“拟题留白”, 另一方面也为学生“选材留白”。不仅有利于学生自由表达, 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的“独我”表达, 写出真实独特的个性作文。

一般而言, 随着年级的升高, 基础考查分值应该逐步下降, 阅读和习作的分值应该递增。试卷中板块分值配置上应该有梯度。

四、活化命题语言, 体现人文关怀

传统的语文考题设计过于呆板、程式化, 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应试的积极性。必须进行改革, 让每道考题都能具有一定的“磁力”, 吸引学生去做。因此, 试卷的拟题首先要从情境的创设入手, 注意活化命题语言。卷首可设计开考寄语, 如:“同学们, 你们好!时间过得真快, 又到了检阅收获的时候!你们准备好了吗?一起去语文竞技场去体验一番吧!相信只要你们开动脑筋……”目的在于打消学生应试的顾虑, 激起学生应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卷中可设计鼓励语:“做了这几道题, 你一定觉得自己很成功吧, 不过以下的内容更要动脑筋喽。”激励学生战胜自我, 再树努力完成试卷的信心;卷尾设计小结提示语:“祝贺你, 你即将凯旋!请你有时间再仔细检查一遍自己的胜利果实。记住!细心+耐心+智慧=成功。”引导学生学会检查与反思, 体验成功与失败。

每道考题题目的语言表达要力求注意重心下移, 体现启发性与鼓励性, 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表述要亲切, 体现人文关怀, 让学生乐意去做。

苏教版六年级总复习测试卷 篇7

1、测测你的语感,选出语序调整后句子意思基本不变的一组。( )

A语文老师可能知道了这件事。-------语文老师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

B这位客人,只能住在山顶的旅店。------山顶的旅店,只能住这位客人。

C我认识李永。------我怎么会不认识李永呢?

2、续写诗句,你也是小诗人。

荷叶会写诗 她的诗 是身上的水珠 圆圆的,晶莹透亮

喜鹊会写诗 她的诗 是清脆的叫声 甜甜的,悦耳动听

_________会写诗 她的诗 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意文明用语,帮助人们美化语言环境。

3月27日上午,首次“文明交通宣传周”在正定县娱乐广场举行。有趣的跳跳棋游戏在欢快热闹的气氛中让交通文明深入人心。

“红灯亮时,暂停一次”“文明礼让,道路畅通,奖励一次”--------广场上一个大棋盘内一群小孩子排着队伍,4人一组充当“棋子”,兴高采烈的抛下圆木进行跳跳棋游戏。跳棋棋盘上的格子上写着“红灯亮起,禁止通行”“争先恐后,道路堵塞,,暂停一次”等交通知识宣传字样。玩家从起点通过抛圆木确定前行的方向,经棋内方格指示,到达棋盘的终点站。顺利到达的即得到老师的奖励,在活动中,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不时回荡在广场上方。

(1)你喜欢这样的活动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一定有更好的主意宣传文明交通,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心身边事。

1今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享受免费教科书政策。2朱自清老爷爷说:“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请你选择一个话题,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萤火虫数量减少,面临灭绝的危险

在中国昆虫文化中,萤火虫与蝴蝶、蟋蟀齐名。古时文人吟诗作对常以萤火虫为题材,现代人则将萤火虫视为浪漫的象征。曾几何时,没到夏夜,在河边、池边和农田,都会出现这些打着“灯笼”的小精灵。但现如今,城市里难觅萤火虫的踪影,即使在农村,也很难看到流萤飞舞的壮观景象了。

专家发现萤火虫的栖息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萤火虫的生活处境非常糟糕!”说这句话的付新华先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专门研究萤火虫的博士。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萤火虫的生存现状表现出了极大的担忧。他说,,他在武汉发现了一种非常珍稀的 多光点萤火虫,总共有30多只,那些地方的生态环境都相对较好。但随后几年的考察,让他一次比一次的失望。“萤火虫的栖息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是被垃圾污染,就是被建筑所填埋。”

据介绍,萤火虫依其生活环境可分为陆栖和水栖两大类,前者占大多数。陆栖萤火虫多栖于遮蔽度高,植被茂盛,相对湿度高的地方;水栖萤火虫则对环境要求更高,水不能被污染,不能有灯光污染。然而,人工光源带来的冲击;河流、沟渠水泥化所引起的危机;农药的使用;水污染造成环境的恶化;外来物种的入侵;人为捕捉-------这些,无疑给萤火虫带来了噩运。

造成萤火虫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增加

因为优越的气候条件,各种各样的萤火虫选择在云南省“安居”。正是被云南五彩斑斓的萤火虫所吸引,原本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任教的梁醒财博士于回到中科院昆虫动物研究所,开始着对萤火虫进行研究。如今,梁醒财博士带领他的学生,已基本摸清了云南境内50多种萤火虫及其分布情况。他告诉记者说:“我们在云南,曾发现20多个萤火虫的栖息地,每年我都会到这些地方进行考察。不过这两年,有四、五个栖息地已不存在了。”

据了解,全世界已知的萤火虫大概有多种,中国到底有多少种萤火虫,至今还是个未知数。梁醒财强调:“萤火虫应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保护这种稀 有的昆虫资源,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萤火虫的许多价值鲜为人知

事实上( )除了( )夜光流萤( )的诗意( )萤火虫还有不少鲜为人知的价值( )长期以来( )据介绍( )萤火虫的幼虫以捕食蜗牛( )螺类等动物为主( )是这些农作物害虫的主要天敌( )此外,萤火虫也是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换句话说,如果萤火虫在地球上消失了,足以证明生态环境已经十分恶劣。

1、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为文章最后一自然段中的( )处选择正确的标点。( )

A B

C D

(2)、萤火虫濒临灭绝的原因有( )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篇8

一、填空(其中第2题2分,第3题1分,其余每空1分,共25分)

1、一个八位数,最高位上的数既是奇数又是合数,万位上的数既是质数又是偶数,个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

2、( )∶20= =80%=20÷( )=( )(填小数)

3、吨=( )吨( )千克 8.09立方分米=( )升( )毫升。

4、若5a=3b(a、b均不为0)那么b:a=( ):( )。

5、小红15 小时行38 千米,她每小时行( )千米,行1千米要用( )小时。

6、6 的分数单位是( ),去掉(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7、成活率一定,植树的总棵数与成活的棵数成( )比例。

8、两个长方形的宽相等,它们的长的比是5∶3, 它们面积的比是( )。

9、比4千克多20%的数是( ),4千克比( )少20%。

10、一个零件只有3毫米长,画在图纸上的长是18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11、把一个直径是6分米的圆平均分成若干个小扇形(偶数个),再把这些小扇形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这个近似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12、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比是3∶2∶1,其中,长比高多4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3、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45.80,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4、一个袋子里有红、白、蓝三种球个10个,至少拿出( )个才能保证有3个球的颜色是同色。

15、在 32,35,34,32,33,36,38,32这组数据中,众数是( ),中位数是( ),平均数是(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2、因为0.9=90%,所以一条线段长0.9米,也可以写作90%米。 ( )

3、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1.1。 ( )

4、联合国在调查200个国家中,发现缺水的国家有100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有40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占调查国家的40%。 ( )

5、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下面图形中,只有一条高的是( )。

A 三角形 B 梯形 C 圆柱 D 圆锥

2、甲、乙两数的和是300,甲数的 比乙数的 多55,甲数是( )。

A、100 B、200 C、300 D、400

3、小明买了6斤苹果,每斤a元,口袋里还剩b元。小明原有( )元。

A、6a+b B、6a-b C、b-6a

4、要表示今年前五个月的物价变化情况,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D 以上三个都可以

5、下面四句话中,错误的一句是( )。

A、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B、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C、假分数的倒数不一定是真分数 D、角的两边越长,角就越大

四、计算(共31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502-197= 8.01-2.1= 8.1÷0.03= 0.33= 5.2÷0.125÷8=

+6 ×0÷3= = 5 1.25÷(10%÷10)=

2、用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5分)

÷[ ] ( - )-( - ) ( + )÷

×7.5+5.9×7.5- 1.6× 120 +130 +142 +……+1132

3、解方程(6分)

35-0.5 =30 ÷ = 6∶

4、列式计算(4分)

(1)15个 与4的和除 ,商是多少? (2)一个数的 比它的 多10,)

求这个数。(用方程解答)

5、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6分)

五、解决问题(共24分)

1、某小学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美术小组有20人,比航模小组人数的56 少5人,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2、按照有关规定,存入银行的钱到期后按5%的税率缴纳利息税。李阿姨将3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3年,年利率3.24%,到期后,李阿姨从银行可以取出本息共多少钱?

3、春雨服装加工厂4天加工了2400套服装,照这样计算,再加工5天就可以完成任务。春雨服装加工厂共加工多少套服装?(用比例解答)(3分)

4、学校把一个堆成底面周长是3.14米,高6米的圆锥形沙子,填铺到一个长10米,宽3.14米的沙坑里,可以铺多厚?

5、毛毛参加一次数学竞赛,答对1题得4分,答错1题扣1分,不答不得分也不扣分。他答了20道题目,得了60分。毛毛答对了几道题?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分析 篇9

时光流逝,不知不觉中,一个紧张有序的学期已经过去,学校于2月1日组织的期末考试,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语文期末考试,本班应参考人数为50人,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为50人,平均分84.15分,全班2个不及格,及格率为96%,优生数17人,优生率34%,与第一名相差45.02分,可以说差距很大,这对我以后的工作产生了压力。

二、试题分析

本次语文期末测试,从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习作展示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了较全面的检测。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尤其是通过采用“看拼音写词语”、“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按要求写词语” “句式变换” “课文精彩回顾” “口语交际展示台”等题型增大了考查面,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答题空间。总之,这份试题涵盖的知识较广泛,而且有一定的深度。既重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是从多方面检测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掌握的情况,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不断提高,语文素养的不断完善。只要学生做题时仔细都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答题情况分析

1.看拼音写词语。这个题要求写的词语中看似简单,实则考查了一些易错字的写法,全班在这个题上丢分达五人之多,(把“侵略”“欺负” “透亮” “煤炭””几个词语写错),这样的丢分太为可惜。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这个题考查了六个易混拼音(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的掌握情况,大多数孩子做得很好,但也有 极个别孩子因为马虎,居然错把“倾听”的“倾”选成了前鼻音,把“一册”的“册”错选成了翘舌音,更有甚者导致扣分的原因是没有按要求作答(选出正确读音看成了划去错误读音),这样的丢分实在不应该。

3.用“—”标出括号里正确的汉字。这个题只有极个别孩子对于“迫不及待”的“及”拿捏不准而选错,对于同音字的辨析要多加练习。

4.按要求写词语。这个题除了考查练习里读读背背的掌握情况之外,还考查了课外词语的积累情况,其中所要求的把词语补充完整一题,所要求写的字都是一些易错易混、难写字(“沧海一粟”的“粟”、“孜孜以求”的“孜孜”、“流光溢彩”的“溢”、“运筹帷幄”的“帷”、“风驰电掣”的“掣”、“倾巢而出”的“巢”、“千岩竞秀”的“竞”),因此个别平时对词语掌握不扎实的孩子出现了很多错别字;第二小题照样子写词语,丢分的原因是不会写含有反义词的词语。

5.按要求写句子。这个题共6分,考查了比喻句、拟人句以及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掌握情况,其中比喻句和拟人句的作答情况较好。而对于反问句改陈述句,尽管平时在教学中讲过方法,但仍有个别孩子方法掌握不够,答案是五花八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句子训练上下功夫,讲得多了,训练多了,自然会有提高。

6.课文精彩回顾。这个题考查的是对要求背诵的内容及对重点课文整体掌握情况。对于按原文填空的题目,大多数孩子没有出错,几个学困生因为掌握不扎实而丢分,也实属我的意料之外。

7.阅读理解。这次的阅读题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共10分,所考查的片段出自课文《石榴》一文,考查的内容包括划出文中的比喻句、对比喻句进行分析以及在文中找反义词和石榴的生长过程。这个题是整份儿试卷里丢分最严重的,其中对于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这一比喻句用()来比喻()的问题,大多数孩子 不知道逆思维来回答,所以回答成了“用石榴花来比喻小喇叭”而出错;对于第二问“写出了石榴花的()和()的特点”,大多数孩子错理解成了对整段话的分析,而把答案写成“写出了石榴花的密和盛的特点”,说明在审题上需认真;第二小题找反义词,在我们看来极其简单的一个题,但孩子们对“稀”就是找不出来,说明对字词的理解不够;第三小题“这一段主要写了()季,石榴抽枝→()→()的生长过程。”的正确率也不高。课外阅读在我们看来比较简单的问题,在孩子们的笔下却是错误百出,不会加标点,把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弄混,不会结合短文内容进行分析,缺乏答题技巧,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上下功夫。

8.笔下生辉。这个题共30分,包括口语交际和习作两部分。其中,口语交际旨在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大多数孩子能够写出自己所喜欢读的课外书的名字,概括课外书的主要内容以及自己读书的收获,但也有极其少数的几个人因为平时不太重视课外阅读,所以写不出来。习作芳草地要求孩子们给自己熟悉的文具编一个童话故事,看似简单,相当一部分孩子审题不清,只注意到了童话故事四个字,而忽略了是给文具编故事而走题,有的孩子为了凑字数没有明确的中心,有的孩子连题目都没有写,有的孩子仍然停留在看图写话的水平,篇幅太短,还有的孩子因为时间紧张而没写完,共性问题则是字迹潦草,涂涂抹抹,书写质量不高。

四、反思与对策

1.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从卷面上,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2.重视字词教学,实语文基础。要提高学生的成绩,首先应重视字、词的过关。在检测卷中,字、词类的题目只要学生平时稍加努力,就可以得分。因此,今后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字、词的 训练。

3.加强易错易混淆概念的辨析。从卷面上看,不论是在汉语拼音还是在识字,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学生对某些字词产生混淆。在平常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自己辨析、掌握。

4.注重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随着课程改革的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型,如图文题,短文阅读题,及综合运用的题型。这些题大多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或阅读来解决。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较薄弱,原因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不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5.丰富语言积累,注重语文实践。积累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内的积累,主要是在诵读中积累,如描写人物、景物的词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富有哲理、意味深长的句子。课外的积累,则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有利资源或学生自己的藏书,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爱读书,并指导他们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使学生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积累。在课外时间,可组织学生交流见闻,交流心得,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还可开展“手抄报”、“演讲”等综合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拓宽学生

6.提高阅读能力,引导个性阅读。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读自悟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只有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心读书,才能获得个人的理解、体验和感受。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还要学生朗朗的读书声,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7.激发写作兴趣,抒发真情实感。一篇好的文章,真实感情比华丽的辞藻,富丽堂皇的布局更为重要,离开真情实感这个前提,一切写作技巧都成了空中楼阁。真实的才能打动自己,写出 来的文笔才流畅,感情才真实。作文教学要多点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使学生在内容、情感上贯彻一个“真”字,在语言、形式上贯彻一个“活”字。总之,写实的作文一定要让学生写身边的事,说心里的话,说有童真童趣的话;想象作文则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8.加强“学困生”的辅导。从本次试卷成绩看,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非常不理想。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这些弱势群体的辅导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要有所偏爱,及时给予补缺补漏。教师要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9.将培养提高作业速度作为一个重点,因为有的孩子作业速度太慢,导致作业时间不够用,试卷上出现了很多空白。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课文原文 篇10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花之歌》课文原文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花之歌》练习题

一、辨字组词。

冠()增()凝()

寇()赠()疑()

浆()仰()孤()

桨()抑()狐()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礼品()的风光()的眼睛

()的琼浆()的小草()的叫声

三、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我在原野上_________,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_________,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_________;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_________。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括号里。

2.用“______”画出这段话中写花的作用的句子。

3.用“======”画出这段话中写外界关注花的句子。

四、发挥自己的想象,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写句子。

例: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参考答案

一、冠军  日寇  增加  赠予  凝视  可疑  泥浆  船桨  仰望  压抑 孤单 狐狸

二、贵重  美丽  明亮  美味  顽强  动听

三、1.摇曳 呼吸 察看 凝视

2.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四、示例:春天,我同小草一起将太阳拥抱;夏天,我和大树一道为火热作证。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①[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区交界处。

②[乌蒙]即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③[金沙]即金沙江,指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县到四川省宜宾市这一段。

④[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⑤[大渡]即大渡河,位于四川省中西部。

⑥[岷山]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

⑦[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题

一、我能选择下面词语的正确读音。(用“√”表示出来)

远征难(nán lán)五岭(lǐn lǐng)腾细浪(tén téng)乌蒙(mén méng)水拍(pāi pò)

桥横(héng hén)云崖暖(luǎn nuǎn)尽开颜(jìn jìng)岷山(mián mín)

二、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

2.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填空。

1.《长征》是一首_____律诗,作者是_____,写于1935年10月,即_____。

2.“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概述了红军不怕长征中遇的任何艰难困苦。“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描绘了长征途中惊心动魄的战斗,具体表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表达了红军历尽艰险,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

四、我能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尽:①完毕 ②全部用出 ③都,全

1.尽开颜()

2.用尽力气()

3.尽力()

开:①通,使用 ②表示分开或扩展 ③举行 ④发动,操纵

1.开动脑筋()

2.开运动会()

3.开路先锋()

4.尽开颜()

等:①平常 ②级位,程度的分别 ③待,候

1.等车()

2.只等闲()

3.一等奖()

五、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难──()细──()闲──()

暖──()喜──()横──()

六、我能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逶迤”“磅礴”形容山的__________,这是实际的山;“细浪”“泥丸”形容山的__________,这是红军眼里的山。诗句表现了红军__________。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暖”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__________心情;“寒”字表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__________。诗句表现了红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nán lǐng téng méng pāi héng nuǎn jìn mín

二、1.万水千山只等闲 2.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1.七言  长征途中 2.万水千山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四、尽 1.③ 2.③ 3.②  开 1.④ 2.③ 3.① 4.②  等1.③ 2.① 3.②

五、易 粗 忙 寒 悲 竖

六、1.连绵雄伟 渺小 蔑视困难的精神

2.喜悦 险峻 不惧危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狼牙山五壮士》课文原文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土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狼牙山五壮士》同步练习题

一、给词语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

居高临下()①靠近 ②对着 ③来到 ④将要

身负重伤()①承担 ②失败 ③遭受 ④享有

引上绝路()①停止 ②达到极点 ③走不通的大举进攻()①提出 ②推选 ③动作 ④抬起

二、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掩护()依托()豪迈()全神贯注()

反义词:

仇恨()崎岖()沉着()全神贯注()

三、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记叙的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时期的故事,五壮士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文的记叙顺序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部分,表现了五壮士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四、重点段落品析。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表现了班长马宝玉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摆在五壮士面前的是两条什么样的路?五壮士怎样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易县人民政府在狼牙山的顶峰修建了纪念塔。聂荣臻同志亲笔题写塔名“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今天的你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书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②③③③

二、近义词:保护 依靠 豪爽 专心致志

反义词:感激 平坦 慌张 东张西望

三、抗日战争 马宝玉 葛振林 宋学义 胡德林 胡福才 热爱人民 勇于献身

四、(1)“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表现了班长马宝玉坚定果断、毫不犹豫的品质。

(2)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五壮士向棋盘陀走去。

五、略

上一篇:公文的种类和格式下一篇:《胸有成竹》的阅读训练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