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需求预测习题

2024-06-03

第三章需求预测习题(共8篇)

第三章需求预测习题 篇1

课堂号:姓名:学号:第十三章 经济决策概述 13.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3.1.1C

13.1.2B

13.1.3A

13.1.4D

13.2 多项选择题(在下列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个是正确的,请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字母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3.2.1ABC

13.2.2ABCD

13.2.3ABCDE

13.2.4 ABCDE

13.2.5 ABCDE

13.3 基本概念与分析题

13.3.1重读《三国演义》的第四十三回至第五十回,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主要描述了哪些重大决策问题;

(2)战略决策是什么?

(3)战术决策有哪些?

(4)是单阶段决策还是多阶段决策问题?

(5)你有哪些收获?

第三章需求预测习题 篇2

改革开放以来, 厦门从经济特区的襁褓中不断发展壮大, 经过近三十年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快速发展, 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厦门下一轮的经济增长点, 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1978年至今, 厦门市全面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 加快建设海湾型风景城市步伐, 再创特区新优势, 取得丰硕成果。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 第一产业规模萎缩, 第二、三产业规模有较大的发展, 第三产业尤为明显, 无论在单位总量还是所占比重, 都有很大幅度的增加。因此, 深刻认识厦门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准确把握第三产业的发展动向, 较为精准的预测第三产业增加值, 不失时机地制定出符合厦门市实际的第三产业发展策略和措施, 对于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数据的简单分析与模型的选择

单位:亿元 (以当年价格计算)

利用SAS9.1.3工具绘制数据的时序图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到, 第三产业增加值时间序列趋势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在时间序列的平滑预测当中一次移动平均法和一次指数平滑法只适用于变化不大的平稳时间序列, 当时间序列发生变化尤其是发生突然变化时, 预测模型就会变得不理想, 而且在比较长的时期内一直跟不上实际的数据, 反应缓慢。由序列的时序图不难看出, 该序列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 不具有平稳序列的特征, 因此不宜采用一次指数平滑法或是一次移动平均法。

对于线性二次移动平均法和线性二次指数平滑法来说, 虽然可以通过两次移动平均或是两次指数平滑修正预测的滞后偏差, 但是这两种方法仅适用于线性增加趋势, 对于本例的二次指数增加趋势虽然可以通过原始数据的变换转化成线性趋势, 但为了减少预测的步骤, 降低误差, 故不采用二次移动平均或线性二次指数平滑法。

从原始数据的时序图中可以看出, 第三产业增加值呈现出明显的二次曲线增长趋势, 结合考虑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 即国民经济保持平稳持续的快速增长,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不断增加。同时考虑厦门市作为经济特区和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的具体情况, 即第三产业的发展走在全国的首列, 第三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已经成为主导地位, 根据厦门市2009年统计公报显示, 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区域GDP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50%, 而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态势, 所以拟采用二次曲线指数平滑预测模型进行预测, 该方法不仅可以随着时间序列呈抛物线型增长而调整预测值, 而且也可以修正预测的滞后偏差, 同时这也和客观实际情况相符合。

3 模型的形式及参数推导

3.1 模型的形式

二次曲线指数预测模型的形式为:

式中:———第t+T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预测值;

T———第t期后的期数;

at, bt, ct———平滑系数。

此模型用于描述预测对象的二次曲线趋势, 参数值随样本信息不断修正。不仅考虑了时间序列线性增长的因素, 而且也考虑了二次曲线的增长因素, 是比较好的预测方法。

3.2 未知参数即平滑系数的推导

(1) 计算t时期的单指数平滑值St (1) :

(α表示平滑常数, 0<α<1, 下同)

(2) 计算t时期的双指数平滑值St (2) :

(3) 计算t时期的三重指数平滑值St (3) :

(4) 将St (1) 、St (2) 和St (3) 近似看做有关级数的极限和:

因为有

所以有

将^yt+T=at+bt·T+ct·T2代入S (1) t (此时T=-i) 可得到如下公式

于是可得

(5) 联立方程 (1) (2) (3) 可以解出

4 模拟历史数据求解模型参数

4.1 α值的确定

确定合适α的值非常重要, α值的选择是否得当, 会直接影响预测的准确程度, 在预测中, 我们希望能提高α值以提高近期观察值权数, 但是又希望减小α值, 以平滑随机误差。因此α值的选择要尽量采用折中的方法, 依靠经验, 根据预测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同时根据人们的经验总结出了α值选择的一些基本准则:

(1) 如果时间序列虽然有不规则的波动, 但长期趋势接近某一常数时, 只是由于偶然变动使预测值产生或大或小的偏差, 应采用较小的α值;

(2) 如果是时间序列呈现出迅速而明显的增长和下降变化趋势, 应选取较大的α值;

(3) 如果时间序列变化非常小, 应取较小的α值, 给予较小的修正幅度, 使较早的观察值亦能反映在预测值中。

由该时间序列的增长特征趋势可以看出, 序列呈现出迅速而明显的斜坡式增长趋势, 所以根据第二条原则, 应选取较大的α值, 使倚重近期观察值所在信息较多, 修正幅度较大, 本例分别采用α=0.4, α=0.5, α=0.6进行试算。然后比较其预测均方误差, 选择均方误差最小的α值。

4.2 初值确定

按照通行惯例, 取初值为S0 (1) =S0 (2) =S0 (3) =y1

4.3 建立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

根据公式计算at、bt、ct如下:

为了便于视图, 故删掉前期不必要的数据, 从1993年即第13期予以列示。

尽管三次指数平滑法可以做数期之后的预测, 但是随着预测步长的增加, 预测误差会不断增大, 因此仅用此进行中、短期预测, 所以为了降低预测误差, 预测2010年厦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 故计算在不同α值下第32期即2009年所得的参数如下表所示。

4.4 计算预测的均方误差选取最合适的α值

考虑到三次指数平滑远期预测的误差较大, 所以在计算预测的均方误差时均采用一步预测, 即取预测步长T=1的情形, 在此条件下, 指数平滑预测模型的公式可以简化为, 据此可以很方便的计算出各期的预测值。于是有三种α值下预测的均方误差如下表所示。

为了更精准的预测, 所以应选择标准差较小的α=0.6的模型, 模型方程如下所示=817.337+102.633·T+2.9469·T2, 据此可以预测2010年即第33期厦门市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922.92亿元。

5 结论

从大的外部环境来看, 我们经济目前仍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服务业会日臻完善, 第三产业的发展前景令人乐观, 从厦门市自身情况来看, 作为全国著名的优秀旅游城市, 其第三产业的发展自然走在全国的前列, 且第三产业在全市GDP中所占的比重会不断增加, 2009年厦门市统计公报显示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816.23亿元, 增长14.3%。三次产业结构为1.3∶48.4∶50.3。所以厦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呈现出的增长趋势是完全符合预期的, 即不仅存在线性增长的因素, 也存在二次曲线的增长因素, 因此二次曲线指数平滑预测模型能够较好的拟合原始数据。尽管二次曲线指数平滑预测可以做数期之后的预测, 但是随着预测期数的增加, 其预测误差会不断增大, 因此只推荐用于短期预测, 在得到新的数据后, 我们可以根据新的数据重新调整模型中的各动态参数, 以达到准确预测下一期增加值的目的。

摘要:服务业又称第三产业,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 目前全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的平均值超过60%, 一些发达国家接近或超过70%。从吸纳就业来看, 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第三产业增加值预测的平滑预测方法, 即根据厦门市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时间序列趋势, 确定二次曲线指数平滑预测模型, 通过比较预测均方误差大小确定合适的α值求解模型动态参数, 并对2010年厦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做出预测。

关键词:第三产业增加值,二次曲线指数平滑预测α值,厦门第三产业

参考文献

[1]孙静娟.经济预测理论.方法.评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2]王美金.经济预测与决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7.

[3]徐国祥.统计预测与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中国第三方物流需求分析 篇3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需求;物流服务

据中国仓储协会连续6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显示。超过50%的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有意愿寻求新的物流企业,这一比例呈逐年上升势头,而且这些企业大都有将自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愿望。由此可见,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是相当可观的,处于逐步上升的时期,但是也说明物流业务的供求关系极不稳定,物流需求方与物流服务商的协作关系正处于动荡和变化之中。据估计,从2004年—2010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8%;由于物流基础设施效率的提高和供应链管理的改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将从20%降至15%。物流费用年均增长3%。但是由于改善供应链管理对物流外包的需求增加,第三方物流的年均增长将高达33%,从2004年的400亿人民币增至2010年的2300亿人民币,市场前景极为广阔。但是在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中,国际物流巨头的参与、外资物流企业的购并、国有大型物流企业的推进和中小型物流企业的本地化与专业化似的物流市场的竞争加剧,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一次重新洗牌的考验。好的物流需求分析是物流服务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物流企业成功的必有之路。在这种形势下,作为第三方物流的服务提供者的物流企业就必须对现在和将来的第三方物流市场有所把握,才能通过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抓住机遇,求得长远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需求特点和发展趋势作一些分析。

一、未来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旺盛

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副总裁董建军指出,2005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比2004年增长约30%,其市场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未来五年,我国经济仍将以年均约7.5%的速度增长。物流总量将从2005年的48万亿元达到2010年的约90万亿元,届时我国的物流市场规模将比肩世界第二大物流市场的日本。摩根?斯坦利亚太投资研究组最近在其《中国物流报告》中指出:中国每年的物流费用超过20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7万亿元),中国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预期未来10年内这类服务的收入将有20%的增长幅度。IMF的一项统计表明。到2010年,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份额有可能由4000多亿元扩张到11000亿元。中国科学院预测研究中心日前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由于我国国土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物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极大,在降低成本的压力下,许多生产流通企业都在寻求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外包物流业务。以求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根据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推动作用:一是我国加入WTO后有一大批跨国生产、零售企业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或销售网点。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投资进一步增加。带来更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同时,我国将成为世界制造基地,原材料采购、成品销售会快速增长,进出口贸易也会有较大增长,从而使物流量大大增加。这就需要强大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作为支撑。而且随着大量跨国公司的进入。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的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也将更多地开拓国际市场,进行跨国经营,改善或重新打造自己的物流系统。其物流总量将会超过10%的增长。这无疑又将大大促进第三方物流的需求量。二是西部大开发将促使西部地区物流量增长,第三方物流需求的地域分布将扩大,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要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家对西部地区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加上西部地区本身的资源优势,将会吸引大量东部资金和外资流向西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以及部分跨国公司将在西部建立生产基地。西部大开发,将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些都将促使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物流量的增加,带动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的增加。三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出现了“五一”、“十一”长假的假日经济现象。大城市在长假期间出现了购物热潮,市场销售额大幅增长,假日经济使厂家和商家的销售大幅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对快速响应的物流服务的需求。

二、目前需求主体的地域分布不平衡,但未来会缩小

我国目前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需求主体主要是境内的“三资”企业、国内新兴的中小企业和一部分锐意进取的国有大型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由此,我国第三方物流需求主体存在着地区分布的特点。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即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山东半岛为中心的渤海物流圈: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现代意义上的物流还未真正起步。这其实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及生产力布局不平衡是一致的。1999年,东部9省市GDP为44570.53亿元,约占全国GDP的54.4%,西部12省市GDP为15354.02亿元,仅占全国GDP的18.7%,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很大。我国是一个资源分布和生产力布局不均衡的国家,不同地区的物流对象存在较大差别。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生产力水平却较低,主要是能源型的重工业,如煤炭、冶金、矿产、电力等,其原材料及产成品多是大进大出型的,对物流要求不高。东部地区资源相对匮乏,生产力水平却较高,经济发展迅速,主要发展加工制造业。很大部分生产资料需从中西部地区调集。而产品往往要销往各地,物流效率对产品的影响较大。而且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是大陆的国际通道,对外贸易的货物大都从东部沿海通道进出,商品流通较活跃,使这些地区物流量大,物品流动频繁,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就多。但是在西部开发的大背景下,西部的经济也会得到较大的发展,内蒙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西部的资源被东部企业使用,东部的消费品也会被西部民众接受的过程中,将带动西部第三方物流的需求的出现和增展,促使第三方物流圈的扩大和融合。

三、不同企业物流需求量和侧重点不同。物流业务外包服务向纵深化发展

在第六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中表明:生产制造企业成品销售物流中31%全部是第三方,比第五次调查结果有较大的上升,它们越来越趋向于把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而商贸企业物流执行主体17%为第三方,与第五次调查结果相比有较大下降,原因是考虑物

流成本对利润的影响。生产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干线运输。其次是市内配送与第五次调查数据相比,商贸企业的外包物流服务中干线运输比例较市内配送比例有较大上升。在2005年国家中重点企业的运输业务调查中货主企业完成的货运量只有9900万吨,占总量30054万吨的32.9%,委托第三方完成的达到20153万吨,占67.1%,比上年提高了近2.5个百分点。其中运输业务外包比例最大行业是水泥、流通、煤炭、烟草、和钢铁等行业,其货物运输业务外包比例分别为89.6%、87.6%、83.5%、81.3%、73.1%,均远远高于调查企业的平均水平。这说明,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生产经营各有特点,各行业物流外包需求各不相同,因此,不同行业的企业的第三方物流的需求量和对服务内容的需求各不相同。例如,汽车行业对运输过程的安全性要求高,食品行业对能够快速响应的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大,医药行业重视库存管理和控制,家电行业和电子、IT产业需要相应的国际物流服务支持等。

目前我国不同的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是不同的,国有大型企业由于缺乏物流理念。恪守计划经济时期“大而全”的经营思路,大多自建物流体系,对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需求甚少;新兴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小批量、高增值的特点,对物流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要求较高,因此对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迫切,是当前第三方物流的主要市场;外商参股及独资企业等大型外企公司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竞争优势,他们大都不是自己建立物流部门,而是选择大的专业的物流提供商来为自己提供服务,它们对物流服务的质量要求很高,也是目前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重点。

四、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满意度偏低。要求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在第六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中表明:生产制造企业对第三方物流和自理物流的满意度和不满意度相对第五次调查均有所下降,但不完全满意度却较大比例上升。这说明,虽然第三方物流服务越来越完善,不满意度下降,但是这些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服务内容不全和不能提供供应链整合服务,其次是信息及时性与准确性低和作业差错率高,可以看出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深化,成本不再是企业对物流服务最不满意的因素。因此,有74%左右的生产制造企业在寻求新的物流代理商相对于第五次调查结果有较大的上升,商贸企业只有46%的企业在寻求第三方物流服务,它们更愿意自理物流服务,说明第三方物流服务难以满足其需求。在选择新的物流代理商时,生产制造企业首先关注其综合物流满足能力;而商业企业选择新的物流企业都首先关注的是经济性,其次是作业质量。但是在2003年的第四次调查中,生产企业与商贸企业首先考虑的都是作业质量,其次是综合物流满足能力。说明现在的工商企业已经在重视物流能力的基础上,对物流运作的经济性给予了很大的重视。物流企业在进行物流服务策略定位时要有针对性。既要提供新的服务,又要尽量降低物流成本,更要重视服务质量的提高,才能稳定老的客户、吸引新的客户。

五、基本的物流服务内容仍是主流。新的物流服务内容日益被重视

我们对比2003年和2005年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生产制造企业期望物流服务商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是干线运输,市内配送、物流管理与咨询、物流系统改造、仓储保管。说明生产制造企业还是以基本的物流服务需求为主,但是已经对物流改善的管理咨询服务和物流系统改造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商贸企业目前的物流需求主要以市内配送、仓储保管为主,对包装加工、物流信息系统再设计需求、开发物流信息系统需求、仓储保管需求的企业比例也保持在31%。对干线运输、包装加工、条码服务的需求比例有较大上升,说明这些服务也得到了企业的重视。总的来说,我国目前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在服务内容上呈现出基本服务需求是主流,同时新的物流服务需求上升迅速的发展趋势。面对目前和未来的这种发展趋势,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在稳固和夯实基本服务,进一步提高这些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的基础上,还要开展个性化的服务,充实服务内容,开发新的服务品种,尤其是要在像包装加工、物流信息系统再设计、开发物流信息系统等一些增值服务品种上下功夫。

审计第三章习题10-答案 篇4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具体情形中,不是由于外在压力因素导致的是()。

A.客户威胁将起诉会计师事务所

B.由于客户员工对所讨论的事项更具有专长,注册会计师面临服从其判断的压力 C.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以往提供专业服务的结果时,发现了重大错误

D.会计师事务所受到客户解除业务关系的不利影响

2、下列关于收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承接业务时,如果收费报价过低,可能导致难以按照执业准则和相关职业道德要求的要求执行业务,从而对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原则产生不利影响

B.除法律法规允许外,注册会计师不得以或有收费方式提供鉴证服务,收费与否或收费多少不得以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的为条件 C.注册会计师收取与客户相关的介绍费或佣金,可能对客观和公正原则以及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原则产生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

D.收费是否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仅仅取决于收费报价水平

3、以下属于具体业务层面的防范措施的是()。A.轮换鉴证业务项目组合伙人和高级员工

B.建立惩戒机制,保障相关政策和程序得到遵守

C.指定高级管理人员负责监督质量控制系统是否有效运行

D.制定有关政策和程序,防止项目组以外的人员对业务结果施加不当影响

4、下列有关职业道德概念框架具体运用的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A.注册会计师只要考取了注册会计师证书,就说明其具备了专业胜任能力 B.会计师事务所推介审计客户的股份将产生外界压力导致的不利影响 C.注册会计师在与前任注册会计师讨论客户事项前应当征得客户的同意 D.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的商业利益或活动可能与客户存在利益冲突,注册会计师应该拒绝接受委托或解除业务约定

5、下列说法中,你不能认同的是()。

A.客户存在的道德问题可能对注册会计师遵循诚信原则或良好职业行为原则产生不利影响 B.如果项目组不具备执行业务必需的胜任能力,将对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原则产生不利影响

C.应客户要求在前任工作的基础上提供服务时,如果不能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则不应承接此项业务

D.在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前,应征得客户的同意

6、下列情形中,没有违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规定的是()。A.鉴证业务项目组成员与鉴证客户存在重要的密切商业关系 B.注册会计师采用或有收费的方式向客户提供鉴证服务

C.某项目经理已经连续五年对W公司审计,由于对W公司较熟悉,容易发现问题,故今年仍安排其负责该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工作

D.除非法律法规允许或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拒绝承担保管客户资金和其他资产的责任

7、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了具体的某项审计业务后,应当有相应的业务层面的防范措施来确保消除或降低对独立性的不利影响。下列防范措施中可能无效的是()。A.由审计项目组以外的更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复核已执行的审计工作 B.向被审计单位的独立董事进行独立第三方咨询 C.向被审计单位的治理层披露服务性质 D.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讨论职业道德问题

8、保密不仅仅涉及信息披露,还要求注册会计师不能出于个人或第三方的利益使用或被合理认为使用了在执业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在下列情形中,注册会计师透露被审计单位的商业信息不会视为违反保密的职业道德的是()。

A.对因商业信息而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不公允情况在审计报告中进行说明

B.在未取得客户授权的情况下,向后任注册会计师提供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有关情况 C.因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交流经验的需要而介绍有关情况 D.被审计单位的职员因与管理层的纠纷而要求查阅本单位的有关情况

9、以下对保密要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其预期的客户或雇佣单位的信息予以保密

B.在终止与客户或雇佣单位的关系之后,注册会计师可以披露其在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 C.如果法律法规允许披露,并且取得客户或雇用单位的授权,注册会计师可以披露客户或雇用单位的涉密信息

D.接受注册会计师协会或监管机构的质量检查,此时注册会计师有权利和义务进行披露

10、在承接业务的过程,下列可能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是()。A.在推介自身和工作时,将自己的工作与其他会员的工作进行比较 B.由于对提供的服务比较熟悉,报价低于同行的水平

C.根据事务所的规定,向介绍本业务的个人支付20%的业务中介费用

D.在审计过程中,客户委托注册会计师开展信息服务,由于专业有限,注册会计师将该业务介绍给一软件公司,并向软件公司收取了少量的业务提成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

1、会员在下列情况中披露客户的涉密信息,可能不构成违反保密原则的有()。A.对其预期的客户的信息进行披露 B.向有关监管机构报告发现的违法行为 C.在终止客户关系两年之后披露相关信息

D.在法律诉讼程序中为维护自身的职业利益而披露客户相关信息

2、注册会计师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如果遇到下列情形仍然与客户发生关联则违背诚信基本原则()。

A.注册会计师发现客户提供的存货永续盘存表有明显的虚假

B.注册会计师发现客户提供的应收账款明细账遗漏了许多重要的往来单位 C.注册会计师发现总经理两次对同一问题的陈述完全相反

D.注册会计师发现客户有一起正在诉讼的法律纠纷而且很可能导致大额违约赔款而未作任何披露

3、下列关于专业胜任能力和利用专家工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对于会计、审计外的特殊领域不了解,注册会计师可以选择利用专家的工作

B.对于业务中涉及到的会计、审计外的特殊领域不了解,注册会计师不可以承接该业务 C.在对某集团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由于该会计师事务所从未审计过合并财务报表,向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寻求帮助

D.如果会员缺乏足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情况下提供专业服务,应当承担过失责任

4、下列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具体情形中,由外在压力因素导致的情形有()。

A.会计师事务所受到客户解除业务关系的威胁 B.注册会计师被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告知,除非同意审计客户的不恰当会计处理,否则将不被提升

C.客户的员工对所涉事项更具专长

D.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员工长期与某一鉴证客户发生关联

5、保管客户资金或其他资产可能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尤其可能对客观和公正原则以及良好职业行为原则产生不利影响。注册会计师受托管理他人资金(或其他资产)时,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A.随时准备向相关人员报告资产状况及产生的任何收入、红利或利得 B.将客户资金或其他资产与其个人或会计师事务所的资产分开 C.遵守所有与持有资产和履行报告义务相关的法律法规 D.仅按照预定用途使用这些资产

6、下列关于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具体运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的商业利益与客户存在利益冲突,注册会计师应当告知客户这一情况,并获得客户同意以在此情况下执行业务

B.任何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均应拒绝承担保管客户资金或其他资产的责任 C.注册会计师不应通过广告或其他不恰当的营销方式拓展业务 D.如果注册会计师为获得某一客户支付介绍费,将对客观性、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产生自身利益导致的不利影响

7、在接替其他注册会计师提供专业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应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利影响或将其降至可接受水平。这些措施恰当的有()。A.在接替其他注册会计师提供专业服务时,了解是否存在任何不应接受委托的专业或其他理由

B.在承担补充前任注册会计师工作基础时,应主动且应当直接将拟承担的工作告知前任注册会计师

C.注册会计师可以从第三方调查来获取任何可能存在不利影响的信息 D.在投标书中明确表明承接业务前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的要求

8、下列关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有()。

A.注册会计师在执行鉴证业务时,不得因任何利害关系影响其客观、公正的立场 B.前任注册会计师未经被审计单位同意提供给后任注册会计师工作底稿

C.在终止与客户或雇佣单位的关系之后,会员无须对在职业活动中获知的信息保密 D.注册会计师接受客户赠送的别墅,这种情况属于自我评价导致不利影响的情形

9、除法律法规允许外,注册会计师不得以或有收费方式提供鉴证服务,收费与否或收费多少不得以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的为条件。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或有收费产生不利影响的严重程度,并在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消除不利影响或将其降至可接受的水平。防范措施主要包括()。

A.预先就收费的基础与客户达成书面协议

B.向预期的报告使用者披露注册会计师所执行的工作及收费的基础 C.实施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

D.由独立第三方复核注册会计师已执行的工作

10、如果被要求提供第二次意见,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不利影响的严重程度,并在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消除不利影响或将不利影响降至可接受的水平。防范措施主要包括()。A.征得客户同意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沟通

B.在与客户沟通中说明注册会计师发表专业意见的局限性 C.向前任注册会计师提供第二次意见的副本

D.如果第二次意见不是以前任注册会计师所获得的相同事实为基础,或依据的证据不充分,可能对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原则产生不利影响

11、下列有关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注册会计师如果注意到已与有问题的信息发生牵连,应当采取措施消除牵连,但出具了恰当报告的除外

B.独立性通常是对注册会计师提出的要求,而非非执业会员 C.如果某一情形或关系导致偏见或者对职业判断产生不当影响,会员不应提供相关专业服务D.诚信原则要求会员应当公正处事、实事求是,不得由于偏见、利益冲突以及他人的不当影响而损害职业判断

12、下列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具体情形中,由密切关系因素导致的情形有()。

A.注册会计师接受客户的礼品或款待

B.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或高级员工与鉴证客户存在长期业务关系 C.客户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所处职位能够对业务对象施加重大影响的员工,最近曾担任会计师事务所的项目合伙人

D.在鉴证客户与第三方发生诉讼或纠纷时,注册会计师担任该客户的辩护人

三、简答题

X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小型电子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所有的经营活动以及财务处理都经过计算机系统处理,委托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其2011财务报表,A会计师事务所委派甲注册会计师为该项目合伙人,甲注册会计师考虑到事务所没有相应计算机知识以及会计电算化审计经验,聘请外部专家加入项目组。甲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数项重大错报,提请X公司调整,X公司拒绝调整,且不签署必要的管理层声明,甲注册会计师拟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X公司获悉此种情况,以解除业务关系威胁甲注册会计师,逼迫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甲注册会计师将该种情况上报给事务所,事务所决定解除业务约定。X公司决定委托B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其2011财务报表,A会计师事务所得知这种情况后,主动将审计X公司时发现的情况提供给B会计师事务所,B会计师事务所不顾A会计师事务所所提供情况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与X公司管理层协商后,接受了委托。X公司承诺,如果报告满意,将另外支付审计费用。B会计师事务所得知乙注册会计师的妻子是X公司的财务总监,鉴于其对X公司的熟悉,决定任命其为项目合伙人,乙注册会计师发表了标准无保留意见。

要求:请说明上述资料中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理违反职业道德守则的情况,并简要说明原因。【正确答案】:(1)甲注册会计师不具备相应的计算机知识以及会计电算化审计经验,不应当接受委托,违反了专业胜任能力的原则。

(2)“A会计师事务所得知这种情况后,主动将审计X公司时发现的情况提供给B会计师事务所”违反了职业道德守则,未经被审计单位同意不得将被审计单位资料提供给后任注册会计师,违反了保密原则。

(3)“X公司承诺,如果报告满意,将另外支付审计费用”,这属于或有收费,违反了职业道德守则。

(4)乙注册会计师的妻子是客户财务总监,该种情形属于密切关系导致不利影响的情形,注册会计师应该被调离项目组。

2018注会会计第三章练习题 篇5

会计(第三章)

第三章 期末存货的计量、存货的清查盘点

一、单项选择题

1、东大公司是一家化妆品销售公司。2×13年末,其有一批库存化妆品需要销售。由于该化妆品的同类产品市场供应量增大,供过于求导致市场低迷,东大公司不得不采用降价的方式进行销售。东大公司购进该批化妆品花费的成本为200万元。东大公司预计该存货的售价为230万元,预计将发生相关税费8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化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A、150万元

B、230万元

C、200万元

D、30万元

2、A公司对存货采用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11年年末库存商品甲,账面余额为3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按照一般市场价格预计售价为38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为1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库存商品甲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库存商品甲的可变现净值为370万元

B、对库存商品甲应转回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

C、对库存商品甲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

D、2×11年年末库存商品甲的账面价值为300万元

3、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库存配件100套,每套配件的账面成本为30万元,市场价格为25万元。该批配件用于加工100件A产品,将每套配件加工成A产品尚需投入42.5万元。A产品2016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71.75万元,估计销售过程中每件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3万元。该配件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该配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A、0 B、75万元

C、375万元

D、500万元

4、对于企业采购的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得相关商品时计入销售费用

B、取得相关商品时应该计入库存商品

C、相关商品在实际领用时计入销售费用

D、相关商品在期末应计提减值准备

5、甲公司所持有的A原材料是专门用于生产A产品的。2×13年末A材料库存100万件,成本为3 500万元,以该批材料可以生产A产品100万件,预计继续加工需要成本为1 200万元。A产品期末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为45元/件,A材料在市场上的报价为3.4元/件。假定不存在销售费用,A材料期末应计提的减值准备的金额为()。A、0 B、100万元

C、200万元

D、300万元

6、下列各项中,关于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处理,不正确的是()。A、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第1页 2018年

会计(第三章)B、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C、存货跌价准备应转出到待处理财产损溢

D、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毁损,其进项税额应作转出

7、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4年盘亏一批库存商品,该批商品原成本为30万,购入时确认进项税额为5.1万元。经核查商品的盘亏是由于管理不善引起的商品霉变,确认相关责任人赔偿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确认的盘亏净损失对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为()。A、0 B、25万元

C、35.1万元

D、30.1万元

8、甲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2014年11月20日以每台2 000美元的价格从美国某供货商手中购入国际最新型号H商品10台,并于当日支付了相应货款(假定甲公司有美元存款)。2014年12月31日,已售出H商品2台,国内市场仍无H商品供应,但H商品在国际市场价格已降至每台1 950美元。11月20日的即期汇率是1美元=7.8元,12月31日的汇率是1美元=7.9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A、3 120元

B、1 560元

C、0 D、3 160元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会计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有()。

A、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计价,任何情况下均应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B、企业购入原材料验收入库并收到发票账单后,只要尚未支付货款,均应通过“应付账款”科目的贷 方核算,但是采用商业汇票支付方式除外

C、如果对已销售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还应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这种结转是通过调整“主 营业务成本”等科目实现的

D、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 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冲减资产减值损失

2、下列各项中会引起存货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动的有()。A、冲回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B、发生的存货盘盈

C、发出商品但尚未确认收入

D、委托外单位加工发出的材料

3、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下列各项中允许采用的计提方式有()。A、按照存货单个项目计提

B、与具有类似目的或最终用途并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且难以将其与该产品系列的 其他项目区别开来进行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

C、按照期末结存存货的总体数量中跌价的比例计提

D、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

第2页 2018年

会计(第三章)

4、下列情况中通常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的有()。

A、生产制造存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出大于销售存货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

B、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C、由于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存货市场价格低于存货成本

D、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三、计算分析题

1、甲公司对存货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其2016年至2019年与A商品相关的资料如下:(1)2016年12月31日,A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40 000元,可变现净值为120 000元;

(2)2017年12月31日,A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60 000元,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为7 000元,期末A商品预计市场售价为180 000元,预计销售费用为35 000元;

(3)2018年12月31日,A商品的账面成本为90 000元,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为6 000元;期末A商品中50%已经与乙公司签订销售协议,约定销售价款为48 000元,预计销售相关税费为1 000元,另外50%的A商品市场公允售价为41 500元,预计销售相关税费为4 000元;

(4)2019年12月31日,A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20 000元,可变现净值为125 000元,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为3 000元。

<1>、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根据上述资料分别判断A商品是否发生减值,并说明理由;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四、综合题

1、A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除特别说明其存货均未发生减值,2×12年至2×13年发生与存货相关的业务如下:

(1)2×12年10月10日,A公司与B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将一批应税消费品甲产品委托B公司加工。10月12日,A公司发出甲产品,实际成本为60 000元,应付加工费为3 000元(不含增值税),消费税税率为10%,10月25日收回加工物资并验收入库,加工费及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于当日用银行存款支付。A公司收回上述甲产品后,将其全部作为职工福利发放给管理层员工,已知加工完成后的甲产品市场公允价值为75 000元。

(2)2×12年11月11日,A公司与C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将A公司本期新研制的乙产品200吨中40%销售给C公司,合同约定2×13年1月,A公司负责将产品运至C公司所在地,乙产品每吨售价1 000元。已知乙产品成本费用计算单中标明直接材料为600元/吨,直接人工为200元/吨,制造费用分配为100元/吨。另外根据A公司财务经理进一步分析与观察,乙产品的市场公允售价为950元/吨,预计销售每吨乙产品将发生相关费用80元。

(3)除上述资料外,A公司期末有关物资的资料如下:

①丙材料成本40 000元,可变现净值38 000元,已计提跌价准备1 000元;

②A公司委托D公司销售的一批丁产品,该批商品的成本60 000元,预计售价为75 000元; ③A公司本期购入一批不动产建造材料,取得价款60 000元,相关增值税为10 200元; ④A公司本期购入一批办公用品,作为低值易耗品核算,成本为5 000元; ⑤A公司本期在产品成本25 000元,在途物资4 200元。

其他资料:A公司、B公司、C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1>、根据资料(1),编制与A公司有关的会计分录。

<2>、根据资料(2),判断乙产品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若需要则计算相关减值金额,并编制相关分录。

<3>、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则计算A公司期末存货项目应当列报的金额。

答案部分

第3页 2018年

会计(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批化妆品是用于对外销售的,应以其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可变现净值。化妆品的可变现净值=230-80=150(万元)。

【该题针对“可变现净值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898,点击提问】

2、【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2×11年末,库存商品甲的可变现净值=380-10=370(万元),库存商品甲的账面价值为270(300-30)万元,该商品的可变现净值370万元已经大于了最初的账面余额300万元,所以,应将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转回。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该题针对“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871,点击提问】

3、【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配件是用于生产A产品的,所以应先判断A产品是否减值。A产品可变现净值=100×(71.75-3)=6 875(万元)A产品成本=100×(30+42.5)=7 250(万元)

A产品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所以A产品发生减值。由此判断,配件应按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配件可变现净值=100×(71.75-42.5-3)=2 625(万元)配件成本=100×30=3 000(万元)

配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 000-2 625=375(万元)【该题针对“存货的期末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844,点击提问】

4、【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企业采购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在取得相关商品时应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所以选项A正确。

【该题针对“存货的核算(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606,点击提问】

5、【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A产品成本=3 500+1 200=4 700(万元),可变现净值=45×100=4 500(万元),产品成本金额大于可变现净值,说明A材料存在减值迹象,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A材料成本=3 500(万元),可变现净值=45×100-1 200=3 300(万元),因此A材料应计提减值准备=3 500-3 300=200(万元)。

【该题针对“存货的期末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839,点击提问】

6、第4页 2018年

会计(第三章)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因管理不善导致的丢失、被盗、霉烂变质,存货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应作转出处理。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毁损,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需要做转出处理。选项A,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商品 批准处理后 借:其他应收款

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选项B,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商品 批准处理后 借:其他应收款

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选项C,如果上述存货发生减值,此时需要将存货跌价准备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即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选项D,只有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需要进项税额转出,其分录与选项B相同。【该题针对“存货的清查盘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734,点击提问】

7、【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属于因管理不善引起的存货盘亏,存货的进项税额需要做转出的处理,盘亏净损失应计入管理费用,因此对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30+5.1)-5=30.1(万元)。相关分录: 存货盘亏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35.1

贷:库存商品 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1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 借:管理费用 30.1

其他应收款 5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5.1 【该题针对“存货的清查盘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742,点击提问】

8、【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 000×8×7.8-1 950×8×7.9=1 560(元)。【该题针对“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879,点击提问】

第5页 2018年

会计(第三章)

二、多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选项A,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也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该题针对“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884,点击提问】

2、【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处理;

选项C,借记“发出商品”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选项D,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均不影响存货账面价值。

【该题针对“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872,点击提问】

3、【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但有两种特殊情况:(1)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2)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该题针对“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866,点击提问】

4、【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 选项AC是发生减值的迹象,可变现净值不为零。【该题针对“可变现净值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903,点击提问】

三、计算分析题

1、【正确答案】(1)发生减值。(0.5分)理由:2016年年末A商品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存货发生减值,需要确认减值损失(0.5分)借:资产减值损失 2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 000(1分)

(2)发生减值。(0.5分)理由:2017年年末A商品成本为160 000元,可变现净值=180 000-35 000=145 000(元),因此,存货发生减值。(0.5分)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应有余额=160 000-145 000=15 000(元),由于账上已经有了7 000元的存货跌价准备,所以期末需要补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15 000-7 000=8 000(元)。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8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8 000(1分)

(3)①签订协议部分未发生减值。(0.5分)理由:针对已经与乙公司签订销售协议的A商品,成本为45 000元,可变现净值=48 000-1 000=47 000(元),该部分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未发生减值。(0.5分)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6 000×50%=3 000(元),应当在本期予以转回。(0.5分)

第6页 2018年

会计(第三章)

②未签订协议部分发生减值。(0.5分)理由:针对未签订相关销售协议的A商品,成本为45 000元,可变现净值=41 500-4 000=37 500(元),因此,发生减值。(0.5分)这部分存货对应的期末存货跌价准备应有金额=45 000-37 500=7 500(元),该批存货已有存货跌价准备金额=6 000×50%=3 000(元),故本期这部分存货应当补提存货跌价准备4 500元。(0.5分)

综合上述已签订销售协议和未签订销售协议的存货影响,2018年年末甲公司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 5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 5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 500(1分)

(4)未发生减值。(0.5分)理由:2019年年末A商品成本为120 000元,可变现净值为125 000元,存货未发生减值。(0.5分)账上已有的存货跌价准备3 000元应当转回。借:存货跌价准备 3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 000(1分)

【该题针对“存货的期末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850,点击提问】

四、综合题

1、【正确答案】 A公司在发出原材料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60 000

贷:原材料 60 000(1分)A公司应付加工费、代扣代缴的消费税:

代收代缴消费税为: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60 000+3 000)/(1-10%)=70 000(元)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适用税率=70 000×10%=7 000(元)(1分)借:委托加工物资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

贷:银行存款(3 000+510+7 000)10 510(1分)加工完成的甲产品入库

材料的入账价值=60 000+10 000=70 000(元)借:库存商品 70 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70 000(1分)发放给管理层职工: 借:管理费用 87 750

贷:应付职工薪酬 87 750(1分)

第7页 2018年

会计(第三章)借:应付职工薪酬 87 7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7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75 000×17%)12 750(1分)借:主营业务成本 70 000

贷:库存商品

000(1分)

【该题针对“存货的核算(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627,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 对于乙产品有合同部分:

乙产品的成本=(600+200+100)×200×40%=72 000(元)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000-80)×200×40%=73 600(元)

对于有合同部分产品的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存货未发生减值,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2分)对于乙产品无合同部分:

乙产品的成本=(600+200+100)×200×60%=108 000(元)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950-80)×200×60%=104 400(元)

对于无合同部分产品的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存货发生减值,需要计提减值准备。(2分)故,针对乙产品A公司应当计提跌价准备的金额=108 000-104 400=3 600(元),(1分)相关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3 6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3 600(2分)

【该题针对“存货的核算(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628,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 A公司期末存货项目应当列报=72 000+104 400+38 000+60 000+5 000+25 000+4 200=308 600(元)。(4分)

【答案解析】 A公司购入不动产建造材料,应当作为工程物资列报,不在存货项目列报。【该题针对“存货的核算(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629,点击提问】

第三章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发出存货的计量

一、单项选择题

第8页 2018年

会计(第三章)

1、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核算发出存货的成本。2×14年初,A公司库存甲原材料100件的成本为120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2×14年发生的购进及发出存货业务如下:(1)4月1日,购入甲材料150件,每件不含税单价1.1万元,增值税为28.05万元;支付的运输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运输费用5万元,增值税0.55万元;(2)6月30日,发出甲材料200件;(3)8月1日,购入甲材料120件,价款144万元(不含增值税),支付运杂费3万元,另支付保险费1万元;(4)12月15日,发出甲材料100件。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14年12月31日A公司结存的甲原材料的成本是()。A、85.00万元

B、84.00万元

C、61.67万元

D、86.33万元

2、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外地购入原材料5 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100元,增值税税款为85 000元,另发生运杂费2 000元,装卸费1 000元,途中保险费为800元。所购原材料到达后验收发现短缺20%,其中合理损耗5%,另15%的短缺尚待查明原因。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A、435 336元

B、432 650元

C、503 660元

D、428 230元

3、对于企业盘盈的存货,应按照()作为入账价值。A、公允价值

B、可变现净值

C、重置成本

D、账面价值 4、2×13年末,大海公司账上存在一笔应收账款,价值500万元(含税价款),已计提坏账准备20万元。该应收账款系向A公司销售商品形成的。由于A公司发生财务困难,无法如期还款,大海公司与其达成协议,约定A公司以其生产的一批M产品偿还该款项。M产品的成本为260万元,其市场价格为330万元(等于计税价格)。大海公司、A公司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计算大海公司取得该存货的入账价值为()。A、480万元

B、260万元

C、500万元

D、330万元

5、下列各种物资中,不应当作为企业存货核算的是()。A、发出的委托加工材料

B、已支付货款,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商品

C、约定未来购入的商品

D、自制半成品

第9页 2018年

会计(第三章)

6、甲公司库存A产品的月初数量为2 000台,单位成本为每台2万元;A在产品账面余额为8 850万元。当月为生产A产品发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共计11 250万元,其中包括可修复的废品损失10万元。当月甲公司完成生产并入库A产成品8 000台,月末在产品成本为2 500万元。当月甲公司销售A产成品7 000台。当月末甲公司库存A产成品数量为3 000台,甲公司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按月计算发出A产成品的成本。甲公司有关存货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A、可修复的废品损失10万元计入产品成本

B、完工入库产品成本为17 610万元

C、销售产品成本为15 100万元

D、库存商品期末成本为6 490万元

7、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采用先进先出法计量A原材料的发出成本。20×1年初,甲库存250件A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2 500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6月1日购入A原材料200件,成本2 400万元(不含增值税),运杂费50万元,保险费用2万元。1月31日、6月6日、11月12日分别发出A原材料200件、150件和80件。甲公司20×1年12月31日库存A原材料成本是()。A、245.20万元

B、240万元

C、200万元

D、240.2万元

8、下列关于房地产企业存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房地产企业建造的商品楼属于存货

B、房地产企业持有以备增值的建筑物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C、房地产企业的存货不包括土地使用权

D、房地产企业的开发产品不属于企业的存货

9、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本月购进A原材料100吨,共发生成本108万元。发出本月购进的A原材料,委托乙公司加工成产品。该产成品属于消费税应税物资(非金银首饰),该应税物资在受托方没有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甲公司收回材料后将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根据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其支付加工费9万元和增值税1.53万元,另支付运杂费2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入账价值为()。A、117万元

B、119万元

C、130.7万元

D、132万元

10、下列关于个别计价法核算发出存货的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个别计价法的特征是注重所发出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之间的联系

B、成本计算不准确

C、工作量较小

D、个别计价法工作量太大,因此不符合实际情况,企业不能采用

二、多项选择题

第10页 2018年

会计(第三章)

1、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为生产甲产品自一般纳税人B公司处购进一批乙原材料,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A公司发生的下列支出项目中,不应该计入乙原材料成本的有()。A、支付的购买价款的金额900万元

B、支付的增值税的金额153万元

C、发生的采购过程中装卸费金额10万元

D、加工生产甲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加工费60万元

2、按照新的会计准则规定,下列属于企业发出存货计量方法的有()。A、后进先出法

B、先进先出法

C、移动加权平均法

D、个别计价法

3、下列关于企业存货的确认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在确认存货时,需要判断与该项存货相关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

B、委托代销商品,由于其所有权并未转移至受托方,因而委托代销的商品仍应当确认为委托企业存货 的一部分

C、企业在判断与存货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时,主要结合该项存货使用权的归属情况进行分析 确定

D、必须能够对存货成本进行可靠地计量

4、下列费用应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而不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A、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

B、已验收入库原材料发生的仓储费用

C、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D、企业提供劳务所发生的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的间接费用

5、下列属于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的有()。A、先进先出法

B、移动加权平均法

C、五五摊销法

D、分批实际法

6、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乙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有()。A、购入乙材料运输过程中的装卸费用

B、进口乙材料支付的关税

C、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D、购入乙材料运输过程中的非合理损耗

7、关于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发出存货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出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

B、采用先进先出法时,如果企业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工作量较大

C、物价持续上涨,采用先进先出法会低估企业当期利润和期末存货价值

D、物价持续下降时,采用先进先出法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

8、下列关于移动加权平均法核算发出存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能够使企业管理层及时了解存货成本的结存情况

第11页 2018年

会计(第三章)

B、计算出的平均单位成本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

C、计算工作量比较大

D、适用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

三、计算分析题

1、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用于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甲、乙两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甲企业对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法进行核算,有关该业务的资料如下:

(1)甲企业发出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392 000元;

(2)甲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乙企业加工费58 000元(不含增值税)以及相应的增值税和消费税;(3)甲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往返运杂费10 000元;

(4)材料加工完成,甲企业收回该委托加工物资并验收入库。<1>、计算甲企业应支付的增值税和消费税。<2>、计算甲企业收回加工材料的实际成本。<3>、编制甲企业的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2×14年4月1日,甲原材料单位成本=(120+150×1.1+5)/(100+150)=1.16(万元);6月30日,发出材料的成本=1.16×200=232(万元);8月1日,甲原材料的单位成本=(120+150×1.1+5-232+144+3+1)/(100+150-200+120)=1.21(万元);12月15日,发出材料的成本=100×1.21=121(万元);2×14年12月31日结存的甲原材料的成本=206-121=85(万元)。【该题针对“移动加权平均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798,点击提问】

2、【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100×5 000+2 000+1 000+800)×(1-15%)=428 230(元)。【该题针对“外购存货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771,点击提问】

3、【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在重置成本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盘盈的存货应按其重置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进行会计处理,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冲减当期管理费用。批准前:

借:库存商品等科目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批准后:

第12页 2018年

会计(第三章)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该题针对“其他方式取得存货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762,点击提问】

4、【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大海公司与A公司形成债务重组,作为债权人的大海公司应该按照受让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因此该存货的入账价值为330万元。相关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 3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6.1

坏账准备 20

营业外支出 93.9

贷:应收账款 500 【该题针对“其他方式取得存货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758,点击提问】

5、【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约定未来购入的商品,本企业还没有拥有其所有权,成本也无法可靠计量,不满足存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

【该题针对“存货的概念与确认条件”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724,点击提问】

6、【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选项B,完工入库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8 850+本月生产费用11 250-月末在产品成本2 500=17 600(万元);选项C,销售产品成本=7 000×(4 000+17 600)/(2 000+8 000)= 15 120(万元);选项D,库存商品期末成本=4 000+17 600-15 120=6 480(万元)。【该题针对“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695,点击提问】

7、【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6月1日购入A原材料的单位成本=(2 400+50+2)/200=12.26(万元),期末库存A原材料数量=250-200+200-150-80=20(件),由于按照先进先出法核算发出存货成本,因此可知,期末剩余的20件均为6月1日购入的存货,因此甲公司20×1年12月31日库存A原材料成本=12.26×20=245.20(万元)。

【该题针对“先进先出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683,点击提问】

8、【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选项B,房地产企业持有以备增值的建筑物属于存货;选项C,房地产企业的存货包括土地使用权;选项D,房地产企业的开发产品属于企业的存货。【该题针对“存货的初始计量(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569,点击提问】

9、第13页 2018年

会计(第三章)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委托加工环节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108+9)/(1-10%)=130(万元)

委托加工环节应纳消费税=130×10%=13(万元)

收回该批产品的入账价值=108+9+13+2=132(万元)。【该题针对“加工方式取得存货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648,点击提问】

10、【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选项C,在存货收发频繁的情况下,个别计价法的工作量较大;选项D,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该题针对“个别计价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752,点击提问】

二、多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 选项B,这里购进材料的进项税额是可以抵扣的,不计入乙原材料成本。选项D,发生的加工费应该计入甲产品成本中的,不计入乙原材料成本。【该题针对“外购存货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788,点击提问】

2、【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企业在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时,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按照新准则的规定,企业不得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该题针对“个别计价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751,点击提问】

3、【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企业在判断与存货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时,主要结合该项存货所有权的归属情况进行分析确定。

【该题针对“存货的概念与确认条件”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711,点击提问】

4、【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 选项BC,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的成本中。【该题针对“通过提供劳务取得存货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679,点击提问】

5、【正确答案】 ABD

第14页 2018年

会计(第三章)

【答案解析】 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其中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所以选项ABD正确;选项C是周转材料的摊销方法。

【该题针对“发出存货的计量(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640,点击提问】

6、【正确答案】 CD 【答案解析】 选项C,采购人员采购过程中的差旅费不计入采购成本,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选项D,购入材料运输过程中的非合理损耗不得计入采购成本,故选项C、D符合题意。【该题针对“存货的初始计量(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585,点击提问】

7、【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选项C,物价持续上涨,采用先进先出法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选项D,物价持续下降时,会低估企业当期利润和期末存货价值。【该题针对“先进先出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687,点击提问】

8、【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工作量较大,因此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该题针对“移动加权平均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804,点击提问】

三、计算分析题

1、【正确答案】 消费税是价内税,增值税是价外税,因此在计算增值税的时候是应支付的增值税=58 000×17%=9 860(元)。(1分)

在计算消费税的时候应该先换算出不含税的金额,再计算应支付的消费税。

应支付的消费税=(392 000+58 000)÷(1-10%)×10%=50 000(元)。(2分)

【答案解析】 纳税人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按照受托方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是: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该题针对“存货的初始计量(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587,点击提问】

第15页 2018年

会计(第三章)

【正确答案】 题目说的是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用于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这种情况的消费税是可以抵扣的,不计入成本中。(1分)

收回加工材料实际成本=392 000+58 000+10 000=460 000(元)。(1分)【该题针对“存货的初始计量(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588,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 甲企业的分录如下: ①借:委托加工物资 392 000

贷:原材料 392 000(1分)②借:委托加工物资 58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 860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50 000

贷:银行存款 117 860(2分)③借:委托加工物资 1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1分)④借:原材料 460 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460 000(1分)

【该题针对“存货的初始计量(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589,点击提问】

初一上册数学第三章练习题 篇6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用语言叙述1a-2表示的数量关系中,表达不正确的是( )

A.比a的倒数小2的数 B.比a的倒数大2的数

C.a的倒数与2的差D.1除以a的商与2的差

2.下列各式中:m,-12,x-2,1x,x2,-2x2y33,2+a5,单项式的个数为( )

A.5 B.4 C.3 D.2

3.一个两位数是a,在它左边加上一个数字b变成三位数,则这个三位数用代数式表示为( )

A.10a+100bB.baC.100baD.100b+a

4.下列去括号错误的是( )

A.3a2-(2a-b+5c)=3a2-2a+b-5c

B.5x2+(-2x+y)-(3z-u)=5x2-2x+y-3z+u

C.2m2-3(m-1)=2m2-3m-1

D.-(2x-y)-(-x2+y2)=-2x+y+x2-y2

5.合并同类项2mx+1-3mx-2(-mx-2mx+1)的结果是( )

A.4mxx+1-5mxB.6mx+1+mxC.4mx+1+5mxD.6mx+1-mx

6.已知-x+2y=6,则3(x-2y)2-5(x-2y)+6的值是( )

A.84B.144C.72D.360

7.已知A=5a-3b,B=-6a+4b,即A-B等于( )

A.-a+bB.11a+bC.11a-7bD.-a-7b

8.x表示一个两位数,y表示一个三位数,如果把x放在y的左边组成一个五位数,那么这个五位数就可以表示为( )

A.xyB.x+yC.1000x+yD.10x+y

9.当代数式x2+4取最小值时,x的值应是( )

A.0B.-1C.1D.4

10.已知大家以相同的效率做某件工作,a人做b天可以完工,若增加c人,则完成工作提前的天数为( )

A.(aba+c-b)天B.(ba+c-b)天C.(b-aba+c)天D.(b-ba+c)天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1.用代数式表示:

(1)钢笔每支a元,m支钢笔共________元;

(2)一本书有a页,小明已阅读b页,还剩________页.

12.-2x2y33+x3的次数是________.

13.当x=-12时,代数式1-3x2的值是________.

14.代数式6a2-7b2+2a2b-3ba2+6b2中没有同类项的是________.

15.如果|m-3|+(n-2)2=0,那么-5xmyn+7x3y2=________.

16.通过找出这组图形符号中所蕴含的内在规律,在空白处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图形.

17.如图①,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若将图①中的阴影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②.比较图①和图②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你能得到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

18.若-3xmy2与2x3yn是同类项,则m=________,n=________.

19.当m=-3时,代数式am5+bm3+cm-5的值是7,那么当m=3时,它的值是________.

20.下面由火柴棒拼出的一列图形中,摆第1个图形要4根火柴棒,摆第二个图形需要7根火柴棒,按照这样的方式继续摆下去,摆第n个图形时,需要________根火柴棒.

三、解答题(共80分)

21.(16分)化简下列各式:

(1)4x2-8x+5-3x2+6x-2;(2)5ax-4a2x2-8ax2+3ax-ax2-4a2x2;

(3)(3x4+2x-3)+(5x4-7x+2);(4)5(2x-7y)-3(3x-10y).

22.(14分)先化简,再求值:

(1)(a2-ab+2b2)-2(b2-a2),其中a=-13,b=5;

(2)3x2y-[2x2y-3(2xy-x2y)-xy],其中x=-1,y=-2.

23.(10分)已知m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且-2am+2by+1与3axb3是同类项,试求多项式2x2-3xy+6y2-3mnx2+mxy-9my2的值.

24.(12分)如图所示,某长方形广场的四角都有一块半径相同的四分之一圆形的草地,若圆形的半径为r米,长方形长为a米,宽为b米.

(1)请用代数式表示空地的面积;

(2)若长方形长为300米,宽为200米,圆形的半径为10米,求广场空地的面积(计算结果保留π).

25.(14分)有足够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如图:

(1)如果选取1号、2号、3号卡片分别为1张、2张、3张,可拼成一个长方形(不重叠无缝隙).请画出这个长方形的草图,并运用拼图前后面积之间的关系说明这个长方形的代数意义.

这个长方形的代数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想用类似的方法解释多项式乘法(a+3b)(2a+b)=2a2+7ab+3b2,那么需用2号卡片________张,3号卡片________张.

26.(14分)观察下列等式:

第1个等式:a1=11×3=12×(1-13);

第2个等式:a2=13×5=12×(13-15);

第3个等式:a3=15×7=12×(15-17);

第4个等式:a4=17×9=12×(17-19);

……

请解答下列问题:

(1)按以上规律列出第5个等式:a5=________=________;

(2)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第n个等式:an=________=________(n为正整数);

第三章需求预测习题 篇7

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岗位设置情况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工业物流领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调研,结合各类型物流企业的具体情况,得出第三方物流企业中与物流相关岗位的设置情况,如图1 所示。

二、物流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的物流岗位较多,根据工作性质可划分为管理岗位和业务岗位,不同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有所差异。管理岗位普遍需要较强的协调管理能力和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业务岗位是按照岗位的职能进行划分的,由于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性质有较大差异,因此对知识、技能和任职资格的要求都各不相同。有的岗位虽操作简单但对准确度要求相对较高,如分拣理货员、单证录入员等; 有的岗位要求精通专业知识且具备灵活变通能力,以应对突发情况,如调度员、业务员等; 有的岗位劳动强度大且技术含量高,如叉车司机等。

根据对各物流岗位的具体设置情况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调研,得出物流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基本素质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和发展适应能力三方面,如图2 所示。

三、高职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策略

1. 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通过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岗位设置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的研究,不难发现,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符合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的物流岗位群主要有物流市场开发、物流客户服务、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和配送管理,具体的工作岗位为仓库管理员、调度员、业务员、客服专员、单证录入员、分拣理货员、现场运作专员等。因此,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面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岗位需求,应培养具有从事物流市场开发、物流客户服务、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和配送管理等岗位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基于此,结合专业课程,构建了符合物流企业具体工作岗位要求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如图3 所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具体工作岗位群为基础,每门核心课程均对应相应的工作岗位。

2. 设计情境学习课程

结合具体工作情境,利用情境教学法,基于物流市场调研与预测、物流市场开发、物流客户服务、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和配送管理这几门核心课程,设计专业核心课程的情境学习课程,使学生的学习与企业的具体工作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具体工作能力。专业核心课程的情境学习课程设计如表1。

3. 提高教学质量

为保证教学质量,高校应配备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引进先进实用的教学设备,建设物流实训基地; 改进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注重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梅.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物流专业建设研究——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6):36-39.

[2]牟燕妮,邢思光.浅议物流岗位职业能力要求[J].科技创新导报,2009(17):179.

[3]胡媛.物流管理专业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岗位分配初探[J].交通企业管理,2013(9):70-72.

上海市第三产业从业人数预测研究 篇8

关键词:ARIMA模型;预测;第三产业从业人数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产业发展方针发生了重大变化,不断进行从业结构调整,即从强化城市综合功能、建设国际大都市一直到“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从而使产业结构实现了从适应性调整到战略性调整的重大转变。尤其是第三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其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是巨大的。

具体表现在:从2010年开始,全市在业人口快速向第三产业转移。按三次产业划分,2010年第一产业在业人口占在业人口总数的比重为2.9%,第二产业占42.6%,第三产业占54.5%①。第三产业的长足快速发展,促进了上海市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且经济运行质量也大大提高,使得上海的经济稳定性大大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这也使得上海经济发展已进入相对稳定的增长周期;第三产业的快速崛起,使上海从原材料、产成品的集聚,发展到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扩散,城市功能定位发生重大变化,向着建设四个中心的目标前进;另外,第三产业成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为上海市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第三产业对于上海市的节能减排工作也大有帮助。因此预测未来上海市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变化,为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一般来说,大部分经济变量在一定的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可以假设各经济因素对预测指标的影响及这些经济因素本身的变动趋势是保持不变。因此,只要外推时间不长(具体多长,需要根据具体的预测项目而定),利用经济变量的历史数据进行预测是能够能够保证一定精度。本文将采用ARIMA模型对上海市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进行短期预测,由于处理的数据较多,因此需要使用SAS软件。

ARIMA与计量经济其他预测模型相比,具有自身特点:ARIMA只考虑预测序列本身历史数据,不需要直接考虑其他相互因素的变动,几乎不直接考虑其他相关指标的信息;ARIMA预测方法简单实用,适合用于指标数量不太大,但预测频度较高的工作,而且其预测精度也能够保证。

一、 ARIMA模型简介

ARIMA模型全称为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该模型是由博克思和詹金斯在70年代初所提出,这是在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方面的重大创新,因此也称为博克思-詹金斯法。其中ARIMA(p,d,q)称为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是自回归,p为自回归项;MA为移动平均,q为移动平均项数,d为时间序列成为平稳时所做的差分次数。

ARIMA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将预测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形成的数据序列视为一个随机序列,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来近似描述这个序列。这个模型一旦被识别后就可以从时间序列的过去值及现在值来预测未来值。具体思路是:

步骤一:识别。找出适当的p、d、和q值。通过相关图和偏相关图可以解决。

步骤二:估计。估计模型周所含自回归和移动平均项的参数。有时可以用最小二乘法,有时候需要用非线性估计方法。(软件可以自动完成)

步骤三:诊断(检验)。看计算出来的残差是不是白噪音,是,则接受拟合;不是,则重新在做。

步骤四:预测。短期更为可靠。

其模型表达式如下:

设Xt是平稳随机序列(EXt=0),且满足下面的差分方程:

Xt+?渍1Xt-1+…+?渍pXt-p=?兹0?着t+?兹1?着t-1+…+?兹q?着t-q(1)

其中多项式

都是实系数多项式,Et是标准的白噪声序列,Eεt =0, Eε2t =σ2,Eεtεs=σγ,其中γ=t-s,则称{Xt,t =0,±1,…}为ARMA(p,q)序列,即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给定的时间序列,如随机电报信号Xt,就可以利用编好的计算机软件程序,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首先要进行模型识别,即看序列Xt是否满足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的要求。若Xt满足要求,则可以确定模型的形式(即p,q的大 小)、估计参数?渍i,(i=1,...,p),?渍j,(j=1,...,q)等。然后就可以在一定的标准下(如估计形式线性与否、均方差最小等等)进行预测。

但ARMA(p,q)模型对时间序列的要求相对较高,它要求{Xt}是一个平稳的时间序列,即均值、均方差为常数,协方差只是时滞Γ的函数。而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对一些经济变量,一般不满足平稳性要求,而是呈现出明显的趋势性或季节性。对于这样一些时间序列,我们无法直接利用ARMA(p,q)模型对其进行模拟,而需要进行简单处理,即令:

Xt=μt+Yt

其中μt表示随时间t变化的均值,而Yt表示零均值平稳过程,可以用ARIMA模型拟合。

所谓ARIMA方法就是通过某种处理,得到平稳序列Yt,然后对Yt计算出预测值,最后再反算推出Xt值的方法。

上式分别为一阶差分,二阶差分,……,D阶差分,则我们可以做出下面的定义:若时间序列{Xt},经过D阶差分后变为平稳时间序列,则称{Xt}为ARIMA(p,d,q)序列。

对于ARIMA(p,d,q)序列{Xt},我们可以进行D阶差分,Zt=?塄dXt然后利用ARIMA(p,q)模型对Zt进行拟合、预测,最后将拟合、预测结果经适当反算即可得到真正的预测值Xt。

二、 ARIMA模型预测的基本流程

ARIMA模型原理是:将预测对象随时间变化而形成的数据序列视为一个随机序列,用某个数学模型来表示这个序列。这个模型被识别后,从时间序列的过去值及现在值再来预测未来值。

ARIMA模型预测的基本流程:

(1)对序列进行平稳性识别。根据时间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图,利用ADF单位根检验其方差、趋势及其季节性变化规律,实现对序列的平稳性检验。一般来讲,经济运行的时间序列基本都不是平稳序列。

(2)对非平稳序列进行平稳化处理。如果非平稳数据序列存在一定的增长或下降趋势,则需要对数据进行差分处理,如果数据还存在异方差,还需要对异方差问题进行技术处理,直到处理后的数据的自相关函数值和偏相关函数值无显著地异于零。

(3)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如果平稳序列的偏相关函数是截尾的,而自相关函数是拖尾的,则可肯定序列适合AR模型;若平稳序列的偏相关函数是拖尾的,而自相关函数是截尾的,则可肯定序列适合MA模型;若平稳序列的偏相关函数和自相关函数均是拖尾的,则序列适合ARMA模型。

(4)进行参数估计,检验是否具有统计意义。

(5)进行假设检验,诊断残差序列是否为白噪声。

(6)利用已通过检验的模型进行预测分析。

三、 上海市第三产业从业人数预测实证分析

显然,上海市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不是个平稳序列,可以通过二次差分后得到平稳序列。所以可以选择ARIMA模型进行预测。

本文使用SAS软件,对1949年到2010年上海市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建立ARIMA模型,分析过程与结果如下:

令:

Renshu=上海市第三产业从业人数

Renshudif=上海市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一次差分

Renshudif2=上海市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二次差分

没有差分前的自相关和图自相关系数缓慢下降,可以看出该序列为非平稳序列,应当采用ARIMA模型进行预测。

从二次差分后自相关图截尾可以看出二次差分后变为平稳序列。

从二次差分后,相关图截尾偏相关图拖尾以及上述各模型的检验结果中MA1,1的AIC值最小,T值的P-Value <0.001是显著的,所有白噪声检验数<0.05是通过检验的。可以采用ARIMA(0,2,1)模型。

所以该模型可以表示为:

Renshurif2(t)= 0.327504(1 - 0.86155 B**(1))B**(1):前一期白噪声

根据软件结果,上海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时间序列模型为:

Renshu(t)-2renshu(t-1)+renshu(t-2)=0.327504(1-0.861 55 B**(1)

2007年后 B**(1)=0

预测值为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ARIMA模型进行上海市第三产业往年从业人数预测值误差比率都控制在7%以内,说明这种方法对于预测上海市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是行之有效的。

下面对上海未来几年的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如表2。

四、 结论

从模型预测的结果来看,ARIMA模型用于上海市第三产业从业人数预测的理论和方法是适用的。上海市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是逐年上涨的,但涨幅并不是很急剧,这符合上海市的实际情况。2006年以来,上海市大量外资进入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使本市的第三产业外资企业发展迅速,销售收入和利润也大幅增长。近10年来,上海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实施三二一产业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就,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2010年第三产业占54.5%,与上次经济普查时相比第三产业则上升了11.9个百分点。上海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反映"四个中心"建设成效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提升,第三产业已成为拉动上海经济增长主动力。

注释:

①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 (美)George E.P.Box,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与控制.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2. 王耀东等.经济时间序列分析.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3. 高惠璇等.SAS/ETS软件使用手册.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4. 李勇等.基于乘积ARIMA模型的产品不确定性需求预测.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1).

5. 黄宏等.温州市三次产业从业人员需求量预测. 现代商业,2010(9).

6. 石美娟.ARIMA模型在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测中的应用.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1).

7.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统计资料(1949-2010).

8. 田金方,张小斐.干预ARIMA模型及其在我国人口总量预测中的实证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2).

9. 邓伟,论ARIMA模型在广东省第三产业预测中的应用,现代商贸工业,2010,(24).

10. 吴海军.ARIMA模型在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测中的应用.经济研究导刊,2007,(2).

11. 王春枝,吴静.中国第三产业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3).

12. 万平.Intervention-ARIMA模型在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预测中的应用.统计教育,2009,(9).

基金项目:上海海事大学校级基金项目(项目号:2012 0122),上海海事大学重点学科项目(项目号:XR0101)。

作者简介:李新伟,上海海事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袁象,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延世大学医学研究生留学条件介绍下一篇:童年中考题集锦及答案