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固体废物处置合同

2024-08-19

11固体废物处置合同(共7篇)

11固体废物处置合同 篇1

合同编号:

固体废物处置合同

委托方(甲方): 受托方(乙方):

签订地点: 签订时间: 年 月 日

固体废物处置合同

编制及使用说明

一、本合同示范文本的编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法律规定与企业实际相适应。通过合同条款将公司的生产经营实践和业务流程加以规范,使合同文本更加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要。

2、通用性与针对性相统一。示范文本既满足公司对合同的共性需要,又尽可能增加合同针对性条款约定。

3、原则性与操作性相结合。文本的通用条款一经确定,不应随意更改。需要特殊约定的个性条款,可由公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

二、示范文本主要适用于委托方与受托方签订的关于固体废物处置的合同。

三、示范文本由主合同及相关附件构成,使用中应注意文本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四、合同谈判和签订应以本示范文本为基础。

五、具体填写说明:

1、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3、固体废物处置方式包括焚烧、热解、填埋和综合利用等方式。

4、合同4.2条支付方式应选择4.2.1或4.2.2的一项。双方约定其它支付方式的,可以在合同中另行注明。

5、合同11条只能选择一种纠纷解决方式。

6、其他约定应按提示填写,不采用或不填的条款应在空格处划删除线。

六、填写要求:

1、条款必须齐全,不能缺项。

2、填写语言应简练、准确。

3、填空条款填空处不能为空白。

固体废物处置合同

目 录

1.固体废物处置内容、标准和方式...........................................1 2.固体废物的处置期限、地点...............................................1 3.固体废物处置要求.......................................................2 4.费用及支付.............................................................2 5.权利和义务.............................................................3 6.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4 7.保密...................................................................4 8.不可抗力...............................................................4 9违约责任...............................................................4 10.合同变更与解除........................................................5 11.争议的解决............................................................5 12.合同效力及其它约定....................................................5

委托方(甲方): 住所: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 法定代表(负责)人:

受托方(乙方): 住所: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 法定代表(负责)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本着自愿、平等、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 固体废物处置事宜,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1.固体废物处置内容、标准和方式 1.1处置内容:

1.1.1固体废物名称: ; 1.1.2固体废物数量: ; 1.2处置标准: ; 1.3处置方式:。2.固体废物的处置期限、地点

2.1处置期限: ; 2.2处置地点:。

固体废物处置合同

3.固体废物处置要求

3.1甲方于(时间)(地点)将固体废物交付乙方; 3.2固体废物交付后,乙方应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合同约定的处置方案或者措施进行妥善处置,发生安全、环境污染事故或受到政府监管部门处罚的,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

3.3乙方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及处置固体废物过程中,应根据固体废物的成份和特性,选择符合环境保护标准和要求的方式和设施,防止扬散、流失、渗漏和其他污染,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

3.4乙方不得将未经处理的固体废物及其附属物直接转卖;

3.5乙方在(时间)在(地点)提供已妥善处理固体废物相关手续;

3.6运输危险废物应当根据废物特性,采用符合相应标准的包装物、容器和运输工具; 3.7其他约定:。4.费用及支付

4.1本合同总费用(含税价/不含税价)为:(大写人民币)元;(小写人民币): 元。4.2支付方式按照下列第 种方式执行:

4.2.1一次性支付:乙方已妥善处理固体废物并提供相关手续后 日内支付。4.2.2分期支付:

4.2.2.1 本合同生效后 日内,支付合同总费用 %; 4.2.2.2按照进度支付: ;

第页

固体废物处置合同

4.2.2.3乙方已妥善处理固体废物并提供相关手续后 日内,支付合同总费用 %。

4.2.3其它约定:。

4.3 乙方应对其指定的下列账户信息真实性、安全性、准确性负责。收款人:

开户行:

账 号:

5.权利和义务 5.1甲方权利和义务

5.1.1审查乙方固体废物经营资质。乙方负责危险废物运输的,还需审查其危险废物运输资质;

5.1.2告知乙方固体废物危害特性及安全注意事项; 5.1.3为乙方提供与履行合同有关的工作便利; 5.1.4向乙方支付处置费用;

5.1.5其他:。5.2乙方权利和义务

5.2.1乙方从事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处置、利用的,须持有相应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乙方负责危险废物运输的,应具有危险废物运输资质,并不得超越其经营许可范围; 5.2.2根据固体废物特性制定处置方案、事故应急预案及防范措施,并落实到位; 5.2.3将固体废物危害特性及安全注意事项告知其相关人员,并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5.2.4合同履行过程中应及时处理、协调与其他相关方之间的工作关系,并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5.2.5进入甲方厂区时应遵守甲方相关管理规定;

第页

固体废物处置合同

5.2.6 如乙方在处置和运输废物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导致任何第三方提出指控或诉讼的,乙方应负责交涉、应诉,并承担由此发生的律师费、赔偿费等一切费用; 5.2.7乙方从事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处置、利用时未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合同约定执行,发生安全、环境污染事故或受到政府监管部门处罚的,责任由乙方承担; 5.2.8其他:。6.健康、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

双方有关健康、安全及环境保护的权利、义务,依照本合同附件《 固体废物处置健康安全环保合同》执行。7.保密

在合同履行期间,乙方所获得的一切原始资料、信息属甲方所有,乙方负有保密义务。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在合同期内或合同履行完毕后以任何方式泄露或用于与本合同无关的其他任何事项。8.不可抗力

8.1不可抗力事件指合同当事人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地震、水灾、雷击、雪灾等自然事件以及战争、罢工等社会事件;

8.2由于不可抗力原因,使双方或任何一方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损失,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并在不可抗力发生后 小时内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并在其后 日内向对方提供有效证明文件;

8.3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无法按期履行或不能履行所造成的损失由双方各自承担。一方未尽通知义务或未采取措施避免、减少损失的,应就扩大的损失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9违约责任

9.1甲方迟延支付处置固体废物费用的,每逾期一日,应当承担迟延支付部分 %

第页

固体废物处置合同 的违约金;

9.2乙方未按合同约定的期限接收、处置固体废物的,每逾期一日,应当承担合同总费用 %的违约金;

9.3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擅自转委托的,应当承担合同总价 %的违约金; 9.4违约方根据本条支付违约金后,守约方还有权要求其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 9.5其他约定:。10.合同变更与解除

10.1本合同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或解除,变更或解除协议应采用书面形式。10.2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但应向对方发出书面解除通知,合同解除并不影响各方依法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0.2.1乙方被吊销固体废物经营资质; 10.2.2乙方给甲方造成损失拒不赔偿的; 10.2.3乙方擅自转委托的;

10.3 其他约定:

。11.争议的解决

本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按照以下第 方式解决: 11.1向 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11.2向 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2.合同效力及其它约定

12.1本合同经甲乙双方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合同印章之日起生效。

12.2双方就固体废物处置过程中安全生产事项签订的《 固体废物处置健康安

第页

固体废物处置合同

全环保合同》是本合同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2.3本合同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另行签订书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内容不一致的,以补充协议为准。

12.4本合同一式 份,甲方执 份,乙方执 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12.5以下附件作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12.5.1 ; 12.5.2。

12.6其它约定:。

(本页无正文)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委托代理人: 或委托代理人:

联 系 人: 联 系 人: 电话/传真: 电话/传真: 年 月 日 年 月

第页

11固体废物处置合同 篇2

1 固体废物的来源及危害

1.1 固体废物来源

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和农业废弃物。

1.1.1 城市生活固体废物主要指在城市日常

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即城市生活垃圾。

1.1.2 工业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的物质, 简称固废。

1.1.3 农业废弃物, 也称为农业垃圾, 主要为粪便及植物秸杆类。

1.2 固体废物的危害

固体废物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污染和危害, 主要表现在:

1.2.1 侵占土地、污染土壤。

固体废物不加利用, 需占地堆放, 堆积量越大, 占地越多。一般来说, 堆存一万吨废物就要占地一亩, 而受污染的土壤面积往往比堆存面积大1~2倍。各种废物长期露天堆存, 有害成分向地下渗透, 污染土壤。

1.2.2 污染水体。

固体废物随天然降水和地表水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迁落入河流、湖泊或海洋, 又能造成更大的水体污染。

1.2.3 污染大气。一些有机固体废物,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解能释放出有害气体。

1.2.4 影响环境卫生, 广泛传播疾病。

垃圾粪便长期弃往郊外, 不作无害化处理, 简单地作为堆肥使用, 可以使土壤碱度提高, 使土质受到破坏;还能滋生蚊蝇, 传播大量的病原体, 引起疾病。

2 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措施

固体废物的预处理就是将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和最终处置的过程或操作。

处理的技术方法主要可分为五类:a.物理处理, 通过物理手段改变其形态或结构使之成为更便于运输、加工、利用或处置的形式, 物理处置方法有压实 (缩) 、破碎、分选、浓缩增稠和脱水等;b.化学处理, 通过化学反应改变废物的有害成分, 或使之成为更便于处理、利用或处置的形式、化学处理方法有氧化、还原、中和和沉淀等;c.生物处理,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废物的可降解成分, 可分为好氧、厌气或兼性生物处理等方法;d.热处理, 通过高温破坏或改变废物的成分和结构, 同时达到减容的目的, 热处理包括焚烧和热解等方法;e.包容、固定和固化, 使固体废物稳态化和固定化, 从而减少危害, 这类处理方法有水泥固化、石灰固化、沥青固化、热塑性材料固化、热固性材料固化、自胶结固定和玻璃固化等。

目前我国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主要采用安全填埋、焚烧处理和热解

2.1 处置固体废物的安全填埋场属全封闭型

填埋场, 该技术填埋采用“先地下, 后地上”的方法, 当地下填埋库全部填满后再实施地上部分的填埋。固体废物经预处理后, 由专用运输工具送至填埋场, 经卸料斗用溜槽输送到填埋部位, 再用推土机摊开推平, 压路机分层压实, 单层的压实厚度为1.0~1.5m, 中间覆盖土层的厚度为0.1~0.3m。我国已建成数个垃圾填埋场和简易危险废物填埋场, 但其绝大多数达不到国际卫生填埋标准和安全填埋标准, 大部分的固体废物是在较低水平下处置的, 如没有防渗设施的填埋和没有尾气处理的分焚烧等, 非常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2 焚烧处理技术。

固体废物的焚烧处理, 是一种高温分解和高热氧化的过程, 可燃固体废物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 发生燃烧反应, 使其氧化分解, 转化为气态物质 (CO2和水) 和不可燃的固态残渣, 同时焚烧产生的热量在余热锅炉中被回收利用用来发电或供热。从而达到减容、去除毒性和回收能源的目的,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固体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经过焚烧, 固体废物的体积可减少80%~90%, 新型的焚烧装置可使焚烧后的废物体积只有原来体积的5%甚至更少。

一般而言, 有机物均具有可燃性, 所以都可以进行焚烧处理, 而不适合于焚烧处理的废物种类比较少的, 如有机成分含量特别低的废物、易燃性废物、放射性废物等都不能采用焚烧处理。适合焚烧处理的废物包括废矿物油、废有机溶剂、医院废物、制药废物、农药废物、精 (蒸) 馏残渣、废漆渣、含酚废物和含卤素、硫、磷、氮化合物的有机废物、被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的固体废物 (如土壤) 或废液等、城市生活垃圾等。

焚烧处理的优点:减容量大;回收能源;卫生;不受天气影性, 可以全天候操作。缺点:投资费用大, 占用资金周期长;对于固体废物的热值有一定要求一般不低于3360KJ/kg。;焚烧过程有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2.3 热解。

在无氧或者缺氧的条件下对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进行加热使其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变化, 主要是高分子的化合物分解为低分子化合物的处理技术, 称为热分解技术, 简称热解。热解不同于仅有热能的可以回收的焚烧处理, 热解技术可产生便于储存运输的燃气、燃油等。适合于热解技术应用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塑料 (含氯废物除外) 、废橡胶、废油和油泥、有机污泥等。城市生活垃圾、农林废弃物的热解技术也在蓬勃发展之中。优点是:因为热解法在密闭条件下进行, 很少产生污染问题, 处理能力大, 燃料可以由本身解决, 还可回收油类等产品, 其费用约为焚烧法费用的27%。

3 结论

3.1 我国固体废物处置措施中存在问题

3.1.1 固体废物排放量大。

目前我国每年各类固体废物产生总量达到54亿吨左右, 约21.4吨排放到自然环境中。

3.1.2 二次污染和潜在的二次污染不容忽视。

虽然我国的固体废物利用率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但利用的还不够合理, 有些固体废物仍能带来二次污染。

3.1.3 处置设施落后。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至今为止, 只在深圳市建成一座固体废物无害化安全填埋场, 这种状况与我国每年固体废物的大量产生量及排放量极不协调。

3.2 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3.2.1 思想意思不高, 重视程度不够。

现今人们对固体废物的概念、种类、来源认识不够, 对其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危害性不是很了解。

3.2.2 资金、技术缺乏。

固体废物处置需要较大的投入与较高的技术保证, 我国目前已开发出一些适应我国当前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处置固体废物技术, 但总的来说, 现有的处置技术水平较低, 处理处置能力薄弱, 还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需要。

3.2.3 管理与监督力度不够。

我国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工作起步较晚, 工作还未广泛开展, 许多地区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与监督力度还很不够。

3.3 对策与建议

3.3.1 加强宣传教育。

3.3.2 完善法律法规。

3.3.3 强化固体废物的全过程管理。

控制“源头”处理好“终态物”是减少固体废物污染的关键, 方法有:改革生产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进行综合利用;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

3.3.4 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固体废物无害化控制道路。

参考文献

[1]张一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问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8.[1]张一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问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8.

[2]庄伟强, 尤峥.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3.[2]庄伟强, 尤峥.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3.

[3]杨国清.固体废物处理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3]杨国清.固体废物处理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11固体废物处置合同 篇3

关键词: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工艺设计;教学体系

1.引言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是环境工程专业的9门核心课之一,由此确立该课程在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1, 2]。该课程具有典型的实践操作性和实用性特点,对环境工程本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已有众多高校学者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了研究。刘珊等[3]探索了将双语教学引入理论课堂的方式,提出了若干固体废物专业课双语教学实践的具体教学方法。肖相政等[4]也对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提出了探索与创新思路。黄红丽等[5]尝试将12课时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在有限课时中丰富教学内容和强化教学效果。

而课程设计作为理论课程最重要的实践能力训练方式之一,相关研究较少。本论文结合武汉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固体废物处理工艺设计”课程设计教学进行实践和改革研究,对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和考核要点进行优化,以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2.“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工艺设计主题的比选

根据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的教学核心内容,主要有收集运输、预处理、物化处理、生物处理、热处理、资源化利用、填埋处置等章节,其中热处理(焚烧、热解)因为涉及专业较多,如热能工程、电气工程、自动控制、机械工程等,不适宜作为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主题。较为适宜作为课程设计主题的有收集运输、好氧堆肥和卫生填埋三项。

(1)收集运输

理论课程中收集运输的主要对象为城市生活垃圾,设计到工艺设计的内容有容器设置数量、集装时间、行程时间、每周工作时间和收集次数等,收集运输的相关计算基于服务区的基础数据(如人口、人均日产量、区域特征等),进而根据区域道路和收集点分布特点确定清运路径[6, 7]。收集运输工艺设计主要基于理论课程知识,知识背景要求相对单一,对CAD制图等技能要求较低。

(2)好氧堆肥

好氧堆肥主要适用于可降解生物质含量较高的固体废物,如农林废弃物、餐厨废弃物等。生活垃圾因成分复杂、产品合格率无法保证等原因,越来越少采用堆肥工艺作为处理方式。但随着我国日益紧缺的土地资源带来的环保设施选址难问题,好氧堆肥成为生活垃圾预处理的有效方式之一[8, 9]。好氧堆肥作为小规模试验或实验室研究主题较多,而实际大型工程应用仍较少,不具有普遍性。

(3)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仍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生活垃圾处置的主要方式,其具有经济性、操作简便等特点。卫生填埋涉及生物处理、污水处理、CAD制图、流体力学等知识技能[10],所需知识背景均为环境工程专业必修课程,具备作为课程设计主题的优势。此外,卫生填埋在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等方面也应用广泛,熟练掌握卫生填埋的工艺设计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今后的实践能力和就业优势的提高均有帮助。

综上所述,卫生填埋最适宜作为《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课程工艺设计主题,我校已将卫生填埋作为课程设计主题实施了三年,教学实践效果良好。

3.“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工艺设计教学体系

课程工艺设计以卫生填埋场的工艺设计为主线,要求学生在16课时(1周)内,完成卫生填埋场的总体设计和规模计算、防渗系统的布置、封场系统与堆体整形、渗沥液收集与导排系统、渗沥液处理规模与工艺设计等。

3.1基础资料

课程设计的基础资料主要包括城市概况、气象资料、地形地质资料等,详见表1。

3.2设计要求

要求学生基于已有资料按照完成一套卫生填埋场的主要工艺设计文件,填埋场的主要功能设施的设计计算要在设计说明书或图纸中得到体现,具体要求见表2。

3.3考核要求

(1)考核方式:

平日考勤、设计报告,加上抽查提问,对成绩进行综合评定。重点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2)评分办法:

课程设计结束后,学生应提交教学大纲和设计任务书所规定完成的相关材料,由指导教师按评分标准进行批阅,并综合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评定学生的成绩。

四、结语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堂工艺设计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进在学生专业课学习发挥了重要作用。据近两年毕业生反馈情况,改革后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作用明显,充当了学生在CAD软件熟练运用与环境工程实际工程项目中的重要媒介,让学生的固体废物处理工艺学习中针对性的学习了实际工程设计技巧。为新形势下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重要基础。相信随着今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工艺设计教学会更加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先,江娟,张芳,张璐,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城市固体废物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科教导刊,9(2015)103-104.

[2]苏小丽,陈云霞,段金华,《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課程教学改革初探,广州化工,40 (2012) 201-202.

[3]刘珊,张小玲,陈爱侠,大学短学时“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专业课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教育与教学研究,25(2011)87-90.

[4]肖相政,简放陵,刘雯,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中国科教创新导刊,11(2014) 39-41.

[5]黄红丽,罗琳,周惜时,秦普丰,魏建宏,王寒,魏祥东,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实验科学与技术,12(2014)94-96.

[6]姜薇薇,农村生活固体垃圾收运系统选址与路线优化研究,in,曲阜师范大学,2014.

[7]孙凤海,李汉楠,徐玉梅,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管理模式的优化设计,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7(2011)942-946.

[8]杨列,刘婷,陈思,张俊,熊辉,胡骏嵩,陈朱蕾,生活垃圾机械-生物预处理工艺优化,环境工程,29 (2011) 89-93.

[9]杨列,陈朱蕾,唐素琴,龙思杰,胡骏嵩,生物预处理过程中有机质与水分对垃圾热值影响研究,环境卫生工程,22 (2014) 19-21.

[10]陈朱蕾,薛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实用技术指南——标准应用·设计计算·案例精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13.

11固体废物处置合同 篇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12-28批准 2002-07-01实施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臵场的二次污染,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臵场的选址、设计、运行管理、关闭与封场、以及污染控制与监测等内容。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原冶金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臵场的选址、设计、运行管理、关闭与封场、以及污染控制与监测等要求。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及已经建成投产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臵场的建设、运行和监督管理;不适用于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填埋场。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GB5085.1-5085.2-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HJ/T20-1996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GB5086.1~5086.2-1997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 GB/T15555.1~15555.12-1995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 GB5750-8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臵)场 GB15562.2-1995 当上述标准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系指未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GB5085鉴别标准和GB5086及GB/T 15555鉴别方法判定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物。

3.2 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按照GB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GB8978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且PH值在6至9范围之内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3.3 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按照GB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GB8978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或者是pH值在6至9范围之外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3.4 贮存场

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臵于符合本标准规定的非永久性的集中堆放场所。场址选择的环境保护要求

5.1 Ⅰ类场和Ⅱ类场的共同要求。

5.1.1 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5.1.2 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厂界距居民集中区500m以外。

5.1.3 应选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地基上,以避免地基下沉的影响,特别是不均匀或局部下沉的影响。

5.1.4 应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

5.1.5 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5.1.6 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5.2 Ⅰ类场的其他要求

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

贮存、处臵场的类型

贮存、处臵场划分为Ⅰ和Ⅱ两个类型。

堆放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贮存、处臵场为第一类,简称Ⅰ类场。堆放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贮存、处臵场为第二类,简称Ⅱ类场。

3.5 处臵场

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臵于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永久性的集中堆放场所。3.6 渗滤液

一般工业固废物在贮存、处臵过程中渗流出的液体。3.7 渗透系数

水力坡降为1时,水穿过土壤、岩石或其他防渗材料的渗透速度,以cm/s计。 3.8 防渗工程

用天然或人工防渗材料构筑阻止贮存、处臵场内外液体渗透的工程。

5.3 Ⅱ类场的其他要求

5.3.1 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

5.3.2 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小于1.5m。贮存、处臵场设计的环境保护要求

6.1 Ⅰ类场和Ⅱ类场的共同要求

6.1.1 贮存、处臵场的建设类型,必须与将要堆放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类别相一致。

6.1.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设臵贮存、处臵场专题评价;扩建、改建和超期服役的贮存、处臵场,应重新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手续。

6.1.3 贮存、处臵场应采取防止粉尘污染的措施。

6.1.4 为防止雨水径流进入贮存、处臵场内,避免渗滤液量增加和滑坡,贮存、处臵场周边应设臵导流渠。

6.1.5 应设计渗滤液集排水设施。

6.1.6 为防止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渗滤液的流失,应构筑堤、坝、挡土墙等设施。

6.1.7 为保障设施、设备正常运营,必要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基下沉,尤其是防止不均匀或局部下沉。

6.1.8 含硫量大于1.5%的煤矸石,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自燃。

6.1.9 为加强监督管理,贮存、处臵场应按GB15562.2设臵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6.2 Ⅱ类场的其他要求

6.2.1 当天然基础层的渗透系数大于1.0×10-7cm/s时,应采用天然或人工材料构筑防渗层,防渗层的厚度应相当于渗透系数1.0×10-7cm/s和厚度1.5m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

6.2.2 必要时应设计渗滤液处理设施,对渗滤液进行处理。

6.2.3 为监控渗滤液对地下水污染,贮存、处臵场周边至少应设臵三口地下水质监控井。一口沿地下水流向设在贮存、处臵场上游,作为对照井;第二口沿地下水流向设在贮存、处臵场下游,作为污染监视监测井;第三口设在最可能出现扩散影响的贮存、处臵场周边,作为污染扩散监测井。

当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表明含水层埋藏较深,经论证认定地下水不会被污染时,可以不设臵地下水质监控井。贮存、处臵场的运行管理环境保护要求

7.1Ⅰ类场和Ⅱ类场的共同要求。

7.1.1 贮存、处臵场的竣工,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或使用。

7.1.2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臵场,禁止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混入。

7.1.3 贮存、处臵场的渗滤液达到GB8978标准后方可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应满足GB16297无组织排放要求。

7.1.4 贮存、处臵场使用单位,应建立检查维护制度。定期检查维护堤、坝、挡土墙、导流渠等设施,发现有损坏可能或异常,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以保障正常运行。

7.1.5 贮存、处臵场的使用单位,应建立档案制度。应将入场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下列资料,详细记录在案,长期保存,供随时查阅。

a)各种设施和设备的检查维护资料;

b)地基下沉、坍塌、滑坡等的观测和处臵资料;

c)渗滤液及其处理后的水污染物排放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等的监测资料。

7.1.6 贮存、处臵场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应按GB15562.2规定进行检查和维护。

7.2 Ⅰ类场的其他要求

禁止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混入。

7.3 Ⅱ类场的其他要求

7.3.1 应定期检查维护防渗工程,定期监测地下水水质,发现防渗功能下降,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地下水水质按GB/T 14848规定评定。

7.3.2 应定期检查维护渗滤液集排水设施和渗滤液处理设施,定期监测渗滤液及其处理后的排放水水质,发现集排水设施不通畅或处理后的水质超过GB8978或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须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关闭与封场的环境保护要求

8.1 Ⅰ类场和Ⅱ类场的共同要求

8.1.1 当贮存、处臵场服务期满或因故不再承担新的贮存、处臵任务时,应分别予以关闭或封场。关闭或封场前,必须编制关闭或封场计划,报请所在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采取污染防止措施。

8.1.2 关闭或封场时,表面坡度一般不超过33%。标高每升高3-5m,须建造一个台阶。台阶应有不小于1m的宽度、2-3%的坡度和能经受暴雨冲刷的强度。

8.1.3 关闭或封场后,仍需继续维护管理,直到稳定为止。以防止覆土层下沉、开裂,致使渗滤液量增加,防止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堆体失稳而造成滑坡等事故。

8.1.4 关闭或封场后,应设臵标志物,注明关闭或封场时间,以及使用该土地时应注意的事项。

8.2 Ⅰ类场的其他要求

为利于恢复植被,关闭时表面一般应覆一层天然土壤,其厚度视固体废物的颗粒度大小和拟种植物种类确定。

8.3 Ⅱ类场的其他要求

8.3.1 为防止固体废物直接暴露和雨水渗入堆体内,封场时表面应覆土二层,第一层为阻隔层,覆20~45cm厚的粘土,并压实,防止雨水渗入固体废物堆体内;第二层为覆盖层,覆天然土壤,以利植物生长,其厚度视栽种植物种类而定。

8.3.2 封场后,渗滤液及其处理后的排放水的监测系统应继续维持正常运转,直至水质稳定为止。地下水监测系统应继续维持正常运转。污染物控制与监测

9.1 污染控制项目

9.1.1 渗滤液及其处理后的排放水

应选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特征组分作为控制项目。

9.1.2 地下水

贮存、处臵场投入使用前,以GB/T14848规定的项目为控制项目;使用过程中和关闭或封场后的控制项目,可选择所贮存、处臵的固体废物的特征组分。

9.1.3 大气

贮存、处臵场以颗粒物为控制项目,其中属于自燃性煤矸石的贮存、处臵场,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控制项目。

9.2 监测

9.2.1 渗滤液及其处理后的排放水

a)采样点

采样点设在排放口。

b)采样频率

每月一次。

c)测定方法

按GB8978选配方法进行。

9.2.2 地下水

a)采样点

采样点设在地下水质监控井。

b)采样频率

贮存、处臵场投入使用前,至少应监测一次本底水平;在运行过程中和封场后,每年按枯、平、丰水期进行,每期一次。

c)测定方法:按GB 5750进行。

9.2.3

大气

a)采样点:按GB 16297附录C进行。

b)采样频率:每月一次。

c)测定方法(见表1)。

表1

大气污染物测定方法 项

法 方

颗粒物 重量法 GB/T 15432—1995

二氧化硫

(1)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 15262—1994

(2)四氯汞盐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 8970—1988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固体废物论文 篇5

染防治及综合利用

康娜

(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08资环天津)摘要: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这些固体废物如果处理不 当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本文在对城市固体废物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城市固体废物的特点及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国内外对城市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及发展方向。简要分析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以期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危害;污染防治;综合利用

城市固体废物又称城市垃圾,是指人类在从事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时,在提取目的组分后所弃去的固体和泥浆状物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规模逐步扩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固体废物以每年8%的速度递,1999年已达1.4亿吨,仅少数经过无害化处理,垃圾围城现象比较普遍,二次污染严重[1]。目前,大,中城市几乎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固体废物的干扰,解决城市固体废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固体废物的定义,特点以及现状

1.1定义

固体废物(solidwaste),是指人类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的废弃物,其中包括从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垃圾、炉渣、破损器皿、动物尸体、变质食品、污泥和人畜粪便等。除此以外,废酸、废碱、废油和废有机溶剂等液态物质也被很多国家列入固体废物之列。

1.2特点

城市生产、生活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城市固体废物具有以下特点: 产生量大; 组成复杂易变,有害污染物浓度高;有机物质含量高,易腐烂,具有不良外观和令人不愉快的臭气;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会转入大气、土壤和水体中,参与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潜在的长期危害。

1.3现状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施行 年来,我国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政策不健全,运作体制不完善,市场融资不成熟,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固体废物处理缺口较大,固体废物污染仍然十分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由于城市固体废物处置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胡乱堆放的现象仍比较普

遍,再者,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递增幅度较大,城市垃圾占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垃圾围城”现象严重;

第二,在城市固体废物的填埋和堆放处理过程中,由于处理措施不当,含有大量

污染物质的渗滤液侵入外环境直接引 起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 第三,城市垃圾的自然分解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和垃圾任意焚烧释放出的二恶

英及其他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引发癌症、皮肤病等;

第四,难降解的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盒和农膜造成“白色污染”,大煞景观并

且危害环境;

第五,城市垃圾中的玻璃、电池、废塑料等进入土壤之中,对农业生产安全带来

负面影响,并进一步对蔬菜、粮食造成污染,直接威胁人类的饮食安全;第六,电子废物污染问题已初现端倪。据预测,未来几年内我国将进入家用电子

产品报废高峰期,需要报废的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每年可达1400万台左右,这些废物中含有铜、汞等重金属,对环境是一大隐患。国家应尽早建立工业产品最终废弃物回收管理制度,加大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做到未雨绸缪。固体废物对于环境的危害

2.1侵占土地

固体废弃物不加利用就需占地堆

放,堆积量越大,占地越多,据估算,每堆积一万 t渣,约需占地一亩。截止 1993年,我国仅矿业固体废物历年累计存积量就达 56.8亿 t,侵占农田 0.33万 hm。城 市垃圾、矿业废料、工业废渣等侵占了越来越多的土地,从而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妨碍了城市环境卫生,而且埋掉了大批绿色植物,大面积的破坏了地球表面 的植被,这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的优美景观,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2 污染土壤

固体废物露天堆存,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其含有的有毒有害成分也会渗入到土壤之中,使土壤碱化、酸化、毒化,破坏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影响动植物生长发育。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经过风化、雨淋,产生高温、毒水或其

他反应,能杀伤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动物,降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并能改变土壤的成分和结构,使土壤被污染。许多有毒有害成分还会经过动植物进入人的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20世纪 70年代,在美国的密苏里州,为了控制道路粉尘,曾把含有四绿二苯-对二噁英(2,3,7,8-TCDD)的淤泥当作沥青铺洒路面,造成多处污染,土壤中 TCDD浓度高达 0.3mg/L,污染深度达 60cm,致使大量牲畜死亡。

2.3 污染水体

大量固体废物排放到江河湖海会造成淤积,从而阻塞河道、侵蚀农田、危害水利工程,同时固体废物与雨水、地表水接触后,废物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必然被浸滤出来,从而使水体发生酸性、碱性、富营养化、矿化、悬浮物增加,甚至毒化等变化,危害近20km 范围内的水质遭受严重铬污染,致使 7个自然村 1800多眼水井的水不能饮用。美国胡克化学工业公司 1930—1935年间,在 LoveCanal河谷填埋了2800多吨的有害废物,到 1978年,大雨造成大量有害废物外溢,当地大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超标 500多倍,测出有害物质 82种,致癌物质 11种,给当地居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2.4 污染大气

固体废物的细粒、粉末被风吹起,增加了大气中的粉尘含量,加重了大气的粉尘污染,如粉煤灰堆遇到四级以上风力,可被剥离 1~1.5cm,灰尘飞扬可高达

20~50m,并使平均视程降低 30%~ 70%。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解,还能释放出有害气体、产生毒气或恶臭,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已成为一些国家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据报

道,美国的几千座固体废物焚烧炉中,有 2/3由于缺乏空气净化装置而污染大气,有的露天焚烧炉排出的粉尘,在接近地面处的浓度竟达到 0.56g/m!除粉尘以外,焚烧固体废物还产生了 Cl2、HCl等有害气体,给酸雨的形成提供了条件,也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城市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

3.1预处理技术

城市固体废物的种类复杂,大小、形状、状态、性质千差万别,需要进行预加工处理。常用的技术有三种:(1)压实。用物理的手段提高固体废物的聚集程度,减少其容积,以便于运输和后续处理,主要设备为压实机;

(2)破碎。用机械方法破坏固体废物内部的聚合力,减少颗粒尺寸,为后续处理提供合适的固相粒度。这种技术已相当成熟,应用也相当普及;

(3)分选。根据固体废物不同的物质性质,在进行最终处理之前,分离出有价值的和有害的成分,实现“废物利用”。分选是在废物有回收利用价值的继破碎以后的重要操作工序,其效率直接影响到回收物质的价格和市场销路。

3.2有机堆肥技术

堆肥法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作用,在适宜的水分、通气条件下,进行微生物的自身繁殖,从而将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堆肥法的产物称为堆肥,是优质的土壤改良剂和农

肥[2]。随着垃圾填埋场的标准和焚烧处理的排放标准的进一步提高,加之垃圾分类收集的普遍推行为垃圾的再生利用和堆肥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堆肥技术将日益受到青睐。

3.3卫生填埋技术

卫生填埋技术是在堆肥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别于传统的填埋法,卫生填埋法采用严格的污染控制措施的整个填埋过程的污染和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在填埋场的设计、施工、运行时最关键的问题是控制含大量有机酸、氨氮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渗滤液随意地流出,做到统一收集后集中处理。今后,卫生填埋技术将会逐渐作为一种对经回收利用、堆肥和焚烧等方法处理后的城市垃圾残余物的最终处理手段,填埋后的土地恢复利用和生态工程技术的研究,无疑会更加拓展卫生填埋技术的应用空间。

3.4焚烧处理技术

焚烧是使固体废物中的可燃成分在焚烧炉内被充分氧化分解,从而变成无机残渣的技术。此过程不但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和无害化,而且回收的热量可用于发电,进而初步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然而,目前我国的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却存在着基建投资大、污染因素多、废热回收不彻底等诸多问题,有鉴于此,今后焚烧技术必将日益注重降低设备的投资、运作成本,发展尾气净化技术和残渣处理技术并提高废热的回收利用率。

3.5热解技术

区别于焚烧,热解技术是在氧分压较低的条件下,利用热能将大分子量的有机物裂解为分子量相对较小的燃料气体、油和碳墨等有机物质,经简单加工后可作为燃料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日益紧张的世界性能源危机。用这种技术处理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少,处理面广且重金属类不会溶出。因此热解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3.6固化技术

这种技术是应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固体废物固定或包容起来,以防止有害成分的溶出。目前常用的固化技术主要有:水泥基固化法、石灰基固化法、热塑性材料固化法、高分子有机物聚合稳定法、玻璃基固化法[3]。其中以水泥固化和石灰固化技术较为经济有效。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4.1金属的回收

具备一定规模的冶炼厂通常只提取某一种目标金属,所以工业废渣中一般含有种类丰富的金属,比如在重金属熔渣中,可以提取金、银、锑、铊、铂、钛和钯等,钙镁磷肥生产的废渣中含有高品位的镍、铜、钴、锌,在煤炭、煤矸石中,可以提炼出钼、钪、锗、铀等金属,而城市垃圾中的金属则可以直接被回收利用。

4.2 生产建筑材料

冶炼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是用来生产砖、矿渣棉和其他建筑砌块的良好材料,这不仅节省了土地资源,更是工业废渣的妥善的去处。如高炉渣中含有 CaO、MgO、SiO2、Al2O3等成分,其中 CaO的含量高达 32%~37%,经过处理后可以生产各种水泥[3]。

4.3提取原料

废弃塑料加热加压成型后,不仅可以得到再生塑料,而且塑料经过粉碎、溶解、加热分解后,可以提取石油燃料;回收的废纸可以制作纸浆,从而成为再生资源。

4.4改良土壤

一些无毒无害的工业废渣可以直接用于改良土壤,而且废渣中的一些微量元素还是农业上不可缺少的肥料。只要处理得当,这些曾经的废物还会在人类的生活中大显身手。事实上,废与不废是相对的,这与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密切相关,在一个地方被看做废物的东西,在另一个地方可能就是原料或资源,过去被认为是废物的东西,随着技术的发展,可能已经不再是废物。从某种意义上说,废物只是放错了时空和地点的原料,这也为人们在固体废物的充分利用方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固体废物处理中,最为重要的是分类,其次是回收利用成本[4]。我们每个居民应尽到义务,政府更应严格、高速、尽职督办这一严重问题。至于成本,公民应予支持;国家应从高处着眼进行必要的财政补贴。

5结束语

通过上述对城市固体废物综合处理 一方面改变了城市 由于日益巨增垃圾给其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的状况。另一方而在改善城市环境同时城市固体废物的再生资源化及综合处理,源源不断地为城市带来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城市固体废物处理仍急须解决这个问题。相信不远的将来 伴随城市化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城市垃圾的综合处理将成为现实 那时一个优美 舒适的现代名城环境将给市民带来美好的生活前景。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计划

【2】周群英、高廷耀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2000,266

固体废物转移管理办法 篇6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危险废物转移活动的监督管理,防止环境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危险废物及其监督管理活动。本办法所称危险废物转移,是指以贮存、利用或者处置危险废物为目的,将危险废物从移出者的厂区或者场所移出、交付运输并移入接受者的厂区或场所的过程。出口危险废物及其在境内的转移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转移危险废物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申领、填写、移送、保存和报送危险废物转移联单。鼓励采用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危险废物移出者、运输者和接受者必须按照危险废物转移方案和批准转移决定的要求转移危险废物。

第四条 环境保护部对全国的危险废物转移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危险废物转移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危险废物转移管理的一般规定

第五条[移出者责任] 危险废物移出者应当承担以下责任:

(一)(包装责任)根据危险废物的性质、成份、形态及污染防治和安全防护要求,选择安全的包装材料并进行分类包装;

(二)(告知责任)向危险废物运输者和接受者说明危险废物转移过程中污染防治和安全防护的要求,应对突发事故的措施,以及应当配备的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

(三)(标识责任)在所有待运危险废物的容器或储罐的醒目处清晰地粘贴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危险废物标识和标签;

(四)(交付和装载责任)负责将包装完好的危险废物连同转移联单交付运输者,并负责装载待转移的危险废物,避免性质不相容的危险废物混装,避免因装载活动造成对环境的危害。

第六条[运输者责任] 危险废物运输者应当承担以下责任:

(一)(资质责任)运输含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危险废物的,应持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车辆运输许可证和运输人员上岗资格证;

(二)(核对责任)确认拟转移的危险废物具有转移联单,并根据转移联单的内容,核对待运的危险废物包装、标识和标签与转移联单是否相符。

(三)(配备责任)配备沙土、容器、灭火器、通讯工具等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人员急救防护用品。

(四)(安全运输责任)运输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有关规定;防止危险废物丢失、包装破损、泄漏;

(五)(应急处置和报告责任)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紧急污染清除措施;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突发事故时,应立即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危险废物转移批准机关报告,通知危险废物移出者;并按照应急预案实施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六)(交付责任)将托运的危险废物全部、完好地运抵指定地点并交付给转移联单上指定的接受者。

第七条[接受者责任] 危险废物接受者应当承担以下责任:

(一)(核查和接受责任)

对拟接受的危险废物与转移联单进行核对。拟接受的危险废物与转移联单所载内容相符时,方可接受,并负责卸载及其无害化贮存、利用和处置。

(二)(报告责任)

拟接受的危险废物的类型及形态,数量等与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内容有重大差异的,应当向接受地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危险废物转移批准机关报告,通知危险废物移出者;并按本办法第八条的规定处理第八条[退运责任]危险废物接受者对拟接受的危险废物与转移联单核查后,发现有重大差异的,应当与危险废物移出者协商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应当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局或批准转移的环境保护局裁定。

危险废物接受者有能力利用或处置该危险废物的,可以裁定由该危险废物接受者进行处置或利用。被裁定退运的,由移出者承担该危险废物的退运及无害化处置责任。

第九条 [抛弃责任]

在危险废物移转过程中,非法丢弃或遗撒危险废物的,由直接丢弃或遗撒者承担污染清除责任;丢弃或遗撒者不明或无能力承担责任的,由危险废物托运者承担责任,托运者不明的,由危险废物移出者承担责任。

因非法丢弃或遗撒危险废物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环境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指定单位代处置。所发生费用依据前款规定责任主体顺序承担。

第十条 在危险废物移转过程中,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依照《固体法》第六十三、六十四条规定处理。

第十一条 本办法施行前已经终止或变更的单位,遗留危险废物需要转移的,由根据《固体法》第三十五条依法承担废物处置责任的单位或政府承担本办法规定的转移责任和义务。

第三章

危险废物转移许可的申请与审批

第十二条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转移危险废物的,危险废物移出者必须向危险废物移出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在省、自治区行政区域内,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或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内转移危险废物的,危险废物移出者必须向危险废物移出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在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跨区、县转移危险废物的,由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制定转移许可程序。

第十三条 危险废物移出者申请转移危险废物,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危险废物转移方案,包括:

1、拟转移危险废物的名称、种类、主要组分、物理化学性质、数量、来源;拟转移的目的、批次及时间;

2、危险废物接受者的贮存、利用或处置危险废物方式的说明:包括设施的地点、类型、能力及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的处理方法;

3、危险废物包装容器、运输工具、运输方式及路线;运输过程中的污染防治和安全防护措施;运输过程中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二)危险废物移出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处置、贮存或利用协议,包括退运事宜的处理方式;

(三)危险废物移出者与接受者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危险废物接受者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危险废物转移方案的实施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危险废物移出者对其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四条 [许可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危险废物转移申请,接受地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同意接受,移出地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批准转移。

(一)危险废物的接受者持有有效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并具有利用处置拟接受危险废物能力的;

(二)运输过程中的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可行、合理。

对申请跨设省级以上行政区域转移危险废物并以填埋方式处置的,移出地具有危险废物填埋技术能力和设施的,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不予批准移出。

对申请跨设省级以上行政区域转移危险废物并以填埋方式处置的,移出地不具备危险废物填埋技术能力和设施但已规划建设的,移入地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不同意移入。

第十五条 对申请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内转移危险废物的,受理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符合条件的,作出批准转移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对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十六条 对申请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内转移危险废物的,受理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40个工作日内,商接受地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作出批准转移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对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 跨省级行政区域转移危险废物途经移出地、接受地以外省级行政区域的,危险废物移出地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批准转移后3个工作日内,通知沿途经过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并由被通知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时通知沿途经过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在省、自治区区域内,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转移危险废物途经移出地、接受地以外的市级行政区域的,危险废物移出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批准转移后3个工作日内,通知沿途经过的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八条 批准转移危险废物的决定,有效期最长为1年,但不得超过接受者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限。

危险废物转移批准决定,应当依据当地实际对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是否返还移出地和移入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 否运行电子转移联单作出规定。

第十九条 危险废物转移方案经批准后,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危险废物移出者应当重新进行危险废物转移申请:

(一)转移的危险废物种类发生变化的;

(二)转移的危险废物数量增加20%以上的;

(三)危险废物的接受者发生变化的;

(四)转移的危险废物的运输方式发生变化的;

(五)危险废物接受者对危险废物的处置、利用方式发生变化的。

第四章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的规定

第二十条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由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印制、发放,并进行编号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份数包括:移出者一份,每位运输者各一份,接受者一份,接受者返还给移出者的一份,以及根据危险废物转移批准决定需要返还给相关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数量。

联单编号由十四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第一至四位为年份代码;第五、六位数字为省级行政区划代码;第七、八位数字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其余六位数字为流水号。

第二十一条 危险废物移出者和移入者,应当按照危险废物转移批准决定向相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返还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第二十二条 危险废物移出者每转移一车、船(次)同类危险废物,应当填写一份联单。每车、船(次)有多类危险废物的,应当按每类危险废物填写一份联单。

第二十三条 危险废物移出者应当如实填写联单中移出者栏目,载明危险废物的种类、名称、数量、形态、运抵地以及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等情况,签字并加盖公章,交付危险废物运输者核实验收签字后,自留一份存档。其余各联交付运输者随危险废物转移运行。

第二十四条 危险废物运输者禁止接收无转移联单的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运输者应当如实填写联单的运输者栏目,签字并注明接收日期后,将联单返还给移出者一份。

危险废物运输者将危险废物运抵联单载明的接受地点交付危险废物接受者核实签收并加盖公章后,自留一份存档,其余各联交付危险废物接受者。

第二十五条 危险废物接受者应当如实填写联单的接受者栏目,签字并注明接收日期后,将联单返还给运输者一份,自留一份存档,在20个工作日内返还给移出者一份。

第二十六条 危险废物移出者收到接受者返回的联单后,应当与自留联单一并存档。

第二十七条 转移危险废物采用联运方式的,前一运输者须将联单各联交付后一运输者随危险废物转移运行。后一运输者必须按照联单的要求核对联单移出者栏目事项和前一运输者填写的运输者栏目事项,经核对无误后填写联单的运输者栏目并签字前一运输者应当保留一份后一运输者签字的联单。第二十八条 采用管道方式输送转移危险废物的,可不填写转移联单。移出者和移入者应当分别记录危险废物转移的日期,种类和数量等信息并存档。

医疗废物转移使用医疗废物专用联单,样式另行规定。

第二十九条 联单(包括相关记录)保存期限一般为三年。贮存危险废物的,其联单保存期限为废物处置后五年。

填埋处置危险废物的,其联单保存期限与危险废物填埋期限相同。

第三十条 危险废物收集单位,从年危险废物产生量少于100公斤单位收集危险废物的,可不报批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并免于填写转移联单。产生单位和收集单位应当分别记录危险废物转移的日期,种类和数量等信息并存档。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通过实地检查等方式,加强对危险废物移出者、运输者和接受者转移危险废物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予以记录,由监督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以罚款:

(一)需批准但未经批准擅自转移危险废物的;

(二)不按照本办法规定申领、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擅自转移危险废物的;

(三)不按批准的决定转移危险废物的;

(四)转移的危险废物情况发生变化,危险废物移出者未重新申请,仍转移危险废物的;

(五)危险废物接受者在被责令限期整改、暂扣或者吊销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期间,危险废物移出者仍向该单位转移危险废物的。

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五)项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以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有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之一的,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罚款:

(一)转移联单错报或漏报的;

(二)未按危险废物转移批准决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联单的;

(三)遇联单填报与转移废物内容不符的,未按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

(四)未在规定的存档期限保管联单的;

(五)拒绝接受有管辖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联单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的。

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行为之一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有前款第(五)项行为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以整机形式转移含铅酸电池、镉镍电池、汞开关、阴极射线管和多氯联苯电容器的废弃电子电器产品或电子电气设备等电子类危险废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中所称的“重大差异”,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

(一)运抵的危险废物实际数量与转移联单所注明数量相差10%以上的;

(二)运抵危险废物的形态与转移联单所注明的不同的。

(三)运抵的危险废物的性质与转移联单所注明的危险废物不一致的。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

11固体废物处置合同 篇7

目前, 国内外城市固体废物处理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国内城市固体废物处理采用的技术中卫生填埋是目前的主要处理方法, 占收运量的81.8%;焚烧技术是沿海大中城市优先采用的处理方法, 占收运量的14.5%;其它不同地区有选择地使用堆肥方法, 占收运量的3.7%。

1 填埋

1.1 填埋技术分类

固体废物填埋处理分为传统填埋与卫生填埋。传统填埋法已基本不再采用。卫生填埋法是对填埋地进行选址并作防渗漏处理、掩盖压实, 以防止地下水和周围大气环境污染的填埋处理方式。卫生填埋主要有厌氧、半好氧和好养3种, 其中:厌氧填埋由于填埋场构造简单, 建设成本低, 还可回收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沼气, 在欧美国家被广泛采用;好氧和半好氧填埋方式最早是日本提出的, 该方式由于垃圾中有机物分解速度快, 可以使垃圾稳定化周期大大缩短, 且有利于改善渗出液的水质, 因此也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1.2 填埋技术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目前, 我国城市垃圾大多采用填埋处理方法, 但由于其占地面积大,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可利用土地的减少, 此法在我国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城市已受到限制。另外, 大多数填埋场的设计、建设和运营仍存在设计理念比较落后、科技水平低、土地填埋利用率不高、缺乏有效的基础和边坡防渗措施等问题。绝大部分填埋场的填埋气仍处于无组织排放状态, 不仅会引起温室效应, 导致消防上不安全, 也会产生恶臭。采用强制通风的好氧填埋, 由于工艺设备复杂, 运行成本较高, 目前国内外尚没有进入实际运行阶段。在实际运行中, 渗出液和填埋气的处理也一直是防止二次污染的难题。

刘新菊等针对我国固体废物填埋场的处置对象是有机物含量极高的原生混合固体废物的现状, 研究了城市固体废物的处理模式。认为我国填埋场的处理对象决定了它应是“反应型”的, 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和填埋气体对环境的影响一直要延续到填埋垃圾达到稳定化才基本结束。Matura等通过对封闭型和衰减型填埋场渗出液中痕量组分的分析, 评价填埋场运行情况, 结果表明, 封闭型填埋场能够更好地防止渗出液中痕量金属离子的迁移。Saquing等通过对填埋场合成高分子固体废物降解释放出的甲苯、邻二甲苯和四氯乙烯含量的测定, 研究了填埋场中高分子固体废物的降解过程, 预测了城市固体废物混合解析率。Staley等在研究中描述了城市固体废物有机碳成分降解过程中痕量有机物的释放情况, 认为应重视填埋场气作为芳烃、氟氯化合物、硅氧烷等痕量有机物释放源的潜在危害性。Ferrari等对填埋场渗出液的危害进行了生态毒理学评估, 指出了对渗出液处理的必要性。Garg等采用湿式催化氧化法处理p H=7.82, COD=6 400mg/L渗出液, AOSC值和傅里叶红外检测表明处理过的渗出液中碳以碳酸形式存在, COD降解率达到90%[1]。

2 焚烧

焚烧是指固体废物中的可燃物在焚烧炉中与氧进行燃烧的过程。固体废物焚烧后, 释放出热能, 同时产生烟气和固体残渣。热能要回收, 烟气要净化, 残渣要消化, 这是焚烧处理必不可少的工艺过程。焚烧处理技术的特点是处理量大, 减容性好, 无害化彻底, 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固体废物的能源化, 因此, 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由于城市固体废物焚烧减容效果显著、无害化程度彻底, 在垃圾热值较高、处理达到一定规模时, 可以回收废热发电, 而且占地面积小,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近10年来, 城市固体废物焚烧处理在我国发展很快, 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快、经济较为发达、人口密集、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少的大城市以及南方和沿海地区更是如此。

2.1 焚烧技术简介

焚烧是一种城市垃圾高温热化学处理技术, 也是热能利用资源化的一种形式。由于焚烧减容效果显著、无害化程度彻底, 在垃圾热值较高、处理达到一定规模时, 可以回收废热发电, 且占地面积小, 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近10年来城市固体废物焚烧处理在我国普及很快, 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快、经济较为发达、人口密集、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少的大城市以及南方和沿海地区更是如此[2]。

2.2 焚烧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进展

直接焚烧系高温和深度氧化的综合过程, 但存在一些问题, 如垃圾成分复杂、难保证充分燃烧, 产生的酸性气体、剧毒的含氯高分子化合物、飞灰、灰渣等对环境造成污染, 炉内金属部件易腐蚀等。热解焚烧法则存在对分选技术要求苛刻、操作条件难以控制、投资多、运行费高等问题。因此, 实现高效的焚烧处理需要深入研究焚烧机理和解决二次污染问题[3]。Lin等研究了城市固体废物焚烧灰渣中的潜在毒性和臭味残留有机物的问题, 结果表明, 灰渣中含有邻苯二甲酸酯、有机磷酸盐、芳香族化合物、喹啉盐、氯和氰基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的危害远没有象重金属那样受到重视。Olsson等研究了利用铜离子选择性电极去除城市固体废物焚烧灰渣中高潜在毒性Cu (Ⅱ) 的问题, 结果表明, 使用铜离子选择性电极能够使灰渣浸出液中多于95%的铜与溶解有机物结合, 以达到去除目的[4]。Yao等研究了固体废物焚烧灰渣风化处理对铜浸出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酸性环境里, 风化处理会增加铜的流动性。Gao等研究了采用高岭土、蒙脱石、活性炭气相吸附焚烧飞灰中六氯苯, 结果表明低成本吸附剂蒙脱石可以有效地减少气相中有机氯化合物含量。Phongphiphat等调查研究了城市固体废物焚烧供热设备在高温运行情况下的腐蚀情况, 结果表明, 铝涂层的使用是高温焚烧情况下减少设备腐蚀的有效手段。

3 堆肥

3.1 堆肥处理

堆肥是我国、印度等国家处理固体废物, 制取农肥的最古老技术, 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均有研究利用的一种方法。堆肥是使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 在微生物作用下, 进行生物化学反应, 最后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 用作肥料或改良土壤。根据堆肥原理, 可分为厌氧分解与好氧分解两种。厌氧分解需在严格缺氧条件下进行, 厌氧微生物分解生长较慢, 故不多用。好氧分解过程可同时产生高温, 可以杀灭病虫卵、细菌等, 我国主要采用好氧分解法。堆肥技术的工艺比较简单, 适合于易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固体废物处理, 可对固体废物中的部分组分进行资源利用, 且处理相同质量固体废物的投资比单纯的焚烧处理大大降低[5]。堆肥技术在欧美国家起步较早, 目前已经达到工业化应用的水平。堆肥处理不能处理不可腐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固体废物中的石块、金属、玻璃、塑料等废弃物不能被微生物分解, 这些废弃物必须分捡出来, 另行处理。因此, 减容、减量及无害化程度低;堆肥周期长, 占地面积大, 卫生条件差;堆肥处理后产生的肥料肥效低、成本高, 与化肥比销售困难, 经济效益差。引进国外技术投资巨大, 不适合我国国情[6]。发达国家由于固体废物中的易腐有机物含量大大低于我国的一般水平, 因此, 靠堆肥只能处理15%左右的固体废物组分,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堆肥技术的推广。堆肥技术必须是将固体废物首先进行分类后再将易腐有机组分进行发酵, 才能有效地防止重金属的渗入, 从而保证有机肥产品达到国家标准, 真正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

堆肥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微生物, 在有控制的情况下, 促使固体废物中可降解有机物转化为稳定腐殖质的生物化学过程。根据微生物生长的环境, 堆肥处理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好氧堆肥由于堆肥体温度高 (一般在50~65℃) , 故又称为高温好氧堆肥, 它是将要堆腐的有机物料与填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 在适宜条件下堆腐, 使微生物繁殖并降解有机质, 高温杀死其中的病菌及杂草种子, 从而使固体有机废弃物达到稳定化。厌氧堆肥是在无氧条件下, 厌氧微生物分解转化废物中有机物的过程, 厌氧微生物对有机物分解速度缓慢, 处理效率低, 容易产生恶臭, 其工艺条件也较难控制。

3.2 堆肥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Mark Mgins等研究证明, 与厌氧生物处理相比, 好氧生物降解速度急剧升高, 大于50%, BOD5减少了70%, 金属和挥发性有机物 (VOC) 减少了75%~99% (其中铁减少了75%~90%) , 渗滤液体积减少了86%, 甲烷产生量减少了50%~90%, 废物分解残留物平均减少4.5%。有机固体废物固态厌氧消化反应具有多步骤性, 有多种微生物参与。现在采用的有单相消化和2相消化工艺。前者简单, 能够有效处理20%~40%的有机固体废物, 已经有多种有效的、能够大规模应用的工艺, 如Dranco工艺、ompogas工艺、Valorga工艺等。

Zhang Ruihong等利用厌氧2相消化法研究了稻草固态发酵产沼气的问题。不过, De Baere L通过对欧洲固体垃圾厌氧消化的调查发现, 2相消化工艺所占的比重比单相消化工艺要少得多, 原因是2相消化系统需要更多投资以及更为复杂的运转维护[7]。由于厌氧消化影响因素较多, 因此, Walter研究了底物组成对固态厌氧消化的影响, L.M.Palmowski、S.Hasegawa研究了底物预处理对固态厌氧消化的影响, 孙国朝等研究了总固体 (TS) 含量和接种量对固态厌氧消化的影响。刘存芳等利用底物降解和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建立间歇厌氧消化p H值控制模型, 根据厌氧消化初始条件预测其最佳p H值, 进而通过控制厌氧过程的p H值使单位质量的有机垃圾达到最大的产气量。实验结果表明, 该模型对提高城市垃圾转化为生物能源的转化率具有实用性。赵佳佳等研究了使用促进剂, 改善和强化厌氧处理微环境, 促进有机质降解的问题, 结果表明, 促进剂的使用有效地加快了堆肥进程, 提高了堆肥产品品质。Jensen等研究了城市固体废物的酶法液化问题, 中试试验结果表明, 在酶法液化过程中, 完成了较大部分有机物的降解过程, 酶法处理也有助于未分类城市固体废物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离, 并指出研究有助于酶制剂含酶最佳组合的选择。Maroun等研究了厌氧消化处理城市固体废物的最佳工艺条件, 探讨了各操作过程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 并指明对固体基质的厌氧消化处理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Orzi等研究了城市固体废物厌氧消化过程中消化进程与生物稳定性的关系, 通过OD20测试和ABP测试, 调查了微生物活性和有机物气味释放的关系, 结果表明, 经过消化的处理物的处理程度决定了气味的释放强度, 并指出OD20值的减小可以表明气味的消除程度。

4 综合处理

所谓城市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就是将堆肥、焚烧和填埋三者有机结合, 综合为一体的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垃圾得到合理处理与有效利用。资源得到充分回收利用, 处理效率高。同时还可避免或减少单一处理的缺点和难度。综合处理和单一处理在效益上是显然不同的。综合处理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显然大大高于单一处理, 污水与烟气的排放量小, 占用土地少, 资源回收利用率高。从经济效益比较分析来看, 综合处理的建厂投资少;运转费用低, 生产肥料的盈利可维持整个处理厂的运转费用在肥料销售好的情况下还略有盈利;此外, 还具有焚烧炉寿命增长;设备不需进口等。

综合处理具有以下优点。

(1) 城市固体废物通过有效的预处理后, 堆肥、焚烧原料质量大为提高, 处理量大为减少, 简化了工艺, 降低了设备投资运行成本;

(2) 有机肥质量大为提高, 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3) 减少了焚烧尾气的处理难度;

(4) 延长了填埋厂的寿命, 减少了填埋渗沥液和有机气体的排放;

(5) 塑料、金属、玻璃、纸、热能等的回收利用提高了社会和经济效益。

深入分析城市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系统的系统特性、运行规律, 提炼总结适应我国现阶段及发展需要的系统模型和优化方法, 将大大提高我国城市固体废物的管理水平。我国目前采用混合收集方式, 基于这一前提, 利用数学方法优化不同处理设施的数量和选址, 优化固体废物物流在不同处理设施之间的分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讯

大同市再生资源管理条例实施

山西省《大同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已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是山西省首部关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废品回收站实行统一备案

《条例》所称再生资源指在社会生产、流通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 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 经过回收、加工处理, 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 (如废纸、废棉等) 、废轻化工原料 (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 、废玻璃等。

按照规定, 设立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市场 (包括临时回收站、收运中转站和集散中心) , 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 应当符合大同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发展规划和网点建设规划, 持商务行政主管部门的网点规划认定建议书向工商管理部门申请设立登记, 并在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商务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回收企业或经营者, 还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后15日内, 向公安机关备案。

新建住宅区应规划回收站 (点)

《条例》第十条明确规定, 新建住宅区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规划社区回收站 (点) 所需场地:小区建筑总面积不足4万平方米的, 规划20平方米;小区建筑总面积4万以上不足8万平方米的, 规划30平方米;小区建筑总面积8万以上不足12万平方米的, 规划40平方米;小区建筑总面积12万以上不足15万平方米的, 规划50平方米;小区建筑总面积15万平方米以上的, 规划50至70平方米。另外, 已建成的住宅区, 可以通过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设置社区回收站 (点) 或流动回收站 (点) 。回收站 (点) 、中转站的设置要由围墙、顶棚等必要防扩散、防渗漏设施, 不影响社区环境, 符合消防规定。

不允许私自收购禁品

按照规定要求,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积攒、交售再生资源, 有权举报破坏或滥用再生资源的违法行为。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设立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 应按照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统一衡器、统一车辆、统一管理、统一时间、经营规范的要求, 开展回收经营活动, 禁止收购下列物品:无合法来源证明的铁路、公路、石油、电力、电信通讯、矿山、水利、测量等专用器材;枪支弹药、易燃易爆和有放射性的各种危险品;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赃物及嫌疑物品;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回收的其他物品。

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收购市政公用设施时, 应当向出售者索取该市政公用设施产权所有者出具的报废证明, 并如实登记出售者单位名称、经办人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登记资料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如若出售者不能提供报废证明的, 不得收购。

(商讯)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利用行业2008年发展综述[J].中国环保产业, 2009 (9) 19-23.

[2]刘新菊, 曲东.城市固体废物处理模式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师, 2008 (7) :38-40.

[3]黄得扬, 陆文静, 王洪涛.有机固体废物堆肥化处理的微生物学机理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4, 5 (1) :12-18.

[4]张波, 张丽丽, 徐剑波.城市生活垃圾的厌氧消化处理现状和研究进展[J].中国沼气, 2003, 21 (4) :17-21.

[5]雷国元, 王丹鸳, 王建龙.有机固体废物生物法制氢的研究进展[J].化工环保, 2007, 27 (6) :525-531.

[6]侯金淑, 袁兴中, 曾光明, 等.利用废报纸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32 (10) :66-69.

上一篇:美丽心灵大三学生的观后感下一篇:夏天的雨小学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