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体育教师工作计划

2024-07-09

一年级体育教师工作计划(精选15篇)

一年级体育教师工作计划 篇1

回想这学期以来所做的工作为了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计划要求进续期我努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下面就将工作情况总结一下也便今后工作和教学中不断进步和提高。

一、教学工作

了解学生、认真备课认真学习《体育课程标准》深钻教材立足学生发展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教学。我深知要备好一节高效的课就必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主要是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和知识基础同时还要了解各个学生的身体条件、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特点差异及存在的问题。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教学要求根据孩子们好动爱玩的特点我把教材内容利用游戏的形式展现在课堂上这些游戏本身又具有很大的趣味性同时针对性很强而且又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手段。既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又能锻炼身体可为学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间活动

本学期为了丰富学生的课间活动内容我们体育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搭设了锻炼的平台和展示的空间主动为各个班级推荐了内容符合学生的游戏活动并协助练习。在开学初我重点抓了广播操因为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对广播操有些陌生如打不好基础一旦学生养成坏习惯在纠正就困难了。

因此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对广播操进行教学的:

第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

第二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要求教师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

第三讲解要少而精。我在广播操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

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准确。

第五纠正错误动作要及时。另外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其他各位班主任的大力支持。

总之,今学期从学校的的实际出发,为了学校的整体工作着想,本着在我想到的,该我做的,力争达到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搞好学校的体育教育。

一年级体育教师工作计划 篇2

以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为宗旨,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结合水平二(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花样跳绳“一带一跳”的动作要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团结合作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在身心等方面得到锻炼。

二、教材分析

花样跳绳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因其花样多、趣味性强、锻炼价值较高、方便易行,深受大家的喜爱。“一带一跳”是众多花样中的一种。本课是水平二(三年级)花样跳绳第5次课,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是巩固学过的单人和双人花样跳绳动作,学习“一带一跳”动作。

本教材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好进出跳绳的时机,配合同伴连续跳绳的能力,发展学生身体的灵巧性和动作的协调性,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及弹跳能力。

本课虽然趣味性强,但跳绳毕竟是一项对协调性、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体育运动,所以教学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学生经历跳会—会跳—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的过程,才可能掌握一定的跳绳技术和锻炼方法,这样,学生既学得轻松,又能熟练地掌握技术动作,从而体会到跳绳带来的成功喜悦,并积极地参与跳绳运动,去锻炼身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对学好花样跳绳充满信心。

三、学情分析

水平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注意力的指向性较弱,学生喜欢学习运动技巧,表现欲望比较强,对体育活动有广泛兴趣,但兴趣容易转移。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在教学中,要安排灵活多样的跳绳练习,让学生人人享受跳绳,人人都有进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公平竞争的氛围,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自由学练,在观察思考中得到启示,得到锻炼。通过榜样的示范,让学生感受到优美的动作,从而能有意识地纠正自己的动作,促进各层次学生得到提高。课堂上还要让学生互相配合,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由此学生不仅身体得到锻炼,而且还能掌握更多的有关跳绳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流程

课堂以永登县非常熟悉的兰州拉面开头,顺势自然地用跳绳做起“兰州拉面”来,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师生始终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交流学习。在课的准备部分,播放《大家一起来跳绳》歌曲,学生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热身活动,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到主课教学。基本部分的教学中,学生分别进行了1min并脚跳绳、单人及双人自由跳、“一带一跳”、闯关游戏、鸭子步行走游戏等,学习的内容由易到难逐步过渡,通过教、学、巩固等环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为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突破教学难点,采用教师示范、先分解后整体、榜样引领、鼓励教育、兴趣引导等方法。在结束部分,采用《让我们荡起双桨》作为放松练习的歌曲,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达到放松目的。

点评:

从技术动作教学走向运动能力教学

本课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的设计思路清晰、形式新颖、有创造性、有特色,导入设置合理;能根椐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练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和情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技能等方面的有效发展。

采用“启发式”、游戏和竞赛激励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准备部分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兰州拉面”为情境导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奋性,为迅速进入下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和身体基础。

基本部分的练习方法和手段,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单人速度→单人花样→双人花样的练习为本课主教材“一带一”双人跳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有效地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闯关游戏”有利于巩固提高“一带一”双人跳的技能水平,体现了从技术动作掌握到技术运用能力的教学理念。游戏“鸭子步行走”能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符合身体素质“课课练”的教学要求。

结束部分,在《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的伴奏下,全班学生跳起舞蹈,让疲惫的身心得到恢复。

值得商榷的方面:

1.学习目标设计欠缺发展体能的目标,如,通过本课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弹跳力、灵敏性等。

2.基本部分的1min跳绳和单人花样跳绳(并脚跳、单脚跳),二者动作的完成有相同之处,选其中一个内容就可以,建议选后者,同时放到准备部分练习,在作为常规跳绳练习的同时,又达到热身的作用,还为本课主教材增加了练习时间。

3.关于双人花样跳绳的概念:双人花样跳绳包括单绳和双绳。本课教材双人花样跳绳——“一带一跳”不清楚、不明确。应该是“双人单绳一带一花样跳”。

点评人:广东省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员、

一年级体育教师工作计划 篇3

(略)

二、教材分析

原地快乐运球练习使适龄一年级学生掌握正确的触球部位,以及养成良好的运球身体姿势,为熟练掌握运球突破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动作做法和要点:

要点一:手掌的边缘触球,手掌心不能触球。要点二: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体会手按拍球和迎引球的动作。要点三:拍球部位为正上方,力量适当。

【常见错误与纠正方法】

常见错误现象及原因纠正方法手打球运球时用手去打球,而不是用手腕、手指按拍球。学生仔细观察并体会正确的原地运球的手型,并通过反复练习巩固动作。

运球时低头看球运球时低头看球,不注意观察场上情况。加一些辅助的熟悉球的练习,增加球感;增加眼不看球的原地运球。手指并拢运球时,五个手指不分开,减少控球面积。组织学生观察运球时手指接触球的正确方法和手型,强调运球时五指自然分开,以增大控球面积。可采用从原地慢速地运球,体会手的动作,逐渐加快练习速度。

三、单元教学建议

单元第1课时:

(一)学习内容

1.熟悉球性;2.复习原地拍球。

(二)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两腿弯曲,上体前倾,上体自然分开,用手指触球(手心空出),以肘关节为轴,臂上下屈伸,当手触球时,小臂和手腕有一个随球上下的缓冲动作,而后小臂下伸,手腕向下按压将球拍向地面,如此反复进行。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指分开,自然弯曲,难点:球反弹时的手腕的緩冲动作。

(四)教法提示

1.通过语言提示和评价激励,让学生的拍球动作准确;2.在比赛中,教师要不断渗透诚信的品质。

(五)练习方法提示

1.自主拍球:每人一球,散点自主练习拍球;2.拍球比多:1分钟计时,看谁拍球次数多;3.拍球比快:规定次数,比一比谁先完成;4.听信号拍球: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各种信号,如哨声、掌声等,有节奏地拍球;5.拍球接力:四人一组,每人运球10次,看哪一组最快完成。

单元第2课时:

(一)学习内容

原地快乐运球

(二)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两腿弯曲,上体前倾,上体自然分开,用手指触球(掌心空出),以肘关节为轴,臂上下屈伸,当手触球时,小臂和手腕有一个随球上下的缓冲动作,而后小臂下伸,手腕向下按压将球拍向地面,如此反复进行。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按球正上方;五指自然分开、弯曲。

难点:上下按压。

(四)教法提示

1.教师注意练习中的信息反馈,及时纠正错误,重点提示学生体会触球部位;2.听信号练习时,教师要不断变化信号,刺激学生,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五)练习方法提示

1.学生每人一球,集体和分组练习原地运球,重点体会手触球的部位;2.集体听教师口令,模仿教师运球动作,体会手触球的部位和手型;3.原地半蹲高运球和低运球:让学生半蹲,左右手交替运球;4.听信号运球: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高运球—低运球—高运球—低运球的口号,有节奏地运球;5.教师讲解并示范游戏“蚂蚁运粮”的动作要领及游戏规则,同学们仔细听讲并模仿“蚂蚁运粮”的游戏动作,在不违反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快乐游戏。

单元第3课时:

(一)学习内容

1. 原地抛接球;2. 原地运球游戏。

(二)动作要领

手腕柔和发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难点:上下按压。

(四)教法提示

1.运球练习时,提示学生注意手腕柔和发力;2.“石头、剪刀、布”游戏时,提示学生加强对球的控制能力。

(五)练习方法提示

1.球性练习:抛接球:每人一球,将球向空中抛起,看谁抛得高接得牢。熟练后增加难度,可以增加击掌后接球的练习;2.运球比低:每人一球,两人一组,要求拍得低又不能失误;3.边运球边“石头、剪刀、布”游戏:两人一组,每人一球,一手原地运球,另一手进行“石头、剪刀、布”游戏,要求既不运球失误,又要争取游戏胜利。

单元第4课时:

(一)学习内容

原地运球考核

(二)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两腿弯曲,上体前倾,上体自然分开,用手指触球(掌心空出),以肘关节为轴,臂上下屈伸,当手触球时,小臂和手腕有一个随球上下的缓冲动作,而后小臂下伸,手腕向下按压将球拍向地面,如此反复进行。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球速度快。难点:上下按压。

(四)教法提示

1.语言提示原地运球的考核要求和考核标准;2.让学生在充分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考核。

(五)练习方法提示

一年级体育工作计划 篇4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共有学生39人,女生16人。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体质相对较弱,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并且他们生性好动,课堂上说话随便,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要想上好体育课,首先要用他们乐于做的游戏引起他们上体育课的兴趣,进而在游戏中让他们学会简单的队列队形,以及简单的跑、跳、投等基本动作和技术,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

1、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立定跳远动作,跑步的基本方法,学会学习方法,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2、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积极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3、让学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并能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从而体验成功。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

(2)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3)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4)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

(5)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及为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

4、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自然。

7、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不断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一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1、3、6年级的体育教学,近600名学生,他们的身体素质各异。因此如何调整好他们的心理,处理好学习与活动的安排,让他们在体育课上取得好成绩是该学期的首要任务。另外考虑到男女差别大身体素质各异:男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能够较好的锻炼;女生趋于文静,不好活动,课中就要经常与她们沟通交流,因势利导,及早转变观念,让男生带动女生,培养女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以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敢打敢拼勇争一流及优良的集体主义精神。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三、学期目标:

1.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学生体质。

2.收集并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体育时事,丰富他们的知识,以备综合能力考试。

3.让他们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四、具体措施:

1.利用课中或课后的时间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转变他们的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2.认真备好课,向课堂40分要效率,确保学生们能够在愉悦气氛中投入到每节课的学习中。

3.课堂上,参与到学生中间,以此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注重培养体育骨干,起到率先的作用。课中多采用比赛的方式,激励他们敢于争创的好成绩。

4.课后做到及时反思总结。

五、业务学习:

1.认真领会课改精神,熟练各学段教材内容,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多听课,评课参与集体研讨,取其长补己之短,丰富自己的阅历。

3.充分利用多媒体、图书室等查阅教学训练方面的资料,学习新的好的教学方法。

4.努力学习电脑知识,能够制造出相应的课件利于教学。

5.多与同行共同交流,共同研讨,共同提高。

6.加强自我锻炼,提高自身素质。

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七、有效评价教育教学:

通过测试和平时的练习采取教师或学生相互评价的方式,分优秀、良好、及格、仍需努力四个层次:

1.学习态度与行为:能否以端正积极的心态投入到体育锻炼及体育课的学习中去。

2.体能与技能:能否正确的将动作掌握与运用情况。

一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篇6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年龄较小,接触的东西少,对他们来说什么都是新鲜的,他们都喜欢接受新知识,但是他们的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缺乏耐心,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接受比较慢,特别是对某些协调性要求较强的东西,力量也比较差,男生活泼好动,组织纪律性观念不强,但表现欲强;女生和男生一样活泼,应多以游戏为主,在其中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教材较为简单,内容主要有:体育基础知识、基本体操、田径类的跳跃和投掷(轻物掷远 抛接球)、体操(团身前后滚动和前滚翻)、队列练习、走跑练习(30米跑 和300-500跑走交替)、基本步法练习。内容简单却是最基础的,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对于难度较大的项目,教师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适当降低动作难度,多加以引导,从学生基础能力开始培养,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习新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从基础锻炼做起,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注意培养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

3、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矗

教学重点:基本队列的练习以及田径的各种走跑跳和投掷动作。

教学难点:学校武术操、体操动作。

四、教学措施

1、教师认真贯彻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精神,精心备课,充分上好每一堂课。

2、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要根据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和理解离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快的特点,多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3、多鼓励新生在课堂上大胆做示范,并提出问题,对这方面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4、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保证正确的跑走姿势,并对学生及时给予表扬。

5、教师要将学过的知识,有机地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去,以达到提高的目的。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小组,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做到优生优培,差生转化。

6、教师加强各方面学习,提高理论水平,以理论指导实践,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总结经验教训。

五、教研专题: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六、具体的教学计划:

1、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任务,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和创新精神。

2、理论方面: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方法及体育运动常识、卫生保健等。

3、队列队形:主要学习集合、散开、稍息、立正、左右转法以及向右看齐等。

4、广播体操:一年级新生首先要学会广播体操(学校特色武术操),因此,学习广播体操是上半学期的重点。

5、技能方面:主要包括①走:各种不同姿势的走,直线走;②跑:主要有直线跑,沿圆形跑,直线往返跑,接力跑等;③跳:主要有双脚跳、跳圈,跳上台阶,跳绳,立定跳远;④投:主要有对地投球,抛接球,投球进筐,投准练习等;⑤技巧方面:滚翻等简单的柔韧素质;⑥游戏《快快集合》、《投准》、《拍球比多》、《大鱼网》、《投沙包》、《迎面接力》、《跳进去拍人》、《老鹰捉小鸡》等;⑦简单的韵律舞蹈动作学习。

七、教学进度

按照市教科研中心下发的“教学进度表”执行。一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基础比较薄弱,对动作事物结构的思考较为肤浅,身体素质较差,意志力比较薄弱,但是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十分活跃,语言和行为欢快活跃。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自信心不断增强。即使遇到了什么困难,自己也能从容面对。出现了竞争意识。针对这些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入门教育和纪律性教育,在此基础上进行启发诱导,提高其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每节课进行一定时间的队列练习,对其进行组织纪律性的教育。

3、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

4、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

1、每节课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队列练习

2、体育教学的重点主要侧重于投掷和跳跃,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的进行投掷方面和跳跃项目的练习,譬如投准投远练习和跳上跳下练习。

3、校园武术操:《旭日东升》。

体 育 教 学 进 度 表 周 次

课 时 1 引导课

体育常识:做早操的好处;本期教学任务。2

1、队列队形;

2、游戏;快快集合 2 2

1、校园武术操《旭日东升》:踏蹉步;

2、队列:排纵队,横队; 2

1、校园武术操《旭日东升》:踏蹉步;

2、游戏:快快集合; 2 3

1、校园武术操《旭日东升》:弹跳步;

2、游戏:一切行动听指挥。2 1.校园武术操《旭日东升》:进退步;

2、游戏:挑战应战 2 4

1、队列;原地转法;

2、校园武术操《旭日东升》:进退步、踏步; 2

1、校园武术操《旭日东升》组合动作;

2、游戏:障碍赛跑; 2 5 游戏课:

1、端水平衡;

2、障碍赛跑; 2

1、技巧:复习前后滚动;

2、游戏:绕木棒接力; 2 6

1、集体舞《找朋友》组合动作;

2、走:各种姿势的走; 2

1、用各种正确姿势的走;

2、游戏:迎面接力; 2 7

1、队列:报数;

2、复习,各种姿势的走; 2

1、集体舞《找朋友》组合动作;

2、队列:报数; 2

1、技巧:前滚翻;

2、坐位体前屈的测试; 2

1、技巧:前滚翻;

2、游戏:换物接力; 2

1、投沙包;

2、羽毛球颠球; 2

1、身高、体重的测试;

2、游戏:换物接力; 2 10

1、队列:齐步走-立定;

2、羽毛球颠球测试; 2 游戏课:

1、蹦蹦跳跳;

2、猎人猎枪老虎; 2 11

1、队列:走圆形;

2、投沙包; 2

1、技巧:立卧撑;

2、游戏:换物接力; 2 12

1、投沙包测试;

2、游戏:“8”字接力; 2

1、徒手操;

2、游戏:改换目标; 2 13

1、跳短绳;

2、游戏:迎面接力跑; 2

1、走、跑交替;

2、复习跳短绳; 2 14

1、走、跑练习;

2、游戏:跳进去拍人; 2

1、韵律活动;

2、找自己的家; 2 15

1、跳短绳;

2、游戏叫号赛跑; 2

1、双人跳绳;

2、游戏:迎面接力 2 16

1、走、跑交替;

2、游戏:单脚跳接力; 2 1、30秒跳短绳; 2 17 考核 18 考核

一年级体育教师工作计划 篇7

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来临,“科技奥运”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启示之一就是,现代学校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和科学研究,需要体育学科及全体体育教师的共同努力。无论是基于个人成才还是事业的发展,只有努力做一名具有研究头脑、勇于创新的体育教师,才能更主动地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而不落伍。

重视科研,首先在于大中小学的体育课堂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是科学,既需要科学理论地指导,又需要科学地研究、设计和实施。相比其他文化课教学过程而言,体育教学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科技”含量要求更高。诸如在实现教学目标上,如何根据不同教材、对象科学把握学习技能、增强体质、发展个性情感与培养兴趣的关系;在教学观念与方法上,如何体现主导与主体、教与学的关系,发挥讲解、示范练习评价的不同作用;在教学组织与管理上,如何优化教学过程、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兼顾全班学生的普遍要求和少数学生的不同需要;在体育教学评价上,既要考虑多元目标的实现程度,又要选择对不同目标的可行评价方法与标准等等。这些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在时间上又受到45分钟的刚性限制,在空间和形式上则处于开放的操场(或体育馆中)与学生运动之中,而不像学生坐在教室里便于控制;在学生人数上,我国中小学大多在50~60人一个班甚至一班70多人;面对每年不同的学生班级,面对每一个丰富多彩的学生,面对如此复杂的体育教学工作,显然不能年复一年的重复性对付教学,而要求我们的体育教师要深入研究体育课堂教学的规律,了解当代青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体育需求,探索在中国特色条件下(如班级学生多、同场班级多、场地小器材缺等)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的体育教学策略与模式。所以,高质量和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是离不开体育教师的研究头脑和科研活动的,这方面的成功事例不胜枚举。

重视科研,还在于学校体育为国家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战略需要。学校体育(特别是中小学)是竞技体育的基础,是优秀体育人才成长的摇篮。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在国际大赛乃至奥运赛场上的体育选手,大多孕育和成长于中小学体育的土壤,一经体育教师的慧眼识才、早期培养和层层输送,才使他们走上了为国争光的领奖台。因此,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和课余运动训练中,如何去发现“姚明”、“刘翔”、“邓亚萍”式的体育之才,绝不是“年年重复旧教案”、“陈陈相袭老一套”而能成功的;必须要求教师要具备研究的头脑,科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不同项目儿童少年选材的特点与方法,探索学校课余训练中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特有的规律和方法体系,才可能事半功倍地去随时发现有优异运动才能的体育苗子,并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科学地育才,才有望通过每一位体育教师的辛勤之手和探索之路,把身边的学生送向未来世界冠军的奥运赛场。在竞技体育中,儿童少年早期专项化培养早已是国际性共识;儿童的特殊运动才能的早期发现,也有其规律可循;但各项目千差万别、方法各异。中小学阶段如何及时发现体育苗子而不埋没人才,需要广大体育教师不断地探索总结才能实现。

重视科研,也是体育教师实现角色转变,主动适应体育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正在深入推进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无论从教育观念转变还是体育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创新,最根本的要求是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要求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就能力类型而言,尽快由传统的“经验辛苦型”向“研究创新型”转变;就工作类型而言,尽快由过去单一的“教学—教练型”向“教学(训练)—科研综合型”转变。这种转变意味着将科研活动紧密地结合于日常教学训练之中,以研究的眼光,善于在教学训练中发现问题,反思总结问题;以科学的原理方法,在教学训练中去探索、解决问题;用研究的成果去进一步指导和推进教学训练工作。唯其如此,我们的体育教师就可能实现在学校体育和新课程改革中,由被动适应变为主动适应,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导演与创造者,由课程执行转向课程研究和创新,由单纯教书匠转向学生的健康指导者和学习引导者。

重视科研,更是体育教师改变命运、提高地位、造就名师、成才发展的成功之路。笔者曾专门研究过上世纪80年初的全国千名优秀体育教师和90年代初全国千名农村优秀体育教师的成才规律和经验,这两批全国千名优秀体育教师虽在教学训练上各有特色,但其共同的成才因素与优势都是重视科研,都能结合自己的教学训练实践开展科研;科研成果又为他们的教学训练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科研活动增加了他们成才腾飞的翅膀。近几年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取得成就的学校或教师,也大都是以研究的视野关注体育课程改革,以探索的精神在课改中总结发现问题,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课改中去研究解决问题。这些优秀教师也因此在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但改变了本学科和本人在学校的地位,甚至成了当地的名师或学科带头人;其良性循环又进一步促进了体育学科的持续发展。他们的成功经历证实了:科研可有作为,有为才能有位;也揭示了,体育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不断研究和认识其规律,才能不断向前。这样的科学研究对学生而言,是研究成果的分享者和受益人;因为体育教师不循常规、勇于创新的探索与研究,使学生接受的不仅仅是体育知识与技能,也不仅仅是练习中的汗水与泪水;学生得到了可能更多的独立思考、探索问题的机会,分担了课程创新开发中的不同角色,感受到了在体育学习中开发潜能、张扬个性的灵动与新奇,甚至从体育教师的奋斗言行中感悟到体育创新的真谛和对人生价值的美好追求。对教师而言,这种科研工作并非额外负担。因为科研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训练效果的同时,也在同时改造教师自己,使体育教师在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能力,提高了自己综合素质,在平凡中不断迈入人生新的境界;甚至因科研感受到向自己的智力、能力和人格挑战的激情,在探索与创造中有了生命的新发现,感受到因创造成功而带来的欢乐与喜悦。

新时代呼唤教师观念的转变,建设创新性国家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奉献。而每一位有事业心和使命感的体育教师,理应成为有研究头脑的创造型教师,研究与创新首先将成为每位教师(包括体育教师)的生存方式之一。其前景是在研究中学习,在探索中前进,在创造中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再局限于学历提升和多种培训,更重要的是参与科研活动之中。在这种创造色彩的成长途径之中,可能带给教师的不仅是可见的科研成果,更多的收获还有多种教育价值,包括开放的心态、创造的意识、超越的观念、进取的精神和成长的渴望。

一年级体育课如何有效组织教学 篇8

关键词:一年级;队列练习;体育教学

新课程的推广使当今的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广大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熟练运用新方法、新手段,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师生都能在多彩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发展。一年级的体育课基于学生的上述表现,只有有效组织教学才能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迅速融入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中去。那么体育课上如何有效组织教学呢?

一、课堂常规要适合,队列练习严要求

课堂常规是广大体育教师经过长期体育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采取的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的程序性工作。良好队列习惯的养成,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障。课上我深深地体会到一年级严格、正确的队列练习对有效教学的重要性。一年级学生队列练习内容有自己的特点,比如:“立正”动作采用自然站立的方法;“稍息”动作则采用两脚左右开立,双手背后,左手握右手腕的动作方法。教学中要针对学生模仿力强的特点,多运用游戏式、启发式、模仿式的教学方法,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多表扬鼓励学生,让队列练习变得生动活泼。对于教师而言,不光要喊出正确、准确的口令,还要认真给学生做出标准示范动作,坚持跟随学生一起做队列动作,经过一个月的反复训练,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提高学生注意力,多种方法见成效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总是不集中,上课后要不断喊队,同时提醒学生“看老师”“看我”“看这里”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喊破嗓子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直接影响教师有效、快速地组织教学。通过课上不断的实践和课后的反思总结,我得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1.教师喊口令,学生跟随做相应的口令应答,如教师喊“立-正”,学生喊“立-正”;教师喊“1、2”,学生喊“1、2”。本方法适合短时间内练习使用。时间一长,学生就开始随口应付,不能有效地起到集中注意力的作用。

2.教师设计几个师生问答的对话,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我说停”“我就停”“今天谁最棒”“今天我最棒”等。本方法的运用要注意场合,什么样的场合运用什么样的激励语言。不能过多,点到为止。

3.老师吹一下哨子,同时用手做出数字的手势,学生立刻喊出老师出示的是几,然后倒计时站好队,还可以分别出示不同的数字,让学生进行加、减运算,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个方法比较新颖,学生会感兴趣,对提高注意力有很好的效果,适合高年级使用(强调得出数字后再倒计时排队)。

4.老师发出口令后,说出古诗的上句,学生接古诗的下一句,古诗背完队也迅速站好了,这个方法很特别、很实用。学生都喜欢背古诗,当老师说出古诗后,学生会有很强的表现欲,注意力会一下子提高,适用于一年级效果非常好。

三、关注课堂边缘生,有效课堂更精彩

通过平时课上观察,我发现多数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看到教师进教室会表现得很兴奮,跃跃欲试地想尽快到室外去活动。而有的孩子却缺少一年级学生的天真与热情,课上没有学习兴趣,不能与同伴、老师很好的沟通,除了活动能力差之外,课上锻炼的意识也不强。教师的提醒、鼓励,同伴的邀请都不能激发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他们沉默寡言,每次上课都由着自己的个性,游离在课堂的边缘,稍不注意他们就会离开老师的视线到处“游荡”,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这些学生的随意和不听指挥,影响了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对于这小部分特别的学生,我试着从班主任老师、家长和同伴那里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智力水平、运动能力等情况,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降低学习目标要求和难度,耐心地给他们表扬和鼓励,同时挑选出几个有爱心和责任感强的学生,自愿与他们结伴,一起上课做游戏,打开他们的心灵,释放他们的个性,很好地起到了帮助边缘生尽快融入集体,参与课堂活动的作用,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透过一节节丰富多彩的体育课,我欣喜地发现我在与学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课堂教学的艺术永无止境,教师的教育智慧更是让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片沃土。用有效的教学设计指导有效课堂教学,相信这样的体育课堂会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王春志.小学低年级体育课教学组织与调控实用技巧研究[J].辽宁教育,2016(7).

[2]柴如鹤.建构有效衔接的大中小学体育教材内容体系的必要性[J].体育学刊,2011(6).

[3]耿培新.增强青少年体质是全社会的责任[J].中国学校体育,2011(10).

【必备】一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9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 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国家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新课改纲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新生,来自不同学校,刚开始比较有新鲜感,所以在开学初就要把体育的课堂常规纪律抓好,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为今后上课打好基础。班级是男女混合且人数较多,就要考虑如何示范和分组练习,现在看来总体还是很好的,兴致较高,但是有个别同学的基本身体素质,还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三、教学目标

(一)理论目标

1.运动参与

①知道科学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则,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②根据自身情况设置锻炼目标、制定锻炼计划并按计划坚持体育锻炼;③能用简单方法了解自己的体能变化并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体能测试结果。

2.运动技能

①通过收听或观看有关体育节目或阅读报纸或上网等手段,对国内外重大体赛事了解,懂得竞技运动与健身运动与体育锻炼的区别,认识体育运动对身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价值。②积极学习并运用所学体育运动知识与运动技能进行健身活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和比赛。③了解体育运动中出现的创伤、扭伤的简易处理方法。

3.身体健康

①通过体育课各项目的学习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与腰、腹肌力量和耐力。②了解体育运动对进一步发展体能和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以及对其他运动项目技术和技能与进行选项学习的促进作用。③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和健康行为。

4.心理健康

①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并在体育运动中运用所学方法调节情绪。②设置合理目标,使自己在体育运动中不断提高体育运动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体验成功。③努力克服体育运动中的心理恐惧等现象,体验在困难环境中或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5.形成健全的人格

体验到运动过程的快乐性与成就感,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能利用体育活动解除心理的烦闷,提高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运动过程中具有勇敢、顽强、果断、拼搏的良好意志品质。运动中能与同伴和谐相处,尊重他人,遵守比赛规则服从裁判,有良好的体育道德作用;具有协作配合意识,体现良好的团队精神。

(二)具体措施

将教材大纲内容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遵循体育锻炼的科学原则并认真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力求切实的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让学生在每一堂体育课中都能学有所得。

1、课课练:有氧耐力跑,有氧徒手操

2、田赛项目: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原地定向掷铅球,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

3、径赛项目:短跑(50m,100m,),接力跑(4*100米,男女混合迎面接力),耐力跑(800m,1000m)以及跑的专门性练习(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

4、身体素质练习:主要运动关节的柔韧练习,上下肢及腰腹主要运动肌群的力量素质练习

5、技巧:团身前滚翻,鱼跃前滚翻

6、球类:乒乓球(握拍法、准备姿势、基本步法、发球与接发球、挡球与推挡球、以及比赛的基本规则)

四、期末测试与学生体能素质评价

1月1日---1月20日,利用体育课时间对学生本学期所学体育项目进行测试及考核评价。

一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体质健康》为重点深化体育课堂、体训队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出操、集队、集会纪律,做好出操、集队、集会常规训练,以德育教育为核心,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注重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注意加强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增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树立集体主义荣誉感,培养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个性,提高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激烈竞争奠定基础。

二、工作任务及要求

1、抓好“两课两操一活动”,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两课两操一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两课两操一活动”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和健康况状的好坏。因此,首先抓好“两课两操一活动”的思想观念;其次要求体育教师认真钻研体育教材,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做到写好学期计划、授课教案,多花时间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是配合学校抓好早操、眼保健操工作,加强两操纪律,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树立远大理想,营造良好校风、学风;第四是认真组织课外活动,在值周期间保证课外活动时间、认真安排好课外活动内容、积极发放体育器材、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器材,督促学校保障每生每天有一小时足够活动时间和注重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2、抓好《体质健康》工作,注重新教材的培训学习,注重领会新教材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注重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确保达标率、优秀率稳步提高,切实提高我校学生身体素质。

三、教学措施

1、积极鼓励学生自觉锻炼身体习惯,努力提高全校学生的体锻达标合格率。

2、本学期关注起始年级学生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状况,学生要坚持形成体育锻炼规范化要求。

3、要不断加强对教学教材的研究,重视体育教师专业的发展,本学期积极开展教学基本工操练。从上课的仪表服装、备课教案、课前的准备开始。

4、以据学生的特点,要主动与年级组之间配合协调,利用一些休息时间,包括中午、放学后等时间,组织年级间和班间的体育竞赛,促进学生积极锻炼身体,激励学生为班级争光,培养学生的荣誉感。

5、要积极配合好教导处工作,认真组织管理好每天的全校广播操和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各班进出场线路有序、队伍整齐。

6、各任课教师要认真组织、细心安排指导年级的体育锻练课,尽量多开展学生感兴趣,锻炼有效益的.小型多样的单项性活动,满足学生体育活动需求。

7、积极倡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配合好学校卫生室对学生健康指标的有关测定,关心好学生每天的眼保健操。

一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年级体育基础知识,是依据课程标准中各学习领域“水平一”目标的规定及活动和内容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而选编的,用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活动实践,它是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中,根据《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水平一”的活动与内容目标要求,把所编的队形练习、基本体操、走、跑、跳跃、投掷、滚动和滚翻、攀登爬越、韵律活动和简易舞蹈等诸项内容统一归类,称为“基本活动”。这些内容,都是一些最简单的身体基本活动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实用性技能,没有典型的运动项目。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基础差,体育知识及技术技能差,自控能力不强,组织纪律能维持。但他们活泼好动,非常乐意参加体育活动和上体育课,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对队列的有关动作掌握的较好。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尝试和方法。

2、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活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四、教学重难点

1、养成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

2、队列和队形练习。

3、小学生广播体操。

4、各种跑、跳、投练习。

五、教学方向

培养体育人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全面发展人才。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发展学生的体能,发展学生各项技能,发展学生速度、耐力、灵敏、协调性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六、教学主要措施

1、认真备课,做到深入了解教材与教材有关的书籍及材料。做好示范和讲解,使学生能有从客观和主观上学习。

2、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灵活性,主要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知识起到指导,纠正学生错误为主,真正以学生为中心。

一年级教师工作计划 篇10

本学期我将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一年级教材、教师用书、教辅资料等为指导思想,教学中遵循教育教学原则,

确实把本班教育教学工作搞好。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3)数学和本班《品德与生活》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一(3)班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3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四、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初中一年级历史教师授课理念探析 篇11

关键词: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使命感;责任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历史。所谓历史,通俗的理解,就是这个世界,或者某个国家在过去所发生或经历过的事,以及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所发生的重要或重大的事件,从中涌现出的举足轻重的人物等。简言之,历史就是国家的经历,经历中的人。浅明易懂地让学生明白他们将要学习的是什么,这门学科能够带给学生什么等等。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讲解我们人类的过去,教材基本上也就是这样安排的,第一课就是介绍人类的起源,如北京山顶洞人、陕西蓝田人以及云南元谋人等,让学生了解其祖先的由来,才会对祖先的经历产生兴趣。其次,要巧妙利用有趣的历史典故或故事来吸引学生,例如,二战爆发在1939年9月1日,但按照纳粹正常的准备来说,德国应该在六天前闪击波兰,由于希特勒结交的盟友墨索里尼并不靠谱,准备得不充分,使德国不得不六天后才得以发动战争,而在战争的后期,又是墨索里尼偷偷投入同盟国的怀抱,使得希特勒失去了帮助,间接加速二战的结束。最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要结交坑自己的队友。以这样幽默的故事去发掘学生的兴趣。最后,要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宏大与壮丽。略微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历史时空转换所带给我们的震撼。秦始皇一扫六国用了大约九年多的时间,而我们学习他统一六国的过程只需要45分钟;初一阶段学生只需要用一个学期大概几十个学时就可以粗略地学习一遍中国历史;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一穷二白,如今不到四十年,我们可以看到遍地的高楼大厦、豪华会馆等。这是历史带给我们的特殊感受,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带来的。

二、从学科角度介绍学习方法

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学习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尤其是在考试的过程中。由于历史在初中阶段作为开卷考试,难度就大大降低了。但是在高中阶段,历史是闭卷考试,所以对于有文科倾向的学生而言,历史基础还是应该打牢,不然到高中阶段,学习会变得异常困难。教师在教学生具体的方法时,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掌握时间。这是学习历史的基础,初中阶段学习的一般都是对某个国家或整个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大事件以及人物等比较熟悉,比如说一战二战的爆发,“日不落”帝国的诞生,中国的内战等。事件发生或人物诞生的时间都要掌握或者熟悉,考試过程中通过翻书能够找到。第二,兼听则明。实际上,绝对真实的历史几乎是不存在的,我们所学习的历史知识也是经过一代代史官书写,流传至今的,人书写就难免会影响历史的客观性,汉武帝“宫刑”司马迁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好在某些史官刚正不阿的性格才使得我们所学习的是比较接近事实的历史。老师要告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刻保持客观的态度,不要被记录历史的主观感受左右,要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历史,多读历史书籍,从不同的角度去学习历史。

三、培养学生的使命感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都会义愤填膺、愤懑不平。因为我们伟大的国家,曾经的天朝上国,曾经的世界中心,辉煌了五千年,却在近代的100年间被无数列强侵略、被帝国主义占尽便宜,百姓被屠杀、文物被抢走、建筑被焚毁、资源被掠夺。这种屈辱感贯穿着我国整个近代史的过程。我们教材讲这段历史就是要让我们记住曾经受到的侮辱与侵略,要让我们的一代代年轻人明白我们的国家曾经沦落到如此地步。但是,绝不是让我们带着仇恨的目光去看待曾经的帝国主义列强。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我国近代历史的目的是要告诫学生:我们的国家曾被欺负是因为自负与墨守成规,不懂变通。而未来肩负在年轻人的肩上,学习了曾经的错误经历,日后要以史为鉴,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一个人,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国家中的人,国家是个人生存的根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要有为国家奉献的精神,要具有历史使命感,要承担起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历史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的一些伟大先驱的事迹。如顾炎武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与民同乐,亦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大禹治水,为了国家,为了解决人民的疾苦,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等等;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繁荣与衰败与其息息相关,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学习,更要将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

总之,一个人,只有在了解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的过去的基础上,才能审视现在,从而展望未来。老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学习历史不但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看待未来。学生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我们虽不曾经历过先人经历过的事,但是我们却脚踏前人踩过的土地,感受着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一切。

参考文献:

[1]陈兰芳.初中历史如何进行历史教学[J].中国历史教学研究,2012(1):23-25.

[2]隋岩凤.文史结合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体育教师的德育工作 篇12

1.1 体育教师的学科优势

体育老师做为德育干部, 在校运动会、课外活动、文艺汇演、春游等;学校的篮球赛、拔河比赛等的组织工作, 都有着学科上的优势。亲子游戏开展的对象是家庭成员。“亲子游戏”大赛———《两人三足》, 各班都选出了N个家庭参赛。赛场气氛热烈非凡, 学生和家长都非常踊跃。比赛时配合得好, 则两人动作协调, 行走丝毫没有什么障碍, 而配合得不好, 则会手忙脚乱, 洋相百出, 参赛者和观看者都会被此情此景引得欢笑起来, 在笑声中, 都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教育, 团结才能成功。通过许多类似的活动, 体育老师在学生、学生家长心目的价值得到体现, 在学校教育中具备特有的作用。体育老师还可以是学生的心理、生理的医生。在生理上体育老师对于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体格、体型的培训、感官的训练和左、右脑的开发有较彻底的了解;在心理上, 体育运动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提高;有助于情感与情绪的调节和改善;有助于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和形成;有助于自我正确观念的确立和人际关系的改善;有助于减轻疲劳, 消除心理障碍。驱散郁闷情绪、克服羞怯感、减轻束缚感、消除一切不良影响、指导和预防伤病, 对他们某些不健康的心理和心理疾病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治疗, 从而乐观地对待现实。新课改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各科成绩全面平衡发展, 而体育教师当班主任则不存在这样的现象。因为班主任是体育教师, 学生在学习中不会特意偏向哪门学科, 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任课教师的情况进行学习。

1.2 体育教师的时间、体能优势

体育教师平时有少量的备课, 很少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 这保证了体育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学生。特别是体育课一般都安排在下午, 而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等大多安排在上午, 就有更多的时间到班级去参加听课;找任课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家长联系, 了解学生在家情况;找同学谈心。这需要有大量的时间投入。教师与学生情感的接触需要时间。而体育教师当班主任则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主动去了解学生和参与管理。体育老师大多数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性格活泼、开朗、兴趣广泛、有坚强的意志。健康体魄是开展工作的有力保障。体育老师经常锻炼身体, 身体健康, 精力充沛, 能够承担较重的工作负担。精力充沛, 体魄健美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是体育锻炼效果在体育教师身上的体现, 这本身就是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一种无形感召力。体育教师能和学生一起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自觉积极的参加身体锻炼, 为国家、为人民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依据遗传学和优生学的规律, 只有身体练好了, 一代才会比一代强, 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旺盛的生命力。

1.3 体育老师在人际交往上的优势

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班主任往往不自觉地偏爱其心目中的优秀生而冷落中等生, 厌弃后进生;体育精神的公平、公正深入到每个体育教师的心中, 自觉不自觉的运用此原则, 所以学生喜欢体育老师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公平。体育成绩不象其它学科经常排队、评比, 活动的内容大部分还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出现。体育老师就可以利用这个条件, 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体育老师接触学生多, 涉及面广, 对学生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一个体育老师不仅授课班级多, 而且还要组织全校的早锻炼、课间操、课余体育活动和组织全校性集合活动等。体育运动本身所固有的特点, 如它的竞技性、娱乐性、合作性等, 这种特点与青少年活泼好动的性格相似, 和体育运动充满青春活力的特点协调、融洽。“信其道”, 必然“亲其师”, 大部分体育老师受到学生的喜爱也在情理之中。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一切活动均通过教师作用于学生, 如何把德育与体育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在于教师。

2 正确引导处理好几种关系

第一, 是表扬与批评的关系。对这些学生应以表扬为主, 表扬他们点滴进步, 以激起他们希望与进取的火花;以批评为辅, 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的批评, 即使批评, 也要做到适时, 适度。

第二, 是严格要求与耐心说服的关系。没有严格要求就不可能有后进生的转变, 但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 应是在耐心说服基础上的严格要求。

第三, 惩前与毖后的关系。体育教师要使学生对以前的缺点与不足有正确的认识, 引以为鉴, 以防止重蹈覆辙。所以, 惩前为了毖后, 毖后是惩前的出发点和归宿

3 率先垂范, 为人师表

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 体育教学更是如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 其本身就是德育内容的体现着, 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境界、言谈举止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积极深刻的影响。体育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他要求体育教师讲解简明生动, 示范准确清楚, 动作轻松优美, 以其言传身教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可以说,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 随时随地都为学生展示着体育道德风尚。切不可忽视教师的表率作用。

4 挖掘教材, 因材施教

体育教材的内容多种多样, 而不同教材可体现不同的德育教育内容。教师要结合不同的教材特点, 既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思想性, 又要善于发掘其潜在的教育因素, 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维护集体荣誉、谦虚礼貌、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教育。

5 与时俱进, 探索德育新方法

要努力学习, 勇于探索, 积极进取。只有努力学习, 掌握体育科学的新观点、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 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更新观念, 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使自己与时代的发展同步, 才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专业知识教育, 培养出具有开拓精神的新人。

总之,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形式多种多样, 而体育教学也是德育教育实施的良好途径。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教好知识又要育好人。这体现在整个教学计划中, 贯穿于课堂始终, 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方能使学生通过体育教学获得多种收获。

摘要:毛主席曾经说过:“体育是载知识之车, 寓道德之舍, 不仅可以强筋骨, 而且有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之效。”我国西周的礼射“名君臣之礼, 明长有秩序”, 就是通过礼射进行道德教育。体育教学不仅重在育体更在于育心。

一年级下册体育教学计划 篇13

体育教学计划

颜煕

一、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小学生的身心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贯彻健康第一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

3、根据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水平一和五大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 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目标制订本计划。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共有6人,其中女生3人。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年龄较小,接触的东西少,对他们来说什么都是新鲜的,他们都喜欢接受新知识,但是他们的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缺乏耐心,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接受比较慢,特别是对某些协调性要求较强的东西,力量也比较差,男生活泼好动,组织纪律性观念不强,但表现欲强;女生和男生一样活泼,应多以游戏为主,在其中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教材较为简单,内容主要有:体育基础知识、基本体操、田径类的跳跃和投掷(轻物掷远 抛接球)、体操(团身前后滚动和前滚翻)、队列练习、走跑练习(30米跑 和300-500跑走交替)、基本步法练习。内容简单却是最基础的,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对于难度较大的项目,教师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适当降低动作难度,多加以引导,从学生基础能力开始培养,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习新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从基础锻炼做起,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注意培养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

3、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矗

教学重点:基本队列的练习以及田径的各种走跑跳和投掷动作。教学难点:学校武术操、体操动作。

四、教学措施

1、教师认真贯彻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精神,精心备课,充分上好每一堂课。

2、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要根据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和理解离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快的特点,多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3、多鼓励新生在课堂上大胆做示范,并提出问题,对这方面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4、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保证正确的跑走姿势,并对学生及时给予表扬。

5、教师要将学过的知识,有机地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去,以达到提高的目的。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小组,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做到优生优培,差生转化。

6、教师加强各方面学习,提高理论水平,以理论指导实践,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总结经验教训。

五、教研专题: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六、具体的教学计划:

1、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任务,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和创新精神。

2、理论方面: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方法及体育运动常识、卫生保健等。

3、队列队形:主要学习集合、散开、稍息、立正、左右转法以及向右看齐等。

4、广播体操:一年级新生首先要学会广播体操(学校特色武术操),因此,学习广播体操是上半学期的重点。

5、技能方面:主要包括①走:各种不同姿势的走,直线走;②跑:主要有直线跑,沿圆形跑,直线往返跑,接力跑等;③跳:主要有双脚跳、跳圈,跳上台阶,跳绳,立定跳远;④投:主要有对地投球,抛接球,投球进筐,投准练习等;⑤技巧方面:滚翻等简单的柔韧素质;⑥游戏《快快集合》、《投准》、《拍球比多》、《大鱼网》、《投沙包》、《迎面接力》、《跳进去拍人》、《老鹰捉小鸡》等;⑦简单的韵律舞蹈动作学习。

一年级下期体育工作总结 篇14

华塘小学——田素芳

时光飞逝,转眼一学期又已过去,在这一学期里,我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本,强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宗旨,通过体育教育教学使学生生理、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就本学期开展了以下工作,回顾这一学期我在一年级体育教学工作中,以县局的体育工作精神和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要求,以贯彻“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教学工作中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积极完成体育教学工作中的各项任务,同时还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教学工作中做到具有良好的师德,处处关心爱护学生、积极执行学校制定的一切工作制度,团结青年教师一道干好工作。教学中能根据新的体育课改要求,结合学生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每个学生教能充分得到全面的活动,提高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兴趣。工作中还注意帮助体育成绩差和身体素质弱的同学进行体育锻炼。体育工作保证了我校群体活动的广泛开展,以群体活动促进我校田径传统项目的成绩提高。

一年级的体育教学本学期都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中能认真钻研新课改的教材,并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特点,认真备课,在备教材 的同时,也注意备学生,教学中按照新的课改目标,改变以前课堂教学的几大基本环节的程序,注意讲解示范、重点是讲练结合,使学生能很快的学会课时内新学的教材内容,教研工作能各级参加,努力提高本人的业务水平。

本学期广泛开展群体活动,我带一年级体育,开展跳绳踢毽子打篮球等活动,同学们活动的非常活跃,由于群体活动开展得好,一年级的跳绳在参加学校组织的跳绳比赛中获得优秀成绩,今后,我还要再接再励,继续努力。发展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从而让学生喜欢体育,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从中让学生玩中学,学中乐的课堂气氛。

基层体育教师需要的名师工作室 篇15

名师工作室一般都是出地区的名师组成。他们比较关注教育教学的最新发展和动向,同时也经常应邀参加一些级别比较高的学术交流和比赛,更容易接受到关于体育教育教学的最新消息和动态,如,新课程改革的动向、国家阳光体育工程、体育中考改革等等。基层教师希望名师工作室能够通过工作室网站、博客、QQ等渠道,快速、及时的将信息传递给大家,让基层的教师们也能及时了解“大环境”。

二、指导基层课堂教学和教研

基层是教学的主阵地。然而,基层教师却往往处在教学理念、方法和技巧改革等“传递链”的最末端。有的即使听说或接触过某些先进的教学观点和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少明确、具体的培训和指导,导致无法贯彻和运用,有时甚至走了弯路。这时基层教师常会把希望寄托在名师工作室身上,视其为上端和基层之间连接的纽带。工作室要紧密联系基层、为基层“送教送研、传经送宝。”如,工作室名师们可以进行任务分工,每人负责一、两所学校,定期参加学科教研活动、开设讲座、示范课、看评课等,借此促进基层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引领教师参与教研和比赛

学校为了促进和提高基层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经常开展一些教科研活动和比赛。为了使活动真正的起到实效,基层体育教师迫切需要工作室名师的引领和帮助,使其在成长的道路上多一点成功、少一点弯路。如,在地区课题申报期间,工.作室可以针对课题的特点和要求,对广大基层教师开展课题选择、准备、申报等培训和讲座,以提高教科研能力和水平。

四、帮助教师走出发展“瓶颈”

在基层教师中,有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出现一个“瓶颈”,不管教师个人怎么努力都无法实现突破,最终只能在“基层高原期”内徘徊。这时他多么希望有一位导师帮助他指点迷津!名师工作室完全有能力担当此责任,与“基层高原期”的教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给他们输送新鲜的“食粮”和“血液”,帮助他们走出自身的瓶颈,实现新的突破!

五、反映基层教师困惑和心声

基层体育教师常常可能面临师资不够、场地器材短缺、领导重视不够等问题。由于工作室的名师们往往在教育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和权威性,基层教师们期待着名师工作室能够挺身而出,及时把基层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挑出来,形成文章,在权威杂志或期刊上呼吁,切实有效的为基层教师解决问题。

六、回归基层接受“再教育”

工作室的名师一般都是由基层慢慢成长起来的,基层是他们的根。在传经送宝、帮扶结对的同时,接受基层“再教育”非常重要。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教学环境、学生个性发展等条件改变,名师们所熟悉的那个基层正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他们要想更多的了解基层、更好的服务基层,就必须到基层接受“再教育”。如,名师通过给学生上课,积极和学生沟通,虚心向基层教师“请教”,让名师们的教学和研究到达一个新的境界。

专题点评:

“专家引领、同伴互相、自我反思”,这是被普遍认同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但在实践中却是“引”而不入、“助”而无获、“思”而难行,犹如鸟过无痕,收效甚微。原因在研修的针对性、实践性与建立个常态机制方面缺少整合交融。针对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悄然兴起专业学习共同体,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一种新的学校发展模式。然而,我国的名师工作室建设起步较晚,目前存在诸如功能不明、管理不善、考核不严、特色不鲜等问题。基于此,本期我们策划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名师工作室”专题。

本期选登的专题来稿,分别从工作室领衔人、工作室管理者、工作室成员和一线教师的角度,谈了领衔工作室的实践体会、工作室的实践策略、参与工作室研究的感悟和一线教师对工作室的期待等问题。《跋涉专业引领,唤启发展自觉》、《以发展为本,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名师引领,服务学校,共同进步》三篇文章,分别全面详细地总结了常州市,扬州市及连云港市体育名师工作室的工作目标、过程实施经验和成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名师工作室: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室》一文,范德举老师作为成员参与了工作室的研究与培养,文章不仅表达了作者自身的成长感悟,更从另一个侧面提供了名师工作室运作的成功案例,对青年教师和工作室领衔人都有较强的借鉴学习意义;令人欣喜的是西部地区也不甘示弱,在《破茧搭建崭新平台,引领发展名师团队》一文中,西安市柏超教研员介绍了莲湖区两个名师工作室的实践策略,工作室虽然只是初步组建,但行动策略却朴实,扎实、有效,一年来成效显著《对名师工作室的四个“期待”》一文,作者运用“领跑者”“及时雨”“圣地”“批发市场”等寓意贴切的修饰词语来形容工作室的四个“期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基层体育教师需求的名师工作室》文章,以基层体育教师的视角提出的几种对名师工作室的期待颇具代表性,反映了基层体育教师的心声,希望能引起所有名师工作室的重视。然而,本期大多来稿文章更多是停留在部分操昨、活动感悟和个人体历层次,缺少对工作室政策管理、制度建设、运作机制、评价考核、经费使用等策略与理论作深层次研究,且操作略缺乏特色,制度建设缺少文化支撑,作为基层体育教师对工作室的诉求与期待有些片面和太过理想化,甚至有些想法是仅靠工作室一己之力无法实现。

名师工作室,并非“第二教研室”。创建名师工作室的主要目的,在于创设一种相互支持和相互协作的学习环境、组建一流的专业名师团队、打造学科教育的特色和品牌。如何让名师更有“名”,让骨干更能“干”,减少名师引领与消化吸引之间的不必要损耗;如何发挥工作室优势,带动更多的室外骨干或让一线教师成为骨干,并形成自己的工作室文化;如何帮助教师提炼教学风格,创生新的教学模式,如何组织力量攻关教研难题,形成研究成果,打造课题品牌,让更多编外教师享受教研成果: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组织专题探时,成为教学改革的排头兵等问题,还待进一步研究与实证。

名师是不可以复制的。如何高效发挥名师工作室与名师的领衔、示范、激励、凝聚和辐射等作用,培养和打造“名优效应”?从学习习惯到教育理念,从精神成长到专业追求,从培养方式到行动策略,作为名师工作室,只有基于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降低引领重心.以课堂教学为聚焦点,不断锤炼精品;以专题研究为着力点,促进学术生长;以参赛评比为驱动点,检验教艺实效;以信息技术为闪光点,打造互动特色;以整合融通为创新点,寻源立根培元,以率先垂范影响人,以展示我唤醒人,以成事文化滋养人,以个性特长雕琢人,敞开大门搞研究,聆听基层声音,增强一线互动,减少传艺损耗,凸显辐射效应,在整合融通中成事,在成事文化中成人,才能使工作室真正成为青年教师的向往地,合作互动的交流地,教学技艺的切磋地,教学难题的攻关地,优秀教师的发源地,未来名师的孵化地。

上一篇:暑假旅游优秀作文:海南三亚游下一篇:三八妇女节酒店促销优惠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