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治理标语

2024-09-30

城乡治理标语(共9篇)

城乡治理标语 篇1

第一句:比状态,比干劲,比落实,比毅力。

第二句:不读清华不肯休,我心一片磁针石。

第三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千锤百炼始成金。

第四句:分数铸就辉煌,汗水凝聚实力。

第五句:爱护花草树木,不攀折,不伤害。

第六句:汗水浇灌希望,奋斗决定命运。

第七句:拼搏铸辉煌,状态定命运。

第八句:文学来自勤奋,高分源自拼搏。

第九句:努力造就实力,态度决定高度。

第十句:公路连接千万家,畅通整洁靠大家。

第十一句: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第十二句: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

第十三句:依法管理公路,提高公路通行能力。

第十四句: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第十五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十六句:用习惯和智慧创造奇迹,用理想和信心换取动力。

第十七句:夜深人静已入睡、上下楼道脚要轻。

第十八句: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第十九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玺。

第二十句:彩虹风雨后,成功细节中。

第二十一句:最美的年龄为最纯的梦想尽最大的努力。

第二十二句:生命因进取而辉煌,青春因高考而壮美。

第二十三句:明确的目标是前进的动力。

第二十四句:节能大作战,等你来挑战。

第二十五句:节能多用心,大家都开心。

第二十六句:莫为失败找借口,多为成功找理由。

第二十七句:不要让今天的懈怠成为一生的.痛。

第二十八句:如果你侵占一片路面,你就侵占了别人的安全。

第二十九句:学校是个家,人人爱护它。

第三十句: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

第三十一句:行车一走神,事故敲你门。

第三十二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第三十三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第三十四句: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第三十五句:笔耕书上除勤奋无他,舟行学海有远志领航。

第三十六句:十年寒窗寂寞伴,一朝成名幸福随。

第三十七句:若要电费缴得少,节约用电要做好。

第三十八句:系上安全带,对己对人是关爱。

第三十九句:冷气电扇一起吹,清凉省电又节能。

第四十句:耕耘于分秒,收获于细微。

第四十一句:节约大家做,能源大家享。

第四十二句:请用力拧紧我,我愿意承受痛苦。

第四十三句:人到万难须放胆,模棱两可平常心。

第四十四句:不要让你的舌头超越你的思想。

第四十五句: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第四十六句:加强公路路政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第四十七句:让我们共同呵护用辛勤劳动铸就的平安之路。

第四十八句:学则智,不学则愚;学则治,不学则乱。

第四十九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第五十句:我用拥有的争取未来的。

第五十一句:注意个人卫生,如厕后请洗手。

第五十二句:自律,民主,团结,和谐。

第五十三句:竞争不是比谁努力,而是比谁更努力。

第五十四句:非学无以成才,非志无以成学。

第五十五句:十年寒窗无人闻,一朝成名天下知。

第五十六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

第五十七句:只有愚者才等待机会,而智者则造就机会。

第五十八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第五十九句:红花绿草满园栽,风送花香碟时来。

第六十句:动手做节能,环保又省钱。

第六十一句:做人就像吃饭,细嚼慢咽。

第六十二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第六十三句:公路情系千万家,畅结绿美靠大家。

第六十四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第六十五句:非标设置规范一分,地方形象增长十分。

第六十六句: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隋寸功。

第六十七句: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

第六十八句:爱护花草树木,我为校园添绿。

第六十九句:自古圣贤成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

第七十句:因为有你,鱼儿跳跃,鸟儿欢唱。

第七十一句: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

第七十二句:打击违法行为,保护合法运输。

第七十三句:每临大事,心必静心,静则神明,豁然冰释。

第七十四句:命运自己主宰,奇迹自己创造。

第七十五句: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清。

第七十六句:发展**科技岛,节约能源不可少。

第七十七句:做人要厚道,求学要严谨。

第七十八句:若要冷气耗电少,温度适当设定好。

第七十九句: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请不要破坏公路附属设施。

第八十句:节约能源度危机,共创经济新契机。

第八十一句:失败的尽头是成功,努力的终点是辉煌。

第八十二句:节能多尽力,未来多美丽。

第八十三句: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第八十四句: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第八十五句: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第八十六句:“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

第八十七句:一分的浮躁,一分的遗憾。

第八十八句: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第八十九句:历史是人写出来的,路是人踏出来的。

第九十句:不夺桂冠誓不回,那怕销得人憔悴。

第九十一句:爱护花草树木,人人有责。

第九十二句:小区是个大家庭、和谐相处好邻居。

第九十三句:安逸的环境造就不出时代的英才。

第九十四句:争做环保卫士,共建绿色校园。

第九十五句: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

第九十六句:发生火警和地震时,切勿搭乘电梯。

第九十七句:公司的精神在这里,色香味俱全。

第九十八句:不学小溪流泡沫喧嚣,要学大海潜水无穷。

第九十九句: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

第一百句:爱惜生命之源,“关”住滴滴点点。

第一百零一句:吃饭吃不饱,工作干不好。

第一百零二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考场之上。

第一百零三句:成功于字里行间,飞翔在海阔天空。

第一百零四句:全体人民一齐来,节约能源做环保。

第一百零五句:因为有你,小草嫩绿,花儿鲜美。

第一百零六句:黑发不识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第一百零七句:立志漫长清华园,刻苦方能未明湖。

第一百零八句: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

第一百零九句:要争就能赢,要拼才能赢。

第一百一十句: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志在中华。

第一百一十一句:节能解危机,地球有转机。

第一百一十二句:弱者等待时机,强者争取时机,智者创造时机。

第一百一十三句:我也是生命,请脚下留情。

第一百一十四句:厕所卫生要注意,干净清洁学保持。

第一百一十五句:千里行车,安全第一;依法治路,保障畅通。

第一百一十六句:节能做的好,朝朝无烦恼。

第一百一十七句:学在苦中求,勤中练;不怕学问浅,怕志短。

第一百一十八句: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何妨。

第一百一十九句:节约能源保护资源,源源不绝。

第一百二十句:习惯改变命运,细节铸就终身。

第一百二十一句:如厕后请冲水,不要乱丢杂物。

第一百二十二句: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第一百二十三句:以宇宙为教室,牵自然为宗师。

第一百二十四句:为了梦想,我们不懈努力。

城乡治理标语 篇2

无论从哪个标准来看, 城乡政治发展都意味着城乡政治治理功能的完善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在这里, “治理”与“管理”是不同的, 治理是当代政府管理的一种新形式, 是“以民为本”的新管理方式, 是公共行政改革的产物。美国学者M.P.托达罗指出“公共行政是发展中国家最短缺的资源”[1]。“以民为本”的治理就是善治 (good governance) , 善治就是政府通过公共行政依据制度使公共事物所覆盖的公共利益最大化与最优化的社会管理过程, 其本质特征是政府和公民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治理的主体是政府与民间公众, 治理的对象是公共事务, 治理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合法性 (legitimacy) 、透明性 (transparency) 、责任性 (accountability) 、法治 (rule of law) 与回应 (responsiveness) 、有效 (effectiveness) [2]。治理依据的是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与文化制度等, 治理的功能是民众公共利益总体上的最大化与结构上的最优化。要想使中国的城乡治理达到善治的理想目标, 就需要对城乡治理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1 变压力型治理体制为激励型治理体制

中国虽然已经改革了20多年, 但计划体制的影响仍然存在, 压力型治理体制还在起着主要的作用。本着先经济改革、后政治改革的思路, 中国已在市场经济中引入许多先进的、合理的、高效的因素, 但是, 在政治上的改革步伐却远不及经济改革走的快。当然, 出于对国家政局稳定的考虑, 出于对国际复杂形势的考虑, 后改革政治也是有理由的。现在看来, 政治意义上的现有治理体制已经到了阻碍经济改革进程、吞噬经济改革成果、扭曲人们认知原则的程度。所以, 为了确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为了确保经济改革成果为公众所共享, 为了确保人们已经形成的对未来的美好预期, 为了确保中国成为有文化底蕴的新的大国, 我们必须在此时痛下决心对压力型治理体制进行改革。

1.1 压力型治理体制是计划体制的产物

计划体制的精髓是上级政府确定计划、下级政府完成计划。计划的内容可以是政治方面的、经济方面的、文化方面的、军事方面的与社会方面的计划, 计划的认领是通过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摊派来实施的, 计划的完成是以上级政府部门对下级政府部门任务执行情况的验收为标志的。计划是自上而下的, 无论怎样, 完成计划就成为下级政府责无旁贷的使命。压力型治理体制就是以计划为约束形式来进行治理的。计划体制的实质是专制主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专制主义统治见长的国度, 要想让专制主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既需要中国政府自身通过有限理性的反思向开明专制过渡, 又需要中国民众对民主政治的觉醒与争取。我们不可能设想通过一代人或几代人的努力就实现了民主政治, 也不可能设想专制主义形成的路径依赖会在短期内消失, 从这个意义上讲, 激励型治理体制的建立就是反对专制主义的开始。

1.2 压力型治理体制是有诸多弊端的

一方面, 压力型治理体制压抑了下级政府的积极性。对于省级政府、市级政府、县乡级政府而言, 多数还是有为民做实事、做好事之愿望的, 但这些有利于民众的好事、实事并不一定与上级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相吻合, 而各级政府中的不同级别干部的任命权又在上级党委。为了明哲保身, 一些干部自然选择以完成上级计划为主, 而将民众公共利益或公共需求暂且放在一边。另一方面, 压力型治理体制堵塞了民众权利实现的沟通渠道。民情民意要上行下达才可以使治理走向“善治”。然而, 压力型治理体制是以上级政府意识为转移的治理, 我们不排除有的上级政府是在充分了解了民情民意后才下达计划, 但这毕竟使民众权利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再一方面, 压力型治理体制激化了干群矛盾。为了完成上级下达计划指标任务, 一些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中的官员与职员采取粗暴手段借机欺压百姓之事时有发生, 这极大的降低了政府在群众中的信任度。

与压力型治理体制弊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激励型治理体制具有诸多优点。

1.2.1 变被动治理为主动治理

城乡各级政府不再像以往那样, 坐在封闭的办公室内办公, 而是深入到城乡社区、工厂、企业、田间地头去了解民情民意甚至民怨, 使过去群众找干部转变为干部联系群众, 积极主动的把问题彻底解决。

1.2.2 变压制为疏通

过去局部地区群众上访, 城乡各级政府多采取压制的办法, 结果越压制民愤越大, 越压制事态越向极端发展;而现在则是要疏通基层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 逐渐化解各层次存在的矛盾, 让“以民为本”落到实处, 让稳定发展具有根基。

1.2.3 变责任模糊为分工明确

过去一旦有涉及到城乡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 往往出现互相扯皮、相互推诿的情况, 很多小事就是在地方政府官员不作为或乱作为的情况下而愈演愈烈的。为了杜绝这些情况的再次发生, 今后要在分工明确的状况下, 分清各级政府各部门的责任, 做到各司其职。

1.2.4 使权力远离权利, 为权力复归权利

过去专制主义在广大干部中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他们的思想与行动, 处处以“官本位”、“权本位”自居;现在则要还权于民, 让群众真正具有发言权、建议权、监督权、决策权, 上级政府可以任命干部, 基层群众有权利对贪污腐败的干部说“不”, 让权力真正回归到权利的初始位置。这样做, 既可以形成新形势下的新干群鱼水情, 又能调动城乡政府中廉洁勤政型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还能在开发民智与集中民意的基础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权。

2 变权利约束型治理为权利给予型治理

有学者用这样的语言来概括“三农”问题, “农业成为效率低下的脆弱产业, 农村成为贫困的代名词, 农民最终成为最大的弱势群体。[3]”现实的确如此。当我们深刻思考“三农”的成因时, 却发现这些无不与城乡治理的权利层面的价值取向有关。农民之所以成为经济上贫穷的弱势群体, 根本原因在于他们首先是政治上的弱势群体。对于农民来说, 他们要么没有权利、要么权利受到种种限制, 而这正是我们所讲的“权利约束型”治理的表现形式。

权利约束型治理约束的不仅仅是农民的权利, 还约束了基层政府特别是县乡政府的权利和媒体监督的权利。以农民的权利为例, 农业成为脆弱产业无不与农业投资少且投资效率低下有关。一方面, 农业对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农业投资问题无发言权, 更无投资决策权, 投资与不投资以及投资多少全部是上级政府说了算, 而且农业投资率年年呈下降趋势并无人来加以管理。另一方面, 农民对于农村的恶势力与违法乱纪甚至贪污腐败欺压百姓的干部没有揭发检举的权利;即使有的干部被检举了, 也因为被检举者权力远远大于检举者的权利而使检举者遭受打击报复之苦, 这样干部领导下的乡村治理又如何能真正贯彻中央惠民利民的政策与法令呢?第三方面, 对于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利, 又有谁能听取农民的社会保障诉求, 各级政府官员都在为自己的社会保障努力, 而农民既没有社会保障权利的代言人, 自己又无渠道无门路去反映他们的实际需求。因此, 农民的多种权利受到了各种形式的限制。

权利约束型治理的另一个特征是基层政府的权利也受到了种种限制, 或者说, 存在城乡上下级政府间权利的不平等。通常情况下, 是上级政府挤占下级政府的权利空间。以中国的税制改革为例,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 由于中央对地方没有建立起透明的规范的制度化转移支付, 致使农村公共事业投入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以及农村治理成了无源之水;2002年, 中央试行的农村税费改革, 取消了种种集资、乡五项统筹、村三项提留、政府性基金以及乱罚款和乱摊派;2004年又提出“五年内取消农业税”;2005年就取消了农业税。这固然从总体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但是乡镇政府因为几乎没有了财政权利、用人权利, 而上级又一味的将各项事权交于乡镇政府, 令其完成, 显然是中央政府与基层政府之间权利的不平等。由于基层政府没有了“财权”, 又没有转移支付加以弥补, 致使县级政府与乡级政府中想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的干部也无能为力。在现行的权利约束型治理体制中, 基层政府不仅丧失了与上级政府谈判的权利, 而且还要疲于应付来自省、市等上级政府的各种评比、验收、达标、检查等, 那么, 无“财权”的县乡政府招待费用又从何出呢?无“财权”与“人权”却有“事权”、无谈判权利却有招待义务的状况又能维持多久呢?

基层政府的权利受到种种约束, 这并不等于基层政府的权力没有偏离正轨;上下级政府间权利的不对等, 并不等于上级政府自身权力复归了权利。只要是有权力的地方, 权力就有可能偏离正轨, 权力就有可能背离权利。为了防止权力偏离正轨, 监督就必不可少, 而监督权力行使的最好主体是媒体, 因此, 媒体是否有监督权就成为悬在权力头上的“尚方宝剑”。中国是一个大国, 中央政府的监控能力是有限的, 监控范围也是有限的, 而能够代替中央政府对包括中央政府在内的各级政府的监督就成了媒体责无旁贷的义务与权利。现在的问题是, 中央政府是否赋予了媒体这样的监督权利;如果赋予媒体权利的话, 在媒体行使监督权利时会不会受到各方面的阻碍。

答案应该是不完全肯定的。在中国, 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只能监督地方政府的权力行使, 甚至在没有得到批示与允许前是不敢也不能对贪污腐败者与违法乱纪者进行报导的, 那么, 各地方电视台等地方媒体就更不敢“以下犯上”去监督上级政府了。在媒体自身应该拥有的权利而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情况下, 在中央政府因信息不对称和行政能力有限的条件下, 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官员不作为或乱作为的事情便时有发生。中国媒体的半开放状况主要还是与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主流媒体是党的喉舌”这样严重的意识形态有密切关系, 这其实是将媒体的监督功能弱化而将媒体的政治统治功能强化的一种做法。20世纪初, 美国不就是因为有了像贝塔尔一样众多以揭露政府官员丑闻与罪恶为已任的“扒粪者”的出现, 才使得资产阶级政治向前迈进了一步吗!要让违背人民根本利益的官与事曝光成为普遍现象, 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总之, 权利给予型治理是还权利于民、还权利于基层政府、还权利于媒体的新型治理方式。它的本质在于让城乡居民懂得什么是权利、怎样使用自己的权利。它的目标指向是实现官与民、上级政府与基层政府、媒体与受众之间权利的平等。它的基本功能是为民主政治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变人治型治理为法治型治理

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 在这一转型期内, 价值颠覆, 道德准则失范, 其原因归结为我们在极力增加物质财富的同时却忘记了约束物质财富获得渠道的“围墙”——法律。人类历史告诉我们, 每一次人类物质需求急剧增加时, 都必将对法律提出更高的要求;每一次人类在复杂生活意义面前感到迷茫的时候, 都把希望寄托于法治。然而如果法律是当权者集体利益的维护形式的话, 那么, 法治型治理的对象只能是无权利与权力的普通民众。或者说, 依法治国中“法”是为保护谁的利益而制定的法律, 这是至关重要的。倘若法律本身有瑕疵的话, 那么有法比无法更可怕。这是其一。其二, 在已有法律反映并且维护了城乡居民根本利益时, 城乡政府若根据自己主观意志而不根据法律治理城乡则是典型的“人治型治理”。

从“人治型治理”到“法治型治理”要跨越三大障碍:

3.1 宪法实施机制

自建国以来, 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对宪法进行了4次修改。然而, 一次又一次的修宪并不是城乡居民真正关心的, 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已有的宪法是否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也是城乡各级政府必须遵循的法律。如果宪法都不能获得很好的实施, 那么无论修改的多么完美的宪法条文规定都是没有意义的;反过来, 如果宪法获得了有效的实施, 那么无论什么宪法缺陷都可以在解释和实施中被发现并纠正[4]。修宪过程必须抛弃形式主义, 必须以现实主义为指导思想, 必须沿着符合民众需要的路径设计方案, 这样的修宪才有意义。修宪是为了使宪法实施机制更有效率, 是为了让更多城乡各级政府官员了解、认识、理解宪法, 并按照宪法进行城乡治理。因此, 建立宪法实施机制是中国政治走向宪政的第一步。

3.2 清理和修改与宪法相冲突的其他法律, 构建法律规范审查制度

无论是全国人大制定的各项法律, 还是地方人大制定的法律法规, 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与宪法的立法精神与价值取向相违背的地方, 其结果是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之间相冲突。这既损害了整个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秩序的统一与完整, 也给司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不知按哪一部法律法规处理而带来迷惑与矛盾, 而且还会使法律本身丧失它的威严与威力。因此, 法律规范审查 (review of legal norms) 就是中国从“人治型治理”走向“法治型治理”需要跨越的第二大障碍。所谓“法律规范审查”是指依据上位法对下级法律规范的审查。按照审查依据和审查对象, 法律规范审查包括3类: (1) 法律的合宪性; (2) 法律以下的法律规范的合法性, 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 这里是指广义上的下位法符合上位法的法律等级秩序; (3) 法律以下的法律规范的合宪性。如果地方人大制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合宪法的话, 则是以法的形式剥夺和侵害公民的利益, 形成“多数人暴政”的局面[5]。在实践中, 侵犯公民权利最严重、最频繁也最隐蔽的往往并不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中央立法, 而是大大小小的“文件”、“规定”、“指示”、“批复”等[6]。

3.3 权大于法的行政行为

法治是宪政的起点, 法治是宪政之路上不可超越的必经阶段;在普通法治都不完善的国家, 宪政必然是徒有虚名的。“法治型治理”的起点就是让权力在宪法的约束之内。但是, 仅有宪法是不够的, 还要有具体约束城乡各级政府官员行政行为的行政法。2003年中国颁布了行政许可法, 该法全面详细地规定了行政许可的设定、实施机关、实施程序和许可费用, 既体现了对国家权力的制约, 又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扩展;既体现了对立法权的制约, 又体现了对行政权力的制约;既体现了对中央行政立法权的制约, 也体现了对地方行政立法权的制约;既体现了对公民实体权利的尊重, 又体现了对公民程序权利的保障。法是人们行为的准则, 如果有一个人特别是高层政府官员践踏或破坏了宪法与行政许可法以及其它法律的话, 那么, 整个社会就会像多米诺古牌一样出现众多不守法的官员与民众。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 中国约束城乡各级政府官员的违宪违法行为远比约束城乡公民的违宪违法行为更具有示范效应与波及效应。鉴于此, 既要让权力服从法律, 也要让权利也服从于法律。只有这样, 才能构筑人人守法的法治社会。

参考文献

[1].[美]M.P.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221

[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9-11

[3].任波.中国现代化的最大瓶颈[J].财经, 2004, (12)

[4].张千帆.建立中国的法律规范审查制度——兼对修宪理论的一点探讨[J].战略与管理, 2004, (2) :61-69

[5].Alexis de Tocqueville, Democracy in America, GeorgeLawrence (trans.) , J.P.Mayer (ed.) , New York:Harper&Row, 1969:250-254

古今中外城乡社区治理的几个案例 篇3

案例一: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并明确中央相关政府部门为责任主体。1848年,英国通过《公共卫生法案》,设立中央卫生部,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卫生标准,要求中央政府部门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时做到全国城乡一视同仁,一个标准。

案例二:在中央政府层面设置一个强有力的专职部门,以切实维护乡村社区的合法权益,并协调中央与各级政府对乡村社区事务的职责关系。澳大利亚在中央政府层面设有澳大利亚政府“区域澳大利亚、地方政府、艺术与体育部”,日本在中央政府设立有“中央与地方纠纷处置委员会”。

案例三:政府鼓励民众、学生、企业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一是政府成立专门的基金,支持志愿者服务活动。二是倡导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服务的制度。在美欧等国,不少地方的学校都要求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有的还开设专门的“服务学习”课程,还有的硬性规定学生毕业必须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三是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目前约有40%的世界500强企业集团向非盈利性组织提供志愿服务活动赞助。

——摘自学习时报《中外城乡社区治理经验》

城乡低保的标语 篇4

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行应保尽保,应退则退;

2、城乡低保制度是德政工程、民生工程;

3、全面规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公平、公正、公开实施低保政策,确保民生工程落到实处;

5、坚决杜绝优亲厚友、关系保、人情保,确保低保制度公平、公正;

6、城乡低保制度是政府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兜底性保障措施;

7、规范城乡低保制度,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8、低保待遇只能由符合保障条件的人员享受;

9、规范城乡低保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0、低保要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

11、低保金是困难群众的救命线;

12、低保金只能用于低保对象的生活救助,不得用作他途;

13、提高低保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14、确定低保对象和发放低保金必须公示和公开,坚决杜绝暗箱操作;

15、低保保生存,致富靠勤劳;

16、隐瞒家庭收入获取低保金,需要承担道德风险和法律责任;

17、举报低保违纪违规和违法犯罪行为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18、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虚报、冒领低保金;

19、收受低保申请人和低保对象好处费、中介费、回扣费是严重的违纪违规行为;

城乡环境卫生标语 篇5

2. 倡导文明新风,共建卫生家园。

3. 农民素质高一分,城乡形象美十分。

4. 手拉手,心连心,创建城乡新天地。

5. 创建城乡美如画,点滴小事见精神。

6. 学习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农民卫生意识。

7. 公德规范言行,文明美化心灵。

8. 环境你不爱,美景不常在。

9. 齐心协力,整洁卫生!

10. 你我多一份自觉,厂区多一份清洁!

11. 你我他多一份自觉,办公环境多一份清洁。

12. 搞好环境卫生,加强个人卫生。

13. 分工合作来清扫,相信明天会更好。

14. 讲文明,爱卫生,做个合格职业人。

城乡环卫一体化标语 篇6

1、大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全面建设生态宜居家园。

2、大力整治以路为市,占道经营行为。

3、当主体、尽责任,做贡献,促发展。

4、改陋习、树新风,争做文明延寿人。

5、改善街巷环境,实现环卫托管。

6、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7、搞好“城乡清洁工程”需要你我共同参与。

8、告别不文明行为,做健康文明延寿人。

9、革除生活陋习,美化人居环境,优化生存空间。

10、攻坚克难创建园林卫生县城,齐心协力构建文明和谐水城。

11、共建清洁温馨家园 共享清澈碧水蓝天。

12、共同维护市场秩序,携手打造和谐水城。

13、管住脏乱差,留下真善美。

14、规范道路交通秩序,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15、规范管理农贸市场,维护良好交易秩序。

16、环境关联你我他,齐抓共管靠大家。

17、环卫工作共同参与,美好环境人人受益。

18、环卫工作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

19、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共建共享优美宜居的幸福家园。

20、坚决打好城乡清洁工程攻坚战,真正唱响和谐水城建设主旋律。

21、建农村文化大院,树重建文明新风。

22、建设街净、树绿、天蓝、水清、整洁、优美的现代家园。

23、建设美丽乡村,环境卫生先行。

24、建设三晋生态新水城,打造龙城美好后花园。

25、建设实力强、生态美、人民富裕的新水城。

26、建设文明长廊,提高城乡群众综合素质。

27、建设现代宜居县城,造福城乡居民群众。

28、城乡一体化,环卫要先行。

29、打造“双优环境”——最佳人居环境、最佳投资环境。

30、爱护公物人人有责,文明规范时时遵守。

31、常怀感恩之心,常做感恩之事。

32、倡导文明新风,共建和谐家园。

33、城市农村共同和谐发展,城乡环卫一体统筹建设。

34、城乡大联动,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

35、城乡环卫一体化,助推老城换新颜。

36、持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不断提升城乡文明素质。

37、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构建文明和谐水城。

38、创建优美环境,建设宜居县城。

39、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人人参与,共建美好家园。

40、打造最佳人居环境,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41、大家一条心,建设新农村。

42、建文明县城是你我心愿,创美好生活靠你我奉献。

43、讲究个人卫生,革除不良陋习。

44、讲卫生人人有责,管清洁个个有份。

45、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建设文明生态村。

46、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新风。

47、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城。

48、净化村容村貌,加快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49、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营造清洁生活环境。

50、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打一场治理“脏乱差”的歼灭战。

51、水城是我家,美好环境靠大家。

52、绿色陪你春夏秋冬,健康伴您幸福终生。

53、落实“门前三包”,坚决制止“八乱行为”。

54、美化市容市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55、你我多一份自觉,延寿多一份清洁。

56、清洁乡村人人参与,美化环境家家受益。

57、清洁延寿,从我做起。

58、清扫清洁坚持做,靓丽环境真不错。

59、全面整治“五乱”,建设美好家园。

60、全民参与,依法整治。

61、全民齐参战,共建文明新家园。

62、全县动员、全民参与、营造文明的城乡环境。

63、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

64、人民县城同建同享,环境卫生共抓共管。

65、人人参与城乡卫生整治,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

66、人人关爱城乡环境,全民参与综合整治。

67、人人讲卫生,家家树新风。

68、人人营造环境,人人塑造形象。

69、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推进和谐水城建设。

70、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水城。

71、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提高环境卫生水平。

72、树立水城人热情好客,包容开放的对外形象。

73、说文明话,行文明车,走文明路,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74、提高城乡群众文明意识,建设城乡优美生活环境。

75、提高环保意识,建设文明生态新村。

76、提高整治实效,提升管理水平。

77、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打造生态文明村镇。

78、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统一收集转运处理。

79、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建立乡村环卫长效机制。

80、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造福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

81、文明无小事,小事见文明。

82、向“脏乱差”宣战,打造洁净优美环境。

83、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84、辛苦我一人,洁净千万家。

85、学习深圳前指精神,科学有序抓好灾后重建。

86、延寿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87、水城是我家,清洁靠大家。

88、水城是我家,人人爱护它。

89、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发展。

90、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合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

91、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

92、以维护村庄整洁为荣,以损害环境卫生为耻。

93、营造绿色环境,保护生存空间。

94、营造清洁美好环境,建设现代宜居县城。

95、营造全民参与浓厚氛围,清除长期积存垃圾死角。

96、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

97、整治城乡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98、整治城乡环境,利县利民利家。

99、整治城乡环境卫生,人人有责,个个受益。

100、整治环境卫生,杜绝“脏、乱、差”行为。

101、整治环境卫生,建设文明长廊,加快灾后重建步伐。

102、整治环境卫生,塑造良好形象。

103、整治环境卫生,优化发展环境,加快科学发展。

104、整治市场秩序,规范集市经营环境。

105、支持、参与“城乡清洁工程”,共建美好家园。

106、知荣辱,树新风,争做文明水城人。

107、着力配套环卫设施,开展便民利民服务。

108、自觉维护环境卫生,良好习惯彰显文明。

城乡治理标语 篇7

自2008年开始,常熟市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加大城市水环境治理的同时,提出了统筹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目标计划,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的工作思路,扎实有效地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至2016年6月底,全市共建成投用10个生活污水处理系统,11座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2700公里,1520套设施,650个分散式污水治理村庄,服务2.8万户农户,日处理总规模近31万吨,累计投入37亿元。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8%,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从原来不足20%提升到70%,设施正常运转率从原来不足50%提高到98%,规划至2017年实现重点村、特色村生活污水收集全覆盖,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见图1)。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数量质量与运行效果等方面,均居全国领先水平,被住建部评为“县域村镇污水综合治理示范区”和“城市水体污染治理和水环境改善示范城市”。

1 工作背景

2008年,常熟市在江苏省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统一部署下,按照“一体化推进、规模化建设、专业化管护”的要求,全面启动城乡生活污水统筹治理。实施之初虽存在不少问题,但同时也具备了全面开展治理工作的条件。

1.1 存在问题

常熟市生活污水治理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先期建成投用3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主要服务城区及周边部分乡镇。因开发区和乡镇环境整治需要,投资建设了一些小型混合污水处理厂和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至2008年,全市共有生活污水处理厂(站)29座,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15套,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率不足10%。农村污水治理存在“各自为政、不成体系、投资不足、管理不力、运行不善”等问题。一是治污设施少而散,设施绝大部分为各镇政府或行政村出资建设,在市级层面上缺少统一的规划作为指导,也没有相配套的财力扶持政策作为支撑,设施建设的盲目性大,且缺乏可持续性和连贯性。二是日常管理不到位,各地既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规范,也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监管,治污设备的实际运行效果无法评估;特别是分散式处理的管理较为薄弱,大多数镇村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三是日常运行不规范,日常维护保养基本上是由所在村的村民负责,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造成大部分设施故障率较高,正常运转率偏低,污水治理的实际成效不佳。

1.2 具备条件

常熟实施城乡生活污水统筹治理具备了必要的基础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常熟于2003年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民群众100%使用自来水,农村普遍使用水冲厕所,生活污水能够收集;二是常熟地处太湖周边,水网密集,环境容量有限,生活污水治理要求高;三是常熟人均GDP2.2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设资金有保障。

2 主要做法

2008年,常熟决定加快生活污水治理并调整治理模式,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原则,探索实践“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新模式,着力构建“政府购买服务、企业一体化运作、委托第三方监管”新机制,将生活污水治理从“量小散乱”向“规模统筹”转变,体制机制从“多头管理”向“专业运行”转变,规划建设从“各自为阵”向“整体推进”转变。

2.1 统一规划

针对常熟市城镇化发展速度快,市域村镇生活污水基础设施缺乏的现状,从2008年底开始,常熟市着手编制全市域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规划综合考虑各镇区的规模和发展、原有设施状况、人口集聚程度、管线延伸长短等多种因素,合理布局了10个集中污水处理系统和11家城镇污水厂,承担全市城、镇、村的集中污水处理任务,覆盖范围760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880平方公里的86.4%。

2.1.1 规划原则

一是打破镇村行政区划,统筹规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集中式污水处理为主、分散式污水处理为辅,合理布局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做到全市城乡污水收集处理规划全覆盖。布局突出“三个重点”:以沿河沿湖、环境敏感区和整村整片为重点;内容突出“四个结合”:与美丽村庄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村河道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相结合。二是纳管收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遵循“能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的原则,合理选定纳入污水管网和就近分散处理方式,集镇区污水和主管网覆盖范围村庄采取集中处理,主管网覆盖范围之外的偏远村庄采取分散处理,全市70%农户生活污水纳管收集处理,30%农户生活污水根据村庄形态和规模分类选用相对集中、村组处理和分户处理三种分散处理方式。村庄规模大、农户密集的,以组团相对集中处理为主;规模较小、村庄农户团状形态分布的,以村组处理为主;零星散户及村庄农户条状形态分布的,以分户处理为主;五年内撤并的村庄实施临时生态户厕改造(见图2)。

2.1.2 集中和分散污水处理深度

(1)集中污水处理模式的污水处理深度

按照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执行。

(2)分散污水处理模式的污水处理深度

根据江苏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指南(2008年试行版)》,在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指导下,制定了适合当地的水质排放标准(见表1)。

2.2 统一建设

统一建设有利于统筹安排计划,制定建设标准,形成推进合力,保障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过程中可以做到全程监管,从而有效控制工程质量进度。

2.2.1 明确实施主体

2008年组建国资性质的江南水务公司,整合全市资源并负责统一建设。污水厂、主管网和提升泵站由江南水务公司具体负责建设,其他设施(如小区、村庄收水)由其委托乡镇代建。

2.2.2 统一建设管理

在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监管、部门落实、责任到人”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相关管理部门制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设计指导意见、建设管理办法、工程质量管理意见、施工和监理单位履约考核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会同中科院研究制定了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排水水质和产品构造标准。

2.2.3 落实资金保障

2003年实现全市区域联网供水后,政府把每年自来水费中按1.3元/吨附征的污水处理费作为建设运维资金及其还贷的主要来源。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主管网、提升泵站建设费用由市级财政全额承担;小区收水等支管网和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市级财政承担80%,乡镇承担20%。2015年,为减轻乡镇财政压力,提高治污积极性,全市生活污水治理建设资金均由市级财政统一融资,全额承担。财政部门按规定对投资估算、概算和工程标底组织评审,落实跟踪审价单位,拨付并监管建设资金。

2.2.4 选定可靠工艺

按照“以实效为基础、以验证为导向”的原则,优选可靠工艺和设施,为污水治理找准技术路径。常熟市从2009年开始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主要选择4种技术:SBR、MBR、生物滴滤池和生物接触氧化。2013年在开展一体式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净化槽示范工程的基础上,由于净化槽具有质量好(保证稳定运行30年以上)、少设管网、处理出水标准高、配置灵活(可实现一家一户)等优势,常熟基本上采用净化槽处理设施,该设施占分散式处理设施总数的85%以上。

2.3 统一运行

2.3.1 集中处理设施运行

按照供排水一体化发展方向实行专业化运作,由江南水务公司委托中法污水公司负责运行维护,建立厂、站、网三级运行管理体制,建成系统集成的污水处理厂调度监控中心,逐步实现全市供排水管理统一和资源整合。

(1)资产整合,污水厂统一运行

江南水务公司作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主体,将原各镇所属符合规划要求的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乡镇污水管网进行统一管理,对其它投资主体已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逐步进行整合。

(2)污水管网统一养护

城镇污水收集系统(包括管网、泵站)委托给市政养护所实行统一维护管理,并由市政养护所按照工作要求,制定养护计划,完善管养行为规范,积极采用市场化的方式开展养护作业,提高管养质量,确保污水收集系统正常运行。

(3)采用远程控制系统监管

在江南水务公司设置污水治理调度控制中心,作为全市污水处理系统的控制中枢,远程监管从污水收集、处理到排放的一系列自动化信息内容,通过采用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生产调度系统、中心大屏显示系统等技术,实现了指令发布、生产调度、报表统计、状况监控等全流程的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达到了“现场无人值守、中心少人值守”的目标,其所采用的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和数据集成程度,达到了国际同行业一流水平。中心正式运行后,全市污水处理厂、提升泵站的运行情况和参数都可通过“污水调度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24小时实时联网管理。

注:1.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控制指标。2.进水水质COD≤350mg/L时,出水水质满足上表出水水质要求;进水水质COD>350mg/L时,上表出水水质各项指标的去除率≥60%。3.村组处理模式处理设施进水COD控制最小值120mg/L。

2.3.2 分散处理设施运行

依托中科院技术支持,开展水专项课题研究,制订了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规定、运行监管细则和污水接纳管理办法等制度。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委托专业公司运行管理,运行维护单位建立了巡检、维修、化验等岗位职责及定期水质检测、检修保养和绩效考核制度,运行管理逐步程序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1)借智示范引路

由于建设时间早,设施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建成后未进行有效运行维护,在未统一运行管理前,设施有效运行率不足20%。2011年7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村污水技术研究中心设计出一套采用市场机制委托统一运行维护与监管的方案,并在常熟市辛庄镇进行了模拟示范。模拟示范从2011年7月到12月,实际运行地区为辛庄镇全部26套分散处理设施。示范点设施的正常运行率从不足20%提高到90%以上,设施的完好率从40%提高到95%。

(2)全面专业化运行

基于示范研究,从2012年6月起,常熟市将所有分散污水处理设施纳入统一运行,设施有效运行率提升到98%以上。市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管运行方,监管内容包括运行计划和内部管理制度等执行情况、运行维护的过程及运行维护的效果,监管的方式包括资料及报表审核、现场抽查、远程监管,并依照监管细则及考核办法按季度对运行方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核定当季运行费用,运行费用由市级财政全额承担。

(3)统一运行技术要点

一是准备事项。分散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需要准备的主要事项(见表2)。

二是人员配备与岗位职责。要求从事污水分散处理设施统一运行维护的技术人员应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主要人员配置如下:技术负责人1名,负责运行计划制定、技术调度、远程技术支持等。巡检员若干名,负责设施日常维护、常规事故排除、工艺调整、现场测试采样、污泥清扫等。巡检员是统一运行维护的主要技术人员,应能驾驶汽车、熟悉机电操作和污水处理工艺,且具有野外工作的能力。通常每个巡检组配备2名巡检员,一个巡检组负责一片区域内所有分散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维修员,负责机电设备更换与修理。维修员通常按巡检员人数的1/5~1/10配置。水质检查员,负责对水质进行分析,通常按巡检员数量1/10配置。信息管理员1人,负责台账汇总报告、信息管理等。

三是操作记录、台账编写与信息管理。每次巡检和事故维修的主要工作内容要在设施现场完成,与水质管理记录表共同编制成为设施台账和对相关工作人员考核的主要依据,并作为监管部门对日常运行维护过程进行监管的主要依据之一。运行台账是对具体设施连续运行、维护与事故检修的记录,有助于清楚地了解设施的特点和管理设施的要领,以达到能够稳定有效地运行污水设施。记录的数据可以成为将来改建、修缮设施的资料。常熟市分散污水处理统一运行台账和运行记录已经实现电子化。

四是现场运行维护。在统一运行方式下,巡检员按照既定的巡检计划与巡检路线,对设施进行定期的现场运行维护。巡检员在每天出发巡检时,会针对当日巡检的设施特征,准备好巡检工具、采样工具、现场检查仪器及各种备品,并接受调度下达的工况调整等任务指令。巡检员到达现场后,在对设施和场地进行维护的前后分别拍照记录。

五是检测与分析指标,包括现场检测采样与实验室分析。其中现场监测又包括感官检查(颜色、水面状况、气味)、仪器检测(PH值、溶解氧、透光深度、污泥沉降比/污泥沉降指数)、实验室分析指标(BOD5、COD、SS、TN、NH3-N、TP等)等常规监测分析项目。

六是工艺工况管理。根据不同工艺,注意根据季节性特点和来水情况调整运行工况,改善出水水质,降低运行能耗。

七是做好污泥处置。分散污水处理设施主要处理生活污水,污泥中一般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因此不单独设置污泥脱水设备,剩余浓缩污泥经浓缩后用吸粪车运送至集中处理点进行脱水、干燥等作业,适宜作为堆肥原料,最终用于农田施肥或绿化用肥。

八是建立污水治理信息与设施远程监管系统。为进一步降低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与监管的成本,常熟开发了一套“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远程监管系统”。该系统用于全天候真实反映全市分散式处理设施的运行状况,通过GPRS无线模块采集、发送设备运行数据至服务器,实时监控风机、水泵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统计,判断故障原因,生成运营报表,大大降低了人工维护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设备的运行稳定性(见图3)。

2.4 统一管理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多头管理,权责不明等问题,常熟在开展城乡生活污水统筹治理工作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统一管理的模式,进一步理顺了行业管理体制,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全市所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划归水务局统一管理,组建市给水与排水管理所,专门负责全市供水和污水运行、维护等方面管理和监督考核;市水质监测站对进出水水质进行监测;环保等部门和乡镇等协调配合,依法监督,形成了城乡一体、职责明确、运转顺畅的管理体制;创新第三方监管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将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作为第三方监管单位,委托其参与技术性验收,评价工艺设施、项目建设和运行状况;给水与排水管理所每月对污水设施运行及进出水水质等现场抽检,每个季度开展阶段性考核,并将抽检考核结果作为污水处理和第三方监管服务费支付依据。

3 实施PPP项目助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为减轻短期财政压力,降低投资和运行风险,2015年常熟在全国首推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PPP模式,将330个自然村近1.3万农户总规模6亿元的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项目,按照政府采购程序选定中车股份作为合作单位,由其出资65%、市国资公司出资35%组建项目公司,以特许经营25年的方式全过程、一体化负责项目融资、设计建设及运营维护,根据建设、运行维护和财务融资成本测算并确定每户每年服务费,污水处理服务费成交价格为1935元/户/年,资本金内部报酬率为6.01%。经营期内政府委托第三方监管,按抽检考核结果支付费用;经营期满项目设施及相关权益完好、无偿地移交政府部门,目前PPP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4 结语

“四个统一”为核心的城乡生活污水治理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常熟生活污水治理的矛盾和问题,PPP项目赋予了“四个统一”新的内涵,形成了一套严密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一条完善的企业一体化运作路径、一套科学的第三方监管体系。今后,常熟将不断创新实践,丰富第三方监管内涵,加强与中车集团、中科院等设备制造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逐步培育技术研发、设备制造、产品认证、人才培养等配套齐全的产学研基地,打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标准化、专业化、模块化产业链,真正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范彬.日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组织管理与启示[J].水工业市场,2010(1):24-27.

[2]水落元之,小柳秀明,久山哲雄,等.日本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设施建设状况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2(28).

[3]谭学军,张惠锋,张辰.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技术现状及进展[J].净水技术,2011(2):5-9,13.

城乡治理标语 篇8

1、大力开展“治脏、治水、治乱,增加绿量,完善配套”

2、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3、环境美、花儿香、草儿绿、人健康

4、认真开展拆违拆旧专项行动

5、全党动员 全民发动 打一场城乡环境治理的攻坚战

6、家家讲卫生,户户比洁净

7、整治工作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

8、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9、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10、清洁城乡告别陋习,文明行为从我做起。

11、治理城乡环境卫生,改善城乡容貌秩序。

1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经济与环境双赢。

13、笔墨酒城绘千年灵秀,清丽临泉书创优情怀。

14、人人关爱城乡环境,全民参与综合整治。

15、环境整治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

16、同树文明新风尚,共建和谐新环境。

17、美化环境、美化语言、美化行动、美化心灵。

18、讲究卫生、人人有责,改善环境、人人受益。

19、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治理城乡环境,人人参与、人人有责。

21、消除城乡脏乱差,创建城乡新文明。

22、人人参与环境治理,天天享有健康生活。

23、管住脏、乱、差,留下真、善、美。

24、倾心同护蓝天碧水,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25、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6、开展环境治理,共建美好家园。

27、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向基层、村庄、盲点死角延伸。

28、开展城乡环境治理,改善生态人居环境。

29、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30、治理城乡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31、推进环境治理,建设“幸福临泉”。

32、人人参与环境治理,建设优美生活环境。

33、推广“门前五包”,创建洁美家园。

34、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升临泉发展环境质量。

35、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掀起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新高潮。

36、全民参与,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战。

37、人人爱护城乡环境,全民参与综合治理。

38、干干净净的城乡环境,清清爽爽的诗意家园。

39、多一份干净,多一份快乐,多一个你我,多一点力量。40、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多一份爱护多一份美。

41、加强城乡综合治理,打造乐至碧水蓝天,共同的环境,共同的责任。

42、养成良好习惯,共享美好人生。

43、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

44、环境关系你我他,综合治理靠大家。

45、说文明话,行文明车,走文明路,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46、爱护环境,做文明新市民。

47、革除生活陋习,美化人居环境,优化生存空间。

48、投身城乡环境建设,争做城乡文明市民。

49、攻坚破难,一抓到底,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域覆盖”。50、积极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奋力营造优美整洁人居环境

51、全民参与,治理环境,建设整洁优美新临泉

52、革除生活陋习,美化人居环境,优化生存空间

53、消除环境脏乱差,创建城乡新文明

54、投身城乡环境治理,争做临泉文明市民

55、环境因你而干净,临泉因你而文明

56、清洁城乡告别陋习,文明行为从我做起

57、环境整治人人参与 美好环境家家受益

58、市民素质高一分 城乡环境美十分

59、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 60、人人争当文明市民 61、争创环境优美城市 62、文明从言行开始 63、环境从点滴抓起 64、讲文明树美好形象 65、重礼仪显人格魅力 66、城市管理人人参与 67、美好环境大家受益

68、治理城乡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69、参与环境治理,享有健康生活 70、实施风貌打造,共建美好家园 71、消除脏乱差,留下洁齐美 72、爱护生活环境,倡导文明新风 73、投身环境治理,争做文明市民 74、治理城乡环境,人人参与,人人有责 75、参与风貌塑造,构建和诣临泉

76、人人参与环境治理,天天享有健康生活 77、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 78、环境关联你我他,齐抓共管靠大家 79、爱护生活环境,倡导文明新风 80、消除城乡脏乱差 创建城乡新文明 81、保护生态环境 共创美好家园

82、人人关爱城乡环境 全民参与综合整治

83、环境整治人人参与 美好环境家家受益

84、整治城乡环境卫生 优化双胜发展环境

85、环境关系你我他 综合整治靠大家

86、市民素质高一分

城乡环境美十分

87、大家小家是一家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篇9

建立长效机制是农村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的关键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根据党工委管委会的统一要求,自四月初以来,七曲村村支两委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召开全村社员大会,宣传发动群众。采取以点带面的形式,以七曲场镇为突破口,针对环境卫生、市场秩序、交通秩序、建筑工地等“四乱”现象较为突出的问题集中整治。党员干部带头打扫场镇街道卫生,清除垃圾死角,清运场镇垃圾站生活垃圾;规范商铺、摊点货品摆放,改变农村集贸市场自由放任、无人管理的状态;统一划定停车位,严厉整治逢场时面包车超载现象,消除交通安全隐患;规范重建户建筑垃圾堆放,整治预制厂、砖厂材料乱堆乱放现象。通过集中治理,有效改善了场镇、公路沿线“脏、乱、差”的现象。

(图为十社社员清理堰塘)

干部示范带动的同时,既当“劳动者”,又当“宣传员”,通过广播、标语、明白墙,大力宣传城乡环境整治的目的意义,综合整治的重点及内容,营造浓厚的氛围。“门前三包、门内达标”家喻户晓。各社社员积极行动,清理门前杂物,拆除乱搭乱建的家禽窝棚。十社社员三十余人积极主动清除七曲场镇—李家垭路段的杂草树枝,并对村道两旁沟渠进行清淤;十一社动员二十余人清理七曲村与石河堰交界处白色垃圾、杂草,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图为十社社员清理场镇至李家垭路段杂草、树枝)干部带头,全民参与,形成了上下联动,共创清洁家园的良好局面。

在集中整治的同时,村支两委积极探索,采取村民自治与村规民约相结合的方式,场镇各街道由村支两委干部明确责任区划,负责督促各街道清洁卫生,每月进行清洁卫生评比,并以明白墙的形式通报评比情况;场镇公共区域清洁卫生由固定的保洁员负责,每天打扫两次;各社社员代表包户,落实到人头,负责督促各家各户庭院卫生,每月由村上抽查。

为有效巩固集中整治工作成果,结合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村支两委采取基础投入与集中治理相结合,建管并重,着手对场镇街道进行改造,恢复并新建场镇污水管网设施,对场镇新增街道进行路面硬化,完善场镇基础设施,增强场镇配套功能,规范市场交易秩序,提升场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七曲村付出了人力财力强力整治环境,但整治成果很容易出现反弹现象,重治理轻监督导致了治理工作收效甚微。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是保证综合治理工作有效进行的根本之策。

培养教育群众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规范群众的行为,自觉维护清洁是建立长效机制的首要任务。优美的环境要靠大家共同维护,要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加强宣传教育和文明劝导工作,使综合治理转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参与治理,处处争创卫生”的良好局面。

其次,加大监督。单靠保洁员一人的力量保持场镇公共区域清洁卫生是远远不够的。在原有的四职干部分区域管理街道卫生的基础上,将社员代表也纳入监督队伍,轮流值班。每逢双日赶场时,监督员要维护市场秩序,同时要监督群众卫生习惯,对于乱丢乱扔等不文明现象要予以制止,从根本上解决垃圾乱扔、车辆乱停、摊点乱摆等难点问题。

再次,群众联动。制定场镇经营规范手则,明确商家的责任义务,向场镇所有商铺发放宣传,规范商家文明经营。对于清洁卫生维持的差的场镇居住户、商铺,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或收取双倍保洁费,并予以全村通报,以此督促大家自觉维护场镇形象。

最后,严格考核。将各社检查情况与社长年终工作考核挂钩,评出治理工作中优秀的社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上一篇:新疆培训工作总结下一篇:钢筋工承包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