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注销小结

2024-09-14

税务注销小结(共8篇)

税务注销小结 篇1

税务注销小结

税务注销分为两种形式:解散和变更。而企业经营项目、注册资本、法人、股东变更不属于税务注销。注销的方式不同,处理也不相同,就从税收政策法规对其所规定的时间、内容、义务等方面进总结注销所涉及的流程和税务特别事项(企业所得税亏损弥补和优惠政策继承、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和清算期清算)的处理。

一、税务注销形式

(一)解散式税务注销

是指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注:对资产负债、剩余财产需要进行清算处理,并对企业涉及所有的税费进行清算)。

(二)变更式税务注销

是指因住所、经营地点变动,涉及改变税务管辖登记机关(注:无需对资产负债、剩余财产进行清算处理,只需做单纯属地管辖的税费进行清算)。

二、法律依据

(一)时间规定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16条(强调注销的时效性)

1、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之前,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税务登记。

2、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劳务的,应当在项目完工、离开中国前15日内,持有关证件和资料,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二)内容规定

《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十五条 + 《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规定注销的具体情形)

1、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按照规定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注册登记的,应当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告终止之日起15日内,持有

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2、纳税人因住所、经营地点变动,涉及改变税务登记机关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登记前或者住所、经营地点变动前,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并在30日内向迁达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3、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被其他机关予以撤销登记的,应当自营业执照被吊销或者被撤销登记之日起15日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三)义务规定

《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十六条 + 《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要求结清“两不相欠”)

1、纳税人在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前,应当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缴销发票、税务登记证件和其他税务证件。

2、纳税人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和资料,结清应纳税款、多退(免)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缴销发票、税务登记证件和其他税务证件,经税务机关核准后,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手续。

三、注销流程

(只对税务注销流程进行分析,公司工商、银行等注销流程请查阅相关资料。)

(一)缴销国地税发票

由企业财务人员完成;账务清算处理即将完成或完成后不再使用发票即可进行。

(二)出具税务注销报告(最复杂、最耗时环节)

由税务师事务所出具报告(报告期间从登记到注销),公司财务人员配合提供财务资料;账务清算处理完成后即可进行。

(三)办理税务注销手续

1、资料准备齐全(申请审批表 + 股东会决议 + 税务注销报告 + 发票领购簿及缴销结果 + 税务登记证正副本)即可分别向国地税办理;

2、提交资料后约20个工作日,以取得税务注销通知书为准。

四、特别事项

(一)企业所得税亏损弥补和优惠政策继承

1、解散式税务注销

注销后就等于是纳税人主体不复存在以后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事项,自然就不存在亏损弥补和优惠政策继承。

2、变更式税务注销

只是纳税人主体的公司名称、公司住址、公司经营地点发生改变,需要提供原税务机关出具《纳税人迁移通知书》,由迁入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无误后才能进行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和优惠政策继承。

(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

1、解散式税务注销(抵扣链条中断)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问题解答〉的通知》规定,对纳税人倒闭、破产、解散、停业后销售的货物,应按现行税法的规定征税。对纳税人期初存货中尚未抵扣的已征税款,以及征税后出现的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后不足抵扣部分,税务机关不再退税。

2、变更式税务注销(抵扣链条延续)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一般纳税人迁移有关增值税问题的公告》规定,因住所、经营地点变动,按照相关规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变更登记处理,但因涉及改变税务登记机关,需要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并重新办理税务登记的,在迁达地重新办理税务登记后,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予以保留,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前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允许继续抵扣。

迁达地主管税务机关应将迁出地主管税务机关传递来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迁移进项税额转移单》与纳税人报送资料进行认真核对,对其迁移前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在确认无误后,允许纳税人继续申报抵扣。

(三)清算期清算

1、解散式税务注销

根据《关于企业清算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相关规定,企业在不再持续经营,发生结束自身业务、处置资产、偿还债务以及向所有者分配剩余财产等经济行为时,对清算所得、清算所得税、股息分配等事项的处理。企业的解散,意味着对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资产负债、剩余财产需要进行清算处理。

在税务注销年度需要先进行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申报,然后再作企业所得税清算申报。

2、变更式税务注销

变更式税务注销,只是涉及到地域性的税务管辖,生产经营活动还将继续,纳税义务还会发生。不符合《关于企业清算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相关条件,不满足清算期清算的要求。只是由于地域改变,税务管辖的主管税务机关发生变化,需要对其税务登记管理进行注销。

在税务注销时不需要作企业所得税清算申报。

税务注销小结 篇2

关键词:企业清算,企业注销,税务处理

一、企业清算的情形

公司清算是指公司解散后, 为结束现存的资产和其他法律关系, 依照法定程序, 对公司的资产和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理、处分和分配, 以了结其债权债务关系, 从而消灭公司法人资格的法律行为。公司清算必须结清其作为独立纳税人的所有税务事项。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清算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60号) 规定, 下列企业应进行清算的所得税处理:一是根据《公司法》、《企业破产法》等规定需要进行清算的企业。二是企业重组中需要按视同清算处理的企业, 指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59号) 规定的适用一般税务处理原则的重组业务。视同清算企业需要计算清算期间企业所得税, 但不需要履行企业清算的整体程序。

企业由法人转变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非法人组织, 或将登记注册地转移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 (包括港澳台地区) , 应视同企业进行清算、分配, 股东重新投资成立新企业。企业的全部资产以及股东投资的计税基础均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企业清算有以下几种情形。

企业合并情形。合并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定接受被合并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被合并企业及其股东都应按清算进行所得税处理。被合并企业的亏损不得在合并企业结转弥补。

企业分立情形。被分立企业对分立出去资产应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分立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认接受资产的计税基础。被分立企业继续存在时, 其股东取得的对价应视同被分立企业分配进行处理。被分立企业不再继续存在时, 被分立企业及其股东都应按清算进行所得税处理。企业分立相关企业的亏损不得相互结转弥补。

公司解散的情形。它一般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 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 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二、清算期间

企业清算期间是指企业自终止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始清算之日起, 至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期间。企业清算开始之日具体为: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的, 董事会等权力机构解散的决议日;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的, 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的决议日;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的, 相关行政机关文件签发日;因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 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 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人民法院予以解散, 人民法院裁决日或判决日;人民法院依照《破产法》规定宣告债务人破产, 人民法院宣告日;企业重组中需要按清算处理的企业, 经董事会等权力机构批准的企业重组协议或合同的签约日;其他需要清算的情形, 相关证明文件生效日。

企业清算时, 应当以整个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独立的纳税年度, 依法计算清算所得及其应纳所得税。清算期间, 企业存续, 但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 应当自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六十日内, 先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期间的当期企业所得税申报 (当季或月度) 和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年初至当季或月度末) , 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期间若涉及到增值税、营业税等税费的, 企业也必须同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当期的增值税、营业税等纳税申报表, 以结清税款。

三、清算期涉税事项

企业宣告清算日之前发生涉税事项属于清算前事项, 其计税基础是在持续经营的假设条件下确认、计量的。清算组应关注是否存在应缴未缴税款, 清算组应对原企业所涉及到的税款, 包括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行为税等进行全面汇算清缴。企业清算期间涉税事项是在非持续经营假设条件下实现的, 因此, 处置资产的收入不能按在持续经营假设条件下公允价值来计量、确认, 而应采用可变现价格、交易价格来计量、确认。清算组接受注销企业时资产的计税基础是原企业的计税基础, 计税基础与交易价格或可变现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处置资产损益。

清算期间涉税事项主要是清算组在处置企业资产、分配剩余财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税费。企业清算时涉及的税费主要是流转税和所得税, 前者包含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 后者包含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税种, 如财产税、行为税、特定目的税类。

企业应自开始清算之日起六个月内, 办理企业所得税清算, 并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 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清算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结清税款。当企业存在存货、房地产等资产清算业务时, 可能涉及增值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 企业也必须同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清算期间的增值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纳税申报表, 以结清税款。

1、流转税类

企业清算期间往往涉及处置固定资产、存货等交易行为, 上述行为可能涉及到增值税、营业税等。企业解散注销时, 对于实物资产的处理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销售变现, 二是直接分配给股东。对于销售变现情形, 则根据税法规定, 计算缴纳有关税费。对于分配给股东情形, 则视同销售进行处理, 根据税法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2、所得税类

企业清算的所得税处理, 是指企业在不再持续经营, 发生结束自身业务、处置资产、偿还债务以及向所有者分配剩余财产等经济行为时, 对清算所得、清算所得税、股息分配等事项的处理。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清算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60号) 的规定, 企业清算的所得税处理包括以下内容: (1) 全部资产均应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 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2) 确认债权清理、债务清偿的所得或损失; (3) 改变持续经营核算原则, 对预提或待摊性质的费用进行处理; (4) 依法弥补亏损, 确定清算所得; (5) 计算并缴纳清算所得税; (6) 确定可向股东分配的剩余财产、应付股息等。

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 减除资产的计税基础、清算费用、相关税费, 加上债务清偿损益等后的余额, 为清算所得。计算公式如下:清算所得 = 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 - 资产计税价值 - 清算费用清算税金及附加 + 债务清偿损益 - 以前年度亏损 + 其他所得或支出 = 资产处置损益 - 清算费用 - 清算税金及附加 + 债务清偿损益 - 以前年度亏损 + 其他所得或支出。

3、其他税类

企业在清算过程中还有可能涉及到土地增值税、印花税、房产税等税种, 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计算处理。

四、企业清算应注意事项

企业依法清算时, 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独立纳税年度, 以前年度的亏损可以用清算所得弥补。由于清算期间不属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期间, 因此, 清算企业不能享受法定减免税优惠 (包括定期减免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税率、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等) , 一律适用基本税率25%。

实际工作中, 一般由中介机构税务师事务所为企业出具注销登记税款清算鉴证报告, 有些地方税务机关还要求出具当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报告, 期间从当年1月1日到当年经营终止日。注销登记税款清算鉴证报告一般需要将公司最近三年 (若公司自成立以来经营期限不足三年的则按照实际经营期限) 的所有税款进行清算, 包括对公司清算期间所涉及的税款 (主要是清算所得税) 进行清算。

清算期间资产盘盈、盘亏应当计入清算所得。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 < 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的通知》 (国税发〔2009〕88号) 规定, 资产损失必须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批, 未经审批的资产损失不得在计算清算所得时扣除。

企业清算前确定不需支付的应付款项, 应并入生产经营所得征税。企业清算期间确定的不需支付的应付款项, 需并入清算所得征税。企业清算期间应支付但由于清算资产不足以偿还的未付款项, 无需并入清算所得征税。

五、案例分析

某公司成立于2013年6月24日, 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主要从事财税咨询、会计用品销售方面的业务, 注册资本10万元, 其中自然人张三出资8万元, 占80%, 李四出资2万元, 占20%。公司成立初期业务开拓比较顺利, 经营情况良好。2014年由于经营环境发生急剧变化, 公司的效益逐月下降, 最终公司股东会决定停止营业, 结束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 经营期限截止2014年6月30日, 即7月份开始不再从事经营活动, 并决定将公司注销清算时的涉税事宜交由中介机构某税务师事务所完成, 要求其出具注销登记税款清算鉴证报告。公司截至2014年6月30日的报表摘要如表1所示。

公司于2014年7月5日, 成立清算组并对外公告, 同时向税务机关书面备案。7月15日完成6月份正常经营活动期间的各项税费申报, 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申报等。月25日, 公司向主管国家税务机关提交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 需要补交企业所得税4000元。该年度企业所得税是属于经营活动期间应负担的税费, 不属于清算期间费用, 故清算期间需作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4000

清算期间共发生清算费用 (不含相关税费) 2000元。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处置收入、应纳税费如表2列示。

(说明:表 2 中存货及固定资产处置收入均为不含增值税收入。1发生坏账损失 1000 元, 符合税前扣除审批条件, 不需要缴纳税费;2发生坏账损失 2000 元, 不符合税前扣除审批条件, 不需要缴纳税费;3处置存货需要缴纳增值税22000×3%=660 元, 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660× (7%+3%) =66 元, 其中增值税由国税局征收, 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由地税局征收;4处置固定资产需要缴纳增值税 40000×3%=1200 元, 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1200× (7%+3%) =120 元, 其中增值税由国税局征收, 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由地税局征收。5递延所得税资产与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无关, 因此计税基础为零。)

截至2014年8月5日 , 共申报债 权44999.5元 (40000+4000+660+66+1200+120-2000+953.5) , 其中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款4000元、清算所得税953.5元、增值税1860元, 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86元、应付账款2000元因债权人注销无需支付。

1、计算企业清算所得税

清算所得=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资产计税价值 - 清算费用 - 清算税金及附加 + 债务清偿损益 - 以前年度亏损 + 其它所得或支出 =153000-1510002000- (66+120) +2000-0+2000=3814元。其中其它所得或支出指其他应收款处置时产生不能税前扣除的坏账损失2000元, 需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清算所得税 =3814×25%=953.5元

2、计算待分配剩余财产

方法一:现金流量计算法

清算期间现金流入量 =153000+660+1200=154860元, 为含增值税收入。

清算期间现金流出量 = 清算费用 + 清算税金及附加 +清算所得 税 + 清偿其他 债务 =2000+ (66+120) +953.5+ (40000+4000+660+1200-2000) =46999.5元

净现金流量 =154860-46999.5=107860.5元

方法二:根据企业清算纳税申报表之附表三 (如表3所示) “剩余财产计算和分配明细表中”的计算步骤, 企业剩余财产 = (153000+660+1200) -2000- (66+120) -953.5-4000 (40000+660+1200-2000) =107860.5元

3、计算个人所得税

张三应分配财产 =107860.5×80%=86288.4元

李四应分配财产 =107860.5×20%=21572.1元

张三应确认股息所得 =86288.4-80000=6288.4元

李四应确认股息所得 =21572.1-20000=1572.1元

张三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6288.4×20%=1257.68元

李四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1572.1×20%=314.42元

股东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由企业代扣代缴。

4、制作清算报告

8月15日, 清算组清算完毕, 制作清算报告, 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有关资料, 完成清算所得税申报, 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并报送税务、工商等登记机关, 申请注销公司税务登记、工商登记, 公司终止。剩余财产分配明细表一般格式如表3所示。

参考文献

[1]李兴国:企业清算税收法律制度探析[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0 (2) .

[2]丁国卫、濮茂江:企业清算税务处理案例探析[J].财务与会计, 2013 (9) .

企业税务注销清算中的问题及应对 篇3

【关键词】企业;税务;注销;清算

就当前是企业注销清算工作来看,普遍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在清算过程中还有不少问题存在。所以,进一步规范企业的注销行为是很有必要的。而如今最紧急的任务就是对企业注销清算税务管理进一步加强,并促使税务注销登记管理制度逐步得到完善。

一、企业税务注销清算中存在的问题

1.非正常户无法进行正常的注销手续,欠缺跟踪监管

《税收征管法》第十六条与《实施细则》第十五条明确规定,纳税人发起了注销税务登记事项,一旦纳税人有将税务登记注销的需要,对纳税义务依法终止的时候,纳税人提出了申请之后,才可以启动注销程序,对于有关营业执照被吊销的,税务机关就不能做出注销行为。纳税人虽然有解散、破产、撤销等情况出现,然而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注销税务登记未曾申报,没有对纳税义务进行终止,一些企业就出现了故意偷逃税款的行为。基层税务部门出于应对征管质量考核指标的考虑,对非正常户管理程序进行启动,长此以往就有很多的非正常户出现。针对走逃企业,在税收方面的追究手段还比较欠缺,更不要说主动申请注销税务登记了。部分企业已经被认定是非正常户,但之后继续经营,因为欠缺跟踪监管,就会有税务监控的盲区存在。

2.企业对于税务注销清算程序没有履行

虽然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诸如《公司法》《税收征管法》等,明确规定了企业的注销清算需要履行的程序,然而因为我国目前行政机关之间欠缺有效的协调机制,行政监管的力度不够,缺乏完善的市场规则等,部分企业在注销清算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来对注销清算的相关手续执行。表现主要有:有些企业的营业执照被工商等部门吊销,有关资格的取消,因而解散、经营活动终止,所以便忽视了清算程序的履行;部分企业虽然执行了清算程序,然而清算前由于未曾告知税务部门,进而被其排除在外,企业在办理税务注销的时候也未曾给出清算报告等。这些行为都是很不规范的,都可能导致企业出现逃税、恶意隐匿或转移资产等行为。

3.税务部门未能有效地监管税务注销清算

目前,税务机关内部执行税务注销清算工作的基本上是税收管理员,但是这些人员的日常工作量很大,业务素质水平不一等方面的因素,造成部分税收管理员基本不会去对注销企业的情况进行实地查看,只是凭借企业的书面说明与账面财务数据就将税务注销清算报告提供出来。在注销清算过程中,税务部门通常未曾主动先介入到清算工作并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未能对企业清算应缴税款予以重视。

4.国税注销对处理地税注销涉税的问题造成了限制

纳税人在进行地税注销税务登记之前,一定要将国税部门的注销通知书提供出来,但是国税部门在进行注销检查的时候,通常只针对增值税进行了结算,却没有重视清算其他地方税种,以及对处理各项企业资产的忽视,导致地税部门在执行注销检查的时候非常的被动。

二、完善企业清算行为的建议和对策

1.完善税务登记注销管理制度

第一,是要和工商部门之间加强协作,以便工商部门在将企业营业执照注销的时候,一定要有税务登记注销的相应证明。第二,将注销企业管理台账建立起来,对注销企业的名称、法人代表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为后面管理中的查询提供方便,这样违规者就逃脱不掉。第三,对非正常户的认定、注销程序进行规范,针对注销登记将相关条件和要求明确下来。将户籍巡查和督查制度建立起来,不断促进户籍管理质量的提升;对企业定期走访,对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解,对企业的动态进行及时掌握,促使非正常户认定率得以不断降低。

2.完善相关法律规范注销程序,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一是对注销管理的办法进行统一的规范。基于现有的税法,尽快将一致的注销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建立起来,对注销中的所有细节问题进行明确,将政策上的空缺填补上,从而促使科学、完整的注销管理体系得以形成。二是对注销税务登记文书进行规范。税务机关不仅要按照规定对企业的相关税务证件进行收缴,还需要求企业给出有人民法院生效的裁定书等证明资料。应该进行积极的实地核查,从而使企业注销税务登记的真实性得到保证。

3.建议尝试国地税联合开展注销核查

在处理一些现实业务时,国税的注销是地税的前置条件,地税清算是国税的注销条件。企业经营牵涉的税收都是彼此关联的,不同的税种计税根据统一而又存在区别,尤其是自2002年之后新注册的企业,由国税征收所得税,国税注销时确认企业的留存收益,个人所得税由留存收益征收,而地税有征收权,地税补税通常是依据国税的稽查结论,这是很好的参考,可以很好的处理地税检查中的涉税问题。此外,可借助信息交换平台,国税作为发起人来对企业注销申请进行受理。将国地税联合注销核查工作机制建立起来,不但使企业往返国地税的负担减轻,还可以就国地税进行很好的业务沟通,将涉税问题共同处理好。

4.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加强协调

为了将企业注销清算做好,必然少不了职能部门的协作。第一,对企业加强宣传,以便纳税人员对清算工作的要求更加明确,了解需承担的法律责任,促使企业明确自身应根据法律规定来执行清算工作。第二,针对恶意逃避清算企业建立相应的股东追查制度,针对有恶意逃避清算趋势的企业,就要通过一定的税收保全措施来处理。第三,将注销公告制度建立起来。对注销手续严格履行,针对很长时间还没有申报的非正常户要定期进行公告,之后再对相关注销制度进行履行;企业按规定办理注销的,税务部门就无需办理新税务登记。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面对企业税务注销清算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应该采取积极的有效应对措施,对企业注销清算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监管职能,从而促使企业税务注销清算工作得以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刘会晓.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及其成本的分析与决策[J].民营科技,2013(09)

[2]曹登焜,曾怡.企业税务、财务信息协调管理探讨[J].经营管理者,2009(17)

[3]罗威.企业税务风险量化评估分析[J].财会通讯,2012(08)

注销税务申请书 篇4

西宁市城东区国家税务局:

一,我企业基本情况:(1)纳税人名称:青海煜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巩煜坤。(3)注册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泰宁花园福园6号。(4)登记注册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经营范围:国际、国内旅游服务;票务、景点、包车、酒店预订服务、车辆租赁服务;会议、礼仪、庆典服务;公务、赛事活动策划;旅游纪念品、土特产销售;电子商务服务(上述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税务登记证号码:***

税务登记证发放时间:二零一五年九月九日

二,注销原因:企业亏损,无法经营,经股东会决议通过决定注销公司。

三,根据我企业的实际情况,我告诉申请注销税务登记。

注销税务登记申请书 篇5

(一)公司注销登记:公司因下列原因之一的,公司清算组织应当自公司清算结束之日起30日内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1.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

2.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

3.股东会决议解散;

4.公司因合并分立解散;

5.公司被依法责令关闭。

公司申请注销登记,应由公司指定或者委托公司员工或者具有资格的代理机构的代理人作为申请人办理注销登记。

(二)公司申请注销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证件:

1.公司清算组织负责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表式(1))

2.法院破产载定、公司依照《公司法》作出的决议或者决定,行政机关责令关闭的文件;

3.股东会或者有关机关确认的清算报告;

4.《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

5.清算组织成立后在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三次的报样;(公告内容参见参考格式10)

6.税务部门出具的完税证明;

7.指定(委托)的证明;(表式(2))

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文件、证件。

(三)公司申请注销登记,应当填写如下表式:

1.《公司注销登记申请书》;

2.《指定(委托)书》。

填写规范如下:

1.本表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注销;

2.申请人在封面填写公司全称并加盖公司公章;

3.第二页:

(1)“分公司”栏填写公司设立的分公司情况,未设立分公司的可不填写此栏目;

(2)“公司申请注销登记原因”按《公司法》规定的条款填写,一般情况为《公司法》第198、199条1、2、3款;

(3)“公司债权债务清理情况”应填写对债权债务处理完毕的结果;

(4)公司清算组负责人应在“清算组负责人签字”栏中亲笔签名;

4.公司申请人应填写第2页,填写要求与《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中的《公司设立登记提交文件、证件目录》填写要求一致;

5.第3页:

(1)公司登记机关审查员和核准人应填写“受理审查意见”和“核定结果”,“受理审查意见”统一规范为:“经审查,提交文件、证件齐备,建议准予公司注销登记”;“核定结果”统一规范为:“准予公司注销登记”,并应由审查员、核准人在相应的“签字”栏亲笔签名。

(2)“收缴营业执照情况”应由公司申请人和公司登记机关审查员亲笔签字;

(3)公司登记机关档案管理人员应填写“注销文件证件归档情况”栏,一般可填写为“档案材料已归档”.(4)“受理日期”应为申请人提交文件齐备,公司登记机关审查员接收文件,核发《受理通知书》的日期。

(5)“受理通知书文号”应与《受理通知书》一致,“()登记受理「 」第 号”中()填写区县行政区划简称,如“京海”;「 」填写年号;第 号为顺序号。

申请人是指受公司委托的代理人,代表公司申请注销登记的自然人。该人应为公司或者分公司员工。具有资格的企业注册代理机构的代理人也可以作为公司的申请人。

1.申请人应在本表中”兹指定(委托)同志……”的空格处填写本人的姓名,

同时应在”负责办理 项”空格处填写D,并应在D项中选择“注销”字样划“V”;

2.”指定(委托)时限”是指委托申请人进行公司注销登记全过程的时间期限,一般应在半年以上;

3.被委托(指定)人即申请人,应在”被委托(指定)人签字”处亲笔签字;

4.委托人指申请注销登记的公司。“委托人签字(盖章)”处由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司公章。

5.本文书背面的方框内:

(1)当被委托人是公司或者分公司员工时,粘贴其身份证复印件;

国、地税务登记证注销流程 篇6

1、做好近三年的《企业注销税务登记税款清算鉴证报告》,网上上传,事务所会帮上传,把上传的表交税局;

2、到税局拿两张注销税务登记表,填好盖公章;

3、将税务登记证的正副本、事务所上传注销税务清算报告信息采集表、当月税款申报表、带上公章到前台办理;

4、待前台上传资料到专管员手里,专管员就会通知要实地调查,调查完后就有两份表要盖公章;

5、最后等局长审批,若所得税在地税交的,最好先注销地税,因为国税要提供地税税务注销通知书的复印件(盖上公章)。

地税税务登记证注销流程

1、做好近三年的《企业注销税务登记税款清算鉴证报告》,若是没有做上一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报告》就在注销前做好,还有当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报告》也要同时做好(就算是两个月也要做);

2、到税局拿两张注销税务登记表,填好盖公章;

3、注销税务之前先注销社保登记;

4、将税务登记证的正副本、当月税款申报表(个人所得税不能网报的话,就要做一个申报盘到前台申报,有专门做报盘的软件,能在地税网上下载)、事务所给的申报盘也要到前台申报(也可以自行申报,地税网里有一个企业所得税申报的,在综合申报里)、带上公章到前台办理,清缴所有税款(含注册时未交的注册资本印花税、企业清算补交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其中土地使用税与房产税含当年未交与其他未交的都要交清,这些税款都能在基本户扣款;另外若企业有未分配利润数、欠股东款的都要交个人所得税按20%交清,要到税局拿一份《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表》填好,个人所得税是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20%拉信用卡交),这些税款除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表》外,其他表格都能在网上下载,因为到前台拿表,麻烦而且管理人员服务态度极其恶劣;

我国注销税务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 篇7

变更、注销税收登记是税收登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我国税收征管的顺利进行,但由于我国立法规定不完善,执法管理存有漏洞,在实践中产生了大量的涉税问题,如不缴税款、未结票证、跨区套购发票、逃避缴纳税款等,税务人员也存在潜在的税收执法风险。因此, 加强和规范变更、注销税收登记制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注销税务登记存在的问题:

(一)注销税务登记的法律规定之间衔接不足

XX年某某投资有限公司向市工商局邮寄了申请从北京市迁入浙江省宁波市的申请材料,因申请材料中缺少税务部门的完税证明理,市工商局未同意该投资公司的申请。某某公司称自XX年2月21日从山东省迁入北京市后,北京市税务登记部门一直未准予其办理税务登记,因而无法提供完税证明,经行政复议无果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市工商局就某某公司迁址调档申请履行法定职责。法院经查明该公司在迁出山东时未办理税务注销登记,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纳税人因住所、经营地点变动,涉及改变税务登记机关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登记前或者住所、经营地点变动前,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并在30日内向迁达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依法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①。

原告在上诉时却主张迁址进行工商登记,应当适用《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的规定,一审法院适用《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属于适用法律错误。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是我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办理注销登记必须提交税务注销结论以及具体什么时间办理注销手续②。尽管我国XX年修订的《税收征收管理办法》第十六条以明确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之前,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或注销税务登记”,但在XX年修改《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时也未作出规定,在实践中会造成税务登记为注销,工商登记已被注销的现象。

(二)、未规定国税地税注销登记的先后顺序和时限

XX年1月, 某市地税分局在对比国地税信息资料中发现了某化工公司XX年未向地税部门申报纳税的在国税部门90多万元销售开票。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该公司在XX年6月向地税部门已经申请注销,并在当年7月份获得通过,该公司遂及时办理了注销手续。公司负责人称之所以在向地税部门申请注销的同时并没有向国税部门申请注销,是因为考虑到公司却已破产,处理分存货要开具发票。直到XX年底公司处理完存货,随即就向工商部门和国税申请注销登记③。

《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对纳税人破产注销登记作出规定,“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县以上(含本级)国家税务局(分局)、地方税务局(分局)是税务登记的主管税务机关,负责税务登记的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和税务登记证验证、换证以及非正常户处理、报验登记等有关事项”。上述两个法条并没有规定企业在注销税务登记后什么时间内注销营业执照和国地税税务登记注销的先后次序,也没有规定完成两个注销登记的时限,对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税款是应该直接向原登记机关直接补交,还是重新进行税务登记和申报登记,法律也没有作出规定,所以本案中该公司做法的违法性值得商榷,我国法律也应该进一步作出明确规定。

(三)、注销税务登记后纳税人的纳税义务问题无明确法律规定

对于上述化工厂,地税分局要求公司在 15日内办理税务登记和纳税申报并向该公司发出 《限期改正通知书 》,对该公司的行为按偷税论,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处以不缴或少缴税款 50%的罚款。

对纳税人不按规定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根据《税收征管法》 在第六十条规定:可以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 并根据情节处以两千到一万的罚款。所以地税分局作出的改正决定符合法律规定,但是其可操作性不强,形同虚设,因为纳税人一旦经营业绩不佳或发生逃避缴纳税款行为,发生解散、破产、撤消等情况,往往是不依法缴纳税款、滞纳金就逃之夭夭了,税务机关想要进行空管很难。

本案是将该公司的行为定性为偷税行为,原因是由于纳税人已注销税务登记,属于未办理税务登记,而对不申报纳税又未办税务登记的纳税人,按照《征管法》 第六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不缴或少缴税款的应进行处罚。在实践中,公司在注销税务登记以后,大量存在着在税务机关监管的范围外以不同的身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④,这种行为被发现后,税务机关向其发送书面通知,要求公司进行纳税申报而拒不申报,对于办理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就认定为偷税行为,应该按照偷税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处理。对于没有办理纳税登记只是为了办理了注销登记的纳税人,这种行为只能承担一般的违法责任而不能被定性为偷税。也就是说,在税务机关主动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情况下,使部分纳税人可能会合法地逃避法律的制裁。

(四)、注销登记过程随意化,缺少监督

XX年被告人海修坤在任商丘市睢阳区国家税务局新区征收点负责人期间,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职责,在商丘市兴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阳光小区时,没有主动到睢阳区国家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手续,被告人海修坤没有到所管辖内对应纳税户依法巡查,对漏征漏管户进行清查,也没有安排新区征收点其他人员开展此项工作,XX年3、4月份,商丘市兴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商丘市地税局直属分局注销税务登记,致使商丘市兴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应纳企业所得税96万余元而没有缴纳,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我国法律对公司设立时的税务登记规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有效的减少了漏征漏管的问题,对注销登记却没有足够的重视,片面地认为纳税人不再生产经营了, 给其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中止其纳税义务就完事了,而没有认识到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检查和清算的必要性,而实际上在税务注销阶段,可以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作出全面审查,及时发现问题。关于本案,被告没有履行对纳税户依法巡查的职责,致使税款流失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构成玩忽职守罪无疑,但也看出了我国税务注销登记的随意性,未对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纳税情况予以审查,若有这一过程存在同样可以避免国家税款的流失。同时也注意到法律对漏征漏管规定了责任人和处罚方式,而对注销登记过程没有追究任何人的过错,也没有设立相应的监管责任制度。

因为法律没有规定,各地在税务注销方面做法不一,有些地方税务登记注销的纳税检查、征税、税款管理由不同部门履行,如由稽查部门负责检查,由征收部门负责税收,由发票管理部门负责收缴发票及有关证件。有些地方则有一个部门负责全部⑥;另外,税务机关自行掌握在对纳税人纳税情况检查时,检查哪一,在对纳税情况进行核实时,是核实哪个时段等等。税务机关想看哪年的帐就看哪年的帐,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如果没有标准,这就容易出现拉关系讲人情的问题, 腐败也在所难免。税务注销制度没有事后监督,在企业注销后,税务机关就不会再对其进行监督管控了,国家税款也可能会流失于悄无声息之中。

二、产生税务注销登记的原因

(一)、立法上的疏漏

虽然注销税务登记存在上述诸多问题,而且注销税务登记涉及到税收征收管理的各环节,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制定出全国统一的税务登记注销管理办法,虽然有少数地区如上海市国税局,制定了比较规范的政策和办法,但并不能用于指导全国的税收征管工作,这种制度的缺失不利于基层税务机关加强对注销税务登记的有效管理,应尽快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

(二)、部门间却是协作,不能实现信息及时沟通

对于国地税部门管辖分工往往存在认识不清,在注销登记工商营业执照时仅需填写完税证明情况,所以存在很多只有一个税务机关的证明情况,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同样为这些企业办理注销登记。在日常生活中还出现一些纳税人工商营业执照被吊销,而税务登记仍未注销,或税务登记已注销而工商营业执照仍在使用的,或总机构办理注销而分支机构未办理注销等情况。这就是各部门之间缺少信息沟通造成的,应该建立一个信息沟通平台,加大注销登记环节的宣传力度,避免因部分纳税人因不了解注销相关程序及政策,在解散后便一走了之的情况发生,因为该情况一旦发生就致使税收管理人员因纳税人未按期申报,去实地核查时才发现人去楼空,只能按非正常户处理。

(三)、税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执法力度

部分税务人员学历低,业务能力低,不符合征管工作需要的高质量要求。还有一些税务人员政治觉悟低,自觉性差,经不住钱财诱惑,容易被企业拉拢,为纳税人提供保护,明知纳税人违反税收征管规定,仍旧开为其办理注销税务登记,这些行为都严重影响我国税收征管的正常进行,也破坏了政府形象。在基层税务机关,一些不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负责对注销登记进行检查,会造成执法力度不强的现象,不利于对纳税人实施监控。一般情况下,对于“失踪”企业不进行注销检查,仅对那些申请注销的企业实行。所以为了加强执法力度应该选择有专业技能的税务人员从事账务核查工作。

三、完善税务注销登记的建议

(一)、完善立法,明确税务机关享有注销税务登记的权利

应制定全国统一的《税务登记注销管理办法》,对注销税务登记的管理、注销税务登记的资料提供、注销税务登记的审核检查要求及法律责任等基本内容做出具体规定。可以规定法人代表或者负责人的法律责任,也可对不经注销税务登记却先办理了工商登记注销的当事人给予行政处罚。只有完善的立法才能有效地遏制纳税人利用注销税务登记制度漏洞逃避缴纳国家税收的问题,也能有效地防止税务渎职等违法甚至犯罪行为的发生。制定有效的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对各个环节和程序加以明确,对内部职能部门的责任作出明确界定。对于非正常户,即无欠税、无携票走逃无稽查在案等未结涉税事项的纳税人,在公告一定时间以后仍无法查找其下落的,应赋予税务机关直接吊销其税务登记证的权利,以解决因导致税务部门无法查找其下落,无法责令其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

(二)、加强管理,完善税务注销登记注销程序

加强内部管理,对于各岗位职责,每一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都应当有规定加以明确,建立健全在征管过程中各环节的工作规章制度,达到所有的工作有规可循,都有章可依。同时也应该进行考核,强化监督,确保责任落到实处。对内外监督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可以有效解决管理中存在的疏忽问题,以及责任被淡化的问题。税务机关应不断加强对注销税务登记工作的重视,并对注销税务登记制度不断完善, 对注销登记的程序做出具体而明确的规定。为防止企业利用注销登记偷漏税款, 在注销过程中,必须严格审核其是否缴销税款、罚款、滞纳金等,同时还要组织清查,避免其为逃避法律制裁而故意注销税务登记。

(三)、加强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建立共享平台

税务注销小结 篇8

文号 沪国税征[2006]19号

各区县税务局、各财税分局:

现将市局制定的《注销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 二OO六年四月三十日

附件:

注销税务登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本市《税务登记集中管理实施办法》(沪国税征{2006}12号)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已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的企业、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因各种原因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纳税人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须先结清税款(以下称清税)和缴销发票(以下称清票)。

第四条 纳税人完成清税、清票并提供资料齐全的,税务机关自接受纳税人正式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之日起,于30日内完成核准手续。

第五条 注销税务登记管理由税务机关稽征管理部门负责。

第二章 注销税务登记的类别

第六条 纳税人发生下列情形的,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申请。

(一)生产经营期满解散或未到期被撤销、解散的;

(二)发生合并、分立、改制等,需注销税务登记的;

(三)被法院依法宣告破产的;

(四)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被其他机关予以撤销登记的;

(五)因生产、经营地变动,且涉及改变主管税务机关(以下称迁移)的;

(六)境外企业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承接工程和提供劳务,项目完工的;

(七)发生需要注销税务登记的其他特殊情况的。

第七条 纳税人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一)按规定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注册登记的,应当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告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二)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被其他机关予以撤消登记的,应当自营业执照被吊销或者被撤消登记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三)纳税人发生迁移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注销登记前,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并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批准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迁达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四)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劳务的,应当在项目完工、离开中国前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第三章 注销税务登记的程序

第八条 纳税人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程序包括:纳税人申请、清税、清票和税务机关审核、核准两个环节。

第九条 纳税人注销税务登记,应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提交申请书。税务机关接受后,向纳税人提供《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见附件1)、《注销(迁移)税务登记清税申请审核表》(见附件2)、《注销(迁移)税务登记清票申请审核表》(见附件3)等表格,同时提供含有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所需资料、程序内容的《申请注销税务登记须知》(见附件4)。

第十条 纳税人开展清税、清票工作,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并缴销发票后,向主管税务机关正式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对已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税务认定的出口企业,应及时结清其出口货物的退(免)税款,待结清退(免)税款并注销其退(免)税认定后,方可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手续。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先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后,在清票的同时注销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税控系统。

第十一条 税务机关受理纳税人的注销税务登记后,对纳税人清税、清票情况进行全面审核,必要时可组织实施税务检查。经审核无误的,核准其注销税务登记,并向其出具《注销税务登记通知书》(见附件5)。

第四章 注销税务登记的资料提供

第十二条 纳税人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时应提供下列相关资料:

(一)《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

(二)《注销(迁移)税务登记清税申请审核表》;

(三)《注销(迁移)税务登记清票申请审核表》;

(四)《发票购用印制簿》,以及未使用的空白发票、未验旧发票存根联原件;

(五)税务登记证国地税正、副本;

(六)企业和单位主管部门或董事会的决议或其他有关证明文件(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提供总机构同意终止的相关决议);

(七)人民法院终结破产程序的民事裁定书;

(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放的吊销工商执照的决定书;

(九)税务机关规定应当报送的其他有关证件、资料。

第十三条 纳税人除提供上述资料外,还应根据不同类别提供以下资料:

(一)外商投资企业提供清算审计报告。

(二)按经费支出换算收入纳税的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提供历年的经费审计报告,按实际取得收入纳税、免税或暂不予纳税的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应提供在华从事工作的报告表和书面说明。

(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注销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税控系统时应提供防伪税控开票金税卡;防伪税控IC卡;已开具尚未报税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记账联及空白增值税专用发票原件、注销当月已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清单;《企业金税卡、IC卡移缴清单》;《退出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申请表》。

(四)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货物运输企业、废旧物资收购企业,应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注销当月已开具发票的存根联电子数据。

第十四条 税务、会计中介机构(以下简称中介机构)为纳税人出具的注销税务登记税收清理报告(鉴证报告),由纳税人随办理注销登记提供资料时一并附送。

税务机关可将中介机构为纳税人出具的注销税务登记税收清理报告(鉴证报告),作为对纳税人清税审核的重要依据。

第十五条 税务机关收齐纳税人资料并初步检查无误后,确认此日为纳税人注销税务登记正式受理日,进入审核、核准程序。

第五章 审核检查要求

第十六条 税务机关进行审核时发现纳税人存在下列情形的,应当实施税务检查:

(一)多次发生增值税“一窗式”比对异常,确认有问题的;

(二)近三年税务检查中发现存在涉税问题的;

(三)纳税评估显示异常的;

(四)税务机关依法认为需要实施税务检查的。

第十七条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的,税务机关可不再实施检查:

(一)未发生生产经营行为,同时未领购发票的;

(二)取得法院终结破产程序民事裁定书的。

第十八条 税务机关应根据纳税人的纳税信用等级和历年税务检查情况,分别按下列规定的年限进行审核检查:

(一)纳税信用等级为A类的纳税人,清税审核检查年限为注销税务登记的当年,当年不满六个月的,向前追溯一个;

(二)纳税信用等级为B类的纳税人,清税审核检查年限为两年,注销当年不满六个月的,再向前追溯一个;

(三)纳税信用等级为C类、D类的纳税人,或者暂未评定信用等级的纳税人,或者不参加信用等级评定的纳税人,清税审核检查年限为三年。

经审核检查发现问题的,按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追溯到以前。

第十九条 审核检查的基本内容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情况;纳税人遵守财务会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情况;纳税人生产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的情况。

第二十条 审核检查应涉及纳税人应缴的所有税种,重点是与纳税人主营业务有关的各项税费。

第二十一条 审核检查纳税人税费缴纳情况时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销售(营业)收入是否核算正确,有无漏缴少缴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1.各种经营收入是否及时全额入账,有无收入不入账或不按时入账;

2.各种经营收入是否核算正确,有无应计入经营收入科目而计入其他科目;

3.各种经营收入包括视同销售收入是否如实申报纳税;

4.各类财产是否按规定处理;

5.关联企业之间有形财产的购销、无形资产的转让、提供劳务、融通资金等,是否按独立企业间业务往来收取价款;

6.按经费支出换算收入征税的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是否将境外机构直接支付的费用计入经费支出。

(二)成本费用的列支、摊销、结转和申报是否正确,有无漏缴少缴企业所得税:

1.有无将资本性支出列入生产经营费用;

2.有无多计生产经营成本;

3.超过税法规定列支、摊销的成本费用及支出是否在纳税申报时进行了调整;

4.有无多提或者提前摊销各种费用,预提费用的结余额是否按规定处理;

5.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是否符合法定条件;

6.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享受再投资退税政策的,是否符合法定条件。

(三)出口企业是否已结清出口货物退(免)税款,不属退(免)税的收入是否调整补缴了税款。

(四)个人应税收入是否计算正确,有无漏缴少缴个人所得税:

1.扣缴义务人有无应扣未扣、应缴未缴个人所得税;

2.各类补贴、奖金、津贴、商业保险、实物等收入是否并入工资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

3.查账征收的纳税人,其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分配给出资人或转增资本的,是否扣缴个人所得税;

4.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提供咨询、培训、调试安装、技术指导等劳务,居住超过183天(无协定的90天)的外籍人员是否按规定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五)各种应税财产和行为是否申报了相关税收,包括涉及的房产税、车辆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等。

(六)税务机关认为需要重点检查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二条 税务机关实施审核检查时,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对A类、B类纳税人,采用抽查法;

(二)对C类、D类纳税人,采用详查法;

(三)对暂未评定信用等级的纳税人,或者不参加信用等级评定的纳税人,由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检查方法。

第二十三条 税务机关实施清税审核检查后对纳税人查补税款的,应作出税务处理(处罚)决定,开具缴款凭证,送纳税人缴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

第二十四条 纳税人欠缴税款、滞纳金、罚款的,税务机关应负责催缴,欠税未入库之前不予注销税务登记。

第二十五条 税务机关完成审核检查后应撰写审核检查报告。报告应反映下列内容:

(一)纳税人的基本情况。包括纳税人性质、成立日期、投资各方、投资比例、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检查期限等。

(二)纳税人的经营情况。包括清税期间的收入、成本、利润情况;外国企业驻沪代表处按经费支出换算收入征税的,反映清税期间经费支出情况。

(三)审核检查情况。包括清税期间应缴税费的缴纳情况、纳税调整情况。

(四)发票缴销情况。包括纳税人印制的冠名发票和领购的各类发票的使用和缴销情况、税控装置的拆除情况。

(五)审核检查意见。包括查补税费及滞纳金情况、调整留抵情况、调整应纳税所得额情况、清理退税情况,以及披露纳税人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

(六)附件资料。包括被查企业基本情况表;应纳税所得额调整表;相关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或者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经费支出审计报告;其他相关的附件资料。

第六章 迁移办理

第二十六条 迁移纳税人应向原主管税务机关提出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原主管税务机关将基本情况告知市税务登记受理处(以下称受理处),由受理处将申请企业的基本情况交相应的税务稽查局进行审核确认。经核查符合办理条件的,由受理处通知原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纳税人注销税务登记。

第二十七条 对迁移纳税人清税的截止日期为其注销税务登记受理日的上月末。

第二十八条 税务机关根据迁移纳税人申请,在其办理注销税务登记过程中,可采取预留用量、先清税后清票等措施,确保纳税人正常生产经营所用发票的需要。

第二十九条 迁移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注销税务登记后收到原税号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的,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到原主管税务机关办理认证;收到新税号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的,应到迁达地税务机关办理认证;收到增值税其他抵扣凭证的,应向迁达地税务机关按原税号和新税号分别报送电子数据。

第三十条 对迁移纳税人,原主管税务机关应将其电子数据资料,按CTAIS系统中移户功能,与户管纸质资料一并移交给迁达地税务机关。对一般纳税人同时在“金税工程”中重新注册户管档案信息,保留三个月,用于纳税人对老税号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的认证。

迁达地税务机关应根据原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申请注销税务登记清票审核表》重新供应相关发票,并负责清算截止日后的税款征收。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税务机关应按本办法规定的时间和程序,本着公正透明、廉洁高效和方便纳税人的原则,及时受理和审核纳税人注销税务登记事宜。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无正当理由未能及时受理或审核的,或者未按规定进行审核检查造成国家税收损失的,或者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纳税人的,应按税收征管法和税收执法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三十二条 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税务机关应当自发现之日起3日内责令其限期改正,并按税收征管法第六十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处罚。

上一篇:等待那一种微笑心情日记下一篇:外研社六年级上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