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清明节周记(共8篇)
小学清明节周记 篇1
在清明节里,发生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那么怎么写一篇作文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是清明节,天下起了小雨,我和妈妈我爸爸,老伯,嬷嬷,哥哥,外婆一起去余姚看外公和太公太婆。爬山坡时我很怕,还摔了一脚,幸亏后面有妈妈在,我就不怕了。到了外公那里,我拜了几次,妈妈外婆老伯,嬷嬷,哥哥也拜了。拜完后就放鞭炮了,在放时我很怕,妈妈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我。看完外公我们就去看太公太婆了。在太公太婆那,我们点好蜡烛,全都拜了一下。在放鞭炮时,我还吃了果冻,放完时,我果冻也吃好了,一共吃了八个。我们看完太公太婆,就回家了。我下山时又摔倒了。
今天我去看外公、太公、太婆好开心啊!今天我的任务终于完成了。
篇二:清明
昨天,是清明节,我爸爸带着我和妈妈回到姥姥家,给姑爷爷烧纸。
到了姥姥家,我就看见姥爷在那里剪白色的纸条,我很好奇:“姥爷,您在干什么?”姥爷笑了,小声地告诉我:“保密啦!”姥爷剪好了,把它们挂在钉耙上,我拿着一大把纸钱,我爸爸拿着一盒蜡烛、妈妈拿着一个小打火机。
到了姑爷爷的墓前,我们把旁边的杂草除掉,在给姑爷爷的墓上培上了新土,我爸爸把蜡烛小心翼翼地点燃,姥爷把那些白纸挂到姑爷爷墓上的树枝上,妈妈把打火机点燃,我把纸钱一张一张地放到火里,纸钱烧完了,我们给姑爷爷我们就回家了。
篇三:清明节
昨天是清明节,是祭祖的日子。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表示我们对祖辈的尊重。
一大早,妈妈开车带着我和姐姐回老家去。沿路我看到好多 去秦岭山里的车,粉红的桃花,绿油油的麦田和金黄金黄的油菜花,许多游人半路停下在桃园或者在油菜花边照相。
不知不觉我们就到老家了。
到家后我发现我们回来有点儿晚了,大舅一家和小姨他们已经回来了。爷爷带领大家给老奶奶和老爷爷去烧纸,我当然也加入其中。我学着大家跪着,由于人多,我们围成好大一个圈烧纸和纸钱,然后磕头。爷爷怕引起其它东西着火,让我们多等会,等火完全熄灭我们才回家。
回到家奶奶和舅妈做好午饭,大家有说有笑地吃着香喷喷的饭,我在心里想:老奶奶、老爷爷你们在天堂一定要过得很好哦!
篇四:清明扫墓
早上,我们全家人整装待发,要去太奶奶、爷爷的墓碑和太太爷爷、奶奶的墓碑扫墓,“嘿呦嘿呦……”我爸爸和爷爷扛着个担,里面装着许多的食品,有青花菜,有红枣,有黄酒,还有米饭……到了墓碑,我看见三爷爷正爬上一棵树,把少量树枝砍了,“这属于破坏环境嘛!”我生气地叫了起来。妈妈语重心长地说:“这不是破坏环境,是因为这棵树长得太高大了,它的树枝正对着坟墓,会影响风水。听了以后,我和妹妹把一碗碗菜和米饭端上了石桌,还把酒献上。”砰、砰、砰砰砰砰……“放鞭炮了,快逃啊!我紧紧拉着妹妹的手,爬上了第二个坟墓。第二个坟墓很危险,一不小心掉下去就会粉身碎骨。那里没有石桌,我们就放在地上,等太太太奶奶、爷爷用完餐后,我们就朝坟墓拜了几拜就下山了。
我相信,他们在天有灵,一定会祝愿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
篇五:清明的习俗
今天是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上午,还是晴空万里,阳光灿烂,下午就下起了蒙蒙的细雨,一直下到晚上,因为每一年的清明节都会下雨。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时代的一个传统风俗习惯,每到这几天,大家都要为死掉的人扫墓、上坟,以及图人们对它们的哀思。明天爷爷奶奶还要带我和哥哥一起去动物园看动物、踏青、郊游。我们将充分的享受春光明媚的春天。“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是唐朝诗人韩翃对清明节美好景象赞誉。
过去清明节,人们上坟都要烧纸,现在上级政领导和政府部门提倡要文明祭祖,以免引起火灾,会污染新鲜空气。我们要树立新风气,采用献花方法也可以祭祖。
篇六:清明阆中游记
早上我醒来时已经到了四川阆中,这是一个古镇,是一个旅游城市,主要的支柱产业就是旅游。我和我爸爸妈妈还有大拜大妈订好酒店,休息了一会就去古城转了。这里的街道还有建筑都很有年代,就连街道上的砖块也是青砖,屋顶都是瓦片铺盖的,房子的窗户和门还有房中的摆设也都是雕龙刻凤,很是讲究,来旅游的人很多,平日里寂静的古城显得格外的热闹。
游客们有的忙着拍照,有的忙着吃当地的小吃,还有的忙着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更有的人被当地的风景所吸引……我和我爸爸在嘉陵江边放了孔明灯和荷花灯,我还许了愿望。中国的历史可真是悠久呀!我喜欢这里,这里的人很热情,风情很美,历史悠久,特产丰富,这里的阿姨长得也很漂亮。我好喜欢浪中!
清明节周记 篇2
我们先来到了百花争艳、繁花似锦的郁金香花园,我和姐姐、妹妹、弟弟一起跑到堤坝上,放眼望去,火红的郁金香、雪白的郁金香、紫色的郁金香、黄色的郁金香……都开的笑盈盈的,万紫千红。在阵阵微风吹下,枝叶轻轻地摇曳,宛若碧波粼粼,在阳光的照耀下,那醉人的绿叶也闪着点点金光。
爸爸又带着我们去看黄河了,黄澄澄的外滩,我心目中的黄河,是伟大的母亲,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她在无私的奉献自己的一切,用来教导她的儿女们,陶冶他们的情操,用无数次磨难来锻炼他们,使中华儿女更加坚强。
天天渐渐黑了,我们还流连忘返,这真是一次愉快的游玩啊!
清明节周记 篇2这一天,我们会来到墓前,放置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和快乐地生活着。此时,我们不禁会回忆起他们曾经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不禁凄然泪下。
远处春的景色渐入我的视线,鸟儿唱着春天的奏鸣曲,漫山的挑红,遍地金灿灿的菜花,嫩芽吹叶落,绿油油的嫩芽长了出来,到处又是一片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这又昭示着逝去的人新生命的开始,一个充满期望和祝福的开始。
这是一个春的季节,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一个新的生命开始的季节。们在缅怀过去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珍惜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不要虚度了这样一个美好的人生。
清明时节,让我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对生命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清明节周记 篇3今天是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上午,还是晴空万里,阳光灿烂,下午就下起了蒙蒙的细雨,一直下到晚上,因为每一年的清明节都会下雨。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时代的一个传统风俗习惯,每到这几天,大家都要为死掉的人扫墓、上坟,以及图人们对它们的哀思。明天爷爷奶奶还要带我和哥哥一起去动物园看动物、踏青、郊游。我们将充分的享受春光明媚的春天。“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是唐朝诗人韩翃对清明节美好景象赞誉。
过去清明节,人们上坟都要烧纸,现在上级政领导和政府部门提倡要文明祭祖,以免引起火灾,会污染新鲜空气。我们要树立新风气,采用献花方法也可以祭祖。
清明节周记 篇4清明节,大家都知道,要去扫墓,还不许吃热饭,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别着急,听我慢慢跟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就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大部分人都离开了重耳。只剩下几个忠心耿耿的人同他一起避难去了,其中有个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的晕了过去,介子推用刀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煮熟了端给重耳吃了。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当上了皇帝。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对和他一起流亡出走的大臣们都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马上派人去请介子推,谁知介子推不愿见他,紧闭大门。偷偷背上他的老母亲上绵山了,晋文公让他的御林军上山去找,可是找不到,有人献计:放火烧山,只留下一个出口让介子推出来。晋文公听从了那人的计策,便纵火烧山,火烧了很久,介子推死活不愿出来,便被烧死了。晋文公没看他出来,又让人上山去找,见到他们母子俩靠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只留下两具尸体,晋文公悔恨交加。在收拾介子推尸体的时候见他脊背靠着柳树洞,便从里面拿出一块布,上面写着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从此以后,人们就有了清明节吃寒食、扫墓的习俗。
清明节周记 篇5今天是清明节,我们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排整齐的队伍,去平泉烈士陵园扫墓。
一进入陵园大门,就见宽宽的道路两旁不满的郁郁青松,就如同当日那些刚正勇敢的英烈。时有微风拂来,两旁的松柏就随风摇动,好像在悄悄为烈士们默哀,又好像在守卫长眠于地下的烈士,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
晴空万里,白云依依,鲜艳的队旗,闪光的火炬。我们申请的注视少先队旗,右手举过了头顶,行庄严的队礼……
悼念仪式开始了,随老师“默哀一分钟”的话音落下,礼乐队同学们奏起了哀乐。随乐曲,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战争时代,看英雄们在战场奋勇杀敌,为了全中国人民的利益而都争,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不禁心潮澎湃为这些勇敢的人感动。暗自发誓:一定好好念书长大了回报祖国!
默哀完毕,该献白花了,我轻轻地走到一个战士的墓碑前,郑重的行了一个队礼然后把白花放到墓碑前。
扫墓完毕了,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努力投身与祖国的建设中,将来继承这些先烈们未完成的事业,将他们去死奉献的崇高精神传承下去。
哨声打断了我的沉思,我默默地向烈士敬礼告别。
清明节周记 篇6青青的、碧绿的大圆子,我每年清明节都要吃。你知道那是什么吗?对了!那就是“绿圆子”——青团。青团,可是我最爱的小点心了!
青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它用青艾的汁与糯米粉一起,将豆沙馅、芝麻馅等馅料包入,做成一个个可爱的“小拳头”。不用我说,青团当然是青色的。那绿绿的皮儿,像碧玉一般,不甜不腻,却带有清淡而悠长的青草气,那散发着微微光彩的青团,让人吃了还想吃,简直停不了口。那么好吃的青团,当然也少不了里面的馅哦!青团的馅儿,花样百出,常见的有芝麻和豆沙馅,碧绿的皮子里包上香甜可口的豆沙,真是美味极了!青团的馅还有咸料的呢!比如猪油玫瑰馅、黑洋酥馅、金针木耳鲜肉馅——是不是很有趣呢?吃起来也一样爽口!那包着各式各样馅的青团吃起来像春天的味道!
清明节周记 篇3
今年没有“特例”,一如既往的上演这支“钢琴曲”。以前,因为我年龄太小,每当我提出跟家人一起去扫墓,总会遭到拒绝。今年,父母终于同意让我去,可我不喜欢在这种“鬼天气”出门,还是留在家里。不得不说,其实也是我越来越不留意这些传统的节日了。我曾问过为什么会有清明节,得到的回答是:中国人最注重的是“根”,清明祭祀祖先的传统是上古的时候留下来的,意在告诉人们应牢记自己从哪里来,不应忘本。
看过许多描写清明的文章,或多或少的提到过这一点。清明让人们牢记祖先,牢记自己的“根”,也是让人们维系亲情的节日,一年之中有一次可以去看看先人,以安先人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在这天去“看望”先祖,很有可能被人认为是“不敬祖先”。即使是现在,人们也很少不在四月间到先祖的墓地去祭拜。这些传统的节日,大概也是扎在中国人心中深深的根吧。
听说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寒食节,寒食节这天,家家都要吃冷食。于是全都是冷锅冷灶,因为寒食节是不准生火的。还有插戴柳枝的习俗,但是此习俗,在我们这边,好像都是没有的,唯一记得的就是每到清明,时,家里人都会准备一大堆扫墓所需要的物品,以表后代对祖先的敬仰之情。
窗外仍是雨丝不断,父母还是没有回来,我突然又想起来,下雨的天气,扫墓是很不方便的,回家也是一样,再加上祭拜的食品都是要当场“解决”的,我才开始后悔没有跟父母一起去扫墓的。
清明节周记 篇4
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我们三年级拿着鲜花步行去烈士英雄碑。到达目的地之后,文主任宣布活动开始。我们出了旗,唱了队歌。然后主持人便说起了关于烈士英雄的资料,我们听得津津有味,顿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情景:个个烈士正在艰难的对抗敌人,有的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当主持人让我们献花时,我拿着一束有些凋零的菊花,轻轻地放在烈士碑旁。我心里默默地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和为解放中国的英雄烈士们!因为没有烈士们勇敢的牺牲精神,那么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的日子!
清明节周记汇总 篇5
溱潼位于苏北里下河地区,素有“苏中明珠”的美称,这里不仅有世界珍稀动物“四不象”———麋鹿,还有闻名天下的“溱潼会船节”。听住在老家的七奶奶说,会船节时这儿可热闹了!再过一天就是“会船节”了,我多想看看老家那赛龙舟的壮观场面啊,可妈妈说,我当天回家,不能去看了,我觉得十分遗憾。
我们整个家族的人都去给我的太太太公扫墓,在路上,我看见他们的表情非常悲痛,我不禁想到了太太生前对我的宠爱,眼前浮现出她老人家那慈祥的脸庞,回想起太太帮编毛衣的情景,想到这时,我的鼻子一酸,眼泪也“溜”了出来。记得唐朝诗人杜牧说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虽然今天没下雨,阳光照在我身上,我却感觉不到一点暖意。太太的坟墓在小村的尽头,一到那儿,爷爷就在太太的坟前摆上了苹果、饭团等供品,然后把买好的黄纸点燃,我们大家恭恭敬敬地站在坟前,爷爷让我们一个个上前鞠躬。轮到我了,爷爷一边叫我鞠躬,一边请太太保佑我平平安安,能考上大学。我想在此长眠的太太一定能够听到我的心声的。
等扫墓仪式结束,太阳已经西斜了。大家纷纷往回走,可能是心情轻松了很多的原因吧,他们表情不再严肃了,而是相互说说笑笑,我也抬头欣赏四周的景色,田野里麦苗绿油油的。油菜花金黄金黄的,一条大河从我们身边伸向远方,河水清澈见底,不时有几只小船驶过,船上的人,撑着篙,还伸出手向我打招呼呢!柔嫩的柳枝随风飘荡,姑姑随手折了一根柳条编成帽子戴在我的头上,我一下子成了机灵的小红军。
清明扫墓是我国的传统风俗,它表达了我们对先人的怀念,同时又是家人团聚,踏青赏春的绝好机会。
清明节周记 篇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过去了,又到了这一天。阴雨伴着寒风绵绵地下着“沙啦啦,沙啦啦。”唱着一曲无字又悲伤地歌谣,我疼痛的心再次揪在了一块……
这是我第几次扫墓,我也不记得了。只看见其他扫墓者顶着一把或黑或白的雨伞,如没了神,又像坠入对亲人的思念中。我常常觉得,人生就是这样吧!无论生前是辉煌还是平凡,不都要回到泥土的怀抱吗?我的脚如灌满铅,来到奶奶坟前,抑制不住的思念涌上心头,泪水也如决堤般的潮水涌出,青烟袅袅,寄托了我的哀思,带走了我的思念,奶奶您知道吗?鸟鸣伴着鞭炮声响起,只是失去了往日的清脆与欢悦,我的心又沉重了几分。
正准备回去时,我似踩到了什么,我连忙移开脚,一抹绿色映入眼帘,呀!是一株小芽!它显得那样勃勃生机,落叶,是落叶成了小芽的养料啊!这时,一阵笑声在耳边响起,是一对爷孙俩,看样子,在讲什么笑话呢!是啊,人生轮回就是这样子,叶子虽落下了,但它成为了小芽的养料,亲人虽死去了,但我们依然可以承着他对我们的希望而活着呀!
风停了,雨停了,我抬起着,看见一片新绿,压抑一散而尽,接下来要走的路,清晰可见……
清明节周记 篇3又到了一年一次的清明节了,爸爸妈妈带我回广西老家去扫墓,我十分高兴,因为又可以看到几年不见的表哥表姐了,心情是那样地激动,又是那么地紧张,多希望可以快点见到他们。
我家乡的清明节是那么的隆重了,家的祖坟分布在风景秀丽的山上,清明节的时候,满山遍野都是上山扫墓的人,山上一片热闹。长辈们准备了许多糕饼点心、水果饮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担挑着,我们这些小孩子有的拿着锄头、有的拿铲子随后跟着,一家人一起上山扫墓。扫墓活动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处祖坟,我们就分头忙开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会儿就把杂草丛生的坟头整理得干净了许多,接着还要把五颜六色的墓钱插在坟头的新土中,并用毛笔蘸上红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这一来,日久未修的祖坟顿时面目一新了。大人们取出供品:烧猪、鸡、鸭等摆在坟前,点燃了香烛,还烧了许多的纸钱,这些供品是给祖先吃的,纸钱是给祖先用的,这表示我们这些后辈对祖先的一片孝心。最后大家要按从大到小的辈份轮流磕头祭拜祖先,有的口中还念念有词呢。瞧,表哥念着:“祖先保佑啊,让我考试高多几分吧,不再被别的同学笑了!”你看看我表哥还是那么可笑。还有更有趣的事呢,太爷爷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过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了笔就描了一下,慌得爸爸一声惊叫:“别动!”哦,原来这行字是留着给太奶奶逝世后才能写上的,我差点闯了大祸,赶紧在太爷爷的坟前磕了四个响头,希望他能原谅我刚刚所犯的错误,长辈们乐得呵呵大笑起来。
扫完了墓后,可真是把我们给累坏了,但这一次的清明节我过得还真有意义,清明节让我对我们的祖先增添了几分得敬意,也增进了我和表哥表姐的亲情。
清明节周记 篇4又到了每年一次的清明节,爸爸妈妈带我回河南老家去扫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阳光灿烂,高速公路两旁,有嫩绿的麦田、腊黄的菜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多美的春色呀!
河南的清明节可隆重了,我们家的祖坟分布在风景秀丽的清源上,清明时节满山遍野都是上山扫墓的人,山上一片热闹。大人们准备了许多糕饼点心、水果饮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担挑,小孩们有的拿锄头、有的拿铲子随后跟,一家人一起上山扫墓。扫墓活动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处祖坟,我们就分头忙开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会儿就把杂草丛生的坟头整理得干净了许多,接还要把五颜六色的墓钱插在坟头的新土中,并用毛笔蘸上红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这一来,日久未修的祖坟顿时面目一新了。
大人们取出供品摆在坟前,点燃香烛,还烧了许多纸钱,这些供品是给祖先吃的,纸钱是给祖先用的,表示我们后辈的孝心。最后大家要按从大到小的辈份轮流磕头祭拜,有的口中还念念有词呢,瞧,表哥念:“祖先保佑,让我高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还有更有趣的事呢,爷爷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过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笔就描,慌得爸爸一声惊叫:“别动!”,原来这行字是留给奶奶逝世后才能写上的,我差点闯了祸,赶紧在爷爷坟前磕了四个响头,大人们乐得呵呵大笑……
扫完了墓,我们都累坏了,下山的脚步一瘸一瘸的,但这一天过得真有意义,清明节让我对我们的祖先增添了几分敬意,也密切了我与表哥表姐的亲情。
清明节周记 篇5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这样描写清明节的。我和奶奶还有姑姑老爸和老妈,我们一起去拜祭我的爷爷,老爸拿了好多的纸钱给爷爷烧,我问老爸为什莫烧纸钱,老爸说让爷爷在那边过得好一点,想起爷爷我就哭了起来爷爷那么的疼我爱我,现在我见不到爷爷了我很难过。
我从老爸手里把纸钱抢过来跑到爷爷的坟前,给爷爷烧了起来,嘴里还说着:“爷爷你在那边过好,胜胜好好的不用担心我们。”老爸老妈把墓地附近的杂草都除去了,我也在帮忙。然后他们拿出准备好的贡品摆在墓地前,墓地四周都是柳树,老爸说这些柳树会为祖先们遮阴挡雨。
在我们拜祭是还时不时有一家人来到旁边,跪下。纸钱在烧着,只见得有一个人在磕头,嘴里念叨着:“爸,给您送些钱,在那边多买些好吃的。在这边吃了一辈子苦,现在可以享享福了……”风儿在吹着,那些人带着忧伤,在风中离去。
临走前,我向老爷的墓地深深鞠了个躬。
清明节周记 篇6“清明时节雨纷纷”,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润湿的空气中飘着豌豆花和青草的香味,我和家人提着鲜花、蜡烛来到了凤凰山陵园给爷爷扫墓。
顺着石阶拾级而上,扫墓的人真多啊!一位老奶奶独自一人站在墓前,双手合十,低着头、闭着双眼在轻声地念经,仿佛在念着什么密码,我一句也听不懂。可她看起来是那样庄严虔诚,姑姑说她是在超度亡灵,我也听不懂,我正想问,又想起母亲给我打的“预防针”——庄严的场合不要随便说话,我只好硬生生地把问题咽了回去。
忽然耳边传来一阵哀痛的哭声,我循声望去,只见一位女士正拍打着坟墓痛哭着,边哭边诉说着什么。多可怜啊,她准是失去了自己最亲爱的家人,我呆呆地望了她一会儿,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一群孩子跑上来了,他们急着想要放万花筒呢,听着那震耳欲聋的声音,我忙捂上了耳朵,讨厌这噪音打破了大山的宁静。
终于到爷爷的墓前了,站在爷爷的墓前,我小声地念着墓碑上的字,念完,我心里一震,原来爷爷在一九九八年就去世了,离现在有十五年了,遗憾的是我根本没见过爷爷。要是爷爷还健在,我遇上困难一定会向爷爷请教,由于爷爷一定有办法嘛。姑姑点燃了蜡烛、香,烧起了纸钱,她对着坟墓恭恭敬敬地拜了起来,拜着拜着,我发现姑姑的眼眶红了,泪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下来,我的心里也感到酸酸的。
父亲告诉我,爷爷是一个勤劳、宽容又多才多艺的人。爷爷一生坎坷,生前是娄岙小学的校长,为了办好教育,他勤勤恳恳,募集资金建学校,招聘优秀的老师,把学校办得蒸蒸日上。爷爷是村民们敬仰的文化人,他经常为村民们写信、写春联,娄岙老人亭的柱子上就有爷爷写的对联。父亲经常教育我,要向爷爷学习,做一个优秀的人。啪嗒,啪嗒,一颗颗大大的烛泪不停滑落,仿佛是寄托我们对亲人的哀思。
离开凤凰山陵园,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我们又去祭拜了曾祖父、高祖父。母亲告诉我,扫墓不光是为了缅怀、感恩先祖,更重要的是告诉先祖,我们会更幸福地生活着,让先祖们含笑九泉。山上开满了一树一树的金银花,树木抽出了新的嫩芽,远处,油菜花给遍野铺满黄金,紫云英染得满地嫣红……
清明节周记 篇7清明节是4月4日。这天,全家吃了午饭,奶奶准备好了要用的东西。我一看,准备得可真周到呀:除了天地银行的钱与金银财宝,连衣服、裤子、袜子、鞋子都考虑到了。我就与爸爸妈妈、奶奶、小姑妈乘上了爸爸的车出发了。在车上,奶奶告诉我:“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清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奶奶便向我说起了寒食节的故事。
来到了我们永康的花街那儿的一座山上,那里树木成群,山路歪七扭八,偶尔也能听见几声清脆的鸟鸣声,因为今天早上刚刚下过雨,所以地上的泥土有些变得泥泞起来了。
我们找到了太公、太婆的合墓,我便开始帮起忙来了。奶奶把准备好的饭菜摆在了墓前,敬上了酒,点上蜡烛。接着,就让爸爸妈妈把清明纸标起来,妈妈告诉我:“用清明纸插起来或者放在上面用石头压上,就表示这家人已经来过了。”标好了以后,奶奶让小姑妈拿出12支香给她,奶奶点燃了香,只见往上一冲,火就灭了。奶奶把12支香分别发给我们4个人每人3支,便让大家拜起来。当时,我在心中默默地说道:“太公、太婆,今天我们来看你们,给你们带来了好吃的、好穿的、好花的,你也要给我们一点吗!我希望全家人身体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每一家人都生意兴隆,让家里的孩子都学习优秀,特别是今年就要考大学的表哥,让他一次性就考上重点线,上一所好学校。你们能答应我吗?太公、太婆?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答应我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尽管用吧!”说完,奶奶收了香,把它插在一边,让我去敬一次酒,还嘱咐爸爸把带来的鞭炮放起来,爸爸便听了奶奶的话,乖乖地把鞭炮放了起来。放完了鞭炮,妈妈有敬起了酒来。除了爸爸,我们就烧起了带来的东西,烧了差不多有一半了,奶奶嘴中便说道:“东西太多了,拿个带子给他们装一下吧!”说罢,便把手中的塑料带丢进了火堆中。干完了,奶奶把把一个托盘拿了回来,其余的就放在了那儿。快要走了,我对太公、太婆说:“太公、太婆,再见了,明年的今天,也就是明年的清明节,我们还会来看你们的。”
说完,我们就走了,在回去的路上,我还在想着太公、太婆。“太公、太婆,你们安息吧!”
清明节周记 篇8清明已经来临了,不知怎么的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下起大雨来。这正如杜牧所说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天,我们刚好去祭拜已经逝世的亲人。
来到昌国寺,已满头大汗的我们望了望接下来的路,只见蜿蜒曲折山路泥泞不堪,看起来很不好走啊!但想想来这里的目的,我们还是鼓起信心,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哎,泥和水,水和泥的路真滑呀!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一个泥菩萨。经过一段时间的艰难行走,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这里鸟叫声声,空气新鲜。来到坟前,只见叔叔把准备好的食物拿了出来,把筷子摆好,接着拿出并点燃蜡烛、香和纸钱,然后再在坟前一个接一个地跪拜。轮到我时,不知怎么的忽然想起了奶奶在世时的一幕幕情景,眼角的空间被泪水占满了,此刻的我才明白什么是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清明节周记 篇9清明节到了,人们带着悲伤的心情,来到公墓上坟。山脚下停满了汽车。上坟的人很多,有的手捧鲜花。有的带着食物,我们来到亲人的墓前,外婆摆上了许多的食物和新鲜的水果。还在亲人的墓前点上蜡烛和香。舅舅用干净的布擦着墓碑,把上面的字擦得闪闪发光。外婆一边把带来的纸钱烧掉,一边嘴里念念有词,祈祷着外公在天上活得开心,保佑我们身体健康。
清明节见闻周记 篇6
放假第一天,天还是阴蒙蒙的,可是我的心情却是晴空万里跟好友刚从图书大厦出来都是满载而归,买到了自己想要的书籍,开开心心的一边走着一边聊天,我正说着:“西单哪都好,就是有点乱。”突然,一双手抓住了我的袖子。
一双脏兮兮的手,心头不免一阵厌恶,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位年过半百老奶奶,我拉住了朋友,低头关切的问“怎么了?老奶奶。”心想这位老奶奶想必是是有什么麻烦吧!接着老奶奶说:“诶呀!小伙子,帮帮我吧,我在北京迷了路,行李又丢了!说实话,我当时十分同情这位老奶奶。是啊!在这偌大的北京城中,人虽多,却都十分冷漠。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巨大如同迷宫般的城市迷路一定十分痛苦吧!
谁知她接着说,没有钱,只能在这捡瓶子。说完她顿了下,我以为她是想要我们手中的瓶子,可是都没喝完啊!话还没说出口,老太太就哭哭啼啼的说:“给我几块钱,买碗面吃。”
一句话,是我对他印象,从同情一下子变成了厌恶,说是捡瓶子,可他那干干净净的袋子中只有一个瓶子或是说是瓶没打开的矿泉水,回过神满脸厌恶的准备把朋友拉走,可善良的朋友已经把5块钱塞到了老太太的手中,老太太转过身伸出手来,看着他那双贪婪的眼睛,我没有理会径直离开了。
走了几米,回头一望发觉那“迷了路”的老太太从袋子里拿出那瓶矿泉水,喝了几口又放了回去,踢开脚下的瓶子,去寻找下一个受骗者。
5块钱对于我们来说也许真的不算什么,但那个老太太骗走的不仅仅是5块钱,而是人与人间的信任与爱心,他们为了一己私利,在放弃自己人格的同时,夺走这茫茫都市人海中已经少之又少的爱心与信任,我希望那个老太太有一天能找到路,回家的路,同时我希望我身边每一个有爱心的人都保护住自己对世间万物的爱与对他人的信任。
回家时天放晴了,可我的心却乌云密布。
清明节见闻周记2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每当这个节日到来时,我们都会去扫墓,来祭奠着亲人。同样的,我跟妈妈姐姐也一起去扫墓了。同时,我知道了清明节的来历。
在我们去外公家的路上,我问妈妈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妈妈说:“是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候,普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跟随他的介子推从腿上割下一块肉给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普国当了国君,封赏跟他流亡在外的随从,但介子推拒绝了。在山上隐居生活,普文工没有办法了,只好放火烧山,想让介子推母子从山上下来,可谁知道,却把他们都烧死了,为了纪念他们,普文工下令每年这一天禁止生火,还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也是清明节的由来。”“原来是这样的啊!”我说。
不一会,我跟妈妈姐姐就来到了外公家,外公家里还有我的舅舅、姨姨、哥哥。我的妈妈跟他们聊了一会,就带着我跟我的一些亲人一起去扫墓了,到了里,妈妈、舅舅、姨姨分别去给自己死去的亲人烧纸,还都哭了出来。我也回想起来了他们在世时对我的关爱,情不自禁的哭了出来。然后,我们带着痛苦的心回外公家了。
到了家,外公又给我们聊了一会,还让我跟姐姐、哥哥去放风筝,说在这一天放风筝能消除你们的烦恼。于是,我们高高兴兴的去放风筝了。
现在,清明节已经过了。但我的心里还记得那一天,去扫墓、跟外公谈话、放风筝。这些景象依然记忆犹新。
清明节见闻周记3今天是清明节,一个祭拜已逝亲人的日子。早上,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去扫墓,途中,我发现原来车水马龙的街道变得清净了许多,马路上的行人稀少并行色匆匆,平时随处可见的的士今天也很少。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也是细雨纷飞,让人的心情无端多了几分伤感。我们来到了花店,看到平时五彩缤纷的花店,今天几乎都被朴素的黄菊花跟白菊花所替代,我们买了一盆菊花,然后,我们就奔向目的地。
快到龙王山的时候,我隐隐约约地听到了一串串鞭炮声,原来,是一些扫墓的人放的,蒙蒙的细雨中飘着一些灰白色的烟雾,以及扫墓人给先人燃烧祭品后在空中的漂浮物。我来到龙王山以后,爸爸把花送到外祖母跟外祖父墓碑旁,姨妈点燃了鞭炮,外婆也在燃烧祭品,点上蜡烛后,我们都要祭拜磕头。我听见不远处一些年纪大的人在一起谈论自己儿时的趣事跟父母健在时的情景,并不时传来几声叹惜声。外公、外婆也谈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健在的时候的事情,都在说如果现在老人还健在,可以过上多么幸福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看见停放着许多外地的车辆,妈妈告诉我,这些都是从四面八方赶回来祭祖的人的车。妈妈也跟我说起她儿时的事情,妈妈说:“当时,家里不是很富裕,但是,妈妈总能够从你的外祖母跟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价的水果,还能够得到一些零花钱,妈妈在当时算是很幸福的孩子。”说到这儿,妈妈有一些黯然神伤。虽然我没有见到我的外祖母跟外祖父,但我祝他们在天堂过的幸福安逸!
清明节见闻周记4清明节到了,我跟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等一起去老家上坟。
经过了几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老家,只见那的场景跟诗人杜牧的《清明》里写的一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们吃完饭了以后,一起去拜坟,因为时间久了,经常没有来清扫,有一些坟上面已经有很多杂草了。其中有一个我们老祖祖……的坟,杂草多得我都已经看不出那是墓了。爸爸叫我给他的爷爷奶奶烧了点纸钱,我问妈妈:“为什么要烧纸钱呢?”“他们在阴间要用这种钱。”爸爸说到。
在清明节不仅有扫墓的,而且还有踏青的习俗。我们扫完墓后,迎着春风,看着迷人的景色,坐在草地上吃着零食。
在这令人着迷的春光里,我心情十分愉快。到了下午,我们才恋恋不舍的回家。
清明节见闻周记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甫的这首《清明》从那时的唐朝到现在,已经是家喻户晓了。但今年的清明节不但不下雨,反而下起“雪”来了。从家出门,迎面而来的是灰白的烟雾,烟雾里还带着一片片银灰色的漂浮物,在空中盘绕飞舞着。从远处看去,仿佛是天降瑞雪,煞是好看,但是当你走近这些“雪花”时,才发现是家家户户先给先人的“礼品”在燃烧时造成的“人工大雪”对于前不久才下过雪的北方来说,在这样的春天里还有那许许多多缓缓漂浮的“雪花”,倒真是颇有诗意。不过,如果着朦胧的意境中不带来呛鼻的、燃烧过的气味的话,我相信,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我们走在大街上,起初,路上的行人没有多少,可能是因为我们出来的时候太早了这个原因吧。但过了不久,路上的人们渐渐多了起来,特别是车站那里,挤满了前去上坟、扫墓的行人,于是,大多数人能上去车的就上了,而上不了的就只能打的或等下一辆。汽车到站后,我们看见那里烧冥纸的人个个面无表情,大家都注视着那熊熊烈火,不时放下去一些“元宝”进去。只见火堆里冒出了浓烟,把对面的景物熏得摇摆不定。看着情景,下符合了“路上行人欲断魂”。冥纸的火灰恋恋不舍的被风儿带走,盘旋向上,好像奔赴天堂,带去给人们所缅怀的先人。看着这一切不知不觉有一丝伤感。
今年的清明节,通过我跟我见人的亲身体验去上坟,看到了许多东西,同时还听到了许多东西,这一切都使我增长了不少见识跟知识。
清明节见闻周记6时光如箭,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天上下着毛毛细雨。我跟爸爸妈妈。姑姑开车回老家为爷爷扫墓。
在路上,我透过车窗看见挺拔在路旁的钻天杨,灰白的身躯泛出了淡绿色,枝头吐出密密麻麻的芽苞,在湿润的微风中轻轻摆动。妩媚多姿的垂柳,飘起长发,婆娑起舞。远处绿油油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人们急匆匆的脚步,忙着去扫墓。踏青。
来到奶奶家,按照老家的风俗,奶奶在大门两边插上了柳枝。我跟爸爸。叔叔准备了烧纸去给爷爷扫墓,路上三三两两的都是去扫墓的人。回来时妈妈已经做了清明时大家都吃的韭菜盒子。
清明节是人们扫墓。寄托哀思的节日,我来年还要为爷爷扫墓。
清明节见闻周记7雨在外面纷纷地下着,今年的清明要来了……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清明节,妈妈带我回江苏老家去扫墓。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下着小雨,一片凄凉的样子。
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后来,介子推归隐山林后,晋文王为逼其出山,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跟他母亲被烧死,晋文王伤心,作为纪念,规定以后每年那天全国都不许生火,只吃生的食物,那天就是清明。
今年的清明节,我跟我妈妈像以往一样,带上纸钱、食物等东西,买了两束鲜花。我们找到我姥爷的墓,磕了三个头,把花放在墓前,然后烧纸,烧的时候,纸烧起来,黑色的烟不停地向上窜,风一吹,迷得我的眼睛都睁不开来,有的时候还把烧出来的灰吹的满天飞。烧完之后,在地上留下了一滩黑灰。烧的时候,妈妈、大姨、舅舅都给姥爷说话。
烧完纸,我们走出墓园途中还看到许多人都在给自己的亲人烧纸钱,还有在那哭的,也有笑的。
清明是祭奠先祖的好时节,也是踏青的好时节。
清明节见闻周记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相信大家对这首诗并不陌生,我也一样。每到4月的时候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这首诗,因为清明对于我来说不仅是祭祀祖先那么简单,它也是我跟家人短暂相处的时候。
人们都说清明总是下雨,可我每次回家的时候天气都特别好,太阳也不大,又不下雨。这都成为了一种惯性。也许是老天特别照顾,又或许是祖上积德吧。
我喜欢回到家被亲人包围的感觉,也喜欢用心去感受亲人们的关心。每次接近清明的时候我总是兴奋不已,也总是想起家人淳朴的笑脸,那时的我总是期待着快点回家。
虽然路有点难走,但美丽的风景让我忘记了疲倦。一路上都有农民种的桑树,桑树的根部都会有桑葚,农民知道会有贪吃的小孩偷摘桑葚,所以在清明的前后都不会喷洒农药,这倒给我带来了一些饭后水果。田野边还有一种野果,家里都叫那种野果为“清明果”因为它总是在清明的时候成熟。果实成熟的时候是黑色的,吃起来很甜,还未成熟的是青色的,吃起来又酸又涩,但很好吃。
田野里还有农民在种田,虽然祭祀祖先是大事,但也不能误了农活,就算下雨也要继续干活。我被他们的勤劳所感动,为他们照下一张张劳动的见证。
有人说清明的时候是最累的,我不这么认为。清明是对亲人的怀念,是感谢祖先创造出美好的生活,是珍惜与亲人短暂相聚,更是放松身心,给自己放假的时候。所以,不要抱怨,要感谢!
爱的姥姥一定会在某个地方关注着我的成长……
清明节见闻周记9喂,快点我起床了,你没忘,今天要去看外公的吗?”妈妈那定时闹钟打破了我的美梦。对,今天我得去北仑扫墓,再晚就要来不及了。我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洗漱完毕后,跳上了老妈的车。
每年的清明节,总会伴随着蒙蒙细雨,人们的心情也会在这烟雨中沉寂,今年也不例外,坐在车上,让我不禁想起了杜甫的那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我们来到北仑的墓地,很快就来到了外公的墓前,外婆就迅速地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些供品放在桌上:清明果、糕点、水果、酒……我跟爸爸在坟墓上加了些泥土,妈妈再把鲜花插在上面。点上香火,我们就一一给外公叩头。最后一环节就是把“金元宝”吹鼓,送给外公。
此时此刻,不禁又让我想起以前跟外公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那时的外公天天带我去看大海,去捉螃蟹,每一次都趴在外公的肩上,总是那么开心、快乐!现在再也见不到外公了,心里不由的感到难过。
扫墓仪式结束了,虽然说非常简短,但很庄严。“外公祝您在极乐世界开开心心,明年的今天我们一定还会再来看您的!”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清明节见闻周记1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描写清明景象的诗句,至今依然流传不绝。
清明节,人们要祭祖。我也跟着爸爸、姑姑们去给奶奶扫墓。奶奶的墓坐落在一块麦田之中,远处的树早已经发芽了,垂下的枝条浓绿浓绿的。树枝上,燕子、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还时不时地追逐嬉戏。脚下的麦苗也窜起一拃高了,还一派盎然春色。
穿过田间的麦垄,我们来到奶奶的墓前。大家都不怎么说话,气氛越来越严肃跟凝重。姑姑打开箱子,把准备的供品一样一样地拿出来,烧鸡、点心、馒头、水果,一样又一样地摆在坟前。伯伯把酒瓶小心翼翼地打开,恭恭敬敬地倒了三杯,慢慢地洒在在坟前的泥土里。爸爸把金箔、银箔、冥币跟纸草堆在坟前,轻轻划着火柴点燃了,冒出浓浓的青烟,还有几片灰烬伴随着青烟飘向远方。大家都在小声哭泣,嘴里还念叨着“吃吧!喝吧!拿钱用吧!在那边别冻着、饿着。”我在旁边看着、听着,心里也饱含了哀伤。
我出生的时候奶奶已经去世好多年了,虽然没有见过她,可我知道她一定非常慈爱。爸爸、姑姑恭恭敬敬地前来祭奠,正是感谢她生前的养育之恩跟关怀爱护。
清明节扫墓周记 篇7
我的家乡是潜江,在清明节那天,街道上没有多少人,在某些地方能够看见,门前有摆放白色以及其他颜色的花圈以表示对死者的纪念,在一些大树下也能够看见已经燃放了的香。
清明这一天,我早早的起了床,跟着爸爸妈妈来到了墓园。我怀着一颗对姥爷无比思念的心,走到了存放姥爷骨灰盒的柜子前,慢慢打开柜子,一张黑白照片印入眼帘。照片上的姥爷安详的笑着,仿佛所有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他似乎还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的心猛然一紧。沉默了一会儿。我轻声的对着姥爷的相片说:“姥爷,请您保佑我们全家健康平安,保佑我考上名牌大学。”说完我跪了下去,对姥爷的相片磕了三个响头。爸爸妈妈给姥爷请过安之后,就和我来到了烧纸钱的地方。我拿起一大把纸钱默默地往火堆里丢去,漫天都是飞舞的纸絮,落在我的头上,衣服上,前方滚滚而来的热浪也让人受不了,可我还是坚持把纸钱烧完,好让姥爷在地下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烧完纸钱,爸爸妈妈便拿出鞭炮开始燃放,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和妈妈走出了墓园迷途中还看到几个人在自己的亲人的坟前上坟。
这就是我家乡的清明节,它用扫墓,烧钱等一些活动表达了对亲人对祖先的一种深深的怀念。
清明节扫墓周记2今年又逢清明节。
在清明节的第二日,也是一个扫尘的日子,我、弟弟、爸爸和妈妈一起去了乡下奶奶家,准备一起去登山扫尘。
“清明时节雨纷纷。”不错,昨天天上是下着小雨,我们也无话可说,也只有踩着泥腻的山间土地一步一步的奋力的向上攀登。
终于到了太公、太婆和小爷爷的合墓前,我们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肃然起敬,直立在他们的合墓前面。爸爸递给我一根已经燃烧起来的香,香在不时的向外冒着烟,那香味是那么的浓重,让我一闻到这样子的香味,马上显示出一副沮丧,而又难过的样子。我们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着香,一起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爷爷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们对他们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转身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花篮,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公、太婆和小爷爷的合墓前。花篮里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篮上还有几根白色的带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篮上。在几片绿叶的衬托下,更加显得庄重,而又肃穆了。
我们拜完了之后,就开始给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爷爷烧在阴间的钞票,爸爸知道他们很会玩麻将,就多烧了一些给他们,有一亿的,有两亿的,有一百万的大钞票,还跟他们说:“人人都有不要抢。”我一听还好玩,他们有这么多钱一年也花不完,还用抢什么呢?
太公、太婆和小爷爷你们“走”的那么的早,我都没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们老人家,你们就离开了我的身边,在那,陪伴你们的只有孤独和寂寞,不……不……不……还有那“无情”的春、夏、秋、冬和绿树繁茂的山林。要是你们还在我一定会好好孝敬你们的。
在走的时候,我们又再次向他们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清明节扫墓周记3清明节那天,太阳很大,我和爸爸去找蜜蜂。我们在钓台降村开始找,我们在路边的山丘上找到了几个大洞,我下去看了看,里面没有东西,我们就走了。我们之后前行到了澄照,我们就去扫墓。在路上,我看见了蜜蜂,惊奇地叫起来:“爸爸,我看见蜜蜂了。”爸爸一听,高兴地不得了,但是一看,看见了蜂箱,是别人家养的,我们叹了一口气,只好去扫墓了。
我烧了很多纸,突然,一阵风吹来,把正在烧的纸吹到了草地上,火苗开始向周边飞去,就要引发“森林大火”的时候,我把草给一点一点拔下来了。火最后扑灭了,我也回家了。
这天好险啊!
清明节扫墓周记4灰蒙蒙的天空下,雨淅淅沥沥的下着,珍珠般的雨点“滴答滴答”的打在伞上。我们全班冒着雨到烈士陵园祭奠先烈。
到了烈士陵园,只见门前的松柏像一位位穿着军装的卫士,威武地守卫着先烈们的陵墓。我们一步一步地走上台阶,走到纪念碑前,怀着崇敬的情绪,为先烈们献上了我们精心制作的小白花,敬了一个标准的队礼。我们慢慢地绕着石碑走了一圈。只见碑后面有一面石雕画,上面雕刻着先烈们与敌人搏斗的场景:他们偷的瞄准敌人射击,有的扑倒在地上,有的正与敌人搏斗……看着先辈们与敌人战斗的场面,我的心里感慨万千,要不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勇敢地用生命保卫和平,又怎样有我们这天幸福完美的生活!
雨飘飘悠悠地撒着,我们要离开了。但是先辈们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的精神,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清明节扫墓周记5今天,我们四年级级部和一些一年级的小同学一起去威海市烈士陵园去扫墓。
我们每位同学手里都拿着一朵花,心情很激动,表情很严肃,因为这是去扫墓,不是去旅游。到了烈士陵园,老师指挥全体同学站好,每个班级都将自己的队旗竖在班级前面,学校的校旗插在最前边,许多老师都来了,等全部人都到齐了之后,刘利波老师才讲话。
来到烈士陵园之后,首先我们四年级同学给一年级的同学戴上红领巾,并让他们在烈士墓前宣誓了。之后我们全体同学都低头默哀1分钟。在这时,我想到了许多烈士为了创造我们现在的和平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接着,老师带着同学们去瞻仰为我们创造和平年代而壮烈牺牲的壮士,而且把自己手中拿到花献给一位壮士。这些壮士都是为了和平而牺牲,我们应该记住他们。
如果,这些壮士能重新复活,那该多好!这些壮士能活过来,那么世界上的小偷就不会再有了。
清明节祭祖扫墓是我国传统习俗,但我们要文明扫墓,不要随意去烧纸烧香,万一引发山林火灾,将会带来很大损失。我们应该倡导文明扫墓、网上祭祖等一系列文明的祭祖行为。
清明节扫墓周记6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
清明时节,正是四月,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耕种的最佳时间,田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农民忙碌的身影,春天的时候,天气很难把握,刚刚还是晴天,一会儿就下起了雨来。所以农民下田的时候,经常被雨淋湿。于是就有了在清明那日吃一种用艾草拌和制成的食品,如糕、饺等可保一年不被雨淋坏这样的说法。
我的家乡在绍兴。绍兴人过清明节也有与其他地方不同的过法。
每到清明,奶奶就会做很多艾饺,蒸在笼里,热气腾腾,使人垂涎欲滴。我们有时做的很考究,不仅吃起来让人赞不绝口,连看上去都十分漂亮,绿色的外衣,形状美观。
清明的时候还要上坟,也就是要去“看望”一下死去的亲人。上坟的时候,我们会带很多水果,和一些“活口”,就是将鸡鸭鹅要等到用的时候才杀死。比如说“上坟鹅”。“上坟鹅”因为饲养精,饲养时间短,又是春季,所以它的肉又嫩又肥,实在是上品。不过绍兴农家上坟用鹅,倒不是单单为了它的味道,而是另有寄托。“鹅”谐音“我”,列祖列宗、已故的亲人看到之后不是很高兴吗?
这就是清明节,这就是绍兴人的清明节。
清明节扫墓周记74月4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是为了纪念我们那些死去的亲人。
不过,说起清明节,它还有个传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逃离杀害,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国家,四处流浪。因为找不到食物,就饿倒了,随臣介子推就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汤给重耳喝!十九年后,重耳当上了国公,就赏了那些随臣们,却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推鸣不平,可介子推却谢绝了,带着老母亲过起隐居生活,晋文公羞愧极了,带着人,往山里放火,也没有看到介子推母子的身影。只在一颗老柳树下,看到了介子推留下的一封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从此,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2天为清明节!
这只是清明节的一个传说,但清明节也象征着那些无名烈士的伟大之情。在扫墓时,我也看到了着样的一句话:把每一滴热血都流进祖国的大海。这句话让我体会到了那些光荣烈士的雄伟之情!
这是我在清明节所看到的,有那些无名烈士,也有国家大事,深深地让我体会到了!我们这个国家有着强军富民的信念!
清明节扫墓周记8又到了每一年一次的清明节,爸爸妈妈带着我回房县老家去扫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阳光灿烂,高速公路两旁,有嫩绿的麦田、金黄的菜花,粉红的桃花们像美丽的小姑娘争着向我们展现自己的美丽呢!还有雪白的梨花,多么美丽的景色呀!
房县的清明节可热闹了,我们家的祖先坟分布在风光景秀的老山上,清明时节满山遍野都是上山扫墓的人,山上一片热闹。大人们准备了许多糕点与大饼点心,美酒,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担挑着。小孩们有的拿锄头、有的拿铲子随后跟着,一家人一起上山扫墓。扫墓活动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车处祖先的坟,我们就分开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会儿就把草儿丛生的坟头整理的干干净净了许多,紧接着还要把五颜六色的墓线插在坟头的新土中,并用毛笔蘸上红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这一来,日久未修的祖坟面目一新了。
大人们取出贡品摆在坟前,上了三个大包子,和三杯房县正宗黄酒,点燃了香烛,还烧了许多假纸钱,这些贡品是给祖先们喝的,纸钱是给祖先们用的,这些表示我们后辈的孝心,最后大家按到从大到小的辈分轮流磕头祭拜祖先们,有点口中还念念有词呢。瞧,表哥念着:“祖先呀,保佑让我高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还有更有趣的是呢,爷爷的墓碑左列有一行未曾描过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的拿起笔就描,慌得爸爸一生惊叫:“别动。”原来这行字是留着外婆去世后才能写上的,我差点闯了大祸,赶紧再爷爷的坟头上磕了四个响头,大人们见状不住地点头,说道:“这还差不多……”
扫完了墓,我们都累坏了,清明节让我对我们的祖先增添了几分敬意,也密切了我和表哥表姐的亲情。’
清明节扫墓周记9今天是4月4日,是传统节日清明节,天气格外晴朗,我们一家人驾车去扫墓。一路上,我们默不作声,都怀着沉重的心情。
我们首先来到花店,哇!好多花!简直是花的海洋!我挑了两朵最漂亮的花用来插老外婆和外婆的坟上。
挑好花后,便先去了老外婆坟上,这时山上已经人山人海,鞭炮声此起彼伏,小山被花圈装饰得五颜六色。我们踏着荆棘,老外婆坟上已是杂草丛生,爸爸连忙除草。我虽然没有见过老外婆,可听说老外婆年轻时很辛苦,因为她生了三个女孩一个男孩。我想,妈妈照顾我一个人就够呛了,老外婆就一定很辛苦了,我虔诚地跪在坟前,给她叩了三个响头。
接下来,我们去了外婆的坟前,看着墓碑上的照片,我眼前立刻浮现出外婆在世时的情景,她很疼爱我,每次我去看望她时,外婆都会微笑地对我说:"小涵涵,你要快点长大,成为一个有用之才,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为祖国效力。"我那时不懂事,便漫不经心地说:"我会的呢。"没想到我还没长大,外婆这么早就去逝了,想到这,我不禁泪如雨下,爸爸默默锄着草,妈妈噙着泪水一边把花插在坟前,我把祭品摆在地上,我们一起给外婆作辑,希望外婆保佑我,我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外婆对我许下的心愿,打下自己的天地,成为祖国的栋梁。
太阳西斜,我们还扫了几个坟便下山了,爸爸妈妈相视无语,我心中默念:愿祖先安息!
清明节扫墓周记10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的这句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于,清明节是在学校过的不能在家里过。在家里,吃上那平时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肴啊!而且不能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去乡下扫墓(踏青),给死去的故人请安,给他们拜年,送上家中做出来的佳肴——清明果。让他们保佑我的学习更好,学业成功。
于是,星期六爸爸在家很空,决定带我回乡下去给奶奶扫墓。我立即拿来自己家里做出来的清明果,拿来一个篮子在下面铺了一张干净的报纸,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铺在里面,以免发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后,我把篮子放在车子的后备箱中。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全家就坐上了车子。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车子不停的颠簸,这时我想起了后备箱中的佳肴非常担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开慢些特别是有坑的地方。我们就慢慢悠悠的坐车,就像老牛拖慢腿。
经过,半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了奶奶的坟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个躬,拜了几拜。给奶奶请了安,向他问好。对他行完了中华民族的礼仪以后,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响了起来。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像天上打雷一样。把弟弟吓的呜呜大哭起来。后来我又默默的在坟墓前许愿“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学习快些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清明节英语周记 篇8
Qingming Festival is also a time to enjoy a cup of tea, because the tea produced around Qingming Festival is said to be with high-quality.
The plucking of tea usually takes place in spring, summer and autumn. Tealeaves from different seasons have different appearances and inner quality. Tealeaves plucked in spring, from early March to the Qingming Festival, are called “pre-ming tea” or “first tea.” Its color is of light jade green, and tastes pure with a touch of acerbity. Two weeks after Qingming, it is the Guyu solar term on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During this time, the Jiangnan area will experience a round of fine precipitation for the moistening of crops. And this brings forth the second peak season of tea picking. Tealeaves collected after the Qingming but before Guyu are called “pre-rain tea,” and the spring tea picked after that are called “post-rain tea.” Spring tea’s prices usually vary according to the time the tealeaves were picked, with the prices being higher for earlier tea and lower for the later. In most cases, early-spring green tea is the best in quality among all available tea.
【小学清明节周记】推荐阅读:
小学一年级清明节周记01-17
小学清明节活动总结05-18
小学清明节扫墓日记07-23
小学清明节演讲报告07-29
清明节活动方案小学12-31
小学四年级清明节作文10-20
龙塘小学清明节活动总结06-11
小学清明节主题教育总结08-17
小学清明节手抄报简单09-10
小学生清明节寄语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