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队伍建设情况调研

2024-11-11

纪检队伍建设情况调研(共8篇)

纪检队伍建设情况调研 篇1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最近,我们对全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听取了18位基层纪委书记的意见,召开了有57人次参加的7个座谈会,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110份。同时,对目前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设置、人员情况等普遍进行了解。通过调查,既看到了我区在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上所做的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本做法

经过调查,全区现设有基层纪委(纪工委)35个,纪检组9个,监察科23个。区处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有专职干部147人,兼职干部168人。几年来,我区在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上的主要做法是:

(一)突出一个根本,强化思想教育。坚持把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纪检监察干部的头脑作为队伍建设的根本,认真进行思想教育。

1、开展理论学习。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理论以及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和“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重要论述等。认真坚持理论学习制度。运用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座谈讨论与专题交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法,不断推动学习的深入,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

2、开展主题教育。根据干部的思想实际,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自1994年以来,相继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拒腐防变为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为人民”、“倡廉止奢拒腐防变从我做起”等主题教育。纪检监察机关围绕主题,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干部学文件、听党课、看录像、进行座谈讨论等,增强了纪检监察干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3、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以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建设高素质的执法执纪队伍的重要指示为指导,以《纪检监察干部职业道德》一书为基本教材,进行纪检监察干部职业道德原则、内容及行为规范的教育;以执法执纪战线上的先进典型事例为榜样,进行树立纪检监察干部良好形象的教育;以立足本职、实践宗旨为出发点,组织开展“如何做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的大讨论等,进一步增强了纪检监察干部的职业道德意识,促进了纪检监察干部职业道德水准的提高。

(二)坚持两个结合,开展业务学习。根据纪检监察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的需要,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学业务知识与学相关知识相结合的方法,是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在加强队伍业务建设上采用的有效途径。自1994年以来,区纪委共举办9期短期培训班,参加培训的纪检监察干部累计达870多人次。其中,进行纪检监察业务方面的培训,主要有“纪检监察公文写作”、“纪检监察业务”、“党纪政纪新条规”、“纪检监察信息新闻写作”等;进行相关知识方面的培训,主要有“经济法规”、“金融基础知识”、“审计基本知识”等。同时,还结合新的党纪政纪条规的出台,举办专题培训,如,及时举办了《廉政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行政监察法》的专题学习等,不断丰富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知识,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素质。

各基层纪委(纪工委)、纪检组根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要求及本单位纪检监察干部在业务知识上的需求,及时组织干部学习中央反腐败的方针、政策、党纪政纪条规等。不少单位还坚持了纪委(纪工委)、纪检组成员的学习制度。区教育局纪委除抓好机关专职纪检监察干部的学习外,每年都对基层兼职纪检干部进行一次业务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实行轮岗交流,全面培养人才。一是开始实行内部轮岗。区纪委监察局机关现有9个室,自1994年以来,在保持各室干部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先后对18名干部进行了内部岗位轮换,占机关干部总数的48%。其中,处级干部7人,科级干部4人,一般干部7人。岗位的轮换,对于干部全面了解纪检监察业务,提高干部的综合业务素质与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积极推进干部交流。自1994年以来,区纪委监察局先后将13名干部输送到本区其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中有10名同志担任了单位的领导职务。一些基层纪委、纪检组也注意积极推荐输送人才。如,区公安分局纪检组先后将3名同志推荐到基层所队担任领导职务。

调查中,大家普遍认为通过认真抓好思想、业务、组织等方面的工作,全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第一,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第二,提高了队伍的战斗力。第三,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如,区政府纠风办1996年被国务院纠风办评为全国纠风工作先进集体,区纪委监察局1999年被北京市纪委监察局评为北京市先进纪检监察组织,区教育局纪委1999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纪检工作先进集体,区地税局监察科1997年至1999年,连续三

年被市地税局评为先进集体等。自1994年以来,全区先后有5名同志被北京市纪委监察局评为优秀纪检监察干部,有28人次受到市纪委监察局单项工作的表彰。

二、存在的问题

我区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上虽然作了大量工作,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工作不够深入。调查中发现,目前对纪检监察干部抓正面灌输多,抓集体学习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够。一些纪检监察干部因纪检工作难度大,所做的工作又常常不被人理解,不被人认可,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思想波动和后顾之忧;而有的领导同志往往只满足于工作任务的完成,忽视人的思想、情绪和心态,忽视干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放松思想政治工作,甚至出现以学习代替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第一,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基层人员少、任务重,保证工作任务的完成就已经很不错了,哪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做思想工作;第二,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得不够;第三,不会或不善于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业务培训尚不规范。调查中有95%的人认为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仍是队伍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全区的纪检监察业务培训缺乏长远规划,一年一安排,培训内容不系统、不全面,应急性和随机性的因素较多,相关知识的学习尤如“撒芝麻盐儿”,只了解星星点点,感到不解渴。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第一,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业务建设上,缺乏明确的目标;第二,在培训内容上考虑具体内容多,缺乏教育的整体意识;第三,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有畏难情绪,认为仅靠区纪委进行培训,客观上有一定难度,因而培训内容不系统。

(三)干部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调查中有90%的人认为,我区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组织建设上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年龄老化,队伍活力不足,仍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据统计,在全区147名专职干部中,35岁以下的13人,占8%;36~45岁的44人,占30%;46~55岁的76人,占52%;56岁以上的14人,占10%。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第一,广纳人才难。由于纪检监察工作的性质和待遇,以及目前我们还没有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将更多懂法律、懂经济、年富力强的同志吸引到纪检监察机关中来;第二,“出口”不畅。近几年虽然区纪委机关在干部交流上做了些工作,但基层纪委的干部还没有“流动”起来。在44个基层纪检监察机构中,担任纪委、(纪工委)书记、纪检组长职务在10年以上的有6人,占14%;5~10年的有10人,占23%。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纪检监察干部的交流还是软指标。三是内部激励机制不完善。目前还没有形成竞争上岗的氛围和环境,少数干部满足现状,开拓进取精神不足,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活力。

三、几点对策

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干部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仅就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全面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加强队伍建设之根本。

1、区处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在贯彻中央、市、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应从实际出发,研究具体落实办法,并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使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

2、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机关的实际相结合。一是要与解决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做到既要解决干部思想上的困惑、顾虑和心理上的不平衡,又要对干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给予帮助和解决,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艰苦和清苦,安心本职,做好工作;二是要与机关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将其渗透到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查办案件等工作之中,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加强,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水平;三是要与机关的管理、支部工作、工会工作等紧密结合。要坚持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载体,并注意不断拓宽新的形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促进机关建设。

3、当前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突出和强化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一是进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论述和理想信念宗旨教育。二是进行纪律教育,进一步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的纪律观念,提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三是进行典型教育。

(二)加强业务教育的规范化,全面提高干部业务素质。

1、制定**区纪检监察干部长远培训规划。《规划》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和市委、市纪委关于全面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对培训工作的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培训内容、方法等作出具体规定,使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2、建立在岗自学制度。区处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应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制定在岗自学计划,提倡纪检监察干部要紧密结合本岗位实际,在实践中学习有关知识,做到缺什么、学什么、补什么,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3、建立岗前培训制度。区纪委应每年将全区新走上纪检监察岗位的同志组织起来,进行集中培训,学习纪检监察业务知识的“ABC”,使他们了解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能、基本知识及工作基本要求。

4、建议市纪委监察局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相关知识的专题培训或系列讲座,以拓宽纪检监察干部的知识面。

(三)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增强队伍活力。

1、完善干部交流制度。对纪检监察干部的交流不仅对领导干部的任职期限作出明确规定,对基

层纪检监察干部也提倡单位内部(有条件的可在区内)进行交流。建议,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一般情况下任职满五年的,应给予交流;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一般情况下(业务骨干除外),工作满三年的,应给予交流。同时应明确承办部门与程序,使之落到实处。

2、健全轮岗制度。区纪委监察局目前对机关的大学生轮岗作出了具体规定,建议对中青年干部的轮岗也应有计划地进行,应进一步健全机关内部的岗位轮换制度。

3、建立竞争上岗制度。为鼓励竞争,促进人才脱颖而出,应建立纪检监察干部竞争上岗制度,以保持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四)要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党委和行政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搞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保证。各单位党政领导要在纪检监察机构设置、人员配制、物质保障、干部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等方面给予关心和支持,并使之落实到位,努力将其建设成为一支政治坚强、业务精通、清正廉洁的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附:成果应用和转化情况

1、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在区纪委机关得到应用。在认真坚持本委谈心制度的基础上,今年三季度机关党组织建立了《定期分析党员思想状况的制度》,使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增强了针对性。

2、关于加强培训工作规范化的建议,已被采纳。

3、关于完善干部轮岗、交流制度的建议,已被领导纳入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区纪委在坚持大学生轮岗制度的基础上,四季度又对3名中青年同志进行了岗位轮换。有的工作还将与机构改革一并具体研究、落实。

纪检队伍建设情况调研 篇2

在西安召开的调研座谈会上,马奔代表省纪委、财政厅汇报了陕西省县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办公经费和装备配备情况;县级纪检监察机关装备发放、管理使用以及社会反响情况;县级纪检监察机关目前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高陵县、周至县、渭南市、韩城市、华县、柞水县纪委的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所在市、县的情况。‘

调研组对陕西的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办公办案装备配置工作和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陕西纪检监察部门、财政部门在此项工作中所作出的努力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李林池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站在反腐倡廉的高度,继续认真对待并做好此项工作。

纪检队伍建设情况调研 篇3

一、广东省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建设的总体情况

广东省长期以来积极探索培育和完善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从1999年起就开始建立土地有形市场,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了专门的二级市场交易平台,促进了土地有形市场的正常运作和健康发展。目前,广东省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总体情况良好,为增加土地供给、促进集约节约用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东省经济发达地区的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尤为活跃。在广东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的交易形式中,转让和抵押的宗地数量相对较多,出租的情况较少甚至没有。由于在广东许多地区,国企改制都已经完成,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对国企划拨土地的处置已基本完成,所以划拨土地作价出资和授权经营的情况也较少。从交易主体看,二级市场相比一级市场政府垄断不同,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特征,既有含农村集体和镇街道下属企业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也有个人,还有各类房地产开发公司。从土地用途看,类型多样,既有工业仓储,也有商住用途。

二、广东省培育和完善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制定并出台规范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的有关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2008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修改出台了《广东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专设“第六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管理”,对国有建设用地包括出让和划拨两类土地的转让、出租和抵押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严格明确的规定,对规范二级市场交易具有指导意义。广东省政府1998年出台了《广东省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标拍卖管理办法》(粤府令第39号),以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行为。广东省政府2002年出台了《广东省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管理规定》(省政府第79号令),其中涉及规范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有关规定。2003年,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出台了《广东省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规则》、《土地交易机构内部工作制度》、《土地使用权交易成交证明书》(粤国土资(利用)字[2003]231号),其中《广东省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规则》专设“第三章土地使用权转让前期工作”。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出台了《关于加快金融机构抵债土地处置的若干意见》(粤国土资发[2004]73号),明确了金融机构抵债土地的四种处置方式。

广州市2003年印发了《广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则的通知》(穗国房字[2003]309号),同时要求实施《广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规定(试行)》。佛山市出台《佛山市土地市场管理办法》(佛府[2002]34号),专设“第三章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和“第五章土地使用权抵押”,对土地使用权转让、抵押中的一些具体细节问题予以了明确;还出台了《佛山市实施<广东省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管理规定>办法》(佛府[2004]24号)。佛山市所辖各区还根据本区的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关规定,如:禅城区制定了《佛山市禅城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公开交易规则》(佛国土资禅[2007]93号);顺德区制定了《关于规范土地使用权转让审批的通知》(佛国土资顺[2007]154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房产管理工作的通知》(顺府办发[2007]103号)、《关于规范以土地作价出资入股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审批的通知》(佛国土资顺[2008]3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市场管理的实施办法》(顺府办发[2011]25号)。广东省通过完善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地方土地市场管理,优化土地公开交易环境,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加大对土地市场的调控力度,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明确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纳入土地公开交易平台,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广东省国有建设用地转让严格按照《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广东省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管理规定》、《广东省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规则》等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实施。符合公开交易的转让行为主要参照一级市场出让的交易规则和交易程序。广东省政府2002年出台的《广东省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管理规定》(省政府第79号令),明确规定属于以下四类情形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必须在土地交易机构公开进行,“1、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公有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的公司、企业土地使用权转让(含以土地使用权为条件进行的合营合作建房);2、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但必须依法经过批准,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3、为实现抵押权而进行的土地使用权转让;4、判决、裁定需要拍卖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按规定必须进行公开交易的,严格按规定执行。如不按规定进行公开交易的,则不予以办理土地变更登记。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在土地转让过程中,要求国土证、出让合同、地块资料、转让合同(样本)等有关信息必须在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网站予以公布,从而保证信息的全面公开,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网站已成为各房地产企业了解土地交易信息的重要渠道。在申请人申请公开转让时,要求他们提供国资部门或授权经营管理部门同意转让的批文作为申请要件,广州国土房管局根据转让的相关规定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转让的公平、公正。在受理协议转让案件时,为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严格审查转让人的股东及工商登记情况,在明确转让人不属于公有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的公司、企业,才同意办理协议出让。

3.对改变土地使用条件、土地用途转让的要补交土地出让金,对土地转让改变为经营性用途的一律实行招拍挂,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

《佛山市土地市场管理办法》规定,“通过出让、转让方式受让土地或利用划拨土地改变用途增加容积率的,土地使用者必须向市政府缴交地价或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佛山市禅城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公开交易规则》规定,“(七)对原以出让或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建设用地拟改为经营性用地的,须经原用地审批机关和城市规划部门(城市规划区内的)批准。(八)拟转让的土地上建有合法建筑物,依据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规划设计条件,该宗地仍有可利用土地且能分割发证,该部分可利用土地的转让也应进行公开交易”。

佛山市国土资源局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出让、转让可以采用公开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在佛山市若国有建设用地转让作为经营性用途的,要求必须按照招拍挂程序进行。

4.严格界定土地转让条件,加强土地出让批后监管

佛山市规定,从2007年11月1日起,停止受理纯土地转让或再次流转申请,此类土地转让应严格按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8条和第39条规定并达到土地出让(流转)合同约定的条件后方可转让。申请转让地块的地上建(构)筑物已建成的,必须在用地者取得地上建(构)筑物产权证书后,方予以受理其转让申请。

广州从化市最近成立了市国土局批后监管办公室,该专门机构挂靠局用地科,主要监管内容有,土地开发程度、土地闲置状况、容积率调整、土地用途改变等。

5.明确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的具体交易程序和提交的材料

广东省土地市场交易根据交易对象不同采用两种不同的交易形式,分土地使用权交易鉴证和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具体以佛山市土地使用权转让为例:(1)土地交易签证。土地交易签证范围包括私人成分的公司、企业或个人的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下列土地使用权转让情形在土地交易中心办理签证手续。①母公司和全资子公司之间及其全资子公司之间的土地权属变动。②以出让方式(不含补办出让)取得的商业、住宅、办公用途的土地使用权人成立单项房地产公司而引起的土地权属变动。③承接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烂尾楼盘而引起的土地权属变动。④将已抵押给金融机构的土地进行处置,该金融机构和抵押人双方同意以地抵债,将土地使用权过户给该金融机构名下。⑤拟交易的土地上建有合法建筑物,依据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规划条件,该宗地无可利用土地的,且有主管部门同意处置的意见。交易双方填写《土地使用权交易鉴证申请表》后,按照镇(街)国土所审查、送行政服务中心收件、交易中心审查、土地交易中心主任审核后报主管局长审批、发件等程序办理。(2)土地公开交易。公开交易的对象包括:①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公有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的公司、企业土地使用权转让(含以土地使用权为条件进行的合营合作建房)。②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但必须依法经过批准,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③为实现抵押权而进行的土地使用权转让。④判决、裁定需要拍卖的土地使用权转让。⑤拟转让的土地上建有合法建筑物,依据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规划设计条件,该宗地仍有可利用土地且能分割发证,该部分可利用土地的转让。申请人如实填写《土地使用权交易申请表》后,按照镇(街)国土所审查、送行政服务中心收件、交易中心审查、组织公开交易等程序办理。在成交确认后,转让方与受让方签订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竞得人凭成交确认书原件及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三、广东省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广东省在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特别是在土地使用权转让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1.对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的监管难度较大,隐性市场大量存在

一些现行规定中不属公开交易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在转让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一是由拍卖行等中介机构执行拍卖的土地使用权交易中,一些不良拍卖行同有关企业、个人操控土地交易、黑箱交易等干扰土地交易的现象,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很难取证。二是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规定,在符合城市规划的条件下,需先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土地登记手续,并完善其上盖建筑物的报建、验收等手续后方可申领房地产权证。但是,仍有部分村(居)委会、股份合作社在未供地以及未完善地上建筑物手续前私下将土地及地上违章建筑在中介拍卖行拍卖,从而要求为其完善用地手续。根据政策,这一情况不能办理,但是村集体所得款项已用完或分完,不予办理而村集体也无法退钱,由此引发了一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三是未能纳入公开交易范围的土地使用权转让由于没有固定场所、没有固定的信息发布渠道,买家与卖家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土地资源不能及时充分利用,同时考虑到缴税的问题,为减少交易成本、规避各类交易管理费用,许多买卖双方存在“双合同”现象。土地使用权转让主要涉及营业税、印花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转让的有关交易成本较高,成为隐性市场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2.职能交叉,管理体制不顺

以土地与房产为例:地产和房产分属国土资源部门和建设管理部门管理,土地和房产分开办理。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先由国土资源部门补交出让金、补办土地出让手续,后由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房产审核手续、出具交易证明,再由国土资源部门办理土地登记变更手续,最后由房产部门办理房产变更手续。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目前属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纯土地的按揭贷款抵押,由国土资源部门办理,而有地上建筑物或附着物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则由房产管理部门管理。本应是一个完整的土地和房屋二级市场,由于地产与房产管理体制的原因,而分割为多个市场。

3.司法裁决土地使用权处置问题较多

根据《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部门协助执行若干问题的通知》(法发[2004]5号)等司法解释,“官司地”通常由法院自行拍卖处置,但是由于在处置时,与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和地方法规有抵触,主要表现在:一是法院在处置土地资产时,有的没有考虑企业的土地权属是否合法,未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强迫转让土地使用权或强行拍卖债务人的划拨土地。二是虽然一些地方的司法和国土部门联合出台了协商解决问题的文件,但是只对本地法院有效,对外地法院没有约束。以佛山市为例,2007年以来,市监察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和市发展和改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我市司法裁决中土地使用权转让有关事项的通知》(佛监发[2007]10号)和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司法裁决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有关意见》(佛国土资市综[2007]18号),该文件对协调佛山本地法院和国土部门关系发挥了作用,但对于不在佛山范围内的法院处置一般不按上述文件处理,导致在处置过程中,部分经法院裁决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时发现土地的规划用途为行政办公、道路、绿化、广场等用地,国土部门难以按地块的规划用途确权过户。同时还存在部分通过司法裁决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使用者因不清楚地块情况投诉国土部门的情况。三是根据《广东省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管理规定》(省政府第79号令),司法裁决需要拍卖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必须进入土地交易机构公开进行。但在实际工作中,司法部门以司法独立为由在处置土地使用权时直接委托社会上的拍卖行进行拍卖,根据对比,其成交价与进入土地交易机构的土地使用权在交易价格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土地被低价贱卖、国有资产流失之嫌。

4.部分政策文件的可操作性较差

按照广东省有关规定,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公司、企业土地使用权转让需要进行公开交易,但是何为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占多大比例并没有明确标准,造成界定起来比较困难。还有,按照规定投资完成25%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但是25%如何计算、如何衡量是很难操作的问题。再如,土地闲置满两年必须收回,但是闲置土地如何界定也缺少明确规定。

四、培育和完善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的对策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强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制度建设,出台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办法。笔者认为培育和完善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强化制度建设是关键,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在已有政策基础上,补充完善在实际土地市场管理工作中缺失的内容;同时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内容。如,明确对“何为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投资完成25%允许转让”、“政府何时行使优先购买权”等问题的界定。

第二,建议国土资源部加强与最高法院的沟通协调,在国家层面出台政策以利于地方开展工作。建议出台以下规定:“1、法院在判决裁定处置土地使用权时,应先咨询国土部门意见,确认拟转让的土地权属、功能、国家公布的土地出让最低限价或土地基准地价以及相关内容,并在转让土地使用权前将有关咨询意见告知土地使用权竞买人,要求其按照土地证载用途进行公开交易转让。2、国土部门收到法院送达的有关法律文书后,应及时进行审核或者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3、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的,必须经市(区)级国土部门审核同意。4、依法应当报市(区)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由国土部门审核后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未经人民政府或者国土部门批准的,国土部门不予办理转让手续。”由高法出台规定,可以解决地方层级文件只能对本地区法院有效、对外地法院无效的问题。

第三,进一步重视二级市场建设,降低二级市场交易成本,鼓励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促进合理高效和集约节约用地。应当改变地方只重视一级市场而忽视二级市场建设的现状,进一步重视培育和完善二级市场。调研组认为二级市场大量隐性交易的存在,也有其交易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主要是交易成本较高,各类相关税费负担较重。因此,从培育和完善二级市场的角度来说,降低土地转让的交易成本,将有利于促进二级市场的建设和发育。通过鼓励转让,能够更好地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第四,建立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交易信息查询机制,加强对土地转让的监管。从调研情况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很多二级市场的交易情况是不掌握或掌握不充分的,银行、工商管理等其他部门所掌握的情况,国土部门并不掌握。强化二级市场监管的前提是要全面、及时掌握二级市场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二级市场交易信息查询机制,实现二级市场信息的多部门共享,从而强化监管。

第五,建立竞买人、地价评估机构、合作拍卖机构信誉考评制度。一是建立竞买人信誉评价体系,对在土地公开交易及土地出让合同履行过程中有违规违约以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竞买人,一经核实,记入档案,予以公布,并在此后的两年内取消其参与土地公开交易的竞买资格,同时依法追究其责任。二是对地价评估机构及合作拍卖机构进行业务绩效考评。年度考评不合格的取消其次年参与土地公开交易地价评估或合作拍卖的资格。若合作拍卖机构有违反“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守信”原则的行为,立即终止合作,同时根据有关法律及政策规定追究其相应责任。

第六,建立批后监管机制,加强已供建设用地的管理。加强批后监管,有利于实现二级市场的规范化。建议可以对国有建设用地从批准供地到项目竣工验收期间,依照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划拨决定书、有偿使用合同等,对土地使用权人使用土地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土地批后监管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是否按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土地出让价款;是否按照规定的时限开工、竣工,是否存在土地闲置;是否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土地;是否完成规定的投资强度;改变用途或提高容积率的,是否办理相关手续、补缴土地有偿使用费等费用;是否超期使用临时用地;其他需要列入监管的事项等。

纪检队伍建设情况调研 篇4

按照《阎良区纪委办公室关于报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有关情况的通知》要求,现就我街道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振兴街道党工委和纪委在区纪委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腐败斗争工作任务,分解责任目标,突出工作重点,积极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经济建设、农村稳定、基层基础工作,重点抓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违法违纪案件查处、经济环境治理、干部作风转变等工作,为全办的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但是在新的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又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将纪检监察工作向纵深推进。

一、全办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基本现状

在机构设置上,我街道按照区纪委要求,在街道设置基层纪委暨中共振兴街道纪律检查委员会,人员编制5人,领导职数为1人,平均年龄44岁,其中三人为本科学历,两人为大专学历,5人均属于兼职。在人员配置上,设纪委书记1人、专职纪检副

书记1人,委员3人,成立纪委办公室。各村经民主选举产生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并步入了正常工作轨道。在办公设备配备上,配备专用电脑、打印机和档案柜。

二、开展纪检监察工作主要情况

纪检监察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一个模式,搞“一刀切”。我街道善于抓重点求突破,实现工作的整体推进。

(一)突出优化发展环境。突出优化发展环境,实现纪检监察服务经济建设,并从以下五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勤督查。通过明查暗访,多深入基层了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进度情况,充分了解。二是树典型。选树典型是推进工作的有效手段。纪委注意总结在优化发展环境中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三是抓治理。把优化发展环境和纠风、监察结合起来,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四是严查处。认真受理群众的举报和投诉,严厉查处不作为、乱作为和干扰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并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五是重成效。即全面落实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措施,又要结合实际,突出某一个侧面,某一个领域的效果。

(二)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促进干部廉洁从政。一方面认真解决收受现金等的问题。加强明查暗访,对收受使用的党员干部,坚决追究责任。另一方面认真落实“一把手”监督工程。切实坚持民主、公开的原则,做到大事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同时加强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与此同时,街道纪委充分利用多种监督渠道来实现对党员领导干部监督与约束。一是对全街道的重大事项都经党委会研究,党委委员表决通过方可实施。二是严格财经纪律,一切涉及开支事项,都必须有三人以上的签字方可入账报销。三是开展述职述廉活动,街道班子成员每年进行述职述廉,村两委干部向街道党工委述职述廉。在述职述廉中,积极邀请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代表参与。

(三)建章立制,规模运作。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制度、述职述廉制度、考核考评与奖惩制度、检查指导制度、调查研究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并严格制度的落实,将各项制度汇编成册,印发到每一位党员干部手中,让党员干部和社会监督,既促进了纪检监察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提升了纪检监察工作透明度,又保证了全办各科室和各村工作推进有章可循。

三、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1、新形势: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上级党委、纪委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不断重视,并逐步健全街道、村两级事务管理制度,实行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公开,加大了对干部的查办力度,有效推进了基层党风廉政,促进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一定程度上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维护好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新任务:一是强化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因而要充分利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切实加强基层干部的典型示范和警示教育,教育干部牢记宗旨,遵守群众意愿,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塑造良好形象。二是健全制度,完善监督机制。要充分发挥制度管人,管事的作用,深入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民主管理制度。三是强化责任,延伸落实。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进行延伸,层层鉴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共同职责,进而提高干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四是严肃查处,发挥警示作用。通过建立定期排查制度,督促基层干部切实履行起责任范围内的工作任务,及时掌握情况。通过推行干部述职述廉、民

主评议、个人重大事项报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及时将干部廉政情况建立廉政档案,有针对性地督促其加强防范,纠正存在的问题。对群众的各类信访件,及时处理,及时收集各种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及时打招呼,敲警钟,密切注意动向,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五是勇于创新,探索工作思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探索和创新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新途径,新措施、新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容,不断拓宽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域,进一步把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引向深入,为全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四、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办纪检监察工作中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所辖区域面积大,纪检工作人员少,而且均是兼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纪委职能作用的发挥,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逐步予以解决。

五、关于加强街道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及提高履职能力水平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制定和完善分工制度、议事规则、学习制度、信访制度、收发文件登记制度、联系点制度、印鉴和文书档案管理制度等,切实规范和改进纪委内部运作机制和

管理制度。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我街道纪检工作任务繁重,同群众直接接触多,直接面对各类复杂情况和问题,对街道纪检干部的素质要求极高,严格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配齐配强纪检工作人员,完善“能上能下”的约束激励机制,彻底改变占位不谋事和不敢得罪人的现象。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领域,打造一批年富力强、素质过硬、锐意进取的纪检干部队伍,真正让街道纪委有为、有位、有威,切实提高街道纪委的工作能力。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对纪委及纪检干部的考核以上级纪委为主,以增强纪检干部主抓纪检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可以减轻纪检干部的心理压力,使其放手大胆地开展纪检工作。四是经费物资保障。对在开展纪检工作所需的经费、物资应该提前谋划,适时匹配到位,确保纪检工作顺利开展。

纪检队伍建设情况调研 篇5

县纪检监察机关对权力运行监督情况的调研报告2010-06-29 18:24:53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县纪检监察机关对权力运行监督情况的调研报告县纪检监察机关对权力运行监督情况的调研报告(2)

县纪检监察机关对权力运行监督情况的调研

为了进一步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作用,加强对所在单位权力运行形成有效制约。4月份,县纪委、监察局组成两个调研组,分别由区纪委副书记刘喜明和区纪委副书记谭念梅带队,深入到拥有纪检监察机构的11个镇街(管委会)和11家区直单位进行了调研。下面笔者就

调研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纪检监察机构对所在单位权力运行监督提出几点建议:

一、监督现状

加强对单位权力运行的监督归根结底是要加强对人的监督。县各镇街、城郊纪委,区直各单位纪委、纪检组一直注重对本单位权力运行的监督,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总结起来有三条。一是宣传教育,以榜样形象塑造人。各级纪委、纪检组都高度重视对机关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常常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为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如区教育局纪委对中央、省、市、区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文件、重要讲话及时在全区教育系统内进行传达,组织人员深入学习,并结合实际提出具体要求。同时,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章和其它法律条规,提高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认知水平。区工商局、民政局纪检组等纪检部门在党员干部中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

观学习讨论和交流活动,并积极开展“勤学习、善操作、找差距、争一流”主题教育,组织机关干部参加“廉书廉画”活动,从而加强了本单位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二是严明纪律,以铁的制度约束人。各级纪委、纪检组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工作,以制度来加强对本单位本部门干部职工的监督和制约,加强对人财物的监督与管理。如制定了日常管理考评细则、重大工作督查督办制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等。通过抓各种制度的落实来加强对人财物的管理和监督,从而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安源镇制订了局领导、基层领导干部廉政“十不准”规定,并定期对本单位和本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领导班子建设和机关干部廉洁自律情况,采取自查、民主评议及群众监督等多种形式进行检查、考核和监督。东大街等单位对公务招待统一扎口管理,严格实行报审制度,按照勤俭节约、方便工作 的原则,实行对口接待,严格控制陪客人数,严禁超标准招待,要求超标部分由个人承担。对于公车管理,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等单位严格执行公务车管理制度。实行“加油一卡通”,以刷卡的形式规范公车用油;规范公车管理,节假日实行公车入库制度,如因工作需要使用公车,必须向单位“一把手”请示汇报;若公车有损坏需修理,必须先填写《公务车报修申请单》,由分管财务的领导负责审批后,办公室盖章存根才予以修理报销。各级纪检机关还加大“政务、党务、财务公开”力度,增强对人财物管理的透明度。三是加强监管,以鲜活案例警示人。各级纪委、纪检组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并充分监督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如区教育局严肃纪律,加大薄弱环节的监督查处。创新方式方法,推出“小账本”,让学生家长参与对学校乱收费的监督,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 的监督网络,2007年,共查处违规收费80164元;全面监督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三限”和“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情况。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目前的困难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各单位纪检监察机关对所在单位的监督力度还是不够,其主要表现是:

(一)有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不愿接受本单位和同级纪检机构的监督。一般来讲,上级的监督还乐意接受,但对同级或下级的监督往往不情愿接受。有的领导干部甚至觉得,对监督工作嘴上说一说,大原则讲一讲还可以,一旦接触到实际问题就很不高兴、不愉快。

(二)有的纪委、纪检组存在不愿、不敢监督的问题。监督同级党委难度大。有的纪检干部把监督看成是人际关系,怕监督毁了人情,怕以后在工作上别人给你脸色,给你使绊。有的纪检干部则认为,生活工作都在本单位,将来利益关系也都在本单位,要来真格的怕吃亏,怕伤和气,怕工作受刁难,怕事后穿小

鞋。

(三)纪检监察人手不足,增大了监督的难度。很多单位纪委、纪检组只有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和监察室主任两人,开展工作还要协调临时抽人,尽善尽美地完成工作比较困难。

三、分析与建议

(一)领导班子要积极创造条件,自觉接受纪委的监督,充分鼓励纪委行使监督职能。

党委成员要把接受同级纪委监督提高到党的组织原则的高度来认识。纪委监督同级党委及其成员,是《党章》赋予的权力,不是争“你高我低”,更不是“矛头向上”。党委成员,特别是党委书记要做“开明书记”,为同级纪委监督提供条件,创造畅开言路、开展监督的氛围,自觉接受同级纪委的监督。

纪检监察干部作风建设调研分析 篇6

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队伍的作风建设不断得到加强,有效推动了当前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但是,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作风状况还不能完全适应反腐败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客观情况的变化,纪检干部离“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素质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完善。

一、存在主要问题

“庸”。一是创新意识不够强。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执纪监督机构,严肃执行和维护党纪政纪是职责所在,不能动摇。但因为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又容易使得我们的一些干部形成保守僵化、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按规矩办事的思维定势,习惯从本本和教条出发,唯书唯上,依葫芦画瓢,照抄照搬,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的工作方法,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教训,不思考、不总结。不善于将上级要求与本地实际相结合,不敢大胆地试和闯,不注意总结新的实践,因而思路无新意,工作无特色。二是服务中心的意识不够强。有的纪检监察干部考虑问题往往局限于纪检监察业务角度,没有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放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去把握,就业务抓业务,就办案而办案,使纪检监察工作与经济建设出现“两张皮”。三是工作政策性不够强。对党的执政条件和执政环境发生的新变化,给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带来的重要影响认识不足,了解不深,思想落后于形势,贯彻中央和上级的精神不到位,对党的反腐败工作政策把握不准,工作中 “度”的把握不够,工作难以达到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

“虚”。一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在学习上表现在平时不学习、不动笔、不及时“充电”,导致工作能力低下,不能胜任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学习时沿袭过去的你讲我听、我教你学,念文件,读报纸的传统灌输方式,难以入脑入心,学习内容针对性也不强,学用脱节。在工作上,习惯生搬硬套,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讲话学习讲话,满足于造声势、搞形式,存在文件发得多,具体落实少;会上讲得多,会后落实少;限制“不准”多,监督处理少“三多三少”现象。二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官僚主义。有的同志深入实际、接触群众少,即使到了基层,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个别同志理论功底不扎实,水平不够,讲起话来官话套话多,指导工作不到位。

“软”。有的纪检干部作风不硬,正气不足,不愿得罪人,对歪风邪气,不敢认真监督检查,对一些案件不敢大胆查处。具体来讲有“三怕”:一怕得罪领导。在监督检查、查办案件时,纪检干部最担心领导不支持,更怕查出问题领导不满意,以后工作难以开展。二怕影响人际关系。监督上级怕遭打击报复,监督同级怕妨碍团结,监督下级怕伤和气,影响今后工作和自身的发展。担心自己管多了,干部不理解,甚至产生反感心理,使自己原本融洽的人际关系受影响,今后在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时丢选票。三怕影响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怕自己管严了、限制多了,会成为干部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绊脚石”,影响干部工作积极性,从而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可查可不查的案件便不了了之。

“满”。一是小进则满。这几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同志自我感觉良好,满足现状,将成绩当包袱,把经验凝固化,没有充分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甚至产生“求稳怕乱”的思想,满足于已取得的小成绩,不去思考新形势下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工作,一些工作停滞不前。二是骄傲自满。有的纪检监察干部以“管人者”自居,优越感强,官职不大,架子不小,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动辄发号施令,口气粗得吓人。三是得过且过。个别纪检监察干部上进心衰退,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靠领导管一管、促一促,才被动应付一下,工作成效差。有的因职位提升没有解决,消极颓废、萎靡不振,甚至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在其位,不谋其政,从事纪检工作精力不到位。

此外,有的纪检监察干部纪律观念不强,嘴巴不严,说话随意;有的存在不注意身份,不分场合,参与吃喝游玩;有的违纪违法受到查处等“不廉”、“不洁”现象。

上述现象,虽然是个别的、局部的,但它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涣散、腐蚀其他纪检干部,影响纪检机关作风建设,损害纪检队伍形象,制约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二、原因分析

纪检监察机关存在作风问题的原

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组织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人方面的原因。

从组织方面来看,一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纪检监察干部都属于国家公务员,吃的是大锅饭,端的是铁饭碗,坐的是金交椅,使一些干部缺乏风险意识,以为一进纪检机关,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只要小心翼翼,不犯错误,工作能维持正常运转,就可以捧牢“铁饭碗”,稳坐“金交椅”,工作上

干多干少一个样,工资上做好做坏一个样。有的甚至感到做多了还会惹来是非麻烦,招来矛盾,从而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躲则躲,能溜则溜的思想。这些观念,制约了干部能上能下制度的推进,一定程度上使干部放松了自我要求,不能形成奋力争先的竞争氛围。

二是监督疲软。一方面有的领导干部认为纪检干部自身素质较高,能严于律己,抓不抓、管不管一个样,都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有的领导干部则怕在民意测评中失去选票,因此,有问题不管,有矛盾不化解,有歪风不批,有意见不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搞“好人主义”。另一方面,监督制度不健全,不落实。一些监督制度笼统抽象,实用性、操作性差,导致执行过程中有弹性;一些地方制订了一系列监督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缺乏落实制度的决心和狠心,使之成为一纸空文。再加上,客观上由于纪检监察机关工作的特殊性,纪检监察工作中的相当一部分对外部来讲还是不透明的,增加了对纪委监督的难度,导致一些纪检干部接受监督的意识淡薄。

从纪检监察干部个人方面来看,主要是有的干部心态失衡,很难静下心来工作。究其原因:一是待遇低。纪检监察机关待遇偏低,加之纪检监察工作辛苦,又容易得罪人,因此造成部分纪检监察干部心理发生倾斜。二是晋升难。有些纪检监察干部长期得不到提拔,又缺乏其他方面的激励措施,容易产生不满和懈怠情绪,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同志,感到前途无望。三是交流难。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在纪检监察岗位一干就是一二十年,工作失去动力。此外,个别干部不注重学习,宗旨意识不强也是造成纪检监察干部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作风建设,既要坚持边整边改,抓紧解决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努力探索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1、注重学习教育,夯实作风建设基础。把学习教育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能、学以致用”。坚持学理论、学业务、学技能,做到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具体内容上要不断拓宽学习渠道,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派出纪检监察专干脱产培训,聘请专家辅导授课,进一步拓展纪检监察干部的知识层面,开阔视野。

2、注重开展主题活动,不断把作风建设推向深入。围绕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这一主线,坚持每年开展一个主题教育,如“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 开展“为民、务实、清廉”、“廉政勤政、科学发展”、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主题实践活动,解决纪检监察机关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把权力当责任,把形象当生命,把监督当爱护,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和浩然正气带头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以一种淡泊的胸怀、一个健康的心态和一个正确的标准,对待名利得失,把从事的工作当成奉献的舞台。

3、注重制度建设,巩固和扩大作风建设的成效。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监督机制,规范干部行为,是保障纪检监察干部改进作风、巩固和扩大作风建设的重要手段。要通过制度建设,把作风建设常态化,成为一项日常工作,常抓不懈,抓出成效,防止一阵风、走过场。要着力建设考核激励机制,明确具体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年终考核评议,严格奖优罚劣,解决好“干什么,谁来干,干好干坏怎么办”的问题,进一步调动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完善有关制度,加强干部在学习、工作、轮岗交流、作风、生活等方面的管理和约束。通过建章立制,强化监督,规范干部的日常行为,增强自律意识,树立良好作风,切实树立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机关作风建设情况调研分析和对策 篇7

一、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具体问题

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陈旧, 思想解放程度不够, 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仍存在发文多、向下布置任务多, 解决实际困难少的现象;作风漂浮, 对基层情况了解不够;大局意识不够, 部门本位主义存在。更深层次地制约机关作风建设的因素体现在:

1.抓作风建设促学校建设发展没有形成应有的合力。从机关干部上看, 有些机关干部把机关作风建设肤浅地理解为“按时上下班”, 对机关作风建设含义、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 以及对学校建设发展重大促进作用的认识不到位, 机关内部上下之间没有形成合力;从总体上看, 在思想、政策和服务等方面的整合度不高, 没有形成整体优势和协调一致的责任意识;从各部门协调上看, 各部门和各单位之间没有形成抓作风建设促学校建设发展的合力。

2.机关作风建设主体的自身素质的存在差异性

一些机关干部平时不注重学习, 尤其是不注重理论学习, 对一些重大问题缺乏政治鉴别力, 对党和国家一些路线、方针、政策理解不深, 执行不严。

3.权力的执行机制与监督机制之间缺少配套环节

一方面, 工作权力的主观性极强, 人为因素通常抵消着学校各种行政规则的积极价值。另一方面, 工作权力的泛制度性或非约束性极大, 主观意志可以随意超越制度。

(二) 原因分析

1.客观上的原因

管理不顺畅, 职责不明确, 延伸机构发挥应有的作用不够;部门之间协调不够, 造成基层重复劳动多, 师生员工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受到很大的影响;没有把“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部门 (单位) 政务公开不够, 信息不畅通, 师生遇到一些问题不知道找哪个部门;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明确, 有的部门职责清楚但履行责任不够;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 形式虽然公开但还需要实现大众满意的公平、公正的结果。

2.主观上的原因

机关职能部门和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不够, 缺乏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 出台政策和规章制度听取基层意见不够;工作拖拉, 左顾右盼, 师生员工反映的涉及工作和生活切身利益的有些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服务观念淡薄, 主动服务意识缺乏。对来办事的同志不理不睬, 缺乏基本的文明礼貌。

三、机关作风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 突出关键点, 从领导带头上加快作风转变

领导干部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典范和表率, 其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班子、一支队伍、一个部门。因此, 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 要善于发挥领导这个“龙头”的导向作用、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 努力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典范, 做勤奋好学、调查研究的典范, 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典范, 做坚持党性、坚持原则的典范, 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典范, 形成作风建设职工看干部、干部看领导, 基层看机关的局面。

(二) 强化支撑点, 从运作机制上加快作风转变

作风建设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 为其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一是作风导向机制。狠抓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 倡导形成良好的文风、会风、政风和行业风气, 以此形成良好的作风导向。二是作风激励机制。对作风建设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肯定表扬, 对作风涣散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 达到抓两头促中间的效果。三是作风监督机制。建立由机关党委、纪检、组织、人事等部门组成的作风建设监督机构, 经常开展督查, 通报督查情况, 实行黄牌警告和诫免谈话。四是作风考核机制。将作风建设纳入干部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 实行一票否决, 增强虚功实做的可操作性。

(三) 立足根本点, 从制度规范上加快作风转变

作风建设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 是制度不健全和落实不得力。要保证机关作风的根本好转, 就必须切实抓好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一是思想作风方面, 实行思想汇报制度、个人事项申报制度和领导干部行为监督制度等;二是在学风方面, 实行在岗业务学习考试制度、集中学习制度、心得体会交流制度;三是在工作作风方面, 实行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工作首问制度、考勤考核查岗制度、工作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四是在领导作风方面, 实行重大事务集体讨论制度、民主生活会议制度、谈话诫免制度、外出报告制度;五是在生活作风方面, 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信息公开制度。把不断完善制度、规范制度、落实制度作为作风建设的根本来抓, 形成震慑力, 推动作风建设步入正规化轨道, 促进机关作风的根本好转。

(四) 选好切入点, 把机关作风建设扎扎实实推向深入

1.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 进一步优化适应学校办学的体制和机制, 实现用制度调整和约束人的行为。校部机关要整合功能, 进一步明晰职能, 统筹解决管理重心下移, 消除摩擦和扯皮现象, 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机制创新, 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抓住机关党建这个根本, 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机关党的建设是机关建设的灵魂和第一要务。必须充分认识到, 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 是学校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来, 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 校部机关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各项建设上都有了一些好的变化。应以此为契机, 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努力打造学习型机关, 使机关每个工作人员的理论学习成为自觉, 不断提高机关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3.夯实部门 (单位) 建设这个基础, 使机关的每一个单元都处于最佳状态。机关各个部门和单位是机关的基层和细胞, 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关键。因此, 应进一步重视部门 (单位) 及其负责人队伍的作风建设, 建立健全部门 (单位) 的权、责、利、制衡的制度体系, 通过多种形式, 充分挖掘、发挥每个成员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着力推进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的新转变。

4.强化绩效管理这个关键, 不断推进机关管理和服务的创新。要按照决策目标化、执行责任化、监督考核化的要求, 加强绩效管理, 完善考核办法, 并将考核延伸到每个科室、每个人, 初步建立起了科学合理的考核监督体系, 有效提升工作绩效。应认真总结、借鉴兄弟院校好的经验, 积极引入和施行以绩效管理为主, 兼容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标杆管理等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 优化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 促进机关绩效的提高, 推进机关管理和服务创新。

纪检队伍建设情况调研 篇8

关键词:舒兰市;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222-1

1舒兰市农机化服务体系基本情况

1.1农机化生产发展现状

全市农业机械化总动力为74.1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37500台,配套农机具135000台(套),有大中型拖拉机2540台,水稻插秧机590台,水稻收割机420台,玉米收获机70台。年完成机械耕地面积185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0%以上。

1.2农机化体系建设情况

舒兰市设立农业机械化管理总站、农机技术推广站、农机监理站和农机校,17个乡(镇)街均设了农机技术推广站、是隶属市农业局管理的事业单位。全市现有在职职工145人。高级工程师22人,工程师56人,助理工程师54人。全系统基层农机站办公条件十分简陋,无电脑、无交通车辆。资金投入一是国家财政拨款,主要负担人员工资,拨付少量的办公经费;二是争取农机化项目资金;直接用于公共服务的资金和比例很少。

1.3农机化体系主要工作职责

一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农业机械化各项方针、政策、法规;制定农机化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工作指标;落实国家和省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各项服务工作;负责对全市农机市场、销售和修理网点的质量监督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二是负责组织实施农业机械科研项目的论证、申报和负责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引导农业机械产品结构调整与更新,提高农业机械普及和应用水平,为养机户提供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做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三是指导农机化管理系统信息、网络建设及农业机械统计和信息发布。

2工作成效与经验

2.1农机化综合水平明显提高

由于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通过农机购置补贴,调动全市广大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提升了舒兰市农业机械的装备水平。

2.2农机服务组织蓬勃兴起

全市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180个,经营、作业耕地规模在2000亩以上的100个,经营作业耕地规模在2000公顷以下,1000亩以上的50户。这些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新生力量和新型的农民代表,在农业机械化生产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2.3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近几年来,为抓好全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和推广工作,市农机推广部门组织农机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围绕着水稻机械化育苗插秧和机械收获等主要环节,深入到田间地头,做好水稻插秧机和水稻收割机的检修、调试和技术跟踪服务工作,解决农民在机械化育苗、插秧和机械收获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2.4抓好农机技术培训工作

农机推广部门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围绕粮食生产中心工作,利用冬春有利时机,组织农机科技人员深入到全市各乡(镇)街,开展农机适用技术培训工作,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水稻机育机插机收”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等技术培训。同时对全市17个水稻产区所需的农机技术和机具使用进行现场作业演示、培训和跟踪服务活动,使农机科技知识和技术服务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全市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技术人才。

2.5加强农机信息宣传工作

近年来,农机部门围绕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及时发现、总结、完善、推广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大力宣传农机化惠农政策,宣传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和作用,通过电视、网络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机化工作,营造了领导和社会关注、了解农机支持农机的良好氛围。

3存在的問题

乡(镇)街农机站工作条件差,办公场所简陋,无设备,无场地,信息网络匮乏,有些农机技术信息无法传递,无法进行网络办公,制约农机化的发展;专业技术力量薄弱,整体素质低,专业知识老化,非专业人员比例大,对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科技人员下乡指导工作无交通工具,农机教学设备陈旧老化,已不适应现代教学需要,急需更新;农机推广部门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无试验基地,无科研推广资金,推广人员专业素质低,跟不上农机发展步伐;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难度大,无培训场所、无经费;农机化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发展步伐缓慢,地方财政对农机化无力投入,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机化科技推广、试验示范、项目建设、技术培训及服务体系的大力发展。

4对策建议

上一篇:鲸第一课时说课稿下一篇:退休干部座谈会的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