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安全考核标准

2024-07-02

驾驶员安全考核标准(精选10篇)

驾驶员安全考核标准 篇1

驾驶员安全考核标准

一、安全工资标准。驾驶员安全工资标准为每天10元,按天拨付,按月考核,按月发放,月安全工资数额按实际出勤天数计算。安全工资同工龄工资、基础工资等一样单列工资表显示,安全季度奖同时废止。

二、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全额领取安全工资;

1、按时参加安全例会、安全培训,当月安全无事故的;

2、有电子警察违法处罚记录,在告知之日内个人能及时消除的;

3、发生事故,经济损失较小,个人自行承担事故全部费用的,且对自身没有造成任何损失。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除驾驶员当月安全工资

1、一月内有两次(含两次)以上不参加安全例会的。(其中,缺少一次扣50元)

2、一月内发生两次(含)以上碰挂事故的。(其中发生一次扣50元)

3、一月内电子违法处罚记录,个人未及时缴纳的。(其中有一次违法记录的,扣除50元)

4、无证驾驶,扣除当月安全工资50元;酒后驾驶,扣除当月安全工资100元;不按规定线路行驶,扣除当月安全工资50元;逆向行驶和随意调头,扣除当月安全工资100元。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扣除罚驾驶员当月安全工资外,按照公司安全生产规定按比例承担经济损失。

1、未按安全生产规定开关车门或开门行驶,造成乘客摔、夹、甩伤的;

2、由外因等造成车辆急刹车,致使车厢内乘客摔、颠、碰伤,经济损失在3000元以下的,扣除当月安全工资,经济损失在3000元(含)的扣除当月安全工资外,个人按按10%比例承担经济损失,个人承担部分最高不超过3000元。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除驾驶员一个月(含)以上安全工资,并按照公司安全生产规定按比例承担经济损失。

1、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在300元以上10000元(含10000元,下同)以上的,扣除当月安全工资;

2、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在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累计扣除3个月(含当月,下同)安全工资;

3、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在3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累计扣除6个月安全工资;

4、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在50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的,累计扣除12个月安全工资;

5、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在100000元以上的,累计扣除36个月安全工资;

六、属下列情形,不再计发工作日安全工资:

因驾驶员原因,造成无法营运(如:车辆被扣、纠纷等)的,影响下一班驾驶员无车营运的,当事人按规定进行处罚,对下一班驾驶员计发出勤工资,不再发放工作日(以缺少营运天数计)安全工资。

(注:此规定与原规定有出入的,以此规定为准)

2011.12.01

驾驶员安全考核标准 篇2

摘要:化学工业是我国的基础工业之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工产品。化学工业因其对温度、湿度、酸碱性、大气压等多方面环境因素的严格要求,化工产品的安全标准化标准是企业十分重要的一项生产和管理工作。目前,此项工作尚属推行阶段,对不同类别化工产品的安全标准有所不同。安全标准化考核标准的推行有利于化学工业充分调动人力、财力、物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社会信誉度,激发员工生产积极性,成为化工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创造更大收益的助推剂。本文基于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特征、重要性,对实现危险化学品标准化考核标准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考核标准

前言

化工企业既是我国基础工业的一部分,也是高新技术研发的重要领域之一。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某些化学品的危险系数极高,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如冰箱中的氟利昂。这些特殊商品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人们对其安全隐患的认识远不到位。每年化工产品安全事故中,比例最大的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何细化并量化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的考核标准,如何让普通百姓和化学工业相关从业人员树立安全意识,是有效减少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推进化工企业健康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和管理原则

企业在从事安全生产的过程中,要始终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统筹规划,综合治理”为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原则。对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要从“人”和“物”两个方面齐抓共管,统筹兼顾。首先是对传统化工生产技艺的改进与创新,企业应不惜投入大量资金,专注于国际最新化工产品生产技艺的研发,在技术可行的基础上提升化工产品的安全性。与技术改革配套进行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化工产品生产设备,结合本厂实际生产能力,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进行机器的检查和维护。在“人”的方面,要确立“安全生产”的意识,在生产流程、加工工艺、产品检测等工序上严把质量关,将危险化学品生产环节的安全事故发生率控制在最低水平上。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考核标准实施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我国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生产处于持续上升的态势,但是危险化学品生产流通环节中的安全问题仍时有发生,出现问题原因一是没有明确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流通销售企业安全许可证获取标准,一般重视生产和销售企业安全许可证的获取,而不重视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许可证的获得,危险化学品安全许管理部门不能对危险化学品相关的企业进行完善的约束和管理;二是危险化学品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差,安全意识相对淡薄,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些管理人员和不按照企业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安全生产,而是重视产品的市场和效益,在生产和设备发生矛盾时重视生产,忽视设备,长此以往最终导致伤亡事故,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三是危险化学工业较一般工业

复杂,对于操作有严格的规定,而就现在的一些中小型危险化学工业来说,企业员工素质相对较低,人员流动频繁,员工上岗之前只是做简单的培训,而不对员工进行危险化学品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培训或才做规范培训,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根据已有知识和技能熟练的操作,错误几率相对较高,最终导致安全隐患,严重时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使企业受损。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标准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流通销售、人员进行管理控制,使其能化工企业实际运行中能有据可依。考核标准可以通过测量或考评的方式对化工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各项指标进行考核,考核标准时依据个人和企业群体实际工作状况和成果进行的,且明确各项考核细则,一定程度上能促进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积极性和提高工作效率。基于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的考核标准能更进一步的促进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各项工作安全有序进行提供可靠依据。

三、实现危险化学品标准化考核标准对策

(一)完善与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相关的规章制度

与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相关的规章制度作为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是具有法律效率的,能为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和内部考核提供标准化依据。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时,应从危险化学品标准化管理出发,结合《条例》中的内容制定和完善危险化学品使用许可证相关的实施和管理标准,对达到一定数量化工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约束,使其能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上规定的内容进行生产流通,并由国家进行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监管。一是应该明确规定与危险化学品相关的企业,在获得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之前,应该结合本企业化学品配置专业技术人才,才可以申请危险品安全使用许可证,以确保危险品质量和为人员考核提供标准化依据;二是危险化学品相关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必须作出与国家危险化学品标准化相符合的应急措施和准备必要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器械,以确保对危险化学品事故进行考核评价时,能依照标准规定进行。

(二)完善安全管理机构的建设

我国《安全生产法》对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企业、单位有着明确规定,就是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的管理部门,并且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因此,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制定安全生产工作的年度计划,以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着明确的目标责任,同时使安全生产措施更加有效,检查的任务更加明确的落实,员工的奖惩要分明,这样才能够有效发挥出安全管理部门的真正作用。(三)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

任何一项制度最终都是要人来执行的,因此员工的素质对于制度能否贯彻落实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提高员工素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教育、培训工作。企业必须要认识到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添加一些必要的设施,投入一定的经费,以保证危险化学品的从业人员能够拥有全面的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并且熟悉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操作流程、业务技能。企业必须要做到没有经过培训的员工,绝对不能上岗操作。培训工作具体要涵盖以下四个层面:一是对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展开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二是对安全管理人员展开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三是对危险化学品的主要从业人员展开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四是对特种作业人员展开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四)加大危险化学品考核力度

对生产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主管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与考核,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组织进行,这样才能够保证培训与考核的严肃性。企业内部的培训与考核则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与安全技术部门联合组织进行。员工的安全技能培训与考核工作则由车间主管组织进行。同时对于负责危险物品生产、储存以及经营的管理人员,必须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考核,确定其安全生产知识与业务技能达到一定的标准之后,才能够准其上岗。

四、结语

安全生产是任何工业领域的生产企业都要遵守的第一准则,作为高危的化工企业,产品安全的检验更为重要。结合本文,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考核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能够有效约束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保证化工产品质量。对市场监管也起到一定调节和震慑作用,降低了危险化学品在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政府层面上,减轻了质量检查人员和市场监管人员的工作负担;企业发展上,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社会形象和社会认知度;百姓生活上,增强了百姓对购买化工产品的信心和可信度。所以,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考核标准在现有基础上应更加完善,更好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王旋力.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浅谈[J].甘肃石油和化工.2010(01)

驾驶员安全考核标准 篇3

以下个判断试题答正确在(√)答错误在(×):

1、学法、知法、守法和用法是对营运汽车驾驶员的基本要求?()。

2、优质服务的前提是指敬岗爱业吗?()。

3、营运汽车驾驶员要提高运输效率、确保行车安全,就必须要掌过硬的技术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吗?()

4、营运性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分为3个类型吗?()

5、营运机动车驾驶员可以驾驶与从业资格证书类别补一致的车辆吗?()

6、当事人在同一运输过程中的同一违法行为只允许罚款一次吗?()

7、违法取证时,调查人员可以单独进行吗?()

8、高速公路是指供汽车分向、分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吗?()

9、除救援、清障车外,其他车辆

可以拖故障车、肇事车辆吗?()

10、车速越高,感到驾驶疲劳的感觉越弱吗?()

11、抢挡是指从高速档越级降到低速档吗?()

12、车速越快,视野越宽吗?()

13、驾驶汽车是人人都能胜任的工作吗?()14、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大型货运汽车最高时速为:110KM/N()

15、发动机水温升至20OC起步最经济吗?()

16、在一定车速一定情况下,勇低速档行驶比高速档行驶时节油?()

17、汽车负符越大,轮胎对地面的压力越小吗?()

18、整车轮胎换位应具有同一型号规格,但必须有不同花纹吗?()

19、道路上行驶的一切车辆均属于保险的机动车辆范围吗?()20、夜间行车一般要比白天行车节约燃料吗?

()

21、转向轮可以装翻新轮胎吗?

()

22、.同一轴上的轮胎花纹可以不同吗?

()

23、汽车运行中发现汽车仪表工作失效或失常,应在收车后及时检查修复吗?

()

24、走合维护分为走合前维护和走合后维护两种吗?

()

25、汽车在一定速度下行驶时最节油的车速为安全车速吗?

()

26、.高速公路上行驶速度较快,遇有情况应迅速紧急制动吗?()

27、.凡设计最高车速低于80km/h的机动车辆,不得驶入高速公路吗?()

28、.当汽车转向失控时,唯一的应急措施是紧急制动使其太快行车?()

29、.当汽车发生刮擦车门被撞开时,应毫不犹豫的跳出车外?()30、.当制动汽车制动突然失效时,应加大油门使空气压缩机加快工作,尽快恢复规定气压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

31、柴油机喷油器的作用是储油装置吗?

()

32、.柴油机输油泵是起回油作用的吗?

()

33、柴油机是靠点火起动的吗?

()

34、.汽车保养制度分为3级吗?

()

35、汽车电路故障中的“短路”和“断路”是同一含意吗?

()

36、.汽车一般由4大部分组成吗?

()

37、.发动机为什么要进行冷却?正常水温是50℃吗?()

38、持B1机动车驾驶证可以驾驶大型货运汽车吗?()

39、汽车起步时不可以鸣笛吗?()

40、机动车不经年审可以临时上路营运吗?()

41、黄灯亮时可以加速强行通过吗?()

42、根据轮胎螺栓和轮毂的粘合缝隙痕迹就可以判断螺栓是否松旷?()

43、通常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为30—40mm()

44、停车熄火后,若前轮不正,应迅速转动转向盘,将车辆前轮摆正()

45、操作离合器踏板时应用右脚脚心操作()

46、驻车制动器仅供停车后不使车辆溜动时使用。()

47、检查发电机机油量应现拔出机油尺,不擦尽油迹后再测量。()

48、虚心向别人学习,勇于改正缺点是品德修养的方法之一。()

49、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好坏,是先天决定的。()

50、遵纪守法、安全行车是道路运输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

安全工作考核量化标准 篇4

一、加强安全工作领导

1.成立安全工作领导机构(2分);健全安全工作管理网络,层层签订责任书(2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2分)

2.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分析安全工作动态,研究部署安全工作(4分)

二、安全工作制度

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7分)

2.有学安全工作计划(4分);期末有安全工作总结(4分)

三、安全工作宣传教育

1.研究制定学《学生安全教育实施方案》(6分),利用班会或专题会,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安全知识教育(4分)

2.设立安全教育专栏,定期出版安全知识教育内容(2分)

3.重视开展“安全教育周”、“国际禁毒日”、“11.9消防安全日”等重大活动的宣传教育(4分)

4.聘任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2分);每学期上课1次以上(2分)

四、安全事故信息报告

出现安全事故按规定及时报送县科教局及相关部门(5分)

五、校园安全管理

1.建立学校行政、教师值日巡视制度(2分);门卫制度(2分);加强日常治安保卫工作(2分)

2.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5分)

3.实行安全工作定期检查制度化,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工作大检查(其中开学和期末必须进行检查),排查师生学习、生活场所、各种设备设施中的安全隐患,并做好相关记录(8分)

4.及时整改校园中存在安全隐患,并作好记录(8分)

六、考核小组检查安全隐患

考核小组对学校的课室、功能室、教师宿舍、饭堂、小卖部、学生活动场所等进行消防安全、用电用气安全、教学仪器设施安全、化学药品管理安全、生活设施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学校环境与体育场地设备安全等全面检查(20分)

七、档案管理

档案资料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资料齐全(5分)

八、安全目标落实情况

1.未履行职责或未完全履行职责,造成一般安全事故一次扣10分,重大以上安全事故,安全工作本考核为0分

2.出现非人为责任事故,如溺水、交通事故等,死亡1人扣2分

班组安全建设标准及考核办法 篇5

1、目的为加强公司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建设,规范班组安全管理适应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制定本规定。

2、范围

本规定适合公司各车间班组实施班组安全达标工作,本办法对班组建设达标标准和考核管理方案进行规定。

3、公司各车间班组应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班组安全 建设实施班组和具体考核操作办法。

4、要求

4.1班组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保证职工安全与

健康前提下,开展安全建设达标工作

4.2班组要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三违”(违章指挥、违

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消除不安全因素,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

4.3班组安全教育从制度教育,管理和现场等方法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管理,以实

现班组安全建设目标

5、考核内容及标准

5.1规章制度(分值占比10℅)

班组要依据公司、车间的相关制度,结合本单位情况制定各种具体的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并组织执行

5.1.1岗位责任:按岗位工种特点,制定本岗位操作规程,劳动纪律为主的安全

岗位责任制。

5.1.2目标考核:围绕承担的工作任务,明确提出相适应的安全目标及要求,并

分解到岗位,责任到人

5.13 教育培训:按公司安全教育培训要求,组织或协助进行岗位安全教育,复工、调岗。

“四新”教育,特殊工种操作上岗教育等培训内容,制定和执行相关规章制度

5.1.4事故处理:执行公司各事故应急预案,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等

5.1.5 日常活动:制定日常安全工作和活动管理办法

5.1.6维护保养:班组责任管理的各设备设施的操作,保养和维护规定和细则,执行公司相关设备管理规定

5.1.7倒班工作交接:制定连续作业交接班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责任清楚

5.2培训教育(分值占比20℅)

班组要根据公司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实施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使职工以规范的行为适应工作特定环境

5.2.1基础知识学习:安全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岗位安全知识

5.2.2安全意识培训:宣传国家和公司安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公司各项规

章制度,宣传学习安全生产,职业健康保护知识等

5.2.3应急救援预案的掌握应用和日常演练

5.3现场管理(分值占比30℅)

班组的工作场所,作业现场时人机物环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系统,加强现场安

全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

5.3.1作业程序标准化:按行业标准,工艺流程和作业规程要求等标准化程序作

5.3.2岗位操作标准化:岗位工种操作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5.3.3现场布置标准化:实行6s和定置管理,合理布置设备、设施、工具和原材

料等,配齐各种安全防护设施

5.3.4工作环境标准化:按国家和公司规定,实现现场职业健康危害防治达到要

求,创建舒适、文明的工作环境

5.3.5防护用品标准化:劳动保护用品定置配套,并督促职工坚持佩戴,形成自

我防护意识

5.3.6安全标志标准化:按要求设置安全警示,提高标志

5.4日常工作(分值占比20℅)

班组要组织职工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创造人人参与的安全文化氛围

5.4.1安全民主管理: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管理措施及考核结果

公开化

5.4.2强化群体安全意识

5.4.3 民主管理活动:安全竞赛、合理化建设、安全评比、班组安全会议等

5.4.4群体监督作用:发挥基层工会组织和全员安全民主权利监督落实安全管理

工作要求

5.5安全管理(分值占比20℅)

班组应根据本单位岗位情况,推行现代安全管理办法,解决工作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实现对事故的预测、预防和预控。

运用好安全管理办法和手段,如:安全检查表、事故分析图、现场定置管理、作业前后预整评价结构。

6、考核办法

6.1考核程序

各单位按本单位的班组建设标准,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对本单位的班组建设工作进行考核评比表奖

6.1.1优秀安全班组:以年为考评周期,考核标准分值达到95以上,为当年车间

先进安全班组

6.1.2先进安全班组:以月为考评周期,考核标准分值达到85以上,为当月车间

先进安全班组

6.1.3年终达标考核评比:每年12月底或次年1月初进行班组安全建设达标考评,月度考评平均分数在80分及以上的班组,视为通过班组安全建设考评。

6.2表彰奖励

获得优秀安全班组和先进安全班组指导的班组,按公司《行政奖励和处罚条例》及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奖励办法给予相应的称号和奖励。年终达标考核评比未通过的班组将按公司绩效考核规定进行绩效扣罚,并取消班组安全项目评优资格。

6.3考核否决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评比资格

6.3.1班组成员中有严重“三违”行为

6.3.2班组成员发生轻伤以上人与事故

6.3.3班组发生较大设备事故或重大设备未遂事故

论驾驶员综合素质与安全驾驶 篇6

[关键词] 驾驶员 综合素质 安全驾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连续几年井喷,全国汽车驾驶人数量保持快速增长趋势,而相对应的是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频发,我国目前正处于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鉴于在人、车、路、环境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交通安全系统中,汽车驾驶员作为交通参与者处于核心地位,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事故应当首先从驾驶员的因素入手。公安部交管局局长指出,据对我国28000起交通事故的分析,人的因素引起的交通事故占96.4%,由驾驶员违法所造成的事故占74%[1]。本文将分析驾驶员综合素质与道路交通安全的关系,探讨提高驾驶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为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实现安全驾驶提出对策与建议。

1 驾驶员素质在道路交通安全中的地位及作用

行车过程中,道路交通环境要靠驾驶员感知,车辆行驶要靠驾驶员控制,交通安全与驾驶员的素质息息相关。汽车驾驶员的素质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囊括了心理、生理、技能、法律、思想道德和科技等素质的复杂综合体。

违法驾驶造成交通事故者占有较大的比例,据统计,驾驶人员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超速行驶等违章操作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的80%[2]。可见,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是影响整个交通安全体系的主要因素和决定性因素。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由其心理、生理等因素所决定,而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好坏又取决于驾驶员综合素质的高低,驾驶员队伍整体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交通安全。

2 驾驶员综合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分析

2.1 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心理素质是安全驾驶的砝码。汽车驾驶员心理活动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影响驾驶员安全行车的心理特征主要包含人格、注意、环境三个因素。

2.1.1 人格因素。与不安全驾驶行为相关的人格特质主要包括感觉寻求、易怒特质等。以感觉寻求者为例,感觉寻求者并不将超速、追尾等驾驶行为视为危险,反而认为这是高超驾驶技能的体现。而攻击性驾驶行为常出现在受到挑衅或感到受挫的情景下,有易怒特质的司机容易产生愤怒的状态,继而表现出该行为。

2.1.2 注意因素。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分为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两个方面。无意注意是没有自觉目的,也不需要主观努力的注意,主要是由事物的外部特别所引起的。无意注意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还要主观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要求驾驶员关注路面动态与交通指示。

2.1.3 环境因素。行车环境中各种不同的特征也会影响到个体的行为表现。在驾驶研究中,影响驾驶员安全驾驶的因素中,直接的环境因素如乘客,时间压力,交通堵塞;间接的因素如驾驶行为相关的文化因素[3]。

2.2 驾驶员的生理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生理素质是安全驾驶的必备条件。驾驶员开车虽然不是重体力劳动,但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承担着很大的压力。驾驶员不但需要有健康的心理,更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和体力,以及人体各个器官功能的协调和配合[4]。在车速和交通密度不断提高的当下,对驾驶员提出了更高的生理素质要求。影响安全行车的生理素质集中反映在疲劳驾驶与病态驾驶两个方面。

2.2.1 疲劳驾驶。疲劳是由于体力或脑力劳动使人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引起的。睡眠不足、连续驾车时间过长、气温偏高或偏低、单调的交通环境容易使驾驶员产生疲劳感。疲劳驾驶不仅使驾驶员的心理状态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还会降低驾驶员听觉和视觉的敏锐度,反应能力、操纵能力、动作准确性也会随之下降,造成驾驶员短暂瞌睡或对道路判断错误,严重者导致事故发生。

2.2.2 病态驾驶。良好的健康状况是驾驶员安全驾驶的重要保证。但是,驾驶员生病了又不得不服药。由于疾病,驾驶员服用了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依然驾车出行。这些药物常用、易得,服用之后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比如:注意力和反应能力会大大降低、动作不协调,也很容易酿成祸患。

2.3 驾驶员的技能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驾驶技能素质是安全驾驶的保证,突发事件中驾驶员的瞬间反应及果断处置更决定着人和车的命运。据统计,因驾驶技能造成的交通事故占驾驶员原因的40.7%[5]。驾驶员的技能素质包括驾驶基础知识和驾驶操作技能两个部分。驾驶基础知识主要是指驾驶员应该熟知的基本的驾车常识。驾驶员深入掌握驾车基础知识,避免不当操作,能减少或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驾驶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包括对汽车空间位置判断的能力、综合控制汽车的能力、正确观察和判断道路交通情况的能力、正确使用灯光等装置的情况、安全驾驶行为和文明驾驶意识等。驾驶操作是通过学习或练习形成的,也是在不断练习和实践中逐渐完善的。驾驶人员只有掌握了一般操作与特殊操作相组合的精华技艺,面对复杂多变的道路环境及其不同的行车条件,才能把握要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灵活变通,达到确保行驶安全的效果[6]。

2.4 驾驶员的法律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法律素质是安全驾驶的重要基础。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是汽车驾驶员行车的基本准则。驾驶员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体现在心理、生理、技能等方面,还表现在对交通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知识的认知与自身的交通安全意识上。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建设在不断完善,比如:自2011年5月1日起,醉酒驾车列入刑法,秉持“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的理念,管理部门对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加大。驾驶员应自觉学习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律观念,遵章守法,树立安全行车思想,破除侥幸心理、过度自信心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管理部门应当进一步引导广大驾驶员重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把道路交通安全、道路运输有关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内容纳入驾驶员素质再教育工作,使广大驾驶员熟悉、掌握道路交通安全和道路运输法律法规,遵章守法,从而减少交通违法违章行为,确保安全驾驶。

2.5 驾驶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思想道德素质是促进安全驾驶的重要保证。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不论是思想、态度或行为,都决定着个人道德素养是否合格。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合格了,才能指导其用心做好工作。因此,要加强驾驶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实践表明,一个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驾驶员能够学会控制脾气和情绪,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文明、礼让驾车,从而实现安全驾驶。反之,如果行车中未养成好的驾驶思想道德,纵容驾驶陋习,遵章守法、规范驾驶、安全驾驶意识缺失,无视他人安全,常常将导致严重的、无法挽回的后果。

2.6 驾驶员的科技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科技素质是安全驾驶的有力保障。一方面,驾驶员必需有一定的科技素质才能掌握汽车的结构、原理、性能和对其进行维护保养,才能避开安全驾驶的误区,胜任驾驶这一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比如,空档滑行既浪费燃油又毁制动器,还可能熄火造成巨大安全隐患,在下坡时,严禁利用空档滑行。另一方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安全科技是事故预防的重要力量。驾驶员借助新技术给汽车加装主、被动防碰撞安全辅助系统,也可以减少因碰撞而引发的事故,从而提高安全驾驶的系数。

3 全面提升驾驶员综合素质,有效化解交通安全风险

人、车、路和环境在现代化的道路交通体系中已融为一体,成为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复杂的社会大系统。因此,驾驶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3.1 源头入手,严把培训考试关口

首先,驾管部门、驾校和相关医疗机构共同坚决把不符合申领机动车驾驶证身体条件要求者拒之“门”外,确保驾驶员的心理、生理水平。其次,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教练员的再教育培训,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水准,提升教练员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和掌握,更好地传授学员驾驶技能。再次,根据2012年3月公安部交管局《加强机动车驾驶员管理指导意见》要求,加强驾驶员培训考试,切实提高驾驶人综合驾驶技能,提高考试标准,扎牢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第一道防线。

3.2 强化宣教,营造社会舆论氛围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站等媒体,运用手册、传单、横幅、标语、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一方面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大力宣传一大批安全意识高、熟知相关法律法规、驾驶技术精湛、道德高尚、服务水平高、心理素质良好的驾驶员,另一方面对违章违规、发生安全事故给社会造成危害者加大报道力度,以儆效尤。通过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激励先进,敦促后进,摒弃交通陋习,为创造安全、有序、畅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积极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驾驶员安全意识、法规意识、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和环保意识。

3.3 惩防结合,多措并举综合引导

通过行政、法律、经济、道德、科技等手段综合引导,多管齐下提升驾驶员的综合素质。建立驾驶培训质量倒查制度和考试发证、执法管理责任倒查制度,如:对于体检时弄虚作假,由于驾驶员身体条件不符合规定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对进行机动车驾驶人体检的医疗机构实行倒查,追究医疗机构和当事人的责任。对于不文明驾驶,依法从重从严处罚,并建议在申领驾照时,增设道德素质考察科目,考核“准司机”的道德素质。不仅运用经济杠杆让违章肇事驾驶员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支付更多的人身保险和车辆保险金,而且把严重交通违法不良记录纳入征信系统长期保存,影响其贷款、职业准入、出国留学等,提高其“违法成本”以加大惩戒、威慑和教育力度。此外,相关职能部门可引导驾驶员主动加装各种主、被动汽车防撞保护安全辅助系统等设施,以提高车辆行驶时的安全系数,降低事故风险。

参考文献:

[1] 潘涛.驾驶员交通素质障碍及解决方案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2] 傅晓薇.公路交通事故与驾驶人员相关性分析[J]. 河北交通科技,2009, 6(4): 58—60

[3] 蒋丽, 李永娟, 马峻峰.不安全驾驶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人类工效学, 2011, 17(2): 85—88.

[4] 张鸣.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分析[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128—129.

[5] 段亚丽, 高国天.浅析驾驶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J]. 职业技术,2011(9): 133—134.

驾驶员安全考核标准 篇7

本标准规定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编制依据

——GB5306—8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术语

特种作业:是指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者。管理要求或规范

5.1 特种作业范围

——电工作业

——压力容器操作

——金属焊接(气割)作业

——机动车辆(汽车、铲车、电瓶车等)驾驶

——冲压

——特种气体操作

——电梯操作

5.2 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a 年满十八周岁以上

b 工作认真负责、身体健康、经体检无禁忌症

c 具有本工种作业所需的文化程度的安全、专业技术知识实际经验。

d 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的。

5.3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a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和本公司的规章制度,遵守作业操作规程,保证安全作业;

b 对作业工具和设备认真进行维护和保养;

c 工作时,设备发生故障,影响安全作业或发生险情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并立即报有关部门和人员;

d 努力学习所从事作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e 拒绝违章指挥,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5.4 培训

5.4.1 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

实际操作训练,并经市劳动安全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特种作业。

5.4.2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试标准和基本培训教材,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门统一编印或指定使用。

5.4.3 培训方法如下:

a 公司组织到安监局培训。

b 公司安全部门组织培训。

c 各个部门组织培训。

5.4.4 培训的时间和内容如下:

a 公司培训的本种作业连续时间不少于6~12个月。

b 培训内容为本种作业的安全、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5.5 考核与发证

5.5.1 特种作业人员经安全技术培训后,必须进行考核(考试),合格者发给操作证,方准

独立作业。

5.5.2 各单位对自行培训期满人员,应进行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向劳动

人事教育部门呈报,申请考核发证。劳动人事教育部门经核实,审查无误后,连同理论考试试卷和成绩转设备管理部门,由设备管理部门发给《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对市管工作由市主管部门组织培训考核发证。

5.6 复审

5.6.1 取得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复审。

5.6.2 复审期限,原则上每二年进行一次(市管工种按市规定执行),连续在本岗位上工作

十年以上的,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复审时间可延长到每四年一次。

5.6.3 复审内容包括:⑴复试本工种作业的安全,专业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⑵健康检

查;⑶违章作业记录检查;⑷安全生产新知识和事故案例教育;⑸复审由发证部门或其他指定部门进行;⑹复审不合格者,可在二个月内再进行一次(市管工种按市规定执行),如仍不合格者,则收缴操作证;⑺凡到期未经复审的,不得独立操作。

5.7 工种变换和复工。

5.7.1 特种作业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确实不合适本工种作业或其他原因调离时,应报劳

非煤矿安全生产班组建设考核标准 篇8

序号 项目 分值 检查内容 评分方法 得分

一 班组建设 20分 建立区队、班组建制,班组机构健全,班组长经培训并具备相应资格(5分)。查文件及培训记录,无区队班组建制及缺少班组长培训记录的不得分。

班组分工明确,班组长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所有班组人员签订联保与互保协议(3分)。查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联保互保协议,没有的不得分。

班务制度公开,职工出勤、工资、奖惩等定时公开(3分)。查记录及与职工座谈,不公开的不得分,定期召开班务会,探讨改进工作方法(3分)。查班务会议记录,没有的不得分。

定期选树典型,推广经验。党员、团员模范带头作用明显,事迹突出(3分)。查选树典型文件,没有的不得分。

班组有季度计划和发展规划(3分)。查文件,无计划和发展规划的不得分。

二 规章制度 15分 班组班前会制度等15项规章制度齐全有效(3分)。查文件,缺少一项制度扣1分。

落实安全目标考核制度,突出安全工资在经济责任制中所占比例(3分)。工资及奖金不与安全生产挂钩的不得分。

有采矿、掘进等作业规程(3分)。查规程,缺少一项规程扣2分。

各岗位操作规程齐全(3分)。查规程,缺少一项岗位操作规程扣1分。

班组档案管理规范,各项原始记录真实、齐全、整洁(3分)。查档案管理情况,查记录台帐,不齐全的扣1分,不真实的扣1分,不规范的扣1分。

三 安全技能 15分 定期参加上级安全教育、岗位技能培训,职工明确安全责任,掌握操作规程,具备防范岗位安全风险和应急救援知识,应知应会效果好(3分)。查教育培训记录,现场抽查职工,无记录的不得分。职工应知应会不明确的,发现1人扣1分。

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达到100%,新增及转岗人员培训合格率100%(3分)。查培训记录及持证情况,无培训记录的或培训不合格上岗的,不得分;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发现1人扣2分。

开展“以师带徒”和“一强帮一弱”活动(3分)。查记录及现场抽查,没有开展活动的不得分。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职工技术业务素质较高(3分)。查活动记录,无记录的不得分。

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技术管理创新活动,动员和发动班组职工围绕班组管理、安全生产、技术革新、节能减排等方面提合理化建议,效果明显(3分)。查合理化建议提出和采纳情况,无记录的不得分。

四 现场管理 20分 严格执行班前会和手指口述交接班制度,落实持续改进措施,做到安全注意事项不讲明、责任不明确不上岗(3分)。查交接班记录,参加交接班会议,记录不明确或安全注意事项不明确的不得分。

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职工模范遵守安全规程,无“三违”行为(3分)。查安全责任制和“三违”记录,责任制不明确的,扣1分,每发现一次三违记录不得分。

搞好安全标准化动态达标。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推行作业现场精细化管理;每班对作业现场工程质量、岗位工作质量进行验收和评估,实现动态达标,积极创建安全精品工程(3分)。查安全标准化动态达标情况记录。无定期组织达标活动的,不得分;达不到标准化要求的,发现一次扣1分。

按规定开展巡回检查,包括设备、工艺、流程、安全设施等,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3分)。查巡查记录,无记录的不得分,发现隐患没有及时处理的,不得分。

应急设备设施满足要求(2分)。不齐全的及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分。

职工劳动保用品发放和管理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并按要求正确佩戴(2分)。查发放记录及现场检查,每发现1人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

现场空气质量符合规程要求,噪音控制在规程规定范围之内(2分)。查空气质量和噪音检测记录,并现场检测,发现1处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

物料摆放整齐,无杂物,文明生产好(2分)。查现场,发现1处不达标的扣

五 安全文化 15分 安全生产法制观念强,依法生产意识好(3分)。抽查职工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了解情况。发现1人不了解或不熟悉的扣1分。

培植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人人做到我要安全(3)。现场提问,发现1人回答不明确或不正确的扣2分。

有固定的班组活动场所,且场所内安全文化氛围浓厚(3分)。查现场,无固定场所的不得分。

积极开展切合实际,形式多样,体现班组特色的安全文化活动,每季度不少于1次。(3分)查活动开展情况记录,每少1次,扣1分。

班组成员互敬互爱,精神面貌好(3分)。与班组长与职工座谈交流,班组成员关系不和谐的,不得分。

六 任务完成 15分 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安全生产任务,效率高、效益好。杜绝死亡及重伤3人以上事故(10分)。查上级下达指标完成情况,完不成指标的不得分。

材料消耗完成节本降耗指标,无“跑、冒、滴、漏”及丢失材料等资源浪费现象(2分)。查指标完成情况,完不成指标的不得分。现场存在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现一处扣1分。

对计量标准考核分析 篇9

【关键词】计量标准;考核;管理

0.前言

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8年1月31日发布,2008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其目的是为了加强计量标准的管理,进一步规范计量标准的考核工作,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传递的一致性、准确性,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计量监督管理提供准确的检定、校准数据或结果。对计量标准的考核共分六个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1.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

1.1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的配置

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包括计算机软件)的配套应当科学合理,完整齐全,并能满足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的需要。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的计量特性必须符合相应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的规定。

1.2计量标准的溯源性

为了保证计量标准的溯源性,计量标准的量值应当定期溯源至国家计量基准或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当不能采用检定或校准方式溯源时,应当通过比对的方式,确保计量标准量值的一致性;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均应有连续、有效的检定或校准证书。

计量标准的溯源性应当符合如下要求:

(1)计量标准器应当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或校准来保证其溯源性;主要配套设备应当经检定合格或校准来保证其溯源性。

(2)有计量检定规程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应当按照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进行检定。凡是有检定规程的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应当进行检定,不能校准。这是对检定溯源的要求。

(3)没有计量检定规程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应当依据国家计量校准规范进行校准。如无国家计量校准规范,可以依据有效的校准方法进行校准。校准的项目和主要技术指标应当满足其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的需要,并参照JJF1139—2005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的要求,确定合理的复校时间间隔。这是对校准溯源的要求。

(4)计量标准中的标准物质应当处于有效期内的有证标准物质。这是对标准物质溯源的要求。

(5)当国家计量基准无法满足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量值溯源需要时,申请考核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同意后,方可溯源至国际计量组织或其他国家具备相应能力的计量标准。只有当不能以检定/校准方式溯源时,才可以采用比对的方式来确保计量标准量值的一致性。且比对也应当定期进行。

对溯源后结果的应用:如果证书上给出了新的修正因子或修正值时,实验室要对计算机软件或自动化测量设备的计算程序及时进行更新修正。

2.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

2.1计量标准的测量范围

对于各专业类别的计量标准来说,测量范围很难统一规定。一般用计量标准器的测量范围来应有能够履行职责的计量标准负责人。计量标准负责人应当对计量标准的使用、维护、溯源、文件集的维护等负责。应有持证的检定或校准人员。每项计量标准应当配备至少两名与开展检定或校准项目相一致的,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检定或校准人员:持有本项目计量检定员证;持有相应等级的注册计量师资格证书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相应项目注册计量师注册证。

2.2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应当满足开展检定或校准的需要

应当根据计量标准的具体情况,按本专业规定或约定俗成用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进行表述。对于可以测量多种参数的计量标准,应当分别给出每种参数的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2.3计量标准的重复性

新建计量标准应当进行重复性试验,并提供试验的数据;已建计量标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试验,测得的重复性应满足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重复性条件是:使用同一个测量程序;同一个人;同一个地点;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使用同一个测量仪器;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被测对象的选择:选常规的,即最常用的,不能选稳定性很好的和很差的,选中游稍靠下的水平。重复性试验的判据:如果重复性试验结果不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的重复性或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的重复性数据,则重复性符合要求;如果重复性试验结果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的重复性或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的重复性数据,应按照新的重复性数据重新进行測量不确定度评定,并判断该不确定度是否还满足被检定/校准对象的需要。

2.4计量标准的稳定性

若计量标准在使用中采用标称值或示值,则稳定性应当小于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若计量标准需要加修正值使用,则稳定性应当小于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新建计量标准一般应当经过半年以上的稳定性考核,证明其所复现的量值稳定可靠后,方能申请计量标准考核;已建计量标准应当保存历年的稳定性考核记录,以证明其计量特性的持续稳定。一般准确度等级较低的计量标准直接使用标称值或示值,判据就用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V);对准确度要求较高的计量标准,需要使用实际值,即加修正值使用,判据为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u,κ=2或U95)。对于已建计量标准不采用旧版1033的方法而是采用核查标准的方式。

2.5计量标准的其他计量特性

计量标准的其他特性,如灵敏度、鉴别力、分辨力、漂移、响应特性、动态特性等也应当满足相应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的要求。

3.环境条件及设施

温度、湿度、振动、电磁干扰、辐射、照明、供电等环境条件应当满足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的要求环境条件。应当根据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的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配置必要的设施和监控设备,并对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监测和记录这是新增内容对设施的要求。设施包括空调系统、消声室、暗室、屏蔽室等,按照规程要求配备设施。配备设施的场所,环境条件要求都比较严格,所以应当配备相应的监测仪器并进行记录。

应当对检定或校准工作场所内互不相容的区域进行有效隔离,防止相互影响如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气体的实验室和其他室之间,有振动的实验室和天平室之间等互不相容。最好按功能对实验室区域进行划分,互不影响。如设:办公区、检测区、维修区、科研区和接待区。检测区又可分设温湿度高稳定控制区、高电压作业区、超洁净作业区等。为避免不正常的干扰,进入要求严的或涉及安全的区域也要予以控制,如设立警示标识。另外要求实验室的布局整齐、环境清洁卫生,与检定/校准无关的杂物及个人物品不能放置。

4.应有能够履行职责的计量标准负责人

计量标准负责人应当对计量标准的使用、维护、溯源、文件集的维护等负责。应有持证的检定或校准人员。每项计量标准应当配备至少两名与开展检定或校准项目相一致的,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检定或校准人员:持有本项目计量检定员证;持有相应等级的注册计量师资格证书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相应项目注册计量师注册证。

5.文件集

5.1文件集的管理

计量标准文件集是关于计量标准的选择、批准、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文件集合。OIML国际文件D8:2004规定,文件集是指有关计量标准的选择、批准、使用、保存和维护等方面文件的集合。新规范在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和完善。规定每一项计量标准应当建立一个文件集,申请考核单位应当对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计量标准文件集应包括计量标准证书、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等18方面的文件,要求书写应使用规范化汉字,所用术语、符号、代号要统一,同一术语应始终表达统一概念,并与有关技术规范协调一致。计量标准文件集中的文件应及时更新以确保其有效性。新规范中新增的文件集第一次引人了对计量标准文件集的管理理念,赋予了计量标准技术档案新的内涵,动态地体现了计量标准档案管理的延伸。

5.2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

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是建标和开展检定/校准工作的技术依据是必备的。建标时应注意的是:(1)开展检定的项目,应当使用该项目的现行有效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不能用校准规范开展检定工作。如果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不能用其他省的地方规程和部门的规程(有区域性的技术法规)来建标,可以将它们转化为本地方的规程。(2)开展校准时,可以使用该校准项目对应的现行有效的国家计量校准规范或参考相应的计量检定规程。(3)如无国家计量校准规范或相应的计量检定规程开展校准时,可以自己编制校准方法。

5.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新建计量标准,应当撰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已建计量标准,如果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环境条件及设施等发生重大变化,引起计量标准主要计量特性发生变化时,应当重新修订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报告共涉及六个考评项目,其中的不确定度评定是重点考评项目。对于构成简单、准确度等级低、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并列入简化考核的计量标准目录的计量标准,其重复性、稳定性及检定/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等栏目可以不填写。

5.4检定或校准的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的格式要符合规程/规范的要求,包含足够的信息量以便能够复现,原始记录实行两级签名。当记录中发生错误时要求按照体系文件的要求划改,不可擦涂掉。原始记应在检定/校准过程中准确及时地予以记录,不可事后补记或追记。对原始记录的保存期,应依据本单位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予以保存和处理。

5.5检定或校准证书

开展校准工作,必须出具符合相关要求的校准证书,给出各测量结果相应的扩展不确定度及包含因子。一般的校准证书不给校准时间间隔;没有顾客要求不进行符合性判断;若需要作符合性判断,应在校准证书中指明符合或不符合相应校准规范的具体条款;若对法制管理的计量标准器(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及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最高计量标准)进行校准时,在校准证书中应给出复校时间间隔的建议,如果顾客送来的是标准器,不管顾客是否要求校准,有规程的必须进行检定,无规程的才可校准。描述,但应与被检器具的测量范围相一致,个别无法一致的如衡器检定装置,按规程具备衡器测量范围一半的砝码即可。

6.计量标准测量能力的确认

(1)通过现场实验确认计量标准测量能力通过观察检定或校准人员实际的操作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判断计量标准测量能力是否满足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的需要。现场实验应当满足如下要求:

1)检定或校准方法正确,操作过程规范:每一个检定或校准项目所采用的检定或校准方法、操作过程符合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的要求。

2)檢定或校准结果正确:数据处理正确,检定或校准的结果与已知的参考值之差符合有关要求。

3)回答问题正确:能够正确回答有关本专业基本理论方面的问题、计量检定规程或技术规范中的有关问题、操作技能方面的问题以及考评中发现的问题。现场实验是对计量标准测量能力确认的一种手段,包括实际操作和现场提问。现场实验样品的选择和判据如下:最好采用盲样测量。如无核查标准,也可以挑选近期检定或校准过的计量器具作为样品。判据为满足检定规程或

校准规范。

(2)通过对技术资料的审查确认计量标准测量能力通过对测量能力的验证、稳定性考核、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 篇10

(试行)

第一条 为深入推进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持续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国所有合法的生产煤矿。

第三条 考核定级标准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以下简称《评分方法》)。

第四条 申报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的煤矿必须同时具备《评分方法》设定的基本条件,有任一条基本条件不能满足的,不得参与考核定级。

第五条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3个等次,所应达到的标准为: 一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分90分以上(含,以下同),井工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通风、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部分的单项考核评分均不低于90分,其他部分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80分,正常工作时单班入井人数不超过1000人、生产能力在30万吨/年以下的矿井单班入井人数不超过100人;露天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钻孔、爆破、边坡、采装、运输、排土、机电部分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90 分,其他部分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80 分。

二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分80 分以上,井工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通风、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部分的单项考核评分均不低于80 分,其他部分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70 分;露天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钻孔、爆破、边坡、采装、运输、排土、机电部分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80 分,其他部分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70 分。

三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分70 分以上,井工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通风、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部分的单项考核评分均不低于70 分,其他部分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60 分;露天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钻孔、爆破、边坡、采装、运输、排土、机电部分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70 分,其他部分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60 分。

第六条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实行分级考核定级。一级标准化申报煤矿由省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组织初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考核定级。

二级、三级标准化申报煤矿的初审和考核定级部门由省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确定。

第七条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按照企业自评申报、检查初审、组织考核、公示监督、公告认定的程序进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部门原则上应在收到煤矿企业申请后的60个工作日内完成考核定级。

1.自评申报。煤矿对照《评分方法》全面自评,形成自评报告,填写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申报表,依拟申报的等级自行或由隶属的煤矿企业向负责初审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2.检查初审。负责初审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收到企业申请后,应及时进行材料审查和现场检查,经初审合格后上报负责考核定级的部门。

3.组织考核。考核定级部门在收到经初审合格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申请后,应及时组织对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在审核合格后,进行现场检查或抽查,对申报煤矿进行考核定级。对自评材料弄虚作假的煤矿,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应取消其申报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的资格,认定其不达标。煤矿整改完成后方可重新申报。4.公示监督。对考核合格的煤矿,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部门应在本单位或本级政府的官方网站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对考核不合格的煤矿,考核定级部门应书面通知初审部门按下一个标准化等级进行考核。

5.公告认定。对公示无异议的煤矿,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部门应确认其等级,并予以公告。

第八条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实行有效期管理。一级、二级、三级的有效期均为3年。第九条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煤矿的监管。

1.对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的煤矿应加强动态监管。各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应结合属地监管原则,每年按照检查计划按一定比例对达标煤矿进行抽查。对工作中发现已不具备原有标准化水平的煤矿应降低或撤消其取得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对发现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煤矿应撤消其取得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

2.对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的煤矿,各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应立即降低或撤消其取得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一级、二级煤矿发生一般事故时降为三级,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时撤消其等级;三级煤矿发生一般及以上事故时,撤消其等级。

3.降低或撤消煤矿所取得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时,应及时将相关情况报送原等级考核定级部门,并由原等级考核定级部门进行公告确认。

4.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被撤消的煤矿,实施撤消决定的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应依法责令其立即停止生产、进行整改,待整改合格后、重新提出申请。

因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被撤消等级的煤矿原则上1年内不得申报二级及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省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5.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煤矿应加强日常检查,每月至少组织开展1次全面的自查,并在等级有效期内每年由隶属的煤矿企业组织开展1次全面自查(企业和煤矿一体的由煤矿组织),形成自查报告,并依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向相应的考核定级部门报送自查结果。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的自评结果报送省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由其汇总并于每年年底向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报送1次。

6.各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主管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每年至少通报一次辖区内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情况,以及等级被降低和撤消的情况,并报送有关部门。

第十条 煤矿企业采用《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 1093-2011)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可依据其相应的评分方法进行考核定级,考核等级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应等级对等,其考核定级工作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一条 各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和煤矿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激励政策,对被评为一级、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煤矿给予鼓励。

第十二条 省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和本地区工作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并及时报送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上一篇:年河图镇政府工作报告下一篇:川大公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