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无害化处理的调研报告(共11篇)
生猪无害化处理的调研报告 篇1
侯马市生猪规模养殖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情况的调研报告
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迅速发展,养殖技术环节薄弱造成我市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养殖环节仔猪的死亡率上升,而养殖户的保护意识较差乱抛死猪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疫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我中心对全市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现状
(一)规模养殖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市生猪产业长足发展。一是生产保持稳定发展。2012年,全市生猪出栏57213头,生猪存栏 58373头,生猪出栏率达到98%。二是生产方式明显改变。生猪养殖已由散养型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我市现有生猪规模养殖场226户,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33户,小型养殖场193户,涉及5个乡镇、78个行政村。(二)运行一年来的工作情况
截止2012年11月14日我市共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968头,涉及5个乡镇、28个行政村、57个养殖场,今年5月2日国家下拨补助款共计85840元。5月30日小型规模化养殖场补助款已下放,涉及5个乡镇、19个行政村、35个养殖场、276头病死猪、补助款22080元,7月30日下拨已建好无害化处理设施的22户规模化养殖场的 1
无害化补助,涉及5个乡镇、16个行政村、797头病死猪、补助款63760元。2013年截止11月12日无害化处理7599头。
(三)无害化处理压力沉重。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高,养殖密度大,养殖技术环节薄弱造成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养殖环节仔猪的死亡率上升,而养殖户的保护意识较差乱抛死猪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疫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土地对病死猪尸体的消纳有限,此次调查的5个乡镇单位具有无害化处理设施仅有25家。
(四)生猪无害化处理问题突出。主要有:一是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生猪养殖税取消,屠宰税收取不在产地而在消费地,生猪养殖的效益归养殖业主,政府得不到收益,缺乏对无害化处理的投入,导致政府对抓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缺乏积极性。二是产业压力大。政府对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投资项目少,单纯依靠猪场业主承担,普遍反映压力太大,难以承受。三是无害化处理工艺落后,大部分养殖场仍采用深埋方式,一是掩埋坑的深度不够,二是尸体分解需要一定的时间渗透污染
地下水资源,三是消毒效果不理想,给周边环境带来隐患。
二、生猪无害化处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细化申报条件。目标不明确给工作的进行造成一定的难度。
(二)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完备。目前,政府缺乏对畜牧产业支持和投入,有的养殖场还是随地掩埋病死猪严重影响周边居
民的生活。
(三)资金投入不足,无害化处理技术落后。一方面,养殖业是微利行业,绝大多数养殖场为减少固定资产投入,节约开支,没有配套建立无害化处理设施;无害化处理设施成本偏高,对于投资少、设施简易、处理效果好的处理技术在我市研究较少,缺乏相应技术支撑也是制约无害化处理工作大面积普及的一个技术问题。
三、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严格依法管理。要加大养殖场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宣传,把无害化处理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管理轨道,在养殖场建设管理上要做到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三个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确保与生产同步。
(二)科学规划布局,实现治理承载。坚持“以人为本,合理规划,循环利用”的原则,充分考虑城镇发展,严禁在生活饮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城市和城镇居民区等附近建无害化处理设施。
(三)建立准入制度,严把源头关。建立养殖业准入制度,健全从源头抓好无害化处理的管理制度,对预计年出栏100头以上畜牧养殖场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对于散养户建立集中销毁设施,严格禁止无任何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养殖场进行养殖。
(四)设立基本建设和专项资金。加大对畜牧业污染治理资金的扶持力度,将规模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设施工程列为农业基础建设工程之一,银行、信用社给予重点倾斜。配套无害化处理设施配备封闭车等无害化处理物资,确保无害化处理工作更加规范。
(五)推行健康养殖,建设无害化处理示范点。推进健康养殖,提倡科学养殖,最大限度减少养殖环节的死亡率,建设投资较少、处理效果较好、运行费用较低且适合我市的粪污处理的示范点。一是实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以国家实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工程为契机,充分利用养殖合作社的优势,在养殖密集区合理建设2-3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变尸为肥,为解决病死猪环境污染走出一条新路。二是跟据各地畜禽生产情况和布局,通过送科技下乡、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技术讲座等活动,确保无害化处理取得实效。
(六)落实部门责任,提升综合监管力度。把畜牧无害化治理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议程,确保工作任务,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健全责任和问责制,建立畜牧养殖污染监督制度,畜牧部门发挥行业指导作用,负责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确保我市畜牧养殖健康发展。
生猪无害化处理的调研报告 篇2
1 基本情况
平安县东与乐都区相邻, 南与化隆县接壤, 西与西宁市毗连, 北与互助县隔河相望, 兰青铁路、兰新高铁、109国道、兰西高速和平阿高速穿境而过, 地理位置独特, 交通便利, 自本区实施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工作以来, 通过有效的专项整治和经常性的监管, 使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工作有序地展开, 使病死猪的流通得到明显的遏制, 有效的控制了疫源传播, 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促进了本区生猪生产健康发展。截至2015年10月, 全区规模养殖场无害化处理病死生猪12171头, 涉及到8个乡镇、90个行政村。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100%。
1.1 从源头控制动物疫情依托国家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 实施补贴对象备案制度, 确保源头上控制动物疫情。区畜牧局成立了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了具体操作程序, 落实专人负责, 组织召开了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全区生猪养殖场法人参加的关于病死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工作专项会议, 实施了补贴对象备案制度, 要求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各生猪养殖场 (小区) 必须按规定建立规范养殖档案、各项防疫制度要齐全、档案要记录完整, 同时要有保障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相配套的设施, 引入、出售生猪要按照国家规程实施检疫申报制度。
1.2 提高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率加强执法力度, 实施现场监督处理制度, 有效提升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率。区动监所利用定期对养殖环节进行监督管理的有利契机, 对全区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养殖场 (小区) 进行了全面检查, 对所有养殖场户养殖数量进行了细致核对, 并与辖区内的养殖场签定了《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 同时大力宣传了销售病死猪的违法严重性和国家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的惠农政策, 坚决打击了非法屠宰、经营、加工、流动收购、贩运病死生猪行为, 确保了养殖环节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行政执法力量薄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是动物、动物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机构, 对病死动物流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也有其无法解决的问题。目前本区动监所在岗人员只有12人, 承担着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兽药市场的监管, 平安县旧城改造征地拆迁工作, 这与散布在各乡镇的大量散养, 养殖场数量不协调, 难以面面俱到。
2.2养殖业从业者法律意识淡漠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 养殖者为节省费用, 加之其法律意识的淡漠, 病死有害动物被屠宰、抛弃、出售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动物病死后不按规定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不按规定处置病死动物,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监管。
2.3资金投入不足, 无害化处理技术落后 (1) 养殖业是微利行业, 绝大多数养殖场为减少固定资产投入, 节约开支, 没有配套建立无害化处理设施, 只能简单采用挖坑、掩埋的方法进行销毁; (2) 无害化处理设施成本偏高, 对于投资少、设施简易、处理效果好的处理技术在我区研究较少, 缺乏相应技术支撑也是制约无害化处理工作大面积普及的一个技术问题。
2.4 缺少统一的无害化处理场本区养殖场户无害化处理方式单一, 主要以掩埋为主, 当有大量的病死畜禽出现时, 难以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
2.5法律认识上的问题《动物防疫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染疫动物产品, 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 运载工具中的动物排泄物以及垫料、包装物、容器等污染物, 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理, 不得随意处置”。第四十八条“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 货主应当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监督下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理, 处理费用由货主承担”。第七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 不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处置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 染疫动物产品, 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 运载工具中的动物排泄物以及垫料、包装物、容器等污染物以及其他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的,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无害化处理, 所需处理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可以处三千元以下罚款”。对以上条款的理解, 可以理解为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应是货主应自觉履行的义务, 对于不自行对病死畜禽进行规范的无害化处理的货主可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进行并可处于罚款。
2.6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的问题掩埋作为一种无害化处理方法, 是一种不彻底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当然, 在广大农村, 在缺少完善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的情况下, 掩埋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但是在掩埋的时候, 应当严格按照规定要求, 先用柴油或其他助燃材料先进行比较彻底的焚烧, 然后对焚烧后残渣、被污染的泥土、废料等按要求再进行深埋处理, 并对处理后的地面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 做到干净利落, 才可能不留下隐患。
2.7人员机制的问题 (1) 病死生猪主要来自散养户和各个规模养殖场所, 要把病死生猪全部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需要主管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 要切实的将责任层层分解并落实, 要加大各级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2) 由于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费用成本较高, 紧靠财政补贴不够, 养殖户在这方面又不愿意投资投劳, 所以在动物死后不愿意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和主动作无害化处理, 甚至逃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管, 不利于此项工作的长期开展和实施。
3 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建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4]47号出台后, 按照“及时处理、清洁环保、合理利用”的新要求和“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范围由规模养殖场 (区) 扩大到生猪散养户”的新变化, 补助范围的扩大化将惠及所有生猪养殖场户。对畜牧部门而言, 必然意味着任务更重了, 责任更大, 监管更难。如何做好、做细, 并建立长效机制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3.1政府应重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关系到整个畜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系到国计民生, 如果这些动物尸体得不到科学、及时、妥善的处理, 将会引起扩散、传播疫病, 如果病死畜禽患有人畜共患病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未经处理的动物尸体腐烂变质, 产生恶臭, 污染空气, 污染其接触的水源等, 再经农作物进入食物链, 产生循环往复的生态危害, 对于人类健康和环境将是巨大的潜在威胁。各级政府应提高对无害化处理工作的认识, 加大政策倾斜度、财政扶持力度。设立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专项工作经费, 并保证经费的连续性, 才有利于此项工作的长期开展。
3.2 加强宣传教育动物病害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认识到。食品卫生安全, 疫病知识, 需要通过电视等传闻媒介进行大力宣传、普及。引导人们理智认清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的危害, 在公众中树立加强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的管理意识。建立健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动物尸体管理机制, 从源头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尤其是要加强对动物养殖场户及动物产品加工、经营人员的宣传教育, 使其充分认识到危害性和违法应负的法律责任。
3.3 落实统一的无害化深埋点结合每个养殖场实际生产环境条件和自身经济承受能力, 就地建点, 采取焚烧、安全填埋等不同形式进行彻底无害化处理。散养农户所在的村镇, 在目前本区无法马上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无害化处理场的前提下, 应由县政府出面, 尽快落实每个行政乡镇的的无害化统一深理点。结合生活固废垃圾收集处理的管理区域, 制定病死动物尸体处理模式, 采取“户投、村收运、定点集中”处理。处理点要远离居民区、饲养区、水源地等可能造成污染的地点, 挖坑要达到规定的长度、宽度和深度, 底部铺撒白灰, 焚烧时选择柴油, 可用木头帮助彻底焚烧, 直至焚烧到动物尸体不能再造成污染为止, 然后填土掩埋, 并设立标志防止误掘。同时根据本区发展实际, 规划修建规模适当的动物无害化处理场所, 对病死畜禽统一集中处理, 达到无毒害、无残留、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标准。
3.4 建立健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承诺制度对生猪养殖场户实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承诺制度, 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纳入对养殖户、规模养殖场母猪保险、母猪补贴以及生猪养殖扶持的发放条件之一。每个养殖场设立举报监督电话, 违反将按相关法律法规处罚。做到既要国家扶持, 也要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
生猪无害化处理的调研报告 篇3
一、天津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现状
(一)病死畜禽基本情况。天津市病害畜禽主要包括饲养环节出现的死亡畜禽、屠宰厂(场)检出的病害畜禽、重大动物疫情染疫死亡及扑杀的同群畜禽、城乡死亡的宠物、检疫监督发现的病害畜禽和畜禽产品以及教学科研单位、诊疗机构、生物制品企业、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使用的实验动物、样本废弃物等六大类。据2012年相关统计数字测算,全市年产生的病死畜禽总量约为14007吨,其中:饲养环节13546吨,占比96.7%;屠宰环节409吨,占比2.9%;城乡死亡的宠物、检疫监督环节病死畜禽以及实验废弃动物等,数量分别为18.8吨、24.2吨和9吨,占比0.4%。因发生重大动物疫情集中大量扑杀畜禽属于小概率事件,数量暂不计算。
(二)工作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天津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已取得积极进展。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及规模化家禽屠宰企业,普遍配套建设了无害化处理设施。2010年以来,先后建立了对定点屠宰厂(场)和规模饲养场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开展了《天津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立法准备,启动了天津市(宁河)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场建设。通过持续加大各环节执法监管,随意丢弃和贩卖、收购、加工病死畜禽非法活动得到有效遏制,没有发生经营加工病死畜禽恶性事件。
从目前看,天津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问题:一是无害化处理工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缺乏专业的处理场所、设施设备和行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二是法规制度不健全,主体责任不明晰,监管措施不具体;三是扶持政策有待完善,执法监管力度需要加强。当前,全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方式是挖坑深埋,饲养场户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意识不强,潜在隐患很大。
综上所述,天津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面临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加快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对病死畜禽实行科学、有效、安全的无害化处理,以防止动物疫情传播,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二、构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与监管长效机制的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法规和技术规范,准确把握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是政府公共服务和公益性事业的定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统筹规划、分类处理,财政补助、保险联动”的原则,有效建立全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监管长效机制,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二)总体目标。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建成覆盖城乡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监管和政策保障机制,实现对全市所有病死畜禽进行科学、安全和有效的无害化处理,防止随意丢弃病死畜禽污染环境,防止病死畜禽流向餐桌引起食品安全事件发生,防止病死畜禽传播动物疫病,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
(三)基本思路。
一是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属地管理、企业主体、部门监管”的责任体系。区县政府负总责,统筹组织做好辖区内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管理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依法做好职能范围内的相关工作。养殖场(户)、屠宰厂(场)及运输经营者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主体责任人。健全法规制度,强化依法管理,在全市形成属地管理、责任清晰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格局。
二是建立健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基础设施体系。大型规模化畜禽饲养场和畜禽屠宰厂(场)要配套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对病死畜禽自行进行处理。区县政府统筹规划建设区域性集中处理场和收集、暂存体系,对辖区内其它环节的病死畜禽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建立与需求相适应的覆盖全市的基础设施,形成对病死畜禽进行科学、安全无害化处理的能力。
三是建立健全“财政补助、保险联动”的扶持政策体系。全面落实生猪饲养、屠宰环节无害化处理财政补贴政策,建立健全病死家禽、牛、羊无害化处理财政补贴政策;优化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完善畜禽养殖保险,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养殖保险理赔联动机制。综合用好扶持政策,保障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正常运行,确保病死畜禽得到及时收集、有效处理。
三、制定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与监管长效机制的政策措施
构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与监管长效机制是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协调配合,采取有力措施,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全面纳入监管范围,通过选择先进的工艺技术真正实现对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
(一)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与监管的工作机制。
一是明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责任。按照各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动物防疫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的法定要求,各区县政府要依法履行属地管理责任,明确职能部门及乡镇、街道、村级基层组织的责任分工,确保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管有序、高效运行,加快形成网格化管理和联防联控的监管工作格局。各乡镇、街道和村级组织,要明确区域责任人和职责,确保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监管工作不漏一场、不落一户。畜禽养殖场(小区、合作社、户)、畜禽屠宰厂(场)、城乡饲养宠物的居民以及畜禽、畜禽产品加工、运输等单位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主体责任人,要严格执行“四不准一处理”(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销售、不准转运,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规定,按规定做好病死畜禽报告、暂存和自行处理等工作,切实履行法定义务。农业(畜牧兽医)部门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建立和落实网格化责任制和派驻、巡回监管机制,依法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相关部门要做好职能范围内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相关工作。
nlc202309031857
二是建立病死畜禽收集、暂存、集中处理运行机制。凡年出栏100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合作社)以及所有的定点屠宰厂(场),要严格按规定自行处理病死畜禽。对其它环节的病死畜禽,按“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原则建立“四步式”收集处理运行机制:一是“场户报告”。养殖场户出现病死畜禽,向所在区域的收集暂存网点报告;二是“网点收集”。区域性病死畜禽收集暂存网点要严格按规定对责任范围内的病死畜禽及时收集暂存;三是“区县处理”。区县区域性无害化集中处理场负责对病死畜禽从暂存网点收运和集中处理。四是“部门监管”。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法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实施监督管理。
三是推行养殖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完善政策性畜禽养殖保险,增加保险种类,扩大保险覆盖面,优化保险理赔实施细则。将实施无害化处理作为病死畜禽出险理赔的前提条件,对未办理畜牧兽医部门出具的病死畜禽确认和无害化处理合法手续的,保险部门一律不得赔付。
四是完善法规制度,创新市场化运营模式。加快立法工作,出台《天津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主体责任,健全监管机制制度,完善监管手段措施,强化工作运行保障,全面严格依法管理。坚持用改革的思路解决问题,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以联营、入股、托管等形式参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积极引导对病死畜禽资源开发利用,逐步实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市场化运营。要力争使区域性无害化集中处理场在2—3年内形成规模效应,实现盈亏平衡和良性循环,走向市场化运行,减轻财政负担。
(二)完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完善企业无害化处理设施。本市现有的年出栏10000头以上的27家生猪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合作社)和所有的定点屠宰厂(场),要全部自建无害化处理设施,对产生的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凡年出栏5000—10000头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应自建小型冷库,年出栏500—5000头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应自配低温冰柜,暂存病死畜禽,交由无害化集中处理场收集、处理,严禁流入社会。
二是建设区域性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场。年病死畜禽总量在700吨以上的蓟县、宝坻、宁河、静海、武清以及滨海新区6个区县,各建设1座区域性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场,以保障对其它环节的病死畜禽进行统一收集、集中处理。近郊4区,建议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就近委托本市无害化集中处理场或其它有资质的单位收集处理,具体由区县政府自行决定。
三是建设区域性病死畜禽收集暂存网点。在有畜禽养殖的乡镇和街道,依托乡镇兽医站或其它合适场所,统筹规划建设病死畜禽收集暂存网点,负责收集暂存规模饲养场、屠宰厂(场)以外产生的病死畜禽和社会源病死动物。病死畜禽收集暂存网点应与畜禽养殖数量和分布相适应,建议每个乡镇和街道设置1个,养殖量小的可合并设置。
四是选择先进的无害化处理工艺技术。无害化处理工艺技术应符合农业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3]34号)的规定,尽量选择安全高效、生态环保、可资源性利用的工艺。建议区域性无害化集中处理场采用高温高压干化法或高温生物降解技术工艺,规模养殖场宜采用高温生物降解技术工艺。
(三)完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财政扶持政策。
一是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天津市6个区县的区域性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场以及有农业区县的病死畜禽收集暂存网点的建设资金,可由市、区县两级财政分别承担。其中,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包括处理设备、运输设备、低温暂存设施和消毒设备)资金,由市财政承担;基础建设(包括征地、车间及办公用房、办公生活设备)资金,由区县财政承担。定点屠宰厂(场)、规模化养猪场无害化处理设施和暂存设备建设资金,由企业自行承担。规模化养猪场不按规定自行配备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的,不予安排中央和市财政畜牧业项目扶持资金,实行一票否决。
二是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运行补贴政策。全面落实农业部、财政部[2011]163号文件规定,对规模饲养场每处理1头病死猪给予80元的无害化处理补助。参照生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标准,积极筹措资金,研究建立病死牛、羊、禽无害化处理财政补贴政策,具体标准为:牛:480元/头;羊:40元/只;家禽及病死动物产品:3200元/吨。补贴资金来源渠道按病死猪补贴执行。各区县可根据自身实际,按照“谁处理补贴谁、谁收集补贴谁、谁上交补贴谁”的原则,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贴分类分段综合运用,按一定比例分解到无害化集中处理场、收集暂存点和饲养场户,强化对病死畜禽收集、暂存工作运行保障。对区域性无害化集中处理场在实现盈亏平衡前的经费缺口,由区县财政按经费包干或缺口补齐的形式予以保障,确保其正常运转。
责任编辑:洪峰
生猪无害化处理的调研报告 篇4
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日产生活垃圾数量持续递增,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村落分散、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生活习性落后等突出问题,垃圾污水乱泼乱倒现象随处可见,广大农村特别是国省道两旁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影响了全县环境面貌和对外形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县开发开放步伐,更威胁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建设文秘杂烩网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十分必要。
一、全县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全县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分析
我县辖21个乡镇,2600多个自然村,总人口7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全县生活垃圾日产980吨,其中:城区生活垃圾日产量240吨,可回收利用50吨;农村生活垃圾日产量740吨,可回收利用120吨。,有90个自然村按照“户聚、村收、村填埋”模式,初步实现了以村镇为单位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简易文秘杂烩网填埋处理。
从垃圾分类来看,城区生活垃圾主要包括高科技易污染类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破旧家具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果皮等)、装修建筑垃圾等;农村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农业生产附属垃圾(蔬菜枝叶、瓜果皮、各类腐坏蔬菜和水果等)、燃料废渣(煤渣、草木灰等)、建筑材料类(碎砖瓦、渣土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等)、高科技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人畜排泄物等。
从以上分析可见,城区生活垃圾主要特点:总量较少,种类多、成分复杂,污染性较大,可回收利用率较高,热值较高;农村生活垃圾主要特点是:总量较多,季节性较强(夏、冬两季量大),污染性垃圾量相对较少,可回收利用较少,焚烧热值较低。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垃圾处理层次低,处理方式落后。仅城区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全县只有90个自然村初步实现以村为单位的简易填埋,大部分自然村仍处于生活垃圾无序丢弃、露天堆放状态,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周边生态环境;
2.填埋点设置不规范。多数简易填埋点都是利用废弃坑塘,与村庄距离不足500米,未能达到无害化处理技术标准;
3.垃圾收集、存储、运输设施不配套。现有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设备简易落后、损坏严重,无法满足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要求;
4.专业保洁队伍不健全。全县大部分村街尚未建立保洁队伍,且现有人员管理标准、作业标准不统一,难以保证环卫作业效果;
5.资金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县、乡、镇、村街垃圾处理资金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全县尚未形成一套分配合理、行之有效的农村垃圾处理资金分担机制;
6.村容环卫意识亟待提高。受农村生活传统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制约,农村垃圾乱堆乱倒等生活陋习仍比较严重。
二、实施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系统建设的规划背景和有利条件
1.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以城市化为主导的率先发展战略,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20全县财政收入4.71亿元,为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关注环境卫生工作,将垃圾处理作为改善农村环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资金、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提升,为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3.近年来,我县对垃圾处理工作进行了多项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为全面开展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示范引导作用。年,在全县90个新农村试点村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试点建设,为全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示范意义。
4.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提升,通过广泛深入、行之有效的宣传发动,广大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综合素质较大提升,广大群众在环境建设中收获了实惠,体会到发展,对提升全县环境面貌的`要求更加迫切,为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群众基础。
5.为进一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中央出台了10项宏观调控措施,市里也配套制定了多项具体措施,根据省市要求,我县成立了农村垃圾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进贤县农村行政村、自然村垃圾处理实施意见》,为我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有利契机。
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
目前,主要有两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可供选择,具体是:无害化卫生填埋和无害化焚烧发电。两种模式特点对比如下:
(一)无害化卫生填埋处理模式。相对于无害化焚烧发电处理模式,卫生填埋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优点:一是适应用性广,广泛适用于各种经济状况和自然条件地区;二是对垃圾成分要求较低;三是垃圾处理量调整范围较大,承担负荷变化的能力较强;四是处理工艺和技术相对更加成熟、稳定、可靠;五是基础设施等一次性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较低。
缺点:环保“三化”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效果一般。
(二)无害化焚烧发电处理模式。相对于无害化卫生填埋处理模式,焚烧发电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优点:一是环保性更强,“三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效果更好;二是资源回收利用性更高,通过焚烧垃圾产生电能,更加符合“资源化”要求。
生猪无害化处理的调研报告 篇5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1日 10:13 来源: 热度:点击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市政协“百名委员下基层”第五调研组
畜牧业是天门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迅速发展,畜牧粪污对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4月份,市政协“百名委员下基层”第五调研组对全市生猪规模化养殖粪污处理及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生猪规模养殖及粪污污染现状
(一)规模养殖迅速发展。近年来,天门生猪产业长足发展。一是生产保持稳定发展。2011年,全市生猪出栏103.06万头,生猪存栏 67.98万头,生猪出栏率达到151.6%,销往外省
45.5万头,销往香港 5 万头。二是生产方式明显改变。生猪养殖已由散养型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全市生猪规模养殖场(户)达 2586 个,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达 169 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户)达 192 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的养殖场(户)达 24个,全市生猪规模养殖场年出栏80.9万头,占总出栏数78.5%。
(二)生态环境压力沉重。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高,养殖密度大,集中排污量大,是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据测算,一头猪每年所产生的污染负荷(按BOD5计算)相当于10-13人,1个万头猪场的污染负荷相当于10-13万人口的城镇。按2011年天门市生猪出栏103.06万头计算,相当于增加了1030.6-1346.8万人口的污染负荷量。土地和水体对粪污的消纳有限,此次调查的5个乡镇单位面积耕地生猪存载量平均为0.8头,最高的达1.47头,单位耕地面积承载量远远超过欧美发达国家生态承载量的规定,若按每公顷耕地氮肥施用150公斤计算,则万头猪场的粪污需要90-235公顷的土地销纳,天门市需要 0.93-2.4万公顷土地消纳103.06万头猪产生的 356万吨粪污。
(三)生猪规模养殖粪污问题突出。主要有:一是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生猪养殖税取消,屠宰税收取不在产地而在消费地,生猪养殖的效益归养殖业主,乡镇政府得不到收益,缺乏对养殖污染治理的投入,导致政府对抓养殖污染防治缺乏积极性。二是产业压力大。政府对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投资项目少,单纯依靠猪场业主承担,普遍反映压力太大,难以承受。三是畜牧生产工艺落后。大部分养殖场仍采用直冲式和水泡粪式的清粪方式,未采用干湿分离、雨污分离等生产工艺,产生大量的污水,给周边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四是沼液无后续处理措施和合理利用。各地沼液除少数场用于果树、蔬菜等生产外,多数养殖场将沼液直接排放到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五是猪粪和沼渣没有进行很好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多数养殖场将猪粪就地简单堆置,经雨水冲刷,直接排入水体或渗透污染地下水资源,粪便的随意性堆放容易滋生大量的臭气和蚊蝇,成为疾病传播的“温床”。六是规模猪场粪污利用在养殖业和种植业中间还没有建立一种联结机制。
二、生猪规模养殖粪污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大。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出台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控制畜牧业污染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些管理规范只有原则性规定,只停留在行政法规和标准层面,未上升到法律高度,威慑性有限,对具体养殖总量控制、农田粪便施用限量方面没有要求,可操作性不强,造成执法不力,监管不到位。
(二)生产布局和承载不合理,超出环境承受力。目前,政府缺乏对畜牧产业科学的布局和规划,有的养殖场因历史的原因仍建在居民饮用水源地附近未搬迁,许多养殖场过于集中在某个区域内,造成畜牧粪便和污水高度集中。由于单位面积土地上消纳的有机肥和水体净化能力有限,导致区域内单位面积土壤和水体过度承载,不仅造成了水体污染,其产生的气味也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
(三)各部门职责不明,缺乏对养殖场污染有效监管。畜牧业生产涉及农业、环保、工商、国土等多个部门,但多头管理行为仅表现在养殖场建场初期的报批程序手续上,投产后在畜牧业治污问题上却没有明确各部门分工和职责,导致畜牧养殖污染防治工作难以取得良好成效。
(四)资金投入不足,治污技术落后。一方面,养殖业是微利行业,绝大多数养殖场为减少固定资产投入,节约开支,没有配套建立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另一方面,现行治污技术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沼气池季节性产气不均衡较突出,沼气池建设质量有待提高,沼气池管理和保养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治污运行成本偏高,对于投资少、设施简易、处理效果好的粪污处理技术在我市研究较少,缺乏相应技术支撑也是制约畜牧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大面积普及的一个技术问题。
三、生猪规模化养殖粪污处理和利用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严格依法管理。要加大《畜牧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畜牧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宣传,把畜牧养殖治污管理纳入制度化管理轨道,在养殖场建设管理上要做到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三个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确保生产与治污同步。
(二)科学规划布局,实现治理承载。坚持“以人为本,合理规划,循环利用”的原则,充分考虑城镇发展,划分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发展村外饲养小区,严禁在生活饮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城市和城镇居民区等附近建养殖场,逐步实施畜禽承载力标准制度,对现已超载地区,通过逐步调整不合理布局,控制养殖规模。
(三)建立准入制度,严把污染源头关。建立养殖业准入制度,健全从源头抓好畜牧污染的管理制度,对预计年出栏100头以上畜牧养殖场建设落实行政许可审批制度,审批材料应该提供场址建设位置、粪污处理建设设施和投入资金、生产规模、环评证明、土地使用证明等资料,由环保和畜牧等部门实地考察,依照《畜牧法》、《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等法律法规和区域规划布局做出相应审批,严格禁止无任何粪污处理设施的养殖场进行养殖。
(四)设立基本建设和专项资金,推动畜牧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加大对畜牧业污染治理资金的扶持力度,将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工程列为农业基础建设工程之一,成立畜禽养殖协会,设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专项基金,银行、信用社给予重点倾斜。建立畜牧业生态补偿机制,将沼气入户工程的资金较多地倾向于规模养殖场的沼气建设,将“沃土工程”、“测土配方工程”的部分资金用于鼓励农户施用沼液、粪便到田的奖励和补偿,把畜牧业农用沼气网管建设列入新农村建设工程项目。
(五)推行健康养殖,建设粪污处理示范点。推进健康养殖,提倡科学养殖,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按照环保、节能、效益协调同步的原则,建设投资较少、处理效果较好、运行费用较低且适合我市的粪污处理的示范点。一是实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以国家实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工程为契机,充分利用养殖合作社的优势,在养殖密集区合理建设2-3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变尸为肥,为解决病死猪环境污染走出一条新路。二是根据各地畜禽生产情况和布局,有计划地在养殖集中区建设若干个猪粪生产有机肥加工厂,通过送科技下乡、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技术讲座等活动,确保污染治理取得实效。
生猪无害化处理的调研报告 篇6
1口蹄疫
猪口蹄疫是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猪发热, 口腔、舌部、鼻镜、四肢、乳房及皮肤出现明显的水泡。蹄叉部水泡破溃、蹄冠水肿, 蹄冠的溃疡出血, 严重病例, 被侵害蹄叶的蹄壳脱落, 病猪经常躺卧或跪行。由于该病引发生猪心肌炎, 因此, 在宰后检疫中药重点观察心脏。在其心室中膈、心房与心室面可见灰黄色、灰白色斑点或条纹状的变性坏死灶, 似老虎身上的条纹, 称“虎斑心”。要注意该病与猪水疱病、猪水疱疹、水疱性口炎区别。发现疫情后, 对场地严格消毒, 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用焚烧、掩埋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
2猪瘟
体温升高, 皮肤有紫斑或坏死, 以耳、四肢、腹下及会阴等部位最为常见。病理剖检以多发性出血为特征的败血病变化。喉头、膀胱有小点出血;肾皮质色泽变谈, 有点状出血;淋巴结周边出血、肿大, 呈暗红色, 切面呈弥漫性出血或周边出血, 外观呈大理石样, 这是猪瘟淋巴结特征性病变, 多见于颌下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肠道病变主要为坏死性肠炎, 回盲辩、回肠、结肠形成许多同心轮层纽扣状肿, 常突出于粘膜表面, 中央低陷。病猪的脾脏不肿大, 边缘发现楔状梗死区, 这是猪瘟有诊断意义的病变。猪瘟病害猪及其产品的处理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高温、化制方法处理。
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蓝耳病) 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体温升高, 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剖检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 显微镜下见出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 表面出血点斑, 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肾间质性炎, 心脏、肝脏和膀胱出血性、渗出性炎等病变;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扑杀所有病猪和同群猪;对病死猪、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猪舍、场地等进行彻底消毒。
4猪肺疫
体温可达高到41~42℃, 结膜发绀, 耳根、颈部及腹部皮肤变成红紫色, 特征性症状是咽喉部肿胀, 发红, 触诊热而坚实, 按压有明显的颤抖, 严重者耳部、前胸也肿大。患猪咳嗽、喘气、呼吸困难, 口鼻流出泡沫, 常作犬坐势。剖检可见全身粘膜、浆膜和皮下有大量出血斑点, 尤以咽喉部及周围组织的出血性浆液浸润最为特征。肺有不同时期的肺炎病变, 周围常伴有水肿和气肿;全身粘膜、浆膜和皮下组织大量点状出血, 以咽喉部及周围结缔组织的出血性浆液性浸润最为特征;胸膜与肺粘连, 肺切面呈大理石纹, 胸腔、心包积液, 气管、支气管粘膜发炎有泡沫状粘液。病害猪及其产品的处理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高温、化制方法处理。
5猪支原体肺炎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和气喘, 呈腹式呼吸或犬坐姿势, 本病的主要病变在肺、肺门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肺尖叶、心叶、中间叶、膈叶的前下部, 形成左右对称的淡红色或灰红色, 半透明状, 界限明显, 似鲜嫩肌肉样病变, 俗称“肉变”。病害猪及其产品的处理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高温、化制方法处理。
上述5种疫病是生猪屠宰检疫中常见的疫病, 存在很多共同特点, 但也有特征性病变, 要准确鉴别这些疫病, 需要从临床症状、查验票证、病理剖检特点环节综合做出判断, 必要时进行试验室检查。因此, 需要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和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提高生猪屠宰检疫质量。
摘要:本文对生猪屠宰检疫中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肺疫、猪支原体肺炎五种常见疫病的鉴别诊断和无害化处理进行简述。
垃圾焚烧飞灰的无害化处理技术 篇7
关键词: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理
中图分类号:TK16;41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0-0004-02
改革开放以来,在飞速发展的推动之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使得城市垃圾产量越来越多。城市在处理垃圾方面,主要应用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等,其中,焚烧能够大大地减少垃圾的容量,能将杀垃圾中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全部杀死,且产生很多热能能够被回收循环使用,能够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焚烧处理方法对于消耗垃圾较多的城市垃圾,以及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确保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垃圾在焚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飞灰,而飞灰中有很多有毒的重金属,如Cr、Pb、Cu等,在进到危险废物的填埋场前,需要对其实行无害化处理。
1 垃圾焚烧中飞灰的产生
焚烧炉在焚烧垃圾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灰渣,且灰渣总量通常是垃圾燃烧之前总量的10%~25%。而随着近年来垃圾数量渐渐加大,垃圾在焚烧过程当中所产生的飞灰量不断增多,根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每年的飞速数量不断增加,呈现出5%~10%的趋势持续增长。垃圾在焚烧时,除了产生较多的飞灰之外,还有很多飞灰残渣,残渣内含有较多的重金属,而且因垃圾在焚烧当中所产生的重金属,如Pb、Cd、Sb以及Se等慢慢迁移至飞灰内,是国家规定的危险废弃物,不可以将其进行填埋处理。
2 垃圾焚烧飞灰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2.1 水泥固化处理技术
对垃圾焚烧飞灰采用水泥固化的处理技术,该项技术的施工工艺较为成熟,操作方法较为简便,且处理的成本非常低,反应机理主要是在水泥水化的过程中进行,而且金属能经吸附、沉降、化学吸收、离子交换以及钝化等各种方式,促进水泥发生相应的反应,进而利用氢氧化物或是络合物的形式,一直停留至水泥进行水化,最后水化在硅酸盐胶体的表面上,而且水泥持续不断融入为一些重金属提供了一个碱性的环境,较好地抑制重金属的不断渗滤。
国内外针对垃圾焚烧飞灰的水泥固化处理技术,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研究以及实践报道,充分应用飞灰所烧制的生态水泥、硅酸盐水泥、其他水泥等进行处理。其中,烧制的生态水泥在日本的应用非常广泛,处理原理主要是把垃圾焚烧所产生的飞灰和污泥一同烧制,然后形成高氯水泥。因水泥固化的处理技术在处理飞灰使,二恶英未直接从中完全脱除,且飞灰当中如果含有一些特殊的盐类,则会使得固化体破裂,导致有机物分解出现裂隙,进而加大渗透性,最终降低整个结构的强度,因此,该处理技术的使用也受到相应的局限。
2.2 熔融固化技术
垃圾焚烧苏产生的大量飞灰,经加热熔融之后,且在高温之下,能够把飞灰内的有机污染物完全分解,熔渣可以在短期内全部冷却,以便形成玻璃体,此种玻璃体比较稳定,从而避免重金属溢出。而且对飞灰进行熔断处理,能够较好地改善城市污染,熔融中会把灰渣变得非常紧密,若再考虑循环利用熔渣,这对减轻飞灰的填埋负担,可实现较好的减容效果[1]。
第一,烧结造粒法,此种方法主要是把需要处理的一些危险的垃圾废物、小玻璃质。例如,玻璃粉、玻璃屑完全混合处理,在混合和造粒成型以后,把它放置在1 000~1 200 ℃下,可烧结成玻璃固化体,并借助玻璃体中一些结晶结构,保证固体化能够长时间稳定。
第二,飞灰烧结轻骨料处理方法。它可以对垃圾焚烧飞灰进行无害化的处理,并对资源进行有效应用,可有效控制重度污染,分解二恶英类的污染物。在煅烧过程中,因其高强型轻骨料优势,能应用到浇注混凝土以及铺设路基的垫层中。
第三,熔融法,这种方法是在燃料炉内使用燃料,将飞灰一直加热到1 400 ℃作用,使飞灰在熔融一段时间后,再经相应的流程冷却之后形成熔渣。这种熔渣可以当做建筑材料,实现资源有效利用。
此外,熔融固化的处理方法会将物料持续加温到熔点,无论应用哪种燃料,能源和费用非常高,但熔融法最大的优势是,能够较好地提升建筑材料的质量。
2.3 地聚物固化处理技术
地聚物主要指应用水玻璃及氢氧化钠,通过相应的工艺不断激发一些高岭土以及工业废渣等物质,所制成的新型材料。地聚物主要包括三种结构,分别是:单硅铝、三硅铝及双硅铝等结构,其特殊的结构能够将飞灰内的金属及其他的毒性物质完全分割且包围于环状的分子间,这些分子进行紧密结合之后,最终完全被吸附在聚合体内,进而实现固化的效果。而且地聚物的原材料非常丰富,价格较,污染物的排放量非常低,在欧洲、美国以及日本等国家受到很高的重视及关注。
田书磊[3]等对于使用地聚物的固化处理方法,来处理垃圾焚烧后产生的大量飞灰,对其进行实验研究,同时和水泥固化处理技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地聚物的固化处理技术对飞灰进行处理后,其抗压的强度明显高于水泥固化处理效果,而且还表现出初期抗压强度较高的优势,且固化体内的重金属的浸出毒性非常低。
2.4 稳定化处理技术
2.4.1 化学药剂螯合稳定方法
该方法使用化学药剂,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反应以后,将重金属离子直接变成无机矿物质,且此种矿物质并不溶于水。而在垃圾焚烧飞灰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中,还能实现少增容或是不增容,且使用成本非常低,能够大大地提升飞灰处理的经济性及实效性。
此外,化学药剂处理方法的对象是一些重金属,部分有机药类药物主要为螯合型药剂,在处理过程中,使用水溶性螯合高分子与部分重金属离子反应,最终形成高分子络合物,这些高分子络合物不溶于水,这样能够较好地固定飞灰中存在的重金属危险物质[4]。
2.4.2 凝石稳定化方法
凝石主要是在仿地成岩的原理上,所配制形成的一种硅铝基胶凝的材料。当前的凝石处理技术渐渐成熟,处理原理是经过生产之后产生的凝石成岩剂和飞灰进行混合,且搅拌均匀后,加入适量或是不加任何水泥熟料,最终形成凝石胶凝的材料。凝石的成岩剂一般加量控制在2%~5%之间最佳,且处理的效果非常好,所检测出的结果和相关的废弃物毒性鉴定标注相符,当浸出液内的飞灰掺加量在2%~5% 的时候,凝石内各个重金属的浓度均低于污水排放所规定的标准。
2.5 水泥窑协同处理方法
因在焚烧垃圾飞灰过程中,可以使用水泥制作的原料取代,同时应用水泥窑回转窑处理该种危险垃圾物,且操作方法、操作步骤比较容易掌握和控制,在处理一些污染物的时候,能够有效应用资源。
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水泥窑协同处理方法时,要先对飞灰做适当处理,以减少可溶盐含量,进而较好的满足水泥生产各项需求,以免重金属完全挥发影响环境。
3 结 语
总而言之,垃圾焚烧后会产生大量的飞灰,这些飞灰中含有较多易熔盐类的物质、 重金属以及二恶英等物质,飞灰的稳定化无害化处理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且部分垃圾焚烧飞灰内含有含量较高的重金属,处理起来非常困难,所以飞灰的处理问题也是环境工程领域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的处理技术,所研究的处理技术均与环境安全要求相符,如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应用便能够较好地处理飞灰中的重金属,较好地实现对大量飞灰的资源化、无害化以及减量化等处理。虽然文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现阶段有着其技术优势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所以不断研究新型的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理技术,对提升城市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晶,杜松,刘力奇,等.垃圾焚烧飞灰热分离处理后灰渣的特性研究[J].
新疆环境保护,2014,(4).
[2] 周建国,张曙光,李萍,等.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固化/稳 定化处理[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5,(2).
[3] 关健,田书磊,郭斌.焚烧飞灰熔融特性与熔渣利用技术研究进展[J].河 北工业科技,2013,(6).
生猪无害化处理的调研报告 篇8
以城市污泥为材料,研究了热喷、辐射和堆肥3种无害化处理方式对污泥中有机组分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中的有机组分经过热喷和辐射处理后,易降解物含量增加,难降解物含量降低;而堆肥处理则相反.污泥总氮的70%~80%是有机氮,热喷、辐射处理使污泥中的有机氮向易矿化态转变,易矿化态氮含量较处理前分别增加8.0%和6.5%;而堆肥处理使污泥中的有机氮向难矿化态转变,难矿化态氮含量增加了4.1%.经热喷、辐射处理后污泥中有机磷的活性显著提高,但堆肥处理降低了污泥中有机磷的活性.热喷、辐射处理使得污泥中水溶性有机物的.大分子组分向小分子组分转化,堆肥处理则与之相反.因此,经热喷、辐射处理的污泥的供肥效果优于堆肥处理.
作 者:占新华 周立祥 吴慧兰 ZHAN Xin-hua ZHOU Li-xiang WU Hui-lan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刊 名:中国环境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卷(期): 25(1) 分类号:X705 关键词:热喷 辐射 堆肥 城市污泥 有机组分的形态
钻井废液无害化处理 篇9
1常见的钻井废液种类及其主要化学成分
1.1 瓜尔胶体系钻井废液
压裂液以瓜尔胶及改性瓜尔胶为稠化剂 , 加入交联剂、杀菌剂、稳定剂、助排剂等 ,破胶返排后仍成碱性 , 受地层水及油污影响 , 粘度在5-6 Mp· S,pH值7.5-9 , 通常会含有未完全降解的瓜尔胶大分子及降解产生的小分子有机物絮状悬浮物,微小絮状油污,悬浮态沙粒,硼(锆,钛),铁, 钠, 钙,镁等金属离等,成分复杂,有机碳含量高,氮含量不高。
合成聚合物钻井废液
1.2合成聚合物压裂废液
以聚丙烯酸及聚丙烯酰胺聚合物为稠化剂,聚丙烯酰胺类包括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等型,加入交联剂,增稠剂,杀菌剂,稳定剂等,压裂后返排,粘度通常在5Mp· S左右,pH接近中性。返排液中通常会有未完全降解的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或聚丙烯酰胺单体,夹杂油污,悬浮态细小沙粒,金属离子主要有铝、镐、钾、钠、钙、镁等,有机碳含量较同质量浓度瓜尔胶体系低,含有一定的可被生物利用的氮,硫元素。
1.3表面活性剂类钻井废液
主要有油酸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八烷基苯磺酸钠等的磺酸盐,加入反离子盐形成粘弹体系,高温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低聚物。压裂降粘后返排,废液粘度通常在5 Mp· S左右,pH在8-9,部分可达到11。返排废液中会含有少部分乳化态的石油,主要含有的金属离子钾,钠、钙,镁外,此外还会含有一定量的硫。
2.几种钻井废液的COD范围
2.1瓜尔胶钻井废液的的COD
瓜尔胶由于是属于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可被微生物降解程度高。瓜尔胶的使用浓度在0.15-0.4%不等,最高可高达0.5%,瓜尔胶有机碳含量极高,因此该体系压裂废液COD值最高,并且随着瓜尔胶浓度的增大急剧上升,常规瓜尔胶压裂液的COD值在两万左右,高温体系的甚至高达三万,由于含碳量极高,降解过程中为维持微生物的降解,需要补充大量的氮和磷。2.2聚合物钻井废液的COD
合成聚合物分子量较瓜尔胶体系低,使用浓度在0.3%-0.5%不等,COD值通常为同等质量瓜尔胶体系的五分之一,通常在4000-6000,可被微生物降解,也较容易化学降解。由于含有一定量的可以被生物利用的氮,补充的氮元素相对较少。
2.3 表面活性剂钻井废液的COD
表面活性剂类由于分子量更小,使用浓度一般不超过5%,在不加入低聚物的情况下COD值更低,一般在2000以内,加入低聚物后COD浓度会上升,添加一般在1%以内的低聚物时,COD浓度会有所上升,总体浓度不会超过4000,由于返排液中盐浓度较高,且表面活性剂曝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泡沫,不利于生物降解,通常采用化学聚沉,化学降解或者光催化降解的方法进行处理。钻井废液的排放标准
根据GB8978-1996污水排放标准,石油行业废水几种污染物排放标准如下:
根据GB8978-1996污水排放标准,石油行业废水几种污染物排放标准如下:
单位 mg/L
污染物 pH 色度(稀释倍数)悬浮物SS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化学需氧量COD
石油类 氨氮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总有机碳(TOC)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6~9 50 70 100 100 10 15 5.0 20
6~9 80 200 150 150 10 50 10 30
生猪无害化处理的调研报告 篇10
关健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S851.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3-0093-01
养殖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病死畜禽及相关畜禽废弃物,但如果病死畜禽尸体处理不好或到处乱丢弃,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可能引起重大动物疫情,危害畜牧业生产安全,对人类的健康造成重大威胁,所以强化病死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降低畜禽疫病发生风险,保障畜禽及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十分必要。
1博乐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现状
(1)2013年末,博乐市家禽存栏约163.5万羽,牛存栏约2.72万头,羊存栏约32.14万只,生猪存栏量约2.7万头。在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情况下,按照养殖生产和强制免疫过程中正常死亡计算,预计全市每年会有8万羽家禽、3000头生猪、3万只羊、200头牛死亡。但每年的生猪、家禽、牛、羊死亡数都无人统计,没有人上报。只有出现了大规模的畜禽死亡后,被周边其他人发现上报。
(2)一些中小型养殖场虽然对病死畜禽及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但往往存在掩埋不深、消毒不严、处理不彻底等问题。病死畜禽存在被食肉动物扒出或被人挖出加工变卖等情况;散养户一般把病死畜禽采取就近掩埋,或随意丢弃于河沟、废坑或荒地,或用来喂狗,甚至将病死畜禽非法出售。
(3)由于各种原因,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面存在基础差、投入不足等问题,导致无害化处理能力与畜牧业规模化发展不相适应。
2博乐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
2.1对病死畜禽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养殖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病死畜禽及相关畜禽废弃物。病死畜禽是动物疫病发生的重要传染源。如未经无害化处理或任意处置,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还可能传播重大动物疫情。若病死畜禽流入消费市场,将直接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危害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2.2无害化处理方式单一
我市病死畜禽都产自散养户和中小规模养殖场。由于无统一的无害化处理地点和深埋场所、没有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所以无害化处理方式只能采掩埋法。当有大量的病死畜禽出现时,难以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
2.3无害化处理所需费用没有得到保障
根据《动物防疫法》第四十八条和第七十五条的规定,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所需费用由畜主承担,而无害化处理成本很高。虽然2013年有新的规定:每头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80元,但远远不够,所以养殖户在动物死后不愿意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和主动作无害化处理。
3对策
3.1抓好源头监管工作
加强对养殖场户及其从业人员的法律宣传和技术培训,组织动物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村级防疫员及养殖户学习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的政策、意义及具体操作办法。切实提高养殖户科学防疫、安全用药的能力和主动防控意识、法制意识;改善防疫条件,完善防疫制度。
3.2抓好畜禽防疫工作
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畜禽防疫,保障防疫密度和防疫质量,提高免疫抗体水平,减少疫病发生,降低死亡率,对辖区内养殖场(户)要建立健全畜禽养殖档案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档案,落实村级兽医防治员负责登记本村的病死畜禽情况,及时上报疫情。
3.3落实统一的无害化深埋点
根据我市发展实际,应由市政府出面,尽快落实1~2个合适的无害化统一处理点或修建动物无害化处理池,对病死畜禽统一集中处理,达到无毒害、无残留、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目的。
3.4规范无害化处理技术
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收运、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无害化处理规范要求,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处理过程中发生意外,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要对周围环境、运载工具进行及时、充分、彻底的消毒。
3.5落实无害化处理经费
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过程中,成立专门处理病死畜禽机构。推行病死畜禽购买政策,提高对病死畜禽及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的补助标准,加大对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规定饲养场、养殖户凡将病死畜禽上报集中收集、处置的,给予登记并由政府给予适当补助。
3.6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生猪无害化处理的调研报告 篇11
1 浙江省推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取得的工作成效
浙江省围绕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健全管理机制, 推广一整套比较成熟的无害化处理技术措施, 取得了显著成效。
1.1 建成一批无害化处理设施
一是建设无害化集中处理厂。全省规划建设42个集中无害化处理项目, 其中有29个处理厂已批复立项, 17个已完成选址或用地意向。该省的32个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县已立项建设20个集中处理厂, 其中桐乡市、海盐县、嘉善县、吴兴区、龙游县、桐庐县等县市的7个无害化处理厂已经投入运行。预计6月底, 该省20个畜牧主产县每县至少建成1个无害化处理厂, 初步形成覆盖全省的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置网络。二是建设无害化处理收集点。全省已有52个县 (市区) 建立无害化处理收集点651个, 每个收集点均配备了冷库和防渗漏运输车, 由专人管理负责。嘉兴市建设病死动物收集点183个, 仅去年“菲特”台风灾害期间就及时收集处理因灾死猪30多万头、家禽1 000余万只。
1.2 健全无害化处理管理机制
一是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制。浙江省11个市62个县 (市区) 均制定了病死猪监管办法和政策, 明确各相关部门在畜禽养殖、屠宰、交易环节以及河道、公共场所清理的监管职责。乡镇政府和村委员组织落实5.68万个畜禽养殖场、养殖村的监管责任,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负责技术指导, 实行常态化管理。同时, 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加大动物防疫违法案件的查处, 2013年共查处涉及病死动物案件218件, 涉嫌犯罪移送案件13件。二是拓宽政策补助覆盖面。通过“平安浙江”考核等措施, 有力推动各地全面落实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目前, 全省有80个县 (市区) 、6个市辖开发区已实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 政策实施面达100%, 全年纳入补助政策的病死猪处理量达196.6万头。另有40多个县 (市区) 政府对散养户主动报告、送交病死猪的出台了奖补政策。三是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全面推进县级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建设, 建立区域动物卫生监督分所。目前, 全省80个县 (市区) 有77个县 (市区) 出台了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建设方案, 批复设立动物卫生监督分所385个, 核定人员编制1 244名。四是整治优化养殖环境。浙江省强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各地编制了畜牧业发展规划, 依法划定禁养区、限养区,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源地, 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以及其他人口集中区域养殖畜禽。一批小散养殖场 (户) 得到清理整治, 截止2013年底, 全省已拆除各类养殖场户3.79万个, 减少生猪饲养量480万头。嘉兴市推行“三改一拆”工作, 该市距河道200米范围内已基本没有养殖场 (户) 。
1.3 推广了三种无害化集中处理模式
主要是化制法、焚烧法和生物降解法。一是化制综合利用模式。桐乡市恒生生物处理厂建成日处理病死动物12吨的干法化制设备。主要技术原理是把病死动物通过高温灭菌、熟化粉碎、菌种加辅料降解、干燥后的处理物作为养殖蝇蛆的基质, 成为蝇蛆养殖的高蛋白、高脂肪、全营养饲料, 养殖蝇蛆后的残渣, 与发酵的猪粪按一定比例混合后, 制成优质有机肥料。处理流程为“病死动物收集—高温灭菌 (熟化) 、粉碎—辅助处理 (菌种、辅料) —生物处理—生物学分离—蝇蛆、有机肥的资源化利用”。该模式具有无害化处理彻底、处理能力强、资源再利用等优点, 且不产生“三废”, 但投资成本较高、占地面积大。二是焚烧炭化模式。湖州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建成日处理病死动物20吨的炭化焚烧设施。利用热解的原理, 在无氧、高温条件下, 将死亡动物转化成高温烟气和性质稳定的固体炭化物, 高温烟气进一步燃烧。炭化焚烧装置由预处理、炭化、焚烧、烟气净化、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等系统组成。该模式具有杀灭病原彻底、处理速度快、设施占用面积小, 固形炭化物可回收综合利用等优点, 但一次性投资费用高、能耗大、运行成本较高。三是高温生物降解模式。嘉善县从台湾引进高温生物降解处理病死动物技术和设备, 在南北两区分别建成两个日处理病死动物12吨的处理中心。主要原理是死亡动物在处理系统的反应槽中迅速切割, 混合麸皮、统糠、锯木屑等辅料经耐高温的生物菌种 (复合细菌) 迅速分解, 通过机器运转碾压成粉状, 生成发酵的高蛋白混合物, 该系统处理槽温度设置在95~140℃ (物料温度保持90℃、4小时) , 可杀灭细菌、寄生虫和病毒, 同时达到处理物干燥的目的。生物发酵降解处理技术产品, 因富含蛋白质、脂肪、高活益菌数等成份可用于饲养蝇蛆、蚯蚓、黄粉虫等, 也可直接作有机肥料施用果木、花卉, 理论上讲还可作为水生动物的高蛋白、高脂肪饲料原料 (台湾地区这样使用) , 但存在生物菌种价格偏高、处理后的产品利用受限等问题。
2 浙江省推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主要做法
浙江省经过多年探索, 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机制。
2.1 统一领导, 政策推动
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建设, 2013年, 省政府下发明电《关于加快构建畜禽养殖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和监管长效机制的通知》, 要求年出栏生猪30万头以上 (或出栏家禽1 000万羽以上) 的畜牧业主产县, 必须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集中处理厂, 其他县 (市区) 要建立畜禽养殖乡镇 (村) 无害化处理池 (窖) 或收集点。各级发改、财政、国土、环保等部门要特事特办, 迅速落实项目立项、资金筹措、建设用地指标以及环评等工作, 确保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早启动、早完工、早运行。为政府主导推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同时, 省政府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纳入“五水共治”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平安浙江”考核指标体系, 统筹推进。
2.2 强化考评, 督导推进
浙江省农业厅成立推进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建设领导小组, 实行每月动态报告制、工作进展会商制, 与各市建立了工作联系督导制度, 在“平安浙江”考核指标体系中, 具体负责无害化处理工作考核, 对未按省政府规定建设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厂、建立收集机制、制定监管办法、落实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的, 以及发生重大违法行为、重大突发事件的, 按规定扣分, 最高扣10分, 以督促和推动地方党委、政府推进无害化处理工作。
2.3 加强立法, 落实责任
《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单设了“病死动物和病死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章节, 一是明确政府和养殖场的责任。规定“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组织建设病死动物和病死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公共设施, 确定运营单位及其相应责任, 落实运营经费”, “环境保护、兽医、市容环境卫生、商务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病死动物和病死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的监督管理工作”、“动物饲养场 (养殖小区) 、专门经营动物的集贸市场等, 应当具有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要求的病死动物和病死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设施, 对其病死动物和病死动物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农村散养户和城镇居民应当将其病死动物和病死动物产品运送至无害化处理公共设施运营单位, 或者向无害化处理公共设施运营单位报告。”二是明确弃置病死动物清理打捞的部门和责任主体。规定“违法弃置在江河、湖泊、水库等场所的病死动物和病死动物产品, 由负责水域环境卫生的管理部门组织打捞, 并运送至无害化处理公共设施运营单位, 由无害化处理公共设施运营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违法弃置在其他公共场所的病死动物和病死动物产品, 由所在地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乡 (镇) 人民政府组织清理, 并运送至无害化处理公共设施运营单位, 由无害化处理公共设施运营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三是明确保险联动机制。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动物饲养单位和个人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享受政府保费补贴的保险合同发生保险理赔的, 保险机构应当依据保险合同以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凭据予以理赔。”
2.4 严明制度, 规范程序
浙江省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制度, 2013年省农业厅和环保厅制定《浙江省死亡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置技术导则 (试行) 》, 对集中处置设施的选址、消毒、卫生防护等进行明确, 对病死动物的收集、暂存、转运和处置实行联单制管理。对焚烧、化制和生物处置方式提出了适用对象、技术要求和风险评估, 为建设单位确定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规模和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湖州、嘉兴等地建立收集点工作职责和移交制度, 处理中心建立入场登记、车辆和场地消毒、人员防护和冷库管理等制度, 并统一制作、上墙公示。
2.5 加大投入, 完善设施
一是处理补助全覆盖。浙江省省级财政每年安排的无害化处理经费达4 000多万元, 对集中处理模式和规模猪场自行处理模式明确了各自经费补助政策, 并将补助范围扩大到所有养殖户, 实现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补贴全覆盖。
二是科学长远规划。《浙江省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 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建设42个无害化处理厂, 拟投资1.53亿元。
三是专项扶持设施建设。桐乡市恒生生物处理厂投资1 200万元, 市政府给予600万元补助;湖州市动物无害化处理厂, 省财政补助360万元, 市政府给予1 500万元额度连续5年的财政贴息, 市财政按全市年出栏生猪260万头的基数、每头每年补助1元的标准对处理中心进行补助, 处理病死猪按80元/头的标准由财政补助, 其它动物尸体处理按2 600元/吨的物价核算标准进行收费。
四是建设集中收集点。全省已建设651个集中收集点, 每个点配备1座冷库和2~3台运输车, 平均投资30~40万元。集中处理中心由乡镇政府安排2~3人, 政府对收集病死动物的人员每年给予3~5万元的补助, 对主动报告病死动物信息的养殖场, 政府给予每头10元奖励。
3 推进我省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 李克强总理要求, “要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 通过试点探索有效机制”。借鉴浙江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经验和做法, 我省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统筹规划、因地制宜, 财政补助、保险联动”原则, 建立“规模养殖场自行规范处理、散养户送收集点集中处理”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综合治理体系, 形成长效机制。
3.1 加大资金投入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是一项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公益性事业, 需要强力的政策支撑, 建立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
一是安排设施专项补助。省、市、县级财政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 用于集中处理及收集点、规模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的补贴。争取5年内, 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密集区全部建成效率高、无污染、资源利用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系统。
二是合理分配补助经费。按国家规定规模猪场每头病死猪补助80元无害化处理费, 我省应对散养户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实行全覆盖 (即经无害化处理后, 2月龄以下的或年出栏低于50头养猪场的病死猪, 全部纳入补助范围) , 省、市、县财政要足额预算;对不具备无害化处理能力的养殖场 (户) , 由无害化处理中心统一收集处理, 70元补给集中处理中心, 10元补给送病死猪到收集点的养殖户。
三是适当安排运行经费。建成运行的集中无害化处理中心的人员工资、运行经费以及收集点工作经费一并纳入财政预算。四是整合各类项目资金。生猪调大县奖励等项目资金可安排20%用于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五是积极引导民间资金。对其他产业资金投入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 在土地、税收、水电、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 引导各行业资金投入无害化处理。
3.2 强化政策保障
一是加快地方立法。提请省人大尽早颁布《湖南省〈动物防疫法〉实施办法》, 明确病死动物处理的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和运行机制。
二是政策支持。提请省政府印发关于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和监管长效机制的文件, 强化属地管理和联防联控, 建立健全“统一收集、集中处理”机制, 加快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设施建设。
三是机构和人员保障。请省委、省政府和省编委支持, 加快畜禽屠宰监管职能交接工作, 继续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强化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及其分支机构建设, 为长效机制建设提供队伍保障。
四是严厉打击经营病死猪行为。公安部门牵头, 食药、畜牧部门共同参与, 严厉打击经营病死猪行为。各部门密切配合, 建立健全联动机制, 加大执法力度, 定期通报并向社会公布案件查处情况。
五是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进一步加大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投入, 支持规模养殖场 (户) 、龙头企业、合作社完善基础设施, 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改善养殖条件, 提高兽医服务水平, 降低动物死亡率, 实现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科学化发展。
3.3 深入推进试点
【生猪无害化处理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调研报告08-08
猪场的无害化处理制度10-04
广州从化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报告07-14
湖北重点项目-餐厨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7-02
无害化处理监管06-05
无害化处理中心06-07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09-15
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08-21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1
乡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PPP项目合同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